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壽保險(公)公司新聞
台灣壽險業積極因應樂齡族群醫療保障需求,推出多款專屬保單
隨著台灣社會進入高齡化,樂齡族群的醫療保障需求不斷攀升,壽險業者也紛紛推出專為銀髮族設計的保單,以應對這項挑戰。這些保單不僅涵蓋了特定傷病、手術、骨折等風險,還提供長期照顧保障,並鼓勵保戶維持健康生活。
根據國發會的數據,預計到2026年,台灣的老人人口將佔總人口的20.8%,逼近聯合國定義的超高齡國家標準。到了2036年,這個比率將達到28%,成為極高齡國家。全球人壽保險公司就針對這個趨勢,推出了「樂齡ABC」三款特定傷病險,提供癌症、末期腎病變、嚴重肝硬化症等多項特定傷病的保障,並採用整筆給付方式,讓保戶能夠靈活應對醫療和照護需求。
宏泰人壽則針對高齡族群可能面臨的骨質疏鬆和肌肉量減少問題,推出了「有骨氣傷害保險」,保障範圍包括意外身故、失能、骨折和脫臼手術等,投保年齡範圍廣達15至64歲,續保至74歲。
國泰人壽則推出「樂心安住院醫療定期保險(外溢型)」和「樂順心手術醫療定期健康保險(外溢型)」,提供廣泛的醫療和手術保障,最高保額可達1,200倍。此外,為應對「零家庭照顧者」的現象,國泰人壽還推出了「樂齡守護」長照保險,將承保年齡上限提高至75歲,並搭配「FitBack健康吧」健康計劃,鼓勵保戶積極維持健康。
然而,即便保障方案多元,台灣長照險的投保率仍然偏低。截至2022年底,全台長照險有效契約僅96.3萬件,投保率僅4.08%,每25人中約僅一人投保長照險。這顯示了保障缺口仍然存在,壽險業者將繼續努力,提供更完善的保障方案,以應對高齡化社會的挑戰。
我加入壽險業已超過25年,期間服務過不少教師族群,也看著台灣因為少子化與年金改革因素,老師這個曾經是人人稱羨,有寒暑假以及可預期的退休金穩定工作,在現在看來沒有當時我入行時的景象。也看過不少教師,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急於將自己的工作收入,找投資工具累積退休金,有的老師甚至會將醫療保障規劃移轉為單純存退休金。
但在漫長的人生中,老師也存在著疾病或者意外的風險,就有一位客戶因備課太累,奔波家庭與學校卻發生交通事故,而這位老師卻把自己的意外保障停止繳費,事故發生後,僅有壽險保障,未能幫自己備一份意外險。
因此,在幫忙老師做保險規劃時,通常會建議老師,一定要讓自己在工作時,就擁有終身的醫療保障,再逐步規劃自己的退休準備。而醫療保障,我建議趁年輕體況佳、保費較低時,透過終身型醫療險來搭配實支實付型醫療險,趁早建構基本醫療保障,而近年來癌症、重大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應適時補強重大傷病險與癌症險,才能支應未來可能的自費醫材、新型手術費用等負擔。
除了醫療保障,退休金流的規劃也很重要,對於距離退休時間較長的老師,會建議透過增額壽險,並將年期拉長,來填補年改後出現的退休金缺口,甚至部分險種設有豁免或雙豁免機制,能夠抵禦累積資產過程中萬一發生風險時,不至於影響家庭生活,讓保障規劃更為健全、穩固。
至於屆退老師,由於距離退休時間較短,可能還有五、六年的時間,建議可透過投資型年金險,抑或短年期增額壽險,快速累積退休資本,讓自己的退休生活更高枕無憂。
據國發會推估,2026年我國老人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達20.8%,接近聯合國定義的超高齡國家老人人口占21%,至2036年更將達28%,進入極高齡國家。
全球人壽表示,為回應高齡化社會的保障需求,加上許多醫療新藥新技術都需要自費的趨勢,透過「樂齡ABC」三款特定傷病險保險金採整筆給付方式設計,分別保障癌症(輕度)、癌症(重度)、末期腎病變、嚴重肝硬化症、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障礙等多項特定傷病,保戶可靈活運用於醫療或調養照護身體,是銀髮族最好的健康防護網。
宏泰人壽指出,高齡族群身體機能逐漸退化,可能面臨骨質疏鬆及肌肉量逐漸減少等問題,當跌倒、施力不當或是受到壓迫時,就有可能造成骨折。因此推出「有骨氣傷害保險」,給付項目除了意外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險金、意外失能保險金之外,也包含意外骨折保險金及意外脫臼手術保險金;投保年齡為15足歲到最高64歲,可續保至74歲。
國泰人壽考量高齡長者投保不易,推出「樂心安住院醫療定期保險(外溢型)」及「樂順心手術醫療定期健康保險(外溢型)」,其中,手術險涵蓋1,489項手術及163項特定處置給付,包括虹膜雷射術(青光眼)、大腸息肉切除術等,最高可享保額1,200倍保障。
另外,「零家庭照顧者」時代即將到來,但截至2022年底全台長照險有效契約僅96.3萬件,占全國人口投保率4.08%,相當於每25人中約僅一人有長照險,多數人保障仍不足。國泰人壽為高齡族群推出「樂齡守護」長照保險,首創將承保年齡上限進一步提高至75歲,可提供熟齡族群完善的長期照顧保障。另外該保單搭配「FitBack健康吧」健康計劃,完成指定健康任務還可以享有最高10%保費折減,讓保戶主動維持身體健康,同時獲得獎勵回饋。
台灣面臨超高齡化挑戰,樂齡族群的醫療需求日益凸顯,全球人壽為此推出全新保單「樂齡ABC」,為銀髮族量身打造,提供全面的保障方案。這項專案涵蓋了三款特定傷病險保單,讓年滿80歲的長輩也能安心投保,即便有體況病史者,也能透過此方案補強保障。無論是子女為父母投保,還是長輩自保,都能有效減輕經濟壓力。 為應對高齡化社會的保障需求,全球人壽強調,隨著醫療新藥和技術的發展,許多治療方式都需要自費,因此「樂齡ABC」系列保單採用整筆給付方式設計,讓保戶能夠靈活運用保險金。以下是三款保單的詳細介紹: 1. 「全球人壽樂齡有愛定期特定傷病健康保險(LLA)」:保障癌症(輕度)、癌症(重度)、腦血管動脈瘤開顱手術及良性腦腫瘤併神經障礙後遺症等4項特定傷病,投保年齡從50歲到80歲,包括有高血糖、高血壓等體況的長輩也有機會投保。 2. 「全球人壽樂齡有保定期特定傷病健康保險(LLB)」:保障末期腎病變、嚴重肝硬化症、慢性肝病合併肝衰竭等6項特定傷病,投保年齡從55歲到80歲,對於高血壓長輩來說,只要控制良好,也能增加保障範圍。 3. 「全球人壽樂齡有心定期特定傷病健康保險(LLC)」:保障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障礙等5項特定傷病,投保年齡從55歲到80歲。 全球人壽透過這套「樂齡ABC」保單,不僅提供樂齡族群的安心保障,也為社會的長期照顧提供了有力支持。
全球人壽表示,為回應高齡化社會的保障需求,加上許多醫療新藥新技術都需要自費的趨勢,透過「樂齡ABC」3款特定傷病險保險金採整筆給付方式設計,保戶可靈活運用。
「全球人壽樂齡有愛定期特定傷病健康保險(LLA)」保障癌症(輕度)、癌症(重度)、腦血管動脈瘤開顱手術及良性腦腫瘤併神經障礙後遺症等4項特定傷病,投保年齡從50歲到80歲,即使是有體況,如有高血糖、高血壓的長輩們也有機會投保。
「全球人壽樂齡有保定期特定傷病健康保險(LLB)」保障末期腎病變、嚴重肝硬化症、慢性肝病合併肝衰竭等6項特定傷病,投保年齡從55歲到80歲,即使有高血壓的長輩們,只要控制良好也有機會加強這方面的保障。
「全球人壽樂齡有心定期特定傷病健康保險(LLC)」保障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障礙等5項特定傷病,投保年齡從55歲到80歲。
「長命百歲」不再是夢想,台灣將於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百歲以上人瑞首次突破5,000人大關,這也讓保障退休後的優質生活成為一大課題。壽險業界看到這個趨勢,紛紛推出多樣化的產品來滿足不同年齡層的需求。像是全球人壽就推出了讓0至85歲皆可投保的利率變動型終身保險,讓退休後的資金運用更加靈活。 全球人壽董事長蔡康強調,一個穩健的退休財務計畫對於長壽來說是必要的,否則長壽可能變成風險。他提到,利變型壽險不僅能提供保障,還能補足家庭保障缺口,並能自主規劃身後財富傳承。 全球人壽推出的「臻好美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只要一次繳費就能享有終身保障,保額最低3,000美元。這款產品還有增值回饋分享金機制,並從第七保單年度起,除了購買增額繳清保險金額以及抵繳保費之外,還多了「現金給付」和「儲存生息」的選擇,讓資金有更多增值的機會。 針對投保年齡開放至85歲,全球人壽表示,這是考慮到台灣已經邁入高齡社會,為滿足各人生階段客群的需求,進行了相關評估分析後的決定。而全球人壽也推出了兩款適合0至85歲投保的利變型壽險,讓長壽長者也能透過穩健的產品累積資產。 但全球人壽也提醒,投保這類產品時有兩個重點需要注意。第一,壽險商品多有解約費用,即使是繳費期滿後,短期內解約也可能還會收取解約費用。第二,美元商品的宣告利率雖然長期表現優於台幣商品,但投保美元保單時,仍應確認是否有美元的保障規劃需求。
壽險業者指出,投保利率變動型終身保險是抵禦風險的好選擇,為滿足各人生階段客群之保險需求,多家壽險業者也陸續開放0至85歲皆可投保。
統計市面上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的投保年齡,包含新光人壽、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台新人壽及全球人壽等等,皆有推出85歲長者也能投保的保單,讓退休可運用的資金更靈活。
台新人壽董事長蔡康表示,如果沒有打造穩健的退休財務計畫,長壽非但不是祝福,反而有可能落入極大風險,利變型壽險除了提供壽險保障,補足家庭保障缺口之外,因其有指定受益人的作用,也能擁有自主規劃身後財富傳承的附加利益。台新人壽推出「臻好美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只要一次繳費就可享有終身保障,0至85歲皆可投保,保額最低3,000美元,其提供增值回饋分享金機制,且自第七保單年度起,除了購買增額繳清保險金額以及抵繳保費之外,還多了「現金給付」和「儲存生息」的選擇,讓財富有增值的機會。
針對投保年齡開放至85歲,台新人壽指出,考量本商品為躉繳,且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為了滿足各人生階段客群之保險需求,依商品特性及架構進行相關評估分析,於風險可承受範圍內開放0至85歲皆可投保。
全球人壽同樣推出二張0至85歲均能投保的利變型壽險,全球人壽指出,有鑑於國人愈來愈長壽,許多硬朗的高齡長者也希望能透過穩健的利變型壽險商品來累積資產,可用來做為臨終、傳承資產或是預留稅源使用,故推出相關商品,未來也可轉投保年金險,做為退休金流使用。
但全球人壽提醒投保兩個需留意的重點,第一,由於壽險商品多有解約費用,即使是繳費期滿後,短期內解約也可能還會收取解約費用,因此在銷售此類商品時,也會提醒高齡長者須注意短期解約可能無法完全拿回本金。
第二,雖然美元商品的宣告利率長期表現均優於台幣商品,但保戶投保美元保單時,仍應確認是否有美元的保障規劃需求。
全球人壽保險秉持著「因為愛 責任在」的品牌理念,不斷努力實現公平待客與普惠金融的承諾。近期,公司再次展現其社會責任,捐贈雲林縣15歲至75歲之中低收入戶一年期的團體微型傷害險,總保費高達新台幣130萬元,讓近1萬人受益。這次捐贈是公司連續第二年與雲林縣政府合作,為弱勢家戶帶來「微加幸福」。 10月2日,全球人壽業務長鄭中安代表公司進行捐贈,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頒發感謝狀。這次捐贈不僅是對弱勢家戶的關懷,也是全球人壽對社會責任的具體行動。公司與雲林縣政府及土庫鎮越港社區發展協會三方合作,為該縣中低收入戶提供基本人身保險保障,包括意外身故及失能給付,以減輕家庭在遭遇變故或意外時的經濟壓力。 全球人壽近年來不斷與各縣市政府或特定團體合作,推廣微型保險,今年捐贈的團體微型保險總保費已累計近510萬元,受益人次達3.5萬。公司期望透過兼具基本保障需求、保費親民且高包容性的商品,讓更多經濟弱勢或特定身份族群的民眾,能以低廉的保費獲得基本保障。 除了照顧弱勢的個人微型保險,全球人壽還為經濟弱勢族群設計了小额終老保險、長照險與大專學生團體保險等產品,實現「人人有保障」的目標。公司還積極落實公平待客與普惠金融,優化各項服務措施,以維護弱勢族群金融消費權益。 在商品開發及理解上,全球人壽製作了「微型保險商品易讀手冊」,並提供手機掃描QR Code、大字版簡介、國台語配音及手語視窗宣導影片、語音導讀服務等多元閱聽體驗,友善高齡及身障族群。在數位金融方面,公司不斷優化,官方網站金融友善服務專區通過NCC無障礙網站AAA級標章檢核,並建立高齡友善網站、小資入門網站,弭平金融弱勢族群的資訊落差。
10月2日於雲林縣微型保險加碼捐贈合作記者會上,由全球人壽業 務長暨資深副總經理鄭中安代表捐贈、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頒發感謝 狀,這是全球人壽連續第二年捐贈微型保險予雲林縣政府弱勢家戶, 為雲林弱勢家戶「微加幸福」。
全球人壽表示,本次與雲林縣政府及雲林縣土庫鎮越港社區發展協 會三方合作,提供雲林縣15歲至75歲之中低收入戶基本人身保險保障 ,保障內容包含意外身故及因意外造成1至11級失能給付,幫助弱勢 家庭遭遇變故或意外時,免於陷入生活困頓,強化社會安全網;未來 全球人壽亦將指派專屬服務人員提供保障與服務,善盡對保戶的承諾 。全球人壽近年持續與各縣市政府或特定團體合作推廣微型保險。
今年捐贈團體微型保險總計保費累計近510萬元,嘉惠近3.5萬人次 ,期望以兼具基本保障需求、保費親民的特色與高包容性商品,讓經 濟弱勢或特定身份族群的弱勢民眾,都可透過低廉保費獲得基本保險 保障,除了照顧弱勢的個人微型保險,也包括為經濟弱勢族群設計的 小額終老保險、長照險與大專學生團體保險等產品,實踐「人人有保 險」的目標。
除了為弱勢家戶「微加幸福」,全球人壽更積極落實公平待客與普 惠金融之創新與優化作為,優化各項軟硬體友善服務措施,以維護弱 勢族群金融消費權益,善盡保險業社會責任。例如,在商品開發及商 品理解上,製作「微型保險商品易讀手冊」,透過手機掃描QR Code 點字貼紙引導視障者聽取商品語音介紹;並透過大字版簡介、國台語 配音及手語視窗宣導影片、語音導讀服務等多元閱聽體驗,友善高齡 及身障族群。
在數位金融方面亦持續優化,不但官方網站金融友善服務專區通過 NCC無障礙網站AAA級標章檢核,亦建立高齡友善網站、小資入門網站 ,弭平金融弱勢族群的資訊落差。
秉持著「因為愛 責任在」的品牌理念,全球人壽保險公司不僅在保險業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更在社會責任和公平待客方面做出了實際的貢獻。近日,全球人壽董事長林文惠親自帶領董事會過半數成員及高階主管,實地查訪分公司,關注客戶體驗,並親自坐鎮一線擔任「一日電話客服員」,傾聽客戶真實聲音,展現對客戶服務的極端重視。 林文惠董事長與團隊一同檢視客戶體驗流程,對硬體設備的便利性和軟體流程提出優化建議,這些行動不僅提升了客戶的服務體驗,也為公司帶來了新的思維和啟發。林董事長強調,在面對高齡化社會的趨勢下,深入了解客戶需求,投入多元友善服務管道,是公司必須關注的重點。 為落實公平待客精神,全球人壽在董事會的督導下成立了「公平待客業務促進委員會」,由高階主管親自掌舵,並定期向董事會報告執行情況。這種「由上而下」的制度督導與「由下而上」的文化落實,讓公平待客成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 總經理馬君碩也多次親臨一線,與客服人員一同接聽客戶來電,站在客戶的角度思考問題,並提供即時的解決方案。這種親自下來的行動,不僅增進了客服人員與客戶之間的溝通,也讓公司能夠更迅速地回應客戶的需求。 在全球人壽的努力下,不僅針對高齡族群、年輕族群、身心障礙族群、小資族群等不同客群提供適合的保險商品,還建立了多元、即時且無障礙的服務管道,確保每位保戶都能獲得溫暖的金融服務。全球人壽的這些努力,不僅在提升公司形象,更在為台灣的金融環境帶來正面的影響。
台灣壽險業界近期出現一個顯著的變化,由於疫情影響以及投資型保單銷售專業門檻的提高,讓許多壽險登錄業務員面臨不小的壓力。根據台灣壽險公會的統計數據,8月份壽險公司的登錄業務員人數比上個月減少了329人,總計人數來到20.84萬人。具體來看,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減少了329人,達到20萬8,477人;代理人公司登錄業務員減少了208人,為7萬7,515人;而經紀人公司則是逆勢增長,8月份登錄業務員增加199人,達到8萬7,800人。總計來說,台灣壽險業務員人數為37萬3,792人,但並未能止住下滑的趨勢。 在這波壽險業務員減少潮中,有十家壽險公司表現突出,呈現單月正成長,這些公司分別是國泰人壽、中國人壽、遠雄人壽、宏泰人壽、安聯人壽、第一金人壽、合庫人壽、安達人壽、友邦人壽以及全球人壽。其中,全球人壽作為壽險業的重要成員,在這波市場變局中依然保持堅強的市場競爭力。 面對市場的挑戰,各大壽險公司紛紛展開積極的招聘策略,以吸引更多新血加入。例如,國泰人壽推出「高登計畫」,目標廣招5,000名有夢想的業務員;安聯人壽則祭出「百萬領袖創業計畫」,目標在2025年將業務大軍擴增到1萬人。這些策略的推出,不僅有助於壽險公司擴大市場份額,也為業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全球人壽保險不僅是台灣保險業的領航者,更是秉持著「以客為尊,待客如己」的公平待客精神,不斷努力提升服務品質的典範。近期,全球人壽董事長林文惠親自帶領董事會過半數成員及經營團隊高階主管,深入分公司實地查訪,關注客戶體驗流程,並針對硬體設備的便利性及軟體流程提出優化建議。這種親自下戰場的精神,讓人感受到全球人壽對客戶服務的熱忱。 林文惠董事長更是親自坐鎮一線,多次擔任「一日電話客服員」,傾聽客戶真實的聲音,這種親身經歷讓她對客戶的需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她還與團隊共同參與申訴品質會議,研議申訴案件處理流程的優化方案,展現出對客戶服務的極端重視。 為了落實公平待客的精神,全球人壽在董事會的督導下成立了「公平待客業務促進委員會」,由高階主管親自執掌,並由總經理馬君碩擔任主任委員。這個委員會定期向董事會報告公平待客原則的執行情況,確保公司能夠即時掌握並適時給予指導。 在制度督導與文化落實的雙向努力下,全球人壽建立了強大的溝通模式,讓公平待客成為企業文化的DNA。林文惠董事長強調,在面對高齡化社會的趨勢下,深入了解客戶需求,提供多元友善服務,是企業應盡的責任。 全球人壽不僅在服務上力求完美,在實體設施上也展現出對客戶的關懷。公司透過多元連結管道、標準化友善停車環境以及大樓友善進出管道,縮短客戶從公司門口到客服大廳的距離。對於高齡及身障者,提供專人優先服務,並以各式友善輔具協助行動不便的客戶。此外,還提供客戶叫車服務、常設AED急救設備及哺集乳室等友善服務設施,讓每一個客戶都能感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 在全球人壽,公平待客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落實在每一個服務細節中。這種對客戶的熱忱和責任感,讓全球人壽在保險業界獲得了良好的口碑。
全球人壽在董事會督導下成立「公平待客業務促進委員會」,由高階主管親自執掌各項公平待客業務的規畫與執行,並由總經理擔任主任委員,定期將公平待客原則執行情形提報董事會,俾利董事會即時掌握公司落實情形並適時給予指導。透過「由上而下」的制度督導和「由下而上」的文化落實,建構雙向溝通模式,凝聚全體成員共識,讓公平待客自然而然成為企業文化的DNA。
林文惠表示,面對高齡化社會更應該深入了解客戶需求,積極投入多元友善服務管道及設施,進而全方位關懷照護保戶,讓服務品質更加提升。全球人壽秉持公平待客友善服務原則,致力打造軟硬體兼容的客戶友善服務設施,透過多元連結管道、標準化友善停車環境以及大樓友善進出管道等方式,縮短從公司門口到客服大廳的距離;針對高齡及身障者提供專人且優先的服務,並以各式友善輔具協助行動不便的客戶,為硬體設施注入家的歸屬感;亦提供客戶叫車服務、常設AED急救設備及哺集乳室等友善服務設施,嘉惠任何有需要的客戶,有愛無礙,提升服務的溫度。
全球人壽在董事會督導下成立「公平待客業務促進委員會」,由高 階主管親自執掌各項公平待客業務的規劃與執行,並由總經理擔任主 任委員,定期將公平待客原則執行情形提報董事會,俾利董事會即時 掌握公司落實情形並適時給予指導。透過「由上而下」的制度督導和 「由下而上」的文化落實,建構雙向溝通模式,凝聚全體成員共識, 讓公平待客自然而然成為企業文化的DNA。在公司上下齊心的努力下 ,全球人壽持續精進公平待客作為,針對高齡族群、年輕族群、身心 障礙族群、小資族群等,從各方面打造金融友善環境,並建立多元、 即時且無障礙的服務管道,重視每位保戶的聲音、提供適合並滿足客 戶需求的保險商品,期許提供客戶最有溫度的金融服務。
為第一手體驗客戶真實感受,全球人壽董事長林文惠偕同董事會過 半數成員、總經理馬君碩帶領經營團隊高階主管實地查訪分公司友善 服務設施,檢視客戶體驗流程,針對硬體設備的便利性及各項軟體流 程提出優化建議,為公平待客挹注全新思維及啟發,林文惠董事長表 示,面對高齡化社會更應該深入了解客戶需求,積極投入多元友善服 務管道及設施,進而全方位關懷照護保戶,讓服務品質更加提升。
全球人壽董事會成員亦以實際行動展現對客戶的關心及重視,多次 親臨一線擔任「一日電話客服員」,與客服人員共同接聽客戶來電, 在第一時間傾聽客戶需求,設身處地站在客戶角度同理對方、理解客 戶想法;傾聽結束後,針對客服人員與客戶互動情況提出優化建議並 對客服人員予以勉勵,在「以客為尊,待客如己」的互動之下,達成 即時、有效且溫暖的溝通。
據壽險公會統計,8月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人數減少329人,來到20萬8,477人;代理人公司登錄業務員人數減少208人,來到7萬7,515人;經紀人公司則是正成長,8月登錄業務員較上月增加199人,達8萬7,800人;總計壽險業務員人數為37萬3,792人,未能止跌回升。
若以各壽險公司來觀察,8月有十家壽險呈現單月正成長,分別是國泰人壽、中國人壽、遠雄人壽、宏泰人壽、安聯人壽、第一金人壽、合庫人壽、安達人壽、友邦人壽以及全球人壽。
為重振旗鼓,各大壽險公司積極搶攻新血,如國壽推出「高登計畫」廣招5,000追夢人,安聯祭出「百萬領袖創業計畫」,目標2025年業務大軍增至1萬人。
全球人壽保險自去年開始推行「組織變革暨團隊轉型專案」,今年則是加大力度,與美國壽險行銷管理及研究學會(LIMRA)合作,進行主管職能培訓。從3月起,分別在台北和台南進行兩梯次的Pacesetter(領跑者)課程,並在下半年啟動一個为期5個月共13天的AMTC(通訊處管理培訓課程)。總經理馬君碩強調,公司近年來對轉型專案的重視,不僅讓專案深化固化,更關注於員工的價值成長,透過持續學習,全面提升團隊的增員、訓練、輔導及數位工具運用能力,以為團隊管理打下堅實基礎,並促進組織的發展。 AMTC課程著重培養通訊處主管團隊在規畫、增員、選才、訓練及績效管理等五大領域的關鍵管理技能。這包括設定短期及長期目標、建立系統化增員、最佳選才流程以提供職場發展機會、提供專注且有目標的訓練,以及促進銷售成長與實戰運用,從而啟動選才、育才、留才的人力拓展循環。這一連串的環環相扣,需要公司上下一心,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 業務長鄭中安強調,「擁抱變革 攜手轉型」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要全方位鞏固組織發展。這包括數位工具整合、創建四大經委會溝通平台、強化職域經營,以及全面升級「全球菁英發展培訓藍圖」,引領直營通路大步邁向轉型。
全球人壽總經理馬君碩表示,公司近年來全面投入資源進行轉型專案,除了讓轉型專案深耕固化之外,更著重「人」的價值成長,透過更多深度、不間斷的學習,全面提升增員、訓練、輔導及數位工具的運用能力,期待為團隊管理打下良好的根基,進而促進擴大組織發展。AMTC課程著重培養通訊處主管團隊於規畫、增員、選才、訓練及績效管理等五大領域之關鍵管理技能,包含建立經營事業的短期及長期目標、創建系統化增員、最佳選才流程以展現職場發展機會、提供專注且有目標的訓練、促進銷售成長與實戰運用,啟動選才、育才、留才的人力拓展循環,環環相扣需要公司上下一心,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全球人壽業務長鄭中安強調,「擁抱變革 攜手轉型」不只是口號,更要全方位鞏固組織發展,包含數位工具整合、創建四大經委會溝通平台、強化職域經營、全面升級「全球菁英發展培訓藍圖」,引領直營通路大步邁向轉型。
全球人壽保險公司近來風光無比,因為他們秉持著「因為愛 責任在」的品牌理念,榮獲了保險業界的國家級大獎——「2023年第十屆臺灣保險卓越獎」雙料獎項的肯定!這個榮耀的成就,不僅是對全球人壽卓越經營的認可,也是對他們對環境永續與公益團體愛與責任的肯定。
其中,《全球人壽守護大地,攜手忠義專案》榮獲「公益關懷專案企畫卓越獎-壽險組-銀質獎」,這個專案透過「認養」、「體驗」、「義賣」三步驟,創新「二次公益」,對台灣環境永續與公益團體展現了深厚的愛與責任。全球人壽還與忠義基金會合作,為失依兒少提供後盾,並透過數位化義賣及Podcast宣傳,擴大社會影響力。
不僅如此,全球人壽還憑藉《卓越人才發展計畫》榮獲「人才培育專案企畫卓越獎-壽險組-金質獎」。這個計畫實踐「服務接班人計畫」理念,成功培育高產能業務同仁,並引領直營通路大步轉型。在疫情大環境的衝擊下,海豹部隊的成果表現亮眼,人均FYC逆勢成長5.0%,產能倍數上升至3.4倍。
而「通訊處變革轉型」專案,則透過培訓系統化及增員流程標準化,建立了「六大標準化機制」之關鍵流程,成功啟動通訊處轉型,為組織帶來實質成效。這些榮耀的成就,都顯示了全球人壽在企業社會責任與人才培育方面的卓越表現。
全球人壽保險公司,以「因為愛 責任在」為品牌理念,近期榮獲保險業界國家級大獎「2023年第十屆臺灣保險卓越獎」雙料獎項。這個榮耀的背後,是公司對公益、人才培養和永續經營的堅定承諾。 在公益方面,全球人壽透過《全球人壽守護大地,攜手忠義專案》榮獲「公益關懷專案企畫卓越獎-壽險組-銀質獎」。公司積極參與環境保護,與忠義基金會合作,認養環境友善茶、米,並鼓勵員工志工參與農學教育,透過「認養」、「體驗」、「義賣」三步驟,創新「二次公益」,啟動ESG善循環。此外,公司也投入流域收復計畫,減少碳排放,保護台灣石虎及藍鵲生態圈。 在人才培養方面,全球人壽的《卓越人才發展計畫》榮獲「人才培訓專案企畫卓越獎-壽險組-金質獎」。該計畫實踐「服務接班人計畫」理念,推動「海豹部隊」及「通訊處變革轉型」兩大核心專案,提升員工專業能力。在疫情影響下,海豹部隊人均FYC逆勢成長5.0%,產能倍數上升至3.4倍。 全球人壽深耕台灣市場將近30年,歷年榮獲多項獎項,包括「2023保險信望愛獎」最佳整合傳播獎優選、最佳商品創意獎-壽險組優選、最佳社會貢獻獎-個人類及最佳通訊處獎-壽險組等。公司更於2022年在「公司經營」、「數位創新」、「企業社會責任」及「保險商品」四大面向榮獲26項獎項肯定,展現其對永續經營的熱忱與成果。
全球人壽憑藉《全球人壽守護大地,攜手忠義專案》榮獲「公益關懷專案企畫卓越獎-壽險組-銀質獎」殊榮。全球人壽持續關注氣候變遷及生態保育,「認養」環境友善茶、米,號召志工陪伴忠義基金會孩童「體驗」農學教育,並協助忠義基金會「義賣」全球人壽認養的茶米。透過「認養」、「體驗」、「義賣」三步驟,創新「二次公益」,啟動ESG善循環。並致力支持流域收復計畫,幫助坪林及苗栗流域收復,累計減少2,948.1公斤碳排放量,為保育台灣石虎及藍鵲生態圈盡心力。
此外,還舉辦「ZUMBA公益活動」,及持續發起「公益加一加活動」,邀請保戶子女獎學金得主捐出10%金額,全球人壽再捐同等金額。2022年總計贊助忠義基金會失依兒少155萬元,累計參與志工時數達3,833小時,照顧644人次弱勢孩童。
全球人壽也憑藉《卓越人才發展計畫》榮獲「人才培訓專案企畫卓越獎-壽險組-金質獎」肯定。《卓越人才發展計畫》實踐「服務接班人計畫」理念,推動「海豹部隊」及「通訊處變革轉型」兩大核心專案。
「海豹部隊」導入專業師資,整合公司後勤單位支援,促進客戶經營專業化,更匯集實務銷售經驗,完成「高資產客戶經營發展藍圖」報告書,學員對專案整體滿意度高達98.7%。2022年導入標準化機制後,在疫情大環境衝擊下,海豹部隊2022年人均FYC逆勢成長5.0%,產能倍數亦上升至3.4倍。
「通訊處變革轉型」則透過通訊處「培訓系統化」及「增員流程標準化」,建立「六大標準化機制」關鍵流程,啟動通訊處轉型。2022年全球人壽累計專職報聘率,較前年大幅成長49.7%,新人一年定著率較轉型前提升23%。
全球人壽深耕台灣即將屆滿30周年,深受各界肯定,歷年榮獲各類獎項。2023年已榮獲「2023保險信望愛獎」之最佳整合傳播獎優選、最佳商品創意獎-壽險組優選、最佳社會貢獻獎-個人類及最佳通訊處獎-壽險組等四大獎項,以及德國iF設計獎「用戶體驗(UX)-傳達設計獎」、「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2大獎項等榮耀肯定,且獲「ISO 22301:2019營運持續管理系統」驗證;更於2022年在「公司經營」、「數位創新」、「企業社會責任」及「保險商品」四大面向榮獲26項獎項肯定,顯現全球人壽致力永續經營的努力與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