

台灣中油(公)公司新聞
中油為國內最大石化能源公司,也是國營事業,賴政府上任後,一度傳出將由賴系人馬空降,不過因中油肩負供氣與能源轉型大任,近年和台電一樣擔任物價消波塊的角色,致連年虧損,經營不易,最終郭智輝仍屬意由內部系統出任,以穩定能源供應。
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因屆齡延任多年,這兩年一直傳出有異動,但因專業考量,仍被蔡政府重用。總經理方振仁今年2月也屆齡65歲,原本傳出想辦理退休,據了解,經濟部經過一番慰留,才留住了方振仁。
經濟部現內定方振仁接任董事長,總座遺缺則由副總張敏接任,全案本周內定案。
經濟部四大國營事業油電糖水,掌控公用民生資源之穩定供應,台電董事長由前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專任,台水李嘉榮屬專業出身,這兩家國營事人事相對穩定。現中油董事長內定方振仁內升;台糖現任董事長楊明州為一年一聘,於10月屆期,是否改由賴系人馬與台南幫空降,則有待觀察。
近期國營事業董座陸續換人,台船董事長鄭文隆卸任,改由成大講座教授黃正弘接任;中鋼董事長則拔擢執行副總黃建智,中鋼代理董事長王錫欽將退休,不過,經濟部仍希望借重其專長,續任中能發電董事長一職。
**中油撐腰,企業發債降溫**
台灣央行降息腳步持續,企業發債熱潮退燒。櫃買中心統計顯示,7月以來,排除保險和金融債後,企業發債量大幅腰斬,8月至今僅405.4億元,較去年同期發債狂飆924.29億元大幅減少。 過去的發債大戶低調潛水,上半年積極發債的台積電下半年至今仍無動作。近期僅有中油按照計畫發行120億元債券,加上元大金控發行的63億元債券,勉力支撐低迷的發債市場。 企業發債量銳減的主要原因,在於大型企業的消失。今年上半年,「發債王」中油發了476億元、台電387億元、台積電343億元。但下半年以來,除中油發債120億元、台電發債100.5億元外,台積電發債大門仍緊閉。 值得注意的是,發債利率隨之提高。中油5年新券利率衝上1.95%、10年新券利率達2.03%;元大金5年新券利率直接站上2%、10年券也有2.1%;中龍鋼發行的10年券利率更高達2.25%。 券商主管指出,市場可買額度飽和,企業發債考量胃納量。加上發債利率上揚,以及壽險業今年大量發債,搶走其他公司債空間,壓縮發債意願。除台電和中油持續發債計畫外,台積電是否跟進發債,仍有待觀察。 今年上半年的企業發債量仍有水準,但下半年急速降溫。企業發債意願低迷,發債利率上揚,反映出台灣經濟在降息循環中,企業對未來持觀望態度。企業發債量腰斬 中油逆勢進場撐腰
全球央行降息循環啟動,市場預期國內利率觸頂,企業發債市場也隨之急凍。櫃買中心統計,排除壽險及金融債券,7月發行量僅344億多元,8月至今僅405.4億元,與去年同期924.29億元相比,幾乎腰斬。
傳統發債大戶在8月仍保持低調,僅有中油按照計畫發債120億元,另有元大金控發債63億元,合計發行405.4億元公司債。其中,中油發債120億元,支撐了整體市場規模,而其他發債大戶則暫時休兵,包括上半年狂發債的台積電,至今仍未有動靜。
企業發債意願低迷,主要是受到大咖缺席的影響。券商主管指出,今年上半年企業發債大戶活躍,包括「發債王」中油發出476億元、台電387億元、台積電343億元。但第三季起,企業發債意願低迷,除7月台電發出100.5億元外,8月中油發債120億元,台積電自5月發債後已無進一步動作。
票面利率方面,中油5年新券利率已升至1.95%、10年新券更達2.03%;元大金5年新券直接站上2%、10年券也有2.1%;中龍鋼發出的10年券則達2.25%。券商主管表示,可買額度逐漸飽和,企業發債會考量市場胃納量,加上發債利率上揚、成本提升,以及壽險業積極發債競爭,壓縮其他公司債空間,導致台積電等大戶發債意願減弱。
據櫃買中心統計,傳統發債大戶8月還是靜悄悄,僅剩中油按照既 定計畫發債120億元,另有元大金控發債63億元,至今僅發出405.4億 元公司債,主要靠中油進場發債120億元撐腰,其餘發債大戶全休兵 ,尤其上半年狂發債的台積電,下半年以來仍無消無息,整體企業明 顯轉觀望,等降息減輕募資成本後再發債。
下半年起公司債發行量縮,主要關鍵還是大咖消失。券商主管觀察 ,今年以來公司債大咖發行量,上半年是踩足油門狂發債,包括「發 債王」中油發出476億元、台電387億元、台積電343億元;但第三季 起企業發債意願低迷,除7月台電發出100.5億元,8月中油發債120億 元,台積電自5月起發債後,至今未再發債。8月除有中油發債,元大 金發債63億元,以及中龍鋼發債30.5億元,勉強撐住單月發債規模。
以票面利率來看,中油5年新券利率已衝上1.95%、10年新券更達 2.03%;元大金5年新券直接站上2%、10年券也有2.1%;中龍鋼發 出10年券更達2.25%。
券商主管指出,市場上可買額度逐漸飽和,企業發債會考量市場胃 納量,加上發債利率上揚、成本提升,以及今年壽險業瘋狂發債,且 利率更具吸引力,壓縮其他公司債空間,除台電及中油每季維持發債 計畫,台積電能否跟上發債要再觀察。
另回顧今年企業發債量,上半年維持量能,1月有660.5億元、2月 春節月休兵,但3月增至720.2億元、4月發債量續增至892億元、5月 587.4億元、6月764.2億元;進入下半年後,7月僅剩344.4億元、8月 405.4億元,顯現愈來愈冷的趨勢。
中油生質燃料計畫啟動 美台攜手研發永續能源
為響應政府淨零碳排目標,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日前宣布,台灣將推動生質航空燃料(SAF)相關措施,由台灣中油公司量產供應給國籍航空使用。而後續也將開放供應給國際航空公司,藉此擴大海外市場。
為推動生質能源合作,美國穀物協會與台灣中油公司於「台美永續淨零研討會」中簽署「生質燃料技術交流與推廣合作備忘錄」。備忘錄內容包含未來將共享生質燃料減碳技術、研究與調查成果。
美國穀物協會副總裁Cary Sifferath表示,台灣是美國農業第七大市場,雙方具有長久的合作關係。此次合作旨在應對氣候變遷挑戰,協助中油公司研發更多生質創新,為台灣提供更永續的乙醇供應。
台灣中油公司董事長李順欽指出,中油公司積極推動減碳策略,涵蓋智慧綠能、高值材料、循環經濟等範疇。在交通運輸油品低碳化方面,將持續發展酒精汽油、生質燃料油和永續航空燃料。
業界專家認為,中油與美國穀物協會的合作將為台灣生質能源產業帶來新的契機,不僅可以推動中油能源轉型,協助達成淨零碳排目標,更有望創造更大的海外市場發展機會。
為推動台灣生質酒精在道路交通、航空產業的燃料減碳應用,美國穀物協會與美國在台協會合作,於16日舉辦「台美永續淨零研討會」,主題聚焦生質酒精在交通減碳的應用與展望,邀集美國、台灣、韓國、日本、新加坡、菲律賓等國家上百位專家學者,針對酒精汽油、永續航空燃料的推動,進行技術交流、實務經驗分享。
在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美國在台協會代理副處長Erich Kuss的見證下,由美國穀物協會副總裁Cary Sifferath,與台灣中油公司董事長李順欽共同簽署「生質燃料技術交流與推廣合作備忘錄」,為美國與台灣雙方在生質能源的合作上翻開新頁。
業界認為,美國穀物協會與中油聯手開發生質燃油,為美國與台灣雙方在生質能源的合作上翻開新頁,不僅推動中油能源轉型、協助達成台灣淨零碳排目標,並可望拓展海外市場,創造更大的發展機會。
龔明鑫指出,在蔡英文總統宣布台灣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之後,全台灣都動起來往淨零的路徑前進,其中在運具方面不管是電動化、無碳化,都是重要的努力目標,目前路上運具大部分是採電動化的方式,但在偏鄉、特殊使用等許多情況下,仍然無法做到完全電動化,而在航空方面更不可能採取電動化,只能依靠永續航空燃料。除了永續航空燃料之外,道路運具的減碳方向則可考慮酒精汽油。台北和高雄總計已有14個生質酒精汽油的加油站,未來還要再擴展,畢竟全球市場中,美國、加拿大、巴西、英國在相關領域都有顯著的成果,值得台灣學習。
同時,美國穀物協會也宣布,由美國穀物協會副總裁Cary Sifferath,與台灣中油公司董事長李順欽,代表美台雙方針對生質燃料技術交流與推廣,簽署合作備忘錄後,承諾未來將會共享在生質燃料減碳的技術、研究、調查、數據。
美國穀物協會副總裁Cary Sifferath表示,台灣是美國農業第七大市場,有長久合作關係,台美希望應對變遷與挑戰,願意與台灣夥伴共同合作,與中油公司合作,未來會有更多生質創新,希望協助台灣更永續及時供應充沛乙醇。
台灣中油公司董事長李順欽指出,台灣中油身負能源產業減碳重任,推動淨零轉型不遺餘力,以「優油、減碳、潔能」三大方針執行低碳綠能轉型策略,引領各項前瞻技術發展,涵蓋的領域包含智慧綠能、高值材料、循環經濟及生質油品等範疇。在交通運輸油品低碳化方面,包含在陸運酒精汽油、海運生質燃料油、空運永續航空燃料等將持續發展。
國土管理署表示,行政院在2020年核定「桃園北區水資源回收中心 再生水興建、移轉、營運(BTO)計畫」,總建設經費約47.2億元, 中央補助41.6億元,占總建設經費88%。
國土管理署指出,桃園北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為桃園市最大的污水系 統,水資源回收中心每日可處理10萬噸生活污水,並透過再生水廠轉 化成穩定的再生水源,可穩定產業用水,增加國內枯水期之水資源調 度彈性及促進水資源永續經營。
國土管理署表示,桃園北區再生水廠領跑北台灣再生水推動,此外 ,中央也會協助桃園市政府繼續辦理文青廠及中壢廠再生水計畫,以 建構完整的再生水供水網絡,截至6月底止,桃園市污水下水道建設 普及率為25.35%,桃園市辦理用戶接管工程持續辦理中,除可改善 民眾生活環境外,透過提高生活污水處理量能可為再生水廠擴增穩定 的再生水源,落實水資源永續循環利用目標,使桃園整體發展更具優 勢。
玉山銀行董事長黃男州表示,玉山信用卡持續朝滿足顧客消費生活 首選及最愛品牌方向經營,新推出的「玉山Unicard」信用卡以獨特 Unique、「由你」諧音選擇命名,首創訂閱制UP選方案並精心挑選百 大消費特店,最高享5%玉山e point回饋;透過玉山e point點新回 饋機制因應點數經濟圈趨勢,可望提高卡友使用集中度,成為玉山未 來的主力卡之一。
「玉山Unicard」信用卡結合百大消費特店,推出簡單選、任意選 、UP選三大方案,簡單選方案由系統預設不需設定,刷卡消費最高享 有3.5%回饋,適合不受拘束的卡友;任意選方案可於玉山Wallet a pp選定八家特店,刷卡消費最高4%回饋,適合消費規律的客群;市 場首創訂閱制UP選方案,刷卡消費最高5%回饋,適合每月刷卡消費 額度較高卡友,卡友只要完成二項指定任務,即可免費訂閱或以99點 玉山e point訂閱UP選。
目前精選百家特店涵蓋生活所需,包括十大類別、100間以上特店 ,如Line Pay、新光三越、momo、Uber Eats、台灣中油、雄獅旅遊 、長榮航空、Agoda等,所有方案依照日曆月最後一天所選擇方案或 設定特店進行回饋。
「玉山Unicard」並結合玉山e point點數,1點等於1元,讓回饋直 覺、可視外,更可透過玉山Wallet電子支付綁定Unicard,即可於全 台超過45萬貼有「台灣Pay」、「TWQR標章」商店,及日本500萬家P ayPay商店消費、折抵;同時結合永續,捐款多家公益機構同獲e po int點數回饋。
「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是表揚各界實踐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工作上的成果及貢獻。
在SDG14保育海洋生態方面,中油在建設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過程中,除採取友善藻礁生態之外推方案,並進行觀塘的區域生態保育工作,確保生物多樣性,獲得肯定。中油以「藻回初衷,聚礁未來」專案及「Safeguardingthe Ecology:Conservation Efforts for Rare Birdsand Algal Reefs」專案獲頒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級及亞太永續行動獎銀級殊榮。
在SDG8促進就業與經濟成長方面,中油運用冷排水冷能,進行大型海藻養殖,培養多元藻類,開發海木耳禮盒、冰品、麵條,並透過海藻原料規格化,以及生產流程標準化,研發藻體食品、養殖飼料、保健醫療產品,帶動產業發展,也落實循環經濟。
此次是以「大海寶石藻類精粹」專案及「CircularEconomic: The LNG Cool Energy Utilizations」專案獲頒台灣永續行動獎及亞太永續行動獎銀級肯定。
在SDG15保育陸域生態方面,中油在台中供油中心的綠色永續整治,採用環境友善低碳工法及最佳化工程管理,以「油汙轉寶土之綠色守護」專案獲得銅級肯定。
中油並與台電代表經濟部參加昨天登場的「2024亞太永續博覽會」,以「Energy Go!能源與生態共舞」為主題,讓觀眾體驗虛實互動,以了解七大能源的知識與發展,認識國營事業為實現淨零永續的具體行動和成就。
由基層輪班工程師出身的44年油人老兵-董座李順欽,從本業的核 心技術與優勢出發,透過「優油、減碳、潔能」三大策略,帶領台灣 中油由黑金轉綠金,實現「多元、創新、永續之國際能源公司」願景 ,堪為業界楷模,日前榮獲台灣化學產業協會(TCIA)2024傑出領導 獎,實至名歸。
「優油」方面,將油品從燃料轉為材料,優化與提升油品經濟價值 ,漸進式發展COTC(Crude Oil To Chemical)、COTM(Crude OilT o Material),逐年提升石化轉換率,研發DCPD、軟碳、鈦酸鋰(L TO)等高值化產品以及尖端材料。並以碳纖複材研發優勢,自主設計 太空級複材圓筒,把蘊藏在地殼下的石油,轉化為高階與尖端材料, 推向外太空。
「減碳」方面,引進智慧製造技術,如人工智慧、雲端運算和大數 據,提升能源效率並減少碳排放。例如,以人工智慧分析最佳化製程 、使用自動檢測裝置監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洩漏,並利用AI進行設備 的預防性維修,落實製程減碳。
更積極發展碳捕捉與封存(CCS)技術,選擇適合陸域與海域碳封 存場址以滿足國內需求,亦開發碳捕捉與再利用(CCU)技術,將二 氧化碳轉化為甲醇,建立國內低碳塑料產業鏈,更進一步與日本觸媒 株式會社、埃克森美孚公司合作,擴展碳捕存技術和商業模式。
「潔能」方面,擴大橋接能源-低碳天然氣的使用,致力於各種綠 色能源的開發,包括設置太陽能發電裝置、投資離岸風電、開發瑞穗 、土場及仁澤地熱。更積極推動氫能,包括製氫、輸儲和用氫,著手 建置氫能示範工場,滿足未來的加氫站需求;並於應用端引進加氫站 設備,打造氫淨家園。
「2024台灣化學產業高峰論壇」將於9月4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 心登場,主題為「化學產業的未來:創新轉型、基礎建設」,除國內 業界與學者之外,也邀請了來自美國、日本、芬蘭、德國等國外專家 ,一同分享化學產業未來趨勢、石化產業供需、低碳塑膠材料技術、 紡織材料回收等議題。可說是一場集結國內外頂尖專家的盛會,歡迎 各界踴躍參加,共襄盛舉,詳見該協會網站:www.twcia.org.tw。
中油表示,地熱發電具備潔淨能源與基載供電的特性,被視為重要 的再生能源之一,未來三方將共同促進地熱開發之科學合作、聯合計 畫和人員交流,加強地熱基礎研究、先導探勘與實務開發之發展,結 合三方優勢加速推動國家地熱發電的進程。
中研院為國家最高學術研究機構,地球科學研究所掌握先進之地質 、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相關測勘資料及分析技術;中央大學設有地球 科學學院與碳封存及地熱研究中心,在地熱、探測領域具專業研究能 力及豐富經驗。
中油指出,近年積極尋找合作團隊,除和中研院在宜蘭進行地熱探 勘,三方亦於7月中央大學舉辦「大屯山地熱研討會」,探討大屯山 地熱資源的潛力和挑戰,分享最新探勘成果和成功案例,本次簽署合 作備忘錄,有助國內地熱儲層分布的調查分析,也讓未來合作計畫更 為具體、穩固。
截至2022年底,中油完成宜蘭仁澤3、4號井及土場14至18號井共七 口地熱井的鑽探。仁澤電廠已於去年10月24日啟用,由台電負責電廠 設置及營運,規劃電廠裝置容量可達0.84MW發電量,年發電量470萬 度;土場電廠預估今年啟用。未來透過自營與合資方式再複製成功經 驗拓展開發至宜蘭及花東地熱區,如自營仁澤、土場,洽詢合資的紅 葉谷。
台灣中油探採事業部執行長湯守立、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所長鍾孫霖及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許樹坤代表簽署MOU,希望加速三方在地熱能開發、與永續潔淨能源的合作。
中研院為國家最高學術研究機構,其中地球科學研究所掌握先進的地質、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相關測勘資料及分析技術;中央大學設有地球科學學院與碳封存及地熱研究中心,在地熱領域具有專業研究能力,並在探測上具備豐富經驗。
台灣中油近年為配合國家能源轉型政策,積極尋找合作團隊,除和中研院在宜蘭進行地熱探勘,三方亦於今年7月22日中央大學舉辦的「大屯山地熱研討會」共同探討大屯山地熱資源的潛力和挑戰,分享最新探勘成果和成功案例。此次簽署MOU,有助於國內地熱儲層分布的調查分析,也讓未來的合作計畫更為具體、穩固。
地熱發電具備潔淨能源與基載供電的特性,被視為重要的再生能源之一,依據合作內容,三方將共同促進地熱開發的科學合作、聯合計畫和人員交流,加強地熱基礎研究、先導探勘與實務開發之發展,結合三方優勢,加速推動國家地熱發電的進程,以實現台灣能源淨零永續願景。
另外,依據MOU內容,三方後續將擴充相關合作議題,包括地熱地質調查、地球物理探勘、地球化學分析、地熱地質模型、鑽探與井測,以及地熱研究、探勘和開發相關其他課題。
**台灣國營事業經營艱困** 國營事業經營不易,截至5月底,台電稅前虧損601.83億元,台水虧損9.39億元。經濟部表示,水電價格調整幅度小,無法反映成本。 **中油虧損縮小,但仍無法改善** 中油前5月營收4,436.36億元,稅前虧損106.25億元。經濟部指出,疫情後油價回升,但國內天然氣及汽油價格凍漲,無法反映進口成本。相較去年,虧損規模縮小,但整體虧損狀況無法改善。 **台電努力撙節,目標損益兩平** 台電已調漲4月電價11%,估計增加630億元收入。同時積極降低營運成本,目標朝今年損益兩平。 **台水虧損原因:老舊管線、物料成本** 台水水價30年未調漲,老舊管線修補、水處理、管路強化等成本持續上升,導致虧損。 **台糖有盈餘,因土地開發** 台糖前5月營收126.83億元,稅前淨利14.38億元。台糖精簡人力,加上土地資產開發、休閒業務獲利,整體有盈餘。 **經濟部:國營事業應回歸合理價格** 經濟部表示,國營事業應回歸合理價格,反映成本。希望政府取消凍漲,協助4大國營事業達成損益平衡。
經濟部指出,電價4月有調漲,漲幅調至11%,可增加部分收入, 估算約有630億元左右,同時台電積極降低營運成本,包括材料採購 、發購電燃料成本、利息支出,或其他折舊成本,都會盡量撙節,額 度約省下30多億,從節省支出加上價格調漲的收入,以及政府若確定 補助1,000億元,將努力朝向今年損益兩平的目標。
台水方面,經濟部表示,由於水價已30年沒有調漲,整體物價不斷 上漲,台水卻一直耗費成本修補老舊管線、水處理、強化管路,這方 面無論是人力工資、水質物料、管線修漏,成本都在持續升高,也是 導致台水虧損的原因。
中油前五月營收為4,436.36億元,稅前虧損106.25億元,經濟部指 出,疫情後油價稍微回升,但目前中油國內天然氣及汽油價格仍然凍 漲,無法合理反映進口採購原物料的成本,相較去年,虧損規模有縮 小,但由於價格無法調漲,整體虧損狀況依舊無法改善。
經濟部表示,中油與台電相同,努力朝撙節的方向經營,例如,降 低營運成本、增加多邊貿易、多角化產銷、活化公司資產等方式降低 虧損。
台糖前五月營收為126.83億元,稅前淨利14.38億元,經濟部說明 ,台糖共有7個事業部,雖然有事業部虧損,但土地資產開發、休閒 等業務有所獲利,同時,台糖精簡人力成本,使得整體有盈餘。
經濟部表示,國營事業基本上屬於營利單位,非公務機關,盈利需 繳交國庫,還之於政府,因此,希望政府盡快協助調整價格,取消凍 漲,合理反映成本,經濟部也會盡力協助4大國營事業營運都能達成 損益平衡。
日圓貶值助攻!福斯率先調降Camry車價 瞄準6千輛銷量 日本汽車品牌豐田旗下進口車代理商「和泰汽車」開出進口車降價第一槍!旗下暢銷車款Camry 4日推出全新改款,雖然配備升級但車價不漲反降,平均調降幅度約5%。 其中,油電款尊爵版從上代123萬元降至112.9萬元,降幅達9%、逾10萬元,創下近年的新高降價幅度。 預訂上千張 瞄準6千輛銷售目標 全新改款Camry自6月中旬開放預訂以來,已累計超過千張訂單。和泰汽車總經理蘇純興指出,油電車款符合當前節能趨勢,預接單占比達65%,今年Camry的銷售目標將挑戰6,000輛以上,為近年來的最高目標。 日圓貶值助原廠獲利 積極爭取讓利空間 對於此次車價調降,蘇純興表示,並非直接因為日圓貶值而降價,而是日圓貶值的環境下,有助於日本原廠豐田汽車獲利成長,加上房車市場在全球式微,為刺激買氣,原廠因此給予和泰汽車較大的讓利空間。 應對電氣化趨勢 油電車型降幅最大 此外,隨著各家廠商陸續退出房車市場,Camry幾乎可說是獨挑台灣中大型房車市場大樑。蘇純興指出,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呼應豐田的電氣化策略,此次Camry上市,油電車型反而給予較大的降價幅度,再加上新增多項升級配備,如第五代油電系統、TSS3.0等,希望滿足車主的需求。
**台債市場黑馬浮現!國泰人壽擠下台電、躍升發債亞軍**
台灣櫃買中心統計,上半年台灣債券市場出現重量級新星。壽險龍頭國泰人壽大舉發債440億元,一舉擠下傳統發債大戶台電,成為僅次於台灣中油的發債亞軍。
不僅如此,富邦人壽也加入發債行列,發行250億元債券,並打入前五大發行機構之列。債券市場分析師指出,這兩家壽險公司同時擠進前五名,在過去相當罕見。
櫃買中心資料顯示,上半年國內公司債發行量為3,213.1億元,其中台灣中油以476億元的發債規模稱霸。國泰人壽以黑馬之姿發行440億元債券,超過台電發行的387億元,躍升為發債亞軍。
分析師表示,壽險業為因應2026年ICS新制的實施,積極發債籌措資金。未來下半年,這股趨勢預計將持續,壽險業在公司債市場的比重有望進一步提升。
不只如此,富邦人壽上半年也發行250億元的次債,同步擠入前五大。
資深債券商主管說,公司債發行前五大機構裡有兩家為壽險公司,為過去相當罕見的情況。
櫃買中心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公司債發行前五大機構,依序為台灣中油、國泰人壽、台灣電力、台積電與富邦人壽。
受到保險業將於2026年接軌ICS新制影響,國內壽險業積極發債籌資,資深債券交易員說,公司債前五大發行公司裡出現兩家壽險業實屬罕見,且此一趨勢還可能持續在下半年上演。
櫃買中心統計,今年上半年,國內企業合計發行3,213.1億元的公司債,與去年大致相當;其中,光是台灣中油一家就發債476億元,奪下「發債王」寶座。
壽險龍頭國泰人壽今年上半年發行440億元的新台幣次順位債券,以黑馬之姿超車台灣電力、拿下發債亞軍;往年的發債大戶台電,今年上半年累計發債387億元,屈居中油與國壽之後、僅排名第三。
近年來積極發債的「護國神山」台積電,上半年總共發行343億元的公司債,名列第四大;大型壽險業者富邦人壽,上半年發債規模達250億元,擠入第五。
全新改款Camry於6月中旬開放預訂,上市前已累計逾千張訂單,和 泰車總經理蘇純興表示,隨新車定價極具競爭力,尤其油電車款符合 當前潮流,預接單占比達65%,今年Camry銷售目標將挑戰6,000輛以 上,為近年新高。
對於此次車價調降,蘇純興說明,不能直接解讀為「日圓貶值所以 降價」直線因果關係,而是在日圓貶值的環境下,有助於日本原廠豐 田汽車獲利成長,再加上房車市場於全球式微,為刺激買氣,再加上 和泰車積極爭取,原廠因此給予較大的讓利空間。
此外,隨著各廠陸續退出房車市場,Camry幾乎可說是獨挑台灣中 大型房車市場大樑。蘇純興指出,為回應消費者期待,同時呼應TOY OTA multipathway多元能源途徑、增加電動化車款的導入,此次Cam ry上市,反而在油電車型給予較大的降價幅度,再加上新增多項升級 配備,如第五代油電系統、TSS3.0等,相信可滿足車主需求。
**台灣中油發債利率飆漲,企業發債意願降**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企業發債金額較去年略增,達3,742.9億元,但扣除壽險公司發行的次順位公司債後,一般公司債僅2,992.9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7.1%。 銀行主管分析,央行升息後,市場預期還會繼續升息,推升公債等利率上漲,加上壽險業為接軌新制積極發債,造成資金排擠效應,壓縮一般企業發債意願。 今年1至3月的公司債發行金額創同期新高,但4至6月受壽險次債大量發行影響,一般公司債規模反而較去年同期縮減。 其中,壽險次債規模已達1,580億元,創歷史新高,吸引不少資金湧入。以新台幣計價的固收產品收益率通常不到3%,而壽險次債的收益率達3.7%至3.75%,因此吸引力十足。 此外,央行升息也推升公司債利率。以台灣中油10年期公司債為例,票面利率從去年的1.5%至1.6%調升至今年6月的2.05%,導致部分機構拋售持股停損。 銀行主管表示,次級市場能滿足市場需求,公司就不一定需要參與初級市場標售,進一步抑制一般公司債發行規模。
銀行資金調度主管分析,反映中央銀行3月再次升息的成本,買盤 預期之後還有升息動作,投標公債等利率都會盡量寫高;加上壽險業 為接軌新制,今年是發債搶錢大年,全年發債量將創史上新高,因壽 險次債利率誘人,資金出現排擠效應,壓縮一般企業公司債發債意願 。
1月公司債衝出660.5億元、2月休兵,3月狂發720.2億元,首季合 計發行1,380.7億元,寫歷年同期新高;第二季壽險次債連發,合計 公司債規模衝出2,362.2億元,但仍略低於去年同期,尤其扣除壽險 次債後更顯低迷。
壽險業今年次債規模至今已高達1,580億元,創史上最高紀錄,近 年破千億元僅三次,即今年、去年和2016年發債1,040億元。觀察次 債利率,如國泰人壽、富邦人壽的10年期次債年收益率均有3.7%, 南山人壽10年期次債更飆上3.75%。銀行主管認為,以新台幣計價的 固收產品收益率很少超過3%,壽險次債很有吸引力。
銀行主管表示,央行還沒停止升息,第一季意外升息後,當前市場 利率持續走揚,買盤都要求公司債利率要相對高一些,加上次級市場 可以買到能滿足的量,導致整體公司債除壽險次債外,反而較去年規 模下降,企業發債也不如去年積極。
如中油10年期公司債票面利率從去年1.5%∼1.6%漸漸拉高,今年 6月已至2.05%,因此有些停損設比較窄的機構就會拋出,顧不得利 率也要先停損,換言之,次級市場可以補齊市場所需量能,就不用硬 要參與初級市場標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