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土地銀行(公)公司新聞
銀行局統計,今年第一季數位存款帳戶開戶數共計有2,558.53萬戶 。為防堵警示帳戶比例提高,目前已有臺銀、彰銀、一銀、華南銀、 合庫銀、土銀、台企銀、兆豐銀等公股銀陸續暫停使用自然人憑證開 戶,其他如北富銀、台新銀、高雄銀、京城銀、永豐銀等民營銀行也 宣布暫停接受自然人憑證開立數位帳戶。
童政彰說明,截至今年第一季底,全台警示帳戶數量達15萬戶,其 中屬於數位存款帳戶者有1.6萬戶。進一步分析後發現,透過自然人 憑證開立的帳戶中,有約3,400戶被列為警示帳戶,整體來說,自然 人憑證安全性仍高,關鍵在於詐團利用民眾對申辦流程的不熟悉,經 金融機構與檢警調了解後,多半是因為詐團誘騙民眾主動交出自然人 憑證和密碼,導致帳戶淪為詐團人頭戶。
但不是高速公路開快車發生車禍,就說不讓車上高速公路,金管會 不鼓勵金融機構採取「去風險化」的因應措施,為此,將於下週邀集 銀行公會、數發部、內政部與至少10家以上銀行召開會議,研議強化 開戶驗證機制的可行作法。由於目前已有部分民營銀行引入視訊驗證 技術,因此未來也會參考這些業者的做法進行資訊分享與制度補強。
童政彰指出,有銀行提出詐騙集團若有能力利用AI合成技術進行虛 假臉部辨識,驗證流程中僅加入視訊驗證機制或許並非萬無一失,但 也一定會有破解方法,會併同在會議中討論,提升視訊驗證強度,針 對資訊驗證流程進行全面強化。
其次是其他配套措施,在民眾開戶後的交易面進行控管。童政彰說 ,過往第一類數位帳戶使用自然人憑證加上視訊開戶等同於臨櫃效力 ,下週會議中會再討論是否進一步限制每筆、每日、每月轉帳金額額 度,若民眾有需要加大額度、放寬限制,則需臨櫃辦理,以降低風險 。
臺灣銀行與土地銀行,作為全國百億級的國營銀行,一直是求職者眼中的「金飯碗」。然而,近年來,隨著少子化現象的加劇以及年輕世代對職業發展的全新看法,這兩家銀行的報考人數不斷下滑,報到率也呈現下降趨勢。
根據公股銀主管的分析,近年來報考人數的減少,主要受到少子化影響,加上年輕族群對於職業生涯的期待和觀念有了顯著轉變。特別是國營銀行的待遇,與民營銀行及泛公股銀行相比,逐漸失去吸引力。
以臺灣銀行為例,2023年的報考人數還有5,600多人,但到了2024年,這個數字已經降至3,600多人,而2025年的首輪報考人數更是不及2,000人,僅1,927人。報到率方面,2025年3月新進行員的報到率已不及8成。土地銀行在2024年的兩梯次招考中,一般金融人員的報到率也僅約7成,明顯低於往年的7成5到8成。
與其他國營事業相比,國營銀行處於完全競爭市場,招募對象與民營銀行高度重疊。然而,民營銀行在員工待遇制度上具有更高的彈性,員工獎酬方案可以迅速實施,這對於招募人才來說更具吸引力。
報到率的降低,除了受到少子化影響外,還受到招募職缺類別、招募時程以及其他公股銀甄試辦理時點等多項因素的影響。例如,當各公股銀招考時間相近時,可能會出現搶人才現象。
公股銀主管坦承,近年來少子化趨勢及年輕世代求職觀念的轉變,導致報考人數總體下滑。因此,公股銀行不得不更加積極地徵才,尋找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專業人才。
臺灣銀行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再辦理一次公開徵才,招募類別將包括一般金融人員、資訊、法遵、國際金融、數位金融、信託及採購等專業職缺,總計約招募220至250人。待遇方面,依業務需要進用5~8職等人員,試用期滿後月薪約4萬0,900元~6萬3,100元,加上獎金另計。
兆豐銀行也計劃在今年展開資訊與理財人員的徵才計畫,預計將招募45人,包括程式設計人員、AI大數據開發人員、系統管理人員、系統操作人員及資安管理人員等,起薪最高達5萬5,200元。合庫銀行則表示,今年上半年已辦理兩梯次徵才,下半年是否續辦徵才,將視業務發展及人力需求彈性調整。土地銀行則表示,今年的下半年徵才計畫仍在內部討論中。
臺灣銀行、土地銀行為百分之百國營銀行。臺銀主管透露,近年報 考人數驟減,2023年還有5,600多人報考、2024年降到3,600多人,2 025年首輪報考人數更不及2,000人、僅1,927人,報到率方面,2025 年3月新進行員報到率已不及8成;土銀2024年分兩梯次招考,但一般 金融人員報到率僅約7成,較往年的7成5到8成,明顯降低。
國營銀行與其他國營事業相比,處於完全競爭市場,招募對象與民 營銀行高度重疊,但民營銀行在員工待遇制度上具較高彈性,員工獎 酬方案可透過董事會決議後迅速實施,招募人才方面較具吸引力。少 子化衝擊,泛公股銀行報考人數也普遍下滑。
此外,報到率受多項因素影響,包括招募職缺類別、招募時程及其 他公股銀甄試辦理時點等,如各公股銀招考時間相近,可能出現搶人 才現象。
公股銀主管坦言,近年來少子化趨勢及年輕世代求職觀念轉變,整 體報考人數下滑,公股銀行更加積極徵才,懂金融又懂科技專業者, 為最搶手的熱門人才。
臺灣銀行預計今年下半年再辦理一次公開徵才,招募類別除一般金 融人員外,還包含資訊、法遵、國際金融、數位金融、信託及採購等 專業職缺,合計約招募220至250人。待遇方面依業務需要進用5∼8職 等人員,試用期滿後月薪約4萬0,900元∼6萬3,100元,加上獎金另計 。
兆豐銀行指出,今年預計還會展開資訊與理財人員的徵才計畫,資 訊職缺預計將招募45人,包括程式設計人員、AI大數據開發人員、系 統管理人員、系統操作人員及資安管理人員等,起薪最高為5萬5,20 0元。合庫銀行表示,今年上半年已辦理兩梯次徵才,下半年是否續 辦徵才,將視業務發展及人力需求彈性調整。土地銀行說明,今年下 半年徵才計畫仍在內部討論中。
土地銀行在今年第一季再次奪回房貸王座,展現出其穩定的市場地位。根據土銀的統計數據,截至3月底,該行房貸餘額已達1兆1,473億元,與臺灣銀行的1兆1,472億元僅相差一線之隔。這也是自去年臺灣銀行超車以來,兩大土建融行庫再度發生主客易位的現象。
在今年的首季,全體國銀房貸餘額年增率為9.3%,但這個成長率卻不及信用合作社的12.38%。這顯示了在房貸市場上,公股銀行的增長速度明顯慢於民營銀行。
今年首季,除了土地銀行和臺灣銀行的房貸餘額超過兆元外,其他前十大房貸銀行依次為中信銀行、合庫銀行、台北富邦銀行、華南銀行、第一銀行、國泰世華銀行、玉山銀行及彰化銀行。
從成長率來看,公股銀行的房貸餘額年增率大多保持在雙位數,其中臺企銀增長率達32.42%,合庫銀增長19.65%,土銀增長17.74%,臺銀增長16.2%,一銀增長14.72%,華銀增長12.19%。相比之下,民營銀行的年增率大多為個位數。
土地銀行作為國內土建融的領頭羊,不受「不動產放款天條」的限制,吸引了大量客戶轉向土銀申請貸款。此外,新建案的完工和交屋撥款也為土銀的房貸業務提供了持續增長的動力。
臺灣銀行則在公教人員的「築巢優利貸」政策的支持下,房貸業務也得到一定的增長。然而,由於今年房市氛圍轉冷,臺銀第一季的新承作房貸已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全年房貸餘額預計將維持低度成長。
公股銀行在台灣金融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常被民眾戲稱為「土地公」。這些銀行早年取得的大量不動產資產,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增值,同時也為銀行帶來穩定的租金收入。在八大公股銀行中,台灣土地銀行的投資性不動產金額最高,達到了233.87億元,而臺灣銀行和彰化銀行的投資性不動產淨額也分別超過了百億元。
公股銀行所持有的不動產資產,包括房屋和土地,大多數是在早年就已經取得,並多數位於都市區的精華地段。這些資產不僅作為銀行的營業據點,還作為投資資產,透過招租每年獲得租金收入,成為提升資產效益的重要策略之一。此外,這些資產也常被用於配合政策開發或閒置資產的活化。
以台灣土地銀行為例,該行擁有台北和平分行大樓、基隆分行大樓、高雄博愛及建國分行大樓等整棟建物,這些建物目前均處於出租狀態。根據預測,2024年全年租金收入將約為4.1億元,年增長率達到了5.13%,預計2025年也能維持相同的租金收入水平。
臺灣銀行和三商銀作為台灣的百年老行庫,其不動產資源遍佈全台。截至去年12月底,臺灣銀行的投資性不動產淨額為152.38億元,公允價值則達到了198.01億元。而彰化銀行截至3月底的投資性不動產淨額為139.31億元,公允價值更高達340.17億元。彰化銀行近年來積極進行老行舍的都更,當中都更分回的行舍,若有餘裕空間也將進行出租。
華南銀行截至3月底的投資性不動產淨額為91.88億元,公允價值達到了309.62億元,首季租金收入為1.53億元。第一銀行截至3月底的投資不動產金額為71.88億元,公允價值為186.73億元,第一季的租金收入則為0.29億元。
隨著公股銀行近年來積極盤點資產,透過都更、招租等多元化方式,穩定的租金收入和不動產價值的增長,有助於持續提升銀行整體的資產配置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首季全體國銀房貸餘額年增9.3%,年成長率 不及信用合作社的12.38%。
受惠新青安房貸加持,國銀房貸業務成長趨勢持續呈現「公進民退 」。
據金管會統計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公股銀行房貸餘額年成長16. 01%,民營銀行年成長率僅3.35%。
首季前十大房貸銀行除了土銀、臺銀房貸餘額逾兆元,其次依序為 中信銀行9,615.6億元、合庫銀行8,216.64億元、台北富邦銀行7,01 0.81億元、華南銀行6,376.11億元、第一銀行5,996.95億元、國泰世 華銀行5,792.96億元、玉山銀行5,465.3億元及彰化銀行4,629.02億 元。
若從成長率來看,公股銀包括臺企銀32.42%、合庫銀19.65%、土 銀17.74%、臺銀16.2%、一銀14.72%及華銀12.19%房貸餘額年成 長仍達雙位數,民營銀年增率則大多為個位數。
土銀為國內土建融最大行,因不受「不動產放款天條」《銀行法》 第72條之2比率限制,吸引不少民眾轉向土銀申貸,加上新建案完工 、陸續交屋撥款,第一季新承作房貸仍持續增長。
而臺銀除受新青安挹注,還有公教人員「築巢優利貸」助攻,但在 今年房市氛圍轉冷下,第一季新承作房貸已較去年同期下滑,全年房 貸餘額估維持低度成長。
公股銀持有的不動產,包括房屋與土地,大多數在早年即已取得, 當中不少座落於都會區精華地段。這些資產除了作為營業據點使用, 有些也會作為投資資產,招租後每年獲得租金收入,成為提升資產效 益的重要策略之一,抑或是配合政策開發、閒置資產活化等。
以土銀為例,擁有整棟建物如台北和平分行大樓、基隆分行大樓、 高雄博愛及建國分行大樓等,均出租中;2024年全年租金收入約4.1 億元,年增5.13%,2025年估亦可維持相同水準。
臺銀與三商銀均為百年老行庫,不動產資源同樣遍及全台。臺銀截 至去年12月底,帳列投資性不動產淨額152.38億元,公允價值達198 .01億元。
彰銀截至3月底,投資性不動產淨額139.31億元,公允價值更達34 0.17億元,累計第一季投資性不動產租金收入為0.49億元。彰銀近年 積極辦理老行舍都更,當中都更分回的行舍,若有餘裕空間也將辦理 出租。
華南銀行統計至3月底,帳列投資性不動產淨額91.88億元,公允價 值達309.62億元,首季租金收入1.53億元。第一銀行截至3月底投資 不動產金額71.88億元,公允價值186.73億元,第一季租金收入則有 0.29億元。隨公股銀近年積極盤點資產,透過都更、招租等方式,穩 定的租金收入與不動產價值增長,有助於持續提升銀行整體資產配置 效率。
公股銀主管指出,預計於7月實施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評價調整 (CVA)及證券化暴險資本計提新規,銀行內部試算將增加風險性資 產,導致資本適足率微幅下降。不過,銀行金融商品操作上,股票部 位較債券部位相對低,主要依當下市場經濟狀況、產業發展前景及財 務投資規劃,並配合經營策略方針,通盤考量後進行股票投資操作, 整體影響有限。
依據各公股銀第一季財報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合庫銀行持股部 位近400億元最高,兆豐銀行、第一銀行及華南銀行持股部位則均各 逾200億元。
兆豐銀主管日前法說會表示,考量川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並配合 今年銀行資本適足率計算方式修正,將調整資本結構,規劃全年減碼 上市櫃股票80億元,部位調降至180億元以下。銀行風險性資產資本 計提新規預估將增加市場風險性資產與CVA信用風險性資產的計提, 但證券化資產的信用風險性資產將減少,整體風險性資產總額變化不 大,對資本適足比率影響有限。
合庫銀說明,因應交易簿工具需以新標準法計提資本,未來投資將 著重於市場價格波動程度較小的標的,以及分散投資組合方式進行投 資,以提升資本使用效率。
臺灣銀行認為,新制實施後,交易適用權重增加,部分交易進行重 分類,交易簿部位減少,但風險權重增加,經估算整體風險性資產無 大變化,資本適足率亦變化不大。
土地銀行強調,內部每月辦理試算作業,以即時因應法規修正影響 ,依照3月底資料試算結果,評估新規對於各類資本適足比率影響不 大。
合庫銀行主管指出,台股未來仍受川普政策影響,震盪幅度不會太 小,特別是外資進出情況,但觀察金管會取消限空令後,股市資金動 能增強,加上企業表現具韌性,因此並不看壞股市走向。操作策略以 穩定賺取股息、伺機波段操作為主,選擇具配息能力、產業前景佳的 企業分批建置,並機動調整投資部位與操作策略。
土地銀行分析,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對全球經貿體系影響甚鉅,目前 談判情勢尚未明朗,短期市場仍受不確定性主導,波動劇烈不宜躁進 。不過,價格經大幅修正後,價值逐漸浮現,未來股票操作策略將優 先挑選質優、配息佳的個股,兼顧穩健與收益性,逢低分批進場。
臺灣銀行表示,將逢低拉回伺機布局產業前景良好、獲利轉佳及受 關稅影響較少相關族群,如AI、金融、5G、伺服器之產業及標的,適 時區間操作,以增裕營益。兆豐銀行則表示,目前股票操作採取保守 應對,伺機逢彈減碼。
公股銀報告強調,近期台股AI供應鏈股價的修正,已大致反映出成 長動能放緩的風險。隨著市場情緒回穩,即使面臨關稅的不確定性, 各大雲端服務業者的資本支出仍預期將維持雙位數的成長,台灣的A I供應鏈和半導體產業將直接受惠。總結來看,AI趨勢持續向上,特 別看好客製化晶片(ASIC)與邊緣運算,建議配置台股商品,並酌量 布局新台幣升值受惠股,例如內需消費股等,以提高投資組合的穩健 性。
中華信評確認,華銀的長期發行體信用評等為「twAA+」,短期發 行體信用評等為「twA-1+」,長期信用評等的評等展望為「穩定」。 同時,亦確認土銀的長期發行體信用評等為「twAA+」,短期發行體 信用評等為「twA-1+」,長期評等的評等展望為「穩定」。華南銀雖 然資本水準略有下降,但整體仍屬穩健,其在穩固的銀行商業基礎支 持下,於國內市場維持良好地位,並展現令人滿意的資金來源與流動 性結構。
母公司華南金,中華信評確認長期發行體信用評等為「twAA-」, 短期發行體信用評等為「twA-1+」,評等展望亦為「穩定」。評等結 果主要反映華銀對整體集團的主導性地位,其對合併財務數據的貢獻 超過90%,因此華南金的信用結構實質上取決於華銀的財務體質。
土銀方面,中華信評指出,其在國內銀行體系中具高度系統重要性 ,因此政府應會確保該行在面臨需要時,為其提供全面且及時的支持 。這次評等結果反映,土銀在100%官股背景的支持下,具備良好的 國內市場企業價值與強健的資金調度能力,但與國內銀行同業相比, 土銀低於平均水準的資本水準與獲利能力,以及較高的土建融放款部 位,抵銷部分的評等優勢。
金融圈表示,從央行的精進做法,可以看出央行在打炒房的措施上,要防堵市場巧立名目,從房貸上擠出新的貸款額度,以降低銀行資金過度傾斜不動產市場。
房貸壽險是提供給有房屋貸款的民眾所購買的專屬壽險商品,其投保主要條件是要保險人與被保險人為同一人,且必須是房屋貸款的借款人或共同借款人,主要功能在於保障房屋的所有權,避免因貸款人身故或失能而無法償還房貸,導致房屋被法拍。
近兩年房市熱潮也推升房貸壽險業績大成長,國銀多認為房貸壽險對家庭保障非常重要。過去常見作法是由於保戶已負擔房貸,常常沒有多餘的資金繳納保費,因此可一併向銀行申請「保費融資」作為配套,日後直接與房貸一起償還即可,例如房貸1,000萬,房貸壽險躉繳保費30萬,總計銀行可核貸1,030萬元,房貸壽融資部分以房屋為擔保品,設定第二順位抵押。
不過,近期央行發文糾正銀行,明令禁止房貸壽險保費以「有擔保融資」,倘若融資必須承作「無擔」。另外,銀行承作土建融時的容積移轉也不能再設定擔保。有國銀主管坦言,央行竟會管制得如此「細膩」,確實前所未見,也顯示央行打炒房不鬆手的態度。
央行打炒房連鎖效應發酵,國銀承作土建融持續下滑,不動產專業銀行土銀累計至今年第1季底,土建融餘額為4,709億元,較去年底呈微幅下滑。事實上,土銀2024年底土建融餘額4,719億元,較2023年底減少378億元或7.42%、較2022年底減少402億元或7.85%,已連續兩年下滑。
土銀指出,變動主因為央行仍持續實施「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另土銀為因應中央銀行不動產貸款總量管制,訂有強化建築業授信風險控管配套措施,加上配合政府政策對於承諾動工而未動工案件施以收成數、加利率等貸放條件促其動工所致。
土建融第二大行一銀,3月底餘額較去年同期成長約7%,主要成長來自都更危老及興建社會住宅放款餘額增加,一銀表示,響應政府都更危老重建政策,以改善居住環境、提升建築安全。排第三的合庫至第1季土建融餘額約1,500餘億元,較去年同期持平。臺銀第1季土建融餘額較去同期減少。
一銀在接連超越玉山及國泰世華後,差距持續拉大,即將站上6,000億元並進逼華銀。排第五名的北富銀房貸餘額較去年底衰退。整體市場仍呈公進民退態勢。
市場房貸利率持續上升,和今年元月相較,合庫由約2.5%起升至2.603%,一銀由2.6%起升至2.7%。另以土銀近期推出台金聯平價宅專案為例,均嚴格限制負債比15倍以下才能貸滿最高成數,自用住宅利率2.575%起,負債比15倍以下始能貸八成;意即貸款1,500萬元,最低年收須百萬元。若為央行管制的第二戶,利率拉高至3.405%起,最高五成,高價宅3.525%起。
受惠新青安熱潮加上公教築巢貸助攻,臺銀房貸餘額在去年1月超車土銀,成為房貸新龍頭。不過,在去年第4季起限貸令高峰之後,土銀「被動」成為市場房貸最大主力便急起直追,至今年3月底成長至1兆1,473億元,超越臺銀的1兆1,472億元,正式奪回冠軍寶座。
土銀去年12月新青安撥貸爆出140億元大量,創下青安史上紀錄,顯示多數行庫流量控管下,市場教戰民眾因土銀身為不動產專業銀行、不受銀行法第72-2限制等,使得民眾湧入申辦,惟土銀雖不受銀行法72-2限制,但仍被金管會要求房貸不可超過總放款量的35%。
近期,央行在打擊房市炒作方面不斷加強力度,對銀行的房貸相關業務進行了嚴格規管。其中,對於將房貸壽險保費融資設定為房產二順位抵押的做法,央行已明令禁止。這一政策變動對於台灣的金融市場,特別是土地銀行等不動產專業銀行,產生了重要影響。
根據新聞報導,央行此次的管制措施細節非常嚴密,顯示出對市場炒作的嚴厲態度。房貸壽險是為了保障房屋所有權而設計的專屬壽險商品,過去常見的作法是將保費融資與房貸結合,以房屋為抵押品,設定第二順位抵押。然而,央行的新規定要求房貸壽險保費融資必須承作「無擔」,這對於銀行的房貸業務來說是一個顯著的調整。
土地銀行作為台灣的知名銀行,其土建融餘額在近期也出現了微幅下滑。截至今年第一季底,土建融餘額為4,709億元,較去年底減少了378億元,這一變動主要歸因於央行持續實施的「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土銀表示,為了應對央行的政策,已訂有強化建築業授信風險控管配套措施,並配合政府政策對於承諾動工而未動工案件施以收成數、加利率等貸放條件促其動工。
不僅如此,其他國銀的土建融餘額也出現了不同的變化。例如,第一銀行的土建融餘額在3月底較去年同期成長約7%,這主要得益于都更危老及興建社會住宅放款餘額的增加。合庫銀行的土建融餘額則較去年同期持平,而臺銀的土建融餘額則較去年同期減少。
這一系列的調整和變化,反映出央行在打擊房市炒作方面的決心。隨著政策的加強,預計未來台灣的房市將會更加健康發展,而土地銀行等銀行也將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
國銀房貸市場再起波瀾,臺灣土地銀行(以下簡稱「土銀」)在近期再度奪回房貸冠軍寶座,與臺灣銀行(以下簡稱「臺銀」)展開激烈競爭。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兩大銀行在房貸市場的排名也出現波動,展現出國銀間的肉搏戰態勢。
去年,臺銀因應新青安熱潮,房貸餘額一度超越土銀,成為市場的房貸王。然而,自去年第4季限貸令高峰期過後,土銀在市場上急起直追,房貸餘額成長至1兆1,473億元,終於在3月底超越臺銀的1兆1,472億元,重新奪回冠軍寶座。
土銀去年12月新青安撥貸達140億元,創下青安史上紀錄,顯示在多數行庫流量控管下,市場教戰民眾紛紛湧入申辦。雖然土銀不受銀行法第72-2條限制,但仍須遵守金管會規定的房貸不可超過總放款量的35%。
在房貸市場的競爭中,土銀推出的台金聯平價宅專案,嚴格限制負債比15倍以下,才能貸滿最高成數。自用住宅利率從2.575%起,負債比15倍以下始能貸八成;若為央行管制的第二戶,利率則拉高至3.405%起,最高五成,高價宅則從3.525%起。
與此同時,市場房貸利率持續上升,合庫銀行和一銀的房貸利率在近期都有所上漲。合庫銀行的房貸利率從約2.5%上升至2.603%,一銀則從2.6%上升至2.7%。
此外,一銀在接連超越玉山銀行及國泰世華銀行後,差距持續拉大,即將站上6,000億元的房貸餘額,並進逼華南銀行。而排名第五的北富銀房貸餘額較去年底衰退,整體市場呈現公進民退的態勢。
近期金管會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台灣八大公股銀行在第一季信用卡發卡量上出現明顯下滑,總計減幅近4成。在這波減少潮中,臺灣土地銀行和臺灣企銀例外,其餘銀行的發卡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下降。其中,華南銀行和彰化銀行的減幅達到6成,第一銀行的減幅為4成,而兆豐銀行和臺灣銀行的減幅也均超過1成,合庫銀行的減幅則在個位數。
對於這波信用卡發卡量的減少,公股銀行主管指出,主要是為了應對詐騙活動的猖獗,暫停在社群網站和平台投放非實名制廣告,從而導致第一季發卡數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
在八家公股銀行中,第一季發卡量最高的為第一銀行,達到3.1萬張,其次是兆豐銀行的1.7萬張,華銀和合庫銀各發1.5萬張,彰銀發1.2萬張。土地銀行、臺企銀和臺銀的發卡量則均約為4,000張。值得注意的是,與去年同期相比,臺企銀發卡數年增幅高達164.7%,而土地銀行的發卡量則與去年持平。
為了控管風險和避免盜刷情況發生,多家銀行對於長時間未使用的呆卡進行了清卡,包括臺銀、兆豐銀和合庫銀等,第一季的停卡數均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其中,臺銀的停卡數年增長42.37%,兆豐銀增長39.49%,合庫銀增長26.19%。
在簽帳金額方面,第一季排名依序為一銀的189.55億元、華銀的150.25億元、兆豐銀的130.03億元、合庫銀的119.62億元、彰銀的63.49億元。土地銀行、臺銀和臺企銀的簽帳金額則均超過20億元。
兆豐銀指出,第一季刷卡量最大的為Mega One一卡通聯名卡,占比超過當季總簽帳金額的1成。這主要得益於該卡卡數較多,以及主打扣繳保費滿額享分12期0利率的優惠,受到保費族群的喜愛,保費簽帳占比超過4成。合庫銀則表示,第一季刷卡王為合庫世界卡,主要因為持續深耕頂級卡客群,提供多項尊榮權益與高回饋,受到高端客群的青睞。土地銀行則統計,第一季刷卡量最大的是JCB晶緻卡,主要受惠於農曆年節及出國刷卡消費的增加,未來將持續著重在百貨公司及旅遊場域。
依據金管會公布數據,八家公股銀中,首季發卡王為一銀3.1萬張 ,其次為兆豐銀1.7萬張,華銀、合庫銀各1.5萬張,彰銀1.2萬張, 土銀、臺企銀、臺銀均各發卡約4,000張。與去年同期相比,除了臺 企銀發卡數年增幅高達164.7%、土銀持平外,其他銀行發卡數均減 少,當中以華銀、彰銀年減幅各60.18%、59.86%最多,一銀年減幅 亦有41%,兆豐銀年減18.11%、臺銀年減15.29%、合庫銀則年減7 .13%。
公股銀基於控管風險,避免盜刷情形發生,多家銀行針對長時間未 使用的呆卡進行清卡,包括臺銀、兆豐銀、合庫銀等,第一季停卡數 均較去年同期增加,其中臺銀停卡數年增42.37%、兆豐銀增加39.4 9%、合庫銀增加26.19%。若從簽帳金額來看,首季排名依序為一銀 189.55億元、華銀150.25億元、兆豐銀130.03億元、合庫銀119.62億 元、彰銀63.49億元,土銀、臺銀、臺企銀則分別均20多億元。
兆豐銀指出,第一季刷卡量最大的是Mega One一卡通聯名卡,占比 超過當季總簽帳金額的1成,除了因該卡卡數較多外,也由於主打扣 繳保費滿額享分12期0利率,受保費族群喜愛,保費簽帳占比超過4成 ;合庫銀說明,第一季刷卡王為合庫世界卡,主要因持續深耕頂級卡 客群,提供多項尊榮權益與高回饋,受到高端客群青睞;土銀統計, 第一季刷卡量最大的是JCB晶緻卡,主要受惠農曆年節及出國刷卡消 費增加,未來將持續著重在百貨公司及旅遊場域。
近期來,台灣房貸利率不斷攀升,讓許多準買家感到壓力倍增。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於28日召開會議,關注這一現象是否已經演變成市場亂象,對民眾購屋負擔造成影響。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在會議上表示,自去年中央銀行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以來,金管會對國銀房貸業務進行了嚴格的「每周監控」,以確保自住型購屋需求不受抑制。
根據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4月份臺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等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金額及利率顯示,新增房貸金額降至627.3億元,前四月累計大幅年減635.15億元。然而,新承做房貸利率卻上升至2.282%,連續七個月上揚,引發立委質疑利率上揚是否合理,是否會削弱民生購屋的能力。
彭金隆強調,目前房貸市場整體仍然保持穩健,4月底統計數據顯示,全體國銀房貸逾放比約為0.08%,建築融資逾放比為0.16%。銀行普遍對不動產授信提列1.5%壞帳準備,整體風險防線相當於目前水位的10倍。金管會將持續監控風險,保障民生購屋需求。
然而,合庫銀行在法說會中提到,對於房市景氣,合庫銀採取較保守的態度,對土建融市場的展望更加保守。由於案件量較大,合庫銀的房貸審核期間也相對拉長,目前房貸仍需排撥,因此已暫停受理非合庫土建融的分戶房貸。
合庫銀行目前依《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的建築放款總額比率为28.46%,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接近36%。今年以來,房貸量年增逾10%,目前房貸餘額約8,200億元,預計全年仍將維持成長。合庫銀主管強調,由於合庫銀以首購為主,並搭配新青安承作量能,房市趨於觀望對合庫銀的影響相對有限。在土建融方面,合庫銀為避免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將採取個案選優承作原則,並對合庫土建融的整批分戶房貸續約有部分調整額度,同時暫停受理非合庫土建融分戶房貸。
對於土地銀行來說,這些數據和趨勢也反映了市場的變化。作為台灣的重要金融機構,土地銀行在這波房貸利率上升的背景下,也必須謹慎應對,確保其業務的穩定發展,並盡可能減少對消費者的影響。
台灣企業債市場近期熱絡,在美國川普2.0不確定性及中美關稱戰預期下,第一季市場呈現萎縮態勢。然而,隨著第二季情勢逐漸明朗,企業債發行量開始加溫,5月份發債量達到559億元,創下去年11月以來的近七月新高。
去年公司債發行量逼近7,000億元,平均每季發債量近1,750億元。但根據中央銀行統計,今年第一季公司債發行量僅86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不過,進入第二季後,市場開始回穩,4月和5月台電、中油等企業陸續發債,規模均超過百億元。
銀行資金調度主管分析,近期市場對川普關稱戰的反應逐漸淡化,一旦降息訊號確立,企業債發行意願將更高。5月份全體公司債加上可轉債合計發行量達到559億元,今年首月突破500億元大關。此外,台積電也宣布將在6月發債141億元,預計將進一步推升第二季發債熱度。
據櫃買中心統計,5月份公司債發行量回穩,今年一路神隱的傳統大咖中油一舉發債163億元,超過上月台電的116億元。其他如鴻海發債83.5億元、環球晶75億元、國泰金62億元,南亞、中航分別發出54億元、40億元。
在金控方面,國泰金控5月份發債62億元,今年來,玉山金發債20億元、元大金發債21億元,富邦金發債109億元,暫居金控發債王。而金融債方面,今年第一季規模逼近650億元,土地銀行發行145億元、中信銀行百億元,市場呈現卯起來狂發的態勢。5月份,元大銀等持續發債,推高今年金融債量體。
值得注意的是,中油此次發行的10年期券利率降至2%,7年期券降至1.95%,均比上個月台電的同天期更低。此外,中油5年期券利率1.9%,與台電上月同天期持平。10年期券利率的下降,將有助於降低企業發債成本,提升發債意願。
去年公司債逼近7,000億元,平均每季有近1,750億元發債量,但據 中央銀行統計,今年第一季合計僅867億元,較去年同期1,380.7億元 大幅下滑;進入第二季後,4及5月包括台電、中油陸續發債,規模都 在百億元之上。
銀行資金調度主管認為,近期市場對川普關稅戰反應逐步淡化,後 續一旦降息訊號確立,企業發債意願將更高。5月全體公司債加上可 轉債合計559億元,是今年首月破500億元大關,加上台積電公告6月 將發債141億元,會進一步炒高第二季發債熱度。
據櫃買中心統計,5月公司債發行量回神,今年一路神隱的傳統大 咖中油一舉發債163億元,比上月台電的116億元更高,其他如鴻海發 債83.5億元、環球晶75億元、國泰金62億元,另外如南亞、中航分別 發出54億元、40億元。
金控方面,國泰金控5月發債62億元,今年來,玉山金發債20億元 、元大金發債21億元,及富邦金發債109億元、暫居金控發債王。
觀察指標公司債票面利率,中油這次10年券利率降至2%,7年券降 至1.95%,均比上個月台電的同天期更低,另中油5年券利率1.9%, 與台電上月同天期持平;10年券利率開始下修,回降後企業發債成本 舒緩,有助提升發債意願。
而今年第一季金融債規模逼近650億元,較大咖如土地銀行發145億 元、中信銀行百億元,有卯起來狂發意味;5月包括元大銀等持續發 債,推高今年金融債量體。
央行最新公布4月臺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等五大銀行新 承做房貸金額及利率,新增房貸降至627.3億元,且前四月累計大幅 年減635.15億元,反觀新承做房貸利率上升至2.282%、連七個月上 揚。立委質疑利率持續上揚,對一般民眾購屋壓力造成不小影響,是 否出現利率定價不合理、削弱民生購屋的情況。
彭金隆說,目前房貸市場整體仍屬穩健,根據4月底統計,全體國 銀房貸逾放比約為0.08%,建築融資逾放比為0.16%。銀行普遍針對 不動產授信提列1.5%壞帳準備,整體風險防線大約相當於目前水位 的10倍,且金管會幾乎「每周監控」,風險控管穩健,將會持續本於 控管風險、保障民生原則,確保自住型購屋需求不受抑制。
但不少銀行房貸水位仍吃緊,合庫金控子公司合庫銀在法說會針對 房貸業務說明,合庫銀對整體房市景氣,以較保守態度看待,土建融 市場展望更保守,至於合庫因案件量仍大,審核期間拉長,目前房貸 仍需排撥,所以管控上已暫停受理非合庫土建融的分戶房貸因應。
合庫目前依《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的建築放款總額比率為28.4 6%,
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接近36%,今年以來房貸量年增逾10%,目前房 貸餘額約8,200億元,預估全年仍將維持成長。合庫銀主管強調,由 於合庫以首購為主,搭配新青安承作量能,房市趨觀望對合庫影響相 對有限;土建融方面,為避免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會採取個案 擇優承作原則,對合庫土建融的整批分戶房貸續約有部分調整額度, 更暫停受理非合庫土建融分戶房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