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邦人壽公司新聞
金控雙雄1月賺很大,富邦金控因子公司台北富邦銀行、富邦產險獲利高成長,挹注金控單月稅後純益達152.1億元、年成長8%,每股
稅後純益(EPS)直接破1元達1.11元;國泰金控1月因子公司國泰人 壽獲利較去年同期倍增,加上銀行、產險與投信等子公司獲利均創新 高
推升,稅後純益達144.9億元、年成長54%,創三年來同期新高, EPS近1元的0.99元。
金控雙雄旗下壽險1月表現兩樣情,國泰人壽因反映資本利得、經常性收益貢獻及避險操作優異,尤其積極逢高調節股票部位,單月獲
利94.3億元,年成長近1倍;富邦人壽獲利86.8億元、年減4%。銀行子公司方面,北富銀與國泰世華銀延續成長動能,獲利雙雙刷新同期 新
高紀錄。
國泰世華銀1月稅後純益42.5億元、年成長7%,主要是受惠放款動能強勁,降息使外幣資金成本下降,推升淨利息收入達雙位數成長,
保險與基金等財富管理商品銷量亮眼,信用卡簽帳金額穩定成長,淨手續費收入相較去年同期也有雙位數成長;北富銀單月稅後純益38. 9
億元、年成長11%,主要因存放款動能穩健,餘額分別較去年同期 成長9%及11%,推升利息淨收益較同期成長11%,財富管理銷售動 能持
續成長,帶動整體淨手續費收入較同期成長14%,整體營收突破 歷年新高。
其他子公司中,產險恢復過去成長動能,富邦產1月稅後純益7.3億元、年成長33%,主要來自穩健承保利潤表現及投資收益貢獻,也是
富邦金旗下當月成長動能最強子公司;國泰產1月稅後純益5.3億元、年成長17%,主要受惠簽單保費維持雙位數成長,各險損失率表現良
好,整體承保獲利穩定。
證券子公司部分,受到1月農曆春節交易日較去年減少七日影響,富邦證券當月稅後純益4.6億元、年減26%;國泰證券當月稅後純益 2.4
億元、年減24%。
另外,國泰投信1月稅後純益2.7億元、年成長達48%,總管理資產規模2.26兆元、年成長36%。
高。但壽險業者強調,今年獲利不敢大意,因為新台幣近期屢 破33元,一旦反轉將直接衝擊獲利動能。
六大壽險1月獲利最大動能來自股票實現資本利得,多家資本利得比去年12月好很多。壽險業者表示,農曆年假期間雖有DeepSeek衝擊
AI,及川普關稅干擾,但美股仍上攻,台股也延續去年漲勢,趁股市 逢高調節,積極實現資本利得。
壽險業者認為,今年避險成本仍是影響獲利的重中之重,尤其近期新台幣常貶破33元整數,今年將面對新台幣升值的壓力,加上川普新 政
恐使降息速度趨緩與幅度縮小,也將影響匯率。
1月六大壽險中,國泰人壽稅後賺94.3億元奪獲利王,年增近1倍,主要受惠於積極掌握波段操作逢高調節股票部位、經常性收益挹注與 替
代避險操作得宜三優勢。
富邦人壽稅後賺86.8億元拿亞軍、年減4%,主要是1月美國聯準會如預期停止降息,美元呈區間震盪,新台幣小幅升值。但富壽表示, 聯
準會去年9月啟動降息循環,避險成本已顯著改善,後續將密切關 注政策變化對市場影響,動態調整避險部位。
台灣人壽、南山人壽、凱基人壽1月各賺超過23億元,以凱壽年增48%最多。新光人壽由盈轉虧,1月虧損25.77億元,主要是新壽採外 匯準
備金新制須強制提存,同時也要負擔傳統避險成本,加上1月並 未積極實現資本利得,但新壽外匯準備金餘額已逾450億元,為壽險 最高,其次
國壽超過325億元,將有助今年匯率波動時維持獲利穩定 。
年後的壽險市場再次掀起一波利率調整的風潮。根據最新消息,台灣人壽與國泰人壽昨日(3日)同時宣布調高2月的保單宣告利率,這場利率戰似乎已經開始熱身。
台灣人壽在這波調整中,大手筆調整了107張保單,其中美元保障型商品的最大調升幅度達到0.2個百分點,調升後的最高宣告利率衝上4.3%,成為市場上最高的水準。這對於保戶來說,是一個新年大禮。
而國泰人壽也不甘示弱,對105張美元保單的宣告利率進行了0.1個百分點的調升,調升後的最高宣告利率達到4.2%。這兩家公司的合計調整保單數量達到212張。
台灣人壽表示,從2月起,他們調升了107張保單的宣告利率,其中新台幣保障型商品的最大調升幅度為0.05%,最高宣告利率為2.75%;而美元保障型商品的最大調升幅度則為0.2個百分點,最高宣告利率維持在4.3%。
國泰人壽則宣布,2月全面調升美元商品的宣告利率10個基本點,無論是現售還是停售商品都將全面調高,這樣的調整將獲利與保戶分享。這波調整涉及現售商品18張、停售商品87張,總計105張。
國泰人壽強調,這次調升基於公司美元區隔帳戶的穩健表現和累積收益,調升後宣告最高利率為4.2%,並且對停售商品也進行了同步調升,以確保對每一位客戶的公平對待。
除了國泰人壽外,其他如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凱基人壽、三商美邦、元大人壽、全球人壽等公司,在2月份均未進行宣告利率的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南山人壽在1月份曾經調高保單宣告利率,其美元保單宣告利率最高達到4.2%,與國泰人壽並列為市場次高。
台灣人壽與國泰人壽兩家業者,2月合計調整212張保單。
台灣人壽表示,2月起調升107張保單宣告利率,其中,新台幣保障型商品最大調升0.05%,最高宣告利率為2.75%;美元保障型商品最大調升0.2個百分點,最高宣告利率仍為4.3%。
國泰人壽宣布,2月全面調升美元商品宣告利率10個基本點,且不論現售及停售商品均全面調高,將獲利與保戶分享,調升後,美元保單宣告利率最高為4.2%。國壽這波調整,包括現售商品18張、停售商品87張,合計105張。
國壽表示,觀察公司美元區隔帳戶持續表現穩健且有累積收益,2月適度調升美元商品宣告利率,調升後宣告最高為4.2%,且停售商品亦同步調升,公平對待每一位客戶。
除國泰人壽外,包括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凱基人壽、三商美邦、元大人壽、全球人壽等,2月均未調整宣告利率。南山人壽1月曾調高保單宣告利率,美元保單宣告利率最高來到4.2%、與國壽並列目前市場次高。
近期,台灣保險市場出現了一個顯著的趨勢變化。由於美元去年表現強勁,新台幣對美元的匯率上升,導致保戶對新台幣保單的偏好明顯增加,外幣保單的占比逐漸下降。根據金管會的統計數據,去年前11個月,外幣保單的占比降至37.93%,創下了六年來的新低。
在這個背景下,傳統型保單與投資型保單的表現也截然不同。傳統型保單的銷售額在去年前11個月達到了2,379億元,年增長29%,而投資型保單的銷售額則僅為425億元,年減少29%。這一現象主要歸功於大型壽險公司積極推出美元利變保單,以應對市場變化。
去年前11個月,外幣保單的銷售額為2,804億元,年增長15%,其中美元保單的銷售額為85億美元,年增長約14%。這裡,傳統型美元保單的銷售額達到了73億美元,年增長24%,而投資型美元保單的銷售額則為12億美元,年減少24%。
保險局分析指出,投資人預期聯邦儲備銀行將進行降息,因此資金流向美債,導致美元投資型保單的買氣下滑。然而,降息預期反而刺激了美元利變保單的銷售,加上宣告利率的調升以及壽險業者積極推出新商品,進一步推動了市場的熱度。
另一方面,新台幣保單的需求持續增長,其中外溢保單更是大型壽險公司的主戰場。去年外溢保單的銷售額達到了277億元,年增長34%,新契約件數接近120萬張,其中「健走型」保單銷售最佳。
在外溢保單的競爭中,國泰人壽、南山人壽和富邦人壽三大人壽公司佔據了超過9成的市場份額。去年,國泰人壽以178億元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奪得冠軍,南山人壽以56億元居亞軍,而富邦人壽則以25億元排名第三。在投保件數方面,南山人壽以58.4萬件領先,國泰人壽以42.7萬件緊隨其後,富邦人壽則以12.2萬件位居第三。
在實物給付市場上,去年醫療服務型保單的銷售表現較佳,如海外醫療專機運送和長照服務等。其次是提供殯葬服務的保單。在這方面,國壽、全球人壽和富邦人壽是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其中國壽以24.4萬件的新契約保費收入領先,全球人壽以1924件的新契約保費收入排名第二,富邦人壽則以超過1萬件的銷售量排名第三。
去年前11月外幣保單銷售2,804億元、年增15%,主要是外幣傳統 型保單帶動,前11月賣2,379億元、年成長29%;反觀投資型保單持 續低迷,前11月僅賣425億元、年減達29%。過去外幣保單約占壽險 新契約保費5成∼6成,但去年前11月占比僅37.93%,創2019年正式 統計以來新低,顯示保戶相對較偏好買新台幣保單。
外幣保單以美元為大宗,前11月美元保單賣85億美元、年增約14% ,主要是傳統型成長最多、賣出73億美元,且年增24%,投資型美元 保單僅賣12億美元、年減24%。保險局表示,投資人預期聯準會降息 ,資金往美債跑,美元投資型買氣下滑,降息預期帶動美元利變保單 銷售,加上宣告利率調升與壽險業者積極推出新商品搶市刺激買氣。
新台幣保單持續有剛性需求,其中外溢保單近年更是大型壽險主戰 場,據保險局統計,去年外溢保單銷售達277億元、年增34%,新契 約件數賣接近120萬張,主要還是以「健走型」賣最好。
外溢保單競爭最激烈是國泰、南山、富邦等三大人壽,合計件數及 新契約保費收入占逾9成市場。去年新契約保費收入國壽以178億元奪 冠,連七季拿下外溢王,南山56億元居亞軍,富壽25億元第三名;但 新契約投保件數南山人壽58.4萬件最多,國泰人壽42.7萬件第二名, 富邦人壽12.2萬件。
實物給付市場上,去年以醫療服務型賣較好,如海外醫療專機運送 、長照服務等,其次是提供殯葬服務的保單。且以國壽、全球、富邦 為大宗,國壽去年賣出24.4萬件、新契約保費收入17.1億元,全球人 壽賣出1924件、1,712萬元位第二名,第三名富壽賣出1萬多件、312 .9萬元。
為迎接2026年國際新制——IFRS 17的實施,台灣壽險業界正加緊步伐,積極為新制度接軌做好準備。在這波趨勢中,「壽險雙雄」國泰人壽與富邦人壽不僅追求獲利成長,更將合約服務邊際(Contract Service Margin;CSM)的累積視為關鍵任務。
國泰人壽表示,為達成2026年的目標,公司內部積極推動A&H(意外及醫療險)業務,2024年新契約保費大幅成長31%,達到128億元,帶動新契約CSM創下900億元的歷史新高。這一成績將為國泰人壽在2026年接軌新制度時,提供更充足的CSM餘額,有利於財報的呈現。國泰人壽先前設定的CSM一年新增700億元的目標,已經在2024年底提前達成,並創下900億元的新紀錄。展望2025年,公司對於達成目標持續保持樂觀態度。
另一方面,富邦人壽也訂定了每年CSM新增400億元的目標。為此,富邦人壽將CSM納入通路的重要經營指標,並進行商品策略的調整。公司將彈性擴充分紅及利變等商品,同時轉向高保障分期繳商品,並增加銷售重疾險、長照險等CSM貢獻度高的保障型商品,以幫助累積CSM。預計2025年CSM將維持雙位數成長。
業界分析指出,在IFRS 17規範下,壽險公司無法在收到保費時立即認列收入,而是必須在未來提供服務時逐步認列。這意味著,保險負債端在保險合約群組的層級建立了CSM,即未來預期賺取的利潤現值,將在未來財報揭露時逐步認列到損益表上。
年節即將來臨,許多民眾在這段時間內對於資金的需求不斷增加,為了滿足這項需求,台灣多家保險公司紛紛推出保單借款優惠方案,以協助保戶在資金運用上更加靈活彈性。其中,新光人壽昨日(20日)宣佈,將為每一名保戶提供最高10萬元新台幣的優惠借款金額,優惠期間為3年,並特別推出「貸就福」保單借款專案,為保戶提供一年期的台幣優惠借款利率。 此外,富邦人壽、國泰人壽等知名保險公司也加入了這波優惠浪潮,提供各自的保單借款優惠。富邦人壽特別推出即日起至3月31日期間的2.165%保單借款利率紓困方案,針對身心障礙者、中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或經濟困難者,提供每人最高10萬元新台幣的借款額度,並將優惠期間定為三年。 為了方便保戶申請,富邦人壽提供線上申請服務,保戶可透過官網「保戶會員專區」或「富邦人壽APP」在線上交易專區辦理申請,只需填寫申請金額並上傳相關證明文件,即可完成申請,流程簡便快捷。 國泰人壽則是推出「超樹貸5」保單借款優惠活動,凡在2月20日前完成申辦的保戶,在給付日起至3月3日期間,可享有2.5%的優惠利率。國泰人壽APP還提供快速保單借款服務,保戶當日申辦,即可當日借當日撥款。 宏泰人壽也不遑多讓,每年1月都會推出經濟弱勢保戶借款優惠利率方案,並於今年繼續提供2.16%的借款年利率,讓符合資格的保戶能夠輕鬆申辦。 這些優惠方案不僅反映了保險公司在服務客戶上的用心,也顯示了對於市場需求的敏銳把握。在這個節日氛圍中,這些優惠措施將為台灣民眾帶來實質的幫助,讓他們在享受節日歡樂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金融服務的溫暖。
國泰人壽指出,內部積極衝刺A&H(意外及醫療險),2024年新契約保費大幅成長31%、達128億元,進而帶動新契約CSM創下900億元的歷史新高,將使國泰人壽在2026年接軌時,能有更充足的CSM餘額反映在財報上。
國泰人壽先前已訂下CSM一年要新增700億元以上的目標,受惠於2024年底美元利變保單、A&H保單熱賣,2024年不僅提前達陣、還達到900億元締造新高紀錄;展望2025年,國泰人壽持續樂觀看待,一年新增700億以上的目標應可達成。
富邦人壽則是訂定每年CSM要新增400億元的目標,2024年已將CSM納入通路重要經營指標,將彈性擴充分紅及利變等商品,並轉向高保障分期繳商品,同時也要增加銷售CSM貢獻度高的保障型商品,如重疾險、長照險等,有助累積CSM。預期2025年CSM有望維持雙位數成長。
壽險業者分析,在IFRS 17規範下,壽險公司無法在收到保費時就認列收入,須透過未來提供服務時逐步認列,因此,保險負債端在保險合約群組的層級建立了CSM,意即為未來預期賺取的利潤現值,並於未來財報揭露時逐步認列到損益表。
新光人壽表示,每年年初提供經濟紓困保單借款優惠約定專案,提供每一保戶最高優惠借款金額新台幣10萬元、優惠期間3年、優惠利率2.165%,活動期間至3月31日止。今年加碼推出「貸就福」保單借款專案,即日起至5月12日止,針對收費管道為非派員之保單,提供一年期台幣優惠借款利率,線上、線下利率2.2% 與3.1%;並提供90天外幣(美元)線下4%優惠利率,保戶可善加利用調度資金,讓生活及資金運用更具靈活性。
富邦人壽表示,即日起至3月31日期間,提供保單借款利率2.165%紓困方案,凡符合身心障礙、中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或經濟困難者,提供每人最高額度10萬元新台幣,優惠期間為三年。保戶可透過富邦人壽官網「保戶會員專區」或「富邦人壽APP」,於線上交易專區辦理「經濟弱勢保戶保單借款優惠利率專案」,直接填寫申請金額及上傳相關證明文件即完成申請,流程簡單快速又方便。
國泰人壽推出「超樹貸5」保單借款優惠活動,保戶於2月20日前完成申辦,自給付日起至3月3日間,可享保戶專屬2.5%優惠利率,國泰人壽APP提供快速保單借款服務,營業期間申辦,可當日借當日撥款。
宏泰人壽亦響應政府政策於每年1月推出經濟弱勢保戶借款優惠利率方案,符合資格及條件的保戶備妥相關文件即可申辦;借款年利率以2.16%單利計息。
以2023年國人癌症好發率前三名的大腸癌、肺癌及乳癌為例,如採用新式標靶藥物治療,每年恐花費50萬至200萬元不等,新式放射治療如質子、重粒子治療也要60萬至140萬元,免疫療法更高達200萬至400萬元。另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2023台灣癌症家庭照護負擔大調查」顯示,癌友自費醫療比率達64%,約66%自費藥物負擔在30萬元以上、甚至有約25%超過百萬。
早期癌症治療以住院醫療為主,但近年來新式標靶藥物治療、放射線治療、細胞療法等精準治療不斷進步,不一定需要住院診療,對大多數民眾來說,自費醫療項目往往是影響家庭經濟狀況的主因之一。因此,規劃有「癌症門診實支實付」並且採自負額設計的保單,將是民眾提升癌症醫療保障的關鍵。
所謂的自負額,是指先由被保險人自行負擔一定金額的醫療費用,超過自負額部分即可申請保險理賠,並以保障額度為上限,例如癌症門診醫療費用保險金的自負額10萬元,門診醫療費用保險金限額30萬元,則最高每次可理賠額度即為20萬元。自負額若能選擇銜接原有的保障額度上限,就可以避免保障重疊,或是保障額度缺口而需要自行負擔的情形。
以富邦人壽推出的「富邦人壽愛實在1年期防癌醫療健康保險附約」為例,除提供癌症住院醫療費用保險金(實支實付),更特別設計「癌症門診醫療費用保險金(實支實付)」之給付項目,將門診診療所支出的相關醫療費用納入保障,含括「超過全民健康保險給付之癌症門診及急診醫療費用」,真正解決「不住院診療」的癌症醫療需求及「住院必要性」的理賠爭議。
此外採自負額設計也能讓民眾用相對便宜的保費,就可銜接既有實支實付保單,補強現在實支實付因約定保障限額不夠用的缺口,與防癌險保障不足的問題,提升癌症醫療費用保險額度。
根據金管會統計,過去三年來申請核准人數,以第一年最多、突破4,000人,第二年起逐年遞減、年減約千人,主因與保單借款優惠利率紓困方案貸款期間為三年。
根據優惠方案給出的條件,必須符合下列其中一項,包括身心障礙、低收入或中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訂定的特殊境遇家庭成員、經濟困難,假設是一般上班族,受到失業、無薪假、非自願離職,雇主營收衰退而減少獎金等實質收入減少導致經濟困難,都可以申請。
金管會指出,根據紓困方案規定,每一保單人最高貸款金額可以達到新台幣10萬元,貸款期間三年,適用保單由壽險公司決定,但必須是累積達有保單價值準備金,而且可以辦理保單貸款的有效保單。
臺銀人壽規定,必須是累積達有保單價值準備金且可得辦理保單借款之新台幣有效保單,投資型保單及外幣保單不適用;台灣人壽則規定非投資型的新台幣有效保單,保誠人壽與富邦人壽則規定不適用外幣保單,凱基人壽與南山人壽規定是新台幣有效保單,新光人壽規定每人限辦一次、且沒有辦理優惠借款的新台幣傳統型保單。
三商美邦人壽規定為新台幣有效保單,投資型與年金保單除外;遠雄人壽規定不適用投資型保單、外幣保單以及遠雄人壽一一五終身壽險;宏泰人壽也以新台幣保單為主,排除保單為投資型保單以及外幣收付保單;安聯人壽給出適用保單為新台幣計價的投資型保單,且每一保單以申請一次為上限。
台新人壽規定適用新台幣傳統保單,不適用投資型與美元保單;全球人壽規定為新台幣非投資型有效保單;元大人壽限定新台幣計價的傳統型與利變型保單,且投資型與外幣保單不適用;第一金人壽限定不適用投資型保單與外幣保單;合作金庫人壽限定為新台幣有效保單,外幣保單不適用。
台灣金融市場在2024年展現出驚人的成長,其中壽險業的獲利表現特別亮眼。根據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的最新報告,台灣金融產業去年獲利大幅增長,主要來自資本利得和強勁的手續費收入。這份報告對台灣金融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報告中提到,大摩觀察名單上的11家主要金控去年初估獲利達5,529億元,年成長達71%,其中壽險為主的金控獲利成長達145%,是主要推動力。這一成長主要來自於市場對科技股的普遍看好,同時金融股的獲利大爆發也為股息配發帶來了積極影響。
大摩報告指出,第4季新台幣對美元的單季升值達3.57%,為保險公司帶來了可觀的匯兌收益。然而,由於韓元對新台幣的貶值,部分如國泰人壽和台灣人壽在10月和12月出現了匯兌損失。此外,美國投資等級債券殖利率的上升也對保險公司持有債券的市值計價帶來了壓力。
在這些壓力之下,國泰人壽對於債券殖利率變動的敏感度最高,每個基本點的變動會對帳面價值產生12億元的影響,遠高於富邦人壽的6億元和台灣人壽的3億元。不過,台股在去年第4季的上涨4.3%,有助於抵消債券市值計價帶來的衝擊。
在這個背景下,富邦人壽對台股的敏感度也相當高,台股每波動1元,對富邦人壽的影響達90億元,高於國泰人壽的80億元和台灣人壽的25億元。從現金股利殖利率的角度來看,大摩對國泰金、元大金及中信金抱持看好態度,預期這三家金控的現金股利殖利率可達4.4%至5%,這一水平優於業內其他同業。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癌症治療的方式也在不斷進步。口服標靶藥物、門診化療以及放療等治療方法,已不再需要患者住院,甚至有患者在門診治療後即可返家休養。然而,現行的大多數醫療險仍以住院為給付條件,這對患者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也導致了醫療資源的浪費。
以2023年台灣人癌症好發率前三名的大腸癌、肺癌及乳癌為例,採用新式標靶藥物治療,每年可能需要50萬至200萬元的開支;而新式放射治療如質子、重粒子治療,則需60萬至140萬元;免疫療法更是高達200萬至400萬元。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的「2023台灣癌症家庭照護負擔大調查」,癌友自費醫療比率達64%,約66%的自費藥物負擔在30萬元以上,甚至有約25%超過百萬。
早期癌症治療主要以住院為主,但近年來,新式標靶藥物治療、放射線治療、細胞療法等精準治療的進步,使得住院不再是必要的選擇。然而,自費醫療項目往往成為影響家庭經濟的重要因素。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多保險公司開始推出「癌症門診實支實付」的保單,並採用自負額設計。自負額是指保險人需先自行負擔一定金額的醫療費用,超過部分方可申請保險理賠,並以保障額度為上限。例如,癌症門診醫療費用保險金的自負額為10萬元,保險金限額30萬元,則最高每次可理賠額度為20萬元。
富邦人壽推出的「富邦人壽愛實在1年期防癌醫療健康保險附約」,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該保險除提供癌症住院醫療費用保險金(實支實付)外,還特別設計了「癌症門診醫療費用保險金(實支實付)」給付項目,將門診診療所支出的相關醫療費用納入保障範圍,解決了「不住院診療」的癌症醫療需求及「住院必要性」的理賠爭議。
此外,採用自負額設計還能讓民眾以較低的保費,銜接既有實支實付保單,補強保障限額不夠用的缺口,以及解決防癌險保障不足的問題,從而提升癌症醫療費用保險額度。
臨近農曆春節,許多家庭都會有資金周轉的需求。為了幫助民眾解決這方面的難題,政府特別推出了保單借款優惠利率紓困方案。這項方案自2022年起便已常態化,每年第一季都會開放申請,而今年也不例外,已經正式啟動。
根據最新資料顯示,保單借款年利率可以壓低至2.165%,對於符合資格的保戶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實惠的選擇。過去三年來,申請並獲核准的人數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第一年申請人數突破4,000人,而後兩年則年減約千人。這與保單借款優惠利率紓困方案的貸款期間為三年有關。
要申請這項優惠方案,保戶必須符合特定條件之一,包括身心障礙、低收入或中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訂定的特殊境遇家庭成員,或者是因為失業、無薪假、非自願離職等導致實質收入減少,面臨經濟困難的人士。
根據紓困方案規定,每個保單人最高可以借到的金額達到新台幣10萬元,貸款期間為三年。適用的保單由壽險公司決定,但必須是累積達到一定保單價值準備金,並且可以辦理保單貸款的有效保單。
各壽險公司的具體規定有所不同。例如,臺銀人壽規定必須是累積達到保單價值準備金且可得辦理保單借款的新台幣有效保單,而台灣人壽則只接受非投資型的新台幣有效保單。富邦人壽、保誠人壽、凱基人壽、南山人壽等公司則有各自的適用保單種類和限制。
以富邦人壽為例,它規定不適用外幣保單,而新光人壽則規定每人限辦一次優惠借款的新台幣傳統型保單。三商美邦人壽則規定新台幣有效保單,投資型與年金保單除外。遠雄人壽則不適用投資型保單、外幣保單以及遠雄人壽一一五終身壽險等。
其他如宏泰人壽、安聯人壽、台新人壽、全球人壽、元大人壽、第一金人壽、合作金庫人壽等公司,也都對適用的保單種類和借款條件有各自的規定。
列入大摩觀察名單的11家主要金控去年的初估獲利達5,529億元,年成長71%,主要推動力來自於壽險為主的金控獲利大幅成長145%。證券型金控去年獲利成長35%,銀行型金控則成長19%。
大摩指出,第4季新台幣兌美元單季升值3.57%,代表保險公司可望有40%的匯兌收益。不過,由於去年第4季韓元兌新台幣大幅貶值,造成替代避險部位較高的國泰人壽及台灣人壽在10月及12月出現匯兌損失。
另外,美國AAA及BBB投資等級債殖利率在第4季分別上揚78、66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也造成保險公司所持有債券依市值計價(mtm)虧損。國泰人壽的敏感度最高,債券殖利率每漲跌1個基本點,對帳面價值的影響為12億元,遠高於富邦人壽的6億元、台灣人壽的3億元。
不過,台股在去年第4季上漲4.3%,可抵消債券mtm帶來的衝擊。大摩指出,富邦人壽對台股的敏感度最高,台股每波動1元,對富邦人壽的衝擊為90億元,高於國泰人壽的80億元、台灣人壽的25億元。
以現金股利殖利率的角度來看,大摩看好國泰金、元大金及中信金,現金股利殖利率可達4.4~5%,優於同業。
台灣壽險業界近期來掀起一波徵才熱潮,各大壽險公司卯足全力,力圖吸引新血加入。根據最新消息,六大壽險公司今年共計徵募超過2萬3,250名員工,其中富邦人壽的目標人數達5,000人,顯示其對於市場的強烈信心。
去年11月,壽險業界業務員人數銳減逾3,000人,為了留住人才,各大公司不遺餘力地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富邦人壽就首次擴大新人月獎金,並將適用期限延長至兩年,同時提供產險證照、整合行銷、季通算及年度加碼獎金等多元獎勵,讓新人有機會在首年就年薪破百萬元。
除了富邦人壽,國泰人壽和南山人壽也分別徵募4,860名和4,500名外勤業務員,加上內勤職位,總開缺數量達2萬3,250人。國泰人壽提供新人超過30萬元的額外達標獎金,南山人壽則每年額外投注逾2億元在全職業務新人的培育上。
富邦人壽表示,除了提供豐厚的獎金和培訓機會,還設立了新銳及精銳培訓計畫,晉升主管後,員工還可加入員工持股信託、享受每胎10萬元的生育補助等福利。
國泰人壽則啟動了「領航新秀專案」,除了達標獎金,還有黃金三個月的52堂摩天輪式實戰培育,並透過整合行銷帶動收入。此外,國泰人壽還正在開發「AI Coach」智能陪練系統,利用生成式AI模擬真實客戶互動情境,協助新人快速掌握銷售技巧。
南山人壽則聚焦於年輕族群,提供每月專案獎金及12個月、累計超過200個小時的系統化訓練課程,並每年投注逾2億元在全職業務新人的培育上。表現優異的新人,銷售業務獎金加計專案獎金後,首年就有機會突破百萬元年收。
新光人壽則推出師徒制珍珠計畫,並制定多元的晉升規劃與獎勵辦法,強調新人首年有機會年薪破百萬元,甚至單月突破百萬元。凱基人壽則因應社會趨勢,提供中高年齡及社會新鮮人專案,並推出獨創AI智能對練,提升新人實戰行銷與增員技巧。
台壽則除新人財補專案,也設快速晉升獎勵,六個月晉升獎1萬元、9個月晉升獎5,000元,新人每月完成目標,首年有機會年薪破百萬元。
近期,台灣六大壽險公司紛紛展開大舉徵才,不僅聚焦在一般業務人才,同時積極招募儲備幹部(MA),預計今年將招募5至10名具備AI、數位金融、ESG永續、IFRS17精算接軌等專業背景的人才。其中,富邦人壽的動向格外引人關注。
富邦人壽今年特別針對MA開設六組,除了傳統的通路與經營管理組外,還特別強化金融科技IT專業人才的招募,以推動保險科技創新服務的發展。其中,投資規劃組和海外REIT個股研究組的設立,顯示了富邦人壽對於市場研究與投資策略的重视。
以投資MA為例,透過在富邦人壽的輪調期間,這些專業人才將能快速學習國內市場前三大買方團隊前台與中台的運作模式,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此外,富邦人壽還提供了豐富的專業知識課程,包括股票、外匯、債券、風險評估、財務會計等五大領域,並進行為期一年的財務體系前中後台輪調歷練,讓新進的MA能夠全面體驗公司的運作。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各大壽險公司的MA錄取率相當競爭激烈。以南山人壽為例,去年就有267人爭取MA,年增逾4成,但錄取率約為3%左右。這也反映了當前金融保險行業對於優秀人才的高度需求。
國泰人壽今年則預計招募十名MA,除了傳統的數理精算、財務投資、管理企劃、核保理賠人才外,還著重於資料科學、數據工程、程式開發、資訊安全、數位行銷、健康管理等領域的人才。凱基人壽和台壽也分別規劃了各自的招募計畫,並提供量身訂做的個人輪調計畫,以培養具有多元專業背景的MA。
總之,今年台灣壽險業界對於人才的追求不僅僅是數量的增加,更是質的提升。各大公司通過各種方式吸引和培養優秀人才,期望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
去年前11月壽險業務員銳減逾3,000人,為留住新血,六大壽險今 年砸上億元留才。像國壽提供新人超過30萬元額外達標獎金;富壽首 次擴大新人月獎金、適用延長至兩年;南山宣示將每年額外投注逾2 億元在全職業務新人培育。
富壽表示,今年新人月獎金及適用延長兩年,並搭配產險證照、整 合行銷、季通算及年度加碼獎金等獎勵,新人有望挑戰首年就年薪破 百萬元,並設立新銳及精銳培訓計畫,晉升主管後可加入員工持股信 託、每胎10萬元生育補助等福利。
國壽去年啟動「領航新秀專案」,除達標獎金,並有黃金三個月5 2堂摩天輪式實戰培育,新人也可透過整合行銷帶動收入,如產險、 證券複委託等。國壽指出,去年已有不少新人晉升、年薪超過百萬元 ,目前正開發「AI Coach」智能陪練系統,利用生成式AI模擬真實客 戶互動情境,協助新人快速掌握銷售技巧。
南山徵員聚焦年輕族群,南山說明,提供每月專案獎金及為期12個 月、累計超過200個小時的系統化訓練課程,每年另投注逾2億元在全 職業務新人培育,表現優異的業務新人通常銷售業務獎金加計專案獎 金後,首年就可突破百萬元年收。
新光人壽針對新人有師徒制珍珠計畫,也制定多元的晉升規劃與獎 勵辦法。新壽強調,業務新人不僅首年有機會年薪破百萬元,甚至有 機會單月突破百萬元,以去年10月30日∼11月26日保險月來說,有超 過300名業務員年薪破百萬元,其中有六名是去年新進。
凱基人壽因應社會趨勢,特別提供中高年齡及社會新鮮人專案,推 出獨創AI智能對練,提升新人實戰行銷與增員技巧,首年就能收入破 百萬元;台壽除新人財補專案,也設快速晉升獎勵,六個月晉升獎1 萬元、9個月晉升獎5,000元,新人每月完成目標,首年有機會年薪破 百萬元。
國泰人壽今年要招募十名MA,除延攬數理精算、財務投資、管理企 劃、核保理賠人才外,今年也要找資料科學、數據工程、程式開發、 資訊安全、數位行銷、健康管理等領域人才,在訓練上會提供股票、 外匯、債券、風險評估、財務會計等五大領域專業知識課程,進行為 期一年的財務體系前中後台輪調歷練。
凱基人壽今年也要招募5∼8位MA,今年著重在找精算、金融科技、 投資、核保理賠等人才,將提供量身訂做的個人輪調計畫;台壽今年 也預計招募八位MA,其中保險金融四人、投資專案四人,預計延攬精 算、通路輔銷等商品規劃人才。
南山人壽預計在3月啟動MA招募計畫,將安排高階主管親自擔任職 涯導師,前半年集體培訓並指派專案實作歷練,並安排參與高層策略 會議和跨部門大型專案,訓練將分為三大領域,包含通路策略擬定、 服務策略規劃與數位專案參與。去年就有267人爭取MA,年增逾4成, 錄取率約為3%左右。
富邦人壽今年針對MA開設六組,除通路與經營管理組外,也重視金 融科技IT專業人才,強化保險科技創新服務研究,另設有投資規劃組 及海外REIT個股研究組。以投資MA為例,可透過輪調期間快速學習國 內市場前三大買方團隊前台與中台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