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未)公司新聞
**產險業揮別防疫險風暴 和泰產險重返資本適足**
經過一年的時間,產險業已走出防疫險理賠的陰霾。根據最新數據,19家產險業者均順利通過資本適足率(RBC)與淨值比的考核。
在本土產險公司中,第一產險、台產與泰安產的資本最為充裕,RBC均超過700%。明台產、新光產、旺旺友聯產等公司的RBC也都在40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月RBC僅74.93%、瀕臨資本顯著不足的和泰產險,經過母公司和泰汽車增資與其他資本強化措施後,RBC大幅拉高至293.67%,淨值比也提高至15.15%,順利達標法定門檻。
在擺脫防疫險理賠的影響後,產險業者積極推廣各項業務。根據金管會統計,產險業2月份稅前盈餘29億元,累計前兩個月賺58億元,較去年同期由虧轉盈。
業界人士指出,產險業今年有望重返2021年的榮景,再度挑戰獲利創高。
2023年19家產險業資本適足率與淨值比出爐,在本土產險公司中,第一產險RBC達747.26%、淨值比42.22%;台產RBC735.35%、淨值比49.06%;泰安產RBC704.78%、淨值比36.52%,三家資本最為充足,皆高於700%以上,明台產、新光產、旺旺友聯產、華南產、南山產、中信產的RBC則在400%以上,兆豐保險、國泰產、新安產、和泰產、富邦產亦順利達標。
其中,和泰產在去年6月時,RBC僅74.93%,屬於資本顯著不足,淨值比則為6.8%,不過在經過母公司和泰汽車累計對和泰產險增資305億元以及防疫險損失迴轉之外,和泰產險也透過處分不動產或其他規劃強化資本水準,在去年底RBC已大幅拉高至293.67%,遠高於法定最低門檻,淨值比亦提高至15.15%。
在擺脫防疫險理賠陰霾後,產險業也積極推展各項業務,據金管會統計,產險業2月稅前盈餘29億元,與1月持平,累計前二月賺58億元,較去年同期虧轉盈。產險業淨值亦回升至1,334億元,年增九成。
新安東京產險釐清寶林茶室保單效力
台北市寶林茶室食安事件後,產險業者針對寶林茶室的保單責任範圍展開釐清作業。國泰世紀產險先前承保寶林茶室的產品責任險已於 2023 年 10 月到期,且未續保。新安東京產險則承保遠東百貨信義 A13(大房東)的商業綜合責任險,和大食代廣場(二房東)的公共意外責任險。
產險公會表示,由於寶林茶室食安事件涉及法律問題,因此需要進一步釐清保單的承保範圍。目前主要討論的重點在於,產品責任險和公共意外責任險作為強制險,未繳納保費後是否無效,以及取消保單的程序等。
產險業者指出,寶林茶室食安事件涉及食安問題,因此並非房東該負的責任。但如果因建築或設計不良導致客戶傷亡,則會屬於承保範圍。
根據規定,餐飲業必須投保產品責任險,違者將受罰。食品業者投保的產品責任險最低保險金額為,每一個人身體傷害 100 萬元,每一事故身體傷害 400 萬元,保險期間內累計最高理賠上限為 1,000 萬元。未依規定投保的業者,可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 3 萬元以上、300 萬元以下罰鍰,並依台北市消費者保護自治條例處 3 萬元以上、10 萬元以下罰鍰。
2023年產險業獲利全數出爐!和泰產險奪冠,新安東京海上攻佔獲利亞軍
根據保發中心統計,台灣產險業2023年稅後純益達155.9億元,創下歷史次高,僅次於2021年的196.3億元。其中,和泰產險以36.5億元拿下獲利王寶座,而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以下簡稱新安產)則以32.3億元緊追在後,拿下獲利亞軍。
若以每股稅後純益(EPS)來看,冠軍則由新光產險以9.22元奪得,新安產以5.04元位居第五。此外,明台產、華南產、中信產、台產和第一產等多家產險業者,EPS也皆達2元以上。
回顧2022年,產險業曾因防疫險理賠風暴而大虧1,725.6億元。但在商品改革和風控管理下,2023年產險業成功轉虧為盈,簽單保費更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達2,437億元,年成長10.6%。
產險業者表示,儘管國內外政經環境仍不確定,但業者積極落實風控,預期2024年簽單保費仍有10%成長潛力。根據產險公會預估,2024年保費可望達約2,577億元,成長約6%。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火險預估成長約8%,航空險預估成長20%外,汽車保險預計也將成長約6%,全年總保費可能增加至1295.2億元,工程險保費量預計增長約7.6%。
隨著經濟復甦,產險業未來發展可期。新安產積極深耕台灣市場,秉持穩健經營的理念,持續提供客戶優質的保障與服務,為產險業注入一股強勁動能。
北市府要求二家產險公司在二日內回覆,產險公會表示,因為牽涉 到法律問題,仍待進一步釐清,主要因產品責任險及公共意外責任險 都是屬於強制險,出單之後,沒有交保費是否無效或者要經過何種程 序才能註銷?有些細節都待討論中。
至於國泰產險承保遠東百貨信義A13(大房東)的商業綜合責任險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則承保大食代廣場(二房東)的公共意外責任險 ,對於保單承保內容及責任歸屬問題,產險業者認為,因寶林茶室是 牽涉到食安問題,非房東應該要負的責任;若是因建築或設計不良致 使客戶傷亡,則會在承保範圍。
餐飲業必投保產品責任險違者有罰責。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 理署規定,為保障消費者權益,具有商業登記、公司登記、工廠登記 、稅籍登記或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登記之食品產業,包括製造商、進口 商、委託他廠代工之產品供應者,均依法被強制要求必須投保「產品 責任險」,讓業者對進口或其製造之食品負所有相關法律責任。
依法令要求最低保險金額為每一個人身體傷害100萬元、每一事故 身體傷害400萬元,保險期間內累計最高理賠上限為1,000萬元,若被 保險人之需求,可再提高保險金額。食品業者如未依規定投保產品責 任險,可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臺北市消費者保護自治條例第三十八條」也規定未依規投保者得 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鍰,並命其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 者,得按次處罰。
根據保發中心統計,產險業在2021年獲利大爆發,稅後純益達196.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但卻在2022年遭遇防疫險理賠風暴,整體產險業大虧1,725.6億元,而在一連串的商品改革及風控管理之下,2023年轉虧為盈,整體產險業稅後純益達155.9億元,創下歷史次高。
就各產險公布的資料,獲利第一名由和泰產以稅後純益36.5億元拿下,第二至第十名依序為新安產稅後純益32.3億元、新光產29.1億元、泰安產15.4億元、明台產12.5億元、國泰產12.4億元、旺旺友聯產12億元、台產9.7億元、華南產9.1億元及第一產6.3億元。但去年仍有三家產險包括兆豐保、富邦產及法巴產未能擺脫虧損,分別虧14.6億元、23.2億元及1億元。
以EPS來觀察,則由新光產險9.22元奪冠,第二至第五依序為國泰產6.23元、旺旺友聯產5.37元、泰安產5.21元及新安產5.04元。而其他包含明台產、華南產、中信產、台產、第一產EPS皆達2元以上。
而2023年產險簽單保費達2,437億元,年成長10.6%,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產險業者指出,儘管國內外政經環境,仍呈現不確定狀態,但在業者重新推展各項業務,積極落實風控之下,仍樂觀預估今年簽單保費仍有成長10%的潛力。
另外,據產險公會預估,2024年保費將達約2,577億元,較2023年2,437億元,增加140億元,約可成長6%。各大險種今年分別有5至20%的成長空間,其中,今年火險總保費預估約435億元左右,較去年成長約8%;貨物運輸險自去年21.3億元增加至22.9億元,成長7.5%;航空險預估成長20%;汽車保險成長約6%,全年總保費可能增加至1295.2億元;工程險今年保費量預估由去年的111.5億元增長至120億元,成長幅度約7.6%。
**新安產險躍居產險業獲利亮點**
隨著防疫保單風暴退燒,產險業去年繳出亮眼成績單。根據保發中心統計,整體產險業稅後盈餘達156億元,創歷史次高。其中,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新安產)以超過10億元的年度盈餘,躋身獲利前段班。
去年產險業保費收入成長近11%,但賠款金額卻較前年大幅減少37.5%。不過,各險種的賠款率仍有差異,其中以健康險最高,達1,000%以上。新安產指出,為因應疫情趨緩,產險業者已全面檢討傷健險商品,並調整實支實付險的理賠策略,預計今年傷害險及健康險業務成長幅度將持平。
儘管產險業整體獲利優異,仍有兆豐保、富邦產及法巴產等3家業者出現虧損。不過,新安產成功避開虧損,並以穩健的經營策略,成為產險業獲利亮點。
產險公會預估,今年傷害險及健康險業務保費量可達275億元,較去年成長約6%。新安產表示,將持續關注市場趨勢,調整商品組合與經營策略,以維持優異的獲利表現。
產險去年保費成長近11%、理賠金額少37%,依保發中心資料顯示 ,整體產險去年稅後盈餘達156億元,為歷史次高,對於產險去年稅 後盈餘貢獻多,年度盈餘達10億元以上則有和泰產、泰安產、明台產 、旺旺保、新光產、國泰產、新安產等七家。不過,仍有三家產險包 括兆豐保、富邦產及法巴產出現虧損,分別虧15.4億元、24.5億元及 0.72億元,其他產險業者去年都有獲利;2022年時產險有九家出現虧 損,當年稅後損益為虧損1,697.2億元。
因防疫保單理賠,使健康險損率近二年大提升,在防疫保單停賣之 後,產險業者也全面檢討傷健險商品。產險業者表示,因過往實支實 付醫療險理賠經驗不佳,部分產險業於去年第四季陸續調整傷害險商 品組合,包括降低實支實付額度及損失經驗不佳通路之合作策略,使 傷健險保費量在去年12月保費量呈現負成長。
產險業者指出,因金管會於去年12月底已開始研議改革實支實付醫 療將回歸損害填補原則政策,未來產險業之實支實付醫療險商品將可 能調整其經營策略,在金管會還未調整之前,各產險業者已將傷害健 康險理賠較有爭議或損率較高的商品已先行下架。
產險公會預期,今年度傷害險及健康險業務整體成長幅度可能不會 太高,預估保費量可來到275億元,較去年的260億元,年增近6%。 去年傷害險、健康險實際保費分別約220億元、健康險40.54億元,其 中健康險保費明顯低於2022年的57.6億元。
網路投保風潮再起,今年前兩個月保費收入、件數都創下近年來新高紀錄!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1、2月份保險業網路投保件數達121.81萬件,保費收入則達8.36億元,兩項數據都創下近五年來的最高點。這背後,主要是因為民眾對旅平險的需求增加,加上網路投保的便利性,讓投保件數與保費收入都節節高升。
具體來看,今年1、2月的產險、壽險網路投保件數均比去年同期成長37%,保費收入則增加33%。其中,產險業最熱銷的機車保險、旅綜險(含旅遊不便險)、汽車保險,投保件數分別達24.81萬件、23.37萬件、15.89萬件,都比去年同期成長。而在壽險方面,台壽、國壽、富壽三大壽險公司的銷售業績最佳。
在這波網路投保熱潮中,旅平險相關產品特別受到歡迎。旅平險、旅平險附加實支實付型傷害醫療保險、海外突发疾病醫療險等產品,件數分別達5.38萬件、5.17萬件、4.24萬件,相比去年同期的成長率分別為27%、29%、100%。
隨著旅遊潮的持續延燒,這些與旅遊相關的保險產品,去年有3成來自旅遊相關需求。不過,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也提醒民眾,網路投保保單前,要注意以下四大事項:首先,要充分了解保險商品內容,避免因認知不同而產生爭議;其次,若要網路投保壽險商品,要保人與被保險人需為同一人;第三,網路投保的壽險保單,身故受益人以被保險人直系血親、配偶或法定繼承人為限;最後,若以網路方式投保2年期以上之人壽保險,要保人仍有「契約撤銷權」,可在收受保單的翌日起十日內申請契約撤銷。
金管會統計顯示,今年1、2月產險、壽險整體網路投保件數達121 .81萬件,年增37%;保費收入達8.36億元,年增率33%,投保熱絡 。產險業最熱銷的險種包括機車保險、旅綜險(含旅遊不便險)、汽 車保險,投保件數分別達24.81萬件、23.37萬件、15.89萬件,都比 去年同期成長。銷售業績最好的是富邦產險、新安東京海上、國泰產 險。
產險熱賣的旅平險、旅平險附加實支實付型傷害醫療保險、海外突 發疾病醫療險,件數達5.38萬件、5.17萬件、4.24萬件,分別較去年 成長27%、29%、100%;壽險銷售最好前三大是台壽、國壽、富壽 。
隨旅遊潮延續,大幅挹注網路投保的保險,統計去年有3成是屬於 旅遊相關需求保險,包括產險業的旅遊不便險、壽險業的旅平險、旅 平險附加實支實付型傷害醫療保險、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等。
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提醒民眾,若是要透過網路投保保單之前,應 注意四大事項,一是民眾可以透過保險公司或異業建置網站專區、網 頁或行動應用程式(APP)投保平台,隨時瀏覽網路投保的保險商品 說明、保單條款等,充分瞭解保險商品內容後,慎選符合自己需求的 保險商品,以避免投保後因認知不同而衍生爭議。
二是若以網路投保的壽險商品,要保人與被保險人需為同一人,但 以自然人憑證註冊或要保人為7歲以下未成年子女投保旅行平安保險 者,不在此限;三是以網路投保的壽險保單,身故受益人以被保險人 直系血親、配偶或法定繼承人為限;四是若以網路方式投保2年期以 上之人壽保險,要保人仍有「契約撤銷權」,得於收受保單的翌日起 十日內申請契約撤銷。
【臺北訊】為了讓全民都能夠有效防範詐騙,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公司不斷推廣防詐教育,從網路到現場,從長輩到學子,無所不在。該公司透過「空」、「陸」、「海」三合一的策略,針對不同年齡層和身障人士進行全面性的反詐教育,成效顯著。 從網路空間到現實陸地,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總經理賴麗敏帶領團隊,積極建置防詐服務專區,並在YouTube上推出防詐宣導影片,讓資訊無遺漏地傳達給大眾。這些線上活動累計吸引了超過66,000人次參與,顯示了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在提升民眾防詐意識上的努力。 而在現場的陸上作戰,則是舉辦了11場實地防詐宣導講座,吸引了逾500位長者和學子參與。這些講座透過互動和體驗式學習,讓參與者更深刻地瞭解詐騙的常見手法,並學會瞭如何防範。 為了讓防詐教育更加普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還推出了線上防詐手機遊戲,讓大眾在娛樂中學習。此外,公司也創新宣傳方式,讓民眾對詐騙保持高度警覺。 在關注特殊族羣方面,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也不遺餘力。為了幫助聽語障礙者,公司擴大了手語視訊翻譯服務的範圍,並拍攝了保險商品QA懶人包影片,讓這個羣體也能獲得適當的保險知識。 另一方面,公司與社團法人臺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合作,推出了具有雙視功能的公司及商品簡介說明手冊,並增設了QR code朗讀功能,降低了數位落差,讓視障人士也能享有平等的金融服務。 這些努力不僅提升了民眾的防詐能力,也為社會築起了一道堅固的防護網。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的這些行動,不僅是對消費者的責任,也是對整個社會的貢獻。
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公司為了讓民眾提高對詐騙的警覺性,特別推動了一系列的防詐教育活動。他們結合了保險職能和風險控管,從「空」、「陸」及「海」三個方向展開作戰,針對不同的群體進行多樣化的反詐教育宣導。 首先,在「空」戰方面,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在官網上設立了樂齡防詐服務專區,並在YouTube上發布了防詐宣導影片,同時在社群媒體上發佈防詐貼文,總共觸及了近66,000人次。這些行動不僅讓更多人了解詐騙的危險,還提高了他們的防詐能力。 「陸」戰則是在線下進行,他們舉辦了11場防詐宣導講座,吸引了500多位樂齡長者和年輕學子參與。此外,公司還設計了線上防詐手機遊戲,讓超過8,000人次體驗,透過遊戲的方式讓民眾了解詐騙的常見手法和防詐措施。 在「海」戰方面,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則是為了建構聽語障礙者友善環境,將手語視訊翻譯服務範圍擴展至全台六大分公司,讓所有的分公司都能提供商品及理賠諮詢服務。此外,公司還與社團法人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合作,推出具有「雙視功能」的公司及商品簡介說明手冊,並在每頁增設「QR code朗讀功能」,以降低數位落差,推動普惠金融。 總經理賴麗敏表示,這些活動的目的是要提高民眾對詐騙的警覺性,降低詐騙發生率,並守護民眾的財產安全。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將繼續努力,為社會羅織一個強韌安全的防護網。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總經理賴麗敏表示,有感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先是在線上「空」戰部分於官網建置樂齡防詐服務專區、防詐YouTube宣導影片、防詐社群貼文觸及近66,000人次,同時串聯「陸」戰於線下實地啟航防詐宣導講座總計11場,有逾500位樂齡長者與年輕學子等熱烈參與互動,並設計線上防詐手機遊戲有逾8,000人次體驗,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解析保險黃牛、電信網絡詐騙的常見手法及防詐措施,不斷創新反詐宣傳方式,以提高民眾對於詐騙具一定警覺性並杜絕詐騙的可能,並強化識詐及提供防詐認知推廣出「海」口。
此外,為建構聽語障礙者友善環境最後一哩路,擴大手語視訊翻譯服務範圍至全台六大分公司皆可提供商品及理賠諮詢服務。
除此之外,為提升聽語障族群保險知識平權,共拍製2部「心安手護站」保險商品QA懶人包影片。
另一方面,攜手社團法人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推出具有「雙視功能」的公司及商品簡介說明手冊,每頁皆增設「QR code朗讀功能」、降低數位落差,以利金融平權推展落實普惠金融。
台灣新聞記者報導:
新春團拜時,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預告去年集團獲利創近五年新高。裕隆汽車和裕融企業兩大公司於7日率先公布去年財報,結果讓人驚艷。裕隆全年稅後純益達到46.91億元,成功賺回2022年因防疫險導致的大幅虧損;而金鸡母裕融的稅後純益則以62.75億元創下紀錄,每股稅後純益(EPS)達到11.07元。
裕融在董事會上通過了擬配發現金股息6.1元,配發率超過55%,以7日收盤價163.5元計算,殖利率約3.7%。裕隆去年稅後純益46.91億元,幾乎已賺回2022年虧損的46.97億元,EPS達4.63元,是史上第二高,僅次於2021年的4.82元。
裕隆表示,去年營收和獲利都有顯著成長,這主要得益于子公司業績穩定,特別是裕融貢獻創高。國內新車銷量創近18年新高,帶動本業業績成長。2022年裕隆大虧的主要原因是認列轉投資新安東京大額防疫險保單理賠損失,但到了去年,這一影響已經消失,並有迴轉部分前期提列的損失。
裕融去年稅後純益62.75億元續創高,已連續九年維持成長態勢,但由於公司股本增加,EPS為11.07元,較2021及2022年減少。裕融分析,去年獲利再創高的主要原因是企業融資業務穩定發展,並在海外市場取得成效,如菲律賓轉型企金以及馬來西亞子公司的設立,預計今年上半年開幕,將成為公司營運的一大動能。
能源事業方面,裕融指出,現自有350座太陽能光電案場,旗下「新鑫電力」已取得售電執照,第一座儲能案場也已投入台電電力交易平台,預計今年綠能發電加儲能將達400MW。此外,集團近年推動移動服務事業整合MaaS事業資源,將以LINE GO平台創造營運綜效,今年目標會員數突破400萬,未來也將成為推升各事業體獲利的關鍵。
裕隆集團的另兩家上市公司,中華車和裕日車,也將於下周召開董事會公佈去年財報,其中中華車去年前三季EPS已達8.01元,全年將首次賺逾1股本。
裕融7日董事會同步通過擬配發現金股息6.1元、配發率逾55%,以 7日收盤價163.5元計,殖利率約3.7%。
裕隆去年稅後純益46.91億元,幾已賺回2022年虧損的46.97億元, EPS達4.63元則為史上第二高,僅次於2021年的4.82元。
裕隆說明,去年營收獲利皆有明顯成長,主要來自子公司業績皆相 當穩定,尤其裕融貢獻創高;去年國內新車銷量創近18年新高,帶動 本業業績成長。而導致裕隆2022年大虧主因-認列轉投資新安東京大 額防疫險保單理賠損失,至去年已無此一影響,且有迴轉部分前期提 列的損失。
裕融去年稅後純益62.75億元續創高,為連續九年維持成長態勢, 但因公司股本增加,EPS為11.07元,較2021及2022年減少。
對於去年獲利再創高,裕融分析,主要成長來自於企業融資業務穩 定發展,且在海外布局方面,去年海外市場菲律賓轉型企金已見成效 後,再投入設立馬來西亞子公司,預計於今年上半年開幕,初期聚焦 醫療設備、工具機及營建設備等融資租賃業務,將成為續推升公司營 運的一大動能。
能源事業部分,裕融指出,現自有350座太陽能光電案場,旗下「 新鑫電力」已取得售電執照,第一座儲能案場也已投入台電電力交易 平台,預計今年綠能發電加儲能將達400MW。
此外,裕融表示,集團近年推動移動服務事業整合MaaS事業資源, 將以LINE GO平台創造營運綜效,今年目標會員數突破400萬,未來也 將成為推升各事業體獲利的關鍵。
裕隆集團另兩家上市公司-中華車、裕日車,也將於下周召開董事 會公促去年財報,其中中華車去年前三季EPS已達8.01元,全年將首 度賺逾1股本。
春暖花開,出遊季節來囉!準備好踏上一場浪漫的旅程嗎?記得,在踏上旅程之前,為自己增添一份安心保障可是很重要哦!台灣的產險公司們也為大家準備了各種優惠方案,讓你的旅程更加放心。以下幾家知名產險公司提供的服务和優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我們有第一保旅平險,他們提供了全方位的旅平險保障,並在3月底前於網路投保專區完成「會員註冊+首次投保」的消費者,還能獲得電子禮券,並加碼捐贈給第一社福基金會,詳情請上第一保官網了解。 接著是國泰產險,他們建議民眾投保旅遊不便險與旅行平安險,一旦遇到班機延誤、旅程更改或因意外傷害、突發疾病導致住院或診療等情況,都能透過保險轉嫁風險。而且,只要主動提供航班資訊,延誤達標準即可主動通知理賠,簡單方便。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也推出了「好禮三重抽」活動,民眾只要在3月31日前完成網路投保並符合活動條件,就有機會把iPhone 15 Pro等超過7,000項好獎帶回家。 華南產險則提醒大家,投保旅行綜合保險可以轉嫁班機延誤等各種風險,保障範圍包括旅程取消、班機延誤、旅程更改、行李延誤、行李損失、旅行文件損失等。 對於駕車出遊的車主來說,明台產險的「車好險」提供了日式高規格保障,總額約定,讓理賠金彈性運用於第三人之身故、傷害或財損理賠。 兆豐保險則是看準了郵輪旅遊的商機,推出了「新郵輪旅遊綜合保險」,提供旅程取消費用補償、旅程更改費用、旅行文件損失費用、醫療等四大保障。 旺旺友聯產險則在網路投保方面下功夫,打造了全新的平台,提供汽機車強制險、任意險、國內外旅遊平安險、住宅火災險、行動電話險等商品線上投保服務,並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保險服務。 和泰產險的「真顧家居家綜合險專案」則是為了保護你的家園,除了傳統住宅火險,還包括住宅日常生活責任險,以及機車火災事故等保障。 臺灣產物保險的「租事大吉」保險新商品,則是為房東和房客提供租賃事故的保障。 泰安產險則提醒營業場所的業者,投保公共意外責任保險可以減輕經營風險,並可加保附加條款以增添保障。 總結來說,無論是出遊、居家、公共安全,台灣的產險公司都能提供適合的保障方案,並且透過網路投保的便利性,讓你輕鬆轉嫁風險,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第一保旅平險
首次投保拿禮券
對此,第一保表示,將為民眾提供全方位保障的旅平險,同時,今年3月底前,於第一保網路投保專區完成「會員註冊+首次投保」,即可獲得電子禮券,第一保再加碼捐贈給第一社福基金會,詳情請洽第一保官網。
國泰旅遊不便險
轉嫁風險輕鬆保
國泰產險則建議民眾,可同時投保旅遊不便險與旅行平安險,萬一發生班機延誤、旅程更改或因意外傷害、突發疾病導致住院或診療等情況,皆可透過保險轉嫁風險。若民眾投保時,主動提供航班資訊,只要搭乘的班機延誤達理賠標準,國泰產險將主動通知,客戶只須回傳登機證,即可輕鬆辦理理賠申請作業,快速獲得理賠金。
新安東京海上
好禮三重抽抽樂
新安東京海上提醒,意外來臨時總令人措手不及,建議民眾可將旅遊保險、汽車保險等保障納入行前規畫,尤其網路投保時間、空間不受限制,隨選隨買超便捷讓行程說走就走,各族群都能在網路投保平台找到合適的保障方案,即日起至3月31日止,完成網路投保並符合活動條件,還可參加「好禮三重抽」抽獎活動,有機會把iPhone 15 Pro等超過7,000項好獎帶回家。
華南產險旅綜險
班機延誤心不驚
華南產險表示,為避免旅途中的意外打亂行程,建議民眾可於出國旅遊前投保「旅行綜合保險」來轉嫁班機延誤等各式風險,為自己增添保障。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意外傷害的高額旅平險外,「旅行不便險」保障包含旅程取消、班機延誤、旅程更改、行李延誤、行李損失、旅行文件損失等6項,也是近期民眾出國旅遊重視的保障項目。
明台產險車險
高規格保障完整
至於駕車出遊、通勤,則最怕遇上交通事故,明台產險提供保戶日式高規格保障,「車の好險—新式共用保額汽車第三人責任險」除第三責任每一事故理賠最高2,000萬之外,更有別於傳統汽車第三責任險就身故、傷害及財損各有限額;「車の好險」僅就總額約定,讓車主於發生事故時,可將理賠金彈性運用於第三人之身故、傷害或財損理賠,讓愛車保障更聰明。
兆豐保險旅綜險
郵輪出行最夯選
瞄準郵輪旅遊商機,兆豐保險獨家推出「新郵輪旅遊綜合保險」,只要是搭乘以台灣為母港的郵輪皆可投保,提供旅程取消費用補償、旅程更改費用、旅行文件損失費用、醫療等四大保障;保戶在出發前1小時上網完成投保,即可享有海外急難救助醫療轉送最高新台幣300萬元保障。
旺旺友聯產險
網路保險選擇多
在網路投保方面,旺旺友聯產險打造嶄新平台,提供汽機車強制險、任意險、國內外旅遊平安險、住宅火災險、行動電話險等商品線上投保服務,及24小時不間斷保險服務,包括保單查詢與批改、理賠申請、快速續保等,即日起至4月9日上網投保任一商品,月月抽黃金、禮券等價值數10萬元的開運好禮,還有機會抽中最夯台彩刮刮樂,詳情可上旺旺友聯產險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和泰產險居家險
居家內外全都保
居住方面,和泰產險推出「真顧家居家綜合險專案」,除傳統住宅火險,還 包括住宅日常生活責任險,及機車火災事故等保障。如因火災等事故導致的動產或不動產損失,於理賠時不扣折舊且無自負額;住宅日常生活責任險的保障範圍則較廣,如寵物未拴鍊好致誤傷路人、陽台花盆掉落砸傷路人等,符合保單條款約定便可申請理賠,並有慰問金費用可補償第三人,居家內外都有保障,幫民眾顧好家。
臺灣產物保險
客製保單租事大吉
有租屋就會有糾紛,臺灣產物保險研發的「租事大吉」保險新商品,房東房客租屋皆享保障。臺灣產物保險始終認真傾聽保戶聲音,為有效移轉廣大租賃族群的特定租賃事故損失,「租事大吉」提供房東與房客個別客製化保單產品,讓雙方都能在風險規畫上獲得更全面保障。
泰安產險意外險
餐飲經營降風險
針對營業場所或策展單位,泰安產險提醒,人潮較多時,意外發生相對提高,建議投保「公共意外責任保險」,減輕業者經營風險。另可視需求加保附加條款,例餐飲業可加保「食品中毒責任附加條款」;營業場所設有電梯可加保「電梯責任附加條款」,增添一層保障。更多保險諮詢請洽24小時免費客服專線(0800)012-080或LINE搜尋「泰安產物保險」。
綜上所述,民眾或企業不論是出遊、居家、公共安全,都可透過產險商品增加保障,同時,更可藉由網路投保時間、空間不受限制的優勢,輕鬆完成投保,轉嫁風險。
台灣旅遊風潮再起,網路投保業績飆升!疫情解封後,眾多民眾紛紛選擇出國旅行,這股熱潮也帶動了網路投保業的發展。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2023年台灣網路投保件數突破600萬件,創下新紀錄。其中,超過180萬件是旅平險,包括產險公司的旅行綜合險與不便險,以及壽險的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等。 去年網路投保件數為621.2萬件,比2022年的424萬件成長47%,新契約保費達44.1億元,年增17%。在這波熱潮中,產險業的貢獻不容忽視,投保件數達538.1萬件,年增36%,全年簽單保費收入達38.8億元,年增近10%。壽險業的網路投保件數也暴增到83萬件,年增高達1.36倍,新契約保費收入5.3億元,年增28%。 在業績排行榜上,壽險業的富邦人壽、台灣人壽、國泰人壽分列前三名;產險業則是富邦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國泰產險。其中,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表現亮眼,不僅在產險業中名列前茅,其旅平險銷售也異常火爆。 旅平險相關產品成為去年網路投保的熱門選擇,產險業銷售的旅綜險(含旅遊不便險)去年網路投保熱賣101.4萬件,比2022年暴增3.6倍,保費收入達5.09億元,年增7.5倍。壽險業的網路投保賣旅平險也達31.2萬件,年增97%,新契約保費超過1億元,年增1.46倍。 總結來說,去年國人透過網路投保購買旅平險的件數達181.9萬張,佔整體網路投保件數的近30%,保費收入達7億元,約占整體網路投保保費收入的16%,年增4.4倍。這波旅遊熱潮帶動的網路投保業績成長,顯示了台灣保險市場的活力。
去年保險業網路投保件數為621.2萬件,比2022年的424萬件,年增 47%;新契約保費44.1億元,較2022年的37.3億元,年增17%。去年 網路投保多來自產險業的貢獻,投保件數達538.1萬件,年增36%, 全年簽單保費收入達38.8億元,年增近10%;壽險業去年網路投保件 數暴增到83萬件,年增高達1.36倍,新契約保費收入5.3億元,年增 28%。
業績前三名,壽險業為富邦人壽、台灣人壽、國泰人壽;產險業為 富邦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國泰產險。賣最好險種,清一色都是 旅平險相關,產險業銷售的旅綜險(含旅遊不便險)去年網路投保熱 賣101.4萬件,較2022年只有22萬件,一年暴增3.6倍,去年保費收入 更高達5.09億元,比2022年僅0.6億元,年增7.5倍。
壽險業去年網路投保最夯的前三名也全都是旅平險,去年壽險網路 投保賣旅平險達31.2萬件、年增97%,新契約保費超過1億元、年增 1.46倍;賣第二好的是旅平險附加的實支實付型傷害醫療險,去年賣 出近30萬件,年增近1倍,保費收入達0.28億元,也年增1.3倍;第三 熱賣的是旅平險附加的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去年網路投保賣出近2 0萬件,年增8.46倍,保費收入有0.65億元,年增4.9倍。
即去年國人透過網路投保買旅平險,不管是產險業的旅綜險、不便 險,還是壽險業的海外突發疾病等,去年共賣出高達181.9萬張,佔 整體網路投保件數621.2萬件的近30%,也較2022年投保件數54.9萬 件,年增2.3倍;去年國人藉由網路投保買旅平險貢獻保費收入達7億 元,約占整體網路投保保費收入16%,也較2022年的1.3億元、年增 4.4倍。
產險業界近來的變化可說是波瀾壯觀,隨著近年來商業火險費率的激烈競爭,不少公司去年損失率增加不多,然而核保利潤卻明顯上漲。特別是今年,再保費率繼續上漲,達到一成多,讓產險業面臨壓力。這種情況下,不少大型產險公司開始尋找新的解決方案,損防服務因而成為焦點。
舉例來說,富邦產險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該公司引進了國際資源,打造了一支跨領域的損害防阻團隊,應對全球風險管理的發展趨勢和客戶需求。這支團隊不僅有近30年的損害防阻經驗,還延攬了跨界的工程精英,提供專業的風險諮詢服務。此外,富邦產險也是業界率先取得全球風力組織GWO基本安全訓練證照的保險公司,並推出「紅外線空拍機檢測服務」,提升太陽能光電案場的發電效率和降低火災風險。
不僅如此,富邦產險還積極尋求跨領域的戰略夥伴,與工研院、中央大學、台灣大學氣候天氣災害研究中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等機構合作,研發了「地震風險評估系統」等多種量化評估系統,幫助企業規劃保險,以及保險公司安排再保險。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也展現了其專業形象,不僅能為企業提供各個不同階段的風險解決方案,還能為企業量身訂做專屬的電力節能服務,成為產險界第一家為商火險保戶提供這項服務的公司。
而國泰產險則成立了能源團隊,專門協助企業保戶進行實地健檢與風險辨識。該公司強調,台灣多颱風的氣候特點對太陽能板造成很大威脅,特別是對綠電的穩定供應影響深遠。國泰產險積極研究太陽能板工程損防風險,從建築物設計到設備安裝,提出一系列降低光電廠抗風險的措施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