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泰世紀產物(公)公司新聞
數位轉型浪潮來襲,再加上政府積極推動節能減碳政策,國泰超前 部署數位、數據工具,結合數位技術,讓消費者能更簡單直覺地滿足 所有保險需求,為此更打造出業界首創電商式投保平台「BeSafe享出 門」,以「友善客戶體驗」為目標,依照不同場景,提供符合需求的 各式保險商品,讓民眾加添保障更便利。
國泰產險的專業團隊運用金融創新科技,以客戶服務為宗旨,打造 「BeSafe享出門」,並持續洞察市場趨勢、掌握客戶保障需求,設計 出更貼近民眾的系統及商品,國泰產險表示,「BeSafe享出門」具有 五大特色,將金融科技新思維融入金融商品中,致力提供保戶更便捷 完善的新保險服務。這五大特色分述如下:
1.導入碎片化概念
BeSafe採用碎片化、短天期等新興概念,是共享經濟時代下的市場 新趨勢,同時也增加數位通路所需的商品彈性,更可滿足異業合作不 同情境的需求。以ETC保險為例,不但是台灣首張高速公路專屬保險 ,更導入帳戶式及碎片化概念,讓保險可以達到「開多少,扣多少」 的新思維。
2.融入場景化需求
從各單位問卷調查結果,如何讓使用者從各式異業場景,自然地聯 想到保險需求,是數位通路保險銷售的重點。BeSafe即是採行這樣的 商業模式,例如讓高速公路使用者透過App推播、導引投保ETC保險; 或是從旅遊平台購買行程,會同步推薦客戶相對應的旅遊險商品等, 都可以讓客戶意識到保險的重要性。
3.保險中台新架構
數位金融時代下,具有資訊傳遞量暴增、傳輸速度需即時等特性, 若新流程仍架構在既有的系統設備下,勢必會影響處理效能。有鑑於 此,BeSafe將流程、服務、運算及應用等移到新增設的中台系統下進 行處理,提升商品架構靈活性,讓原本系統穩定作業。
4.場景化包裝商品
傳統的網路投保,僅簡單分類車險、傷害險,險種名稱太專業又不 直覺,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太複雜。以週末出遊為例,會遇到跨險別的 保險需求,須分別至車險、傷害險投保,可能會不小心遺漏。BeSaf e打破以往險別的框架,將不同險種間的商品組合成專案銷售,客戶 只要填寫基本資料及出遊天數,即可完成跨險別投保,一次滿足所有 保險需求。
5.電商式頁面呈現
BeSafe網頁設計以現下最流行的電商購物平台方式呈現,具有購物 車、個人化推薦以及加購選項等功能,並以牌卡式、情境式說明商品 ,引導消費者產生共鳴,更容易理解保險商品的特色。
未來透過BeSafe平台,國泰產險將不斷與異業合作,進行橫向的業 務擴張或是縱向的合作深化,建立起一個新的循環商業體系,讓各種 保險商品透過情境融入日常場景當中,讓保險不再冷冰生硬且有距離 ,而是在生活中溫暖且處處為客戶著想的金融服務,更突顯出國泰的 品牌價值。
國泰產險的專業團隊運用金融創新科技,以客戶服務為宗旨,打造 「BeSafe享出門」,並持續洞察市場趨勢、掌握客戶保障需求,設計 出更貼近民眾的系統及商品,國泰產險表示,「BeSafe享出門」具有 五大特色,將金融科技新思維融入金融商品中,致力提供保戶更便捷 完善的新保險服務。這五大特色分述如下:
1.導入碎片化概念
BeSafe採用碎片化、短天期等新興概念,是共享經濟時代下的市場 新趨勢,同時也增加數位通路所需的商品彈性,更可滿足異業合作不 同情境的需求。以ETC保險為例,不但是台灣首張高速公路專屬保險 ,更導入帳戶式及碎片化概念,讓保險可以達到「開多少,扣多少」 的新思維。
2.融入場景化需求
從各單位問卷調查結果,如何讓使用者從各式異業場景,自然地聯 想到保險需求,是數位通路保險銷售的重點。BeSafe即是採行這樣的 商業模式,例如讓高速公路使用者透過App推播、導引投保ETC保險; 或是從旅遊平台購買行程,會同步推薦客戶相對應的旅遊險商品等, 都可以讓客戶意識到保險的重要性。
3.保險中台新架構
數位金融時代下,具有資訊傳遞量暴增、傳輸速度需即時等特性, 若新流程仍架構在既有的系統設備下,勢必會影響處理效能。有鑑於 此,BeSafe將流程、服務、運算及應用等移到新增設的中台系統下進 行處理,提升商品架構靈活性,讓原本系統穩定作業。
4.場景化包裝商品
傳統的網路投保,僅簡單分類車險、傷害險,險種名稱太專業又不 直覺,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太複雜。以週末出遊為例,會遇到跨險別的 保險需求,須分別至車險、傷害險投保,可能會不小心遺漏。BeSaf e打破以往險別的框架,將不同險種間的商品組合成專案銷售,客戶 只要填寫基本資料及出遊天數,即可完成跨險別投保,一次滿足所有 保險需求。
5.電商式頁面呈現
BeSafe網頁設計以現下最流行的電商購物平台方式呈現,具有購物 車、個人化推薦以及加購選項等功能,並以牌卡式、情境式說明商品 ,引導消費者產生共鳴,更容易理解保險商品的特色。
未來透過BeSafe平台,國泰產險將不斷與異業合作,進行橫向的業 務擴張或是縱向的合作深化,建立起一個新的循環商業體系,讓各種 保險商品透過情境融入日常場景當中,讓保險不再冷冰生硬且有距離 ,而是在生活中溫暖且處處為客戶著想的金融服務,更突顯出國泰的 品牌價值。
國泰人壽致力以科技賦能員工,在原有業務部隊高度行動化基礎上 持續創新,以國際領先保險同業為標竿,2021年提出打造「新業務平 台(New Agent Platform)」的前瞻性計畫,從業務員的日常工作所 需進行全方位整合,大幅提升業務員工作效率,不僅在疫情期間支援 業務員居家辦公,更提供客戶安心、即時的服務體驗,展現國泰人壽 數位業務優化的決心與成效。
「新業務平台」已於2022年3月開放國壽全體業務員使用,單月登 入人次逾40萬,具95%高滿意度,平台以業務員角度端到端梳理現行 各項數位工具,串聯業務所需的10項模組,透過功能整合的方式,減 少現有App及網站數量,達成單一平台目標,並提供個人化彈性功能 ,讓業務員可以直覺操作、服務客戶更得心應手。
「CVX泰好保」平台占台灣遠距保險市占率68%,業界最高,疫情 期間國泰人壽快速迭代推出4.0版,採用國外專業視訊廠商技術,以 及自行研發的「新業務平台」、「國泰人壽App」串接整合遠距視訊 流程,業務員與客戶在遠距服務過程只需單一App就能完整涵蓋投保 與保單售後服務,便利性大大加分。「新業務平台」新增業務員話稿 功能,確保服務過程完整、合規,同時也新增同步瀏覽功能,讓業務 員更容易協助客戶進行簽名以及確認文件流程,帶來業界最完善的零 距離服務。
除了體驗升級,遠距視訊影片全程不落地,直接存放公司資料庫, 完整保障資訊安全,有口皆碑的遠距服務在升級後依然高達9成使用 者滿意度,顯示疫後業務員數位能力不僅持續提升,也深受客戶肯定 。
為提升國人全方位保障,國泰人壽傾力發展數位輔銷工具,協助業 務員精準掌握客戶保障缺口,並依客戶需求提供最適保障方案,打造 以客戶為中心的需求導向銷售模式,服務近160萬名客戶,促成新契 約近25萬件。今年更攜手國泰產險,借鏡壽險輔銷功能成功經驗,推 出車險保障分析功能,將車險保障依對象及損傷主體整合為七大類並 結合視覺化設計,由系統智能推薦或依業務員專業自行組合,提供符 合客戶需求的車險保障方案,快速進行投保。經觀察,若使用本功能 ,近8成車險保障不足的客戶可成功提升保障。藉由整合性工具的發 展,除升級國壽業務員全方位(壽險+產險)保障的銷售專業度及便 利度,同時也帶給客戶更好的投保體驗。
「新業務平台」已於2022年3月開放國壽全體業務員使用,單月登 入人次逾40萬,具95%高滿意度,平台以業務員角度端到端梳理現行 各項數位工具,串聯業務所需的10項模組,透過功能整合的方式,減 少現有App及網站數量,達成單一平台目標,並提供個人化彈性功能 ,讓業務員可以直覺操作、服務客戶更得心應手。
「CVX泰好保」平台占台灣遠距保險市占率68%,業界最高,疫情 期間國泰人壽快速迭代推出4.0版,採用國外專業視訊廠商技術,以 及自行研發的「新業務平台」、「國泰人壽App」串接整合遠距視訊 流程,業務員與客戶在遠距服務過程只需單一App就能完整涵蓋投保 與保單售後服務,便利性大大加分。「新業務平台」新增業務員話稿 功能,確保服務過程完整、合規,同時也新增同步瀏覽功能,讓業務 員更容易協助客戶進行簽名以及確認文件流程,帶來業界最完善的零 距離服務。
除了體驗升級,遠距視訊影片全程不落地,直接存放公司資料庫, 完整保障資訊安全,有口皆碑的遠距服務在升級後依然高達9成使用 者滿意度,顯示疫後業務員數位能力不僅持續提升,也深受客戶肯定 。
為提升國人全方位保障,國泰人壽傾力發展數位輔銷工具,協助業 務員精準掌握客戶保障缺口,並依客戶需求提供最適保障方案,打造 以客戶為中心的需求導向銷售模式,服務近160萬名客戶,促成新契 約近25萬件。今年更攜手國泰產險,借鏡壽險輔銷功能成功經驗,推 出車險保障分析功能,將車險保障依對象及損傷主體整合為七大類並 結合視覺化設計,由系統智能推薦或依業務員專業自行組合,提供符 合客戶需求的車險保障方案,快速進行投保。經觀察,若使用本功能 ,近8成車險保障不足的客戶可成功提升保障。藉由整合性工具的發 展,除升級國壽業務員全方位(壽險+產險)保障的銷售專業度及便 利度,同時也帶給客戶更好的投保體驗。
防疫險理賠海嘯,讓產險業增資額將逼近千億元。據統計,六大銷售防疫險的產險業者已完成、或進行中的現金增資規模已達882億元,在後續產險業者理賠額持續攀升下,市場預料,產險增資額恐將逼近千億元關卡。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昨(3)日坦言,已有產險業者規劃第三度增資。
保險局長施瓊華則補充,第三度增資者可能是因當初增資額度評估較少,將依確診率到何種程度,視需要三度啟動增資。
目前正在規劃或已完成第二度增資者,包括中信產、新安東京產、國泰世紀產及兆豐產,其中僅中信產一家已完成二度增資,若要啟動第三度增資,以中信產可能性最大。
據統計,金管會已核准六家產險業共增資707億元,包括富邦產增資150億元、國泰世紀產100億元、中信產90億元(已二度增資完成)、和泰200億元、新安東京產147億元,兆豐產20億元。
再加上已對外公告,規劃增資額度者,二度增資者包括新安東京產75億元、國泰世紀產100億元,合計已達882億元。其餘兆豐產、及可能第三度增資的中信產,這波產險業增資潮恐將上探千億元大關。
一家產險業者坦言,事實上,防疫險的理賠率早就打敗「大盤」(指全台確診率),主因是一個人防疫險理賠包括隔離、確診、居家照護給付,甚至是一個人買了多家防疫險,自然理賠率會遠高於全台確診率。
據金管會到10月底止統計,廣義的防疫保單(防疫險+疫苗險)承保件數729萬件、理賠361萬件,件數理賠率49.5%,等於防疫險的出險比率已近半數;理賠金額1,441億元,平均每件理賠金額3萬9,922元,理賠占保費收入(防疫險+疫苗險保費收入55.2億元)達26倍。
防疫險海嘯未停,竟還有網拍「確診快篩盤」供民眾出差、請假或居家隔離使用,驚動金管會和衛福部,黃天牧說,金管會通報檢察官後,已抓到了銷售商家做偵查,但他也坦言「的確已經賣出了一些」。
立委曾銘宗也問,網路上有賣確診快篩盤,有沒有保戶買來申請保險金?黃天牧說,過去有傳聞,這次檢調單位有去查,金管會也已發新聞稿呼籲消費者要注意這件事情。依規定,民眾若使用造假檢體做詐保,將涉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保險局長施瓊華則補充,第三度增資者可能是因當初增資額度評估較少,將依確診率到何種程度,視需要三度啟動增資。
目前正在規劃或已完成第二度增資者,包括中信產、新安東京產、國泰世紀產及兆豐產,其中僅中信產一家已完成二度增資,若要啟動第三度增資,以中信產可能性最大。
據統計,金管會已核准六家產險業共增資707億元,包括富邦產增資150億元、國泰世紀產100億元、中信產90億元(已二度增資完成)、和泰200億元、新安東京產147億元,兆豐產20億元。
再加上已對外公告,規劃增資額度者,二度增資者包括新安東京產75億元、國泰世紀產100億元,合計已達882億元。其餘兆豐產、及可能第三度增資的中信產,這波產險業增資潮恐將上探千億元大關。
一家產險業者坦言,事實上,防疫險的理賠率早就打敗「大盤」(指全台確診率),主因是一個人防疫險理賠包括隔離、確診、居家照護給付,甚至是一個人買了多家防疫險,自然理賠率會遠高於全台確診率。
據金管會到10月底止統計,廣義的防疫保單(防疫險+疫苗險)承保件數729萬件、理賠361萬件,件數理賠率49.5%,等於防疫險的出險比率已近半數;理賠金額1,441億元,平均每件理賠金額3萬9,922元,理賠占保費收入(防疫險+疫苗險保費收入55.2億元)達26倍。
防疫險海嘯未停,竟還有網拍「確診快篩盤」供民眾出差、請假或居家隔離使用,驚動金管會和衛福部,黃天牧說,金管會通報檢察官後,已抓到了銷售商家做偵查,但他也坦言「的確已經賣出了一些」。
立委曾銘宗也問,網路上有賣確診快篩盤,有沒有保戶買來申請保險金?黃天牧說,過去有傳聞,這次檢調單位有去查,金管會也已發新聞稿呼籲消費者要注意這件事情。依規定,民眾若使用造假檢體做詐保,將涉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在台灣金融產業的所有分業業態中,產險公司堪稱2022年運營最辛 苦的一群,是受到反覆的疫情打擊最嚴重的金融機構,而誰擁有在困 境中突圍的韌性,也格外受到各界關注。剛揭曉的第二屆《工商時報 數位金融獎》的產險組獲獎名單顯示,國泰世紀產險拿下數位創新、 數位資訊安全和數位業務優化三項金質獎,堪稱本屆活動的最大贏家 。
值得注意的是,富邦產險與新安東京海上兩家產險業者,雙雙於數 位資訊安全和數位業務兩個獎項,取得優質獎肯定,兩家業者在疫情 之下,都能夠著眼於守護也重視商機開發,終能突圍而出,進一步奠 立它們在台灣產險業界的地位。而新安東京海上並為本屆數金獎參獎 的全體保險公司中,唯一一家在綠色數位金融獎項上,得到評審青睞 的機構。
本屆獲獎名單的另一特點是,兆豐產險與和泰產險雙雙取得數位創 新優質獎的肯定。其中兆豐產險更是本屆數金獎中,唯一獲獎的公股 保險機構,參選過程特別強調其防疫險的特色,以便民為主要訴求, 如以協助民眾利用保險商品,分散疫情下的風險並度過難關的角度來 看,兆豐產於此方面的努力,確實也發揮了相當的成效。
由於台灣的保險公司,於這個疫情肆虐的年度中,陸續挺身而出, 透過各式各樣的防疫商品,讓民眾容易購買並快速理賠,成為護佑台 灣的一股重要力量,為此,本年度的保險組評審,以及主要頒獎者金 管會主委黃天牧、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均高度肯定以產險為主的 台灣保險公司,在架構社會安全網上的用心付出。
數位金融獎主辦單位工商時報表示,國泰世紀產險表現突出的同時 ,這次的評審也發現,許多產險公司在不同的數金領域上,都展現特 色,頗有挑戰龍頭霸主的架式,多項評鑑項目受評單位差距,都相當 的有限,為避免有遺珠之憾,評審們也在討論過程中密集交換意見、 提出各自的觀察。
由此來看,今年過後,已可預期下個年度的數金獎,將呈現競爭更 激烈的態勢,很可能從目前領先者相對集中的情況,進一步發展成百 花齊放的全新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富邦產險與新安東京海上兩家產險業者,雙雙於數 位資訊安全和數位業務兩個獎項,取得優質獎肯定,兩家業者在疫情 之下,都能夠著眼於守護也重視商機開發,終能突圍而出,進一步奠 立它們在台灣產險業界的地位。而新安東京海上並為本屆數金獎參獎 的全體保險公司中,唯一一家在綠色數位金融獎項上,得到評審青睞 的機構。
本屆獲獎名單的另一特點是,兆豐產險與和泰產險雙雙取得數位創 新優質獎的肯定。其中兆豐產險更是本屆數金獎中,唯一獲獎的公股 保險機構,參選過程特別強調其防疫險的特色,以便民為主要訴求, 如以協助民眾利用保險商品,分散疫情下的風險並度過難關的角度來 看,兆豐產於此方面的努力,確實也發揮了相當的成效。
由於台灣的保險公司,於這個疫情肆虐的年度中,陸續挺身而出, 透過各式各樣的防疫商品,讓民眾容易購買並快速理賠,成為護佑台 灣的一股重要力量,為此,本年度的保險組評審,以及主要頒獎者金 管會主委黃天牧、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均高度肯定以產險為主的 台灣保險公司,在架構社會安全網上的用心付出。
數位金融獎主辦單位工商時報表示,國泰世紀產險表現突出的同時 ,這次的評審也發現,許多產險公司在不同的數金領域上,都展現特 色,頗有挑戰龍頭霸主的架式,多項評鑑項目受評單位差距,都相當 的有限,為避免有遺珠之憾,評審們也在討論過程中密集交換意見、 提出各自的觀察。
由此來看,今年過後,已可預期下個年度的數金獎,將呈現競爭更 激烈的態勢,很可能從目前領先者相對集中的情況,進一步發展成百 花齊放的全新格局。
第二屆《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3日盛大舉辦頒獎典禮,國泰金控 在70家金融機構中脫穎而出,囊括12個獎項,其中國泰產險勇奪三項 金質獎,分別為「數位創新獎」、「數位資訊安全獎」及「數位業務 優化獎」,為產險業的大贏家,優異的表現比去年更好,連續二年居 產險業之冠,顯示國泰產險近年在數位轉型的成果有目共睹。
頒獎當天由國泰產險兩位督導陳信良、吳香妮出席領獎。國泰產險 督導吳香妮表示,國泰產險近年轉型有成,積極投入資源以創新商品 及服務,致力提供消費者創新性、方便性及安全性的優質保險服務, 優化客戶體驗,進而催生業界第一個專門為數位客群所打造的「BeS afe享出門-全新電商式投保平台」,讓客戶依照親身需求自由選擇需 要的保障方案,滿足生活中的保險所需。
此次國泰產險首次參加「數位創新獎」就拿下金質獎的好成績,國 泰產險從客戶的角度出發,運用科技與數位方式打造的服務模式及價 值,將保險服務融入電商場景,客戶可透過購物車方式一站式選購所 需的保障內容,並針對生活中的情境,場景化設計創新商品,例如出 門旅遊、登山、露營及開車上高速公路等,均可客製化保險商品,滿 足客戶不同的保險需求。
除了貼近客戶需求,BeSafe平台除了讓客戶買保險就像網路購物一 樣簡單外,也開發具備組裝彈性與效率的中台架構,「BeSafe享出門 」僅需十天的時間即可快速上架保險商品套餐,滿足客戶所需的保障 ,有助打造更多異業的場景化保險保障,創造保險市場新藍海。
值得一提的是,國泰產險亦連續二年拿下「數位資訊安全獎」金質 獎,國泰產險督導陳信良表示,資訊安全是國泰產險極為重視的一環 ,國泰產險已成立資安專責單位負責全公司的資安事務,積極建立重 視資訊安全的組織文化,由金控規劃共同建置資訊安全監控中心(S OC),即時監控與回應事件,強化公司資安防護。國泰產險保險科技 團隊以發展數據驅動保險實務運用,盼以顧客價值為中心,帶給客戶 更細緻、有溫度的保險服務。
今年新增的獎項「數位業務優化獎」,國泰產險亦拿下金質獎,主 要有三大主軸,首先是提升服務的創新性,為了縮短服務上線時間、 提高商品組合彈性等關鍵要求,導入中台技術架構支撐創新業務發展 ,再者則是推動保單電子化、條款無紙化,讓客戶隨手可得保單內容 。
頒獎當天由國泰產險兩位督導陳信良、吳香妮出席領獎。國泰產險 督導吳香妮表示,國泰產險近年轉型有成,積極投入資源以創新商品 及服務,致力提供消費者創新性、方便性及安全性的優質保險服務, 優化客戶體驗,進而催生業界第一個專門為數位客群所打造的「BeS afe享出門-全新電商式投保平台」,讓客戶依照親身需求自由選擇需 要的保障方案,滿足生活中的保險所需。
此次國泰產險首次參加「數位創新獎」就拿下金質獎的好成績,國 泰產險從客戶的角度出發,運用科技與數位方式打造的服務模式及價 值,將保險服務融入電商場景,客戶可透過購物車方式一站式選購所 需的保障內容,並針對生活中的情境,場景化設計創新商品,例如出 門旅遊、登山、露營及開車上高速公路等,均可客製化保險商品,滿 足客戶不同的保險需求。
除了貼近客戶需求,BeSafe平台除了讓客戶買保險就像網路購物一 樣簡單外,也開發具備組裝彈性與效率的中台架構,「BeSafe享出門 」僅需十天的時間即可快速上架保險商品套餐,滿足客戶所需的保障 ,有助打造更多異業的場景化保險保障,創造保險市場新藍海。
值得一提的是,國泰產險亦連續二年拿下「數位資訊安全獎」金質 獎,國泰產險督導陳信良表示,資訊安全是國泰產險極為重視的一環 ,國泰產險已成立資安專責單位負責全公司的資安事務,積極建立重 視資訊安全的組織文化,由金控規劃共同建置資訊安全監控中心(S OC),即時監控與回應事件,強化公司資安防護。國泰產險保險科技 團隊以發展數據驅動保險實務運用,盼以顧客價值為中心,帶給客戶 更細緻、有溫度的保險服務。
今年新增的獎項「數位業務優化獎」,國泰產險亦拿下金質獎,主 要有三大主軸,首先是提升服務的創新性,為了縮短服務上線時間、 提高商品組合彈性等關鍵要求,導入中台技術架構支撐創新業務發展 ,再者則是推動保單電子化、條款無紙化,讓客戶隨手可得保單內容 。
在電商平台販賣陽性快篩劑的人抓到了。金管會主委黃天牧3日在 立法院被質詢時透露,檢察官已找到在網路上販賣顯示陽性反應快篩 劑的賣家,將進行後續偵辦。一旦確定買家以此去請假、申請防疫險 ,賣家與買家恐都有刑責,即詐欺罪,可判刑5年以下或併科罰金50 萬元。
據金管會統計,防疫險到10月底理賠已逾1,131億元,疫苗險則已 賠309.6億元,兩者合計1,141億元,立委擔心若再有人透過買陽性快 篩試劑去申請保單理賠,理賠金額恐再快速增加;同時居家照護等同 住院等通融式作法,亦有產險公司反應再保公司以不在契約承保範圍 內,拒絕理賠,市場亦傳出明年產險費率會拉高等。
黃天牧則回應,的確接獲產險公司反應再保問題,而承保防疫險較 多的產險公司,已不只二次增資,連第三次增資都有,但股東都儘量 支持,目前增資應順利。
中信產險、國泰產、富邦產、兆豐產、新安東京海上產及和泰產等 六家產險公司,已因防疫險增資707億元,另外還有新安東京海上產 險規劃第二次增資75億元、國泰產險第二次增資100億元,兆豐產亦 評估二次增資,和泰產則是先申請200億元增資,還有60億元增資額 度正評估中,已二次增資共90億元的中信產險,正在評估年底前是否 進行第三次增資,若這公司都在年底前完成第二次及第三次增資,則 今年產險業者增資金額上看千億元,創史上最高紀錄。
據金管會統計,防疫險到10月底理賠已逾1,131億元,疫苗險則已 賠309.6億元,兩者合計1,141億元,立委擔心若再有人透過買陽性快 篩試劑去申請保單理賠,理賠金額恐再快速增加;同時居家照護等同 住院等通融式作法,亦有產險公司反應再保公司以不在契約承保範圍 內,拒絕理賠,市場亦傳出明年產險費率會拉高等。
黃天牧則回應,的確接獲產險公司反應再保問題,而承保防疫險較 多的產險公司,已不只二次增資,連第三次增資都有,但股東都儘量 支持,目前增資應順利。
中信產險、國泰產、富邦產、兆豐產、新安東京海上產及和泰產等 六家產險公司,已因防疫險增資707億元,另外還有新安東京海上產 險規劃第二次增資75億元、國泰產險第二次增資100億元,兆豐產亦 評估二次增資,和泰產則是先申請200億元增資,還有60億元增資額 度正評估中,已二次增資共90億元的中信產險,正在評估年底前是否 進行第三次增資,若這公司都在年底前完成第二次及第三次增資,則 今年產險業者增資金額上看千億元,創史上最高紀錄。
產險業者表示,依法規定,保險公司每年須定期進行費率檢測,當 實際損率與預期損失率之差異超過標準,則需要調整費率。由於汽機 車險第三責任險損率持續來到8∼9成。因此,在損失率降至合理水準 前,汽機車第三人責任險保費上升將呈常態。
由於近期有產險公司向保戶預告即將調整保險商品的費率的訊息, 因而使得市場留意到汽機車第三人責任險保費調升之事,產險業者表 示,第三人責任險調升和防疫險巨額理賠並沒有關聯性。由於汽車車 第三人責任險損率一直偏高,產險公司早已針對相關保費進行「微調 」,因為調整幅度不大,之前並沒有引起保戶的注意。
國泰產險即表示,觀察近期第三人責任險的損失率有逐漸偏高的現 象,因此保險公司都會例行性進行費率調整,以合理反映對價。該公 司每年也會定期檢測各項商品費率,今年度未針對一般自用的小客車 與機車進行費率調整,而明年是否調整費率,需視商品費率檢測結果 而定。
富邦產險也指出,依規範,保險公司是否要調整費率需視其三3年 之損失率發展狀況而定,該公司將持續關注今年度車險損失率情況, 再訂定各車種之合理商品費率。
依照保發中心109年所揭露汽車第三人責任險財損平均損失率(公 會版、非公會版)甚至已來到102.5%,即使部份產險公司調升相關 調升費率,110年汽車第三人責任險財損平均損失率(公會版、非公 會版)仍然高達109%;然汽車第三人責任險體損則較低,109年平均 損失率約65%,110年平均損失率略降至64%。
由於近期有產險公司向保戶預告即將調整保險商品的費率的訊息, 因而使得市場留意到汽機車第三人責任險保費調升之事,產險業者表 示,第三人責任險調升和防疫險巨額理賠並沒有關聯性。由於汽車車 第三人責任險損率一直偏高,產險公司早已針對相關保費進行「微調 」,因為調整幅度不大,之前並沒有引起保戶的注意。
國泰產險即表示,觀察近期第三人責任險的損失率有逐漸偏高的現 象,因此保險公司都會例行性進行費率調整,以合理反映對價。該公 司每年也會定期檢測各項商品費率,今年度未針對一般自用的小客車 與機車進行費率調整,而明年是否調整費率,需視商品費率檢測結果 而定。
富邦產險也指出,依規範,保險公司是否要調整費率需視其三3年 之損失率發展狀況而定,該公司將持續關注今年度車險損失率情況, 再訂定各車種之合理商品費率。
依照保發中心109年所揭露汽車第三人責任險財損平均損失率(公 會版、非公會版)甚至已來到102.5%,即使部份產險公司調升相關 調升費率,110年汽車第三人責任險財損平均損失率(公會版、非公 會版)仍然高達109%;然汽車第三人責任險體損則較低,109年平均 損失率約65%,110年平均損失率略降至64%。
防疫險理賠持續擴大。金管會昨(25)日公布防疫保單最新數據,10月18日至10月24日近一周防疫險理賠件數增加超過15萬件,理賠金額增加63.9億元,為今年以來第三高;疫苗險近一周理賠件數增加3.6萬件,理賠金額增加14.8億元。
金管會保險局表示,今年以來統計至10月24日止,防疫保單已理賠超過273萬件、理賠金額逾1,071億元;疫苗險理賠件數逾70萬件,理賠金額295億元,防疫雙險總理賠件數343萬件,理賠金額共1,366億元。
自今年以來統計至10月24日,防疫險部分,有效保單487萬件,保費收入45.3億,理賠金額是保費收入的23倍以上;疫苗險部分,有效保單241萬件,保費收入10.1億,理賠金額是保費收入的29倍以上,總計防疫險加疫苗險總有效保單共728萬件。
增資部分,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指出,目前已核准六家產險業者增資,包括國泰世紀產險增資100億元、中信產險增資90億元且已完成二次增資、富邦產險增資150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增資147億元、和泰產險200億元、兆豐產20億元,六家合計707億元。
張玉煇說,上述六家產險業者皆已完成增資程序,以及有四家業者申請短期融通借款,以支應防疫險鉅額理賠金。現售商品部分,有三家業者三張商品,分別是兩產險一壽險,各有一張商品,不過承保上有限制,其中一家產險僅承保6歲至18歲保險人為限;另一家為壽險業,僅受理團險、不受理個人投保。
日前新安東京海上公告將二次增資75億元,張玉煇表示,「目前沒有接到該公司申請,是否要申請二次增資要等到收到申請才確定,屆時股權是否會變動,也要看增資申請文件送進來,再看呈報內容才能判斷。」
此外,根據保險法第59條設有調整保費機制,例如房屋使用用途改變,使得火災險費率調整,或是不同職業,也會影響意外險的費率。若防疫險適用,則理賠條件不同,是否應退費,不過保險局官員認為,防疫險保單設計包含所有防疫措施如確診與隔離,與保險法第59條規定的不同,不影響保費變動。
針對下月7日起,確診者同住接觸者從可選擇「3+4居家隔離」改為一律實施「0+7自主防疫」,如此能否有效減緩產險業者增資壓力?張玉煇說明,目前防疫險的理賠都還在發展當中,是否增資還要看後續理賠發展,以及各公司評估對財務的影響後,才能再判斷。
金管會保險局表示,今年以來統計至10月24日止,防疫保單已理賠超過273萬件、理賠金額逾1,071億元;疫苗險理賠件數逾70萬件,理賠金額295億元,防疫雙險總理賠件數343萬件,理賠金額共1,366億元。
自今年以來統計至10月24日,防疫險部分,有效保單487萬件,保費收入45.3億,理賠金額是保費收入的23倍以上;疫苗險部分,有效保單241萬件,保費收入10.1億,理賠金額是保費收入的29倍以上,總計防疫險加疫苗險總有效保單共728萬件。
增資部分,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指出,目前已核准六家產險業者增資,包括國泰世紀產險增資100億元、中信產險增資90億元且已完成二次增資、富邦產險增資150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增資147億元、和泰產險200億元、兆豐產20億元,六家合計707億元。
張玉煇說,上述六家產險業者皆已完成增資程序,以及有四家業者申請短期融通借款,以支應防疫險鉅額理賠金。現售商品部分,有三家業者三張商品,分別是兩產險一壽險,各有一張商品,不過承保上有限制,其中一家產險僅承保6歲至18歲保險人為限;另一家為壽險業,僅受理團險、不受理個人投保。
日前新安東京海上公告將二次增資75億元,張玉煇表示,「目前沒有接到該公司申請,是否要申請二次增資要等到收到申請才確定,屆時股權是否會變動,也要看增資申請文件送進來,再看呈報內容才能判斷。」
此外,根據保險法第59條設有調整保費機制,例如房屋使用用途改變,使得火災險費率調整,或是不同職業,也會影響意外險的費率。若防疫險適用,則理賠條件不同,是否應退費,不過保險局官員認為,防疫險保單設計包含所有防疫措施如確診與隔離,與保險法第59條規定的不同,不影響保費變動。
針對下月7日起,確診者同住接觸者從可選擇「3+4居家隔離」改為一律實施「0+7自主防疫」,如此能否有效減緩產險業者增資壓力?張玉煇說明,目前防疫險的理賠都還在發展當中,是否增資還要看後續理賠發展,以及各公司評估對財務的影響後,才能再判斷。
金管會25日公布9月底壽險業淨值8,285億元,單月減少5,385億元 ,創史上單月淨值減少最大紀錄。今年前九月壽險淨值共減少1兆8, 937億元,亦創同期最慘,壽險業淨值亦是2014年4月後的八年多新低 ,簡易淨值比約2.5%,直逼金融海嘯時慘狀。
產險業則因防疫保單理賠金額暴增,前九月稅前虧損已達1,104億 元,亦創史上最慘;淨值則降到768億元,創11年來新低,比去年同 期少762億元,衰退幅度近50%。目前已有六家產險公司完成增資70 7億元,並將陸續進行減資,消除累虧,年底前國泰產險、新安東京 海上產還將分別再增資100億元及75億元。
9月台股回檔11.07%,美債殖利率反彈40∼60個基本點(1點是0. 01百分點),壽險公司投資的股票及債券價值全數減少,單月淨值就 少5,385億元,比今年4月單月減少4,938億元更慘。先前保險局亦公 布,9月底自結有七家壽險公司淨值比低於3%,因此大型壽險公司要 緊急尋求金融資產重分類的方案。
壽險業前九月稅前盈餘雖有2,975億元,創歷史同期獲利次高,但 比去年同期少賺622億元,衰退幅度17.3%;在債券殖利率大反彈下 ,壽險業新錢投資雖然固定收益可望增加,但先前投資的債券評價大 幅減損,幾乎都是評價損失,不像前幾年可以實現債券資本利得。
因此金管會亦公布,前九月壽險國內外投資淨收益9,675億元,比 去年同期少443億元;但若看國外投資收益扣掉避險工具費用及避險 損益後,淨收益是9,865億元,則是比去年同期多賺3,901億元,其中 有逾八成是因為新台幣貶值,讓避險成本轉為避險利益,另一部分才 是國外投資增加及利息收益增加。
壽險業前九月淨值減少近1.9兆,在部分壽險公司金融資產重分類 加上增資後,應可增6,000億至7,000億,但股市仍在回檔,年底前變 化難預估。
產險業則因防疫保單理賠金額暴增,前九月稅前虧損已達1,104億 元,亦創史上最慘;淨值則降到768億元,創11年來新低,比去年同 期少762億元,衰退幅度近50%。目前已有六家產險公司完成增資70 7億元,並將陸續進行減資,消除累虧,年底前國泰產險、新安東京 海上產還將分別再增資100億元及75億元。
9月台股回檔11.07%,美債殖利率反彈40∼60個基本點(1點是0. 01百分點),壽險公司投資的股票及債券價值全數減少,單月淨值就 少5,385億元,比今年4月單月減少4,938億元更慘。先前保險局亦公 布,9月底自結有七家壽險公司淨值比低於3%,因此大型壽險公司要 緊急尋求金融資產重分類的方案。
壽險業前九月稅前盈餘雖有2,975億元,創歷史同期獲利次高,但 比去年同期少賺622億元,衰退幅度17.3%;在債券殖利率大反彈下 ,壽險業新錢投資雖然固定收益可望增加,但先前投資的債券評價大 幅減損,幾乎都是評價損失,不像前幾年可以實現債券資本利得。
因此金管會亦公布,前九月壽險國內外投資淨收益9,675億元,比 去年同期少443億元;但若看國外投資收益扣掉避險工具費用及避險 損益後,淨收益是9,865億元,則是比去年同期多賺3,901億元,其中 有逾八成是因為新台幣貶值,讓避險成本轉為避險利益,另一部分才 是國外投資增加及利息收益增加。
壽險業前九月淨值減少近1.9兆,在部分壽險公司金融資產重分類 加上增資後,應可增6,000億至7,000億,但股市仍在回檔,年底前變 化難預估。
買車民眾依規定皆需投保「強制車險」,未來將擴大舉發,只要駕駛人有違規,如違規停車、超速等被抓,監理站開單時也會一起查車主是否有投保強制險,一旦發現沒投保就開罰。
產險業者表示,強制車險僅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若發生意外事故,建議加強投保「第三人責任險、車體損失險」拉高保障更妥。
富邦產險指出,現行法規要求汽車所有人均需投保強制險,但強制險僅提供最基本保障,且不保他人財損,建議民眾可加保「第三人責任險」拉高保障;「車體損失險」則建議車主依據車齡、廠牌、車輛用途、停車場所、對車輛外觀損傷在意程度,及個人預算選擇適合之車體險;若是針對新車且無固定安全的停車位,建議可再加保「竊盜損失險」。
多數民眾觀念是,投保強制險就夠了,但富邦產險主管表示,強制險的給付額度,按照現今社會氛圍,保障絕對不足,且受害者對求償的金額,也逐年水漲船高。因此任意險重要性不容小覷,民眾購買保險前,一定要先評估自己對於風險的承擔程度,尤其是發生意外事故造成第三人的傷亡時,往往應負擔的賠償金額遠超過強制險的保障。
而責任險又分為強制險和任意第三人責任險,兩者影響保費的主要因素皆為「年齡」、「性別」、「肇事紀錄」;車體險影響保費的判斷標準除了上述之「從人因素」,還外加一個「從車因素」,即汽車製造年度及費率代號係數。現行投保強制險可直接委託保險業務員協助處理,亦可到保險公司臨櫃辦理或於網路投保,建議民眾可選擇服務據點多、財務穩健的產險公司投保,保費並非為唯一考量因素。
國泰產險也指出,法令規定投保的「強制險」,是保障交通事故中對方人員傷亡風險,但保額固定且不包含交通事故中所產生對方的財物損失,建議客戶適度加保「第三人責任險」,如交通事故時須賠償對方體傷和財損能獲得保障,如果客戶擔心與滿街跑的超跑發生擦撞,還可透過「超額責任險」再次升級對第三人責任的保障額度。
此外,若要提升駕駛人自我保護力、完善規劃保障,則可透過「駕駛人傷害險」轉嫁風險,自己車輛毀損的部分則可透過「車體險」來分擔事故發生時所產生車輛修護費用。
產險業者表示,強制車險僅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若發生意外事故,建議加強投保「第三人責任險、車體損失險」拉高保障更妥。
富邦產險指出,現行法規要求汽車所有人均需投保強制險,但強制險僅提供最基本保障,且不保他人財損,建議民眾可加保「第三人責任險」拉高保障;「車體損失險」則建議車主依據車齡、廠牌、車輛用途、停車場所、對車輛外觀損傷在意程度,及個人預算選擇適合之車體險;若是針對新車且無固定安全的停車位,建議可再加保「竊盜損失險」。
多數民眾觀念是,投保強制險就夠了,但富邦產險主管表示,強制險的給付額度,按照現今社會氛圍,保障絕對不足,且受害者對求償的金額,也逐年水漲船高。因此任意險重要性不容小覷,民眾購買保險前,一定要先評估自己對於風險的承擔程度,尤其是發生意外事故造成第三人的傷亡時,往往應負擔的賠償金額遠超過強制險的保障。
而責任險又分為強制險和任意第三人責任險,兩者影響保費的主要因素皆為「年齡」、「性別」、「肇事紀錄」;車體險影響保費的判斷標準除了上述之「從人因素」,還外加一個「從車因素」,即汽車製造年度及費率代號係數。現行投保強制險可直接委託保險業務員協助處理,亦可到保險公司臨櫃辦理或於網路投保,建議民眾可選擇服務據點多、財務穩健的產險公司投保,保費並非為唯一考量因素。
國泰產險也指出,法令規定投保的「強制險」,是保障交通事故中對方人員傷亡風險,但保額固定且不包含交通事故中所產生對方的財物損失,建議客戶適度加保「第三人責任險」,如交通事故時須賠償對方體傷和財損能獲得保障,如果客戶擔心與滿街跑的超跑發生擦撞,還可透過「超額責任險」再次升級對第三人責任的保障額度。
此外,若要提升駕駛人自我保護力、完善規劃保障,則可透過「駕駛人傷害險」轉嫁風險,自己車輛毀損的部分則可透過「車體險」來分擔事故發生時所產生車輛修護費用。
繼中信產險、國泰產險已辦理或規劃今年第二度現增後,新安東京 海上產險公告將再次辦理75億元現金增資,以因應龐大防疫險理賠, 並強化資本結構。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先前已經辦理了一次現金增資147億元,同時, 董事會亦已決議辦理減資6.6億股,減資比率達44.9%,以沖銷虧損 ,現在又再度公告,將再現增75億元,用以強化資本結構。
新安東京海上產是由裕隆與日本東京海上兩大集團合資成立,今年 在第一輪現金增資後,日商東京海上日動火災保險的持股比重已達5 0.18%,成為第一大股東。
據統計,今年已辦理現增、承保防疫險前六大產險業者,從4月至 9月累計理賠防疫保單金額已逾千億元,富邦產險共理賠近390億元居 冠,其次是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的256億元、國泰產險167億元、和泰產 險102億元等,理賠金額都逾百億元。
由於六大產險防疫險每月理賠金額需要龐大的現金流,另外產險資 本適足率也需要再拉高200%以上,以符合主管機關要求。中信產在 9月董事會通過先減資48億元,再第二輪增資50億元,連同第一次共 增90億元。
國泰產險董事會20日決議辦理私募現增普通股,增資100億元,此 也是國泰產今年第二度現增,前次現金增資案是在今年6月,二次共 200億元。
截至目前為止,6家產險累計增資金額分別為國泰產200億元、中信 產的90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二次增資共222億元、富邦產險增資15 0億元、和泰產險增資200億元、兆豐產險增資20億元,共882億元, 已創產險史上單年最高增資金額。
至於理賠金額最高的富邦產未來是否會二度增資?
富邦產表示,已於8月31日完成增資150億元,挹注RBC增加超過10 0%以上,用積極的行動維持公司穩健經營、持續推動各項業務進行 ,未來將維持足夠的資本適足率。該公司會持續密切監控公司整體風 險胃納及每日、每月的現金流,搭配融資借款與適時處分金融資產, 確保資金流動性安全無虞,保障公司履行保單契約的能力。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先前已經辦理了一次現金增資147億元,同時, 董事會亦已決議辦理減資6.6億股,減資比率達44.9%,以沖銷虧損 ,現在又再度公告,將再現增75億元,用以強化資本結構。
新安東京海上產是由裕隆與日本東京海上兩大集團合資成立,今年 在第一輪現金增資後,日商東京海上日動火災保險的持股比重已達5 0.18%,成為第一大股東。
據統計,今年已辦理現增、承保防疫險前六大產險業者,從4月至 9月累計理賠防疫保單金額已逾千億元,富邦產險共理賠近390億元居 冠,其次是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的256億元、國泰產險167億元、和泰產 險102億元等,理賠金額都逾百億元。
由於六大產險防疫險每月理賠金額需要龐大的現金流,另外產險資 本適足率也需要再拉高200%以上,以符合主管機關要求。中信產在 9月董事會通過先減資48億元,再第二輪增資50億元,連同第一次共 增90億元。
國泰產險董事會20日決議辦理私募現增普通股,增資100億元,此 也是國泰產今年第二度現增,前次現金增資案是在今年6月,二次共 200億元。
截至目前為止,6家產險累計增資金額分別為國泰產200億元、中信 產的90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二次增資共222億元、富邦產險增資15 0億元、和泰產險增資200億元、兆豐產險增資20億元,共882億元, 已創產險史上單年最高增資金額。
至於理賠金額最高的富邦產未來是否會二度增資?
富邦產表示,已於8月31日完成增資150億元,挹注RBC增加超過10 0%以上,用積極的行動維持公司穩健經營、持續推動各項業務進行 ,未來將維持足夠的資本適足率。該公司會持續密切監控公司整體風 險胃納及每日、每月的現金流,搭配融資借款與適時處分金融資產, 確保資金流動性安全無虞,保障公司履行保單契約的能力。
抵禦未知的風險,國泰金控20日宣布,將辦理上限15億股的現金增 資,發行價格介於26元∼40元之間,預計要募資450億元,應是國泰 金成立21年來普通股募資股數及金額最大的一次,主要是評估未來市 場變化難測,資金「先搶先贏」,因此率先啟動現增,預計年底前完 成募資。
國泰金現增的目的是將增資兩大子公司,一是認購國泰人壽私募股 票5億股,以每股70元,增資350億元;另一是認購國泰產險私募股票 2億股,以每股50元,增資100億元;合計兩家子公司增資金額達450 億元,預計年底前完成注資。
國壽在金融資產重分類及增資350億元後,資本額將達635億元,淨 值比可望從9月底的2.63%拉高到6.22%,資本適足率(RBC)則會拉 上350%的相對高水準;國泰產險的RBC則會在增資後拉上400%以上 。
國泰金在2008年金融海嘯、2013年、2016年、2018年及2019年都曾 發行公司債、特別股及普通股募資,用來認購國泰人壽的私募普通股 或無到期日非累積次順位公司債,大多是強化資本適足率,同時也增 加國壽投資海外能力,其中以2018年認購國壽私募普通股增資420億 元的規模最大,當時是為了強化資本結構,同時也轉投資亞洲銀行。
國泰金最近一次普通股現增是2019年,當時現增6.06億股,以每股 35元,共募資212.1億元,當時是增資國泰世華銀行100億元、增資國 壽100億元,並增資國泰證券12億元。
今年則是因為國泰產險防疫保單理賠金額已逾百億元,且確診的被 保險人仍在持續增加,必須進行第二度增資,同時間,因為美國聯準 會已快速升息12碼(1碼等於0.25百分點),造成債券價格大幅下跌 ,加上俄烏戰事未平、全球通膨問題嚴峻、疫情亦未消減等,股市亦 大幅回檔,造成國壽淨值減少,為強化兩大子公司財務強度,及面對 未來可能繼續升息及疫情變化,國泰金宣布啟動新一輪增資行動。
此時股市波動,投資人欠缺信心,國泰金20日收盤價37.85元,現 增恐造成股價承壓,但國泰金表示,若不趁早先籌措資金,強身健體 ,未來市場變化加劇時,將來不及因應。
國泰金現增的目的是將增資兩大子公司,一是認購國泰人壽私募股 票5億股,以每股70元,增資350億元;另一是認購國泰產險私募股票 2億股,以每股50元,增資100億元;合計兩家子公司增資金額達450 億元,預計年底前完成注資。
國壽在金融資產重分類及增資350億元後,資本額將達635億元,淨 值比可望從9月底的2.63%拉高到6.22%,資本適足率(RBC)則會拉 上350%的相對高水準;國泰產險的RBC則會在增資後拉上400%以上 。
國泰金在2008年金融海嘯、2013年、2016年、2018年及2019年都曾 發行公司債、特別股及普通股募資,用來認購國泰人壽的私募普通股 或無到期日非累積次順位公司債,大多是強化資本適足率,同時也增 加國壽投資海外能力,其中以2018年認購國壽私募普通股增資420億 元的規模最大,當時是為了強化資本結構,同時也轉投資亞洲銀行。
國泰金最近一次普通股現增是2019年,當時現增6.06億股,以每股 35元,共募資212.1億元,當時是增資國泰世華銀行100億元、增資國 壽100億元,並增資國泰證券12億元。
今年則是因為國泰產險防疫保單理賠金額已逾百億元,且確診的被 保險人仍在持續增加,必須進行第二度增資,同時間,因為美國聯準 會已快速升息12碼(1碼等於0.25百分點),造成債券價格大幅下跌 ,加上俄烏戰事未平、全球通膨問題嚴峻、疫情亦未消減等,股市亦 大幅回檔,造成國壽淨值減少,為強化兩大子公司財務強度,及面對 未來可能繼續升息及疫情變化,國泰金宣布啟動新一輪增資行動。
此時股市波動,投資人欠缺信心,國泰金20日收盤價37.85元,現 增恐造成股價承壓,但國泰金表示,若不趁早先籌措資金,強身健體 ,未來市場變化加劇時,將來不及因應。
勇敢面對漫天飛舞的黑天鵝。國泰金控決定採取更積極策略,加速 強化子公司國泰人壽的資本強度,原訂明、後年才要分階段因應接軌 IFRS17與ICS的增資計畫,將提早到今年第四季進行,內部已加速計 算增資金額及方案,將儘速提報董事會,以因應今年市場及經營環境 的劇烈變化。
據了解,國壽這次是「超前部署」的全套強化資本結構及接軌方案 ,包括增資、調整商品結構與投資策略、提升資產負債管理能力,金 融資產重分類亦是方案一環,都將在董事會通過後對外揭露。
由於國壽及國泰產險都規劃在第四季增資,市場預估,國泰金第四 季勢必要啟動現金增資。而國泰金上一次現增是2019年第四季,6.0 6億股募資212.1億元。
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非常在意國泰金各子公司因應市場變化的能 力與韌性,已指示經營團隊用最積極、穩健的態度,評估及規劃國壽 與國泰產險增資計畫。
壽險業在2026年要正式接軌負債會計公報IFRS17與新清償能力指標 ICS,現行美式資本適足率(RBC)是計算20年發生一次風暴需要的資 本,但ICS是計算200年才可能發生一次的極端情境需要的資本,即更 為嚴苛,各大型壽險公司原本都有規劃相關資本強化或商品利潤填補 計畫。
國壽原訂是2023年及2024年視市場變化,可能要分階段增資,以強 化接軌能力,但因今年資本市場變化過於激烈,已呈報金管會,將提 早啟動增資計畫,以因應未來市場波動及接軌的需求。
國壽將「多管齊下」,除了第四季會由國泰金增資外,國壽高階經 營層9月底已決定經營模式改變,即10月1日將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 將其他綜合損益(OCI)項下大部分債券,改分入攤銷後成本(AC) ,以期在接軌IFRS17前,給投資人及保戶更允當表達的財報結構。
同時,國壽也會積極調整投資策略、保單結構等,提早因應相關接 軌需求,以穩定投資收益與保單利潤,並強化資產負債管理能力等, 即在報最近一次董事會後,國壽即將啟動超前部署的接軌行動。
據了解,國壽這次是「超前部署」的全套強化資本結構及接軌方案 ,包括增資、調整商品結構與投資策略、提升資產負債管理能力,金 融資產重分類亦是方案一環,都將在董事會通過後對外揭露。
由於國壽及國泰產險都規劃在第四季增資,市場預估,國泰金第四 季勢必要啟動現金增資。而國泰金上一次現增是2019年第四季,6.0 6億股募資212.1億元。
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非常在意國泰金各子公司因應市場變化的能 力與韌性,已指示經營團隊用最積極、穩健的態度,評估及規劃國壽 與國泰產險增資計畫。
壽險業在2026年要正式接軌負債會計公報IFRS17與新清償能力指標 ICS,現行美式資本適足率(RBC)是計算20年發生一次風暴需要的資 本,但ICS是計算200年才可能發生一次的極端情境需要的資本,即更 為嚴苛,各大型壽險公司原本都有規劃相關資本強化或商品利潤填補 計畫。
國壽原訂是2023年及2024年視市場變化,可能要分階段增資,以強 化接軌能力,但因今年資本市場變化過於激烈,已呈報金管會,將提 早啟動增資計畫,以因應未來市場波動及接軌的需求。
國壽將「多管齊下」,除了第四季會由國泰金增資外,國壽高階經 營層9月底已決定經營模式改變,即10月1日將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 將其他綜合損益(OCI)項下大部分債券,改分入攤銷後成本(AC) ,以期在接軌IFRS17前,給投資人及保戶更允當表達的財報結構。
同時,國壽也會積極調整投資策略、保單結構等,提早因應相關接 軌需求,以穩定投資收益與保單利潤,並強化資產負債管理能力等, 即在報最近一次董事會後,國壽即將啟動超前部署的接軌行動。
明列個人投保所有有效保單的數位保險存摺,註冊人數突破20萬人 次。壽險公會11日公布,保險存摺自6月1日上線,已有60萬人次曾點 入了解,20萬人完成註冊,其中有8.8萬人成為「白金會員」,即可 無限次查詢自己所有保單名稱、保額、被保險人及生效日期等。
壽險公會並宣布,12月20日將進入第二階段一站式連結的試辦,即 保險身分驗證中心,並應用在理賠服務,即保戶用保險存摺進行身份 認證,可用人臉辨識、指紋登錄等,再連結到有投保的各保險公司, 直接申請理賠。
第二階段參與試辦的共有14家壽險公司及二家產險公司,即國泰、 富邦是壽險與產險都加入;另外即南山、新光、中國、台灣、三商美 邦、全球、遠雄、元大、保誠、友邦、第一金及法國巴黎等12家壽險 ,保戶只要用保單存摺即可了解自己有多少保單、哪些可能符合申請 理賠條件,再直接連結到各公司申請理賠。
壽險公會表示,所有有效保單及失效期在二年以內的保單數共有5 億3,032萬件,目前已上傳到保險存摺已有5億2,967萬件,0.12%正 在上傳中,等於保戶多年前投保的保單都查得到。
但保險存摺分為普通會員及白金會員,只有白金會員,即每年繳年 費100元者,才能看到自己投保的所有保單,即享有後續所有延伸功 能,普通會員只能看到一張保單,而已註冊的20萬會員中,有8.8萬 人加入白金會員。
壽險公會並分析20萬註冊會員中,20歲者有396人,21歲至50歲間 共計17.5萬人,占總會員數逾87%,為主要使用者,50歲以上者為2 .5萬人,其中超過70歲者有近千人,若再細分,註冊占比最多的還是 31到40歲者有35.5%,其是21到30歲的年輕族群,占29%,41到50歲 則占22.6%,且會員中,女生占55%,男生占45%。
保單存摺訴求90歲以上都會使用,且過去很多保戶是身故後,才由 遺族花單次350元去壽險公會查詢究意有多少保單,且後續申請理賠 、報稅等都需要申請多次文件,若加入保單存摺白金會員,則可以線 上管理保單,下載投保紀錄,未來還可以線上申請理賠等。
壽險公會指出,保單存摺功能會持續擴大,未來還可線上變更,保 戶亦可用來辨識業務人員身分等。
壽險公會並宣布,12月20日將進入第二階段一站式連結的試辦,即 保險身分驗證中心,並應用在理賠服務,即保戶用保險存摺進行身份 認證,可用人臉辨識、指紋登錄等,再連結到有投保的各保險公司, 直接申請理賠。
第二階段參與試辦的共有14家壽險公司及二家產險公司,即國泰、 富邦是壽險與產險都加入;另外即南山、新光、中國、台灣、三商美 邦、全球、遠雄、元大、保誠、友邦、第一金及法國巴黎等12家壽險 ,保戶只要用保單存摺即可了解自己有多少保單、哪些可能符合申請 理賠條件,再直接連結到各公司申請理賠。
壽險公會表示,所有有效保單及失效期在二年以內的保單數共有5 億3,032萬件,目前已上傳到保險存摺已有5億2,967萬件,0.12%正 在上傳中,等於保戶多年前投保的保單都查得到。
但保險存摺分為普通會員及白金會員,只有白金會員,即每年繳年 費100元者,才能看到自己投保的所有保單,即享有後續所有延伸功 能,普通會員只能看到一張保單,而已註冊的20萬會員中,有8.8萬 人加入白金會員。
壽險公會並分析20萬註冊會員中,20歲者有396人,21歲至50歲間 共計17.5萬人,占總會員數逾87%,為主要使用者,50歲以上者為2 .5萬人,其中超過70歲者有近千人,若再細分,註冊占比最多的還是 31到40歲者有35.5%,其是21到30歲的年輕族群,占29%,41到50歲 則占22.6%,且會員中,女生占55%,男生占45%。
保單存摺訴求90歲以上都會使用,且過去很多保戶是身故後,才由 遺族花單次350元去壽險公會查詢究意有多少保單,且後續申請理賠 、報稅等都需要申請多次文件,若加入保單存摺白金會員,則可以線 上管理保單,下載投保紀錄,未來還可以線上申請理賠等。
壽險公會指出,保單存摺功能會持續擴大,未來還可線上變更,保 戶亦可用來辨識業務人員身分等。
受到防疫保單理賠金額攀升、人壽子公司股債處分多為資本利損等影響,15家上市櫃金控9月稅後純益合計僅140億元,年減66.4%;前九月稅後純益合計3,223億元,年減35.4%,累計每股稅後純益由富邦金以6.62元穩居第一,次為國泰金的3.81元。
單月獲利方面,受惠升息及新台幣對美元貶值的匯兌利益,15家金控中有六家9月獲利呈現成長,包括新光金、華南金、第一金、日盛金、永豐金、台新金;累計獲利方面,僅永豐金一家正成長。
每股純益獲利王富邦金9月因防疫保單理賠金額攀升,罕見單月出現虧損,為2019年1月以來首見。富邦金9月稅後淨損40.7億元,年減151.8%;前九月稅後純益850.3億元,年減34.7%。
富邦金強調,若排除防疫險影響,9月稅後純益53.7億元、前九月稅後純益1,064.7億元。
富邦金子公司富邦產險9月稅後淨損97.74億元、前九月稅後淨損169.69億元,富邦產9月防疫險直接理賠金額140.9億元,扣除再保分出部分,自留賠款為103.5億元,9月底另有66億的自留賠款準備。
富邦金表示,若不區分自留或理賠,光看富邦產賠付給保戶的簽單理賠及整體理賠準備,前九月已高達490億元。
國泰金也因防疫險理賠居高不下,9月稅後純益僅11.2億元,年減86.2%,前九月稅後純益541.8億元,年減55.7%。
國泰金子公司國泰世紀產險9月防疫險簽單理賠金額41億元,其中自留理賠40.4億元,前九月含再保分出部分已賠付165.9億元。
國泰產因保戶確診率高於全國平均,繼今年6月增資100億元後,已評估二度增資,以強化淨值及資本適足率。
玉山金9月稅後純益5.2億元,前九月稅後純益116.4億元,年減26.8%,今年前三季獲利衰退主因,來自金融市場波動、股債雙空,影響金融資產評價損失,以及上半年財富管理客戶投資意願受到股債震盪影響,加上去年基期高,衝擊三大子公司表現。
玉山銀前三季稅後純益107.4億元,年減22.9%;玉山證券前三季稅後純益8.1億元,年減38.5%;玉山創投前三季稅後純益2.5億元,年減71.5%。
單月獲利方面,受惠升息及新台幣對美元貶值的匯兌利益,15家金控中有六家9月獲利呈現成長,包括新光金、華南金、第一金、日盛金、永豐金、台新金;累計獲利方面,僅永豐金一家正成長。
每股純益獲利王富邦金9月因防疫保單理賠金額攀升,罕見單月出現虧損,為2019年1月以來首見。富邦金9月稅後淨損40.7億元,年減151.8%;前九月稅後純益850.3億元,年減34.7%。
富邦金強調,若排除防疫險影響,9月稅後純益53.7億元、前九月稅後純益1,064.7億元。
富邦金子公司富邦產險9月稅後淨損97.74億元、前九月稅後淨損169.69億元,富邦產9月防疫險直接理賠金額140.9億元,扣除再保分出部分,自留賠款為103.5億元,9月底另有66億的自留賠款準備。
富邦金表示,若不區分自留或理賠,光看富邦產賠付給保戶的簽單理賠及整體理賠準備,前九月已高達490億元。
國泰金也因防疫險理賠居高不下,9月稅後純益僅11.2億元,年減86.2%,前九月稅後純益541.8億元,年減55.7%。
國泰金子公司國泰世紀產險9月防疫險簽單理賠金額41億元,其中自留理賠40.4億元,前九月含再保分出部分已賠付165.9億元。
國泰產因保戶確診率高於全國平均,繼今年6月增資100億元後,已評估二度增資,以強化淨值及資本適足率。
玉山金9月稅後純益5.2億元,前九月稅後純益116.4億元,年減26.8%,今年前三季獲利衰退主因,來自金融市場波動、股債雙空,影響金融資產評價損失,以及上半年財富管理客戶投資意願受到股債震盪影響,加上去年基期高,衝擊三大子公司表現。
玉山銀前三季稅後純益107.4億元,年減22.9%;玉山證券前三季稅後純益8.1億元,年減38.5%;玉山創投前三季稅後純益2.5億元,年減71.5%。
防疫險本周理賠金額即將突破千億元。金管會11日公布,防疫險到 本月10日累計理賠金額已達955.1億元,單周增逾65億元,是近四周 理賠新高,依此理賠速度,本周光防疫險就將賠破1,000億元,若加 上疫苗險到10日累計已賠266.15億元,廣義防疫保單今年累計已賠1 ,221億元,本周就會突破1,300億元,持續「慘賠」中。
因防疫險理賠率超過國人確診率,前六大產險公司都已向金管會報 告,有些是已完成,有些則是正評估二度增資,目前已完成國泰產增 資100億元、中信產90億元、富邦產150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147億 元,正進行中的是和泰產200億元及兆豐產20億元,合計已達707億元 ,加上規劃中的二度增資金額,今年產險增資恐破1,000億元。
據保險局11日公布最新統計,防疫險到本月10日累計已理賠近245 .77萬件,占今年承保件數486.77萬件的50.49%,即已賠破一半,但 實際上今年理賠件數有極大部分是去年下半年投保,今年仍有效的保 單,因此理賠率會略低於50%,但高於國人目前確診率的30%。
產險業今年防疫險保費收入45.3億元左右,今年才到10月10日,理 賠金額就已是保費收入的21倍,即便加上去年全年防疫險保費收入7 1.56億元,理賠金額還是逾8倍。
理賠打疫苗後副作用或仍確診的疫苗險,今年累計已理賠近63.74 萬件,占今年承保件數241.64萬件的26.4%,理賠金額則是已收保費 10.16億元的26倍。
9月最後一周,產險公司可能因為市場波動劇烈,加上要結算季報 ,單周廣義防疫保單理賠金額降到64.71億元,但國人確診人數並未 明顯下降,因此10月第一周理賠金額立即回升到86.13億元,尤其防 疫險理賠明顯回升,單周就有65.07億元。
若以此速度理賠,且法定傳染病等相關定義未改變,則產險防疫保 單的理賠金額仍看不到頂。
因防疫險理賠率超過國人確診率,前六大產險公司都已向金管會報 告,有些是已完成,有些則是正評估二度增資,目前已完成國泰產增 資100億元、中信產90億元、富邦產150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147億 元,正進行中的是和泰產200億元及兆豐產20億元,合計已達707億元 ,加上規劃中的二度增資金額,今年產險增資恐破1,000億元。
據保險局11日公布最新統計,防疫險到本月10日累計已理賠近245 .77萬件,占今年承保件數486.77萬件的50.49%,即已賠破一半,但 實際上今年理賠件數有極大部分是去年下半年投保,今年仍有效的保 單,因此理賠率會略低於50%,但高於國人目前確診率的30%。
產險業今年防疫險保費收入45.3億元左右,今年才到10月10日,理 賠金額就已是保費收入的21倍,即便加上去年全年防疫險保費收入7 1.56億元,理賠金額還是逾8倍。
理賠打疫苗後副作用或仍確診的疫苗險,今年累計已理賠近63.74 萬件,占今年承保件數241.64萬件的26.4%,理賠金額則是已收保費 10.16億元的26倍。
9月最後一周,產險公司可能因為市場波動劇烈,加上要結算季報 ,單周廣義防疫保單理賠金額降到64.71億元,但國人確診人數並未 明顯下降,因此10月第一周理賠金額立即回升到86.13億元,尤其防 疫險理賠明顯回升,單周就有65.07億元。
若以此速度理賠,且法定傳染病等相關定義未改變,則產險防疫保 單的理賠金額仍看不到頂。
防疫保單及資本市場波動,衝擊金控獲利。國泰金控11日公告,子 公司國泰產險的防疫險累計已賠付165.9億元,9月稅後虧損34.7億元 ,連累國泰金9月稅後僅賺11.2億元,若不計2020年回溯認列印尼投 資損失,則9月是國泰金45個月來的單月獲利新低。
同時,6月底國泰金已先增資國泰產險100億元,當時是用國人確診 率30%推估,到年底應都算足夠,不料投保防疫險民眾的確診率遠高 於國人確診率,國泰金已評估要二度增資國泰產險。
國泰金累計前九月稅後純益541.8億元,在15家上市櫃金控中仍排 名第二,但較去年同期減少55.66%,每股稅後純益(EPS)3.81元亦 排名第二。
去年因股債市百年一遇的多頭行情,國泰金全年稅後大賺1,405.7 億元,EPS達10.32元,創歷史新高;今年則是因為通膨、俄烏戰事及 疫情未解,股債市都大幅回檔,資本利得明顯不如去年,加上國內防 疫政策由清零轉共存,產險業的防疫險大失血,有大型壽險子公司, 且產險承作較多防疫險的金控,今年獲利都受影響。
個人險市場一般在前二名的國泰產險,今年防疫險理賠金額持續增 加,已賠付金額逾165億元,前九月國泰產稅後累計虧損111.6億元, 創史上虧損最多的紀錄,且還有已發生但仍未賠付的部分,因此國泰 金已在評估年底前對國泰產啟動二度增資。
同時間,國泰人壽因資本市場波動,今年可實現資本利得大量減少 ,且預期美國年底前仍會繼續升息、英國減稅方案造成英鎊拋售,國 壽持續投資部位的「汰弱留強」,近月實現約百億元的投資虧損,但 也加碼未來看好的部位,預備明年獲利動能。
9月國壽因外匯避險有獲利,單月稅後賺23億元,累計前九月稅後 純益467.6億元,仍是歷史次高紀錄,但比去年同期獲利減少逾53% 。
國泰世華銀9月稅後獲利24.4億元,在金控旗下銀行中僅次中信銀 9月單月稅後獲利55.3億元,國泰世華銀前九月累計稅後獲利209.1億 元,史上獲利新高。
同時,6月底國泰金已先增資國泰產險100億元,當時是用國人確診 率30%推估,到年底應都算足夠,不料投保防疫險民眾的確診率遠高 於國人確診率,國泰金已評估要二度增資國泰產險。
國泰金累計前九月稅後純益541.8億元,在15家上市櫃金控中仍排 名第二,但較去年同期減少55.66%,每股稅後純益(EPS)3.81元亦 排名第二。
去年因股債市百年一遇的多頭行情,國泰金全年稅後大賺1,405.7 億元,EPS達10.32元,創歷史新高;今年則是因為通膨、俄烏戰事及 疫情未解,股債市都大幅回檔,資本利得明顯不如去年,加上國內防 疫政策由清零轉共存,產險業的防疫險大失血,有大型壽險子公司, 且產險承作較多防疫險的金控,今年獲利都受影響。
個人險市場一般在前二名的國泰產險,今年防疫險理賠金額持續增 加,已賠付金額逾165億元,前九月國泰產稅後累計虧損111.6億元, 創史上虧損最多的紀錄,且還有已發生但仍未賠付的部分,因此國泰 金已在評估年底前對國泰產啟動二度增資。
同時間,國泰人壽因資本市場波動,今年可實現資本利得大量減少 ,且預期美國年底前仍會繼續升息、英國減稅方案造成英鎊拋售,國 壽持續投資部位的「汰弱留強」,近月實現約百億元的投資虧損,但 也加碼未來看好的部位,預備明年獲利動能。
9月國壽因外匯避險有獲利,單月稅後賺23億元,累計前九月稅後 純益467.6億元,仍是歷史次高紀錄,但比去年同期獲利減少逾53% 。
國泰世華銀9月稅後獲利24.4億元,在金控旗下銀行中僅次中信銀 9月單月稅後獲利55.3億元,國泰世華銀前九月累計稅後獲利209.1億 元,史上獲利新高。
9月最後一周資本市場變色,防疫險理賠也放緩。保險局4日公布, 累計到10月3日為止,防疫險累計理賠件數已近230.4萬件,單周增加 近11.3萬件,今年累計理賠金額則已逾890億元,但單周增加理賠僅 49.06億元,創近九周的新低。
若看理賠件數占今年新承保防疫險件數,則理賠率已達47.35%, 即將突破50%,但有些理賠是去年投保件數,因此實際理賠比率會比 47%低;而累計金額估計雙十節前就會突破保費的20倍,即逾905億 元,10月底前累計理賠金額應就會破千億元。
疫苗險部分,今年到10月3日已理賠近58.9萬件,單周增加近3.6萬 件,理賠金額累計逾245億元,單周增加15.6億元,也是近九周的新 低,而疫苗險理賠件數占今年承保件數的24.37%,理賠金額則超過 今年保費的24倍。
等於廣義防疫保單在9月最後一周增加不到65億元的理賠金額,比 前一周少17億多元,極可能是公司月底理賠人力吃緊,但亦可能是季 報結帳,調節理賠速度,讓部分理賠金額落在第四季入帳。
廣義防疫保單到10月3日累計理賠金額1,135億元,續創新高,目前 仍不確定是理賠高峰已過,還是9月底單周的理賠速度放緩,10月仍 有四周,若以每周65億元,則到10月底廣義防疫險理賠仍不會破1,4 00億元,但若恢復每周80億元以上,就會逼近1,500億元。
金管會亦已核准五產險公司增資,有三家已完成,即國泰產險增資 100億元,中信產險次增資共90億元,富邦產險增資150億元,另外新 安東京海上產申請增資147億元、和泰產險增資200億元,都已獲准但 尚未完成。
若看理賠件數占今年新承保防疫險件數,則理賠率已達47.35%, 即將突破50%,但有些理賠是去年投保件數,因此實際理賠比率會比 47%低;而累計金額估計雙十節前就會突破保費的20倍,即逾905億 元,10月底前累計理賠金額應就會破千億元。
疫苗險部分,今年到10月3日已理賠近58.9萬件,單周增加近3.6萬 件,理賠金額累計逾245億元,單周增加15.6億元,也是近九周的新 低,而疫苗險理賠件數占今年承保件數的24.37%,理賠金額則超過 今年保費的24倍。
等於廣義防疫保單在9月最後一周增加不到65億元的理賠金額,比 前一周少17億多元,極可能是公司月底理賠人力吃緊,但亦可能是季 報結帳,調節理賠速度,讓部分理賠金額落在第四季入帳。
廣義防疫保單到10月3日累計理賠金額1,135億元,續創新高,目前 仍不確定是理賠高峰已過,還是9月底單周的理賠速度放緩,10月仍 有四周,若以每周65億元,則到10月底廣義防疫險理賠仍不會破1,4 00億元,但若恢復每周80億元以上,就會逼近1,500億元。
金管會亦已核准五產險公司增資,有三家已完成,即國泰產險增資 100億元,中信產險次增資共90億元,富邦產險增資150億元,另外新 安東京海上產申請增資147億元、和泰產險增資200億元,都已獲准但 尚未完成。
國泰金控子公司國泰世紀產險表示,國泰產的防疫險居家照護比照住院日額理賠,10月1日起,必須提出服用抗病毒藥物等醫療行為證明文件,才會予以理賠;中信金控孫公司中國信託產險也表示,將會跟進,防疫險保戶必須出示抗病毒藥物證明,才會理賠住院日額保險金。
兆豐金控子公司兆豐產險高層則是指出,兆豐產是公股,必須遵守金管會的政策,是否跟進需要再討論。至於富邦金控子公司富邦產險及和泰產險,一開始就是要求保戶必須出示抗病毒藥物證明,居家照護才能比照住院日額理賠。
國泰產險解釋,居家照護比照住院日額理賠,並非保單條款規定,先前考量疫情嚴重,予以融通給付,但國泰產也因此,這部分需要多額外承擔20億元理賠,預期到明年4、5月保單結束,可能還需要承擔15億至16億元,合計約35億元。
目前隨疫情演變且仍然輕症居多(無症狀、輕症達99.5%以上),且醫療量能已恢復常態水準(專責+負壓病床的空床率有53.3%),政府政策也日趨開放,例如開放國門,同時參酌各家同業融通措施,本月起起受理的賠案,依確診者提出的醫療行為證明文件,如用藥內容(是否為抗病毒藥物),由國泰產依照申請內容審核判斷是否比照住院日額來融通給付。
兆豐金控子公司兆豐產險高層則是指出,兆豐產是公股,必須遵守金管會的政策,是否跟進需要再討論。至於富邦金控子公司富邦產險及和泰產險,一開始就是要求保戶必須出示抗病毒藥物證明,居家照護才能比照住院日額理賠。
國泰產險解釋,居家照護比照住院日額理賠,並非保單條款規定,先前考量疫情嚴重,予以融通給付,但國泰產也因此,這部分需要多額外承擔20億元理賠,預期到明年4、5月保單結束,可能還需要承擔15億至16億元,合計約35億元。
目前隨疫情演變且仍然輕症居多(無症狀、輕症達99.5%以上),且醫療量能已恢復常態水準(專責+負壓病床的空床率有53.3%),政府政策也日趨開放,例如開放國門,同時參酌各家同業融通措施,本月起起受理的賠案,依確診者提出的醫療行為證明文件,如用藥內容(是否為抗病毒藥物),由國泰產依照申請內容審核判斷是否比照住院日額來融通給付。
首檔配息ETN 元大上櫃ESG高息N今掛牌 連結特選上櫃ESG永續高股息報酬指數,投資策略訴求價差、股息兩頭賺
全市場首檔配息ETN「元大上櫃ESG高息N」(020035)3日正式掛牌 交易。
發行價格為每單位5元,發行五年期,專注投資上櫃ESG評分高及兼 具高股息的企業,除息基準日訂為每年10月第3個營業日,將成份股 配息收益配發給投資人,讓投資人除了有機會可賺投資價差外,也能 享有成股股息現金入袋的實質好處。是小資族及存股族,在當前市場 震盪下,對抗通膨的新選擇。
「元大上櫃ESG高息N」連結的「特選上櫃ESG永續高股息報酬指數 」,前六大成分股為元太、環球晶、中美晶、世界、群聯及頎邦,囊 括具代表性上櫃半導體業及光電業的績優股。
根據歷史資料回測,過去五年「特選上櫃ESG永續高股息報酬指數 」的累積報酬率高達182%,平均年化報酬率28%,平均現金殖利率 超過6%,不論是績效或是股息表現,均優於同期間上櫃及上市大盤 指數,顯示「特選上櫃ESG永續高股息報酬指數」投資策略可有效提 升投資組合績效。
為滿足更多喜歡存股收息的投資人需求,此次元大證券與臺灣指數 公司、櫃檯買賣中心合作,推出首檔具年配息特色的ETN,由於每單 位發行價5元,入手門檻低,小錢就能參與15檔高股息股票的漲跌, 並有機會年年收領高股息,股利、價差兩頭賺,值得投資人納入資產 配置參考。
全市場首檔配息ETN「元大上櫃ESG高息N」(020035)3日正式掛牌 交易。
發行價格為每單位5元,發行五年期,專注投資上櫃ESG評分高及兼 具高股息的企業,除息基準日訂為每年10月第3個營業日,將成份股 配息收益配發給投資人,讓投資人除了有機會可賺投資價差外,也能 享有成股股息現金入袋的實質好處。是小資族及存股族,在當前市場 震盪下,對抗通膨的新選擇。
「元大上櫃ESG高息N」連結的「特選上櫃ESG永續高股息報酬指數 」,前六大成分股為元太、環球晶、中美晶、世界、群聯及頎邦,囊 括具代表性上櫃半導體業及光電業的績優股。
根據歷史資料回測,過去五年「特選上櫃ESG永續高股息報酬指數 」的累積報酬率高達182%,平均年化報酬率28%,平均現金殖利率 超過6%,不論是績效或是股息表現,均優於同期間上櫃及上市大盤 指數,顯示「特選上櫃ESG永續高股息報酬指數」投資策略可有效提 升投資組合績效。
為滿足更多喜歡存股收息的投資人需求,此次元大證券與臺灣指數 公司、櫃檯買賣中心合作,推出首檔具年配息特色的ETN,由於每單 位發行價5元,入手門檻低,小錢就能參與15檔高股息股票的漲跌, 並有機會年年收領高股息,股利、價差兩頭賺,值得投資人納入資產 配置參考。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