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泰世紀產物(公)公司新聞
此次成果發表日前在臺南市政府永華市政中心舉行,由臺南市市長黃偉哲、國泰產險副總陳欽榮及永康區3所學校共同揭露臺南市永康區校園風險地圖海報及風險改善建議報告書。
會中黃偉哲特別向國泰產險致謝,提到此次國泰產險協助完成「永康區校園交通風險地圖」及「AR互動體驗的APP製作」,可望吸引民眾及年輕學子們,藉由此淺顯易懂的工具,了解使用道路時藏於各處的危險因子。
國泰產險副總陳欽榮表示,公司長期致力於防禦性駕駛觀念推廣,期望發揮保險公司核心職能-損害防阻,貫徹企業社會責任目標、推廣事前預防觀念重要性。
國泰世紀產物總經理陳萬祥表示,面對氣候變遷這個嚴峻的挑戰,公司已經全面展開行動,不僅從內部積極推動綠色營運,還從外部積極參與綠色建設,展現對環保的堅定承諾。
國泰產險不僅是台灣第一家取得環保署頒發的碳標籤產險公司,還是業界先鋒,制定出「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這對於整個產險業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陳萬祥強調,公司透過綠色營運小組,不斷檢視營運過程,確保每一步都朝著減碳目標前進。
在外部行動上,國泰產險積極參與政府推動的綠色家園計劃,承保離岸風電、太陽能電、水力發電等綠色能源項目,並推出農作物保險,如芒果及番石榴等,以減少農業損失。
為鼓勵民眾採用綠色交通工具,國泰產險推出全國首張綠能車險,並提供10%的保費優惠,同時也是公共自行車傷害險的主要承保公司,展現對綠色交通的支持。
陳萬祥還提到,為降低氣候變遷風險,國泰產險積極推動損害防阻技術,提供企業客戶現地查勘與損防建議書,並運用「TRM颱風洪水風險評估模型」,幫助企業採取有效的風險調適策略。
兩年前,一間電子業客戶的美國倉儲因颶風而受損,國泰產險透過預測颶風路徑並提供建議,成功幫助客戶避開風險區域,減少了損失。
在內部積極面,國泰產險透過綠色營運小組,檢視營運過程是否達減碳目標,領先業界依環保署規範制定出「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盤點出2018年每件財產保險服務排放1.8公斤二氧化碳當量,為國內第一家取得環保署碳標籤的產險公司,並以發展「數位低碳流程」的長期核心目標,從行動投保 、行動理賠到電子保單,具體而微推動低碳流程。
外部積極面,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綠色家園,國泰產險協助政策推動,積極承保離岸風電、太陽光電、水力發電,以及因應氣候變遷減少農業損失,推出芒果及番石榴等農作物保險。
鼓勵運輸綠色轉型,國泰產險開發商品的同時,也將「環保、低碳」元素納入考量,推出全國首張綠能車險,鼓勵民眾購買電動車或是油電車等綠能車,並給予10%的保費優惠;及都會地區民眾普遍騎乘的YouBike,國泰也是公共自行車傷害險主要的承保公司。
陳萬祥指出,為降低氣候變遷風險,國泰產險積極推動損害防阻技術,加強相關保險的承保風險評估,提供企業客戶現地查勘與損防建議書,搭配政府淹水潛勢圖資,協助企業客戶提升風險管理意識,並作為風險改善依據。國泰產險於2013年開始提供評估服務,至今服務18家企業,平均每年2.25件。此外,透過「TRM颱風洪水風險評估模型」,提供客戶颱風洪水風險管理解決方案,助企業採取有效的風險調適策略,降低企業面臨巨災損失及衝擊。
陳萬祥表示,以電子業來說,由於產品出口會需要使用到倉儲,倉儲最怕遇到颶風和淹水,兩年前,有客戶的倉儲在美國遭遇颶風侵襲,造成損失;透過TRM颱風洪水風險評估模型預測颶風的路徑,經過國泰建議,廠商避開在這些地方設置倉儲,進而降低損失 。
相較現行手機保險多需要搭配門號,且限制於門市內投保,二家產險都打破限制,讓習慣於網路購物的消費者,在線上購買空機的同時,也可完成手機保險。國泰產險表示,只要「PChome24h購物」合作,必須在「PChome24h購物」購買iPhone新機才可透過專屬投保連結。投保只要3分鐘即完成全機投保,還可以依照自身需求,選擇僅投保「碎屏險」或「全機險」。
全機保險商品相較碎屏險保障更為完整,不僅限於正面螢幕破裂,也包含機體意外毀損、意外泡水等,手機因意外受損而需要維修,都在保障範圍。國泰產險全機保險有三保障方案,分別是基礎版、升級版與尊享版,讓消費者能依照自己的使用習慣與預算投保。
國泰產險表示,以「基礎版」方案為例,每年保費1,880元,即可享有保險期間內最高累積補償15,000元的保障,無論送修多少次,只要每次送修的金額總和在15,000元內,消費者都不必額外負擔手機送修的費用,對比動輒數千,甚至上萬元的修理費用,讓「手機全機險」保費格外親民。
至於旺旺友聯產險的「手機險」則是不旺旺友聯「手機險」更不限任何通路購買,旺旺友險產險表示,而且只要購買新機七日內皆可投保,不用購買當下即投保。
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17年新增逾11萬人罹癌,平均每4分42秒就有一人確診;健保署統計2019年支付癌症用藥超過400億元,占全部治癌醫療費用38.5%,意即癌症治療費用每3元就有超過1元是用於癌藥。
但是部分癌症標靶藥物未納入健保,即使有健保也是有條件給付,當藥物不符合給付條件規定或是申請不到時,患者就必須自費購買,對多數人來說都是極大的經濟負擔。
針對抗癌標靶治療的高價藥費缺口,富邦產險推「愛藥即時」專案,富邦產險表示,該保單提供個人初次罹癌單筆定額給付,特定癌症給付最高達百萬元,癌症標靶藥物治療費用實支實付保障高達300萬元;標靶藥物賠償期間自初次罹患癌症確定日起長達兩年,藥物清單依主管機關核可自動更新;若自確診日起兩年內癌症身故另提供身故保險金。
國泰產險也表示,該公司自2015年起即推出市場首張癌症標靶治療費用保險「為癌靶關」專案,首次投保年齡限制為15∼59歲,續保可至70歲。
「為癌靶關」專案保障項目簡單明暸,保險金請領方式便利,多為一筆給付型,降低保戶在治療期間需掛心處理其它瑣事,能全心投入療養,早日恢復健康。核心保障項目有以日計算保險金的癌症住院日額保險金,最高上限365天、一次給付初次罹患癌症保險金、標靶治療保險金與癌症身故保險金,且附加基礎的意外傷害保障,年保費最低不到1,800元,續保最高額度的計畫至70歲也只要一天不到100元的費用,另外癌症住院日額沒有等待期間的限制,保期開始保險也開始啟動,沒有保障的空窗期。
台灣保險業龍頭企業國泰世紀產物,近期在產險業的評等結果中,維持了穩定的評等。根據中華信評和標準普爾的評比,國泰產物在產險業中排名第二,且在集團內擁有穩固的跨售綜效,這使得它在費率上能夠持續優於國內產業平均水準。雖然亞太地區保險業的評等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向,但國泰產物依然表現亮眼。
對於此次評等結果,南山產險表示,評等調整是因應全球經濟轉弱、油價波動及低利率環境等因素,這些因素對市場前景造成影響,也對全球信用品質和經濟展望帶來隱憂。南山產險強調,公司在財務體質穩健的同時,也注重風險控管和市場脈動的投資能力,並適時調整商品策略,以維持業務發展動能。
富邦產險則指出,其評等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向,主要是因應疫情帶來的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性升高,對資本緩衝壓力較大的壽險業造成影響。不過,富邦產險在市場上的表現依然出色,前八月市占率達24.6%,稅後淨利成長16%,保險業務及投資績效都維持良好,保費收入也較去年同期成長7%,蟬聯產險市場龍頭地位。
南山產險指出,中華信評的調整是考量因疫情帶來全球經濟轉弱、 油價波動及低利率環境等,影響市場前景,並形成全球信用品質和經 濟展望的隱憂。因此,中華信評進而調整亞太地區保險業的評等展望 ,從穩定調整為負向。
南山產險強調,該公司在財務體質穩健的基礎上,持續兼顧良好的 風險控管及掌握市場脈動的投資能力;適時調整商品策略,多元發展 商品組合,回歸保險保障需求,以維持業務發展動能,持續穩固公司 商業基礎與營運優勢。未來將持續掌握市場脈動,維持良好的獲利績 效。
富邦產險表示,中華信評先前將富邦產險評等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 向,主要是疫情使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性升高,對於股票及海外投資 相對較高的壽險業者,資本緩衝壓力較大。
富邦產險截止8月的市占率達24.6%,前八月稅後淨利38.36億元也 較去年同期成長16%,承保業務及投資績效皆維持良好,前八月簽單 保費收入較去年同期成長7%,持續蟬聯產險市場龍頭。
【金融新聞】國泰金控全力推動綠色金融,積極應對氣候變遷!近年來,國泰金控不僅在放貸、產品、服務等多個領域積極落實減碳措施,更以「全面啟動愛地球新泰度」為目標,全力打造綠色金融品牌。從2012年起,國泰金控累積拯救的碳排放相當於8,219座大安森林公園,成績斐然。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威脅,國泰金控展開了全面性的減碳行動。該公司率先在壽險、銀行投資與放貸採取「責任投資」策略,並將此策略擴及產品、服務領域。例如,推出減碳保單、制定產險業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以及利用智慧電表管理分行用電量等。
根據國泰金控公布的數據,到2026年,該公司計劃減少約5,850公噸的碳排放。各子公司也積極響應,設定具體的減碳目標。國泰壽險規劃在2030年前每年減少1~2%的碳排放,國泰產險則在2021年獲得減碳標籤,並將保單碳足跡從1.83公斤降至1.77公斤。國泰世華銀行則計劃在2025年前全面導入電費最佳化,進行智慧用電分行轉型。
國泰金控公關部協理廖昶超表示,國泰金控多年前就開始走永續發展之路,目前已取得不錯的成果。他強調,這並不是句點,而是逗點,表示國泰金控將繼續努力,讓減碳愛地球的路走得更遠、更好。
環保署管制考核及糾紛處副處長羅仁鈞對國泰金控的減碳成果給予肯定。他指出,服務業減碳不易,但國泰壽險在申請減碳標籤後,減少14%的碳排放,令人驚艷。國泰金控的積極行動,讓綠色金融的招牌更加亮麗,成為環保的象徵。
國泰金控立志成為亞太地區「綠色金融品牌」的領導者,將繼續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推動低碳經濟的轉型。
國泰世紀產物,一個在台灣保險業界揚名立萬的品牌,最近在減碳行動上又展現了領軍的風采。我們請到了國泰產險的資深副總許嘉元,來分享他們如何帶領產險業界走上綠色道路的故事。
許嘉元說,減碳就像我們要減肥一樣,必須先知道自己現在的體重,才能設定減重的目標。這也是國泰產險在減碳上的做法,他們先從計算產品的碳足跡開始,找出在產品生命週期中碳排放較高的地方,然後針對這些熱點進行減碳。
過去,產險業界並沒有一套標準的碳足跡計算規則,但國泰產險不願就此放過,他們率先制定了「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PCR),並按照行政院環保署的規範流程,成功取得核准。這不僅是國泰產險的創舉,也為產險業界提供了一個可循的典範。
國泰產險還是業界中首創保單綠色足跡的企業,並成功取得ISO14067碳足跡認證。他們在2018年盤點出每件產險服務的碳足跡為1.83公斤,到了2020年2月,更成為首家獲得環保署「碳標籤」認證的產險公司。
這些努力不僅讓國泰世紀產物在業界中獲得極高的評價,也為台灣的減碳工作做出了實質貢獻。許嘉元表示,國泰產險將繼續努力,帶領產險業界走向更綠色的未來。
國泰金控積極推動綠色金融,5萬員工、1,400萬客戶攜手減碳,力創8,219座大安公園效益!
在全球氣候變遷趨勢下,國泰金控近年來不斷加強對環境保護的承諾,昨日於記者會上正式發表「全面啟動愛地球新泰度」計劃,強調將如何透過產品與服務實現減碳目標。
自2012年以來,國泰金控在放貸、產品、服務等各方面積極減碳,累積拯救了相當於8,219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排放量。此外,國泰人壽與國泰產險更榮獲環保署頒發的「減碳標籤」,展現其在環保領域的領先地位。
國泰世華銀行也宣布將全台165家分行打造成「智慧用電分行」,而國泰人壽則首度提出十年減碳目標,預計2016年至2026年每年減碳1至2%,十年內減少10至20%的排碳量。
國泰金控公關部協理廖昶超表示,國泰金控將持續在減碳、愛地球的道路上前行,並呼籲各界共同加入環保行列。
環保署副處長羅仁鈞則指出,國泰人壽行動投保電子保單減碳達14%,表現優異。此外,國泰金控還積極推動綠色營運,如無紙化服務、節能節電等,並取得環保署減碳標籤。
國泰產險則領先業界制定產險業「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PCR)」,並取得碳標籤認證。國泰世華銀行則在綠色金融推廣方面不遺餘力,風力發電核貸放款每年可減碳130萬公噸,太陽能電廠核貸則達517MW。
國泰人壽業務同仁黃柏豪,自2016年起每月發起淨灘活動,四年多來邀請超過2千人參與,共同為環保盡一份力。
面對氣候變遷這個全球性的挑戰,國泰金控不僅僅是單打獨鬥,而是積極推動一場綠色革命的「打群架」行動。這場行動不僅號召旗下子公司及員工,還將觸角伸向客戶、供應鏈商、投資和被投資端,共同為減碳而努力。這種集體行動的精神,正是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所提倡的「打群架」理論,強調團結力量大,共同追求環境永續的目標。
「這個地球不完美,但它是我們唯一的家。」國泰金控綠色營運小組組長、國泰人壽副總經理宮篤志這樣說。在宮篤志的帶領下,國泰人壽近年來在減碳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宮篤志透露,由於近800萬保戶的支持,國泰人壽的行動投保率已達99.2%,電子保單使用率則高達58.3%,這樣的數字相當於減少了47棟101大樓的用紙量,每張保單的碳足跡也從3.37公斤減少了超過14%。
國泰人壽的減碳工作並不僅限於內部,宮篤志還介紹了職場減碳熱點標示、服務流程置入標籤等內容,並舉辦了「減碳標籤感恩季」抽獎活動,吸引超過5萬人參與,其中近萬名國泰同仁也加入了環保署的「環保集點App」活動,讓每一筆低碳消費都成為環保行動的開始。
在國泰產險方面,資深副總許嘉元表示,該公司已將減碳目標設定為2021年將每件財產保險保單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從2018年的1.83公斤降至1.77公斤,並將持續推動低碳營運和永續防災的願景。
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王志峰也分享了銀行的減碳努力。作為全台分行數最多的民營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在2020年12月底完成了「智慧電錶」的安裝,每年可節約的電費達上千萬元,並逐步汰換老舊空調設備,大幅降低冷氣空調的耗電量。
重視「氣候變遷」已是全球大趨勢,國泰金控近年由上到下、從公司到個人積極拚減碳。國泰金控昨日「全面啟動愛地球新泰度」記者會,發表近年來將氣候變遷議題「如何透過產品、服務」落實減碳的成果,盤點從2012年起到今年,國泰整體在放貸、產品、服務等減碳績效,已累積拯救8,219座大安森林公園。
除了發表國泰人壽、國泰產險拿下國內金融業首家環保署「減碳標籤」及「碳標籤」外,國泰世華銀行還宣布全台165家分行要打造成「智慧用電分行」,國泰人壽也首度宣示十年減碳目標,2016年到2026年每年要減碳1至2%、即十年減少10到20%排碳量,相當於蓋15座大安森林公園(每座每年390公噸吸碳量)。
國泰金在因應氣候變遷議題態度越來越鮮明,從落實本業投資與放貸「責任投資」行為,現在更擴及產品、服務面,用減碳保單、制定產險業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用智慧電表管理各分行用電量,全面啟動愛地球新「泰」度。
國泰金控公關部協理廖昶超表示,國泰金控減碳成果「不是句點,而是逗點,在減碳、愛地球的路上會走得更好。」他也呼籲,各界要找減碳、環保「神隊友」直接找國泰就好,因為「國泰有5萬名員工、1,400萬名客戶,占全台一半人口。」
環保署管制考核及糾紛處理處副處長羅仁鈞則表示,環保署推動綠色碳標籤從民國99年開始上路,至今年滿十年了,期間通過近1千多件的商品,但能獲得「減碳標籤」(三年內碳足跡減量3%以上)只有55件。國泰人壽直接跳級申請「減碳標籤」不只達到減碳3%目標,國泰人壽行動投保電子保單更減碳達14%,超出其他家甚多,下一次要再減3%要更努力。不過,他指出,審議委員會也會評估,若是已達到減碳極限的話,只要繼續維持還是可以過關。
國泰金控綠色營運小組組長暨國泰人壽副總經理宮篤志表示,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全球風險報告,前五大風險都跟「環境」有關,跟以往還有政治、經濟風險很不一樣。聯合國最新預測2050年,全球會有2億人變「氣候難民」,因島國消失需要遷移,台灣亦有293萬人受氣候影響必須遷移,若全球溫度上升2度,全台有587萬人需要遷移。
宮篤志指出,想要降低保險碳足跡、數位轉型,有如「恰似你的溫柔」歌詞裡的一句話「這不是件容易的事」,許多年紀大的同仁、客戶都還是習慣用紙本要保書,但國壽自2012年啟動無紙化服務,業務員透過平板,除提升效率,更大幅減少紙張用量。透過ISO14067碳足跡驗證,每張保單從製作、營運服務,到廢棄階段產生3.37公斤碳排放量,相較三年前減少超過5,000公噸,相當於種下40萬棵樹的碳吸附量,獲得保險業第一張且唯一環保署減碳標籤,每張保單也認證為「綠色商品」。
宮篤志指出,目前國壽已有15座綠建築、17個綠建築認證、6個申請中,像是台北國泰置地廣場、台中烏日大樓都是節能、節電、水循環利用的綠建築,台中烏日大樓更是拿到美國與台灣綠建築雙認證,也是保險業規模最大自發自用太陽能面板的大樓。
國泰產險也領先業界制定產險業「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PCR)」並在2020年2月取得碳標籤認證。國泰產險資深副總許嘉元表示,企業減碳如同一個人減重,必須先量體重,才能設定目標。了解排碳量才能有效減碳,計算每件保單碳排放量,從中找到排碳熱點才能有效地減,其中發現,「保單招攬服務運輸」排碳量最高。
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王志峰表示,國泰在綠色金融推廣也很積極,在風力發電的核貸放款每年可減碳130萬公噸,等同3,500座大安森林公園吸碳量,在太陽能電廠核貸也超過2千座總裝置達517MW,每年減碳超過30萬公噸,等同780座大安森林公園吸碳量。在信用卡電子帳單的推廣上也很有成效,2016年只有27.1%,但2019年已增加到39.1%,另外,從2013年起開始建置4家太陽
能分行。
「淨灘達人」黃柏豪,本身是國泰人壽的業務同仁,他從2016年起每月發起淨灘活動,四年多來邀請超過2千人參與淨灘,他指出,台灣的海岸線退縮很嚴重、逐漸在消失,其中,海灘垃圾大宗就是寶特瓶、塑膠碎片,「每次淨灘平均可撿到100公斤的塑膠」。
「就像鋼鐵人說的,這是個不完美的地球,卻是我們唯一所有的。」國泰金控綠色營運小組組長暨國泰人壽副總經理宮篤志感性的說。
宮篤志指出,感謝國泰人壽近800萬保戶的支持與信任,願意選擇電子保單並透過行動裝置,目前行動投保率達99.2%、電子保單占58.3%,減少用紙量達47棟101大樓,每張保單碳足跡3.37公斤,三年間相比減少超過14%。
宮篤志表示,國壽減碳由內而外,包括,職場減碳熱點標示(冰箱、印表機、廁所、茶水間、電源開關處)、服務流程置入標籤(電子保單封面、服務中心、商品DM等),對外宣傳包括「減碳標籤感恩季」抽獎活動,一個月內超過5萬人參與,其中近萬名國泰同仁也同步參與環保署「環保集點App」活動,讓每筆低碳消費都成為下一個環保行動的起點。
國泰產險資深副總許嘉元表示,國泰產險2018年每一件財產保險保單排放1.83公斤二氧化碳當量,2021年目標要降到1.77公斤。會持續以精進、創新、擴散方式實現「低碳營運、永續防災」的願景。
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王志峰表示,做為全台分行數最多的民營銀行,一年國泰世華銀行全台165家分行電費高達上億元,2020年12月底完成「智慧電錶」安裝,每年累計節約的電至少可省千萬元以上,就可逐步為分行汰換老舊空調設備,將最耗電的冷氣空調占比大幅下降。
氣候變遷已成為全球經濟最大風險,國泰金昨(7)日舉行「全面啟動愛地球新泰度」記者會,發表近來將氣候變遷議題「如何透過產品、服務」落實減碳的成果,若盤點從2012年起到今年,國泰整體落實在放貸、產品、服務等減碳績效,已累積拯救相當於8,219座大安森林公園。
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報告全球前五大風險都與環境有關,聯合國也預測2050年有2億人口恐成「氣候難民」,氣溫上升2度,台灣也有近600萬人需遷移,氣候變遷議題日益獲重視。
國泰金因應之道,從落實壽險、銀行投資與放貸採「責任投資」,現在更擴及產品、服務面,用減碳保單、制定產險業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用智慧電表管理各分行用電量等,全面啟動愛地球新「泰」度。
國泰金首度公布2026年前減碳約5,850公噸,各子公司同步響應,訂定具體可實踐的計畫目標。
其中國壽2030年前每年都要減碳1~2%,國泰產險2021年要拿減碳標籤,保單碳足跡要從1.83公斤降至1.77公斤。而擁有全台最多據點的國泰世華銀行2025年前也要全面導入電費最佳化,轉型智慧用電分行。
國泰金為國內金融業龍頭,有5萬多名員工,全台六成、近1,400萬人口都是客戶,國泰金控公關部協理廖昶超表示,國泰金幾年前開始走向永續之路,如今有一些不錯的成果,但這「不是句點而是逗點,讓國泰減碳愛地球的路走得更遠更好」。
環保署管制考核及糾紛處理處副處長羅仁鈞表示,環保署推綠色碳標籤從2010年上路,至今通過近1,000件商品,能獲減碳標籤只55件,目標是要求五年減碳3%,服務業減碳不容易,沒想到國壽一申請就減少14%。國泰積極落實減碳,讓綠色的國泰招牌,更多一層「環保的象徵」。
國泰金矢志成為亞太地區「綠色金融品牌」領導者,持續協助社會往低碳經濟轉型。
許嘉元表示,減碳須先計算產品碳足跡,找出其生命周期中能資源耗用量較大的碳排熱點,才能著手減碳,但過去業界沒此規則,有鑑於此,國泰產險領先業界制定PCR,按照行政院環保署規範流程,訂定適用的產品類別規則,獲其核准,做為未來同業可採用的典範,據了解已有同業擬跟進。
國泰產險也首創保單綠色足跡,並取得ISO14067碳足跡認證,盤查算出2018年每件產險服務需1.83公斤,2020年2月成為首家獲環保署「碳標籤」產險。
根據保發中心資料顯示,2018年之前,每年寵物險投保件數都只有兩位數,2018年有728件,到了2019年已提高至7,814件,投保件數已十倍成長,產險業者表示,今年前七月寵物險投保件數已逾2.5萬多張。
這兩年國內的寵物保險興起,飼主對保險的需求也慢慢提升,產險公司不斷的升級保障內容、投保資格,讓保險日趨貼近飼主的需求。飼主在幫寵物投保的時候可依「醫療保障」、「補償比例」及「承(續)保年齡」進行評估,使得寵物險投保明顯增。
目前市面各產險業者推出寵物險保障內容各有特色,據了解,華南產、國泰產、明台產、泰安產等多家寵物險都很熱銷。如華南產險的特色為「無自負額、醫療險沒有理賠次數限制,同時針對貓狗採行差異化保費」;而國泰產險寵物險在去年11月推出之後銷售件數直線竄升,該寵物險最特別之處在有癌症升級專案,國泰產險寵物險除了有一般醫療保障,並提供寵物癌症病理檢驗費用保險及寵物癌症化學或放射線治療費用,是目前市面上寵物險所沒有的保障。
明台產險寵物險在2019年曾經得到「創意獎」,明台產險說,只要毛小孩8歲以前投保並勾選自動續約可續保至終身。另明台產險在今年針對「寵物高齡化」又推出第三代保單,第三代寵物險最大特色即是提供國內最高保額的實支實付型喪葬費用保障,可以用人性化方式處理毛小孩往生後事。
最早推出寵物險的泰安產險,若毛小孩主人因意外或疾病住院超過三日,寵物需安排寄宿,可申請寄宿日額費用,每日保額最高3千元,寵物不慎造成他人受傷或財損,保額高達100萬元且無自負額。
由於近期國內旅遊興盛,國泰產說,自今年7月該公司再推出寵物意外保險,承保範圍除常見的意外醫療費用、意外喪葬費用、寵物侵權責任,更加碼寵物遺失協尋廣告及安置收容費用、寵物意外傷害事故重新認養費用,年保費僅需999元,讓小資族的飼主帶寵物出門在外更安心。
產險業者提醒,投保時須留意填寫的投保資料是否和寵物登記證或寵物登記網的資料相同。
台灣產險市場再掀保護風潮,國泰世紀產物帶來全方位居家保障!近期,民眾對於住宅安全的關注不斷升温,隨著天災人禍的頻繁發生,許多家庭開始尋求更全面的保險保障。國泰世紀產物為應對這一需求,推出了一系列的住宅保險產品,其中「好心安居家綜合保險」特別受到矚目。
「好心安居家綜合保險」不僅涵蓋了傳統的住宅火災與地震基本保險,還擴大了保障範圍,包括住宅颱風及洪水災害補償保險。這項產品的一大特色是動產、不動產保額共用,理賠時不扣折舊、實損實賠,給予消費者更實際的保障。此外,高額的第三人責任保險也能有效減輕意外事故時的經濟壓力。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的呂文泉副總經理指出,許多民眾在辦理房貸時,會投保住宅火災及地震基本保險,但這些保險的保障範圍往往有限。例如,一般型住宅火險的保險金額較低,且理賠時還會扣折舊,實際獲得的保險金額會更低。而地震基本保險只有在房屋全損或半損時才會理賠,這對於住家來說,保障並不充分。
國泰產險的資深副總許嘉元則表示,他們的「住家保戶傘」主要承保受損機會較高的裝潢和動產,無論是火災、天災或常見意外事故所致的損害皆在理賠範圍內。此外,這項保單還擴大了承保範圍,包括工作場所、租賃或暫時搬遷的地點,以及住家50公尺內的自有機車遭意外焚毀的保障。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民眾對於居家安全的保障需求不斷增加。國泰世紀產物的這些產品,正是為了滿足這一需求而設計,旨在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居家保障,讓每個家庭都能安心生活。
國泰世紀產物,這家台灣知名的保險公司,近期針對住家保戶的保障範圍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我們專訪了國泰產險的資深副總許嘉元,他提醒大家,在家裡進行各種活動時,要特別小心,因為家裡的意外事故可能會導致住院治療等額外支出。這時,住家保戶傘的保障就派上用場了,它可以為非疾病引起的意外事故提供理賠。 許嘉元副總強調,不論是家庭日常活動還是居家裝修,都應該注意安全。例如,現在許多民眾購買预售屋或新屋,在室內裝修時,應該盡量選擇耐燃性材料,避免使用易燃材料,降低火災風險。此外,保持逃生動線暢通,安裝住宅用火災警報器和滅火器,都是重要的安全措施。 除了國泰世紀產物,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也推出了「好心安居家綜合保險」,這款保險可以為住家發生意外事故時造成的第三人身體受傷或財物受損提供保障。比如,家裡失火濃煙燻導致鄰居受傷,或是火災意外延燒到鄰居房屋,這款保險都能提供最高1,000萬元的第三人責任保險,保險期間內最高可達4,000萬元,讓民眾可以將求償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 許嘉元副總還提醒大家,使用電器時也要注意安全,選購合格的商品,避免線路過載,並在夜間或無人時避免充電,以降低電氣火災的風險。最後,他也強調做好損害防阻的重要性,比如安裝火警警報器、關閉瓦斯等,都是預防意外發生的有效方法。
另外,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的「好心安居家綜合保險」,也針對住家發生意外事故可能造成第三人身體受傷或財物受損,如家裡失火濃煙燻導致鄰居嗆昏,或火災意外延燒到鄰居房屋,「好心安居家綜合保險」提供第三人責任保險每一事故保額最高1,000萬元,保險期間內最高4,000萬元的高額保障,可讓民眾將可能的求償風險統統轉嫁給保險公司。
產險業者指出,近期不動產升溫,許多購買預售屋或是新屋的民眾,在室內裝修時,建議盡可能選擇耐燃性材料,木造裝潢雖然溫馨但卻容易助長火勢。保持逃生動線暢通,若有鐵窗應增設安全逃生口。
另外,公寓與透天厝住戶建議安裝住宅用火災警報器與滅火器,以利在火災發生時即刻應對。選購具有商品檢驗合格標章及過載安全裝置的延長線,並安全使用電器,避免線路過載或是在夜間或無人時充電,進而造成電氣火災。
此外,也建議事前要做好損害防阻,如住宅加裝火警警報器或滅火器、隨時記得關閉瓦斯等。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指出,「好心安居家綜合保險」為提供民眾更全面的居家住宅防護,保障範圍除了涵蓋一般住宅火災與地震基本保險中的財物損害、第三人責任、玻璃損壞、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及今年新制加入住宅颱風及洪水災害補償保險之外,另加上輕損地震造成的不動產、動產受損也有賠,最主要特色在於動產、不動產保額共用,理賠不扣折舊、實損實賠,另外第三人責任保險的高額保障,可大幅減輕意外事故遭第三人求償時的經濟壓力。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發言人呂文泉副總經理表示,民眾向銀行辦理房貸時,多半會配合投保住宅火災及地震基本保險,但一般型住宅火險保障相當有限,動產、不動產保險金額採分開計算,尤其屋內動產最高保障80萬元,且理賠時還要被扣折舊,等於民眾領到的保險金會更低,另外地震基本保險只有當房屋因地震達到全倒或半倒的「全損」嚴重損害,才會理賠最高150萬元,明顯無法為住家提供適切的保障。
「好心安居家綜合保險」提供動產、不動產保險金額彈性共用且實損實賠的保障,例如最常因火災、閃電雷擊、爆炸、意外事故所致之煙燻導致受損的裝潢、家電、家具等動產,在保險額度之內,損失有多少理賠就有多少;另外,由於不是每次地震都會造成住宅「全損」的重大損害,當住宅及屋內動產因地震輕微受損,也能以輕損地震附加條款獲得保障。
國泰產險資深副總許嘉元表示,以國泰產險獨家商品「住家保戶傘」為例,主要承保受損機會較高的裝潢和動產,無論是火災、天災或常見意外事故所致的損害皆在理賠範圍。而個人動產方面往往需隨身攜帶,不受到空間限制,可以擴大承保到工作場所、其他租賃或暫時搬遷的地點。至於國內騎乘機車人數眾多,這張保單更進一步將住家50公尺內的自有機車遭意外焚毀也納入保障範圍。
另外,民眾如擔心住家發生意外事故波及鄰居,或是平常在外活動不小心造成他人傷亡或財物損失而延伸的賠償責任,例如寵物咬傷鄰居、家中看護外出不小心撞壞他人物品等,都屬於住家保戶傘的賠付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