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泰人壽(公)公司新聞
壽險業務員登錄人數回升 宏泰人壽表現亮眼
6月壽險業務員登錄人數止跌回升,來到20萬5,841人,為近五個月新高。其中,宏泰人壽等11家壽險公司登錄人數單月正成長。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終結連續兩月下降,6月較上月大幅增加855人。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國泰人壽等大型壽險公司為止跌回升主力,宏泰人壽也在內。
宏泰人壽表現亮眼,6月登錄業務員人數增加,與其他正成長壽險公司攜手帶動整體市場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聯準會維持利率高檔,但投資型保單及利變型保單買氣回溫,上半年壽險業保單銷售業績三大項目維持正成長,顯示民眾對壽險需求仍強勁。
為吸引新血,各家壽險公司祭出多元策略。南山人壽強調招募年輕世代及多元領域人才,並提供優質培訓計畫。富邦人壽則以「創業制」為核心,廣邀各行業優質人才加入。
壽險業務員登錄人數回升,顯示壽險市場潛力仍大,各家壽險公司勢必加碼招募新血,持續滿足民眾對壽險保障的需求。
儘管聯準會仍維持利率高檔,但資金陸續回流,投資型保單及利變型保單買氣回溫,以全體壽險業上半年保單銷售業績來觀察,新契約(初年度)、續年度與總保費收入三大項目皆維持正成長。其中初年度保費收入(加計負債)為3,747.7億元,年增7.2%;續年度保費7,593.8億元,年增0.04%;總保費收入1兆1,341億元,年增2.3%。
而據壽險公會統計,壽險公司、保代、保經三大通路中,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終止連續兩個月下降,6月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人數較上月大幅增加855人,來到20萬5,841人,但若是與2023年底20萬8,534人相較,半年減少2,693人。
而保險代理人公司6月登錄業務員人數增加21人,來到7萬7,588人,較2023年底7萬8,000人,減少412人;經紀人公司登錄業務員較上月增加311人,達9萬0,786人,續創歷史新高,相較2023年底8萬9,330人,大增1,456人,也成為唯一正成長的通路;總計壽險業務員人數為37萬4,215人,較上月增加1,187人。
以各壽險公司來觀察,6月有11家壽險業務員登錄呈現單月正成長,其中大型壽險公司為止跌回升主力,富邦人壽增加303人、南山人壽增加233人、國泰人壽增加229人、凱基人壽增加116人,其他包含全球人壽、遠雄人壽、安聯人壽、保誠人壽、台新人壽、宏泰人壽及法巴人壽登錄業務員人數皆呈現增加。而新光人壽業務員人數較上月減少20人,台灣人壽則小幅減少九人。
六大壽險業下半年增員目標為1.3萬人,為了吸引新血加入,南山人壽指出,今年以招募年輕世代、延攬多元領域人才為目標,並以「優質人才培訓計畫」為推動主體,讓業務新人不僅擁有超過200個小時的紮實系統化訓練課程;同時,也提供具競爭力的獎酬制度,表現優異的業務新人首年度就可突破百萬年收入。富邦人壽則以「創業制」為核心,廣邀各行業優質且卓越人才、轉職者、新鮮人等加入富邦創業。
全面打擊!宏泰人壽2025年起全面禁止業務員代收保費
為防範不法業務員挪用保費,金管會宣布,2025年1月1日起,所有壽險公司業務員不得再向保戶代收現金保費。
目前仍有部分壽險公司允許業務員代收現金保費,包括國泰、新光、三商美邦、宏泰人壽、元大、安聯和南山人壽等。金管會已要求這7家公司提出替代繳費方案,如銀行帳戶扣款、轉帳、信用卡扣款或超商繳款等。
金管會表示,保險局在今年7月已發布規範,明定壽險公司不得再授權業務員代收保費。統計顯示,目前國內7家壽險公司業務員代收現金保費的保單比例極低,且逐年下降,僅有千分之一到萬分之一。
過去民眾常透過親友或業務員代繳保費,但隨著金融科技發展,多數保戶已轉為自動轉帳、信用卡扣款或直接匯款方式繳納,避免忘記繳費導致保單失效。
金管會強調,此項措施旨在保護保戶權益,防止業務員挪用保費,進而影響保戶保單保障。壽險公司如需派人向有特殊需求的保戶收取现金保費,必須由內勤人員執行,以确保收款透明化和安全性。
保險局停止業務員代收保費,主要是避免有業務員挪用保費情事, 且造成保戶的保單失效。
保險局表示,7月12日已發布規範,從2025年起壽險業不得授權業 務員向保戶代收保費,目前國內21家壽險公司中僅有七家壽險還有業 務員代收保費,已請七家壽險要提供其他方式繳交保費,如金融機構 帳戶扣款、轉帳、信用卡扣款、超商繳款等,針對有需求的保戶,保 險公司也可派內勤人員收費。
據金管會調查,七家壽險公司允許業務員代收現金保費,但業務員 代收保費的保單件數占整體保單件數比率非常低,且逐年下降,僅千 分之一到萬分之一而已,顯示目前民眾多以轉帳、信用卡等方式代繳 保費。
早期壽險公司多有收費員逐家收取保費,或保戶會將保費交給親近 的業務員代繳,但隨著金融科技進步,保戶現多已利用自動轉帳、信 用卡授權扣款或直接匯款至保險公司帳戶等方式繳納保險費,以免忘 了繳費導至保單失效,壽險公司派人收取現金保費的比率已越來越少 ,且目前大部分的保險公司已不再授權業務員以代收現金方式繳納保 險費。
**宏泰人壽業務菁英榮獲MDRT殊榮**
宏泰人壽在日前舉辦年度業務大會,表揚表現傑出的業務團隊。今年,共有5位業務菁英獲得MDRT百萬圓桌會員殊榮,成為業界的標竿人物。
宏泰人壽董事長李啟賢表示:「隨著經濟環境好轉,保險業競爭日趨激烈。我們的業務菁英們以傲人的成績榮登MDRT,實屬難能可貴。」他表示,公司將持續提供具競爭力的保單商品和行政資源,讓業務團隊無後顧之憂,創造持續的佳績。
榮獲MDRT殊榮的業務菁英也分享了他們的成功心法。
南區直轄通訊處壽險顧問李庭萱表示,她重視與客戶的交流,認真傾聽需求,提供最適合的保險保障。她強調,堅持不滅的熱情和前進的勇氣,才能在保險路上持續成長。
中區祥展通訊處區經理劉慧筠認為,保險是助人的事業,她始終以善念和誠意對待客戶。在良性的互動下,業績自然水到渠成。
北區中壢通訊處處經理徐振坤指出,保險服務必須以客戶需求為優先。透過專業的保單健檢,才能提供量身定制的保障,讓客戶在面臨風險時獲得最完善的保護。
北區直轄通訊處業務經理陳淑芬則強調,每一份保障都承載著一份責任。她以真誠的心,致力於為客戶打造最合適的保險解決方案。她表示,客戶的支持與信任,是她持續前進的動力。
南區寶泰通訊處業務經理楊淑真認為,全心投入和誠信銷售是經營保險事業的關鍵。她堅信持續提升專業,才能從容應對市場變化,讓客戶安心託付。
帶領業務團隊的宏泰人壽直營業務部副總經理張秀娟表示,公司用心培育人才,提供豐富資源。她歡迎敢贏敢衝的求職者加入宏泰人壽,共同創造業務佳績,成為下一個MDRT百萬圓桌會員。
宏泰人壽董事長李(啟)賢表示,隨大環境好轉,保險業競爭激烈 ,今年5位業務菁英以傲人成績榮登MDRT百萬圓桌會員殿堂,成就值 得肯定。公司將持續提供具競爭力的優質保險商品及行政資源,讓業 務團隊無後顧之憂、繼續拚,年年創造榮耀紀錄。
獲得MDRT殊榮的業務菁英們也分別發表感言;南區直轄通訊處壽險 顧問李庭萱說,她珍惜每一次與保戶交流的機會,認真傾聽需求,讓 彼此的溝通更有效。她以「持久不滅的熱情」及「保持前進的勇氣」 走在保險的路上,隨時做好準備,迎接挑戰。
中區祥展通訊處區經理劉慧筠表示,面對保戶各種疑難雜症,她始 終以保險助人的初衷為保戶服務,秉持善念、以誠相待,在彼此良性 互動下,業績自然順利開展,繳出亮麗的好成績。
北區中壢通訊處處經理徐振坤認為,保險服務必須從心出發,透過 專業的保單健檢,用心為保戶提供量身定制的保險保障,確保保戶在 面臨風險時,能獲得最大程度的保障和經濟支援。
北區直轄通訊處業務經理陳淑芬認為,每一份保障背後都是一份責 任,每一次服務都是一次承諾,她將持續以真誠的心,致力於為保戶 打造最佳的保險解決方案,竭誠提供最專業、最優質的服務,回報保 戶的支持與信任。
南區寶泰通訊處業務經理楊淑真經營保險事業成功的秘訣在於「全 心投入、誠信銷售」,她堅信唯有持續提升專業、不斷地精進自我, 才能從容面對市場的變化,讓保戶安心託付。
帶領業務團隊的直營業務部副總經理張秀娟強調,宏泰人壽用心栽 培人才,提供豐富資源,新人只要敢贏敢衝就有機會,歡迎加入宏泰 人壽的行列,成為下一個MDRT百萬圓桌會員,讓夢想成真。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 宏泰人壽推出長照險應對
隨著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預計明年每五人就有一人為 65 歲以上長者,為應對高齡化趨勢,保險業者積極推出針對銀髮族的「外溢保單」。其中,宏泰人壽表示,已全力推動長照險等各式保障型保險商品,協助保戶轉嫁風險。
宏泰人壽新推出的「友溢健康長期照顧終身保險」,投保年齡最高可至 70 歲。根據保單條款,若保戶體況達標,可於第三保單年度起享有健康促進增額保障。此外,除了完全失能及長期照護的理賠給付,還包含住院看護保險金定額給付。當保戶符合 1-6 級失能或長期照顧狀態時,可豁免繳納保險費。
除了宏泰人壽,南山人壽也推出了銀髮族專屬外溢保單「長青安溢醫療定期健康保險」。該保單投保年齡依不同年期最高可至 80 歲,具備多項住院醫療保險金、特定人工關節補助保險金、安寧療護一次性保險金、未住院健康鼓勵保險金等特色。
此外,南山人壽提供健康促進回饋金及防疫保健回饋金,合計每年最高可享年繳保險費總和 12% 的現金回饋,鼓勵保戶保持健康體況。
遠雄人壽推出的「雄有溢 85 精選傷病定期保險」,不僅提供多保障功能,還兼具健康檢查福利。遠雄人壽將於第二保單年度起通知保戶前往指定醫療院所進行體檢,檢查項目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MI)、總膽固醇、空腹血糖等七項。若保戶符合健康數值,第三保單年度起,S 級體位享有 1.1 倍保障,A 級體位享有 1 倍保障。
「雄有溢」將 40 種常見傷病分類,以癌症為例,若第二保單年度起,經醫師診斷確定癌症初期、癌症輕度、癌症重度,分別可給付 5%、10%、100% 的「精選傷病保險金」,合計最高可給付保險金額的 115%。此外,「雄有溢」提供一次性給付的理賠金,讓保戶更能自由運用。
「老」是各個先進國家不可避免的人口趨勢,但如何「老得健康」,則是每個人都可以努力的目標。對此,南山人壽推出銀髮族專屬外溢保單「長青安溢醫療定期健康保險」,投保年齡依不同年期最高可至80歲,商品具四大特色,第一,多項住院醫療保險金,強化高齡所需的醫療保障,第二,特定人工關節補助保險金,補強髖、膝關節退化保障需求。
第三,安寧療護一次性保險金,讓末期病人能享有優雅尊嚴的照護品質,第四,未住院健康鼓勵保險金,若健康未住院,年年有機會領取年繳保險費總和的2%。同時,南山亦提供健康促進回饋金及防疫保健回饋金,合計每年有機會最高可享年繳保險費總和的12%現金回饋,鼓勵保戶保持健康體況。
宏泰人壽表示,因應超高齡社會來臨,全力推動長照險等各式保障型保險商品,協助保戶轉嫁風險。新推出「友溢健康長期照顧終身保險」投保年齡最高可至70歲,依保單條款體況達標者,第三保單年度起,享有健康促進增額保障;除了完全失能及長期照護的理賠給付,另外也包含住院看護保險金定額給付,當符合1-6級失能或長期照顧狀態時,可豁免保險費。
遠雄人壽則推出健檢型外溢保單「雄有溢85精選傷病定期保險」,這是一張多保障功能兼具健康檢查福利的保險,第二保單年度起,遠雄人壽會通知保戶前往指定醫療院所進行體檢,檢查項目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MI)、總膽固醇、空腹血糖等七項,符合健康數值後,第三保單年度起,S級體位享有1.1倍保障、A級體位享有1倍保障。
「雄有溢」將40種常見傷病分類,以癌症而言,若第二保單年度起,經醫師診斷確定癌症初期、癌症輕度、癌症重度,分別可給付5%、10%、100%的「精選傷病保險金」,合計最高可給付保險金額的115%。此外,「雄有溢」提供一次性給付的理賠金,讓保戶更能自由運用。
**長照需求非老年專利 年輕族群更需提早規劃**
許多人以為長期照護僅是老年人問題,但實際上,疾病不分年齡,年輕族群因故失能或需長期照護的情況並不少見。對家庭經濟與幸福都是重大衝擊。長期照護費用龐大,負擔沉重
聘請看護或入住照護機構,每月費用約2萬至9萬元,10年下來累計超過600萬元。對於一般家庭而言,經濟負擔極大,尤其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者遭遇長期照護,後果不堪設想。長照險並非老年人專利,年輕族群需及早規劃
保險的功能在於轉嫁風險,但多數保戶往往忽略長照需求。家長為子女購買保險時,長照險常非首選,購買長照險者多半集中在50歲以上族群。然而,保險投保年齡愈低,保費愈便宜。以40歲族群為例,年繳保費3萬元可能只能買到4單位保額,但為子女規劃,相同預算或許可以買到6至8單位保額。長照險保障全面,應急又安心
各類型保險各有強項,長照險專門針對長期照護可能發生的狀況設計。例如宏泰人壽推出的「友溢健康長期照顧終身保險」,除了提供失能和長期照護理賠外,還可豁免保險費,保障不間斷。此外,保障期間屆滿未曾申請理賠,即可領取身故保險金或祝壽保險金。重視健康,增額保單享優惠
宏泰人壽的長照險也具備外溢保單功能,關注保戶健康。符合體況達標者,第三保單年度起享有健康促進增額保障。 健康是根本,無論何種年齡層,都應及早規劃長照險,以應對潛在風險,安心享受幸福人生。一般人多認為七老八十才需要長期照護,但是現實的是,疾病並不會挑選年齡。長期照護費用龐大,聘請外國籍或是本國籍看護專人日間照料或是全天候照顧,預估每月費用約為2萬至9萬元,入住長期照顧機構,預估每月也必須支付1.6至3.9萬元的費用,以每月照顧支出平均費用5萬元、長期照顧十年的時間估算,所需費用將超過600萬元,這對於一般家庭而言負荷非常沉重,萬一被長期照護的對象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衝擊更是無法想像。
保險的功能就是轉嫁風險,但大多數保戶在規劃保險時容易忽略長照需求,像是家長為子女購買保險時,長照險都不是主要選擇;意識到必須購買長照險的,通常以50歲以上的族群居多。保險是投保年齡愈低,保費愈便宜,如果以40歲族群來看年齡,年繳保費預算3萬元,可能只能買到4單位,但如果為子女規劃,同樣的預算或許可以買到6單位甚至8單位的保額。
有些保戶會問:我有壽險、意外險、醫療險難道無法支應嗎?各類型的保險各有強項,長照險的設計將更切合長期照護可能發生的狀況。
以宏泰人壽今年第2季推出的外溢保單「宏泰人壽友溢健康長期照顧終身保險(LTD)」及「宏泰人壽友溢健康長期照顧終身保險附約(LTE)」為例,除了完全失能及長期照護的理賠給付,當符合1至6級失能或長期照顧狀態時,可豁免保險費,讓保單保持有效、保障不間斷。若投保至身故或保障期間屆滿皆身體健康未曾申請過各項保險金給付,即享有領取年繳保險費總和的1.03倍身故保險金或祝壽保險金,另外LTD也包含住院看護保險金定額給付。
除了因應長照需求之外,LTD及LTE也具備外溢保單的功能關注保戶健康,依保單條款體況達標的保戶,第三保單年度起,享有健康促進增額保障。
健康是一切的根本,不論是哪一個年齡族群,對於長照險皆有及早規劃之必要性,以做好萬全準備。
金管會今(12)日宣布,實支實付醫療險全面正本理賠的新制,將延後至10月1日上路,以給予保險業者更多時間調整。原本預計7月1日實施的保單改革,將不溯及以往。
此項改革包含三大新制,除了實支實付醫療險正本理賠外,還包括分紅保單加強揭露,以及失能險不得用意外失能程度作為給付標準。各保險業者已陸續進行保單改版。
根據保險局普查,壽險業者中,宏泰人壽預估約29張保單須改版;外商壽險業者中,安聯人壽已下架2張失能險,並調整1張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及1張意外醫療險;友邦人壽有1張失能險將於7月起停售;保誠人壽則將停售現有分紅綜合險,並推出新分紅保單,同時停售2張失能險。其餘壽險業者,則表示將待金管會確定上路時程後,再盤點需調整的保單張數。
產險業者方面,則將全面修改保單條款,保障項目包含實支實付傷害醫療,都將修正副本理賠為正本理賠。
原訂7月1日上路的保單改革有三大新制,包含實支實付醫療險落實 損害填補,分紅保單強化分紅揭露,與失能險不得用意外失能程度與 給付表,近期產、壽險業皆掀保單改版停售潮。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 2日表示,保險業者表達需要更多調適時間,金管會願意給予業者一 定時間調整,也請消費者安心,新制不追溯過去保單,市場上也有定 額給付的保單,不會有買不到保單的情況。
保險局對保險業進行普查結果出爐,據了解,產險業爭取10月1日 上路,壽險業原建議可9月1日上路,在與產險業溝通後,將同步建議 10月1日上路。
因應新制,壽險業已進行保單改版調整。國內中大型壽險初估有6 6張保單需調整,國壽將調整22張,但18張是因應保單強制執行新制 ,僅一張失能險團險需調整,另三張因應旅平險意外死亡與失能費率 調降;富壽調整12張保單,其中住院醫療9張、意外醫療2張、1張利 變壽險;全球人壽須調整住院醫療、意外醫療正本理賠三張;宏泰人 壽初估約29張保單需改版。
外商壽險初估有21張,安聯人壽二張失能險下架,調整實支實付住 院醫療險及意外醫療險各一張;友邦人壽一張失能險自7月起停售; 法巴人壽有七張傷害險、五張醫療險,共12張需調整;保誠人壽7月 停售現有分紅綜合險,再推新分紅保單,二張失能險停售;安達人壽 月底四張失能險將下架。另如台銀、南山、新光、凱基、三商美邦等 壽險表示,將待金管會確定上路時程,才能進一步盤點保單調整張數 。
產險業將全面修改保單條款,保障項目包含實支實付傷害醫療都將 修正,副本理賠改為正本。
**宏泰人壽擴大金融友善服務 新住民納入服務對象**
為維護新住民等弱勢族群權益,宏泰人壽宣布擴大金融友善服務範圍,納入新住民、新成年人、原住民、低收入戶、非自願性失業等族群。宏泰人壽表示,這項措施旨在確保這些族群在保戶服務過程中獲得友善、平等的對待。
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外籍配偶、大陸及港澳地區配偶等新住民人口已突破59.5萬人。有鑑於新住民人數逐年增加,宏泰人壽針對其金融服務需求,提供差異化服務。
宏泰人壽保全部協理丁淑珍表示,為了避免語言隔閡,宏泰人壽在服務新住民時,將避免使用艱澀用語,並放慢語速說明,確認對方是否理解。必要時,也會聯繫家人或業務代表協助。
除了新住民,宏泰人壽也將金融友善服務範圍擴大至其他弱勢族群,包含新成年人、原住民、低收入戶、非自願性失業等。宏泰人壽強調,每個族群都有不同的需求,他們將依據不同情況提供切合所需的服務。
隨著新住民及非本國籍人士在台居住人數逐年增加,宏泰人壽看見 此一族群在金融保險方面的需求,故於今年公平待客持續發展計畫中 ,將金融友善服務範圍再擴大,並致力為其提供差異化服務。
宏泰人壽保全部協理丁淑珍表示,新住民是台灣的新力量,各方面 都應該受到友善、平等的對待,因此宏泰人壽在保單售後服務方面, 將全力提供新住民必要的協助。
丁淑珍說,許多新住民保戶口語溝通沒問題,但無法順暢閱讀中文 ,為了避免語言隔閡產生誤解,為新住民以及非本國籍人士提供保單 售後服務時,將盡量不使用艱澀用語,以其可理解的方式說明並放慢 語速,在互動的過程中,也將反覆提醒理解與否,必要時將連繫家人 處理或通知業務代表前往協助。
宏泰人壽擴大金融友善服務範圍,不僅是新住民及非本國籍人士, 也包含新成年人、原住民、低收入戶、非自願性失業等金融弱勢族群 ,依不同族群的需求,提供切合所需的差異化服務。
宏泰人壽轉危為安 30週年訂五大經營目標 台灣保險業龍頭宏泰人壽今年歡慶成立30週年,去年底資本適足率及淨值比等各項財務指標已符合法定標準,宏泰人壽董事長李(啟)賢受訪時揭露未來3~5年的五大經營目標,包含持續擴大保障型商品銷售、客群行銷、增加投資效益、強化財務及資產負債配置、企業永續等。 李(啟)賢表示,宏泰人壽從去年開始持續強化財務體質,積極達成各項財務改善計畫,3月底已公告去年資本適足率214.68%,淨值比3.2%,皆已符合法定標準,去年更迎來近年來最大的獲利達70多億元,顯示財務體質強健,經營腳步穩健,充分展現企業永續發展決心,要以嶄新氣象迎向下一個30年。 李(啟)賢指出,基於公司穩健經營、持續獲利,未來將專注在業務積極發展、客群行銷推動、增加投資收益、強化財務及資產負債配置、提升保戶服務及致力於永續發展。以3~5年經營目標來看,將持續擴大保障型商品銷售與深耕通路經營;運用客群行銷,推出切合市場的銷售模組及活動;強化基本面研究與投資市場動向分析,以增加投資效益;強化財務及資產負債配置,落實風控政策;提供保戶優質服務,同時配合永續金融發展政策,達成企業永續。
**宏泰人壽財務指標順利達標,李啟賢領軍變革有成**
近日,宏泰人壽董事長李啟賢宣布,在宏泰人壽經營團隊的努力下,2023年底資本適足率(RBC)及淨值比等各項財務指標皆順利達標。
李啟賢表示,宏泰人壽經過內控到位、權責厘清等變革後,建立起完善機制,放手讓同仁發揮,並將績效與獎金連結,期許同仁「用數字說話」。
在營運策略方面,李啟賢提出四項目標:落實各委員會機制、建立長久經營的業務銷售模式、撙節行政費用,以及提升股債息常性收入。
此外,李啟賢指出,宏泰人壽將持續強化風險管理機制,透過限額控管達到預先警示之效果,降低淨值波動程度。
對於台灣壽險業即將於2026年接軌IFRS17,李啟賢表示,宏泰人壽已做好預防工作,並將提升投資效益、降低保單成本,以及強化財務分析及風險管理機制,以順利達成營運目標。
李啟賢強調,宏泰人壽將用數字說話,共同迎戰IFRS17新制,邁向下一個30年。
```釐清權責 內控到位
今年是宏泰人壽成立30周年,李啟賢也期盼同仁「用數字說話」,共同迎戰2026年IFRS17新制,邁向下一個30年。
李啟賢於2023年加入宏泰人壽,其在金融圈資歷完整,最開始在台北市稅捐處任公務員,隨後轉赴至證期局前身證管會服務,從基層一路升至證期局局長退休,後來轉任櫃買中心任總經理、代理董事長,也曾擔任證交所總經理、董事長、華南永昌證券董事長等職務,對台灣證券及期貨市場制度發展、法規修訂及資本市場管理等相當熟悉,實務經驗豐富。退休後,受宏泰集團掌門人林鴻南邀請轉戰保險業,開啟人生事業新版圖。
李啟賢表示,他是一個比較講究「結果論」的人,當內控實施到位、權責弄清楚,建立一個完整的機制,剩下的就放手給同仁發揮,同時將績效與獎金連結,他常常告訴同仁「要用數字說話」,想要的就要靠自己去爭取,去年因為公司有獲利,當然也會與員工共享,讓員工與公司一同成長。
為使績效提升,李啟賢也做出多變革與目標,首先,落實各委員會機制,訂定各項保險利潤檢測機制及必要的風險控管措施,確立利潤成長(Profitable Growth)模式與文化;其次,建立客群行銷可行、長久經營的業務銷售模式;第三,2024年預計撙節行政相關費用2,800萬元;第四,在達成財務預算前提下,投資部分提升股債息經常性收入。
限額控管 提升效益
外界也好奇李啟賢為何會跳脫舒適圈,從證券業轉戰保險業,他也說出自己的心路歷程,最開始他也不認為自己會到保險業工作,因為從來沒接觸過,而且他以前從來不打沒把握的仗,但是在大老闆(林鴻南)多次邀請下,李啟賢最終點頭答應這項全新的挑戰,他認為大老闆之所以看中他,也是因為信任自己不會亂搞,加上想給公司帶來不一樣的觀點及方向。
宏泰人壽除了保險本業之外,很大一部分收益來自於投資,而投資正好是李啟賢較為熟悉的部分,保險本業則由擁有精算師執照的宏泰人壽總經理湯維華來經營,在大家各司其職之下,果然成功扭轉頹勢。
而台灣壽險業即將在2026年正式接軌IFRS17,新制度除了財務報表呈現的不同外,保險業的商品策略、通路策略、投資配置、風險管理等都有所不同。李啟賢表示,「目前我們財務相關指標皆已達標,而前瞻性觀點的預防工作很重要,為使財務數字維持穩定,未來將持續強化風險管理機制,透過限額控管達到預先警示之效果並降低整體淨值的可能波動程度」。
李啟賢也提到宏泰人壽三大未來發展方向,第一,提升投資效益:以投資收益為後盾,縮小利差缺口,同時對資金進行有效分配,有效控管投資風險,降低對公司的淨值及RBC比率的影響;第二,降低保單成本:如今保障型商品約占公司新契約保單的六成,將持續以保障型為商品策略核心,並針對退休規劃族群所需的利變型壽險商品市場有一定程度的參與,藉由在商品面的種種努力,極大化合約服務邊際(CSM);第三,強化財務分析及風險管理機制,各項作業將更為嚴謹,透過標準化的控制,以順利達成營運目標。
李(啟)賢表示,宏泰人壽從去年開始持續強化財務體質,積極達 成各項財務改善計畫,3月底已公告去年資本適足率214.68%,淨值 比3.2%,皆已符合法定標準,去年更迎來近年來最大的獲利達70多 億元,顯示財務體質強健,經營腳步穩健,充分展現企業永續發展決 心,要以嶄新氣象迎向下一個30年。
李(啟)賢指出,基於公司穩健經營、持續獲利,未來將專注在業 務積極發展、客群行銷推動、增加投資收益、強化財務及資產負債配 置、提升保戶服務及致力於永續發展。以3∼5年經營目標來看,將持 續擴大保障型商品銷售與深耕通路經營;運用客群行銷,推出切合市 場的銷售模組及活動;強化基本面研究與投資市場動向分析,以增加 投資效益;強化財務及資產負債配置,落實風控政策;提供保戶優質 服務,同時配合永續金融發展政策,達成企業永續。
壽險業2023年資本適足率出爐!宏泰人壽積極處分資產,順利達標
金管會公布2023年壽險業資本適足率(RBC)報告,六大壽險公司中,凱基、富邦、國泰、台壽等大型壽險公司的RBC皆在300%之上,南山人壽RBC達280%,僅剩新光人壽、三商美邦人壽未達標。金管會要求兩家壽險公司在今年6月前全力達標,否則將面臨更嚴格的處置措施。
其中,宏泰人壽在去年6月底時RBC僅有145.82%,屬於資本顯著不足。但宏泰人壽積極處分資產,去年12月就曾公告已處分台北市南港區土地,交易金額逾30億元,加上提高出租投報率,努力提升RBC。在去年12月底RBC回升至214.68%、淨值比3.2%,順利達標。
至於新光人壽和三商美邦人壽,目前尚未達標。新光人壽去年12月底RBC為176.37%、淨值比4.47%,屬於資本不足階段。為強化資本,新光金已於3月28日以其餘子公司盈餘上繳轉增資新壽70億元資金。新壽也計劃發行次債籌資80億元,以提高資本適足率。
三商壽RBC由去年6月140.23%下降至年底的111.09%。但三商壽透過調整資產配置,強化股票部位操作,去年底淨值比已由6月2.84%回升至2.97%。三商壽表示,今年3月董事會通過各項籌資規劃,除再次通過普通股現增案,並將私募案新增納入特別股及國內可轉換公司債,擴大籌資管道。後續各項規劃若能順利推展,RBC未來可望回升到法定標準以上。
壽險業2023年底資本適足率(RBC)全數出爐,六大壽險公司中,包含凱基、富邦、國泰、台壽等大型壽險公司的RBC皆在300%之上,南山人壽RBC達
280%,僅剩新光人壽、三商美邦人壽未達標,而金管會也下達最後通牒,要求在今年6月盡全力達標,兩家壽險公司也提出最新自救方案。
金管會以每半年度為基準,要求保險業RBC不得低於200%、淨值比不得連兩期低於3%,兩大指標為金管會衡量保險公司清償能力的參考指標。2023年底壽險業經會計師查核的資本適足率及淨值比也已全數公告。
21家壽險中,法巴人壽、合庫人壽、安聯人壽、安達人壽、友邦人壽等公司的RBC皆在500%之上,而六大壽險公司中,凱基人壽由去年6月RBC 299.58%、淨值比5.88%,提升為RBC 339.97%、淨值比6.47%;富邦人壽去年6月RBC為316.6%、淨值比8.99%,提升為RBC 336.09%、淨值比9.8%;國泰人壽由RBC311.54%%、淨值比7.64%,提升為RBC 323.45%、淨值比8.38%;台灣人壽去年6月RBC為289.27%、淨值比6.14%,提升為RBC 305.44%、淨值比6.93%;而南山人壽則小幅下降,但仍維持在280%以上、淨值比6.66%。
而宏泰人壽在去年6月底RBC僅145.82%,屬於資本顯著不足,淨值比2.42%,也未達標準,但宏泰人壽積極處分資產,去年12月就曾公告已處分台北市南港區玉成段二小段232地號土地,總交易金額逾30億元、預計處分利益5.5億元,加上提高出租投報率,努力提升RBC,在去年12月底RBC回升至214.68%、淨值比3.2%,順利達標。
如今僅剩新光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尚未達標,新光人壽去年12月底RBC為176.37%、淨值比4.47%,屬於資本不足階段。為了強化資本,新光金已於3月
28日以其餘子公司盈餘上繳轉增資新壽70億元資金外,3月29日董事會通過將辦理現金增資,預計發行普通股16.7億股,目標籌資125億元進而注資新壽,另外,新壽也計劃發行次債籌資80億元。
三商壽RBC由去年6月140.23%下降至年底的111.09%,但是三商壽透過調整資產配置,強化股票部位操作,去年底淨值比已由6月2.84%回升至2.97%,已接近達標。三商壽表示,今年3月董事會通過各項籌資規劃,除再次通過普通股現增案,並將私募案由原本普通股外,新增納入特別股及國內可轉換公司債,擴大籌資管道。後續各項規劃若能順利推展,RBC未來可望回升到法定標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