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榮航空公司新聞
2022年 10大證券市場新聞回顧 外資賣超1.23兆史上最大、台股高低檔波動近六千點
台股2022年封關,回首今年證券市場,外資全年逾1.23兆元史上最 大賣超,衝擊台股指數高低檔波動達5,990點,所幸內資買盤積極承 接帶動反彈行情,封關指數守穩季線及萬四關卡。回顧2022年證券市 場前10大新聞包括:
1.台積電啟動赴美投資
台積電股價由年初688元天價修正到10月間低檔370元,但業績屢創 新高,12月間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12吋晶圓廠舉行上機典禮,台美政 商界聞人冠蓋雲集。
2.貨櫃三雄獲利大躍進
長榮、陽明、萬海貨櫃三雄,雖下半年運價連續修正,股價大幅修 正,但前三季稅後純益達5,633億元,加上第四季業績,明年仍有高 配息實力。
3.台股大幅波動
2022年台股指數累計下跌4,081點、跌幅22.4%,但高低波動達5, 990點,外資累計賣超逾1.23兆元是最大賣壓。
4.金控業獲利大縮水
通膨飆高、俄烏戰事、主要央行暴力升息、等利空衝擊,股債匯損 失及防疫險風暴等,14家金控前11月獲利3,098億元、年減逾四成。
5.千金股蒙塵
消費需求下滑,電子業下半年明顯面臨庫存調整及訂單縮減,千金 從極盛而衰,最多曾達13檔千金股,一度僅剩3檔,封關日為4檔。
6.長榮兄弟鬩牆走向和解
長榮集團兄弟鬩牆,從長榮鋼、立榮航空等改選董事以及改派董事 代表人等,兄弟兩派激烈較勁對峙局面,9月間意外走向大和解。
7.證券F4高層異動
證交所董事長由前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修銘接任,集保總經理朱漢 強升任董事長,前櫃買中心副總經理陳德鄉升任集保總經理,期交所 總經理由副總周建隆升任。
8.巨大財報庫存風暴
績優自行車大廠巨大12月中旬傳出一般車款庫存攀升,協調供應鏈 夥伴延展票期事件,股價連日重挫。
9.永續發展債券創高
櫃買中心力推永續發展債券(含綠色債券、可持續發展債券等), 今年累計發行金額突破1,100億元歷史新高。
10.生技+軍工股竄起
中國封控鬆綁,明年1月8日起,不再對入境人員採取隔離檢疫管理 ,帶動生技新藥及醫材商機;兩岸地緣政治因素,軍工股成買盤追價 題材。
台股2022年封關,回首今年證券市場,外資全年逾1.23兆元史上最 大賣超,衝擊台股指數高低檔波動達5,990點,所幸內資買盤積極承 接帶動反彈行情,封關指數守穩季線及萬四關卡。回顧2022年證券市 場前10大新聞包括:
1.台積電啟動赴美投資
台積電股價由年初688元天價修正到10月間低檔370元,但業績屢創 新高,12月間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12吋晶圓廠舉行上機典禮,台美政 商界聞人冠蓋雲集。
2.貨櫃三雄獲利大躍進
長榮、陽明、萬海貨櫃三雄,雖下半年運價連續修正,股價大幅修 正,但前三季稅後純益達5,633億元,加上第四季業績,明年仍有高 配息實力。
3.台股大幅波動
2022年台股指數累計下跌4,081點、跌幅22.4%,但高低波動達5, 990點,外資累計賣超逾1.23兆元是最大賣壓。
4.金控業獲利大縮水
通膨飆高、俄烏戰事、主要央行暴力升息、等利空衝擊,股債匯損 失及防疫險風暴等,14家金控前11月獲利3,098億元、年減逾四成。
5.千金股蒙塵
消費需求下滑,電子業下半年明顯面臨庫存調整及訂單縮減,千金 從極盛而衰,最多曾達13檔千金股,一度僅剩3檔,封關日為4檔。
6.長榮兄弟鬩牆走向和解
長榮集團兄弟鬩牆,從長榮鋼、立榮航空等改選董事以及改派董事 代表人等,兄弟兩派激烈較勁對峙局面,9月間意外走向大和解。
7.證券F4高層異動
證交所董事長由前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修銘接任,集保總經理朱漢 強升任董事長,前櫃買中心副總經理陳德鄉升任集保總經理,期交所 總經理由副總周建隆升任。
8.巨大財報庫存風暴
績優自行車大廠巨大12月中旬傳出一般車款庫存攀升,協調供應鏈 夥伴延展票期事件,股價連日重挫。
9.永續發展債券創高
櫃買中心力推永續發展債券(含綠色債券、可持續發展債券等), 今年累計發行金額突破1,100億元歷史新高。
10.生技+軍工股竄起
中國封控鬆綁,明年1月8日起,不再對入境人員採取隔離檢疫管理 ,帶動生技新藥及醫材商機;兩岸地緣政治因素,軍工股成買盤追價 題材。
大陸防疫管制「光速放寬」,宣布明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核酸檢測 與集中隔離,終於等到陸客回籠,觀光概念股同步歡呼,航空雙雄華 航(2610)、長榮航(2618)率先表態,上漲1.31%、1.07%。
大陸國家衛健委26日深夜宣布,自明年1月8日起,將不再對入境人 員採取包括隔離等檢疫管理措施,境外人士在行前48小時進行核酸檢 測,結果陰性者可入境,大陸民眾屆時可出境旅遊。原先由於大陸封 控措施仍嚴苛,航空業者均未將其納入規劃中,如今大陸也傳出解封 ,法人指出,大陸客運商機將是航空業疫後復甦關鍵,後續對華航、 長榮航明年客運回溫,可望顯著加分。
長榮航空旗下包括長榮、立榮航空,目前飛航北京、上海、廈門、 成都四個航點,隨大陸解封箭在弦上,未來航點、航班數量將依規範 與市場需求滾動式調整;華航未來亦可能依各地最新頒布航班數量、 客座率等規範執行,並依照市場需求增加班次。
法人預估,明年元旦出國潮有望湧現,航空業首季載客率將達今年 第四季的5成,並於2024年回歸疫情水平。
大陸國家衛健委26日深夜宣布,自明年1月8日起,將不再對入境人 員採取包括隔離等檢疫管理措施,境外人士在行前48小時進行核酸檢 測,結果陰性者可入境,大陸民眾屆時可出境旅遊。原先由於大陸封 控措施仍嚴苛,航空業者均未將其納入規劃中,如今大陸也傳出解封 ,法人指出,大陸客運商機將是航空業疫後復甦關鍵,後續對華航、 長榮航明年客運回溫,可望顯著加分。
長榮航空旗下包括長榮、立榮航空,目前飛航北京、上海、廈門、 成都四個航點,隨大陸解封箭在弦上,未來航點、航班數量將依規範 與市場需求滾動式調整;華航未來亦可能依各地最新頒布航班數量、 客座率等規範執行,並依照市場需求增加班次。
法人預估,明年元旦出國潮有望湧現,航空業首季載客率將達今年 第四季的5成,並於2024年回歸疫情水平。
解封後客運衝衝衝,愈來愈多國籍航空擺脫虧損、擁抱獲利。交通 部民航局公布今年前三季七家國籍航空營運狀況,三家獲利、四家虧 損,比上半年多一家公司獲利。其中,中華航空前三季營收破千億元 最高,但長榮航空獲利63.89億元略勝一籌,長榮旗下子公司立榮航 空第三季獲利佳,帶動前三季獲利轉正小賺1.97億元。
華信、星宇、台灣虎航、德安等四家國籍航空,前三季營運仍在虧 損,星宇虧損42.28億元、台灣虎航虧損24.6億元,兩者皆為興櫃公 司,都有規劃申請或準備申請上市掛牌,希望能取得更多銀彈,趁解 封後客運復甦擴版圖。
若自創辦以來累計,長榮航空累計盈餘144.9億元,居國航獲利王 ,華航累計盈餘69.47億元緊追在後;若看累計虧損,星宇航空累計 虧損破百億元最多。
華航前三季營收1,117.83億元、年增21.93%,歸屬母公司淨利36 .18億元,EPS為0.6元。相較之下,長榮航前三季合併營收986.27億 元、年增42%,稅後純益63.89億元,EPS為0.6元,反而較華航來得 賺錢。
拉開航空雙雄獲利差距的關鍵之一是子公司,華航旗下子公司台灣 虎航、華信航空前三季分別虧損6.06億元、24.6億元,加上華航機隊 裡747貨機機隊耗油,在高油價時代,都會減損華航獲利表現。在疫 前,台灣虎航是華航小金雞,2019年稅後淨利8.08億元。
反觀長榮航旗下小金雞立榮,前三季獲利1.97億元,累計盈餘17. 54億元。立榮年營收高峰曾近百億元,獲利最多逾7∼8億元,除了國 內線,還擁有十多條兩岸航權、區域國際航線,是立榮獲利關鍵。
展望後市,長榮航、華航都認為,今年貨運收入仍是重要基石,但 隨著國門開放,運能逐步恢復且客運需求轉強,航空業整體客運收入 逐月較去年同期翻倍增,尤其入境「0+7」上路後,10月起全線客運 大幅成長,明年農曆、兒童、清明、端午等連假商機可期,客機腹艙 供給增加,也順勢提升貨運收入。
華信、星宇、台灣虎航、德安等四家國籍航空,前三季營運仍在虧 損,星宇虧損42.28億元、台灣虎航虧損24.6億元,兩者皆為興櫃公 司,都有規劃申請或準備申請上市掛牌,希望能取得更多銀彈,趁解 封後客運復甦擴版圖。
若自創辦以來累計,長榮航空累計盈餘144.9億元,居國航獲利王 ,華航累計盈餘69.47億元緊追在後;若看累計虧損,星宇航空累計 虧損破百億元最多。
華航前三季營收1,117.83億元、年增21.93%,歸屬母公司淨利36 .18億元,EPS為0.6元。相較之下,長榮航前三季合併營收986.27億 元、年增42%,稅後純益63.89億元,EPS為0.6元,反而較華航來得 賺錢。
拉開航空雙雄獲利差距的關鍵之一是子公司,華航旗下子公司台灣 虎航、華信航空前三季分別虧損6.06億元、24.6億元,加上華航機隊 裡747貨機機隊耗油,在高油價時代,都會減損華航獲利表現。在疫 前,台灣虎航是華航小金雞,2019年稅後淨利8.08億元。
反觀長榮航旗下小金雞立榮,前三季獲利1.97億元,累計盈餘17. 54億元。立榮年營收高峰曾近百億元,獲利最多逾7∼8億元,除了國 內線,還擁有十多條兩岸航權、區域國際航線,是立榮獲利關鍵。
展望後市,長榮航、華航都認為,今年貨運收入仍是重要基石,但 隨著國門開放,運能逐步恢復且客運需求轉強,航空業整體客運收入 逐月較去年同期翻倍增,尤其入境「0+7」上路後,10月起全線客運 大幅成長,明年農曆、兒童、清明、端午等連假商機可期,客機腹艙 供給增加,也順勢提升貨運收入。
立榮航空大股東雲杉公司30日公告,轉讓持股給星宇投資、星威投 資,上述三家企業,均是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旗下的投資公司,等 於張國煒對立榮航空持股不變,因此與經營權無關。不過,立榮航空 需召開股東臨時會,補選3席董事、1席監察人。
張國煒個人旗下的雲杉公司持有立榮航空19.9%,為第二大股東, 僅次於長榮國際的23.48%。
今年張國煒曾挾著長榮國際的支持,進駐立榮航空並擔任董事長。 目前長榮集團兄弟間的經營權之爭已和解落幕,張國煒也聲明代管的 階段性任務,圓滿告一段落,將全力經營星宇航空。
因此,雲杉公司30日申報轉讓立榮航空持股,一度令市場震驚,所 幸僅是更換公司持有,張國煒仍是第二大股東。
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30日資料顯示,雲杉公司分別申報轉讓立榮航 空持股15,071張、59,908張分別給星威投資、星宇投資,轉讓後雲杉 公司仍有15,071張。
因轉讓持股超過二分之一,雲杉在立榮董事席次,包括張國煒、林 文鵬(福懋油脂董事董事)、張耀婷(台灣先端放射醫學治癌基金會 董事)3席自然解任。至於監察人黃蓓蓓(星宇航空法務長)30日主 動請辭。立榮航空董事缺額達三分之一,應於60日內召開股東臨時會 ,補選3席董事、1席監察人。
張國煒個人旗下的雲杉公司持有立榮航空19.9%,為第二大股東, 僅次於長榮國際的23.48%。
今年張國煒曾挾著長榮國際的支持,進駐立榮航空並擔任董事長。 目前長榮集團兄弟間的經營權之爭已和解落幕,張國煒也聲明代管的 階段性任務,圓滿告一段落,將全力經營星宇航空。
因此,雲杉公司30日申報轉讓立榮航空持股,一度令市場震驚,所 幸僅是更換公司持有,張國煒仍是第二大股東。
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30日資料顯示,雲杉公司分別申報轉讓立榮航 空持股15,071張、59,908張分別給星威投資、星宇投資,轉讓後雲杉 公司仍有15,071張。
因轉讓持股超過二分之一,雲杉在立榮董事席次,包括張國煒、林 文鵬(福懋油脂董事董事)、張耀婷(台灣先端放射醫學治癌基金會 董事)3席自然解任。至於監察人黃蓓蓓(星宇航空法務長)30日主 動請辭。立榮航空董事缺額達三分之一,應於60日內召開股東臨時會 ,補選3席董事、1席監察人。
出國機票變貴了!因應國際航空燃油價格波動,華航、長榮航、立 榮、星宇等國籍航空公司1日宣布,調漲燃油附加費,漲幅1成,台灣 地區出發的客運燃油附加費,短程航線調漲至27.5美元,長程線調漲 元至71.5美元,計算短程線及長程線分別調漲5美元、13美元,7日起 生效。
以1日新台幣匯率計算燃油附加費,短程線來回旅客機票將多支出 約160元,長程線來回需多支出約417元。調漲前,適逢旅展開展,預 期算盤打得精的消費者,會趕在旅展期間趕快開票省荷包。
隨著國境解封,出國旅客日增,因應國際航空燃油價上漲,4家國 籍航空公司經民航局核定,預計7日起調整向旅客徵收燃油附加費。 業界強調,客運燃油附加費僅反映部分燃油成本。
舉華航為例,依中油11月公告航空燃油每桶價格131.72美元,及基 準油價每桶40美元計算,華航每運送一名長、短線旅客,新增燃油成 本支出為213.88美元、34.03美元,扣除奉准徵收之附加費後,華航 自行吸收部分分別占新增燃油成本支出的75%、55%。華航上半年客 機燃油成本達128.9億元,佔營業支出的32.7%。
再來看星宇航空,每運送一名短程航線旅客,新增燃油成本支出為 35.11美元,扣除奉准徵收之附加費後,星宇自行吸收部分占新增燃 油成本支出的47%。星宇上半年客機燃油成本占營業支出的15.42% 。
此前,10月航空燃油附加費是調降,短程線及長程線燃油附加費每 人每一航調降5美元,來回調降10美元;長程線調降13美元,來回調 降26美元。
以1日新台幣匯率計算燃油附加費,短程線來回旅客機票將多支出 約160元,長程線來回需多支出約417元。調漲前,適逢旅展開展,預 期算盤打得精的消費者,會趕在旅展期間趕快開票省荷包。
隨著國境解封,出國旅客日增,因應國際航空燃油價上漲,4家國 籍航空公司經民航局核定,預計7日起調整向旅客徵收燃油附加費。 業界強調,客運燃油附加費僅反映部分燃油成本。
舉華航為例,依中油11月公告航空燃油每桶價格131.72美元,及基 準油價每桶40美元計算,華航每運送一名長、短線旅客,新增燃油成 本支出為213.88美元、34.03美元,扣除奉准徵收之附加費後,華航 自行吸收部分分別占新增燃油成本支出的75%、55%。華航上半年客 機燃油成本達128.9億元,佔營業支出的32.7%。
再來看星宇航空,每運送一名短程航線旅客,新增燃油成本支出為 35.11美元,扣除奉准徵收之附加費後,星宇自行吸收部分占新增燃 油成本支出的47%。星宇上半年客機燃油成本占營業支出的15.42% 。
此前,10月航空燃油附加費是調降,短程線及長程線燃油附加費每 人每一航調降5美元,來回調降10美元;長程線調降13美元,來回調 降26美元。
長榮集團家變確定落幕。原本屬於弟弟派的長榮集團大房三子張國 政立場轉向,被劃為支持哥哥派張國華,且四兄弟已有意願和解及分 家,紛擾半年的家變和平落幕。長榮集團旗下多家公司7日有多項重 大公告,弟弟派先前派出的董事代表人,陸續請辭或改派,退出長榮 集團經營,未來朝向分家進行。
長榮國際7日召開董事會,推選張明煜為新任董事長並兼任總經理 ,補鄭深池的懸缺,同時,張明煜也擔任長榮國際在長榮航的法人代 表,被換掉是律師陳昭龍。張明煜被視為張國政人馬。
另外,立榮航空總經理周寶裕,也是現任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的 特助,7日辭去立榮航空總經理,遺缺由張國華人馬的林志忠暫代。
長榮國際法人代表人李寬量已請辭榮運法人代表,7日公告由長榮 海運董事戴錦銓接任,戴錦銓也是張國華人馬。
張國華為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大房長子,今年不斷向三位弟弟呼 籲,希望能坐下來好好談分家,解散巴拿馬長榮國際及長榮國際,四 人拿到錢再去投資自己想經營的公司,避免經營權之爭打到下一代, 但一開始弟弟派心不在此,執意打經營權戰爭。
直到6月10日,弟弟派連最有可能拿下的長榮鋼,經營權都敗下陣 ,聯盟勢力逐漸動搖,張國政轉向支持大哥張國華分家理念,7月及 9月已開會兩次,導致張榮發女婿鄭深池、二子張國明及二房獨子張 國煒等人無心再戰,陸續退出集團,結盟宣告瓦解。
據了解,目前長榮集團四兄弟,已針對解散巴拿馬商長榮國際與長 榮國際開會,並聘會計師估價,朝著分家進行。
長榮國際7日召開董事會,推選張明煜為新任董事長並兼任總經理 ,補鄭深池的懸缺,同時,張明煜也擔任長榮國際在長榮航的法人代 表,被換掉是律師陳昭龍。張明煜被視為張國政人馬。
另外,立榮航空總經理周寶裕,也是現任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的 特助,7日辭去立榮航空總經理,遺缺由張國華人馬的林志忠暫代。
長榮國際法人代表人李寬量已請辭榮運法人代表,7日公告由長榮 海運董事戴錦銓接任,戴錦銓也是張國華人馬。
張國華為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大房長子,今年不斷向三位弟弟呼 籲,希望能坐下來好好談分家,解散巴拿馬長榮國際及長榮國際,四 人拿到錢再去投資自己想經營的公司,避免經營權之爭打到下一代, 但一開始弟弟派心不在此,執意打經營權戰爭。
直到6月10日,弟弟派連最有可能拿下的長榮鋼,經營權都敗下陣 ,聯盟勢力逐漸動搖,張國政轉向支持大哥張國華分家理念,7月及 9月已開會兩次,導致張榮發女婿鄭深池、二子張國明及二房獨子張 國煒等人無心再戰,陸續退出集團,結盟宣告瓦解。
據了解,目前長榮集團四兄弟,已針對解散巴拿馬商長榮國際與長 榮國際開會,並聘會計師估價,朝著分家進行。
長榮集團旗下公司之間交叉持股複雜,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上周請辭立榮航空董座後,牽動立榮改派在長榮航太的代表,長榮航太昨(3)日公告,立榮改派在長榮航太的兩席董事代表,原為張國煒及翟健華,改由原來的立榮代表人戴錦銓及李緯章。張國煒正式退出長榮集團。
長榮四兄弟對於家產分配方式持不同想法,今年2月開始出現「弟弟派」及「哥哥派」兄弟對決,上演近七個月世紀大戰後,上周紛爭急轉直下,張國煒閃辭立榮董座後,牽動改派在各子公司的董事代表。
榮運9月27日公告,長榮國際法人代表李寬量請辭董事代表,昨天長榮航太也公告,立榮改派長榮航太董事代表,推估未來還會陸續出現各子公司董事請辭改派潮。
這場經營權大戰第一個變天是立榮航空。立榮上周五董事會決議,董事長張國煒9月27日辭任,由今年4月以前擔任董座的林志忠接任。隨著林志忠上任,立榮在長榮航太的董事代表也替換,立榮可說最先回到原點。
長榮集團家變後,弟弟派火速透過長榮國際改派在集團各公司的董事,各公司的經營權也開始出現變化。隨著上周長榮國際董事席次大地震,弟弟派結盟關係生變,長榮國際派在集團各公司的董事也開始地震。
長榮四兄弟對於家產分配方式持不同想法,今年2月開始出現「弟弟派」及「哥哥派」兄弟對決,上演近七個月世紀大戰後,上周紛爭急轉直下,張國煒閃辭立榮董座後,牽動改派在各子公司的董事代表。
榮運9月27日公告,長榮國際法人代表李寬量請辭董事代表,昨天長榮航太也公告,立榮改派長榮航太董事代表,推估未來還會陸續出現各子公司董事請辭改派潮。
這場經營權大戰第一個變天是立榮航空。立榮上周五董事會決議,董事長張國煒9月27日辭任,由今年4月以前擔任董座的林志忠接任。隨著林志忠上任,立榮在長榮航太的董事代表也替換,立榮可說最先回到原點。
長榮集團家變後,弟弟派火速透過長榮國際改派在集團各公司的董事,各公司的經營權也開始出現變化。隨著上周長榮國際董事席次大地震,弟弟派結盟關係生變,長榮國際派在集團各公司的董事也開始地震。
國際經濟情勢變幻莫測之際,長榮集團家變也上演戲劇性逆轉戲碼 ,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9月27日請辭立榮航空董事長職務,立榮航 空9月30日召開董事會,推選前任前董事長林志忠回鍋。星宇航空勢 力退場,立榮航空相關事務回歸正位。
長榮集團弟弟派今年2月掌握長榮國際,因長榮國際及張國煒旗下 雲杉公司,分別持有立榮航空23.48%及19.9%股權,擁有絕對優勢 ,打的第一仗就是入主立榮航空,4月14日在董事會上推舉張國煒擔 任董事長,逼退哥哥派人馬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林志忠,張國煒帶著星 宇航空董事長特助周寶裕兼任立榮航空總經理,星宇航空勢力正式進 駐。張國煒並表態,是替家族代管立榮航空,並非回歸長榮集團。
9月27日弟弟派投出震撼彈,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女婿鄭深池及 二房長子張國煒,分別請辭長榮國際董事長及立榮航空董事長,局勢 大逆轉,長榮集團弟弟派結盟瓦解,主因大房三子張國政轉向大哥張 國華,張國煒也坦言,代管的階段性任務結束,張家兄弟之爭有望宣 告落幕。套句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名言「世界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 遠的利益」。
為補上張國煒的董事長遺缺,9月30日立榮航空召開董事會,推舉 前任董事長林志忠接任董事長,至於周寶裕,後續也將離開立榮,等 於這場打了半年之久的經營權之爭,又繞回原點,立榮航空相關事務 將回歸正位,浮動的員工情緒將獲得安撫。
立榮航空經營國內及兩岸的航空客運、貨運業務,去年每股稅後盈 餘(EPS)為0.46元,僅略低於前一年,考量穩健經營原則,不配發 股息,是七家國籍航空中唯三在連續兩年疫情期間都獲利的航空公司 之一。
今年隨著疫情趨緩,兩岸及國內航班逐漸恢復,立榮航空將提高A TR航機使用率,增加A321飛機,擴大供給並提高效益。
長榮集團弟弟派今年2月掌握長榮國際,因長榮國際及張國煒旗下 雲杉公司,分別持有立榮航空23.48%及19.9%股權,擁有絕對優勢 ,打的第一仗就是入主立榮航空,4月14日在董事會上推舉張國煒擔 任董事長,逼退哥哥派人馬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林志忠,張國煒帶著星 宇航空董事長特助周寶裕兼任立榮航空總經理,星宇航空勢力正式進 駐。張國煒並表態,是替家族代管立榮航空,並非回歸長榮集團。
9月27日弟弟派投出震撼彈,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女婿鄭深池及 二房長子張國煒,分別請辭長榮國際董事長及立榮航空董事長,局勢 大逆轉,長榮集團弟弟派結盟瓦解,主因大房三子張國政轉向大哥張 國華,張國煒也坦言,代管的階段性任務結束,張家兄弟之爭有望宣 告落幕。套句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名言「世界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 遠的利益」。
為補上張國煒的董事長遺缺,9月30日立榮航空召開董事會,推舉 前任董事長林志忠接任董事長,至於周寶裕,後續也將離開立榮,等 於這場打了半年之久的經營權之爭,又繞回原點,立榮航空相關事務 將回歸正位,浮動的員工情緒將獲得安撫。
立榮航空經營國內及兩岸的航空客運、貨運業務,去年每股稅後盈 餘(EPS)為0.46元,僅略低於前一年,考量穩健經營原則,不配發 股息,是七家國籍航空中唯三在連續兩年疫情期間都獲利的航空公司 之一。
今年隨著疫情趨緩,兩岸及國內航班逐漸恢復,立榮航空將提高A TR航機使用率,增加A321飛機,擴大供給並提高效益。
張國煒:星宇明年營收拚50億 全力衝刺獲利,更要做台灣的護國神機
長榮集團兄弟之爭暫告落幕後,張國煒28日主持星宇航空上興櫃前 法說會、人氣爆棚。他表示,星宇航空明年營收將拚50億元以上,也 要全力拚獲利,後年有望申請上市;並首度證實星宇將開闢國內航線 ,但因新機最快到明年底才能交機,國內航線最快後年上路。
星宇航空將在30日登錄興櫃,興櫃參考價12元,興櫃前唯一一場法 說張國煒有問必答,許多法人關心他閃辭立榮董座,以及立榮與星宇 未來競合關係。
張國煒說,立榮是一家不錯的公司,他受家族兄長之託代管立榮, 與所謂「弟弟派」瓦解無關;接下來,星宇會與立榮合作,先聚焦地 勤代理及國內線互助,像是星宇的微旅行與立榮台東地勤合作。目前 星宇沒有國內及大陸航線,雙方航線並未重疊。
至於星宇開闢國內航線的計畫?張國煒坦言,一開始不考慮,主要 是市場飽和,後來全球爆發疫情,考量到未來若國門又關,航空公司 將承受很大財務壓力,才將國內線列入考量。
但目前所有ATR新機最快要等到明年底才能交機,加上國內線機組 人員短缺,因此星宇將等市場穩定後才考慮開闢國內航線,對星宇航 空來說純粹是一個備援計畫。
張國煒透露,星宇也在考慮訂購純貨機,主要是貨運市場在疫前十 年很糟糕,熟料一場疫情讓貨機變成獲利金雞母,救了華航、長榮航 ,但疫後貨機市場需要審慎評估,因為隨著客機重回市場,供給量也 變多。
航空業很競爭,法人急欲了解星宇如何做出差異化殺出重圍?張國 煒強調,星宇是國內航空業硬體的標準制定者,長榮航、華航都來抄 ,但星宇的軟體與品牌優勢,對手無法複製也追不上。
他指出,只要有錢,購機不是問題,硬體的優勢只能維持一段時間 ,但星宇致勝關鍵是軟體,要在品牌與軟體創造不一樣的細節,將台 灣餐飲一起帶到國際,把星宇打造成文創平台,面向世界。台灣不是 只會做半導體,星宇要做台灣的護國神機。
張國煒表示,隨國境開放、機隊規模擴大,星宇明年營收將拚50億 元以上,也要全力拚獲利,後年有望申請上市。星宇年底機隊規模將 達19架,明年4月開啟洛杉磯航線,下半年再增闢舊金山航線,加上 區域航線陸續增班,每月航班將增至600班次。
長榮集團兄弟之爭暫告落幕後,張國煒28日主持星宇航空上興櫃前 法說會、人氣爆棚。他表示,星宇航空明年營收將拚50億元以上,也 要全力拚獲利,後年有望申請上市;並首度證實星宇將開闢國內航線 ,但因新機最快到明年底才能交機,國內航線最快後年上路。
星宇航空將在30日登錄興櫃,興櫃參考價12元,興櫃前唯一一場法 說張國煒有問必答,許多法人關心他閃辭立榮董座,以及立榮與星宇 未來競合關係。
張國煒說,立榮是一家不錯的公司,他受家族兄長之託代管立榮, 與所謂「弟弟派」瓦解無關;接下來,星宇會與立榮合作,先聚焦地 勤代理及國內線互助,像是星宇的微旅行與立榮台東地勤合作。目前 星宇沒有國內及大陸航線,雙方航線並未重疊。
至於星宇開闢國內航線的計畫?張國煒坦言,一開始不考慮,主要 是市場飽和,後來全球爆發疫情,考量到未來若國門又關,航空公司 將承受很大財務壓力,才將國內線列入考量。
但目前所有ATR新機最快要等到明年底才能交機,加上國內線機組 人員短缺,因此星宇將等市場穩定後才考慮開闢國內航線,對星宇航 空來說純粹是一個備援計畫。
張國煒透露,星宇也在考慮訂購純貨機,主要是貨運市場在疫前十 年很糟糕,熟料一場疫情讓貨機變成獲利金雞母,救了華航、長榮航 ,但疫後貨機市場需要審慎評估,因為隨著客機重回市場,供給量也 變多。
航空業很競爭,法人急欲了解星宇如何做出差異化殺出重圍?張國 煒強調,星宇是國內航空業硬體的標準制定者,長榮航、華航都來抄 ,但星宇的軟體與品牌優勢,對手無法複製也追不上。
他指出,只要有錢,購機不是問題,硬體的優勢只能維持一段時間 ,但星宇致勝關鍵是軟體,要在品牌與軟體創造不一樣的細節,將台 灣餐飲一起帶到國際,把星宇打造成文創平台,面向世界。台灣不是 只會做半導體,星宇要做台灣的護國神機。
張國煒表示,隨國境開放、機隊規模擴大,星宇明年營收將拚50億 元以上,也要全力拚獲利,後年有望申請上市。星宇年底機隊規模將 達19架,明年4月開啟洛杉磯航線,下半年再增闢舊金山航線,加上 區域航線陸續增班,每月航班將增至600班次。
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昨(27)日意外出現轉折,長榮國際董事長鄭深池請辭、老二張國明掌握的祥陽慈善基金會也辭去長榮國際董事席次,星宇董座張國煒跟進宣布辭去立榮航空董事長,弟弟派同盟宣告瓦解。
業內人士指出,原屬弟弟派的大房老三張國政,有意轉向支持大哥張國華。若長榮大哥、老三同盟確定成立,則長榮集團經營權大戰,將有望提前落幕。
今年2月間,已故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的大房二子張國明、三子張國政、二房獨子暨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同盟,在姊夫鄭深池的組織下,形成弟弟派同盟,對大房大哥張國華發動經營權的第一場政變,透過股權優勢取得長榮國際經營權,為集團經營權之爭拉開序幕。
不過,長榮國際昨天董事席次卻意外大地震,鄭深池昨日進公司即告知內部同仁,將辭任長榮國際董事長,在辦理相關交接事務後,隨即卸任離開。長榮國際昨天表示,鄭深池昨日已經辭任董事長職務,當天生效。
一向支持姊夫的張國明所屬財團法人祥陽慈善基金會,昨天同步辭長榮國際董事職務;張國煒也於昨天辭去立榮航空董事長一職,並且表示「代管立榮的階段性任務完成,全力衝刺星宇航空」,相關變動同樣即日起生效。
隨著張國明、張國煒及鄭深池退出之後,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最大的關鍵,將落在老三張國政身上。
長榮國際在鄭深池辭任董事長後,他原本代表的法人、張國明主導的凱明投資仍是董事,不過,張國明所屬的財團法人祥陽慈善基金會則已辭去董事職務,所以長榮國際的董事席次出現哥哥跟弟弟五比五的情況,如果大哥跟老三能跟大哥達成共識,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年度大戲有望開始寫完結篇」。
熟悉長榮集團的人士分析,弟弟派內訌有兩大原因;首先,弟弟派在今年2月25日股東會拿下長榮國際經營權後,原本弟弟派認為拿到一把大金鑰,並且向長榮集團旗下控有的各上市櫃公司發動經營權之爭。第一戰即是弟弟派原先認為勝券在握的長榮鋼,想不到被大哥張國華穩住局面。首戰敗北後,弟弟派、姊夫鄭深池之間也因此埋下心結。
弟弟派瓦解的真正引爆點,是弟弟派成員對金援張國煒的星宇航空與否,產生歧見。其中,鄭深池、張國明支持張國煒,要參與星宇的增資案。不過,張國政鍾愛航空事業,對於一手創辦的長榮航空要金援星宇,則表不同態度。據悉,當時張國政就「淡出」弟弟派同盟,而使該同盟出現裂痕。
業內人士指出,原屬弟弟派的大房老三張國政,有意轉向支持大哥張國華。若長榮大哥、老三同盟確定成立,則長榮集團經營權大戰,將有望提前落幕。
今年2月間,已故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的大房二子張國明、三子張國政、二房獨子暨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同盟,在姊夫鄭深池的組織下,形成弟弟派同盟,對大房大哥張國華發動經營權的第一場政變,透過股權優勢取得長榮國際經營權,為集團經營權之爭拉開序幕。
不過,長榮國際昨天董事席次卻意外大地震,鄭深池昨日進公司即告知內部同仁,將辭任長榮國際董事長,在辦理相關交接事務後,隨即卸任離開。長榮國際昨天表示,鄭深池昨日已經辭任董事長職務,當天生效。
一向支持姊夫的張國明所屬財團法人祥陽慈善基金會,昨天同步辭長榮國際董事職務;張國煒也於昨天辭去立榮航空董事長一職,並且表示「代管立榮的階段性任務完成,全力衝刺星宇航空」,相關變動同樣即日起生效。
隨著張國明、張國煒及鄭深池退出之後,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最大的關鍵,將落在老三張國政身上。
長榮國際在鄭深池辭任董事長後,他原本代表的法人、張國明主導的凱明投資仍是董事,不過,張國明所屬的財團法人祥陽慈善基金會則已辭去董事職務,所以長榮國際的董事席次出現哥哥跟弟弟五比五的情況,如果大哥跟老三能跟大哥達成共識,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年度大戲有望開始寫完結篇」。
熟悉長榮集團的人士分析,弟弟派內訌有兩大原因;首先,弟弟派在今年2月25日股東會拿下長榮國際經營權後,原本弟弟派認為拿到一把大金鑰,並且向長榮集團旗下控有的各上市櫃公司發動經營權之爭。第一戰即是弟弟派原先認為勝券在握的長榮鋼,想不到被大哥張國華穩住局面。首戰敗北後,弟弟派、姊夫鄭深池之間也因此埋下心結。
弟弟派瓦解的真正引爆點,是弟弟派成員對金援張國煒的星宇航空與否,產生歧見。其中,鄭深池、張國明支持張國煒,要參與星宇的增資案。不過,張國政鍾愛航空事業,對於一手創辦的長榮航空要金援星宇,則表不同態度。據悉,當時張國政就「淡出」弟弟派同盟,而使該同盟出現裂痕。
長榮國際董事席次大地震後,弟弟派透過長榮國際派在集團各公司的董事,也開始鬆動。榮運昨(27)日公告,長榮國際法人代表人李寬量請辭董事代表,弟弟派委派在長榮集團各公司的董事恐爆辭職潮。
熟知情長榮集團的人士透露,李寬量一直是支持弟弟派的前長榮老臣,這次請辭,應是出現一起「同進退」的效應。
據了解,由於長榮國際經營權變天後,立即更換長榮國際總經理,短短不到15天就陸續改派了立榮航空、長榮航空、長榮航太、長榮航勤、長汎旅行社、長榮警備保全、長榮國際儲運、中央再保險等公司的董事代表人,未來繼續觀察弟弟派在其他公司的法人代表,會不會出現請辭潮。
對於離開弟弟派同盟,張國煒昨日表示,代管立榮航空期間,家族兄長間已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平台。他在聲明中表示,大哥張國華與三哥張國政已展開多次會晤,家族紛擾可望朝向和諧、良善方向進行,而他代管立榮航空的階段性任務也可圓滿告一段落,加上國際疫情趨緩,國門即將重啟,因此主動辭去立榮航空董事長一職,專注全力衝刺星宇航空業績。
熟知情長榮集團的人士透露,李寬量一直是支持弟弟派的前長榮老臣,這次請辭,應是出現一起「同進退」的效應。
據了解,由於長榮國際經營權變天後,立即更換長榮國際總經理,短短不到15天就陸續改派了立榮航空、長榮航空、長榮航太、長榮航勤、長汎旅行社、長榮警備保全、長榮國際儲運、中央再保險等公司的董事代表人,未來繼續觀察弟弟派在其他公司的法人代表,會不會出現請辭潮。
對於離開弟弟派同盟,張國煒昨日表示,代管立榮航空期間,家族兄長間已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平台。他在聲明中表示,大哥張國華與三哥張國政已展開多次會晤,家族紛擾可望朝向和諧、良善方向進行,而他代管立榮航空的階段性任務也可圓滿告一段落,加上國際疫情趨緩,國門即將重啟,因此主動辭去立榮航空董事長一職,專注全力衝刺星宇航空業績。
在長榮家族經營權紛擾可望落幕之際,張國煒以「代管」立榮階段 性任務已完成,27日主動辭去立榮航空董座,專注全力衝刺星宇航空 業績,震撼市場。星宇預計30日登錄興櫃,在興櫃前,張國煒28日將 主持法說會,首度公開對外暢談星宇營運策略,也受到資本市場關注 。
由於事出突然,原來市場俗稱長榮「弟弟派」鬆動,法人也關心張 國煒的二哥張國明、姐夫鄭深池投資星宇是否生變?星宇公關長聶國 維強調,兩人主要是財務性投資。據公發書,張國明投資3.6億元、 持有3,000萬股,鄭深池個人與明威開發合計投資2.208億元、持有1 ,840萬股,同列星宇10大股東。
至於未來星宇與長榮、立榮航空的三角關係?聶國維形容,將是兄 弟登山各自努力。張國煒身為長榮大股東,包括長榮航空持股9.31% 、立榮航空持股19.9%等,他也是集團控股公司長榮國際、巴拿馬長 榮的股東,只要長榮海運、長榮航空好,對他也有利,手上股票會水 漲船高。
隨著長榮家族兄長糾紛.出現新局,據了解,大哥張國華掌長榮海 運、三哥張國政將掌長榮航空,而張國煒多次重申無意回長榮,將全 力拚星宇勇闖國際市場。
張國煒今年4月受家族兄長之託代管立榮,期間長榮家族兄長們已 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平台,據了解,張國華與張國政已展開多次會晤, 家族紛擾可望朝和諧、良善方向進行,張國煒代管立榮航空董座的階 段性任務也可圓滿告一段落。
再者,國際疫情趨緩、國門即將重啟,是星宇展翅高飛的關鍵時刻 ,同時即將掛牌興櫃,因此張國煒決定主動辭去立榮航空董座一職, 專注全力衝刺星宇航空業績,不負員工、投資人、星粉期待。
星宇即將登錄興櫃,張國煒必須拿出實力和成績接受市場考驗。星 宇今年前八月營收11.1億元、年增130.75%,其中客運營收年增173 %、貨運營收年增107%,由於前期投資設施、購機花費大,至今累 虧95.98億元。隨著客運復甦、機腹載貨逐月成長,星宇預估,明、 後年有機會賺錢,五年內打消累虧。
由於事出突然,原來市場俗稱長榮「弟弟派」鬆動,法人也關心張 國煒的二哥張國明、姐夫鄭深池投資星宇是否生變?星宇公關長聶國 維強調,兩人主要是財務性投資。據公發書,張國明投資3.6億元、 持有3,000萬股,鄭深池個人與明威開發合計投資2.208億元、持有1 ,840萬股,同列星宇10大股東。
至於未來星宇與長榮、立榮航空的三角關係?聶國維形容,將是兄 弟登山各自努力。張國煒身為長榮大股東,包括長榮航空持股9.31% 、立榮航空持股19.9%等,他也是集團控股公司長榮國際、巴拿馬長 榮的股東,只要長榮海運、長榮航空好,對他也有利,手上股票會水 漲船高。
隨著長榮家族兄長糾紛.出現新局,據了解,大哥張國華掌長榮海 運、三哥張國政將掌長榮航空,而張國煒多次重申無意回長榮,將全 力拚星宇勇闖國際市場。
張國煒今年4月受家族兄長之託代管立榮,期間長榮家族兄長們已 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平台,據了解,張國華與張國政已展開多次會晤, 家族紛擾可望朝和諧、良善方向進行,張國煒代管立榮航空董座的階 段性任務也可圓滿告一段落。
再者,國際疫情趨緩、國門即將重啟,是星宇展翅高飛的關鍵時刻 ,同時即將掛牌興櫃,因此張國煒決定主動辭去立榮航空董座一職, 專注全力衝刺星宇航空業績,不負員工、投資人、星粉期待。
星宇即將登錄興櫃,張國煒必須拿出實力和成績接受市場考驗。星 宇今年前八月營收11.1億元、年增130.75%,其中客運營收年增173 %、貨運營收年增107%,由於前期投資設施、購機花費大,至今累 虧95.98億元。隨著客運復甦、機腹載貨逐月成長,星宇預估,明、 後年有機會賺錢,五年內打消累虧。
紛擾半年的長榮集團家族經營權之爭,在27日因大房三子張國政態 度轉向支持大哥張國華,而發生戲劇性轉變。原弟弟派的大姐夫鄭深 池、張聖皓(張國明之子)、張國煒及老臣李寬量相繼在27日辭任長 榮國際董事長、長榮國際董事、立榮航董事長及榮運法人代表。市場 解讀長榮集團家變可望落幕,經營權之爭有望劃下句點。
長榮兄弟經營權也會順勢重新洗牌。據了解,長榮集團陸海空的布 局,將由大哥張國華掌長榮海運、榮運及長榮鋼等企業,三哥張國政 則負責長榮航空及立榮航空等領域,張國煒則專攻自行創業的星宇航 空未來發展。
長榮國際27日在中午發布聲明表示,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女婿鄭 深池已向公司辭任董事長。長榮國際董事長人選將另行召開董事會推 選,但時間未拍板。同時張榮發二子張國明(法人代表張聖皓)所屬 的財團法人祥陽慈善基金會,辭任董事,該席位將於60日內召開股東 臨時會補選。此外,星宇航空也替董事長張國煒發出聲明表示,辭任 立榮航空董事長。
鄭深池及張國煒發表聲明表示階段性任務結束。兩人並在聲明中雙 雙將矛頭指向老三張國政的立場轉變。鄭深池表示,張國政已呼應「 他人」,不但認同在原本只是處理創辦人遺產的遺囑執行人平台上, 新增一項處理經營權的功能,還已開過二次協調會。鄭深池所說的「 他人」,指的就是張國華。
鄭深池表示,階段性任務告一段落,依照初衷退出與長榮經營權有 關之任何事務。
而張國煒的聲明顯得較為正面。他說,大哥張國華與三哥張國政已 展開多次會晤,家族紛擾可望朝向和諧、良善方向進行,代管立榮航 空的階段性任務也可圓滿告一段落。
今年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的紛擾,起於張國煒母親李玉美的7.14% 長榮國際持股支持弟弟派,讓長榮國際在今年2月變天,張國華勢力 下台,弟弟派則推鄭深池為董事長。
由於長榮國際持有長榮鋼、榮運、中再保、長榮航空、長榮、長榮 航太以及立榮航空等股權,因此今年上半年長榮國際全數改派法人代 表,兩派首戰長榮鋼的經營權,在雙方積極徵求委託書大戰開打下, 鄭深池因未獲得殷琪的欣陸投控支持而失利,最終由張國華穩住長榮 鋼經營權,也埋下弟弟派聯盟失利的伏筆。
長榮兄弟經營權也會順勢重新洗牌。據了解,長榮集團陸海空的布 局,將由大哥張國華掌長榮海運、榮運及長榮鋼等企業,三哥張國政 則負責長榮航空及立榮航空等領域,張國煒則專攻自行創業的星宇航 空未來發展。
長榮國際27日在中午發布聲明表示,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女婿鄭 深池已向公司辭任董事長。長榮國際董事長人選將另行召開董事會推 選,但時間未拍板。同時張榮發二子張國明(法人代表張聖皓)所屬 的財團法人祥陽慈善基金會,辭任董事,該席位將於60日內召開股東 臨時會補選。此外,星宇航空也替董事長張國煒發出聲明表示,辭任 立榮航空董事長。
鄭深池及張國煒發表聲明表示階段性任務結束。兩人並在聲明中雙 雙將矛頭指向老三張國政的立場轉變。鄭深池表示,張國政已呼應「 他人」,不但認同在原本只是處理創辦人遺產的遺囑執行人平台上, 新增一項處理經營權的功能,還已開過二次協調會。鄭深池所說的「 他人」,指的就是張國華。
鄭深池表示,階段性任務告一段落,依照初衷退出與長榮經營權有 關之任何事務。
而張國煒的聲明顯得較為正面。他說,大哥張國華與三哥張國政已 展開多次會晤,家族紛擾可望朝向和諧、良善方向進行,代管立榮航 空的階段性任務也可圓滿告一段落。
今年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的紛擾,起於張國煒母親李玉美的7.14% 長榮國際持股支持弟弟派,讓長榮國際在今年2月變天,張國華勢力 下台,弟弟派則推鄭深池為董事長。
由於長榮國際持有長榮鋼、榮運、中再保、長榮航空、長榮、長榮 航太以及立榮航空等股權,因此今年上半年長榮國際全數改派法人代 表,兩派首戰長榮鋼的經營權,在雙方積極徵求委託書大戰開打下, 鄭深池因未獲得殷琪的欣陸投控支持而失利,最終由張國華穩住長榮 鋼經營權,也埋下弟弟派聯盟失利的伏筆。
長榮集團兄弟爭搶經營權砲火依舊猛烈,長榮航空、立榮及星宇航空三家公司三角競合關係甚受矚目;星宇昨(29)日再度表示,兄弟合作、才能互利。
星宇航空發言人聶國維表示,張國煒不想回到長榮集團,只想把星宇航空做到最好,接下立榮航空董事長,比較像是代管形式,立榮跟長榮航空在業務上有著關係密不可分關係,難以分割只能合作互利。
聶國維說,張國煒是立榮航空大股東,這次也是兩位哥哥及姊夫推選出線當選董事長,他個人也表明只是代管立榮航空,立榮航空現在雖然由星宇航空來管理,但中間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包括訂位系統、人員調度等問題都不能立即解決,最少要花個兩、三年的時間整合。
聶國維表示,最好的方式,還是讓長榮航空跟立榮繼續合作下去,星宇航空接下營運後,如果貿然去做切割,將來會產生許多負面效果,這對立榮及消費者都不好。
星宇航空發言人聶國維表示,張國煒不想回到長榮集團,只想把星宇航空做到最好,接下立榮航空董事長,比較像是代管形式,立榮跟長榮航空在業務上有著關係密不可分關係,難以分割只能合作互利。
聶國維說,張國煒是立榮航空大股東,這次也是兩位哥哥及姊夫推選出線當選董事長,他個人也表明只是代管立榮航空,立榮航空現在雖然由星宇航空來管理,但中間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包括訂位系統、人員調度等問題都不能立即解決,最少要花個兩、三年的時間整合。
聶國維表示,最好的方式,還是讓長榮航空跟立榮繼續合作下去,星宇航空接下營運後,如果貿然去做切割,將來會產生許多負面效果,這對立榮及消費者都不好。
星宇航空29日召開股臨會,媒體大陣仗守候要堵訪董事長張國煒, 卻撲了空。按理說,星宇預計9月底興櫃掛牌,張國煒會樂於面對媒 體為星宇造勢,卻選擇從密道快閃進出。對此,星宇公關長聶國維透 露,因為此刻有很多問題,張國煒很難回答。
自長榮集團兄弟經營權內戰開始,張國煒只要出現公開場合,必成 為媒體追逐焦點,他也常有問必答。但張國煒已無意回長榮集團,只 想拚星宇,外界卻老把他扯進來,他只好能閃就閃。此刻,又有哪些 問題讓他難回答?
首先,星宇正在辦理興櫃前釋股現金增資案,張國煒的二哥張國明 、姐夫長榮國際董座鄭深池各投資3億、1億元,應是張國煒讓出原大 股東部分認股給二哥、姐夫,卻不見三哥張國政表態,這個消息意外 提前曝光,留給外界想像空間。
再者,原在高院停訟數月、張國政提告的張榮發遺囑無效官司25日 繼續開庭,預計明年宣判。
張國明、鄭深池兩人在星宇持股僅1.2%、0.5%,法人認為,象徵 意義大,除了看好星宇,也鞏固弟弟派合作關係,星宇目前對張國政 甚至大哥張國華仍張開雙手歡迎投資。
還有張國煒目前「代管」的立榮航空,他既是立榮大股東,也受哥 哥與姊夫支持,被推選當董座,但他清楚,立榮與長榮航空緊密的臍 帶關係,從人員、飛機租用到系統相連,長榮航空目前由大哥張國華 掌控,立榮、長榮合作則互利,若要切割,立榮需要花至少二到三年 時間才能獨立運作,為了立榮,他避免談論。
長榮航空明年將董監改選,被視為兄弟經營權大戰的重頭戲,張國 華、張國政勢在必得,雙方陣營都在持續買股增加勝算。
知情人士指出,基本上星宇航空和長榮航空在市場上是對立的競爭 關係,張國煒既有星宇,何需長榮航,且弟弟派即使搶下長榮航空經 營權,長榮航空也不可能是張國煒的,最可能情況是由張國煒掌控立 榮。
自長榮集團兄弟經營權內戰開始,張國煒只要出現公開場合,必成 為媒體追逐焦點,他也常有問必答。但張國煒已無意回長榮集團,只 想拚星宇,外界卻老把他扯進來,他只好能閃就閃。此刻,又有哪些 問題讓他難回答?
首先,星宇正在辦理興櫃前釋股現金增資案,張國煒的二哥張國明 、姐夫長榮國際董座鄭深池各投資3億、1億元,應是張國煒讓出原大 股東部分認股給二哥、姐夫,卻不見三哥張國政表態,這個消息意外 提前曝光,留給外界想像空間。
再者,原在高院停訟數月、張國政提告的張榮發遺囑無效官司25日 繼續開庭,預計明年宣判。
張國明、鄭深池兩人在星宇持股僅1.2%、0.5%,法人認為,象徵 意義大,除了看好星宇,也鞏固弟弟派合作關係,星宇目前對張國政 甚至大哥張國華仍張開雙手歡迎投資。
還有張國煒目前「代管」的立榮航空,他既是立榮大股東,也受哥 哥與姊夫支持,被推選當董座,但他清楚,立榮與長榮航空緊密的臍 帶關係,從人員、飛機租用到系統相連,長榮航空目前由大哥張國華 掌控,立榮、長榮合作則互利,若要切割,立榮需要花至少二到三年 時間才能獨立運作,為了立榮,他避免談論。
長榮航空明年將董監改選,被視為兄弟經營權大戰的重頭戲,張國 華、張國政勢在必得,雙方陣營都在持續買股增加勝算。
知情人士指出,基本上星宇航空和長榮航空在市場上是對立的競爭 關係,張國煒既有星宇,何需長榮航,且弟弟派即使搶下長榮航空經 營權,長榮航空也不可能是張國煒的,最可能情況是由張國煒掌控立 榮。
張國煒無意回長榮集團,正全力拚星宇航空!星宇現階段要務是加 速擴張達到經濟規模,趁著後疫情時代航空業復甦,星宇機隊也在下 半年達到交機高峰,加上預計9月底興櫃掛牌,星宇將一路擴增東北 亞、東南亞航點航班,明年4月再進軍美國市場,樂觀預估五年後獲 利。
星宇29日舉行股臨會,董事長張國煒主持,出席率95.28%,配合 登錄興櫃,強化公司治理,全面改選董事,由現行五董二監改為七席 董事(含三席獨董),當選四席一般董事為星宇投資代表人張國煒與 翟健華、星威投資代表人葉淑汶與聶國維。
變動最大的是獨立董事部分,通過蔡堆、王德和、黃志成等三席獨 董,蔡堆、王德和分別曾任交通部長、民航局副局長,會計師黃志成 為第二大股東能率集團董家推薦。
星宇目前資本額153.67億元,正在辦理興櫃前釋股現金增資2.75億 股,以每股12元溢價發行,預計募資33億元,增資後資本額181.17億 元,法人推估,最大股東張國煒持股逾85%,第二大股東能率董家持 股約7%。
此增資案授權張國煒洽特定人認購,張國煒的二哥張國明、姊夫長 榮國際董座鄭深池分別參投3億、1億元,持股1.2%、0.5%,兩人除 了看好星宇發展,也進一步鞏固弟弟派合作關係。
星宇公關長聶國維強調,星宇現階段最重要是先達到經濟規模,現 在即使機隊比較強,今年底前還有8架新機交付,累計機隊規模將達 到19架,距離經濟規模還差一點。星宇預定規劃機隊規模為39架,除 13架321neo已成軍,還將達到10架350-900、8架350-1000、8架330n eo。
配合新機加入,星宇今年先強化亞洲區間航線布局,明年開闢美國 線,搶攻東南亞轉機商機,隨營運布局規模放大,新機交機後成本跟 著攀升,在布局綿密且達到經濟規模後,預計五年後開始獲利。
聶國維表示,張國煒無意回到長榮集團,只想把星宇航空做好,他 也是立榮航空大股東、代管立榮航空,目前立榮與長榮持續合作,立 榮肩負國內航線六成運力,不希望因為經營團隊轉換,影響國人行的 權利。
星宇29日舉行股臨會,董事長張國煒主持,出席率95.28%,配合 登錄興櫃,強化公司治理,全面改選董事,由現行五董二監改為七席 董事(含三席獨董),當選四席一般董事為星宇投資代表人張國煒與 翟健華、星威投資代表人葉淑汶與聶國維。
變動最大的是獨立董事部分,通過蔡堆、王德和、黃志成等三席獨 董,蔡堆、王德和分別曾任交通部長、民航局副局長,會計師黃志成 為第二大股東能率集團董家推薦。
星宇目前資本額153.67億元,正在辦理興櫃前釋股現金增資2.75億 股,以每股12元溢價發行,預計募資33億元,增資後資本額181.17億 元,法人推估,最大股東張國煒持股逾85%,第二大股東能率董家持 股約7%。
此增資案授權張國煒洽特定人認購,張國煒的二哥張國明、姊夫長 榮國際董座鄭深池分別參投3億、1億元,持股1.2%、0.5%,兩人除 了看好星宇發展,也進一步鞏固弟弟派合作關係。
星宇公關長聶國維強調,星宇現階段最重要是先達到經濟規模,現 在即使機隊比較強,今年底前還有8架新機交付,累計機隊規模將達 到19架,距離經濟規模還差一點。星宇預定規劃機隊規模為39架,除 13架321neo已成軍,還將達到10架350-900、8架350-1000、8架330n eo。
配合新機加入,星宇今年先強化亞洲區間航線布局,明年開闢美國 線,搶攻東南亞轉機商機,隨營運布局規模放大,新機交機後成本跟 著攀升,在布局綿密且達到經濟規模後,預計五年後開始獲利。
聶國維表示,張國煒無意回到長榮集團,只想把星宇航空做好,他 也是立榮航空大股東、代管立榮航空,目前立榮與長榮持續合作,立 榮肩負國內航線六成運力,不希望因為經營團隊轉換,影響國人行的 權利。
廣義的說,長榮、星宇、立榮三家航空公司,對外兄弟登山各自努 力,可搶占更大的國際版圖;但對內,隨著弟弟派的張國明、鄭深池 ,注資入股張國煒的星宇航空,三家航空公司出現新的三角競合關係 甚受矚目,長榮集團兄弟經營權內戰砲火,依然猛烈。
法人指出,長榮航空是集團核心事業,也是兄弟兩派過招必爭之地 ,這一路將打到長榮航空明年董監全面改選。大哥張國華、三哥張國 政的動向尤其受到關注。在星宇這次現增案中,張國政並未表態,也 頗受矚目。
弟弟派掌控的長榮國際,持續加碼買進長榮航空持股,光6月14日 至8月17日,就合計砸下逾35億元,買進約10萬張長榮航空股票,持 股增至約12.36%,步步進逼長榮航空最大股東–長榮海運近15%的 持股。長榮海運由大哥張國華掌控,持股逾10%。
長榮航空是長榮航太的最大股東,立榮目前則由張國煒代管。立榮 主攻國內、大陸航線,可與星宇互補互利,可創造雙贏;但立榮大陸 線飛機租用,以及定位、票務系統等部分,卻與長榮航空有著緊密合 作的臍帶關係,一旦切割,立榮要發展獨立系統並順暢運作,各方面 都不簡單。
據了解目前星宇、立榮雖獨立經營,但兩家航空公司合作大陸線的 機會大,立榮是否淡出國際航線則待觀察。而隨著立榮站隊弟弟派, 長榮航空與立榮是否將分道揚鑣,也是後續觀察焦點。
法人指出,長榮航空是集團核心事業,也是兄弟兩派過招必爭之地 ,這一路將打到長榮航空明年董監全面改選。大哥張國華、三哥張國 政的動向尤其受到關注。在星宇這次現增案中,張國政並未表態,也 頗受矚目。
弟弟派掌控的長榮國際,持續加碼買進長榮航空持股,光6月14日 至8月17日,就合計砸下逾35億元,買進約10萬張長榮航空股票,持 股增至約12.36%,步步進逼長榮航空最大股東–長榮海運近15%的 持股。長榮海運由大哥張國華掌控,持股逾10%。
長榮航空是長榮航太的最大股東,立榮目前則由張國煒代管。立榮 主攻國內、大陸航線,可與星宇互補互利,可創造雙贏;但立榮大陸 線飛機租用,以及定位、票務系統等部分,卻與長榮航空有著緊密合 作的臍帶關係,一旦切割,立榮要發展獨立系統並順暢運作,各方面 都不簡單。
據了解目前星宇、立榮雖獨立經營,但兩家航空公司合作大陸線的 機會大,立榮是否淡出國際航線則待觀察。而隨著立榮站隊弟弟派, 長榮航空與立榮是否將分道揚鑣,也是後續觀察焦點。
一場疫情改變全球航空業生態,也讓星宇航空董座張國煒提高警覺 ,基於分散風險的考量,決定跨足國內線營運,預計明年投入;至於 砸重金購買貨機也在考慮範圍,雖然猶豫貨運市場可能在後疫情時代 出現反轉,但看好電商市場蓬勃發展,對貨運需求大。
星宇公關長聶國維表示,疫情期間國際旅運市場幾近停擺,但國內 旅運市場仍有空間,在營運上來說可以創造多元營收、營運平衡、分 擔風險,星宇希望穩重打這場仗。
由於張國煒目前身兼立榮航空董座,立榮主攻國內、兩岸航線,肩 負國內航線六成運力,星宇未來跨足國內線,兩者的競合關係?聶國 維表示,立榮大陸線飛機租用,及定位、票務系統等,都與長榮航空 有著緊密合作的臍帶關係,不希望因為經營團隊轉換,影響大眾行的 權利,所以目前是將星宇、立榮獨立看待。
張國煒被喻為台灣最懂飛機的董事長,從買飛機、修飛機到開飛機 都精通,可以將錢花在刀口上,帶領星宇挺過疫情,但他要做就要做 最好的,也因此對跨足國內線非常謹慎。
張國煒對飛行的夢想不僅止於大氣層,長期更想做星際飛行,花費 近二年時間完成「StarWonderers星探者」機上安全影片,就是在談 星際飛航,呈現未來星艦長相,目前他除了將星探者IP角色做成周邊 商品,近期也將授權做成元宇宙遊戲。
星宇公關長聶國維表示,疫情期間國際旅運市場幾近停擺,但國內 旅運市場仍有空間,在營運上來說可以創造多元營收、營運平衡、分 擔風險,星宇希望穩重打這場仗。
由於張國煒目前身兼立榮航空董座,立榮主攻國內、兩岸航線,肩 負國內航線六成運力,星宇未來跨足國內線,兩者的競合關係?聶國 維表示,立榮大陸線飛機租用,及定位、票務系統等,都與長榮航空 有著緊密合作的臍帶關係,不希望因為經營團隊轉換,影響大眾行的 權利,所以目前是將星宇、立榮獨立看待。
張國煒被喻為台灣最懂飛機的董事長,從買飛機、修飛機到開飛機 都精通,可以將錢花在刀口上,帶領星宇挺過疫情,但他要做就要做 最好的,也因此對跨足國內線非常謹慎。
張國煒對飛行的夢想不僅止於大氣層,長期更想做星際飛行,花費 近二年時間完成「StarWonderers星探者」機上安全影片,就是在談 星際飛航,呈現未來星艦長相,目前他除了將星探者IP角色做成周邊 商品,近期也將授權做成元宇宙遊戲。
長榮集團旗下立榮航空13日股東會通過去年財報,營收38.52億元 、獲利1.73億元、EPS為0.46元,考量穩健經營原則,不配發股息。 立榮董事長張國煒指出,各國邊境逐漸鬆綁,台灣隔離政策也從6月 中旬開始鬆綁為3+4,預期下半年國際及國內航線旅客皆會顯著增加 ,立榮今年營收一定會比去年要好許多。
張國煒表示,去年立榮持續受到疫情影響,國際航線萎縮甚巨,國 內航線載客也有下降,對照營收表現,立榮去年營收衰退35.73%, 但獲利僅衰退12.63%,是七家國籍航空中唯三在連續兩年疫情期間 都獲利的航空公司之一。
張國煒今年5月中接掌立榮,立榮主攻國內、兩岸航線,肩負國內 航線六成運力,可與目前主攻亞洲線的星宇互補互利,創造雙贏;立 榮大陸線飛機租用,及定位、票務系統等,則與長榮航空緊密合作。
兩岸航線又是立榮的金雞母,對應疫情影響,目前松山廈門航線貨 運使用腹艙較大的A333機型載運,增加營收,但客運因兩岸檢疫嚴格 ,台商、陸配往返減少,營收較前一年衰退,預估待解封後復甦商機 可期。
立榮今年第一季營收10.94億元、虧損3,314萬元,但累積盈餘還有 15.45億元,是所有國籍航空公司有累積盈餘的三家航空公司之一; 累計今年前五月營收20.14億元,大致與去年同期持平。
張國煒表示,去年立榮持續受到疫情影響,國際航線萎縮甚巨,國 內航線載客也有下降,對照營收表現,立榮去年營收衰退35.73%, 但獲利僅衰退12.63%,是七家國籍航空中唯三在連續兩年疫情期間 都獲利的航空公司之一。
張國煒今年5月中接掌立榮,立榮主攻國內、兩岸航線,肩負國內 航線六成運力,可與目前主攻亞洲線的星宇互補互利,創造雙贏;立 榮大陸線飛機租用,及定位、票務系統等,則與長榮航空緊密合作。
兩岸航線又是立榮的金雞母,對應疫情影響,目前松山廈門航線貨 運使用腹艙較大的A333機型載運,增加營收,但客運因兩岸檢疫嚴格 ,台商、陸配往返減少,營收較前一年衰退,預估待解封後復甦商機 可期。
立榮今年第一季營收10.94億元、虧損3,314萬元,但累積盈餘還有 15.45億元,是所有國籍航空公司有累積盈餘的三家航空公司之一; 累計今年前五月營收20.14億元,大致與去年同期持平。
長榮集團旗下立榮航空昨(13)日舉行股東會,通過去年每股純益0.46元等議案,考量穩健經營原則,決議不發放股息。立榮董事長張國煒指出,去年因受到疫情影響,各國政府實施邊境管制,造成營收衰退。
昨天是張國煒出任立榮董事長參加的首次股東會,昨天股東會決議通過解除前董事長張國煒及其所代表法人之競業限制。
張國煒說明去年營業成果時表示,在兩岸航線部分,因應疫情造成的影響,立榮松山廈門線的貨運調整使用腹艙較大的A333機型以增加營收,由於客運因兩岸檢疫更趨嚴格,台商、陸配往返減少,去年營收較前一年衰退。
在國內線方面,去年10月中,政府全面解除離島入境快篩政策,加上疫苗接種率提高,去年11月、12月單月營收已超過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水準。
張國煒強調,立榮區域航線持續提升無接觸服務,包括預約自動報到服務、提供旅客電子期刊取代紙本讀物,機上酒、菜單電子化等,新增線上更改機位平台服務,可線上諮詢調整行程等。
此外,立榮假期國內航線機加酒產品總代理去年起改由集團旗下長汎旅行社承接,旅客可以一次完成機票、酒店,甚至加購租車或旅程等元件組合產品,在疫情衝擊下,立榮作好相關的對應措施。
昨天是張國煒出任立榮董事長參加的首次股東會,昨天股東會決議通過解除前董事長張國煒及其所代表法人之競業限制。
張國煒說明去年營業成果時表示,在兩岸航線部分,因應疫情造成的影響,立榮松山廈門線的貨運調整使用腹艙較大的A333機型以增加營收,由於客運因兩岸檢疫更趨嚴格,台商、陸配往返減少,去年營收較前一年衰退。
在國內線方面,去年10月中,政府全面解除離島入境快篩政策,加上疫苗接種率提高,去年11月、12月單月營收已超過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水準。
張國煒強調,立榮區域航線持續提升無接觸服務,包括預約自動報到服務、提供旅客電子期刊取代紙本讀物,機上酒、菜單電子化等,新增線上更改機位平台服務,可線上諮詢調整行程等。
此外,立榮假期國內航線機加酒產品總代理去年起改由集團旗下長汎旅行社承接,旅客可以一次完成機票、酒店,甚至加購租車或旅程等元件組合產品,在疫情衝擊下,立榮作好相關的對應措施。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