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金人壽(未)公司新聞
連結Tiffany等高檔精品服飾的W概念股興起,連壽險公
司都搶進結合發保單。第一英傑華人壽昨日推出女性投資型保單
(變額壽險與變額年金險2張),可選美元和澳幣,2種幣別計
價的連動債,連結12檔精品服飾概念股,美元累積配息率上限
7%,澳幣13%,最大風險是流動性(資金得鎖6年不能用)
與匯兌風險。
如40歲女性保戶想投資以美元計價的W概念股保單,躉繳
100萬元保費,保費費用率1.5%,也就是扣除費用後,實
際投資金額為台幣97.5萬元,折合3萬美元,因該保單首半
年固定配息7%、浮動配息則採12檔中,報酬率最差2檔平均
做配息基礎,最好情況下,該保戶抱6年的年化報酬率約9%,
最差則剩1.17%。
第一英傑華董事長黃獻全說,目前第一銀行全台2/3、約
125家都已開賣英傑華人壽商品,首月保費收入為2億元,賣
得最好的是日前董事長張兆順代言,連結12檔農業類股的變額
年金險保單。據悉該保單收入就佔了首月銷售量的一半,約賣了
1億元左右。
面對近來全球股災、連動債客訴暴增,第一英傑華人壽總經理奈
特(Knight)說,保險商品多元化、種類又多,投資人可
隨時轉換投資標的、已降低風險,且退休規劃應是「放長期」來
做,短期市場波動影響程度低。
司都搶進結合發保單。第一英傑華人壽昨日推出女性投資型保單
(變額壽險與變額年金險2張),可選美元和澳幣,2種幣別計
價的連動債,連結12檔精品服飾概念股,美元累積配息率上限
7%,澳幣13%,最大風險是流動性(資金得鎖6年不能用)
與匯兌風險。
如40歲女性保戶想投資以美元計價的W概念股保單,躉繳
100萬元保費,保費費用率1.5%,也就是扣除費用後,實
際投資金額為台幣97.5萬元,折合3萬美元,因該保單首半
年固定配息7%、浮動配息則採12檔中,報酬率最差2檔平均
做配息基礎,最好情況下,該保戶抱6年的年化報酬率約9%,
最差則剩1.17%。
第一英傑華董事長黃獻全說,目前第一銀行全台2/3、約
125家都已開賣英傑華人壽商品,首月保費收入為2億元,賣
得最好的是日前董事長張兆順代言,連結12檔農業類股的變額
年金險保單。據悉該保單收入就佔了首月銷售量的一半,約賣了
1億元左右。
面對近來全球股災、連動債客訴暴增,第一英傑華人壽總經理奈
特(Knight)說,保險商品多元化、種類又多,投資人可
隨時轉換投資標的、已降低風險,且退休規劃應是「放長期」來
做,短期市場波動影響程度低。
第一英傑華人壽公司總經理奈特(Christopher Knight)指出,Aviva
英傑華集團是英國首屈一指的保險公司,除英國以外,在全球各
地專精銀行保險,「雖然我們切入台灣市場遠比同業晚,但我深
信台灣保險銷售未來也將與國際同步,大眾需要更多保險和理財
諮詢,銀行保險正可符合台灣民眾的需求。」
台灣的銀行多、號子多、保險公司也不少,許多外商不堪競爭紛
紛撤出台灣,在英國擁有300年歷史的Aviva英傑華集團卻反其道
而行,去年4月決定與第一金控「牽手」,來台開發銀行保險市場
。奈特接受本報訪談,特別說明Aviva英傑華集團為何來晚了,以
及台灣在亞洲市場的重要性。
問:Aviva英傑華集團給人一種很年輕、很21世紀的感覺,與大家
認知的英國是很古老,有相當大差距,可以介紹一下Aviva英傑華
集團嗎?
答:Aviva英傑華集團是全球第五大保險集團、英國第一大保險公
司目前在全世界共有5萬8,000名員工,客戶多達3,500萬人。英傑
華的全球營業額已超過415億英鎊,總管理資產超過3,640億英鎊
。在全球25個國家設有據點,服務廣大的客戶。
Aviva英傑華集團這個名字很年輕,Aviva英傑華集團的前身是由三
家英國知名品牌的人壽和產險公司合併而成,1998年以來,
Commercial Union和General Accident先行合併,2000年再與
Norwich Union結盟,2002年集團更名為「Aviva(英傑華)」。
問:Aviva英傑華集團來台灣開拓市場為何遠比同業晚?
答:這問題很有趣,雖然Aviva英傑華集團進入亞洲市場的時間較
晚,但目前已經是新加坡第三大,中國大陸中外合資壽險公司第
三大的公司,我們在印度和香港的業務也在快速成長中,去年我
們也和馬來西亞最大的銀行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亞洲可說是Aviva
英傑華集團持續成長的重要市場之一,在這些國家開拓的成果,
讓我們很有信心,尤其馬來西亞人口與台灣相當,但台灣保險市
場卻是馬來西亞的十倍大。
我們在精挑細選合作夥伴,去年4月決定與第一金控攜手合作,雙
方簽訂合資合約,共同成立第一英傑華人壽。第一英傑華人壽初
始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22.5億元,第一金控持有51%的股權,
Aviva英傑華集團握有49%。這項合作創下台灣本土金控集團和外
國保險公司共組合資保險公司的首例,同時也開啟台灣銀行保險
新的經營模式。
從公司設立到招募人員,去年12月31日第一英傑華人壽獲得金管
會核發營業執照,今年1月2日即開始營業,從2008年起我們的商
品就在第一銀行開賣。
問:可否與我們分享「銀行保險」的經驗嗎?
答:Aviva英傑華集團在英國是最大的保險公司,除英國之外,在
其他全球各地,我們的業務以銀行保險為主,換句話說,我們可
以說是銀行保險的專家,我們的策略就是在當地尋找實力最堅強
的合作夥伴,建立永續經營的業務,在全球各地合作的銀行有豐
銀行、蘇格蘭銀行、星展銀行……等知名銀行,同時也將成功經驗快
速複製並在地化。
英傑華集團是英國首屈一指的保險公司,除英國以外,在全球各
地專精銀行保險,「雖然我們切入台灣市場遠比同業晚,但我深
信台灣保險銷售未來也將與國際同步,大眾需要更多保險和理財
諮詢,銀行保險正可符合台灣民眾的需求。」
台灣的銀行多、號子多、保險公司也不少,許多外商不堪競爭紛
紛撤出台灣,在英國擁有300年歷史的Aviva英傑華集團卻反其道
而行,去年4月決定與第一金控「牽手」,來台開發銀行保險市場
。奈特接受本報訪談,特別說明Aviva英傑華集團為何來晚了,以
及台灣在亞洲市場的重要性。
問:Aviva英傑華集團給人一種很年輕、很21世紀的感覺,與大家
認知的英國是很古老,有相當大差距,可以介紹一下Aviva英傑華
集團嗎?
答:Aviva英傑華集團是全球第五大保險集團、英國第一大保險公
司目前在全世界共有5萬8,000名員工,客戶多達3,500萬人。英傑
華的全球營業額已超過415億英鎊,總管理資產超過3,640億英鎊
。在全球25個國家設有據點,服務廣大的客戶。
Aviva英傑華集團這個名字很年輕,Aviva英傑華集團的前身是由三
家英國知名品牌的人壽和產險公司合併而成,1998年以來,
Commercial Union和General Accident先行合併,2000年再與
Norwich Union結盟,2002年集團更名為「Aviva(英傑華)」。
問:Aviva英傑華集團來台灣開拓市場為何遠比同業晚?
答:這問題很有趣,雖然Aviva英傑華集團進入亞洲市場的時間較
晚,但目前已經是新加坡第三大,中國大陸中外合資壽險公司第
三大的公司,我們在印度和香港的業務也在快速成長中,去年我
們也和馬來西亞最大的銀行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亞洲可說是Aviva
英傑華集團持續成長的重要市場之一,在這些國家開拓的成果,
讓我們很有信心,尤其馬來西亞人口與台灣相當,但台灣保險市
場卻是馬來西亞的十倍大。
我們在精挑細選合作夥伴,去年4月決定與第一金控攜手合作,雙
方簽訂合資合約,共同成立第一英傑華人壽。第一英傑華人壽初
始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22.5億元,第一金控持有51%的股權,
Aviva英傑華集團握有49%。這項合作創下台灣本土金控集團和外
國保險公司共組合資保險公司的首例,同時也開啟台灣銀行保險
新的經營模式。
從公司設立到招募人員,去年12月31日第一英傑華人壽獲得金管
會核發營業執照,今年1月2日即開始營業,從2008年起我們的商
品就在第一銀行開賣。
問:可否與我們分享「銀行保險」的經驗嗎?
答:Aviva英傑華集團在英國是最大的保險公司,除英國之外,在
其他全球各地,我們的業務以銀行保險為主,換句話說,我們可
以說是銀行保險的專家,我們的策略就是在當地尋找實力最堅強
的合作夥伴,建立永續經營的業務,在全球各地合作的銀行有豐
銀行、蘇格蘭銀行、星展銀行……等知名銀行,同時也將成功經驗快
速複製並在地化。
民眾上銀行買保險的選擇更多了!台灣金控、第一金控兩大公股
金控元月同步搶進台灣保險市場。台灣金控旗下的台銀人壽,透
過台銀全台308個分行大賣保單,第一金控旗下的第一英傑華
人壽則一口氣推出12張保單,企圖心不言可喻,兩大金控都是
「公營」,民眾買保單更安心。
台灣金控董事長蔡哲雄表示,過去一年,該公司壽險業務充分發
揮銀行通道的優勢,業績大幅成長,初年保費超過203億元,
成長率更高達12倍以上,領先壽險業界。金控成立後,有超過
300個以上的營業據點,將使台銀人壽有更大舞台發揮。
台灣金控旗下銀行客戶群中,公教人員為數不少,台銀人壽在金
控加持下,已被同業視為重要競爭對手。台銀人壽董事長丁偉豪
表示,今年初年度保費收入將挑戰400億元,再加上續期保費
,總保費收入可達510億元。
擁有188處據點的第一金控也準備大舉進舉壽險公司,旗下保
代公司過去每個月平均保費收入約150億元,過去與16家壽
險公司合作,為與英國英傑華集團合資成立壽險公司已陸續與其
他壽險公司解除合作。
第一英傑華公司總經理奈特表示,根據Aviva英傑華集團在
2007年所做的調查指出,有高達57%的台灣消費者自認為
退休而儲蓄的錢還不夠,顯示台灣在退休市場上潛力十足。
第一英傑華擁有來自英國退休規劃第一大品牌的強力集團技術資
源,將引進國外退休規劃熱門商品。目前該公司第一波已推出
12張保單,涵蓋壽險、健康險等保障型商品,還有投資型商品
。
奈特維持應英系公司低調特色,不願透露2007年業績目標。
但身為大股東之一的第一金可不願放過任何為第八家子公司--
第一英傑華人壽打知名度的機會,第一金控董事長張兆順在該公
司元月2日開幕第一時刻買保單,還主動通知媒體來拍照搏新聞
版面。
為吸引客戶,第一英傑華人壽拋出利多,強調只要成為該公司保
戶,無論投保金額多寡,都可以享受到專屬醫療諮詢服務,諮詢
及保健諮,還有生日禮及加值服務,其中加值服務包括投資專題
報告、市場研究報告及基金資訊,讓客戶更精準掌握市場脈動。
金控元月同步搶進台灣保險市場。台灣金控旗下的台銀人壽,透
過台銀全台308個分行大賣保單,第一金控旗下的第一英傑華
人壽則一口氣推出12張保單,企圖心不言可喻,兩大金控都是
「公營」,民眾買保單更安心。
台灣金控董事長蔡哲雄表示,過去一年,該公司壽險業務充分發
揮銀行通道的優勢,業績大幅成長,初年保費超過203億元,
成長率更高達12倍以上,領先壽險業界。金控成立後,有超過
300個以上的營業據點,將使台銀人壽有更大舞台發揮。
台灣金控旗下銀行客戶群中,公教人員為數不少,台銀人壽在金
控加持下,已被同業視為重要競爭對手。台銀人壽董事長丁偉豪
表示,今年初年度保費收入將挑戰400億元,再加上續期保費
,總保費收入可達510億元。
擁有188處據點的第一金控也準備大舉進舉壽險公司,旗下保
代公司過去每個月平均保費收入約150億元,過去與16家壽
險公司合作,為與英國英傑華集團合資成立壽險公司已陸續與其
他壽險公司解除合作。
第一英傑華公司總經理奈特表示,根據Aviva英傑華集團在
2007年所做的調查指出,有高達57%的台灣消費者自認為
退休而儲蓄的錢還不夠,顯示台灣在退休市場上潛力十足。
第一英傑華擁有來自英國退休規劃第一大品牌的強力集團技術資
源,將引進國外退休規劃熱門商品。目前該公司第一波已推出
12張保單,涵蓋壽險、健康險等保障型商品,還有投資型商品
。
奈特維持應英系公司低調特色,不願透露2007年業績目標。
但身為大股東之一的第一金可不願放過任何為第八家子公司--
第一英傑華人壽打知名度的機會,第一金控董事長張兆順在該公
司元月2日開幕第一時刻買保單,還主動通知媒體來拍照搏新聞
版面。
為吸引客戶,第一英傑華人壽拋出利多,強調只要成為該公司保
戶,無論投保金額多寡,都可以享受到專屬醫療諮詢服務,諮詢
及保健諮,還有生日禮及加值服務,其中加值服務包括投資專題
報告、市場研究報告及基金資訊,讓客戶更精準掌握市場脈動。
第一金控與英國英傑華集團合資 搶攻國內保險市場
第一金控在現任董事長張兆順的擘劃之下,展現強烈的企圖心,
經過二年的規劃,由第一金控與英國英傑華 (Aviva)集
團共同合資成立的「第一英傑華」人壽保險公司已取得金管會核
發之執照,並於日前開始營業,全力搶攻台灣的保險市場。
第一金控總經理也是首任的第一英傑華保險公司董事長黃獻全表
示,第一英傑華登記資本額為新台幣50億元,第一金控持有
51%股權,Aviva占49%,他很滿意這種組合,因為
Aviva 是英國第一大保險集團,且在保險領域享有310
年盛譽,而一銀擁有最強的行銷通路,這種組合在同業之間極為
少見,但他相信在最全英第一大,全球第五大保險集團的帶領下
,透過一銀最強的通路,將可以提供給消費者最佳的保險服務。
近年來,第一銀行為加強個人理財服務,成立財富管理事業群,
加強理財顧問人員的培育,無論是基金銷售,或保單的販賣,在
銀行同業之中均名列前茅。
第一英傑華保險公司總經理奈特 (Christopher
Knight)表示,雖然Aviva進入台灣市場頗晚,面對
國內數十家壽險公司的競爭,奈特強調他的競爭策略除了提供更
新穎及多元化的投資型保單,或結構式連動債之外,也將針對不
同客戶理財需求,提供更完善退休理規劃。
此外,Aviva網站也提供豐富的保險與投資展望等訊息,
Aviva投資型保單可連結的基金數量高達88種,他相信將
可以提供給客戶更多的選擇,他對於Aviva的商品充滿信心
。
第一金控在現任董事長張兆順的擘劃之下,展現強烈的企圖心,
經過二年的規劃,由第一金控與英國英傑華 (Aviva)集
團共同合資成立的「第一英傑華」人壽保險公司已取得金管會核
發之執照,並於日前開始營業,全力搶攻台灣的保險市場。
第一金控總經理也是首任的第一英傑華保險公司董事長黃獻全表
示,第一英傑華登記資本額為新台幣50億元,第一金控持有
51%股權,Aviva占49%,他很滿意這種組合,因為
Aviva 是英國第一大保險集團,且在保險領域享有310
年盛譽,而一銀擁有最強的行銷通路,這種組合在同業之間極為
少見,但他相信在最全英第一大,全球第五大保險集團的帶領下
,透過一銀最強的通路,將可以提供給消費者最佳的保險服務。
近年來,第一銀行為加強個人理財服務,成立財富管理事業群,
加強理財顧問人員的培育,無論是基金銷售,或保單的販賣,在
銀行同業之中均名列前茅。
第一英傑華保險公司總經理奈特 (Christopher
Knight)表示,雖然Aviva進入台灣市場頗晚,面對
國內數十家壽險公司的競爭,奈特強調他的競爭策略除了提供更
新穎及多元化的投資型保單,或結構式連動債之外,也將針對不
同客戶理財需求,提供更完善退休理規劃。
此外,Aviva網站也提供豐富的保險與投資展望等訊息,
Aviva投資型保單可連結的基金數量高達88種,他相信將
可以提供給客戶更多的選擇,他對於Aviva的商品充滿信心
。
金控拓展壽險業務愈演愈烈!中信金(2891)高層證實,
2008年將積極尋找外商壽險併購對象,加強旗下子公司中信
銀的產品銷售、研發能力。由於中信金仍未放棄引入外資計劃,
市場認為中信金可望藉由發動併購策略順勢推高外資持股比率,
間接達到引進外資的目的。
中信金副總兼發言人尚瑞強表示,為加強產品研發能力,內部正
積極規劃尋找外商壽險公司的可能性。據了解,中信金發動的整
併模式並不像一般金控與壽險公司合作後,由銀行獨家代銷壽險
商品的模式進行,新引進的外商合作夥伴必須在台灣已先有品牌
價值與市佔率為優先考慮對象。
目前外資對中信金持股比率達53.95%,在14家金控中持
股比重最高。據了解,中信金引進外資評估小組雖然已打散,回
歸到中信金策略長王正新手中統籌,但內部仍未放棄尋找合作夥
伴,與併購外商壽險,採雙管齊下的方式,鼓勵外資以現金、技
術等方式入股中信金,合作外資最高持有股權可望達1成以上,
讓中信金外資持股比率衝破6成。
不過金融業者指出,金控公司與外商壽險業者聯手搶攻市場的案
例非常多,近期包括第一金與英傑華、台新金控與美商全球人壽
即將在今年中成立子公司等,都是為了將保險商品成功導入銀行
代銷平台,相較於其他金控,中信金想要發動併購外商壽險公司
的策略推升產品多元性,時間壓力會更大。
中信金目前旗下子公司中信保經規模並不大,2007年8月
15日為了強化金控整體資金運用及資本配置彈性,減資後,目
前資本額僅剩16.1億元,惟每年獲利貢獻度都有10、20
億元的水準。
中信金高層表示,中信金併購外商壽險公司後,在產品銷售上不
會與中信銀代銷的商品互相干預,此外,中信銀也將持續併購中
小型商銀,使銀行通路達到185家至200家以上,補強通路
。
大型金控看好台灣的壽險市場大餅,競相瓜分,以日前成立的第
一英傑華人壽為例,一銀將成為第一英傑華的專屬通路,第一英
傑華商品即日起在一銀全省188家分行銷售,而成立第1年的
保費收入目標將訂為160億元。
至於台新金與全球人壽合資設立人壽子公司,雖然還沒正式定名
,惟已確定台新金佔股51%,全球則佔股49%,資本額為新
台幣20億元,即使2007年已簽定備忘錄,但預計在主管機
關核准及完成發照程序後,要等到2008年年中才可開業。
另一方面,台新金與全球人壽共同推出的合資公司將先以台新金
據點為主,包括台新銀行、台証證券、台新保代及台新保險人經
紀公司,全國超過200個銷售據點,若台新金與彰銀合併,可
再增加170個銷售據點,中信金想達到相同的市場優勢,必須
克服通路問題。
2008年將積極尋找外商壽險併購對象,加強旗下子公司中信
銀的產品銷售、研發能力。由於中信金仍未放棄引入外資計劃,
市場認為中信金可望藉由發動併購策略順勢推高外資持股比率,
間接達到引進外資的目的。
中信金副總兼發言人尚瑞強表示,為加強產品研發能力,內部正
積極規劃尋找外商壽險公司的可能性。據了解,中信金發動的整
併模式並不像一般金控與壽險公司合作後,由銀行獨家代銷壽險
商品的模式進行,新引進的外商合作夥伴必須在台灣已先有品牌
價值與市佔率為優先考慮對象。
目前外資對中信金持股比率達53.95%,在14家金控中持
股比重最高。據了解,中信金引進外資評估小組雖然已打散,回
歸到中信金策略長王正新手中統籌,但內部仍未放棄尋找合作夥
伴,與併購外商壽險,採雙管齊下的方式,鼓勵外資以現金、技
術等方式入股中信金,合作外資最高持有股權可望達1成以上,
讓中信金外資持股比率衝破6成。
不過金融業者指出,金控公司與外商壽險業者聯手搶攻市場的案
例非常多,近期包括第一金與英傑華、台新金控與美商全球人壽
即將在今年中成立子公司等,都是為了將保險商品成功導入銀行
代銷平台,相較於其他金控,中信金想要發動併購外商壽險公司
的策略推升產品多元性,時間壓力會更大。
中信金目前旗下子公司中信保經規模並不大,2007年8月
15日為了強化金控整體資金運用及資本配置彈性,減資後,目
前資本額僅剩16.1億元,惟每年獲利貢獻度都有10、20
億元的水準。
中信金高層表示,中信金併購外商壽險公司後,在產品銷售上不
會與中信銀代銷的商品互相干預,此外,中信銀也將持續併購中
小型商銀,使銀行通路達到185家至200家以上,補強通路
。
大型金控看好台灣的壽險市場大餅,競相瓜分,以日前成立的第
一英傑華人壽為例,一銀將成為第一英傑華的專屬通路,第一英
傑華商品即日起在一銀全省188家分行銷售,而成立第1年的
保費收入目標將訂為160億元。
至於台新金與全球人壽合資設立人壽子公司,雖然還沒正式定名
,惟已確定台新金佔股51%,全球則佔股49%,資本額為新
台幣20億元,即使2007年已簽定備忘錄,但預計在主管機
關核准及完成發照程序後,要等到2008年年中才可開業。
另一方面,台新金與全球人壽共同推出的合資公司將先以台新金
據點為主,包括台新銀行、台証證券、台新保代及台新保險人經
紀公司,全國超過200個銷售據點,若台新金與彰銀合併,可
再增加170個銷售據點,中信金想達到相同的市場優勢,必須
克服通路問題。
能源危機議題持續發燒,國內投信業者紛紛推出與農業、綠能相
關基金,第一英傑華人壽昨(2)日也推出連結農業類股連動債
的投資型保單。
全球暖化日益嚴重,落後地區糧食不足,原物料、自然資源逐漸
成為投資新趨勢,華南永昌投信日前推出投資農業與水資源的新
基金「神農水資源」;日盛昨天也推出抗暖化基金,連結再生資
源、水資源、環境保護、節能與抗暖化等新興產業,滿足投資人
需求。
華南永昌證券投信副總經理陳紹蔚說,投資人最近對投資農業產
品很感興趣,不僅投資人,連通路也希望販售能源相關基金。
第一英傑華人壽新推出的變額年金保單連結全球12檔具成長潛
力的農業類股,第一個半年美元計價保證配息7.8%、澳元配
息保證17.75%,下檔保護介於12%至20%,之後每半
年評價一次。若提前贖回累積配息未達美元7.81%、澳元
17.76%,則不保證領回100%本金,而是以次級市場報
價計算。
第一金與英傑華成立的第一英傑華人壽去年12月31日獲得營
業執照,昨天開始營業,初期以提供投資型保險與各項壽險商品
為主。根據Aviva英傑華集團去年的調查,隨人口老化趨勢
,57%的台灣消費者認為退休的儲蓄不夠,該公司後續將為客
戶量身訂做退休年金保單。
未來只要是第一英傑華的客戶,不論投保的保單金額,都可享受
專屬醫療諮詢、生日禮、投資專題報告、市場研究與基金資訊等
服務。
關基金,第一英傑華人壽昨(2)日也推出連結農業類股連動債
的投資型保單。
全球暖化日益嚴重,落後地區糧食不足,原物料、自然資源逐漸
成為投資新趨勢,華南永昌投信日前推出投資農業與水資源的新
基金「神農水資源」;日盛昨天也推出抗暖化基金,連結再生資
源、水資源、環境保護、節能與抗暖化等新興產業,滿足投資人
需求。
華南永昌證券投信副總經理陳紹蔚說,投資人最近對投資農業產
品很感興趣,不僅投資人,連通路也希望販售能源相關基金。
第一英傑華人壽新推出的變額年金保單連結全球12檔具成長潛
力的農業類股,第一個半年美元計價保證配息7.8%、澳元配
息保證17.75%,下檔保護介於12%至20%,之後每半
年評價一次。若提前贖回累積配息未達美元7.81%、澳元
17.76%,則不保證領回100%本金,而是以次級市場報
價計算。
第一金與英傑華成立的第一英傑華人壽去年12月31日獲得營
業執照,昨天開始營業,初期以提供投資型保險與各項壽險商品
為主。根據Aviva英傑華集團去年的調查,隨人口老化趨勢
,57%的台灣消費者認為退休的儲蓄不夠,該公司後續將為客
戶量身訂做退休年金保單。
未來只要是第一英傑華的客戶,不論投保的保單金額,都可享受
專屬醫療諮詢、生日禮、投資專題報告、市場研究與基金資訊等
服務。
第一金控與英國英傑華集團合資成立的第一英傑華人壽昨(二)
日開始營運,第一英傑華人壽董事長黃獻全表示,將發展專屬通
路,半年內現在與一銀合作的十六家壽險公司商品,將逐步退出
一銀通路,未來將交由英傑華針對第一金客戶設計專屬商品,並
搭配有效率的銷售模式,成為國內領先的壽險品牌。
此外,台新銀行與全球集團將在下半年成立台新全球人壽(名稱
未定),台新銀也將與一銀作法相同,出現其他壽險公司商品下
架風潮,包含安聯人壽、法國巴黎人壽、遠雄人壽、大都會人壽
、紐約人壽都會受到波及,但受到影響的壽險公司也紛紛拿出因
應方式,希望減緩下架力道。
黃獻全、第一金控董事長張兆順、第一英傑華總經理奈特昨日也
以實際行動買下第一英傑華保單。三人買的保單都是第一英傑華
推出的連動債投資型保單,連動標的是以連結「下一塊金磚」農
業相關商品為標的的保單,保額方面,張兆順不願透露,黃獻全
則是一口氣買了一百萬元,黃獻全更喊出,今年藉由一銀通路進
來的保費收入目標為一百六十億元。張兆順則期許,第一英傑華
能夠成為具特色,且能滿足客戶需求的壽險公司。
第一英傑華人壽也將引進國外相當有特色的系統當做秘密武器,
除整合保險到銀行的系統,可以確保銀行系統能和保險公司合作
無間,更能幫助理專更有效率的銷售保險。一般保單,排除需體
檢等特殊保單,都可在十五分鐘內發出保單,這套系統在義大利
和西班牙都有非常成功的經驗。
黃獻全表示,目前第一英傑華的實收資本額是二十一億元,而預
定資本額則是五十億元,未來將視業務發展速度而增資。奈特指
出,第一英傑華一開始共推出十二張保單,未來將補足各種商品
,並要投注英傑華集團資源專心經營一銀通路。
日開始營運,第一英傑華人壽董事長黃獻全表示,將發展專屬通
路,半年內現在與一銀合作的十六家壽險公司商品,將逐步退出
一銀通路,未來將交由英傑華針對第一金客戶設計專屬商品,並
搭配有效率的銷售模式,成為國內領先的壽險品牌。
此外,台新銀行與全球集團將在下半年成立台新全球人壽(名稱
未定),台新銀也將與一銀作法相同,出現其他壽險公司商品下
架風潮,包含安聯人壽、法國巴黎人壽、遠雄人壽、大都會人壽
、紐約人壽都會受到波及,但受到影響的壽險公司也紛紛拿出因
應方式,希望減緩下架力道。
黃獻全、第一金控董事長張兆順、第一英傑華總經理奈特昨日也
以實際行動買下第一英傑華保單。三人買的保單都是第一英傑華
推出的連動債投資型保單,連動標的是以連結「下一塊金磚」農
業相關商品為標的的保單,保額方面,張兆順不願透露,黃獻全
則是一口氣買了一百萬元,黃獻全更喊出,今年藉由一銀通路進
來的保費收入目標為一百六十億元。張兆順則期許,第一英傑華
能夠成為具特色,且能滿足客戶需求的壽險公司。
第一英傑華人壽也將引進國外相當有特色的系統當做秘密武器,
除整合保險到銀行的系統,可以確保銀行系統能和保險公司合作
無間,更能幫助理專更有效率的銷售保險。一般保單,排除需體
檢等特殊保單,都可在十五分鐘內發出保單,這套系統在義大利
和西班牙都有非常成功的經驗。
黃獻全表示,目前第一英傑華的實收資本額是二十一億元,而預
定資本額則是五十億元,未來將視業務發展速度而增資。奈特指
出,第一英傑華一開始共推出十二張保單,未來將補足各種商品
,並要投注英傑華集團資源專心經營一銀通路。
未來消費者到銀行買保險,將從各保險公司商品百花爭鳴,逐步
變成單一壽險公司的商品,主因就是越來越多保險公司搶攻銀行
通路,簽署獨賣協定。
銀行保險經驗豐富的法國巴黎人壽主管表示,從國外銀行保險發
展經驗來看,一開始經營銀行保險的壽險公司,大多數都是同時
與多家銀行通路合作,但因銀行逐漸為了整合集團內部資源,也
會慢慢朝向獨賣發展。
以現在壽險市場的飽和程度分析,近期國內有意打入銀行保險的
後進公司,其實很難切入市場,因此要先「壟斷通路」,才有機
會殺出重圍,「獨賣」也是必要發展模式。
法國巴黎人壽在日本、台灣都是早期就發展銀行通路,因此到現
在仍是「開放式」經營,即同時與多家銀行合作,但在印度、南
韓,因較晚進去,所以選擇與當地銀行合資成立壽險公司採獨賣
方式。在法國本地,則是由法國巴黎銀行獨家銷售,因此法國巴
黎人壽主管強調,二者都有優缺點,才會在各國雙軌並行,就看
壽險公司在當地的發展策略,像在台灣,也從來沒有排除可能走
向獨賣的可能性。
英傑華集團在國外的業務員體系發展也不錯,但到台灣來,卻選
擇銀行保險通路,第一英傑華人壽總經理奈特分析,除了台灣是
成熟市場外,業務員體系經營成本越來越高,所以才選擇銀行通
路,他強調,如果英傑華早二十年進入台灣市場,也許會成立業
務員部隊。目前內部也有評估,因此才會出現香港、新加坡等地
發展銀行保險,但在中國大陸發展多元通路的差異。
其實不管哪種通路,能讓客戶產生共鳴才能長長久久生存,因此
通路就是曝光及成功的最佳選擇方案之一,前年大都會人壽選擇
結束業務員部隊,瑞泰人壽去年被中國人壽併購,卻是因業務員
部隊被看上,這二種差異,也就是壽險公司的在台發展策略差異
,所以銀行保險獨賣,究竟是銀行與壽險公司的毒藥或良藥,答
案就要看壽險公司與銀行的算盤是如何打了。
變成單一壽險公司的商品,主因就是越來越多保險公司搶攻銀行
通路,簽署獨賣協定。
銀行保險經驗豐富的法國巴黎人壽主管表示,從國外銀行保險發
展經驗來看,一開始經營銀行保險的壽險公司,大多數都是同時
與多家銀行通路合作,但因銀行逐漸為了整合集團內部資源,也
會慢慢朝向獨賣發展。
以現在壽險市場的飽和程度分析,近期國內有意打入銀行保險的
後進公司,其實很難切入市場,因此要先「壟斷通路」,才有機
會殺出重圍,「獨賣」也是必要發展模式。
法國巴黎人壽在日本、台灣都是早期就發展銀行通路,因此到現
在仍是「開放式」經營,即同時與多家銀行合作,但在印度、南
韓,因較晚進去,所以選擇與當地銀行合資成立壽險公司採獨賣
方式。在法國本地,則是由法國巴黎銀行獨家銷售,因此法國巴
黎人壽主管強調,二者都有優缺點,才會在各國雙軌並行,就看
壽險公司在當地的發展策略,像在台灣,也從來沒有排除可能走
向獨賣的可能性。
英傑華集團在國外的業務員體系發展也不錯,但到台灣來,卻選
擇銀行保險通路,第一英傑華人壽總經理奈特分析,除了台灣是
成熟市場外,業務員體系經營成本越來越高,所以才選擇銀行通
路,他強調,如果英傑華早二十年進入台灣市場,也許會成立業
務員部隊。目前內部也有評估,因此才會出現香港、新加坡等地
發展銀行保險,但在中國大陸發展多元通路的差異。
其實不管哪種通路,能讓客戶產生共鳴才能長長久久生存,因此
通路就是曝光及成功的最佳選擇方案之一,前年大都會人壽選擇
結束業務員部隊,瑞泰人壽去年被中國人壽併購,卻是因業務員
部隊被看上,這二種差異,也就是壽險公司的在台發展策略差異
,所以銀行保險獨賣,究竟是銀行與壽險公司的毒藥或良藥,答
案就要看壽險公司與銀行的算盤是如何打了。
第一金控與英國英傑華合資成立的第一英傑華人壽昨日正式營運
,已有12張保單上架銷售,主打利變型、及投資型保單。
初期將由第一銀行188家通路銷售,未來將擴及保經公司、其
他子公司。第一金控董事長張兆順、總經理黃獻全也「撩落去」
成為1及第2位客戶,各買了1張澳幣計價的投資型保單。
張兆順與黃獻全所買澳幣計價的投資型保單,為100%保本結
構債,投資標的是連結12檔全球農業類股,6年到期配息率達
17.75%,風險則是匯兌(澳幣兌台幣匯價)和流動性風險
(資金需6年都不能動用)。
張兆順說自己是保守型客戶,薪資所得全由第一銀行理財顧問打
理,親自掛保證,順帶打廣告,讓客戶更安心。第一銀行理財顧
問透露,第一金控每個主管都由自家理顧打點財產,這些大老闆
最大特色就是「屬性比較保守,也可能有其他帳戶,狡兔總是有
好幾窟。」
金控總經理兼任第一英傑華董事長黃獻全說,目前代理銷售16
家壽險公司將在半年內陸續退出,轉換成獨賣英傑華人壽商品,
據悉,因一銀銷售新壽儲蓄險佔總保費收入5成以上,恐將衝擊
新壽保費收入。
黃獻全說,第一英傑華人壽運作模式類似台新全球人壽,第一保
代加上第一英傑華人壽2008年新保費收入,將以150∼
160億元為目標。
,已有12張保單上架銷售,主打利變型、及投資型保單。
初期將由第一銀行188家通路銷售,未來將擴及保經公司、其
他子公司。第一金控董事長張兆順、總經理黃獻全也「撩落去」
成為1及第2位客戶,各買了1張澳幣計價的投資型保單。
張兆順與黃獻全所買澳幣計價的投資型保單,為100%保本結
構債,投資標的是連結12檔全球農業類股,6年到期配息率達
17.75%,風險則是匯兌(澳幣兌台幣匯價)和流動性風險
(資金需6年都不能動用)。
張兆順說自己是保守型客戶,薪資所得全由第一銀行理財顧問打
理,親自掛保證,順帶打廣告,讓客戶更安心。第一銀行理財顧
問透露,第一金控每個主管都由自家理顧打點財產,這些大老闆
最大特色就是「屬性比較保守,也可能有其他帳戶,狡兔總是有
好幾窟。」
金控總經理兼任第一英傑華董事長黃獻全說,目前代理銷售16
家壽險公司將在半年內陸續退出,轉換成獨賣英傑華人壽商品,
據悉,因一銀銷售新壽儲蓄險佔總保費收入5成以上,恐將衝擊
新壽保費收入。
黃獻全說,第一英傑華人壽運作模式類似台新全球人壽,第一保
代加上第一英傑華人壽2008年新保費收入,將以150∼
160億元為目標。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