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人壽(公)公司新聞
南山人壽董事會於25日決議通過200億元發債額度,為了應對未來的發展需求,並加強財務結構,公司計劃在2025年一次或分次發行這筆債券。這項決策標誌著南山人壽在壽險市場的進一步擴張,也反映了公司對未來市場的信心。
隨著壽險業發債潮的持續,南山人壽此舉並非孤例。全球人壽也在19日董事會上通過了100億元的發債額度,預計將在2025年陸續發行。這兩家公司的發債計劃,不僅加強了自身的財務狀況,也為整個壽險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南山人壽表示,這次發行的債券將為10年期以上累積次順位普通公司債,總額上限達200億元。債券的幣別及發行利率將根據當時市場狀況來確定,並將在一年內分次發行。這筆債券將在櫃買中心或國外交易所掛牌交易,對投資者而言,將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全球人壽則計劃發行10年期無擔保累積次順位公司債,發行額度上限為100億元。這項計劃旨在提升公司的資本適足率,以應對新一代清儲能力制度(ICS)的挑戰。全球人壽預計在2025年底前發行這筆債券,發行利率將不超過4.5%,這一條件反映了公司對市場的謹慎態度。
根據統計,2024年壽險業已掀起史上最大發債潮,至12月25日止,已有七家壽險公司董事會通過發債額度,總額達2,530億元,創下壽險業發債紀錄。南山人壽與全球人壽的發債計劃,將這一紀錄推向了新的高峰。
儘管董事會已通過發債額度,但並非所有公司都會立即向金管會申請核准。截至12月24日,實際向金管會申請核准的發債額度為2,058億元,已發債金額為1,868億元。這一數據反映了壽險業在發展過程中的謹慎和規範。
為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各大壽險公司紛紛展開提前給付滿期金與還本金的行動,讓保戶能夠過個好年。根據最新消息,台灣九大壽險公司預計將有超過18萬件保單、總金額超過54億元,在1月下旬提前匯款或寄出支票,為保戶帶來即時的財務支持。
其中,南山人壽以5.8萬件保單的件數領先群倫,次之為國泰人壽的5.5萬件。在提前給付的滿期還本金方面,國泰人壽以17.7億元高居榜首,南山人壽則以13.89億元緊追其後。
國泰人壽已規劃將17.7億元的滿期金與生存保險金於1月21日匯入保戶指定的銀行帳戶。而南山人壽則規劃在1月21日至24日期間,根據保戶的選擇,分批給付還本金、滿期金及增值回饋分享金共13.89億元。
新光人壽則計劃提前給付約11.37億元的滿期金與生存金,預計在1月21日完成給付。富邦人壽則預計在1月26日公布提前給付的相關細節。三商美邦人壽有1.5萬張保單將於1月21日開始提前發放,預計提前給付金額達3.9億元。
凱基人壽將提前給付逾3.6億元,於1月21日匯款,並於1月17日寄出支票。全球人壽則將於1月15日起,根據民眾選擇的方式,陸續給付總金額約1.86億元的滿期金。台灣人壽則將於1月6日開始,陸續轉送或掛號郵寄支票,總金額約1.5億元。
遠雄人壽預計將提前給付逾2,500件保單,總金額約4,800萬元,並於1月23日匯款,支票則於1月17日掛號寄出。宏泰人壽則預計於1月24日下午匯款至保戶指定帳戶,並於1月21日或24日以掛號方式郵寄支票,總金額約617萬元。
台灣壽險業2024年掀起籌資熱潮,針對即將於2026年實施的國際金融報告準則第17號(IFRS 17)與新清償能力指標(ICS),業界積極籌措資金以應對未來的規範變革。根據金管會的統計,截至12月24日,壽險業增資總額達294億元,發債則高達1,868億元,全年實際籌資金額累計達2,162億元,超過2023年的1,235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在現金增資方面,新光人壽以208億元的增資金額佔據領頭位置,上半年挹注新壽現增70億元,第三季再挹注138億元。三商美邦人壽則在9月現增20.4億元,其他如第一金人壽增資5億元、台新人壽增資33億元,以及台銀人壽也進行了增資。
在發債方面,南山人壽成為壽險業的領軍者,發債金額超過275億元,其中包含逾75億元的國內債與7億美元的海外債。國泰、富邦、新光、三商壽、凱基等六家壽險公司也均進行了發債,董事會通過的發債額度達2,230億元。實際申請核准的發債額度為2,058億元,至12月24日已發債1,868億元。
國壽發債800億元,創下其史上最大發債紀錄,包括500億元國內債與9.2億美元的海外債;富邦人壽發債560億元,全為國內債;而全球人壽也加入了發債潮,董事會通過發債100億元,預計實際發行至2025年。
2024年壽險業籌資金額達2,162億元,年增長75%,並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產險業在度過防疫險風波後,財務回穩,增資需求下降,全年僅有兩家產險公司進行現增,共計47.7億元,主要是兆豐產險與法巴產險。
此外,金管會也於年底前放出一項利多消息,修正保險業投資商用不動產最低投報率,基準利率從現行郵局二年期定存利率,改為「近五年」郵局每年1月1日牌告二年期定存利率平均值,預計將於2025年1月底前實施,以提升保險業從事不動產投資法定收益率的穩定性。
「台灣牙e通」與南山人壽攜手合作,共同推動一項關懷民眾口腔健康的服務計劃,即牙醫到宅服務。這項服務結合了經驗豐富的牙醫師團隊,並建立了完善的到宅服務平台,旨在跨越行動障礙的障礙,讓不便外出的保戶也能獲得專業的醫療照護。
近期,台灣牙e通與南山人壽共同舉辦了牙醫到宅講座,專業醫師親自示範了針對坐輪椅、鼻胃管病患、臥床等六種不同情境的治療流程,讓南山人壽的團隊對於照護流程和患者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並進一步強化了照護的效率,以維護患者的口腔健康。
台灣牙e通在創辦人暨執行長陳欽章的領導下,積極將前端科技應用於牙科領域,包括AI產品研發、病歷系統、牙材採購、牙醫課程、數位牙技、管理顧問等。該公司也是台灣規模最大的牙科資訊平台,會員累計超過8,000位執業牙醫師,以科技改善全人類口腔健康為宗旨,提升牙科效率,讓牙醫看診更加便捷。
南山人壽則是業界率先推出結合外溢機制的牙齒保單,鼓勵保戶定期進行牙齒檢查,並與健康守護圈服務資源相串聯,提供牙醫到宅的暖心關懷服務,從而提升保戶的生活品質。
在這項合作中,范綱信和盧冠廷等牙醫師團隊成員,不遠千里,攜帶著超過三十公斤重的行動診療台,為在宅病患提供簡易拔牙、齲齒、牙周病及緊急處置、口腔衛教等服務。他們堅守著初衷,無論是面對任何困難,都願意花時間陪伴和鼓勵患者與家屬,減少患者因口腔衛生不良產生的全身性併發症。
透過這樣的合作,台灣牙e通與南山人壽共同為台灣民眾帶來了更加全面和便利的口腔健康照護服務,展現了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承擔。
隨著2025年超高齡社會的即將到來,退休保障成為了廣大民眾關心的焦點。為了幫助民眾積極規劃退休生活,南山人壽在12月底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終身保險產品——「南山人壽合利發利率變動型還本終身保險(定期給付型)」。該產品即日起在合作金庫銀行各分行開售,提供民眾一個穩健的退休保障方案。
根據產品規劃,消費者只需繳費2年,即可享受終身保障。從第五保單年度末開始,每年都能領取生存還本保險金,這對於積極規劃退休生活的保戶來說,是一個實惠的選擇。對於即將退休的民眾,這類台幣商品更是穩健配置退休保障的佳選。
在人口老化的背景下,台灣的高齡人口增長速度尤其驚人。長命百歲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但隨著壽命延長、生育率下降以及照護成本不斷攀升,各國政府的退休金計畫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南山人壽呼籲民眾,利用保險工具來分散長壽風險,並安穩規劃樂活退休生活。
雖然大多數民眾在準備退休金時,會依賴政府提供的「勞工保險老年給付」、「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與「勞工退休金」保障,但這些保障可能並不足以滿足個體對於退休生活水準的不同需求。南山人壽建議,除了依自身條件評估外,還可以考慮選擇兼具保障、還本及傳承功能的保險商品。例如,變還本終身險類型的商品,具有資產累積及還本領回的雙重保障,幫助民眾及早規劃退休生活。
氣候變遷不僅對地球環境造成衝擊、也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林哲仰 指出,根據衛福部統計2024年6至8月因熱傷害就診共2,667人,較去 年同期間成長44%,尤其長者、慢性病、戶外或密閉空間工作者,更 是熱傷害的高危險群;另根據國內外文獻研究就果,許多慢性病與重 大疾病,像是心血管、腎臟、肺部疾病,也都會因為氣溫升高而惡化 。除了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也會受氣候變遷的影響,氣溫每增加1℃ ,將會導致重鬱症的發生率增加約7%。
林哲仰指出,地球如果持續升溫,不僅人類健康受到危害、更可能 步向滅絕。根據統計,2023年地球均溫已較工業革命前升高1.48℃, 依據科學家的預估,倘若升溫大於2℃,海洋就會酸化,珊瑚礁、北 極熊等100萬種生物將面臨絕種;若升溫大於3℃,土壤與植物不再吸 碳、亞馬遜叢林將燒掉一半、中緯度地區包含紐約將全數遭洪水吞噬 ,地球將面對不可逆的滅絕危機。
台灣一年保費收入達2.2兆元,保險業一直扮演台灣社會重要的經 濟支柱與穩定力量。隨著氣候變遷帶來各種新興風險,保險公司持續 研擬因應風險的作為,並推出含蓋各類型傷病的健康險及長期照顧險 商品,以協助民眾轉嫁風險、守護健康,提升面對氣候變遷的韌性。
南山人壽更倡議健康新主張,成立了「健康守護圈」,讓保險不再 只是提供理賠,而能夠積極的守護保戶的健康。南山人壽與合作夥伴 為保戶打造全健康歷程的「健康促進」及「醫療照護」健康加值服務 系統,從健康期、亞健康期、疾病期、失能期著手規劃的完善健康照 護服務。
林哲仰指出,退休三保障,一是長壽風險保障,隨著國人平均餘命 提升,退休金負擔增加,更要及早規劃退休後定期領取年金或還本金 ,滿足基本退休金流需求,在退休前責任重大期著重更全面的身故保 障,強化生命週期保障需求;二是疾病風險保障,在醫療科技演進、 醫療通膨帶動治療費用,多數健保尚未給付各種新式療法,可根據自 身經濟狀況補足相關疾病保障;三、在長照風險下,減輕家人的重大 財務負擔用長照險最適合,南山為長照險領導品牌,連續多年市佔第 一超過10種長照險商品,滿足人生不同階段保障靈活運用資金享受更 優質的照顧。
林哲仰呼籲,保險是人生風險的防護傘,「健康」是穩固一切的基 礎。隨著醫療科技持續進步,提醒民眾可以針對超高齡社會下的「高 齡風險」、「長照風險」以及「疾病風險」備妥保障,且要定期檢視 保障的額度與範圍,才能許自己一個晚美的人生。
台灣南山人壽近年來積極參與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不僅展現對全球環境議題的關注,更展現其對永續發展的承諾。公司資深協理林哲仰在兩年的大會中強調,氣候變遷已經導致各種健康危機,並以「今夏,就是你餘生最涼快的夏天」為題,呼籲民眾及早做好保險規劃,以應對長壽、疾病、長照等風險。
林哲仰指出,氣候變遷對人類健康的威脅不容忽視。根據衛福部統計,2024年夏季因熱傷害就診人數較去年同期成長44%,長者、慢性病患者以及戶外工作者尤其危險。此外,氣溫升高也會導致心血管、腎臟、肺部等疾病惡化,並增加重鬱症的發生率。
面對地球升溫的嚴峻現實,林哲仰警告,如果地球繼續升溫,將對人類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甚至導致滅絕。他提到,2023年地球均溫已較工業革命前升高1.48℃,若升溫超過2℃,珊瑚礁、北極熊等生物將面臨絕種;若升溫超過3℃,亞馬遜叢林將燒掉一半,中緯度地區將遭受洪水侵襲。
南山人壽作為台灣保險業的重要力量,不僅承擔著經濟支柱的角色,更積極推出各類健康險和長期照顧險,幫助民眾轉嫁風險。公司還成立了「健康守護圈」,提供從健康促進到醫療照護的全健康服務,從健康期、亞健康期、疾病期到失能期,提供完善的健康照護。
林哲仰強調,退休三保障是南山人壽的核心理念,包括長壽風險保障、疾病風險保障以及長照風險保障。他呼籲民眾應該積極規劃,針對超高齡社會下的各種風險做好保障,並定期檢視保障的額度和範圍,以確保晚年的生活品質。
保險,林哲仰說,是人生風險的防護傘,「健康」則是穩固一切的基礎。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民眾應該更加關注自身的健康保障,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好準備。
統計2024年前三季,整體壽險業投資性不動產的租金收益率約為1 .59%,而近年壽險投資性不動產部位持續的拉高,2024年第一季正 式突破了1.6兆元,第三季相較2023年同期年增逾700億元。
且隨壽險投資性不動產持續增加,租金收益也增加,全年租金202 2年正式突破300億元,2023年進一步上升到344億元,2024年前三季 已來到264億元、全年也可望破300億元大關。
壽險業者表示,2024年有處分部分不動產,不完全是因為最低投報 率門檻,還有考量活化不容易,或地區不處於精華區。展望2025年不 動產市場,金管會針對壽險不動產最低收益率門檻進行調整,若能順 利上路,不動產收益率與市場利率更貼近,可望帶動壽險投資商用不 動產動能增加,仍看好包含商辦、物流、IT產業、百貨商場等。
前三季壽險業最大包租公仍是國泰人壽,租金收入約91億元,近年 全年皆百億元以上;第二大是富邦人壽約42億元,近兩年皆在50億元 以上;第三大新光人壽約37億元,近兩年多在45億∼47億左右,明年 杭北大樓完工,加上今年積極將自用轉投資用,全年上看50億元;第 四是南山人壽,前三季租金收益34億元,近年也都在40億元之上。
投資性不動產帳列金額部分,國泰人壽仍是最大地主,第三季底帳 列金額接近6,000億元;第二為富邦人壽超過3,000億元;南山、新光 不動產帳列金額超過2,000億元;台壽也超過千億元。
台灣壽險業再創佳績,包租公租金收入穩定增長。根據近期各家壽險公司公布的財報,2024年第三季底,投資性不動產帳列金額達1.66兆元,租金收入則攀升至264億元。預計全年租金收入將超過300億元,連續三年突破此大關。
統計顯示,2024年前三季,壽險業投資性不動產的租金收益率約為1.59%。自2024年第一季起,投資性不動產部位持續增長,帳列金額正式突破1.6兆元,第三季相較於2023年同期年增逾700億元。
近年來,壽險投資性不動產的租金收益不斷攀升。2022年全年租金收入正式突破300億元,2023年則進一步上升到344億元。至2024年前三季,租金收入已達264億元,全年有望再次刷新紀錄。
業內人士表示,2024年部分壽險公司處分不動產,並非單純因為最低投報率門檻,也考慮到活化不易或地區不處於精華區的因素。展望2025年,金管會計劃調整壽險不動產最低收益率門檻,若能順利實施,預計不動產收益率與市場利率將更為貼近,進而帶動壽險投資商用不動產的動能增強,對商辦、物流、IT產業、百貨商場等行業持續看好。
在租金收入方面,國泰人壽仍居壽險業之冠,2024年前三季租金收入達91億元,近年來全年租金收入皆在百億元以上。其次是富邦人壽,租金收入約42億元,近兩年來均保持在50億元以上。新光人壽則以37億元的租金收入排名第三,近年來多在45億至47億元之間。南山人壽則以34億元的租金收入位居第四,近年來也一直保持在40億元以上。
在投資性不動產帳列金額方面,國泰人壽依然是壽險業的頭號地主,第三季底帳列金額接近6,000億元。其次是富邦人壽,帳列金額超過3,000億元。南山人壽和新光人壽的帳列金額也均超過2,000億元,台壽則超過千億元。
據了解,壽險公會與壽險業者對此提出三條件,一是投報率,至少 要在3%∼4%;二是自償性,要有穩定現金流;三是兼顧流動性。金 管會透露,2025年五大信賴產業將納入壽險專案運用投資範圍,風險 直接或間接投資未公發的五大信賴產業公司,適用較低風險係數。
針對優化公建環境,財政部次長謝鈴媛說明,「促參2.0」新增政 府購買公共服務(有償 PPP)模式,其中污水下水道及水利設施、環 境污染防治、交通建設等三類已完成政策評估,有助降低民間投資風 險;近期財政部也完成衛生福利及醫療設施(長照)、社會及勞工福 利設施(社宅)的政策評估,預期明年可正式納入。
財政部統計,2013年至2023年民間參與公建案件1,262件、投資金 額合計1兆4,665億元,其中保險業僅投資37件、金額3,244億元,占 民參案件總金額約22%,件數更僅3%。莊翠雲表示,顯示保險業參 與公建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莊翠雲表示,政府推動兆元投資方案,引進民間資金、尤其是穩定 的保險資金,除可提升公建辦理速度,也能讓保險資金根留台灣,創 造多贏。至於增加公共建設相關金融產品部分,她也說,將強化推廣 政府永續債券,增加公共建設相關金融商品,擴大投資標的,吸引保 險資金投資。
壽險公會常務理事吳杰指出,壽險公司平均台幣保單成本約2.5% ∼2.6%,投報率是壽險資金無法投入公建的主因;南山人壽總經理 范文偉說,老公司資金成本都約在3%以上,且高利率保單持續率高 、多是繳費期滿,滿期金、還本金或解約金等營運成本持續要付,因 此投報率是重要考量,二是自償性,要有穩定現金流拿回來,三投資 標的要有一定流動性。
2025年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台灣保險業報告指出,人口老化是全 球共同議題,但台灣高齡人口增長情況又更為顯著,在「長命百歲」 不再是夢想的此時,今年發布的一項2024年全球退休金指數報告指出 ,根據各國退休金系統的充足性、可持續性和完整性來評比,臺灣在 全球排名為倒數第十,此報告同時也表示壽命更長、生育率下降,不 斷上升的照護成本,將讓各國政府推動退休金計畫的壓力愈來愈沉重 。在如此的情況下,民眾若想擁有安穩無憂的退休生活,提早預做風 險規劃,更是刻不容緩。
南山人壽呼籲,運用保險協助分散長壽風險,安穩規劃樂活退休。 同時宣布即日起推出具有多重保障功能的全新商品「南山人壽合利發 利率變動型還本終身保險(定期給付型)」,在合作金庫銀行各分行 銷售,讓有需要的民眾,彈性運用與靈活規劃退休生活。
新商品具有五大特色:一是0∼75歲皆可投保,滿足不同客群的保 險規劃需求;二是第五保單年度末起每年可領取生存還本保險金,延 後開始還本以強化還本金的效益;三是繳費2年保障終身;四是身故 與完全失能保險金可選擇分期定期給付,彈性規劃給付比例及給付期 間;五高額投保另享有高保額折扣,最高可享2%保費折扣(含繳費 折扣)。
以50歲男性投保、基本保額新台幣650萬元為例,表定年繳保費為 5,380,200元,在首、續期轉帳及高保額折扣下,年繳保費為5,274, 360元,假設各年度宣告利率皆為2.45%不變,於第五保單年度末可 領取生存還本保險金223,650元;若第七保單年度起增值回饋分享金 選擇以現金給付,以第七保單年度末為例,可領取增值回饋分享金及 生存還本保險金合計約247,471元。
南山人壽推出的新商品「合利發利率變動型還本終身保險(定期給付型)」繳費二年,保障終身,第五保單年度末起,每年都能領取生存還本保險金,可協助積極規劃退休生活的保戶,早一步規劃,而屆臨退休的民眾,更可以使用這類的台幣商品,穩健配置退休保障。
2025年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台灣保險業報告指出,人口老化是全球共同議題。
南山人壽呼籲,運用保險協助分散長壽風險,安穩規劃樂活退休。同時宣布即日起推出具有多重保障功能的全新商品「南山人壽合利發利率變動型還本終身保險(定期給付型)」,在合作金庫銀行各分行銷售,讓有需要的民眾,彈性運用與靈活規劃退休生活。
新商品具有五大特色:
一、0至75歲皆可投保,滿足不同客群的保險規劃需求。
二、第五保單年度末起每年可領取生存還本保險金,延後開始還本以強化還本金的效益。
三、繳費二年保障終身。
四、身故與完全失能保險金可選擇分期定期給付,彈性規劃給付比例及給付期間。
五、高額投保另享有高保額折扣,最高可享2%保費折扣(含繳費折扣)。
以50歲男性投保、基本保額新台幣650萬元為例,表定年繳保費為538萬200元,在首、續期轉帳及高保額折扣下,年繳保費為527萬4,360元,假設各年度宣告利率皆為2.45%不變,於第五保單年度末可領取生存還本保險金22萬3,650元;若第七保單年度起增值回饋分享金選擇以現金給付,以第七保單年度末為例,可領取增值回饋分享金及生存還本保險金合計約24萬7,471元。
在土地資產方面,潤泰全擁有豐富的土地儲備,其中觀音廠4,600坪土地已於10月底標售,預估市值達10.89億元,正與潛在買家洽談中;中壢一廠5,500坪土地則正在進行工業用地變更為住宅用地的程序。其他土地資產還包括新豐土地5,700坪、台中土地8,400坪以及桃園楊梅廠3.3萬坪,目前帳列為投資性不動產,部分已作為停車場或出租給集團內部使用。整體土地市值最保守估計約為110.73億元,公司表示目前無立即處分的壓力,將根據市場條件適時釋出。
潤泰全已轉型為控股公司,李天傑表示,今年前三季獲利主要由持股26.62%的南山人壽與持股25.7%的潤泰新兩大核心投資挹注。
此外,公司轉投資版圖涵蓋中裕、浩鼎及日友等企業,目前持有的上市櫃投資市值約408億元,非上市櫃投資部分則以南山人壽為主,市值高達1,004億元。南山人壽表現穩健,累計今年前11個月稅後純益達411.1億元,成為潤泰全獲利的重要推手。
在流通業務方面,李天傑坦言,面對台灣零售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和大潤發的利潤率偏低,第3季營業淨利僅466萬元,預期年底廠商回饋金將有助改善業績。
2025年超高齡社會即將揭幕,退休保障成為全民關注焦點。為了幫助民眾早一步規劃樂退人生,南山人壽緊抓市場脉動,於12月底推出全新商品「南山人壽合利發利率變動型還本終身保險(定期給付型)」。該商品現已在合作金庫銀行各分行開放銷售,讓投保人可透過這項產品,穩健地配置退休資金。
隨著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台灣高齡人口增長速度遠超全球平均水平。根據2024年全球退休金指數報告顯示,台灣在全球的排名甚至跌至倒數第十,顯示出退休金系統的壓力與挑戰。在此背景下,南山人壽強調,運用保險工具分散長壽風險,是規劃樂活退休的重要手段。
全新推出的「南山人壽合利發利率變動型還本終身保險(定期給付型)」具有五大亮點。首先,投保年齡範圍廣泛,0~75歲皆可投保,滿足不同年齡層的保障需求。其次,自第五保單年度末起,每年可領取生存還本保險金,延遲開始還本以提升還本金的效益。再者,繳費兩年即可享受終身保障,簡化投保流程。此外,身故與完全失能保險金可選擇分期定期給付,提供更多彈性規劃空間。最後,高額投保還可享受最高2%的保費折扣,減輕投保負擔。
以50歲男性投保、基本保額新台幣650萬元為例,表定年繳保費為5,380,200元。在首、續期轉帳及高保額折扣的優惠下,實際年繳保費為5,274,360元。若各年度宣告利率保持不變,於第五保單年度末,投保人可領取生存還本保險金223,650元。而從第七保單年度起,增值回饋分享金與生存還本保險金合計,可領取約247,471元,提供穩定的退休收入。
隨著2025年超高齡社會的即將到來,退休保障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為滿足這波保障需求,南山人壽近日在年底壓軸推出了一款全新商品,名為「南山人壽合利發利率變動型還本終身保險(定期給付型)」。該商品現已在合作金庫銀行各分行開放銷售,為民眾提供了一個穩健的退休規劃方案。
這款新商品特別適合那些希望早一步規劃退休生活的人們,特別是那些即將退休的民眾。繳費二年後,保戶即可享受終身保障,並從第五保單年度末開始,每年都能領取生存還本保險金,這對積極規劃退休生活的人來說是一大福音。
南山人壽強調,人口老化是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而保險的作用在於幫助分散長壽風險,進而穩妥規劃樂活退休生活。該公司推出的「合利發利率變動型還本終身保險(定期給付型)」具有五大特色,包括適用年齡廣泛、延後還本增加效益、保障終身、給付方式靈活以及高保額折扣等。
以50歲男性投保、基本保額新台幣650萬元為例,表定年繳保費為538萬200元,但在首、續期轉帳及高保額折扣的優惠下,年繳保費可降至527萬4,360元。在第五保單年度末,保戶可領取生存還本保險金22萬3,650元;若從第七保單年度起選擇增值回饋分享金以現金給付,第七保單年度末可領取的總金額約為24萬7,471元。
這款商品的推出,無疑為那些正在尋找退休保障方案的人們提供了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南山人壽期待透過這款新商品,幫助更多民眾實現「享受樂退人生」的夢想。
台灣潤泰全(2915)近日召開法說會,副總經理李天傑在會中透露,公司旗下業務紡織與零售,以及轉投資的南山人壽與潤泰新表現穩健,同時,潤泰全手中握有逾百億元的土地資產,潛在獲利達87億元,對明年市場展望持樂觀態度。
李天傑指出,潤泰全擁有豐富的土地儲備,其中觀音廠的4,600坪土地已在10月底進行標售,預估市值達10.89億元,並與潛在買家進行洽談。此外,中壢一廠的5,500坪土地正進行工業用地變更為住宅用地的程序。其他土地資產還包括新豐土地5,700坪、台中土地8,400坪以及桃園楊梅廠3.3萬坪,這些土地目前都帳列為投資性不動產,部分已作為停車場或出租給集團內部使用。
整體來看,潤泰全的土地市值保守估計約為110.73億元,公司表示目前並無立即處分這些土地的壓力,將根據市場條件適時釋出。
潤泰全已成功轉型為控股公司,李天傑透露,今年前三季的獲利主要來自於持股26.62%的南山人壽和持股25.7%的潤泰新兩大核心投資。公司轉投資的版圖涵蓋中裕、浩鼎及日友等企業,目前持有的上市櫃投資市值約408億元,而非上市櫃投資則以南山人壽為主,市值高達1,004億元。
南山人壽表現穩健,累計今年前11個月的稅後純益達411.1億元,成為潤泰全獲利的重鎮。在流通業務方面,李天傑坦言,面對台灣零售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和大潤發的利潤率偏低,第3季營業淨利僅466萬元。但他預期,年底的廠商回饋金將有助於改善中和大潤發的業績。
為了提升保險業在公共建設領域的投資效益,財政部長莊翠雲提出四大策略,旨在解決當前投資環境不理想的多項問題。這四大策略分別是:優化公共建設投資環境、解決公共建設案源不足、加速排除促進參與的執行與法規障礙,以及增加公建相關金融產品並強化政府永續債券的推廣。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強調,目前正是保險業投資的黃金時機,壽險業應積極尋找充足案源、投資誘因和法規配合,以降低資產負債不匹配的風險。針對此,壽險公會與壽險業者提出了三個核心條件:投報率需在3%~4%之間,自償性需有穩定現金流,並兼顧投資流動性。
金管會預計在2025年將五大信賴產業納入壽險專案運用投資範圍,並對這些產業的風險投資提供較低的風險係數。
財政部次長謝鈴媛介紹了「促參2.0」新政策,其中包含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有償PPP)模式,並已對污水下水道、水利設施、環境污染防治和交通建設等三類進行政策評估,預計將降低民間投資風險。此外,近期也完成了衛生福利及醫療設施、社會及勞工福利設施的政策評估,預計明年可正式納入。
根據財政部的統計,自2013年至2023年,民間參與公建案件共1,262件,總投資金額達1兆4,665億元。其中,保險業僅投資37件,總金額3,244億元,占民參案件總金額的約22%,件數更僅占3%。莊翠雲認為,這顯示保險業在公建領域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莊翠雲提到,政府推動的兆元投資方案,旨在吸引民間資金,尤其是穩定的保險資金,以提升公建辦理速度,並讓保險資金留在台灣,創造多贏局面。她還提到,將加強推廣政府永續債券,並增加公共建設相關金融商品,以擴大投資標的,吸引保險資金投入。
壽險公會常務理事吳杰指出,壽險公司的保單成本約在2.5%~2.6%之間,而投報率是壽險資金投入公建的主要障礙。南山人壽總經理范文偉進一步強調,老公司資金成本普遍超過3%,且高利率保單持續率高,營運成本不斷,因此投報率是關鍵考量因素。此外,還需考慮自償性和投資標的的流動性。
「颱風洪水險附加條款」屬於附約條款,無法單獨投保,民眾必須先投保汽車車體損失保險、或住宅火災保險等主保險契約後才可額外加保。
然而,「颱風洪水險附加條款」其實是一般通俗簡稱,針對汽車車體損失保險可加保的是「汽車車體損失保險颱風、地震、海嘯、冰雹、洪水或因雨積水附加條款」,原則上只可以與車體損失主險同時起保或退保,如在中途加保者,保費仍須以一年期計收,若在中途單獨退保颱風洪水險者,則不予退費。
另外,針對住宅火災保險則是可加保「超額颱風及洪水保險附加條款」。雖然住宅火險自2020年起已擴大承保「颱風及洪水災害補償」,若投保標的物於保險期間內,直接因颱風或洪水事故導致被保險之住宅淹水達50公分以上,符合「水災災害救助種類及標準」之淹水救助時,可依承保建築物所在地區獲得7,000元至9,000元不等的補償金。
但是,颱風洪水不僅會造成建築物本身的毀損,還會讓家具或家電報銷,家中裝潢、粉刷與地板也可能因泡水而嚴重毀損,也就是說,住宅火險既有的颱風及洪水災害補償的保障,恐不足以填補實際損失。因此,建議民眾在投保住宅火險的同時,仍要加購「超額颱風及洪水保險附加條款」。
以台北市五層樓公寓的一樓、25坪大小為例,若加保超額颱風洪水險、建築物保額182.8萬元,自負額為每一事故賠償金額之5%,一年的參考保險費約3,285元。若因住家建築物淹水,經評估建築物實際損失100萬元,自負額僅5萬元,其餘的95萬元建築物損失將由保險公司賠付;而家具、家電等動產部分的保障,則亦可另外加費加保,轉嫁損失風險。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承保之保期已包含在颱風季(5/1至10/31)內任何一天,如在中途加保者,保費仍須以一年期計收,即便未來中途退保,「超額颱風及洪水保險附加條款」之保費也不予退還。
今年颱風來勢洶洶,不斷襲擊台灣,造成不少災情。許多民眾的房屋在颱風的摧殘下受到損害,愛車變成泡水車,甚至有些路樹被颱風吹倒,對民眾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與損失。
由於颱風屬於天災,並不包含在一般住宅保險或汽車保險的保障範圍內,因此呼籲民眾應及早做好防颱準備。為了轉嫁財產損失的風險,建議民眾在平時就應該為住宅或愛車投保「颱風洪水險附加條款」。
「颱風洪水險附加條款」實際上是附約條款,無法單獨投保。民眾必須先投保汽車車體損失保險或住宅火災保險等主保險契約後,才能額外加保。例如,汽車車體損失保險可以加保「汽車車體損失保險颱風、地震、海嘯、冰雹、洪水或因雨積水附加條款」,而住宅火險則可加保「超額颱風及洪水保險附加條款」。
雖然住宅火險自2020年起已擴大承保「颱風及洪水災害補償」,但由於颱風洪水不僅會造成建築物本身的毀損,還可能導致家具、家電報銷,家裡的裝潢、粉刷與地板也會因泡水而嚴重損壞,所以住宅火險的颱風及洪水災害補償可能不足以填補實際損失。
以台北市一樓25坪大小的五層樓公寓為例,若加保超額颱風洪水險,建築物保額為182.8萬元,自負額為每一事故賠償金額的5%,一年的參考保險費約為3,285元。若建築物淹水,實際損失100萬元,自負額僅5萬元,其餘的95萬元將由保險公司賠付。此外,家具、家電等動產部分的保障也可另外加保。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承保之保期已包含在颱風季(5/1至10/31)內任何一天,即使在中途加保,保費仍須以一年期計收。即使未來中途退保,「超額颱風及洪水保險附加條款」的保費也不予退還。
在此,我們也提醒民眾,面對頻繁的天災,投保相關附加條款是轉嫁風險的重要手段,建議大家應該及早行動,做好保險準備,以確保在颱風來襲時能夠得到適當的保障。
南山人壽深耕台灣逾一甲子,范文偉指出,獲頒「台灣百大永續典 範企業獎」代表著更大責任的開始,未來南山人壽將繼續與各利害關 係人攜手同行,致力推動環境、社會與治理的正向改變。南山人壽將 保險的價值從事後理賠延伸至「事前預防」,打造創新且全面的保障 模式,攜手跨業夥伴打造「健康守護圈」;並在商品開發設計積極導 入外溢獎勵的機制,連多年拿下國內外溢保單銷售的件數王,藉此鼓 勵保戶長期培養健康的觀念與行為。
南山人壽以在企業永續願景與策略、公司治理、財務經營、氣候治 理、環境永續、社會共融等多個面向的卓越表現,獲得評審團的一致 肯定,榮膺本屆「台灣100大永續典範企業獎」。
南山人壽亦獲「永續報告獎金融及保險業-第一類白金級」之肯定 。從2014年起、連續11年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永續報告書,具 體揭露公司在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具體作為及成果。2023 年永續報告書除遵循GRI、SASB、IR、上市公司編製與申報永續報告 書作業辦法、及保險業氣候相關風險財務揭露指引等國內外揭露標準 ,更首度導入「盡職調查流程」,將利害關係人回饋意見納入重大主 題衝擊鑑別及評估,鑑別出重大主題衝擊矩陣,作為揭露依據。
南山人壽2023年永續報告書大量採用圖表、照片,強化永續報告書 的易讀性;企業永續網站也持續優化,報告書及網站的資訊的完整揭 露與視覺化呈現,獲頒本屆台灣企業永續獎的永續報告獎最高等級白 金級之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