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人壽(公)公司新聞
為了面子及省安定基金保費,7大壽險公司「拚了」!在保險局鼓勵及安定基金保費計分下,各壽險公司積極推動小額終老保單,目前國泰人壽已銷售近5萬張、保費逾6億元居第一名,富邦人壽、中國人壽、南山人壽也緊追在後,估計7大壽險公司力推下,小額終老保單5月底有機會突破10萬張,保費逾11億元。
每人一生只能「限購一次、最高保額30萬元」的小額終老保單,主打附加費用低、保費便宜、最高可84歲還可投保,各家壽險公司的業務人員目前以小額終老保單作為「敲門磚」或話題,與保戶互動,投保率快速攀升。
國壽是第一家推出小額終老保單,近期更祭出保戶投保小額終老保單可參加抽獎,可抽3萬元旅遊禮券、iPhone7、便利商店禮券,同時業務人員行銷小額終老保單的佣酬也不低,因此推出近4個月,平均每月銷售1萬多張小額終老保單,銷量居各公司第一名,且國壽也訂下目標,全年必須站穩小額終老保單第一名的位置。
富邦人壽則是第二家推出小額終老保單,並打出1%的轉帳優惠,推出2個多月以來,也已賣出2萬多張,銷量急起直追。
南山人壽則是5月8日才開賣其小額終老保單,每天以500張的速度追趕,到25日已銷售5,600多張,保費7,600萬元,其業務團隊希望5月底前能衝出1萬張的小額終老保單,超越先前開賣的幾家公司。
新光人壽也在本月24日開賣其小額終老保單,強調每個年齡的每萬元保額,都比其他家公司保費便宜至少1元,同時也祭出轉帳1%優惠,希望也能達到一定的銷售量;新壽的小額終老保單與其他家較不同的是,投保年齡從55歲以上起算,其他家壽險公司則是0歲就可投保。
市場上小額終老保單目前銷量第三名是中國人壽,3月下旬推出,目前也已要挑戰破萬張的銷售量,另外如台灣人壽及三商美邦人壽也都祭出轉帳1%的優惠,同樣也都有1,000∼2,000張左右的銷售量。
這張連保險局官員及壽險精算人員都投保的保單,目前銷售張數正以最大成長速度,挑戰推出近4個月就破10萬張的紀錄。
每人一生只能「限購一次、最高保額30萬元」的小額終老保單,主打附加費用低、保費便宜、最高可84歲還可投保,各家壽險公司的業務人員目前以小額終老保單作為「敲門磚」或話題,與保戶互動,投保率快速攀升。
國壽是第一家推出小額終老保單,近期更祭出保戶投保小額終老保單可參加抽獎,可抽3萬元旅遊禮券、iPhone7、便利商店禮券,同時業務人員行銷小額終老保單的佣酬也不低,因此推出近4個月,平均每月銷售1萬多張小額終老保單,銷量居各公司第一名,且國壽也訂下目標,全年必須站穩小額終老保單第一名的位置。
富邦人壽則是第二家推出小額終老保單,並打出1%的轉帳優惠,推出2個多月以來,也已賣出2萬多張,銷量急起直追。
南山人壽則是5月8日才開賣其小額終老保單,每天以500張的速度追趕,到25日已銷售5,600多張,保費7,600萬元,其業務團隊希望5月底前能衝出1萬張的小額終老保單,超越先前開賣的幾家公司。
新光人壽也在本月24日開賣其小額終老保單,強調每個年齡的每萬元保額,都比其他家公司保費便宜至少1元,同時也祭出轉帳1%優惠,希望也能達到一定的銷售量;新壽的小額終老保單與其他家較不同的是,投保年齡從55歲以上起算,其他家壽險公司則是0歲就可投保。
市場上小額終老保單目前銷量第三名是中國人壽,3月下旬推出,目前也已要挑戰破萬張的銷售量,另外如台灣人壽及三商美邦人壽也都祭出轉帳1%的優惠,同樣也都有1,000∼2,000張左右的銷售量。
這張連保險局官員及壽險精算人員都投保的保單,目前銷售張數正以最大成長速度,挑戰推出近4個月就破10萬張的紀錄。
為協助青年學子儲備未來職場競爭力,南山人壽積極推動產學交流,自2014年起在南台灣舉辦「南山盃保險個案比賽」,今年邁入第四屆,吸引台南、高雄與屏東14所學校、155名學生組成32隊參加。
南山人壽表示,透過此活動,不僅可讓學生跳脫學術思考模式,熟悉一般民眾生活與保險觀念相關的案例,進而縮短課程與實務間的落差,幫助學生提早接觸企業界,為未來求職預作準備。
南山人壽指出,「南山盃保險個案比賽」舉辦4年來,不僅引起學生的關注,更深獲師生好評與迴響。這活動不僅包含一般的保險理財規劃,更特別著重風險及危機的概念,透過理論與實務的結合,設計貼近現實案例的課程,讓同學體驗規劃保險時可能遇到的複雜情境,進而提升青年學子風險規劃策略的新思維。
藉由準備比賽的過程,學生可發掘自己的潛能與競爭力,同時提升軟實力與培養硬功夫,厚植未來進入社會工作根基。
今年「南山盃保險個案比賽」特別邀請美和科大財務金融系鍾亦筑教授、實踐大學財務金融系黃玉珂教授、長榮大學財務金融系陳賢名教授、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系唐俊華教授,以及高雄第一科大風險管理系賴麗華教授等5位專業師長來擔任評審。
經過激烈的初賽後共有6隊入圍決賽,最終由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系奪下優勝第一名,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系及國立高雄應用科大金融、國際企業系則分獲第二及第三名。前三名分別可獲得2萬元、1.5萬元及1萬元的獎助學金,得獎學生還可擔任南山人壽通訊處一日處經理,從中一探保險公司的實務經營面。
南山人壽為鼓勵校園菁英勇敢踏出創業的第一步,長期與全台大專院校進行產學合作,也在大專院校開設保險專業課程,讓青年學子建立完善風險規劃觀念。
南山人壽每年也會舉辦寒暑假金融營隊,今年暑期營隊6月底將在台北、桃竹苗、台中、台南及高雄展開,活中除傳授金融保險專業知識並採多元遊戲、體驗還有競賽等方式,南山人壽將持續透過這些活動與課程,激發學生的創意與熱情,並鼓勵及早儲備競爭力,育成未來就業力。
南山人壽表示,透過此活動,不僅可讓學生跳脫學術思考模式,熟悉一般民眾生活與保險觀念相關的案例,進而縮短課程與實務間的落差,幫助學生提早接觸企業界,為未來求職預作準備。
南山人壽指出,「南山盃保險個案比賽」舉辦4年來,不僅引起學生的關注,更深獲師生好評與迴響。這活動不僅包含一般的保險理財規劃,更特別著重風險及危機的概念,透過理論與實務的結合,設計貼近現實案例的課程,讓同學體驗規劃保險時可能遇到的複雜情境,進而提升青年學子風險規劃策略的新思維。
藉由準備比賽的過程,學生可發掘自己的潛能與競爭力,同時提升軟實力與培養硬功夫,厚植未來進入社會工作根基。
今年「南山盃保險個案比賽」特別邀請美和科大財務金融系鍾亦筑教授、實踐大學財務金融系黃玉珂教授、長榮大學財務金融系陳賢名教授、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系唐俊華教授,以及高雄第一科大風險管理系賴麗華教授等5位專業師長來擔任評審。
經過激烈的初賽後共有6隊入圍決賽,最終由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系奪下優勝第一名,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系及國立高雄應用科大金融、國際企業系則分獲第二及第三名。前三名分別可獲得2萬元、1.5萬元及1萬元的獎助學金,得獎學生還可擔任南山人壽通訊處一日處經理,從中一探保險公司的實務經營面。
南山人壽為鼓勵校園菁英勇敢踏出創業的第一步,長期與全台大專院校進行產學合作,也在大專院校開設保險專業課程,讓青年學子建立完善風險規劃觀念。
南山人壽每年也會舉辦寒暑假金融營隊,今年暑期營隊6月底將在台北、桃竹苗、台中、台南及高雄展開,活中除傳授金融保險專業知識並採多元遊戲、體驗還有競賽等方式,南山人壽將持續透過這些活動與課程,激發學生的創意與熱情,並鼓勵及早儲備競爭力,育成未來就業力。
今年以來新台幣大幅升值,各壽險公司的避險成本大幅飆漲。以國泰人壽來說,首季匯兌成本有1.5%;富邦人壽的避險成本也達到2%,侵蝕了壽險公司的海外獲利。
各家壽險公司的避險策略皆不同,國泰人壽認為,新台幣繼續升值幅度相當有限,今年的匯兌成本將控制在1%~1.5%之間;南山人壽則轉為積極銷售外幣保單,降低需要避險的資產,就今年前四月來看,南山的外幣保單已經占初年度保費(FYP)的三到四成,藉此降低匯兌損失以及匯兌成本。
三商美邦人壽投資長洪永聰表示,首季的避險成本為0.92%,年化以後,避險成本為1.81%。洪永聰表示,除非新台幣像第1季一樣一口氣升值6%,否則全年的避險成本可以控制在1%~1.5%。
三商壽首季海外資產傳統避險部位在86%,在各大壽險公司中,傳統避險的部位偏高,未來三商操作區間在31~30元之間,若新台幣升值破30元,顯示再升幅相當有限,便會降低傳統避險部位;但若新台幣回貶為31元,匯兌的風險就會增溫,此時就會再擴大傳統避險部位。
各家壽險公司的避險策略皆不同,國泰人壽認為,新台幣繼續升值幅度相當有限,今年的匯兌成本將控制在1%~1.5%之間;南山人壽則轉為積極銷售外幣保單,降低需要避險的資產,就今年前四月來看,南山的外幣保單已經占初年度保費(FYP)的三到四成,藉此降低匯兌損失以及匯兌成本。
三商美邦人壽投資長洪永聰表示,首季的避險成本為0.92%,年化以後,避險成本為1.81%。洪永聰表示,除非新台幣像第1季一樣一口氣升值6%,否則全年的避險成本可以控制在1%~1.5%。
三商壽首季海外資產傳統避險部位在86%,在各大壽險公司中,傳統避險的部位偏高,未來三商操作區間在31~30元之間,若新台幣升值破30元,顯示再升幅相當有限,便會降低傳統避險部位;但若新台幣回貶為31元,匯兌的風險就會增溫,此時就會再擴大傳統避險部位。
新台幣近來持續升值,根據統計,整體壽險公司的外匯準備金餘額水位4月底已經降至170億元,是壽險業有準備金以來最低水位,這引起金管會的注意,發函要求各壽險公司注意匯率風險。
新台幣昨(22)日盤中一度升破30元大關,儘管尾盤仍守住30元,仍是近2年9個月以來新高。金管會統計,壽險業外匯準備金繼續縮水,至4月底已經降至170億元,相較於去年底餘額441億元,等於降至不到四成的水位。
金管會在2011年3月允許壽險公司提存外匯價格準備金,成立之初有201億元,4月底降至170億元,反映壽險公司面臨的匯損災難,壽險公司的外匯準備金餘額已拉警報。
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表示,到3月底已有九家壽險公司外匯準備金觸及年初20%的警戒水位,即4月新台幣再升值也不能再動用準備金,即匯損將更大程度影響損益表。據了解,恐還會再新增一到兩家壽險公司無法動用外匯準備金。如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台灣人壽等首季都已收回逾七成的外匯準備金,許多公司都必須靠強化避險去降低匯損,無法再大量使用外匯準備金。
金管會也規範,一旦外匯準備金餘額如果降低至去年底的兩成,就不能再沖抵獲利,並且有匯兌利益就必須從利益的50%拉高為提存60%,整體來說最低水位就是88億元。
金管會也盯上各公司匯損情形,近期發函給各大公司要重視匯兌風險的問題,金管會官員表示,新台幣不再像過去一樣在一個區間波動,雖不一定會繼續再大幅升值,但沒有所謂「天線」或「防線」,朝2字頭也不意外,壽險業更要關注海外投資的風險。
在協助壽險業者方面,金管會比較傾向要求業者增提外匯價格準備金,例如匯兌利益時應該就要增加提存的額度,避免遇到風險準備金用罄而無法動用,但目前還要蒐集業者的意見。
新台幣昨(22)日盤中一度升破30元大關,儘管尾盤仍守住30元,仍是近2年9個月以來新高。金管會統計,壽險業外匯準備金繼續縮水,至4月底已經降至170億元,相較於去年底餘額441億元,等於降至不到四成的水位。
金管會在2011年3月允許壽險公司提存外匯價格準備金,成立之初有201億元,4月底降至170億元,反映壽險公司面臨的匯損災難,壽險公司的外匯準備金餘額已拉警報。
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表示,到3月底已有九家壽險公司外匯準備金觸及年初20%的警戒水位,即4月新台幣再升值也不能再動用準備金,即匯損將更大程度影響損益表。據了解,恐還會再新增一到兩家壽險公司無法動用外匯準備金。如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台灣人壽等首季都已收回逾七成的外匯準備金,許多公司都必須靠強化避險去降低匯損,無法再大量使用外匯準備金。
金管會也規範,一旦外匯準備金餘額如果降低至去年底的兩成,就不能再沖抵獲利,並且有匯兌利益就必須從利益的50%拉高為提存60%,整體來說最低水位就是88億元。
金管會也盯上各公司匯損情形,近期發函給各大公司要重視匯兌風險的問題,金管會官員表示,新台幣不再像過去一樣在一個區間波動,雖不一定會繼續再大幅升值,但沒有所謂「天線」或「防線」,朝2字頭也不意外,壽險業更要關注海外投資的風險。
在協助壽險業者方面,金管會比較傾向要求業者增提外匯價格準備金,例如匯兌利益時應該就要增加提存的額度,避免遇到風險準備金用罄而無法動用,但目前還要蒐集業者的意見。
日商地產龍頭,正前仆後繼「登台」。繼日本三井不動產集團(MitsuiFudosanRealty)揮軍台灣OUTLETMALL和飯店市場之後,日本地產龍頭三菱地所(MITSUBISHIESTATE)也正式插旗台灣。三菱地所昨(22)日宣布在台北成立「台灣代表人辦事處」,並正式展開五大開發案。
三菱地所插旗台灣的五大代表作,包括參與規劃設計台南紡織的「南紡購物中心」計劃、攜手潤泰創新合資的台北市南港車站大樓案、潤泰創新的新北市板橋江翠案、南山人壽的台北「南山廣場」、以及富邦人壽的台北市遼寧街飯店開發案,估計至少砸進百億,以擴大在台投資規模。
日商三菱地所在本周26日召開記者會,宣布上述在台重大投資案。
日商三菱地所昨天表示,為擴大在台業務,在台北市成立「台灣代表人辦事處」,並已在今年4月12日起正式開始駐地,首席代表為橋本哲史。
三菱地所表示,2013年已開始參與台北市由潤泰創新旗下旭展公司主導的「南港車站綜合開發等計劃」BOT案,該開發案中包括南港車站大樓BOT中的商業設施「CITYLINK南港店」、飯店「CourtyardbyMarriottTaipei」計劃,以及A級辦公室,其中三菱在旭展公司的持股達20%。
至於住宅的首件開發案,三菱地所2016年3月選在新北市的板橋江翠重劃區,也與潤泰創新簽約合作開發,預計2018年動工興建豪宅大樓,三菱持股為30%。
至於南山人壽的「南山廣場」則位於信義計畫區101大樓旁,預計2017年Q4完工開幕,三菱參與承包設計、物業管理。
另外,富邦人壽位於台北市遼寧街飯店開發案,包括飯店和商場,預計2019年下半年完工,三菱負責承包設計。至於「南紡購物中心」開發案,三菱地所參與的一期工程已在2015年完工開幕。
三菱表示,今後除了期待在經濟穩定成長中的台灣,繼續擴大在台灣投資之外,同時希望結合台灣企業共同擴展中國市場,因此成立「台灣代表人辦事處」,以作為事業發展據點。
三菱表示,今後也將持續發揮既有的業務經驗,並累積海外經驗,以發展新事業、並拓展國際市場。
近3年來,雖然台灣房市被政策控管到低迷不振,但日商大型知名地產集團,卻相繼登台大舉投資。根據調查,除三菱本周將正式宣布在台北成立分支機構之外,三井不動產集團也來勢洶洶,已密集開出「林口MITSUIOUTLETPARK」、簽下台中港OUTLET開發案、宏普建設忠孝東路三井花園飯店合作案、及台北南港「LaLaport購物中心」,總投資額逾新台幣百億,創下近10年來日企在台投資的最大手筆;另外,日本Morris森集團則攜手冠德建設,計畫打造中和住商混合的造鎮計畫。(相關新聞見A2)
三菱地所插旗台灣的五大代表作,包括參與規劃設計台南紡織的「南紡購物中心」計劃、攜手潤泰創新合資的台北市南港車站大樓案、潤泰創新的新北市板橋江翠案、南山人壽的台北「南山廣場」、以及富邦人壽的台北市遼寧街飯店開發案,估計至少砸進百億,以擴大在台投資規模。
日商三菱地所在本周26日召開記者會,宣布上述在台重大投資案。
日商三菱地所昨天表示,為擴大在台業務,在台北市成立「台灣代表人辦事處」,並已在今年4月12日起正式開始駐地,首席代表為橋本哲史。
三菱地所表示,2013年已開始參與台北市由潤泰創新旗下旭展公司主導的「南港車站綜合開發等計劃」BOT案,該開發案中包括南港車站大樓BOT中的商業設施「CITYLINK南港店」、飯店「CourtyardbyMarriottTaipei」計劃,以及A級辦公室,其中三菱在旭展公司的持股達20%。
至於住宅的首件開發案,三菱地所2016年3月選在新北市的板橋江翠重劃區,也與潤泰創新簽約合作開發,預計2018年動工興建豪宅大樓,三菱持股為30%。
至於南山人壽的「南山廣場」則位於信義計畫區101大樓旁,預計2017年Q4完工開幕,三菱參與承包設計、物業管理。
另外,富邦人壽位於台北市遼寧街飯店開發案,包括飯店和商場,預計2019年下半年完工,三菱負責承包設計。至於「南紡購物中心」開發案,三菱地所參與的一期工程已在2015年完工開幕。
三菱表示,今後除了期待在經濟穩定成長中的台灣,繼續擴大在台灣投資之外,同時希望結合台灣企業共同擴展中國市場,因此成立「台灣代表人辦事處」,以作為事業發展據點。
三菱表示,今後也將持續發揮既有的業務經驗,並累積海外經驗,以發展新事業、並拓展國際市場。
近3年來,雖然台灣房市被政策控管到低迷不振,但日商大型知名地產集團,卻相繼登台大舉投資。根據調查,除三菱本周將正式宣布在台北成立分支機構之外,三井不動產集團也來勢洶洶,已密集開出「林口MITSUIOUTLETPARK」、簽下台中港OUTLET開發案、宏普建設忠孝東路三井花園飯店合作案、及台北南港「LaLaport購物中心」,總投資額逾新台幣百億,創下近10年來日企在台投資的最大手筆;另外,日本Morris森集團則攜手冠德建設,計畫打造中和住商混合的造鎮計畫。(相關新聞見A2)
從去年初到今年5月,新台幣兌美元已升值破10%,壽險業承受極大匯損壓力,紛紛拉高海外投資避險比重,但人民幣投資部位因避險成本高,無法維持中長期避險,從去年初到昨(22)日,新台幣兌人民幣已升值16.7%,壽險業約新台幣4,000∼5,000億元的人民幣部位,形同匯損內傷。
壽險業者指出,人民幣去年兌美元貶值近7%,但新台幣則是兌美元升值近3%,一來一往等於新台幣兌人民幣升值10%,今年首季繼續此情況,再升5%,等於去年到今年首季新台幣兌人民幣升值了15%,壽險業持有的人民幣債券出現大量匯兌損失。
不少公司將人民幣債券擺在「持有到期」項下,中間無法出售,且人民幣避險成本高,各公司只能僅短期避險,光是今年首季人民幣匯損估計就有近百億元,若加上去年全年的人民幣匯損,應有新台幣200億元以上。
壽險業持有人民幣債券一部分是國內的寶島債,一部分則是以QFII身份直接投資大陸債券、亦或是繞道香港投資人民幣債,估計總金額應有新台幣4,000∼5,000億元,許多都要等債券到期才能脫手,許多投資的壽險公司苦不堪言,只能等到期逐步降低人民幣投資部位。
如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中國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台銀人壽等都有為數不少的人民幣債券部位,如新光人壽即在近期法說會上揭露其帳上還有608億元的人民幣債券部位,首季光人民幣匯損就有30億元,推估整體壽險業首季人民幣匯損部位應逾100億元,甚至更高。
業者指出,各家壽險公司中,僅國泰人壽一家有較大投資部位,運用Proxy避險(即一籃子貨幣替代避險),因人民幣匯率首季兌美元也有回升,因此國壽表示,其人民幣部位首季不但沒有匯損,反而還因避險有效,有匯兌利益。
也因為各家壽險公司投資部位、避險策略大不同,目前各家承受的匯兌損失也大不相同,壽險公會預計本周再凝聚各壽險公司對匯率暫行措施的建言,若有共識即會儘速交給金管會,以拯救上半年的資本適足率及獲利。
壽險業者指出,人民幣去年兌美元貶值近7%,但新台幣則是兌美元升值近3%,一來一往等於新台幣兌人民幣升值10%,今年首季繼續此情況,再升5%,等於去年到今年首季新台幣兌人民幣升值了15%,壽險業持有的人民幣債券出現大量匯兌損失。
不少公司將人民幣債券擺在「持有到期」項下,中間無法出售,且人民幣避險成本高,各公司只能僅短期避險,光是今年首季人民幣匯損估計就有近百億元,若加上去年全年的人民幣匯損,應有新台幣200億元以上。
壽險業持有人民幣債券一部分是國內的寶島債,一部分則是以QFII身份直接投資大陸債券、亦或是繞道香港投資人民幣債,估計總金額應有新台幣4,000∼5,000億元,許多都要等債券到期才能脫手,許多投資的壽險公司苦不堪言,只能等到期逐步降低人民幣投資部位。
如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中國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台銀人壽等都有為數不少的人民幣債券部位,如新光人壽即在近期法說會上揭露其帳上還有608億元的人民幣債券部位,首季光人民幣匯損就有30億元,推估整體壽險業首季人民幣匯損部位應逾100億元,甚至更高。
業者指出,各家壽險公司中,僅國泰人壽一家有較大投資部位,運用Proxy避險(即一籃子貨幣替代避險),因人民幣匯率首季兌美元也有回升,因此國壽表示,其人民幣部位首季不但沒有匯損,反而還因避險有效,有匯兌利益。
也因為各家壽險公司投資部位、避險策略大不同,目前各家承受的匯兌損失也大不相同,壽險公會預計本周再凝聚各壽險公司對匯率暫行措施的建言,若有共識即會儘速交給金管會,以拯救上半年的資本適足率及獲利。
保險局鼓勵壽險業者推出小額終老保單,即保額最高30萬元,保費約市面同款終身壽險的7折左右,附加費用最高只能收10%,用來提高國人保障、可作為身後事費用的基本款保單,預估到5月底應至少有7家壽險公司開辦。
國泰人壽最早開辦小額終老保單,之後富邦人壽、中國人壽、台灣人壽、南山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已陸續開辦,預估新光人壽月底前也會推出,各公司推動小額終老保單的成績,也會納入安定基金保費計算指標,即辦得好的公司可省一些安定基金保費,各家也都卯足勁推動。
因為具有政策性保單性質,小額終老保單是終身壽險,且最高84歲都能投保,保費相對一般終身壽險便宜,附加費用最高只能收10%,就連保險局官員、壽險公司精算人員也有不少人投保,投保件數算是傳統壽險中成長最快者。
微型保單限制經濟弱勢投保,但小額終老保單是全台民眾都可投保,但每人限購一張,最高保額30萬元,但為了避免道德風險,投保前3年若不幸身故或全殘,僅能領回已繳保費的1.025倍,第四年開始才始領保額,即最高30萬元。
4月底前只有4家壽險推出小額終老保單,即有逾5萬張投保、保費近6億元,5月南山人壽及三商美邦人壽也加入銷售陣營,富邦人壽、台灣人壽及三商美邦人壽都有提供轉帳1%的保費折扣,預估保單成長速度應會加速。
因為是配合政策,各家小額終老保單保障範圍、費率幾乎都相同,若以繳費20年期來看,20歲左右投保每年保費5,100∼6,000元,50歲則約1萬元左右,比起一般終身壽險保費便宜30%左右,但投保年齡與繳費年期加起來大多不能超過90,因此越高齡者投保,繳費年期越短,如84歲保戶只能選擇6年期繳費方式,每年繳的保費也就越高。
但為了保費不能太貴,愈高齡者保單附加費用率愈低,同時以國人平均餘命來看,若60歲之後投保,有些未必會繳到20年保費,因此壽險公司也承受一定的風險,有些公司恐會分散投保年齡層,以免風險過度集中。
國泰人壽最早開辦小額終老保單,之後富邦人壽、中國人壽、台灣人壽、南山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已陸續開辦,預估新光人壽月底前也會推出,各公司推動小額終老保單的成績,也會納入安定基金保費計算指標,即辦得好的公司可省一些安定基金保費,各家也都卯足勁推動。
因為具有政策性保單性質,小額終老保單是終身壽險,且最高84歲都能投保,保費相對一般終身壽險便宜,附加費用最高只能收10%,就連保險局官員、壽險公司精算人員也有不少人投保,投保件數算是傳統壽險中成長最快者。
微型保單限制經濟弱勢投保,但小額終老保單是全台民眾都可投保,但每人限購一張,最高保額30萬元,但為了避免道德風險,投保前3年若不幸身故或全殘,僅能領回已繳保費的1.025倍,第四年開始才始領保額,即最高30萬元。
4月底前只有4家壽險推出小額終老保單,即有逾5萬張投保、保費近6億元,5月南山人壽及三商美邦人壽也加入銷售陣營,富邦人壽、台灣人壽及三商美邦人壽都有提供轉帳1%的保費折扣,預估保單成長速度應會加速。
因為是配合政策,各家小額終老保單保障範圍、費率幾乎都相同,若以繳費20年期來看,20歲左右投保每年保費5,100∼6,000元,50歲則約1萬元左右,比起一般終身壽險保費便宜30%左右,但投保年齡與繳費年期加起來大多不能超過90,因此越高齡者投保,繳費年期越短,如84歲保戶只能選擇6年期繳費方式,每年繳的保費也就越高。
但為了保費不能太貴,愈高齡者保單附加費用率愈低,同時以國人平均餘命來看,若60歲之後投保,有些未必會繳到20年保費,因此壽險公司也承受一定的風險,有些公司恐會分散投保年齡層,以免風險過度集中。
上市櫃公司去年獲利情況佳、台股大盤指數也多次測試萬點,壽險公司皆表示,今年的股息收入將優於去年,國泰、富邦、新光、南山與中壽等五大壽險,今年國內外股息收入合計上看620億~630億元。
去年各上市櫃公司的獲利持續增長,而國際股市也持續攀高,使得壽險公司今年持續喜迎股息收入的旺季,期望可以反轉今年的獲利表現。
根據保發中心統計,整體壽險公司第1季投資台股的餘額為1兆3,337億元,比起去年底投資餘額1兆2,307億元,投資餘額增加了1,000億元,占可運用資金比重也從去年底6.13%增加至6.54%。
就各大壽險公司來看,國壽投資國內外股票已經達14%,投資台股餘額已4,020億元。根據國壽估計,今年的股息不會比去年差,應該還會維持增加,也期待股市可以維持多頭的氣勢。
外界認為,富邦人壽首季實現部分股票獲利,恐會衝擊富邦人壽的股息收入。但富壽指出,今年首季的國內外股市是持續增加的情況,以國內股市來說,至3月底投資國內股票餘額2,935億元,占可運用資金的9.4%,相較於去年底的8.7%明顯增長,國外股票投資餘額1,916億元,也較去年底增加。
目前富邦的投資策略是要維持穩定的經常性收入,今年的股息收入也將超越去年,可望逾150億元以上。
南山人壽今年股票股息收入力拚百億元之上;新光人壽國內現金股利收入就達90億元,較2016年增加30億元,估計今年股息收入有破百億實力;中壽的股息收入也有45億元,年增率也超過一成。
法人表示,2016年上市櫃公司稅後純益約1.88兆元,創歷史新高,顯示上市櫃公司仍有分配盈餘給股東的能力,而壽險公司又是高股息票的大股東,相信今年壽險公司股息收入將相當可觀。
去年各上市櫃公司的獲利持續增長,而國際股市也持續攀高,使得壽險公司今年持續喜迎股息收入的旺季,期望可以反轉今年的獲利表現。
根據保發中心統計,整體壽險公司第1季投資台股的餘額為1兆3,337億元,比起去年底投資餘額1兆2,307億元,投資餘額增加了1,000億元,占可運用資金比重也從去年底6.13%增加至6.54%。
就各大壽險公司來看,國壽投資國內外股票已經達14%,投資台股餘額已4,020億元。根據國壽估計,今年的股息不會比去年差,應該還會維持增加,也期待股市可以維持多頭的氣勢。
外界認為,富邦人壽首季實現部分股票獲利,恐會衝擊富邦人壽的股息收入。但富壽指出,今年首季的國內外股市是持續增加的情況,以國內股市來說,至3月底投資國內股票餘額2,935億元,占可運用資金的9.4%,相較於去年底的8.7%明顯增長,國外股票投資餘額1,916億元,也較去年底增加。
目前富邦的投資策略是要維持穩定的經常性收入,今年的股息收入也將超越去年,可望逾150億元以上。
南山人壽今年股票股息收入力拚百億元之上;新光人壽國內現金股利收入就達90億元,較2016年增加30億元,估計今年股息收入有破百億實力;中壽的股息收入也有45億元,年增率也超過一成。
法人表示,2016年上市櫃公司稅後純益約1.88兆元,創歷史新高,顯示上市櫃公司仍有分配盈餘給股東的能力,而壽險公司又是高股息票的大股東,相信今年壽險公司股息收入將相當可觀。
大型壽險業者表示,國內外股市已經來到高檔,權值股與龍頭股的股價偏高,不會是競逐的對象,未來將鎖定低貝他值、高配息的股票,如電信股等投資。
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等大型壽險公司的備供出售資產評價,都有回升的情況,主因股市貢獻不少。
以國壽來說,首季實現國內外股票金額就超過百億元,但其備供出售未實現利益仍有103億元,以股票的未實現利益貢獻最多;富邦人壽備供出售未實現損失約31億元,但是相較於去年底的64億元,有回溫的情況。
南山人壽的備供出售未實現損失仍有450億元,但相較於去年底的492億元,也回升約40多億元。新光人壽的未實現利益也回升了,備供出售未實現損失從原本的242億元,縮小為183億元。
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等大型壽險公司的備供出售資產評價,都有回升的情況,主因股市貢獻不少。
以國壽來說,首季實現國內外股票金額就超過百億元,但其備供出售未實現利益仍有103億元,以股票的未實現利益貢獻最多;富邦人壽備供出售未實現損失約31億元,但是相較於去年底的64億元,有回溫的情況。
南山人壽的備供出售未實現損失仍有450億元,但相較於去年底的492億元,也回升約40多億元。新光人壽的未實現利益也回升了,備供出售未實現損失從原本的242億元,縮小為183億元。
寶成工業(9904)昨(15)日經董事會通過106年第1季財報,今年第1季合併營收655.65億元、年減2.8%,因轉投資的潤成投控,首季認列南山人壽獲利年減10.73億元,加上提列匯損,稅後淨利為16.27億元、年減45.9%,EPS為0.55元,低於去年同期的1.02元。
今年前4月新台幣匯率強勢升值,造成壽險公司嚴重「內傷」,保險局已指示壽險公會聯合各壽險公司,儘速擬出降低匯率衝擊的暫行措施,包括資本適足率(RBC)以匯率均價31.7或32元計算;第二是在其他準備金項目借來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以降低損益表波動。
壽險公會已緊急請各公司試算三項方案,即RBC匯率部分以過去一年新台幣兌美元均價31.74元計;二是採取固定匯率32元計;三是海外投資未避險部位假設都無匯兌損失下的RBC,最快本周整理結果展開討論。
據悉壽險公會力求5月底前交出建議方案,保險局只要在6月底、7月初公布暫行措施,壽險公司半年報即可「得救」,否則擔心恐怕多家公司RBC不到200%或緊貼200%。
第二項降低衝擊方案,是增加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2016年1月底還有693億元的外匯準備金,到今年3月底僅剩下180億元,同時有9家壽險公司逼近年初20%警戒線,包括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台灣人壽等大型壽險公司到4月底都確定不能再收回外匯準備金沖抵匯兌損失,即代表當月匯損直接進入損益,全體壽險的外匯準備金估計4月底應剩下約170億元,創下新低水準。
2012年3月啟動的外匯準備金是從「重大事故」及「危險變動」二大準備金借來第一桶金,當時約230億元,隨著2014及2015年新台幣匯率回貶,壽險業快速累積外匯準備金,不僅還清當初借的200多億元,還多累積600多億元,到2016年底還有441億元。
壽險業表示,前4月新台幣急升約6.8%,是歷年最快、短期內最大幅度,讓各公司措手不及,外匯準備金迅速用掉270多億元外,還有多家公司已不能再動用;現在研議看能從哪些準備金處再借用一些資金額度,充作外匯準備金。
壽險公會已緊急請各公司試算三項方案,即RBC匯率部分以過去一年新台幣兌美元均價31.74元計;二是採取固定匯率32元計;三是海外投資未避險部位假設都無匯兌損失下的RBC,最快本周整理結果展開討論。
據悉壽險公會力求5月底前交出建議方案,保險局只要在6月底、7月初公布暫行措施,壽險公司半年報即可「得救」,否則擔心恐怕多家公司RBC不到200%或緊貼200%。
第二項降低衝擊方案,是增加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2016年1月底還有693億元的外匯準備金,到今年3月底僅剩下180億元,同時有9家壽險公司逼近年初20%警戒線,包括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台灣人壽等大型壽險公司到4月底都確定不能再收回外匯準備金沖抵匯兌損失,即代表當月匯損直接進入損益,全體壽險的外匯準備金估計4月底應剩下約170億元,創下新低水準。
2012年3月啟動的外匯準備金是從「重大事故」及「危險變動」二大準備金借來第一桶金,當時約230億元,隨著2014及2015年新台幣匯率回貶,壽險業快速累積外匯準備金,不僅還清當初借的200多億元,還多累積600多億元,到2016年底還有441億元。
壽險業表示,前4月新台幣急升約6.8%,是歷年最快、短期內最大幅度,讓各公司措手不及,外匯準備金迅速用掉270多億元外,還有多家公司已不能再動用;現在研議看能從哪些準備金處再借用一些資金額度,充作外匯準備金。
預期利率將攀高,並強化資本適足率,壽險業開始積極發債募資,去年第2季到今年5月約一年的時間,已募得及預訂募集金額逼近1,700億元,超越2008年金融海嘯的增資金額。
壽險業者強調,近二年資本市場及匯率變化之大,歷年罕見,加上目前是利率低點,預期美國及台灣將逐步升息,之後發債成本恐會拉高,各公司都趕在去年及今年發行無到期日累積或非累積次順位公司債,可計算為資本,強化RBC,若能維持250%以上,即可有更多投資項目及業務承作空間,同時也能因應未來市場回檔或劇烈變化。
今年壽險金控及壽險股最受法人關注的是各公司匯損情況及今年資本適足率,國壽去年發行無到期日非累積次順位公司債350億元,由國泰金控全數認購、利率3.6%;今年再發行無到期日累積次順位債,但是供外界投資人認購,同樣募到350億元、利率3.3%,等於半年國壽募了700億元,是成立54年多年最大的募資金額。
國壽強調,募資是因應未來市場變化,及趁利率低點,先搶資金強化資本適足率,近4個月新台幣兌美元升值,對國壽而言,仍在可承受範圍,並不是為了匯損而籌資。
富邦人壽去年發無到期日累積次債募285億元,今年則在董事會通過的350億元額度內,再募剩下65億元,去年募債利率是3.25%,今年第2季則是微升到3.3%,但富邦人壽也是這波搶下市場籌資金額第二大的壽險公司。
台灣人壽正申請發無到期日累積次順位公司債,仍待金管會等單位同意,預計募150億元,市場詢價利率約在3.4∼3.45%間。
南山人壽董事會本月11日通過發無到期日累積次順位公司債,要募集70億元,去年6月已發次順位債250億元,依現行規定這次70億元已算上限,估可增加RBC約7個百分點,加上承受朝陽人壽的行政寬容,爭取半年報能維持250%以上。
壽險業者強調,近二年資本市場及匯率變化之大,歷年罕見,加上目前是利率低點,預期美國及台灣將逐步升息,之後發債成本恐會拉高,各公司都趕在去年及今年發行無到期日累積或非累積次順位公司債,可計算為資本,強化RBC,若能維持250%以上,即可有更多投資項目及業務承作空間,同時也能因應未來市場回檔或劇烈變化。
今年壽險金控及壽險股最受法人關注的是各公司匯損情況及今年資本適足率,國壽去年發行無到期日非累積次順位公司債350億元,由國泰金控全數認購、利率3.6%;今年再發行無到期日累積次順位債,但是供外界投資人認購,同樣募到350億元、利率3.3%,等於半年國壽募了700億元,是成立54年多年最大的募資金額。
國壽強調,募資是因應未來市場變化,及趁利率低點,先搶資金強化資本適足率,近4個月新台幣兌美元升值,對國壽而言,仍在可承受範圍,並不是為了匯損而籌資。
富邦人壽去年發無到期日累積次債募285億元,今年則在董事會通過的350億元額度內,再募剩下65億元,去年募債利率是3.25%,今年第2季則是微升到3.3%,但富邦人壽也是這波搶下市場籌資金額第二大的壽險公司。
台灣人壽正申請發無到期日累積次順位公司債,仍待金管會等單位同意,預計募150億元,市場詢價利率約在3.4∼3.45%間。
南山人壽董事會本月11日通過發無到期日累積次順位公司債,要募集70億元,去年6月已發次順位債250億元,依現行規定這次70億元已算上限,估可增加RBC約7個百分點,加上承受朝陽人壽的行政寬容,爭取半年報能維持250%以上。
搶救業績大作戰,壽險業拚了。5月又有壽險公司「升息」,台灣人壽、三商美邦人壽、中國人壽、遠雄人壽等5月都有調高利變壽險宣告利率,幅度7到22個bp(1bp等於0.01百分點),美元利變壽險7年期滿內部報酬率已從3.15%拉高到3.25%。
「不調整不行,保單賣不動」,壽險業者私下表示,4月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全球人壽及中國人壽就調整部分利變保單的宣告利率,5月台壽、三商美邦人壽等就跟進,否則業績衰退太多,無法維持銷售通路及業務人員的生計,總公司天天都會接到業務人員的指責電話。
壽險公司表示,拉高宣告利率,尤其是新台幣部分,也代表給保戶的報酬率提高,壽險公司就必須在投資方面強化,投資要更積極一些,才有能力宣告較高的利率,但同時間也代表壽險公司承受的投資風險加大。
不過也有部分壽險公司直言是「新台幣逼的」,因為前4月新台幣匯率急升近7%,壽險公司要保住業績及降低匯率風險,就只好多賣外幣保單,其中又以美元利變保單賣相最佳,為了加大吸引力,這波調高宣告利率中,有不少都是美元利變保單。
壽險業者解釋,美元利變保單即保戶用美元繳交保費,期滿也是以美元給付保險金,這部分投資即不用進行匯率避險,且海外投資要滿足7年年化3.2%到3.25%的投報率,並非難事,因此各公司才紛紛決定調高美元保單宣告利率,加大保戶投保意願。
今年2月躉繳美元利變壽險7年期滿IRR(內部報酬率)最高3.18%,但大部分公司主力保單都是3.1∼3.15%,5月最高報率已拉高到3.25%,且大部分主力保單也都有3.21到3.24%,即至少都加碼10bp。
「不調整不行,保單賣不動」,壽險業者私下表示,4月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全球人壽及中國人壽就調整部分利變保單的宣告利率,5月台壽、三商美邦人壽等就跟進,否則業績衰退太多,無法維持銷售通路及業務人員的生計,總公司天天都會接到業務人員的指責電話。
壽險公司表示,拉高宣告利率,尤其是新台幣部分,也代表給保戶的報酬率提高,壽險公司就必須在投資方面強化,投資要更積極一些,才有能力宣告較高的利率,但同時間也代表壽險公司承受的投資風險加大。
不過也有部分壽險公司直言是「新台幣逼的」,因為前4月新台幣匯率急升近7%,壽險公司要保住業績及降低匯率風險,就只好多賣外幣保單,其中又以美元利變保單賣相最佳,為了加大吸引力,這波調高宣告利率中,有不少都是美元利變保單。
壽險業者解釋,美元利變保單即保戶用美元繳交保費,期滿也是以美元給付保險金,這部分投資即不用進行匯率避險,且海外投資要滿足7年年化3.2%到3.25%的投報率,並非難事,因此各公司才紛紛決定調高美元保單宣告利率,加大保戶投保意願。
今年2月躉繳美元利變壽險7年期滿IRR(內部報酬率)最高3.18%,但大部分公司主力保單都是3.1∼3.15%,5月最高報率已拉高到3.25%,且大部分主力保單也都有3.21到3.24%,即至少都加碼10bp。
前4月新台幣對美元強升逾6.8%,讓前6大壽險公司獲利也出現「兩樣情」。中國人壽10日公告4月單月稅後獲利6.2億元,在六大壽險公司中排名第二;同時間,南山人壽因對匯率及資本市場走勢有不同看法,4月單月虧損10.77億元。
同時六大壽險公司中,4月底已有3家公司觸及年初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的20%,即5月若新台幣繼續升值,則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及台灣人壽都不能再動用外匯準備金,來沖抵匯兌損失。
4月單月稅後獲利以國泰人壽的21.4億元為最高,主要是國壽趁機實現股票及債券資本利得,再加上用一籃子貨幣避險操作,某種程度減少NDF(無本金遠期外匯)的避險比重,第三則是銷售保單組成不同,國壽將初年度成本降低,前4月獲利72.7億元,繼續蟬聯壽險獲利王。
富邦人壽4月因為認列荷蘭投資損失,再加上已不能動用外匯準備金,但也有實現資本利得支撐下,4月單月獲利還有4.4億元,累計前4月稅後獲利56.97億元,仍是壽險業獲利第二高。
中壽前三月也是承受極大的匯兌壓力,但4月新台幣僅小幅升值,因此4月中壽單月賺6.2億元,累計前4月稅後獲利6.5億元;不過中壽先前累計較多的外匯準備金,即便已收回近38億元,仍舊還有約26億元,相對安全。
南山人壽今年首月就因新台幣大幅升值單月虧損20.4億元,3月扭轉情勢,累計獲利2.89億元,但4月仍不敵新台幣繼續升值,單月又出現虧損10.77億元,累計前4月虧損7.88億元。
南山人壽表示,目前再去加碼NDF避險未必划算,因此是加大外幣保單銷售,自然避險,同時南山對資本市場後市有不同期待,因此4月並沒有大量實現資本利得,因此匯兌造成的損失就較為明顯。
台壽4月稅後獲利也縮小為0.74億元,主要也是外匯準備金能動用金額極小,但台壽前4月累計獲利14.98億元,仍是排名六大壽險的第三名。
同時六大壽險公司中,4月底已有3家公司觸及年初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的20%,即5月若新台幣繼續升值,則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及台灣人壽都不能再動用外匯準備金,來沖抵匯兌損失。
4月單月稅後獲利以國泰人壽的21.4億元為最高,主要是國壽趁機實現股票及債券資本利得,再加上用一籃子貨幣避險操作,某種程度減少NDF(無本金遠期外匯)的避險比重,第三則是銷售保單組成不同,國壽將初年度成本降低,前4月獲利72.7億元,繼續蟬聯壽險獲利王。
富邦人壽4月因為認列荷蘭投資損失,再加上已不能動用外匯準備金,但也有實現資本利得支撐下,4月單月獲利還有4.4億元,累計前4月稅後獲利56.97億元,仍是壽險業獲利第二高。
中壽前三月也是承受極大的匯兌壓力,但4月新台幣僅小幅升值,因此4月中壽單月賺6.2億元,累計前4月稅後獲利6.5億元;不過中壽先前累計較多的外匯準備金,即便已收回近38億元,仍舊還有約26億元,相對安全。
南山人壽今年首月就因新台幣大幅升值單月虧損20.4億元,3月扭轉情勢,累計獲利2.89億元,但4月仍不敵新台幣繼續升值,單月又出現虧損10.77億元,累計前4月虧損7.88億元。
南山人壽表示,目前再去加碼NDF避險未必划算,因此是加大外幣保單銷售,自然避險,同時南山對資本市場後市有不同期待,因此4月並沒有大量實現資本利得,因此匯兌造成的損失就較為明顯。
台壽4月稅後獲利也縮小為0.74億元,主要也是外匯準備金能動用金額極小,但台壽前4月累計獲利14.98億元,仍是排名六大壽險的第三名。
壽險新契約保費懸崖終於出現了。據壽險業交換數據推估,4月單月壽險業新契約保費約840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近35%,壽險公司紛紛表示「保單難賣」、「賣不動」,5月都在想辦法,提高保單的吸引力,力求保住飯碗。
保險局去年調降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同時嚴禁保單出現費差損,政策效果4月終於顯現,壽險保單買氣驟減,創近4年同期的單月新低;壽險業者說,1月及2月有去年底保單停售效應延遲入帳或延續效果,3月國泰人壽及部分壽險公司的業務競賽,衝高新契約保費,4月買氣急凍,比3月急減近4成。
壽險業者分析,今年壽險保單預定利率比去年低,保單附加費用比去年高,等於同款保單,保費一定比去年貴至少1∼2成,去年底就出現停售效應,即保戶搶購保單,去年12月加上今年1月新契約保費共達2,574億元,「該買保單的錢大多投進來了」。
第二是美國啟動升息循環,保戶期待未來利率會上漲,保費會更便宜,因此出現觀望心態。壽險新契約保費從2010年即突破兆元,但2011年即是因為國內啟動升息循環,從定儲利率前一年的1%,到2011年拉高1.42%,當年度新契約保費僅有9951億元,比前一年衰退14.4%,即算小懸崖,今年情況與2011年有點類似。
4月新契約保費以南山人壽的173億元為最高,其躉繳的利變年金、利變壽險銷售量都不錯,但與去年同期的283億元新契約保費相比,衰退近39%。
上月因投資型保單大賣單月新契約保費逾400億元的國泰人壽,4月新契約保費也僅135.5億元,排名第二,比去年同期衰退逾49%,主要是去年4月國壽有檔六年繳費儲蓄險停售,今年傳統儲蓄險是根本賣不動,國壽又不主推利變商品,就靠投資型保單撐場。
富邦人壽今年也決定「要裡子」,不硬拚新契約保費排名,4月新契約保費107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逾5成。
但各壽險公司即便要顧裡子,面子也不能掉太多,目前都在想辦法,要提升保單吸引力,不能讓今年的保費懸崖太「陡峭」,至少努力保住兆元新契約保費。
保險局去年調降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同時嚴禁保單出現費差損,政策效果4月終於顯現,壽險保單買氣驟減,創近4年同期的單月新低;壽險業者說,1月及2月有去年底保單停售效應延遲入帳或延續效果,3月國泰人壽及部分壽險公司的業務競賽,衝高新契約保費,4月買氣急凍,比3月急減近4成。
壽險業者分析,今年壽險保單預定利率比去年低,保單附加費用比去年高,等於同款保單,保費一定比去年貴至少1∼2成,去年底就出現停售效應,即保戶搶購保單,去年12月加上今年1月新契約保費共達2,574億元,「該買保單的錢大多投進來了」。
第二是美國啟動升息循環,保戶期待未來利率會上漲,保費會更便宜,因此出現觀望心態。壽險新契約保費從2010年即突破兆元,但2011年即是因為國內啟動升息循環,從定儲利率前一年的1%,到2011年拉高1.42%,當年度新契約保費僅有9951億元,比前一年衰退14.4%,即算小懸崖,今年情況與2011年有點類似。
4月新契約保費以南山人壽的173億元為最高,其躉繳的利變年金、利變壽險銷售量都不錯,但與去年同期的283億元新契約保費相比,衰退近39%。
上月因投資型保單大賣單月新契約保費逾400億元的國泰人壽,4月新契約保費也僅135.5億元,排名第二,比去年同期衰退逾49%,主要是去年4月國壽有檔六年繳費儲蓄險停售,今年傳統儲蓄險是根本賣不動,國壽又不主推利變商品,就靠投資型保單撐場。
富邦人壽今年也決定「要裡子」,不硬拚新契約保費排名,4月新契約保費107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逾5成。
但各壽險公司即便要顧裡子,面子也不能掉太多,目前都在想辦法,要提升保單吸引力,不能讓今年的保費懸崖太「陡峭」,至少努力保住兆元新契約保費。
台灣人口高齡化日益嚴重,2017年老年人口已超過幼年人口,正式步入老年化社會,為了建構社會安全防護網,新推出的「南山人壽福愛小額終身壽險」,具有人人皆可投保、多種繳費年期、最高投保年齡可至84歲的特色,讓年長者享有基本保險保障,能妥善照顧家人經濟生活,守護幸福美好人生。
小額終身壽險人人都可投保,不同於微型保單是以照顧經濟弱勢族群為主,在投保身分上有一定限制。不過要留意,每人僅限購買1張,且保額最高上限新台幣30萬元,投保後前三保單年度內,若被保險人不幸身故或全殘時,理賠金額為已繳保費總和的1.025倍,第四保單年度起依投保金額給付身故或全殘保險金。
新推出的「南山人壽福愛小額終身壽險」,提供6年、10年、15年、20年等四種繳費年期,以及月繳、季繳、半年繳、年繳的繳費方式,減輕繳交保險費的負擔。每人最低投保金額新台幣10萬元,最高新台幣30萬元,且最高承保年齡可達84歲,為各年齡層民眾提供基本保險保障,讓家人經濟生活安心無虞。
以50歲女性投保「南山人壽福愛小額終身壽險」保險金額新台幣30萬元,繳費20年期為例,年繳保費新台幣9,960元,換算為每日保費平均僅約新台幣27元,即可擁有新台幣30萬元的終身壽險保障。
因規範無論保額高低,每一被保險人投保小額終老保險,僅限一張商品,建議民眾可視需求投保最高上限保險金額新臺幣30萬元,為未來人生準備充足的保障。南山人壽提醒民眾,購買保險商品應留意保障範圍和給付方式是否適合自身需求,才能有效發揮保險商品風險轉移的功能。
小額終身壽險人人都可投保,不同於微型保單是以照顧經濟弱勢族群為主,在投保身分上有一定限制。不過要留意,每人僅限購買1張,且保額最高上限新台幣30萬元,投保後前三保單年度內,若被保險人不幸身故或全殘時,理賠金額為已繳保費總和的1.025倍,第四保單年度起依投保金額給付身故或全殘保險金。
新推出的「南山人壽福愛小額終身壽險」,提供6年、10年、15年、20年等四種繳費年期,以及月繳、季繳、半年繳、年繳的繳費方式,減輕繳交保險費的負擔。每人最低投保金額新台幣10萬元,最高新台幣30萬元,且最高承保年齡可達84歲,為各年齡層民眾提供基本保險保障,讓家人經濟生活安心無虞。
以50歲女性投保「南山人壽福愛小額終身壽險」保險金額新台幣30萬元,繳費20年期為例,年繳保費新台幣9,960元,換算為每日保費平均僅約新台幣27元,即可擁有新台幣30萬元的終身壽險保障。
因規範無論保額高低,每一被保險人投保小額終老保險,僅限一張商品,建議民眾可視需求投保最高上限保險金額新臺幣30萬元,為未來人生準備充足的保障。南山人壽提醒民眾,購買保險商品應留意保障範圍和給付方式是否適合自身需求,才能有效發揮保險商品風險轉移的功能。
溫馨母親節,南山人壽祝福辛勞媽媽們母親節快樂,提醒媽媽辛勞付出同時,要多寵愛自己,定期檢視人生各階段的保障是否足夠,適時調整醫療、意外及長期照顧等保險規劃外,可善用利率變動型還本保險商品,為自己規劃一份可以累積資產、固定領取保險金的保險保障,為美好的生活預作準備。
高齡化社會來臨,台灣女性平均壽命超過83歲,台灣有逾518萬名就業女性,勞動參與率創近三年新高,職場媽媽身兼多元角色,更應加強保險保障規劃。建議媽媽在不同人生階段,規劃住院醫療、重大疾病與長期照顧的醫療保障,並透過保險理財累積退休基金及子女的教育基金,為自己和家人創造幸福未來。
南山人壽表示,媽媽規劃保險時,經常先為子女或先生投保,忘記考量自我的健康風險,尤其職場媽媽肩負經濟責任,若生病或住院,除病房費、手術費等醫療開支外,還會衍生無法工作的薪水損失,以及後續聘請看護的費用,對家中經濟造成影響,建議媽媽應先檢視醫療保障的缺口,尤其隨醫療費用日益增高,在基本的住院日額醫療險外,適時加強重大疾病、長期照顧保險等保障,才能不需擔心醫療支出的衝擊。
其次建議依人生不同階段檢視資產配置需求,強化家庭保險理財規劃,例如善用六年期繳的美元利率變動型還本保險,不僅可以減輕繳付保費的負擔,每年還可領取生存還本保險金,成為穩定且持續的退休預備金,也可選擇讓子女領取,彈性規劃給付年期,做為兒女的教育基金。
另外「南山聚樂部」網站有多項專屬好康優惠,保戶可下載各項美食、住宿及戶外活動優惠,還可參加抽獎,詳情可上「南山聚樂部17出遊趣」活動網頁查詢。南山人壽FB官方粉絲團也推出「媽媽別發怒,我最愛的就是您」活動,5月14日前透過FB觀賞及分享「讓媽媽發怒的5件小事」影片,並留言觀後心得與給媽媽的話,有機會獲得美腿機與吹風機好禮。
高齡化社會來臨,台灣女性平均壽命超過83歲,台灣有逾518萬名就業女性,勞動參與率創近三年新高,職場媽媽身兼多元角色,更應加強保險保障規劃。建議媽媽在不同人生階段,規劃住院醫療、重大疾病與長期照顧的醫療保障,並透過保險理財累積退休基金及子女的教育基金,為自己和家人創造幸福未來。
南山人壽表示,媽媽規劃保險時,經常先為子女或先生投保,忘記考量自我的健康風險,尤其職場媽媽肩負經濟責任,若生病或住院,除病房費、手術費等醫療開支外,還會衍生無法工作的薪水損失,以及後續聘請看護的費用,對家中經濟造成影響,建議媽媽應先檢視醫療保障的缺口,尤其隨醫療費用日益增高,在基本的住院日額醫療險外,適時加強重大疾病、長期照顧保險等保障,才能不需擔心醫療支出的衝擊。
其次建議依人生不同階段檢視資產配置需求,強化家庭保險理財規劃,例如善用六年期繳的美元利率變動型還本保險,不僅可以減輕繳付保費的負擔,每年還可領取生存還本保險金,成為穩定且持續的退休預備金,也可選擇讓子女領取,彈性規劃給付年期,做為兒女的教育基金。
另外「南山聚樂部」網站有多項專屬好康優惠,保戶可下載各項美食、住宿及戶外活動優惠,還可參加抽獎,詳情可上「南山聚樂部17出遊趣」活動網頁查詢。南山人壽FB官方粉絲團也推出「媽媽別發怒,我最愛的就是您」活動,5月14日前透過FB觀賞及分享「讓媽媽發怒的5件小事」影片,並留言觀後心得與給媽媽的話,有機會獲得美腿機與吹風機好禮。
政府新制勞退基金首度以股東身分提案,要求配發股利,但這並不是唯一的一家,共有141家上市櫃公司去年賺錢,但董事會通過不配股利,更有10家每股賺逾2元,也不擬配發股利;勞退基金落實股東行動主義,希望藉此喚起可投資人,可透過股東提案權捍衛股東權益。
潤泰全去年稅後盈餘為74.5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達8.4元、超亮麗的水準。但潤泰全董事會以三大理由不擬配發股利:一、去年因轉投資浩鼎、中裕股價下跌,合計提列備供出售跌價損失38億元;二、轉投資的南山人壽認列未實現損失21億元;三、轉投資的中國高鑫,因人民幣去年貶值匯損達18億元。
然而依據公司法第241條規定,只要法定盈餘公積超過資本額25%,可以就超過的部份分配股利。勞退基金依此向潤泰全提出股東提案權,「建請以法定盈餘公積分派每股股利至少0.5元,以維護股東權益要求」。
因潤泰全法定盈餘公積超過25%,在提案消息曝光後,潤泰全也「從善如流」回應,擬重新計算,並擬配發股利。
依規定,上市櫃公司召開股東會前,持股1%以上的股東具有提案權,可在期限內股東提案,新制勞退基金首度援引相關規定,據理力爭合理的投資報酬。但到底有多少類似像潤泰全這樣情況的公司,頗引起投資人關注。
潤泰全並不是第一家大賺卻不配發股例的公司,據Cmoney決策系統統計,1600多家上市櫃公司中,有141家賺錢,即每股稅後盈餘(EPS)為正數,但董事會卻通過不配發股利,撇除而其中EPS逾1元的有27家,EPS超過2元的更有10家。
這10家公司名單,除了上述的潤泰全之外,還有臺龍EPS達7.92元、潤泰新5.9元、三汰-KY也有4.59元,以及衡平、興泰、宏易、金居、憶聲、駿吉-KY等EPS都在2∼3元以上。
從統計名單中赫然發現還有潤泰集團另一公司-潤泰新,據了解,潤泰新也有轉投資浩鼎、中裕及南山人壽等公司,無法配股利的情況應也與潤泰全差不多。
一般來說,上市櫃公司有獲利,應回饋股東、配發股利,當然若過去幾年營運不佳,多處於虧損狀態,且有累計虧損的公司,依規定要先彌補虧損完畢,才能配發股利;但如果賺了錢,且法定盈餘公積超過資本額25%,股東仍可依規定要求分配股利,分享經營成果。
值此股東會即將召開的旺季,還有很多上市櫃公司目前仍在股東提案的期限內,呼籲投資人可以趁機好好將自己手中投資的公司檢視一番,千萬別讓自己的投資權益睡著了!
潤泰全去年稅後盈餘為74.5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達8.4元、超亮麗的水準。但潤泰全董事會以三大理由不擬配發股利:一、去年因轉投資浩鼎、中裕股價下跌,合計提列備供出售跌價損失38億元;二、轉投資的南山人壽認列未實現損失21億元;三、轉投資的中國高鑫,因人民幣去年貶值匯損達18億元。
然而依據公司法第241條規定,只要法定盈餘公積超過資本額25%,可以就超過的部份分配股利。勞退基金依此向潤泰全提出股東提案權,「建請以法定盈餘公積分派每股股利至少0.5元,以維護股東權益要求」。
因潤泰全法定盈餘公積超過25%,在提案消息曝光後,潤泰全也「從善如流」回應,擬重新計算,並擬配發股利。
依規定,上市櫃公司召開股東會前,持股1%以上的股東具有提案權,可在期限內股東提案,新制勞退基金首度援引相關規定,據理力爭合理的投資報酬。但到底有多少類似像潤泰全這樣情況的公司,頗引起投資人關注。
潤泰全並不是第一家大賺卻不配發股例的公司,據Cmoney決策系統統計,1600多家上市櫃公司中,有141家賺錢,即每股稅後盈餘(EPS)為正數,但董事會卻通過不配發股利,撇除而其中EPS逾1元的有27家,EPS超過2元的更有10家。
這10家公司名單,除了上述的潤泰全之外,還有臺龍EPS達7.92元、潤泰新5.9元、三汰-KY也有4.59元,以及衡平、興泰、宏易、金居、憶聲、駿吉-KY等EPS都在2∼3元以上。
從統計名單中赫然發現還有潤泰集團另一公司-潤泰新,據了解,潤泰新也有轉投資浩鼎、中裕及南山人壽等公司,無法配股利的情況應也與潤泰全差不多。
一般來說,上市櫃公司有獲利,應回饋股東、配發股利,當然若過去幾年營運不佳,多處於虧損狀態,且有累計虧損的公司,依規定要先彌補虧損完畢,才能配發股利;但如果賺了錢,且法定盈餘公積超過資本額25%,股東仍可依規定要求分配股利,分享經營成果。
值此股東會即將召開的旺季,還有很多上市櫃公司目前仍在股東提案的期限內,呼籲投資人可以趁機好好將自己手中投資的公司檢視一番,千萬別讓自己的投資權益睡著了!
南山人壽2日正式承受朝陽人壽的資產、負債及營業,且可開始運用金管會提供的行政監理誘因,擴大海外投資額度及增加一些風險性投資,提高其投資報酬率,南山人壽強調,此舉將可強化目前的領先地位。
南山人壽今年1月16日以只要安定基金彌補2億元、震撼壽險市場的價格,標得朝陽人壽,2日為交割日,南山人壽董事長杜英宗也出席交割簽約儀式。
據保險局指出,朝陽人壽到3月底資產為370.2億元,負債399.21億元,等於南山人壽承受的淨值缺口逾29億元,但安定基金會彌補2億元現金給南山人壽,之後利差損等問題,就必須靠南山人壽以提高投資獲利來改善。保險局也表示,南山人壽承受朝陽人壽後,相關的行政誘因、資本適足率(RBC)寬容等,即可馬上使用。
保險局也表示,朝陽人壽共有12萬3,985件保單,歸戶後有9萬8,824名保戶,即日起則改為南山人壽的客戶,南山人壽強調保戶權益完全不受影響,而且可以享受南山遍及全省的服務據點。
南山表示,概括承受朝陽人壽後,將可擴大南山人壽在中台灣市占率,同時,結合金管會這次標售時提供的放寬國外投資額度、可投資香港避險基金等行政配套措施,將可提升南山人壽資產運用效益,強化目前領先地位,有助於南山人壽未來業務發展。
南山人壽今年1月16日以只要安定基金彌補2億元、震撼壽險市場的價格,標得朝陽人壽,2日為交割日,南山人壽董事長杜英宗也出席交割簽約儀式。
據保險局指出,朝陽人壽到3月底資產為370.2億元,負債399.21億元,等於南山人壽承受的淨值缺口逾29億元,但安定基金會彌補2億元現金給南山人壽,之後利差損等問題,就必須靠南山人壽以提高投資獲利來改善。保險局也表示,南山人壽承受朝陽人壽後,相關的行政誘因、資本適足率(RBC)寬容等,即可馬上使用。
保險局也表示,朝陽人壽共有12萬3,985件保單,歸戶後有9萬8,824名保戶,即日起則改為南山人壽的客戶,南山人壽強調保戶權益完全不受影響,而且可以享受南山遍及全省的服務據點。
南山表示,概括承受朝陽人壽後,將可擴大南山人壽在中台灣市占率,同時,結合金管會這次標售時提供的放寬國外投資額度、可投資香港避險基金等行政配套措施,將可提升南山人壽資產運用效益,強化目前領先地位,有助於南山人壽未來業務發展。
各地方政府去年調整高公告地價,壽險公司成受災戶。壽險公司投資政府土地地上權,每年依公告地價3%~5%繳付地租,去年地方政府大幅調高公告地價,壽險業租金成本大幅增長,其中大型、矚目性地上權案租金成本更倍數飆升。
據壽險公會報告顯示,2016年南山廣場、台北學苑,以及國壽台中、桃園地上權等案的土地租金大漲;漲幅及增加金額讓壽險業者擔心,轉租給一般客戶不但沒有多少利潤,可能蝕本。
例如南山人壽2012年取得南山廣場地上權(原是世貿二館),土地年租金漲幅達108%;而中壽是2013年取得台北學苑的案子,地租也從原本的4,000多萬元漲到了8,000多萬元。
投資地上權最多的國壽,更是首當其衝,台中IKEA BOT案在2013年取得土地,當時土地租金僅884萬元,到了去年卻已經調漲到2833萬元,租金為當年三倍以上;高鐵的桃園產業專區地上權是過去重大案件,國壽2012年標下後,不動產業界甚為矚目,當時土地租金6,892萬元,到去年已漲到2億元以上,年租金增加上億元。
國壽2013年取得台中烏日地上權,年租金僅700萬元,做為物流中心,去年一口氣調漲到1,576萬元。
壽險業者表示,壽險公司投資地上權多以出租為多,租金成長率大約與消費者物價增長率差不多,或以此為基準,若以去年公告地價的調整情況來說,長期的租金收益率恐無法追上調漲的速度
金管會官員表示,壽險公司投資地上權仍受投資不動產即時利用並有收益規範,也就是租金收益率要2.345%以上,若未達者要專案向金管會提改善計畫。
業者指出,壽險公司能提的改善計畫有二,一是處分不動產,但由於地上權流動性較差、且多與地方政府簽署長約,所以壽險公司要轉讓地上權障礙很高。
另一個改善計畫就是調高承租戶租金以符合法規,但同時也會墊高租戶的租金成本,讓壽險公司所投資的地上權失去市場競爭力。
據壽險公會報告顯示,2016年南山廣場、台北學苑,以及國壽台中、桃園地上權等案的土地租金大漲;漲幅及增加金額讓壽險業者擔心,轉租給一般客戶不但沒有多少利潤,可能蝕本。
例如南山人壽2012年取得南山廣場地上權(原是世貿二館),土地年租金漲幅達108%;而中壽是2013年取得台北學苑的案子,地租也從原本的4,000多萬元漲到了8,000多萬元。
投資地上權最多的國壽,更是首當其衝,台中IKEA BOT案在2013年取得土地,當時土地租金僅884萬元,到了去年卻已經調漲到2833萬元,租金為當年三倍以上;高鐵的桃園產業專區地上權是過去重大案件,國壽2012年標下後,不動產業界甚為矚目,當時土地租金6,892萬元,到去年已漲到2億元以上,年租金增加上億元。
國壽2013年取得台中烏日地上權,年租金僅700萬元,做為物流中心,去年一口氣調漲到1,576萬元。
壽險業者表示,壽險公司投資地上權多以出租為多,租金成長率大約與消費者物價增長率差不多,或以此為基準,若以去年公告地價的調整情況來說,長期的租金收益率恐無法追上調漲的速度
金管會官員表示,壽險公司投資地上權仍受投資不動產即時利用並有收益規範,也就是租金收益率要2.345%以上,若未達者要專案向金管會提改善計畫。
業者指出,壽險公司能提的改善計畫有二,一是處分不動產,但由於地上權流動性較差、且多與地方政府簽署長約,所以壽險公司要轉讓地上權障礙很高。
另一個改善計畫就是調高承租戶租金以符合法規,但同時也會墊高租戶的租金成本,讓壽險公司所投資的地上權失去市場競爭力。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