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邦人壽(公)公司新聞
據金管會統計,壽險業發行次順位公司債往年多是50億元到635億元之間,2015年、2022年甚至沒有發債,2016年、2023年發債破千億元,2016年曾高達1,040億元、去年發債金額高達1,110億元。
據富邦人壽公告,這次發行的無擔保累積次順位普通公司債開始日 為2024年6月12日、甲券發行期限為十年期、固定利率年利3.7%、乙 券發行期限為15年期,固定利率年利3.85%。
富壽債票面利率與國壽相當,國壽一開始公告史上最高500億元的 發債額度,其中9成為新台幣,票面利率也是3.7%∼3.85%,僅1成以下是美元,票面利率約5.8%,比去年6.1%略低。因應接下來有海 外SPV發債需求,與為強化ICS,國壽再度公告發債額度增加300億元 ,共計800億元,創其單年籌資最大量。
由於國內債市胃納量有限,越晚發債、票面利率可能越高,發債成 本就墊高,各壽險都想先搶先贏,國壽率先公告發債,另包含新光、南山、富邦、三商美邦、凱基等都已跟進公告發債。
今年早已宣布發債的新壽,原訂額度80億元,以新台幣為主,但必 須找銀行保證,上半年預計先有55億元到位,後續還有25億元額度, 持續尋求銀行保證中,票面利率預估與去年相當、接近4%。
南山人壽今年發債額度300億元,也創下其史上最高,比去年115億元更多,將以新台幣為主,票面利率擬與去年相當的3.75%∼3.88%。
富邦能源公司由富邦人壽持股超過7成,台灣大、泓德能源各持股10%,預計五年內自建裝置容量約380MW的光電案場、及開發354MW儲 能案場。富邦能源於2023年12月由富邦集團成立。
林之晨表示,富邦能源將借重泓德能源的技術與整合能力,投入儲 能案場的開發,成為台灣第一個投入「綠能投資平台」的金融電信服 務集團。
「富邦能源綠能投資平台」係由泓德能源、富邦人壽險及策略合作 夥伴所籌組成立,泓德提供穩定案源,目前四個綠能投資平台包含以 地面型光電為主的「星泓電力」、漁電共生型光電「星鱻電力 」、表前儲能「星德電力」、及光電與儲能的「富邦能源」,未來管 理資產金額預計超過650億元。
泓德旗下星星電力主要提供綠電與光充儲整合的配銷、管理與營運 解決方案,針對商辦類客群首創綠色租賃「新型態彌補型」彈性契約 ,已成功打入台北101與國泰人壽旗下商辦大樓。
台灣大綠能策略亦藉此投資案定調多軌並進,投資或自建光電案場、產研合作研發潔淨能源、及外購再生能源,2030年前使用再生能源 比率將達35%、2035年60%、2040年全公司100%使用再生能源(RE 100)、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
除借重泓德能源的技術與經驗投資光電案場與儲能案場,台灣大2 021年起也與泓德能源合作,由泓德旗下的星星電力轉供約6,700萬度 綠電,強化台灣大與台灣固網於全台近1,300個據點的綠電應用,並 以「外購再生能源」提升再生能源使用數量約8%。2023年台灣大並 與富邦金控共同支持中研院「淨零科技研發產研合作」計畫,在地熱 能、海洋能及去碳燃氫技術等領域探索新能源與新技術應用的開發, 2023年9月跨出中研院實驗室,串接台電小型商用發電機組,發出「 去碳燃氫」的第1度電,立下台灣潔淨能源發展的里程碑。
南山人壽11日公布5月稅後純益5.65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賺破20 0億、達201.17億元,在六大中排名第三,前五月以國泰人壽稅後賺 393.2億元居冠,富邦人壽以378.7億元緊追在後,第四名是台灣人壽 111.36億元,凱基人壽有85億元,新光人壽則賺60.5億元,六大壽險 全數獲利。
5月新台幣升值0.37%,壽險業坦言「有比較辛苦」,加上避險工 具仍貴,六大壽險公司5月淨匯兌成本逾300億元,是半年來單月新高 ,六家公司共收回122億元的外匯準備金,沖抵新台幣升值造成的兌 換損失。
前四月新台幣兌美元趨貶,六大壽險都還有兌換利益,5月則有損 失,各家趁台股站上21,000點,實現股票資本利得;前五月台股上漲 逾18%,握有不少權值股、電信及科技股的六大壽險公司,亦趁機實 現近2,000億元的資本利得,5月底帳上也還有股票未實現利益,6月 還有支撐。
六大壽險多已表示,今年股票投資採總回報率來看,即股票資本利 得與股利合計要最大化,即未必要等領現金股利,會考慮股價若已漲 多,領股利可能跌掉股價,就會先賣出股票,再伺機回補,因此今年 第三季現金股利收入,可能會比去年略低。
六大壽險實現資本利得的單月新高,是在2022年1月,當月估計有 逾600億元的資本利得,主要是當時台股站上18,000點,且債市也是 多頭,壽險業手中股債都值錢,一個月靠賣股債就有600億元的投資 資本利得,今年則是3月及5月各有400億∼500億元之間的資本利得, 且9成以上是股票,債券幾乎很少利得。
例如保戶買了二張實支實付保單,單次最高理賠各10萬元,某次醫 療費用15萬元,過去副本理賠時可能拿到20萬元,未來保戶將在A公 司申請10萬元,B公司再申請5萬元,各保險公司是否會請業務員引導 保戶,先向別家公司申請較高額理賠,以爭取自家降低保單損率?即 各保險公司不想當一家理賠者。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11日指出,每家保險公司都有機會當第一家,且提供服務才是表現的機會,嚴禁各公司提供業務員「不理賠獎金」,若保險局收到申訴,即會開罰。
金管會在去年底宣布改革實支實付醫療險,回歸損害填補原則,原 訂今年7月1日上路,但業者表達仍需要緩衝期,保險局本周普查產險 及壽險公司傾向9月1日或10月1日上路,一旦拍板,現有保單非保證 續保者,一律也跟新保單一樣,未來都不再接受副本理賠。據了解,目前市場上僅剩台新人壽、安聯人壽、台銀人壽醫療險可用副本理賠。
多家壽險公司已陸續宣布停售醫療、意外、失能險,富邦人壽大動 作下架12張保證續保平準保費的保單,包含九張住院醫療險與二張意 外傷害險,蔡火炎指出,失能險與實支實付新制無關,富壽下架12張 保單,初步了解是商品策略考量,是為未來接軌IFRS17而做調整,有 些是風險控管考量或銷售情況不好因而停售。
新制上路上是否引發保單停售效應?蔡火炎指出,初步了解,副本 理賠的實支實付險,年初就已停賣,應不會再有停售效應。
金管會未來鼓勵業者多推「第一類商品」,即CSM/新契約保費要大 於50%(幾乎等同保費50%可作為壽險公司的收益)的保單,若第一類保單占所有新契約保費的比率,能排名市場前70%強(即前30%的公司),約六至七家,同時CSM達成率150%者,可申請國外投資多1個百分點,或不計算國外投資者(如外幣傳統保單)可增加2個百分 點,金管會表示獎勵政策6月底就會出爐。
壽險業者表示,在政策引導下,未來勢必要多賣健康險、保障型商 品,才能爭取到前面的排名,以利爭取政策相關優惠,但因為高利率 環境,壽險早年賣的儲蓄型保單,現在面臨高解約率,業者表示,恐 怕也不得不賣一些儲蓄型保單,增加保費收入,否則恐會有現金流量 問題。
為了2026年接軌保險負債會計(IFRS17)及新清償能力指標ICS,金管會逐步引導壽險業商品結構轉型,要求壽險業者要努力賣高CSM 的保單,各公司每年須提報CSM目標給金管會,年達成率100%可申請 適用前一年較低的公建風險係數,達成率達105%者,可再拿股票風 險係數獎勵。
「乖寶寶」壽險公司,甚至可在15年過渡期間都用現行較低的公建 或股票風險係數計算,有利投資上「高人一等」,用較少資本強度,投資較多股票或公建。
金管會並規劃第一類商品占比在業界前70%強,且CSM達成率有15 0%者,國外投資可以獎勵多1個百分點,亦或不計算國外投資者可增 加2個百分點。
目前大型壽險公司內部多訂有CSM目標,如富邦人壽訂一年400億元 目標;國泰人壽估一年會有約700億元水準;新光人壽每年設300億元 目標,金管會都會列管這些目標,各公司為了達標,積極拉高長年期 繳費、保障型、A &H(意外險與健康險)的銷售量。
據調查,包括富邦、安聯、安達、台新和友邦人壽共五家壽險公司,將在6月底停售21張包括住院醫療、意外傷害、失能險等三大險種保單,市場擔心是否與7月新實支險上路有關,金管會昨(11)日澄清,停售是各公司經營策略考量,與實支險新制無關,尊重各公司商品策略也認為不會引發停售效應。
這五家壽險公司中,又以富邦人壽停售12張保單最多,並非全數都是實支實付,其中包括9張住院醫療與2張意外傷害險。
對國內這波保單停售潮,金管會副局長蔡火炎昨提三點說明,一、商品停售是公司經營策略考量,保險局尊重,二、各公司停售商品並非是因新實支實付險新制,例如這波也停售了失能險,與新實支險無關。
三、富邦人壽一次下架12張,是因應未來要接軌IFRS和ICS新制影響,有些則是風險控管或是銷售情況不佳等商品策略考量所致,因此做一些調整。
據金管會初步評估,過去副本理賠的實支險,業者幾乎都停賣了,預計就算這波6月底保單停售潮,應不會有停售效應;至於為何是6月底,認為業者應是考慮通路約定,一般商品要下架,需有一定期間通知通路(如保經代)並給作業時間。
為讓實支實付醫療險回歸「損害填補」,有實際支出才理賠,金管會修改「人身保險商品審查應注意事項」,要求實支住院醫療險、及實支意外醫療險,這兩大實支險,未來僅限民眾醫療收據的「正本」理賠。
也因未來實支險將回歸「損害填補」原則,各家實支險的理賠額,將以保戶醫療險實際支出為限。例如保戶新投保A和B兩家公司的實支險,理賠時,保戶若先選了向A公司申請理賠,A就需出具「正本給付差額證明」給B。
業者坦言,過去沒有「副本理賠」時,均採正本的「差額」理賠,因此實務操作上應不會有太大問題,且誰要當「第一家」被申請理賠,也是由保戶決定。
市場也擔心,是否有保險公司不想當「第一家」而提供業務員「不理賠獎金」?蔡火炎說,保戶想選擇跟哪一家申請,是保戶的選擇,每家保險公司都
有機會當第一家,「沒有甚麼好閃躲,有理賠才有服務」。
他也強調,不能有「不理賠獎金」或是鼓勵業務員拒絕客戶申請理賠的狀況,若查獲屬實,金管會一定會處理。
金管會將推動醫療險改革,原本預計7月1日上路,但因應商品調整等,業者與保險局開會時提出的建議,至少會延後至9月1日,最遲10月1日才會上路。
不過,多家保險公司從上半年就開始陸續改版,不只住院醫療,連意外、失能也一併調整。
富邦人壽預計在7月停售12張保單,其中包含九張住院醫療險與二張意外傷害險,而此波停賣的實支實付險,多採平準費率設計,像是「享實在」、「真實在」、「真心實意」、「長順」、「長青健康保險」等商品,7月後全數停售,代表實支實付平準費率將走入歷史。富邦人壽表示,新的實支醫療險商品規格將改為一年期險,會與市場同類型商品相同,預計7月推出。
除此之外,台新人壽有一張住院實支醫療險同樣於6月底下架。
除了實支實付醫療險外,多家保險公司連同意外、失能險也一起調整,其中,安聯人壽一共下架三張保單,安達人壽下架四張保單,市場上唯二的兩張失能險也包含在內。對此,安達人壽表示,本次為因應法規調整停售,安達人壽向來以保戶為中心,未來將會持續推出符合保戶需求的保險商品。而友邦人壽原先自6月21日起停止受理一張失能扶助險,配合政策實施日期,延後至6月30日下架,預計在修改符合法令規定後再上架。
南山人壽昨(11)日公告獲利,5月稅後純益5.65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為201.2億元。南山人壽表示,保險本業表現穩健,受惠於穩定的經常性收益及掌握市場實現權益證券資本利得,即使面對新台幣匯率升值壓力,仍維持穩健的獲利表現。
六大壽險5月賺進216.54億元,低於今年3月與4月的314.81億元與324.69億元,為三個月新低。
回顧今年3月,新台幣匯率從31.577元下滑至31.99元,全月貶值4.13角,貶值幅度為1.29%;到了4月,新台幣匯率貶值5.52角,貶幅擴大至1.7%。
5月富邦人壽獲利居冠,稅後純益為113.5億元,創歷年5月新高,累計稅後純益為378.7億元,5月及累計前五月獲利較去年同期分別成長726%及175%。
國泰人壽5月稅後純益41.8億元,累計稅後純益393.2億元,為歷史次高。
新光人壽5月稅後純益28.4億元,月增2.2%,累計稅後純益60.4億元。
凱基人壽5月獲利14.5億元,今年前五月稅後獲利為85億元。台灣人壽受惠股票及基金處分利得挹注,5月稅後純益12.5億元。
富邦集團斥資百億元拓展綠能版圖,旗下台灣大哥大昨(11)日宣布加入「富邦能源綠能投資平台」,攜手泓德能源、富邦人壽、富邦媒體成立的控股公司富邦能源,由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出任董事長,規劃五年內自建380MW(百萬瓦)光電案場,搶攻綠能商機。
富邦集團去年12月成立富邦能源,台灣大今年4月曾公告台灣大新創參加富邦能源現金增資,富邦能源總投資額達110億元,富邦人壽持股超過七成,台灣大與泓德能源各持股約一成。
富邦能源預計投資380MW光電案場及開發354MW儲能案場,加速台灣大及富邦集團再生能源發展,同步強化能源轉型過程中的電網韌性。
林之晨表示,整合集團資源打造「富邦能源綠能平台」,借重泓德能源的技術與整合能力,將再生能源供給極大化,預計五年內自建裝置容量約380MW的光電案場。
林之晨指出,富邦能源也投入儲能案場開發,是台灣第一個投入「綠能投資平台」的金融電信服務集團,支持再生能源發展的同時,也強化能源轉型後的電網運轉穩定性及安全性,穩步實踐能源轉型目標。
泓德能源暨星星電力董事長謝源一說,泓德能源提供全方位的綠能服務,子公司星星電力有多元且充足的綠電來源與高效的綠電轉供能力。
台灣大已承諾將於2040年達到公司100%使用再生能源(RE100),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為加速朝目標前進,積極整合集團資源,並與產業鏈夥伴合作,藉由「投資或自建再生能源電廠」及「外購再生能源」雙軌模式,朝2030年前使用再生能源比率達35%、2035年使用再生能源比率達60%的短中期目標邁進。
台灣大2021年起與泓德能源合作,由星星電力轉供約6,700萬度綠電,強化台灣大與台灣固網於全台近1,300個據點的綠電應用,以外購再生能源形式,協助提升再生能源使用數量約8%。
台灣大指出,2023年與富邦金共同支持中研院「淨零科技研發產研合作」計畫,在地熱能、海洋能及去碳燃氫技術等領域探索新能源與新技術應用的開發,2023年9月成功突破技術,跨出中研院實驗室,串接台電小型商用發電機組,立下台灣潔淨能源發展的里程碑。
泓德能源與壽險及策略合作夥伴分別籌組綠能投資平台,由泓德提供穩定案源,從案件開發至營運管理提供一站式服務,總投資金額為110億元,富邦人壽持股超過七成。
富邦金控在2023年12月20日發布重大訊息,子公司富邦人壽公告參與富邦能源現金增資,投資總金額不超過82.5億元。
今年5月27日,富邦金控也代富邦能源公告,因營運需要,洽特定人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40億元,每股面額10元,現金增資認股基準日為6月5日,因原股東放棄認購,洽特定人名單及認購金額,當時富邦人壽認購金額30億元。
壽險龍頭國泰人壽除自2014年起開始投資太陽能電廠,運用多年深耕太陽能產業的經驗,垂直整合資源及籌組專業經營團隊。
國泰並持續尋求合適投資的太陽能案場,期待在回應政府能源轉型政策的同時,也能扮演縮小再生能源供需差距的關鍵角色,協助更多台灣企業取得綠電。
**富邦人壽5月獲利創新高,五大壽險合賺210億**
台灣壽險雙雄5月獲利出爐,除了南山人壽尚未公布成績外,其他五大壽險公司合計狂賺210.9億元,比去年同期激增83倍。其中,富邦人壽以113.5億元的稅後純益奪冠,創歷年5月新高。
富邦人壽表示,公司5月獲利主要來自國內外股票和基金的資本利得,以及利息收入。儘管台股高點獲利持續實現,但外資回流推動新台幣升值,讓公司出現小幅匯損。
國泰人壽緊追在後,5月稅後純益達41.8億元,累計前五月獲利393.2億元,創下歷史次高。新光人壽則以28.4億元的獲利排第三,新台幣升值對其避險操作有利,挹注不少獲利。
凱基人壽與台灣人壽的獲利表現也不俗。凱基人壽5月稅後純益14.5億元,前五月累計獲利超過85億元;台灣人壽則受惠股票和基金處分利得,5月稅後純益12.5億元。
**台股紅盤撐腰,金控雙雄大賺一筆!** 台北訊(記者游晨曦) 台股強勁走勢帶動,金控業獲利爆衝。富邦金控今(10)日公布5月稅後純益160.2億元,創下同期新高。前5個月累計稅後純益594.3億元,年增近132%,每股稅後純益(EPS)達4.57元,同時奪下5月、前5月、每股獲利三冠王。 國泰金控5月稅後純益為78.8億元,也是近5年同期新高。前5個月累計稅後純益588.1億元,創下次高紀錄,年增逾2.5倍,EPS為4.07元,暫居單月、累計及每股獲利亞軍。 兩家金控競爭激烈,選擇在端午節前後公布獲利數字。受惠於台股強攻,新台幣前4個月貶值,兩大龍頭金控旗下的壽險公司5月稅後純益已逼近400億元,再加上子銀行獲利都創新高。國泰金與富邦金前5個月合計稅後純益已超過1,182億元,預計6月都將挑戰獲利突破600億元。 富邦金子公司富邦人壽持有超過10萬張台積電股票,股票未實現利益應是壽險業第一。5月大舉實現資本利得,單月稅後狂賺113.5億元,讓富邦金成為5月唯一單月獲利超過百億元的金控。前4個月還以434.1億元居金控獲利亞軍,5月則以累計稅後純益594.3億元,重新奪回金控獲利王寶座。 國泰金子公司國泰人壽5月因新台幣升值,匯兌成本較重。不過,仍有實現股票資本利得,單月稅後純益41.8億元,讓國泰金單月稅後純益維持在78.8億元。累計前5個月稅後純益588.1億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的515億元。 前5個月,國泰金拿下2月到4月3個月的單月獲利王,富邦金則是1月及5月的單月冠軍。除了壽險子公司表現亮眼,兩家金控也積極拚銀行獲利。國泰金旗下的國泰世華銀行今年以來月月獲利超過30億元,累計前5個月稅後貢獻167.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台北富邦銀行今年以來每月獲利也超過22億元,最高近35億元,前5個月稅後純益132.4億元,同樣創下紀錄。 台股飆漲,兩大金控旗下的證券業獲利也跟著衝高。富邦證5月稅後純益7.5億元,創同期新高。累計前5個月稅後純益38.7億元,也創下歷年新高。國泰證受惠於經紀、承銷獲利挹注,5月稅後純益5.8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7.5億元,創下同期新高。
**富邦人壽引領綠電新風潮 6子公司共同採購439萬度綠電**
富邦金控持續邁向「淨零排放」目標,日前宣布富邦人壽、台北富邦銀行、富邦產險、富邦證券、富邦投信及富邦期貨等6家子公司,共同簽署綠電採購合約,合計439萬度綠電,創下台灣金融業綠電布局跨足外島首例。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此次綠電導入包含富邦自有電表、外部人持有電表及共用電表,富邦投入大量心力與各方溝通協調,展現積極導入綠電的決心。
除了採購綠電,「創能」與「購能」也是富邦減碳的重要策略。富邦已完成8處太陽能板增建,並於2021至2023年持續導入706.1萬度綠電。截至2024年,富邦金控及子公司累計綠電採購量達1,425.1萬度。
未來,富邦金控將繼續偕同子公司,擴增綠電導入規模,逐步實現海內外據點百分百使用綠電的目標,為環境永續做出積極貢獻。
富邦金控領先金融業綠能布局 攜子公司引進439萬度綠電
富邦金控 (2881-TW) 積極擴大綠電布局,日前宣布與星星電力簽署合計 439 萬度綠電採購合約,自 6 月起於 76 處辦公及營運據點轉供綠電。此舉創下台灣金融業綠電布局跨足外島的首例,彰顯富邦金控落實淨零願景的決心。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富邦金控通過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審查和成為 RE100(百分之百再生能源倡議)會員後,持續以行動履行承諾。此次綠電導入不僅涉及富邦自有電表,更包含外部人和多家企業分攤用電的共用電表,展現富邦穩步擴大綠電布局的決心。
這次新導入的綠電包括富邦產險澎湖通訊處,為台灣金融業外島據點首例導入綠電。截至 2023 年底,富邦金控及子公司累計綠電總採購量達 1,425.1 萬度,未來將持續依減碳目標路徑,擴增綠電導入規模。
富邦金控透過「節能」、「創能」、「購能」逐步減降灰電用量,除自身「節能」外,也積極「創能」規劃增建太陽能板和「購能」逐年增加綠電採購規模。富邦金控與子公司將持續透過綠電導入和相關措施,朝向 2040 年海內外營運據點百分百使用綠電的目標迈进。
富邦金再擴綠電布局 外島金融首例
富邦金控(2881)持續推動綠電布局,宣布旗下六家子公司-富邦人壽、台北富邦銀行、富邦產險、富邦證券、富邦投信和富邦期貨,與星星電力簽署439萬度綠電採購合約。
從6月起,這六家子公司於76處辦公及營運據點將同步轉供綠電,其中包含富邦產險澎湖通訊處,創下國內金融業外島據點導入綠電的先例。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這項措施展現富邦金控履行淨零排放承諾的決心,自2023年起,富邦已整合三家子公司於91處據點導入439.1萬度綠電,今年再擴大六家子公司於76處據點導入439萬度綠電。
富邦金控透過「節能」、「創能」和「購能」三管齊下減少自身碳排放,包括更新辦公大樓設備、擴大能源管理系統,以及積極採購綠電。
2021年至2023年間,富邦金已累計導入706.1萬度綠電,2024年將再新增439萬度綠電,連同台北富邦銀行和富邦產險自行採購的綠電,富邦金控及子公司累計綠電總採購量將達1,425.1萬度。
未來,富邦金控將持續擴增綠電導入規模,響應台灣2050淨零排放目標,並發揮投融資力量推動價值鏈綠色轉型。
**富邦推出分紅養老保單瞄準退休市場** 台灣人壽保險業近年致力於開發針對年輕族群的養老商品,富邦人壽近日推出分紅養老保單「優富年年」,主打四大特色吸引消費者。 **四大特色瞄準年輕需求** 「優富年年」分紅養老保險的四大特色包括: 1. **零件式附約:**客戶可依據自身需求自由搭配附約,客製化保障內容。 2. **月繳方式:**採取月繳方式,降低繳費負擔。 3. **月給付生存金:**在選擇的退休年齡(55/60/65歲)後,可開始領取每月生存保險金。 4. **保單紅利:**有機會分享富邦人壽經營分紅保單的績效,提高生存保險金金額。 富邦人壽表示,這項商品讓年輕人每月只需撥出幾千元,就能在退休後獲得穩定的現金流,為第二人生做好準備。 **台新推變額萬能壽險強化保障** 除了富邦人壽外,台新人壽也推出變額萬能壽險「鑫鑽人生」。這項商品提供高保障倍數,保障額度足夠,適合成家立業的家庭成員。 台新人壽強調,「鑫鑽人生」具備身故保障倍數較高、定期定額投資降低成本、可附加不同類型附約等優勢,協助民眾加強保障,守護家庭。 **壽險公會提醒保障不足** 壽險公會統計指出,國人身故保障平均不足以補償10個月薪資,保障額度仍然有待提升。台新人壽董事長蔡康建議,民眾可運用多元保險工具加強保障,為責任重大的人生階段做好準備。**
**富邦人壽、國泰產險齊創高 金控獲利5月寫紀錄** 5月金控獲利強勁,14家金控稅後純益526.4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1倍,創下5月最佳紀錄。前5月稅後純益2,638.4億元,僅次於2021年同期,為史上次高。 **富邦人壽推動富邦金獲利成長** 富邦金5月稅後純益160.2億元,年增近3.3倍,創歷年同期新高;累計前5月稅後純益594.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4.57元,奪回三冠王寶座。 富邦金指出,子公司富邦人壽、台北富邦銀行、富邦證券單5月稅後純益皆創歷年同期新高。富邦人壽的穩定保費收入和穩健投資績效,對富邦金獲利成長有顯著貢獻。 **國泰金控各子公司表現亮眼** 國泰金控5月稅後純益78.8億元,年增99%,累計前5月稅後純益588.1億元,EPS達4.07元。各子公司核心業務成長動能強健,包含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國泰證券和國泰投信都創下歷史新高。 國泰世華銀行的存款和放款持續成長,財富管理和信用卡業務表現優異。國泰產險儘管受到花蓮地震影響,但累計獲利仍創同期新高。國泰證券受益於台股成長動能,創下同期獲利新高。國泰投信的投資組合管理績效亮眼,帶動獲利年增43%。 其他金控如中信金、兆豐金、元大金等也都有亮眼的獲利表現,反映金融產業景氣強勁。前5月金控業純益為2,638.4億元,僅次於2021年同期,為歷史次高。
富邦金控落實2040年海內外營運據點百分百使用綠電之承諾,持續 擴大綠電布局,7日宣布富邦人壽、台北富邦銀行、富邦產險、富邦 證券、富邦投信及富邦期貨等六家子公司,共同與星星電力簽署合計 439萬度的綠電採購合約,自6月起同步於76處辦公及營運據點轉供綠 電,並創下台灣金融業綠電布局跨足外島之首例。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富邦金以穩健步伐邁向淨零願景,2 022年通過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審查並成為RE100(百分之百再 生能源倡議)會員後,持續以具體行動展現履行承諾之決心,自去年 成功整合三家子公司於91處據點、122個電表同步導入439.1萬度綠電 ,今年再偕同六家子公司於76處據點、115個電表新增導入共439萬度 綠電,導入地點包含富邦產險澎湖通訊處,為台灣金融業外島據點導 入綠電的首例。
這次綠電導入除富邦自有之獨用電表,也包含非富邦之外部人持有 電表及多家企業分攤用電的共用電表,由於這類電表需先行向電表持 有人溝通促使其同意富邦導入綠電,經雙方簽署協議文件或辦理電表 過戶後,才能進行電能轉供,所需投入的心力、花費的時間及作業複 雜度,皆較一般自有獨用電表高,展現富邦穩步擴大綠電布局的決心 及意志。
富邦持續透過「節能」、「創能」及「購能」逐步減降自身灰電用 量,先從自身「節能」做起,亦持續「創能」,規劃增建太陽能板( 現已完成八處);並積極「購能」,逐年增加綠電採購規模,2021年 ∼2023年陸續於辦公大樓及國內營業據點累計導入合計706.1萬度綠 電,今年除上述共同採購的439萬度綠電,台北富邦銀行及富邦產險 另分別自主再加購綠電200萬度及80萬度,截至今年底富邦金控及子 公司累計綠電總採購量達1,425.1萬度,未來富邦金控將偕同子公司 持續依減碳及灰電減降目標路徑,擴增綠電導入規模。
富邦金控持續擴大綠電布局,7日宣布富邦人壽、台北富邦銀行、富邦產險、富邦證券、富邦投信及富邦期貨等六家子公司,共同與星星電力簽署合計439萬度之綠電採購合約,自6月起同步於76處辦公及營運據點轉供綠電,並創下台灣金融業綠電布局跨足外島之首例。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富邦金控以穩健步伐邁向淨零願景,2022年通過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審查並成為RE100(百分之百再生能源倡議)會員後,持續以具體行動展現履行承諾之決心,自2023年成功整合三家子公司於91處據點、122個電表同步導入439.1萬度綠電,今年再偕同六家子公司於76處據點、115個電表新增導入共439萬度綠電,導入地點包含富邦產險澎湖通訊處,為台灣金融業外島據點導入綠電之首例。
富邦持續透過「節能」、「創能」及「購能」逐步減降自身灰電用量,先從自身「節能」做起,以計畫性更新辦公大樓及營運據點之燈具與設備(例如空調主機、冷氣及電梯等)、擴大佈建能源管理系統、落實用電管控及節電宣導等措施,提升整體用電效率,進而減少非必要能耗。
為了進一步降低營運必要用電之碳排放量,富邦亦持續「創能」,規劃增建太陽能板(現已完成八處);並積極「購能」,逐年增加綠電採購規模,2021至2023陸續於辦公大樓及國內營業據點累計導入合計706.1萬度綠電,2024年除上述共同採購之439萬度綠電,台北富邦銀行及富邦產險另分別自主再加購綠電200萬度及80萬度,截至2024年,富邦金控及子公司累計綠電總採購量達1,425.1萬度,未來富邦金控將偕同子公司持續依減碳及灰電減降目標路徑擴增綠電導入規模。
富邦以成為「亞洲一流的金融機構」為願景,致力科學營運減碳,共促永續環境,響應台灣2050淨零排放目標,並將持續發揮投融資力量,導引價值鏈綠色轉型。
為協助年輕族群掌握「第二人生」主動權,近期壽險業紛紛透過分紅養老保單、變額萬能壽險,搶攻龐大的養老商機。
富邦人壽推出優富年年分紅養老保險,主打四大特色,讓年輕族群可以依自身預算,能在自選的退休年齡(55/60/65歲)起領取穩定生存保險金。台新人壽推出鑫鑽人生變額萬能壽險,透過高保障倍數的保單設計,滿足民眾在成家立業的人生階段,安心打拚更能照顧家人。
富邦人壽推出分紅保單新商品-富邦人壽優富年年分紅養老保險,具可自由組搭零件式附約、保費月繳優勢、月給付現金流及有機會享有保單紅利等四大特色,讓年輕族群依自身預算,每月只需撥出數千元,就能在自選的退休年齡(55/60/65歲)起領取穩定生存保險金。
富邦人壽優富年年分紅養老保險具備四大特色,一、零件式「附」約,自訂加值保障。二、「月」繳方式,降低繳費壓力。三、「月」給付生存保險金。四、「有」機會分享富邦人壽經營分紅保單績效。本商品紅利給付方式為購買增額繳清保險,即屆滿第二保單年度起有給付紅利後,保險金額會逐步提升,有機會透過參與富邦人壽經營分紅保單績效,而讓生存保險金之金額再提高。
壽險公會統計,國人投保壽險之平均死亡給付的金額尚不足以補償十個月的薪資,顯見國人身故保障額度的缺口仍然相當高。
台新人壽董事長蔡康表示,為強化國人保險保障,台新人壽近期推出期繳投資型壽險-鑫鑽人生變額萬能壽險,具有身故保障倍數較高、定期定額免除進場時點憂慮與降低投資成本、可附加不同類型附約等多項優勢,以協助民眾運用更多元的保險工具,滿足責任重大期間的保障需求。
台新人壽透過高保障倍數的保單設計,滿足民眾在成家立業的人生階段擁有適切的保障額度,安心打拚更能照顧家人;投保年齡為15足歲至64歲,提供包括身故保險金、完全失能保險金與祝壽保險金等不同的給付,適合身處人生責任重大期間的三明治族群加強保障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