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泰人壽(公)公司新聞
宏泰人壽轉危為安 30週年訂五大經營目標 台灣保險業龍頭宏泰人壽今年歡慶成立30週年,去年底資本適足率及淨值比等各項財務指標已符合法定標準,宏泰人壽董事長李(啟)賢受訪時揭露未來3~5年的五大經營目標,包含持續擴大保障型商品銷售、客群行銷、增加投資效益、強化財務及資產負債配置、企業永續等。 李(啟)賢表示,宏泰人壽從去年開始持續強化財務體質,積極達成各項財務改善計畫,3月底已公告去年資本適足率214.68%,淨值比3.2%,皆已符合法定標準,去年更迎來近年來最大的獲利達70多億元,顯示財務體質強健,經營腳步穩健,充分展現企業永續發展決心,要以嶄新氣象迎向下一個30年。 李(啟)賢指出,基於公司穩健經營、持續獲利,未來將專注在業務積極發展、客群行銷推動、增加投資收益、強化財務及資產負債配置、提升保戶服務及致力於永續發展。以3~5年經營目標來看,將持續擴大保障型商品銷售與深耕通路經營;運用客群行銷,推出切合市場的銷售模組及活動;強化基本面研究與投資市場動向分析,以增加投資效益;強化財務及資產負債配置,落實風控政策;提供保戶優質服務,同時配合永續金融發展政策,達成企業永續。
**宏泰人壽財務指標順利達標,李啟賢領軍變革有成**
近日,宏泰人壽董事長李啟賢宣布,在宏泰人壽經營團隊的努力下,2023年底資本適足率(RBC)及淨值比等各項財務指標皆順利達標。
李啟賢表示,宏泰人壽經過內控到位、權責厘清等變革後,建立起完善機制,放手讓同仁發揮,並將績效與獎金連結,期許同仁「用數字說話」。
在營運策略方面,李啟賢提出四項目標:落實各委員會機制、建立長久經營的業務銷售模式、撙節行政費用,以及提升股債息常性收入。
此外,李啟賢指出,宏泰人壽將持續強化風險管理機制,透過限額控管達到預先警示之效果,降低淨值波動程度。
對於台灣壽險業即將於2026年接軌IFRS17,李啟賢表示,宏泰人壽已做好預防工作,並將提升投資效益、降低保單成本,以及強化財務分析及風險管理機制,以順利達成營運目標。
李啟賢強調,宏泰人壽將用數字說話,共同迎戰IFRS17新制,邁向下一個30年。
```釐清權責 內控到位
今年是宏泰人壽成立30周年,李啟賢也期盼同仁「用數字說話」,共同迎戰2026年IFRS17新制,邁向下一個30年。
李啟賢於2023年加入宏泰人壽,其在金融圈資歷完整,最開始在台北市稅捐處任公務員,隨後轉赴至證期局前身證管會服務,從基層一路升至證期局局長退休,後來轉任櫃買中心任總經理、代理董事長,也曾擔任證交所總經理、董事長、華南永昌證券董事長等職務,對台灣證券及期貨市場制度發展、法規修訂及資本市場管理等相當熟悉,實務經驗豐富。退休後,受宏泰集團掌門人林鴻南邀請轉戰保險業,開啟人生事業新版圖。
李啟賢表示,他是一個比較講究「結果論」的人,當內控實施到位、權責弄清楚,建立一個完整的機制,剩下的就放手給同仁發揮,同時將績效與獎金連結,他常常告訴同仁「要用數字說話」,想要的就要靠自己去爭取,去年因為公司有獲利,當然也會與員工共享,讓員工與公司一同成長。
為使績效提升,李啟賢也做出多變革與目標,首先,落實各委員會機制,訂定各項保險利潤檢測機制及必要的風險控管措施,確立利潤成長(Profitable Growth)模式與文化;其次,建立客群行銷可行、長久經營的業務銷售模式;第三,2024年預計撙節行政相關費用2,800萬元;第四,在達成財務預算前提下,投資部分提升股債息經常性收入。
限額控管 提升效益
外界也好奇李啟賢為何會跳脫舒適圈,從證券業轉戰保險業,他也說出自己的心路歷程,最開始他也不認為自己會到保險業工作,因為從來沒接觸過,而且他以前從來不打沒把握的仗,但是在大老闆(林鴻南)多次邀請下,李啟賢最終點頭答應這項全新的挑戰,他認為大老闆之所以看中他,也是因為信任自己不會亂搞,加上想給公司帶來不一樣的觀點及方向。
宏泰人壽除了保險本業之外,很大一部分收益來自於投資,而投資正好是李啟賢較為熟悉的部分,保險本業則由擁有精算師執照的宏泰人壽總經理湯維華來經營,在大家各司其職之下,果然成功扭轉頹勢。
而台灣壽險業即將在2026年正式接軌IFRS17,新制度除了財務報表呈現的不同外,保險業的商品策略、通路策略、投資配置、風險管理等都有所不同。李啟賢表示,「目前我們財務相關指標皆已達標,而前瞻性觀點的預防工作很重要,為使財務數字維持穩定,未來將持續強化風險管理機制,透過限額控管達到預先警示之效果並降低整體淨值的可能波動程度」。
李啟賢也提到宏泰人壽三大未來發展方向,第一,提升投資效益:以投資收益為後盾,縮小利差缺口,同時對資金進行有效分配,有效控管投資風險,降低對公司的淨值及RBC比率的影響;第二,降低保單成本:如今保障型商品約占公司新契約保單的六成,將持續以保障型為商品策略核心,並針對退休規劃族群所需的利變型壽險商品市場有一定程度的參與,藉由在商品面的種種努力,極大化合約服務邊際(CSM);第三,強化財務分析及風險管理機制,各項作業將更為嚴謹,透過標準化的控制,以順利達成營運目標。
李(啟)賢表示,宏泰人壽從去年開始持續強化財務體質,積極達 成各項財務改善計畫,3月底已公告去年資本適足率214.68%,淨值 比3.2%,皆已符合法定標準,去年更迎來近年來最大的獲利達70多 億元,顯示財務體質強健,經營腳步穩健,充分展現企業永續發展決 心,要以嶄新氣象迎向下一個30年。
李(啟)賢指出,基於公司穩健經營、持續獲利,未來將專注在業 務積極發展、客群行銷推動、增加投資收益、強化財務及資產負債配 置、提升保戶服務及致力於永續發展。以3∼5年經營目標來看,將持 續擴大保障型商品銷售與深耕通路經營;運用客群行銷,推出切合市 場的銷售模組及活動;強化基本面研究與投資市場動向分析,以增加 投資效益;強化財務及資產負債配置,落實風控政策;提供保戶優質 服務,同時配合永續金融發展政策,達成企業永續。
壽險業2023年資本適足率出爐!宏泰人壽積極處分資產,順利達標
金管會公布2023年壽險業資本適足率(RBC)報告,六大壽險公司中,凱基、富邦、國泰、台壽等大型壽險公司的RBC皆在300%之上,南山人壽RBC達280%,僅剩新光人壽、三商美邦人壽未達標。金管會要求兩家壽險公司在今年6月前全力達標,否則將面臨更嚴格的處置措施。
其中,宏泰人壽在去年6月底時RBC僅有145.82%,屬於資本顯著不足。但宏泰人壽積極處分資產,去年12月就曾公告已處分台北市南港區土地,交易金額逾30億元,加上提高出租投報率,努力提升RBC。在去年12月底RBC回升至214.68%、淨值比3.2%,順利達標。
至於新光人壽和三商美邦人壽,目前尚未達標。新光人壽去年12月底RBC為176.37%、淨值比4.47%,屬於資本不足階段。為強化資本,新光金已於3月28日以其餘子公司盈餘上繳轉增資新壽70億元資金。新壽也計劃發行次債籌資80億元,以提高資本適足率。
三商壽RBC由去年6月140.23%下降至年底的111.09%。但三商壽透過調整資產配置,強化股票部位操作,去年底淨值比已由6月2.84%回升至2.97%。三商壽表示,今年3月董事會通過各項籌資規劃,除再次通過普通股現增案,並將私募案新增納入特別股及國內可轉換公司債,擴大籌資管道。後續各項規劃若能順利推展,RBC未來可望回升到法定標準以上。
壽險業2023年底資本適足率(RBC)全數出爐,六大壽險公司中,包含凱基、富邦、國泰、台壽等大型壽險公司的RBC皆在300%之上,南山人壽RBC達
280%,僅剩新光人壽、三商美邦人壽未達標,而金管會也下達最後通牒,要求在今年6月盡全力達標,兩家壽險公司也提出最新自救方案。
金管會以每半年度為基準,要求保險業RBC不得低於200%、淨值比不得連兩期低於3%,兩大指標為金管會衡量保險公司清償能力的參考指標。2023年底壽險業經會計師查核的資本適足率及淨值比也已全數公告。
21家壽險中,法巴人壽、合庫人壽、安聯人壽、安達人壽、友邦人壽等公司的RBC皆在500%之上,而六大壽險公司中,凱基人壽由去年6月RBC 299.58%、淨值比5.88%,提升為RBC 339.97%、淨值比6.47%;富邦人壽去年6月RBC為316.6%、淨值比8.99%,提升為RBC 336.09%、淨值比9.8%;國泰人壽由RBC311.54%%、淨值比7.64%,提升為RBC 323.45%、淨值比8.38%;台灣人壽去年6月RBC為289.27%、淨值比6.14%,提升為RBC 305.44%、淨值比6.93%;而南山人壽則小幅下降,但仍維持在280%以上、淨值比6.66%。
而宏泰人壽在去年6月底RBC僅145.82%,屬於資本顯著不足,淨值比2.42%,也未達標準,但宏泰人壽積極處分資產,去年12月就曾公告已處分台北市南港區玉成段二小段232地號土地,總交易金額逾30億元、預計處分利益5.5億元,加上提高出租投報率,努力提升RBC,在去年12月底RBC回升至214.68%、淨值比3.2%,順利達標。
如今僅剩新光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尚未達標,新光人壽去年12月底RBC為176.37%、淨值比4.47%,屬於資本不足階段。為了強化資本,新光金已於3月
28日以其餘子公司盈餘上繳轉增資新壽70億元資金外,3月29日董事會通過將辦理現金增資,預計發行普通股16.7億股,目標籌資125億元進而注資新壽,另外,新壽也計劃發行次債籌資80億元。
三商壽RBC由去年6月140.23%下降至年底的111.09%,但是三商壽透過調整資產配置,強化股票部位操作,去年底淨值比已由6月2.84%回升至2.97%,已接近達標。三商壽表示,今年3月董事會通過各項籌資規劃,除再次通過普通股現增案,並將私募案由原本普通股外,新增納入特別股及國內可轉換公司債,擴大籌資管道。後續各項規劃若能順利推展,RBC未來可望回升到法定標準以上。
宏泰人壽近期再創佳績,旗下「宏泰人壽三倍防護住院醫療定期保險(HSB)」榮獲台灣金玉獎產品設計優等獎!這個獲獎產品不僅是宏泰人壽對於高齡化社會需求的敏感度,更體現了其對保障型保險商品不斷追求卓越的承諾。商品部副總經理江愷嵐解釋,HSB之所以能在設計上獲得肯定,是因為其提供保戶多樣化的醫療理賠給付選擇。與傳統的住院醫療保險不同,HSB讓保戶在繳費期滿後,可以自由選擇住院日額保險金或實支實付的給付方式,這種設計更加貼近保戶的需求,提供了更高的保障。 HSB的設計理念非常簡單明了,那就是以保戶為核心。江愷嵐表示,宏泰人壽始終堅持這一原則,未來也將繼續以保戶需求為出發點,開發更多適合特定族群的商品。對於59歲(含)以下的保戶來說,投保HSB可以享受免體檢的優惠,而且醫療保障最高可達年繳保險費的3倍。此外,該產品在門診手術項目上的保障範圍也進行了擴大,以適應現代醫療的發展趨勢。繳費期滿後,實支實付的保障年齡甚至可以高達90歲。 宏泰人壽不僅在HSB上展現了其創新精神,在整體保障型及高齡化保險商品的開發上也表現出色。江愷嵐強調,宏泰人壽將持續努力,評估商品的包容度和適合度,開發更多特色商品,期望成為每一位保戶強大的支持與後盾。
商品部副總經理江愷嵐表示,為因應高齡化社會的需求,宏泰人壽長期以來致力於推動保障型保險商品,「宏泰人壽三倍防護住院醫療定期保險(HSB)」為主推的產品之一,能夠在商品設計部分勝出,主要在於保單中部分的醫療理賠給付方式交由保戶自行選擇。
一般而言,住院醫療保險通常會有設定住院日額保險金的額度,或是明定條件以實支實付的方式提供保險保障;住院日額保險金屬於定額給付,而實支實付則在符合保單條款的前提下,以檢附實際花費相關單據申請,限額給付。「宏泰人壽三倍防護住院醫療定期保險(HSB)」讓保戶可於繳費期滿後,在住院日額保險金及實支實付兩者擇一,選擇對自己較為有利的方式申請,對於保戶來說更有保障。
另外,投保HSB的保戶59歲(含)以下原則上免體檢,最高有超過3倍年繳保險費總和的醫療保障,在門診手術項目部分也擴大保障範圍,以符合現代醫療的趨勢;繳費期滿後,實支實付保障年齡最高至90歲。
江愷嵐表示,宏泰人壽專注在保障型及高齡化保險商品的開發,商品設計一貫以保戶需求為優先,未來亦將持續評估商品包容度及適合度、開發特定族群之特色商品,並力求商品多元化、差異化,期望藉此回應保戶不同的需求,成為保戶個人與家庭最強的支持與後盾。
【壽險新聞】宏泰人壽成功翻轉!RBC與淨值比達標,領跑業界
就在剛剛,壽險業界傳來重大喜訊!宏泰人壽在去年底成功將資本適足率(RBC)和淨值比都拉回到法定標準之上,成為業界矚目的焦點。這一成果,讓宏泰人壽在壽險市場中再創佳績,也為其他壽險公司帶來了正面的示範。
去年6月底,壽險業界曾經有三家公司的RBC不到200%,分別是新光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和宏泰人壽。由於金管會的監理指標是每半年檢查一次,所以去年底的RBC結果將在3月份與年報一同揭露。不過,宏泰人壽在這次評估中成功逆轉,讓人刮目相看。
宏泰人壽去年6月底的RBC掉到145.82%,但透過提高出租投報率、賣出南港土地等手段,成功將RBC拉回到法定標準。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宏泰人壽去年底的RBC與淨值比都已達標,實屬不易。
宏泰人壽指出,他們去年積極活化不動產,降低不動產占比,並採用長期資產配置策略,提升經常性收益類的資產占比。同時,宏泰人壽也進行了商品調整,深耕保障型及長年期保單,提升保障型商品保費、減少躉繳保單占比,從而改善了財務結構。
而另外兩家壽險公司,新光人壽和三商美邦人壽,則仍需努力。其中,新光人壽去年6月底的RBC掉到184.38%,因為去年底新台幣匯率反轉,導致資本不足。新光人壽計劃今年第一季度增資70億元,並發債80億元,以改善資本結構。
總結來說,宏泰人壽的成功轉型,不僅是公司自身的努力,也反映出台灣壽險業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未來,宏泰人壽將繼續努力,為顧客提供更優質的保險服務,為業界帶來更多的正能量。
【新聞報導】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手機普及,辦理保單的管道也越來越多元,宏泰人壽在這樣的環境下,不斷努力提升服務品質,讓保戶的保險經驗更加順暢。宏泰人壽官網不僅提供完整的資訊和下載表格,還持續強化線上服務功能,同時,傳統的臨櫃服務和0800客服專線也保持著良好的溝通渠道。 「我們的目標是成為消費者心中最滿意的壽險公司。」宏泰人壽客戶服務中心經理許涵棣這樣說。他強調,宏泰人壽不僅在保險商品的設計上用心,在售後服務上也持續進步,不斷拓展服務管道,以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品質。 宏泰人壽在官網上提供了各種保險業務的表單下載、留言諮詢服務,並強化了線上保險服務功能。為了更加貼近保戶的需求,公司還設立了意見回饋管道,並定期進行服務滿意度調查,確保保戶的聲音能夠被真實傳達。 根據最新的數據,宏泰人壽的0800客服專線諮詢服務滿意度高達98.4%,臨櫃滿意度調查也取得滿分。對於身障及高齡族群的金融友善客戶服務滿意度調查結果,滿意度也是100%。為了確保每個保戶都能得到適當的服務,宏泰人壽對於長輩客戶採取事後電訪調查,並關懷問候,確保服務到位。 許涵棣強調,宏泰人壽對於保戶的回饋建議都非常重視,並積極回應和調整,以提供更完善的服務。他們堅信,持續落實公平待客原則,提供讓保戶滿意的金融友善服務,是宏泰人壽的責任和使命。
宏泰人壽在近期壽險業界中成為焦點,由於該公司去年底資本適足率(RBC)與淨值比均達到法定標準,這一成績讓它在眾多壽險公司中脫穎而出。根據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的透露,宏泰人壽在去年6月底時的RBC曾一度低至145.82%,淨值比則為2.42%,顯示其資本充足程度有待提升。不過,在積極處分資產的行動下,宏泰人壽成功地在年底將RBC拉升至200%,淨值比也達標。 具體來說,宏泰人壽在去年12月公告處分了南港區一塊土地,交易金額超過30億元,預計將帶來5.5億元的處分利益。此外,公司還提高了出租投報率,進一步提升了資本適足率。施瓊華局長在產險公會新春團拜後的受訪中提到,宏泰人壽的這一成績是值得肯定的。 相較之下,新光人壽和三商美邦人壽則面臨著不同的挑戰。新光人壽在去年底雖然一度將RBC拉升至200%,但因為第四季度的環境和匯率變化,RBC再次下降。新光金控已經計劃以子公司盈餘和自有資金對新光人壽進行增資,並且發行次級債券來提升資本適足率。 三商美邦人壽則已連續三期RBC不到200%,目前資本適足程度顯著不足。該公司去年6月底的RBC為140.23%,淨值比為2.84%,雖然年底的淨值比有所提升,但仍然未達到3%的門檻。公司表示,自2022年起即開始資本強化計畫,並正在研擬新的資本強化方案,以達到標準。
壽險業去年6月底RBC,三家不到200%,因金管會監理指標是每半 年看一次,去年底的RBC將在3月跟著年報一起出爐。保險局長施瓊華 表示,三家壽險中有一家順利在去年底RBC回升到200%,另兩家壽險 將視其努力與增資進度,提出合理改善計畫。
宏泰人壽去年6月底RBC掉到145.82%,在提高出租投報率,賣出南 港土地淨賺5.5億元後,施瓊華透露,去年底宏泰人壽RBC已回升到法 定標準,淨值比也已達標。
宏泰人壽指出,去年積極活化不動產,降低不動產占比,並採長期 資產配置策略,持續提升經常性收益類的資產占比,同時進行商品調 整,深耕保障型及長年期保單,提升保障型商品保費、減少躉繳保單 占率,去年積極改善財業務結構,使RBC及淨值比達到標準。
已連續三期RBC不到200%的三商壽落入資本顯著不足,近兩年採用 三策略,包含增資、處份資產與尋找策略投資人。施瓊華說明,三商 壽去年上半年與下半年都很努力在增資,私募洽談需要時間,仍需觀 察。
三商壽2022年已進行兩次現增,金額共87.26億元,去年再完成50 .25億元增資,兩年增資近138億元,今年也將持續增資;處份資產部 分,2022年已處分內湖精英大樓獲利12.6億元,年底董事會也通過處 分復華投信股權,交易完成後可獲利約13億元。在尋找策略投資人上 ,據了解,因私募洽談需要時間,一直有在談,但還未有談妥的對象 。
新壽去年6月RBC掉到184.38%,因去年底新台幣匯率反轉,去年底 自結RBC約179%,確定連兩期資本不足,19日董事會通過力拼今年第 一季先增70億元,含去年未增的55億元,與今年的70億元,全年共增 資125億元,且將發債80億元,22日新壽將提出改善計畫,有待金管 會同意。
「成為消費者心中最滿意的壽險公司」是宏泰人壽一直以來的目標 ,宏泰人壽客戶服務中心經理許涵棣表示,宏泰人壽不僅用心推出切 合保戶需求的保險商品,在售後服務方面亦不斷地精進,並致力於保 戶服務管道的多元化,期望以優質的服務品質讓保戶滿意。
宏泰人壽除了在公司官網提供完整的資訊揭露、各式保險業務所需 的表單下載、設置留言諮詢服務之外,亦強化線上辦理保險服務等功 能以符合市場所趨,而考量保戶使用習慣及偏好,臨櫃服務及0800客 服專線等溝通管道也保持暢通。
為了讓服務更貼近保戶實際需求,保戶的意見反饋格外重要,因此 在協助保戶完成諮詢服務及應辦理業務之後,宏泰人壽主動提供保戶 意見回函管道,同時也執行服務滿意度調查,讓保戶聲音真實傳達, 作為服務改善的依據。
許涵棣表示,自112年全年數據來看,0800客服專線諮詢服務過程 所獲得的評分,非常滿意高達98.4%,臨櫃滿意度調查也有極高的比 例為滿分。另外,針對身障及高齡族群所進行的金融友善客戶臨櫃服 務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滿意度亦為100%。
在臨櫃滿意度調查的過程中,常見高齡長輩不熟悉手機的操作流程 而婉拒填答,因此採取事後電訪調查方式,同時進一步關懷問候,確 認服務到位、切合所需;對於保戶回饋建議事項,宏泰人壽認真看待 、積極回應及調整,期使服務更臻完善,以持續落實公平待客及提供 讓保戶滿意的金融友善服務。
保險局局長施瓊華昨日出席產險公會新春團拜,會後受訪時透露三家壽險2023年底的RBC情況,三家壽險中,宏泰人壽去年6月底RBC掉到145.82%,淨值比為2.42%,但宏泰人壽積極處分資產,去年12月就曾公告已處分台北市南港區玉成段二小段232地號土地,總交易金額逾30億元、預計處分利益5.5億元,加上提高出租投報率,努力提升RBC。施瓊華透露,宏泰人壽RBC已回升到法定標準200%,淨值比也已達標。
而新光人壽去年6月底RBC掉到184.38%,為符合RBC 200%的標準,新光金控先以帳上自有資金注資15億元給新壽,而新壽也發行次債130億元,故新光人壽10月份的RBC也一度回升至200%,但因為去年第4季整體環境及匯率變化大,致使新壽RBC下降、再次不足。新光金董事會19日也通過將以銀行、證券子公司盈餘上繳與金控自有資金對新壽增資70億元,同時新光人壽董事會也通過發債80億元,將送金管會審查。
而新光金也指出,為積極回應主管機關期待,新光金對人壽增資70億元,將儘早於今年第1季完成,同時,將促請財顧公司儘早於3月中提出研究方案,新光金將配合於3月底召開董事會討論,以利儘速提出今年度對人壽增資55億元,及協助人壽今年6月RBC達標的具體計畫。
對於新光金董事會通過增資發債來提升資本適足率(RBC)計畫能否通過審查,金管會保險局局長施瓊華昨日僅表示,等改善計畫案來了再評估。
另已連續三期RBC不到200%的三商美邦人壽,落入「資本顯著不足」,其去年6月底RBC為140.23%,淨值比為2.84%,而據三商美邦人壽公告,其2023年底淨值比雖提升至2.97%,仍未達3%門檻。施瓊華則說,三商美邦人壽在去年上半年、下半年都很努力增資,所以仍需觀察。
對於未能達標,三商壽日前表示,自2022年起公司即開始進行資本強化計畫,採取的措施有現金增資、不動產活化、資產重分類及股權處分等措施,經上述措施執行後,淨值比亦相對改善提升,目前公司也在研擬新的資本強化方案,期能持續提升淨值比,以符合標準。
【台北訊】今(2023)年美國聯準會(Fed)的首次利率決策會議即將揭幕,市場普遍預期本次會議將維持利率不變。對於台灣壽險業來說,這意味著2月的宣告利率將保持保守態度。與1月份兩家壽險公司帶動美元宣告利率衝高不同,2月份各家壽險公司普遍按兵不動,市場最高美元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為4.05%,而新台幣利變型保單最高則為2.6%。 年初,遠雄人壽和全球人壽率先調高美元宣告利率,將其拉升至最高4.05%。台新人壽也跟進調升美元宣告利率至4%,三商壽則調升至3.55%。然而,2月份,市場觀望聯準會的利率決策,多數壽險公司如國泰、富邦、南山、凱基、元大、宏泰人壽等均維持宣告利率不變,包括先前1月份調升的遠雄、全球、台新、三商壽等公司。 由於新台幣和美元等責任準備金利率已經調升,傳統型保單的保費有望降低,這讓1月份的保單買氣有所回升。壽險業界普遍樂觀看待新年開門紅。業內人士指出,隨著金融市場對Fed降息的討論,以及美債殖利率的回落,利變型保單的銷售前景看好。然而,由於新台幣走勢不穩,台美利差未見明顯縮小,壽險公司對於2月份的宣告利率調整採取了觀望態度。 遠雄人壽和全球人壽在年初的行動受到市場矚目,其中遠雄人壽將6張美元利變型保單的宣告利率調升5個基本點,最高達到4.05%。全球人壽則將約7張美元保單的宣告利率調升至4.05%,創下近年來新高。目前市場上美元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最高的是遠雄和全球人壽的4.05%,其次是台新人壽和台灣人壽的4%,元大人壽最高為3.9%,國泰人壽則為3.85%。
農曆春節將至,各大壽險公司的利率戰略似乎都暫時放緩了。不過,這不表示市場沒有新動向,因為還是有幾家壽險公司悄悄地在升息。像是宏泰人壽,就在這個節氣點,它們的利率保持不變,但市場上其他幾家壽險公司卻有點不按牌理出牌。 先來看看宏泰人壽,它和其他幾家壽險公司一樣,2月的宣告利率沒有變動。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宏泰人壽沒有它自己的策略。它們可能正在為未來的市場趨勢做準備,或者是等待更好的時機來出擊。 接著看全球人壽和遠雄人壽,他們的美元保單利率卻是市場的亮點。全球人壽和遠雄人壽的美元保單利率都達到了4.05%,這是目前的最高水準。不過,別以為只有他們兩家在升息,元大人壽和台新人壽的美元保單最高利率也達到了4%。 回到2024年1月,全球人壽和遠雄人壽的升息動作相當大膽。全球人壽將七張美元利變型保單的利率提升了10個基本點,而遠雄人壽則將六張美元利變保單的利率提升了5個基本點。而台新人壽也不甘示弱,將美元利變保單的宣告利率提升了5個基本點。 不過,升息的風潮似乎只局限在幾家壽險公司。凱基人壽、南山人壽和國泰人壽的美元保單最高利率分別為3.95%、3.9%和3.85%;而富邦人壽和三商美邦人壽的利率則分別為3.65%和3.55%,顯示了市場的分化。 總結來說,宏泰人壽和其他幾家壽險公司在利率戰上各有策略,而全球人壽和遠雄人壽則是市場上的升息領頭羊。不過,隨著農曆春節的到來,市場的利率戰可能會暫時放緩,我們只能期待未來它們會有怎樣的動作。
年初兩家壽險公司帶頭調高美元宣告利率,讓美元宣告利率一舉升 破4%大關,包括遠雄人壽、全球人壽,都將美元利變型保單宣告利 率拉上最高4.05%,台新人壽也一口氣調升美元宣告利率最高到4% ,三商壽調升最高到3.55%。
目前來看,2月各家壽險宣告利率戰將暫時停火,主要是觀望今年 首次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已公布的壽險公司包含國泰、富邦、南山 、凱基、元大、宏泰人壽等,美元與新台幣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都不 動,1月調升過的遠雄、全球、台新、三商人壽等,2月也維持不變。
由於今年新台幣、美元等責任準備金利率已調升,傳統型保單保費 可望較便宜,讓1月買氣回溫,壽險業樂見新年開門紅。壽險業者表 示,金融市場近期開始討論Fed降息,美債殖利率回落也有利於利變 型保單的銷售,但因新台幣走勢還未明,台美利差沒有明顯縮小,避 險成本壓力仍大,讓壽險2月調整宣告利率轉呈觀望。
年初遠雄人壽、全球人壽拉高美元宣告利率,受到市場的矚目,遠 雄人壽一口氣調升6張美元利變型保單各5個基本點,美元宣告利率最 高拉到4.05%;全球人壽針對現售美元保單拉高3個基本點∼10個基 本點,約有7張美元保單宣告利率都來到4.05%,正式突破去年台灣 人壽的美元保單最高宣告利率4%高位。
綜觀目前市場上美元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最高是遠雄、全球的4 .05%,再來是台灣人壽、台新人壽的4%,其他元大人壽最高到3.9 %、國泰人壽最高到3.85%。
回顧2024年1月,全球人壽、遠雄人壽大舉調升美元保單利率,最高利率達4.05%,為目前市場最高水準;到了2月,絕大多數的壽險公司未有進一步動作,除全球人壽與遠雄人壽外,元大人壽與台新人壽美元保單最高利率也有4%水準。
以11家主要壽險公司而言,目前近四成業者,美元保單最高利率突破4%大關。
2024年1月,全球人壽調升七張美元利變型保單10個基本點,美元保單宣告利率來到4.05%。
遠雄人壽則將六張美元利變保單調升5個基本點至4.05%。台新人壽則將美元利變保單的宣告利率調升5個基本點,最高來到4%。
目前凱基人壽、南山人壽與國泰人壽,美元保單最高利率分別為3.95%、3.9%與3.85%;富邦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分別為3.65%與3.55%。
宏泰人壽在台灣壽險業界的表現一直备受矚目,不過近期來,該公司的財務狀況引起了市場的關注。隨著兩壽險在2023年底資本適足率未達標,宏泰人壽也面臨著挑戰。根據最新數據,新光人壽去年底自結資本適足率(RBC)約179%,確定連兩期「資本不足」,而三商美邦人壽雖然淨值回升,但自結RBC到第三季約150%,年底前難以回到200%之上。 離接軌進入倒數兩年,保險局表示,在接軌日前RBC未達200%將不能申請15年寬限期,這讓壽險業者感到壓力倍增。業內人士擔憂,若新壽再不增資、三商壽財務狀況未好轉,將可能對整個壽險市場信心造成影響。 去年底,因為台美利差大以及新台幣急升,已經讓不少壽險公司的財務形勢雪上加霜。新壽去年6月RBC掉到184.38%,去年底自結RBC再下降到179%,連續兩期資本不足,迫使保險局出手,要求新光金即刻增資新壽。 而三商壽的狀況也不容樂觀,該公司已連續三期RBC不到200%、連三期淨值比不到3%,落入「資本顯著不足」的狀態。雖然三商壽努力增資,去年6月底140.23%的RBC在去年9月自結數已回到150%以上,但由於年底匯率波動,年底前RBC恐仍難達200%。 在這樣的背景下,宏泰人壽也展開了積極的應對策略。該公司近兩年來「三路並進」,一是增資,2022年已兩次現增,共約87.26億元,去年再增資50.25億元,兩年共增近138億元;二是賣資產,2022年已處分內湖精英大樓獲利12.6億元,2022年底董事會通過處分復華投信股權,交易完成後可獲利約13億元;三是持續尋找策略投資人。 然而,宏泰人壽在去年底也面臨金融市場變化的挑戰,雖然去年提高出租投報率,並賣南港土地賺取5.5億元,RBC應有到200%,但由於金融市場的變化,是否維持200%還有待觀察。
離接軌進入倒數兩年,保險局表示,在接軌日前RBC未達200%將不 能申請15年寬限期,壽險業者擔憂,新壽再不增資、三商壽財務狀況 未好轉,恐「殃及池魚」,即影響壽險市場信心。
去年因台美利差大,去年底新台幣又急升,讓原本已在財務警戒線 的壽險公司雪上加霜。新壽去年6月RBC掉到184.38%,去年底自結R BC再下降到179%,連續兩期資本不足,保險局被迫出手,要求新光 金即刻增資新壽。
金管會認為「較棘手」的還有三商壽,已連續三期RBC不到200%、 連三期淨值比不到3%,落入「資本顯著不足」,三商壽雖努力增資 ,RBC從去年6月底140.23%,去年9月自結數已回到150%以上,但去 年底匯率波動,年底前RBC恐仍難達200%。
三商壽近兩年「三路並進」,一是增資,2022年已兩次現增,共約 87.26億元,去年再增資50.25億元,兩年共增近138億元,今年也將 持續增資;二是賣資產,2022年已處分內湖精英大樓獲利12.6億元, 2022年底董事會通過處分復華投信股權,交易完成後可獲利約13億元 ;三是持續尋找策略投資人。保險局說明,三商壽一直有在談,但私 募洽談仍需時間。
三商壽24日公布2023年財報自結數,全年自結稅後虧損95.2億元, 虧損縮小41億元,淨值399.4億元,一年提升111億元,去年底淨值比 為2.97%,仍未達法定標準3%,但已比去年6月的2.84%提高許多。
去年6月底RBC掉到145.82%的宏泰人壽,去年提高出租投報率,並 賣南港土地賺5.5億元,RBC應有到200%,但去年底金融市場變化大 ,是否維持200%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