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房屋仲介(未)公司新聞
信義、永慶、台灣房屋三大房仲業者保障底薪5萬元,錄取後保證底薪制度時間期滿後,將回歸「底薪+獎金制度」。
專家表示,今年房市交易熱絡,有望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房仲業。
信義房屋表示,明年釋出2,000個業務職缺,並提供入職前六個月,保障新人底薪5萬,且提供工作體驗30天,期滿後,因不適應而離職者再領5萬轉職金。
除房仲職缺,信義房屋推動數位轉型,2022年也將擴大招募超過100位軟體開發、大數據領域的數位人才加入這場數位轉型的行列,提供具競爭力的薪酬福利,為數位團隊打造新型態的辦公模式。未來透過強大作業工具的智能協作,大數據輔助探索掌握客戶人脈與房屋資訊,讓買賣屋條件媒合更準確,創造更多機會,今年不少業務績效相較於去年大幅成長了70%。
永慶房屋持續於全台展店,明年預計招募5,000名業務職位,並提供入職前九個月,每月5萬元、外縣市業務同仁租屋補貼、彈性工作八小時等福利,另外除了業務職,亦開放秘書、服務專員等多樣職位。
永慶表示全台業績穩健成長,集團旗下加盟品牌眾多,包括有巢氏、台慶房屋、永慶不動產、永義房屋等,合計房仲店數市占直逼四成。集團內亦有三大職涯發展路線,專業職、管理職、幕僚職,每位員工可以依據自身興趣和對未來職涯的想像選擇最適合的道路,不斷精進。
台灣房屋預計明年擴大徵才,提供3,200人就業機會,提供入職前六個月,保障底薪每月5萬,更首創「離職復職服務中心」,提供轉職後的工作輔導,離職後生活上有問題,可免費法律諮詢;復職時,有專人協助,另有多元創新福利,包括全員普篩檢測、實施隔離檢疫期雙倍薪、防疫照顧假,並給予三天有薪疫苗接種假,提供同仁疫苗注射津貼1萬元等。
住商機構則預計明年招募3,000人,其中,普專底薪2.5萬元至3萬元,獎金則有30%到50%,優於勞基法規定。
至於中信房屋,2022年徵才目標1,500人,以業務為主,儲備幹部為輔。業務多以高專為主力,雖無底薪但採高獎金制度,鼓勵年輕人拚出佳績。
五大房仲業者公布11月交易量,相較10月買氣略顯疲態,部分房仲業更出現持平及量縮現象,較10月略減3.5%至6.6%,業者指出,主要有四大原因,分別是銀行估價、房屋加價速度過快、政府打炒房及季節性因素,造成買盤觀望心態逐漸浮現。
中信房屋11月全台成交量,年增11.6%,月減3.5%。總經理張世宗表示,央行9月底祭出六都加新竹縣市購置第二戶房貸無寬限期措施,雖在10月造成部分換屋族群的壓力,但因首購買氣暢旺,抵銷換屋族的交易量縮,因此10月交易量增幅趨緩;但11月首購族因房價推升話題而出現猶豫,導致單月整體交易鈍化。
住商機構旗下加盟店11月成交年增14.6%,月減6.6%。住商機構企畫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指出,11月交易天數較少,從增減幅度看,北市處於弱勢,北市供給少,但房價高居不下,也讓買氣趨軟。
信義房屋11月市場買氣僅月增2%,增幅減緩。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市買氣自8月明顯回籠,第3季房市買氣淡季不淡,雖然11月增幅有限,但預期年底房市旺季買氣可望提前出籠,有利後市表現。
永慶房產集團11月全台交易量與10月持平,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11月看屋量與10月相比差距不大,民眾仍積極看屋比較,顯示只要有符合需求的物件,加上價格合理,成交機會仍會大增,若國際政經局勢與國內疫情沒有大幅改變,有利年底出現購屋需求。
台灣房屋集團11月表現最佳,成交量年增21%,月增27.7%。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政府下半年祭出抑制房價措施,房價仍居高不下。預期疫後的遞延買氣會在年底爆發,但可能出現三種現象,分別是買方恐慌性追價、成交價高於銀行估價、搶置產抗通膨規劃。
業者表示,央行持續祭出不動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試圖讓市場交易降溫,經歷近期房價明顯上漲後,低總價首購買方可能會對房價感到吃力,後續則需觀察房市政策是否持續出籠。
信義房屋11月高雄交易量較10月減少16%,年減3%;永慶房產集團月減1%,年增39%;住商機構月減17.%,年增14.6%;中信房屋月減8.9%,年減36.1%。僅有台灣房屋11月高雄交易量增加,分別月增31.2%,年增15.%。
後疫時代房價大跌不易,惟加價速度過快,使買盤猶豫,加上屋主對房價期望值拉高,導致高雄房市呈現略微衰減的現象。住商機構企畫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表示,高雄因台積電話題拍板,價格一日三市,許多買方不願意買單,加上11月交易天數較少,使交易表現趨緩。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高雄在11月買氣略顯疲態,除缺乏推升買盤信心的話題,政府打炒房也造成部分買方觀望。
大家房屋企畫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市場預期出現通膨,現階段利率在低檔,會吸引剛性自用買方;置產型買方雖有以不動產抗通膨盤算,惟新案價格攀高,下手會更審慎。
根據五大房仲業者自結11月門市交易量顯示,與10月相較,信義房 屋月增2%、永慶房產集團持平、住商機構月減6.6%、中信房屋減3 .5%、台灣房屋月增27.7%,各大房仲業者交易量普遍較去年同期增 加3∼21%,顯示這波疫情趨緩後,房市買氣延續高檔,買盤熱絡程 度並不下於去年下半年。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房市買 氣8月起就明顯回籠,第三季淡季不淡,年底旺季買氣也提前出籠, 加上房市對於通膨議題有感,換屋客與置產客層積極進場,市場出現 首購、換屋輪動的跡象,過去雙北市房市回溫速度先前落後中南部地 區,不過近期雙北房市也明顯回溫,後續仍需觀察是否有新的房市政 策出籠。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今年8月以後各月房市交易量 年增率都呈現正成長,11月看屋量與10月相較差距不大,民眾仍積極 看屋比較,只要有符合需求的物件、價格合理,成交機會就大增。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限貸等政策因素造成買方觀望、交易 鈍化的現
象,也開始漸漸浮現,不過年底為傳統置產旺季,市場氛圍 仍樂觀,預估今年整
體不動產交易量應較去年成長至少5∼6%。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近期如新竹、台南、高 雄等地因
為科學園區、台積電設廠等題材發酵,帶動房市交易動能處 於高檔,也衍生了買
方恐慌性追價、成交價高於銀行估價、搶置產抗 通膨等房市現象,二房產品住宅
相對總價低,成民眾傾向入手類型。
中信房屋仲介近期公布上半年房市交易情況,結果令人驚艷!由於房市行情穩定,加上房地合一稅制的轉換,今年上半年六都房市交易金額已逼近兆元大關,年增長率更達到75%。這個成績讓中信房屋預估,全年交易金額將可挑戰2.5兆元的水準。 根據中信房屋的統計,上半年六都的不動產交易實價揭露總金額達到9,971億元。在這六都當中,台南市已經接近千億大關,而其他五都的交易金額均超過千億。其中,新北市以逾2,500億元的交易金額稱霸全台,台中、台北市的交易金額也逼近2,000億元。 與去年同期相比,六都的房市交易都有顯著成長,其中以高雄市年增長率最高,達到94%,其次是新北市的86%和台南市的80%。這個成長除了反映去年上半年疫情導致房產交易緊縮,基期較低外,還因為今年房市交投熱絡,加上稅制轉換帶動的房產換手潮,都對交易規模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上半年六都的實價交易已經接近兆元水準,累計前七月六都房地產交易規模已達到1.2兆。在疫情控制得宜的狀況下,若不動產買氣能持續暢旺,全年六都的交易規模有望達到2.5兆元。這個預估對於中信房屋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顯示了台灣房市的強大潛力。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上半年不動產買氣除延續去年的熱度之外,打炒房政策也發揮不小的助攻效果。以交易總額來觀察,今年1到4月延續去年房地產強勢的交易力道,5、6月間則有房地合一2.0實施前所產生的提前交易動能。
至於市場擔心的本土疫情,雖一度造成交易停滯,但時間短暫,威力也遠不如避稅脫手潮。根據中信房屋統計,今年上半年六都不動產交易金額達9,971億元,較去年同期5,700億大增75%、4,271億元。
六都不動產交易實價總金額均呈現大幅度的成長。高雄市由去年上半年交易總額為679億元,今年同期成長至1,318億元,增幅高達94%,逼近翻倍;新北市由去年的1,345億元成長至2,505億元,增幅也達86%。
台南市由502億元成長至901億元,增幅80%。台中市由1,100億元成長至1,911億元,增加74%。台北市由1,068億元成長至1,830億元,增幅71%;桃園市由1,007億元成長至1,507億元,增幅50%。
張漢超表示,高雄不動產交易大幅成長,除受惠於資金行情外,與當地不動產價格平實、具開發題材有關。
中信房屋統計,六都包含土地及建物在內的不動產易交實價揭露總金額,上半年已達9,971億元,六都中除台南市逼近千億外,其餘五都均在千億以上,以新北市逾2,500億元居全台之冠,台中、台北市也逼近2,000億大關。與去年同期相較,六都都有大幅成長,以高雄市年成長94%最高,其次為新北86%、台南80%。
房地交易規模大增,除了反應去年上半年疫情首度爆發使房產交易較為緊縮,以致基期較低外,今年房市交投熱絡,加上稅制轉換的房產換手潮,均帶動交易規模大幅提升。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六都上半年實價交易合計已近兆元水準,累計前七月六都房地產交易規模已達到1.2兆,不動產買氣如能持續暢旺,在疫情控制得宜狀態下,全年預估六都交易規模將可達2.5兆水準。
中信房屋最新調查顯示,自7月底疫情降級以來,台灣房市降價比出現了新的變化。在三級警戒期間,全台住宅成屋銷售的降價比一度衝高,平均降價比達到6%,但隨著疫情趨緩,這一數字已經下降了1個百分點。其中,台北市的降價比在疫情期間達到15%,目前已縮減至10%,雖然在六都中仍然是降價比最高的都市。 這個降價比是指降價宅的占比,例如在三级警戒期間,全台平均每100件銷售成屋中,就有6件是降價的。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解釋,六都中的降價宅通常以台北和新北為主,這主要是由於雙北的屋主在售屋時,期待儘速成交的意願比其他縣市更強。 21世紀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襄理董家菱則表示,降價通常反映了賣方的心理狀態,对于那些不缺資金的賣方,他們較不容易受到疫情和政策影響;相反,那些有急迫資金需求的賣方,則更有可能進行降價和議價。 中信房屋觀察到,在疫情降級後,北北桃三地的房價調降情況變少了。張漢超分析,在疫情期間,由於民眾擔心外出,房市受到的影響尤其嚴重,因此為了順利出售,採取降價出售、主動讓利的屋主比例顯著上升。然而,隨著疫情逐漸穩定,不動產市況也逐漸回溫,部分降價宅已順利售出,北部屋主因此改變了降價策略。具體來說,台北降價宅減少了29%,新北市降價宅減少了23%,桃園降價宅減少了13%,降價宅的數量逐漸減少。 但對於中南部房市來說,由於買氣緩步回升,降價宅反而略見增加。台中降價宅增加了8%,台南增加了8%,高雄增加了9%,目前這些地區仍以降價策略來增加買氣。
【房地產新聞】 哇塞,疫情期間,台灣房市還真是動盪不安啊!中信房屋這家仲介大老闆統計出來,在這三級警戒的時候,住宅成屋的銷售降價比居然一度衝得超高,北部那邊的降價宅比例竟然在六大都市裡面排前三名,這是什麼情況啊? 北部那邊的賣方們,好像都很急著想要賣掉房子,為什麼呢?21世紀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襄理董家菱解釋說,雙北那邊的物件總價和單價普遍比較高,如果賣方想降價,那麼可以降的空間相對來說,比中南部那邊要大很多。她說,這次降價的行為,其實反映了賣方的心態,總結來說,北部賣方好像都很想趁這個機會,早點把房子賣掉,拿錢進袋。 但是,中南部那邊的住宅成屋降價比也逐漸增加,這會不會讓那邊的房市買氣提升呢?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說,這個問題還不能那麼快下結論。他認為,民眾是否進場購房,還有很多因素需要考慮。 總之,這個房市變動,讓我們都眼睛睜得大大的,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
降價比為降價宅的占比,例如三級警戒時(5月19日至7月26日)全台平均約6%,意即100件銷售成屋,有六件降價。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指出,六都降價宅通常以台北及新北居多,主因還是在於部分雙北屋主售屋時,期待儘速成交的意願比其他縣市更強。
21世紀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襄理董家菱表示,降價通常反映賣方心態,若是不缺資金的賣方,較不容易受此波疫情及政策影響;反之,有急迫資金需求的賣方,較有降價及議價的可能性。
中信房屋觀察,北北桃三都在疫情降級後,房價調降情形變少。張漢超分析,疫情期間民眾憂心外出,房市受創尤為嚴重,因此為求順利出售,採降價出售、主動讓利的屋主比例明顯上升。然而,隨疫情日趨穩定、不動產市況也日漸回溫、部分降價宅順利售出,北部屋主因而改變降價策略,台北降價宅減少29%、新北市降價宅減少23%、桃園降價宅減少13%,降價宅數量逐漸減少。
反觀中、南部房市降價比,由於買氣屬於緩步回升、降價宅反而略見增加,台中降價宅增加8%、台南增加8%、高雄增加9%,目前仍有持續以降價策略來增加買氣。
21世紀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襄理董家菱提及,雙北物件總價及單價通常較高,若賣方有意降價,能降價的空間幅度,相對比中南部總價及單價低的區域大。她談到降價通常反映出賣方心態,整體而言,可反映疫情期間,北部賣方想早點入袋為安。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指出,中南部區域的住宅成屋降價比不減反增,也未必代表會推升中南部房市買氣,張漢超認為,民眾選擇進場有諸多因素要考慮。
台灣房市在疫情影響下,交易量逐漸減緩,中信房屋仲介等房仲大老闆們也感受到不小的壓力。6月份,由於疫情警戒升級,許多大型社區禁止帶看,導致看屋不易,房市交易陷入停滯。這個時候,房仲們只能透過拍攝影片、線上帶看等方式來維持業務。 根據新聞報導,信義、永慶、住商、中信房屋等五大房仲6月的業績,只比平常時期多了六成左右,顯示房市動能低落。與去年同期相比,6月的交易量普遍下降了29~54%。這個數字,讓人不禁對台灣房市的前景感到擔憂。 不過,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雖然疫情對房市造成影響,但近來疫情略見舒緩,網路預約看屋的數量也回流逾一成。特別是土地類的買賣交易,有明顯的提升。這是因為土地交易流程較簡單,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染疫風險較低,因此成為這波疫情下較不受影響的商品。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則表示,目前還在觀察三級防疫警戒是否能如期於7月12日降級。疫情仍然是影響下半年房市交易的关键。此外,實價登錄2.0與房地合一2.0也將於7月正式上路,這可能會對房市產生影響。第三季原本就是房市交易淡季,預估房市交易量欲大不易。
各大房仲業者公布的6月交易量,信義、永慶、住商、中信房屋等 月減幅近四成,台灣房屋則月減近二成;而與去年同期房市自首波疫 情趨緩快速復甦出量的情形相較,6月各大房仲業者年減幅度普遍在 29∼54%之間。
房仲業者表示,防疫升級三級警戒下,不少大型社區禁止帶看,有 意購屋的買方也多暫緩看屋行程,除了有急迫購屋需求者、或先前已 經營一定程度的案子、或預售屋換約等業務之外,房仲業務人員多僅 能透過拍攝影片、線上帶看等方式作業,不過能夠創造成交的機會相 當有限。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全台各地房市表現與疫情分 布狀況類似,雙北交易量約為去年同期五成,大台北以外的市場短期 衰退幅度較小,減幅約在20∼25%;而相對於大樓產品帶看不易,公 寓產品相對單純、且具低價特性,成交比重提高,全台總價千萬以內 的產品需求穩定,售屋意願明確的屋主,對價格期待也略為放軟。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疫情警戒使房市交易量未見起色,不 過上周以來疫情略見舒緩,網路預約看屋回流逾一成,特別是土地類 的買賣交易有明顯提升,土地多只需確認周邊環境、相關地籍資料及 是否符合需求,流程較成屋單純,人與人接觸染疫風險較低,反倒成 為這波疫情爆發下較不受影響的商品。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短期先觀察三級防疫警戒是否 能如期於7月12日降級,而疫情仍是影響下半年房市交易的關鍵。另 實價登錄2.0與房地合一2.0也將於7月正式上路,加上第三季原本就 是房市交易淡季,預估第三季房市交易量欲大不易。
【房地合一稅2.0新制影響】六都房市5月交易量全線上揚,中信房屋看淡6月市況
最近這段時間,由於房地合一稅2.0新制即將在7月上路,房市開始出現了一些變化。根據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六都的房市交易量全都出現了上揚的趨勢,這個現象引人關注。
從月增率來看,六都的房市交易量在5月份有3.5%到20.7%不等的成長,其中以高雄市增加20.7%為最高。而從年增率來看,成長率更是驚人,從22.4%到56.7%不等,其中新北市以56.7%的年增率佔據首位。
總計六都5月份的交易量達到了24,754棟,月增9.9%,年增43.8%,創下了近八年同期的最高紀錄。
不過,中信房屋的總經理張世宗卻對6月的房市前景保持著冷靜的態度。他指出,雖然目前房市還有金融面低利率、資金寬鬆政策等有利條件,但國際間已經開始出現通膨訊號,加上房地合一稅2.0新制在7月的實施,以及疫情對房市可能產生的影響,都讓他對下半年的房市前景感到不樂觀。
此外,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也指出,由於疫情的原因,5月中起看屋人數衰退,這也會對房市的成交造成影響。
總的來說,房地合一稅2.0新制的上路,對房市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未來的房市走向還需要觀察更多因素。
以年增率來看,則有22.4~56.7%的上漲、又以新北市年增56.7%最多。總計六都5月交易量達24,754棟,月增9.9%、年增43.8%,創近八年同期新高。
業界認為,房地合一稅2.0將於7月1日上路,不少投資客趕在生效日前賣房,但由於疫情告急可能干擾房市交易,拋售潮是否將持續,而推升6月的買賣移轉棟數,有待觀察。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不動產交易需經簽約、報稅、完稅到過戶等過程,中間約需一個月時間,因此5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大致反映4月房市交易狀況,看得出4月買氣熱絡,5月移轉量還能維持高檔水準。
曾敬德指出,5月中起,疫情指揮中心祭三級管制措施,有大半個月看屋人數衰退,成交自然減少,認為6月移轉量將恐將衰退。
據六都地政局最新資料顯示,5月房市交易量不論較4月或去年同期持續攀升,若與上月比較,高雄移轉量4,490棟、月增20.7%最多,其次是台南的2,517棟、月增17.5%,台中交易量4,303棟、月成長11.4%,台北市量能也有2,999棟、月增10.6%,桃園市和新北市各達3,896棟、6,549棟,月成長各為3.7%、3.5%。
若以年成長率來看,新北市年增56.7%最高,其次為台南50.2%、高雄48%,台北、台中也有逾四成增長;六都5月交易量達24,754棟,月增9.9%、43.8%,創近八年同期新高。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由於四月國內景氣暢旺,市場反應樂觀,加上房地合一稅2.0新制腳步逼近,讓不少欲適用舊稅制的屋主加快售屋腳步,推升交易量衝高。
住商機構企畫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指出,疫情衝擊,在全台民眾自主隔離的狀況下,房市買氣雪崩,等於提前宣布房地合一2.0的衝刺期結束。雖然目前疫情有所舒緩,但在降為二級之前,房市交易狀況並不樂觀。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指出,現階段房市雖仍有金融面低利率、資金寬鬆政策等有利條件,惟國際間已開始浮現通膨訊號,加上國內7月開始實施房地合一稅2.0,認為疫情和新制上路後的市況仍左右下半年房地產市場。
疫情升溫,讓原本有意購屋的民眾放緩購屋腳步,交易陷入停滯,重創各大房仲業者5月中旬起的門市交易量,根據五大房仲業者自結5月門市交易量顯示,各業者比起4月減少約在7∼23%,普遍亦不如去年同期。
雙北市更成為房市交易緊縮的重災區,永慶房產集團雙北量縮幅度超過三成,中信房屋雙北市減少26%、33%,住商機構雙北市5月下半月更比上半月減少五至六成。不過,新竹以南的區域疫情並未失控,市場仍維持相對穩定的交易動能。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5月房市上半場還在旺季尾端,5月下半場則直接進入寒冬,民眾配合政策減少外出,屋主也擔心陌生人進入家門,疫情對於房市交易量有顯著影響。不過政府紓困腳步相當快速,可望協助國人渡過難關,也可避免房貸逾放比大幅拉升。
房仲業者表示,雙北市多數社區都禁止帶看,僅多能就先前有意願的客戶經營、基本互動,或如預售換約等無需實體看屋的交易。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許多實體作業服務都只能利用線上來進行,惟成效不如預期,線上仍無法取代真實看屋體驗,最終交易簽約仍然受限,在疫情紓緩前,交易量恐仍有衰減的可能。
住商機構企研室資深經理徐佳馨指出,房市受到疫情衝擊,買氣雪崩,等於提前宣布房地合一2.0的衝刺期、逃命潮結束,在降為二級警戒前交易狀況並不樂觀,若疫情拖長,民生經濟受影響大,可能會有一些購屋族因為收入驟減,負擔不起房貸,得忍痛出售,對市場及個人都是衝擊。
五大房仲11月份內部交易情況最新數據出爐啦!我們的市場分析小組特別為大家整理了這份報告,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吧!信義、永慶、住商、中信、台灣房屋這幾家大老闆,他們的店頭交易量在11月份可是有不錯的成長呢!與10月份相比,成長幅度介乎2.5%到9%之間,雖然有些人在關心政府可能會出手打擊炒房,但第4季的成屋購屋旺季還是讓市場交易量維持在高位。 我們請來了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來為我們解讀這份數據。曾經理說,今年第3季房市雖然是淡季,但並不冷清,現在進入第4季,市場人氣還是相當旺盛。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逐漸明朗,台股指數創下新高,這些都對房市信心有幫助。所以,11月份這五大仲介的內部交易量,比起10月份來說,可是有2.5%到9%的成長呢! 再來,我們還請到了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謝志傑來分享他的觀點。謝協理提到,低利率和資金潮的帶動下,下半年房市交易是持續加溫的。大家看屋的意願很高,對房市的看法也越來越樂觀,購屋信心也是穩步上升。結果就是,這五大房仲11月份的交易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幅度介乎10%到39.1%。 根據信義房屋的數據,11月份全台交易量年增約10%,其中北市表現最亮眼,月增15%、年增18%;新北市雖然月減4%,但年增3%;桃園月減2%,年增10%;台中月減9%,年增4%;南部市場則是買氣持續,台南市月增15%、年增12%;高雄則是兩個月度和年增幅度都超過一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