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邦人壽(公)公司新聞
富邦人壽今年6月稅後純益137.1億元、締造「最強6月」紀錄,並搶下六大壽險裡的獲利冠軍寶座;台股6月維持高點,富邦人壽伺機實現資本利得,加上部分現金股息入帳挹注投資收益。今年上半年富邦人壽累計稅後純益515.8億元。
壽險龍頭國泰人壽6月稅後純益89.4億元,緊追富邦人壽、排名第二,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482.6億元。國泰人壽指出,6月獲利主要反映資本利得貢獻,加上國內外不動產評價利益及經常性收益挹注,整體獲利表現維持亮眼。
新光人壽6月稅後純益87.54億元,以黑馬姿態搶下獲利季軍。新光人壽實現股市資本利得,加上避險操作得宜、新契約保費業績暢旺,推升新壽6月稅後純益寫下史上單月次高,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一舉攀升至204.1億元。
南山人壽昨(10)日公布獲利,受惠於本業穩健營運,同時掌握市場波段實現資本利得及股利挹注,6月稅後純益54.7億元,上半年累計稅後純益255.9億元。
此外,開發金旗下凱基人壽,及中信金旗下台灣人壽,6月稅後純益分別為24.8億元與18.8億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分別為109.8億元、130.2億元。
為深耕公平待客原則,富邦人壽於112年成立永續發展部,統籌公平待客等相關永續業務的規畫與推動,在董事會下增設永續發展委員會,督導公平待客原則的落實,凝聚公司由上到下每位成員共識,攜手各部門共同落實公平待客十大原則於商品與服務循環周期的每個環節,實踐「正向力量.豐富生命」的願景,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確實執行「共融.多元.公平.行動」的公平待客推動方針,持續推出符合社會各界或不同族群需要及量身訂做的多元金融商品及服務,強化「以人為本」的精神,促進社會公眾福祉。
富邦人壽積極打造友善的金融環境,提供不同需求的族群最適切的金融服務,除在官網設置線上朗讀功能,提供視障者無障礙的友善服務,並於富邦人壽APP新增金融友善服務專區,針對高齡及視障者設計專屬介面並搭配手機語音導讀功能,提供簡易常用功能,改善數位落差,落實公平待客,更設置「微型保險商品專區」推廣微型保險商品、守護經濟弱勢,建構社會安全網,朝全員主動實踐公平待客的企業文化不斷前進。
為強化年輕族群的風險意識,富邦人壽前進校園推廣保險教育,將風險意識與保險觀念結合日常生活情境,提升各級學生對保險功能與保障意涵的認知。此外,積極呼應行政院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1.5版,推動公司內部與外部的防詐宣導,在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宣導防詐新知、於公司社群平台進行防詐宣導,目標透過網路媒體的影響力,攜手社會大眾共同反詐騙。
富邦人壽將持續展現達成永續發展目標為核心價值,接軌世界級的永續標準,全方位著手精進ESG作為,期待讓每一位客戶和社會大眾,都能感受到富邦人壽所提供的每一項商品或服務,個個都是「good idea」。
6月新台幣微貶3分,貶幅0.1%,相較5月新台幣升值,壽險業者認 為,「6月負擔有減輕一點」。同時壽險趁6月負擔減輕,晴天儲糧提 存外匯準備金,相較5月六大壽險收回逾百億元的外匯準備金,沖抵 新台幣升值造成的兌換損失,6月幾乎是恢復提存,外匯準備金大多 還在相對偏高水位,有利下半年匯率波動抵禦衝擊。
趁新台幣6月幾乎不動,且台股大漲8.8%,六大壽險積極實現資本 利得落袋為安,初估當月從股債實現資本利得高達500億元,上半年 累積實現資本利得約有近2,500億元,同時手中還握有不少權值股、 電信股與科技股,除部分實現資本利得外,帳上還有豐厚的股票未實 現利益,7月以來台股續攻上2,4000點,預期獲利仍有支撐。
壽險業者表示,除資本利得外,6月現金股利開始入帳,但發放旺 季是7月、8月,股息入帳對7月獲利也有所支撐,今年股市操作著重 總回報,不會為等認列股息收入,喪失最好實現資本利得機會,因此 ,預估今年現金股利收入會比去年下降。
另6月剛好逢每半年的投資型不動產評價,部分壽險公司在海外的 商用不動產市價評價後有評價利益,也挹注6月六大壽險獲利。
6月六大壽險全數獲利,稅後賺412億元,但因去年6月基期高,呈 現年減8%。富邦人壽6月賺137億元、上半年衝破500億元居冠;國泰 人壽6月賺89億元、上半年賺483億元緊追在後;南山人壽以256億元 居上半年第三名;新光人壽6月獲利暴衝,以88億元拿下單月第三名 ,且上半年賺148億元提升到第四名;台灣人壽上半年賺130億元,凱 基人壽也有110億元,六大壽險上半年全部賺超過百億元。
富邦金控火力全開,6月稅後獲利破200億元! 富邦金控日前公布上半年財報,6月單月稅後純益216.3億元,創下單月獲利新高紀錄,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810.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88%,每股稅後純益(EPS)5.95元,重返金控獲利三冠王寶座。 富邦人壽與台北富邦銀行表現亮眼,成為金控獲利主要推力。富邦人壽6月投資收益強勁,單月獲利137.1億元,上半年稅後純益達515.8億元,創歷年上半年第三高。台北富邦銀行6月獲利29.7億元,上半年累計獲利162.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4%,創同期新高。 受惠台股指數續創新高,子公司富邦證券經紀、財管與承銷業務獲利顯著成長,上半年稅後純益49.7億元,年增45%,創歷年同期新高。 富邦產險上半年稅後獲利24.4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大幅改善,6月整體簽單保費59.7億元,工程險單月簽單保費成長110%。 富邦金因獲利表現亮眼,股價8日收盤創86元新高,今年將配發每股2.5元現金股利,8月21日發放共計325億元現金。
**富邦人壽永續報告首納海外子公司**
【記者劉麗芬/台北報導】富邦人壽今(23)日發布2023年永續報告書,首次納入韓國、越南及香港等3間海外子公司的永續資訊,提升透明度,更符合國際永續機制,展現建構永續金融生態圈的決心。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表示,面對全球永續議題,富邦人壽積極落實永續行動,成立專責部門,依據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氣候相關財務揭露架構(TCFD)等國際永續準則揭露資訊,並納入「利害關係人資本主義衡量指標」等指標,全面回應利害關係人的期待與掌握永續經營成果。
報告書也揭露,富邦人壽於2023年榮獲金管會「第一屆永續金融評鑑」保險業前20%,肯定其在氣候風險管理、淨零轉型、減碳節能、普惠金融、人權人力發展及資訊安全等ESG議題的努力。
台灣五大壽險6月稅後純益飆高357.7億,富邦人壽137.1億獨占鰲頭
五大壽險業者昨(9)日公布6月稅後純益達357.7億元,年增1.2%,前六個月稅後純益更達到1,386.4億元,暴增263.8%,主要受惠於台股上漲、壽險業積極實現資本利得,加上新台幣匯率貶值,減緩匯率避險成本。
除南山人壽外,五大壽險6月獲利表現亮眼,其中富邦人壽以137.1億元稅後純益奪冠,國泰人壽89.4億元、新光人壽87.5億元、凱基人壽24.8億元、台灣人壽18.8億元。
若以成長率來看,新光人壽獲利年增378%居冠,國泰人壽成長23.9%,富邦人壽成長10%,其餘兩家衰退。
前六個月獲利方面,富邦人壽以515.8億元拔得頭籌,國泰人壽482.6億元、新光人壽148億元、台灣人壽130.2億元、凱基人壽109.8億元。其中,國泰人壽獲利成長270%最為顯著,台灣人壽成長154%、凱基人壽成長123%、富邦人壽成長97%,新光人壽則是虧轉盈。
富邦人壽表示,6月獲利主要來自國內外股票和基金的資本利得、利息和股利收入,趁著股市高點實現資本利得,再加上部分股息入帳,推升投資收益。
國泰人壽指出,受惠於今年以來資本市場上揚,公司投資操作平穩,股債搭配得宜,加上國內外不動產評價利益和經常性收益挹注,整體獲利表現不俗。
除了南山人壽外,五大壽險昨日皆公布獲利,富邦人壽6月稅後純益137.1億元居冠,國泰人壽89.4億元、新光人壽87.5億元、凱基人壽24.8億元、台灣人壽18.8億元;若以成長率來看,新光人壽獲利年增378%居冠,國泰人壽成長23.9%、富邦人壽成長10%,其餘兩家衰退。
若以前六月獲利來看,富邦人壽515.8億元最高,國泰人壽482.6億元、新光人壽148億元、台灣人壽130.2億元、凱基人壽109.8億元;成長率部分,國泰人壽成長270%最高,台灣人壽154%、凱基人壽123%、富邦人壽97%,新光人壽則是虧為盈。
富邦人壽6月獲利創歷年同期新高。富邦人壽指出,6月主要收益來源為國內外股票及基金資本利得、利息及股利收入,趁股市高點伺機實現資本利得,加上部分股息入帳挹注投資收益。
國泰人壽指出,今年以來資本市場上揚,公司投資操作平穩,股債操作得宜,加以國內外不動產評價利益及經常性收益挹注下,整體獲利表現亮眼。
富邦金表示,子公司富邦人壽、台北富邦銀行6月單月獲利均創歷 年同期新高,成為金控6月獲利衝高主因。富邦人壽6月投資收益主要 為國內外股票與基金資本利得與股息收入,單月獲利137.1億元,累 計上半年稅後純益515.8億元,為歷年上半年第三高紀錄。
台北富邦銀行6月獲利29.7億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162.2億元、 年增24%,均續創同期新高,獲利成長主要來自利息淨收益及手續費 淨收益分別較同期成長12%及46%,帶動營收較同期成長19%。各項 業務動能穩定成長,其中存放款餘額較同期成長9%及12%,財富管 理收益較同期成長41%,信用卡簽帳金額年成長超過4成。
受惠6月台股指數續創新高,子公司富邦證券經紀、財管與承銷等 業務獲利顯著成長,累計前上半年稅後純益49.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 增45%,續創歷年同期新高。
富邦產險6月稅後純益3.0億元,累計獲利24.4億元,相較去年同期 大幅改善。6月整體簽單保費59.7億元,工程險因掌握綠能保險業務 ,單月簽單保費成長110%,累計上半年簽單保費收入340.2億元,年 成長12%,簽單市佔24.6%續居市場龍頭。
富邦金因獲利表現出色,帶動股價8日收盤創86元新高,今年每股 配發2.5元現金股利,在7月19日除息,另有0.5元股票股利將另行公 布除權交易日,共計325億元現金將在8月21日發放。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表示,面對全球永續議題,富邦人壽肩負發 揮風險管理及綠色金融之永續責任。為積極落實永續行動,公司設立 了專責部門及組織,發展與實踐ESG各項業務,此外,亦透過多元化 溝通管道,瞭解利害關係人所關注的議題,以此檢視永續議題,並校 準公司在永續管理上的策略與長期目標,將永續績效展示於永續報告 書中,全面回應內外部利害關係人對該公司的期待、協助他們掌握公 司整體永續經營的推動成果及永續韌性。
富邦人壽2023年永續報告書首度將韓國、越南及香港3間海外子公 司之員工面及環境面的永續資訊納入報告範疇,以提高資訊透明度, 全面強化ESG議題資訊揭露,展現建構永續金融生態圈的決心。
富邦人壽於2023年榮列金管會「第一屆永續金融評鑑」保險業前2 0%,顯現出公司全方位致力於氣候風險管理、淨零轉型、減碳節能 、普惠金融、人權人力發展及資訊安全與透明等ESG議題的亮眼推動 成果。
富邦人壽俄債曝險 恐影響RBC 金管會日前公布6月底資本適足率計算方式,首度要求投資無信評俄羅斯債券以Caa1計提資本準備,將大幅拉高風險係數。據了解,富邦人壽為台灣前三名壽險公司中持有俄債金額較高的業者,恐受此新規定影響。 根據統計,至5月底台灣壽險業合計持有俄羅斯債券金額約1,357億元,主要集中在前六大壽險,包括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凱基人壽、台灣人壽等。其中,新光人壽曝險最高,約300億元;其次為國泰人壽,約200億元。 金管會調整俄羅斯公債風險係數後,風險係數將由原本的0提高至0.14,意味著壽險公司每持有100億元俄羅斯公債,將必須提列14億元的資本準備。 業內人士表示,富邦人壽去年底的RBC為293%,比新光人壽較為充裕,預估調整後對富邦人壽的影響應較為有限。不過,新光人壽去年底RBC僅176.37%,本次調整恐對其6月底RBC達成目標造成影響。 寿險業界人士分析,壽險公司對俄債的曝險主要集中在俄羅斯公債,且多數是在俄羅斯公債信評較高時購入,目前均已認列預期信用損失。此次金管會調整俄羅斯公債風險係數,將進一步提高壽險公司的風險計提,恐影響壽險公司的資本適足率。
**富邦人壽發債搶攻資金大餅 壽險業搶錢潮持續**
台灣壽險業持續發動「搶錢」行動!富邦人壽董事會日前通過追加500億元發債額度,加上上半年已發行的250億元,今年發債規模將達750億元,刷新其單年新高。
除了富邦人壽,國泰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凱基人壽、三商美邦人壽等保險業者今年也宣布發行次順位公司債,總計籌資額度達2,080億元,創下史上最高紀錄。
上半年已有六家壽險公司發債,富邦人壽再追加500億元後,六家業者發債額度已達2,080億元。由於市場胃納量有限,發債時間越晚,票面利率將越高,促使壽險公司搶先卡位。
今年發債規模最大的業者為國泰人壽,額度達800億元,目前尚有逾100億元餘額未發。富邦人壽發債規模居次,達750億元,已發250億元,下半年再加碼500億元。南山人壽發債額度為300億元,部分將透過海外設立SPV(特殊目的事業)募資。
保險局去年開放壽險公司發行10年期以上長期次順位公司債,以及透過海外SPV發行資本性質債券,幫助業者強化資本結構,以因應2026年接軌國際會計準則IFRS 17和台灣版ICS(TW-ICS)。
國泰人壽已在新加坡設立SPV,並完成10年期美元債發行,發行收益率為5.988%,創下台灣壽險業在國際債市發行美元債首例。南山人壽也宣布跟進,預計下半年在新加坡設立SPV,啟動海外美元債發行。
壽險業預估近年將持續出現「搶錢潮」,急需資金因應2026年的資產負債規範調整。各公司為避免去年發債過晚的困境,紛紛提前規劃並行動,爭取資金優勢。
重大風險當前!富邦人壽ISO 22301續審認證,強化企業韌性
隨著全球風險趨勢惡化,台灣壽險龍頭富邦人壽持續強化風險管理機制,以因應氣候變遷、資訊安全等挑戰。於2022年取得「理賠與0800客戶諮詢」範圍的ISO 22301國際標準認證,有效期為三年,並於今年5月完成續審作業,維持認證有效性。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強調,面對永續淨零等課題和各方挑戰,企業的經營韌性至關重要。富邦人壽持續檢視「營運持續管理政策」,以減輕重大災害或營運中斷的衝擊,維護業務運作、保障員工安全和客戶權益。
富邦人壽依循ISO國際標準和最佳實務,建置並優化營運持續管理體系。透過關注內外部風險趨勢,提升風險意識、進行演練,強化體系的實戰能力。同時將營運持續管理列為員工必修通識課程,確保風險控管的有效性。
在全球風險格局不斷變動的環境下,富邦人壽持續強化風險管理,確保企業韌性,提供客戶穩健可靠的服務,並維護經濟與社會的穩定發展。
**富邦人壽發債創新高 強化資本應對ICS 2.0** 壽險業者熱烈發債籌資,為2026年接軌國際保險監理制度(ICS)2.0做準備。富邦人壽昨日宣布再加碼發債500億元,加上今年上半年已發行的250億元,累計發債規模高達750億元,創下歷年新高。 富邦人壽表示,此次發債旨在強化公司資本結構和適足率,為接軌ICS 2.0提高自有資本。截至目前,富邦人壽累計已發行的次債總額達1,050億元。 今年壽險業發債金額再創新猷,包括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凱基人壽和三商美邦人壽等六大壽險,合計發債金額達2,080億元。 金管會為協助保險業順利接軌ICS 2.0,放寬業者發行10年期以上長期次順位公司債的限制。國泰人壽今年已發債500億元,並計畫海外籌資300億元,合計800億元。 面對國泰人壽在海外設立特殊目的公司(SPV)籌資的舉措,富邦人壽表示將優先考慮發行台幣債券,是否發行海外債券會持續評估。
**富邦人壽躍居債市發債前五大 保險業積極籌資應對新制**
今年上半年,台灣債券市場出現兩大黑馬:國泰人壽和富邦人壽。根據櫃買中心統計,國泰人壽發行新台幣次順位債券440億元,擠下台灣電力公司,奪得發債亞軍;富邦人壽緊追在後,發行250億元的次債,同樣擠進前五大。
資深債券商主管表示,過去公司債發行前五大機構中出現兩家壽險公司的情況非常罕見,而此一趨勢預計還會持續延燒到下半年。
由於保險業將於2026年接軌國際清償力標準(ICS),國內壽險業者積極發債籌資。資深債券交易員指出,壽險業出現在公司債前五大發行機構中,確實是罕見的。
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企業總共發行了3,213.1億元的公司債,與去年大致持平。其中,台灣中油以476億元的發債規模奪得「發債王」寶座。
壽險龍頭國泰人壽發行了440億元的次順位債券,一舉超車台灣電力,拿下發債亞軍;過去發債大戶台電則以387億元的發債規模屈居第三。
近年來積極發債的「護國神山」台積電,上半年發行了343億元的公司債,名列第四大;富邦人壽發債規模達250億元,擠進第五名。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表示,全球市場瞬息萬變,永續淨零的課題 以及各方挑戰接踵而來,考驗著企業的經營韌性。嚴謹的公司治理與 風險管理,一直是富邦人壽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定期檢視「營運持續 管理政策」並貫徹執行,以期減輕重大災害或營運中斷所帶來的可能 衝擊、並維持業務的持續運作,進而維護員工安全與保障客戶權益。
富邦人壽訂有董事會核定之「營運持續管理政策」及相關作業辦法 ,同時根據ISO國際標準與最佳實務,於內部建置營運持續管理體系 並持續優化,包含關注內外部新興風險趨勢,使相關風險評鑑分析與 時俱進,提升全體人員之風險意識,將營運持續管理列為同仁必修通 識課程,確保同仁有效控管風險;透過強化計畫內容與演練,持續提 升營運持續管理體系的實戰能力。
富邦人壽昨日表示,本次發債主要是為強化本公司資本結構及資本適足率,強化接軌國際制度ICS的自有資本提升;富邦人壽在今年上半年已成功發行250億元次債,截至目前為止,不包含本次規劃發行的500億元次債,累計已發行的次債總額為1,050億元。
壽險龍頭國泰人壽今年已發行500億元次債,另外透過新加坡設立的SPV(特殊目的公司)於海外發債籌資,10年期6億美元次債順利定價。對於是否有意跟進國泰人壽、在海外申設SPV籌資,富邦人壽昨日回應,目前仍將以發行台幣債券為優先考量,是否發行海外債將持續評估。
為協助保險業2026年順利接軌ICS 2.0,金管會鬆綁保險業可發行10年期以上長期次順位公司債籌資,今年以來,包括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凱基人壽、三商美邦人壽等六大壽險合計通過2,080億元的發債額度,締造歷史新高紀錄。
根據各家壽險公司目前公告的發債額度,國泰人壽今年擬在台發債500億元、海外籌資300億元,合計800億元;富邦人壽則是兩度在國內發債,金額分別為250億元與500億元,合計750億元。南山人壽先前通過300億元的發債額度,並跟進國泰人壽腳步,決議擬於新加坡設立100%持有的子公司Nanshan Life Pte. Ltd.,將於海外發債籌資。
此外,包括凱基人壽、新壽與三商美邦先前也通過發債額度,金額分別為100億元、80億元與50億元。
不只如此,富邦人壽上半年也發行250億元的次債,同步擠入前五大。
資深債券商主管說,公司債發行前五大機構裡有兩家為壽險公司,為過去相當罕見的情況。
櫃買中心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公司債發行前五大機構,依序為台灣中油、國泰人壽、台灣電力、台積電與富邦人壽。
受到保險業將於2026年接軌ICS新制影響,國內壽險業積極發債籌資,資深債券交易員說,公司債前五大發行公司裡出現兩家壽險業實屬罕見,且此一趨勢還可能持續在下半年上演。
櫃買中心統計,今年上半年,國內企業合計發行3,213.1億元的公司債,與去年大致相當;其中,光是台灣中油一家就發債476億元,奪下「發債王」寶座。
壽險龍頭國泰人壽今年上半年發行440億元的新台幣次順位債券,以黑馬之姿超車台灣電力、拿下發債亞軍;往年的發債大戶台電,今年上半年累計發債387億元,屈居中油與國壽之後、僅排名第三。
近年來積極發債的「護國神山」台積電,上半年總共發行343億元的公司債,名列第四大;大型壽險業者富邦人壽,上半年發債規模達250億元,擠入第五。
據了解,新光人壽俄債曝險約300億元,為壽險公司中最多,其次 是國泰人壽約200億元,國壽去年底RBC為323.45%,影響應不大,但 新壽去年底RBC僅176.37%,在半年自救後,6月底剛好面臨RBC計算 關鍵時期,擔心影響達標時間。
去年原本還有八家壽險持有俄羅斯債券,有一家在去年初出清,目 前僅剩七家壽險持有俄債,主要曝險多是俄羅斯公債。據金管會統計 ,至今年5月底帳列金額約新台幣1,357億元,較去年5月的1,262億元 ,年增95億元,主要是受新台幣貶值影響,導致帳面金額增加,實際 上七家壽險都沒有再加碼。
壽險對俄債曝險主要集中在前六大壽險,即國泰、富邦、南山、新 光、凱基、台灣六大人壽,共已認列預期信用損失210億元,較去年 5月174億元增加,主要也是匯率因素。
金管會公布今年6月底壽險業填報RBC表格,當中修改俄羅斯公債風 險係數,提高到0.14,等於俄債原本不用風險計提或100億元只要提 列數千萬元,但今年6月底計算時則要大幅拉高。
國泰、南山、新光、凱基、三商美邦人壽今年都公告發行次債籌資 ,壽險業今年發債量總計將達2,080億元,是史上首度發債破2,000億 元的新高。
上半年剛結束,已有國壽、富壽、南山、新壽、三商壽、凱壽等六 家壽險公司宣布發債,4日富壽新增加500億元,六壽險合計已公告發 債額度達2,080億元。因市場胃納量有限,越晚發債票面利率就越高 ,壽險公司先搶先贏,且大型壽險將尋求海外發債,爭取更大資金量 ,今年六家公告發債量破2,000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的1,110億元, 近十年壽險發債超過千億元只有過兩次,即2016年1,040億元及去年 1,110億元。
今年發債額度最高是國壽的800億元,尚有逾100億元額度未發;其 次是富壽的750億元,目前已發250億元,下半年再加500億元;第三 是南山人壽300億元,其中一部分也將是海外設立SPV發債籌資。
為助壽險業2026年接軌台版ICS(TW-ICS),保險局去年4月開放保 險業可發行10年期以上長期次順位公司債,今年3月宣布開放保險公 司可透過在海外成立特定目的事業(SPV)發行具資本性質的債券。 國壽6月率先在新加坡設立SPV,並完成10年期6億美元次順位普通公 司債券定價,發行收益率為5.988%,創台灣保險業在國際債市發行 美元債首例,之後南山人壽也跟進宣布在新加坡設SPV,預計下半年 啟動海外發美元債。
2026年壽險業就將接軌保險負債會計準則IFRS 17與TW-ICS,急需 資金強化資本結構,預估近年都會出現壽險搶錢潮。去年有些壽險公 司太晚宣布,利率訂價相對不利,今年各公司紛紛提早規劃並行動。
去年發債搶頭香的台灣人壽表示,核算資本適足率(RBC)後,今 年沒有發債急迫性,後續有需求仍會考慮,也會考量SPV海外發債途 徑。
面對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退休規劃備受關注。勞保年金近半年統計顯示,每人平均月領僅約1.8萬元,與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中,65歲以上家庭每月平均消費支出4.86萬元,加上醫療開銷,恐難僅靠勞保年金支撐退休生活。
富邦人壽洞察民眾需求,攜手台北富邦銀行及安聯投信,於「富邦人壽鑫富一生變額年金/變額壽險」中,新增連結投資標的「富邦人壽委託安聯投信-好享利月提解全權委託投資帳戶」,協助民眾做好退休準備。
富邦人壽指出,「鑫富一生」提供變額年金與變額壽險兩種選擇,並有新台幣與美元兩種幣別,分散投資風險。由安聯投資團隊代操的「好享利」,具有三大特色:優質股票投資、傳統債券與混合證券配置,以及三段式靈活提解,滿足保戶不同需求。
安聯投資團隊強調,會透過風險管理機制,監控市場、資產與標的風險,並動態調整股、債、現金比重及投資標的,確保投資組合的平穩度。「好享利」投資標的為台灣已核備之境外基金、ETF,以股票60%、債券39%、現金1%配置,股債調整區間為正負20%,靈活布局參與市場脈動,創造長期的收益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