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泰世紀產物(公)公司新聞
金融業股東今年「掏錢」增資創史上新高。因為廣義防疫保單理賠 金額破1,700億元,股債雙跌重創金融業淨值,據金管會最新統計, 銀行、壽險、產險及金控公司扣掉重複計算後,今年合計現金增資金 額逼近2,000億元,創金融史上新高紀錄。
今年到11月底,已有四家金控申請現金增資,金額共655億元,包 含國泰金、台新金、新光金及國票金,但因國泰金原申請450億元, 最後將募資525億元,將多出75億元,等於金控今年是現增730億元, 創2019年以來的近四年新高,但低於2018年金融海嘯時的971億元。
金控現增主要都是用來再增資子公司,今年銀行共有六家辦理現增 ,即新光銀、陽信銀、遠東銀、華泰銀、連線銀行及上海商銀,共募 資318.26億元,用來強化資本結構,因應未來業務發展需求。
壽險業今年共有六家現增,含年底前要完成的國泰人壽現增350億 元的話,共587.03億元,創近三年新高,另外還有新光人壽、第一金 人壽、安達人壽及三商美邦人壽今年都有現增,其中三商壽已完成二 次共87.26億元,但尚未計算正在進行的私募20億股的現增,若年底 前完成,今年壽險現增金額可能近700億元,就會是2018年之後的單 年新高。
今年最慘的還是產險業,因為防疫險理賠爆表,六家承保防疫險最 多的產險公司,有三家都已宣布二度增資,即和泰產、新安海上產、 國泰世紀產,中信產更是宣布今年第三度現增,加上富邦產及兆豐產 ,六家公司今年合計要增資985億元,創史上新高。
今年因為股債雙跌,壽險業出現淨值大量蒸發,壽險增資原因大多 是強化資本適足率(RBC)及拉高淨值比,國泰人壽則是強調為接軌 IFRS17等提早啟動增資,產險業就是彌補因防疫險高額理賠後,造成 資本適足率下降。
扣除掉金控轉增資子公司的部分,金控、本國銀行、壽險及產險公 司確定年底前到位的現金增資金額就逾1,995億元,創史上新高金額 ,可說今年金融業大股東相當「破費」。
今年到11月底,已有四家金控申請現金增資,金額共655億元,包 含國泰金、台新金、新光金及國票金,但因國泰金原申請450億元, 最後將募資525億元,將多出75億元,等於金控今年是現增730億元, 創2019年以來的近四年新高,但低於2018年金融海嘯時的971億元。
金控現增主要都是用來再增資子公司,今年銀行共有六家辦理現增 ,即新光銀、陽信銀、遠東銀、華泰銀、連線銀行及上海商銀,共募 資318.26億元,用來強化資本結構,因應未來業務發展需求。
壽險業今年共有六家現增,含年底前要完成的國泰人壽現增350億 元的話,共587.03億元,創近三年新高,另外還有新光人壽、第一金 人壽、安達人壽及三商美邦人壽今年都有現增,其中三商壽已完成二 次共87.26億元,但尚未計算正在進行的私募20億股的現增,若年底 前完成,今年壽險現增金額可能近700億元,就會是2018年之後的單 年新高。
今年最慘的還是產險業,因為防疫險理賠爆表,六家承保防疫險最 多的產險公司,有三家都已宣布二度增資,即和泰產、新安海上產、 國泰世紀產,中信產更是宣布今年第三度現增,加上富邦產及兆豐產 ,六家公司今年合計要增資985億元,創史上新高。
今年因為股債雙跌,壽險業出現淨值大量蒸發,壽險增資原因大多 是強化資本適足率(RBC)及拉高淨值比,國泰人壽則是強調為接軌 IFRS17等提早啟動增資,產險業就是彌補因防疫險高額理賠後,造成 資本適足率下降。
扣除掉金控轉增資子公司的部分,金控、本國銀行、壽險及產險公 司確定年底前到位的現金增資金額就逾1,995億元,創史上新高金額 ,可說今年金融業大股東相當「破費」。
隨疫情趨緩,防疫政策自昨(1)日起大鬆綁,產險業也宣布防疫險住院日額理賠將回歸保單條款,統計共有六家產險公司,包含富邦產、國泰產、中信產、兆豐產、明台產險等陸續公告,自12月1日起防疫險保戶實際入住醫院接受診療,才可請領住院日額給付,另泰安產險則是從今(2)日開始實施。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昨表示,今年4月,為了配合輕重症的分流照護,居家照護融通給付,金管會跟產險公會協調,比照一般住院日額辦理,當時產險公會公布產險公司防疫保單理賠彈性處理方式的問答題中,也載明會員公司得考量醫療行為處置及實務上作業情形判斷,是否要理賠或融通給付。
住院日額理賠將回歸保單條款,林志憲表示,產險業者主要考量兩大因素。
一、醫療量能已獲紓緩;二、當初疫情發生,理賠上業者仍可承受,現在理賠金額每周擴大,與業者當初預估的確診率相差甚遠。
他說,當初產險業者願意融通給付並非金管會核准,而是各家產險業者達到善盡社會責任、自行審酌決定,因此公司現今決定回歸契約條款辦理,也不需要經過金管會的核准。「那時候如果不做調整,確實醫療量能可能受到衝擊。」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昨表示,今年4月,為了配合輕重症的分流照護,居家照護融通給付,金管會跟產險公會協調,比照一般住院日額辦理,當時產險公會公布產險公司防疫保單理賠彈性處理方式的問答題中,也載明會員公司得考量醫療行為處置及實務上作業情形判斷,是否要理賠或融通給付。
住院日額理賠將回歸保單條款,林志憲表示,產險業者主要考量兩大因素。
一、醫療量能已獲紓緩;二、當初疫情發生,理賠上業者仍可承受,現在理賠金額每周擴大,與業者當初預估的確診率相差甚遠。
他說,當初產險業者願意融通給付並非金管會核准,而是各家產險業者達到善盡社會責任、自行審酌決定,因此公司現今決定回歸契約條款辦理,也不需要經過金管會的核准。「那時候如果不做調整,確實醫療量能可能受到衝擊。」
今年來受美國升息、俄烏戰、通膨、疫情、地緣政治等五大利空罩頂,股債市崩跌、防疫險更掀理賠海嘯,讓金融業啟動史上最大增資潮。據金管會與各業者公告初估,光以今年底資金到位的增資額就高達1,995億元,又以產險業增資額占了半數、逼近千億元最高。
金管會昨(1)日公布統計,至今共有四家金控辦現金增資,包括國泰金、台新金、新光金與國票金共730億元,其中僅國票金30億元及國泰金75億元留在金控帳上,其餘都轉增資給子公司。
六家銀行業辦現增者,包括上海商銀、新光銀、陽信銀、遠東銀、華泰銀和連線商銀(LINE Bank)共318.3億元,除新光銀是母金控增資外,其餘五家都是獨立銀行。
六家壽險辦現增者,包括國泰人壽、新光人壽、台新人壽、三商美邦人壽、第一金人壽及安達產,合計587億元,其中僅三商美邦是獨立壽險,估算兩次現增合計約87億元左右。
六家產險業辦現增者,包括富邦產、國泰世紀產、中信產、兆豐產、和泰產和新安東京產,合計985億元,除富邦產、兆豐產是屬一次增資外,國泰世紀產、和泰產和新安東京產三家都是二度增資,中信產則是三度增資。
換言之,今年至今22家金融業辦現金增資,再剔除母金控現增給子公司的重複計算後,總增資規模已高達1,995億元創金融史上最大增資潮,其中又以產險業增資占了近五成居冠,壽險業也占了三成。
若再將今年增資需求、遞延到明年的永豐金與兆豐金估350億元,這一波金融市場五大利空,讓各大金融業者增資潮已上探2,345億元。
據金管會數據顯示,僅2015年至2016年金控和銀行業有約1,000億元左右的增資規模,其餘都落在數百億元之譜,壽險業則是2018年現增764億元規模較大,換言之,2022年金融業破天荒、近兩千億元增資潮是歷年首見。
金管會昨(1)日公布統計,至今共有四家金控辦現金增資,包括國泰金、台新金、新光金與國票金共730億元,其中僅國票金30億元及國泰金75億元留在金控帳上,其餘都轉增資給子公司。
六家銀行業辦現增者,包括上海商銀、新光銀、陽信銀、遠東銀、華泰銀和連線商銀(LINE Bank)共318.3億元,除新光銀是母金控增資外,其餘五家都是獨立銀行。
六家壽險辦現增者,包括國泰人壽、新光人壽、台新人壽、三商美邦人壽、第一金人壽及安達產,合計587億元,其中僅三商美邦是獨立壽險,估算兩次現增合計約87億元左右。
六家產險業辦現增者,包括富邦產、國泰世紀產、中信產、兆豐產、和泰產和新安東京產,合計985億元,除富邦產、兆豐產是屬一次增資外,國泰世紀產、和泰產和新安東京產三家都是二度增資,中信產則是三度增資。
換言之,今年至今22家金融業辦現金增資,再剔除母金控現增給子公司的重複計算後,總增資規模已高達1,995億元創金融史上最大增資潮,其中又以產險業增資占了近五成居冠,壽險業也占了三成。
若再將今年增資需求、遞延到明年的永豐金與兆豐金估350億元,這一波金融市場五大利空,讓各大金融業者增資潮已上探2,345億元。
據金管會數據顯示,僅2015年至2016年金控和銀行業有約1,000億元左右的增資規模,其餘都落在數百億元之譜,壽險業則是2018年現增764億元規模較大,換言之,2022年金融業破天荒、近兩千億元增資潮是歷年首見。
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29日公布最新防疫險理賠統計,截至今年11月 28日為止,防疫雙險(防疫險加疫苗險)理賠金額達1,721億元,單 周理賠仍持續增加約68.5億元,理賠案件單周仍破15萬張,至於產險 業增資金額原本六家已核准的有707億元,若加計已自行公布待核准 的達920億元。
據保險局統計,今年以來統計至11月28日止,防疫保單已理賠超過 336萬件、理賠金額逾1,362億元;疫苗險理賠件數逾86萬件,理賠金 額359.3億元,防疫雙險總理賠件數逾422萬件,理賠金額共1,721億 元。
就單周來看,11月22日至11月28日防疫險理賠件數增加超過12.7萬 件、理賠金額增加57.3億元;疫苗險近一周理賠件數增加2.6萬件、 理賠金額增加11億元。
林志憲表示,自今年以來統計至11月28日,防疫險部分,有效保單 488萬件,保費收入45.4億元,理賠金額是保費收入的29.9倍以上; 疫苗險部分,有效保單242萬件,保費收入10.1億元,理賠金額是保 費收入的35倍以上,總計防疫險加疫苗險總有效保單共730萬件。
由於廣義防疫險理賠超乎預期,金管會已核准六家產險業者增資, 包括國泰世紀產險增資100億元、中信產險增資90億元且已完成二次 增資、富邦產險增資150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增資147億元、和泰 產險200億元、兆豐產20億元,六家合計707億元。
林志憲指出,新安東京產險已送件二度增資53億元,和泰產險日前 董事會也決議辦理第二次私募總金額60億元,加上國泰世紀產也規劃 二度增資100億元,這一波產險業增資金額累計將達920億元。
據保險局統計,今年以來統計至11月28日止,防疫保單已理賠超過 336萬件、理賠金額逾1,362億元;疫苗險理賠件數逾86萬件,理賠金 額359.3億元,防疫雙險總理賠件數逾422萬件,理賠金額共1,721億 元。
就單周來看,11月22日至11月28日防疫險理賠件數增加超過12.7萬 件、理賠金額增加57.3億元;疫苗險近一周理賠件數增加2.6萬件、 理賠金額增加11億元。
林志憲表示,自今年以來統計至11月28日,防疫險部分,有效保單 488萬件,保費收入45.4億元,理賠金額是保費收入的29.9倍以上; 疫苗險部分,有效保單242萬件,保費收入10.1億元,理賠金額是保 費收入的35倍以上,總計防疫險加疫苗險總有效保單共730萬件。
由於廣義防疫險理賠超乎預期,金管會已核准六家產險業者增資, 包括國泰世紀產險增資100億元、中信產險增資90億元且已完成二次 增資、富邦產險增資150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增資147億元、和泰 產險200億元、兆豐產20億元,六家合計707億元。
林志憲指出,新安東京產險已送件二度增資53億元,和泰產險日前 董事會也決議辦理第二次私募總金額60億元,加上國泰世紀產也規劃 二度增資100億元,這一波產險業增資金額累計將達920億元。
為助益青年學子正確認識期貨行業,並了解實務工作內容及所需具 備之職能,做好就業的準備,期貨公會自2007年起每年攜手期貨商辦 理大專院校「期貨業未來發展與就業機會校園巡迴講座」,深入校園 走過15個年頭。
今年期貨公會與期貨商包括大昌期貨、元大期貨、元富期貨、日盛 期貨、永豐期貨、兆豐期貨、國泰期貨、國票期貨、康和期貨、統一 期貨、凱基期貨、富邦期貨、華南期貨及群益期貨等14家公司攜手前 進校園,共辦理24場「期貨業未來發展與就業機會校園巡迴講座」、 2場校園徵才活動,提供青年學子最直接與合法期貨業者面對面接觸 的管道,同時為業界引入活水、網羅人才。
期貨公會理事長陳佩君表示,為加強同學對期貨行業實務作業的瞭 解,期貨公會邀請業者組成專業講師團,從工作經驗分享、服務實體 經濟面向、國際觀帶領同學進入期貨行業領域,介紹期貨市場發展前 景、產業發展人才需求、業務種類與工作性質,並且加入最新時事議 題與同學討論,引導同學瞭解所需具備之資格條件與能力,就學期間 可以做那些職前準備、多涉略那些方面的知識,以協助同學做好職涯 規劃。
陳佩君並預告,期貨公會主辦、期貨商協辦之「期貨業未來發展與 就業機會校園巡迴講座」近期內將開放預約112年度場次,於每年3月 至5月間舉辦,歡迎各大專院校多加運用,踴躍預約講座。
陳佩君鼓勵同學,應提升自己的專業及被需要的價值。她表示,進 入期貨業任職,金融專業是基本的必備條件,除了本科所學,鼓勵同 學多修習不同領域課程,例如行銷、數位及法律相關,對於市場變化 要有敏感度,服務交易人要有親和力及同理心,建立「客戶導向」的 思維。
同學們可利用在學期間,多吸收學校沒教的事,補強不同的能力, 專業要多元化;未來入了職場,要多觀察組織需要什麼?想想自己還 可以為組織做些什麼,創造自己被需要、被利用的價值,提升自己的 能見度。
今年期貨公會與期貨商包括大昌期貨、元大期貨、元富期貨、日盛 期貨、永豐期貨、兆豐期貨、國泰期貨、國票期貨、康和期貨、統一 期貨、凱基期貨、富邦期貨、華南期貨及群益期貨等14家公司攜手前 進校園,共辦理24場「期貨業未來發展與就業機會校園巡迴講座」、 2場校園徵才活動,提供青年學子最直接與合法期貨業者面對面接觸 的管道,同時為業界引入活水、網羅人才。
期貨公會理事長陳佩君表示,為加強同學對期貨行業實務作業的瞭 解,期貨公會邀請業者組成專業講師團,從工作經驗分享、服務實體 經濟面向、國際觀帶領同學進入期貨行業領域,介紹期貨市場發展前 景、產業發展人才需求、業務種類與工作性質,並且加入最新時事議 題與同學討論,引導同學瞭解所需具備之資格條件與能力,就學期間 可以做那些職前準備、多涉略那些方面的知識,以協助同學做好職涯 規劃。
陳佩君並預告,期貨公會主辦、期貨商協辦之「期貨業未來發展與 就業機會校園巡迴講座」近期內將開放預約112年度場次,於每年3月 至5月間舉辦,歡迎各大專院校多加運用,踴躍預約講座。
陳佩君鼓勵同學,應提升自己的專業及被需要的價值。她表示,進 入期貨業任職,金融專業是基本的必備條件,除了本科所學,鼓勵同 學多修習不同領域課程,例如行銷、數位及法律相關,對於市場變化 要有敏感度,服務交易人要有親和力及同理心,建立「客戶導向」的 思維。
同學們可利用在學期間,多吸收學校沒教的事,補強不同的能力, 專業要多元化;未來入了職場,要多觀察組織需要什麼?想想自己還 可以為組織做些什麼,創造自己被需要、被利用的價值,提升自己的 能見度。
台股在美股高檔震盪走勢帶動下,行情收復半年線大關,但在短線上漲逾2,000點後,市場對後市又愛又怕,而「作帳概念股」此時成為市場矚目焦點。觀察近20個交易日,聯電、國泰金等均獲三大法人買單進駐。
其中以買超聯電41萬張最多,開發金買超10.5萬張、國泰金買超6萬張;裕民、中信金、裕隆、技嘉等也都買超逾1萬張。也因為法人加碼,帶動十大「作帳概念股」股價全數上漲,包括裕隆、裕民、欣興等均逾二成。
法人機構表示,聯電方面,考量第4季至明年第1季有望維持ASP穩定,優於市場預期,加上車用需求受惠IDM外包趨勢,本季未見轉弱,同時下修2022年資本支出,2023年獲利壓力減輕,預期在明年上半年電子產業庫存調整後,營運有機會先蹲後跳。
裕隆雖因新安東京的防疫險理賠影響,第2季、第3季呈虧損狀態,但受益子公司裕融業績增長,裕隆前三季本業獲利仍成長,考量國內疫情影響淡化,中國大陸車市亦見復甦,集團汽車相關業務有望回升,裕日車大陸轉投資事業也逐漸恢復盈利,而且明年不再有防疫保單虧損拖累,業績將顯著回升,市場估,明年每股獲利有6.3元的水準。
國泰金今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545億元,年減55%,主因國壽資本利得年減78%,投資利差縮小,加上國泰世華產險為防疫保單,稅後虧損111億元。
其中以買超聯電41萬張最多,開發金買超10.5萬張、國泰金買超6萬張;裕民、中信金、裕隆、技嘉等也都買超逾1萬張。也因為法人加碼,帶動十大「作帳概念股」股價全數上漲,包括裕隆、裕民、欣興等均逾二成。
法人機構表示,聯電方面,考量第4季至明年第1季有望維持ASP穩定,優於市場預期,加上車用需求受惠IDM外包趨勢,本季未見轉弱,同時下修2022年資本支出,2023年獲利壓力減輕,預期在明年上半年電子產業庫存調整後,營運有機會先蹲後跳。
裕隆雖因新安東京的防疫險理賠影響,第2季、第3季呈虧損狀態,但受益子公司裕融業績增長,裕隆前三季本業獲利仍成長,考量國內疫情影響淡化,中國大陸車市亦見復甦,集團汽車相關業務有望回升,裕日車大陸轉投資事業也逐漸恢復盈利,而且明年不再有防疫保單虧損拖累,業績將顯著回升,市場估,明年每股獲利有6.3元的水準。
國泰金今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545億元,年減55%,主因國壽資本利得年減78%,投資利差縮小,加上國泰世華產險為防疫保單,稅後虧損111億元。
據金管會今年到11月21日止統計,防疫雙險(防疫險+疫苗險)理賠金額達1,652.9億元續創新高,單周新增理賠額70.5億元與近月單周新增60億至75億元相當,顯示全台確診人數趨緩、但理賠仍屬高原期,未有減緩跡象。
雖然近期防疫措施不斷鬆綁,不過根據防疫指揮中心昨公布最新統計,本土新增1萬8150例個案,死亡38例,中重症66例,分別為中症34、重症32例。產險業者期待,防疫政策鬆綁後,理賠可望緩解的情形,目前並未發生。
一家產險業者坦言,事實上,防疫險的理賠率早已經打敗「大盤」(指全台確診率),主要原因是一個人的防疫險理賠包括了隔離、確診以及居家照護給付,甚至是一個人買了多家防疫險,自然理賠率會遠高於全台確診率。
據金管會到11月21日止統計,廣義的防疫保單(防疫險+疫苗險)承保件數729.8萬件、理賠407.3萬件,件數理賠率55.8%,但件數未歸戶,一人可能投保多張,加上可能是去年投保保單、今年才理賠,難估算整體理賠率。
防疫雙險的理賠金額1652.9億元,單周增加70.5億元,與上周增加69億元相較,不減反小增,平均每件理賠金額4萬573元,理賠金額達保費收入(防疫險+疫苗險保費收入55.5億元)29.7倍。
保險局主秘蔡火炎昨(22)日說,目前僅剩兩家保險業者銷售疫苗險,一家是產險業者針對6歲至18歲者青少年做銷售或是續保件,另一家壽險業則是做團險的疫苗險。
另外,短期借款部分,金管會也核准四家申請短期融通借款,包括和泰產、新安東京、兆豐產及新增一家產險業者,申請短借以支應鉅額理賠金。
至於產險業者增資方面,目前依舊有六家產險業增資獲准,增資金額高達707億元,包括富邦產增資150億元、國泰世紀產100億元、中信產90億元(已二度增資完成)、和泰產200億元、新安東京產147億元,兆豐產20億元。
蔡火炎說,日前新安東京產已送件52.9億元的二度增資,預估今年底前會完成,至於中信產則尚未看到第三次增資計畫。
和泰產險近日董事會也決議辦理第二次私募,發行6億股,每股認購價格10元,總金額是60億元,將由和泰車認購。
再加上先前已對外公告,國泰世紀產也規畫做二度增資100億元,這一波增資金額累計已突破900億元,達920億元,其餘兆豐產、及第三度增資的中信產,這波產險業增資潮勢必衝破千億元大關。
雖然近期防疫措施不斷鬆綁,不過根據防疫指揮中心昨公布最新統計,本土新增1萬8150例個案,死亡38例,中重症66例,分別為中症34、重症32例。產險業者期待,防疫政策鬆綁後,理賠可望緩解的情形,目前並未發生。
一家產險業者坦言,事實上,防疫險的理賠率早已經打敗「大盤」(指全台確診率),主要原因是一個人的防疫險理賠包括了隔離、確診以及居家照護給付,甚至是一個人買了多家防疫險,自然理賠率會遠高於全台確診率。
據金管會到11月21日止統計,廣義的防疫保單(防疫險+疫苗險)承保件數729.8萬件、理賠407.3萬件,件數理賠率55.8%,但件數未歸戶,一人可能投保多張,加上可能是去年投保保單、今年才理賠,難估算整體理賠率。
防疫雙險的理賠金額1652.9億元,單周增加70.5億元,與上周增加69億元相較,不減反小增,平均每件理賠金額4萬573元,理賠金額達保費收入(防疫險+疫苗險保費收入55.5億元)29.7倍。
保險局主秘蔡火炎昨(22)日說,目前僅剩兩家保險業者銷售疫苗險,一家是產險業者針對6歲至18歲者青少年做銷售或是續保件,另一家壽險業則是做團險的疫苗險。
另外,短期借款部分,金管會也核准四家申請短期融通借款,包括和泰產、新安東京、兆豐產及新增一家產險業者,申請短借以支應鉅額理賠金。
至於產險業者增資方面,目前依舊有六家產險業增資獲准,增資金額高達707億元,包括富邦產增資150億元、國泰世紀產100億元、中信產90億元(已二度增資完成)、和泰產200億元、新安東京產147億元,兆豐產20億元。
蔡火炎說,日前新安東京產已送件52.9億元的二度增資,預估今年底前會完成,至於中信產則尚未看到第三次增資計畫。
和泰產險近日董事會也決議辦理第二次私募,發行6億股,每股認購價格10元,總金額是60億元,將由和泰車認購。
再加上先前已對外公告,國泰世紀產也規畫做二度增資100億元,這一波增資金額累計已突破900億元,達920億元,其餘兆豐產、及第三度增資的中信產,這波產險業增資潮勢必衝破千億元大關。
2022年「台灣企業永續獎(TCSA)」16日頒獎,國泰金控以兼具永 續金融與科技創新體驗表現亮眼,榮獲「台灣十大永續典範企業獎」 ,投資長程淑芬積極投入責任投資與氣候行動,推動國泰金控參與多 項國際氣候倡議,支持產業朝低碳轉型邁進,獲頒今年度「永續傑出 人物獎」。
國泰金控集團內包括國泰人壽、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國泰證 券、國泰投信以及國泰建設,今年總計橫掃16座大獎,尤其在「創新 成長」、「人才發展」、「永續報告書」領域備受高度肯定,顯見將 ESG融入營運與各項服務深獲評審青睞,更創下本年度金融業獲獎數 之冠。
國泰金控指出,投資長程淑芬推動國泰金控參與多項國際氣候組織 及倡議活動,將國際間ESG與淨零轉型資訊帶回台灣,與產官學跨領 域合作,今年更為台灣唯一金融業者受邀前往紐約氣候週分享永續金 融前瞻觀點,讓世界看見台灣永續金融作為。2019年因推動亞洲責任 投資備受肯定,獲得「亞洲頂尖永續超級女性」殊榮後,2021年亦獲 選為全球50位資產管理產業頂尖女性,今年再獲得TCSA「永續傑出人 物獎」殊榮。
國泰金控指出,「科技創新」與「企業永續」一直是成長的關鍵動 能,本屆TCSA一共獲得五座「創新成長領袖獎」,像是國泰世華銀行 「隨選由你CUBE信用卡」首創彈性隨選權益機制,上市一年多快速圈 粉,流通卡達250萬張。
國泰人壽「泰好保遠距服務平台」是全台首家推出一站式線上投保 服務,涵蓋範圍從投保、保單變更、保費服務到理賠申請,結合「D igital + 人的溫度」完善平台功能。國泰產險「智能化場景推薦服 務」以個人化推薦機制,即時分析消費者需求,透過牌卡式頁面,讓 消費者線上投保時,就像在影音串流平台上選片般輕鬆。
國泰金控集團內包括國泰人壽、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國泰證 券、國泰投信以及國泰建設,今年總計橫掃16座大獎,尤其在「創新 成長」、「人才發展」、「永續報告書」領域備受高度肯定,顯見將 ESG融入營運與各項服務深獲評審青睞,更創下本年度金融業獲獎數 之冠。
國泰金控指出,投資長程淑芬推動國泰金控參與多項國際氣候組織 及倡議活動,將國際間ESG與淨零轉型資訊帶回台灣,與產官學跨領 域合作,今年更為台灣唯一金融業者受邀前往紐約氣候週分享永續金 融前瞻觀點,讓世界看見台灣永續金融作為。2019年因推動亞洲責任 投資備受肯定,獲得「亞洲頂尖永續超級女性」殊榮後,2021年亦獲 選為全球50位資產管理產業頂尖女性,今年再獲得TCSA「永續傑出人 物獎」殊榮。
國泰金控指出,「科技創新」與「企業永續」一直是成長的關鍵動 能,本屆TCSA一共獲得五座「創新成長領袖獎」,像是國泰世華銀行 「隨選由你CUBE信用卡」首創彈性隨選權益機制,上市一年多快速圈 粉,流通卡達250萬張。
國泰人壽「泰好保遠距服務平台」是全台首家推出一站式線上投保 服務,涵蓋範圍從投保、保單變更、保費服務到理賠申請,結合「D igital + 人的溫度」完善平台功能。國泰產險「智能化場景推薦服 務」以個人化推薦機制,即時分析消費者需求,透過牌卡式頁面,讓 消費者線上投保時,就像在影音串流平台上選片般輕鬆。
今年是國泰金控核心子公司國泰人壽成立60周年,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繼今年初發信勉勵同仁「你比你想的勇敢」之後,昨(17)日晚間再發員工信,強調「我們會加大投資未來發展所需的人才,一起共創永續價值」。
蔡宏圖在員工信中提到,面對競爭更激烈的未來,要檢視既有的優勢與善用整個霖園集團橫跨金融、地產建設、醫療、資訊、物流及公益等資源、規模與專業,來展開跨子公司與跨業別的合作,深化全集團數位轉型。
以氣候、健康、培力永續三支柱落實於集團日常營運中,透過議合客戶一起做好ESG,讓國泰的金融核心職能夠進一步發揮影響力。這其中,各類專業人才是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我們會加大投資未來發展所需的人才,一起共創永續價值」。
國泰金預計在11月19日至12月7日, 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西一館,舉辦國泰60周年特展-發現你的勇敢進行式,以勇敢宣言做開端,劃分六大展區,透過創新的互動科技展現國泰集團60年來,從萌芽到茁壯的勇敢突破。
蔡宏圖並說,1962年,國泰人壽創立時僅有23位員工,如今國泰金已擴展成擁有壽險、產險、銀行、證券和資產管理等業務,總資產新台幣11.9兆元,員工5.7萬人的金融集團,服務1,400萬客戶、超過一半的台灣民眾。
2012年在國泰50周年時,國泰啟動了集團登峰計畫New Heights,從企業核心價值出發、啟動全方位、多面向的自我再造工程。
蔡宏圖說:「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的視野和思維改變了。我們看見數位科技在全世界快速顛覆各行各業既有的商業模式,也改變了企業營運的思維與方法;所以我們啟動了數位轉型。」
蔡宏圖在員工信中提到,面對競爭更激烈的未來,要檢視既有的優勢與善用整個霖園集團橫跨金融、地產建設、醫療、資訊、物流及公益等資源、規模與專業,來展開跨子公司與跨業別的合作,深化全集團數位轉型。
以氣候、健康、培力永續三支柱落實於集團日常營運中,透過議合客戶一起做好ESG,讓國泰的金融核心職能夠進一步發揮影響力。這其中,各類專業人才是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我們會加大投資未來發展所需的人才,一起共創永續價值」。
國泰金預計在11月19日至12月7日, 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西一館,舉辦國泰60周年特展-發現你的勇敢進行式,以勇敢宣言做開端,劃分六大展區,透過創新的互動科技展現國泰集團60年來,從萌芽到茁壯的勇敢突破。
蔡宏圖並說,1962年,國泰人壽創立時僅有23位員工,如今國泰金已擴展成擁有壽險、產險、銀行、證券和資產管理等業務,總資產新台幣11.9兆元,員工5.7萬人的金融集團,服務1,400萬客戶、超過一半的台灣民眾。
2012年在國泰50周年時,國泰啟動了集團登峰計畫New Heights,從企業核心價值出發、啟動全方位、多面向的自我再造工程。
蔡宏圖說:「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的視野和思維改變了。我們看見數位科技在全世界快速顛覆各行各業既有的商業模式,也改變了企業營運的思維與方法;所以我們啟動了數位轉型。」
南山人壽深耕台灣有成。第15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日前頒獎,南 山人壽在綜合績效類中,首度獲「台灣100大永續典範企業」,另外 在單項績效類,拿下「永續報告獎-第一類-銀級」、「社會共融領袖 獎」及「資訊安全領袖獎」等三項大獎,彰顯推動企業永續獲各界一 致肯定,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亦出席受獎。
尹崇堯表示,南山人壽財務穩健、經營績效優異,深耕台灣近60年 ,長期致力於推動企業永續經營,為持續精進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 各面向作為,以「用心付出,行動守護」(H.E.A.R.T.)為永續策略 主軸,從「健康促進、地球守護、關懷行動、信賴承諾、人才賦能」 ,緊密扣合核心職能,擴大社會影響力,在追求企業穩健經營成長時 ,亦重視環境與社會永續發展。
南山人壽強調其秉持保險業「公益服務」的使命,將踐行數十年的 企業永續經營之道,化為具體的永續策略主軸,連續九年獲頒「永續 報告獎」,為持續提升永續報告書揭露品質,除遵循GRI及SASB準則 ,亦設置多元溝通管道,揭露各項重大永續議題之願景目標、管理機 制及相關數據績效,更積極回應11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並通過第三方機構查證,取得獨立保證聲明書,提供各利害關係人更 完整、透明的永續資訊。
面對高齡化及少子化衝擊,南山人壽早在2014年開始,延續既有的 長照關懷理念、推廣相關長照商品,賦予保險創新價值,從財務補償 ,提升為全方位「保險商品與服務賦能」健康照護服務,2021年度投 入新台幣約4,000萬元、逾6,400人次之人力,協助逾112萬人次受益 ,獲得評審團的高度肯定,獲「社會共融領袖獎」。
南山人壽近年來積極運用數位科技,創新金融業務,內化資安監理 思維,形塑資安文化落實在日常工作中。
尹崇堯表示,南山人壽財務穩健、經營績效優異,深耕台灣近60年 ,長期致力於推動企業永續經營,為持續精進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 各面向作為,以「用心付出,行動守護」(H.E.A.R.T.)為永續策略 主軸,從「健康促進、地球守護、關懷行動、信賴承諾、人才賦能」 ,緊密扣合核心職能,擴大社會影響力,在追求企業穩健經營成長時 ,亦重視環境與社會永續發展。
南山人壽強調其秉持保險業「公益服務」的使命,將踐行數十年的 企業永續經營之道,化為具體的永續策略主軸,連續九年獲頒「永續 報告獎」,為持續提升永續報告書揭露品質,除遵循GRI及SASB準則 ,亦設置多元溝通管道,揭露各項重大永續議題之願景目標、管理機 制及相關數據績效,更積極回應11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並通過第三方機構查證,取得獨立保證聲明書,提供各利害關係人更 完整、透明的永續資訊。
面對高齡化及少子化衝擊,南山人壽早在2014年開始,延續既有的 長照關懷理念、推廣相關長照商品,賦予保險創新價值,從財務補償 ,提升為全方位「保險商品與服務賦能」健康照護服務,2021年度投 入新台幣約4,000萬元、逾6,400人次之人力,協助逾112萬人次受益 ,獲得評審團的高度肯定,獲「社會共融領袖獎」。
南山人壽近年來積極運用數位科技,創新金融業務,內化資安監理 思維,形塑資安文化落實在日常工作中。
本月7日起確診者同住家人已免隔離,但據保險局15日公布,到14 日為止,產險防疫險今年累計理賠金額已達1,245億元,單周增加55 .38億元,僅比前一周理賠少3億元;疫苗險累計理賠達337.21億元, 單周理賠13.6億元,亦僅比前一周少賠4千萬元左右。
即廣義防疫保單到本月14日為止,合計已理賠1,582.43億元,單周 增加68.98億元,雖是近四周的單周理賠新低,但仍未見明顯放緩, 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表示,防疫保單申請理賠會有延後情況,保險局 不預估免賠隔離後的影響,就由數字來呈現。
距離今年結束約還有近七周的時間,即便扣掉約3成的隔離理賠, 全年防疫險理賠金額仍是可能會破1,500億元,若加上疫苗險,廣義 防疫保單總理賠金額可能在1,900億∼2,000億元,是產險史上最賠錢 保單。
保險局表示,目前為止有六家產險公司因防疫保單增資,已完成注 資707億元,同時間還有國泰產險規劃第二度增資100億元、新安東京 海上產第二度增資75億元。
另外還有中信產評估第三度增資30億∼40億元、和泰產還有60億元 增資額度,兆豐產亦可能二度增資,今年亦是產險業增資金額最多的 一年,若全部來得及年底增資,恐上看千億元。
產險業今年共承保近487.76萬張,到14日為止,已理賠311.4萬張 ,從7月至今,已連續19周,每周以增加10萬∼19萬件的速度增加, 近一周是增加12.2萬件理賠,並未見放緩跡象,理賠件數已占今年承 保件數的63.8%,但有些理賠件應是去年下半年投保者,累計理賠金 額1,245.22億元,則已是今年已收保費45.41億元的27.4倍。
即廣義防疫保單到本月14日為止,合計已理賠1,582.43億元,單周 增加68.98億元,雖是近四周的單周理賠新低,但仍未見明顯放緩, 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表示,防疫保單申請理賠會有延後情況,保險局 不預估免賠隔離後的影響,就由數字來呈現。
距離今年結束約還有近七周的時間,即便扣掉約3成的隔離理賠, 全年防疫險理賠金額仍是可能會破1,500億元,若加上疫苗險,廣義 防疫保單總理賠金額可能在1,900億∼2,000億元,是產險史上最賠錢 保單。
保險局表示,目前為止有六家產險公司因防疫保單增資,已完成注 資707億元,同時間還有國泰產險規劃第二度增資100億元、新安東京 海上產第二度增資75億元。
另外還有中信產評估第三度增資30億∼40億元、和泰產還有60億元 增資額度,兆豐產亦可能二度增資,今年亦是產險業增資金額最多的 一年,若全部來得及年底增資,恐上看千億元。
產險業今年共承保近487.76萬張,到14日為止,已理賠311.4萬張 ,從7月至今,已連續19周,每周以增加10萬∼19萬件的速度增加, 近一周是增加12.2萬件理賠,並未見放緩跡象,理賠件數已占今年承 保件數的63.8%,但有些理賠件應是去年下半年投保者,累計理賠金 額1,245.22億元,則已是今年已收保費45.41億元的27.4倍。
永達保經連續五年舉辦「永達齊步走 公益嘉年華」健走活動,去年因疫情影響健走活動改為線上舉辦,今年強勢回歸!12日分別在新北大都會公園、台中東海大學、高雄澄清湖風景區三地同步連線,鳴槍起走!今年報名人數高達5,045人,活動報名費超過250萬元,全數作為「長照專車-八年捐贈計畫」的購置經費以外,更有一千多人響應支持長照專車捐贈計畫,全部捐款總額來到303萬元,以實際行動支持長期照護的推動。
該活動特別邀請,2022亞洲輕艇錦標賽銀牌國手-林雍傑擔任運動大使,他非常認同永達保經公益理念,鼓勵現場民眾保持良好運動習慣,多多參與健走活動。對於能出任活動大使,林雍傑認為非常有意義與值得。
永達保經董事長吳文永表示,感謝元大人壽、中國人壽、全球人壽、明台產物、富邦產險、國泰產險、遠雄人壽、金美克能、寶貝國際、名牌食品等共襄盛舉。永達繼完成百輛復康巴士後,從2018年開始推廣永續長照專車送達的理念,以八年時間,捐贈64輛長照專車,迄今邁入第五年已捐出40輛長照專車,希望透過長照專車,讓長輩們多參與活動,降低或延緩失智風險,也為縣市政府推動高齡友善城市盡心。
此次健走活動分別邀請到全方位主持人劉佳怜、鐵人主播侯以理及行腳節目主持人段慧琳擔任三區主持人,暖身操老師帶領大家暖身及收操,現場有樂團表演及美食攤位,另增設投籃機、棒球九宮格、足球箱、小小足球盃等趣味闖關運動,活動內容除了可以運動健身,有吃、有喝又有玩。與會者有走完禮及補給品,現場並提供百萬摸彩品。
該活動特別邀請,2022亞洲輕艇錦標賽銀牌國手-林雍傑擔任運動大使,他非常認同永達保經公益理念,鼓勵現場民眾保持良好運動習慣,多多參與健走活動。對於能出任活動大使,林雍傑認為非常有意義與值得。
永達保經董事長吳文永表示,感謝元大人壽、中國人壽、全球人壽、明台產物、富邦產險、國泰產險、遠雄人壽、金美克能、寶貝國際、名牌食品等共襄盛舉。永達繼完成百輛復康巴士後,從2018年開始推廣永續長照專車送達的理念,以八年時間,捐贈64輛長照專車,迄今邁入第五年已捐出40輛長照專車,希望透過長照專車,讓長輩們多參與活動,降低或延緩失智風險,也為縣市政府推動高齡友善城市盡心。
此次健走活動分別邀請到全方位主持人劉佳怜、鐵人主播侯以理及行腳節目主持人段慧琳擔任三區主持人,暖身操老師帶領大家暖身及收操,現場有樂團表演及美食攤位,另增設投籃機、棒球九宮格、足球箱、小小足球盃等趣味闖關運動,活動內容除了可以運動健身,有吃、有喝又有玩。與會者有走完禮及補給品,現場並提供百萬摸彩品。
儘管產險業陸續推出海外旅綜險,但疫情陰影未散,保障內容也大 限縮,民眾在投保海外旅綜險時務必要將保單條款及不保事項看仔細 。
以往在海外旅綜險市占率高的富邦產險、國泰產險至今還未推出新 版海外旅行綜合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的新版旅綜險也還未上架。
另臺產雖然有推出海外旅平險及旅行不便險,保障內容相當多樣, 有緊急處理費用、海外班機劫持慰撫金、班機改降慰問保障以及旅行 不便保障如行李箱損壞、旅程取消、班機延誤、旅程更改、行李延誤 、行李損失及旅行文件損失等等。
但臺產在官網上也提到「因應疫情國外旅平險方案內容暫不提供旅 遊不便險、班機改降慰問、行李箱損壞、緊急處理費用及海外班機劫 持慰問,造成不便,敬請見諒!」因此,民眾在出國旅遊投保海外旅 綜險時,可以仔細保障內容或者詢問保險業務人員。
華南產險現行也先針對該公司業務員推出海外旅綜險、海外旅行平 安險,承保的項目有旅行平安保險、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不 含法定傳染病)、個人海外旅行不便保險(不含法定傳染病)。在海 外不便險中包括:個人責任險、食物中毒慰問險、旅程取消、旅程變 更、班機延誤、行李延誤、行李損失、旅行文件損失、劫機事故險及 家屬看護費用險。
至於「家屬看護費用保險」是指,華南產險表示,其承保範圍為被 保險人於旅遊期間內遭受非因本契約約定不保事項而引起之意外事故 ,所致之死亡或重大傷害,必須安排被保險人之家屬前往照顧傷者或 處理死者善後所發生之合理且實際費用,包括食宿、交通、簽證、傷 者運送、遺體或骨灰運送等費用。
華南產說,所謂前項「重大傷害」,意謂被保險人因遭遇意外事故 致其身體蒙受傷害,其傷情無法在短期間內穩定且經當地合格之醫院 或診所以書面證明必須留置治療七日以上者。
第一保則還沒有推出海外旅綜險,第一保表示,該商品是備查,現 今還在整理資料中,整理完成後才會送保險局備查。
產險新推出的新版海外旅綜險除對班機延誤、行李延誤啟動補償時 間一致、大部分產險也不承保新冠、猴痘等流行傳染病,另投保年齡 以及投保張數都有作限制,如華南產的海外突發疾病不承保65歲以上 、傷害醫療險不承保70歲以上的銀髮族;兆豐產險則規定,同一保險 期間,累計各保險公司網路投保旅行險以一張為限,超過之部分者退 還保費,保單不生效力。
以往在海外旅綜險市占率高的富邦產險、國泰產險至今還未推出新 版海外旅行綜合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的新版旅綜險也還未上架。
另臺產雖然有推出海外旅平險及旅行不便險,保障內容相當多樣, 有緊急處理費用、海外班機劫持慰撫金、班機改降慰問保障以及旅行 不便保障如行李箱損壞、旅程取消、班機延誤、旅程更改、行李延誤 、行李損失及旅行文件損失等等。
但臺產在官網上也提到「因應疫情國外旅平險方案內容暫不提供旅 遊不便險、班機改降慰問、行李箱損壞、緊急處理費用及海外班機劫 持慰問,造成不便,敬請見諒!」因此,民眾在出國旅遊投保海外旅 綜險時,可以仔細保障內容或者詢問保險業務人員。
華南產險現行也先針對該公司業務員推出海外旅綜險、海外旅行平 安險,承保的項目有旅行平安保險、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不 含法定傳染病)、個人海外旅行不便保險(不含法定傳染病)。在海 外不便險中包括:個人責任險、食物中毒慰問險、旅程取消、旅程變 更、班機延誤、行李延誤、行李損失、旅行文件損失、劫機事故險及 家屬看護費用險。
至於「家屬看護費用保險」是指,華南產險表示,其承保範圍為被 保險人於旅遊期間內遭受非因本契約約定不保事項而引起之意外事故 ,所致之死亡或重大傷害,必須安排被保險人之家屬前往照顧傷者或 處理死者善後所發生之合理且實際費用,包括食宿、交通、簽證、傷 者運送、遺體或骨灰運送等費用。
華南產說,所謂前項「重大傷害」,意謂被保險人因遭遇意外事故 致其身體蒙受傷害,其傷情無法在短期間內穩定且經當地合格之醫院 或診所以書面證明必須留置治療七日以上者。
第一保則還沒有推出海外旅綜險,第一保表示,該商品是備查,現 今還在整理資料中,整理完成後才會送保險局備查。
產險新推出的新版海外旅綜險除對班機延誤、行李延誤啟動補償時 間一致、大部分產險也不承保新冠、猴痘等流行傳染病,另投保年齡 以及投保張數都有作限制,如華南產的海外突發疾病不承保65歲以上 、傷害醫療險不承保70歲以上的銀髮族;兆豐產險則規定,同一保險 期間,累計各保險公司網路投保旅行險以一張為限,超過之部分者退 還保費,保單不生效力。
美台股價大跌、美債殖利率彈升、防疫險提列鉅額損失,三朵烏雲籠罩下,15家上市櫃金控合計10月稅後純益僅87.3億元、年減69.1%,富邦金、中信金單月虧損。累計獲利來看,15家金控前十月稅後純益3,297.5億元、年減37.5%。
15家金控10月單月獲利最高為台新金37.6億元,其次為國泰金29.1億元;累計獲利前十月最高者為富邦金783億元,次為國泰金570.9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純益(EPS)仍以富邦金6.07元最高,次為國泰金4.03元。
國泰金10月稅後純益29.1億元、年減49.5%,前十月稅後純益570.9億元、年減55.4%,主要子公司除了國泰產險10月稅後淨損14.9億元,其餘都呈現獲利,其中國泰世華銀單月賺24.7億元、年增19.3%,金額高居國內整體銀行業單月獲利第一。
國泰金表示,國泰世華獲利亮眼,主因放款本業成長及受惠升息效益。該行10月底放款餘額近2兆元,年增2,420億元。10月淨利差(NIM)1.47%,較去年同期走高0.24個百分點。
國泰產險10月稅後淨損14.9億元,10月單月防疫險簽單理賠14.9億元,其中自留賠款14.7億元;前十月簽單賠款180.9億元,扣除再保分出後,自留賠款150.2億元,10月底提撥賠款準備餘額30.7億元。
富邦金因產險、人壽、證券三家主要子公司10月都虧損,10月稅後淨損54.1億元、年減196.6%;前十月稅後純益783億元、年減42.3%,EPS為6.07元。
多家子公司獲利欠佳之際,富邦金銀行子公司台北富邦銀10月稅後純益17.4億元、年增29.2%,主因金融商品收益增加,10月淨利息收入(NII)也年增7%;財富管理淨手續費收入則是年減25%。前十月稅後純益204.9億元、年增29.1%,北富銀累計獲利已賺贏該公司去年全年。
富邦產10月稅後淨損59.2億元,10月防疫險簽單賠款130.0億元,其中自留賠款97.5億元,核賠28萬件,10月底自留賠款提撥準備餘額40億元。累計前十月簽單賠款520.3億元,其中自留賠款333.7億元,件數114.7萬件。
15家金控10月單月獲利最高為台新金37.6億元,其次為國泰金29.1億元;累計獲利前十月最高者為富邦金783億元,次為國泰金570.9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純益(EPS)仍以富邦金6.07元最高,次為國泰金4.03元。
國泰金10月稅後純益29.1億元、年減49.5%,前十月稅後純益570.9億元、年減55.4%,主要子公司除了國泰產險10月稅後淨損14.9億元,其餘都呈現獲利,其中國泰世華銀單月賺24.7億元、年增19.3%,金額高居國內整體銀行業單月獲利第一。
國泰金表示,國泰世華獲利亮眼,主因放款本業成長及受惠升息效益。該行10月底放款餘額近2兆元,年增2,420億元。10月淨利差(NIM)1.47%,較去年同期走高0.24個百分點。
國泰產險10月稅後淨損14.9億元,10月單月防疫險簽單理賠14.9億元,其中自留賠款14.7億元;前十月簽單賠款180.9億元,扣除再保分出後,自留賠款150.2億元,10月底提撥賠款準備餘額30.7億元。
富邦金因產險、人壽、證券三家主要子公司10月都虧損,10月稅後淨損54.1億元、年減196.6%;前十月稅後純益783億元、年減42.3%,EPS為6.07元。
多家子公司獲利欠佳之際,富邦金銀行子公司台北富邦銀10月稅後純益17.4億元、年增29.2%,主因金融商品收益增加,10月淨利息收入(NII)也年增7%;財富管理淨手續費收入則是年減25%。前十月稅後純益204.9億元、年增29.1%,北富銀累計獲利已賺贏該公司去年全年。
富邦產10月稅後淨損59.2億元,10月防疫險簽單賠款130.0億元,其中自留賠款97.5億元,核賠28萬件,10月底自留賠款提撥準備餘額40億元。累計前十月簽單賠款520.3億元,其中自留賠款333.7億元,件數114.7萬件。
國泰金控10日公告10月單月稅後純益29.1億元,且比9月多賺17.9 億元,主要歸功兩大子公司,即國泰世華銀10月稅後賺24.7億元,是 金控下銀行單月獲利王,國泰人壽10月稅後獲利20.3億元,亦是金控 下壽險第一。
國泰金前十月累積稅後純益570.9億元,較去年同期獲利減少近55 .4%,每股稅後純益(EPS)4.03元。
在升息趨勢下,銀行授信收益看好,國泰世華銀放款比去年同期增 加11%,帶動淨利息收益亦比去年同期成長24%,10月單月稅後純益 24.7億元,亦是國泰金10月最賺錢的子公司,累計前十月國泰世華銀 稅後純益233.9億元,創歷史新高紀錄,同比成長12%。
國泰人壽近來雖沒有實現資本利得,且不斷執行汰弱留強,近月都 是實現投資虧損,以預留明年獲利能量,但因新台幣兌美元貶值,國 壽帳上出現大量兌換利益,可支撐獲利,10月單外匯準備金就增提逾 72億元,代表兌換利益扣掉避險評價後,匯兌利益應逾130億元。
10月底國壽外匯準備金累計餘額已達577億元創新高,有助未來抵 禦新台幣匯率波動對獲利的影響。
國壽10月單月稅後純益20.3億元,累計前十月稅後純益487.9億元 ,同比衰退52.7%,但仍是國壽同期獲利歷史次高。
防疫險理賠金額仍在持續擴大,國泰產險10月稅後虧損14.9億元, 累計前十月稅後虧損126.5億元,其防疫險到10月底已賠付180.9億元 ,未報或已報未決賠款已提存30.7億元準備,國泰金表示,扣除防疫 險,國泰產其餘業務簽單保費仍呈雙位數成長。
國泰金前十月累積稅後純益570.9億元,較去年同期獲利減少近55 .4%,每股稅後純益(EPS)4.03元。
在升息趨勢下,銀行授信收益看好,國泰世華銀放款比去年同期增 加11%,帶動淨利息收益亦比去年同期成長24%,10月單月稅後純益 24.7億元,亦是國泰金10月最賺錢的子公司,累計前十月國泰世華銀 稅後純益233.9億元,創歷史新高紀錄,同比成長12%。
國泰人壽近來雖沒有實現資本利得,且不斷執行汰弱留強,近月都 是實現投資虧損,以預留明年獲利能量,但因新台幣兌美元貶值,國 壽帳上出現大量兌換利益,可支撐獲利,10月單外匯準備金就增提逾 72億元,代表兌換利益扣掉避險評價後,匯兌利益應逾130億元。
10月底國壽外匯準備金累計餘額已達577億元創新高,有助未來抵 禦新台幣匯率波動對獲利的影響。
國壽10月單月稅後純益20.3億元,累計前十月稅後純益487.9億元 ,同比衰退52.7%,但仍是國壽同期獲利歷史次高。
防疫險理賠金額仍在持續擴大,國泰產險10月稅後虧損14.9億元, 累計前十月稅後虧損126.5億元,其防疫險到10月底已賠付180.9億元 ,未報或已報未決賠款已提存30.7億元準備,國泰金表示,扣除防疫 險,國泰產其餘業務簽單保費仍呈雙位數成長。
國泰產險與全鋒事業合作推出產險業界首創24小時全年無休的「智能客服申請道路救援」服務,即日起只要民眾愛車臨時需要道路救援,就可以透過「國泰產險智能客服阿發」,獲得最即時便利的道路救援服務。
凡投保國泰產險甲、乙、丙式車體險,即可享有100公里免費道路救援服務,相關道路救援服務項目,可上國泰產險官網查詢保戶服務並選擇道路救援相關服務。
國泰產險新推「智能客服阿發–道路救援服務」,線上免登入會員,只要透過手機輸入車牌號碼、行動電話、姓名3項資料,便能即時發送需求給客服,此時只要保持電話暢通,客服會在5至10分鐘內回電,確認完地點、需救援的車款後,即安排拖吊車前往服務,除拖吊外,代送油、加水、更換備胎、接電啟動服務,都可透過阿發呼叫服務,且能即時查詢救援進度,遇路況不再驚慌。
國泰產險指出,智能客服阿發新增道路救援服務,主要是希望提供跨域、跨業、跨場景的數位服務管道,以及多樣化的加值服務,尤其阿發具有即時互動性的特質,以即時簡易的對話提供客戶明確的訊息與操作方式,提升使用體驗,同時滿足客戶多元需求。
凡投保國泰產險甲、乙、丙式車體險,即可享有100公里免費道路救援服務,相關道路救援服務項目,可上國泰產險官網查詢保戶服務並選擇道路救援相關服務。
國泰產險新推「智能客服阿發–道路救援服務」,線上免登入會員,只要透過手機輸入車牌號碼、行動電話、姓名3項資料,便能即時發送需求給客服,此時只要保持電話暢通,客服會在5至10分鐘內回電,確認完地點、需救援的車款後,即安排拖吊車前往服務,除拖吊外,代送油、加水、更換備胎、接電啟動服務,都可透過阿發呼叫服務,且能即時查詢救援進度,遇路況不再驚慌。
國泰產險指出,智能客服阿發新增道路救援服務,主要是希望提供跨域、跨業、跨場景的數位服務管道,以及多樣化的加值服務,尤其阿發具有即時互動性的特質,以即時簡易的對話提供客戶明確的訊息與操作方式,提升使用體驗,同時滿足客戶多元需求。
防疫險讓產險業今年增資金額創60年新高。中信金控8日已揭露台 灣人壽10月單月稅後虧損44億元,主要就是認列子公司中信產險的防 疫險賠款及相關準備共46億元,加計先前已認列的94億元,累計已認 列防疫險賠款損失及準備共150億元,吃掉台壽今年兩次增資共90億 元,年底前將再增資30億∼40億元以上。
據金管會統計,到11月7日為止廣義防疫保單,即防疫險加計疫苗 險累計已賠破1,500億元,且近三周仍是每周以逾70億元的速度理由 ,六家承保防疫險最多產險公司,即富邦、國泰、和泰、新安東京海 上、中信及兆豐產險,到目前已增資707億元,其中,中信產二次增 資共90億元,富邦產增資150億元,國泰產增資100億元,目前正進行 第二次增資100億元,新安東京海上已增資147億元,目前規劃第二度 要增75億元,和泰產增資200億元,還有60億元額度在評估中。
據金管會統計,到11月7日為止廣義防疫保單,即防疫險加計疫苗 險累計已賠破1,500億元,且近三周仍是每周以逾70億元的速度理由 ,六家承保防疫險最多產險公司,即富邦、國泰、和泰、新安東京海 上、中信及兆豐產險,到目前已增資707億元,其中,中信產二次增 資共90億元,富邦產增資150億元,國泰產增資100億元,目前正進行 第二次增資100億元,新安東京海上已增資147億元,目前規劃第二度 要增75億元,和泰產增資200億元,還有60億元額度在評估中。
國泰產險推動保險科技創新,除充分發揮優勢通路價值,亦優化提 升客戶體驗。國泰產險五大創新服務包括業界首創「BeSafe享出門」 電商式投保平台、SmartPay新繳費平台及eACH即時付款,與集團合作 產險聯盟區塊鏈、智能客服「阿發」。
國泰產險更在第二屆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中,一舉囊括「數位 創新獎」、「數位業務優化獎」及「數位資訊安全獎」三金肯定,顯 示國泰產險近年數位轉型翻轉業務,致力提供民眾更創新便捷的保險 服務。
在金融科技的發展及COVID-19疫情下,加速各產業的數位轉型進程 ,為產險業帶來新變革及新商機。國泰產險從2018年起,除持續專注 保險本業的發展,也積極為數位轉型投注資源,首先成立董事長辦公 室,研擬數位策略目標並統籌跨部室專案,2021年更成立轉型辦公室 及戰情室小組,以敏捷專案方式加速創新及翻轉業務與技術架構。
國泰產險全力展現「創新」與「安全」雙軌並重精神,致力於發展 各種客戶服務,透過高效安全的資訊系統架構,搭配各項行動科技及 數據驅動能力,並以「方便」操作及各種使用場景的客戶角度出發, 提供客戶快速輕鬆體驗各項服務。
國泰產險數位五大創新,首推為打造客戶全新數位保險體驗應運而 生,也是業界首創的「BeSafe享出門」電商式投保平台,讓客戶可依 照生活中不同場景需求,選購合適的保險加添保障;值得注意的是, BeSafe平台除了讓客戶買保險就像在網路購物一樣簡單外,也開發具 備組裝彈性與效率的中台架構,藉由產品工廠管理後台快速上架保險 商品,滿足客戶所需的保障。
而在數位業務創新上,以SmartPay新繳費平台為例,該平台可提供 天天不間斷、時時不打烊全方位多元繳費服務,主要就是積極導入中 台微服務技術架構,依據人流峰值動態分配系統資源,提供安全穩定 的環境。
國泰產險也觀察到,為了縮短客戶申請理賠後的等待時間,國泰產 險在保險理賠支付面上導入eACH即時付款,結合理賠風險模型與自動 理賠規則將符合條件的理賠案件快速處理,並導入自動化作業、HSM 簽章加密及國泰世華API的服務,立即將賠付款項轉入保戶帳戶。如 此一來,不僅大幅減少客戶等待時間,也減少公司給付流程作業。
國泰產險亦積極推展「科技賦能」,導入創新數位作業模式讓傳統 作業流程轉向數位化,提升公司經營管理的效率,國泰產險智能客服 「阿發」2020年九月上線後,提供24小時不間斷自助服務,隨時滿足 客戶基本需求,以提升客戶服務體驗。
因應後疫情時代的金融市場數位科技需求,由保險局指導、產險公 會召集國內14家產險同業將區塊鏈應用延伸至產險實務作業,首創全 台第一個「產險聯盟區塊鏈」。此聯盟區塊鏈透過國泰產險借助國泰 金控所創立的國內首個區塊鏈團隊,運用區塊鏈特性,讓聯盟成員能 在鏈上安全無虞傳遞數位資料,加速資訊共享與保險服務數位化發展 ,創造政府、產險公司及保戶三贏局面。
國泰產險即將邁入30周年,秉持突破現有框架精神,善用金融科技 打造卓越的客戶及員工體驗,盼以顧客價值為中心,帶給客戶更細緻 、有溫度的保險服務,並實現綠色金融及永續發展目標,致力成為以 用戶為中心的數位創新組織,展現數位創新新思維,打造全新金融保 險服務模式。
國泰產險更在第二屆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中,一舉囊括「數位 創新獎」、「數位業務優化獎」及「數位資訊安全獎」三金肯定,顯 示國泰產險近年數位轉型翻轉業務,致力提供民眾更創新便捷的保險 服務。
在金融科技的發展及COVID-19疫情下,加速各產業的數位轉型進程 ,為產險業帶來新變革及新商機。國泰產險從2018年起,除持續專注 保險本業的發展,也積極為數位轉型投注資源,首先成立董事長辦公 室,研擬數位策略目標並統籌跨部室專案,2021年更成立轉型辦公室 及戰情室小組,以敏捷專案方式加速創新及翻轉業務與技術架構。
國泰產險全力展現「創新」與「安全」雙軌並重精神,致力於發展 各種客戶服務,透過高效安全的資訊系統架構,搭配各項行動科技及 數據驅動能力,並以「方便」操作及各種使用場景的客戶角度出發, 提供客戶快速輕鬆體驗各項服務。
國泰產險數位五大創新,首推為打造客戶全新數位保險體驗應運而 生,也是業界首創的「BeSafe享出門」電商式投保平台,讓客戶可依 照生活中不同場景需求,選購合適的保險加添保障;值得注意的是, BeSafe平台除了讓客戶買保險就像在網路購物一樣簡單外,也開發具 備組裝彈性與效率的中台架構,藉由產品工廠管理後台快速上架保險 商品,滿足客戶所需的保障。
而在數位業務創新上,以SmartPay新繳費平台為例,該平台可提供 天天不間斷、時時不打烊全方位多元繳費服務,主要就是積極導入中 台微服務技術架構,依據人流峰值動態分配系統資源,提供安全穩定 的環境。
國泰產險也觀察到,為了縮短客戶申請理賠後的等待時間,國泰產 險在保險理賠支付面上導入eACH即時付款,結合理賠風險模型與自動 理賠規則將符合條件的理賠案件快速處理,並導入自動化作業、HSM 簽章加密及國泰世華API的服務,立即將賠付款項轉入保戶帳戶。如 此一來,不僅大幅減少客戶等待時間,也減少公司給付流程作業。
國泰產險亦積極推展「科技賦能」,導入創新數位作業模式讓傳統 作業流程轉向數位化,提升公司經營管理的效率,國泰產險智能客服 「阿發」2020年九月上線後,提供24小時不間斷自助服務,隨時滿足 客戶基本需求,以提升客戶服務體驗。
因應後疫情時代的金融市場數位科技需求,由保險局指導、產險公 會召集國內14家產險同業將區塊鏈應用延伸至產險實務作業,首創全 台第一個「產險聯盟區塊鏈」。此聯盟區塊鏈透過國泰產險借助國泰 金控所創立的國內首個區塊鏈團隊,運用區塊鏈特性,讓聯盟成員能 在鏈上安全無虞傳遞數位資料,加速資訊共享與保險服務數位化發展 ,創造政府、產險公司及保戶三贏局面。
國泰產險即將邁入30周年,秉持突破現有框架精神,善用金融科技 打造卓越的客戶及員工體驗,盼以顧客價值為中心,帶給客戶更細緻 、有溫度的保險服務,並實現綠色金融及永續發展目標,致力成為以 用戶為中心的數位創新組織,展現數位創新新思維,打造全新金融保 險服務模式。
近年受疫情影響,連帶考驗企業營運韌性,國泰產險今年導入營運 持續管理驗證,確保遭逢重大事件公司業務能迅速復原,營運不中斷 ,讓客戶更安心。同時,國泰產險亦持續精進資安防護,致力提供客 戶安全便利的金融服務,此次再度摘下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數位資 訊安全獎」金質獎,連續第二年拿下金質獎。
鑒於資安威脅日益嚴峻,金融資安防護的思維亦須更快速的調整, 金管會2020年8月公布「金融資安行動方案」,以四大推動策略及三 十六項執行措施,帶領金融業者建立重視資安的組織文化,提升業者 整體資安治理水準。國泰產險遵循「金融資安行動方案」指引,依據 四大核心戰略發展資安制度。
首先,在完備資安制度上,國泰產險已成立資安專責單位,負責全 公司資安事務,確保各項新興科技服務之適法性與安全性。資安相關 單位人數編制高於業界平均,資安事務及成員招攬受到組織支持與重 視。為了讓資訊安全概念普及至全公司,國泰產險定期提供全體員工 資安教育訓練與新知,增進同仁資安意識。
其次,深化資安治理,國泰產險積極接軌國際ISO標準,自2017年 起先後取得「ISO 27001:2013 資訊安全管理系統」證書及「BS 100 12 個人資料管理系統」證書,打造符合國際標準的個資管理制度, 提供客戶資料最安全的保證。
第三,國泰產險亦積極強化營運韌性,隨著稽核制度改變,金融業 逐漸聚焦風險辨識與管理,面對重大風險應變,本公司於今年七月取 得「ISO 22301營運持續管理標準」證書,提升企業形象,確保遭遇 重大緊急事件時能降低損害,快速恢復營運量能;即使因重大事件致 原辦公地點無法繼續辦公下,關鍵業務流程可於異地辦公室恢復運作 ,持續提供客戶服務,保障客戶權益。
最後,疫情為企業帶來許多影響與轉變,資安問題也是其一,因此 需透過資安聯防強化綜效,尤其近來資安攻擊事件層出不窮,駭客手 法變化多端,國泰產險透過多元的情資蒐集管道,以及申請加入情資 組織,達成聯合防禦優勢並可強化防護部署,降低駭客攻擊風險,發 揮金控集團、金融產業聯防綜效,國泰集團亦共同建置資安監控中心 (SOC),即時監控資安事件,強化資安聯合防禦,提升資安防護能 量。
資安制度的維護與經營面向多元且環環相扣,需要整體組織共同的 投入維護。國泰產險的資安維運機制已經行之有年,未來國泰產險將 持續精進自身資訊安全防護強度,致力於全方位資安軟硬體整合,提 供保戶完整的資安防護以及安心信賴的服務。
鑒於資安威脅日益嚴峻,金融資安防護的思維亦須更快速的調整, 金管會2020年8月公布「金融資安行動方案」,以四大推動策略及三 十六項執行措施,帶領金融業者建立重視資安的組織文化,提升業者 整體資安治理水準。國泰產險遵循「金融資安行動方案」指引,依據 四大核心戰略發展資安制度。
首先,在完備資安制度上,國泰產險已成立資安專責單位,負責全 公司資安事務,確保各項新興科技服務之適法性與安全性。資安相關 單位人數編制高於業界平均,資安事務及成員招攬受到組織支持與重 視。為了讓資訊安全概念普及至全公司,國泰產險定期提供全體員工 資安教育訓練與新知,增進同仁資安意識。
其次,深化資安治理,國泰產險積極接軌國際ISO標準,自2017年 起先後取得「ISO 27001:2013 資訊安全管理系統」證書及「BS 100 12 個人資料管理系統」證書,打造符合國際標準的個資管理制度, 提供客戶資料最安全的保證。
第三,國泰產險亦積極強化營運韌性,隨著稽核制度改變,金融業 逐漸聚焦風險辨識與管理,面對重大風險應變,本公司於今年七月取 得「ISO 22301營運持續管理標準」證書,提升企業形象,確保遭遇 重大緊急事件時能降低損害,快速恢復營運量能;即使因重大事件致 原辦公地點無法繼續辦公下,關鍵業務流程可於異地辦公室恢復運作 ,持續提供客戶服務,保障客戶權益。
最後,疫情為企業帶來許多影響與轉變,資安問題也是其一,因此 需透過資安聯防強化綜效,尤其近來資安攻擊事件層出不窮,駭客手 法變化多端,國泰產險透過多元的情資蒐集管道,以及申請加入情資 組織,達成聯合防禦優勢並可強化防護部署,降低駭客攻擊風險,發 揮金控集團、金融產業聯防綜效,國泰集團亦共同建置資安監控中心 (SOC),即時監控資安事件,強化資安聯合防禦,提升資安防護能 量。
資安制度的維護與經營面向多元且環環相扣,需要整體組織共同的 投入維護。國泰產險的資安維運機制已經行之有年,未來國泰產險將 持續精進自身資訊安全防護強度,致力於全方位資安軟硬體整合,提 供保戶完整的資安防護以及安心信賴的服務。
國泰產險BeSafe平台以生活場景為基礎設計商品,利用場景化保險 與異業夥伴共築服務生態圈,透過金融服務與場景的結合,突破現有 銷售方式,接觸不同的客群。同時,透過與異業夥伴的合作模式吸引 其他潛在夥伴,傳遞國泰產險的豐富資源及團隊力量共同打造出符合 夥伴及客戶需求的創新產品及服務,帶來國泰、夥伴、客戶三贏的局 面。
2020年12月國泰產險推出全台灣第一個電商式保險投保平台「BeS afe享出門」,將保險商品與服務碎片化,時時刻刻提供社會大眾所 需的完善保障。BeSafe電商式投保平台更為台灣產險業中第一個從無 到有、自建完成的微服務中台系統,採用創新數位數據技術及系統應 用方式,真正滿足碎片化商品組合機制,及時滿足多元市場需求。
國泰產險BeSafe 平台也透過電商網購模式,民眾只要把所需保險 進購物車,就能一次結帳,目前平台提供多達40種保險商品作為選擇 ,包括約會投保、出外通勤及戶外活動等,涵蓋日常生活多種場景, BeSafe平台亦透過異業數據合作,在BeSafe平台上推出「高速公路碰 撞險」,讓客戶走多少、用多少即保多少,滿足通勤者上國道的需求 。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各類可能發生的風險情境,國泰產險BeSafe平 台亦包裝相對應的保險套裝商品,並針對客戶當下所購買的旅遊行程 ,結合數據分析推薦合適的保險套裝商品,提供客戶最適該行程的專 屬保障,目前已與旅遊服務整合平台KKday及旅遊休閒娛樂電商平台 Klook合作,讓民眾出門遊玩更安心。
2020年12月國泰產險推出全台灣第一個電商式保險投保平台「BeS afe享出門」,將保險商品與服務碎片化,時時刻刻提供社會大眾所 需的完善保障。BeSafe電商式投保平台更為台灣產險業中第一個從無 到有、自建完成的微服務中台系統,採用創新數位數據技術及系統應 用方式,真正滿足碎片化商品組合機制,及時滿足多元市場需求。
國泰產險BeSafe 平台也透過電商網購模式,民眾只要把所需保險 進購物車,就能一次結帳,目前平台提供多達40種保險商品作為選擇 ,包括約會投保、出外通勤及戶外活動等,涵蓋日常生活多種場景, BeSafe平台亦透過異業數據合作,在BeSafe平台上推出「高速公路碰 撞險」,讓客戶走多少、用多少即保多少,滿足通勤者上國道的需求 。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各類可能發生的風險情境,國泰產險BeSafe平 台亦包裝相對應的保險套裝商品,並針對客戶當下所購買的旅遊行程 ,結合數據分析推薦合適的保險套裝商品,提供客戶最適該行程的專 屬保障,目前已與旅遊服務整合平台KKday及旅遊休閒娛樂電商平台 Klook合作,讓民眾出門遊玩更安心。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