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慶房屋仲介(未)公司新聞
過去二年房市炒作風氣盛行,根據永慶房屋調查顯示,雙北地區持 有不到一年轉售的案件就有637件,平均每件短期交易的買賣價差高 達15.3%、超過180萬元,甚至有高達39.2%短期成交案件價差逾2成 ,甚至有6%的案件價差逾4成,其中中和、新莊、中山、板橋、土城 五區就占了雙北短期交易的一半以上。
永慶房屋以實價登錄的調查顯示,雙北市一年內短期交易物件的分 布,相當集中在少數區域,短期交易占總交易件數1%以上的行政區 包括台北市的中山、萬華,及新北市的中和、永和、板橋、土城、新 莊、樹林等。相較下,新北淡水、林口、汐止等雖區域房市交易量大 ,不過短期交易案件比例並不高。
而短期交易金額價差最高的區域則包括台北市的南港、松山等地, 一年內轉手的價差平均達300萬元以上。
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陳賜傑表示,這些區域均為雙北人口稠密處、 交通也便捷的蛋黃區,居住需求暢旺、房市交易熱絡,由於過去房價 漲幅不少,一般房屋不會在短時間內買了又賣,若為持有期間短、又 以高價轉售,多屬投機客「炒短線」賺價差,有意於此處購售屋的民 眾,勢必要更加留意。
政府為遏止房市短期投機炒作的歪風,2021年實施房地合一2.0新 法,針對持有不動產未滿2年又轉售的案件,課徵45%的高稅率。房 地合一2.0上路滿一年,遭到課徵45%重稅的短期交易件數直逼3萬筆 ,以課徵102億元稅額回推,房市短期交易案總共獲利高達227億元, 獲利驚人。
陳賜傑表示,即使房價已經出現反轉,不過過去二年來房價高漲、 炒作盛行,持有不到一年就轉售的案件,不乏獲利300萬、400萬元, 以平均15.3%的漲幅計算,雙北地區若原本2,000萬元的房子,經由 投機客購入轉手,下一手買家可能得付出超過300萬元差價成本。
永慶房屋以實價登錄的調查顯示,雙北市一年內短期交易物件的分 布,相當集中在少數區域,短期交易占總交易件數1%以上的行政區 包括台北市的中山、萬華,及新北市的中和、永和、板橋、土城、新 莊、樹林等。相較下,新北淡水、林口、汐止等雖區域房市交易量大 ,不過短期交易案件比例並不高。
而短期交易金額價差最高的區域則包括台北市的南港、松山等地, 一年內轉手的價差平均達300萬元以上。
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陳賜傑表示,這些區域均為雙北人口稠密處、 交通也便捷的蛋黃區,居住需求暢旺、房市交易熱絡,由於過去房價 漲幅不少,一般房屋不會在短時間內買了又賣,若為持有期間短、又 以高價轉售,多屬投機客「炒短線」賺價差,有意於此處購售屋的民 眾,勢必要更加留意。
政府為遏止房市短期投機炒作的歪風,2021年實施房地合一2.0新 法,針對持有不動產未滿2年又轉售的案件,課徵45%的高稅率。房 地合一2.0上路滿一年,遭到課徵45%重稅的短期交易件數直逼3萬筆 ,以課徵102億元稅額回推,房市短期交易案總共獲利高達227億元, 獲利驚人。
陳賜傑表示,即使房價已經出現反轉,不過過去二年來房價高漲、 炒作盛行,持有不到一年就轉售的案件,不乏獲利300萬、400萬元, 以平均15.3%的漲幅計算,雙北地區若原本2,000萬元的房子,經由 投機客購入轉手,下一手買家可能得付出超過300萬元差價成本。
經濟下行風險及地緣政治陰影,衝擊豪宅市場買氣,根據永慶房產 集團以央行定義的北市7,000萬、新北6,000萬、其他地區4,000萬以 上豪宅門檻的交易量調查,去年七都豪宅交易僅1,463件、衰退31% ,其中又以台北市年減45%、新竹年減39%最為劇烈,部分都會區豪 宅房價也開始出現下修跡象。
永慶調查顯示,過去幾年來隨房市景氣持續上升,七都豪宅交易量 也從2019年的1,553件,逐年提升至2021年的2,125件;不過去年回落 至1,463件,豪宅交易量創近四年新低。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 萍表示,2022年各國啟動升息,全球資金潮退潮、經濟不確定性攀升 ,加上地緣政治陰影,以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議題,讓豪宅市場快速 冷卻。
預期今年經濟不確定性仍高,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通過,未來 私法人購置住宅將採許可制,將進一步衝擊豪宅市場,豪宅可能有更 大降價空間,未來恐呈個案表現。
調查顯示,2019至2021年間,七都豪宅交易量增加約36%,其中新 竹更爆增168%;不過過去一年來,七都地區除桃園微幅減少7.2%外 ,其餘縣市的豪宅交易量皆有逾2成衰退,2022年北高兩地甚至比20 19年的表現還要萎靡。
陳金萍表示,過去年四來,豪宅平均總價以台南上漲12.9%最高, 桃園、新竹、台中的豪僅有不到10%漲幅;2022年雙北、高雄的豪宅 平均總價甚至比2019年還低。比起相同期間台灣整體房價的高漲,反 映出豪宅市場對於資金、經濟展望、政策的高敏感度,2022年已出現 房價小幅下跌,今年挑戰依然不小。
永慶調查顯示,過去幾年來隨房市景氣持續上升,七都豪宅交易量 也從2019年的1,553件,逐年提升至2021年的2,125件;不過去年回落 至1,463件,豪宅交易量創近四年新低。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 萍表示,2022年各國啟動升息,全球資金潮退潮、經濟不確定性攀升 ,加上地緣政治陰影,以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議題,讓豪宅市場快速 冷卻。
預期今年經濟不確定性仍高,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通過,未來 私法人購置住宅將採許可制,將進一步衝擊豪宅市場,豪宅可能有更 大降價空間,未來恐呈個案表現。
調查顯示,2019至2021年間,七都豪宅交易量增加約36%,其中新 竹更爆增168%;不過過去一年來,七都地區除桃園微幅減少7.2%外 ,其餘縣市的豪宅交易量皆有逾2成衰退,2022年北高兩地甚至比20 19年的表現還要萎靡。
陳金萍表示,過去年四來,豪宅平均總價以台南上漲12.9%最高, 桃園、新竹、台中的豪僅有不到10%漲幅;2022年雙北、高雄的豪宅 平均總價甚至比2019年還低。比起相同期間台灣整體房價的高漲,反 映出豪宅市場對於資金、經濟展望、政策的高敏感度,2022年已出現 房價小幅下跌,今年挑戰依然不小。
買氣不振,加上農曆春節長假效應影響,最新1月六都交易量全面降溫、買賣移轉棟數合計僅達1.26萬棟,呈現月減38.4%、年減47.5%,交易量能創近47個月以來新低,更是近七年同期新低量;其中新北市、高雄市買氣雙探近13年來1月同期低點,成為買氣最冷1月。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今年1月房市碰上「史上最長十天農曆春節年假」,工作天數比去年少了近25%,加上去年下半年以來,市場因央行升息、平均地權修法等因素干擾,導致買方觀望。在春節長假效應的影響,加上「利空夾擊」房市買盤觀望下,不僅讓讓今年1月六都移轉量創近47個月新低,更寫下近七年同期低量。
據六都地政局最新資料顯示,今年1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全面下滑、移轉量僅達1.26萬棟,呈現月減38.4%、年減47.5%;以縣市來看,新北市、高雄市移轉量各達2,595棟、月減48%,以及1,971棟、月減28.6%,買氣雙創近13年1月同期低點,成為買氣最冷1月。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新北市不少重劃區如土城暫緩、板橋江翠、三重仁義段、鶯歌鳳鳴、八里台北港等,因交屋潮暫退造成量能幾乎腰斬、月減幅居六都之冠。
住商不動產高屏澎區協理林祺博表示,高雄市這三年受科技業、園區話題影響至深,以致題材弱化後、區域房市交易量反應也相對劇烈,讓區域買氣降至近59個月單月新低。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由於2月房市移轉量就沒有假期因素干擾,因此單月交易量可恢復常態,且不排除之後房市會有一小波遞延買盤回流,不過還是要看接下來新屋市場329檔期的銷售狀況而定。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今年全球經濟面臨衰退風險,股匯市也持續上下震盪,各預測機構陸續下調全球今年的經濟成長預測,顯示今年經濟成長面臨相當大的挑戰,而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確定不保3。
民眾也普遍看壞今年經濟景氣,加上國內在去年四度升息,央行也示警1月房貸利率還會上調,有感升息讓民眾房貸負擔更為吃重,市場觀望氛圍濃厚,今年房市交易不容過度樂觀。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今年1月房市碰上「史上最長十天農曆春節年假」,工作天數比去年少了近25%,加上去年下半年以來,市場因央行升息、平均地權修法等因素干擾,導致買方觀望。在春節長假效應的影響,加上「利空夾擊」房市買盤觀望下,不僅讓讓今年1月六都移轉量創近47個月新低,更寫下近七年同期低量。
據六都地政局最新資料顯示,今年1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全面下滑、移轉量僅達1.26萬棟,呈現月減38.4%、年減47.5%;以縣市來看,新北市、高雄市移轉量各達2,595棟、月減48%,以及1,971棟、月減28.6%,買氣雙創近13年1月同期低點,成為買氣最冷1月。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新北市不少重劃區如土城暫緩、板橋江翠、三重仁義段、鶯歌鳳鳴、八里台北港等,因交屋潮暫退造成量能幾乎腰斬、月減幅居六都之冠。
住商不動產高屏澎區協理林祺博表示,高雄市這三年受科技業、園區話題影響至深,以致題材弱化後、區域房市交易量反應也相對劇烈,讓區域買氣降至近59個月單月新低。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由於2月房市移轉量就沒有假期因素干擾,因此單月交易量可恢復常態,且不排除之後房市會有一小波遞延買盤回流,不過還是要看接下來新屋市場329檔期的銷售狀況而定。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今年全球經濟面臨衰退風險,股匯市也持續上下震盪,各預測機構陸續下調全球今年的經濟成長預測,顯示今年經濟成長面臨相當大的挑戰,而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確定不保3。
民眾也普遍看壞今年經濟景氣,加上國內在去年四度升息,央行也示警1月房貸利率還會上調,有感升息讓民眾房貸負擔更為吃重,市場觀望氛圍濃厚,今年房市交易不容過度樂觀。
最新2023年1月永慶、台灣房屋等指標房仲旗下店頭交易資料公布,1月六都加新竹縣市交易量全數衰退;其中永慶數據顯示,若與去年12月相較,全台成交量呈現月減41%、年減更量縮近五成,顯示農曆春節長假效應,讓民眾購屋放慢腳步,市場呈現低量盤整格局。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今年長達十天農曆春節假期都落在1月,而去年則僅有兩天落在1月,在1月的農曆春節長假效應讓工作天數減少許多之下,勢必也影響房市交易量能進入低量盤整格局。
據永慶、台灣房屋兩家指標房仲今年1月旗下店頭交易資料顯示,今年1月六都加上新竹縣市成交量均全部衰退,其中永慶內部交易數據顯示,1月全台交易量較去年12月減少41%,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則量縮約49%。
若以縣市來看,台北市年減37%,新北市量縮40%,桃園減少45%,新竹縣市量縮57%,台中市減少54%,台南市與高雄市則分別量縮52%%與53%。
台灣房屋集團內部交易資料則顯示,今年1月六都加上新竹縣市交易量較上月減少11.4%,價則微跌1.9%。若和去年同期相較,整體交易量年減15.4%,房價則年增6.5%。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今年長達十天農曆春節假期都落在1月,而去年則僅有兩天落在1月,在1月的農曆春節長假效應讓工作天數減少許多之下,勢必也影響房市交易量能進入低量盤整格局。
據永慶、台灣房屋兩家指標房仲今年1月旗下店頭交易資料顯示,今年1月六都加上新竹縣市成交量均全部衰退,其中永慶內部交易數據顯示,1月全台交易量較去年12月減少41%,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則量縮約49%。
若以縣市來看,台北市年減37%,新北市量縮40%,桃園減少45%,新竹縣市量縮57%,台中市減少54%,台南市與高雄市則分別量縮52%%與53%。
台灣房屋集團內部交易資料則顯示,今年1月六都加上新竹縣市交易量較上月減少11.4%,價則微跌1.9%。若和去年同期相較,整體交易量年減15.4%,房價則年增6.5%。
2022年全國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昨(31)日出爐,交易量達31.8萬棟,不僅失守32萬棟防線,更較2021年減少約3萬棟,相當於台北市一整年買氣蒸發,年減率達8.6%,寫下近六年首度交易量衰退紀錄。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2022年房價見高,市場買氣已跟不上房價漲幅,不僅一手市場的預售揭露交易量衰退,整體全國買賣移轉棟數也減少,顯示去年房市買氣在升息、政策打炒房、資金行情退潮、買方追價動能不足等多重利空襲擊下,房市已進入盤整期。
據內政部昨公布最新資料,2022年全國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達31.8萬棟、年減8.6%,不僅跌破32萬棟,更較2021年減少約3萬棟,量能相當於台北市全年買氣,創下近六年首度衰退紀錄。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去年房市氛圍呈現「上下半年兩樣情」,原先市場還維持2021年的成長勁道,但隨著央行升息、兩岸緊張、股匯震盪、地方大選,以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等政經干擾,2022下半年房市由多轉空,以致全年買賣移轉棟數「開高走低」。
以縣市來看,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指出,扣除量能低於千棟的離島縣市後,各都會區房市大致呈現「都會衰退、蛋白微增」格局,其中又以新竹市量縮最明顯、年減32.8%,基隆市則異軍突起出現年增18%量能。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認為,六都中除了台中市去年在交屋潮撐盤下,成交量仍維持年增1.4%正數外,北北桃、南二都等五都則明顯熱度衰退,其中高雄交易量年減17.3%最多、台南市買氣也年減13.7%,新北市、台北市、桃園市量能也均各別萎縮11.9%、7.4%、6.2%幅度。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去年下半年起房市買氣呈現低量盤整格局,由於今年市場還有經濟情勢、房市政策、市場超額供給與總統大選等變數,今年房市挑戰仍大;張旭嵐指出,由於新法將上路,預料將助長市場的觀望心態,2023年全國買賣移轉量不排除將面臨力保30萬棟的壓力。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2022年房價見高,市場買氣已跟不上房價漲幅,不僅一手市場的預售揭露交易量衰退,整體全國買賣移轉棟數也減少,顯示去年房市買氣在升息、政策打炒房、資金行情退潮、買方追價動能不足等多重利空襲擊下,房市已進入盤整期。
據內政部昨公布最新資料,2022年全國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達31.8萬棟、年減8.6%,不僅跌破32萬棟,更較2021年減少約3萬棟,量能相當於台北市全年買氣,創下近六年首度衰退紀錄。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去年房市氛圍呈現「上下半年兩樣情」,原先市場還維持2021年的成長勁道,但隨著央行升息、兩岸緊張、股匯震盪、地方大選,以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等政經干擾,2022下半年房市由多轉空,以致全年買賣移轉棟數「開高走低」。
以縣市來看,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指出,扣除量能低於千棟的離島縣市後,各都會區房市大致呈現「都會衰退、蛋白微增」格局,其中又以新竹市量縮最明顯、年減32.8%,基隆市則異軍突起出現年增18%量能。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認為,六都中除了台中市去年在交屋潮撐盤下,成交量仍維持年增1.4%正數外,北北桃、南二都等五都則明顯熱度衰退,其中高雄交易量年減17.3%最多、台南市買氣也年減13.7%,新北市、台北市、桃園市量能也均各別萎縮11.9%、7.4%、6.2%幅度。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去年下半年起房市買氣呈現低量盤整格局,由於今年市場還有經濟情勢、房市政策、市場超額供給與總統大選等變數,今年房市挑戰仍大;張旭嵐指出,由於新法將上路,預料將助長市場的觀望心態,2023年全國買賣移轉量不排除將面臨力保30萬棟的壓力。
春節連假長,加上房市氣氛低迷,看屋、購屋腳步放緩,國內房市 1月也提前進入休市狀態,各大房仲1月門市交易慘淡,平均較去年同 期接近腰斬。
以永慶房產集團為例,1月門市交易量月減41%、年減近5成,永慶 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今年長達10天春節假期都落在1月, 而去年僅2天在1月,工作日減少當然影響房仲業務量及房市量能,預 期年後房市將回歸供需基本面,自住、長期置產仍是目前房市主力。 陳金萍指出,近期看屋量仍穩定,顯示民眾購屋意願不減,價格仍是 成交關鍵,只要買賣雙方價格產生共識,房市交易擴量機會增。
住商機構1月交易量月減35%、年減48%,除了1月因年假導致工作 天數較少外,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升息預期都對買方進場產生相當衝 擊。
台灣房屋集團1月門市交易量月減11%、年減15%,台灣房屋集團 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今年較早的春節讓1月房市提早進入「 休市」狀態,若以實際工作天數比例來看,交易量和去年12月其實差 異不大。由於近期市場氛圍轉向買方市場,自住族群伺機而動,且平 權地權條例預售屋換約限制不溯及既往,及相關政策明朗化,有助化 解觀望氣氛。
以永慶房產集團為例,1月門市交易量月減41%、年減近5成,永慶 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今年長達10天春節假期都落在1月, 而去年僅2天在1月,工作日減少當然影響房仲業務量及房市量能,預 期年後房市將回歸供需基本面,自住、長期置產仍是目前房市主力。 陳金萍指出,近期看屋量仍穩定,顯示民眾購屋意願不減,價格仍是 成交關鍵,只要買賣雙方價格產生共識,房市交易擴量機會增。
住商機構1月交易量月減35%、年減48%,除了1月因年假導致工作 天數較少外,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升息預期都對買方進場產生相當衝 擊。
台灣房屋集團1月門市交易量月減11%、年減15%,台灣房屋集團 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今年較早的春節讓1月房市提早進入「 休市」狀態,若以實際工作天數比例來看,交易量和去年12月其實差 異不大。由於近期市場氛圍轉向買方市場,自住族群伺機而動,且平 權地權條例預售屋換約限制不溯及既往,及相關政策明朗化,有助化 解觀望氣氛。
永慶房屋2023年推出「鴻兔大展512專案」,提供業務新人入職「前12個月每月5萬」的收入保障,震撼業界;除了優渥的業務新人收入保障外,永慶房屋在任用彈性、員工培訓等制度上皆有完整規劃,更獲得員工超高滿意度,讓永慶房屋五度獲得「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殊榮。
永慶房屋人資部協理塗振宏表示,永慶房屋把員工視為公司最重要的資產,因此在人資政策上以員工的角度出發,從「收入保障」、「任用彈性」、「員工培訓」三面向不斷優化制度,幫助每一位員工在永慶房屋裡面成長茁壯。
在「任用彈性」上,針對想挑戰高薪業務,但擔心業績影響自身表現的求職者,永慶房屋提供「服務專員」職位,可先了解業務工作,但沒有業績壓力;而大學剛畢業的新鮮人,永慶房屋也提供「先到職再當兵」、「先面試退伍後再報到」制度,讓待役中的新鮮人不用受到兵役牽制,可以直接面試、任職。
在「升遷規劃」上,除了「月月晉升」制度外,永慶房屋還會針對員工個人特質,量身打造培訓課程,除加強新人企業文化、房屋買賣專業及數位技能養成外,更提供領導力鍛鍊、專業經理人的培訓課程,幫助員工自我提升,協助員工職涯全面發展,實踐人才永續的目標。
永慶房屋身為房仲業第一品牌,不僅以誠實服務引領產業革新,連續十年獲得「臺灣服務業大評鑑」金牌,成為消費者信賴的領導品牌。更因優渥薪獎制度,及發展多元且彈性的職場,連續五年獲得國際權威人資雜誌《HR Asia》頒發的「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
永慶房屋人資部協理塗振宏表示,永慶房屋把員工視為公司最重要的資產,因此在人資政策上以員工的角度出發,從「收入保障」、「任用彈性」、「員工培訓」三面向不斷優化制度,幫助每一位員工在永慶房屋裡面成長茁壯。
在「任用彈性」上,針對想挑戰高薪業務,但擔心業績影響自身表現的求職者,永慶房屋提供「服務專員」職位,可先了解業務工作,但沒有業績壓力;而大學剛畢業的新鮮人,永慶房屋也提供「先到職再當兵」、「先面試退伍後再報到」制度,讓待役中的新鮮人不用受到兵役牽制,可以直接面試、任職。
在「升遷規劃」上,除了「月月晉升」制度外,永慶房屋還會針對員工個人特質,量身打造培訓課程,除加強新人企業文化、房屋買賣專業及數位技能養成外,更提供領導力鍛鍊、專業經理人的培訓課程,幫助員工自我提升,協助員工職涯全面發展,實踐人才永續的目標。
永慶房屋身為房仲業第一品牌,不僅以誠實服務引領產業革新,連續十年獲得「臺灣服務業大評鑑」金牌,成為消費者信賴的領導品牌。更因優渥薪獎制度,及發展多元且彈性的職場,連續五年獲得國際權威人資雜誌《HR Asia》頒發的「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
「房仲第一品牌」永慶房產集團正於全台串聯舉辦尾牙宴,慶祝2022年逆勢成長新展逾240店,並揭示2023年將持續擴大規模,目標新展250店,朝全台1,800店邁進;永慶房屋昨(16)日更宣布推出「鴻兔大展512專案」,提供業務新人收入保障至「前12個月每月5萬」,強力徵才。
永慶房屋指出,只要是在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錄取報到的永慶房屋業務新人,皆符合「鴻兔大展512專案」資格,享有前12個月每月5萬元的收入保障。
永慶房屋總經理吳良治表示,房地產是「人」的產業,誠實與優質的服務是致勝關鍵,需要更多的人才來帶動產業創新。為吸引人才,永慶房屋端出實質福利,鼓勵新鮮人及轉職者加入永慶幸福職場,成就人生「薪」高峰。
雖然目前市場普遍看淡2023房市,不過永慶房屋以「先誠實再成交」理念持續服務消費者,以及提供「誠實房價報告書」、「真房價保證」等具體誠實服務,獲得消費者肯定。目前永慶房屋在雙北市的經營績效大幅領先同業,2023年永慶房屋將持續擴大市占,故決定提高業務新人收入保障搶人才。
永慶房屋人資部協理塗振宏表示,受通膨、升息影響,市場普遍看壞2023年景氣。據《天下雜誌》「兩千大CEO調查」,86.7% CEO對2023年經濟不樂觀及非常不樂觀。就業市場上也彌漫著悲觀氣氛,求職網《yes123》調查顯示,98.4%勞工有意願「春節上工」賺外快,兩項調查皆創下2009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新紀錄,凸顯無論是企業主還是上班族,都視2023年為最悲觀的一年。永慶房屋「鴻兔大展512專案」展現第一房仲品牌的企業社會責任,加碼業務新人的收入保障,減輕新人的經濟壓力,也成為求職者兔年求轉職的最佳選擇。
塗振宏強調,永慶房屋「鴻兔大展512專案」將延續不綁約、不扣款、不爆肝原則。享有「前12個月每月5萬」的業務新人,不需要簽約才能享有該項福利、也不會巧立名目苛扣薪水、更不需要爆肝工作才能領取。
塗振宏表示,永慶房屋提供的業務新人收入保障,是希望能夠減輕業務新人的經濟壓力,能夠全心投入房地產專業的學習。另外永慶房屋同時提供「一對一師徒制」和「360小時教育課程」,由資深學長姊以一對一的方式傳授寶貴服務經驗,以及完整教育訓練迅速培養房地產專業。在業務人員的福利上,永慶房屋提供無年資限制的「月月晉升」與每人每年最高250萬的「幸福成家基金」額外獎勵。
塗振宏表示,永慶房屋持續以高規格的業務新人福利制度、完整教育訓練、高額薪獎,完整打造幸福職場,幫助每一位經紀人獲得成功。歡迎有熱忱、想自己賺取高薪的求職者把握寶貴機會,上網搜尋「永慶徵才」加入永慶房屋的行列。
永慶房屋指出,只要是在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錄取報到的永慶房屋業務新人,皆符合「鴻兔大展512專案」資格,享有前12個月每月5萬元的收入保障。
永慶房屋總經理吳良治表示,房地產是「人」的產業,誠實與優質的服務是致勝關鍵,需要更多的人才來帶動產業創新。為吸引人才,永慶房屋端出實質福利,鼓勵新鮮人及轉職者加入永慶幸福職場,成就人生「薪」高峰。
雖然目前市場普遍看淡2023房市,不過永慶房屋以「先誠實再成交」理念持續服務消費者,以及提供「誠實房價報告書」、「真房價保證」等具體誠實服務,獲得消費者肯定。目前永慶房屋在雙北市的經營績效大幅領先同業,2023年永慶房屋將持續擴大市占,故決定提高業務新人收入保障搶人才。
永慶房屋人資部協理塗振宏表示,受通膨、升息影響,市場普遍看壞2023年景氣。據《天下雜誌》「兩千大CEO調查」,86.7% CEO對2023年經濟不樂觀及非常不樂觀。就業市場上也彌漫著悲觀氣氛,求職網《yes123》調查顯示,98.4%勞工有意願「春節上工」賺外快,兩項調查皆創下2009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新紀錄,凸顯無論是企業主還是上班族,都視2023年為最悲觀的一年。永慶房屋「鴻兔大展512專案」展現第一房仲品牌的企業社會責任,加碼業務新人的收入保障,減輕新人的經濟壓力,也成為求職者兔年求轉職的最佳選擇。
塗振宏強調,永慶房屋「鴻兔大展512專案」將延續不綁約、不扣款、不爆肝原則。享有「前12個月每月5萬」的業務新人,不需要簽約才能享有該項福利、也不會巧立名目苛扣薪水、更不需要爆肝工作才能領取。
塗振宏表示,永慶房屋提供的業務新人收入保障,是希望能夠減輕業務新人的經濟壓力,能夠全心投入房地產專業的學習。另外永慶房屋同時提供「一對一師徒制」和「360小時教育課程」,由資深學長姊以一對一的方式傳授寶貴服務經驗,以及完整教育訓練迅速培養房地產專業。在業務人員的福利上,永慶房屋提供無年資限制的「月月晉升」與每人每年最高250萬的「幸福成家基金」額外獎勵。
塗振宏表示,永慶房屋持續以高規格的業務新人福利制度、完整教育訓練、高額薪獎,完整打造幸福職場,幫助每一位經紀人獲得成功。歡迎有熱忱、想自己賺取高薪的求職者把握寶貴機會,上網搜尋「永慶徵才」加入永慶房屋的行列。
永慶房產集團2022年全台突破1,550店,18縣市店數市佔第一,20 23年將持續擴大規模,目標新展250店,朝向全台1,800店邁進。永慶 房屋也在年前徵才旺季吹起衝鋒號,推出業界首創「鴻兔大展512專 案」,於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錄取報到的業務新人,皆享 有前12個月每月5萬元的收入保障。
永慶房屋總經理吳良治表示,「平均地權條例」在10日通過三讀, 限制預售與新成屋換約轉售、重罰炒作行為、解約申報登錄以及建立 檢舉獎金制度,有助於自住、長期置產的正常供需市場,預期房市朝 向穩健發展。永慶房屋在雙北的經營績效大幅領先同業,2023年將持 續擴大市占、以誠實服務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決定提高入職保障搶 人才。
吳良治表示,房地產是「人」的產業,誠實與優質的服務是致勝關 鍵,因此需要更多的人才帶動產業創新。為吸引人才,永慶房屋端出 實質牛肉,「鴻兔大展512專案」將延續不綁約、不扣款、不爆肝原 則,提供業務新人前12個月每月5萬的收入保障,搭配「一對一師徒 制」、「彈性工作8小時」制度,再加上無年資限制的「月月晉升」 與每人每年最高250萬的「幸福成家基金」額外獎勵,新人也能百萬 年薪,鼓勵新鮮人及轉職者加入永慶幸福職場。
永慶房屋人資部協理塗振宏表示,消費者買房,除了買好房子,往 也希望買到好的居家生活品質,因此房仲經紀人不只要提供專業買賣 屋服務,還要服務社區與鄰里,因此永慶房屋為每位經紀人規劃全面 性的教育訓練課程,讓經紀人除了成為專業的房產顧問外,更成為每 位消費者的「生活仲介」。
塗振宏表示,永慶房屋針對員工個人特質,量身打造培訓課程,除 加強新人企業文化、買賣專業及數位技能養成外,更提供領導力鍛鍊 、專業經理人的培訓課程,幫助員工自我提升,協助員工職涯全面發 展,實踐人才永續與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
根據天下雜誌「兩千大CEO調查」,有86.7%CEO對2023年經濟不樂 觀及非常不樂觀;另一項求職網yes123的調查也顯示,有98.4%勞工 有意願「春節上工」賺外快,兩項調查皆創下2009年金融海嘯以來的 新紀錄,凸顯無論是企業主還是上班族,都視2023年為最悲觀的一年 。永慶房屋「鴻兔大展512專案」對就業市場投下好消息,展現第一 房仲品牌的企業社會責任。
永慶房屋身為房仲業第一品牌,以誠實服務引領產業革新,不僅連 續10年獲得「臺灣服務業大評鑑」金牌,成為消費者信賴的領導品牌 。更因優渥薪獎制度,及發展多元且彈性的職場,連續5年獲得國際 權威人資雜誌「HR Asia」頒發的「亞洲最佳企業雇主」。
永慶房屋總經理吳良治表示,「平均地權條例」在10日通過三讀, 限制預售與新成屋換約轉售、重罰炒作行為、解約申報登錄以及建立 檢舉獎金制度,有助於自住、長期置產的正常供需市場,預期房市朝 向穩健發展。永慶房屋在雙北的經營績效大幅領先同業,2023年將持 續擴大市占、以誠實服務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決定提高入職保障搶 人才。
吳良治表示,房地產是「人」的產業,誠實與優質的服務是致勝關 鍵,因此需要更多的人才帶動產業創新。為吸引人才,永慶房屋端出 實質牛肉,「鴻兔大展512專案」將延續不綁約、不扣款、不爆肝原 則,提供業務新人前12個月每月5萬的收入保障,搭配「一對一師徒 制」、「彈性工作8小時」制度,再加上無年資限制的「月月晉升」 與每人每年最高250萬的「幸福成家基金」額外獎勵,新人也能百萬 年薪,鼓勵新鮮人及轉職者加入永慶幸福職場。
永慶房屋人資部協理塗振宏表示,消費者買房,除了買好房子,往 也希望買到好的居家生活品質,因此房仲經紀人不只要提供專業買賣 屋服務,還要服務社區與鄰里,因此永慶房屋為每位經紀人規劃全面 性的教育訓練課程,讓經紀人除了成為專業的房產顧問外,更成為每 位消費者的「生活仲介」。
塗振宏表示,永慶房屋針對員工個人特質,量身打造培訓課程,除 加強新人企業文化、買賣專業及數位技能養成外,更提供領導力鍛鍊 、專業經理人的培訓課程,幫助員工自我提升,協助員工職涯全面發 展,實踐人才永續與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
根據天下雜誌「兩千大CEO調查」,有86.7%CEO對2023年經濟不樂 觀及非常不樂觀;另一項求職網yes123的調查也顯示,有98.4%勞工 有意願「春節上工」賺外快,兩項調查皆創下2009年金融海嘯以來的 新紀錄,凸顯無論是企業主還是上班族,都視2023年為最悲觀的一年 。永慶房屋「鴻兔大展512專案」對就業市場投下好消息,展現第一 房仲品牌的企業社會責任。
永慶房屋身為房仲業第一品牌,以誠實服務引領產業革新,不僅連 續10年獲得「臺灣服務業大評鑑」金牌,成為消費者信賴的領導品牌 。更因優渥薪獎制度,及發展多元且彈性的職場,連續5年獲得國際 權威人資雜誌「HR Asia」頒發的「亞洲最佳企業雇主」。
2022年房市景氣雖然退燒,但仍是房仲業豐收的一年,各加盟店業 績普遍成長,業績千萬經紀人數多創下新高,從業人員賺大錢。永慶 房產集團加盟四品牌去年就有超過200名千萬超業,住商機構也突破 百人,中信房屋有多達27人,東森房屋、太平洋房屋各有12人、11人 。
據財政部統計,去年前10月不動產仲介業營業額達735億元、年增 約8%,全年仲介業營業規模可望創來歷年新高,即使第四季房市景 氣降溫,不過不少房仲加盟品牌在近年展店積極、店效提升下,全年 業績成長,不少經紀人也在這一波多景氣多頭中,靠著深耕社區或專 營大型商用及土地物件等,晉升千萬經紀人。
東森房屋11日舉辦菁英表揚大會,東森房屋指出,在東森集團資源 助攻下,東森房屋從數位行銷、資訊應用、教育訓練等三面向著手, 2022年業績仍逆勢成長,不僅整體業績高於前一年度,而且還誕生了 520位百萬經紀人,人數增長20%,其中千萬超業的人數達到12位, 與2021年度相比翻了一倍。
全台直營及加盟店數已逾1,550店的永慶房產集團,在市占優勢、 深度聯賣發揮效益下,包括永慶不動產、永義房屋、有巢氏房屋、台 慶不動產加盟四品牌,去年業績突破270億元、單店平均業績達2,50 0萬元,年業績突破1億的加盟店高達21店,經紀人則有超過200人業 績突破千萬、1,000人突破500萬、4,100人業績逾200萬元。
住商機構旗下住商不動產與大家房屋平均業績成長兩成以上,也有 超過百名千萬經紀人創新高,加盟總部自行開發e指成交神器,持續 導入分店。
近年店數急起直追的太平洋房屋,店數朝200店邁進,年度店業績 平均成長11%;經紀人業績平均增14%,且千萬經紀人破雙位數達1 1位,300萬元以上經紀人人數成長18%。
據財政部統計,去年前10月不動產仲介業營業額達735億元、年增 約8%,全年仲介業營業規模可望創來歷年新高,即使第四季房市景 氣降溫,不過不少房仲加盟品牌在近年展店積極、店效提升下,全年 業績成長,不少經紀人也在這一波多景氣多頭中,靠著深耕社區或專 營大型商用及土地物件等,晉升千萬經紀人。
東森房屋11日舉辦菁英表揚大會,東森房屋指出,在東森集團資源 助攻下,東森房屋從數位行銷、資訊應用、教育訓練等三面向著手, 2022年業績仍逆勢成長,不僅整體業績高於前一年度,而且還誕生了 520位百萬經紀人,人數增長20%,其中千萬超業的人數達到12位, 與2021年度相比翻了一倍。
全台直營及加盟店數已逾1,550店的永慶房產集團,在市占優勢、 深度聯賣發揮效益下,包括永慶不動產、永義房屋、有巢氏房屋、台 慶不動產加盟四品牌,去年業績突破270億元、單店平均業績達2,50 0萬元,年業績突破1億的加盟店高達21店,經紀人則有超過200人業 績突破千萬、1,000人突破500萬、4,100人業績逾200萬元。
住商機構旗下住商不動產與大家房屋平均業績成長兩成以上,也有 超過百名千萬經紀人創新高,加盟總部自行開發e指成交神器,持續 導入分店。
近年店數急起直追的太平洋房屋,店數朝200店邁進,年度店業績 平均成長11%;經紀人業績平均增14%,且千萬經紀人破雙位數達1 1位,300萬元以上經紀人人數成長18%。
2022年12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全數出爐,六都去年12月買賣移轉棟數共2萬754棟,年減25.1%、月增11.8%。另,六都去年全年買賣移轉棟數共24萬3,910棟,年減8.9%,創下近三年新低,且交易量是近六年來首度下滑,顯見房市已反轉向下。
房仲業者分析,去年底是傳統房市旺季,買氣出現有小幅回溫跡象,不過受大環境衝擊,目前市場觀望氣氛仍很濃厚。
統計六都去年12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台北市2,117棟,月增5.9%、年減26.2%;新北市4,988棟,月增17.7%、年減28.1%;桃園市3,938棟,月增5.7%、年減21.7%;台中市5,201棟,月增21.3%、年減8.8%;台南市1,749棟,月增8.6%、年減26.5%;高雄市2,761棟,月增2.0%、年減42.5%。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由於房市交易與登記約莫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差,因此12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主要是反映11月至12月初的市況,在全球經濟復甦力道放緩下,民眾購屋態度轉趨觀望保守,房市已出現降溫趨勢,不過,不少建商為了節省土增稅,紛紛趕在年底前交屋,讓六都在年底交屋潮挹注下呈現月增。
進一步觀察六都2022年全年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台北2萬8,611棟、年減7.4%;新北6萬184棟、年減11.9%;桃園4萬3,935棟、年減6.2%;台中5萬972棟、年增2%;台南2萬3,091棟、年減13.7%;高雄3萬7,117棟、年減17.3%。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認為,去年房市面對不少利空衝擊,加上短期內價格飆升速度太快,是買氣急凍的重要因素之一,若扣除新屋交屋因素,實際成屋交易應更為慘淡,而今年全球經濟放緩,加上首季本就有農曆春節的因素,預期今年第1季將表現恐怕不好。
房仲業者分析,去年底是傳統房市旺季,買氣出現有小幅回溫跡象,不過受大環境衝擊,目前市場觀望氣氛仍很濃厚。
統計六都去年12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台北市2,117棟,月增5.9%、年減26.2%;新北市4,988棟,月增17.7%、年減28.1%;桃園市3,938棟,月增5.7%、年減21.7%;台中市5,201棟,月增21.3%、年減8.8%;台南市1,749棟,月增8.6%、年減26.5%;高雄市2,761棟,月增2.0%、年減42.5%。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由於房市交易與登記約莫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差,因此12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主要是反映11月至12月初的市況,在全球經濟復甦力道放緩下,民眾購屋態度轉趨觀望保守,房市已出現降溫趨勢,不過,不少建商為了節省土增稅,紛紛趕在年底前交屋,讓六都在年底交屋潮挹注下呈現月增。
進一步觀察六都2022年全年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台北2萬8,611棟、年減7.4%;新北6萬184棟、年減11.9%;桃園4萬3,935棟、年減6.2%;台中5萬972棟、年增2%;台南2萬3,091棟、年減13.7%;高雄3萬7,117棟、年減17.3%。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認為,去年房市面對不少利空衝擊,加上短期內價格飆升速度太快,是買氣急凍的重要因素之一,若扣除新屋交屋因素,實際成屋交易應更為慘淡,而今年全球經濟放緩,加上首季本就有農曆春節的因素,預期今年第1季將表現恐怕不好。
房市霸王級寒流來襲 房仲交易 連五月衰退3成 升息壓力、購屋族信心保守,難恢復榮景
受到整體房市轉冷,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影響,2022年下半年 房市買氣低量盤整,面臨「霸王級寒流」,各大房仲公司12月門市交 易,普遍維持與11月的低迷,與去年同期相較則衰退約3成,已是連 續五個月衰退幅度達3成。
各大房仲業者自結12月門市交易量顯示,永慶房產集團月增2%、 年減32%;住商機構月減2.3%、年減33.4%;中信房屋月增2.9%、 年減28.5%;台灣房屋月增3.3%、年減18.9%。
房仲業者指出,雖然有部分屋主心態軟化、讓利促進成交,12月與 11月交易量並未衰退太多,不過預期在升息及購屋族信心保守下,短 期內難以恢復半年前榮景。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市場看待2023年經濟景氣看法 普遍較2022年更為悲觀,民眾對於房市未來表預期已出現改變,房市 轉弱成市場共識,12月看屋量與11月相當,民眾看屋雖積極,但期待 價格下修,付斡意願降低,猶豫期拉長,部分屋主對於市況降溫與國 內外情勢不樂觀相當有感,心態軟化,願意小幅讓價換成交。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12月房市旺季不旺,市場的 議價幅度持續緩步擴大,且成交天數又進一步拉長,屋主發現看屋、 出價變少,經歷一段時間銷售後,願意配合略為讓價才能順利成交, 雙北以外地區總價在700萬∼1,500萬元總價帶的成交情形相對穩定, 年關前房市買氣仍以首購型產品較不受外在情勢影響。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2022年房市交易呈現開高走低,上半 年優於下半年,尤其是年底「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初審通 過,市場更是憂心忡忡,房在投資客大幅減少、購屋壓力升高的雙重 夾擊下更大,2023年將會出現「量縮價修正」的情況。
受到整體房市轉冷,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影響,2022年下半年 房市買氣低量盤整,面臨「霸王級寒流」,各大房仲公司12月門市交 易,普遍維持與11月的低迷,與去年同期相較則衰退約3成,已是連 續五個月衰退幅度達3成。
各大房仲業者自結12月門市交易量顯示,永慶房產集團月增2%、 年減32%;住商機構月減2.3%、年減33.4%;中信房屋月增2.9%、 年減28.5%;台灣房屋月增3.3%、年減18.9%。
房仲業者指出,雖然有部分屋主心態軟化、讓利促進成交,12月與 11月交易量並未衰退太多,不過預期在升息及購屋族信心保守下,短 期內難以恢復半年前榮景。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市場看待2023年經濟景氣看法 普遍較2022年更為悲觀,民眾對於房市未來表預期已出現改變,房市 轉弱成市場共識,12月看屋量與11月相當,民眾看屋雖積極,但期待 價格下修,付斡意願降低,猶豫期拉長,部分屋主對於市況降溫與國 內外情勢不樂觀相當有感,心態軟化,願意小幅讓價換成交。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12月房市旺季不旺,市場的 議價幅度持續緩步擴大,且成交天數又進一步拉長,屋主發現看屋、 出價變少,經歷一段時間銷售後,願意配合略為讓價才能順利成交, 雙北以外地區總價在700萬∼1,500萬元總價帶的成交情形相對穩定, 年關前房市買氣仍以首購型產品較不受外在情勢影響。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2022年房市交易呈現開高走低,上半 年優於下半年,尤其是年底「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初審通 過,市場更是憂心忡忡,房在投資客大幅減少、購屋壓力升高的雙重 夾擊下更大,2023年將會出現「量縮價修正」的情況。
永慶房產集團總經理葉凌棋指出,升息、打房效應逐漸發酵下,預期明年房市呈現「價跌量縮」格局,全年買賣移轉棟數將跌破30萬棟,預估交易量在28萬到29.3萬棟之間,較2022年減少8%至11%。
葉凌棋表示,全球經濟展望下修、俄烏戰爭未歇,市場普遍看淡2023年經濟景氣,影響房市表現。而近期最受市場關注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正在立院排審中,明年是否有新房市政策推出,也將左右明年房市交易。
據永慶報告指出,2023年將是房市反轉年,有46%消費者看跌房價,遠超看漲的29%。報告指出,全台認為房價看漲比率由上季的38%再度下降到29%,看跌比率則增至46%。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陳賜傑指出,顯示在貨幣緊縮、經濟前景不明朗的狀況下,消費者對於房價看法已呈現多空交叉,房市多頭恐怕已到了盡頭。
展望明年,葉凌棋指出,全球貨幣緊縮加上經濟前景不明朗,房價也有由漲轉跌跡象,加上2023年市場供給量大,房價有走跌的空間。此外,明年下半年有總統大選選戰開打,不確定性高,因此,經濟情勢、房市政策、市場超額供給、總統大選將是影響2023年房市四大變數。
葉凌棋表示,全球經濟展望下修、俄烏戰爭未歇,市場普遍看淡2023年經濟景氣,影響房市表現。而近期最受市場關注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正在立院排審中,明年是否有新房市政策推出,也將左右明年房市交易。
據永慶報告指出,2023年將是房市反轉年,有46%消費者看跌房價,遠超看漲的29%。報告指出,全台認為房價看漲比率由上季的38%再度下降到29%,看跌比率則增至46%。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陳賜傑指出,顯示在貨幣緊縮、經濟前景不明朗的狀況下,消費者對於房價看法已呈現多空交叉,房市多頭恐怕已到了盡頭。
展望明年,葉凌棋指出,全球貨幣緊縮加上經濟前景不明朗,房價也有由漲轉跌跡象,加上2023年市場供給量大,房價有走跌的空間。此外,明年下半年有總統大選選戰開打,不確定性高,因此,經濟情勢、房市政策、市場超額供給、總統大選將是影響2023年房市四大變數。
房市兩大壓力爆表。永慶房產集團昨(22)日發布2023年第1季房市前瞻報告指出,房市多頭走到盡頭,今年底起,房市將面臨兩大壓力,首先,預售市場出現大量下車潮,再者明年起新增供給暴增,賣壓恐湧現。
永慶指出,今年前十月,預售總銷突破1兆元大關、年增3.5%,交易量6.7萬件、年減7.2%,顯見今年未見明顯衰退。但今年底起,房市開始要面臨兩大壓力,包括預售大量下車潮與未來三年逾15萬戶的新增供給,屆時大量賣壓恐湧現。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強調,房市多頭走到盡頭,在「經濟情勢、房市政策、市場超額供給、總統大選」等四大變數下,明年房市不容樂觀,新成屋與中古屋方面,預期上半年雙北市房價將下跌3%-5%,雙北外則下跌5%-10%。
報告指出,今年12月全台預售轉售量更暴增約6,500件,年增41%,而全台預售轉售量超過2.2萬戶,占未來預售屋完工總量的一成上,其中以新竹預售轉售量占比26%最高,其次為台中17%,台南、高雄則約在一成左右,顯見近兩年預售熱度高的區域,在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捲土重來後,預售下車潮激增量愈多。
葉凌棋表示,今年新屋開工、使照維持高檔,住宅建照核發估達17.5萬戶,更創28年來新高,已售出的預售屋將有15萬戶完工,包括淡水、板橋、中壢、梧棲、龜山、桃園、板橋等地都超過4,000戶以上,大量的成屋進入市場,加上在新法上路前,不少投資客趕著下車,勢必對市場造成衝擊,恐累積大量賣壓。
此外,儘管今年預售市場金額突破1兆元,但已經開始逐季降溫,若與去年景氣最熱絡的第4季相比,今年第3季全台預售交易件數5,486件,大減55.8%,總銷金額828.2億元,衰退52.1%。不過,葉凌棋指出,由於土地成本、營建成本上漲,加上建商現在也並無龐大的資金壓力,預售屋要見到大幅降價,有一定的難度。
住宅市場方面,統計七都近二年第4季房價變化,均呈現上漲趨勢,除了雙北市漲幅不到5%外,桃園以南五大都會區年漲幅均超過5%,其中,新竹、高雄年度漲幅逾一成,顯見近一年國內房價漲勢仍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七都房價已有鬆動跡象,若與第3季相比,第4季除新竹年漲1%,新北、桃園房價微漲0.3%與0.8%,其餘四都房價微跌,顯示房價由漲轉跌,房市已出現反轉向下訊號。
永慶指出,今年前十月,預售總銷突破1兆元大關、年增3.5%,交易量6.7萬件、年減7.2%,顯見今年未見明顯衰退。但今年底起,房市開始要面臨兩大壓力,包括預售大量下車潮與未來三年逾15萬戶的新增供給,屆時大量賣壓恐湧現。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強調,房市多頭走到盡頭,在「經濟情勢、房市政策、市場超額供給、總統大選」等四大變數下,明年房市不容樂觀,新成屋與中古屋方面,預期上半年雙北市房價將下跌3%-5%,雙北外則下跌5%-10%。
報告指出,今年12月全台預售轉售量更暴增約6,500件,年增41%,而全台預售轉售量超過2.2萬戶,占未來預售屋完工總量的一成上,其中以新竹預售轉售量占比26%最高,其次為台中17%,台南、高雄則約在一成左右,顯見近兩年預售熱度高的區域,在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捲土重來後,預售下車潮激增量愈多。
葉凌棋表示,今年新屋開工、使照維持高檔,住宅建照核發估達17.5萬戶,更創28年來新高,已售出的預售屋將有15萬戶完工,包括淡水、板橋、中壢、梧棲、龜山、桃園、板橋等地都超過4,000戶以上,大量的成屋進入市場,加上在新法上路前,不少投資客趕著下車,勢必對市場造成衝擊,恐累積大量賣壓。
此外,儘管今年預售市場金額突破1兆元,但已經開始逐季降溫,若與去年景氣最熱絡的第4季相比,今年第3季全台預售交易件數5,486件,大減55.8%,總銷金額828.2億元,衰退52.1%。不過,葉凌棋指出,由於土地成本、營建成本上漲,加上建商現在也並無龐大的資金壓力,預售屋要見到大幅降價,有一定的難度。
住宅市場方面,統計七都近二年第4季房價變化,均呈現上漲趨勢,除了雙北市漲幅不到5%外,桃園以南五大都會區年漲幅均超過5%,其中,新竹、高雄年度漲幅逾一成,顯見近一年國內房價漲勢仍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七都房價已有鬆動跡象,若與第3季相比,第4季除新竹年漲1%,新北、桃園房價微漲0.3%與0.8%,其餘四都房價微跌,顯示房價由漲轉跌,房市已出現反轉向下訊號。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捲土重來,永慶房產集團調查顯示,預售屋轉售 量一年來激增41%,未來三年更有超過15萬戶已出售預售屋將完工, 超額供給壓力沉重,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房市多頭 已盡,在經濟前景不明、房市政策、超額供給與總統大選四大變數下 ,預估明年全台交易量將跌破30萬棟。
永慶房產集團22日發布房市趨勢前瞻報告指出,目前全台有超過2 .2萬戶預售轉售量,占未來預售屋完工總量的一成以上。
其中,新竹預售轉售量占完工總量的26%,另台中17%、台南與高 雄約占一成,雙北、桃園則約在4∼6%間。葉凌棋表示,平均地權條 例修法捲土重來,確實讓投機客退場,預售屋下車潮激增。
尤其超額供給的龐大賣壓,將形成房市反轉下修一大壓力,葉凌棋 指出,建照、開工、使照三項指標同步增加,尤其今年住宅建照核發 估達17.5萬戶,創28年來新高,已售出的預售屋未來三年將有15萬戶 完工,包括淡水、中壢、梧棲、龜山等地有超過5,000戶,不少投資 客會在新法上路前釋出尋求出場,都將形成龐大賣壓。
葉凌棋指出,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影響炒房買盤,不過近年來雙北投 機客並不多,雙北以外就會面臨較大賣壓以及價格下修的壓力。
以第四季房價走勢來看,除了新北、桃竹以外的都會區,房價都已 較第三季反轉下跌1%左右,顯示房價已由漲轉跌,過去幾年漲愈多 的都會區,回檔壓力愈大。而根據統計,近四年來,雙北以外都會區 漲幅都在4成以上,尤其台南逾5成、新竹更高達6成。
葉凌棋表示,全球貨幣緊縮加上經濟前景不明,民眾對房價預期翻 轉,最新調查顯示,目前有46%民眾看跌房價、大幅超越看漲的29% ,看漲房價比例更是連四季驟降,房價也出現了由漲轉跌的跡象,加 上超額供給壓力沉重,預期2023年房市呈現「價跌量縮」格局,全年 全台交易量約在28∼29.3萬棟之間、年減8∼11%。
永慶房產集團22日發布房市趨勢前瞻報告指出,目前全台有超過2 .2萬戶預售轉售量,占未來預售屋完工總量的一成以上。
其中,新竹預售轉售量占完工總量的26%,另台中17%、台南與高 雄約占一成,雙北、桃園則約在4∼6%間。葉凌棋表示,平均地權條 例修法捲土重來,確實讓投機客退場,預售屋下車潮激增。
尤其超額供給的龐大賣壓,將形成房市反轉下修一大壓力,葉凌棋 指出,建照、開工、使照三項指標同步增加,尤其今年住宅建照核發 估達17.5萬戶,創28年來新高,已售出的預售屋未來三年將有15萬戶 完工,包括淡水、中壢、梧棲、龜山等地有超過5,000戶,不少投資 客會在新法上路前釋出尋求出場,都將形成龐大賣壓。
葉凌棋指出,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影響炒房買盤,不過近年來雙北投 機客並不多,雙北以外就會面臨較大賣壓以及價格下修的壓力。
以第四季房價走勢來看,除了新北、桃竹以外的都會區,房價都已 較第三季反轉下跌1%左右,顯示房價已由漲轉跌,過去幾年漲愈多 的都會區,回檔壓力愈大。而根據統計,近四年來,雙北以外都會區 漲幅都在4成以上,尤其台南逾5成、新竹更高達6成。
葉凌棋表示,全球貨幣緊縮加上經濟前景不明,民眾對房價預期翻 轉,最新調查顯示,目前有46%民眾看跌房價、大幅超越看漲的29% ,看漲房價比例更是連四季驟降,房價也出現了由漲轉跌的跡象,加 上超額供給壓力沉重,預期2023年房市呈現「價跌量縮」格局,全年 全台交易量約在28∼29.3萬棟之間、年減8∼11%。
在戰爭、升息、通膨及疫情等因素衝擊下,今年買賣移轉棟數可能 較去年衰退近1成,預估落在32萬棟左右。永慶房產集團2022年卻仍 一枝獨秀,全年開出240間店,帶動全台店數突破1,550店,店數市占 穩居4成,集團規模超過2.4萬人,穩坐台灣房仲第一品牌,立下難以 超越的永慶紀錄。
其中,永慶房產加盟四品牌-永慶不動產、台慶不動產、有巢氏房 屋、永義房屋再次繳出亮眼成績單,2022全年業績突破270億元,其 中的86億來自聯賣貢獻,帶動單店平均業績達2,500萬元。
永慶房產集團加盟事業處董事長劉炳耀表示,永慶創造的好績效, 只有永慶自己能夠超越。在集團董事長孫慶餘的遠見與堅持下,永慶 集團長期致力推動資訊透明化,深信唯有「打造一個公平交易的房產 平台」才是永續發展的關鍵。永慶秉持「先誠實再成交」精神,加盟 夥伴也積極響應「誠實服務承諾」,展現與消費者站在一起的決心。
劉炳耀表示,即使市場反轉,深獲消費者認同的永慶加盟四品牌, 今年依舊簽進38萬件委託,較去年同期大增5萬件,帶動業績穩健成 長,也顯見消費者對於「誠實透明」的殷切期望。
永慶房產集團加盟事業處總經理莊志成表示,永慶加盟總部始終以 「幫加盟店賺錢」為目標,不僅分享直營成功經驗、更傾集團資源不 斷優化加盟環境、系統工具,做加盟店的「神隊友」,而全台加盟夥 伴的傑出績效表現,今年也吸引超過3千位優秀人才加入,不僅2022 年新展店數突破240店新高,值得一提的是,永慶房產集團已連續6年 每年新展店數都超過120店。
永慶加盟四品牌的關鍵優勢之一,在於擁有全台最強且健全運作的 「深度聯賣」,加盟夥伴無須單打獨鬥,透過跨店、跨區、跨品牌的 團隊合作,提高成交機率,也協助經紀人快速成交,無須擔心沒客戶 或缺物件;「一家委託、千店聯賣、萬人服務」也提高客戶滿意度, 推升聯賣業績和單店平均業績雙雙刷新紀錄。
統計永慶加盟四品牌的經營績效,「年業績突破5千萬的加盟店」 近150店,「年業績突破1億的加盟店」高達21店。在經紀人部分,「 年業績突破200萬的經紀人」超過4,100人,「突破500萬的經紀人」 高達1,000人,「年度業績突破1,000萬」更超過200人,展現「最強 創業平台」以及「最佳發展平台」的傲人實力。
永慶房產加盟四品牌的年終盛事-2022年全台菁英會頒獎典禮,將 在2023年1月4日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盛大舉辦,因疫情已連續兩 年取消舉辦實體的全台尾牙大串聯,也將從2023年1月9日展開,預計 全台15場、席開1,800桌,預計超過2.5萬人共襄盛舉,規模和精采程 度更勝於以往。
其中,永慶房產加盟四品牌-永慶不動產、台慶不動產、有巢氏房 屋、永義房屋再次繳出亮眼成績單,2022全年業績突破270億元,其 中的86億來自聯賣貢獻,帶動單店平均業績達2,500萬元。
永慶房產集團加盟事業處董事長劉炳耀表示,永慶創造的好績效, 只有永慶自己能夠超越。在集團董事長孫慶餘的遠見與堅持下,永慶 集團長期致力推動資訊透明化,深信唯有「打造一個公平交易的房產 平台」才是永續發展的關鍵。永慶秉持「先誠實再成交」精神,加盟 夥伴也積極響應「誠實服務承諾」,展現與消費者站在一起的決心。
劉炳耀表示,即使市場反轉,深獲消費者認同的永慶加盟四品牌, 今年依舊簽進38萬件委託,較去年同期大增5萬件,帶動業績穩健成 長,也顯見消費者對於「誠實透明」的殷切期望。
永慶房產集團加盟事業處總經理莊志成表示,永慶加盟總部始終以 「幫加盟店賺錢」為目標,不僅分享直營成功經驗、更傾集團資源不 斷優化加盟環境、系統工具,做加盟店的「神隊友」,而全台加盟夥 伴的傑出績效表現,今年也吸引超過3千位優秀人才加入,不僅2022 年新展店數突破240店新高,值得一提的是,永慶房產集團已連續6年 每年新展店數都超過120店。
永慶加盟四品牌的關鍵優勢之一,在於擁有全台最強且健全運作的 「深度聯賣」,加盟夥伴無須單打獨鬥,透過跨店、跨區、跨品牌的 團隊合作,提高成交機率,也協助經紀人快速成交,無須擔心沒客戶 或缺物件;「一家委託、千店聯賣、萬人服務」也提高客戶滿意度, 推升聯賣業績和單店平均業績雙雙刷新紀錄。
統計永慶加盟四品牌的經營績效,「年業績突破5千萬的加盟店」 近150店,「年業績突破1億的加盟店」高達21店。在經紀人部分,「 年業績突破200萬的經紀人」超過4,100人,「突破500萬的經紀人」 高達1,000人,「年度業績突破1,000萬」更超過200人,展現「最強 創業平台」以及「最佳發展平台」的傲人實力。
永慶房產加盟四品牌的年終盛事-2022年全台菁英會頒獎典禮,將 在2023年1月4日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盛大舉辦,因疫情已連續兩 年取消舉辦實體的全台尾牙大串聯,也將從2023年1月9日展開,預計 全台15場、席開1,800桌,預計超過2.5萬人共襄盛舉,規模和精采程 度更勝於以往。
自2017年推出「先誠實再成交」系列電視廣告,聚焦永慶房產集團 長期堅持的「誠實」理念後,更自2019年起持續推出誠實服務,從「 永慶實價登錄3.0-揭露成交行情到門牌」,到今年集團全台逾兩萬 名加盟從業人員簽署「誠實服務承諾」,主動提供成交行情;一年內 買賣和拍賣取得案件主動揭露取得價格;若買賣方為集團加盟店從業 人員時也會主動揭露。種種實績,讓永慶房產集團成為「誠實房仲」 的代名詞。
貫徹「誠實服務」讓永慶房產集團這六年來增加近600家店,以平 均4天開一店的速度,成就台灣最大房仲連鎖集團。2022年永慶房產 集團總成交金額和單店平均業績都較2017年翻漲2倍之多,顯見消費 者對永慶的高度認同。
此外,台慶不動產在高雄店數高達125店,為單一縣市店數最多的 房仲品牌;永慶不動產、有巢氏房屋則在台中地區雙雙突破110店; 而2021年七月才推出的全新品牌永義房屋,也在一年內突破130間加 盟店,展店速度之快,寫下歷史新頁。
永慶房產集團董事長孫慶餘投身房地產事業40多年,堅持為消費者 打造公平交易的房產平台。30多年前更引進「新式仲介」,堅持「不 炒房、不賺差價,只收取固定費率服務費」,破除傳統房仲陋習,贏 得消費者認同,也讓當年的一滴清流,如今發展成為全台最大房仲集 團,躍升市場主流。未來,永慶房產集團將持續落實「先誠實再成交 」精神,讓消費者的權益能獲得更完善的保障,帶動業界持續提升。
貫徹「誠實服務」讓永慶房產集團這六年來增加近600家店,以平 均4天開一店的速度,成就台灣最大房仲連鎖集團。2022年永慶房產 集團總成交金額和單店平均業績都較2017年翻漲2倍之多,顯見消費 者對永慶的高度認同。
此外,台慶不動產在高雄店數高達125店,為單一縣市店數最多的 房仲品牌;永慶不動產、有巢氏房屋則在台中地區雙雙突破110店; 而2021年七月才推出的全新品牌永義房屋,也在一年內突破130間加 盟店,展店速度之快,寫下歷史新頁。
永慶房產集團董事長孫慶餘投身房地產事業40多年,堅持為消費者 打造公平交易的房產平台。30多年前更引進「新式仲介」,堅持「不 炒房、不賺差價,只收取固定費率服務費」,破除傳統房仲陋習,贏 得消費者認同,也讓當年的一滴清流,如今發展成為全台最大房仲集 團,躍升市場主流。未來,永慶房產集團將持續落實「先誠實再成交 」精神,讓消費者的權益能獲得更完善的保障,帶動業界持續提升。
全台預售屋交易量能放緩,但房價持續上漲。永慶房產集團昨(23)日發布今年第3季七都(包含新竹)預售屋交易情形,交易件數共7,645件,比去年同期大減49.2%,幾乎腰斬,儘管交易量大減,但價格持續上漲,平均單價42.2萬元,年增20.6%,市場呈現價漲量縮格局。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今年預售交易量在升息及地緣政治影響下,建商和消費者的購屋情緒都受衝擊,市場轉趨保守,成交量才會較去年同期下滑,買氣降溫。
七都中減少最多的是高雄、台北與台中,減幅都超過六成。除了台北因供給量相對較少,減幅明顯,高雄與台中2021年第3季預售屋交易均破千件,台中更高達4,000件以上,但今年第3季僅剩千餘件,高雄只有507件,預售買氣大降溫。
陳金萍指出,自去年內政部推出預售禁止換約政策後,就讓市場投機買盤退場,加上今年以來受升息、疫情、股匯市下挫等影響,民眾觀望氣氛濃厚,即使內政部打炒房政策尚未通過,但預售屋交易量已明顯萎縮。整體而言,在資金派對結束後,交易回歸基本面,剛性需求穩定區域,房市表現相對也獲得支撐。
七都價格方面,今年第3季七都預售屋平均單價相比去年,都有一成以上漲幅,其中漲幅最明顯的分別是新竹、高雄、台南三大都會區。
陳金萍指出,新竹與南二都主要受益產業群聚效應,科技業前往設廠或辦公室,有望提升區域經濟發展,以及科技新貴「高消費力」買盤湧現。
在此期待下,預售屋房價上漲幅度自然優於其他縣市。新竹縣市預售屋平均單價上漲幅度近四成,成交熱門區域位在竹科所在的新竹市東區,恰好能證明新竹房價上漲和竹科題材有關。
漲幅居第二、三的台南和高雄市,同樣有南科與橋科兩大科學園區題材,科技業進駐帶來大量就業人口,也帶動區域居住及購屋需求,房價獲支撐,讓預售屋平均單價明顯上漲,台南一年內漲了28.1%,高雄則年漲27.5%。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今年預售交易量在升息及地緣政治影響下,建商和消費者的購屋情緒都受衝擊,市場轉趨保守,成交量才會較去年同期下滑,買氣降溫。
七都中減少最多的是高雄、台北與台中,減幅都超過六成。除了台北因供給量相對較少,減幅明顯,高雄與台中2021年第3季預售屋交易均破千件,台中更高達4,000件以上,但今年第3季僅剩千餘件,高雄只有507件,預售買氣大降溫。
陳金萍指出,自去年內政部推出預售禁止換約政策後,就讓市場投機買盤退場,加上今年以來受升息、疫情、股匯市下挫等影響,民眾觀望氣氛濃厚,即使內政部打炒房政策尚未通過,但預售屋交易量已明顯萎縮。整體而言,在資金派對結束後,交易回歸基本面,剛性需求穩定區域,房市表現相對也獲得支撐。
七都價格方面,今年第3季七都預售屋平均單價相比去年,都有一成以上漲幅,其中漲幅最明顯的分別是新竹、高雄、台南三大都會區。
陳金萍指出,新竹與南二都主要受益產業群聚效應,科技業前往設廠或辦公室,有望提升區域經濟發展,以及科技新貴「高消費力」買盤湧現。
在此期待下,預售屋房價上漲幅度自然優於其他縣市。新竹縣市預售屋平均單價上漲幅度近四成,成交熱門區域位在竹科所在的新竹市東區,恰好能證明新竹房價上漲和竹科題材有關。
漲幅居第二、三的台南和高雄市,同樣有南科與橋科兩大科學園區題材,科技業進駐帶來大量就業人口,也帶動區域居住及購屋需求,房價獲支撐,讓預售屋平均單價明顯上漲,台南一年內漲了28.1%,高雄則年漲27.5%。
房市量能緊縮,六都地政局昨(1)日公告10月買賣移轉棟數,共17,096棟,全面衰退,呈現年月雙減格局,月減6.9%、年減28.2%,下探近五年同期新低。
業界預估,其中,新北10月房屋買賣移轉量能甚至比今年2月(農曆過年)期間交易量還少,改寫近20個月的單月新低紀錄。專家指出,今年全台的買賣移轉棟數,可能會比去年的34.8萬棟下滑近一成,面臨32萬棟保衛戰。
另,六都今年前十月買賣移轉棟數僅約20.4萬棟,較去年同期量縮4.4%,唯獨台中以累計41,485棟,創下年增5%的佳績。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由於房市交易與登記約莫有1個月左右的時間差,因此10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主要是反映9月至10月初的市況,全球高通膨持續,加上俄烏戰爭、兩岸關係轉趨緊張,升息、貨幣緊縮讓經濟復甦力道放緩,金融市場也出現震盪加劇的情況,面對諸多不確定性下,房市交易冷卻,民眾轉趨觀望保守。
統計資料顯示,台北市1,926棟,月減1.6%、年減21.3%;新北市3,851棟,月減6.5%、年減40.1%;桃園市3,066棟,月減16.3%、年減30.7%;台中市4,069棟,月減0.7%、年減7%;台南市1,621棟,月減7.7%、年減21.2%;高雄市2,563棟,月減7.2%、年減37.2%。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市價量都出現居高思危的現象,去年10月疫情後買氣快速回籠,不過今年卻是利空一波接著一波,疫情、通膨導致美國暴力升息、台股大跌近6,000點,房貸利率連三升等,打的房市暈頭轉向,一手預售揭露件數已經較去年旺季腰斬,現在二手也開始出現年增率明顯衰退的狀況,房市已經步入盤整階段。
若以前十月來看,除台中市外,其餘五都均較去年同期衰退,儘管台中市前十月買賣移轉棟數仍創近九年新高,但增幅已收斂。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台中市過去幾年新案量大,主要是北屯、烏日有大量交屋支撐,因此10月減幅不大。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指出,新北的淡海新市鎮、林口新市鎮、央北重劃區、青埔特區,以及台南的九份子等重劃區,新案交屋量都比去年同期略有縮減,以致買賣移轉量因新案交屋遲滯而下滑。
業界預估,其中,新北10月房屋買賣移轉量能甚至比今年2月(農曆過年)期間交易量還少,改寫近20個月的單月新低紀錄。專家指出,今年全台的買賣移轉棟數,可能會比去年的34.8萬棟下滑近一成,面臨32萬棟保衛戰。
另,六都今年前十月買賣移轉棟數僅約20.4萬棟,較去年同期量縮4.4%,唯獨台中以累計41,485棟,創下年增5%的佳績。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由於房市交易與登記約莫有1個月左右的時間差,因此10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主要是反映9月至10月初的市況,全球高通膨持續,加上俄烏戰爭、兩岸關係轉趨緊張,升息、貨幣緊縮讓經濟復甦力道放緩,金融市場也出現震盪加劇的情況,面對諸多不確定性下,房市交易冷卻,民眾轉趨觀望保守。
統計資料顯示,台北市1,926棟,月減1.6%、年減21.3%;新北市3,851棟,月減6.5%、年減40.1%;桃園市3,066棟,月減16.3%、年減30.7%;台中市4,069棟,月減0.7%、年減7%;台南市1,621棟,月減7.7%、年減21.2%;高雄市2,563棟,月減7.2%、年減37.2%。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市價量都出現居高思危的現象,去年10月疫情後買氣快速回籠,不過今年卻是利空一波接著一波,疫情、通膨導致美國暴力升息、台股大跌近6,000點,房貸利率連三升等,打的房市暈頭轉向,一手預售揭露件數已經較去年旺季腰斬,現在二手也開始出現年增率明顯衰退的狀況,房市已經步入盤整階段。
若以前十月來看,除台中市外,其餘五都均較去年同期衰退,儘管台中市前十月買賣移轉棟數仍創近九年新高,但增幅已收斂。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台中市過去幾年新案量大,主要是北屯、烏日有大量交屋支撐,因此10月減幅不大。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指出,新北的淡海新市鎮、林口新市鎮、央北重劃區、青埔特區,以及台南的九份子等重劃區,新案交屋量都比去年同期略有縮減,以致買賣移轉量因新案交屋遲滯而下滑。
四大房仲昨(31)日發布10月自結門市交易量,若與去年同期相較,全台交易量全面大減,其中,除台灣房屋外,另三家年減幅均逾三成;對比9月,除住商機構小增外,其餘均呈月減。顯示景氣低迷,導致房市旺季不旺。
永慶房產集團10月全台交易量,月減1%、年減31%,七都中,北市、台南較上月分別持平及增加10%,其餘皆減少,與去年相較則以新竹縣市量縮39%為最多。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今年地緣政治風險增、兩岸關係充滿變數,加上,升息效應逐步浮現,讓民眾購屋腳步放緩,觀察市場看屋量與9月相比仍增加一成,顯見現階段民眾看屋意願仍積極,但出價轉趨保守,成交關鍵仍在價格,若買賣雙方價格認知能拉近,房市交易才有機會擴量成長。
住商機構全台月增4%、年減37%,六都中,北市、桃園市年月雙減,其餘四都則是月增年減的態勢。住商機構企畫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指出,10月天數多,較上月量增應為天數影響,雖較上月增減有起落,但比起去年同月均大幅量縮,顯見買氣還沒有回頭,另一方面,後疫時代房價雖有通膨支撐,可是買盤猶豫,市場持續維持震盪,民眾購屋步調可能放緩,傳統第4季旺季的效應也不會太好。
台灣房屋集團統計七都交易量,月減3.3%、年減9.9%,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第4季市場呈現「三低趨勢」,第一,交易量走低,區域天花板價的預售屋交易量會首先降溫,第二,賣方姿態放低,股匯市波動下,有資金需求的賣方放大議價空間,第三,著眼低總產品,首購等自住族群受限於升息壓力,仍以蛋白區、高CP值的低總中古屋為優先選擇。
中信房屋全台月減3.7%、年減32.2%,與上月相較,六都表現各自表述,若與9月相較,高雄市月增35%最多,桃園微增3.9%、台中持平,雙北及台南則月減一成左右。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10月因選舉新聞熱絡,占據媒體版面民眾焦點被吸引,再加上大陸二十大結束,習近平全面掌權,台海關係緊張氣氛顯然加劇,房市在資金量能不足,又無政策上利多下,民眾觀望氛圍濃厚,交易量短期內難見大幅回升。
永慶房產集團10月全台交易量,月減1%、年減31%,七都中,北市、台南較上月分別持平及增加10%,其餘皆減少,與去年相較則以新竹縣市量縮39%為最多。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今年地緣政治風險增、兩岸關係充滿變數,加上,升息效應逐步浮現,讓民眾購屋腳步放緩,觀察市場看屋量與9月相比仍增加一成,顯見現階段民眾看屋意願仍積極,但出價轉趨保守,成交關鍵仍在價格,若買賣雙方價格認知能拉近,房市交易才有機會擴量成長。
住商機構全台月增4%、年減37%,六都中,北市、桃園市年月雙減,其餘四都則是月增年減的態勢。住商機構企畫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指出,10月天數多,較上月量增應為天數影響,雖較上月增減有起落,但比起去年同月均大幅量縮,顯見買氣還沒有回頭,另一方面,後疫時代房價雖有通膨支撐,可是買盤猶豫,市場持續維持震盪,民眾購屋步調可能放緩,傳統第4季旺季的效應也不會太好。
台灣房屋集團統計七都交易量,月減3.3%、年減9.9%,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第4季市場呈現「三低趨勢」,第一,交易量走低,區域天花板價的預售屋交易量會首先降溫,第二,賣方姿態放低,股匯市波動下,有資金需求的賣方放大議價空間,第三,著眼低總產品,首購等自住族群受限於升息壓力,仍以蛋白區、高CP值的低總中古屋為優先選擇。
中信房屋全台月減3.7%、年減32.2%,與上月相較,六都表現各自表述,若與9月相較,高雄市月增35%最多,桃園微增3.9%、台中持平,雙北及台南則月減一成左右。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10月因選舉新聞熱絡,占據媒體版面民眾焦點被吸引,再加上大陸二十大結束,習近平全面掌權,台海關係緊張氣氛顯然加劇,房市在資金量能不足,又無政策上利多下,民眾觀望氛圍濃厚,交易量短期內難見大幅回升。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