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壽保險(公)公司新聞
台灣民眾即將迎來中秋節四天連假,許多人規畫了國內短途旅行,而壽險公司紛紛提醒大眾注意旅平險的投保。近期,隨著疫情微解封,許多民眾開始規畫短途旅行,8月投保國內旅平險的件數比疫情前增加85%,平均保費也成長40%。全球人壽保險公司指出,即使是在國內出遊或返鄉,也不應該忘記投保旅平險。建議民眾在出門前一小時,利用手機線上投保,增加意外及意外醫療的保障。此外,金管會已於7月1日調降個人傷害險危險費率,讓民眾能夠以更低的保費獲得保障。但值得注意的是,旅平險及其附加醫療並不涵蓋新冠肺炎的治療費用,若不幸染疫,民眾仍需依賴一般醫療險及壽險來應對。全球人壽建議民眾檢視自身醫療保障,確保在面對意外或疾病時,能夠得到足夠的經濟支持。
台灣颱風來襲,全球人壽展開關懷保戶行動
近期,璨樹颱風強烈襲擊台灣,帶來強風豪雨,造成廣泛災情。面對這場天災,台灣各大壽險公司紛紛展開關懷保戶的措施,其中全球人壽保險表現亮眼,迅速展開一系列服務,協助保戶度過難關。
全球人壽保險積極響應,啟動「天然災害保戶關懷計劃」,提供受災保戶四大關懷服務措施。首先,為了讓受災保戶能夠專注於復原工作,全球人壽提供「快速理賠」服務,讓受災戶能夠迅速獲得理賠資金。此外,為了減輕保戶的經濟壓力,全球人壽還提供「續期保費緩繳三個月」的措施,讓保戶有更多時間重新整理財務狀況。
對於保單借款的保戶,全球人壽也提供了「保單借款利息緩繳六個月」的優惠,同時還有「申請補發保單免收工本費」的服務,讓受災戶在復原過程中能夠更加順利。
除了全球人壽,其他壽險公司如國泰、南山、新光、三商美邦、合庫人壽等也紛紛展開關懷保戶的措施。例如,國泰人壽啟動全方位關懷保戶服務機制,提供保費與保單借款利息緩繳、受災戶房屋貸款緩繳、快速理賠等多項服務。南山人壽則推出五大「保戶關懷服務措施」,包括免收保單借款利息、免收房貸利息、緩繳保費、快速理賠與住院關懷預付保險金等。
這些關懷措施不僅減輕了受災戶的經濟壓力,也顯示了台灣壽險業界對於社會責任的承擔。在這場颱風災害中,台灣壽險公司展現了極高的專業度和對保戶的關懷,讓人感到溫暖與安心。
台灣人壽表示,7月微解封後,不少悶壞的民眾紛紛規畫國內旅行 「放風」,所以8月投保國內旅平險的件數較疫情前增加85%,可能 多是二到四天以上的輕旅行,平均保費亦成長40%,而中秋連假若想 出門,台壽建議可在出門前一小時,利用手機投保旅平險,只要三分 鐘就可完成。
全球人壽亦指出,不要因為是在國內出遊或返鄉,就忘了投保旅平 險,建議還是在出門前一小時線上投保,增加意外及意外醫療的保障 。
同時金管會今年7月1日正式調降個人傷害險(不含旅行平安保險) 危險費率,上限從80%調降為70%,第一職業類別投保意外險保額1 00萬元為例,一年保費可降至千元以下,保戶約可省下12.5%保費, 所以也可用一年期意外險,長期強化保障。
壽險公司亦提醒,若是因國內旅行不幸染疫住院或身故,並不在旅 平險及其附加醫療的保障範圍,旅平險及附加醫療只給付因意外造成 的醫療費用及身故保障、海外突發疾療醫療費用等,在國內染疫並不 理賠。
若民眾還是擔心染疫風險,全球人壽建議要檢視自身醫療保障是否 充足,如有保戶染疫後住院40多天無法工作,基本住院費用有健保給 付,但若有日額醫療及實支實付等,即可彌補無法工作的經濟損失及 住院雜支費用。
同時有些保戶肺部會有嚴重的後遺症,重大傷病及失能扶助險可以 理賠,身故即是回歸一般壽險的身故保障。
壽險龍頭國泰人壽迅速啟動全方位關懷保戶服務機制,包含「保費與保單借款利息緩繳」、「受災戶房屋貸款緩繳」、「快速理賠」、「理賠醫療預付金」及「保險單借款增貸免息優惠」等服務;此外,國泰人壽慈善基金會志工亦將視各地災情提供溫暖協助,要與保戶一同度過風災難關。
國泰人壽指出,針對應繳月為2021年9月的續期保險費、保單借款利息,給予受災地區保戶緩繳三個月的措施;另嚴重受災地區保戶即日起至今(2021)年11月底前,如首次純增10萬元以內的保單借款,自借款日起六個月內免計利息。此外,受災戶房屋貸款本金及利息亦給予緩繳三個月的貼心服務。
南山人壽宣布五大「保戶關懷服務措施」,包括:免收保單借款利息、免收房貸利息、緩繳保費、快速理賠與住院關懷預付保險金等。
新光人壽啟動「新光防颱五保」保戶關懷服務,囊括「主動協助理賠」、「保單補發免收工本費」、「保費繳納寬限優惠」、「保單借款繳息作業優惠」及「房屋貸款本金寬延優惠」等五項服務。
三商美邦同步端出五大措施,包括保單借款利息減免、免費補發保單、續期保費緩繳、快速理賠,以及房屋貸款本金緩繳。
合庫人壽啟動四大服務,包括開放醫療副本收據申請理賠、風災保戶保費緩繳三個月、風災保戶保單借款新貸或增貸件免息三個月、風災保戶補發保單免收工本費。
全球人壽針對璨樹颱風受災保戶於第一時間啟動「天然災害保戶關懷計劃」,提供受災保戶四大關懷服務措施,像是「快速理賠」、「續期保費緩繳三個月」、「保單借款利息緩繳六個月」及「申請補發保單免收工本費」等服務,協助保戶度過難關。
台灣金管會昨日公告,8月份國際板債市新發行12檔債券,總發行量達10.1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282億元),創下今年以來單月最低發行量。不過,9月份的市場可能會有新變化,因為台積電即將發行10億美元的國際板債券,這個消息已經成為法人圈內熱議的話題。
這次台積電發行的國際板債券,期限為30年,利率為3.1%。消息來源指出,南山、國泰、台灣、新光、全球、富邦、三商美邦、遠雄、宏泰等壽險公司,以及郵局和部分銀行都紛紛搶購,所有的額度都已被認購一空。這批債券預計將在9月23日掛牌,成為近期最受矚目的新發行債券之一。
其中,南山人壽成功搶下2.15億美元的額度,而國泰人壽和台灣人壽則分別搶到1.8億美元。新光人壽和全球人壽各獲得1億美元,另外三商壽、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及郵局合計搶得約1.1億美元,餘下的部分則被銀行和外商壽險搶購。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壽險公司爭相搶購的國際板債券,多來自穩健的國際性企業。例如,2016年和2017年,美國蘋果兩度來台發行美元債券,一次是40年期利率4.15%,發行額度達12.77億美元;另一次是30年期利率4.3%,發行額度為12.77億美元。不過,蘋果都已在滿兩年和三年時提前贖回,並沒有再發行新的債券。
台積電這下可是火紅了!它要發行10億美元的國際板債券,30年期利 率3.1%,這個債券可是秒殺的啊!不僅如此,南山、國泰、台灣、新光、全球、富邦、三商美邦、遠雄、宏泰等壽險公司都搶著「包檔」,還有郵局和部分銀行也來分一杯羹,債券預計本月23日掛牌,絕對是近期最熱門的新發行債券之一。 你知道嗎?這次台積電的美元債券,壽險公司都超額認購。其中,南山人壽搶下2.15億美元,國泰和台灣人壽各搶到1.8億美元,新光和全球人壽則各拿到1億美元。還有,三商壽、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和郵局合計搶走1.1億美元左右,其他的就是銀行和外商壽險在搶了。 壽險業者表示,台積電的這個國際板債券真的很火,大家都超級踴躍。這也是因為台積電這個大招牌,再加上利率不錯,3.1%的利率算得上近期很可接受的利率了。 你還記得嗎?以前壽險公司爭搶的國際板債,像2016年和2017年美國蘋果來台發美元債的時候,也是一樣熱鬧。當時一次是40年期利率4.15%,發行額度12.77億美元,另一次是30年期4.3%利率,10億美元,都是幾家壽險公司就秒殺、包檔。但這兩次債券都在滿二年和三年時提前贖回,並沒有再接續發新的債券。 台積電今年已經是第二度發行國際板債券了。2020年9月22日,它也發行了一檔40年期、利率2.7%的美元債,發行額度也是10億美元。這兩次發行的債券都滿五年時才可提前贖回,這也符合壽險公司投資的法令要求。 這次台積電是在8月份詢價,壽險公司都在搶債,其他發行人可能也不想在這時候跟台積電「搶錢」,所以8月份的國際板債市意外冷清,只新發行了12檔債券,總發行量10.15億美元(約新台幣282億元)。業者說,這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其他發行者不打算在同時間跟台積電「搶錢」,以免搶不過。
據了解,因是台積電的美元債券,各壽險公司都超額認購,最後南 山人壽搶下2.15億美元,國泰人壽及台灣人壽各搶到1.8億美元,新 光人壽、全球人壽則各拿到1億美元,另外三商壽、宏泰人壽、遠雄 人壽及郵局合計拿到1.1億美元左右,剩下是銀行及外商壽險搶走。
壽險業者表示,台積電國際板債算是近期熱門債券,認購相當踴躍 ,主要是台積電的招牌,加上利率不錯,3.1%算近期可接受利率。
先前壽險公司爭搶的國際板債如2016年及2017年美國蘋果(Apple )兩度來台發美元債,一次是40年期利率4.15%,發行額度12.77億 美元,另一次是30年期4.3%利率,10億美元亦是壽險公司幾家就秒 殺、包檔,但二檔都已在滿二年及三年時提前贖回,並沒有再接續發 新的債券。
台積電今年是第二度發行國際板債券,2020年9月22日亦掛牌一檔 40年期、利率2.7%的美元債,發行額度亦是10億美元。兩次發行都 是滿五年時才可提前贖回,符合壽險公司投資的法令要求。
台積電這次是8月詢價,壽險公司忙著搶債,其他發行人可能也不 想在此時跟台積電「搶錢」,讓8月國際板債市意外冷清,僅新發行 12檔債券,總發行量10.15億美元(約新台幣282億元),業者表示, 部分原因也是其他發行者不打算在同時間跟台積電「搶錢」,以免搶 不過。
台積電將發行10億美元國際板債券,30年期利率3.1%,據指出,南山、國泰、台灣、新光、全球、富邦、三商美邦、遠雄、宏泰等壽險公司,加上郵局及部分銀行搶購,所有額度都有人認購,台積電國際板債券預計本月23日掛牌,算是近期最熱門的新發行債券。
據指出,各壽險公司超額認購台積電的美元債券,最後南山人壽搶下2.15億美元,國泰人壽及台灣人壽各搶到1.8億美元,新光人壽、全球人壽則各拿到1億美元,另外三商壽、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及郵局合計拿到1.1億美元左右,剩下是銀行及外商壽險搶走。
壽險公司爭搶的國際板債多半是穩健的國際性企業,例如2016年及2017年美國蘋果(Apple)兩度來台發美元債,一次是40年期利率4.15%,發行額度12.77億美元,另一次是30年期4.3%利率,但美國蘋果都已在滿二年及三年時提前贖回,並沒有再接續發新的債券。
從國發會統計發現,台灣目前人口結構愈來愈往50歲以上集中,而這年齡層的民眾在詢問保險時,會特別重視醫療,只要醫療保險有推出新的保單,就會接到這年齡層的保戶主動來諮詢。
「通常這年齡層的保戶都已經有了保險,但因為到了這年紀,都會特別注意身體狀況,所以也會特別留意保險。」我觀察到在這年齡層如果體況較好、保險公司還可以投保者,會建議用終生醫療與定期醫療搭配,用這種組合來規劃,雖然這年紀投保終生醫療險,可能會擔心中間突然變故,但終生醫療險有已繳保費扣除醫療費的退費功能,所以可以把這當作是一個儲蓄帳戶、有去有回。
我也會建議65歲以下還能投保者,一定要補足實支實付型醫療險與重大傷病險,年紀愈大,醫療費用愈高。在可以投保的情況下,多為自己的醫療品質把關,是很重要的。66歲以上,能買的保險已然不多,這時候可以利用一些壽險商品,帶有失能豁免、或是老年照護金功能的方案,來補足年老時的醫療缺口,是一種很聰明的選擇。
如果被詢問「我是不是該加保」「我有需要這個嗎?」「這保障我有了嗎?」的時候,這時候我就要帶著保戶再做一次需求分析,讓他們瞭解到這風險是不是有被涵蓋到,是不是擔心這部分的保障不足,如果真的不需要、重複的商品,「會很誠實地跟客戶說,用不到的東西,即便是銅板價還是太貴」,一定要把每一塊錢花在對的東西上。
另外,近年也愈來愈多人善用保單做財產分配等規劃,我認為這就像是一種類信託的方式、提早做好資產分配,透過保險來做規劃,好處就是在一定額度內免繳納稅賦,所以有這類需求的保戶可以先規劃好分配目標,透過保單來給付達到他的目的。(全球人壽益盛通訊處區經理朱柏安口述,記者楊筱筠採訪整理)
撇步一是在可控制預算內,採終身型主約搭配定期型附約。未滿15足歲被保險人身故只能給付喪葬費用61.5萬元,雖然學生保險、年金險等可不算入,再加上健康險等可退還保費,但仍有家長不確定該怎麼投保才能真正替孩子們做足保障。
全球人壽表示建議家長可參考自身預算,以終身型主約搭配定期型的附約商品,固定年限繳完保費後便可享有終身保障,利用年輕時期保費較低的優勢來加強特定期間的保障。
撇步二是必備住院日額醫療險、實支實付醫療險,定期意外險、意外醫療強化。全球人壽建議,孩子開學後面臨的染疫風險,可先以終身型住院日額醫療險為主約,搭配定期型實支實付醫療險。因為學生群體上課,加上低年級生對病毒耐受力低,若遇到腸病毒或類呼吸道感染,常常會需要住院三、五天,甚至有時候會到十天,父母就需要請假照顧小孩,所以住院日額醫療險補貼病房費,甚至涵蓋父母請假照顧的薪資補貼,就顯得很重要。
撇步三,有預算再加碼定期型重大傷病險、癌症險。重大傷病險涵蓋保障項目多,不幸患病可獲一整筆保險給付,解決初期醫療費用的支出問題。此外,如果有餘力還可以加入癌症險的規劃,因為近年來癌症的普及率趨勢偏高,且學齡兒童罹癌案例增加。
撇步四是定期健檢家長與孩子保障,調整終身型與定期型比例。全球人壽建議,家長在替孩子投保時,必須先抓好預算,且必須定期進行保單健檢,適時依家中預算來調整,例如把定期型轉為終身型、調整保額或是調整終身型與定期型的商品比例。
台灣人壽則認為,據統計,子女從國民教育到完成高等學士教育,依公私立大學及就讀科系的不同,再考量食宿費用,平均花費達新台幣224萬至449萬元,也要提醒爸爸媽媽,投保醫療險將家庭的經濟衝擊降到最低外,藉由保險具「強迫儲蓄」的特質,分期分年予以儲備,確保家庭「教育基金」也要妥善準備。
全球人壽表示,長照險理賠是經專科醫師診斷,保戶經過一定時間後仍然符合「生理功能障礙」或「認知功能障礙」二項之一,就能申請理賠。「生理功能障礙」評估靠巴氏量表的十項標準,長照險只採其中特定六項,只要在保單免責期滿後持續有三項或以上的障礙,便符合理賠申請資格。「認知功能障礙」則以臨床失智量表做為評估標準,評估項目包含記憶力、定向感、解決問題能力、社區活動能力、家居嗜好與自我照料六項,醫師評估達中度(含)以上,即可申請理賠 。
國內資產破兆元大型壽險中,全球人壽RBC為387.67%高居第一;淨值資產比則以富邦人壽的12.02%奪冠。
金管會2019年訂出雙重風險預警機制,對保險業監管畫出二條紅線,一是資本適足率(RBC)門檻200%,二是淨值資產比設預警指標,前者每半年一驗,後者不得連續二期(二個半年)低於3%,只要觸及其中一個指標,金管會啟動立即糾正措施,最輕是限制業務或裁撤分支機構、限期增資等。
今年上半年財報全數出爐後,將是金管會第一次檢視此雙重風險指標,若有不符將祭出懲戒。原本位紅燈警戒區的宏泰人壽、三商美邦人壽與新光人壽紛紛提前辦理減資、增資或有不動產增值利益入帳,加上股債市雙漲未實現利益挹注,淨值明顯大幅提升,22家壽險公司甫出爐的半年報數字二項指標,全數過關。金管會統計上半年壽險業平均RBC為325.88% ,淨值比平均數也大幅提升至8.92%。
上半年RBC最低是三商壽僅209.79%,雖高過門檻,但離邊緣不遠;新壽221.37%與宏泰人壽232.24%,未達部分海外投資額度法令門檻250%,影響部分業務,未來要留意獲利減少等自有資本縮水或風險資本快速增加,恐需進一步增資且影響明年配股。此外,包括南山人壽、遠雄人壽及台銀人壽三家RBC也還不到300%以上的穩健水準。
上半年淨值比宏泰人壽最低,次低是三商壽3.55%,再來為中華郵政4.84%,新壽也低於5%,若遇股債市劇烈波動,淨值比偏低會大受行情變動影響。
9月目前僅三商美邦人壽表示,會調降新台幣利變保單宣告利率5個 基本點(1基本點等於0.01個百分點),調降後區間約在1.2∼1.55% 之間。
其餘如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中國人壽、台 灣人壽、全球人壽及遠雄人壽都決定9月現售保單宣告利率「不動」 ,主流美元保單維持7月以來的水準,即理財型宣告利率最高2.7∼3 %,保障型則最高3.1∼3.3%。
新台幣利變保單則多在2%以下,少數公司在2∼2.05%,大型壽險 的新台幣理財型利變壽險宣告利率甚至降到1.45%,主要是新台幣去 化不易,國內利率維持低檔,如保單分紅利率從2020年4月降到0.81 %的史上新低後,即將滿18個月,若中央銀行理監事會9月仍維持利 率不動,則此超低利率會邁向21個月的史上超長超低利率。
新台幣利變壽險沒賣相,美元利變壽險也因保險局緊盯,若躉繳美 元利變保單銷量極高,就會檢視是否用高宣告利率或高佣金來吸收保 費,保險合約服務邊際利潤(CSM)是否為負數,若保單賠錢賣,就 會要求壽險公司提檢討報告及改善方案,所以壽險公司目前都「乖乖 」以符合市場利率方式宣告。
再者是接軌IFRS17時間愈來愈逼近,賣太多具儲蓄性質或相對較高 利率的傳統壽險保單,就會有增提準備金的壓力,所以不少公司轉為 主推投資型保單,如國壽、富壽、台壽、三商壽等,中壽及新壽亦表 示會加強投資型保單的占比。
三大因素造成前七月利變壽險新契約保費僅1,685億元,較去年同 期衰退近38%,少賣了逾千億元。
全球人壽保險近日針對民眾對於醫療自費項目的關注,特別強調實支實付醫療險的重要性。隨著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許多新療法不屬於健保給付範圍,讓民眾在選擇治療方式時,不得不考慮自費的可能性。這些自費治療項目,雖然可能具有優異的治療效果,但價格昂貴,讓許多人猶豫不決。 全球人壽指出,自費治療項目並非一定比健保給付項目更好,這些新療法可能因為上市時間短,臨床使用數據不足,所以還未被健保列入給付範圍。此外,有些治療項目因為成本高昂,或是使用人數多,例如癌症免疫藥物,雖然效果顯著,但一個療程可能要花費上百萬元,對於健保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值得注意的是,自費項目的收費標準在各家醫院之間並不一致,若要使用自費治療,醫院必須當地衛生局核准,並進行價格審查。因此,全球人壽呼籲民眾在選擇治療方式時,要充分了解各項治療的優缺點,並根據自身的經濟狀況和需求來做出最適合的決定。
台灣壽險業近期推出保單紓困貸款,結果相當亮眼!這個由壽險公司自7月1日起提供的貸款方案,針對自家保戶提供三年固定利率1.28%的優惠,一開始每天申請金額以3~5億元的速度增加,如今已經突破百億大關。 根據最新統計,到8月19日,保單紓困貸款的申請金額已經突破100億元,當天核貸金額也達到100.39億元。其中,前九大壽險公司的核貸金額佔比高達96%以上,顯見這項措施對於保戶來說是多麼實質的幫助。 以國泰人壽為例,到19日核貸金額已經達到39.32億元,核貸件數近5.54萬件,位居第一。南山人壽和富邦人壽分別以16.4億元和13億元的核貸金額排名第二和第三。而全球人壽的核貸金額也達到4.42億元,件數有5,448件。 這項貸款方案讓許多保戶得以解緩經濟壓力,目前申請人數已經超過11萬5,983人,核貸保單件數逼近13萬件。雖然申請速度已經有所緩慢,但每天仍有1億多元的金額增加,預計將持續到9月底。 這次保單紓困貸款的成效,不僅顯示了壽險公司的社會責任,也反映了市場對這項措施的高度認同。
保單紓困貸款是壽險公司自7月1日開辦,提供給自家保戶三年一率到底,且利率只要1.28%的優惠利率貸款,保戶若符合各公司開放具保價金且適用1.28%利率的保單,每人在每家壽險公司最高可借10萬元,一開始每天以3∼5億元速度申請,目前雖已趨緩,但仍以每天1億多元的速度增加中,將申辦到9月底。
到19日為止,保單紓困貸款已核貸101.66億元,且已有11萬5,983人申請,核貸的保單件數則已逼近13萬件,等於有些保戶一人在同一壽險公司中,可能申請二張以上的保單貸款。
國泰人壽到19日核貸金額已有39.32億元、核貸件數近5.54萬件,件數及金額都排第一大;其次是南山人壽破1.9萬件、核貸金額已逾16.4億元;第三名是富邦人壽,核貸逾1.8萬件、金額逾13億元;新光人壽則已核貸逾1萬件,核貸金額9.24億元。
三商美邦人壽到19日核貸7,997件、金額5.69億元;中國人壽核貸5,777件,核貸金額4.76億元;全球人壽核貸4.42億元,件數則有5,448件;台灣人壽到19日核貸3.6億元,件數4,099件;遠雄人壽則有2,226件,核貸金額1.56億元。
等於前九大公司核貸金額都已破億元,且國壽已接近40億元;九大壽險公司核貸金額預估20日可能就破99億元,目前九家公司核貸金額就占22家壽險公司核貸金額的96%以上。
全球人壽表示,從醫療的觀點來看,自費選項並非一定比健保給付項目好,可能是因為上市時間短、目前臨床使用上的數據不足,所以未被健保納入給付項目;另外,有些原因是治療費用太高或是使用人數多,例如癌症免疫藥物,雖然數據上顯示效果較佳,但整個療程花費上百萬,如所有癌友都使用健保恐無法負擔龐大的醫療費用。
此外也要注意,自費項目每家醫院的收費標準並不一致,醫院如要使用自費項目必須要當地衛生局核准及進行價格審查。
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穩定供電,是政府能源轉型政策的關鍵之一。為了確保這些重要企業的電力需求,台灣政府不得不借助民營燃氣電廠(IPP)的擴建來穩定供電。就在近期,由台汽電及日本JERA合資的森霸電力,成功拿下豐德電廠100萬瓩擴建案,預計2024年開始商轉,將為南科區提供即時的電力支持。 這則新聞來自日經新聞的報導,指出隨著台灣企業對乾淨能源需求的提升,日本東京電力和中部電力合資的捷熱能源公司(JERA)看準了這一趨勢。JERA在台灣的關係企業,在6月份成功標得位於台南的豐德發電廠擴建案,總投資金額約250億元。 豐德電廠,也稱為森霸電廠,位於台南市山區,由森霸電力公司所擁有。該電廠自2004年啟用,擁有兩部汽渦輪機及一部汽輪機,總裝置容量為98萬瓩。今年的擴建案將增建100萬瓩的燃氣複循環發電機組,並被稱為森霸二期計劃。 森霸電力的股權結構中,台汽電持股43%,JERA持股19.5%,並由台糖、兆豐商銀、大亞電線電纜及全球人壽等多家企業參與。據悉,這個擴建案經歷了五次流標才終於決標,其中台電在第六次招標時,考慮到疫情、缺工、缺料等外在因素,決定調高價格,使得森霸電力得以成功標得這個案子。 除了豐德電廠的擴建案,全台灣還有其他數個IPP燃氣電廠有待開發,包括台塑麥寮電廠改建為240萬瓩的燃氣廠、中佳電力公司位於台中港的65萬瓩燃氣電廠及新竹宏關電廠等。 根據能源局的最新報告,政府將在2024年規劃新增民營IPP燃氣機組100萬瓩,並在2024年至2027年間增加490萬瓩的「新增燃氣電源」,其中就包括了IPP燃氣電廠。這些行動將有助於台灣的能源轉型,並確保重點產業的穩定供電。
日經新聞報導,看準台灣企業對乾淨能源的需求將日漸提高,日本東京電力和中部電力合資成立的捷熱能源公司(JERA),其在台灣的關係企業6月拿下位於台南、森霸電力旗下的豐德發電廠擴建競標案,新投資案總額約250億元。
據該電廠地理位置分析,將可直接挹注到位於南科的台積電3奈米廠,甚至對於台積電進駐高雄都有利。
豐德電廠,又名森霸電廠,位於台南市山區,由森霸電力公司所擁有。該電廠於2004年啟用,擁有兩部汽渦輪機及一部汽輪機,總裝置容量為98萬瓩。今年6月, 森霸電力拿下豐德電廠擴建競標案,提出增建100萬瓩的燃氣複循環發電機組,預計2024年商轉,被稱為森霸二期計劃。
森霸股權由台汽電、台糖、荷蘭商東京電力(JERA)、兆豐商銀、大亞電線電纜及全球人壽組成;其中台汽電持股43%,JERA持股19.5%。
據了解,森霸二期相關標案歷經五次流標才決標;雖然森霸是唯一備齊所有文件的廠商,卻因多次未進入底價而流標;台電在第六次招標考量到疫情、缺工、缺料等因素,決定調高價格,才得以決標。
除了豐德電廠擴建案,全台灣仍有數個IPP燃氣電廠有待開發,包括台塑麥寮電廠改建為240萬瓩的燃氣廠、中佳電力公司位於台中港的65萬瓩燃氣電廠及新竹宏關電廠等。
據能源局最新公布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政府面對因應三接外推方案,將會在2024年規劃新增民營IPP燃氣機組100萬瓩。而在2024年至2027年將會增加490萬瓩「新增燃氣電源」,其中包括IPP燃氣電廠。
台灣創投龍頭AppWorks昨日宣布,旗下第三支創投基金AppWorks Fund III已經完成最終募集,總資金規模達到1.5億美元(約新台幣45億元),超過原定目標的50%。這次募集吸引了眾多知名投資人,包括台灣大哥大、富邦人壽、全球人壽等,讓AppWorks管理總資產規模成長至2.12億美元,躍升為大東南亞區域內較具規模的專業創投機構之一。
自2012年啟動第一支基金以來,AppWorks已經成功募集了三支基金,其中第二支基金AppWorks Fund II規模約5,000萬美元。這次AppWorks Fund III的熱烈反應,顯示了市場對新創產業的信心。AppWorks近年的投資焦點集中在AI人工智慧、Blockchain區塊鏈和東南亞三大領域,並在去年成功投資了Lalamove,這家在香港創業的公司正在擴大台灣與東南亞市場。
AppWorks也積極參與NFT(非同質化代幣)市場的投資,最近參與了Animoca Brands的美元募資,該公司將利用募得的資金加速成長,並推廣NFT應用。AppWorks表示,Fund III的規模之所以能夠達到1.5億美元,是因為他們聚焦的ABS三大領域成長迅速,加上之初加速器校友和導師的帶來的案源,優質投資機會的流入速度不斷加快。
為了讓股東能夠把握未來五至七年內三大引擎的成長動能,並增加公司在區域規模上的優勢,AppWorks最終同意募滿股東合約允許的募資上限,總金額達到1.5億美元。這次募集的成功,不僅對AppWorks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對台灣創投產業乃至於整個新創產業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