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榮航空(公)公司新聞
立榮航空年營收高峰曾近百億元,獲利最多逾7∼8億元,除了國內 線,還擁有十多條兩岸航權、區域國際航線,兩岸航線尤其是一大資 產,是立榮獲利金雞母,待解封後,復甦商機可期。星宇目前有11條 航線,其中澳門線載客率約50%表現最好,主要客源就是大陸台商轉 機,再來是曼谷、越南、檳城等航線,也是台商聚集地。
據業界觀察,隨張國煒掌管立榮航空,與星宇航空合作的想像空間 很大,且立榮航空持有長榮航太20%股權,並擁有集團長汎旅行社4 0%股權、部分高雄空廚股權,未來若整合資源,可望創造更大綜效 。
星宇航空將在今年全力衝刺,進入航空交機的尖峰期,新機將讓星 宇航線短中長線首度連線,擴大載客範圍。除了13架A321neo將全數 交付,還有4架A330neo、2架A350-900交機,A330neo機隊主要部署在 澳門、越南、新加坡、曼谷等客源多的重點城市,東南亞是重中之重 ,2架A350XWB交機後先飛洛杉磯,未來將擴及舊金山、紐約、西雅圖 等,飛北美客人多,是國際航空公司一級戰場。
立榮是長榮子公司,董事長將由張國煒掌兵符,這是否意味未來可 能將立榮切割出來,歸屬張國煒?業界認為可能性大,且一次性解決 弟弟派可能出現的紛擾,應是未來可能發展的方向。
進一步說,張國煒可望回鍋長榮集團,先擔任立榮董座,而下一步動態更受矚目。星宇航空、立榮航空針對此消息,皆表示「不予置評」。
根據消息人士指出,立榮航空今日將舉行董事會,其中,長榮國際已改派鄭深池、張明煜進入立榮董事會;另外,第二大股東張國煒也同時接替律師宋耀明,擔任立榮航空董事。
據透露,立榮航空董事會今日有極大可能性「推舉張國煒為董事長」,若成真,將是張國煒出走、自立星宇航空六年後,再度回到長榮集團。
長榮國際持有立榮航空比重為23.48%;張國煒主導的英屬維京群島商雲杉公司,則握有19.9%;長榮鋼鐵持有14.99%;長榮航空則有9.98%。換言之,張國煒是立榮僅次於長榮國際的第二大股東。
長榮國際變天後,立即牽動長榮集團各公司經營權,除長榮鋼即將召開股東會外,長榮國際在弟弟派拿下主導權後,可直接更換立榮航空法人代表,再加上立榮第二大股東是張國煒,換言之,等於拿下立榮經營權。
有趣的是,此前,立榮由誰掌舵眾說紛紜,有人揣測弟弟派和張國煒私下談成條件,入主立榮只是第一步;近期,親近張國煒的人士都表示,小K不會重回長榮、遑論合作。不過,戰場瞬息萬變,據悉,張國煒後續可能的動作,在星宇內部激起了不小的漣漪,同樣也在航空圈吹皺了一池春水。
根據交通部民航局最新統計,由於國際疫情嚴峻,華航長榮兩家航 空繼續擴大虧損,客運量依舊較往年同期減少,兩大航空都靠貨運支 撐,不過仍不足以支撐客運減少的營收大洞,華航上半年虧損13.62 億、長榮則是20.53億元,是七家航空公司虧損最多。
去年才剛開始正式售票營運的星宇航空,同樣因疫情拖累,載客量 少的情況下,多靠客機機腹貨倉來載運貨物填補,不過上半年仍虧損 14億元,且從去年營運以來,累積虧損已達53.1億。
國籍航空當中唯一的低成本航空台灣虎航,在國際各國邊境管制仍 嚴,國人無法出國的情況下,上半年虧損10.86億元。為了穩定營運 ,台灣虎航正在進行增資30億元,將在9月6日截止,預計增資後實收 資本額將增至40億元。
國內航線部分,立榮及華信航空、德安航空,去年同期因國際疫情 嚴峻,國人多在國內旅遊的情況下,去年立榮全年獲利將近2億,但 今年5月起本土疫情爆發,尤其是進入3級警戒後,國人大幅減少,因 此三家航空都呈現虧損。
根據民航局統計,上半年華信虧損近7億元,立榮虧損近1.9億元, 而德安則虧損2,837萬元。
立榮航空受疫情衝擊,國內線載客量驚人下滑九成!本土疫情擴大影響,台灣各大運輸工具載客量急速下降,其中立榮航空的國內航線更是慘受重創。5月中旬疫情爆發後,立榮航空積極配合政府政策,調降運能,但載客量仍然大幅減少。4月時還有22.9萬人次,但到了5月中旬,載客量就只剩下22萬名旅客,6月更是低至1.8萬名,減幅高達九成。華信航空的情況也不容樂觀,4月18.6萬人次,5月衰退到12.3萬人次,預計6月情況更糟。立榮航空與華信航空在去年疫情嚴峻時都還能獲利,但今年首季卻都陷入虧損,若7月中旬無法解封,暑假商機將難以挽回,全年營運數字堪憂。
【台灣航空業動態】 哇靠,最近這個油價真的是狂飆上天,我們台灣的航空公司也受影響了啦!立榮航空跟華信航空這兩家專營國內航線的航空老大,昨天(1日)跑去交通部民航局申請調整票價,預計7月7日就要公告出來,從7月30日開始實施。這下子,我們的航空票價最快7月底就要漲回一年前的價格啦,平均漲幅大概在4%到8%之間,真的是讓人肉痛啊! 記得去年嗎?立榮跟華信在台北到金門的航線票價調降得最凶,華信從2,276元降到2,093元,降了183元,降幅有8%,是降幅最大的航線;立榮從2,298元降到2,138元,降了160元,降幅有7%。這次如果票價真的回到一年前,那麼北金航線可能又要成為漲幅最大的航線啦! 民航局有個規定,航空票價的調整要考慮到國際油價的變動,2014年就實施了浮動票價公式,讓航空公司能夠在一定的上限範圍內自己定價。這次票價調整的門檻是根據中油公司每個月初公布的國內航空燃油價格來的,要連續三個月的平均價格達到門檻才會調整。 民航局的官員說,這次因為5到7月國際油價持續上漲,我們國內線的航空燃油平均價格已經達到調升門檻,所以航空公司可以依規定提報新的票價。這次票價漲幅估計會是去年調整的4%到8%,所以7月底我們的航空票價可能就要回到去年降價前的水準了。 雖然現在疫情這麼嚴重,我們的警戒級別已經提升到第三級,載客量也大減,但是航空燃油的成本還是偏高,立榮跟華信都說,昨天已經向民航局申請調整全額票價,預計7月7日公告,7月30日生效。唉,這個油價漲得讓人頭痛啊~
民航局統計顯示,今年4月尚未爆發本土疫情群聚時,各航線載客量還有52.5萬餘人次,但5月中旬疫情大爆發,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雙北、繼而全台實施三級警戒後,所有國內旅遊全部暫停,民眾非必要也都留在家中,包括航空、鐵路、捷運、客運等各大眾運輸工具載客量驟減,其中航空載客量大減17.2萬餘人次,5月僅35.3萬餘人次。
立榮航空表示,國內航線3月至4月的載客人數分別為22.9萬及32.7萬人次,但國內5月中旬進入疫情第三級警戒後,立榮航空除參考地方政府及各方代表意見外,經陳報民航局後調降運能, 5月載客人數近22萬名旅客,6月則僅剩約1.8萬名,減幅高達九成。
華信航空的載客狀況也很不理想,4月時還有18.6萬人次,5月衰退到12.3萬人次,華信表示,6月載客數目前尚未完成統計,但狀況確實比5月更糟。
根據民航資料指出,去年疫情嚴峻,但華航和立榮、華信都獲利,今年持續受到疫情影響,第1季六家國籍航空公司都呈虧損狀態,其中立榮虧損8,050.8萬元,華信虧損3.56億餘元,5、6月立榮、華信載客量大減,預估第2季也是虧損,若7月中旬無法解封,暑假旺季商機不再,恐怕全年營運數字會很難看。
據了解,去年立榮、華信兩家航空公司都是台北─金門航線票價調降最多,其中華信北金票價從2,276元降至2,093元,調降183元,降幅約8%,是降幅最大的一條航線;立榮北金票價從2,298元降至2,138元,調降160元,降幅約7%。若票價回歸到一年前的水準,預期這次漲幅最大的航線也將是北金航線。
據指出,國內航空票價由民航局管控上限,2014年實施浮動票價公式,適度反映國際油價變動因素,航空公司可在上限範圍內自訂票價。至於上限票價調整,以中油公司每個月初公告的國內航空燃油價格為依據,設定連續三個月的平均門檻,分別是每公升21.74元、每公升16.23元及每公升10.72元。
民航局官員表示,國內航空票價調整,規定油價漲幅必須達一定門檻,今年5至7月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國內線航空燃油的平均價格為每公升新台幣16.23元,已達到調升門檻,所以航空公司可依規定提報新的國內線全額航空票價,經一個月宣導期後就可正式生效。
官員表示,依油價調漲幅度推估,這次航空公司提報國內航線票價漲幅約為去年調4%至8%的幅度,也就是說,7月底國內航線票價可能回到去年降價前的水準。
雖然目前疫情嚴峻,提升警戒至第三級,載客量大減,但因航空燃油占業者的營運成本仍偏高,立榮和華信都表示,昨天已向民航局申請調整全額票面價,預計本月7日對外公告、本月30日起生效。
本次裁罰對象中,遠航已停止營運;公平會表示,經業務單位確認,遠航雖歇業,但其事業體並無解散、清算情形,有關聯合行為的部分,仍會祭出相關罰則。華信表示,民航局對國內線機票價格有上下限值規定,華信都依規定銷售機票;目前沒有收到公平會裁處書,收到後會跟相關部門研議。立榮表示,收到後再討論。
公平會指出,雖然飛機票價比起其他交通運輸工具高,但因速度快,常是民眾往來澎湖、金門等離島以及台東的選擇;公平會透過主動調查發現,2019年間立榮、華信及遠航曾二度透過同業見面的機會,討論並達成「2019年4月起維持票價」及「2019年第3季團體機票不要低於去年」等二項共識。
公平會指出,2019年立榮、華信及遠東航空卻兩度透過同業見面的機會,討論並達成「2019年4月起維持票價」及「2019年第三季團體機票不要低於去年」的共識。
公平會表示,雖然三家業者都稱這只是隨口允諾或是附和,實際票價仍然會依照市場供需決定,但經過調查發現,參與會面的航空公司代表,都是負責票價擬訂或是決策的人員,即使僅僅只是對於票價討論的「同意」或是「附和」行為,都足以使2019年國內機票價格,朝向「避免降價」或是「維持」的方向研擬,進而造成國內航空業者都維持票價、不降價的共同行為。
公平會認定,這三家航空公司已足以影響市場供需功能,違反公平交易法有關聯合行為之禁制規定。
長榮航空旗下立榮航空與長汎旅行社攜手合作,力拚國內航空自由行市場第一品牌!立榮航空表示,自2021年1月1日起,長汎旅行社將正式接手立榮假期總代理,雙方將共同打造全新旅遊平台,為長榮航營運注入新活力。面對疫情對旅遊業的衝擊,立榮航空強調,旗下立榮航空是國內線航網最完整、航班最密集的航空公司,今年前三季更是唯一獲利的國籍航空公司。立榮假期全新旅遊平台將提供多樣化的旅遊選項,讓旅客能一站式購足,並隨心選擇亮點行程。長汎旅行社則表示,將整合長榮集團的旅遊運輸網絡,提供精緻服務,並推出「即訂即開」的「一站式購足」服務,以及「國內旅遊機+酒2,000有找」的限量優惠價,讓消費者享受超值旅遊體驗。
長榮航空攻國旅市場,拚第一品牌地位!旗下立榮航空與長汎旅行社攜手合作,力圖打造國內航空自由行領域的冠軍品牌,為長榮航空帶來新的營運活力。長榮航宣佈,自2021年1月1日起,長汎旅行社將正式成為立榮假期總代理,與立榮航空共同打造全新旅遊平台。面對疫情對旅遊業的衝擊,這次合作對兩家公司來說,都是求新求變的重要一步。
立榮航空作為國內線航網最完整、航班最密集的航空公司,今年前三季在疫情下仍能獲利,展現了其堅強的競爭力。立榮航空董事長林志忠表示,立榮假期全新旅遊平台將提供旅客一站式購足的便利,並讓消費者能隨心選擇亮點行程和多元化產品,深度體驗台灣的風情。
長汎旅行社董事長陳憲弘則強調,將整合長榮集團的旅遊運輸網絡,串聯上下游供應商,提供精緻服務,並回饋消費者。長汎旅行社新年度接手立榮假期總代理後,將主打「即訂即開」的一站式購足服務,以實惠價格提供旅客便利超值的旅遊體驗。為慶祝新平台啟動,立榮假期特別推出「國內旅遊機+酒2,000有找」的限量優惠,讓旅客享受超值旅遊。
長榮航空指出,長汎旅行社將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接手立榮假期總代理,與立榮航空聯手打造全新旅遊平台。
受到疫情影響,國內所有旅行社的經營都非常辛苦,各家旅行社也都求新求變,長榮航空旗下的立榮航空為國內線航網最完整、航班最密集的航空公司,也是今年疫情下累計前三季唯一獲利的國籍航空公司。
業者指出,隨著長汎旅行社持續創新轉型,致力提供旅客多元便利的旅遊體驗,此次雙方聯手打造「立榮假期」新平台,期望能成為國內航空自由行第一品牌。
立榮航空董事長林志忠表示,立榮假期全新旅遊平台上線後,將提供多項豐富的旅遊元件,不僅讓旅客一站式輕鬆購足,還能隨心選配亮點行程、組合多元化產品,深度感受台灣之美。
長汎旅行社董事長陳憲弘也表示,接下立榮假期總代理的首要目標就是要緊密整合長榮集團的旅遊運輸網絡,並串聯上下游的供應商,提供最符合旅人需求的精緻服務,並一次整合各通路的優惠,回饋廣大的消費者。
長汎旅行社表示,長汎旅行社新年度正式接手立榮假期總代理,將主打「即訂即開」的「一站式購足」服務,以當下最便宜的票價,立即完成機+酒訂購,還可一次完成加購旅遊行程及租車等客製化服務;為慶祝新平台上線,立榮假期特別推出「國內旅遊機+酒2,000有找」的限量優惠價,讓旅客以實惠的價格,享受便利超值的旅遊。
我國航空公司在國際表現不錯,尤其華航、長榮在全世界排名前4名,兩公司貨運部分在第二季都賺了不少錢,而立榮、華信航空7-8月搭配國內推動旅遊補助,在金門、澎湖航班上表現也不錯。業界高階指出,兩航客運部門不會太大,又都有經營全貨機,是在疫情中仍能靠貨運賺錢的主因。
華航董事長謝世謙坦言,這波疫情中,航空公司主要就是要想「怎樣存活下來」,首先是財務安全,現金不足,公司可能馬上就要關門;第二就是人員訓練,包含客運、貨運、地勤人員、飛行人員等,都要趁這段時間加強訓練,等待重新出發。
台灣疫情逐漸緩和,旅遊市場開始回溫,離島旅遊成了當紅炸子鸡。馬祖,這個擁有獨特生態美景、美酒美食、軍事設施及宗教文化的離島,如今更因為「台灣好行@馬祖」輕鬆跳島旅遊的推出,讓遊客能夠更方便、安全地探索這個美麗的角落。
連江縣長劉增應表示,馬祖的美景與特色無與倫比,透過「台灣好行@馬祖」的專業導覽,遊客可以省時又有效率地遊覽各島。過去遊客多選擇租機車遊玩,但「台灣好行@馬祖」的友善巴士服務,讓遊客無需擔心地形不熟或浪費時間。
為了推動這項計劃,連江縣政府與易飛網攜手合作,推出一條龍行程,包括機票、住宿及遊島專車,並提供專業導覽。行程內容豐富,從南竿的媽祖巨神像到北竿的戰爭和平公園,再到莒光的東犬燈塔和東引的國之北疆,每個地方都有它獨特的魅力。
立榮航空也提供每天15至17班次的往返航班,讓遊客無需擔心交通問題。立榮假期總代理易飛網則提供「天天出發、班班有位」的服務,確保遊客能夠輕鬆訂位。這次旅遊熱潮,讓我們一起跟著「台灣好行@馬祖」,享受這趟美麗的跳島之旅吧!詳細行程內容請上易飛網http://bit.ly/3gmHPj7或致電客服(02)7725-0800轉4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