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邦人壽(公)公司新聞
展望未來,富邦金控總經理韓蔚廷指出,長期仍看好股市,特別是AI相關產業,投資策略將鎖定成長型股票並採區間操作。
富邦人壽主管表示,因台股指數已高、配息率下滑,預估股利收入、經常性收益將較去年略降。此外,富邦人壽在去年第4季利率高點時布局新台幣計價債券ETF,新錢的投報率5%至5.5%,最近也持續加碼債券ETF。
今年首季富邦人壽台股部位4,848億元,季增424億元,投報率達19.6%;國外股票3,329億元,季增204億元,投報率達19.43%。
富邦人壽國外債券部位2兆8,392億元,季增1,065億元,占總投資部位的56.9%,投報率由去年底的3.91%上漲至4.14%。
第1季底富邦人壽總投資資產達4兆9,934億元、逼近五兆元大關,受惠利率走升與美元升值,首季經常性投資收益381億元,年成長8.6%。
台北富邦銀行首季稅後純益81.6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各項業務規模穩健成長,淨利差年增6個基本點,企業授信與個人放款皆為雙位數成長,信用卡有效卡數市占率14.8%、位居市場第二,簽帳金額市占率13.7%、市場排名第三。
法人關注,富邦金中國大陸曝險情況,總經理韓蔚廷表示,目前沒有太大變化,對陸曝險占總資產比重低於3%,放款很少、多數為投資,逾九成以上為投資等級的金融債券。
韓蔚廷強調,目前金控與旗下主要子公司均沒有增資計畫。
富邦金控董事會通過擬配發普通股每股現金股利2.5元及股票股利0.5元,合計總股利配發3元,總股利配發率達62.5%。
富邦金首季稅後純益304.1億元、年增117.5%,每股稅後純益為2.34元。富邦金控獲利成長,來自富邦人壽與北富銀獲利年增141%與22%、富邦證券獲利年增43%、富邦產險轉虧為盈。
截至第1季底,富邦金總資產逾11.5兆元、年增8.4%,淨值8,965億元、年增25.7%。
**富邦人壽持股上海商銀增至2.68%**
近期,上海商銀公布十大股東名單。令人矚目的是,富邦人壽持股比例大幅上升,從2.06%增加至2.68%。 此舉表明富邦人壽持續看好上海商銀的前景。今年,上海商銀將以「智能永續,創新多元」為營運策略主軸,推動人工智能發展、加速數位轉型,並創新產品和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商銀前三大股東依然是家族投資公司,分別持股4.67%、3.82%和3.53%。其他主要股東包括SHEEN PERFECT(2.66%)、MAGNETIC HOLDINGS(2.65%)和LOGAN INVESTMENTS(2.47%)。 台新銀行託管國泰台灣傘型證券從去年的1.91%增加至2.77%,而大通託管先進星光先進總合國際股票指數基金投資專戶今年以1.06%擠入第十大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第十大股東挪威中央銀行持股1.15%,今年退出前十大,降至第11大,持股稍降至1.06%。**富邦人壽迎新獨董 許碩芬上任** 富邦人壽在原獨董王銘陽辭任後,今日宣布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教授許碩芬接任獨立董事。許碩芬自即日起生效,將為富邦人壽提供專業建議。 **富邦金提名王儷娟為獨董候選人** 富邦金控先前公告,金控獨立董事候選人為曾任金管會檢查局局長的王儷娟。王儷娟擁有豐富的金融監理經驗,預計將進一步提升富邦金控的企業治理。 **富邦產險處分不動產** 富邦產險宣布,將公開標售位於台北市及高雄市的三處不動產。此舉旨在優化資產配置,提升公司營運效率。 **富邦產險捐贈公益團體** 富邦產險同步公告兩筆關係人捐贈案。第一筆捐款將支持產險公會的教育公益基金,第二筆則捐贈富邦慈善基金會及富邦文教基金會,用於執行2024年度專案。 **富邦金控擘畫發展策略** 富邦金控將於6月14日召開股東常會。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2024年富邦金控將持續深耕台灣市場、布局亞洲,並評估併購及參股機會。富邦金控也將透過金融科技創新,提升競爭力,朝向成為亞洲一流金融機構的目標邁進。
4月壽險業務員登錄人數溜滑梯!富邦人壽不手軟、祭嚴格淘汰
台灣壽險業務員登錄人數4月回落,較上月減少786人至37萬3,010人,未能延續前2個月的成長趨勢。其中,壽險公司業務員登錄人數跌幅最顯著,較上月減少656人,來到20萬5,523人。
富邦人壽表示,從今年開始,公司目標著重於精實人力、提升人均產能。除持續評估人員表現外,對於新進人員也提供更嚴謹扎實的訓練。如果無法配合公司訓練,且業務績效不佳者,將視情況予以淘汰。
儘管業務員登錄人數減少,但受惠於分紅保單帶動及投資型新商品陸續上架,壽險業績仍復甦。今年前4月新契約保費、續年度保費與總保費收入等項指標,全數較去年同期增加。
壽險公會統計,壽險公司、保代、保經三大通路中,保險經紀人公司是唯一保持正成長的,登錄業務員較上月增加265人,達8萬9,978人。保險代理人公司登錄業務員則較上月減少395人,來到7萬7,509人。
在各壽險公司部分,4月有7家壽險業務員登錄呈現單月正成長,包括南山人壽增加170人、國泰人壽增加41人、新光人壽增加15人,以及台新人壽、保誠人壽、安達人壽及友邦人壽等。而富邦人壽及凱基人壽則呈現減少。
富邦金控昨天於證交所發布重大訊息,宣布子公司富邦人壽獨董由許碩芬接任,富邦金先前也公告,金控獨董候選人為曾任金管會檢查局局長的王儷娟。
根據富邦金先前上傳的資料,今年股東常會獨立董事被提名人名單,獨董被提名人為王儷娟;王儷娟曾任金管會檢查局局長、金管會銀行局局長、金管會檢查局副局長、主任秘書等職。
富邦金控昨天代子公司富邦產險公告,董事會決議以公開標售方式處分位於台北市及高雄市等三處不動產,董事會並授權經營團隊委託專業公司辦理標售事宜。
富邦產同步公告兩筆關係人捐贈案,第一案捐贈原由為參與產險公會的「2024年金融服務業教育公益基金捐款計劃」,捐贈金額為新台幣10萬元,受贈對象為產險公會。第二案為捐贈財團法人富邦慈善基金會及財團法人富邦文教基金會2024年度執行經費,分別捐贈新台幣460萬元與514.2萬元。
富邦金控將於今年6月14日召開股東常會,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在今年的「致股東報告書」中揭示2024年富邦金控主要子公司的七大發展策略重點,同時強調,富邦金控將持續深耕台灣市場及布局亞洲,並持續評估併購及參股機會來拓展版圖,在追求績效之際,透過金融科技挹注創新能量並展現永續競爭力,朝向「亞洲一流金融機構」願景邁進。
在分紅保單帶動及投資型新商品陸續上架的影響下,今年前四月壽險新契約保費(FYP)、續年度保費與總保費收入,全數較去年同期增長。其中,壽險新契約保費2,391.68億元,年增12.7%;續年度保費5,062.17億元,年增6.2%;總保費收入7,453.85億元,年增8.2%。
儘管業績回溫,但在各大壽險公司祭出考核機制下,業務員登錄也受到影響。據壽險公會統計,壽險公司、保代、保經三大通路中,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在連續兩個月正成長之後,登錄人數再度下滑,4月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人數較上月減少656人,來到20萬5,523人。
而保險代理人公司登錄業務員亦較上月衰退,人數較月減395人,來到7萬7,509人;保險經紀人公司則是三大通路中唯一保持正成長的,登錄業務員較上月增加265人,達8萬9,978人;總計4月壽險業務員人數為37萬3,010人,較上月減少786人。
若以各壽險公司來觀察,4月有七家壽險業務員登錄呈現單月正成長,分別是南山人壽增加170人、國泰人壽增加41人、新光人壽增加15人,其他包含台新人壽、保誠人壽、安達人壽及友邦人壽登錄業務員人數皆呈現增加。而富邦人壽、凱基人壽則呈現減少。
對此,富邦人壽表示,自今年起,公司即以重視精實人力、提升人均產能為組織發展目標。除持續進行適當的評量外,對新進人員亦提供更嚴謹及紮實的訓練,倘無法配合公司之訓練且業務績效不佳者,將會視情況予以適當之汰除。
近期公告內容中,榮康信含配偶、未成年子女及利用他人名義持股 ,原持有上海商銀近469萬股,3月1日經由繼承多家投資公司及祖父 榮鴻慶持有的股份,共計增加逾6億股。
上海商銀前董事長榮鴻慶2022年辭世後,近期公告由榮家第四代榮 康信繼承榮鴻慶手中大部分上海商銀持股,榮康信含控股公司等持股 比例合計達12.692%。
觀察上海商銀前十大股東中,前三大持股比例跟去年相同,包含家 族投資公司TASSBURY的4.67%、BRIGHT HONEST的3.82%、TILSBURY 的3.53%。其他SHEEN PERFECT維持2.66%、MAGNETIC HOLDINGS維持 2.65%、LOGAN INVESTMENTS從去年的2.68%降至2.47%、鴻大投資 公司維持1.39%。
台新銀行託管國泰台灣傘型證券從去年的1.91%增加至2.77%、富 邦人壽由2.06%增加至2.68%。大通託管先進星光先進總合國際股票 指數基金投資專戶今年以1.06%擠入第十大股東;去年第十大股東挪 威中央銀行持有1.15%,今年退出前十大,降到第11大,持股稍降至 1.06%。
上海商銀董事長李慶言在年報中強調,今年營運策略主軸為「智能 永續,創新多元」,將致力發展人工智慧,加速數位轉型,創新產品 服務,發展多元核心,提高非利息收益,提升資本效益等。
<div class="article">
富邦人壽現金部位超過2000億,壽險業因應Fed降息延後積極籌措現金
在美國聯準會 (Fed) 降息延後、保單解約量攀升以及支付避險保證金等因素影響下,台灣壽險業第一季現金與約當現金部位降至 8,662 億元,連續四季低於兆元,更創下 2018 年以來新低紀錄。其中,富邦人壽的現金部位仍然維持在 2,000 億元以上,顯見其現金管理能力。
壽險業者表示,第一季部分現金用於加碼投資美債和股市,加上新台幣貶值,也需要負擔外匯交割款和保證金,導致現金部位下降。不過,由於 3 月總給付金額創下歷史新高,壽險業已經開始增加現金部位,以應對 Fed 降息延後,以及新台幣持續貶值的可能性。
財報數據顯示,國泰人壽首季現金部位增加最多,達到 156 億元,而新光人壽則減少最多,達 457 億元。富邦人壽的現金部位雖然沒有大幅增加,但仍維持在 2,000 億元以上,僅次於國泰人壽,顯示其財務穩健。
壽險業者表示,隨著股利發放旺季即將到來,外資領完股利後匯出資金的可能性增加,新台幣仍有貶值壓力。加上 Fed 降息落空,壽險業預計第二季將進一步拉高現金部位,以應對給付持續增加的可能風險。
分析師指出,富邦人壽現金部位充足,有助於其應對市場風險和把握投資機會。未來 Fed 降息時機和新台幣匯率走勢仍是影響壽險業現金管理的關鍵因素。
</div>新台幣近日有急升跡象,但隨著股利發放旺季將至,外資領完股利 有可能匯出,後續新台幣仍有貶值可能,加上Fed遲遲不降息,給付 金額變化,成為壽險業下半年預留現金部位的關鍵。根據壽險財報顯 示,第一季壽險現金與約當現金部位約8,662億元。壽險業者表示, 第一季有部分現金是掌握機會加碼投資,因美債殖利率在相對高檔, 有趁機佈局,股市第一季也表現佳,也有部分加碼在股市上,另新台 幣貶值也有負擔外匯交割款與保證金。
3月壽險總給付金額飆升到2,476億元,創下史上新高,也是睽違1 5個月單月總給付飆上2,400億元之上,因應總給付金額升高,壽險業 已有開始增加現金部位,同時也希望能預留較多現金,有利於股市回 檔時逢低進場加碼。但當Fed降息落空,且市場對今年降息幅度的預 估持續縮小,加上新台幣連續貶值,讓壽險業提高警覺,多預留現金 部位,因應接下來給付持續增加的可能性。
根據財報顯示,各家壽險變化大,首季現金部位增加較多的是國泰 人壽,單季增加156億元,前六大壽險中有四家壽險單季減少逾百億 元,單季新光人壽減少457億元最多,其次是三商美邦人壽單季減少 約266億元。
統計顯示至第一季底,國泰人壽、富邦人壽現金部位都超過2,000 億元,尤其國泰人壽已接近2,700億元,南山人壽也超過760億元,新 光、台壽則約450億元∼500億元。
富邦人壽備戰匯率波動 外匯準備金逾2千億元 新台幣16日強升1.92角,壽險業者提高警戒,緊盯匯率波動。所幸,今年前四個月新台幣走貶,壽險業者積極提存外匯準備金,估計4月底餘額已達2,000億元,有助於抵禦匯率波動的影響。 富邦人壽等六大壽險業者表示,4月新台幣貶勢擴大,兌換利益大幅增加,有助於緩解避險成本。雖然近期新台幣走升,但歷史經驗顯示,新台幣貶值後往往會小幅反彈,因此壽險業者將機動調整避險策略。 根據壽險業者透露,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和新光人壽等業者,4月底外匯準備金餘額已超過200億元。壽險業者表示,豐厚的準備金將有助於業者應對5月新台幣的波動。 業者強調,彈性避險操作至關重要。隨著新台幣近期貶值後反彈,壽險業者將搭配一籃子貨幣進行避險,並趁機購買較為便宜的無本金遠期外匯(NDF),以降低匯率波動對獲利的影響。
新台幣匯率今年前四月連貶,壽險未避險部位有豐厚兌換利益,前 三月就有5,443億元,且新台幣4月貶值幅度擴大,預期4月未避險兌 換利益可能逾2,000億元,前四月約匯兌利益有可能破7,500億元。
壽險業表示,換匯(CS)、無本金遠期外匯(NDF)等傳統避險工 具成本還在高檔,4月新台幣貶值5.5角、貶幅1.7%,兌換利益明顯 增加,有助緩解避險成本,3月、4月與去年相比,避險比重確實有下 降,並搭配一籃子貨幣避險操作。但4月底、5月初新台幣有走升,過 往觀察新台幣貶到一定程度都會有幾日反彈,壽險避險部位亦會機動 調整,像近期NDF比較便宜,也會趁便宜時多布局。
前四月在新台幣貶值下,壽險業積極提存外匯準備金,3月整體壽 險業提存302億元,首季合計已增加688億元,至3月底整體壽險的外 匯準備金餘額來到1609億元,4月前六大壽險約再提存326億元,預估 4月整體壽險業提存可超過400億元,外匯準備金餘額有望破2,000億 元,將創六個月新高。
據首季財報顯示,3月底前六大壽險中有五家外匯準備金餘額在10 0億元以上,國壽有近326億元,新壽也有近207億元,4月國壽已逾4 00億元,富邦、南山及新壽都已逾200億元,壽險業者表示,加速累 積的外匯準備金有利抵禦5月新台幣的波動,只要彈性避險操作得好 ,就能降低影響獲利的程度。
壽險首季賺回面子,富邦人壽繳出亮眼成績
壽險業首季財報出爐,21家壽險公司全部獲利,其中富邦人壽以稅後獲利175億元,位居第二。在股市多頭及獲利助攻下,壽險業整體淨值近2.5兆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786億元。
不過,壽險業手中滿手債券,在美國遲遲不降息的情況下,三月底評價損失仍超過4.19兆元。其中,美國債券(美債)部位為重災區,評價損失達4.09兆元,比去年底增加5,100億元。
儘管債券市場表現不佳,但壽險業受惠於台股大漲,手中持有的約2.5兆元國內外股票轉為評價利益,抵銷部分債券損失。因此,壽險業整體淨值下的金融資產評價損失仍縮小至992億元,較前一季回升近千億元。
壽險業趁高利率,大幅加碼美債。截至三月底,壽險業AC部位(美債部位)約20.25兆元,相較去年底增加8,200億元。市場預估美國將於今年啟動降息,債券價格已略有回升,壽險業AC部位評價損失有望縮小。
在首季稅後獲利方面,富邦人壽僅次於國泰人壽,排名第二。同時,富邦人壽淨值下金融資產評價利益達到403億元,為六大壽險公司中唯一轉正者。
台股飆漲助壽險業獲利大豐收
近期台股持續站穩兩萬點,也帶動壽險業第一季淨值大幅上升,截至3月底達近2.5兆元,創下兩年多新高。此外,壽險公司積極實現股票利得,加上新台幣貶值助益,21家壽險公司首季全數獲利,擺脫去年第三季淨值比未達法定標準3%的窘境。
去年受到美國聯準會升息影響,債券市場劇烈震盪,連帶影響壽險業淨值。2022年第三季,有六家壽險公司淨值比跌破3%。其後,金管會允許金融資產重分類,將債券轉列攤銷後成本,加上股債市回穩,各壽險淨值逐漸回升,去年第三季僅剩兩家壽險公司淨值比未達標。
截至去年底,僅有三商美邦人壽淨值比低於3%。三商壽積極自救後,首季淨值比從2.97%回升至3.24%,不僅符合法定標準,也終結連續七季低於3%的狀況。
第一季淨值比最高的是法巴人壽,達29.2%。安達人壽、合庫人壽首季淨值比也都在20%以上。安聯人壽、富邦人壽在10%以上,國泰、凱基、台壽、台新、元大等淨值比皆位處7%以上偏高水準。
根據金管會規定,保險業連續兩期淨值比不得低於3%,但監理上只看6月、12月的數據。因此,第一季各家壽險自結的淨值比僅供參考。不過,若股匯市未來一個月維持穩定,預期6月各壽險公司淨值比應可全數通過。
三商壽指出,首季淨值比提升主要受惠於國內外股市上揚,以及新台幣貶值的正面影響。第一季台股指數上漲帶動權益類已實現獲利增加逾14億元,加上匯兌利益,有效提升獲利表現。
**富邦人壽發債潮,壽險業搶錢先搶先贏**
台灣壽險業發債潮持續升溫,富邦人壽日前宣布將發行300億元次順位債券,加上近期新光人壽80億元、南山人壽300億元、三商美邦人壽50億元等多家壽險業發債,今年壽險業發債總額已突破1,530億元,創下近年新高。
富邦人壽表示,此次發債是為了因應2026年接軌新清償能力指標(ICS)法規變革,目標將資本適足率維持在160%的高水準。同時,部分發債額度將透過海外特殊目的公司(SPV)進行,具體發行金額將視市場情況調整。
壽險業者透露,由於國內債券市場胃納量有限,業者必須搶先搶贏,以取得資金並降低融資成本。今年上半年已有五家壽險公告發債,總額超過去年全年的1,110億元,創下至少十年來的最高紀錄。
除了富邦人壽外,國泰人壽也宣布將再發債300億元,合計今年共籌集800億元,創下國壽成立60年來最大年度發債規模。新光人壽則計畫發債80億元,南山人壽300億元,三商美邦人壽50億元,預計今年壽險業的發債總額將持續攀升。
市場分析師指出,壽險業大舉發債主要是為了因應投資環境變化與法規調整。隨著利率上揚,壽險業者投資收益承壓,需要透過發債補充資本,以維持財務穩健。
去年大幅加碼元大金的寶佳集團旗下合佳投資,則維持3.32%持股穩定不變,仍高居第二大單一股東,這顯示寶佳集團看好元大金的長線營運與包含股利在內的報酬率,因此持股部位穩定不變,並未隨元大金股價頻創新高而先行調節部分、實現獲利。
元大金控大股東元大集團馬家掌控的投資公司,在富邦人壽與新進十大的國泰台灣永續高股息ETF大幅加碼後,原本有多達五家投資公司位列前十大股東,結果其中一家持股2.04%的騰達投資今年被擠出十大榜單外,其餘四家投資公司包括尊爵、元宏、元翔、裕陽等,則是持股維持穩定沒有變化,尊爵仍高居第一大單一股東,合計整體元大集團馬家的投資公司控股比重仍有兩成多到三成,持股集中且穩定。
主權基金新加坡政府基金之前已在元大金十大股東內,近一年來積極加碼9萬多張,持股比也從原來的2.15%提高到2.86%,晉升元大金第五大單一股東。法人指出,國外主權基金操作策略偏向中長線布局,並偏好營運穩定、成長無疑慮及股息報酬穩健的標的,元大金近年來在2021年獲利創新高、2022年投資未實現評價損失衝擊股利發放到2023年獲利高成長,股利配發率均維持穩定,加上今年來台股交易量增、指數頻頻創高,元大金受惠獲利高成長,因此獲主權基金青睞。
而國泰台灣永續高股息ETF、富邦人壽的投資邏輯,基本上與主權基金相若,且元大金現金股息殖利率在金控中屬領先群,自然也吸引相關買盤轉進。
滿手債券卻賣不了
主要是美國遲遲不降息,今年首季美債殖利率又彈升,壽險逾新台 幣20兆元的債券目前以「成本」列帳,若以市價計價,跌價近4.1兆 元,若持有到期將不會有大額損失,且美國若降息,還可能有大量資 本利得,但現在就像「坐在金山上的窮人」,有滿手債券無法賣,只 能靠股票來獲利。
台股3月站上2萬點,首季大漲逾13%,美股亦漲5∼10%不等,壽 險手中約新台幣2.5兆元的國內外股票幾乎都轉為評價利益,但因債 券及美債ETF首季仍是跌價,因此淨值下的金融資產仍是評價損失99 2億元,但已較前一季回升近千億元,更比去年同期增加3,580億元, 可說身價大回升,股票部位亦隨時可實現利得,貢獻獲利。
趁利率高加碼美債
同時,反應股票等價值回升,首季21家壽險稅後獲利887億元,加 計淨值下資產價值回升等因素,綜合損益合計達2,274億元,亦代表 壽險身價已有恢復。
壽險業亦趁高利率,大幅加碼美債,目前持有債券與新買的債券部 位,約9成放在AC,以成本帳列,第一季壽險業AC部位約有20.25兆元 ,相較去年底19.43兆元,等於壽險業單季加碼債券約8,200億元。
美國不急於降息,美債殖利率上揚,壽險AC部位債券雖以成本列帳 ,不影響淨值及損益,但實際上是評價損失擴大,第一季達4.09兆元 ,比去年底3.58兆元,單季增逾5,100億元,波動比股票更驚人
但因市場仍預估今年美國會啟動降息,債券價格已略有回升,相較 去年第三季壽險AC評價損失逾5兆元,兩季以來已回升近1兆元。
六大壽險首季稅後獲利以國泰人壽251億元排名第一,其次是富邦 人壽的175億元,第三是南山人壽的135億元,第四是台灣人壽近77億 元,凱基人壽以51.5億元排名第五,但3月底淨值下金融資產,只有 富壽轉正,有403億元的評價利益。
2022年開始因美國聯準會大幅且快速升息,債券價格暴跌,股市亦 波動,壽險業淨值受衝擊,最慘時期是2022年第三季,有高達六家壽 險公司單季淨值比掉到3%以下。之後金管會同意進行金融資產重分 類,將債券轉列攤銷後成本,加上之後股債市回穩,去年各大壽險淨 值開始回升,去年第三季只剩下兩家壽險公司淨值比在3%以下。
至去年底僅三商美邦人壽淨值比低於3%,經積極自救後,三商壽 首季淨值比從去年底的2.97%,回升到3%之上、來到3.24%,不只 是回升到法定標準之上,也終結三商壽連七季淨值比低於3%的情況 。
第一季淨值比最高的是法巴人壽為29.2%,安達人壽、合庫人壽首 季淨值比也都在20%以上,安聯人壽、富邦人壽在10%以上,國泰、 凱基、台壽、台新、元大等淨值比皆位處7%以上偏高水準。
金管會對保險業監理指標其中一項,就是連續兩期淨值比不得低於 3%,但監理上只看6月、12月的數據,因此,第一季各家壽險自結的 淨值比僅作為參考,但股市還在多頭,若剩下一個月股匯市未出現巨 幅變化,預期6月各壽險公司淨值比應該也可以「All Pass」(全數 過關)。
三商壽表示,首季淨值比提升至3.24%,主要受惠於國內外股市上 揚,及新台幣兌美元貶值的正面影響,第一季台股指數上漲,權益類 已實現獲利較去年同期增加逾14億元,及受惠匯兌利益,有助於獲利 表現。
國壽表示,主要是要為2026年接軌做準備,目前國壽資本適足率( RBC)逾300%,2026年改以新清償能力指標(ICS)時,法定是100% ,國壽希望維持160%的相對高水準,以因應業務成長及市場變化, 因此決議再發債300億元,等於今年發債額度拉高到800億元。
且國壽新申請的300億元額度中,將有一部分會以海外SPV(特殊目 的公司)來發債,至於發行額度多少,還要視市場情勢調整,還要先 取得金管會的同意。
國壽一年二度募資,曾在2008年發生過,當時為因應市場可能的劇 烈波動,國壽上下半年各募資150億元,合計300億元,今年是以發行 次債模式,先從市場要搶下800億元,以免其他壽險也募資搶錢時, 利率及成本攀高。
壽險業今年出現發債潮,上半年還未過完,已有五家壽險公告發債 ,國壽全年要發800億元,新光人壽要發債80億元,富邦人壽及南山 人壽各要發債300億元,三商美邦人壽亦有50億元,合計已有1,530億 元,且還有多家壽險仍未決定是否發債等資,今年確定會是壽險年度 發債量的新高。
因國內債市胃納量有限,壽險業發債必須先搶先贏,今年前四月五 家壽險公司公告發債,額度已超過去年全年1,110億元,更創下至少 十年新高。
富邦人壽盈餘轉增資75.89億元,強化資本結構
為接軌2026年國際會計準則第17號(IFRS 17),台灣壽險業強化資本結構。今年已有四家壽險公司公告盈餘轉增資,分別為南山人壽、富邦人壽、凱基人壽和遠雄人壽。 其中,富邦人壽今年公告發放股票股利75.89億元,成為今年前六大壽險公司中,與南山人壽、國泰人壽等公司宣布配發股票股利的業者。 南山人壽盈餘轉增資金額最高,達87.73億元;四家壽險公司今年盈餘轉增資金額合計超過188億元。 除南山人壽外,凱基人壽也宣布盈餘轉增資發行新股,金額達14億7,836萬元;遠雄人壽則將發行新股10億股,金額為1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只有合庫人壽宣布配發現金股利,金額為9.63億元。合庫人壽也是壽險業中唯一連續九年發放現金股利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