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房屋仲介公司新聞
近期,在中央銀行實施信用管制後,台灣房市買氣急速下降,房價也隨之出現鬆動。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數據,去年第四季全台平均房價下跌至每坪33.86萬元,季跌幅達6.6%,市場正式進入修正階段。
在這波房價修正中,南、高二都房價跌幅較大,分別達到7.1%和10.4%,成為重災區。而雙北市房價季跌幅在2%至3%之間,表現相對抗跌,桃園、台中則分別季減4.8%和3.2%,南二都跌幅均在7%以上,房價變動呈現出愈北愈抗跌的趨勢。
中信房屋仲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目前房市正面臨多重利空壓力,包括打炒政策的持續施壓、房貸緊縮以及近期美國川普政府發起的關稅戰引發的股市劇烈震盪和兩岸地緣政治風險。若短期內沒有實質性利多題材的挹注,今年房市恐難以脫離低迷格局,甚至不排除價格繼續下修的可能性。
莊思敏強調,過去屋主普遍惜售,議價空間有限,但在利空壓力下,屋主心態放軟,買方在議價方面更具彈性,這為購買心儀物件提供了更多機會。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南二都房價跌幅較深的原因。莊思敏指出,南、高房價提前反映未來發展利多,但相關建設尚未完全到位,加上當地民眾所得成長遠遠追不上房價漲勢,市場支撐力道不足。隨著投資客大舉退場,部分屋主為避免後市走跌,紛紛選擇主動調降售價、加速出脫,導致房價出現明顯下修。
相對於南二都的房價下跌,雙北地區房價則展現出抗跌韌性。莊思敏分析,雙北地區房價高,投資買盤比例相對偏低,再加上就業機會帶動穩定剛需買盤,即使經濟環境變差,仍能保持較強的抗跌力道。
最新數據揭示,台灣房市正進入修正階段。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資料顯示,去年第4季國內每坪成交均價降至33.86萬元,較前一季每坪36.27萬元下滑6.6%,市場逐漸穩定下來。然而,房產專家們普遍認為,由於多種利空因素的影響,如央行對不動產放款水位的緊盯、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美國關稅戰以及兩岸地緣政治風險等,今年房市量能可能難以放大,房價甚至可能持續緩跌。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進一步分析,這些利空壓力將對今年房市造成不小的影響。他指出,若短期內沒有實質性利多題材的挹注,市場可能難以脫離低迷格局。莊思敏強調,這些利空因素包括但不限於金融政策的緊縮、國際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及國內政策變化等。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對今年房市持中性偏保守的態度。他認為,國人對房市的信心度降低,主要是受到國際經濟和國內政策的影響。曾敬德強調,這些因素並非由於房市供需基本面出現問題,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曾敬德進一步指出,若房價連續兩、三季以上出現大幅下修,才可能形成市場轉空的趨勢。他預測,今年房市將呈現「量縮價盤」的格局,而那些短期內漲幅過高的區域,如科技宅,可能會出現漲多後的修正。
在六都的房價變動方面,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的數據顯示,去年第4季,除了雙北市外,其他五都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緩跌情況。其中,高雄市和台南市跌幅最顯著,分別季減10.4%和7.1%。雙北市跌幅較輕,分別季減3%和2.3%。
莊思敏對南二都的房市變化進行了詳細分析。他指出,近年來,南二都因高科技積極進駐擴廠而帶動房市攀升,但由於當地房價提前反映了未來發展利多,而相關建設尚未完全到位,加上當地民眾所得增幅遠追不上房價漲幅,導致市場支撐力道稍嫌不足。尤其在短線投資客退場,市場回歸自住買盤主導的情況下,區域房價震盪較大。
另一方面,雙北市房價跌幅較輕,莊思敏認為,這是因為在房市利空相對較多、景氣回落時,精華區擁有多元的就業機會和穩定的居住需求,因此區域房市和房價能夠展現出較好的抗跌保值的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科技業投資題材炒作的南、高二都房價修正幅 度大,季跌幅分別達7.1%、10.4%,淪為這波房價修正的重災區。
統計顯示,雙北市去年第四季房價季跌幅2%∼3%,相對抗跌,桃 園、台中分別季減4.8%、3.2%,南二都跌幅均在7%以上,房價變 動呈現愈北愈抗跌的情形。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目前房市面臨多重利空壓力,包 括打炒政策未鬆綁、房貸緊縮持續,及近期川普關稅戰引發股市劇烈 震盪、兩岸地緣政治風險等,若短期內沒有實質性利多題材挹注,今 年房市恐難脫低迷格局,不排除價格繼續下修的可能。不過,過去屋 主惜售,議價空間有限,如今利空壓力下,屋主心態放軟,買方在議 價方面更有彈性,更有機會以合理價格買到心儀物件。
其中,這波房價反轉中,南二都成為跌幅更深的「重災區」。莊思 敏指出,南、高房價提前反映未來發展利多,但相關建設尚未完全到 位,加上當地民眾所得成長遠遠追不上房價漲勢,導致市場支撐力道 不足,隨著投資客大舉退場,部分屋主為避免後市走跌,紛紛選擇主 動調降售價、加速出脫,使房價出現明顯下修。
相對之下,雙北地區房價展現抗跌韌性。莊思敏表示,雙北地區房 價高、投資買盤比例相對偏低,再加上就業機會帶動穩定剛需買盤, 即使景氣回落,仍能展現出較強的抗跌力道。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分析,房市面臨多重利空壓力,包括央行緊盯銀行對不動產放款水位、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美國關稅戰、兩岸地緣政治風險等,今年房市量能恐難放大,不排除房價持續緩跌的可能。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對今年房市持中性偏保守態度看待,他認為,國人對房市信心度降低,主因國際經濟和國內政策影響,而這些都不是因房市供需基本面出現問題。
他指出,若房價連續兩、三季以上出現大幅下修,如2015年至2017年,才能形成市場轉空的趨勢。他認為,今年房市將呈「量縮價盤」,而短期漲太多的的區域,如科技宅有機會出現漲多後修正。
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資料,去年第4季國內房屋每坪成交均價降至33.86萬元,較前季下滑6.6%;以六都來看,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緩跌情況,以高雄市與台南市跌幅最顯著,分別季減10.4%、7.1%;雙北市跌幅相對最輕,分別季減3%、2.3%。
莊思敏表示,南二都近年在高科技積極進駐擴廠下,帶動區域房市攀升,但也因區域房價提前反映未來發展利多,但相關建設尚未完全到位,加上當地民眾所得增幅遠追不上房價漲幅,導致區域市場支撐力道稍嫌不足,尤其在短線投資客退場,加上市場回歸自住買盤主導,讓區域房價震盪較大。
至於雙北市房價跌幅相對較輕,莊思敏指出,在房市利空相對較多景氣回落時,精華區因擁有多元的就業機會與穩定的居住需求,因此區域房市、房價較能展現抗跌保值的優勢。
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表示,跌勢中房市必定會雪上加霜,中央銀行 可能以「緊急提早降息」、「資金寬鬆政策」等措施,挽救出口經濟 面對的嚴峻衝擊。台灣政府因兩岸地緣政治局勢傾斜,無法防止股市 崩跌與出口產業懸崖式衰退,在股市、經濟都陷入困境,房市跌勢也 將會比預期加快,跌幅也將比預期加深。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川普關稅政策直接衝擊台灣出口產業 ,企業獲利能力恐將大幅縮水,連帶影響企業投資與擴張意願,資本 支出勢必轉趨保守,商用不動產需求將首當其衝。
住宅市場自住型買方可能因對未來不確定性升高,而延後購屋決策 ,交易量將進一步下滑,不過,央行可能祭出降息或金融寬鬆措施來 穩定市場,部分置產族群也可能會考慮把資金轉投進不動產市場,以 尋求相對穩定的資產配置。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去年開始房市飽受限貸 令影響,槓桿操作型的置產族早一步收手,削弱房市交易量斷崖式跳 水的可能性。然買方普遍期待價跌,觀望保守態度,若有股市重災戶 想賣房救股,勢必得讓價換成交。
業者認為,4月起買賣移轉棟數將反映農曆年後及329檔期買氣是否 回暖,若買方信心未見提振,全年房市交易量大幅萎縮將成定局。
六都地政局統計顯示,六都3月買賣移轉棟數較2月均有4%∼30% 的回溫,累計第一季六都移轉棟數則是年減13%∼39%,其中台南第 一季買賣移轉僅4,188棟,為近九年來新低,量能衰退的幅度為六都 最鮮明。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第一季,六都中就有四個都會區移轉棟數超過 1萬棟,最多達到1.5萬棟,今年第一季只有新北市與台中市勉強達到 1萬棟,顯見房市交易已快速恢復冷靜。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目前仍是自用當道,房市交 易不易放量,尤其去年3∼9月房市交易熱絡,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月均 3.1萬棟,推估可能到9月移轉棟數都可能較去年同期量縮。
至於今年房市329檔期,預售市場應該維持個案表現,個案銷售期 待順銷而非熱銷,成屋市場雖然政策因素仍有干擾,但市場也消化了 半年的時間,不過短期股市震盪甚大,得觀察股市與國際情勢是否會 對後市造成影響。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目前市況雖有回溫,交易 能量取決於貸款是否放寬,如各銀行對房貸依舊保守,交易恐怕亦難 以樂觀。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儘管今年仍有建案完工交屋潮, 支撐買賣移轉棟數,但依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成屋市場交易持續低迷 的態勢恐怕難見明顯改善,擁有成熟機能、抗跌性強的蛋黃區,預期 將在這波房市盤整期中展現出更強的韌性。
近期,台灣房市在政策打房及信用管制壓抑下,買氣低檔徘徊,統計全台六都3月買賣移轉棟數為1.82萬棟,月增16.8%、年減21.1%,累計第一季4.8萬棟,年減23.6%,創下近八年同期新低。
業內人士預測,4月起買賣移轉棟數將反映農曆年後及329檔期買氣是否回暖。若買方信心未見提振,全年房市交易量大幅縮水將成定局。
六都地政局統計顯示,六都3月買賣移轉棟數較2月均有4%~30%的回溫,累計第一季六都移轉棟數則是年減13%~39%。其中,台南第一季買賣移轉僅4,188棟,為近九年來新低,量能衰退的幅度為六都最鮮明。
去年第一季,六都中就有四個都會區移轉棟數超過1萬棟,最多達到1.5萬棟,今年第一季只有新北市與台中市勉強達到1萬棟,顯見房市交易已快速恢復冷靜。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目前房市仍以自用為主,交易不易放量。去年3~9月房市交易熱絡,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月均3.1萬棟,預估今年移轉棟數可能到9月都較去年同期量縮。
今年房市329檔期,預售市場個案表現預期維持順銷而非熱銷,成屋市場雖然政策因素仍有干擾,但市場已消化了半年的時間。不過,短期股市震盪甚大,需觀察股市與國際情勢是否會對後市造成影響。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目前市況雖有回溫,交易能量取決於貸款是否放寬。若各銀行對房貸依舊保守,交易恐怕也難以樂觀。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儘管今年仍有建案完工交屋潮,支撑買賣移轉棟數,但依目前的情況來看,成屋市場交易持續低迷的態勢恐怕難見明顯改善。擁有成熟機能、抗跌性強的蛋黃區,預期將在這波房市盤整期中展現出更強的韌性。
四大房仲最新3月交易資料顯示,中古屋市場成交量逐漸穩定,但受政府打炒房政策及全球政經不確定性影響,房市仍處於觀察期。
根據永慶、住商、台灣、中信等四大房仲最新3月內部店頭交易資料,3月中古屋市場成交量較2月平均增加15.5%至37.4%,雖然如此,與去年同期相比,成交量仍衰退22.9%至35.5%。
從六都的成交量來看,台北市月增45.9%、年減32.7%,新北市月增40.1%、年減22.3%,桃園市月增28.6%、年減52.6%,台中月增26.1%、年減44.7%,台南月增43.3%、年減21.0%,高雄月增29.2%、年減43.6%,全國月增37.4%、年減35.7%。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3月中古屋交易量穩定,但全球關稅戰的不確定性以及今年股市的震盪,都對房市信心造成影響,預計第2季不動產市場難有強勢表現。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認為,首購房貸作業時程已有緩解,六都低總中古小宅物件成交量逐漸回溫,但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及股市動盪仍為房市帶來變數。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農曆春節後,民眾看屋步調回歸正常,交易量明顯增長,買方與賣方對價格認知差距縮小,市場出現好轉跡象。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強調,目前房市環境下,「價格」成為左右交易關鍵,市場逐步適應打炒房政策,觀望超過一季的自住客群陸續進場看屋,若買賣雙方對價格認知差距能靠攏,市場交易量有望提升。
張旭嵐進一步分析,金管會加強金檢,銀行提高內控標準,首購族在購屋時需謹慎規劃財務,特別是接案族、自營商和虛擬幣投資者,因為他們的貸款風險較高。
據永慶、住商、台灣、中信等四大房仲最新3月內部店頭交易資料顯示,3月中古屋市場成交量較2月平均增加15.5%至37.4%,不過仍較去年同期衰退22.9%至35.5%。
以六都來看,據住商機構資料,台北市月增45.9%、年減32.7%,新北市月增40.1%、年減22.3%,桃園市月增28.6%、年減52.6%,台中月增26.1%、年減44.7%,台南月增43.3%、年減21.0%,高雄月增29.2%、年減43.6%,全國月增37.4%、年減35.7%。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3月中古屋交易量趨穩,不過目前全球關稅戰開打,造成國際政經局勢不確定,加上今年以來股市震盪大、牽動房市信心,認為第2季不動產市場難有強勢表現。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認為,目前首購房貸作業時程已有緩解,六都低總中古小宅物件成交量逐漸回溫。不過在美國總統川普不斷加碼的關稅政策,都為全球政經局勢拋出變化球,而股市牽動房市信心,買方期待降價讓觀望氛圍未退下,房市進入觀察期。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通常農曆春節過後,民眾看屋步調回歸正常,交易量會較明顯的成長,今年3月進入房市交易旺季,加上部分屋主願意讓利,買方同時理解房價難有大跌的空間,在雙方對價格認知差距縮小下,市況已出現好轉跡象。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當前不動產環境下,接下來「價格」將是左右交易的關鍵因素;他觀察,隨著市場變化,已有部分換屋族、投資客不再堅持,願意依照合理行情進行交易,加速雙方成交速度。同時,隨著市場逐步適應打炒房政策,觀望超過一季的自住客群也陸續進場看屋,因此接下來若買賣雙方對價格認知差距能再靠攏,市場交易量便有機會進一步提升。
張旭嵐分析,金管會加強金檢,銀行提高內控標準,接下來三種身分的首購族,在今年購屋時財務要謹慎規劃,第一接案族,承攬獎金的業務或是藝人網紅,就算年收入高,不過缺乏穩定收入,但貸款風險也高,需留意當前銀行放貸態度保守。
第二、自營商,經營小吃店或小型自營業者,多半收現金,缺乏與銀行往來的金流記錄,若年度扣繳憑單數字又不足,則貸款不易。
第三,純虛擬幣投資者,由於虛擬幣波動大,且金流來源複雜,財力證明正當性偏弱,銀行端貸款難度高。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26日指出,南科的強勢坐鎮,吸引了眾 多企業和就業人口的進駐,帶動區域居住需求和民眾消費力同步提升 ,成為區域房市發展的堅實支撐力道。
中信房屋新市中正加盟店店長高豪聰表示,南科周遭三大行政區中 ,新市區房價漲幅居冠,主要是新市區腹地較大,可提供開發建設的 大面積基地較多,區域的建築物屋齡較新,市容規劃也更完善,再加 上區域生活機能完備,與南科的距離相當近,所以很多工程師、就業 族都會首選在新市區居住。
高豪聰指出,從區域發展的角度來看,新和重劃區、台鐵高架化、 台南捷運、南科奇美醫院、新市幼稚園等利多題材的發酵,也給新市 區的房市增添了許多想像空間。
近期,中央銀行對房市的信用管制政策對台灣房市產生了顯著影響。根據中信房屋最新公布的2024年第四季宅調查結果,儘管有31%的民眾預測2025年第一季房價將上漲,但認為未來半年是購屋好時機的民眾僅占不到2成,顯示打炒房政策已經有效降低民眾的購屋意願。
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在25日的記者會上表示,打炒房政策確實擊中了市場的痛點,並預測2025年建商的推案量將大減3成,全年推案量預計將降至1.8兆元。
中信房屋的調查結果顯示,56.8%的民眾認為2025年第一季房價將維持平穩,但看漲者比例仍高於看跌者。這意味著即使央行透過信用管制緊縮非首購者銀根,賣方惜售心態仍然濃厚,短期內房價下跌不易成為市場主流。
在購屋時機方面,42.9%的民眾認為未來一年內都不是購屋的好時機,40.3%認為未來兩年都不適合購屋,只有16.8%的民眾認為未來半年是進場買房的好時機。民眾普遍認為,限縮第二戶以上貸款成數、升息以及囤房稅、房地合一稅等政策對抑制房市炒作效果最佳。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雖然內需經濟持續升溫,出口成長動能可期,但台灣房市資金動能仍強。營建成本、原物料價格、土地取得成本等高水位為房價提供支撐,短期內房價強烈震盪的可能性不高。然而,國際政經局勢多變,房市信用管制政策與銀行房貸限額限制購買力,導致交易量大幅下滑,後續房市走向充滿不確定性。
莊思敏還預測,目前銀行水位相當緊繃,加上房市正進入交屋高峰期,將大量排擠銀行的放款額度,預計2025年上半年銀行房貸水位仍處於吃緊狀態。若下半年銀行放款壓力有所緩解,購屋族群的進場意願才有可能回溫。
賴正鎰則指出,央行9月實施的信用管制政策對市場影響深刻,10月以來預售案場來客量已大減5成。建商將會去化手邊成屋及預售屋,2025年將先觀望,以保持現金流。預期2025年全台推案量將萎縮3成,進入「量縮價穩」的格局。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六都11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1.98萬棟,累計今年前11月六都交易量為249,864棟、年增17.5%,年增幅已連四月下滑,且已收斂至二成內。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雖然房市前八月交易熱絡,但9月開始就進入明顯量縮,前11月六都移轉量達24.98萬棟,初估今年全國移轉量可能落在34.5~35萬棟,雖然低於原估挑戰36萬棟的近11年新高,不過今年房市在前八月的噴出買氣加持下,仍可望寫下近三年新高。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強調,觀察近期房市將有兩大黑天鵝,其中美國大選過後,在川普總統上任的新局是否衝擊全球金融市場,將受全球高度關注,恐將影響世界政經局是進一步變化;另一方面央行12月進行第4季理監事會,是否再祭出新的房市政策,均將影響當前房市變化。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說,接下來兩到三年是建商交屋的高峰期,由於有新案交屋挹注,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的數字表現不會太差。
近期,南二都房市出現一個顯著的趨勢,即「供過於求」的警訊逐漸浮現。然而,根據聯徵中心的最新資料,今年上半年,在六都年收入100萬元以上房貸族的新增房貸件數中,台南市以近三年增加89%的幅度領先全台,次之為高雄市,增加了68%。這一現象引發了業界人士的關注。
馨傳不動產智庫的執行長何世昌對此進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隨著台積電、大南方計畫等政策的推進,南二都的買盤已從傳統的地區居民轉向高科技產業的移入人口。這種人口結構的變化,將在未來進一步加劇,並可能改變當前房市「供過於求」的狀況。
聯徵中心的資料顯示,在上半年六都房貸族的薪資表現中,南二都年收入100萬元以上的房貸族申貸件數增幅最高,其中台南市增加89%,高雄市增加68%,而桃園市增加了56%,台中市增加了47%,新北市增加了37%,台北市則增加了25%。
中信房屋仲介的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近年來,由於南台灣半導體S廊道、產業園區等利多因素的發展,許多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選擇在南二都設廠,這為當地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隨著科技新貴和企業中高階主管的聚集,南二都的房市因而蓬勃發展,高收入房貸族的數量及其占比也迅速上升。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分析,南二都隨著台積電、大南方計畫等政策,買盤已從在地居民轉往高科技移入人口發展,未來在外來人口移入逐步增大下,也將改變當前「供過於求」市況。
據聯徵中心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六都房貸族的薪資表現中,近三年南二都年收入100萬元以上房貸族的申貸件數增幅最多,又以台南增加89%最多,其次為高雄增加68%,另外桃園也新增56%、台中47%、新北市37%、台北市25%。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近年來,在南台灣半導體S廊道、產業園區題材等利多因素的發酵,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選擇在南二都設廠,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與此同時,在這些科技新貴和企業中高階主管的聚集下,南二都的房市蓬勃發展,高收入房貸族的數量及其占比迅速上升。
近期,中央銀行推出了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對房市產生了哪些影響呢?中信房屋仲介的專家分析指出,自2020年以來,歷經六波房信管制,房價呈現「三漲三跌」的趨勢,並且持續上揚。這次信用管制後,由於通膨預期、美國降息及科技業設廠等因素的支撐,預計房價下修空間有限。
中信房屋對歷次央行推出房市管制措施前後的全台房價變化進行了統計。數據顯示,第二波2021年第一季、第四波2022年第四季、第五波2023年第二季,在新制推出後的下季房價出現下跌,但修正幅度多在3%以內。不過,另外三波推出後下季房價則呈現上漲,其中第一波2020年第四季推出後,隔季房價甚至大漲5.6%。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台灣房價長期呈現「大漲小回」的趨勢。自2020年底央行首次推出選擇性信用管制以來,全台平均房價從每坪30.5萬元上升至現在的每坪46.7萬元,短短四年多時間,全台平均房價漲幅高達53%,實在令人咋舌。
莊思敏進一步解釋,過去四年多來,政府不斷打房,希望抑制投機炒作,但房價上漲仍有基本面支撐。全球量化寬鬆(QE)、降息、台商回流等因素導致市場游資氾濫,大量熱錢湧進不動產市場,擴大了房市需求。此外,缺工少料、原物料以及土地等營建成本提高,轉嫁效應也進一步推高了房價。
目前,第七波信用管制實施,銀行房貸水位警戒緊縮放款,市場對房價續漲的預期降低,買賣雙方紛紛進入觀望狀態,交易量快速萎縮。房市一向「量行價先」,若長期買氣不振,房價最終勢必會有所回落。然而,由於通膨預期、美國降息、以及科技產業設廠等因素仍在支撐市場,房價下修空間也相對有限。
近期,中央銀行再度出手,於9月下旬推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對房仲業而言,這是一個關注的焦點。從過去六波房信管制的歷史來看,當季與下季房價的漲跌呈現「三漲三跌」的趨勢,房價持續上揚,此次信用管制後,市場預期房價下修空間有限。 中信房屋進行了歷次央行推出房市管制措施前後的全臺房價變化的統計,發現第二波管制於2021年第一季、第四波管制於2022年第四季、第五波管制於2023年第二季,在新制推出後的下季房價出現下跌,但修正幅度多在3%以內。相對地,其他三波管制後下季房價則呈現上漲,其中第一波管制於2020年第四季推出後,隔季房價甚至大漲5.6%。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分析,臺灣房價長期呈現「大漲小回」的趨勢。自2020年底央行首次推出選擇性信用管制以來,全臺平均房價從每坪30.5萬元攀升至今年第三季的每坪46.7萬元,短短四年多時間,全臺平均房價漲幅高達53%,增長速度驚人。 莊思敏指出,政府過去四年多來不斷打房,期望抑制過熱的投機炒作行為,但房價上漲仍有基本面支撐。全球量化寬鬆(QE)、降息、臺商迴流等因素導致市場遊資氾濫,大量熱錢湧進不動產市場,擴大了房市需求。此外,缺工少料、原物料以及土地等營建成本提高,轉嫁效應進一步推高房價。 目前,第七波信用管制已實施,銀行房貸水位警戒緊縮放款,市場對房價續漲的預期降低,買賣雙方紛紛進入觀望狀態,交易量快速萎縮。房市一向「量行價先」,若長期買氣不振,房價最終勢必會有所回落。然而,通膨預期、美國降息以及科技產業設廠等因素仍在支撐市場,房價下修空間也相對有限。
中信房屋統計歷次央行推出房市管制措施前後的全台房價變化顯示 ,第二波2021年第一季、第四波2022年第四季、第五波2023年第二季 ,在新制推出後的下季房價出現下跌,不過修正幅度多在3%以內; 而另外三波推出後下季房價則呈現上漲,第一波2020年第四季推出後 ,隔季房價甚至還大漲5.6%。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台灣的房價長期呈現「大漲小回 」趨勢,2020年底央行首次推出選擇性信用管制時,當時全台的平均 房價約為每坪30.5萬元,隨後經歷了多次打炒房,期間房價確實曾出 現下修,但修正的幅度相對有限,至今年第三季全台的平均房價已經 來到每坪46.7萬元,短短四年多的時間,全台平均房價漲幅高達53% ,漲勢相當驚人。
莊思敏表示,過去四年多來政府頻繁打房,期望抑制過熱的投機炒 作行為,引但房價上漲仍有基本面的支撐,過去幾年全球量化寬鬆( QE)、降息、台商回流等因素導致市場游資氾濫,大量熱錢湧進不動 產市場,擴大了房市需求;此外,缺工少料、原物料以及土地等營建 成本提高,轉嫁效應進一步推高房價。
目前第七波信用管制實施,加上銀行房貸水位警戒緊縮放款,市場 對房價續漲的預期降低,買賣雙方紛紛進入觀望狀態,交易量快速萎 縮,房市一向「量行價先」,若長期買氣不振,房價最終勢必會有所 回落,不過通膨預期、美國降息、以及科技產業設廠等因素仍在支撐 市場,房價下修空間也會相對有限。
近期來,央行對房地產市場的信用管制措施發揮了實質效果,四大房仲業者——永慶、中信、住商、台灣房屋,均於昨日(31日)公布10月份旗下門市交易量,結果顯示,年月雙減現象普遍,年減幅皆達兩位數。其中,永慶房產集團全台交易量月減7%、年減32%;住商機構全台月減6.1%、年減31.2%;中信房屋全台月減17.8%、年減21.1%;台灣房屋則僅統計七都交易量,同樣月減12.8%,年減22.6%。
以永慶房產集團10月全台門市交易量為例,與6月的高點相比,交易量已經腰斬。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對房市買氣的影響不容小覷,導致連續四個月房市買氣下滑。在七都的比較中,台北月減13%、年減38%;新北月減2%、年減37%;桃園月減11%、年減33%;新竹縣市月減4%、年減35%;台中月減3%、年減36%;台南月減5%、年減11%;高雄月減13%,年減33%。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8月的銀行房貸緊縮使得民眾對房貸撥貸產生疑慮,購屋態度轉趨保守觀望,房市買氣瞬間凍結。9月央行祭出的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將不動產貸款資源優先提供給無房的真首購,進一步導致房市交易持續降溫。不過,央行於10月9日補充協處措施,將繼承者與換屋非豪宅排除在信用管制範圍,以及已簽購屋合約、即將申貸且符合繼承、換屋條件的个案不受限制。
然而,銀行房貸滿水位的狀況未解,民眾仍需面對貸款利率拉高、成數降低的現實,對整體買氣造成衝擊。目前市場觀望氣氛濃厚,成交難度增加,10月房市交易已連續第三個月呈現年、月雙降,與6月的高點相比,交易量已減半。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9月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對成屋交易造成雪上加霜,雖有零星個案降價求售,但由於買盤貸款受限制,以及期待賣方價格修正,第一線交易狀況艱辛。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則指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持續發酵,銀行房貸水位依然緊繃,加上10月初山陀兒颱風的影響,10月的成交量出現顯著下滑。
目前房市處於多空對峙的局面,市場交易逐漸回歸剛需基本面,但由於大環境影響,買方變得更加謹慎,決策速度放緩,追價意願降低,交易周期拉長,交易量自然下滑。
中信房屋仲介近期在房產市場上再掀熱潮,以其卓越的服務和專業的水準,再次證明其在業界中的領先地位。隨著夏季的來臨,不少家庭和投資者紛紛尋求置產或轉移居住,中信房屋仲介把握時機,提供了一系列精采的房產服務和專屬優惠,吸引眾多顧客的目光。
據了解,中信房屋仲介不僅提供全方位的房產買賣服務,還特別注重顧客的個性化需求。為了滿足不同客群的購房需求,他們不斷研發新的服務方案,從房產選擇、估價、交易流程到後續維護,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這種貼心的服務態度,讓中信房屋仲介在業界中享有良好的口碑。
在這次夏季房產熱潮中,中信房屋仲介推出了一系列專屬優惠,包括減免中介費、提供貸款優惠等,吸引了大量尋求置產的顧客。一位正在尋找新家的顧客表示:「中信房屋仲介真的很專業,他們為我介紹的房源都非常符合我的需求,而且他們的服務態度也非常好,讓我感到很安心。」
中信房屋仲介還特別強調,他們的房產顧問均經過嚴格的專業培訓,擁有豐富的房產知識和經驗,能夠為顧客提供專業的建議和服務。這也是中信房屋仲介在市場上能夠脫穎而出的一大關鍵。
此外,中信房屋仲介也積極參與社區活動,與顧客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他們定期舉辦房產知識講座和互動活動,不僅增進了顧客對房產市場的了解,也增強了顧客對中信房屋仲介的信任。
總結來說,中信房屋仲介以其專業的服務、貼心的態度和創新的優惠措施,在夏季房產市場上大放異彩。隨著房產市場的持續發展,中信房屋仲介也將繼續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為更多家庭和投資者帶來更好的居住和投資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