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泰人壽(公)公司新聞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 宏泰人壽推出長照險應對
隨著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預計明年每五人就有一人為 65 歲以上長者,為應對高齡化趨勢,保險業者積極推出針對銀髮族的「外溢保單」。其中,宏泰人壽表示,已全力推動長照險等各式保障型保險商品,協助保戶轉嫁風險。
宏泰人壽新推出的「友溢健康長期照顧終身保險」,投保年齡最高可至 70 歲。根據保單條款,若保戶體況達標,可於第三保單年度起享有健康促進增額保障。此外,除了完全失能及長期照護的理賠給付,還包含住院看護保險金定額給付。當保戶符合 1-6 級失能或長期照顧狀態時,可豁免繳納保險費。
除了宏泰人壽,南山人壽也推出了銀髮族專屬外溢保單「長青安溢醫療定期健康保險」。該保單投保年齡依不同年期最高可至 80 歲,具備多項住院醫療保險金、特定人工關節補助保險金、安寧療護一次性保險金、未住院健康鼓勵保險金等特色。
此外,南山人壽提供健康促進回饋金及防疫保健回饋金,合計每年最高可享年繳保險費總和 12% 的現金回饋,鼓勵保戶保持健康體況。
遠雄人壽推出的「雄有溢 85 精選傷病定期保險」,不僅提供多保障功能,還兼具健康檢查福利。遠雄人壽將於第二保單年度起通知保戶前往指定醫療院所進行體檢,檢查項目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MI)、總膽固醇、空腹血糖等七項。若保戶符合健康數值,第三保單年度起,S 級體位享有 1.1 倍保障,A 級體位享有 1 倍保障。
「雄有溢」將 40 種常見傷病分類,以癌症為例,若第二保單年度起,經醫師診斷確定癌症初期、癌症輕度、癌症重度,分別可給付 5%、10%、100% 的「精選傷病保險金」,合計最高可給付保險金額的 115%。此外,「雄有溢」提供一次性給付的理賠金,讓保戶更能自由運用。
「老」是各個先進國家不可避免的人口趨勢,但如何「老得健康」,則是每個人都可以努力的目標。對此,南山人壽推出銀髮族專屬外溢保單「長青安溢醫療定期健康保險」,投保年齡依不同年期最高可至80歲,商品具四大特色,第一,多項住院醫療保險金,強化高齡所需的醫療保障,第二,特定人工關節補助保險金,補強髖、膝關節退化保障需求。
第三,安寧療護一次性保險金,讓末期病人能享有優雅尊嚴的照護品質,第四,未住院健康鼓勵保險金,若健康未住院,年年有機會領取年繳保險費總和的2%。同時,南山亦提供健康促進回饋金及防疫保健回饋金,合計每年有機會最高可享年繳保險費總和的12%現金回饋,鼓勵保戶保持健康體況。
宏泰人壽表示,因應超高齡社會來臨,全力推動長照險等各式保障型保險商品,協助保戶轉嫁風險。新推出「友溢健康長期照顧終身保險」投保年齡最高可至70歲,依保單條款體況達標者,第三保單年度起,享有健康促進增額保障;除了完全失能及長期照護的理賠給付,另外也包含住院看護保險金定額給付,當符合1-6級失能或長期照顧狀態時,可豁免保險費。
遠雄人壽則推出健檢型外溢保單「雄有溢85精選傷病定期保險」,這是一張多保障功能兼具健康檢查福利的保險,第二保單年度起,遠雄人壽會通知保戶前往指定醫療院所進行體檢,檢查項目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MI)、總膽固醇、空腹血糖等七項,符合健康數值後,第三保單年度起,S級體位享有1.1倍保障、A級體位享有1倍保障。
「雄有溢」將40種常見傷病分類,以癌症而言,若第二保單年度起,經醫師診斷確定癌症初期、癌症輕度、癌症重度,分別可給付5%、10%、100%的「精選傷病保險金」,合計最高可給付保險金額的115%。此外,「雄有溢」提供一次性給付的理賠金,讓保戶更能自由運用。
**長照需求非老年專利 年輕族群更需提早規劃**
許多人以為長期照護僅是老年人問題,但實際上,疾病不分年齡,年輕族群因故失能或需長期照護的情況並不少見。對家庭經濟與幸福都是重大衝擊。長期照護費用龐大,負擔沉重
聘請看護或入住照護機構,每月費用約2萬至9萬元,10年下來累計超過600萬元。對於一般家庭而言,經濟負擔極大,尤其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者遭遇長期照護,後果不堪設想。長照險並非老年人專利,年輕族群需及早規劃
保險的功能在於轉嫁風險,但多數保戶往往忽略長照需求。家長為子女購買保險時,長照險常非首選,購買長照險者多半集中在50歲以上族群。然而,保險投保年齡愈低,保費愈便宜。以40歲族群為例,年繳保費3萬元可能只能買到4單位保額,但為子女規劃,相同預算或許可以買到6至8單位保額。長照險保障全面,應急又安心
各類型保險各有強項,長照險專門針對長期照護可能發生的狀況設計。例如宏泰人壽推出的「友溢健康長期照顧終身保險」,除了提供失能和長期照護理賠外,還可豁免保險費,保障不間斷。此外,保障期間屆滿未曾申請理賠,即可領取身故保險金或祝壽保險金。重視健康,增額保單享優惠
宏泰人壽的長照險也具備外溢保單功能,關注保戶健康。符合體況達標者,第三保單年度起享有健康促進增額保障。 健康是根本,無論何種年齡層,都應及早規劃長照險,以應對潛在風險,安心享受幸福人生。一般人多認為七老八十才需要長期照護,但是現實的是,疾病並不會挑選年齡。長期照護費用龐大,聘請外國籍或是本國籍看護專人日間照料或是全天候照顧,預估每月費用約為2萬至9萬元,入住長期照顧機構,預估每月也必須支付1.6至3.9萬元的費用,以每月照顧支出平均費用5萬元、長期照顧十年的時間估算,所需費用將超過600萬元,這對於一般家庭而言負荷非常沉重,萬一被長期照護的對象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衝擊更是無法想像。
保險的功能就是轉嫁風險,但大多數保戶在規劃保險時容易忽略長照需求,像是家長為子女購買保險時,長照險都不是主要選擇;意識到必須購買長照險的,通常以50歲以上的族群居多。保險是投保年齡愈低,保費愈便宜,如果以40歲族群來看年齡,年繳保費預算3萬元,可能只能買到4單位,但如果為子女規劃,同樣的預算或許可以買到6單位甚至8單位的保額。
有些保戶會問:我有壽險、意外險、醫療險難道無法支應嗎?各類型的保險各有強項,長照險的設計將更切合長期照護可能發生的狀況。
以宏泰人壽今年第2季推出的外溢保單「宏泰人壽友溢健康長期照顧終身保險(LTD)」及「宏泰人壽友溢健康長期照顧終身保險附約(LTE)」為例,除了完全失能及長期照護的理賠給付,當符合1至6級失能或長期照顧狀態時,可豁免保險費,讓保單保持有效、保障不間斷。若投保至身故或保障期間屆滿皆身體健康未曾申請過各項保險金給付,即享有領取年繳保險費總和的1.03倍身故保險金或祝壽保險金,另外LTD也包含住院看護保險金定額給付。
除了因應長照需求之外,LTD及LTE也具備外溢保單的功能關注保戶健康,依保單條款體況達標的保戶,第三保單年度起,享有健康促進增額保障。
健康是一切的根本,不論是哪一個年齡族群,對於長照險皆有及早規劃之必要性,以做好萬全準備。
金管會今(12)日宣布,實支實付醫療險全面正本理賠的新制,將延後至10月1日上路,以給予保險業者更多時間調整。原本預計7月1日實施的保單改革,將不溯及以往。
此項改革包含三大新制,除了實支實付醫療險正本理賠外,還包括分紅保單加強揭露,以及失能險不得用意外失能程度作為給付標準。各保險業者已陸續進行保單改版。
根據保險局普查,壽險業者中,宏泰人壽預估約29張保單須改版;外商壽險業者中,安聯人壽已下架2張失能險,並調整1張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及1張意外醫療險;友邦人壽有1張失能險將於7月起停售;保誠人壽則將停售現有分紅綜合險,並推出新分紅保單,同時停售2張失能險。其餘壽險業者,則表示將待金管會確定上路時程後,再盤點需調整的保單張數。
產險業者方面,則將全面修改保單條款,保障項目包含實支實付傷害醫療,都將修正副本理賠為正本理賠。
原訂7月1日上路的保單改革有三大新制,包含實支實付醫療險落實 損害填補,分紅保單強化分紅揭露,與失能險不得用意外失能程度與 給付表,近期產、壽險業皆掀保單改版停售潮。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 2日表示,保險業者表達需要更多調適時間,金管會願意給予業者一 定時間調整,也請消費者安心,新制不追溯過去保單,市場上也有定 額給付的保單,不會有買不到保單的情況。
保險局對保險業進行普查結果出爐,據了解,產險業爭取10月1日 上路,壽險業原建議可9月1日上路,在與產險業溝通後,將同步建議 10月1日上路。
因應新制,壽險業已進行保單改版調整。國內中大型壽險初估有6 6張保單需調整,國壽將調整22張,但18張是因應保單強制執行新制 ,僅一張失能險團險需調整,另三張因應旅平險意外死亡與失能費率 調降;富壽調整12張保單,其中住院醫療9張、意外醫療2張、1張利 變壽險;全球人壽須調整住院醫療、意外醫療正本理賠三張;宏泰人 壽初估約29張保單需改版。
外商壽險初估有21張,安聯人壽二張失能險下架,調整實支實付住 院醫療險及意外醫療險各一張;友邦人壽一張失能險自7月起停售; 法巴人壽有七張傷害險、五張醫療險,共12張需調整;保誠人壽7月 停售現有分紅綜合險,再推新分紅保單,二張失能險停售;安達人壽 月底四張失能險將下架。另如台銀、南山、新光、凱基、三商美邦等 壽險表示,將待金管會確定上路時程,才能進一步盤點保單調整張數 。
產險業將全面修改保單條款,保障項目包含實支實付傷害醫療都將 修正,副本理賠改為正本。
**宏泰人壽擴大金融友善服務 新住民納入服務對象**
為維護新住民等弱勢族群權益,宏泰人壽宣布擴大金融友善服務範圍,納入新住民、新成年人、原住民、低收入戶、非自願性失業等族群。宏泰人壽表示,這項措施旨在確保這些族群在保戶服務過程中獲得友善、平等的對待。
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外籍配偶、大陸及港澳地區配偶等新住民人口已突破59.5萬人。有鑑於新住民人數逐年增加,宏泰人壽針對其金融服務需求,提供差異化服務。
宏泰人壽保全部協理丁淑珍表示,為了避免語言隔閡,宏泰人壽在服務新住民時,將避免使用艱澀用語,並放慢語速說明,確認對方是否理解。必要時,也會聯繫家人或業務代表協助。
除了新住民,宏泰人壽也將金融友善服務範圍擴大至其他弱勢族群,包含新成年人、原住民、低收入戶、非自願性失業等。宏泰人壽強調,每個族群都有不同的需求,他們將依據不同情況提供切合所需的服務。
隨著新住民及非本國籍人士在台居住人數逐年增加,宏泰人壽看見 此一族群在金融保險方面的需求,故於今年公平待客持續發展計畫中 ,將金融友善服務範圍再擴大,並致力為其提供差異化服務。
宏泰人壽保全部協理丁淑珍表示,新住民是台灣的新力量,各方面 都應該受到友善、平等的對待,因此宏泰人壽在保單售後服務方面, 將全力提供新住民必要的協助。
丁淑珍說,許多新住民保戶口語溝通沒問題,但無法順暢閱讀中文 ,為了避免語言隔閡產生誤解,為新住民以及非本國籍人士提供保單 售後服務時,將盡量不使用艱澀用語,以其可理解的方式說明並放慢 語速,在互動的過程中,也將反覆提醒理解與否,必要時將連繫家人 處理或通知業務代表前往協助。
宏泰人壽擴大金融友善服務範圍,不僅是新住民及非本國籍人士, 也包含新成年人、原住民、低收入戶、非自願性失業等金融弱勢族群 ,依不同族群的需求,提供切合所需的差異化服務。
宏泰人壽轉危為安 30週年訂五大經營目標 台灣保險業龍頭宏泰人壽今年歡慶成立30週年,去年底資本適足率及淨值比等各項財務指標已符合法定標準,宏泰人壽董事長李(啟)賢受訪時揭露未來3~5年的五大經營目標,包含持續擴大保障型商品銷售、客群行銷、增加投資效益、強化財務及資產負債配置、企業永續等。 李(啟)賢表示,宏泰人壽從去年開始持續強化財務體質,積極達成各項財務改善計畫,3月底已公告去年資本適足率214.68%,淨值比3.2%,皆已符合法定標準,去年更迎來近年來最大的獲利達70多億元,顯示財務體質強健,經營腳步穩健,充分展現企業永續發展決心,要以嶄新氣象迎向下一個30年。 李(啟)賢指出,基於公司穩健經營、持續獲利,未來將專注在業務積極發展、客群行銷推動、增加投資收益、強化財務及資產負債配置、提升保戶服務及致力於永續發展。以3~5年經營目標來看,將持續擴大保障型商品銷售與深耕通路經營;運用客群行銷,推出切合市場的銷售模組及活動;強化基本面研究與投資市場動向分析,以增加投資效益;強化財務及資產負債配置,落實風控政策;提供保戶優質服務,同時配合永續金融發展政策,達成企業永續。
**宏泰人壽財務指標順利達標,李啟賢領軍變革有成**
近日,宏泰人壽董事長李啟賢宣布,在宏泰人壽經營團隊的努力下,2023年底資本適足率(RBC)及淨值比等各項財務指標皆順利達標。
李啟賢表示,宏泰人壽經過內控到位、權責厘清等變革後,建立起完善機制,放手讓同仁發揮,並將績效與獎金連結,期許同仁「用數字說話」。
在營運策略方面,李啟賢提出四項目標:落實各委員會機制、建立長久經營的業務銷售模式、撙節行政費用,以及提升股債息常性收入。
此外,李啟賢指出,宏泰人壽將持續強化風險管理機制,透過限額控管達到預先警示之效果,降低淨值波動程度。
對於台灣壽險業即將於2026年接軌IFRS17,李啟賢表示,宏泰人壽已做好預防工作,並將提升投資效益、降低保單成本,以及強化財務分析及風險管理機制,以順利達成營運目標。
李啟賢強調,宏泰人壽將用數字說話,共同迎戰IFRS17新制,邁向下一個30年。
```釐清權責 內控到位
今年是宏泰人壽成立30周年,李啟賢也期盼同仁「用數字說話」,共同迎戰2026年IFRS17新制,邁向下一個30年。
李啟賢於2023年加入宏泰人壽,其在金融圈資歷完整,最開始在台北市稅捐處任公務員,隨後轉赴至證期局前身證管會服務,從基層一路升至證期局局長退休,後來轉任櫃買中心任總經理、代理董事長,也曾擔任證交所總經理、董事長、華南永昌證券董事長等職務,對台灣證券及期貨市場制度發展、法規修訂及資本市場管理等相當熟悉,實務經驗豐富。退休後,受宏泰集團掌門人林鴻南邀請轉戰保險業,開啟人生事業新版圖。
李啟賢表示,他是一個比較講究「結果論」的人,當內控實施到位、權責弄清楚,建立一個完整的機制,剩下的就放手給同仁發揮,同時將績效與獎金連結,他常常告訴同仁「要用數字說話」,想要的就要靠自己去爭取,去年因為公司有獲利,當然也會與員工共享,讓員工與公司一同成長。
為使績效提升,李啟賢也做出多變革與目標,首先,落實各委員會機制,訂定各項保險利潤檢測機制及必要的風險控管措施,確立利潤成長(Profitable Growth)模式與文化;其次,建立客群行銷可行、長久經營的業務銷售模式;第三,2024年預計撙節行政相關費用2,800萬元;第四,在達成財務預算前提下,投資部分提升股債息經常性收入。
限額控管 提升效益
外界也好奇李啟賢為何會跳脫舒適圈,從證券業轉戰保險業,他也說出自己的心路歷程,最開始他也不認為自己會到保險業工作,因為從來沒接觸過,而且他以前從來不打沒把握的仗,但是在大老闆(林鴻南)多次邀請下,李啟賢最終點頭答應這項全新的挑戰,他認為大老闆之所以看中他,也是因為信任自己不會亂搞,加上想給公司帶來不一樣的觀點及方向。
宏泰人壽除了保險本業之外,很大一部分收益來自於投資,而投資正好是李啟賢較為熟悉的部分,保險本業則由擁有精算師執照的宏泰人壽總經理湯維華來經營,在大家各司其職之下,果然成功扭轉頹勢。
而台灣壽險業即將在2026年正式接軌IFRS17,新制度除了財務報表呈現的不同外,保險業的商品策略、通路策略、投資配置、風險管理等都有所不同。李啟賢表示,「目前我們財務相關指標皆已達標,而前瞻性觀點的預防工作很重要,為使財務數字維持穩定,未來將持續強化風險管理機制,透過限額控管達到預先警示之效果並降低整體淨值的可能波動程度」。
李啟賢也提到宏泰人壽三大未來發展方向,第一,提升投資效益:以投資收益為後盾,縮小利差缺口,同時對資金進行有效分配,有效控管投資風險,降低對公司的淨值及RBC比率的影響;第二,降低保單成本:如今保障型商品約占公司新契約保單的六成,將持續以保障型為商品策略核心,並針對退休規劃族群所需的利變型壽險商品市場有一定程度的參與,藉由在商品面的種種努力,極大化合約服務邊際(CSM);第三,強化財務分析及風險管理機制,各項作業將更為嚴謹,透過標準化的控制,以順利達成營運目標。
李(啟)賢表示,宏泰人壽從去年開始持續強化財務體質,積極達 成各項財務改善計畫,3月底已公告去年資本適足率214.68%,淨值 比3.2%,皆已符合法定標準,去年更迎來近年來最大的獲利達70多 億元,顯示財務體質強健,經營腳步穩健,充分展現企業永續發展決 心,要以嶄新氣象迎向下一個30年。
李(啟)賢指出,基於公司穩健經營、持續獲利,未來將專注在業 務積極發展、客群行銷推動、增加投資收益、強化財務及資產負債配 置、提升保戶服務及致力於永續發展。以3∼5年經營目標來看,將持 續擴大保障型商品銷售與深耕通路經營;運用客群行銷,推出切合市 場的銷售模組及活動;強化基本面研究與投資市場動向分析,以增加 投資效益;強化財務及資產負債配置,落實風控政策;提供保戶優質 服務,同時配合永續金融發展政策,達成企業永續。
壽險業2023年資本適足率出爐!宏泰人壽積極處分資產,順利達標
金管會公布2023年壽險業資本適足率(RBC)報告,六大壽險公司中,凱基、富邦、國泰、台壽等大型壽險公司的RBC皆在300%之上,南山人壽RBC達280%,僅剩新光人壽、三商美邦人壽未達標。金管會要求兩家壽險公司在今年6月前全力達標,否則將面臨更嚴格的處置措施。
其中,宏泰人壽在去年6月底時RBC僅有145.82%,屬於資本顯著不足。但宏泰人壽積極處分資產,去年12月就曾公告已處分台北市南港區土地,交易金額逾30億元,加上提高出租投報率,努力提升RBC。在去年12月底RBC回升至214.68%、淨值比3.2%,順利達標。
至於新光人壽和三商美邦人壽,目前尚未達標。新光人壽去年12月底RBC為176.37%、淨值比4.47%,屬於資本不足階段。為強化資本,新光金已於3月28日以其餘子公司盈餘上繳轉增資新壽70億元資金。新壽也計劃發行次債籌資80億元,以提高資本適足率。
三商壽RBC由去年6月140.23%下降至年底的111.09%。但三商壽透過調整資產配置,強化股票部位操作,去年底淨值比已由6月2.84%回升至2.97%。三商壽表示,今年3月董事會通過各項籌資規劃,除再次通過普通股現增案,並將私募案新增納入特別股及國內可轉換公司債,擴大籌資管道。後續各項規劃若能順利推展,RBC未來可望回升到法定標準以上。
壽險業2023年底資本適足率(RBC)全數出爐,六大壽險公司中,包含凱基、富邦、國泰、台壽等大型壽險公司的RBC皆在300%之上,南山人壽RBC達
280%,僅剩新光人壽、三商美邦人壽未達標,而金管會也下達最後通牒,要求在今年6月盡全力達標,兩家壽險公司也提出最新自救方案。
金管會以每半年度為基準,要求保險業RBC不得低於200%、淨值比不得連兩期低於3%,兩大指標為金管會衡量保險公司清償能力的參考指標。2023年底壽險業經會計師查核的資本適足率及淨值比也已全數公告。
21家壽險中,法巴人壽、合庫人壽、安聯人壽、安達人壽、友邦人壽等公司的RBC皆在500%之上,而六大壽險公司中,凱基人壽由去年6月RBC 299.58%、淨值比5.88%,提升為RBC 339.97%、淨值比6.47%;富邦人壽去年6月RBC為316.6%、淨值比8.99%,提升為RBC 336.09%、淨值比9.8%;國泰人壽由RBC311.54%%、淨值比7.64%,提升為RBC 323.45%、淨值比8.38%;台灣人壽去年6月RBC為289.27%、淨值比6.14%,提升為RBC 305.44%、淨值比6.93%;而南山人壽則小幅下降,但仍維持在280%以上、淨值比6.66%。
而宏泰人壽在去年6月底RBC僅145.82%,屬於資本顯著不足,淨值比2.42%,也未達標準,但宏泰人壽積極處分資產,去年12月就曾公告已處分台北市南港區玉成段二小段232地號土地,總交易金額逾30億元、預計處分利益5.5億元,加上提高出租投報率,努力提升RBC,在去年12月底RBC回升至214.68%、淨值比3.2%,順利達標。
如今僅剩新光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尚未達標,新光人壽去年12月底RBC為176.37%、淨值比4.47%,屬於資本不足階段。為了強化資本,新光金已於3月
28日以其餘子公司盈餘上繳轉增資新壽70億元資金外,3月29日董事會通過將辦理現金增資,預計發行普通股16.7億股,目標籌資125億元進而注資新壽,另外,新壽也計劃發行次債籌資80億元。
三商壽RBC由去年6月140.23%下降至年底的111.09%,但是三商壽透過調整資產配置,強化股票部位操作,去年底淨值比已由6月2.84%回升至2.97%,已接近達標。三商壽表示,今年3月董事會通過各項籌資規劃,除再次通過普通股現增案,並將私募案由原本普通股外,新增納入特別股及國內可轉換公司債,擴大籌資管道。後續各項規劃若能順利推展,RBC未來可望回升到法定標準以上。
宏泰人壽近期再創佳績,旗下「宏泰人壽三倍防護住院醫療定期保險(HSB)」榮獲台灣金玉獎產品設計優等獎!這個獲獎產品不僅是宏泰人壽對於高齡化社會需求的敏感度,更體現了其對保障型保險商品不斷追求卓越的承諾。商品部副總經理江愷嵐解釋,HSB之所以能在設計上獲得肯定,是因為其提供保戶多樣化的醫療理賠給付選擇。與傳統的住院醫療保險不同,HSB讓保戶在繳費期滿後,可以自由選擇住院日額保險金或實支實付的給付方式,這種設計更加貼近保戶的需求,提供了更高的保障。 HSB的設計理念非常簡單明了,那就是以保戶為核心。江愷嵐表示,宏泰人壽始終堅持這一原則,未來也將繼續以保戶需求為出發點,開發更多適合特定族群的商品。對於59歲(含)以下的保戶來說,投保HSB可以享受免體檢的優惠,而且醫療保障最高可達年繳保險費的3倍。此外,該產品在門診手術項目上的保障範圍也進行了擴大,以適應現代醫療的發展趨勢。繳費期滿後,實支實付的保障年齡甚至可以高達90歲。 宏泰人壽不僅在HSB上展現了其創新精神,在整體保障型及高齡化保險商品的開發上也表現出色。江愷嵐強調,宏泰人壽將持續努力,評估商品的包容度和適合度,開發更多特色商品,期望成為每一位保戶強大的支持與後盾。
商品部副總經理江愷嵐表示,為因應高齡化社會的需求,宏泰人壽長期以來致力於推動保障型保險商品,「宏泰人壽三倍防護住院醫療定期保險(HSB)」為主推的產品之一,能夠在商品設計部分勝出,主要在於保單中部分的醫療理賠給付方式交由保戶自行選擇。
一般而言,住院醫療保險通常會有設定住院日額保險金的額度,或是明定條件以實支實付的方式提供保險保障;住院日額保險金屬於定額給付,而實支實付則在符合保單條款的前提下,以檢附實際花費相關單據申請,限額給付。「宏泰人壽三倍防護住院醫療定期保險(HSB)」讓保戶可於繳費期滿後,在住院日額保險金及實支實付兩者擇一,選擇對自己較為有利的方式申請,對於保戶來說更有保障。
另外,投保HSB的保戶59歲(含)以下原則上免體檢,最高有超過3倍年繳保險費總和的醫療保障,在門診手術項目部分也擴大保障範圍,以符合現代醫療的趨勢;繳費期滿後,實支實付保障年齡最高至90歲。
江愷嵐表示,宏泰人壽專注在保障型及高齡化保險商品的開發,商品設計一貫以保戶需求為優先,未來亦將持續評估商品包容度及適合度、開發特定族群之特色商品,並力求商品多元化、差異化,期望藉此回應保戶不同的需求,成為保戶個人與家庭最強的支持與後盾。
【壽險新聞】宏泰人壽成功翻轉!RBC與淨值比達標,領跑業界
就在剛剛,壽險業界傳來重大喜訊!宏泰人壽在去年底成功將資本適足率(RBC)和淨值比都拉回到法定標準之上,成為業界矚目的焦點。這一成果,讓宏泰人壽在壽險市場中再創佳績,也為其他壽險公司帶來了正面的示範。
去年6月底,壽險業界曾經有三家公司的RBC不到200%,分別是新光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和宏泰人壽。由於金管會的監理指標是每半年檢查一次,所以去年底的RBC結果將在3月份與年報一同揭露。不過,宏泰人壽在這次評估中成功逆轉,讓人刮目相看。
宏泰人壽去年6月底的RBC掉到145.82%,但透過提高出租投報率、賣出南港土地等手段,成功將RBC拉回到法定標準。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宏泰人壽去年底的RBC與淨值比都已達標,實屬不易。
宏泰人壽指出,他們去年積極活化不動產,降低不動產占比,並採用長期資產配置策略,提升經常性收益類的資產占比。同時,宏泰人壽也進行了商品調整,深耕保障型及長年期保單,提升保障型商品保費、減少躉繳保單占比,從而改善了財務結構。
而另外兩家壽險公司,新光人壽和三商美邦人壽,則仍需努力。其中,新光人壽去年6月底的RBC掉到184.38%,因為去年底新台幣匯率反轉,導致資本不足。新光人壽計劃今年第一季度增資70億元,並發債80億元,以改善資本結構。
總結來說,宏泰人壽的成功轉型,不僅是公司自身的努力,也反映出台灣壽險業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未來,宏泰人壽將繼續努力,為顧客提供更優質的保險服務,為業界帶來更多的正能量。
【新聞報導】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手機普及,辦理保單的管道也越來越多元,宏泰人壽在這樣的環境下,不斷努力提升服務品質,讓保戶的保險經驗更加順暢。宏泰人壽官網不僅提供完整的資訊和下載表格,還持續強化線上服務功能,同時,傳統的臨櫃服務和0800客服專線也保持著良好的溝通渠道。 「我們的目標是成為消費者心中最滿意的壽險公司。」宏泰人壽客戶服務中心經理許涵棣這樣說。他強調,宏泰人壽不僅在保險商品的設計上用心,在售後服務上也持續進步,不斷拓展服務管道,以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品質。 宏泰人壽在官網上提供了各種保險業務的表單下載、留言諮詢服務,並強化了線上保險服務功能。為了更加貼近保戶的需求,公司還設立了意見回饋管道,並定期進行服務滿意度調查,確保保戶的聲音能夠被真實傳達。 根據最新的數據,宏泰人壽的0800客服專線諮詢服務滿意度高達98.4%,臨櫃滿意度調查也取得滿分。對於身障及高齡族群的金融友善客戶服務滿意度調查結果,滿意度也是100%。為了確保每個保戶都能得到適當的服務,宏泰人壽對於長輩客戶採取事後電訪調查,並關懷問候,確保服務到位。 許涵棣強調,宏泰人壽對於保戶的回饋建議都非常重視,並積極回應和調整,以提供更完善的服務。他們堅信,持續落實公平待客原則,提供讓保戶滿意的金融友善服務,是宏泰人壽的責任和使命。
宏泰人壽在近期壽險業界中成為焦點,由於該公司去年底資本適足率(RBC)與淨值比均達到法定標準,這一成績讓它在眾多壽險公司中脫穎而出。根據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的透露,宏泰人壽在去年6月底時的RBC曾一度低至145.82%,淨值比則為2.42%,顯示其資本充足程度有待提升。不過,在積極處分資產的行動下,宏泰人壽成功地在年底將RBC拉升至200%,淨值比也達標。 具體來說,宏泰人壽在去年12月公告處分了南港區一塊土地,交易金額超過30億元,預計將帶來5.5億元的處分利益。此外,公司還提高了出租投報率,進一步提升了資本適足率。施瓊華局長在產險公會新春團拜後的受訪中提到,宏泰人壽的這一成績是值得肯定的。 相較之下,新光人壽和三商美邦人壽則面臨著不同的挑戰。新光人壽在去年底雖然一度將RBC拉升至200%,但因為第四季度的環境和匯率變化,RBC再次下降。新光金控已經計劃以子公司盈餘和自有資金對新光人壽進行增資,並且發行次級債券來提升資本適足率。 三商美邦人壽則已連續三期RBC不到200%,目前資本適足程度顯著不足。該公司去年6月底的RBC為140.23%,淨值比為2.84%,雖然年底的淨值比有所提升,但仍然未達到3%的門檻。公司表示,自2022年起即開始資本強化計畫,並正在研擬新的資本強化方案,以達到標準。
壽險業去年6月底RBC,三家不到200%,因金管會監理指標是每半 年看一次,去年底的RBC將在3月跟著年報一起出爐。保險局長施瓊華 表示,三家壽險中有一家順利在去年底RBC回升到200%,另兩家壽險 將視其努力與增資進度,提出合理改善計畫。
宏泰人壽去年6月底RBC掉到145.82%,在提高出租投報率,賣出南 港土地淨賺5.5億元後,施瓊華透露,去年底宏泰人壽RBC已回升到法 定標準,淨值比也已達標。
宏泰人壽指出,去年積極活化不動產,降低不動產占比,並採長期 資產配置策略,持續提升經常性收益類的資產占比,同時進行商品調 整,深耕保障型及長年期保單,提升保障型商品保費、減少躉繳保單 占率,去年積極改善財業務結構,使RBC及淨值比達到標準。
已連續三期RBC不到200%的三商壽落入資本顯著不足,近兩年採用 三策略,包含增資、處份資產與尋找策略投資人。施瓊華說明,三商 壽去年上半年與下半年都很努力在增資,私募洽談需要時間,仍需觀 察。
三商壽2022年已進行兩次現增,金額共87.26億元,去年再完成50 .25億元增資,兩年增資近138億元,今年也將持續增資;處份資產部 分,2022年已處分內湖精英大樓獲利12.6億元,年底董事會也通過處 分復華投信股權,交易完成後可獲利約13億元。在尋找策略投資人上 ,據了解,因私募洽談需要時間,一直有在談,但還未有談妥的對象 。
新壽去年6月RBC掉到184.38%,因去年底新台幣匯率反轉,去年底 自結RBC約179%,確定連兩期資本不足,19日董事會通過力拼今年第 一季先增70億元,含去年未增的55億元,與今年的70億元,全年共增 資125億元,且將發債80億元,22日新壽將提出改善計畫,有待金管 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