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房屋仲介(未)公司新聞
財政部長張盛和昨(26)日指出「台灣房仲業和超商一樣多」、「房仲至少要關二成」的言論,引發房仲業者不滿。房仲業者回擊,房仲業關店是因為政府政策打趴了房市,房仲應有幾家由市場機制決定,怎是部長說了算?
房仲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林正雄表示,房仲業存在是因為法令規範與市場需求,財長在國會發表消滅產業的言論,讓業者情何以堪。政府打房至今16個月來,房市受盡凌遲,房仲關店二成等於有1,500家店要倒、有1.5萬個家庭生計受影響,對經濟成長是個傷害。
據內政部不動產經紀資訊顯示,今年以來房仲新增執業中家數57家,卻有高達578家變更為非執業中,其中北、北、桃及台中四都都有約百家關店。東森、台灣、中信、21世紀、太平洋房屋等大型房仲加盟體系品牌,一年來門市各關20至50家。
房仲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林正雄表示,房仲業存在是因為法令規範與市場需求,財長在國會發表消滅產業的言論,讓業者情何以堪。政府打房至今16個月來,房市受盡凌遲,房仲關店二成等於有1,500家店要倒、有1.5萬個家庭生計受影響,對經濟成長是個傷害。
據內政部不動產經紀資訊顯示,今年以來房仲新增執業中家數57家,卻有高達578家變更為非執業中,其中北、北、桃及台中四都都有約百家關店。東森、台灣、中信、21世紀、太平洋房屋等大型房仲加盟體系品牌,一年來門市各關20至50家。
今年8月國際金融股市大震盪,讓大部分投資人的財富大縮水,根據調查,有四分之一受訪民眾買房資金大縮水,此外,今年全球股災也讓民眾冒險理財行為轉趨保守。
根據信義房屋9月下旬針對網路有意買房的民眾進行理財調查,逾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購屋資金出現虧損讓購屋本金縮水,但也有62%想買房民眾將資金放在銀行或者較保守的投資商品中並沒有受到影響,顯示想買房的民眾投資理財行為是相對保守。
台股指數從7月1日以來至8月低點的波段跌幅不到2成,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但一些個股跌勢驚人,若是以融資買股票,那投資人虧損金額會更大,一些想買房的民眾投資行為就會比較保守。
所以,根據此次信義房屋網路調查顯示,只有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購屋資金出現虧損,有超過6成的民眾購屋資金沒有受到影響,因此,在國際金融情時變化快速,民眾更認為「現金為王」。
此外,根據中信房屋以及創市際連續第27季「宅指數」調查也顯示,在保值金融商品中,本季認同度上升最多的金融商品是「現金」,增加6個百分點,其次增加最多的金融產品是「外幣」,增加了1.5個百分點,第三名是房地產,增加1個百分點。
至於認同度出現下降的金融產品分別是共同基金、黃金/貴金屬、保險及股票,顯示在今年第3季金融市場出現大波動後,投資人投資行為確實更趨於保守。
雖然民眾大都認為台灣房價未來會續跌,但在全球經濟不景氣下,從本季宅指數來看,認同「不動產」保值的比重(27.7%)比「保留現金」(27.6%)多0.1個百分點,仍居抗跌保值理財商品之冠。中信房屋副總經理劉天仁表示,這顯示在經濟不景氣,各國貨幣競相貶值時(美元除外),不動產仍是民眾認為最能夠保值的產品。
根據信義房屋9月下旬針對網路有意買房的民眾進行理財調查,逾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購屋資金出現虧損讓購屋本金縮水,但也有62%想買房民眾將資金放在銀行或者較保守的投資商品中並沒有受到影響,顯示想買房的民眾投資理財行為是相對保守。
台股指數從7月1日以來至8月低點的波段跌幅不到2成,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但一些個股跌勢驚人,若是以融資買股票,那投資人虧損金額會更大,一些想買房的民眾投資行為就會比較保守。
所以,根據此次信義房屋網路調查顯示,只有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購屋資金出現虧損,有超過6成的民眾購屋資金沒有受到影響,因此,在國際金融情時變化快速,民眾更認為「現金為王」。
此外,根據中信房屋以及創市際連續第27季「宅指數」調查也顯示,在保值金融商品中,本季認同度上升最多的金融商品是「現金」,增加6個百分點,其次增加最多的金融產品是「外幣」,增加了1.5個百分點,第三名是房地產,增加1個百分點。
至於認同度出現下降的金融產品分別是共同基金、黃金/貴金屬、保險及股票,顯示在今年第3季金融市場出現大波動後,投資人投資行為確實更趨於保守。
雖然民眾大都認為台灣房價未來會續跌,但在全球經濟不景氣下,從本季宅指數來看,認同「不動產」保值的比重(27.7%)比「保留現金」(27.6%)多0.1個百分點,仍居抗跌保值理財商品之冠。中信房屋副總經理劉天仁表示,這顯示在經濟不景氣,各國貨幣競相貶值時(美元除外),不動產仍是民眾認為最能夠保值的產品。
中信宅指數昨(24)日公布最新調查,第3季有計畫購屋者中「首購族」比例來到6成,創下歷年新高,顯示自住需求仍強;目前房市交易低迷主因在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距高達3成!
中信房屋董事長鄭余正全預估,2015年全年移轉量只有約25.5∼27.5萬棟,直逼2001年25.9萬棟低點,明年移轉數量將是決戰點,預估2016年為探底回升格局。
根據中信宅指數調查顯示,2年內有購屋計畫的民眾僅40.1%,較上季下滑7.9個百分點,為歷年最低;但本季有購屋意願的民眾當中,「首購族」占比較上一季上升7個百分點,來到6成大關創歷年新高,顯示台灣房市剛性需求仍在。
不過,受整體大環境不景氣,及房價修正氛圍影響,首購族的購屋預算與上一季相比,下跌102萬。
此外,中信房屋也對旗下加盟店調查發現,目前房市低迷主因是買賣雙方對房價認知的差異太大所致,買方以實價登錄8折出價,賣方則以實價加1成開價,雙方有高達3成的議價空間,買賣雙方需要有一段「磨合期」來達成共識。
鄭余正全表示,今年全年移轉量約27.5萬棟,但若第4季旺季不旺,移轉量恐將回至2001年25.9萬棟水準,跌破M頭型態;而政策面是否願高抬貴手,將影響後續房市表現,而明年將是決戰點,預估2016將探底反彈。
中信房屋副總劉天仁指出,房地合一稅拍板後,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降低,房市理應回溫,但因為適逢2016總統及立委大選,房市受到選舉排擠,導致市場焦點轉移,台灣房市的「拐點」因此而延後。
交叉比對宅指數與中信房屋加盟店的調查,多數民眾與加盟店認為,此波房價修正可望在明年落底,而2年內有購屋計畫的受訪者也回升了3.2%,時間上與房價落底的預測符合。
劉天仁認為,房市落底不代表谷底反彈,如果是U型底,要等待多久才會回升是一個變數;現在對市場的預期是在2016年落底,對購屋人而言反而是進場看屋的一個明確訊號,因為房地產永遠是看下一波,下一波才是決定房價漲跌關鍵。
中信房屋董事長鄭余正全預估,2015年全年移轉量只有約25.5∼27.5萬棟,直逼2001年25.9萬棟低點,明年移轉數量將是決戰點,預估2016年為探底回升格局。
根據中信宅指數調查顯示,2年內有購屋計畫的民眾僅40.1%,較上季下滑7.9個百分點,為歷年最低;但本季有購屋意願的民眾當中,「首購族」占比較上一季上升7個百分點,來到6成大關創歷年新高,顯示台灣房市剛性需求仍在。
不過,受整體大環境不景氣,及房價修正氛圍影響,首購族的購屋預算與上一季相比,下跌102萬。
此外,中信房屋也對旗下加盟店調查發現,目前房市低迷主因是買賣雙方對房價認知的差異太大所致,買方以實價登錄8折出價,賣方則以實價加1成開價,雙方有高達3成的議價空間,買賣雙方需要有一段「磨合期」來達成共識。
鄭余正全表示,今年全年移轉量約27.5萬棟,但若第4季旺季不旺,移轉量恐將回至2001年25.9萬棟水準,跌破M頭型態;而政策面是否願高抬貴手,將影響後續房市表現,而明年將是決戰點,預估2016將探底反彈。
中信房屋副總劉天仁指出,房地合一稅拍板後,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降低,房市理應回溫,但因為適逢2016總統及立委大選,房市受到選舉排擠,導致市場焦點轉移,台灣房市的「拐點」因此而延後。
交叉比對宅指數與中信房屋加盟店的調查,多數民眾與加盟店認為,此波房價修正可望在明年落底,而2年內有購屋計畫的受訪者也回升了3.2%,時間上與房價落底的預測符合。
劉天仁認為,房市落底不代表谷底反彈,如果是U型底,要等待多久才會回升是一個變數;現在對市場的預期是在2016年落底,對購屋人而言反而是進場看屋的一個明確訊號,因為房地產永遠是看下一波,下一波才是決定房價漲跌關鍵。
今(14)日開始進入農曆「鬼月」,也是房市交易清淡的月分,房仲業者統計,自2011年來鬼月前後六都買賣移轉棟數資料顯示,北市、桃園市最不受傳統習俗影響,4年來鬼月期間買賣移轉棟數僅1年下滑;另其他四都則相反,4年來都僅1年上升,顯示「鬼月」對中南部民眾買房意願影響大於北部。
中信房屋統計近4年來鬼月買賣移轉棟數變化發現,2013、2014年,北市與桃園市鬼月期間買賣移轉不減反增,且增幅分別逾12%及7%;但同樣位處北部的新北市,近3年鬼月期間的買賣移轉下滑2.4%∼10.5%,僅2011年成長6.6%。
至於台中、台南、高雄3大都會區近4年鬼月的買賣移轉棟數,期間僅有1年逆勢成長,其餘3年皆下滑,呈現跌多漲少的現象。
《好房網》也統計近2年北市墓地周邊宅的住宅成交均價,受房市由翻多轉空影響,福地周邊住宅房價出現18.5∼3%的跌幅。其中,大安區臥龍街單坪64.7萬,是全台北最貴的福地宅,但相較去年住宅均價單坪76.7萬元,年減幅高達18.5%,也是價跌最多的福地宅。
而辛亥路四段周邊福地宅,因政府遷葬政策,當地公墓陸續遷移,房價不跌反漲、年增幅達5.6%。
中信房屋副總劉天仁表示,中南部民眾受「鬼月不適合買房」的傳統印象較為深刻,對鬼月的敏感程度遠高於北部,不過隨著時代越來越進步,未來鬼月對於房市的影響效果將會越來越小,購屋者出手與否,主要還是在於有沒有看到喜愛的物件,以及價格是否合理。
中信房屋統計近4年來鬼月買賣移轉棟數變化發現,2013、2014年,北市與桃園市鬼月期間買賣移轉不減反增,且增幅分別逾12%及7%;但同樣位處北部的新北市,近3年鬼月期間的買賣移轉下滑2.4%∼10.5%,僅2011年成長6.6%。
至於台中、台南、高雄3大都會區近4年鬼月的買賣移轉棟數,期間僅有1年逆勢成長,其餘3年皆下滑,呈現跌多漲少的現象。
《好房網》也統計近2年北市墓地周邊宅的住宅成交均價,受房市由翻多轉空影響,福地周邊住宅房價出現18.5∼3%的跌幅。其中,大安區臥龍街單坪64.7萬,是全台北最貴的福地宅,但相較去年住宅均價單坪76.7萬元,年減幅高達18.5%,也是價跌最多的福地宅。
而辛亥路四段周邊福地宅,因政府遷葬政策,當地公墓陸續遷移,房價不跌反漲、年增幅達5.6%。
中信房屋副總劉天仁表示,中南部民眾受「鬼月不適合買房」的傳統印象較為深刻,對鬼月的敏感程度遠高於北部,不過隨著時代越來越進步,未來鬼月對於房市的影響效果將會越來越小,購屋者出手與否,主要還是在於有沒有看到喜愛的物件,以及價格是否合理。
公共住宅政策備受考驗,一項最新調查指出,有超過7成民眾即使符合條件也不願購買公共住宅,當中有逾5成的民眾願意考慮「以租代買」;中信房屋副總劉天仁表示,出租型態的公共住宅是較可行的道路,且目前地上權住宅產品並不便宜,每年又要收取3%∼5%的地租,出租型公共住宅遠優於地上權住宅。
中信房屋一項針對公共住宅的最新民調指出,高達74.1%的民眾表態,即使自己有資格申購公共住宅,也不會考慮入手,當中有56.9%的民眾,因面對高房價,已經有「有得住不必一定要買屋」的想法,願意「以租代買」。
另外,有31.5%的民眾認為如果工程品質不佳,寧可用租的也不要去買;25.4%的民眾則表示不必辛苦購買品質差的公共住宅,願意等待出租社會住宅;17.2%民眾則擔心會被貼上標籤,住戶素質不好,房價若下修一定比一般正常住宅快,風險偏高。
而日前營建署才宣布要推動地上權型態的「青年生活住宅」構想,中信房屋副總劉天仁認為,出租型態的公共住宅,是目前最可行的道路,且就現行制度面來看,對於想要住進公共住宅的民眾而言,同樣要繳付租金,單純的出租住宅,比起地上權住宅,是要來得划算的。
他指出,目前地上權住宅售價雖比一般房屋售價低2∼3成,表面看是便宜,但因為地租收取的方式不合理,因此,現在的地上權住宅太貴,合理價格應為一般房屋售價的5∼6成。
劉天仁分析,住戶每年須繳交的地租,按目前市面上的地上權產品,是按照公告地價3%∼5%來計算,而公告地價逐步朝接近市價的方向調高,每年愈付愈多,等於是購屋人開給政府一張空白的支票來支付地租,對購屋人來說是一個不可估算的成本,是變相的定時炸彈。
反觀自用住宅地價稅率,只有申報地價的千分之二(申報地價為公告地價的80%∼120%),也就是0.2%,比起市面上的地上權產品每年要繳公告地價3%∼5%地租低很多。
中信房屋一項針對公共住宅的最新民調指出,高達74.1%的民眾表態,即使自己有資格申購公共住宅,也不會考慮入手,當中有56.9%的民眾,因面對高房價,已經有「有得住不必一定要買屋」的想法,願意「以租代買」。
另外,有31.5%的民眾認為如果工程品質不佳,寧可用租的也不要去買;25.4%的民眾則表示不必辛苦購買品質差的公共住宅,願意等待出租社會住宅;17.2%民眾則擔心會被貼上標籤,住戶素質不好,房價若下修一定比一般正常住宅快,風險偏高。
而日前營建署才宣布要推動地上權型態的「青年生活住宅」構想,中信房屋副總劉天仁認為,出租型態的公共住宅,是目前最可行的道路,且就現行制度面來看,對於想要住進公共住宅的民眾而言,同樣要繳付租金,單純的出租住宅,比起地上權住宅,是要來得划算的。
他指出,目前地上權住宅售價雖比一般房屋售價低2∼3成,表面看是便宜,但因為地租收取的方式不合理,因此,現在的地上權住宅太貴,合理價格應為一般房屋售價的5∼6成。
劉天仁分析,住戶每年須繳交的地租,按目前市面上的地上權產品,是按照公告地價3%∼5%來計算,而公告地價逐步朝接近市價的方向調高,每年愈付愈多,等於是購屋人開給政府一張空白的支票來支付地租,對購屋人來說是一個不可估算的成本,是變相的定時炸彈。
反觀自用住宅地價稅率,只有申報地價的千分之二(申報地價為公告地價的80%∼120%),也就是0.2%,比起市面上的地上權產品每年要繳公告地價3%∼5%地租低很多。
房地合一課稅傾向「捉大放小」,此舉已讓首購族購屋信心增加,根據中信房屋調查統計,目前有購屋意願者,以首購族占比近6成居冠,其中「自用」比重更超過6成,創調查以來新高。中信房屋副總劉天仁表示,單月2.6萬棟交易量是房市支撐線,若房地合一政策上半年能定案,預估全年交易量可回升至37萬棟。
中信房屋昨(19)日公布第1季宅指數調查報告,因房地合一朝輕稅版,首購族購屋信心提升,在有購屋計畫的受訪者中,「首購族」占57.3%最高,已連續3季走揚,並創下宅指數2009年第1季調查以來次高記錄;而購屋目的以「自用」為主占62.2%(不包括買給父母、子女用),更創下調查以來新高。
此外調查也顯示,有34.9%民眾看跌未來房價,比重與上季持平;但有高達39.7%認為房價持平,房價看漲民眾則由上季的25.9%,大幅下滑至本季的15.3%,整體而言,大多數民眾認為房價為持平但偏跌走勢。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以來「不動產」一直是民眾抗跌保值的第一選擇,此次調查「不動產」雖仍居首位,但比重已由上季的36.8%下滑至本季的32.1%。
劉天仁表示,今年房市面臨1992年以來的M頭防守點,2014年全國移轉棟數32萬棟,與1992年的31.3萬棟接近,若以12個月平均來看,單月需達2.6萬棟;換句話說,若未能達此數量,房市交易將一蹶不振,今年第1季決戰關鍵仍是單月能否守住2.6萬棟,這是房市發展的支撐線。劉天仁認為若稅改能在上半年定案,預估全年交易量可回升至37萬棟。
中信房屋昨(19)日公布第1季宅指數調查報告,因房地合一朝輕稅版,首購族購屋信心提升,在有購屋計畫的受訪者中,「首購族」占57.3%最高,已連續3季走揚,並創下宅指數2009年第1季調查以來次高記錄;而購屋目的以「自用」為主占62.2%(不包括買給父母、子女用),更創下調查以來新高。
此外調查也顯示,有34.9%民眾看跌未來房價,比重與上季持平;但有高達39.7%認為房價持平,房價看漲民眾則由上季的25.9%,大幅下滑至本季的15.3%,整體而言,大多數民眾認為房價為持平但偏跌走勢。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以來「不動產」一直是民眾抗跌保值的第一選擇,此次調查「不動產」雖仍居首位,但比重已由上季的36.8%下滑至本季的32.1%。
劉天仁表示,今年房市面臨1992年以來的M頭防守點,2014年全國移轉棟數32萬棟,與1992年的31.3萬棟接近,若以12個月平均來看,單月需達2.6萬棟;換句話說,若未能達此數量,房市交易將一蹶不振,今年第1季決戰關鍵仍是單月能否守住2.6萬棟,這是房市發展的支撐線。劉天仁認為若稅改能在上半年定案,預估全年交易量可回升至37萬棟。
中信房屋「宅指數」調查顯示,35%民眾看跌明年房價,更有高達74%民眾認為,房地合一稅影響購屋意願。副總經理劉天仁表示,房地合一稅直接影響民眾購屋意願,比例遠高於「銀行對第二屋限貸」、「升息」、「豪宅稅」、「奢侈稅」、「囤房稅」等政府近年使用的打房手段。
董事長鄭余正全表示,財政部選後持續推動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現階段在政策不明之下,房地合一稅仍是影響民眾購屋意願的最大因素。此外,國內房產在政府打房動作不斷,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續影響下,投資資金轉流向海外置產,這次的調查顯示,民眾在考慮海外投資地點做投資時,日本地區名列前茅,多數民眾亦認為,海外置產「政經局勢穩定,對台灣人是否友善」比「投資報酬率高低」重要,顯示風險評估大於報酬率高低。
鄭余正全說,明年由於政府延續打房措施,加上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等稅制改革,不動產市場難望大幅轉好。
董事長鄭余正全表示,財政部選後持續推動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現階段在政策不明之下,房地合一稅仍是影響民眾購屋意願的最大因素。此外,國內房產在政府打房動作不斷,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續影響下,投資資金轉流向海外置產,這次的調查顯示,民眾在考慮海外投資地點做投資時,日本地區名列前茅,多數民眾亦認為,海外置產「政經局勢穩定,對台灣人是否友善」比「投資報酬率高低」重要,顯示風險評估大於報酬率高低。
鄭余正全說,明年由於政府延續打房措施,加上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等稅制改革,不動產市場難望大幅轉好。
中信房屋調查顯示,「2年內有購屋計畫」民眾比例為44.4%、創 5年來新低;其中,半年內想進場買房的民眾比率更僅2%,中信房屋 副總劉天仁認為,房市買氣已瀕臨潰散邊緣,預估今年第4季房市將 「量縮價疲」,房市是否硬著陸,端看政府政策而定。
根據中信房屋第3季「宅指數」調查顯示,「2年內有購屋計畫」的 受訪者占44.4%,較上季的48.6%下降了4.2百分點,這結果也是宅 指數自2009年第1季調查5年以來表現最低。
進一步分析,「1∼2年內」願意進場購屋比例為32.3%最高,而短 線「3個月到半年內」想進場的買方減少最多,由上季的4.2%下跌至 本季的2%;至於極短線「3個月內」想買房的只剩1%。
在購屋預算方面,本季民眾北市購屋預算為1102萬,較上季的123 9萬減少了137萬,減幅達11%,創下2年以來新低;另外,新北市的 購屋預算也從第2季的1051萬,下降到本季959萬,總計減少92萬;而 桃園縣市更是一口氣下修161萬,為預算下修最大地區。
劉天仁表示,儘管打房政策已嚇跑短線資金,但政府政策對於經濟 火車頭的房地產業仍未見鬆手,按照以往經驗,單月買賣移轉棟數低 於2.5萬件,就代表房市不景氣,今年8月買賣移轉棟數只有2.4萬餘 件,目前房市買氣已在瀕臨潰散邊緣。
劉天仁進一步指出,年底適逢大選,打房政策接續不斷,加上央行 也有升息的考量,預料今年第4季房市呈現「量縮價疲」,房市面臨 反轉關鍵,房市是否硬著陸端看「政府政策」。
永慶房產集團總經理葉凌棋則表示,1年以來政策房市調控的結果 造成買氣不振,從買賣移轉棟數來看,房市交易量嚴重萎縮,今年前 8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件數僅21萬6680件,較去年同期衰退11.6%, 預估今年全年交易量將寫下2003年SARS以來11年同期新低。信義房屋 企研室經理蘇啟榮認為,調查受訪者3個月的購屋意願時間可能太短 ,不過這也反映出民眾對目前房市謹慎、保守的心態。
根據中信房屋第3季「宅指數」調查顯示,「2年內有購屋計畫」的 受訪者占44.4%,較上季的48.6%下降了4.2百分點,這結果也是宅 指數自2009年第1季調查5年以來表現最低。
進一步分析,「1∼2年內」願意進場購屋比例為32.3%最高,而短 線「3個月到半年內」想進場的買方減少最多,由上季的4.2%下跌至 本季的2%;至於極短線「3個月內」想買房的只剩1%。
在購屋預算方面,本季民眾北市購屋預算為1102萬,較上季的123 9萬減少了137萬,減幅達11%,創下2年以來新低;另外,新北市的 購屋預算也從第2季的1051萬,下降到本季959萬,總計減少92萬;而 桃園縣市更是一口氣下修161萬,為預算下修最大地區。
劉天仁表示,儘管打房政策已嚇跑短線資金,但政府政策對於經濟 火車頭的房地產業仍未見鬆手,按照以往經驗,單月買賣移轉棟數低 於2.5萬件,就代表房市不景氣,今年8月買賣移轉棟數只有2.4萬餘 件,目前房市買氣已在瀕臨潰散邊緣。
劉天仁進一步指出,年底適逢大選,打房政策接續不斷,加上央行 也有升息的考量,預料今年第4季房市呈現「量縮價疲」,房市面臨 反轉關鍵,房市是否硬著陸端看「政府政策」。
永慶房產集團總經理葉凌棋則表示,1年以來政策房市調控的結果 造成買氣不振,從買賣移轉棟數來看,房市交易量嚴重萎縮,今年前 8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件數僅21萬6680件,較去年同期衰退11.6%, 預估今年全年交易量將寫下2003年SARS以來11年同期新低。信義房屋 企研室經理蘇啟榮認為,調查受訪者3個月的購屋意願時間可能太短 ,不過這也反映出民眾對目前房市謹慎、保守的心態。
中信房屋昨(26)日發布最新宅指數,調查顯示有高達近4成民眾認為,政策影響力已經超越市場供需以及景氣變化,未來房價漲跌將看政府臉色。
此外,民眾購屋意願更創下5年來新低;而被央行新納入管制區域的五股,也名列民眾認為下半年房價最可能下修第2名,僅次於淡海新市鎮。
中信房屋昨日發布報告,針對政府打房但房價仍居高不下,有39. 8%民眾認為持有稅太輕是主因;也有37.9%民眾認為房市政策失靈,公告現值、地價調升反助漲土地價格飆漲;整體而言,近4成民眾仍認為未來房價漲跌要看政府態度。
調查也顯示,「2年內有購屋計畫」的民眾占48.6%,較上季的50 .4%下降了1.8%,是宅指數自2009年第1季調查以來,購屋意願最低的一次,顯見民眾進場意願明顯轉趨保守。
調查顯示,有24.5%的人認為「淡海新市鎮」將是下半年房價最可能下修區域的第1名;而央行新納入管制區域的五股,有19%民眾也認為「五股洲子洋重畫區」房價會下修,高居排名榜第2名。
宅指數進一步分析,北市首購族購屋預算從上季的1,091萬元,下滑到本季的1,000萬元;至於2次購屋的換屋族及投資買盤,購屋預算也從上季的1,827萬元降到本季的1,455萬元,意味下半年1,500萬元以內的低總價產品才是市場主力。
但新北市首購族購屋預算,反由上季的804萬上升至本季的839萬,桃園縣市也由566萬增加至628萬,高雄市則由514萬增加至566萬,顯示北市之外的首購族追價意願較濃厚。
此外,民眾購屋意願更創下5年來新低;而被央行新納入管制區域的五股,也名列民眾認為下半年房價最可能下修第2名,僅次於淡海新市鎮。
中信房屋昨日發布報告,針對政府打房但房價仍居高不下,有39. 8%民眾認為持有稅太輕是主因;也有37.9%民眾認為房市政策失靈,公告現值、地價調升反助漲土地價格飆漲;整體而言,近4成民眾仍認為未來房價漲跌要看政府態度。
調查也顯示,「2年內有購屋計畫」的民眾占48.6%,較上季的50 .4%下降了1.8%,是宅指數自2009年第1季調查以來,購屋意願最低的一次,顯見民眾進場意願明顯轉趨保守。
調查顯示,有24.5%的人認為「淡海新市鎮」將是下半年房價最可能下修區域的第1名;而央行新納入管制區域的五股,有19%民眾也認為「五股洲子洋重畫區」房價會下修,高居排名榜第2名。
宅指數進一步分析,北市首購族購屋預算從上季的1,091萬元,下滑到本季的1,000萬元;至於2次購屋的換屋族及投資買盤,購屋預算也從上季的1,827萬元降到本季的1,455萬元,意味下半年1,500萬元以內的低總價產品才是市場主力。
但新北市首購族購屋預算,反由上季的804萬上升至本季的839萬,桃園縣市也由566萬增加至628萬,高雄市則由514萬增加至566萬,顯示北市之外的首購族追價意願較濃厚。
全台擁有房仲店頭逾半市占率、房屋交易額近四成的八大房仲分析明年房市,普遍認為政策是否加重打炒房力道、年底選舉與利率走勢等,影響房市最鉅,第2季則是房價轉折的重要觀察點。
各房仲普遍認為,政策性打炒房、查稅、金檢,已造成買方觀望,明年下半年還有選舉因素,預估明年交易量難以維持今年水準。至於重要的觀察點則在第2季,主因明年重頭戲的329檔期,各項政策預計會觀察第1季實際市況來修正或決定推出時間。
中信房屋董事長鄭余正全表示,景氣、打房、升息、選舉等四大變數干擾,明年房市的總體交易量預估將較今年36.6萬件小幅修正3%,下探35萬至35.5萬件。
在房價方面,主要房仲均認為,在充沛的資金支撐下,明年房價難見明顯回檔,沿著捷運路網或即將完工的重大交通建設投資,仍是不動產增值、保值的不敗法則。另外,因選舉釋出的建設利多,也值得觀察。這一、二年大型建商紛南下獵地,大台北以外房價基期相對低的地區、低總價產品,會有較高的機會出現房價補漲。
台灣房屋營運目標總經理周鶴鳴認為,熱錢避險使具稀有性的豪宅,成為資金停泊港口,在房價M型化趨勢下,高價產品價漲、中價產品盤整,超級豪宅與庶民屋脫鉤;住商不動產總經理陳錫琮則指出,房市多頭已經已走11年,民眾實質所得並未提升,購買力很難明顯增加,難以再大幅推升房價,產品力與品牌性將成決勝關鍵。
各房仲普遍認為,政策性打炒房、查稅、金檢,已造成買方觀望,明年下半年還有選舉因素,預估明年交易量難以維持今年水準。至於重要的觀察點則在第2季,主因明年重頭戲的329檔期,各項政策預計會觀察第1季實際市況來修正或決定推出時間。
中信房屋董事長鄭余正全表示,景氣、打房、升息、選舉等四大變數干擾,明年房市的總體交易量預估將較今年36.6萬件小幅修正3%,下探35萬至35.5萬件。
在房價方面,主要房仲均認為,在充沛的資金支撐下,明年房價難見明顯回檔,沿著捷運路網或即將完工的重大交通建設投資,仍是不動產增值、保值的不敗法則。另外,因選舉釋出的建設利多,也值得觀察。這一、二年大型建商紛南下獵地,大台北以外房價基期相對低的地區、低總價產品,會有較高的機會出現房價補漲。
台灣房屋營運目標總經理周鶴鳴認為,熱錢避險使具稀有性的豪宅,成為資金停泊港口,在房價M型化趨勢下,高價產品價漲、中價產品盤整,超級豪宅與庶民屋脫鉤;住商不動產總經理陳錫琮則指出,房市多頭已經已走11年,民眾實質所得並未提升,購買力很難明顯增加,難以再大幅推升房價,產品力與品牌性將成決勝關鍵。
中信房屋發布第4季「宅指數」調查,北市本季購屋預算為1,323萬元,創下歷次調查以來的新高,有鑒於雙北市房價高漲,有超過6成的民眾考慮轉進高雄及新竹縣市購屋。中信房屋董事長鄭余正全認為,在景氣、打房、升息的3大變數干擾下,明年房市總體交易量預估將較今年小幅修正3%,買賣移轉棟數仍可望維持在35萬件的基本盤。
根據中信房屋宅指數各縣市的「購屋預算」調查發現,北市本季購屋預算為1,323萬元,較上季的1,181萬元,多增加了142萬元,創下歷次調查以來的新高;新北市由上季的892萬元增加到988萬元。
由於雙北房價居高不下,「宅指數」調查在2年內有進場意願的首購族中,以高雄市的買方進場意願最高,比率達65.68%,排名第1;新竹縣/市比率為64.53%,排名第2;而台南則以57.6%比率排名第 3。
鄭余正全表示,同樣的預算首購族在高雄能買到3房新屋,在台北只能買到小坪數產品,所以年輕人的購屋意願高雄勝雙北;此外,新竹竹科地區,由於所得較高,且中古屋單價仍在1∼2字頭間,所以首購族進場意願本季高居第2。
此外,調查中也顯示,「景氣表現」、「政府打房」、「央行升息」為影響明年房市變化,前3大最大干擾變數。鄭余正全認為,明年房價表現上,精華區的北市預估在正負3%徘徊;而大台北郊區及中南部地區,預計低總價產品仍有5%∼10%的補漲空間,明年房市表現將是「謹慎中帶著樂觀」。
根據中信房屋宅指數各縣市的「購屋預算」調查發現,北市本季購屋預算為1,323萬元,較上季的1,181萬元,多增加了142萬元,創下歷次調查以來的新高;新北市由上季的892萬元增加到988萬元。
由於雙北房價居高不下,「宅指數」調查在2年內有進場意願的首購族中,以高雄市的買方進場意願最高,比率達65.68%,排名第1;新竹縣/市比率為64.53%,排名第2;而台南則以57.6%比率排名第 3。
鄭余正全表示,同樣的預算首購族在高雄能買到3房新屋,在台北只能買到小坪數產品,所以年輕人的購屋意願高雄勝雙北;此外,新竹竹科地區,由於所得較高,且中古屋單價仍在1∼2字頭間,所以首購族進場意願本季高居第2。
此外,調查中也顯示,「景氣表現」、「政府打房」、「央行升息」為影響明年房市變化,前3大最大干擾變數。鄭余正全認為,明年房價表現上,精華區的北市預估在正負3%徘徊;而大台北郊區及中南部地區,預計低總價產品仍有5%∼10%的補漲空間,明年房市表現將是「謹慎中帶著樂觀」。
近期不少民眾資產配置調查都顯示,民眾對於黃金不再熱中,而中信房屋宅指數近期大調查結果,民眾有閒置資金時,投資選項的前3 名分別是買房地產、保留現金及投資型保單,黃金已不再民眾的最愛。
近期房仲業都對第3季民眾資產配置作調查,雖然內容數據多少有些差異,但是「房地產」依然是民眾認為最能保值且是目前最想投資的資產,至於過去盛極一時的黃金投資,民眾熱度已漸退。中信房屋 表示,不過,民眾對黃金喜愛程度還是會隨金價漲跌而增減,如上一季和本季黃金都排名第4,次於房地產、現金以及保險,不過,因金價在這一季略微彈升,使得喜愛黃金的比重從8%提高到10%多。
至於金價後市,天達投顧研究部指出,聯準會暫緩縮減量化寬鬆規模,雖然黃金投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但市場對於今年10月或12月仍可能減碼寬鬆規模的擔憂揮之不去,使得黃金相關投資的漲幅在短暫激情後,近日走勢放緩。雖然聯準會減碼QE3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但短期利空因素已獲舒緩,尤其目前已觀察到黃金期貨投機性的空頭水位已大幅下降、黃金ETF流出速度明顯放緩,可望為黃金相關資產帶來支撐,因此,預料短期仍以區間整理的機會較大。
在今年市場傳言QE可能退場的訊息下,金價今年以來跌逾20%。元大寶來黃金期信基金經理人方立寬表示,QE退場勢在必行,因此這項議題角力上,看空黃金的一方可謂獲勝。
近期房仲業都對第3季民眾資產配置作調查,雖然內容數據多少有些差異,但是「房地產」依然是民眾認為最能保值且是目前最想投資的資產,至於過去盛極一時的黃金投資,民眾熱度已漸退。中信房屋 表示,不過,民眾對黃金喜愛程度還是會隨金價漲跌而增減,如上一季和本季黃金都排名第4,次於房地產、現金以及保險,不過,因金價在這一季略微彈升,使得喜愛黃金的比重從8%提高到10%多。
至於金價後市,天達投顧研究部指出,聯準會暫緩縮減量化寬鬆規模,雖然黃金投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但市場對於今年10月或12月仍可能減碼寬鬆規模的擔憂揮之不去,使得黃金相關投資的漲幅在短暫激情後,近日走勢放緩。雖然聯準會減碼QE3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但短期利空因素已獲舒緩,尤其目前已觀察到黃金期貨投機性的空頭水位已大幅下降、黃金ETF流出速度明顯放緩,可望為黃金相關資產帶來支撐,因此,預料短期仍以區間整理的機會較大。
在今年市場傳言QE可能退場的訊息下,金價今年以來跌逾20%。元大寶來黃金期信基金經理人方立寬表示,QE退場勢在必行,因此這項議題角力上,看空黃金的一方可謂獲勝。
由於房價持續上漲,創市際市場顧問公司和中信房屋針對全台各地區有購屋計畫者購屋預算金額進行分析,民眾購屋預算也向上拉高,想買北市房,民眾平均要準備1,181萬元,較上一季增加60萬元,創近一年來新高!
不僅要買北市房的民眾預算要拉高,連買其他都市房的民眾也要多準備銀子,創市際調查顯示,因為其他都市房價近一季漲得比北市更多,民眾要準備的錢要比上季多出76萬元,如要買新北市房,民眾的預算是892萬元,大台中地區是802萬元等等,這些預算都比上一季平均來得高。
對於想買房的民眾都希望房價快快回檔甚至重挫,但是短期間內,房仲業認為,此一機率不高,中信房屋董事長鄭余正全說,由於第4 季是購屋傳統旺季,有些剛性需要如要結婚、生子等自住型買房會進場,加上美國聯準會暫不會撤QE,房地產被民眾認為最能保值抗跌的資產等,預算台灣房市應是「量增價穩」,看不到有讓房價重挫的原因出現。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也表示,面對QE暫緩退場與低利環境,不少買方認為價格回檔無望,因此願意拉高購屋預算以圓成家夢,不過,若要買進北市屋,其實不一定要在經濟部份勉強自己,利用目前方便的捷運系統作為替代,就能省下相當金額。
舉例來說,透過文湖線將買屋計畫轉進文山區,房價至少比大安區少一半,購屋人也可以輕鬆成家,保有相當的生活品質。
若是堅持要在市中心,徐佳馨建議,選擇較小的坪數或是較高的屋齡,就能用比較低的價格轉進,此外,不少購屋人會將預算砸在複雜裝潢上,不只未來可能因不敷使用而無法為房價加分,反而可能因為不符合買方的需求與品味被作為要求讓價的藉口。
另外,創市際針對2012年Q3∼2013年Q3有購屋計畫者預期房價下殺空間進行分析,發現在「實價登錄」正式上路後,去年第4季超過半數(53%)的受訪者認為房價「能降到開價不到8成」的比率上升了 8.9%,為2009年第3季至今的最高點。
不過,自今年2013年第1季至本季為止認為房價「僅能降到開價的 8成以上」的比率持續上升,本季又較上一季增加了5.7%,顯示購屋議價空間持續減少中,其中又以桃園縣市以及大台中地區的情況最為明顯。
不僅要買北市房的民眾預算要拉高,連買其他都市房的民眾也要多準備銀子,創市際調查顯示,因為其他都市房價近一季漲得比北市更多,民眾要準備的錢要比上季多出76萬元,如要買新北市房,民眾的預算是892萬元,大台中地區是802萬元等等,這些預算都比上一季平均來得高。
對於想買房的民眾都希望房價快快回檔甚至重挫,但是短期間內,房仲業認為,此一機率不高,中信房屋董事長鄭余正全說,由於第4 季是購屋傳統旺季,有些剛性需要如要結婚、生子等自住型買房會進場,加上美國聯準會暫不會撤QE,房地產被民眾認為最能保值抗跌的資產等,預算台灣房市應是「量增價穩」,看不到有讓房價重挫的原因出現。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也表示,面對QE暫緩退場與低利環境,不少買方認為價格回檔無望,因此願意拉高購屋預算以圓成家夢,不過,若要買進北市屋,其實不一定要在經濟部份勉強自己,利用目前方便的捷運系統作為替代,就能省下相當金額。
舉例來說,透過文湖線將買屋計畫轉進文山區,房價至少比大安區少一半,購屋人也可以輕鬆成家,保有相當的生活品質。
若是堅持要在市中心,徐佳馨建議,選擇較小的坪數或是較高的屋齡,就能用比較低的價格轉進,此外,不少購屋人會將預算砸在複雜裝潢上,不只未來可能因不敷使用而無法為房價加分,反而可能因為不符合買方的需求與品味被作為要求讓價的藉口。
另外,創市際針對2012年Q3∼2013年Q3有購屋計畫者預期房價下殺空間進行分析,發現在「實價登錄」正式上路後,去年第4季超過半數(53%)的受訪者認為房價「能降到開價不到8成」的比率上升了 8.9%,為2009年第3季至今的最高點。
不過,自今年2013年第1季至本季為止認為房價「僅能降到開價的 8成以上」的比率持續上升,本季又較上一季增加了5.7%,顯示購屋議價空間持續減少中,其中又以桃園縣市以及大台中地區的情況最為明顯。
中信房屋昨(24)日發布第3季宅指數調查報告,「房地產」連續 19季蟬聯保值抗跌第一選擇,但民眾選擇「保留現金」比例也高達1 9.1%,為近1年來新高。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所長楊家彥表示,雖房地產是相對穩定的投資標的,但房市最大不確定性就是「政府」,各國政府為壓抑房價,將興起一股打房風潮。
中信房屋昨日公布第3季宅指數調查報告指出,最抗跌保值的標的物仍是不動產,比例達43%。至於選擇「保留現金」的比例達19.1%,排名第2,已連2季超越保險及黃金,顯見民眾對未來景氣仍有疑慮,除了投資不動產外,寧願選擇保留更多現金在手上。
調查也顯示,儘管國內今年GDP成長率仍面臨保2壓力,但投資房地產需求卻逆勢創新高,實價登錄後,投資型購屋由2012第2季26.1%,上升至今年第3季35%,廣義投資者(投資/買給父母及子女用)更達到53.3%新高。
從總體經濟層面來看,楊家彥表示,全球經濟成長力道仍悲觀,但 QE一定會退場,在後QE時代,經濟弱成長時代預計將維持相當長的時間,而國際資金到處流竄,將造成區域經濟不穩定。
不過楊家彥認為,台灣是最不怕QE退場的國家,且在熱錢沒地方宣洩出去的情況下,加上美國聯準會減碼後,還要1∼2年才有可能升息下,目前台灣房市將很難看到下滑。
中信房屋昨日公布第3季宅指數調查報告指出,最抗跌保值的標的物仍是不動產,比例達43%。至於選擇「保留現金」的比例達19.1%,排名第2,已連2季超越保險及黃金,顯見民眾對未來景氣仍有疑慮,除了投資不動產外,寧願選擇保留更多現金在手上。
調查也顯示,儘管國內今年GDP成長率仍面臨保2壓力,但投資房地產需求卻逆勢創新高,實價登錄後,投資型購屋由2012第2季26.1%,上升至今年第3季35%,廣義投資者(投資/買給父母及子女用)更達到53.3%新高。
從總體經濟層面來看,楊家彥表示,全球經濟成長力道仍悲觀,但 QE一定會退場,在後QE時代,經濟弱成長時代預計將維持相當長的時間,而國際資金到處流竄,將造成區域經濟不穩定。
不過楊家彥認為,台灣是最不怕QE退場的國家,且在熱錢沒地方宣洩出去的情況下,加上美國聯準會減碼後,還要1∼2年才有可能升息下,目前台灣房市將很難看到下滑。
去年底中信房屋推出房仲首支由真人實事改編的微電影-「小巷裡的愛」,並與花蓮家扶中心合作以觀賞次數做為捐款的數字,推出後在youtube已有超過31萬6千多的觀看人次,因此也帶動了近期房仲爭先仿效風潮,讓微電影熱潮瞬間漫延。中信房屋乘勢再推出第2支微電影-「愛重來」,讓房仲爭相拍攝微電影的話題再次炒熱。
愛重來微電影此次同樣搭配公益捐款活動,消費者只要上網搜尋愛重來或直接由官網點選,每次觀賞中信房屋將捐出1元回家基金給台灣世界展望會,幫助寄養家庭的孩子一圓回家的夢(勸募許可文號-內授中社字第1015004380號)。
愛重來微電影此次同樣搭配公益捐款活動,消費者只要上網搜尋愛重來或直接由官網點選,每次觀賞中信房屋將捐出1元回家基金給台灣世界展望會,幫助寄養家庭的孩子一圓回家的夢(勸募許可文號-內授中社字第1015004380號)。
根據中信房屋最新宅指數調查,受到投資桃園房市買盤回流新北市購屋,本季新北市投資比重,由上季的31.48%上升至42.86%,高居六大都會區之首,購屋預算由842萬元增加至860萬元。
中信房屋董事長鄭余正全指出,若以購屋目的「投資需求」比例觀察,桃園地區在去年第4季創下50%的史上新高後,在主管機關關切下,連2季下滑,本季跌至29.17%,桃園房市投資熱潮有降溫跡象。
相對本季新北市的投資需求比例,由31.48%上升至42.86%,排名高居六大都會區之首;台中、台南、高雄,投資買盤相對穩定維持在 3成以上。
至於「購屋價位」方面,台北市受買盤外移新北郊區購屋影響,購屋預算從前季1,136萬元,小幅下跌至1,121萬元;新北市受惠郊區補漲效應,加桃園房市買盤回籠新北購屋,本季購屋預算則從842萬元小幅上漲至860萬元。
至於家庭收入與買房關係,鄭余正全表示,本季家庭月收入8萬元以上買方中,以月收入16萬元以上族群,進場意願增幅最多,由上季 10.7%上升至本季14.2%,增加3.5個百分點;月收入8∼12萬族群,則由32.2%微幅增加至32.8%。
中信房屋董事長鄭余正全指出,若以購屋目的「投資需求」比例觀察,桃園地區在去年第4季創下50%的史上新高後,在主管機關關切下,連2季下滑,本季跌至29.17%,桃園房市投資熱潮有降溫跡象。
相對本季新北市的投資需求比例,由31.48%上升至42.86%,排名高居六大都會區之首;台中、台南、高雄,投資買盤相對穩定維持在 3成以上。
至於「購屋價位」方面,台北市受買盤外移新北郊區購屋影響,購屋預算從前季1,136萬元,小幅下跌至1,121萬元;新北市受惠郊區補漲效應,加桃園房市買盤回籠新北購屋,本季購屋預算則從842萬元小幅上漲至860萬元。
至於家庭收入與買房關係,鄭余正全表示,本季家庭月收入8萬元以上買方中,以月收入16萬元以上族群,進場意願增幅最多,由上季 10.7%上升至本季14.2%,增加3.5個百分點;月收入8∼12萬族群,則由32.2%微幅增加至32.8%。
春節預售屋買氣熱絡,建商乘勝追擊,據信義代銷調查,今年329檔期提前至2月開打,台北市推案量達1,100億元,新北市也有750億元,雙北市329檔期案量達1,850億元,直逼奢侈稅前市場1,900億至2,200億的均量。
台中今年329推案量估計有45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近30%;高雄房市受惠去年補漲效應,不少閒置空地紛紛投入開發,估計329檔期推案量為470億元,將比去年同期成長;合計北中南四大都會區推案量達2,770億元,顯示房市處於回溫階段。
房市春節買氣回籠,大台北地區過年期間各大案場看屋組數較過年前增加20%,信義代銷研展組經理林朝昌表示,去年房市在全球景氣不佳、政策干擾下,市場信心不足,買盤卻步觀望、量能萎縮,反觀房價卻未見明顯下跌,加上實價公開,買方對房價較有認知,先前受壓抑的買盤近期紛紛出籠,輔以全球景氣復甦有望,推升預售屋銷售奏凱歌。
不少329檔期才會公開的新案,媒體廣告宣傳已經提前至2月開打。
【記者陳美玲/台北報導】過年期間預售屋一手市場買氣活絡,中信房屋副總經理劉天仁認為,將可帶動接下來中古屋市場銷售,若329檔順利開紅盤,今年房市量能可望逐季墊高,價、量料將同步成長5%。
台中今年329推案量估計有45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近30%;高雄房市受惠去年補漲效應,不少閒置空地紛紛投入開發,估計329檔期推案量為470億元,將比去年同期成長;合計北中南四大都會區推案量達2,770億元,顯示房市處於回溫階段。
房市春節買氣回籠,大台北地區過年期間各大案場看屋組數較過年前增加20%,信義代銷研展組經理林朝昌表示,去年房市在全球景氣不佳、政策干擾下,市場信心不足,買盤卻步觀望、量能萎縮,反觀房價卻未見明顯下跌,加上實價公開,買方對房價較有認知,先前受壓抑的買盤近期紛紛出籠,輔以全球景氣復甦有望,推升預售屋銷售奏凱歌。
不少329檔期才會公開的新案,媒體廣告宣傳已經提前至2月開打。
【記者陳美玲/台北報導】過年期間預售屋一手市場買氣活絡,中信房屋副總經理劉天仁認為,將可帶動接下來中古屋市場銷售,若329檔順利開紅盤,今年房市量能可望逐季墊高,價、量料將同步成長5%。
2012年台灣CCIM不動產論壇昨(12)日針對台灣住宅不動產市場指出,北市住宅仍有7.8萬戶的供給缺口,使得房價下跌不易;此外,因毛租金資本化率不斷下修,投資者置產由收益目的轉為保值需求,而明年政策仍是影響房價最大的風險因素。
中信房屋中壢SOGO加盟店總經理莊智如昨日在CCIM論壇上表示,從全國買賣移轉棟數來看,去年6月奢侈稅後呈現逐月下滑,在今年2月觸底至1.8萬棟後,開始逐月反彈至3萬棟以上,8月因實價登錄又下滑至2.5萬棟,10月因季節性需求雖反彈至2.8萬棟,但11月因比價觀望效應下成交量又下滑,預估全年約32.5萬棟,年衰退10%。
為何經濟成長率下滑、房市成交量萎縮,但房價卻持續走揚。莊智如表示,從雙北市供給需求面來看就可窺知一二。
根據統計,台北市今年住宅總需求約100萬戶,但住宅庫存量約92 .4萬戶,需求缺口尚有7.8萬戶,住宅供給率為92.19%,在供不應求下,北市房價自然跌不下來。
新北市今年住宅總需求約143.7萬戶,但住宅庫存量約150萬戶,超額供給約7.2萬戶,住宅供給率為105.02%。莊智如認為,新北市超額供給5.02%仍在合理範圍內,因此房價也沒有泡沫化的疑慮。
她進一步分析,在低利率環境下,市場資金仍多,在其他金融商品表現不如預期下,資金在通膨考量下仍轉進不動產市場,儘管目前毛租金資本化率僅1.7%,但置產的投資者因持有成本低,心態上已由收益目的轉為保值需求,並期待景氣回溫後的資本利得。
在購屋用途上,台北市有超過7成比重為自住,新北市自住比例也高達61.3%,而近期利多不斷的桃園市,今年第3季投資比重已來到 40.4%,較去年同期成長2倍,創奢侈稅以來的新高。
中信房屋中壢SOGO加盟店總經理莊智如昨日在CCIM論壇上表示,從全國買賣移轉棟數來看,去年6月奢侈稅後呈現逐月下滑,在今年2月觸底至1.8萬棟後,開始逐月反彈至3萬棟以上,8月因實價登錄又下滑至2.5萬棟,10月因季節性需求雖反彈至2.8萬棟,但11月因比價觀望效應下成交量又下滑,預估全年約32.5萬棟,年衰退10%。
為何經濟成長率下滑、房市成交量萎縮,但房價卻持續走揚。莊智如表示,從雙北市供給需求面來看就可窺知一二。
根據統計,台北市今年住宅總需求約100萬戶,但住宅庫存量約92 .4萬戶,需求缺口尚有7.8萬戶,住宅供給率為92.19%,在供不應求下,北市房價自然跌不下來。
新北市今年住宅總需求約143.7萬戶,但住宅庫存量約150萬戶,超額供給約7.2萬戶,住宅供給率為105.02%。莊智如認為,新北市超額供給5.02%仍在合理範圍內,因此房價也沒有泡沫化的疑慮。
她進一步分析,在低利率環境下,市場資金仍多,在其他金融商品表現不如預期下,資金在通膨考量下仍轉進不動產市場,儘管目前毛租金資本化率僅1.7%,但置產的投資者因持有成本低,心態上已由收益目的轉為保值需求,並期待景氣回溫後的資本利得。
在購屋用途上,台北市有超過7成比重為自住,新北市自住比例也高達61.3%,而近期利多不斷的桃園市,今年第3季投資比重已來到 40.4%,較去年同期成長2倍,創奢侈稅以來的新高。
實價揭露將滿1個月,中信房屋觀察,雙北市房價走勢出現兩樣情,北市平均開價及成交單價10月初至上周呈現逐步下滑趨勢,反觀新北市價格卻逐步走揚。專家預估,第2波實價本周五(16日)公布後,北市成交價將在54、55萬元盤整,新北市則啟動補漲行情。
實價登錄上路後,內政部自10月16日起首度公布實價資訊,至本月16日起第2波實價資訊也將公布。
據中信房屋內部成交資料統計,實價公布前,台北市屋主10月前半個月的平均開價1,878萬元,實價公布後,統計11月前9天,賣方平均開價已降至1,805萬元,屋主前後不同時期開價降了4%;成交單價也從每坪55.73萬元降至54.09萬元,降幅約3%。
北市實價揭露前後,議價空間雖無明顯變化,但有收斂趨勢、從14.67%往14.44%靠攏;去化天數方面,從原先79.47天,縮短約4天、降至75.63天,顯示政府公布實價後,有助買賣雙方交易速度縮短。
相較之下,新北市的平均開價及成交單價卻出現上漲,屋主10月前半個月的平均開價,從1,075萬元微揚4.28%至11月前9天的1,121萬元;實際成交價從實價公布前每坪25.56萬元,上漲1.84%至26.03萬元。議價空間則從公布前的13.12%往13.43%貼近、有擴大趨勢。
中信房屋研究發展室副理廖鴻箕表示,由於北市房價仍高不可攀,新北市在價格相對較低下,市場出現補漲的預期心理,導致屋主開價上調、議價空間擴大趨勢。
【記者何醒邦/台北報導】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政策本周滿月,已有1.8萬筆交易上線供查詢,但並非所有申報案件全都露,被外界質疑樣本數過少。內政部本周五(16日)將公布第2批實價登錄資訊,地政司官員表示,未來將揭露更多交易案件資訊,並以揭露八成以上交易案件為目標。
實價登錄上路後,內政部自10月16日起首度公布實價資訊,至本月16日起第2波實價資訊也將公布。
據中信房屋內部成交資料統計,實價公布前,台北市屋主10月前半個月的平均開價1,878萬元,實價公布後,統計11月前9天,賣方平均開價已降至1,805萬元,屋主前後不同時期開價降了4%;成交單價也從每坪55.73萬元降至54.09萬元,降幅約3%。
北市實價揭露前後,議價空間雖無明顯變化,但有收斂趨勢、從14.67%往14.44%靠攏;去化天數方面,從原先79.47天,縮短約4天、降至75.63天,顯示政府公布實價後,有助買賣雙方交易速度縮短。
相較之下,新北市的平均開價及成交單價卻出現上漲,屋主10月前半個月的平均開價,從1,075萬元微揚4.28%至11月前9天的1,121萬元;實際成交價從實價公布前每坪25.56萬元,上漲1.84%至26.03萬元。議價空間則從公布前的13.12%往13.43%貼近、有擴大趨勢。
中信房屋研究發展室副理廖鴻箕表示,由於北市房價仍高不可攀,新北市在價格相對較低下,市場出現補漲的預期心理,導致屋主開價上調、議價空間擴大趨勢。
【記者何醒邦/台北報導】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政策本周滿月,已有1.8萬筆交易上線供查詢,但並非所有申報案件全都露,被外界質疑樣本數過少。內政部本周五(16日)將公布第2批實價登錄資訊,地政司官員表示,未來將揭露更多交易案件資訊,並以揭露八成以上交易案件為目標。
國內購屋M型化現象加劇,中高薪族群想進場、低薪族群轉趨保守,此外,調查目前有購屋意願的民眾發現,北市、桃園、台中為前三大首選區域,新北市則成為購屋預算增加最多的區域,創調查以來新高紀錄。
中信房屋昨(27)日公布第3季宅指數調查顯示,受訪者對第三季整體經濟感受度不佳,對「物價」與「房價」好感度也較上季降低,其中又以物價感受度較差,已連續兩季取代高房價,蟬聯民怨第一名。
本次調查中也發現,社會M型化現象明顯反應在購屋行為上,其中,手頭現金達百萬元以上者,欲購屋者比重由38.1%上升至44.2%,為2009年以來最高;但現金只有10至50萬元者,欲購屋比重則由29. 3%下降至24.7%。
此外,有產階級(已有自有房屋)想再買房或換屋,比重由51.2%上升至56.8%,亦為2009年以來新高;租屋族則選擇退場,購屋比重由 18.1%下降至16.1%。
另外,統計民眾有意願購屋區域,台北市雖從上季的63%下滑至第 3季的59.1%,但仍是民眾的首選;桃園縣市則由57.8%上升至58.9 %,位居第二位;衰退最多的為新竹縣市,比重由61.9%大幅下滑至 42.9%,下滑幅度近2成。購屋預算方面,新北市平均總價為898萬元,購屋預算較上季大增136萬元,為調查新高。
展望第4季,中信房屋劉天仁副總表示,中長期買房保值的需求仍相當強烈,QE3效果會慢慢顯現,2013年第1季會更好。
中信房屋昨(27)日公布第3季宅指數調查顯示,受訪者對第三季整體經濟感受度不佳,對「物價」與「房價」好感度也較上季降低,其中又以物價感受度較差,已連續兩季取代高房價,蟬聯民怨第一名。
本次調查中也發現,社會M型化現象明顯反應在購屋行為上,其中,手頭現金達百萬元以上者,欲購屋者比重由38.1%上升至44.2%,為2009年以來最高;但現金只有10至50萬元者,欲購屋比重則由29. 3%下降至24.7%。
此外,有產階級(已有自有房屋)想再買房或換屋,比重由51.2%上升至56.8%,亦為2009年以來新高;租屋族則選擇退場,購屋比重由 18.1%下降至16.1%。
另外,統計民眾有意願購屋區域,台北市雖從上季的63%下滑至第 3季的59.1%,但仍是民眾的首選;桃園縣市則由57.8%上升至58.9 %,位居第二位;衰退最多的為新竹縣市,比重由61.9%大幅下滑至 42.9%,下滑幅度近2成。購屋預算方面,新北市平均總價為898萬元,購屋預算較上季大增136萬元,為調查新高。
展望第4季,中信房屋劉天仁副總表示,中長期買房保值的需求仍相當強烈,QE3效果會慢慢顯現,2013年第1季會更好。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