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泰世紀產物(公)公司新聞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表示,當大環境出現新議題時,往往可以鑑別出一間企業永續議題的落實程度,皆可以看出企業的「前瞻性」、「勇氣」及「細節」。國泰在永續道路上透過領先的專業能力超前部署,重視實戰力,讓國泰成為台灣截至目前簽署赤道銀行中極少數真正承作過赤道案件的金融業者。
獲頒傑出方案獎的國泰產險,長期關注氣候變遷風險議題,結合產險業的核心能力,持續以綠色保險及損害防阻技術協助社會強化抗災應變能力,並積極推動數位服務低碳流程,今(2020)年更成為首家取得環保署「碳標籤」的產險公司,以數據科學實踐減碳行動,全方位的表現在遠見CSR獎項脫穎而出。(黃英傑)
【新聞報導】 近年來,隨著外送行業的興盛,投入這一行業的人數也日趨增多。不過,許多外送員可能並不知道,如果車輛出租給他人,或是收受報酬載運乘客、貨物等行為,在汽車保險契約中可能屬於不保事項。因此,即使外送員已投保一般的車體、第三人責任險,在事故發生時,仍可能無法獲得保險理賠。 針對這個問題,富邦產險和國泰產險均表示,已推出「營業機車附加條款」,並可透過網路進行投保,目前該服務的網路投保件數每月正穩定成長。 由於外送員在執行任務時,經常需要在繁忙的道路上穿梭,與高價名車擦撞或因非兩車事故造成的自摔,都可能導致昂貴的損失。因此,許多外送員會自行加保「營業機車附加條款」、超額責任險以及駕駛人傷害險等,以分散送貨或送餐風險。 以國泰產險為例,首次投保「營業機車附加條款」的外送員,無論男女,只需年繳2,481元保費,即可享有第三人責任險的基本保障,每一人體傷死亡上限200萬元、每一事故給付上限400萬元,以及每一事故財損上限30萬元的保險保障。 此外,富邦產險也推出營業機車附加條款,成為第一家在官網提供機車外送員線上投保的業者。外送業務員只要在網路投保時勾選附加營業機車附加條款,即可完成車體損失與對第三人責任險的投保。網路投保還享有任意險保費九折優惠,非常實惠。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近期投入外送行業的人數日趨增多,投保營業機車附加條款的件數也每月穩定成長。這顯示了外送員對於保障意識的提升,以及產險業者在提供相關服務上的努力。
標普全球評級主權評等辦公室表示,面對疫情帶來的經濟逆風,靠著出口支撐經濟的台灣,主權評等所以能夠站穩,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台灣擁有強勁的淨外部資產部位,二是強大的貨幣靈活性,三是競爭激烈的民營部門促進台灣經濟的活絡性。
基於紓困疫情而動用的財政支出,今年可能溫和惡化,但標普預計不會顯著增加政府債務,且過往干擾台灣主權評等的兩岸關係,也不會從根本上破壞台灣的經濟穩定。
最新主權評等報告中也分析台灣的貨幣政策,肯定中央銀行能在台灣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裕下,維持通膨率低且穩定,預期中期(mediumterm)通膨展望溫和。
此外,相對具有彈性的新台幣匯率,有助舒緩經濟及金融的衝擊。低通膨與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裕也有助降低政府債務利息負擔。
標普指出,「預期台灣經濟增長將在2021年反彈」,預估台灣2021年實質GDP年增率可達4%,且如果台灣財政大幅改善,政府利息支出能低於收入的5%,台灣主權評等等級還可能會提高。另外則是中美的緊張關係若得到實質緩解,從而降低台灣經濟和出口增長的風險,標普也可能會提高評級。
但台灣保險業三大巨頭國泰金控、富邦金控和南山人壽及其大多數受評的集團成員,則被標普台灣子公司中華信評調整信評展望,由「穩定」調為「負向」,理由均是市場波動加劇,投資風險升高,受影響的業者包括國泰人壽、國泰金控、國泰產險、國泰證券、富邦人壽、富邦產險、富邦證券、富邦華一銀行、富邦金控、南山人壽與南山產物。
美食外送平台為近年崛起的新商業模式,由於民眾多不知如車輛因 出租予他人,或收受報酬載運乘客、貨物等類似行為,在汽車保險契 約中屬於不保事項,因此,即使外送員已投保一般的車體、第三人責 任險,在事故發生時,仍將無法獲得保險理賠。
產險業者表示,民眾如因近期失業轉作外送員,除了建議再加保「 營業機車附加條款」,至於現有相關保單,要跟原有保險公司更改個 人職業風險才有完整的保障,不過,大部份外送員並不是那麼了解保 險相關規定。
目前有些外送平台業者已幫旗下外送業務員投保相關保單,如之前 foodpanda已宣布率先響應台北市政府制定的「台北市外送平台業者 管理自治條例」等規定,從2020年起由國泰產險承保該公司平台上萬 名外送人員團體險,並優於現行法規的團體傷害保險保障。保障內容 含因意外傷害致失能或死亡之保險200萬元,意外傷害之醫療險實支 實付型最高給付3萬元,及日額支付型每日1千元。
國泰產險說,外送人員常須於大馬路穿梭趕單,若不慎與高價名車 擦撞,或因非屬兩車事故造成的自摔,即可能須付出高昂的損失。不 少外送人員還會自行加保「營業機車附加條款」、超額責任險以及駕 駛人傷害險等以分散送貨或送餐風險。
以首次投保國泰產險「營業機車附加條款」為例,不論男女外送員 ,投保第三人責任險基本保障,年繳2,481元保費,每一人體傷死亡 上限200萬元、每一事故給付上限400萬元,以及每一事故財損上限3 0萬元的保險保障。
富邦產險也表示,為解決外送員的保險缺口及便利投保,富邦產險 開發推出營業機車附加條款,是第一家於官網提供機車外送員線上投 保的業者,外送業務員只要在網路投保時勾選附加營業機車附加條款 ,即可完成車體損失與對第三人責任險。另外,網路投保還有任意險 保費九折優惠,因近期投入外送行業的人數日趨增多,投保營業機車 附加條款的件數每月穩定成長。
2020年,台灣金融業界再傳佳音,國泰金控與國泰產險雙雙榮獲遠見雜誌頒發的第16屆CSR企業社會責任獎。國泰金控連續兩年蟬聯遠見CSR年度大調查獎首獎,而國泰產險則以「產險業的新篇章─國泰低碳綠險記」獲得杰出方案─環境友善組楷模獎,展現其在永續發展上的卓越成果。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在頒獎典禮上強調,企業在面對新議題時,能否落實永續責任,體現了企業的前瞻性、勇氣和細節關注。國泰金控不僅透過領先的專業能力在永續道路上超前部署,更重視實戰力,成為台灣極少數承作過赤道案件的金融業者。
遠見CSR獎是台灣嚴謹度及鑑別度最高的企業社會責任獎項之一,從策略規劃、公司治理、社會及環境績效、利害關係人議合等多個面向評鑑企業的CSR表現。國泰金控獲獎的原因在於其率先成立「企業永續辦公室」,將國際趨勢及利害關係人需求與營運連結,積極將永續思維融入營運流程。
國泰產險則以綠色保險及損害防阻技術,不斷提升社會的抗災應變能力,並積極推動數位服務低碳流程。2020年,國泰產險更成為台灣首家取得環保署「碳標籤」的產險公司,以數據科學實踐減碳行動,降低對環境的負面衝擊。
國泰金控在永續發展上的努力不僅限於內部運作,還延伸至投資領域。國泰是台灣首家計算有價證券碳足跡的金融業,並透過責任投資作法降低投資風險。此外,國泰金控的子公司國泰人壽、國泰產險和國泰證券也入選證交所公布的「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較佳實務遵循名單」。
在市場競爭方面,證券商也將與銀行競爭高資產客戶理財業務。金管會公布,符合條件的券商可申請開辦身家逾1億元以上高資產客戶的財管業務,預計最快8月即可上線。這將引發銀行與證券商對高資產客戶的競爭,進一步推動金融業的發展。
國泰金控與國泰產險榮獲2020年第16屆遠見雜誌CSR企業社會責任獎,再度展現其在永續發展上的領先地位。國泰金連續兩年蟬聯遠見CSR年度大調查獎首獎,而國泰產險則以「產險業的新篇章-國泰低碳『綠』險記」獲得傑出方案-環境友善組楷模獎,雙雙獲得遠見CSR獎項認證。
今年因應新冠肺炎,遠見CSR獎頒獎典禮改為線上進行。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表示,面對大環境的變遷,企業的「前瞻性」、「勇氣」及「細節」顯得格外重要。國泰在永續發展的道路上,透過專業能力超前部署,重視實戰力,成為台灣極少數承作過赤道案件的金融業者。
國泰金控表示,此次獲獎是因為它率先成立「企業永續辦公室」,並將國際趨勢及利害關係人需求與營運連結。國泰積極將永續思維融入營運流程,除了簽署赤道原則(EPs),還自願對接三大國際架構,採用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架構(TCFD),並將ESG元素嵌入商品設計、投資控管、放貸機制等。
國泰產險則以綠色保險及損害防阻技術,持續關注氣候變遷風險議題,並積極推動數位服務低碳流程。2020年,國泰產險更成為首家取得環保署「碳標籤」的產險公司,以數據科學實踐減碳行動,降低對環境的負面衝擊。
國泰金控還是台灣首家計算有價證券碳足跡的金融業,並透過責任投資作法降低投資風險。國泰金控更是台灣唯一參與CDP Non-Disclosure Campaign的金融業,連續兩年入選道瓊(DJSI)世界指數,並獲CDP領導等級(A-),顯示其在永續作為上的領先地位。
2020年度遠見CSR獎因應新冠疫情,改為線上頒獎,國泰金控總經 理李長庚表示,當大環境出現新議題時,往往可鑑別出一間企業永續 議題的落實程度,皆可以看出企業的「前瞻性」、「勇氣」及「細節 」。國泰在永續道路上透過領先的專業能力超前部署,重視實戰力, 讓國泰成為台灣截至目前簽署赤道銀行中極少數真正承作過赤道案件 的金融業者。
遠見CSR獎為台灣嚴謹度及鑑別度最高獎項之一,從CSR策略規劃、 公司治理、社會及環境績效、利害關係人議合等各面向,評鑑企業整 體CSR表現。此次獲獎原因,國泰金控率先成立策略規劃單位「企業 永續辦公室」,並作為企業橫向溝通的樞紐,由總經理帶領將國際趨 勢及利害關係人需求與營運連結,在永續議題上不僅抱持著「超前部 署」的積極態度,將永續思維與營運流程結合,除了簽署赤道原則( EPs),自願對接三大國際架構,採用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架構, 將商品設計、投資控管、放貸機制等嵌入ESG元素。
國泰產險長期關注氣候變遷風險議題,結合產險業的核心能力,持 續以綠色保險及損害防阻技術協助社會強化抗災應變能力,並積極推 動數位服務低碳流程,2020年更成為首家取得環保署「碳標籤」的產 險公司,以數據科學實踐減碳行動,降低對環境產生的負面衝擊,全 方位的表現在遠見CSR獎項脫穎而出。
國泰是台灣首家金融業計算有價證券的碳足跡,以了解投資部位的 碳風險,並透過責任投資作法(與被投資企業議合),降低投資風險 ,為台灣唯一參與CDP Non-Disclosure Campaign的金融業,議合成 效讓台灣成為成功率全球排名第九的國家。
在證交所公布的「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較佳實務遵循名單」, 國內五家中更有三家為國泰子公司(國泰人壽、國泰產險和國泰證券 );另一方面,國泰金控入選MSCI ESG Rating A level,且連續兩 年入選道瓊(DJSI)世界指數,更於今年獲CDP領導等級(A-),為 台灣金融業最佳企業,永續作為受高度肯定。
今年度遠見CSR獎因應新冠肺炎,改為線上進行頒獎典禮,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表示,當大環境出現新議題時,往往可以鑑別出一間企業永續議題的落實程度,皆可以看出企業的「前瞻性」、「勇氣」及「細節」。國泰在永續道路上透過領先的專業能力超前部署,重視實戰力,讓國泰成為台灣截至目前簽署赤道銀行中極少數真正承作過赤道案件的金融業者。
國泰金表示,此次獲獎原因,主要率先成立策略規劃單位「企業永續辦公室」,並作為企業橫向溝通的樞紐,由總經理帶領將國際趨勢及利害關係人需求與營運連結,在永續議題上不僅抱持著「超前部署」的積極態度,將永續思維與營運流程結合,除了簽署赤道原則(EPs),自願對接三大國際架構,採用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架構(TCFD),將商品設計、投資控管、放貸機制等嵌入ESG元素。
獲頒傑出方案獎的國泰產險,亦長期關注氣候變遷風險議題,結合產險業核心能力,持續以綠色保險及損害防阻技術協助社會強化抗災應變能力,並積極推動數位服務低碳流程,2020年更成為首家取得環保署「碳標籤」的產險公司,以數據科學實踐減碳行動,降低對環境產生的負面衝擊,全方位的表現在遠見CSR獎項脫穎而出。
國泰為台灣首家金融業計算有價證券的碳足跡,以了解投資部位的碳風險,並透過責任投資作法(與被投資企業議合),降低投資風險,為台灣唯一參與為台灣唯一參與CDP Non-Disclosure Campaign的金融業,議合成效讓台灣成為成功率全球排名第九的國家的金融業,且連續兩年入選道瓊(DJSI)世界指數,更於今年獲CDP領導等級(A-),為台灣金融業最佳企業,永續作為備受肯定,更讓國際認識台灣。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大家的生活模式都產生了變化,大家為了降低感染風險,開始保持社交距離、減少外出。根據最新統計,台北市每千人擁有的汽車數量創下近年新高,而台北捷運的客運人次則較去年同期減少了7.85%。在這樣的背景下,保險業也開始進行數位超前部署,其中,國泰世紀產物就是一個典範。
為了滿足消費者對保險商品的需求,國泰世紀產物推出了線上投保小幫手,透過大數據資訊和客戶反饋,幫助保戶快速定錨合適的保障內容。這樣的服務對於保險新手來說,真的是一大福音。
當意外發生時,理賠申請也變得更加便捷。國泰世紀產物透過智能引導,讓保戶能夠輕鬆完成理賠申請的各項手續,並上傳相關證件照片。這樣的數位服務,大大提升了理賠的速度和溫度。
此外,國泰世紀產物還提供保單到期前的自動提醒服務。透過數位推播,保險公司會在保單快到期時提醒客戶,避免保障中斷的問題。
國泰世紀產物不僅提供上述服務,還進一步引導客戶檢視既有保障,提供便捷的續保、繳費、或加保服務。這樣的數位金融科技,讓保險業更加貼近消費者的生活,也讓保險商品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總之,國泰世紀產物通過數位化轉型,不僅提升了自身的服務品質,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加便捷的保險體驗。在這個數位化浪潮中,國泰世紀產物正以自己的方式,為保險業的未來發展開辟新的道路。
面對商品銷售與服務型態的變化,傳統透過通路與客戶接觸的保險業,也進行數位超前部署,將部分重心轉往線上,已耕耘數位轉型的企業,趁此疫情發燒階段,加快數位匯流腳步,結合大數據與數位科技,協助民眾透過零接觸,安心、省時地獲得保障。
細究保險業創新的數位保險服務,目前主要有三大類。
一、保戶需求,線上投保小幫手幫忙定錨。不少人在面對各式保險及附加險種商品時,可能因不了解而困惑,許多企業也投入資源,欲解決民眾苦惱。
例如,國泰產險就有線上車險投保的智能服務,透過大數據資訊及客戶反饋,開發出聰明的線上投保小幫手,即使是保險新手,透過問卷填答使用習慣,就能設計出符合需求的保障內容。
二、理賠大小事,靠智能引導完成。當意外來到,理賠申請是一大關鍵,民眾應如何享有理賠速度與溫度?可運用數位服務,透過智能引導,填寫理賠申請資料及上傳證件照片。
一般而言,保險公司收到申請後,會主動聯繫理賠,而部分保險公司更是有快速理賠的機制,讓理賠音速到位。
三、忘記續保?保期快到期自動提醒。許多人在保險上的痛點是,因部分產險商品(如車險)提供1年期的保障,如果忘記設定提醒,又沒有注意到相關通知信件,可能讓保障中斷。
保險服務數位化後,在保單快到期前,保險公司可用數位推播方式提醒客戶。例如,把保險公司加為LINE好友,保單快到期了,保險公司會LINE推播提醒。
國泰產險不只提供上述服務,更進一步引導客戶檢視既有保障,提供便捷續保、繳費、或加保的服務。
數位金融科技的推展,為一向被認為較艱深難懂的保險商品,架構了生活場景入口,也讓保險業提供更多創新服務,民眾透過手機即可進行網路投保或理賠申請,並能即時反饋意見,保險公司也持續優化客戶服務。
數位金融重點,仍在金融服務本身,如能透過數位軟實力滿足民眾需求,不僅帶來更好的金融體驗,也能協助更多人安心安穩生活,讓民眾與保險公司共創雙贏。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台灣產險市場也受到不小的衝擊。根據最新數據,產險網路投保在首季的成長率僅達到不到三成,投保金額同比增長28%,投保件數則只上升了3%。其中,旅綜險的投保金額雖然比去年同期增加43萬元,但由於國外旅遊在3月後大幅減少,網路投保的旅綜險金額仍顯著下滑,從去年同期的1,721萬元降至218萬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各產險公司都在尋找網路投保的「明日之星」。富邦產險推出了面向外送員的「營業機車附加條款」,提供人車保障;國泰產險則推出了手機碎屏險、為機車美食外送員量身打造的營業機車附加條款,以及低價寵物險;新光產險則推出了每日不到1元的「個人綜合險」和「罩fun假」傷害商品專案。 國泰世紀產物在網路投保方面也展現了創新。他們推出的保單包括專為機車美食外送員設計的產品,以及早投保早划算的寵物險,僅需一天6元起,就能為寵物提供全年保障,包括看診、住院、手術等費用,最高可達12萬元,連主人住院時寵物的寄宿費用也有保障。 此外,各產險公司還積極提升網路投保功能。例如,泰安產險的網路投保系統具有獨特的自動辨識功能,客戶輸入身分證字號和車號,系統即可判斷被保險人身份,並精準選擇車輛款式,線上投保還能即時計算保費。
根據產險公會資料顯示,產險業者首季旅綜險投保金額為5,041萬元,雖比去年同期4,898萬元多了43萬元,然國外旅遊到3月才真正大減,使得產險網路投保旅綜險金額只剩下218萬元,明顯低於去年3月同期的1,721萬元。
至於產險首季網路投保成長率最多則是其他險和住火險,其他產險包括寵物險、手機險、登山險等等,顯示沒有旅綜險之後,產險公司正在尋求網路投保的「明日之星」保單。
富邦產險表示,目前網路投保有上線「營業機車附加條款」,對於外送員的騎乘風險,提供全方位人車保障。另外,也有提供網路投保登山保險,除提供意外傷害及特定事故如山崩、失足、高山症、失溫及中暑等產生的死亡、失能及醫療費用。
國泰產險在網路投保也推出數張有特色的保單如手機碎屏險,還有專為機車美食外送員打造的專屬商品的營業機車附加條款以及愈早投保愈划算的寵物險,一天只要6元起,就能提供毛孩一整年的保障。保障範圍包含寵物看診、住院、手術費用等累計最高12萬,連飼主住院時寵物寄宿費用都有保障。
新光產險網路投保則推出每日不到1元就有多項保障的「個人綜合險」還有一張「罩fun假」一年期小額傷害商品專案,該保單最大的特色是假日期間自動增額。
各產險公司除了推特有網路投保的保單外,更積極加強網路投保功能,泰安產險表示,該公司網路投保系統透過獨家的自動辨識功能,客戶只要簡單輸入身分證字號和車號,系統就可判斷被保險人是否為車主本人且讓客戶能更精準選擇正確的車輛款式,且線上投保能即時計算保費。
產險市場再掀農業保單風潮,國泰世紀產物領航新趨勢
近年來,台灣農業保險市場越發活絡,眾多家產險公司紛紛推出新產品,為農民提供更多保障。今年第一季,台灣產險市場已經銷售了五種農業保單,其中包括旺旺友聯產險的棗保單、富邦產險的農業設施保單、一期稻作保單,以及明台產險的禽流感、文旦柚等保單。產險業者們表示,今年將繼續為農民保障盡心力,預計將推出五種以上的新型農業保單,讓農漁民有更多選擇。
自2019年以來,台灣農業保險市場已經推出了20種保單,再加上農會推出的香蕉保單、台東農會的釋迦保單等,市面上已有22種農業保單。而富邦產險的茶葉、文蛤,華南產險的火龍果,以及新光產險的葡萄等新農業保單也正在研發中。預計在今年年底之前,市面將有25種以上的農業保單供農漁民選擇。
國泰世紀產物表示,產險業者對農業保險的開發需求主要來自農金局的推動。農金局每年都會發文提供期望開發的保險商品品項給產險公會,再由公會轉發至各產險公司進行評估。這種合作模式不僅促進了產險公司與農業產業的融合,也加速了農業保險產品的創新。
根據保發中心的資料,農業保險近五年來的投保件數及保費收入都呈現穩定增長。2019年,農業保單的投保件數和保費收入都創下了近年來的新高。投保件數從2015年的不到20件增加到1萬8千多件,農業年保費從約70萬元增加到逾1.5億元。2019年共理賠8千多萬元,賠款率逾50%。
雖然農業保單的賠率並非最高,但由於保費低廉,且產險公司沒有相關歷史資料及數據可供參考,每推出一項農業保單都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因此,產險公司承作農業保單都是秉持企業社會責任的精神,投入承保與新品項開發。
隨著農業保單投保率的逐漸上升,農漁民漸漸意識到農業保險的重要性,並感受到它帶來的災損補償效果。加上政府的推廣和保費補助,農漁民投保農業保險的負擔大大降低,農業保險市場的發展前景可期。
產險業者在2019年推出了20種保單,外加農會推出的香蕉保單、台 東農會的釋迦保單等,市面上已有22種農業保單,各產險正在研發的 農業保單計有富邦產險的茶葉、文蛤,華南產險的火龍果以及新光產 險的葡萄等數項農業保單,若加上新農業保單,預計在今年年底之前 ,市面將有25種以上的農業保單。
國泰產險表示,產險業者對農業保險之開發需求主要仍是由農金局 啟動,每年農金局發文提供期望開發之保險商品品項予產險公會,再 由產險公會轉發至各產險公司,由產險公司進行商品開發評估,後續 公會再進一步統合協商。
根據保發中心的資料顯示,農業保險近五年來,每年投保件數及保 費收入持續增,2019年投保件數、保費收入,雙雙來到近年新高,投 保件數從2015年不到20件、保費收入約70萬元,到去(2019)年農業 保單投保件數已來有1萬8千多件,農業年保費已來到逾1.5億元,20 19年共理賠8千多萬元,賠款率逾50%。
乍看之下,農業保險賠率並非最高,但農業保單一年保費還不到2 億元,但產險公司沒有相關歷史資料及數據可供參考,每推出任何一 項農業保單都需投入相當多人力物力及時間,可說費時又費工,因此 ,產險公司承作農業保單都是秉持企業社會責任投入承保與新品項開 發。
產險業者表示,所幸農業保單投保率正慢慢增溫,農漁民業者漸漸 感受到農業保險確實可以帶給他們災損補償,加上政府推廣以及保費 補助,大大降低農漁民投保農業保險的保費負擔。
台灣住宅地震險投保率短期波動,業界呼籲重視居家保障
近來,台灣住宅地震險的投保率經歷了一波小小的起伏。雖然在2019年底時,投保率成功突破35%,但到了今年元月底,投保率又下降至34.89%。這一變動讓不少產險業者表示關注,並呼籲民眾重視住宅保障的重要性。
根據保發中心提供資料,2020年1月投保的基本地震險有效件數從2019年底的310萬2千多件降至元月底的309萬7千件。不過,業界普遍認為,這次的投保率下降可能是短期現象,與元月農曆年春節工作天數較少有關。
眾多產險公司如旺旺友聯保險、富邦產險、國泰產險、新光產險、臺灣產物以及華南產險等主管都表示,從第一季住宅火險(含基本地震險)保費較去年同期成長5~6%來看,1月住宅地震險投保率下降應該是短期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住宅火險投保率達到35%,但仍有65%的自用住宅沒有任何保障。由於房價不菲,許多民眾為了購房不得不花費畢生積蓄或承擔20~30年的房貸,因此投保住宅火險(含地震險)相當重要。
目前,各產險公司都提供住火險(含基本地震險)外,還推廣各種居家綜合險,保障內容涵蓋不動產、屋內動產、第三人責任險等,年保費多落在數千元,保障範圍廣泛。
例如,旺旺友聯保險推出的住家綜合險,就包括住宅地震險、財物損失險、住宅玻璃險、第三人責任險及額外费用的賠償等。
此外,泰安產物和臺灣產險還推出「綠活居家險」,該保險專案具有六大特色,包括理賠不扣折舊且無自負額、第三人賠償保額彈性運用等,適合關注健康與環保的消費者。
國泰產險則表示,現行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僅保障建築物本體,不包含裝潢及動產。對於有其他地震保險需求的民眾,可參考國泰產險的「住家保戶傘綜合保險」,以補足地震基本保險的保障缺口。
新冠肺炎影響下,台灣民眾居家時間不斷增加,帶來「宅經濟」興起。然而,隨著居家的時間拉長,相關意外事故的風險也隨之升高。國泰產險提醒大家,即便在家也要注意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損失發生。特別是家裡開伙次數增多,火災風險上升,甚至可能危及鄰居。此外,家裡活動增加,家人若發生意外,可能還要承擔住院治療的額外支出。因此,投保一個全面的住宅綜合型保險就變得格外重要。
國泰產險推出的「住家保戶傘綜合保險」,不僅能夠保障財產損壞、賠償責任及在家受傷的損失,還能夠承保地震、颱風洪水等災害造成的小額損失。這款保險的最大特色是,動產承保範圍不僅限於住家,還包括工作場所、租賃處所或暫時送修地點,甚至離家50公尺內的自有機車也在保障範圍內。國泰產險強調,為了滿足客戶需求,理賠時不會扣除物品折舊,也不會因保額低而扣減理賠金。現在,民眾可以到國泰產險官網,以非常實惠的價格投保「住家保戶傘綜合保險」,確保居家財產和日常生活責任的保障。
根據保發中心資料顯示,2020年1月投保基本地震險有效件數從2019年底的310萬2千多件掉至元月底的309萬7千件。
旺旺友聯保險、富邦產險、國泰產險、新光產險、臺灣產物以及華南產險等主管都表示,從第一季住宅火險(含基本地震險)保費較去年同期成長5∼6%來看,1月住宅地震險投保率下降應該是短期現象。
產險業者表示,即使住宅火險投保率有35%,但卻有65%的自用住宅沒有任何保障,由於房價不便宜,民眾買一房都要花上畢生積蓄或背上20∼30年房貸,投保住宅火險(含地震險)相當重要,因此,不但要投保住宅火險,甚至投保足額,才足以分散居家風險。
目前各產險都有住火險(含基本地震險)外,各產險也都有推各種居家綜合險,保障內容除了包括不動產外,還有屋內動產、第三人責任險等,年保費都落在數千元,卻有許多保障。旺旺友聯表示,住家綜合險包括住宅地震險、財物損失險(含動產保額)、住宅玻璃險、第三人責任險及額外費用的賠償(清除費用、臨時住宿費用及臨時生活費用)
至於泰安產物和臺灣產險都有「綠活居家險」。泰安產物表示,有鑒於居家建材中的有毒物質會隨著裝修附著於室內環境,對於長時間生活於建築室內之住戶的身體健康,將會產生極大影響。因此,泰安產險結合保險專業、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率先業界研發推出「綠活居家保險」。
該專案有六大特色,一是理賠不扣折舊且無自負額;二是第三人賠償保額彈性運用;三是動產與不動產保額自由調配;四是附加輕損地震納入保障;五是理賠足額,無須比例分攤;六是專屬綠能升級,使用綠建材修復,成為節能環保新住宅。若30坪的公寓承保350萬,年保費約3,600元左右。
國泰產險表示,現行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僅保障建築物本體,不包含裝潢及動產,且建築物須達半倒以上才能理賠。如民眾有其他地震保險需求,可參考國泰產險「住家保戶傘綜合保險」,保障內容包含補償因地震所導致裝潢及動產受損的重置或修復費用,小額損失即可申請理賠,可有效補足地震基本保險保障缺口。
隨著居家時間延長,相關風險發生的機率也隨之增加,如開伙次數上升,引發火災的風險提升;火災不僅易造成家中動產、裝潢的損害,也可能連帶延燒鄰屋。
此外,居家活動增加,家人若於屋內活動發生意外,則可能導致住院治療等額外支出。國泰產險提醒,民眾從事居家活動時宜更加謹慎,同時亦可投保以動產和裝潢等為主要保障的「住宅綜合型保險商品」,一次滿足財產、責任及家人在住家意外的風險保障。
以國泰產險「住家保戶傘綜合保險」為例,除能填補財產損壞、賠償責任及在家受傷的損失,亦可補償地震、颱風洪水等災害造成的小額損失。更特別的是,住家保戶傘同步擴大動產承保範圍,讓保障不僅限於住家,還延伸至工作場所、租賃處所或暫時送修地點,就連離家50公尺內的自有機車,也在承保範圍內。
國泰產險表示,因瞭解民眾所需,為提供客戶充分保障,該保險在理賠時,不須扣除物品折舊,也不會因為保額低,而扣減理賠金。民眾可到國泰產險官網,即可以銅板價投保「住家保戶傘綜合保險」,落實對居家財產和日常生活責任的保障。
【產險業界頭條】 歲末歲首,台灣產險業2019年的財報亮麗登場,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雖然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業界普遍保持緊張態度,但去年產險業的表現卻是亮瞎眼!產險2019年税後盈餘達138.64億元,成長了10%,創下歷史新高。這一成長速度,可謂是台灣產險業的驕傲啊! 但話說回來,今年疫情蔓延,產險業雖然不是直接受害,但獲利情況卻讓人不敢太樂觀。2019年產險業簽單保費共計1,771.3億元,成長近7%,這個數字相當不錯,但今年恐怕會受到疫情衝擊。 汽車保險依然是產險業的支柱,佔產險簽單保費的53.44%,其次是火災險和傷害險。2019年產險業直接總賠款為880億元,增加約9.65%,直接賠款率約50%,其中汽車保險的賠款率最高,達到63%。 業界人士解釋,2019年獲利創新高,主要原因是天災較少,簽單保費增加的金額大於理賠金額,加上投資收益良好。但今年受疫情影響,投資收益可能會受到影響。 四大金控旗下的產險公司也率先公布2019年獲利數字,其中富邦產險表現最亮眼,稅後獲利44.3億元,成長13%。國泰產險的稅後獲利為20.9億元,每股稅後盈餘6.85元,年成長率達39%。華南產險和兆豐保險的獲利也分別為6.51億元和1.83億元。 2019年產險業資金運用總額約2,840億元,資金運用率為83%,其中投資有價證券約1,300億元,國外投資611億元,不動產投資369億元,銀行存款則佔18.5%。雖然今年面對挑戰,但台灣產險業的堅強基礎和創新能力,讓人對未來充滿期待。
汽車保險保費佔產險簽單保費過半,比重高達53.44%,其次是火災險14.61%、傷害險10.84%。至於產險業2019年之直接總賠款為880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加約9.65%,直接賠款率約50%,其中以汽車保險63%為最高,其次是海上保險56%、傷害保險近43%,賠款率最低的二項產險是火災險22%及航空險13.5%。
產險業者表示,2019年獲利創歷史新高,原因一、2019年天災少,簽單保費增加的金額大於理賠金額,使核保利潤增。二、來自於投資收益,股債市都呈現多頭,使得投資收益也佳,但就目前來看,今年投資收益恐會大大受到影響。
各產險公司尚未公布2019年個別獲利,但四大金控旗下產險公司已率先揭露內部自結數字,四家產險年獲利共72.54億元,其中貢獻最多則是富邦產險,2019年稅後獲利44.3億元,一年就賺到近1.4個資本額,較2018年38.5億元年成長13%。
國泰產20.9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6.85元,也較2018年的15億元、年成長率更達39%;華南產6.5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是3.25元;兆豐保險1.8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61元。
產險業2019年資金運用總額約2,840億元,資金運用率為83%,也來到近年相對高的水準。在資金運用項目中,放在有價證券金額約1,300億元,其次是國外投資611億元,兩者即佔58%多,不動產投資369億元約占13%,剩下就是銀行存款,占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