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商實業公司新聞
房仲業者以買賣移轉棟數、家戶數所統計的「家戶購屋比」統計顯 示,今年六都前三季家戶購屋比均較去年同期增加了0.4至0.8個百分 點,除了桃園高達4%外,台中3.9%為六都次高,新北、高雄均逾3 %,即使六都中最低的台北市也有2.2%,在新青安房貸政策帶動買 氣下,六都家戶購屋比均處於近十年高檔的位置。
與去年同期相較,台北市、新北市家戶購屋比分別增加0.4、0.5個 百分點,追平2021年同期的高點,雙北以外的四都更增加0.6∼0.8個 百分點,且大幅超越過十年同期高點位置,顯示今年前三季這波買氣 熱度中南台灣更勝於雙北市。
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賴志昶表示,今年前三季延續新青安帶動的買 房熱潮,全台不分南北買氣皆相當旺盛,尤其雙北以外四都房價基期 相對較低,公共建設、產業進駐、新興重劃區開發等議題帶動,尤其 南台灣都會區外圍區域房市更成建商兵家必爭之地,使中台南灣前三 季買氣均是十年來最旺。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雖然前三季各都家戶購屋 比皆創新高,但10月起在中央銀行打房、銀行放款接近滿水位、放貸 緊縮下,買方購屋意願大幅減弱,各地成交量普遍下修,房市多頭走 勢將出現轉析,各都今年前三季所創下的高家戶購屋比,可能成為未 來幾年難以觸及的天花板。
近來房市熱潮一陣高過一陣,不過隨著央行今年推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房市多頭景氣似乎遭遇轉折。根據最新統計,今年前三季全台六都家戶購屋比均創下近年來新高,其中桃園每百戶就有四戶家庭購屋,購氣之旺令人矚目。
根據房仲業者的「家戶購屋比」統計,今年前三季六都家戶購屋比均比去年同期增加0.4至0.8個百分點,桃園以4%的購屋比高居第一,台中則以3.9%的比率緊追其後。新北和高雄的購屋比也分別超過3%,而即使購屋比最低的台北市也有2.2%,顯示在新的青年安貸政策推動下,全台房市買氣強勁。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雙北的購屋比追平了近十年來的最高紀錄,但雙北以外的四都購屋比增加幅度更大,顯示今年前三季的購氣熱度在雙北之外的中南台灣更為明顯。
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賴志昶指出,今年前三季受新青安貸政策帶動,全台房市買氣旺盛,特別是雙北以外的四都房價基期較低,加上公共建設、產業進駐、新興重劃區開發等因素,使得南台灣都會區外圍區域房市成為建商爭奪的焦點,購氣創下十年來最高紀錄。
然而,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則提醒,雖然前三季各都家戶購屋比創新高,但從10月起,隨著央行打房政策加強、銀行放款接近滿水位以及放貸緊縮,買方購屋意願大幅減弱,各地成交量普遍下修。這意味著房市多頭走勢可能出現轉折,前三季創下的高家戶購屋比可能成為未來幾年難以觸及的天花板。
據六都地政局最新資料,11月新北、桃園、台中、高雄買賣移轉棟 數均較10月有1成以內的回升,但台北、台南11月買賣移轉棟數雙雙 跌破2,000棟,僅高於春節的2月,寫下今年單月次低量;六都中僅台 中市因北屯區等地交屋量大導致買賣移轉優於去年同期,其餘五都均 呈年減,又以台南年減4成幅度最大。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連三月 下滑後小幅回升,反映政策效應顯現,買賣雙方拉長議價與交易時程 ,不過新交屋潮的挹注,部分賣方售屋心適度讓利,只要物件價格有 一定優惠,買賣金雙方價格認知差距縮小,成交機會增加,未來買賣 雙方在價格上的博弈是交易量增減的關鍵。
以前11月來看,六都買賣移轉總數為24.98棟,年增率收歛至17.5 %,其中以高雄年增28.1%最高,桃園也有2成以上的年增,不過新 北年增率則以收歛至1成以內。
信義房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雖然今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有 機會寫下三年新高,不過前八月市場交易熱絡,但9月開始就進入明 顯量縮,整體房市不如年度數據呈現那樣暢旺,第四季仍受房貸緊縮 影響,加上整體資金利率水準拉高,未來幾個月買賣移轉棟數仍將呈 現年減表現。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美國大選過後的新局是否 衝擊全球金融市場,國內中央銀行12月也將召開第四季理監事會,都 有可能影響明年上半年房市走勢。
近期房市雖受房貸緊縮及限貸打房等政策影響,但新屋交屋潮帶動下,買賣移轉棟數仍維持高水平。據統計,六都11月買賣移轉棟數合計達1.98萬棟,月增0.9%,結束連續三個月量縮,年減15.3%,年增率為近19個月新低。
其中,新北、桃園、台中、高雄買賣移轉棟數均較10月有1成以內的回升,而台北、台南則雙雙跌破2,000棟,僅高於春節的2月,創今年單月次低量。其中,台中因北屯區等地交屋量大,買賣移轉優於去年同期,其餘五都則呈年減,以台南年減4成幅度最大。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連三月下滑後小幅回升,反映了政策效應的顯現。買賣雙方拉長議價與交易時程,而新交屋潮的挹注使得部分賣方售屋心態有所讓利。只要物件價格有一定優惠,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距縮小,成交機會將增加。未來買賣雙方在價格上的博弈將是交易量增減的關鍵。
從今年前11個月的數據來看,六都買賣移轉總數為24.98萬棟,年增率收歛至17.5%。其中,高雄年增28.1%最高,桃園也有2成以上的年增,但新北年增率則收歛至1成以內。
信義房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雖然今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有機會創下三年新高,但前八月市場交易熱絡,但9月開始就進入明顯量縮。整體房市不如年度數據呈現那樣暢旺,第四季仍受房貸緊縮影響,加上整體資金利率水準拉高,未來幾個月買賣移轉棟數仍將呈現年減表現。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則提到,美國大選後的新局勢是否會衝擊全球金融市場,以及國內中央銀行12月將召開第四季理監事會,都將可能影響明年上半年房市走勢。
台灣房市分析:11月移轉棟數略降,展望仍穩健
【台灣新聞報導】根據最新統計,台灣六都11月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1.98萬棟,雖略低于前月,但整體市場展望仍屬穩健。房產專家預測,今年房市交易量有望達到近11年來的新高。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今年前11月六都交易量累計達249,864棟,年增長率為17.5%,年增幅已連續四個月下滑,但收斂至二成內,顯示市場趨於理性。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雖然今年前八月房市交易熱絡,但自9月起開始出現明顯量縮現象。前11月六都移轉量達24.98萬棟,預估今年全國移轉量可能落在34.5至35萬棟之間,雖略低於原先預測的36萬棟新高,但考量今年前八月的買氣紅火,今年房市仍有機會創下近三年來的新高。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強調,近期房市將面臨兩大不確定性。首先,美國大選結果及其後的全球金融市場反應,將受到全球關注,可能對世界政經局勢產生進一步影響。其次,央行將於12月進行第4季理監事會,是否會出台新的房市政策,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預測,接下來兩到三年將是建商交屋的高峰期,由於新案交屋將帶動建物買賣移轉,預計這段時間內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的數字表現不會太差。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六都11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1.98萬棟,累計今年前11月六都交易量為249,864棟、年增17.5%,年增幅已連四月下滑,且已收斂至二成內。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雖然房市前八月交易熱絡,但9月開始就進入明顯量縮,前11月六都移轉量達24.98萬棟,初估今年全國移轉量可能落在34.5~35萬棟,雖然低於原估挑戰36萬棟的近11年新高,不過今年房市在前八月的噴出買氣加持下,仍可望寫下近三年新高。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強調,觀察近期房市將有兩大黑天鵝,其中美國大選過後,在川普總統上任的新局是否衝擊全球金融市場,將受全球高度關注,恐將影響世界政經局是進一步變化;另一方面央行12月進行第4季理監事會,是否再祭出新的房市政策,均將影響當前房市變化。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說,接下來兩到三年是建商交屋的高峰期,由於有新案交屋挹注,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的數字表現不會太差。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8月住宅建照核發量達2.17萬棟,創歷史新高量,推測與央行2021年底第四波打炒房要求土地18個月內開工,加上地方政府建照展延到期,以致單月建照爆量演出;在8月建照核發爆大量,偏偏第3季央行重手打炒房,9月建照量在8月量增的特殊因素,加上建商保守的態度下,讓單月建照較上月出現大幅萎縮。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相較8月,9月住宅建照核發量比腰斬還慘,主因8月底央行收緊銀行不動產放款,9月下旬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的資金收緊力道又再強化,其中又以「自然人第二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由六成降至五成,並從六都擴大至全國實施」影響最大。
何世昌指出,觀察當前房市,在央行重手打炒房下,已收到成效,不僅賣方漫天開價情況不在,且買方FOMO(Fear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懼症)也被打消,在短線投資客撤場下,認為今年底到明年初房價有機會出現3%至5%震盪,今年第4季至明年第2季是不錯購屋時機。
據內政部資料顯示,8月全國住宅建照核發量約達2.17萬棟,寫下歷史新高,不過9月建照核發量卻急轉直下,僅剩9,493棟、月減56.3%;六都中,新北市衰退幅度最大、高達75.4%,9月建照核量僅有1,057棟,遠低於桃園市2,884棟、台中市1,669棟。月減幅第二名則是台南市71%,台中市月衰退幅度也有66.8%,台北市、高雄市、桃園市建照核發量也較上月各降低41.3%、39.5%、18.4%,顯見這波央行重手打炒房,已引起全國、六都插旗的建商開始觀望,並觀察政府接下來打炒房動作是否擴大。
徐佳馨分析,不少建商在七月起就已察覺市場來人未如上半年,雖然預售屋價格仍持續創高,不過推案上已開始採剎車,許多業者寧可持有土地但暫緩推案,也不想在這節骨眼成為市場祭品;另外,地方政府近幾年核照速度緩慢,亦牽動建照數量核發量減少。
徐佳馨指出,新北市、台南市兩大都會區,近年因推案量大,且指標案輩出,9月建照衰退大、推測應與區域推案正臨青黃不接,因此衰退幅度也較大。
最新數據顯示,台灣房市在央行緊縮不動產放款與第七波信用管制影響下,建商推案動作放緩,觀望態勢明顯。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8月住宅建照核發量創下歷史新高,達2.17萬棟,但9月建照核發量急跌至9,493棟,月減56.3%,顯示市場轉冷。
徐佳馨指出,8月的建照爆量與央行2021年底第四波打炒房要求土地18個月內開工有關,加上地方政府建照展延到期,導致單月建照激增。然而,第3季央行重拳打炒房,9月建照量在8月量增的特殊因素下,加上建商保守的態度,讓單月建照出現大幅縮水。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則表示,9月住宅建照核發量比8月減少超過一半,主要原因是央行收緊銀行不動產放款,以及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對資金的收緊影響。何世昌強調,在央行重手打炒房下,房市已見成效,賣方漫天開價情況不再,買方錯失恐懼症也逐漸消散,預計今年底到明年初房價可能出現3%至5%的震盪,第4季至明年第2季為購屋佳期。
內政部資料顯示,8月全國住宅建照核發量達2.17萬棟,創下新高,但9月卻急轉直下,僅剩9,493棟,月減56.3%。其中,新北市建照核發量衰退幅度最大,達75.4%,其次是台南市71%,台中市衰退幅度也有66.8%。這波央行打炒房政策已引發全國及六都建商的觀望態度。
徐佳馨分析,建商在七月起就已感受到市場來客減少,雖然預售屋價格持續創高,但推案動作已開始放緩。許多建商為了避免成為市場祭品,選擇持有土地暫緩推案。此外,地方政府近年來核照速度緩慢,也影響了建照數量的核發。
新北市和台南市兩大都會區,由於推案量大且指標案輩出,9月建照衰退幅度較大,這與區域推案正臨青黃不接有關。
內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3季房地產消費糾紛案件達到596件,創下單季新高。這些糾紛主要集中於房屋漏水、施工瑕疵和交屋延遲等問題。在地理分布上,高雄市以116件案件領先,其次是新北市106件,台中市84件,桃園市67件,以及台北市57件。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在這596件案件中,前五大消費糾紛原因依次是:房屋漏水問題87件、施工瑕疵60件、交屋遲延53件、隱瞞重要資訊34件,以及終止委售或買賣契約33件。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對此表示,這次糾紛案件多數是大家熟悉的「老面孔」。今年由於颱風和雨勢的影響,漏水屋的糾紛顯著增加。此外,由於工人難以招募,以及限貸令的影響,施工瑕疵和交屋遲延等問題也比往年更加嚴重。
從地區區分,高雄市116件最多、新北市106件居次、台中市84件,桃園市67件,台北市57件。
內政部統計,各直轄市、縣市第3季房地產消費糾紛原因,596件中,前五大消費糾紛依序為房屋漏水問題87件、施工瑕疵60件、交屋遲延53件、隱瞞重要資訊34件、終止委售或買賣契約33件。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此次糾紛多數是長年居於榜上的「老面孔」,其中今年因颱風雨勢讓漏水屋糾紛更多,此外,工人難找,加上限貸令影響,今年施工瑕疵、交屋遲延等問題也比往年嚴重。
【台北訊】近期台灣房地產市場動態熱絡,住商實業(住商實業)不僅在房市營運上持續創新,更積極拓展多元服務領域,展現企業活力。住商實業近日發表最新房市報告,指出在低利率環境下,消費者對於購屋的興趣逐漸升温,尤其年輕族群的首次購屋需求強烈。
報告顯示,住商實業在台灣的業務範圍已經從傳統的房地產仲介擴展至不動產投資、房屋裝修、房地產相關金融服務等多元領域。該公司總經理黃先生表示:「我們關注到市場的變化,因此不斷提升服務品質,以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
住商實業在房屋裝修領域的發展尤其亮眼,公司推出的「住商美學裝修」系列服務,整合了設計、施工、材質選擇等一站式服務,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好評。黃總經理強調,這是公司為了提供更完善的生活體驗而推出的新服務。
此外,住商實業也積極參與社區公益活動,舉辦多場「智慧家居生活講座」,向消費者介紹節能減碳的生活方式。黃總經理表示,這是公司貫徹綠色生活理念的一環,也是對社會責任的具體表達。
在金融服務方面,住商實業與多家銀行合作,推出專屬於房地產客戶的優惠金融方案,包括購屋貸款、房屋保險等。黃總經理透露,這些合作方案的推出,將為消費者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務,降低購屋成本。
總結來說,住商實業在房地產市場的多元化發展,不僅反映了市場的需求變化,也展現了該公司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未來,住商實業將繼續關注市場動態,提供更多創新服務,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購屋體驗。
```【台北訊】近期台灣房地產市場持續熱絡,其中以<住商實業>為首的知名不動產公司,在市場上表現亮眼。根據最新調查,<住商實業>在台灣的市場佔有率不斷攀升,顯示其在業界中具有重要地位。
不動產市場競爭激烈,但<住商實業>憑借其深厚的市場洞察力和優質的服務,成功吸引了大量顧客。該公司近年來積極拓展業務,不僅涉足傳統的住宅市場,還積極布局商業不動產,展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格局。
在市場拓展方面,<住商實業>不僅加強與各地方政府合作,還積極參與國際不動產交流,拓展國際市場。此外,該公司還積極推動數位化轉型,通過網絡平台為顧客提供更便捷的服務,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
在產品方面,《住商實業》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從住宅、辦公樓到商業大樓,滿足不同客群的投資需求。該公司強調,在選擇不動產投資時,要注重品質和價值,而非僅僅追隨市場潮流。
值得一提的是,《住商實業》在服務上亦不遺餘力。該公司擁有一支專業的服務團隊,從前期市場調研、方案設計,到後期銷售、維護,全程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確保客戶的投資安全。
總之,《住商實業》在台灣不動產市場的表現,充分證明了其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價值。未來,隨著台灣不動產市場的持續發展,<住商實業>有望在市場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台北市的房市新局已開啟,新屋單價突破百萬元大關,這是一個全新的里程碑。根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今年前十月,北市預售新屋每坪成交均價已達122.3萬元,年漲幅驚人地達17.1%。這個數字意味著,台北市的房市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在這個新時代裡,台北市的房價表現可謂驚艷。12個行政區中,只有文山區的每坪成交均價還在百萬元以下,為97.4萬元,而其他11個行政區的平均單價都已經突破百萬元。其中,萬華區的漲幅最高,達47.5%,區域新屋每坪單價首度站上百萬元,每坪成交均價約達104.3萬元。
賴志昶,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對此現象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他指出,近年來,受到工料雙漲、通膨、資金潮等影響,加上台北市土地供給稀少,讓區域內預售新建案價格急速上升。而那些立地條件佳、產品規劃好、指標建商推出的新建案,若又是區域供給量,更具有高創價能力,推升整體區域房價站穩每坪百萬元大關。
在這波房價漲潮中,皇翔建設在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推出的「ASTER ONE」成為了焦點。該案7、8樓中樓層戶總坪數約25.1坪,在8、9月分別以總價2,597萬、2,604萬元成交,換算每坪成交單價約達128.7萬元、129.3萬元,刷新區域新高價。
另一方面,文山區作為北市蛋白區,過去房價基期較低,區域內交通與商業機能未如市中心成熟,但今年以來,區域內新案每坪單價漲勢達三成以上,主因區內房價相對市區親民,吸引預算相對有限自住客進駐。據實價揭露,文山區預售案「元利四季莊園」,8、9月最新兩筆交易中,34樓頂樓戶以總價4,327萬元成交,該戶總坪數約40.6坪,換算每坪成交單價高達121.4萬元。
住商不動產文山興隆加盟店店東劉書豪分析,該案價格創區域新高,主因建商本身為品牌建商,加上該案為區域罕見基地廣闊之新案,在品牌知名度加持、建案規畫完整和立地條件優之下,才讓該案有創新高高價表現。目前文山區新案每坪開價已站上百萬元。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近年來受到工料雙漲、通膨、資金潮等影響,加上台北市土地供給稀少,讓區域內預售新建案價格急速上升,新屋房價續創新高,尤其是立地條件佳、產品規劃好、指標建商推出的新建案,若又是區域供給量,更具有高創價能力,推升整體區域房價站穩每坪百萬元大關。
據實價登錄網最新揭露的10月數據,今年前十月台北市新屋每坪成交均價達122.3萬元、年增17.1%,正式突破百萬元;12大行政區中,以萬華漲幅最高、達47.5%,區域新屋每坪單價首度站上百萬元,每坪成交均價約達104.3萬元;其次為文山區的34.9%、漲幅居第二位,區域每坪成交均價97.4萬元、是僅台北市唯一每坪百萬以下的區域。至於信義、南港兩區漲勢各有29.1%、23.3%。
賴志昶指出,萬華區過去為北市的房價地板區,因區域發展較早、市容較老舊,不過近年來受惠「西區門戶計畫」、捷運萬大線等議題帶動,加上西門町商圈周邊蛋黃都更大案逐漸啟動,新案疊高區域價位,以致今年以來漲幅高達47.5%、居北市之冠,區內每坪成交均價正式突破百萬元關卡。
據實價揭露,皇翔建設在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所推出的「ASTER ONE」,7、8樓中樓層戶總坪數約25.1坪,在8、9月分別以總價2,597萬、2,604萬元成交,換算每坪成交單價約達128.7萬元、129.3萬元,刷新區域新高價。
另外賴志昶分析,文山區因屬北市蛋白區,過去房價基期較低,區域內交通與商業機能未如市中心成熟,且近年也較少區域房市議題,但今年以來區域內新案每坪單價漲勢達三成以上,主因區內房價相對市區親民,吸引預算相對有限自住客進駐,惟當前每坪成交價已達97.4萬元、距「百萬元大關」僅一步之遙,接下來區域房價是否向上突破,需視後續新建案房價表現。
據實價揭露,台北市文山區預售案「元利四季莊園」,8、9月最新兩筆交易中,34樓頂樓戶以總價4,327萬元成交,該戶總坪數約40.6坪,換算每坪成交單價高達121.4萬元。
住商不動產文山興隆加盟店店東劉書豪分析,該案價格創區域新高,主因建商本身為品牌建商,加上該案為區域罕見基地廣闊之新案,在品牌知名度加持、建案規畫完整和立地條件優之下,才讓該案有創新高高價表現;目前文山區新案每坪開價已站上百萬元。
近期央行實施的信用管制政策對房市交易產生了顯著影響,房仲業交易量大減。四大房仲業者永慶、中信、住商、台灣房屋昨日(31日)發布10月旗下門市交易量,結果全面年月雙減,其中年減幅都呈現兩位數下滑。永慶房產集團全台交易量月減7%、年減32%;住商機構全台月減6.1%、年減31.2%;中信房屋全台月減17.8%、年減21.1%;台灣房屋則僅統計七都交易量,同樣月減12.8%,年減22.6%。
以永慶房產集團10月全台門市交易量為例,與6月的高點相比,已經腰斬一半。在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影響下,房市買氣連四降。在七都中,台北月減13%、年減38%;新北月減2%、年減37%;桃園月減11%、年減33%;新竹縣市月減4%、年減35%;台中月減3%、年減36%;台南月減5%、年減11%;高雄月減13%,年減33%。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8月銀行房貸緊縮影響,民眾因擔心房貸撥貸不如預期,購屋態度轉趨保守觀望,房市買氣瞬間凍結,較7月大減逾二成。加上9月央行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將不動產貸款資源優先提供給無房的真首購,房市交易持續降溫。
央行為避免錯殺無辜,於10月9日補充協處措施,將繼承者與換屋非豪宅可排除在信用管制範圍,此外,若是已簽購屋合約、即將申貸,符合繼承、換屋條件的也不受限制。不過,整體而言,銀行房貸滿水位的狀況未解,民眾仍須面臨貸款利率拉高、成數降低的情形,須額外籌措資金補足頭期款缺口,對整體買氣衝擊仍大。
同時,這也改變了民眾對於房市後市的預期,目前市場仍瀰漫觀望氣氛,成交難度增,10月房市交易已出現連續第三個月呈現年、月雙降,若與6月房市高點相比已量縮50%,呈現腰斬。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9月19日央行理監事會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成屋交易雪上加霜,雖有零星個案降價求售,但買盤因貸款受限制,以及期待賣方價格修正心態下,第一線狀況艱辛。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指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持續發酵,銀行房貸水位依然緊繃,再加上10月初山陀兒颱風干擾民眾外出看屋計劃,種種因素導致10月的成交量出現顯著下滑。目前房市正處於多空對峙的局面,市場交易逐漸回歸到剛需基本面,雖然帶看量有所減少,但出門看屋的民眾多為自住需求者,且具備一定的資金實力。惟受到大環境影響,現階段買方變得更加謹慎,決策速度明顯放緩,追價意願降低,交易周期也因此拉長,交易量自然隨之下滑。
近期房市不振,各大房仲品牌自結10月交易結果,顯示門市交易普遍出現「年月雙降」的現象,顯見房貸緊縮加上信用管制衝擊之下,房市吹起寒風。這股寒風讓房市交易量連續第三個月低迷,與今年6月的房市高峰相比,顯著下滑近一半。 根據統計,永慶房產集團10月交易量月減7%,年減32%;住商機構月減6.1%,年減31.2%;台灣房屋月減12.8%,年減22.6%;中信房屋月減17.8%,年減21.1%。這些數字顯示,自7月起房貸核撥趨緊縮,9月央行加碼信用管制措施,房仲業交易量明顯受衝擊。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目前銀行房貸滿水位狀況未解,民眾面臨貸款利率上揚、成數降低的壓力,不得不額外籌措資金以補足頭期款缺口。過去幾年预售屋交易熱絡,後續交屋量體大,大量申貸需求對銀行的放貸額度形成考驗。有限的信用資源將進一步壓縮房市交易量能,預估第四季旺季不旺。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則表示,919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後,成屋交易情況雪上加霜。雖然有零星個案降價求售,但由於買盤因貸款受限制,以及期待賣方價格修正的心態,市場交投變得十分低迷。即使央行宣布放寬排除寬繼承與換屋族,但許多銀行的房貸庫存已滿水位,加上各地災情頻傳,第四季的交易情況很難有起色。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也指出,市場資金逐漸轉向商用不動產,特別是中低總價店面、商辦和土地,這些類型的成交開始浮現,成為房市中的一絲暖意。
房市寒冬來襲,四大房仲實業近期發布的10月交易量數據,顯示房市交易量年月雙降,年減幅皆達兩位數。其中,永慶房產集團全台交易量月減7%、年減32%;住商機構全台月減6.1%、年減31.2%;中信房屋全台月減17.8%、年減21.1%;台灣房屋則僅統計七都交易量,月減12.8%,年減22.6%。永慶房產集團的數據顯示,與6月的房市高峰相比,交易量已經「腰斬」。
在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影響下,房市買氣連續四個月下降。七都中,台北月減13%、年減38%;新北月減2%、年減37%;桃園月減11%、年減33%;新竹縣市月減4%、年減35%;台中月減3%、年減36%;台南月減5%、年減11%;高雄月減13%,年減33%。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由於8月銀行房貸緊縮,民眾對於房貸撥貸的擔憂,使得購屋態度轉趨保守觀望,房市買氣瞬間凍結。加上9月央行實施的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將不動產貸款資源優先提供給無房的真首購,使得房市交易持續降溫。央行雖於10月9日補充協處措施,但整體而言,銀行房貸滿水位的狀況未解,民眾仍須面對貸款利率拉高、成數降低的困境,對整體買氣衝擊仍大。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9月央行理監事會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讓成屋交易雪上加霜。雖然部分賣方降價求售,但買盤因貸款受限制,以及期待賣方價格修正心態,讓第一線狀況艱辛。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也認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持續發酵,銀行房貸水位緊繃,再加上10月初颱風干擾,多種因素導致10月成交量顯著下滑。
目前房市處於多空對峙的局面,市場交易逐漸回歸到剛需基本面。不過,受大環境影響,買方變得更加謹慎,決策速度放緩,追價意願降低,交易周期拉長,自然造成交易量下滑。
永慶房產集團全台交易量月減7%、年減32%;住商機構全台月減6.1%、年減31.2%;中信房屋全台月減17.8%、年減21.1%;台灣房屋本次僅統計七都交易量,也同樣月減12.8%,年減22.6%。
若以永慶房產集團10月全台門市交易量來看,與6月高點相比已腰斬。在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影響下,房市買氣連四降。七都中,台北月減13%、年減38%;新北月減2%、年減37%;桃園月減11%、年減33%;新竹縣市月減4%、年減35%;台中月減3%、年減36%;台南月減5%、年減11%;高雄月減13%,年減33%。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8月銀行房貸緊縮影響,民眾因擔心房貸撥貸不如預期,購屋態度轉趨保守觀望,房市買氣瞬間凍結,較7月大減逾二成,加上9月央行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將不動產貸款資源優先提供給無房的真首購,房市交易持續降溫。
央行為避免錯殺無辜,於10月9日補充協處措施,將繼承者與換屋非豪宅可排除在信用管制範圍,此外,若是已簽購屋合約、即將申貸,符合繼承、換屋條件的也不受限制。
不過,整體而言,銀行房貸滿水位的狀況未解,民眾仍須面臨貸款利率拉高、成數降低的情形,須額外籌措資金補足頭期款缺口,對整體買氣衝擊仍大。同時,也改變民眾對於房市後市的預期,目前市場仍瀰漫觀望氣氛,成交難度增,10月房市交易已出現連續第三個月呈現年、月雙降,若與6月房市高點相比已量縮50%,呈現腰斬。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9月19日央行理監事會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成屋交易雪上加霜,雖有零星個案降價求售,但買盤因貸款受限制,以及期待賣方價格修正心態下,第一線狀況艱辛。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指出, 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持續發酵,銀行房貸水位依然緊繃,再加上10月初山陀兒颱風干擾民眾外出看屋計劃,種種因素導致10月的成交量出現顯著下滑。
目前房市正處於多空對峙的局面,市場交易逐漸回歸到剛需基本面,雖然帶看量有所減少,但出門看屋的民眾多為自住需求者,且具備一定的資金實力。惟受到大環境影響,現階段買方變得更加謹慎,決策速度明顯放緩,追價意願降低,交易周期也因此拉長,交易量自然隨之下滑。
各大型房仲品牌統計10月交易量顯示,永慶房產集團月減7%、年 減32%;住商機構月減6.1%、年減31.2%;台灣房屋月減12.8%、 年減22.6%;中信房屋月減17.8%、年減21.1%。各大業者10月都呈 年月雙減,反映自7月起房貸核撥趨緊縮、9月央行加碼信用管制措施 ,房仲業交易量明顯受衝擊。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陳金萍說,銀行房貸滿水位狀況未解 ,民眾面臨貸款利率拉高、成數降低,須額外籌措資金補足頭期款缺 口,過去幾年預售屋交易熱絡,後續交屋量體大,大量申貸需求考驗 銀行的放貸額度,有限的信用資源也將壓縮房市交易量能,預估第四 季旺季不旺。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說,919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後 ,成屋交易雪上加霜,雖有零星個案降價求售,但買盤因貸款受限制 ,及期待賣方價格修正心態,即使央行宣布放寬排除寬繼承與換屋族 ,但許多銀行房貸庫存已滿水位,各地災情頻傳,第四季交易很難表 現。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市場資金逐漸轉向商用 不動產,中低總價店面、商辦和土地成交浮現。
永慶房產集團旗下的加盟品牌「永義房屋」,自2021年7月開放加盟至今,已邁入滿三周年的里程碑。在這段期間,無論是面對新冠疫情的嚴峻考驗,還是國內外經濟景氣的多變風雲,永義房屋都能屹立不搖,展店數量如今已突破250間,成為業界矚目的焦點。
本月25日,永義房屋中區經管會舉辦了第3季榮團會,這不僅是一場表揚傑出加盟店和經紀人的典禮,更是一場慶祝永義房屋成功突破250店的大典。永義房屋自承襲「誠實房仲」的優良形象,與永慶不動產、有巢氏房屋及台慶不動產共享十多萬筆物件案源,市場競爭力強大,今年更持續擴大版圖,交出亮麗的成績單。
永慶房產集團加盟事業處劉炳耀董事長在會上表示,永義房屋的快速成長,始終堅持「先誠實再成交」的專業服務,這是其30多年來品牌基礎的堅實基礎。在疫情及多項政策壓力下,永義房屋仍能保持穩健的成長速度,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目前,永義房屋加盟店主要集中在中台灣地區,包括台中、彰化、南投、雲林等地,已有超過60間加盟店。其中,永義房屋中區經管會於2023年成立,在推廣品牌、提高能見度方面扮演了關鍵角色。
創會會長王薏勝在慶祝會上致詞時提到,永義房屋之所以能夠在三年內快速擴張,是因為所有夥伴的努力。他強調,透過不同的行銷方式和公益活動,永義房屋逐步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展店速度之快、績效表現之亮眼的背後,是永義房屋加盟店不斷創新的精神。台中永義房屋單元12萌未來加盟店成立兩年,已累積創造9,000萬元業績,黃宥宏店東認為,永義房屋年輕、有活力的品牌形象,讓人耳目一新。
許多創業夥伴也分享了在永義房屋的經歷。28歲就創業的許家原,憑藉永慶房產集團的多年經驗和品牌力,不到三年就開出兩間永義房屋,業績已突破1.6億元。另外,永義房屋中正藝文禮加盟店東趙儀君,則是因為看中集團的數位研發能力而轉投永義房屋,今年已創造1.8億元業績。
永慶房產集團的科技實力有目共睹,永義房屋的店東們也深知其重要性。傅美棋店東表示,加入永慶加盟體系後,業績與收入都有顯著提升,近一年來店業績直逼4,000萬元。
永義房屋的成功,是所有加盟店東共同努力的結果。周文惠店東提到,永慶加盟體系提供了多元的行銷工具、科技系統和數位工具,為加盟店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余柏霖店東也表示,店東大會、房仲經營管理師課程等活動,幫助加盟店掌握市場動態,準備迎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