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福(未)公司新聞
台灣知名企業統一集團昨日(10日)公布6月份營收達到469.7億元,年增率達6.12%,創下了同期新高紀錄。這一成績的來源,主要得益于轉投資的統一超業績挹注,以及食品本業的穩定成長。今年第二季營收更達到了1,373.9億元,年增5.27%,再創歷史新高。上半年累計營收為2,688億元,年增5.52%,同樣創下同期新高。 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在最近的發言中表示,隨著家樂福的交割完成,集團總營收將立刻衝破6,000億元大關。羅智先預期,統一集團的下一個里程碑將是達到7,000億元的營收目標。過去三年,由於原材料價格波動,統一的利潤曾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羅智先強調,儘管如此,統一已經成功度過了這一關口,即使面對原物料的高漲,集團內部多個事業體仍能逆勢上漲。 羅智先還宣布了統一中控的五年目標:營收要翻倍,並維持每年8%至12%的成長率,目標是達到人民幣500億元(約新台幣2,224億元)的營業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統一集團在6月30日成功併購台灣家樂福,這一交易估計將給付約10.02億美元(約新台幣312.35億元)的預估交易價金。未來,家樂福的營收將100%貢獻於統一集團。
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最近表示,家樂福完成交割後,集團總營收立刻就會突破6,000億元,「下一個里程碑是達到7,000億元」。
近三年來因原物料關係,導致統一利潤受到侵蝕,羅智先認為,好處是「看起來熬過來了」,統一即使不漲價,原物料卻高漲,但集團旗下還有很多事業體業績仍逆勢成長。
他就宣示,統一中控目標五年內營收要翻倍,每年要保持8%至12%的成長,達到人民幣500億元(約新台幣2,224億元)營業規模。
統一併購台灣家樂福,今年6月30日完成交割,統一和統一超將給付預估交易價金約10.02億美元(約新台幣312.35億元),未來家樂福營收100%貢獻統一。
面對外商集結最大規模網路小賣家,且逐步透過價格讓本土企業退 場,籌備近一年架構的iOPEN Mall,不僅提供微型企業、創業者24小 時開放的數位開店平台,更開發簡易註冊、快速上架、訂單管理、會 員管理、商品管理、帳務管理、物流管理等智能管理系統。
而且挹注統一超既有資源包括OPEN POINT生態圈提供1,600萬名潛 力客源與點數行銷資源、逾6,700家7-ELEVEN門市提供便利又快速的 寄/取件服務據點、及集團多元溫層與專業的物流倉儲體系,為了就 是要打造人人都能輕鬆經營網購事業的堅強後盾。
其中,整合集團資源包括後置物流倉儲體系,也是統一集團近三年 以最短時間同步在全台打造包括台南、台中、桃園楊梅、航空城等四 大物流園區關鍵,羅智先亦坦承,物流園區還沒蓋好就發現不夠用, 主要是疫情這三年拓展新業務所致。
加上家樂福下半年加入,原屬於家樂福的桃園物流中心因祝融後必 須規劃重建,也是要考量到家樂福個體與整體集團需求,提前進入的 物流卡位戰,也成了下一場網路商城決勝關鍵。
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在昨(28)日的股東會上,為股東們揭露了公司未來的發展目標。他強調,統一集團的下一個里程碑將是努力突破營收7,000億元的大關。統一集團去年全年營收首次突破5,000億元,這一成績讓羅智先感到滿意,但他認為,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頭。 羅智先提到,家樂福的併入讓合併營收立刻突破6,000億元,但他認為這樣並不公允,因為這樣的成績來得「勝之不武」。因此,他提出新的里程碑目標——努力達到7,000億元的營收,這才是他認為的「真本事」。 過去三年,由於原物料價格的不穩定性,統一的利潤受到了影響。但羅智先表示,這一過程並非徒勞,因為他們已經「看起來熬過來了」。即使面對原物料價格的漲幅,統一旗下的多個集團個體還是逆勢成長。此外,羅智先也對轉投資統一中控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他希望五年內營收能夠翻倍,每年保持8-12%的成長,達到人民幣500億元(約新台幣2,224.3億元)的規模。 羅智先強調,達成這一目標的前提是不要犯錯,否則將需要更多時間來修補。統一去年全年營收達5,246.4億元,年增長10.8%,這是公司首次全年營收突破5,000億元。對於未來的發展,羅智先表示,他並不關心具體的時間表,只要公司能夠穩步進步,就表示方向是正確的。 儘管統一的獲利已連續三年衰退,但羅智先強調,這是因為零售業在疫情前兩年受到衝擊,以及製造業受到原物料價格高漲的影響。但由於公司堅持不漲價,這一決策也讓統一的管理能力得到了保證。羅智先表示,沒有公司能夠天天過年,過去三年的困難讓股東們都很理解,而現在至少看起來獲利已經在改善的軌道上。 關於統一是否會評估併購或插旗其他亞洲國家,甚至將戰線延伸至歐美國家,羅智先表示,歐美市場並非不想進入,但由於資源和能力有限,他們目前更重視在亞洲市場的發展。羅智先認為,只要能在亞洲20億人口的市場上做出成績,就足以讓他們感到滿足。
統一去年全年營收首度突破5,000億元,至於談到何時達6,000億元,羅智先表示,把家樂福併入後,合併營收即刻突破6,000億元,但這樣卻顯得勝之不武,所以「下一個里程碑應是拚7,000億(元),這才是真本事。」
然而這三年來因原物料關係,導致統一利潤受到侵蝕,但他認為,好處是「看起來熬過來了」,統一即使不漲價,原物料卻高漲,旗下還有很多集團個體逆勢成長。
他也再度宣示,重要轉投資統一中控,目標五年內營收翻倍,每年須保持8-12%成長,達到人民幣500億元(約新台幣2,224.3億元)規模。此為複利的概念,前提是中間不要摔跤、不要犯錯,否則得花更多時間修補。
統一去年全年營收達5,246.4億元,年增10.8%,是首度全年營收突破5,000億元大關,羅智先認為,「下一個里程碑,是何時達到7,000億元,那就真本事。」至於是否有時間表,他說,訂出時間表沒有好處,只要腳踏實地扎實的做,保持進步就表示方向是對的。
不過,統一獲利已連續三年衰退,一部分是因零售業在疫情前兩年受到衝擊,另一部分是製造業受到原物料價格高漲所影響,但商品堅持不漲價所致,但統一管理能力並無退化。
他說,沒公司是天天過年,這兩三年上述因素,導致利潤受傷害,股東都很理解他的想法,這三年來的過程大家都很辛苦,「看起來是熬過來了」,至少現在看來獲利已在改善的路上。
羅智先近年來,每年都會提到持續發展「亞洲大平台」,統一是否還會評估併購或插旗其他亞洲國家,甚至將戰線延伸至歐美國家?羅智先回應,歐美不是不想去,是沒能力做,而且管理的幅員太廣,也不該這麼貪心,「把亞洲20億人口做出成績來,就很感恩了。」
統一集團去年合併營收達5,248億元,寫下歷史新高,但獲利部分 遭原物料成本高漲與無法同步漲價壓縮,稅後淨利為172億元,較前 一年度衰退13.6%。羅智先指出,原物料高漲造成利潤壓縮,這三年 統一集團堅持凍漲,但透過管理流程、細節優化已獲得改善,最壞情 況已經熬過去;他說,每年有很多畢業生想進統一工作,他們讀了那 麼多書,然後只能從統一學到漲價這一招,太對不起他們,反而是學 到逆勢管理智慧才有意義。
羅智先表示,現在原物料價格高檔,漲價名正言順,也是最簡單的 方法,但接下來一定會遇到更艱困的環境,因此就要想辦法自我提升 。他進一步指出,集團整體獲利,但還是有幾家企業「還在十八層地 獄」,所以他每年都親自輔導二家公司導向正確方向,以去年來說, 一家子公司連續三年每年虧損一億,經輔導後現在只虧200萬元,所 以都是要努力才會改善。
而對於大陸經濟復甦速度慢,影響統一中控營運,羅智先表示,統 一中控在大陸太渺小,「渺小到若說大環境會有影響就太誇大」,他 曾表示五年內統一中控營收翻倍達人民幣500億規模,他認為每年營 收有8∼12%成長即可達到,但重點是中間不能摔跤,否則就要花更 長時間修補。
羅智先說,統一集團家大業大,大的像統一超商負責養家,至於家 樂福他最關注的是過去外商營運方向,要轉為在這塊土地的永續經營 ,家樂福旗下上千家供應商已是大平台,未來透過平台可凝聚出對社 會更大影響力;至於統一超與家樂福的整合,他認為量販與超商零售 模式不一樣,物流倉庫是共同整合重點。
對於近年喊出的「亞洲大平台」,羅智先強調,就是串連亞洲製造 與零售據點成為一條高速公路。他說概念很簡單,但可能要花百年執 行,包括收購韓國熊津就是為強化貿易業務;再以菲律賓來說,擁有 4,000個7-ELEVEN門市優勢,菲律賓有一億人口紅利且為亞洲最多年 輕人口,未來零售與製造業串連即能與在地超商同業做區隔,提升競 爭力。
家福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台灣知名的企業,近期對於引進外籍移工的議題發表了積極的態度。隨著服務業和觀光飯店業的快速發展,人力短缺成為了當前的一大挑戰。針對商總和工商協進會建議政府開放服務業引進外籍移工的建言,家福國際表示強烈贊同。 觀光飯店業普遍缺工,影響即戰力,家福國際認為,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一個完整的配套措施。這包括調薪、技職教育與職場接軌,以及創造優質的工作環境和升遷管道,讓員工能夠看到未來的發展。家福國際董事長盛治仁強調,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產官學共同努力。 漢來飯店集團總經理林子寬也指出,台北和高雄的國際品牌酒店因為缺工,只能釋出部分客房供顧客訂房。開放移工已經成為業界普遍的心聲,希望政府能讓業者有足夠的「即戰力」來提供服務。漢來飯店目前缺工約佔總人力的20%,其中房務人員最缺。 在零售流通業方面,家樂福、全聯、大潤發、COSTCO好市多、全家、統一超等均表示,支持政府開放外籍員工加入服務業。家樂福強調,會以後場或倉庫等工作為主,目前倉庫已雇用三分之一外籍員工。全聯和大潤發則表示,會先以生鲜廠或大型店為主,並考慮員工語言與教育訓練,一次至少20人訓練可集中管理。 家福國際認為,這些配套措施對於改善缺工問題具有積極的幫助。無論是觀光飯店業還是零售流通業,開放外籍移工都是一個重要的選擇。但同時,來台居住與教育訓練等配套措施也必須先行做好,才能確保外籍員工在台灣的權益和福祉。
針對商總、工商協進會建議政府開放服務業引進外籍移工,觀光飯 店業舉雙手贊成,業者表示,觀光飯店普遍缺工,影響即戰力,但解 決之道須有完整配套,包括調薪、技職教育接軌等,需要產官學一起 努力;另零售流通業解決缺工問題除採建教合作,也贊同開放外籍移 工,但來台居住與教育訓練等配套要先做。
雲品國際董事長盛治仁表示,觀光飯店普遍缺工,但開放移工並非 萬靈丹,只是解決問題的一環,就像調整薪資無法解決缺工問題。產 業缺人缺工,重要原因之一是疫情改變從業人員的想法,因此解決問 題須有完整配套,舉凡調薪、技職教育接軌職場,創造優質工作環境 、活化升遷管道,讓員工看得見未來,這些事都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漢來飯店集團飯店事業群總經理林子寬表示,目前台北與高雄都有 國際品牌酒店因缺工,僅能釋出局部客房供客人訂房,開放移工已是 業界普遍心聲,讓業者有「即戰力」提供服務。畢竟服務業沒有人力 ,服務品質就會下降,漢來飯店目前缺工約占總人力20%,多屬基層 人力,尤以房務人員最缺。
零售流通服務業量販、超市、超商等也普遍缺乏人力,都贊成開放 引進外籍移工。家樂福指出,一直以來堅持以多元融合為招募人才基 礎,但考量顧客溝通需求,一旦開放外籍勞工,會以後場或倉庫等工 作為主,目前倉庫有雇用三分之一外籍員工。
全聯、大潤發指出,支持政府開放外籍員工加入服務業,會先以生 鮮廠或大
型店為主,考量員工語言與教育訓練,一次至少20人訓練可 集中管理,但相關來
台住宿等配套措施需政府整合;COSTCO好市多表 示,歡迎多樣化的員工,只要
合法在台灣工作、通過好市多的面試流 程,都歡迎加入工作行列。超商流通業全
家、統一超均認為,任何拓 增人力的措施,都有助改善缺工問題。
統一超商股東會落幕,2022年度財報亮眼,每股配發9元現金股息!董事長羅智先透露,將投資百億興建物流園區,應對疫後物流需求大增。此外,併購台灣家樂福案獲公平會有條件通過,預計暑假完成交割。羅智先強調,收購後初期不會有大變化,將先觀察市場情況。統一超去年營收創新高,稅後淨利年增10.49%,每股盈餘8.93元。對於下半年景氣,羅智先表示「沒辦法看」,並強調未來將投入更多資源於商場開發、物流建設、企業整合等。面對原物料上漲,羅智先認為應透過運作流程與模式的精進來抗漲。缺工問題方面,羅智先直言「沒辦法解決」,強調需讓門市工作量更簡單、省力化。
統一超昨(30)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羅智先在會上對於當前景氣狀況表示「看不清楚」,並坦言無法預估未來。對於產品是否會凍漲,羅智先表示,這是一個需要從股東會討論開始的問題,並強調旗下食品思維需要從「凍漲」轉變為「抗漲」,透過運作流程的精進和成本優化,來對抗漲價,認為這樣的作法比直接漲價更為優質。 會議中,羅智先也提到,統一超旗下的投資與事業體正在多頭並進,例如桃園航空城土地將被規劃為物流專區,預計投資額將達百億元起跳。同時,博客來在第一季出現虧損,但羅智先強調應該多元經營,避免陷入價格戰。此外,家樂福的合併進度正按計劃進行,康是美百家藥局也符合預期進度。 羅智先強調,儘管物價漲幅不斷,但統一集團旗下的商品仍堅持凍漲政策。他認為,除非是因為原物料成本上升,否則不會選擇漲價。羅智先進一步解釋,若是因原物料漲價,售價將會不斷上升,因此他更傾向於透過改善運作流程和生產模式的精進來應對,並利用這段時間重新檢視成本結構。他認為,單純的漲價對於組織解決問題並非好事。 在投資與事業體方面,羅智先提到,統一超去年標下的桃園航空城土地將作為物流專區,預計完成時間至少需要四年,而一個物流園區的投資金額至少是100億元,主要受到原物料和缺工影響,成本增加10%到15%。至於家樂福的合併,羅智先預計交割時間將在暑假,並強調合併後的家樂福將維持穩定運作,並提供消費者優質的服務。
統一超股東會昨由羅智先親自主持。他表示,旗下投資與事業體多頭並進,包括桃園航空城土地將作為物流專區,投資額將百億元起跳、博客來第1季首度虧損,應多元經營不打價格戰、家樂福估暑假交割、康是美百家藥局符合進度。
然而萬物皆漲,但統一集團旗下商品堅持凍漲。羅智先認為,除非逼不得已,否則漲價不是選項,他認為,若是因原物料而漲就要反映在售價上,那「會漲不完」,所以寧可透過改善運作流程或是生產模式的精進,利用這段時間重新檢視;假如只是單純漲價,久而久之對於組織解決問題上不是好事。
至於旗下投資與事業體,去年統一超標下桃園航空城土地,羅智先說將作為物流專區,規劃到完成到最少四年;一個物流園區的投資金額都是100億元起跳,主要是原物料跟缺工,成本增加10%到15%。
至於家樂福部分,公平會日前有條件通過統一合併家樂福,因法方股權需取得投審會許可後,跟法方也有細節要討論,羅智先認為,交割時間「大概會在暑假」;「併購初期,家樂福不會有太大變動,」但一定會提供消費者好的服務。
■併家樂福,可望暑假交割
另外,收購台灣家樂福案已獲公平會有條件審核過關,羅智先表示 ,目前還差經濟部投審會與法商協議細節,估計會落在暑假完成交割 ;他說,收購家樂福後初期不會有太大變化,會先觀察,針對消費者 需求切入,至於物流部分,量販與超商驅動模式有很大差別,不幸去 年家樂福楊梅倉庫火燒,量販與超商會接下來會探討那些物流要獨立 ,那些要整合規劃。
■統一超每股配發股息9元
統一超去年營收為2904.34億元,年增10.54%,連續七年創新高紀 錄;獲利方面,全年稅後淨利達110.7億,成長10.49%,中止連兩年 因疫情獲利衰退,每股盈餘為8.93元,並通過每股超額配發現金股利 9元。統一超今年首季營運全面回穩,稅後淨利32.54億元較去年同期 成長27.25%,每股盈餘達2.71元。
■下半年景氣「沒辦法看!」
羅智先對下半年景氣強調「沒辦法看!」他說,現在看年初的觀察 沒有一樣看得準,所以「過好每一天最重要」。他還直言,從第一季 營收獲利創新高來預估未來沒有意義,台灣持續展店,質的問題與量 的問題都要兼具,截至目前為止台灣算蠻掌握到安心的節奏,同時在 給股東報告書中亦強調,統一超未來將持續投入更多資源於商場開發 、物流建設、企業整合等,其中物流建設與家樂福整合是今年重點。
對於漲價議題,羅智先重申,如果針對原物料調漲而漲價大概會漲 不完,他認為不要單純漲價,否則一次、二次漲,久而久之會失去解 決問題的能力。但不可否認原物料上漲是現實,仍希望團隊能透過運 作流程與模式的精進來抗漲,優化成本會好過直接漲價。
■零售服務業缺工沒法解
至於現階段零售服務業缺工問題,羅智先直言「沒辦法解決」,主 要是人口熟齡化、少子化,他說,韓國公司才在早上報告當地政府擬 開放引進國外家管,透過修法來解決缺工,他認為各行各業都有缺工 問題,最重要是想辦法不要變成這行業末段班;而缺工對超商營運勢 必會有影響,主要是超商門市愈開愈多,如何讓門市工作量更簡單, 省力化是當前課題。
【台灣新聞】行動支付風潮席捲台灣,<家福>帶動金融新局勢
近年來,隨著科技發展與疫情影響,行動支付在台灣迅速崛起,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許多台灣銀行也把握這股潮流,積極推動行動支付服務,其中公股銀行更是不遺餘力地與行動支付業者合作,力圖打造一個更便捷的金融環境。
據兆豐銀行統計,去年行動支付交易筆數與消費金額均呈現驚人的成長,交易筆數成長126%,消費金額則成長143%。其中,LINE Pay以36%的使用率蟬聯支付之冠,Apple Pay與街口支付分別以13%的占比緊追其後。
金管會「電子支付帳戶重要業務資訊揭露」指出,截至今年3月底,除了銀行成立的電子支付外,其他十家電子支付機構中,街口支付、一卡通Money、全支付、悠遊付,以及全盈支付使用者人數最多,從603萬人到139萬人不等。而台灣Pay今年第一季累計使用卡數達到872.8萬張。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Pay在報稅季推出高額回饋,吸引了大量報稅民眾的注意。而許多公股銀行已經與行動支付業者合作,實現帳戶連結支付,如街口支付與土地銀行、彰銀、一銀等多家銀行合作;一卡通Money則與台灣銀行、土銀、合庫銀等銀行合作。
彰銀更是與多家行動支付業者建立合作關係,包括街口支付、橘子支、悠遊付、一卡通Money等,展現其在行動支付市場的積極作為。
在這股行動支付風潮中,兆豐銀行、一銀、華銀等公股銀行也陸續推出各種行動支付服務,例如兆豐銀行推出Apple Pay、Google Pay等;一銀則與家樂福、肯德基等知名品牌合作,發展場景金融及點數生態圈;華銀則透過SnY數位帳戶強化線上服務,並與異業結盟拓展客源。
總之,行動支付在台灣的發展勢頭看漲,<家福>等銀行積極布局,帶動金融業新局勢,為消費者帶來更便捷的金融服務。
據兆豐銀行統計,行動支付交易筆數及交易金額均有大幅度的成長 ,去年行動支付交易筆數較前一年度成長126%,消費金額成長高達 143%,其中以LINE Pay使用率36%居所有支付之冠,其次為AppleP ay及街口支付各占13%。
根據金管會「電子支付帳戶重要業務資訊揭露」,今年3月底止, 扣除掉銀行成立的電子支付外,其餘十家電子支付機構中,前五名為 街口支付、一卡通Money、全支付(全聯PXPay)、悠遊付,和全盈支 付,使用者人數最多從603萬人到139萬人。台灣Pay今年第一季累計 使用卡數則達到872.8萬張卡。
台灣Pay累計使用卡數不斷進步,且囊括八家公股銀行,並於報稅 季推出高額回饋,吸引報稅民眾。使用人數前幾名的台灣電子支付中 ,公股銀行大多都已經合作約定帳戶連結支付,如街口支付有土地銀 行、彰銀、一銀、臺企銀、兆豐銀行、華南銀行、合庫銀;一卡通M oney也有台灣銀行、土銀、合庫銀、兆豐銀、臺企銀、一銀、彰銀。 其中彰銀更著重與行動支付合作,陸續完成街口支付、橘子支、悠遊 付、一卡通Money、簡單付、歐付寶、全支付、愛金卡、全盈支付等 9家行動支付的帳戶連結支付。
公股銀行看準行動支付浪潮勢不可擋,例如兆豐銀去年度陸續上線 Apple Pay、Google Pay、open錢包、全盈支付等,今年6月底前再針 對行動支付主力卡;一銀近期積極與家樂福、肯德基、必勝客、淨妍 等業者合作,發展場景金融及點數生態圈;華銀藉由SnY數位帳戶強 化線上服務,並異業結盟觸及更多潛在用戶。
台北富邦銀行近期在信用卡市場的競爭中,表現亮眼。它成功從國泰世華銀行手中搶下好市多聯名卡,讓卡量超過200萬張,這一數字對國內信用卡市場的排名產生了顯著影響。北富銀目前已經擁有超過百萬張的Costco联名卡客戶,並在8月前不斷提升換卡量。此外,北富銀的另一主力產品J卡也成功突破175萬張,這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是一個難得的成績。 國泰世華銀行在這波換卡潮中,也不甘示弱,積極固樁,透過優惠和經濟點數,將CUBE卡的卡量推升至近500萬張,這一數字讓它在信用卡市場的排名中更加穩固。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底信用卡有效張數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國泰世華、中信、玉山、台新和台北富邦銀行,這五家銀行都擁有發卡量超過百萬的神卡。 中信的LINE Pay卡是全台發行量最大的一張卡,信用卡發行量達237萬張,簽帳金融卡則有286萬張。而玉山家樂福联名卡、台新新光三越联名卡、中信中油联名卡等,也都突破了百萬張。 北富銀的J卡自2019年發行以來,已經突破175萬張,即使在疫情期間,每月仍能發出超過2萬張新卡。今年,北富銀將針對國人最喜愛的日韓消費,推出一系列優惠活動,預計發卡量將持續成長。 若好市多联名卡能成功轉移至北富銀,加上北富銀規劃的優惠活動,市場預期Costco联名卡加上J卡的發卡量將接近中信銀,讓北富銀從目前第五大發卡銀行躍升至第二名。 國泰世華銀行在失去好市多联名卡後,積極以CUBE卡拉攏過去的好市多卡友。根據金管會統計,今年首季國泰世華信用卡的簽帳金額達1,600億元,年增近3成,蟬聯國銀刷卡王。其中,CUBE卡的簽帳金額突破700億元,占整體簽帳金額的逾4成。國內外旅遊解封後,CUBE卡的海外消費回饋達最高5%,挹注旅遊消費簽帳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近5倍;中油直營店加油最高6%回饋,也讓CUBE卡的首季中油簽帳金額年成長近1倍。
統計至去年底,信用卡有效張數排名依序為國泰世華、中信、玉山 、台新與台北富邦銀行,這五家銀行均擁有發卡量突破百萬的神卡。 中信LINE Pay卡是全台發行量最大的一張卡,信用卡占237萬張、簽 帳金融卡286萬張;玉山家樂福聯名卡、台新新光三越聯名卡、中信 中油聯名卡等也都突破百萬張。
北富銀的J卡自2019年發卡迄今,已突破175萬張卡,在市場強大競 爭下,每月仍發出超過2萬張,即使在疫情之際,仍在發卡隔年一舉 突破100萬卡,隨疫後報復性旅遊潮。北富銀表示,今年J卡將回歸「 日韓首選信用卡」初衷,針對國人最愛的日韓消費,規劃一系列優惠 活動,包括日韓當地消費最高5%、日本自由行必備交通卡加碼至最 高10%,預計發卡量可望持續成長。
好市多聯名卡超過200萬卡若能成功移轉至北富銀,加上北富銀規 劃的優惠回饋活動搶市,市場預期Costco聯名卡加上J卡,就可望逼 近中信銀的發卡量,等於直接從目前第五大發卡銀躍升至第二名。
國泰世華銀失去好市多聯名卡後,積極以CUBE卡拉攏過去好市多卡 友,透過極具市場競爭力的廣大適用通路及優惠回饋,獲得近500萬 卡友青睞。根據金管會統計,今年首季國泰世華信用卡以逾1,600億 元、年增近3成,蟬聯國銀刷卡王,其中CUBE卡刷破700億元,占整體 簽帳金額逾4成。
據國泰世華銀統計,國內外旅遊解封後,CUBE卡以海外消費享最高 5%回饋,挹注旅遊消費簽帳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近5倍;中油直營 店加油最高6%回饋,也讓CUBE卡首季中油簽帳金額年成長近1倍。
面對口罩解禁後的消費春天,母親節即將到來,各大產業紛紛推出優惠,搶攻顧客心頭好。根據兆豐銀行的統計,4月光是餐飲類消費刷卡金額就比去年同期成長了18%,而百貨量販類交易筆數則是超過了22%的成長。去年母親節百貨刷卡金額的平均客單還只有3,000元,今年卻已經翻倍,達到了6,000元。 華南銀行也指出,今年4月交通、旅宿、餐飲及百貨通路的成長幅度較大,這主要得益於防疫政策的放寬,加上清明春節連假的來臨,使得消費金額大幅上升。第二季將迎來母親節、年中慶等大檔期,簽帳金額預計將比去年同期成長20%以上。 第一銀行分析,除了現金增進內需消費外,信用卡簽帳也因為連假天數多以及脫口罩後的美妝商機而受惠。第一季度旅遊類較去年同期成長逾150%,航空購票則是成長逾1,000%。第二季將迎勞動節、母親節、端午連假等,預期餐飲、美妝及旅遊消費將大幅成長。 為了迎接5月的消費旺季,兆豐銀行推出了19大百貨刷卡不限金額5%回饋及滿額送奢華露營的優惠,適用於新光三越、遠百、SOGO等前三大百貨,以及最新開幕的忠泰樂生活,力圖刺激顧客消費。華南銀行則在各大賣場提供刷華南信用卡回饋的優惠,包括夢時代、遠東百貨、中友百貨、漢神百貨、義大世界購物廣場、美麗華百樂園、家樂福、大潤發、愛買、大買家、康是美等。 第一銀行則針對餐飲、美妝、旅遊推出了優惠,建議民眾在百貨初夏購物及母親節檔期採買化妝品,在包括新光三越、遠東百貨、台北統一時代等百貨刷卡消費均可獲得回饋。
華南銀行統計,今年4月以交通、旅宿、餐飲及百貨通路成長幅度 較大,主要是防疫政策放寬且4月逢清明春節連假,促動卡友消費金 額成長,第二季逢母親節、年中慶等大檔期,簽帳金額預計應可較同 期成長20%以上。
第一銀行分析,除普發現金增進內需消費,信用卡簽帳也受惠連假 天數多及脫口罩美妝商機,民眾聚餐、旅遊及購買化妝品需求大增, 第一季旅遊類較去年同期成長逾150%,航空購票更成長逾1,000%。 第二季逢勞動節、母親節、端午連假等,預期餐飲、美妝及旅遊消費 ,較去年同期將可大幅度的成長。
兆豐銀因應5月旺季推出19大百貨刷卡不限金額5%回饋及滿額送奢 華露營的優惠搶客,包括前三大百貨如新光三越、遠百、SOGO等全適 用,連大直最新開幕的忠泰樂生活,全力促動卡友發揮更強戰力。
華銀針對母親節實體商店消費檔期,於各大賣場包括夢時代、遠東 百貨、中友百貨、漢神百貨、義大世界購物廣場、美麗華百樂園、家 樂福、大潤發、愛買、大買家、康是美等,均提供刷華南信用卡回饋 。
一銀針對餐飲、美妝、旅遊推優惠,建議民眾趁百貨初夏購物及母 親節檔期採買化妝品,包括新光三越、遠東百貨、台北統一時代等刷 卡消費均可獲回饋。
台灣忠泰集團深耕北市大直逾20年,對大直特區的治安與學區優勢充滿信心。集團旗下的第一個休閒商場「NOKE樂生活」即將於29日在大直重劃區試營運,並設定首年來客200萬人次、業績20億元的高目標。此外,由安滕忠雄設計、忠泰打造的商辦大樓也即將面市,為大直商圈注入新活力。
大直重劃區商圈,在歷經34年開發後,目前僅有美麗華百樂園穩坐商圈地位。今年,家樂福撤出、ATT即將結束營業,但這並不影響忠泰NOKE投資進駐的決心。NOKE忠泰樂生活總面積達1.1萬坪,商業面積逾7,000坪,耗資20億元(不含土地),以生活風格精選概念為出發點,引進95家品牌,其中餐飲28家、零售物販59家、策展娛樂等8品牌,預計第一年來客數目標200萬人次,首年業績上看20億元。
NOKE商場營運長郭大睿表示,NOKE商場為與大直商圈全客層購物中心做出區隔,鎖定30~45歲族群的實現美好生活做出提案,其中包括米其林餐廳、中高端時尚品牌,以及館中策展點達71處、藝術品達95件的最大亮點。郭大睿強調,策展娛樂面積占30%,但營業收益可能只占15%,主要是靠策展與極光冰場等多元收益。
郭大睿還提到,隨著重劃區的成熟,租金調漲勢必對承租業者有所壓力。因此,家樂福退場,原址續做商辦是合理的轉變。至於ATT因為目標客層不明顯、動線不佳,結束營運也可想而知。但忠泰經營團隊看好大直發展,預計未來將吸引更多居民入住和企業進駐,發展潛力無限。一年可望吸引200萬人次入館,首年目標營收20億元,預期第三、第四年可損益兩平。
台中市最新商場大盤點!統一集團再下一城,太子實業獲選「市31」BOT開發案最優申請人!
台中市政府最近宣布了一個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重大消息,那就是統一集團旗下的太子實業成功獲選為台中市11期重劃區「市31」BOT開發案的最優申請人。這個案子將投資9.2億元,規劃興建一個複合式商場,並取名叫「太子置地廣場」。
這不是統一集團在台中首次的大手筆投資。從台中港統一物流園區到台中市捷運機廠特區購地規劃商場,統一集團在台中累計投資已經超過120億元。這次「市31」BOT開發案,不僅是太子建設轉型為全方位綜合開發商的開始,也是集團資源整合綜效的具體體現。
原來這個案子原本是由冠德建設旗下環球購物中心取得最優申請人,但兩年前卻宣布棄標。之後,台中市政府重新辦理招標,最終太子實業脱颖而出。
這座商場的市場定位是「小而美」,採用新零售差異化策略,目標客群是18至44歲的年輕人、青壯年和新家庭。未來,商場將會配合洲際棒球場的比賽,舉辦各種活動,包括職棒相關周邊產品市集、文創市集、書市野餐和鄰里音樂會等,為社區帶來更多活力。
這個案子預計6月簽約,明年動工,2025年底開幕營運。太子置地廣場將會有地下二層、地上二層的複合式商場,並引進約60個品牌,包括統一佳佳健身俱樂部、星巴克、7-11旗艦店、Mia C’bon超市等,家樂福也將可能加入規畫。
不僅如此,統一集團旗下的統流開發今年初與台中港務分公司簽訂了台中港港埠服務專區的土地租賃契約,預計投資近百億元,打造統一企業集團台中港物流企業總部。而統一超去年也斥資7.19億元,買下台中市北屯捷運機廠特區的土地,準備推出地上四層複合式商場。
看來,統一集團在台中市的投資步調不緩,未來台中市民將能享受到更多元化的購物和休閒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