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公司新聞
受惠於MG品牌今年來熱銷超預期,再加上成功擺脫業外虧損的陰影,中華汽車今年來成為法人眼中的炙手可熱的投資標的。近期法說會的舉行,更是吸引大量買盤湧入,上周股價一度衝上108.5元,創下漲停記錄,三大法人連日買超,合計買超7,807張,外資單日買超6,644張,創下第二大紀錄。
裕隆集團上周舉行的聯合法說會上,中華、裕隆及裕融三家公司共同宣揚佳訊,投資人對三家公司未來的營運前景相當有信心。其中,中華汽車因ZS的上市預期將推升MG銷量繼續成長,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中華汽車在法說會當天發布全新小休旅ZS,定價74.9萬元,市場預期月銷量將可大幅超越公司設定目標的500輛。該車型標配大天窗及Level2智慧駕駛輔助系統,價格策略颇具競爭力。此外,MG品牌的首款車HS在8月份領牌達1,077輛,持續保持國產中型SUV市場銷售冠軍地位,領牌數量已連續四個月突破千輛。
自去年上市以來,MG累計銷量已逾8,000輛。在HS持續熱絡、ZS銷售預期看好的情況下,中華汽車內部對今年MG在台銷量突破1.2萬輛的年銷目標充滿信心。若年底產能提高到1,800輛以上,明年銷量更有機會挑戰2萬輛。除MG外,中華汽車還將發布ZINGER,並推出全新電動二輪eMOVING機種EZ-R,預期下半年業績成長動能強勁。
今年中華汽車成功擺脫業外虧損,上半年已賺進半個資本額,每股純益達5.55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在四輪二輪新車動能的挹注下,法人樂觀預期中華汽車今年將改寫歷年紀錄。而明年,由於轉投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的「稅盾效益」,實質稅率有望降至5%。
裕隆集團上周舉行聯合法說會,中華、裕隆及裕融三家公司聯袂報 喜,就股價來看,投資人對三家公司後續營運動向頗為買帳,而中華 隨著ZS上市可望推升MG銷量繼續成長,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是聯合法 說會上法人提問最熱絡的公司。
中華上周法說會同一天發表全新小休旅ZS,以74.9萬元「超規滿配 」單一車型上市,中華MG設定初期月銷目標約500輛,不過,由於汰 舊換新價不到70萬即標配大天窗及Level2智慧駕駛輔助系統,定價策 略頗具競爭力,市場看好月銷量將可大幅超越公司設定目標。
中華表示,MG銷售開紅盤,除ZS之外,第一款車HS在8月領牌1,07 7輛,續為國產中型SUV市場銷售冠軍,領牌已連續四個月突破千輛, 以目前產能約已達1,500輛,為加速交車,年底前將可提高至1,800輛 。
MG自去年上市以來累計銷量已逾8,000輛,在HS持續熱絡、ZS接下 來銷售更看好的情況下,中華內部也看好,今年MG在台銷量突破3月 設定的1.2萬輛年銷目標不是問題,且若以年底產能拉高至1,800輛以 上,明年銷量有機會進一步挑戰2萬輛以上。而除MG之外,中華接下 來還將發表ZINGER,若再加上電動二輪eMOVING已經推出全新機種EZ -R銷售動能同樣熱絡,下半年業績成長動能佳。
隨著今年不再有業外虧損陰霾,中華上半年已賺進半個資本額,每 股純益達5.55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在旗下四輪二輪皆陸續有新車動 能挹注下,法人樂觀中華今年將改寫歷年紀錄,且因明年還有去年轉 投新安東京的「稅盾效益」,明年實質稅率降至5%。
產險業上半年財報亮眼,新安東京海上產、和泰產等五大公司稅後盈餘逾10億元,其中新安東京海上產獲利冠軍!
行政院於3月20日起實施新冠肺炎輕症免通報、免隔離政策,為產險業帶來新希望。受此影響,上半年稅後盈餘逾10億元的五家產險公司中,新安東京海上產與和泰產因防疫保單獲利大增,分別扭虧為盈。
其他三家產險公司,中再保、新光產險、泰安產,上半年也都有良好的表現。其中,中再保上半年稅後盈餘達到7.6億元,新光產險則是9.3億元,泰安產險則是8.1億元。
而承保防疫保單的富邦產險、國泰世紀產險、中信產險及兆豐產險,上半年則有不同表現。富邦產險上半年防疫險損失達63.3億元,兆豐產險則虧損17.39億元,但國泰世紀產險與中信產險則分別獲利1.81億元與0.91億元。
整體來看,產險業上半年稅前損益為3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05億元;全體產險7月淨利增加28億元,使前七月稅前盈餘增加至6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614億元。
資本適足率方面,除了和泰產險因處理土地房地產過戶需要時間外,其他產險公司上半年均已達到法定標準(200%)以上。和泰產險表示,年底前RBC即可達法定標準之上。
行政院決定3月20日起新冠肺炎輕症可免通報、免隔離,讓產險業 提前走出防疫保單災難,上半年稅後盈餘逾10億元的五家業者中,大 半都因收回去年提列防疫險理賠準備金,在第二季「獲利大增」,其 中新安東京海上產、和泰產等更是防疫保單「重災戶」,去年全年分 別虧損471億元、369億元,但上半年稅後盈餘已達17.22億元、12.4 1億元,成為產險業上半年獲利冠亞軍。
承保防疫保單前六大產險中的另四家,即富邦產險、國泰世紀產險 、中信產險及兆豐產險,上半年稅後損益分別是-32.26億元、1.81億 元、0.91億元及-17.39億元。富邦產、兆豐保險上半年虧損原因主要 仍在防疫保單理賠。
富邦產險法說時指出,富邦產上半年防疫險損失63.3億元,防疫保 單自留賠款6月底準備金餘額9.2億元,可因應後續理賠需求,若排除 防疫險影響,核保利潤年成長達14.3%,自留綜合率87.6%;由於投 資績效持穩,投資報酬率達4.84%。
依保發中心統計,產險業上半年稅前損益為3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 加505億元;全體產險7月淨利又增加28億元,使產險業前七月稅前盈 餘增加至6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614億元。
至於各產險的資本適足率(RBC)部分,除和泰產險因處分土地房 產過戶需要時間外,其餘所有產險上半年均已達到法定標準(200% )以上;至於和泰產險已向金管會保險局報告過,和泰產表示,今年 底前RBC即可達法定標準之上。
【台北訊】昨日(30日),「第十屆臺灣保險卓越獎」頒獎典禮盛大舉行,其中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表現可圈可點,一舉奪得2金3銀,共計5項大獎。這家保險公司此次入圍5項大獎,最終勇奪2項金獎和3項銀質獎,成為本次頒獎典禮的焦點。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在客戶服務、公益關懷以及資訊安全領域都有出色的表現,這從它獲得的「保戶服務專案企畫獎」銀質獎和「公益關懷專案企畫獎」銀質獎就可以看出。此外,該公司還在住宅地震保險和強制汽車責任保險的推廣上不遺餘力,分別獲得「住宅地震保險推展獎」金質獎和「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推展獎」銀質獎,顯示了其對國人生命財產保障的貢獻。 在數位金融迅速發展的今天,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還特別關注資訊安全,並因其在資訊安全推展上的卓越貢獻,榮獲「資訊安全推展卓越獎」金質獎。這個獎項對於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來說,無疑是對其數位化轉型的極大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還蟬聯了「保戶服務專案企畫獎」銀質獎,這是對其提供貼心且創新數位服務的極高評價。此外,該公司在「公益關懷專案企畫獎」上也獲得金/銀質獎,這顯示了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對社會永續關懷的堅定信念。 在追求「To Be a Good Company」的道路上,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不僅在業務上表現出色,更在社會責任上不遺餘力,這也讓它獲得了評審團的高度青睞。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表現亮眼,一共入圍5項大獎,並勇奪2項金獎及3項銀質獎,分別為「保戶服務專案企畫獎」銀質獎、「公益關懷專案企畫獎」銀質獎、「住宅地震保險推展獎」金質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推展獎」銀質獎及「資訊安全推展卓越獎」金質獎,顯示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不僅在客戶服務、公益關懷、資訊安全為標竿,同時積極推展強制險及住宅地震保險,強化國人保障。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積極發展住宅地震保險及強制汽車責任保險,為國人生命及財產提供保障,深獲肯定,榮獲「住宅地震保險推展獎」金質獎及「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推展獎」銀質獎;尤其,在數位金融時代,提供保戶最完整的資安防護,被授予「資訊安全推展卓越獎」金質獎的肯定。這屆更蟬聯「保戶服務專案企畫獎」銀質獎,是各界對新安東京海上提供保戶貼心且創新數位服務的肯定。
在邁向「To Be a Good Company」的路上,賡續對社會的永續關懷行動,獲得評審團高度青睞,榮獲「公益關懷專案企畫獎」金/銀質獎肯定。
【產險新聞】去年底五家產險資本不足,如今只剩一家未達標!和泰產險透過增資與業務調整,預計年底前達標200%!
近期,產險業界傳來一則令人關注的消息,去年底因應防疫風暴而資本嚴重不足的五家產險公司,如今只剩一家未達標。這家就是和泰產險,其資本適足率(RBC)為74.93%,雖然略低於200%的法定標準,但已經有了顯著的改善。而其他四家,包括富邦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兆豐產險及中信產險,均已通過增資等手段,成功達到法定標準。
和泰產險去年底資本適足率為負321.06%,但今年上半年已提升至74.93%,雖然RBC未達標,但與去年底相比已有顯著改善。為了達到200%的標準,和泰產險計劃出售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的不動產,並進行業務結構調整,以提升資本水準。
這不動產已於6月被財團法人陳啟川先生文教基金會以13.27億元買下,預計將為和泰產險帶來8.5億元的獲利。此外,和泰產險也將調整業務結構,著重發展大型跨國性商業火險、外銷產品責任險等強項業務,並擴大車險業務,包括與關係企業合作,以及開拓大型車隊及其他車險銷售通路,預計今年底前RBC可達到200%的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和泰產險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達54.6億元,稅後純益為12.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達0.52元,表現亮眼。這次的資本改善和業務拓展,相信將為和泰產險帶來更強大的競爭力。
台灣產險業近來可是動盪不安,為了解決防疫保單造成的虧損,各大產險公司紛紛進行增資,力圖提升資本適足率(RBC)和淨值比。根據最新數據,這波增資潮總金額高達1,500億元,其中富邦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和泰產險等公司都加入了這場增資競賽。 這次的增資潮中,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表現格外亮眼。在東京海上及裕隆集團的強力支持下,新安產進行了四度增資,累計總金額達到了400億元。這次增資對新安產來說是個強大的後盾,讓公司在面對市場挑戰時更有底氣。 富邦產險也不甘示弱,進行了二度增資,總金額達到了310億元。和泰產險則是三度增資,總金額為305億元。中信產險、國泰產險、兆豐產險等公司也紛紛加入增資行列,共同推動產險業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兆豐金集團也加入了這場增資熱潮。兆豐金董事長雷仲達表示,為了確保兆豐產險的風險資本適足率(RBC)達標,將辦理公募現增。這也是兆豐金自八年來首次進行現增,顯見公司對產險業務的信心。 總結來說,這波產險業增資潮不僅是為了解決防疫保單的虧損,更是為了提升公司的財務穩定性。在這場競賽中,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表現突出,未來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值得期待。
2022年底有五家產險資本嚴重不足,即資本適足率小於50%或淨值低於0,分別為富邦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和泰產險、兆豐產險及中信產險,在經過一連串增資過後,已有四家達標。
根據保險業公開資訊,五家在去年底資本嚴重不足的產險公司2023上半年資本適足率與淨值比皆已出爐,兆豐產險由去年底RBC負8.8%、淨值比0.05%,提升為RBC 347.76%、淨值比15.93%;中信產由RBC負1,680.92%、淨值比負65.16%,提升為RBC 340.05%、淨值比21.52%;富邦產RBC從負37.25%回到267.19%、淨值比從4.27%回到15.69%;新安產RBC從負1,078.76%提升到258.16%、淨值比從負87.92%回到18.78%,皆符合法定標準。
而和泰產資本適足率去年底為負321.06%、淨值比為負19.14%,在今年上半年提升到74.93%與6.8%,雖淨值比超過規定的3%,RBC仍未達標。除了母公司和泰汽車累計對和泰產險增資305億元以及去年防疫險損失迴轉之外,和泰產險也將透過處分不動產或其他規劃強化資本水準。
和泰產險表示,目前規畫透過二種方式提升RBC,第一為出售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的不動產,由財團法人陳啟川先生文教基金會於6月時,以13.27億元買下,預估獲利8.5億元;第二為進行業務結構調整,和泰產前身為蘇黎世產險,在大型跨國性商業火險、外銷產品責任險等險種較有經驗,也是和泰產較強的業務。
車險業務方面,除了和泰的關係企業,還鎖定大型車隊及其他車險銷售通路以拓展業務,進而提升獲利,預計今年底RBC可符合法定標準200%的水準。
和泰產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54.6億元,稅後純益達12.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達0.52元。
產險業2022年財務指標拉警報,紛紛增資搶救RBC。新安產在日本東京海上及裕隆集團兩大股東支持下,四度增資累計總金額400億元;富邦產二度增資310億元、和泰產三度增資305億元、中信產四度增資205億元、國泰產二度增資200億元、兆豐產二度增資80億元,合計達1,500億元,創下產險業史上最大增資潮。
但防疫險衝擊未消失,兆豐金睽違八年將辦理現增,兆豐金董事長雷仲達日前表示,現增計畫會以注資產險子公司維繫財務指標滿足法令要求為準做規劃,兆豐金將以產險至明年底RBC達標前提辦理公募現增。
台灣旅遊熱潮帶動網路投保熱絡,旅平險成為焦點!金管會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前七月網路投保件數突破331.25萬件,年增長達21.13%。在這波投保熱潮中,旅平險和旅行綜合險成為網路投保的明星商品。產險業和壽險業的網路投保保費收入合計達24.2億元,較去年同期微幅成長0.94億元。其中,產險業的網路投保件數佔比最高,達85%,累計保費收入21.21億元。在產險業網路投保熱門商品中,旅綜險以474.6%的投保件數和969.57%的保費收入增長率,蟬聯第三名寶座。機車險和汽車險則分別以78.64萬件和52萬件的投保件數,維持前兩名位置。壽險業方面,旅遊保險相關產品佔據網路投保前三名,其中旅行平安保險的投保件數年增長近兩倍,達到48.13萬件,保費收入2.99億元。業績亮眼的前三大壽險公司依次為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富邦人壽。而產險業方面,富邦產、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國泰產則是表現最亮眼的三大公司。
金管會昨日公布網路投保前七月表現,產險業與壽險業合計新契約保費收入24.2億元,較去年同期23.26億元微幅成長0.94億元。其中產險業占比仍為最大宗,累計件數達282.12萬件,占比達85%,累計保費收入21.21億元。
產險業前三大熱門網路投保險種中,第三名的旅綜險,投保件數與新契約保費收入分別大增474.6%以及969.57%,累計前七月投保件數為49.76萬件、累計新契約保費收入為2.46億元。
另外,第一名與第二名為機車險與汽車險,投保件件數分別達78.64萬件及52萬件,較去年同期相比都有雙位數成長,其中汽車保險成長兩成、機車險成長約17%。
累計前七月,產險業網路投保件數以及新契約保費收入,分別較去年成長一成與2.12%。其中業績最好前三大產險公司為富邦產、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國泰產。
今年前七月,壽險業前三大熱門網路投保險種,全都是旅遊保險相關,從第一名依序為旅行平安保險、旅平險附加實支實付傷害醫療保險、旅行平安保險附加之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
累計壽險業今年前七月網路投保件數48.13萬件,年大幅成長198.39%,近乎兩倍成長,貢獻新契約保費收入達2.99億元、年成長兩成。業績最好前三大壽險公司,依序為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富邦人壽。
台灣新聞記者報導:裕隆集團走過去年的防疫風暴,今年迎來創立70週年,公司營運穩健,8日公告上半年稅後純益達22.94億元,轉虧為盈,創下13年來同期次高紀錄。每股純益2.35元,再創2021年新高,同時也創下19年來同期最高點。由於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今年已轉為獲利,且有稅盾效益,法人樂觀預估裕隆下半年獲利可望優於上半年,每股純益有望挑戰新高。
裕隆去年經歷防疫風暴後,儘管今年日產的料件供應仍不足,對代工業績造成壓力,但第一季即轉虧為盈,單季稅後純益12億元,每股純益1.23元。第二季獲利也維持在逾10億元的高水位。進入下半年,隨著日產料件供應持續改善,轉投資裕日車仍設定全年銷量3萬輛目標,力圖年底前單月市占回升至8%,本業預估續好轉。
裕隆認為,輕油電X-Trail生產效益將是下半年獲利成長動能之一,值得期待。此外,裕隆也是集團裕融、中華車等公司的大股東。隨著裕融今年獲利續攀高峰,上半年稅後純益35.35億元,年增21.3%,每股純益6.27元,創歷年同期新高,今年對裕隆獲利的挹注也將同步攀升。中華車今年在MG新品牌的助益下,銷售表現優於預期,法人看好也將對裕隆獲利成長產生正面影響。
新店裕隆城將於9月開幕,未來將創造穩定的年租金收入約3~4億元,今年預估可貢獻租金收入1億元,將於下半年開始計入。在業績與轉投資皆有不斷的正面動能下,法人樂觀預期裕隆全年獲利表現,每股純益甚至有望創下新高。另外,為配合裕隆今年現增7萬張,股本由100億元增至107億元,8日董事會也通過將原配發每股現金股息1元調整為0.9345元。
台灣車輛製造業龍頭裕隆(2201)近期發表財報,好消息不斷!由於保單虧損預提已在2022年底完全認列,加上隔離政策調整,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今年首季竟然估計會有約5億元的迴轉利益!這對裕隆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轉折點。 記得2019年時,裕隆因資產減損產生了鉅額虧損,讓人們對其前景感到擔憂。但現在,這部分虧損將在今年的第2或第3季開始看到效益,預計稅率也會比前季下降。每股稅後純益(EPS)約6.4元,從虧轉盈,這個成績讓人刮目相看。 展望未來,裕隆首款純電SUV將在今年第4季開始交付,NISSAN品牌也能夠交付更多進口X-TRAIL e-Power。國產NISSAN X-TRAIL輕油電版本明年也將進入銷量爬坡期。裕隆的品牌體系與台灣通路體系都將得到改善,業績預計能夠持續增長,全年EPS約8.5元。 對於看好裕隆後市投資人來說,建議可以考慮利用價內外20%以、可操作天期為90天以上的商品介入。這個時機點,絕對值得把握!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自從進入台灣市場以來,就始終堅持著「深耕社區,關懷社會」的公益理念。最近,當卡努風災重創南投縣仁愛鄉的部落,導致交通中斷、斷水斷電,災情相當嚴重時,總經理賴麗敏立刻展現出同島一命的精神,親自關懷了解當地民眾的需求。她在第一時間就動員台中轄區的員工,送去了災區民眾急需的礦泉水、泡麵、罐頭等民生物資,7日後這些物资順利送抵當地。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希望透過這份愛心,能夠牽引出更多的愛,共同幫助災區進行救援和重建。 從2008年開始,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就陸續與南投、花蓮等地的社福團體合作,開辦偏鄉弱勢學童的課後輔導班。在疫情期間,公司還捐贈了平板電腦,幫助偏鄉學童進行遠距教學,確保學習不中斷。同時,公司也能隨時掌握課輔班學童的學習狀況,這顯示了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對偏鄉學童教育的重視和關懷。至今,受惠於這些課後輔導班的學童已經超過2,000人,近年來還有許多受助學生順利考取了大學,並回到課輔班擔任兼職老師,繼續傳遞這份關愛。 未來,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將繼續秉持「誠信築基,創造永續Look Beyond Profit」、「重視客戶,信守承諾Deliver On Commitments」以及「激勵員工,追求卓越Empower Our People」的核心價值,積極擁抱台灣這塊土地,提供更優質的保險服務。
台灣裕隆集團旗下裕隆汽車與裕融金融昨(8)日同步發布上半年財報,結果相當亮眼。裕隆汽車成功扭虧為盈,每股純益達2.35元,而裕融金融則以每股純益6.27元,成為集團的金雞母。雖然裕隆汽車去年上半年因轉投資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而虧損,但今年成功回歸盈利,表現與前年同期相當。裕融金融則在多角化發展下,營收與獲利均創新高。
裕隆汽車今年上半年營收385.53億元,年增4.8%,稅後純益22.94億元,每股純益2.35元。這次的成功轉變,主要來自於排除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的影響,以及旗下其他多項事業的獲利挹注。特別是裕融金融,上半年營收201.19億元,年增16.2%,稅後純益35.35億元,年增21.31%,每股純益6.27元,表現優於去年同期。 裕隆汽車董事會昨天也決議調整去年現金股利案,雖然去年虧損,但原計劃以10億元盈餘分配現金股利,每股配發1元。由於今年辦理現金增資7,000萬股,每股配發金額調整為0.93457943元。 裕融金融的獲利成長,除了本業車市回溫外,還因旗下金融事業公司表現亮眼。未來,裕融金融將積極與合作夥伴共同開發線上、線下業務及多元產品通路,預計下半年汽車金融事業將因夏季銷售競賽而進一步帶動營收成長。展望2024年,首款純電SUV將在今年第4季開始交付,而NISSAN也能交付較多進口X-TRAIL e-Power,同時國產NISSAN X-TRAIL輕油電版本明年也有望進入銷量爬坡期,明年裕隆的品牌體系與台灣通路體系都能改善,業績能夠繼續增長,預估全年EPS約8.5元。
看好個股後市投資人,建議利用價內外20%以、可操作天期為90天以上的商品介入。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自2008年起陸續與南投、花蓮等地的社福團體,合作開辦偏鄉弱勢學童課後輔導班,在過去疫情期間更透過捐贈平板電腦,幫助偏鄉學童進行遠距教學,實現學習不中斷,平時亦能隨時掌握課輔班學童學習狀況,以實質行動展現對偏鄉學童教育的重視與關懷,受惠於偏鄉課後輔導班的學童迄今已累計逾2,000人,近年來更陸續有受扶助學生順利考取大學,並回到課輔班擔任兼職老師,延續這份關愛。
未來,在邁向「To Be a Good Company」的路上,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將秉持「誠信築基 創造永續Look Beyond Profit」、「重視客戶 信守承諾Deliver On Commitments」及「激勵員工 追求卓越Empower Our People」的核心價值,積極擁抱台灣這塊土地,提供更好的保險服務。
裕隆今年上半年營收385.53億元,年增4.8%,稅後純益22.94億元,去年同期則是虧損,上半年每股純益2.35元。
裕隆去年上半年因轉投資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受到防疫險拖累嚴重,造成稅後淨損18.1億元,每股虧損1.85元。今年排除新安東京海上的因素,轉投資裕日車因中國大陸市場衰退,影響部分轉投資獲利挹注,但集團其餘多家事業獲利挹注,除裕融的獲利成長之外,旗下中華車財報雖然尚未公布,但獲利也較去年上半年大幅增加,帶動裕隆今年上半年獲利表現回到與前年上半年相當的水準。
裕隆董事會昨天並決議調整配發去年現金股利案,去年雖然虧損,但原本以10億元盈餘分配現金股利,每股配發1元,因2023年度辦理現金增資7,000萬股,因此每股調整為配發0.93457943元。
裕融公司董事會昨天也通過財報,今年上半年營收201.19億元,年增16.2%,稅後純益35.35億元,年增21.31%,每股純益6.27元,優於去年同期的5.72元。
裕融已是裕隆集團的重要金雞母,獲利表現突出。上半年獲利亮眼,主要是本業車市回溫外,旗下金融事業公司表現亮眼。
裕融指出,進入下半年,汽車金融事業正值各汽車品牌夏季銷售競賽,可望進一步帶動營收成長;而消金業務方面,積極與合作夥伴共同開發線上、線下業務及多元產品通路。
由於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今年已轉為獲利,且有稅盾效益,展望下半 年,隨日產輕油電X-Trail已於上周正式下線,及新店裕隆城將於9月 開幕,租金收入開始進帳,法人樂觀推估裕隆下半年獲利可望優於上 半年,今年雖有現增及可轉換公司債轉換導致股本膨脹,但每股純益 仍有望挑戰新高。
裕隆去年歷經防疫險亂流後,儘管今年日產的料件供應仍不足,使 代工業績受壓,但第一季仍隨即轉虧為盈,單季稅後純益12億元,每 股純益1.23元,第二季獲利亦仍維持逾10億元高水位。
進入下半年,隨日產料件供應持續好轉,轉投資裕日車仍設定全年 銷量3萬輛目標,力拚年底前單月市占回升至8%,本業估續好轉。裕 隆認為,輕油電X-Trail生產效益將是下半年獲利成長動能之一,確 實可期待。
此外,裕隆也是集團裕融、中華車等公司大股東,隨裕融今年獲利 續攀峰,8日公告上半年稅後純益35.35億元、年增21.3%,每股純益 6.27元,續創歷年同期新高,今年挹注裕隆獲利也將同步攀升。中華 車部分,同樣走過防疫險低谷,今年更有MG新品牌助力,由於MG銷售 表現優於預期,法人看好也將挹注裕隆獲利成長。
至於新店裕隆城已確定將於9月開幕,未來將創造穩定年租金收入 約3∼4億元,今年基本估可貢獻租金收入1億元,將在下半年開始認 列。隨本業及轉投資皆有新動能,法人樂觀裕隆全年獲利表現,每股 純益甚至可挑戰新高。另為配合裕隆今年現增7萬張,股本由100億增 至107億元,8日董事會亦通過原配發每股現金股息1元,將調整為0. 93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