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榮航空公司新聞
航空業因應高油價,國內線將於6月30日起調漲全額票價,國內指標航空業均表示,未來國際航班調漲也是大勢所趨,將共同迎接疫後復甦潮。
華航(2610)集團轉投資的華信、立榮航空都同步表示,國內航線票價自2014年起即採油價變動調整機制,當國內線航空燃油連續三個月平均價格達調整門檻時,則依交通部所核定運價上、下限調整全額票價。
另,星宇航空A330neo今雙機啟航台北-馬尼拉、台北-曼谷首航新航線;長榮航預計7月復飛曼谷到歐洲航段,北美線8月陸續增班、復飛,米蘭、慕尼黑,最快11月初開航。
全球開始陸續邊境解封,美國的航運業已經復甦,航空業者蓄勢待發,長榮航空全面搶攻下半年解封商機,準備好迎接報復性需求,6月將召回泰國籍組員,預計7月復飛曼谷到歐洲航段,考量到暑假往返北美線學生、僑生及出遊需求增加,也陸續增班、復飛,至於疫情前就計畫開航的米蘭、慕尼黑,最快11月初開航。
華航也表示,從很多訊息可以看出來市場對於解封後的客運需求很期待,美國的國內線在解封後出現價量齊揚,台灣虎航日前開賣冬季優惠票出現搶票潮,這可以解讀是國內客運市場復甦的訊號,華航已經把運能及運量都準備好,會隨市場需求陸續增班,對今年客運復甦有信心。
近期國際燃油價格持續上漲,國內航空燃油平均價格連續三個月平均價格已高於國內航線運價調漲之門檻,依民航局公告,將於6月30日起調漲全額票價。配合票價調整,依據「國內線航空乘客運送定型化契約」第六條之規定,凡旅客持舊票面價且行程出發日為2022 年6月30 日後,需補足機票差額。
此外,立榮航空昨天特別提醒旅客,7-8月為國內旅遊旺季,旅客如持有舊票面價的機票,建議於搭機日前,務必先行完成補價差作業,搭機當日才可使用機場KIOSK自助報到機快速完成報到作業,也可避免因現場改票久候而影響搭機時間。
星宇航空A330neo於昨日雙機同步啟航,兩架A330neo分別首航台北-馬尼拉、台北-曼谷航線。即日起,星宇航空曼谷航線將以A330neo為主力機型。
隨著國際邊境逐步開放,航空市場已可明顯感受到蠢蠢欲動的氛圍,新機的投入時機,新航線的開航正好搭上客貨齊揚的市場需求。
華航(2610)集團轉投資的華信、立榮航空都同步表示,國內航線票價自2014年起即採油價變動調整機制,當國內線航空燃油連續三個月平均價格達調整門檻時,則依交通部所核定運價上、下限調整全額票價。
另,星宇航空A330neo今雙機啟航台北-馬尼拉、台北-曼谷首航新航線;長榮航預計7月復飛曼谷到歐洲航段,北美線8月陸續增班、復飛,米蘭、慕尼黑,最快11月初開航。
全球開始陸續邊境解封,美國的航運業已經復甦,航空業者蓄勢待發,長榮航空全面搶攻下半年解封商機,準備好迎接報復性需求,6月將召回泰國籍組員,預計7月復飛曼谷到歐洲航段,考量到暑假往返北美線學生、僑生及出遊需求增加,也陸續增班、復飛,至於疫情前就計畫開航的米蘭、慕尼黑,最快11月初開航。
華航也表示,從很多訊息可以看出來市場對於解封後的客運需求很期待,美國的國內線在解封後出現價量齊揚,台灣虎航日前開賣冬季優惠票出現搶票潮,這可以解讀是國內客運市場復甦的訊號,華航已經把運能及運量都準備好,會隨市場需求陸續增班,對今年客運復甦有信心。
近期國際燃油價格持續上漲,國內航空燃油平均價格連續三個月平均價格已高於國內航線運價調漲之門檻,依民航局公告,將於6月30日起調漲全額票價。配合票價調整,依據「國內線航空乘客運送定型化契約」第六條之規定,凡旅客持舊票面價且行程出發日為2022 年6月30 日後,需補足機票差額。
此外,立榮航空昨天特別提醒旅客,7-8月為國內旅遊旺季,旅客如持有舊票面價的機票,建議於搭機日前,務必先行完成補價差作業,搭機當日才可使用機場KIOSK自助報到機快速完成報到作業,也可避免因現場改票久候而影響搭機時間。
星宇航空A330neo於昨日雙機同步啟航,兩架A330neo分別首航台北-馬尼拉、台北-曼谷航線。即日起,星宇航空曼谷航線將以A330neo為主力機型。
隨著國際邊境逐步開放,航空市場已可明顯感受到蠢蠢欲動的氛圍,新機的投入時機,新航線的開航正好搭上客貨齊揚的市場需求。
俄烏戰爭對國際油價影響持續發酵,由於油價居高不下,民航局1 日公布國內23條航線全額客運票價全面調漲,平均漲幅達4.8%、約 調漲百元,其中以華信航空的台北至金門票價漲幅最多、漲9.6%約 增加232元,將在6月30日上路。另國際線航空燃油附加費長程調整至 84.5美元、短程升至32.5美元,預估將在7日生效。
民航局表示,自2020年6月開始國內航空燃油價格持續上漲,依據 中油1日最新公告的燃油價格,4∼6月國內航空燃油平均價格為每公 升29.38元,已經超過國內航線運價27.25元門檻。
國內航線因應油價票價調整機制在2014年訂定,當國內航空燃油連 續三個月平均價格達到調整門檻,即可適用對應運價。調整後的國內 航線新客運票價以華信航空的台北-金門,漲232元、漲幅9.6%最多 ,新全額票價達到2,641元;調整後價格最高的為立榮航空的台中-南 竿,新票價為2,686元;而德安航空的台東-綠島影響最小差額僅30元 ,新票價為1,130元。
此次調整漲幅從2.7%至9.6%不等,平均漲幅約4.8%、約增加10 0元,另為照顧離島地區居民,政府將持續給予票價補貼,以維持其 負擔不變。官員表示,票價調整會依據飛航時間、機型、油量等有所 不同;若接下來國內航空燃油連續三個月平均價格達32.76元將有下 一波調漲。上一次票價調整為4月,調漲幅度約4.6%。民航局表示, 旅客如果有用「調整前票價」購買30日以後出發的航班機票,必須依 所購的機票條款及航空公司規定補足差價;若持調整後票價機票的旅 客,如因故須提前改為6月29日以前出發,則由航空公司退還差價。
另外,民航局在國際線客運航班也有燃油附加費調漲機制,長程線 燃油附加費將從78美元漲至84.5美元、多了6.5美元;短程線則從30 美元調升至32.5美元、多2.5美元,業者將提申請給民航局備查,預 估在7日生效。
民航局表示,自2020年6月開始國內航空燃油價格持續上漲,依據 中油1日最新公告的燃油價格,4∼6月國內航空燃油平均價格為每公 升29.38元,已經超過國內航線運價27.25元門檻。
國內航線因應油價票價調整機制在2014年訂定,當國內航空燃油連 續三個月平均價格達到調整門檻,即可適用對應運價。調整後的國內 航線新客運票價以華信航空的台北-金門,漲232元、漲幅9.6%最多 ,新全額票價達到2,641元;調整後價格最高的為立榮航空的台中-南 竿,新票價為2,686元;而德安航空的台東-綠島影響最小差額僅30元 ,新票價為1,130元。
此次調整漲幅從2.7%至9.6%不等,平均漲幅約4.8%、約增加10 0元,另為照顧離島地區居民,政府將持續給予票價補貼,以維持其 負擔不變。官員表示,票價調整會依據飛航時間、機型、油量等有所 不同;若接下來國內航空燃油連續三個月平均價格達32.76元將有下 一波調漲。上一次票價調整為4月,調漲幅度約4.6%。民航局表示, 旅客如果有用「調整前票價」購買30日以後出發的航班機票,必須依 所購的機票條款及航空公司規定補足差價;若持調整後票價機票的旅 客,如因故須提前改為6月29日以前出發,則由航空公司退還差價。
另外,民航局在國際線客運航班也有燃油附加費調漲機制,長程線 燃油附加費將從78美元漲至84.5美元、多了6.5美元;短程線則從30 美元調升至32.5美元、多2.5美元,業者將提申請給民航局備查,預 估在7日生效。
對於長榮國際巴拿馬股臨會爭議,長榮集團大房大哥張國華昨(10)除指稱該股東臨時會違法外,並指摘弟弟派為了搶經營權,不顧廣大股東利益,否定專業經理人多年努力成果,而感到遺憾。張國華昨日發出逾1,500字的聲明強調,2016年他回到長榮集團,並在四位遺囑執行人的推舉及弟弟張國明、張國政見證下,繼任了父親張榮發在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永久董事長的職位。張國華細數長榮集團在專業經理人的努力耕耘下,成果豐碩。今年首季海運、航空、鋼鐵再創佳績,這證明當初決定由專業經理人負責經營的方向正確,現任經營團隊表現也不負眾望。張國華話鋒一轉說,如今這些亮麗的成績單,卻被家族間紛擾掩蓋,造成集團形象大傷,員工人心惶惶,有些優秀的專業經理人也因此已經或即將被迫離開原來的崗位,這是長榮集團重大的損失,他感到十分痛心。尤其,今年4月6日鄭深池出任長榮國際董事長後,立即更換長榮國際總經理,也在短短不到15天就陸續改派了立榮航空、長榮航空、長榮航太、長榮航勤、長汎旅行社、長榮警備保全、長榮國際儲運、中央再保險等公司的董事代表人,且其中有三家上市公司皆是指派毫無公司治理經驗。接著又撤換了立榮航空董事長,試問航空是高風險的產業,由一人同時擔任二家航空公司的董事長,在公司經營策略上對兩家公司的股東都不公平。
交通部民航局昨(21)日公布去年國籍航空營運狀況,立榮航空成為國內線獲利優等生,逆風繳出賺錢的成績單;星宇航空開航後遇到疫情大亂流,虧損金額最大。展望上半年航空市場,國境解封無望,預期星宇恐持續虧損。航空專家分析,國內還是採取邊境管控,居家隔離依舊未鬆綁,出國旅遊不可行,上半年航空公司還是以貨機市場收入為主,航空貨運高運價加持,華航、長榮航上半年可望繼續繳出獲利成績單;受惠於國旅商機加持,國內線的華信、立榮有望力拚賺錢;星宇航空、台灣虎航客運比重高,上半年還是很辛苦。華航不只是國內航空業的龍頭,在全球疫情肆虐中展現出超強營運競爭力,去年還成為全球航空業獲利最佳的航空公司;華航營運表現出色,全力協助子公司華信、台灣虎航脫困,華航也參與兩家公司的增資計畫。
交通部民航局昨(21)日公布去年七家國籍航空營運狀況,四家業者獲利、三家虧損,其中,華航以獲利93.79億元績效最佳,星宇航空則以虧損30.18億元,虧損最多,星宇航空從2018年5月2日成立迄今,累積虧損共達69.34億元。據民航局公布的「國籍民用航空運輸業2021年營運概況」顯示,去年華航因航空貨運價量齊揚,即使客運受疫情影響仍難正常營運,全年還是以獲利93.79億元拿下國籍航空營運績效第一名,而2020年疫情爆發第一年虧損33.61億元的長榮航空,去年亦大翻轉獲利有66.08億元。甫由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接下董座的立榮航空,去年獲利1.73億元,雖略少於2020年的1.97億元,但卻是七家國籍航空,與華航、德安航空一樣在兩年疫情期間都獲利的業者。華航集團旗下的華信航空,去年虧損15.65億元,台灣虎航去年則虧損22.69億元,兩家業者都是連續兩年受疫情衝擊導致虧損。專營離島航線的德安航空,去年則微幅獲利73.2萬元。至於星宇航空2021年總營收為7.95億元,較2020年的3.91億元增加一倍多,但全年虧損達30.18億元,累計虧損69.34億元。星宇航空原資本額為113.67億元,因去年累虧超過資本額的一半,故今年辦理增資作業,4月12日完成40億元增資,目前資本額達153.67億元。對於去年的營運狀況,星宇航空表示,2021年度雖受疫情影響,各國邊境尚未開放、旅客有限,在彈性調整營運策略下,陸續增闢剛性商旅、貨運需求航點,搶先布局亞洲重點城市,營收數字成倍數成長。不過,基於飛航安全及整體營運品質之長遠考量,仍持續投入現金於各項基礎建設,包括興建維修棚廠及保稅大樓,以完善倉儲空間、機務庫房及地勤裝備維修區,提升維修能量及維修品質。同時,持續引進新機,累積客、貨運能,投入疫後復甦的旅運市場,快速大幅擴充營運規模。
交通部民航局21日公布2021年國籍民航業營運狀況,七家國籍航空 中,有四家獲利、三家虧損,其中,以華航獲利93.79億元居冠,星 宇航空則虧損30.18億元,從2018年5月成立迄今,更累虧達69.34億 元。 民航局21日日公布的「國籍民用航空運輸業2021年營運概況」顯示 ,去年華航因航空貨運價量齊揚,即使客運受疫情影響仍難正常營運 ,但全年表現仍相當亮眼,以獲利93.79億元,拿下營運績效榜首。 而2020年疫情爆發第一年虧損33.61億元的長榮航空,去年則由虧轉 盈,獲利達66.08億,僅次於華航。 近日甫由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接下的立榮航空,去年獲利1.73億 元,略少於2020年的1.97億元,但與華航一樣,在疫情期間國境管控 下,連續二年都有獲利的業者,相當不易。主要經營離島航線的德安 航空,去年則獲利73.2萬元。 至於星宇航空2021年總營收為7.96億元,相較2020年3.91億元雖倍 增,但因持續投資基礎建設,全年虧損達30.18億元,更累虧達69.3 4億元。星宇原資本額為113.67億元,因去年累虧超過資本額一半, 因此甫在4月12日辦理增資作業,完成40億元增資,逾九成為董座張 國煒出資,近一成為員工和其他股東,增資後資本額153.67億元,各 項財務指標皆有改善,第三季規劃進軍資本市場取得更多銀彈。 星宇表示,去年雖受疫情影響,各國邊境未開、旅客有限,但在增 闢剛性商旅、貨運需求航點,搶先布局亞洲重點城市,帶動營收數字 成倍數成長;同時,仍需投資基礎建設,包括興建維修棚廠、保稅大 樓,完善倉儲空間、機務庫房及地勤裝備維修區,提升維修能量與品 質,並引進新機,累積客、貨運能。 至於華航集團旗下的華信航空,去年虧損15.65億元,台灣虎航去 年則虧損22.69億元,兩家均受疫情衝擊影響以致虧損。 民航局並公布七家國籍航空累計盈餘,獲利依序為長榮約119.3億 元、華航92.54億元、立榮15.78億元;其餘四家皆呈虧損,德安2.6 1億元、華信及虎航各22.35億、22.69億元,而星宇累虧69.34億元最 多。
如外界預期,長榮國際19日再改派長榮航空、中再保、榮運、長榮 航勤的董事法人代表人,出走老臣也強勢回歸,長榮集團弟弟派已全 面就戰鬥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張國政未入長榮航空董事會,短期內 將繼續神隱。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二子張國明、三子張國政、四子張國煒及女 婿鄭深池等勢力,在4月6日進駐長榮國際之後,已陸續改派長榮鋼及 立榮航空的董事法人。 張國煒以雲杉投資代表人進駐立榮航空,獲長榮國際支持,順利當 上董事長,也帶著星宇航空執行長周寶裕回歸擔任總經理。 緊接著,立榮航空持有長榮航太14.41%,擁有兩席董事,張國煒 也順勢將董事改派為自己及星宇航空總經理翟健華。 張國煒當年被迫離開長榮航空並帶走一票人馬,如周寶裕及翟健等 人,創立星宇,現在上演出走六年成功逆襲的精彩戲碼,長榮經營權 之爭,高潮迭起。 長榮國際剩餘還未改派的董事法人,如長榮航、中再保及榮運及長 榮航勤,19日一次全面改派完畢,人事布局揭曉。 長榮航兩席董事,從哥哥派的柯麗卿、戴錦銓改派為吳景明及陳昭 龍律師。吳景明曾任職長榮航勤及長汎董事長,長榮航空及立榮航空 總經理。 特別的是,未見老三張國政進入董事會,陳昭龍律師應為張國政代 表人。知情人士透露,張國政打算神隱幕後,短期內不會浮上檯面, 研判可能與弟弟派現階段未能全面掌控長榮航空或者與張國煒有關。 至於榮運撤換長榮國際代表人戴錦銓,改派李寬量;李寬量為前長 榮鋼董事長,也是現任長榮國際的監察人。 至於中再保部分,長榮國際尊重財政部,僅撤換戴錦銓及中再保總 經理鄭靜芬兩席董事,改派張明煜及陳昭龍,保留現任董事長楊誠對 的董事法人一席;長榮海運為了穩住經營團隊,換下吳光輝,將鄭靜 芬納入董事代表人。 弟弟派今年贏了長榮國際這一局,進行一連串的人事布局,全是長 榮老臣回歸,如張明煜、李寬量、吳景明、周寶裕及翟健華等。不過 ,兄弟兩派經營權之爭下,立榮航空前董事長林志忠則是第一位遭撤 換高層,兩派鬥爭,員工人心不免浮動。
長榮集團經營權之戰,進入關鍵期,長榮國際昨(19)日一口氣改派三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包括長榮航空、中再保及榮運。檢視上述三家公司的董事席次異動狀況,以中再保為例,大哥派(張國華)與弟弟派(張國明、張國政、張國煒)勢力形成五五對峙。不過,財政部在中再保有兩席官股代表、一席獨董,因此,在兩造戰役中,態度至為關鍵。對此,財政部相關單位昨日並未回應。業內人士說,弟弟派步步逼近,長榮國際的改派(法人代表)動作,透露著弦外之音。中再保席次上,就出現仙拚仙的情況,初步雙方席次平分秋色,若不論普通董事或獨立董事,長榮國際共占有三席,而支持長榮海運的董事推估也有三席,相對支持財政部的董事,目前應有三席。立榮航空變天後,從昨天董事改派看,可見每步都是學問,其中,中再保的董事改派兩邊都是戰戰兢兢,長榮國際將原來三席董事僅改派兩席代表,原來兩席代表為戴錦銓、鄭靜芬改為張明煜、陳昭龍。據悉,長榮國際在中再保有三席代表,昨日之所以只改派兩席,關鍵在於董事長楊誠對,可能是支持弟弟派,因此不動。有趣的是,弟弟派把中再保總經理鄭靜芬的董事席次拿掉後,同樣為中再保董事的長榮海運,則把吳光輝換為鄭靜芬,讓鄭立即重回董事會。長榮集團新一場角力戰正式上演,長榮國際昨天也同時改派長榮航空的法人代表,新任者姓名為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吳景明與律師陳昭龍接任。原本市場傳出,張國政會擔任長榮航空的董事,明年有機會問鼎長榮航空董事長。至於榮運的部分相對單純,因為榮運屬於泛海運體系,僅有一席董事異動,原來的長榮國際代表人戴錦銓,新任董事代表人為長榮鋼前董事長李寬量。
長榮集團兆元經營權之爭再度上演攻防戰,熟悉張家退休老臣指出,從長榮國際所有的董事改派名單動作分析,各山頭各有盤算,立榮切給張國煒後,長榮國際由姐夫鄭深池操盤,老二張國明則掌長榮國際,看起來,長榮航及中再保還在等待張國政。長榮集團經營權大戰開打,大房老二張國明、老三張國政加上二房的張國煒三兄弟持續跟大哥張國華對抗,立榮航空變天後,張國煒接下立榮航空董事長,立榮在長榮航太的董事席次也跟著改派法人代表為張國煒、翟健華;昨天長榮國際各公司的法人代表也全面改派。弟弟派步步進逼後,市場傳出創辦長榮航空的張國政,長期心繫航空業,所以大房三子張國政將回歸擔任長榮航、中再保法人董事代表;不過昨天改派的董事名單公布當中,並沒有張國政。但有一說,長榮航內部更想要張國政入主,因為,他是一手創建長榮航的推手。熟悉公司治理專家指出,從這次改派名單,看出來已預留再次改派彈性空間。
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在張國煒當上立榮航空董事長及長榮航太董 事之後,弟弟派下一盤局由誰浮上檯面?外界認為,張榮發三子張國 政進入長榮航空、中再保董事會的呼聲最高。
長榮國際是集團控股公司,弟弟派掌權後,已更換長榮鋼、立榮航 空董事代表人。
因張國煒是立榮航空最大股東,在長榮國際全力支持,14日擔任董 事長,隔(15)日張國煒改派在長榮航太二席董事為自己及星宇航空 執行長翟健華。
目前長榮國際尚未改派董事代表人有長榮航空二席、中再保三席、 榮運一席,預計近期將陸續公告。
因原先表態只想專心經營星宇的張國煒都已經浮上檯面,預料張國 政將是長榮航空、中再保的董事人選,鄭深池及張國明、張國政、張 國煒的家族分工拼圖將愈來愈完整。
不過,熟悉張家的人士認為,弟弟派三人合作基礎相當薄弱,且張 國煒持有長榮航空9%以上,自然也不會對長榮航保持沈默。
觀察張國煒股權變動可以發現,在張榮發過世前,張國煒旗下的華 光投資在2014年持有長榮航空僅有5%,一年後大躍進至11.45%,期 間增加的6.45百分點,應該是來自父親的支持,有意替小K鋪路。
知情人士認為,因張國煒太想經營長榮航空,又是第三大股東,現 在雖為弟弟派代管立榮航空,但往後在長榮航的問題上,恐怕又是弟 弟派一個需面對解決的問題。
長榮國際是集團控股公司,弟弟派掌權後,已更換長榮鋼、立榮航 空董事代表人。
因張國煒是立榮航空最大股東,在長榮國際全力支持,14日擔任董 事長,隔(15)日張國煒改派在長榮航太二席董事為自己及星宇航空 執行長翟健華。
目前長榮國際尚未改派董事代表人有長榮航空二席、中再保三席、 榮運一席,預計近期將陸續公告。
因原先表態只想專心經營星宇的張國煒都已經浮上檯面,預料張國 政將是長榮航空、中再保的董事人選,鄭深池及張國明、張國政、張 國煒的家族分工拼圖將愈來愈完整。
不過,熟悉張家的人士認為,弟弟派三人合作基礎相當薄弱,且張 國煒持有長榮航空9%以上,自然也不會對長榮航保持沈默。
觀察張國煒股權變動可以發現,在張榮發過世前,張國煒旗下的華 光投資在2014年持有長榮航空僅有5%,一年後大躍進至11.45%,期 間增加的6.45百分點,應該是來自父親的支持,有意替小K鋪路。
知情人士認為,因張國煒太想經營長榮航空,又是第三大股東,現 在雖為弟弟派代管立榮航空,但往後在長榮航的問題上,恐怕又是弟 弟派一個需面對解決的問題。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四子、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昨(14)日以大股東身份被推選為立榮航空董事長,立榮航空總經理則由星宇董事長特助周寶裕擔任。張國煒表示,兄弟爭吵難免,但不喜歡外人操縱,父親往生前交待要把集團顧好,他現在就是在做這件事,未來希望由張家人管張家事,兄弟分工不要分家。
立榮航空昨日召開董事會,推選第二大股東張國煒為董事長。張國煒表示,他接立榮董座是「大家協商的結果」,當前,立榮沒有要跟星宇合併、只會合作,他的角色是「代管立榮航空」。業界解讀,張國煒人馬已全面進駐立榮,是張國煒重返長榮集團的一大步。
會後張國煒受訪時,針對近期長榮集團的一連串事件分別回應。在經營立榮方面,張國煒表示,先以穩定公司為原則,立榮肩負著國內線六成運力,家族事務與大眾事務應該劃分清楚,他不會混為一談,這是大原則。
對於星宇與立榮各自的定位,張國煒表示,沒有合併的計畫和需要,但業務上的合作在所難免。他當年離開前,本要把立榮併入長榮航,但走後沒併成,反成為回來的契機,幸或不幸很難講。
下一步回不回「長榮航」,也是另一個關鍵,對此,張國煒預留伏筆,他雖說「沒有必要」,但話鋒一轉說「他也沒有決定權」,要看所有股東的意思,若大家都要他回去,才有機會。不過他強調,他個人沒有回去的想法。因為他既然創立星宇,就要給創業夥伴交代。
外界關注,長榮兄弟間後續如何「協商」。張國煒表示,都是張家人、不是外人,大哥、二哥、三哥跟他都應該是「分工」的關係,而他現在就是代管立榮。他強調,大原則是要先把大眾的權利顧好,再談家務。
面對長榮集團事務的協商,是否姐夫(鄭深池)促成,張國煒未正面證實,但他說,只要兄弟間好好坐下來談,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講的,對大哥的態度也是一樣,他仍尊敬大哥,爸爸過世後,長兄就是父。
最後張家誰做主,張國煒說,張家的產業畢竟還是父親花了幾十年拚下來的,還是讓張家人來主持最好,而誰主持都沒有關係,最重要是要把集團弄好,誰有能力誰就去做,他都沒有意見。父親往生前交待要把集團顧好,現在就是在做這件事。把集團顧好,當然不見得是要由我顧好,雖然父親的遺囑寫我,但我從頭到尾本來就沒有這個心,我很早就跟大哥講過了。
日前大哥張國華提出「解散巴拿馬長榮國際」,兄弟各自找喜歡的產業買下、努力經營。張國煒說,「不清楚哥哥的想法」,因為大哥之前說不想分家,若兄弟各自為政,那就是分家了,這兩者是有所矛盾的。
立榮航空昨日召開董事會,推選第二大股東張國煒為董事長。張國煒表示,他接立榮董座是「大家協商的結果」,當前,立榮沒有要跟星宇合併、只會合作,他的角色是「代管立榮航空」。業界解讀,張國煒人馬已全面進駐立榮,是張國煒重返長榮集團的一大步。
會後張國煒受訪時,針對近期長榮集團的一連串事件分別回應。在經營立榮方面,張國煒表示,先以穩定公司為原則,立榮肩負著國內線六成運力,家族事務與大眾事務應該劃分清楚,他不會混為一談,這是大原則。
對於星宇與立榮各自的定位,張國煒表示,沒有合併的計畫和需要,但業務上的合作在所難免。他當年離開前,本要把立榮併入長榮航,但走後沒併成,反成為回來的契機,幸或不幸很難講。
下一步回不回「長榮航」,也是另一個關鍵,對此,張國煒預留伏筆,他雖說「沒有必要」,但話鋒一轉說「他也沒有決定權」,要看所有股東的意思,若大家都要他回去,才有機會。不過他強調,他個人沒有回去的想法。因為他既然創立星宇,就要給創業夥伴交代。
外界關注,長榮兄弟間後續如何「協商」。張國煒表示,都是張家人、不是外人,大哥、二哥、三哥跟他都應該是「分工」的關係,而他現在就是代管立榮。他強調,大原則是要先把大眾的權利顧好,再談家務。
面對長榮集團事務的協商,是否姐夫(鄭深池)促成,張國煒未正面證實,但他說,只要兄弟間好好坐下來談,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講的,對大哥的態度也是一樣,他仍尊敬大哥,爸爸過世後,長兄就是父。
最後張家誰做主,張國煒說,張家的產業畢竟還是父親花了幾十年拚下來的,還是讓張家人來主持最好,而誰主持都沒有關係,最重要是要把集團弄好,誰有能力誰就去做,他都沒有意見。父親往生前交待要把集團顧好,現在就是在做這件事。把集團顧好,當然不見得是要由我顧好,雖然父親的遺囑寫我,但我從頭到尾本來就沒有這個心,我很早就跟大哥講過了。
日前大哥張國華提出「解散巴拿馬長榮國際」,兄弟各自找喜歡的產業買下、努力經營。張國煒說,「不清楚哥哥的想法」,因為大哥之前說不想分家,若兄弟各自為政,那就是分家了,這兩者是有所矛盾的。
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發展迄今二月有餘,弟弟派拿下長榮國際、立榮航空等集團事業,正擴大進取,包括張榮發女婿鄭深池、老二張國明之子張聖皓、張國煒都各安其位,唯獨老三張國政至今無消息,連許多集團員工都在問:「KC(張國政)去哪了?」
在長榮國際確定由鄭深池擔任董座、張國煒也接立榮航空後,6月要改選的長榮鋼鐵,仍未見提名張國政。弟弟派還差一個人,他「到底在等什麼?」,外界很好奇。
業界揣測,若長榮集團分家,張國華拿長榮海運機會大;鄭深池、張國明、張國政、張國煒四人若要各有一方天地,目前態勢就是鄭深池主導集團控股公司,張國明家族參與長榮國際事務,立榮切給張國煒後,明年改選的長榮航可能會留給張國政。
一直以來張國政最喜歡的事業就是航空,他對於航空的喜愛,可說「絲毫不輸給張國煒」。
不過,業內人士分析,假設張國政想要航空,勢必得面對張國煒的問題,因為張國煒主導立榮,最大贏家就是星宇,算未來立榮來自於長榮航的資源被拿掉,張國煒調整一下,將是長榮航有力的對手。
這位人士分析,航空業的解封商機在下半年到來,星宇+立榮絕對會是市場的一股新勢力,這一點,弟弟派不會不清楚,因此,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立榮航空第一大股東仍是長榮國際,未來的變化還很難預料。
在長榮國際確定由鄭深池擔任董座、張國煒也接立榮航空後,6月要改選的長榮鋼鐵,仍未見提名張國政。弟弟派還差一個人,他「到底在等什麼?」,外界很好奇。
業界揣測,若長榮集團分家,張國華拿長榮海運機會大;鄭深池、張國明、張國政、張國煒四人若要各有一方天地,目前態勢就是鄭深池主導集團控股公司,張國明家族參與長榮國際事務,立榮切給張國煒後,明年改選的長榮航可能會留給張國政。
一直以來張國政最喜歡的事業就是航空,他對於航空的喜愛,可說「絲毫不輸給張國煒」。
不過,業內人士分析,假設張國政想要航空,勢必得面對張國煒的問題,因為張國煒主導立榮,最大贏家就是星宇,算未來立榮來自於長榮航的資源被拿掉,張國煒調整一下,將是長榮航有力的對手。
這位人士分析,航空業的解封商機在下半年到來,星宇+立榮絕對會是市場的一股新勢力,這一點,弟弟派不會不清楚,因此,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立榮航空第一大股東仍是長榮國際,未來的變化還很難預料。
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雖然入主立榮航空,不過,他與兄弟間的「爭產官司」並未劃下句點;昨(14)日被問及此事,他說,官司最後輸贏是其次,對他而言,「那個(遺囑)是不是爸爸的意思,比較重要」。業界指,爭產官司未落幕,為長榮集團弟弟派之間的合作「埋下隱憂」。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2016年過世,此前,他預立遺囑,將遺產全留給二房獨子張國煒,並指定張國煒接任總裁。大房三子張國政提確認遺囑無效訴訟,後張國煒勝訴,張國政上訴。
對於老三張國政上訴,張國煒昨日說「那也沒關係,兄弟各自有各自的想法,那個是總裁(張榮發)寫的,也不是我寫的。」
對於遺囑,張國煒強調,他也不知狀況,遺囑見證人跟執行人,才是關鍵。所以當初三哥告他,他也覺得突兀的,雖然一審獲勝,但張國煒強調,這是張榮發獲勝,不是他獲勝,因為那只是證明這是「張榮發立的遺囑」。
張國煒說,對他來說,是不是爸爸的意思,比較重要,即使無效也沒有關係,最主要是爸爸的意思。至於如果最後證明程序有瑕疵,證明這遺囑無效,他也接受。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2016年過世,此前,他預立遺囑,將遺產全留給二房獨子張國煒,並指定張國煒接任總裁。大房三子張國政提確認遺囑無效訴訟,後張國煒勝訴,張國政上訴。
對於老三張國政上訴,張國煒昨日說「那也沒關係,兄弟各自有各自的想法,那個是總裁(張榮發)寫的,也不是我寫的。」
對於遺囑,張國煒強調,他也不知狀況,遺囑見證人跟執行人,才是關鍵。所以當初三哥告他,他也覺得突兀的,雖然一審獲勝,但張國煒強調,這是張榮發獲勝,不是他獲勝,因為那只是證明這是「張榮發立的遺囑」。
張國煒說,對他來說,是不是爸爸的意思,比較重要,即使無效也沒有關係,最主要是爸爸的意思。至於如果最後證明程序有瑕疵,證明這遺囑無效,他也接受。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四子張國煒重回集團,14日董事會通過擔任 立榮航空董事長。會後,張國煒侃侃而談17分鐘,吐露真心話,首度 回應遺產官司、分家、反駁利益交換、家族分工等八大聲明。張國煒 更認為,大哥張國華提議的分家言論矛盾像嗑藥,並強調「家族有爭 議也不一定要分家」,分工即可。言談間透露著兄弟兩派對分家、分 工的歧見。
長榮國際能變天關鍵是借助張國煒母親李玉美的力挺,成功扳倒哥 哥張國華,張國煒才有機會擔任立榮董事長。
因此張國煒14日獲選為立榮董事長後,媒體緊抓機會提問。他再度 展現親民又勁爆的談話,甚至連身邊人不敢提問的張榮發遺產官司及 分家議題都一次講清楚說明白,不吐不快。
張國煒14日的談話共八大聲明,每一項的聲明其背後有重要暗示。
首先、張國煒因在星宇及立榮均擔任董事長,但他表明兩家公司不 會合併,業務上合作難免,他僅是替家族代為管理立榮。
第二、反駁他與張國明、張國政的「利益交換說」或「協議說」。 張國煒表示,星宇本來就有計畫申請國內線,進駐立榮並不是協議。
第三、張國煒談代管立榮是家族分工合作。他表示,長榮是他父親 一手創立下來,沒有所謂條件交換,這是分工狀態,也是大家共識, 努力把集團業務顧好。
第四、因張國煒持有長榮航9%以上持股,是否下一步接手代管。 他表示,當年被趕出來,現在就沒有回去的必要,首要事先把立榮、 星宇顧好。
第五、針對遺產官司一審勝訴,判張榮發遺囑有效。張國煒說「一 審不是我獲勝,是張榮發獲勝,雖然遺囑寫的是我,但從頭到尾,就 沒這個心。」至於張國政仍上訴中,他也回應說,「兄弟大家有各自 想法,但證明我沒有說謊,確實是總裁張榮發寫的。」
第六、張家的產業是總裁張榮發花幾十年拚下來的,長榮國際還是 張家人主持,但張家人不一定要姓張。張國煒顯然支持姐夫鄭深池。
第七、外人操控家族分裂,讓大家兄弟吵架及對立,是誰就槍斃。 他表示,激情過後要把理性拿出來,對集團長治久安最好,沒人想毀 壞這個集團。
第八、大哥張國華提議的分家說法前後矛盾,「看來他有點嗑藥」 ,並強調家族有爭議也不一定要分家,分工即可。
張國煒身為張榮發四子但卻展現接地氣的談話,經常是新聞點閱率 常勝軍及媒體的寵兒,創立星宇還有一群小K粉絲緊緊跟著,是國內 少數能擄獲媒體青睞的經營者。因經營權之爭開打後,張國明、張國 政均選擇沉默,未面對媒體,14日透過張國煒的談話,抽絲剝繭長榮 集團未來可能的版圖變化。
長榮國際能變天關鍵是借助張國煒母親李玉美的力挺,成功扳倒哥 哥張國華,張國煒才有機會擔任立榮董事長。
因此張國煒14日獲選為立榮董事長後,媒體緊抓機會提問。他再度 展現親民又勁爆的談話,甚至連身邊人不敢提問的張榮發遺產官司及 分家議題都一次講清楚說明白,不吐不快。
張國煒14日的談話共八大聲明,每一項的聲明其背後有重要暗示。
首先、張國煒因在星宇及立榮均擔任董事長,但他表明兩家公司不 會合併,業務上合作難免,他僅是替家族代為管理立榮。
第二、反駁他與張國明、張國政的「利益交換說」或「協議說」。 張國煒表示,星宇本來就有計畫申請國內線,進駐立榮並不是協議。
第三、張國煒談代管立榮是家族分工合作。他表示,長榮是他父親 一手創立下來,沒有所謂條件交換,這是分工狀態,也是大家共識, 努力把集團業務顧好。
第四、因張國煒持有長榮航9%以上持股,是否下一步接手代管。 他表示,當年被趕出來,現在就沒有回去的必要,首要事先把立榮、 星宇顧好。
第五、針對遺產官司一審勝訴,判張榮發遺囑有效。張國煒說「一 審不是我獲勝,是張榮發獲勝,雖然遺囑寫的是我,但從頭到尾,就 沒這個心。」至於張國政仍上訴中,他也回應說,「兄弟大家有各自 想法,但證明我沒有說謊,確實是總裁張榮發寫的。」
第六、張家的產業是總裁張榮發花幾十年拚下來的,長榮國際還是 張家人主持,但張家人不一定要姓張。張國煒顯然支持姐夫鄭深池。
第七、外人操控家族分裂,讓大家兄弟吵架及對立,是誰就槍斃。 他表示,激情過後要把理性拿出來,對集團長治久安最好,沒人想毀 壞這個集團。
第八、大哥張國華提議的分家說法前後矛盾,「看來他有點嗑藥」 ,並強調家族有爭議也不一定要分家,分工即可。
張國煒身為張榮發四子但卻展現接地氣的談話,經常是新聞點閱率 常勝軍及媒體的寵兒,創立星宇還有一群小K粉絲緊緊跟著,是國內 少數能擄獲媒體青睞的經營者。因經營權之爭開打後,張國明、張國 政均選擇沉默,未面對媒體,14日透過張國煒的談話,抽絲剝繭長榮 集團未來可能的版圖變化。
長榮集團旗下的立榮航空變天,14日換上大股東、星宇航空董座張 國煒掌兵符。因立榮主攻國內、大陸航線,可與星宇互補互利,預料 將創造雙贏;但立榮大陸線飛機租用,及定位、票務系統等,卻與長 榮航有著緊密合作的臍帶關係,但在目前長榮航由大哥張國華掌控, 長榮航、星宇、立榮的新三角關係,恐怕剪不斷理還亂!
長榮集團經營權大戰延燒,在弟弟派贏得長榮國際經營權後,挾著 股權優勢,一把火燒向航空領域,立榮跟著翻牌變天,明年董監改選 的長榮航是下個戰場。在此之前,長榮國際發表聲明,目前無法獨立 經營立榮,支持張國煒披掛上陣,穩住立榮營運,進一步發展亞洲航 線。
這個出人意料的安排,讓長榮航、星宇、立榮三角關係出現微妙變 化。立榮肩負國內線六成運力,所以張國煒說,上任第一時間就要確 保立榮營運,不能因為經營團隊轉換,影響大眾行的權利。要做到這 點,他坦言立榮跟長榮航就有許多東西掛在一起的議題要談。
例如,立榮大陸航線向長榮航租用A321-200雙引擎噴射客機飛航, 另依市場需求,也會租用廣體客機營運;再者,立榮與長榮航目前共 用訂位、票務系統,一旦切割,立榮短期要發展獨立系統順暢運作, 各方面都不簡單。
換個角度看,卻可能是立榮與星宇合作開始,立榮自有飛機清一色 是ATR72-600型螺旋槳客機,主飛國內航線,未來深耕亞洲線,可向 星宇租用A330neo。也因為張國煒「代管」立榮的關係,星宇暫時擱 置發展國內線研究案;隨著立榮成為弟弟派,長榮航是否專注國際航 線也是焦點。
再者,星宇在解封後衝刺國際線,機隊調度以自身優先,是否還有 餘力挺立榮也難說,星宇公關長聶國維說,兩家航空公司合作大陸線 的機會大,會將飛機安排在獲利的航線,立榮是否淡出國際航線則待 觀察。
長榮集團經營權大戰延燒,在弟弟派贏得長榮國際經營權後,挾著 股權優勢,一把火燒向航空領域,立榮跟著翻牌變天,明年董監改選 的長榮航是下個戰場。在此之前,長榮國際發表聲明,目前無法獨立 經營立榮,支持張國煒披掛上陣,穩住立榮營運,進一步發展亞洲航 線。
這個出人意料的安排,讓長榮航、星宇、立榮三角關係出現微妙變 化。立榮肩負國內線六成運力,所以張國煒說,上任第一時間就要確 保立榮營運,不能因為經營團隊轉換,影響大眾行的權利。要做到這 點,他坦言立榮跟長榮航就有許多東西掛在一起的議題要談。
例如,立榮大陸航線向長榮航租用A321-200雙引擎噴射客機飛航, 另依市場需求,也會租用廣體客機營運;再者,立榮與長榮航目前共 用訂位、票務系統,一旦切割,立榮短期要發展獨立系統順暢運作, 各方面都不簡單。
換個角度看,卻可能是立榮與星宇合作開始,立榮自有飛機清一色 是ATR72-600型螺旋槳客機,主飛國內航線,未來深耕亞洲線,可向 星宇租用A330neo。也因為張國煒「代管」立榮的關係,星宇暫時擱 置發展國內線研究案;隨著立榮成為弟弟派,長榮航是否專注國際航 線也是焦點。
再者,星宇在解封後衝刺國際線,機隊調度以自身優先,是否還有 餘力挺立榮也難說,星宇公關長聶國維說,兩家航空公司合作大陸線 的機會大,會將飛機安排在獲利的航線,立榮是否淡出國際航線則待 觀察。
張國煒14日在立榮航空董事會後表示,對大哥張國華提出分家言論 前後矛盾,「看來他有點嗑藥」,使得哥哥嗑藥說成為焦點話題。而 據親近張國華的人士回應表示,張國華只是笑笑的重申分家的理由。
張國煒表示,他對於哥哥張國華談這六年來努力維持集團完整,但 又提到父親張榮發2016年過世分家成定局的言論前後矛盾,更形容「 看來他有點嗑藥」的爆炸性用詞。
知情人士透露,張國華已看到張國煒的「嗑藥說」,並再一次重申 媒體專訪時所提議分家的基調及梳理他的心路歷程。
張國華指出,2016年父親張榮發過世時,已有心理準備注定分家, 因父親非常公平,給四個兄弟持股相當,但兄弟理念不同,難達成共 識,分家是無可避免。
不過他這六年來努力維持集團的完整性,但集團走到這個地步,他 才提議分家的方案,就是解散及清算巴拿馬長榮國際、長榮國際,兄 弟們用拿到的錢買回自己想經營公司的持股;如果不願解散及不清算 ,「那就把我手上的巴拿馬長榮國際、長榮國際持股買回去。」
張國華表示,提議買回巴拿馬長榮國際、長榮國際是因為股權結構 簡單,都是張家人的持股;而且他們這一代只有兄弟四人,如果現在 不解決,到了下一代就更難解決了。
此外,張國煒也在14日指出,父親沒過世時找過大哥談過接手長榮 航,本來他同意後來反悔,也不知道原因,不同意就算了,他是大哥 ,父親過世,大哥為父,排到老四就沒立場講什麼。
針對上述疑問,據知情人士表示,張國煒應是記錯時間,是張榮發 過世後,張國煒曾對大哥表態有意經營長榮航空,但老三張國政反對 ,這前因後果張國煒是知情的。
張國煒表示,他對於哥哥張國華談這六年來努力維持集團完整,但 又提到父親張榮發2016年過世分家成定局的言論前後矛盾,更形容「 看來他有點嗑藥」的爆炸性用詞。
知情人士透露,張國華已看到張國煒的「嗑藥說」,並再一次重申 媒體專訪時所提議分家的基調及梳理他的心路歷程。
張國華指出,2016年父親張榮發過世時,已有心理準備注定分家, 因父親非常公平,給四個兄弟持股相當,但兄弟理念不同,難達成共 識,分家是無可避免。
不過他這六年來努力維持集團的完整性,但集團走到這個地步,他 才提議分家的方案,就是解散及清算巴拿馬長榮國際、長榮國際,兄 弟們用拿到的錢買回自己想經營公司的持股;如果不願解散及不清算 ,「那就把我手上的巴拿馬長榮國際、長榮國際持股買回去。」
張國華表示,提議買回巴拿馬長榮國際、長榮國際是因為股權結構 簡單,都是張家人的持股;而且他們這一代只有兄弟四人,如果現在 不解決,到了下一代就更難解決了。
此外,張國煒也在14日指出,父親沒過世時找過大哥談過接手長榮 航,本來他同意後來反悔,也不知道原因,不同意就算了,他是大哥 ,父親過世,大哥為父,排到老四就沒立場講什麼。
針對上述疑問,據知情人士表示,張國煒應是記錯時間,是張榮發 過世後,張國煒曾對大哥表態有意經營長榮航空,但老三張國政反對 ,這前因後果張國煒是知情的。
好久不見星宇航空董座張國煒,大砲性格不變,直言「不喜歡看到 外人操縱,讓兄弟吵架!」集團是總裁(張榮發)拚下來的產業,還 是要由張家人主持,誰有能力誰管;話鋒一轉,被問到大哥張國華提 到解散長榮國際、巴拿馬長榮國際的說法,張國煒脫口一句「他看起 來有點嗑藥」的無厘頭,立馬搶佔即時熱搜新聞標題。
張國煒這種自然率真的圈粉功力,在長榮集團獨樹一幟。14日他接 任立榮董座,被媒體堵麥,詢問近來家族紛爭有問必答,問及重回集 團的想法,他爆料,爸爸還沒過世前就找大哥談過也同意,但後來又 不同意,他直言排行老四沒什麼立場說話,現在父親過世,大哥為父 ,他是小弟,大哥(張國華)憑什麼找他談。
儘管目前弟弟派聯手打擊主要敵人,但三哥張國政仍未撤銷對他的 上訴,他覺得沒關係,且目前一審勝訴,證明他沒有說謊,「遺囑真 的是爸爸寫的」,他最在意的還是父親的意思,如果他可以換遺囑狸 貓換太子,早就當總裁了,也不會被趕出來。
張國煒強調,父親生前交待要把集團顧好,他現在就是在做這件事 ,兄弟把集團分工做好最重要。近日經營權之爭,兄弟生氣歸生氣, 但激情過後,回歸理性,家裡的事家裡解決,這是企業家良心問題, 另他也不想解散集團核心事業,包括長榮國際、巴拿馬長榮國際等。
長榮國際15日將召開董事會,討論議案就包括推翻前一任董事會通 過「百億股利案」等,弟弟派希望回歸正常派息,每股配發現金股利 維持10元,不需加碼到27.5元,把200多億元未分配盈餘花掉一半, 將長榮國際掏空走向解散命運,守住集團核心事業。
接著弟弟派也要守住巴拿馬長榮國際,三個弟弟持股加總60%,守 住沒問題,但目前只是大股東身份,他們什麼事都不能做,也拿不到 任何資料,只有等待和創造機會握有實權坐上最高位置,就像拿下長 榮國際經營權,才可能有所作為。
張國煒相信,兄弟姐妹大家都有股份,沒有一個人想要毀壞這個集 團,不要由外人來操縱,且兄弟生氣歸生氣,集團是總裁拚下來的, 還是要由張家人主持。
張國煒這種自然率真的圈粉功力,在長榮集團獨樹一幟。14日他接 任立榮董座,被媒體堵麥,詢問近來家族紛爭有問必答,問及重回集 團的想法,他爆料,爸爸還沒過世前就找大哥談過也同意,但後來又 不同意,他直言排行老四沒什麼立場說話,現在父親過世,大哥為父 ,他是小弟,大哥(張國華)憑什麼找他談。
儘管目前弟弟派聯手打擊主要敵人,但三哥張國政仍未撤銷對他的 上訴,他覺得沒關係,且目前一審勝訴,證明他沒有說謊,「遺囑真 的是爸爸寫的」,他最在意的還是父親的意思,如果他可以換遺囑狸 貓換太子,早就當總裁了,也不會被趕出來。
張國煒強調,父親生前交待要把集團顧好,他現在就是在做這件事 ,兄弟把集團分工做好最重要。近日經營權之爭,兄弟生氣歸生氣, 但激情過後,回歸理性,家裡的事家裡解決,這是企業家良心問題, 另他也不想解散集團核心事業,包括長榮國際、巴拿馬長榮國際等。
長榮國際15日將召開董事會,討論議案就包括推翻前一任董事會通 過「百億股利案」等,弟弟派希望回歸正常派息,每股配發現金股利 維持10元,不需加碼到27.5元,把200多億元未分配盈餘花掉一半, 將長榮國際掏空走向解散命運,守住集團核心事業。
接著弟弟派也要守住巴拿馬長榮國際,三個弟弟持股加總60%,守 住沒問題,但目前只是大股東身份,他們什麼事都不能做,也拿不到 任何資料,只有等待和創造機會握有實權坐上最高位置,就像拿下長 榮國際經營權,才可能有所作為。
張國煒相信,兄弟姐妹大家都有股份,沒有一個人想要毀壞這個集 團,不要由外人來操縱,且兄弟生氣歸生氣,集團是總裁拚下來的, 還是要由張家人主持。
也是立榮航空大股東的張國煒14日獲得長榮國際支持,接任立榮航 空董事長。張國煒說,蒙長榮國際支持擔任董事長,替家族代為管理 ,「我鬼點子很多,未來一定可以帶領立榮往上好的方向提升。」
至於張國煒擁有9%長榮航空,是否回歸,張國煒雖回應沒有必要 ,卻未把話說死,也為未來預留著伏筆。
長榮集團弟弟派掌握長榮國際後,立榮成為變天的首場戰役,且是 輕鬆入袋,主因張國煒旗下的雲杉公司持有19.9%,再加上長榮國際 23.48%,擁有絕對主導權。
14日立榮董事會選出張國煒為新任董事長。長榮國際也同步發出認 可張國煒的聲明表示,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是立榮最大股東,又兼 具航空專業,長榮國際無法獨立經營立榮,為了長遠穩定發展,符合 社會公眾利益,決定支持張國煒擔任立榮董事長。
由於張國煒旗下的華光投資有長榮航9%以上持股,居第三大股東 ,是否會回歸,替家族代管長榮航,也引發各界關注。張國煒回應表 示,「當年我被趕出來,現在就沒有必要回去」,雖然持有9%長榮 航,但有持股也不代表要回去。
但接著他話鋒一轉指出,要不要回去長榮航,得要有大股東、小股 東、外資有同樣想法及支持才有機會。張國煒此段談話預留著回歸長 榮航的伏筆及可能性。言下之意,如果大股東、小股東、外資挺他, 未來的事還很難說。
張國煒是否能回到長榮航,逐步分析股權結構計算後,可能性還頗 高。依去年年報顯示長榮航前十大股東依序有長榮15.44%、長榮國 際10.92%、華光投資9.6%、長榮鋼4.4%,張榮發(歿)2.62%, 張國政1.84%,新制勞退基金1.26%,國壽1.22%、張國明1.11%, 榮運0.97%。
張國煒口中說的小股東、外資持股還不少,勢力不容小覷,分別是 持股低於10張的小股東高達11.16%,外資也達25.7%,兩者合計達 36.86%;若再加上自己的9.6%、長榮國際10.92%、張國政1.84% 及張國明1.11%,統計下來可匯集超過六成股權支持。
惟張國政當年也展現對經營長榮航的企圖心,如果張國煒想要一統 長榮集團的航空版圖,最終還是要通過哥哥張國政的認可或協議,才 能一圓心中夢想。
至於張國煒擁有9%長榮航空,是否回歸,張國煒雖回應沒有必要 ,卻未把話說死,也為未來預留著伏筆。
長榮集團弟弟派掌握長榮國際後,立榮成為變天的首場戰役,且是 輕鬆入袋,主因張國煒旗下的雲杉公司持有19.9%,再加上長榮國際 23.48%,擁有絕對主導權。
14日立榮董事會選出張國煒為新任董事長。長榮國際也同步發出認 可張國煒的聲明表示,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是立榮最大股東,又兼 具航空專業,長榮國際無法獨立經營立榮,為了長遠穩定發展,符合 社會公眾利益,決定支持張國煒擔任立榮董事長。
由於張國煒旗下的華光投資有長榮航9%以上持股,居第三大股東 ,是否會回歸,替家族代管長榮航,也引發各界關注。張國煒回應表 示,「當年我被趕出來,現在就沒有必要回去」,雖然持有9%長榮 航,但有持股也不代表要回去。
但接著他話鋒一轉指出,要不要回去長榮航,得要有大股東、小股 東、外資有同樣想法及支持才有機會。張國煒此段談話預留著回歸長 榮航的伏筆及可能性。言下之意,如果大股東、小股東、外資挺他, 未來的事還很難說。
張國煒是否能回到長榮航,逐步分析股權結構計算後,可能性還頗 高。依去年年報顯示長榮航前十大股東依序有長榮15.44%、長榮國 際10.92%、華光投資9.6%、長榮鋼4.4%,張榮發(歿)2.62%, 張國政1.84%,新制勞退基金1.26%,國壽1.22%、張國明1.11%, 榮運0.97%。
張國煒口中說的小股東、外資持股還不少,勢力不容小覷,分別是 持股低於10張的小股東高達11.16%,外資也達25.7%,兩者合計達 36.86%;若再加上自己的9.6%、長榮國際10.92%、張國政1.84% 及張國明1.11%,統計下來可匯集超過六成股權支持。
惟張國政當年也展現對經營長榮航的企圖心,如果張國煒想要一統 長榮集團的航空版圖,最終還是要通過哥哥張國政的認可或協議,才 能一圓心中夢想。
長榮集團分家進行式,立榮航空13日變天!長榮國際撤換立榮航空 的董事代表人林志忠、戴錦銓,依法林志忠卸任董事長一職。據知情 人士表示,14日臨時董事會將推舉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為立榮航空 下任董事長,宣告張國煒正式回歸長榮集團。同時長榮航空、長榮航 太也將是下一個變天的公司。
長榮國際董事長鄭深池上任屆滿才一周,動作不斷,為了是儘速替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二子張國明、三子張國政及四子張國煒等人奪 回主導權。
首戰為撤換長榮鋼鐵代表人,將張國華、柯麗卿改派為長榮國際董 事長鄭深池、律師陳昭龍,主打為6月10日改選董事一役,只要取得 過半董事席次,就握有長榮鋼。 至於變天毫無懸念的就屬立榮航空 ,因張國煒旗下雲杉公司握有立榮航空19.9%股權及兩席董事、一席 監察人,再加上長榮國際23.48%股權,13日正式納入弟弟派版圖。
長榮國際已將立榮航空兩名董事代表人改派為鄭深池及長榮國際總 經理張明煜,撤換哥哥派張國華人馬的林志忠及戴錦銓兩人,因林志 忠為董事長,依法立即卸任並擇日召開董事會選出下任董事長。
最令市場意外的是,在兩派兄弟爭奪經營權下總是選擇中立並對外 表態只專心經營星宇航空的張國煒, 13日終於浮上檯面。
張國煒已將雲杉公司董事代表人由宋耀明改派為自己本人,成為董 事會一員。把「敵人的敵人是朋友」這句諺語,演繹得相當生動。
知情人士透露,張國煒14日將召集立榮航空臨時董事會,有三大議 案分別是推選新董事長,撤換總經理林志忠及選出新任總經理,張國 煒將是新任董事長,現任星宇航空董事長特助周寶裕將為總經理。離 開長榮6年,張國煒終於回歸。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育有四子,2016年張榮發過世,長榮集團已 正式分裂,四兄弟分裂為兩派。
張榮發長子張國華希望兄弟坐下來好好談分家一事,提出解散巴拿 馬長榮國際等方案,長榮國際董事長鄭深池也曾發出聲明希望四兄弟 團結,但至今雙方還未放下歧見。
張國煒確定在張國明、張國政攜手合作拿下立榮航空,下一步長榮 國際將撤換中再保二席、長榮航空二席及榮運一席董事代表人,經營 權的戰場將延長到2023年股東會改選董事。
因長榮航空、立榮航空分別控有長榮航太58.87%、14.41%的股權 ,又今年6月10日將改選董事的長榮鋼持有長榮航空4.4%,長榮航空 是接下來兄弟兩派必爭的公司。弟弟派能拿下今年的長榮鋼,再取得 長榮航空經營權,就握有長榮航太,長榮集團是否會是「海空分家」 ,仍待未來局勢演變而定。
長榮國際董事長鄭深池上任屆滿才一周,動作不斷,為了是儘速替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二子張國明、三子張國政及四子張國煒等人奪 回主導權。
首戰為撤換長榮鋼鐵代表人,將張國華、柯麗卿改派為長榮國際董 事長鄭深池、律師陳昭龍,主打為6月10日改選董事一役,只要取得 過半董事席次,就握有長榮鋼。 至於變天毫無懸念的就屬立榮航空 ,因張國煒旗下雲杉公司握有立榮航空19.9%股權及兩席董事、一席 監察人,再加上長榮國際23.48%股權,13日正式納入弟弟派版圖。
長榮國際已將立榮航空兩名董事代表人改派為鄭深池及長榮國際總 經理張明煜,撤換哥哥派張國華人馬的林志忠及戴錦銓兩人,因林志 忠為董事長,依法立即卸任並擇日召開董事會選出下任董事長。
最令市場意外的是,在兩派兄弟爭奪經營權下總是選擇中立並對外 表態只專心經營星宇航空的張國煒, 13日終於浮上檯面。
張國煒已將雲杉公司董事代表人由宋耀明改派為自己本人,成為董 事會一員。把「敵人的敵人是朋友」這句諺語,演繹得相當生動。
知情人士透露,張國煒14日將召集立榮航空臨時董事會,有三大議 案分別是推選新董事長,撤換總經理林志忠及選出新任總經理,張國 煒將是新任董事長,現任星宇航空董事長特助周寶裕將為總經理。離 開長榮6年,張國煒終於回歸。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育有四子,2016年張榮發過世,長榮集團已 正式分裂,四兄弟分裂為兩派。
張榮發長子張國華希望兄弟坐下來好好談分家一事,提出解散巴拿 馬長榮國際等方案,長榮國際董事長鄭深池也曾發出聲明希望四兄弟 團結,但至今雙方還未放下歧見。
張國煒確定在張國明、張國政攜手合作拿下立榮航空,下一步長榮 國際將撤換中再保二席、長榮航空二席及榮運一席董事代表人,經營 權的戰場將延長到2023年股東會改選董事。
因長榮航空、立榮航空分別控有長榮航太58.87%、14.41%的股權 ,又今年6月10日將改選董事的長榮鋼持有長榮航空4.4%,長榮航空 是接下來兄弟兩派必爭的公司。弟弟派能拿下今年的長榮鋼,再取得 長榮航空經營權,就握有長榮航太,長榮集團是否會是「海空分家」 ,仍待未來局勢演變而定。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四子張國煒戲劇性「重返」長榮,14日可望 接任立榮航空董事長,震撼市場!據知情人士透露,張榮發二子張國 明、三子張國政聯手張國煒,贏得長榮國際主導權後,憑藉股權優勢 ,將再下一城取得立榮航空主導權,且在弟弟派的「共識」下,14日 立榮董事會將通過由張國煒擔任董事長。
這將是張國煒離開長榮六年後,再度跨足集團航空業務。他創辦星 宇航空並擔任董座,再取得立榮兵符,將成為國內首個兼任二家航空 公司董座的人。據了解,張國煒在星宇的特助周寶裕將擔任立榮總經 理。
據悉,在長榮集團經營權大戰中,首役長榮國際經營權大戰,弟弟 派與張國煒尋求合作,透過姐夫、長榮國際董事長鄭深池居中協調, 張國明、張國政釋出善意,創造互相合作的空間,聚焦航空事業,當 時大家有共識,讓張國煒擔任立榮董座,是張國煒母親李玉美在長榮 國際一役中,支持弟弟派的關鍵之一。
長榮國際持股立榮約23%為最大股東,在立榮七董二監中占二席法 人董事,張國煒旗下投資公司雲杉持股19.9%居第二大股東,有三席 法人董事,兩者加總居股權優勢,不用改選就直接過半,拿下主導權 ,長榮國際已改派鄭深池、張明煜進入董事會,雲杉公司也將法人代 表從宋耀明改為張國煒,立榮航空13日公告解任現任董事長林志忠, 由張國煒代行董事長,張國煒並將於14日召開立榮航空董事會。
長榮集團旗下主要航空業務有長榮航空、立榮航空,前者主營國際 航線,後者主營國內線與大陸、區域國際航線,業界好奇,張國煒同 時掌管星宇、立榮,會不會有競業問題?交通部民航局態度是關鍵。
再者,此舉是否意味星宇與立榮將開始結盟甚或合作?會不會牽涉 寡占問題,也要看主管機關會不會點頭。
航空業是高度管制、特許行業,業界研判,張國煒必定經過通盤考 量、沙盤演練,有把握才會在14日召開立榮董事會。當初他設立星宇 也遇到諸多阻礙,最後跟交通部就一些爭議溝通,終獲同意。
據了解,這次弟弟派合作協商主要聚焦航空領域,除了立榮之外, 還有長榮航空,鄭深池、張國政、張國煒都曾擔任長榮航董座,長榮 航是集團第二大核心事業,預計明年董監改選,屆時經營權大戰弟弟 派會如何應戰,也是各界關注的焦點。
這將是張國煒離開長榮六年後,再度跨足集團航空業務。他創辦星 宇航空並擔任董座,再取得立榮兵符,將成為國內首個兼任二家航空 公司董座的人。據了解,張國煒在星宇的特助周寶裕將擔任立榮總經 理。
據悉,在長榮集團經營權大戰中,首役長榮國際經營權大戰,弟弟 派與張國煒尋求合作,透過姐夫、長榮國際董事長鄭深池居中協調, 張國明、張國政釋出善意,創造互相合作的空間,聚焦航空事業,當 時大家有共識,讓張國煒擔任立榮董座,是張國煒母親李玉美在長榮 國際一役中,支持弟弟派的關鍵之一。
長榮國際持股立榮約23%為最大股東,在立榮七董二監中占二席法 人董事,張國煒旗下投資公司雲杉持股19.9%居第二大股東,有三席 法人董事,兩者加總居股權優勢,不用改選就直接過半,拿下主導權 ,長榮國際已改派鄭深池、張明煜進入董事會,雲杉公司也將法人代 表從宋耀明改為張國煒,立榮航空13日公告解任現任董事長林志忠, 由張國煒代行董事長,張國煒並將於14日召開立榮航空董事會。
長榮集團旗下主要航空業務有長榮航空、立榮航空,前者主營國際 航線,後者主營國內線與大陸、區域國際航線,業界好奇,張國煒同 時掌管星宇、立榮,會不會有競業問題?交通部民航局態度是關鍵。
再者,此舉是否意味星宇與立榮將開始結盟甚或合作?會不會牽涉 寡占問題,也要看主管機關會不會點頭。
航空業是高度管制、特許行業,業界研判,張國煒必定經過通盤考 量、沙盤演練,有把握才會在14日召開立榮董事會。當初他設立星宇 也遇到諸多阻礙,最後跟交通部就一些爭議溝通,終獲同意。
據了解,這次弟弟派合作協商主要聚焦航空領域,除了立榮之外, 還有長榮航空,鄭深池、張國政、張國煒都曾擔任長榮航董座,長榮 航是集團第二大核心事業,預計明年董監改選,屆時經營權大戰弟弟 派會如何應戰,也是各界關注的焦點。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