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人壽(公)公司新聞
前八大壽險公司即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台 灣人壽、中國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及全球人壽,4月及5月增提外匯準 備金的金額約325億元,幾乎是第一季提存數的四倍,第一季新台幣 兌美元約貶值0.3%,八家公司增提金額僅82億元,若以整體壽險業 來看,則是增提91億元,3月底外匯準備金來到651億元,避險成本與 2018年底尚未出現太大變化。
但到4月、尤其是5月,美元強勢,新台幣兌美元大幅貶值近2.3% ,避險成本明顯下降,且壽險公司5月出現大量匯兌利益,外匯準備 金規模逼近千億元。壽險業用無本金遠期外匯(NDF)避險的部位甚 出現獲利,壽險業者表示,年初擔心匯兌成本過大,會拖累獲利的情 況已不復見,再加上美國接下來可能要降息,中美利差若進一步縮小 ,換匯避險(CS)成本還可能往下降,若台幣兌美元趨勢穩定,則全 年匯兌成本有機會比去年更低。
年初富邦人壽董事長蔡明興等壽險公司董事長想與顧立雄見面,即 是壽險業原本預估今年美國聯準會(Fed)仍會持續升息,但台灣利 率不動下,台美利差會持續擴大,去年CS成本已逾2%,今年可能會 更高,將造成極大的壓力,因此希望金管會能同意借第二桶金給外匯 準備金,讓各公司今年獲利不要被匯率拖倒。
但5月蔡明興率先報喜,表示富邦人壽已有匯兌利益,大量增提外 匯準備金,5月底餘額會破140億元,果然5月底不少壽險公司都因為 新台幣貶值,出現大量匯兌利益,外匯準備金餘額都創下史上新高。
接下來若美國降息,壽險業匯兌成本可能進一步降低,匯兌利益扣 掉避險成本及評價損失後,有望出現正數。
錠嵂保險經紀人表示,根據衛服部2017年統計,大腸癌的死亡率為24.7%,十大癌症中排名第三。據了解,賀一航在八年前就被確診患上大腸癌第三期,雖接受手術開刀但卻從未接受過化療,手術後也一直沒再進過醫院,「連健康檢查也沒做過」,一直都是以「吃好睡好」和「保持愉悅情緒」來對抗病魔。
錠嵂保經提醒,治療癌症的過程中,花費最大的就是「標靶藥物」,例如:爾必得舒,每月約15萬∼20萬、癌思停每月約6萬∼10萬,癌瑞格自費療程約21萬,維必施每月自費約12萬元,這是健保有條件納入給付,柔癌捕每個月約自費12萬元,健保則是沒有補助。
癌友若是使用標靶藥物治療,一個月十幾萬的藥物花費是很常見的。市售癌症險的給付項目包括四類:初次罹癌金額、癌症住院醫療、化療、因癌症身故。
其中在初次罹癌理賠金方面,錠嵂保經建議,金額愈高的方案,民眾愈該優先考量。因為,這種理賠只要符合條款中癌症定義,即可理賠一大筆金額自行使用;另外在癌症住院醫療方面,若預算足夠,民眾也該納入考量。
除癌症險外,其他商業保險像是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實支實付險,都可以來補齊防護,讓民眾在面對突來的癌症時,可以更有資源去面對它,打敗它。
野村投信表示,現階段市場仍有諸多不確定因素,中美間的貿易角力恐難在短時間內落幕,高波動已經是市場常態,投資人希望收益與風險兼顧的需求帶動目標到期債券基金的崛起,根據理柏(Lipper)統計,自2016年中目標到期債券基金推出以來至今年3月底,台灣整體市場規模已逾新台幣2,100億元,迅速成長54倍,顯示在低利率的市場環境下,目標到期債券基金的特色受到投資人青睞,隨著全球主要央行政策轉向鴿派,進一步提升債券投資價值,新興市場債券具有殖利率較高且評價面具吸引力等優勢,最適合當前投資環境。
在投資策略方面,野村2025目標到期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採取SEED播種投資法,S為選擇正確的策略(Strategy),即持有債券至到期,只要投資的債券沒有違約,除了債券票息滾入淨值持續累積,債券到期時亦會以面額償還給投資人,波動度亦可因持有至到期的方式而大幅降低;兩個E則分別為新興亞洲(Emerging Asia)以及企業債(Enterprise Bonds),在個別新興債市中,新興亞洲債市的經濟表現較穩健,成長潛力更勝拉丁美洲與新興歐洲,此外,亞洲債券有更高比例屬於投資級債券,在不犧牲收益率的情況下,投資者可享有較高信評的保護。
新興企業債自2009年以來規模成長逾250%,已超越成熟市場高收債,新興企業債具有高評等優勢,範疇多元廣泛,涵蓋多國以及各產業,更能全面掌握新興市場成長契機,因此基金將聚焦在企業債;D則是在地投資團隊(Domestic Team),野村投信投資團隊據點在台灣,債券投資團隊一共有7位債券專家,平均投資年資14年,團隊操盤迄今,所管理的目標到期債券投資組合無債券違約紀錄。
金管會為要打造台灣成為亞太理財中心,2015年開放保險業可承作境外業務,當時希望透過銀行的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證券商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OSU)及保險業OIU搶攻境外金融商機;且盼OIU能像香港或新加坡有大量外國人投保,當時即設定第一年保費收入新台幣50億元(約1.5億美元),2017年OIU業績達近年高峰1.68億美元,但2018年保費收入僅8,064萬美元,較前一年腰斬。
金管會保險局昨(13)日公布,目前核准OBU開辦20家,包括國壽、富邦、南山、新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等。但截至目前,有六家架上完全沒有銷售保單,4月底壽產險合計總有效契約有2,383件、累計有效契約保費收入為9,377萬元。其中壽險業僅有65件新契約成交,總計保費僅1,399萬美元,較前一年同期的103件、2481萬美元,衰退37%與44%。
損益方面,今年第1季壽險業OIU獲利359.5萬美元,去年同期虧損36.6萬美元。保險局副局長王麗惠表示,去年第1季虧損是因新契約保單銷售較多,需先提列較多後續支付的預備準備金。
6月國泰人壽與富邦人壽兩大壽險龍頭再度降調降宣告利率,新台幣利變壽險主力保單最低降到2.5%,7月亦可能會有另一波降息,亦可能再影響之後各月的新契約保費收入,不過壽險業者亦分析,金管會要求保單要訂定保障門檻,降低儲蓄險的成本,亦不排除會出現停售效應,可以預估今年應不會出現「保費懸崖」。
5月前六大壽險公司新契約保費,富邦人壽以186億元,拿下單月第一,與4月及去年5月的業績都相差不多,都在180億元以上,累計前五月新契約保費,富邦人壽也率先突破千億元,以1,013億元拿下前五月新契約保費冠軍,主要是富邦人壽首季有新台幣高宣告利變壽險停售,為業績打底。
國泰人壽5月新契約保費153億元,排名單月第二,同樣也是跟去年5月、今年4月相差不多,累計前五月是907億元,排名業界第二,但比去年同期衰退12%左右,主要是投資型保單銷售減少,且在競爭新台幣利變型保單上著力較少。
5月如中國人壽有近104億元的新契約保費、新光人壽亦有101億元,南山人壽則是108億元,但南山人壽4月新契約保費是221億元,5月等於是「腰斬」,另一家變化較大的即是台灣人壽,5月新契約保費約37億元,與之前每月百億元的業績量相差極大,但之前台壽表示會減少儲蓄型保單銷售,去年就停售大部分新台幣躉繳利變保單。
在南山、中壽及台壽新契約保費都比4月減少的情況下,前六大壽險公司5月新契約保費市占率約69%,而無論是去年5月或今年4月,前六大市占率都還近75%。
有錢就是愛一次繳清。為了檢視壽險公司分期繳保單占率,保險局設計「等價保費」,即躉繳保費只算10%、2年繳算20%,要6年繳以上才能算100%,結果今年前四月壽險業新契約保費5,096億元,等價保費僅1,360億元,占率約26.7%,代表大部分保費還是躉繳、2∼4年繳費。
從2010年開始計算等價保費占新契約保費占比,最高是2016年有44.48%,但當年是因為投資型保單銷量不佳,減少了一部分躉繳保費的來源,而從2017年開始等價保費占新契約保費的占比就不到三成,2018年更降為25%,是歷年最低,今年前四月已回升到26.7%,而主要壽險公司也已表示,要力推分期繳保單,增加保單利潤率。
22家壽險公司中,只有一家壽險業新契約保費跟等價保單是100%相等,即中華郵政壽險部因為只賣繳費6年期以上的保單,因此每一塊錢保費都是100%計入等價保費;另外如康健人壽及友邦人壽,等價保費占新契約保費都在九成以上。
前六大壽險公司的等價保費占率都在5成以下,今年前4月以國泰人壽等價保費占新契約保費46.7%為最高,南山人壽與中國人壽則不到20%,富邦人壽、新光人壽與台灣人壽則約在21∼26%之間,只要是來自銀行通路的保費,多半是躉繳、二年繳費等,會拉低等價保費占比;另外即是富邦人壽、新光人壽與中國人壽今年初有新台幣高宣告利率保單的停售效應,躉繳保費占率一下子被拉高。
等價保費占新契約保費最低的是法國巴黎人壽,因為主要行銷投資型保單,且多為類全委、目標到期債券基金等,一次躉繳保費居多,因此等價保費占新契約保費僅10.01%。
因為有大量匯兌利益,因此國壽5月增提逾89億元的外匯準備金,帳上餘額達294億元,無論是單月提存或餘額都是壽險業第一名;富邦人壽5月也大量增提近46億元的外匯準備,餘額來到146億元,二者都是壽業界5月第二高;南山人壽則是增提40億元,餘額達122億元。另外如新壽增提43億元,餘額119億元;中壽也增提17.5億元,餘額61.7億元;台壽增提19億元,餘額也已達41億元。
合計六大壽險公司5月底外匯準備金餘額就已近784億元,創此制度以來的新高,若壽險業大家避險策略大同小異,則5月底整體壽險業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可能突破千億元,無論是單月提存數或餘額都創下歷史新高,也代表壽險業在因應匯兌風險上,已經相對有一定本錢。
國壽5月稅後大賺86.1億元,前五月累計獲利171.8億元,拿下前五月獲利王;富邦人壽5月稅後獲利43.3億元,以800萬元的些微差距,險勝南山人壽,拿下5月單月獲利亞軍,累計前五月稅後獲利93億元,則排名第三。
南山人壽5月單月稅後獲利43.2億元,累計前5月稅後獲利161.7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89%,拿下壽險業前五月獲利亞軍,與國壽僅相差10億元。
中國人壽10日公告5月單月稅後獲利22.3億元,是去年5月的四倍以上,也是中壽近十個月來的單月獲利新高,累計前五月稅後獲利快速增加到60.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8.9%,是前六大壽險公司中獲利成長幅度第二大的公司。
5月因為新台幣貶值助攻,加上壽險公司趁機實現部分股債利益,六大壽險公司前五月稅後獲利已達604億元,但仍比去年同期衰退約15%,主要還是首季沒有像去年大量實現股票利得,但第二季之後,壽險公司實現股債利得的速度加快,主要擔心市場會劇烈波動,豬羊變色,因此趕快落袋為安。
野村2025目標到期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剛獲核准,將與永豐銀行及南山人壽共同合作,由投資型保單連結這檔基金,協助投資人對抗高波動市場環境。
野村投信表示,現階段市場仍有諸多不確定因素,中美間的貿易角力恐難在短時間內落幕,高波動已經是市場常態,投資人希望收益與風險兼顧的需求,帶動目標到期債券基金崛起。全球主要央行政策轉向鴿派,進一步提升債券投資價值,新興市場債券具有殖利率較高且評價面具吸引力等優勢,最適合當前投資環境。
理柏(Lipper)統計,從2016年中目標到期債券基金推出至今年3月底,台灣整體市場規模已逾新台幣2,100億元,迅速成長54倍,顯示在低利率的市場環境下,目標到期債券基金的特色受到投資人青睞。
在投資策略方面,野村2025目標到期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採取SEED播種投資法。S是指選擇正確的策略(Strategy),即持有債券至到期,只要投資的債券沒有違約,除了債券票息滾入淨值持續累積,債券到期時也會以面額償還給投資人,波動度也可因持有至到期的方式而大幅降低。
兩個E分別是新興亞洲(Emerging Asia)及企業債(Enterprise Bonds)。在新興債市中,新興亞洲債市的經濟表現較穩健,成長潛力大。此外,亞洲債券有更高比例屬於投資級債券,在不犧牲收益率的情況下,投資者可享有較高信評的保護。新興企業債具有高評等優勢,能全面掌握新興市場成長契機。
D則是在地投資團隊(Domestic Team),野村投信投資團隊據點在台灣,債券投資團隊共有七位債券專家,平均投資年資14年,團隊操盤迄今,所管理的目標到期債券投資組合無債券違約紀錄。
六大壽險公布獲利,其中國壽前五月稅後純益171.8億元、每股純益2.94元,雙雙居冠。國壽5月單月大賺逾86億元,一舉超前,取代一直保持單月冠軍的南山人壽,不過南山人壽前五月稅後純益161.76億元,還是排名第二;中壽前五月EPS1.51元,拿下每股盈餘亞軍。
南山人壽與中壽昨(10)日公布5月自結獲利數字,受惠匯兌利益,二家壽險公司5月創下今年來單月獲利次高與新高的亮眼成績;南山人壽5月單月稅後純益43.2億元,僅次於3月44.45億元創今年第二高,而中壽單月稅後純益22.3億元,則創下今年新高紀錄。
南山人壽表示,5月獲利動能主要來自穩定的經常性收入,以及掌握市場波動、實現資本利得,再加上5月美元升值有利增加匯兌收益,使得獲利約達43.2億。累計前五月月自結獲利則約161.8億,較去年同期成長約89%,每股EPS1.44元。
南山人壽合併新契約保費約113億元,總保費347億元,貢獻業績動能的是意外險、健康險,主要是以高齡及保障商品為主,傳統型期繳商品及投資型保單亦持續有穩定銷售量。
中國人壽昨日公布5月自結獲利,5月單月稅後盈餘22.3億元,創下今年單月獲利新高;中壽表示是因經常性收益持續穩定增加、避險成本降低及股票實現獲利,加上單月新台幣匯率貶值2.24%, 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達60.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9%,每股稅後盈餘為1.51元,新契約保費收入新台幣720億元,總保費收入1,263億元。其中,商品策略續朝高價值型商品推動,新契約期繳保費成長率超過90%。
南山人壽日前被金管會開罰660萬元,其中缺失之一就是重大偶發事件通報機制未臻完備。
金管會官員表示,經過此事件,金管會全面檢討現行「保險業通報重大偶發事件的範圍與適用對象」,並比照銀行作法,增訂「保險業通報重大偶發事件的案件類別」,透過各種案件類別,供保險業參考,以免業者認為並非重大偶發、該通報而未通報。
在案件類別方面,金管會也特別在「內部控制不良的舞弊案或作業發生重大缺失情事」的九種案件類別中,明列出「投資人員有在社群網站或社交軟體等工具上討論公司股票投資情形」,以後只要有這種狀況,公司就必須向金管會通報。
至於「保險業通報重大偶發事件的範圍與適用對象」的修正,則有三大重點,包括第一,原規定,業務方面(如重大理賠案件、假保單、挪用保費等)或財務方面(如資金運用),「有重大財務損失」,就要通報。
改為「有重大缺失」或重大財務損失,就要通報,換言之,除了重大財務損失,只有要重大缺失,也要通報。
第二,原規定,發生資通安全事件,「且其結果造成客戶權益受損或影響健全營運」,要通報,新規定把後面刪除,換言之,以後只要有資安事件,不論有無客戶受損,都要通報。
第三,原規定,大量解約、保單貸款「有資金流動性不足之虞者」或情事,必須通報,新規定將後面「有資金流動性不足之虞者」刪除,換言之,以後只要有大量解約或保單貸款情事,就要通報。
金管會上月底才重罰南山人壽660萬元,主要是2018年5月有人向南山人壽高層檢舉,指其台股投資經理人有建Line群組、報明牌,討論南山人壽投資的個股,但當時南山人壽高層並沒有將此事當成重大偶發事件通報,一直到當年7月被媒體爆出,才通報保險局,並表明已要求該經理人自行辭職。
保險局表示,當時南山人壽依據的理由是該名台股投資經理人,並未造成公司財務損失,因此並未視為重大偶發事件,也未經其重大偶發緊急應變小組討論,保險局認為南山人壽重大偶發通報判斷機制存有系統性重大缺失。
這次保險局修正重大偶發事件通報辦法,增加財務、業務有「重大缺失」的事件,要馬上通報保險局;第二是刪除大量解約、保單貸款「有資金流動性不足之虞者」,即只要有大量解約或大量保單貸款,就要通報,不能等到資金流動性不足才通報;第三是刪除發生資通安全事件,「且其結果造成客戶權益受損或影響健全營運」,即只要發生資安事件,要立即通報,也就是大量減少公司判斷或不明確部分。
南山台股經理人出包事件,今年初已讓保險局核訂保險業資產管理自律規範,比照投信操盤人強化防範利益衝突,即增加關係人持股申報範圍等。
近十年來,金管會為了強化監理新南山人壽及解決相關爭議,新增不少南山條款,如最早的壽險業新股東必須承諾持股十年及增資能力等,後來只要有壽險公司經營權移轉,都是適用此審查規定。
之後又有國際板加計國外投資不得逾65.25%、業務員登錄另一家產險公司不需取得原登錄壽險公司同意,及近期的債券ETF規定投資人分散原則等,都是市場俗稱的南山條款之一。
國泰人壽表示,已與全台29家區域指標醫院合作,國壽醫療險保戶只要申請開通資格後,若住院、開刀等醫療費用,不用再申請理賠,由國壽與合作醫院直接「對接」付費,目前每月有逾400位以上保戶使用此功能,八成以上都免再付任何住院費。
國壽是國內第一家開辦理賠金抵繳住院醫療費用的壽險公司,即只要國壽醫療險保戶開通此服務後,入住與國壽已合作的醫院,只要向醫院表明是國壽醫療險保戶,並填寫個資同意書,即可由醫院在保戶要出院時,直接向國壽結算醫療費用。
2018年1月開辦至今,已有逾5千位保戶使用過此功能,有八成以上都免再繳費,剩下兩成則是「保障不足」或自費部分過高。
醫療險其實是目前壽險業每年理賠件數最多的險種,估計一年有300∼400萬件的理賠申請案,且因為要檢視醫院紙本證明等,耗費各壽險公司大量的理賠人力,現在各壽險公司開始運用區塊鏈技術,提升理賠效率,讓保戶不必出院後還要去申請保險金。
國壽表示,醫療險保戶已有140萬人開通此服務,亦是人數最多者,每月平均逾400人使用,高於其他壽險公司每月10∼50人的數量;且其日額理賠已可以系統自行試算出理賠金額,也比其他公司仍需人工計算,進度更快。
國壽理賠部協理顏進雄表示,隨著科技進步,也希望能提升理賠的效率及品質,因此運用區塊鏈技術與區域醫院對接,過去保戶出院後再以醫院診斷或住院證明,臨櫃申請理賠,雖然最快30分鐘內即可取得理賠金,現在只要開通抵繳服務,保戶只要保額足夠,就不需要再自備現金繳住院費用,抵繳後多出的理賠金在出院隔日也會自動匯入保戶帳戶,使用過的保戶滿意度達93%。
半年內接連被金管會開罰,南山人壽含淚支付1,680萬元罰鍰。金管會30日再度對南山人壽發出新罰單,總計660萬元罰鍰及五項糾正,並解除葉姓經理人的職務。這起事件起因於去年一宗爆料案,南山人壽被發現未有效防範股權投資人員利益衝突,以及重大偶發通報機制存在疏失。
根據保險局的調查,南山人壽在2018年5月底就收到民眾檢舉,指證證券投資部門葉姓經理人成立Line通訊群組推薦個股,並稱是南山人壽的投資部位。然而,南山人壽並未按照緊急應變團隊機制的決策小組進行處理、評估及判斷,直到去年7月媒體報導後才向金管會通報。
當時南山人壽高層僅將此案交由內部稽核部門查核,並認定只是個案,不屬於重大偶發事件,也未造成公司實質損害。公司並未處置葉姓經理人,僅要求其自行離職。但事實上,葉姓經理人除在群組上推薦個股外,還以配偶名義進行股票當沖,與其操作的股票吻合。
保險局認定南山人壽對股權投資人員利益衝突防範機制未完備,罰款480萬元;重大偶發事件通報機制存在系統性重大缺失,罰款180萬元。此外,公司還因個人股權投資交易申報期間過長、未訂個別投資經理人授權額度上限等問題,被要求進行五項糾正,並解除葉姓經理人職務,未來五年內不得再出任金融業職務。
從2月份開始,南山人壽已經接連收到金管會的五張罰單,總計1,680萬元罰款,21項糾正,撤職一位經理人,並有總經理及副總經理被停職。目前,公司還因資訊系統問題被金管會留校觀察,可謂今年上半年金融業的「最慘」。
南山人壽30日表示,對於前員工葉姓經理人的炒股疑義已查明案情,保戶權益未受影響。對於葉經理人的不當行為,南山已主動移送檢調偵辦,並向其求償商譽損失,目前案件正由司法機關審理中。
南山人壽強調,公司對經理人辦理投資業務設有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並已落實執行,以防止利益衝突。對於金管會裁罰的缺失事項,公司已進行檢討並改善,以防止日後發生類似問題。
【台灣新聞】南山人壽再遭金管會重罰,葉姓經理涉嫌炒股引波瀾
近期,南山人壽再次成為焦點,因為公司一名葉姓經理人涉嫌利用LINE群組進行炒股活動,導致金管會昨日(30日)依法對南山人壽開出660萬元的罰鍰,並要求公司進行五項糾正措施,同時解除該經理人職務。自今年以來,金管會對南山人壽的總罰金已達1,680萬元,並發出21項糾正令。
南山人壽在晚間發表聲明,強調已經查明案情事實,保戶的權益並未受到影響。對於葉姓經理人的個人不當行為,公司已主動將其移送檢調機構進行偵辦,並向其追討商譽損失,目前案件正由司法機關進行審理。
根據金管會的調查,葉姓經理人去年涉嫌透過LINE群組進行股票交易,其配偶的股票買賣行為與葉姓經理人操作股票的時間點高度重疊,存在明顯的利益衝突。保險局指出,南山人壽在內部人員利益衝突防範機制以及重大偶發事件通報等方面存在違規行為,對公司健全經營造成影響。
保險局副局長王麗惠透露,南山人壽的違規行為包括:一是內部人員利益衝突防範機制不完善,雖有相關規範,但缺乏查核、監督制度,處以480萬元罰款;二是重大偶發事件通報機制存在缺失,對去年5月底的檢舉未及時處理,直至媒體報導才通報,這部分處以180萬元罰款;三是其他缺失,如個人股權投資交易申報周期過長、未確實查核自然人憑證開戶及交易資料等。
值得注意的是,葉姓經理人去年5月已離職,但昨日被金管會解職後,將在五年內不得擔任保險業負責人。王麗惠表示,金管會將繼續嚴格監督保險業的運營,確保保戶的權益不受損害。
南山人壽晚間表示,已查明案情事實,保戶權益並未受到影響,就葉姓經理個人不當行為,公司已主動移送檢調偵辦,並向其求償商譽損失,目前正由司法機關審理中。
葉姓經理人去年涉嫌透過LINE群組炒股,依金管會掌握資訊,葉姓經理人配偶買賣股票,且跟葉姓經理人操作股票吻合,有利益衝突問題。
保險局昨天表示,南山壽內部人員利益衝突防範機制,及重大偶發事件通報等事項,違反保險法令,有礙健全經營之虞,依法罰鍰660萬元,並解除經理人職務。葉姓經理人去年5月已離職,昨天被金管會解職後,五年內不能擔任保險業負責人。
保險局副局長王麗惠說,南山違規事項包括第一,內部人員利益衝突防範機制未完備,公司雖就員工訂有保密責任、避免利益衝突規範,及國內股權人員利益衝突防範機制,但卻未訂定相關查核、監督制度,致作業流於形式,這部分處480萬元。
第二,重大偶發事件通報機制有缺失,去年5月底南山接獲民眾檢舉證券投資部葉姓投資經理人,成立通訊群組時,未由緊急應變團隊機制的小組處理及判斷是否屬重大偶發事件,以致媒體擬在去年7月中旬報導該案時,南山壽認為屬「媒體報導足以影響保險業信譽」,才依規定向金管會通報重大偶發事件,公司重大偶發通報判斷機制有系統性重大缺失。
第三,其他缺失如,個人股權投資交易申報周期過長、查核自然人憑證開戶及交易資料未能確實、未訂定個別投資經理人股權投資的授權額度上限、未明確訂定總公司緊急應變團隊決策小組會議議事規範等。
保險局表示,南山人壽高層在2018年5月底就接獲民眾檢舉其證券 投資部門葉姓經理人,成立Line通訊群組推薦個股,並稱是南山人壽 的投資部位,南山卻沒有經過其緊急應變團隊機制的決策小組處理、 評估及判斷是否屬重大偶發事件,以致於到去年7月媒體爆發新聞, 才向金管會通報。
當時南山人壽高層只將此爆料案交給內部稽核部門查核,認定只是 個案,並不屬重大偶發事件,且並未造成公司實質上損害,並沒有處 置葉姓經理人,只要求該葉姓經理人自行離職。
但其實葉姓經理人除在群組上大談公司投資組合、推薦個股,還以 配偶名義進行股票當沖,當沖的標的與葉姓經理人操作的股票吻合。
保險局認定南山人壽對國內股權投資人員利益衝突防範機制未完備 ,這部分罰480萬元;重大偶發事件通機制有系統性重大缺失,被罰 180萬元,另外在個人股權投資交易申報期間過長、未訂個別投資經 理人授權額度上限等,共有五項糾正,且解除葉姓經理人職務,此人 未來五年內都不得再出任金融業職務。
南山人壽從2月開始接到金管會罰單,包括自行更改收費方式、電 子商務及相關內控等問題,上半年共接到五張罰單,罰款金額共1,6 80萬元,21個糾正,撤職一位經理人,並有一位總經理、二位副總被 停職,目前還因資訊系統在6月底前被金管會留校觀察中,堪稱今年 上半年金融業「最慘」。
南山人壽30日表示,前員工葉姓經理人涉嫌炒股疑義,已查明案情 ,保戶權益並未受影響,但就其不當行為,南山已主動移送檢調偵辦 ,並向葉員求償商譽損失,目前正由司法機關審理中。
南山強調,其對於經理人辦理投資業務,設有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 ,並且落實執行,以防範利益衝突。
對金管會裁罰的缺失事項,已檢討改善,防範日後發生類似問題。
台灣南山人壽在近期舉辦的公司治理評鑑中,表現亮眼,榮獲上市組排名前5%及金融保險類上市櫃公司排名前10%的殊榮。這次評鑑結果,充分顯示南山人壽在公司治理領域的深耕成果,以及對股東權益的維護、董事會結構的強化、資訊透明度的提升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的落實等方面所取得的顯著成效。
自2015年起,南山人壽採用候選人提名制度選舉全體董事,確保董事席次中至少有1/3的性別董事,並積極與股東溝通,定期召開法人說明會,參與海外投資論壇和非交易路演,以提升股東關係。自2016年起,公司每年進行董事會績效評估,並將結果公佈於公司網站,同時建立內外檢舉制度,強化誠信透明的企業文化。
南山人壽自2011年設立企業社會責任委員會,長期投入公司治理、環境永續、客戶關懷、員工照護及社會公益等方面的工作。公司積極透過核心業務解決環境與社會問題,並在普惠金融方面取得顯著成就,中小企業放款市占率連續九年位居國銀之首。此外,南山人壽也將性別平等意識與核心業務結合,助力女性創業及貸款,2018年女性個人消費性貸款獲貸比率達四成以上,信用卡獲貸比率則高達55.4%。
南山人壽的優秀表現,不僅讓公司連續四年入選台灣公司治理100指數成分股,還連續三年入選道瓊永續性指數(DJSI)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並在2018年入選DJSI世界指數成分股及RobecoSAM世界企業永續年鑑銀級,成為全球銀行業總排名前五名的台灣銀行業者之一。
未來,南山人壽將持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貫徹「綠色金融」經營理念,強化企業社會責任與核心職能的結合,以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為社會帶來更多正面影響。
南山人壽近年來在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上,可說是台灣保險業的佼佼者。它推出的「南山慈善基金-醫療關懷計畫」,不僅獲得了第九屆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2019 Asia Responsible Entrepreneurship Awards,2019 AREA)的肯定,更在亞洲企業中脫穎而出,榮獲「健康衛生推廣獎」殊榮。這個計畫結合了保險本業與全台合作醫院的力量,提供社區醫療關懷服務,並舉辦了台灣首個專為醫務社工設立的獎項,展現了南山人壽對社會貢獻的堅定承諾。 這個計畫的成效不僅止於獎項的肯定,南山人壽還透過導入社會投資報酬率(SROI),以數據量化社會價值,每投入新臺幣1元,就能創造約4.54元的社会價值,這種創新的做法,讓南山人壽成為企業社會責任(CSR)的典範。 不僅如此,南山人壽的表現也獲得了國際專業財經媒體的認可。它不僅獲選為「2019年台灣最佳壽險公司」,更連續六年獲此殊榮,成為唯一連六年獲此殊榮的台灣壽險公司。此外,自2015年起,南山人壽還連續三年獲頒「台灣最佳壽險品牌」,並在2018年與南山產物共同獲頒「2019台灣最佳保險品牌」,這些榮譽都證明了南山人壽在業界中的領先地位。 未來,南山人壽將繼續秉持「公益服務業」的精神,透過創新商品和服務,深入社區,傳遞保險的幸福感,並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為台灣社會創造更多幸福。
【金融新聞】近年來,全球金融市場波動不斷,中美貿戰影響下,台灣各金融機構紛紛加速募資,尋求穩固財務基礎。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今年來已核准包括壽險、銀行及電支電票業共12家總計751餘億元的募資計畫。其中,壽險業成為募資主力,中信金增資台灣人壽、國泰人壽發行無到期日累積次順位公司債,南山人壽、中國人壽、台灣人壽、新光人壽、國泰人壽等也陸續申請增資。然而,市場波動對股東認購意願及現增募資狀況產生影響,讓業界對未來發展感到關注。
南山人壽從保險本業出發,結合全台合作醫院,投入社區醫療關懷服務,並舉辦全台第一個專為醫務社工設立的「南山醫務社工獎」,及導入社會投資報酬率擴大社會影響力,成為企業界規模最大的醫療關懷計畫,打造健全的社區醫療照護網絡,守護台灣民眾健康。
「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由亞洲企業商會主辦,表揚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的亞洲企業,有永續諾貝爾獎之稱。南山人壽「南山慈善基金─醫療關懷計畫」勇奪「健康衛生推廣獎」殊榮,在16個亞洲國家、200多個企業中脫穎而出。
主辦單位表示,南山人壽在企業社會責任與公益回饋的決策上,致力於結合保險本業與專長,協助弱勢就醫、義工走入社區、透過導入社會投資報酬率(SocialReturnOnInvestment,簡稱SROI),以量化數據呈現社會價值,每投入新台幣1元,約可創造新台幣4.54元社會價值,積極發揮社會影響力,是實踐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簡稱CSR)的典範。
南山人壽憑藉優異的經營績效、及深耕保險產業半世紀的品牌價值,自2015年起連續三年獲「GlobalBrandsMagazine」頒發「台灣最佳壽險品牌(BestLifeInsuranceBrandTaiwan)」,2018年起更上層樓,攜手南山產物連續兩年獲頒「2019台灣最佳保險品牌(BestInsuranceBrandTaiwan)」。
南山人壽強調,將持續發揮「公益服務業」的精神,透過創新的商品,以及持續的服務與關懷,深入社區,傳遞保險幸福價值,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為台灣社會創造更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