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房屋仲介公司新聞
四大房仲公司最新發布的8月交易量報告顯示,台灣房市呈現年、月雙增的趨勢,其中永慶房產、住商機構及台灣房屋均創下近年來的高成交紀錄,但中信房屋則是月減年增。業界普遍認為,這是剛需市場支撑下,房市回暖的契機。永慶房產集團副理陳金萍指出,房市政策衝擊逐漸淡化,市場回歸供需基本面,自住與長期置產需求成為市場交易的主力。雖然8月正值民俗月,但民眾看屋量不減,顯示購屋意願強烈。陳金萍進一步表示,全台交易量與上月相比,台北、新北持平,其餘四都小幅月增2-6%,與去年同期相比,台北、新北、台南均成長超過兩成,其他四都成長超過三成。四大房仲8月交易量明顯成長,主要是去年美聯準會升息及兩岸關係緊張影響下的交易淡季,今年則表現出色。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強調,新青安優貸方案於8月上路,對有購房需求的自住民眾是一大鼓舞,房市交易量逐漸回穩。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預測,新法上路往往會讓交易量提前反應,8月房貸優惠挹注,交易可能持續增溫。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則認為,低總價的自住結構仍為台灣房市主流,新青安貸款的正式上路對首購族進入市場有正面影響,但上半年受重挫的交易量難以在短期內大幅回升。下半年政府政策預計不會有太大變動,市場將以價格為主導,若買賣雙方能拉近價格差異,後續房市仍有上升空間。
永慶房產集團全台月增3%、年增34%;住商機構全台月增3.5%、年增25.4%;台灣房屋統計的七都月增7.8%、年增35.9%;中信房屋月減11.3%、年增11.9%。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房市政策衝擊已淡化,讓房市回歸供需基本面,市場交易仍以自住與長期置產需求為主力。雖8月適逢民俗月,但民眾看屋量不減,顯示購屋意願仍高,買賣方價格認知逐漸取得共識,促進成交,房市淡季不淡。
永慶房產集團統計8月全台交易量,若與上月相較,台北、新北均持平,其餘四都則小幅月增2-6%,若與去年同期相較,除台北年增27%、新北成長26%、台南年增29%外,其餘四都均成長超過三成。
四大房仲8月較去年同期明顯成長,陳金萍表示,主要是去年美聯準會升息3碼後,引發市場對全球經濟衰退的預期,加上去年8月上旬兩岸關係轉趨緊張,地緣政治風險增,面對兩岸關係的不確定性,讓市場出現觀望氣氛,房市交易轉淡,交易量基期處於低檔,讓今年8月全台交易量表現大幅優於去年同期。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新青安優貸方案於8月上路,所以本來就有買房需求的自住民眾,便受到新青安的鼓舞,陸續進場購屋,房市呈現「投資收手,自住出手」使下半年交易量逐漸回穩;尤其是低總價的中古屋,以及相對平價的蛋白區,買氣表現更為穩健。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指出,過往經驗只要有新法上路,交易量多會提前反應,平均地權條例並未重擊7月交易,觀望市場已久的潛在買方對價格形成認知,8月又有優惠房貸挹注,交易可能持續增溫。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分析,目前台灣房市還是以低總價的自住結構當道,而新青安貸款的正式上路,對首購族進入房市確有正向的功效,但無法讓上半年受重挫的交易量大幅回升。政府政策下半年應無太大變動,市場還是價格為王,若買賣雙方能拉近價格歧異,後續房市仍有機會。
台灣房市傳統淡季不淡,中古屋交易量逆勢上漲,中信房屋仲介表現亮眼。近期,隨著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正式上路,房市交易呈現新趨勢。根據各房仲業者自結7月份門市交易狀況,中信房屋月增5.7%,表現優異。在自用當道趨勢下,房市淡旺季差別愈來愈不明顯,中古屋交易量普遍未較6月衰退,且高於去年同期一成以上。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指出,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對一般自住買盤影響不大,成屋交易量仍保有動能。雖然下半年缺乏強力拉抬房市的利多,但蛋白重劃區的賣壓大,民眾對價格下滑抱有期待,交易量拉抬不易。不過,中信房屋在這波房市中仍能保持穩定增長,展現其市場競爭力。 此外,政府一手打炒房、一手助買房,市場呈現「投資收手,自住出手」的現象。中信房屋看屋量較6月成長約一成,顯示在通膨預期下,長期置產族群也有進場跡象。而資金轉往商用不動產,包括商辦、廠辦和店面等長期收益型產品關注度提高,中信房屋也將進一步拓展商辦市場,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7月房市成交最熱的總價帶在1,000~1,500萬元,每四間交易就有一間在這個區間。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也指出,打炒房政策陸續推出,房市回歸供需基本面,目前交易以自住首購與換屋需求為主力。 總結來說,在房市傳統淡季,中信房屋仲介表現亮眼,展現其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價值。未來,中信房屋將繼續關注房市動態,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各房仲業者自結7月門市交易狀況,永慶房產集團月增2%、住商機 構月減5.9%、中信房屋月增5.7%、台灣房屋月增4.1%;若相較去 年同期,約高出2∼18%不等。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7月平均地權條例上路,由 於政策討論已經一年,影響力早已發酵,加上政府對於首購房貸等政 策仍釋出善意,在自用當道下,7月房市成交最熱的總價帶在1,000∼ 1,500萬元,每四間交易就有一間在這個區間,淡旺季差別愈來愈不 明顯。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打炒房政策陸續推出,房市回 歸供需基本面,目前交易以自住首購與換屋需求為主力,在通膨預期 下,長期置產族群也有進場跡象,7月看屋量較6月成長約一成。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對一般自住買盤影 響不大,成屋交易量仍保有動能。不過,下半年仍缺乏強力拉抬房市 的利多,而蛋白重劃區的賣壓大,民眾對價格下滑抱有期待,交易量 拉抬不易。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政府一手打炒 房、一手助買房,市場呈現「投資收手,自住出手」,另外資金轉往 商用不動產,包括商辦、廠辦和店面等長期收益型產品關注度提高。
台灣房市近期受政策打房影響,買氣降溫,交易量縮小,但仍有部分地區逆勢增長。根據統計,上半年六都各行政區中,高雄橋頭、台南歸仁兩區房市買賣移轉棟數分別年增135%、111.3%,成為增幅前二名。中信房屋仲介的研展室副理謝欣亞表示,這些蛋白區的交易量容易受到市場政策與產業話題的影響。 雖然今年上半年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年減幅達18.4%,但仍有不少地區因建案交屋進入高峰期而交易量逆勢成長。其中,雙北市僅文山、新北萬里各一個行政區量增,桃園也僅有大園、大溪二區交易量優於去年同期,而台中、台南、高雄則各有10、5、8個行政區交易量增。 謝欣亞指出,高雄橋頭、台南歸仁上半年買賣移轉棟數均逾1倍,台中梧棲也達93%。這些地區房市紅利與科技產業緊密相關。例如,高雄市近年科技產業加碼投資,橋頭作為台積電設廠的主要受惠區,台南歸仁則因「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而受益,台中梧棲區則緊鄰「台中科技走廊」及「海線產業走廊」。 特別是高雄橋頭,上半年買賣移轉棟數年增135%,居全台之冠。謝欣亞強調,橋頭在重劃區開發及台積電設廠議題帶動下,交易熱度上升。橋頭科學園區預計2025年底完工,橋科聯外道路建設計畫預計2028年完工,區域前景被看好。
今年上半年,台灣房市交易量呈現下滑趨勢,六都買賣移轉棟數總計10.73萬棟,年減18.4%。不過,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高雄市橋頭區、台南市歸仁區以及台中市梧棲區卻逆勢上漲,分別以年增135.4%、111.3%和93.4%的幅度,成為交易量之冠。這些行政區的房市熱絡,與當地科技產業的進駐不無關係。 中信房屋仲介的研展室副理謝欣亞指出,橋頭、歸仁、梧棲三區的房市逆勢增長,與當地的科技產業發展密不可分。橋頭區因台積電設廠而受益,台中梧棲區則因緊鄰「台中科技走廊」及「海線產業走廊」而受到關注;而台南歸仁區則因「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的建設,以及南台灣首座三井OUTLET商場的進駐,帶動了區域購屋需求的增長。 根據六都地政局的資料,橋頭區今年上半年移轉量為631件,雖然年增率達135.4%,但並未創下新高。這主要是因為去年基期太低,僅268件,而今年年增逾1.3倍的大半是受到新案交屋的影響。謝欣亞強調,橋頭科學園區計劃的執行,以及產業進駐的多寡,將決定區域房市是否能够獲得持續的支撐。該計劃預計在2025年底完工,「橋科聯外道路建設計畫」則預計在2028年完工。 對於歸仁區,謝欣亞認為,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和三井OUTLET商場的進駐,將進一步推升區域的購屋需求。這些因素的影響,讓這三個行政區在房市不景氣的環境中,仍然能夠保持強勁的買氣。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謝欣亞表示,橋頭、歸仁、梧棲三行政區今年交易量在房市不景氣中逆勢突圍,都與科技產業有關。其中高雄橋頭區受惠者台積電設廠,台中梧棲區則緊鄰「台中科技走廊」及「海線產業走廊」;台南歸仁區歸功於「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顯示在產業進駐下,帶動區域房市交易量增強,讓三區上半年買氣衝破低迷市場氛圍。
據六都地政局資料,今年上半年六都各行政區中年增率最高區域,高雄橋頭區以年增率135.4%奪冠,其次為台南市歸仁區年增111.3%,台中市梧棲區交易量也有年增93.4%幅度。
謝欣亞分析,高雄橋頭區雖奪下六都交易量年增率第一,但今年上半年移轉量631件並未創下新高,成交量大增主因去年基期太低、僅268件,且年增逾1.3倍大半是受到新案交屋影響,如總戶數達445戶的大型社區「鳳凰冠」,接下來區域房市是否獲得支撐,需視橋頭科學園區計劃執行,以及產業進駐多寡而定;橋頭科學園區計畫預計2025年底完工,「橋科聯外道路建設計畫」預計2028年完工。
謝欣亞指出,台南歸仁區受惠「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拉抬,以及南台灣首座三井OUTLET商場進駐,帶動區域購屋需求飆升。
今年上半年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年減幅達18.4%,不過仍有不少地區 隨著建案交屋進入高峰期而逆勢成長;以六都交易逆勢成長的行政區 來看,雙北市僅文山、新北萬里各一個行政區量增,桃園也僅有大園 、大溪二區交易量優於去年同期,不過台中、台南、高雄則各有10、 5、8個行政區交易量增。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謝欣亞表示,蛋白區交易量容易受市場政策與 產業話題帶動而起伏,政府祭出多項打炒房措施之前,大量游資進入 中南部房價相對較低的預售市場,自去年底開始陸續迎來交屋潮高峰 ,帶動中南部蛋白區房市交易擴量。
高雄橋頭、台南歸仁上半年買賣移轉棟數均逾1倍,台中梧棲也達 93%。謝欣亞表示,在房市交易量普遍萎縮下,這三區房市紅利都與 科技產業有關,高雄市近年科技產業加碼投資,橋頭是台積電設廠主 要受惠區,台南歸仁受惠「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台中市梧棲區則 緊鄰「台中科技走廊」及「海線產業走廊」。
在全台房市一片交易緊縮中,高雄橋頭中上半年買賣移轉棟數年增 135%,居全台之冠。謝欣亞表示,橋頭在重劃區開發及台積電設廠 議題帶動,推升交易熱度,橋頭科學園區預計2025年底完工,橋科聯 外道路建設計畫預計2028年完工,區域前景看好。
【房地產新聞】台灣房市穩定回溫,中信房屋交易量微縮,業界見解:房價短期難有大變動 最近,台灣房市傳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市場逐漸穩定回溫,雖然交易量有所縮小,但整體格局已經顯示出一些穩定的跡象。根據最新的房仲市場調查,中信房屋的成交量在4月份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3.3%,但這個減少並不是市場整體的冷清,而是市場正在進行一個健康的調整。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目前市場上的買賣雙方都在堅持自己的價格,根據他們的調查,超過7成的民眾認為明年房價才可能逐漸穩定下來。這意味著房市短期內不容易看到大漲大跌的情況。 不過,這並不代表房市就沒有活力。永慶房產集團的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雖然央行在3月份升息,但民眾的消費和購屋信心已經逐漸回穩。加上全球通膨的壓力,許多長期置產的投資者開始尋找穩定的資產配置,這對房市是一個正面訊號。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也提到,央行升息的影響逐漸淡化,加上物價上漲壓力,對房市形成了一定的支持。雖然目前市場並不認為房價還會繼續上漲,但相比去年下半年,市場已經顯現出一些回溫的跡象。 總的來說,台灣房市正在進入一個新的平衡狀態。中信房屋的微縮交易量,其實反映了市場正在逐步穩定下來。雖然短期內可能無法看到大漲大跌,但這個穩定的市場格局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
各大房仲業者自結4月旗下門市交易量顯示,永慶房產集團月增1% 、年增1%;中信房屋月減14.4%、年減23.3%,台灣房屋月增2.7% 、年減6.8%,在去年下半年以來整體市場轉冷、交易持續量縮下, 自3月以來,中古屋交易已有自谷底加溫的跡象。
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今年3月央行升息半碼, 民眾消費、購屋信心回穩,房市政策面也大致底定,衝擊逐漸淡化, 加上全球通膨升溫的狀況短期難改變,在高通膨恐成常態性的預期下 ,「房產抗通膨」的需求也陸續出現,有長期置產需求者開始積極尋 求穩定的資產配置標的,4月看屋量與3月相當,不僅自住民眾進場, 長期置產的買盤也開始湧現。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央行第五次升息為了抑制通 膨預期,民眾感受到物價上漲壓力,台幣愈來愈薄,對房市形成一股 支撐力道,但市場多不認為房價現階段還有上漲動能,房市形成「上 有鍋蓋、下有鐵板」,目前房市熱度比去年上半年冷,不過比起去年 下半年則有回溫。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買賣雙方對價格的堅持拉長戰線,根 據中信房屋宅調查結果顯示,近7成民眾認為明年房價才可能逐漸落 底,下半年市場將面臨「價格不落、不見買氣」的挑戰。目前買方以 自住為主,只要符合需求、價格與實價登錄差距不大,買方依舊會出 手,在市場一片看跌下,賣方求獲利的心態消退,都會區的中古屋市 場交易有望「價持平、量微縮」。
從各大房仲業者公布前二月的門市交易量顯示,永慶房產集團年減 26%、住商機構年減29.6%、中信房屋年減27.6%,僅台灣房屋年增 3.5%。房仲業者指出,雖然今年農曆春節在1月,農曆年後買氣也有 微幅回升,不過整體來說,前二月交易量比起去年同期仍大幅衰退近 3成。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分析,1月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一記重拳, 不只投資客縮手,剛性買盤也進入觀望,買賣雙方價格進入拉鋸戰。 買方認知跌價才入手的心態濃厚,買賣雙方對市場價格認知產生落差 ,市場進入僵持期,去化天數拉長。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三讀通過, 房市外在干擾減少,但猶豫期拉長,反映有意購屋的民眾仍持續保守 觀望,台北市以總價1,000萬∼2,000萬元為大宗,新北、桃園與台中 熱銷總價帶為800萬∼1,500萬元,台南、高雄則以500萬∼1,000萬元 銷售狀況最佳。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整體市場出現「賣得更久、 議價空間略增」的現象,反映屋主出售一段時間後,發現真的買氣反 應不佳,有些願意讓價爭取成交機會,房市已經在調整修正階段,不 過價格尚未有明顯鬆動現象。
台灣房屋集團桃園區總經理邱繼緯表示,去年下半年升息衝擊,和 政策未定數的觀望心態,房市有降溫現象,不過平均地權拍板,買方 逐漸接受升息後的財務規劃,今年初看屋量和出價意願增加,以二至 三房加車位的產品去化快,且疫情解封後,經濟活動更加熱絡,店面 收益型產品的詢問度也大幅提高。
據財政部統計,去年前10月不動產仲介業營業額達735億元、年增 約8%,全年仲介業營業規模可望創來歷年新高,即使第四季房市景 氣降溫,不過不少房仲加盟品牌在近年展店積極、店效提升下,全年 業績成長,不少經紀人也在這一波多景氣多頭中,靠著深耕社區或專 營大型商用及土地物件等,晉升千萬經紀人。
東森房屋11日舉辦菁英表揚大會,東森房屋指出,在東森集團資源 助攻下,東森房屋從數位行銷、資訊應用、教育訓練等三面向著手, 2022年業績仍逆勢成長,不僅整體業績高於前一年度,而且還誕生了 520位百萬經紀人,人數增長20%,其中千萬超業的人數達到12位, 與2021年度相比翻了一倍。
全台直營及加盟店數已逾1,550店的永慶房產集團,在市占優勢、 深度聯賣發揮效益下,包括永慶不動產、永義房屋、有巢氏房屋、台 慶不動產加盟四品牌,去年業績突破270億元、單店平均業績達2,50 0萬元,年業績突破1億的加盟店高達21店,經紀人則有超過200人業 績突破千萬、1,000人突破500萬、4,100人業績逾200萬元。
住商機構旗下住商不動產與大家房屋平均業績成長兩成以上,也有 超過百名千萬經紀人創新高,加盟總部自行開發e指成交神器,持續 導入分店。
近年店數急起直追的太平洋房屋,店數朝200店邁進,年度店業績 平均成長11%;經紀人業績平均增14%,且千萬經紀人破雙位數達1 1位,300萬元以上經紀人人數成長18%。
受到整體房市轉冷,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影響,2022年下半年 房市買氣低量盤整,面臨「霸王級寒流」,各大房仲公司12月門市交 易,普遍維持與11月的低迷,與去年同期相較則衰退約3成,已是連 續五個月衰退幅度達3成。
各大房仲業者自結12月門市交易量顯示,永慶房產集團月增2%、 年減32%;住商機構月減2.3%、年減33.4%;中信房屋月增2.9%、 年減28.5%;台灣房屋月增3.3%、年減18.9%。
房仲業者指出,雖然有部分屋主心態軟化、讓利促進成交,12月與 11月交易量並未衰退太多,不過預期在升息及購屋族信心保守下,短 期內難以恢復半年前榮景。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市場看待2023年經濟景氣看法 普遍較2022年更為悲觀,民眾對於房市未來表預期已出現改變,房市 轉弱成市場共識,12月看屋量與11月相當,民眾看屋雖積極,但期待 價格下修,付斡意願降低,猶豫期拉長,部分屋主對於市況降溫與國 內外情勢不樂觀相當有感,心態軟化,願意小幅讓價換成交。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12月房市旺季不旺,市場的 議價幅度持續緩步擴大,且成交天數又進一步拉長,屋主發現看屋、 出價變少,經歷一段時間銷售後,願意配合略為讓價才能順利成交, 雙北以外地區總價在700萬∼1,500萬元總價帶的成交情形相對穩定, 年關前房市買氣仍以首購型產品較不受外在情勢影響。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2022年房市交易呈現開高走低,上半 年優於下半年,尤其是年底「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初審通 過,市場更是憂心忡忡,房在投資客大幅減少、購屋壓力升高的雙重 夾擊下更大,2023年將會出現「量縮價修正」的情況。
永慶房產集團10月全台交易量,月減1%、年減31%,七都中,北市、台南較上月分別持平及增加10%,其餘皆減少,與去年相較則以新竹縣市量縮39%為最多。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今年地緣政治風險增、兩岸關係充滿變數,加上,升息效應逐步浮現,讓民眾購屋腳步放緩,觀察市場看屋量與9月相比仍增加一成,顯見現階段民眾看屋意願仍積極,但出價轉趨保守,成交關鍵仍在價格,若買賣雙方價格認知能拉近,房市交易才有機會擴量成長。
住商機構全台月增4%、年減37%,六都中,北市、桃園市年月雙減,其餘四都則是月增年減的態勢。住商機構企畫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指出,10月天數多,較上月量增應為天數影響,雖較上月增減有起落,但比起去年同月均大幅量縮,顯見買氣還沒有回頭,另一方面,後疫時代房價雖有通膨支撐,可是買盤猶豫,市場持續維持震盪,民眾購屋步調可能放緩,傳統第4季旺季的效應也不會太好。
台灣房屋集團統計七都交易量,月減3.3%、年減9.9%,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第4季市場呈現「三低趨勢」,第一,交易量走低,區域天花板價的預售屋交易量會首先降溫,第二,賣方姿態放低,股匯市波動下,有資金需求的賣方放大議價空間,第三,著眼低總產品,首購等自住族群受限於升息壓力,仍以蛋白區、高CP值的低總中古屋為優先選擇。
中信房屋全台月減3.7%、年減32.2%,與上月相較,六都表現各自表述,若與9月相較,高雄市月增35%最多,桃園微增3.9%、台中持平,雙北及台南則月減一成左右。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10月因選舉新聞熱絡,占據媒體版面民眾焦點被吸引,再加上大陸二十大結束,習近平全面掌權,台海關係緊張氣氛顯然加劇,房市在資金量能不足,又無政策上利多下,民眾觀望氛圍濃厚,交易量短期內難見大幅回升。
根據各大房仲業者自結10月的門市交易量,永慶房產集團月減1% 、年減31%;住商機構月增4%、年減37%;台灣房屋月減3.3%、年 減9.9%;中信房屋月減3.7%、年減32.2%。
房仲業者觀察,升息、全球股匯市震盪、加上全球經濟下行風險, 購屋態度保守觀望,近期購屋需求持續下降,產生需求遞延現象,自 第二季中以來房仲業整體成交量衰退幅度加劇,房市在資金量能不足 ,又無政策利多下,民眾觀望氛圍濃厚,交易量短期內難見大幅回升 。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雖然10月看屋量較上月仍增加 1成,不過出價轉趨保守,成交關鍵仍在價格,預期11、12月也難轉 正,今年第四季交易市況遜於去年,若買賣雙方價格認知能拉近,房 市交易才有機會擴量成長。
信義房屋企研窒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從4月疫情爆發以來,房市 交易已經量縮約半年時間,房價高點、後續面臨升息壓力,加上台股 大跌近6,000點,房市高處不勝寒,近月的交易議價空間已有略為放 大的趨勢。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買方出價愈趨保守、低 利環境也支撐賣方價格,導致買賣雙方的價格沒有交集,也降低了交 易量,第四季市場呈現「三低」趨勢,交易量走低帶動區域天花板價 的預售屋交易量會首先降溫;賣方姿態放低,使有資金需求的賣方放 大議價空間。
談到踏入房仲產業的契機,謝曜駿表示,當時他已取得小學教師的 資格,正等待分發,其胞兄彰化桂冠精品旅館董事長謝榮聰分析,台 灣隨著經濟的成長及未來少子化趨勢影響,大家有錢了,第一個想到 的就是買房置產,因此,房仲產業將會是未來的夯產業,謝曜駿仔細 思考後,放棄形同金飯碗的小學教師資格,一腳踏入房仲產業。
謝曜駿認為,「勤勞」、「誠信」、「專業」、「好口碑」「高信 任度」、「高滿意度」絕是房仲從業者六大法。只要秉持這六大法則 ,長期下來,累積的「買賣雙方的口袋名單」會愈來愈多,之前的買 方也可能變成賣方,相同的,賣方也可能成買方,當此時刻,他第一 個想到的當然是當初協助買賣成交的房仲人員,如此善循環,形成好 的個人特質及好口碑。
遠傳總經理井琪、亞太電信董事長陳鵬率一級主管出席NCC 9月30 日舉辦的「遠亞併」聽證會。井琪表示,「遠亞併」是五大面向多贏 ,包括合併後雙方擴大5G布局、企客用戶成長、刺激產業良性競爭等 。井琪強調,遠傳合併亞太電並非獲利出場,而是因為亞太電信虧損 。
中華電信副總魏惠珍表示,「遠亞併」將在24GHz以上高頻段超過 法規上限160MHz,應承諾繳回。針對鑑定人提議「台台併」超限繳回 頻譜,應由主管機關予以補償,魏慧珍強調,「台台併」並無行政程 序法第126條給予合理補償之適用。
台灣大哥大顧問揭朝華贊成此合併案,但也針對遠傳未來承接亞太 電固網業務後,擴大遠傳於固網市場的競爭力,建議主管機關將此合 併案對固網市場公平競爭的影響,納入考量。
數位部官員表示,遠傳在1GHz、3GHz以下及24GHz以上分別超頻3M Hz、3MHz及160MHz,另外,遠傳取得亞太電信固網是否產生綜效也應 納入考量。
鑑定人中原大學教授江耀國認為,主管機關不一定要對頻譜總量限 制,應觀察主導業者是否有濫用市場力的行為,同時強調合併案對3 GHz以下頻譜若僅稍微超出,主管機關有權行使「例外」(不需繳回 )裁量權。
鑑定人臺北大學教授郭文忠說,電信家數變少將減少零售市場之競 爭,低價吃到飽將逐漸退場,三大電信業也可能因減少競爭而於未來 提高資費或減少優惠。
NCC官員關注合併案四大議題,包括超限頻譜應否繳回、員工權益 保障、行動用戶權益,以及台海情勢若升高、遠傳有無具體備戰措施 等國安議題。
井琪表示,遠傳承諾,亞太電信經理職及以下職等約占97%,績效 達平均水準即全數留用,占比3%的經理級以上員工將依新遠傳組織 及業務需求評估留任,未留用員工,亞太電信承諾提供優於勞基法之 退休金或資遣費。
亞太電信工會代表則提出三大訴求,亞太電員工原條件留用遠傳, 未留用者比照金融機構優離優退辦法且需符合大型企業合併條件,勞 資合議應納入遠亞合併案的審查內容。
永慶房產集團全台月減10%、年減34%;住商機構全台月減8.2%、年減20.3%;中信房屋全台月減9.2%、年減18.9%;台灣房屋統計的七大行政區(六都加上新竹,簡稱七都)月增0.1%、年減4.1%。
永慶房產集團統計,與7月相較,七都僅台南微增1%,其餘六都量縮6%-18%不等,若與去年同期相比,七都量縮逾三成左右,減幅相當大。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8月適逢暑假與民俗月來臨為傳統購屋淡季,加上8月上旬兩岸關係轉趨緊張,地緣政治風險增,面對兩岸關係的不確定性,雖民眾看屋意願仍高,但出價保守。
陳金萍指出,去年8月疫情減緩使買氣出籠,今年8月,因全球持續高漲的通膨狀況下,全球積極升息,持續性的貨幣緊縮讓資金退潮,全球經濟前景恐難樂觀,市場瀰漫保守氛圍。
住商機構統計,與7月相較,僅台南月增9.8%,其餘五都皆量縮一成左右,與去年同期相較則是全面大幅量縮,其中以高雄年減26.8%最多。
住商機構企畫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指出,雖然上月有稍微回神,但8月成交繼續下跌,意味著只要價格不修正,交易量不容易擴大,後疫時代房價雖有通膨支撐,可是買盤猶豫,市場持續維持震盪,第3季央行理監事會預期應會持續調升利率,兵臨城下的升息壓力,必然讓買盤再縮,購屋人購屋步調可能再放緩。
中信房屋統計,僅台南年月雙增,高雄小幅月增0.1%,其餘各都都量縮,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8月房市交易量仍疲軟,國內房市受疫情的影響已持續出現降溫現象,再加上物價通膨壓力,造成民眾對未來持續升息的疑慮,更是讓房市出現買氣停滯的現象。
台灣房屋8月交易量較上月微增1%,是四家房仲中唯一未衰退的集團,其中以新竹月增10.4%最多,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協理江怡慧表示,主要因疫情走向常態化、物價膨脹壓力化等,增強民眾對不動產抗通膨信心,因而使得上季遞延的購屋客浮出「購屋需求剛性化」發展。
永慶房產集團全台交易量月減2%、年增20%,住商機構月減13.9%、年增52.9%,中信房屋月減12.1%、年增56.8%,台灣房屋統計的七都(含新竹縣市)交易量月減1.6%、年增14.2%。
永慶房產集團統計,七都較去年同期成長8%到46%,與5月相較,台北月增8%,新北月增5%,桃園月減6%,新竹縣市與台南皆月減5%,台中月增2%,高雄月減9%。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通常第2季為傳統購屋旺季,但升息、打炒房、疫情影響下,打亂房市交易節奏,旺季不旺,另一方面,6月央行再度升息後,投資置產族群略有縮手跡象,自住客購屋意願不減,只是選擇暫時觀望,是6月房市交易微減2%的主因。
新竹菁華扶輪社社長劉興檀指出,疫情侵襲,醫院醫護人員為民眾把關,扶輪社對辛苦醫護人員及醫院盡些微薄之力,促使醫院與醫護人員在防疫上都能加強。
新竹中信房屋總經理蘇俊逸表示,第一線醫護人員只能被動的把自己包裹在隔離衣,當防疫任務完成,脫下隔離衣後,空氣中充滿著新冠病毒並不安全,這次捐贈的防疫門,能為醫護人員做好安全的清潔消毒工作,護手霜也能對醫護人員有多一層的保護且不傷害自己的肌膚,回家也能放心的與家人團聚相處。
創淨科技執行長陳建宏提出,ELECLEAN 360智能潔淨系統,只要停留幾秒鐘,即可完成安全又有效的淨身程序,而創淨研發的抗菌修護系列護手霜十分實用,可免除因疫情關係,清潔消毒手部更加頻繁,造成皮膚乾癢、緊繃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