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信航空公司新聞
元旦及農曆春節即將來臨,對於許多台灣民眾來說,這是規劃出國旅遊的黃金時機。在這段九天連假中,許多信用卡機構也紛紛推出各式各樣的旅遊優惠,以吸引消費者刷卡購買機票,享受旅遊的樂趣。
例如,永豐銀行特別推出大戶卡,對於國外機票消費提供最高8%的現金回饨,而國內則是7%。這項優惠適用於所有國內外航空公司、旅行社、免稅店、飯店等消費,但需為2025年永豐數位帳戶的大戶等級,每月與永豐銀行往來資金達到10萬元者才能享受。
另一家銀行台新銀行則推出了FlyGo卡,針對七大航空提供最高5%的優惠,包括華信航空、長榮航空、星宇航空、虎航、國泰航空、華信航空以及立榮航空。此外,還有Klook、東南旅遊等旅遊平台購票也提供5%的回饨,每期帳單回饨上限為2,000點,換算下來,每月帳單消費的回饨上限約為4萬元。
富邦COSTCO聯名卡則在華信航空、長榮航空、華信航空、立榮航空、星宇航空、國泰航空以及六大旅行社等消費,單月刷卡消費並登錄後,最高可獲得5%的回饨,每月每戶加碼回饨上限為1,000元。
國泰世華銀行也推出了CUBE卡,即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消費者只要使用CUBE卡並登入CUBE App切換「趣旅行」權益方案,在20家指定航空公司購買機票以及國內12大旅行社消費,即可享有3%的回饨(小樹點)無上限。
玉山銀行則推出了全新自選權益的信用卡「玉山Unicard」,在指定通路消費可獲得3%的現金回饨,包括華信航空、長榮航空、日本航空、台灣虎航、樂桃航空、酷航等,並且在Agoda、booking、KKday等消費也同享優惠。
此外,各大銀行還推出了新春刷卡活動,如北富銀行針對餐飲、大賣場、電商、百貨等多元場景提供5%至10%的高回饨,COSTCO卡友至賣場消費刷聯名卡可享2%好多金回饨無上限,並有指定海外網購滿額最高5%的回饨。
國泰世華銀行則主打指定量販超市,如家樂福、全聯、LOPIA等,CUBE信用卡的「集精選」權益則是筆筆消費享2%小樹點回饨無上限,成為小家庭準備年貨的好去處。
永豐銀行大戶卡推出國內7%、國外8%的現金回饋,且針對所有國內外航空公司,旅行社、免稅店、飯店等消費,提供加碼5%回饋,但需為2025年永豐數位帳戶的大戶等級,即與永豐銀行往來資金(含存款、基金等)達到每月10萬元,即可享有優惠。
台新FlyGo卡2025年仍主打出遊優惠,除了海外消費享3%無上限回饋,針對七大航空,包含華航、長榮、星宇、虎航、國泰、華信、立榮,及Klook、東南旅遊購票提供5%台新Point(信用卡)回饋,每期帳單回饋上限2,000點,換句話說,每月帳單消費可回饋上限約為4萬元。
富邦COSTCO聯名卡於華航、長榮、華信、立榮、星宇、國泰航空及六大旅行社等,單月刷卡消費並登錄,最高回饋5%好多金,每月每戶加碼回饋上限1,000元好多金。
國泰世華CUBE卡即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提供刷CUBE卡並登入CUBE App切換「趣旅行」權益方案,若於20家指定航空像是中華航空、長榮航空、星宇航空等購買機票,以及國內12大旅行社消費,則享3%回饋(小樹點)無上限,適合買高額機票或幫忙一家大小購買出遊機票。
玉山銀行也在今年推出全新自選權益的信用卡「玉山Unicard」,提供在指定通路3%的現金回饋,包含華航、長榮航、日本航空、台灣虎航、樂桃航空、酷航等,另外,卡友於Agoda、booking、KKday等消費,同享優惠。
跨年、過年的購物商機也不容忽視。北富銀推出豐富的新春刷卡活動,針對餐飲、大賣場、電商、百貨等多元場景提供5%至10%高回饋。COSTCO卡友至賣場消費刷聯名卡可享2%好多金回饋無上限,指定海外網購亦享滿額最高5%回饋。
國泰世華銀主打指定量販超市,包含家樂福、全聯、LOPIA為小家庭準備應景年貨的好去處,CUBE信用卡「集精選」權益筆筆消費享2%小樹點回饋無上限。
大陸釋出善意 華航等航空業者樂見兩岸交流
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宣布將積極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包括旅遊在內,台灣航空業對此表示樂觀其成。
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蕭博仁表示,業界期待政府重啟兩岸交流對話並解除禁團令,讓兩岸同享觀光紅利。他建議分階段推動,包括解除禁團令、增加航點和航班、全面開放交流團及恢復平潭航線。
中華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則希望兩岸朝著人員交流正常化、專業交流常態化發展,減少政治干擾,促進良性互動。
法人指出,兩岸若順利重啟觀光旅遊,華航等國籍航空營運可望大幅提升。華航目前與華信航空共同飛航大陸8個航點,每周62班,長榮航空與立榮航空飛航大陸7個城市,每周54班。
此外,星宇航空已於3月底開航台中-澳門,並籌備台北-香港航線,預計第三季初首航。虎航除現有澳門航線外,也計畫開航香港並爭取大陸航權,包括福州、廈門、天津、無錫及張家界等航點。
業者表示,目前兩岸15個定期航點每周可飛420班,但夏季班表僅飛303班,載客率不理想。一旦禁團令解除,觀光旅遊需求回升,國籍航空加開航點或增班的意願將大幅提高。
大陸鬆綁交流 華信航空有望解禁復飛
大陸國台辦宣布將採取積極措施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包括旅遊。台灣旅遊業界表示熱烈期待,積極配合政策調整。其中,華信航空作為最後一塊客運失土,有望隨著政策解封而收復。
根據華信航空的資料顯示,疫情前兩岸航班飛航北京、上海、成都、廈門、廣州、深圳、福州、武漢等八個航點,每周提供 62 班服務。業界分析,隨著兩岸觀光解封,華信的兩岸載客率有望提升,對營運貢獻不小。
同時,由於大陸來台觀光人數龐大,兩岸旅遊恢復後,台灣民眾出國旅遊的選擇也會更多元化,對觀光產業有正面挹注。
除了華信航空外,長榮航空、立榮航空等航空業者也將依據市場需求調整兩岸航班。長榮目前飛航八個兩岸航點,每周提供 54 班服務。
雄獅旅遊表示,對於兩岸加速開放觀光交流持樂觀態度,並已做好準備。待主管機關公布政策後,將全力配合。
對於大陸國台辦宣布,將採取積極措施推動包括旅遊的兩岸交流合作,台灣旅遊業界皆表示「熱切期盼」,也積極配合政府政策。
觀光股、航空股昨日受到此消息激勵,攜手大漲。其中,上市觀光指數收132.87點,大漲2.36點,漲幅達1.81%;航空雙雄股價也同步高飛,長榮航收34.55元,上漲1.95元,漲幅近6%;華航則收20.55元,上漲0.5元,漲幅近2.5%。
根據全國商總統計,過去兩岸旅遊交流最繁榮之際,每年台灣到大陸約405萬人次,大陸來台灣旅遊超過415萬人次,為兩岸同步帶入龐大旅遊商機。
國內觀光業者指出,之前解除赴陸禁團限制後,兩岸旅遊市場明顯回溫,國內宣布6月開始禁團令後,市場需求再度急凍,若兩岸觀光恢復正常交流,航空業者兩岸載客率有望提升。
另外,旅客能選擇的出國旅遊的產品也會更多元化,對於整個觀光產業都有正面挹注。隨著兩岸觀光有望解封,航空業客運市場復甦也將補足最後一塊拼圖,對營運貢獻不小。
華航及華信兩岸航班,總計飛航北京、上海、成都、廈門、廣州、深圳、福州、武漢,共計八航點,提供每周62班服務。長榮及立榮航空目前飛航兩岸航點計有北京、上海(含浦東及虹橋)、杭州、成都、廣州、廈門及深圳共八個航點,每周達54班,將依市場需求與客源變化滾動式調整航班。
雄獅旅遊表示,對於兩岸加速開放觀光交流持樂觀態度,業者已做好準備。經過長期深耕,後續待主管機關政策底定公布,即可全力配合。
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蕭博仁代表業界提四步驟:先 解除禁團令、增加兩岸航點與航班、全面開放交流團及恢復平潭兩岸 航線。
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建議政府,最好立即宣布起就全面開放,讓 來台旅遊的陸客增加到500萬人,加速平衡觀光逆差。鳳凰旅遊總經 理卞傑民表示,大陸市場以往貢獻也非常可觀,衷心希望雙方能用理 解善意化解隔閡,早日解除限制正常發展。
中華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希望兩岸能朝人員交流正常化 、專業交流常態化發展;雙方減少政治干擾、讓兩岸的人員交流通暢 ,才會有善意的堆疊而不是相互惡意的累積,造成局勢的誤解甚至誤 判。某上市櫃旅行社業者直言,「我們都準備好了,就等520就職演 說一句話!」
陸客來台最高紀錄在2018年達418萬人次,去年僅22.6萬人次,兩 岸15個定期航點,大都是商務客為主的一線城市,遊客來往為主的二 、三線城市不在其中。
法人表示,現有15個定期航點每周最高可飛420班,夏季班表顯示 每周只飛303班,僅及疫前50%,載客率不理想是關鍵,旅客多為商 務、探親等剛性需求,少了最大宗的觀光旅遊客,國籍航空對在大陸 加開航點或增班都保守以對。
兩岸若順利重啟觀光旅遊,國籍航空營運可望吞大補丸,極盛時期 ,華航兩岸航線營收占比近2成、獲利占比高達4成。含華信在內的華 航共飛航八個大陸航點,每周62班;含立榮在內的長榮航空共飛航大 陸七個城市,每周54班。星宇航空自3月底起開航台中-澳門,並籌備 開闢台北─香港航線,預計第三季初首航;虎航除現有澳門航線外, 計畫開航香港、爭取大陸航權,評估福州、廈門、天津、無錫、張家 界等航點。
台灣航空業者在疫後復甦,積極擴大版圖並加強人力。長榮航、華信航空以及台灣虎航等公司紛紛祭出大規模徵才,同時增加航班,力圖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穩占一席之地。 長榮航率先動作,宣佈將招募56名空服員,報名截止日為1月24日。這是該公司今年首次招募國籍空服員,目前長榮航擁有4,000名空服員,其中外籍空服員以泰國、越南及日本等國籍為主。此外,長榮航還宣布將再招募200名機師,以應對航空產業的熱絡需求。目前機師人數已達1,500名。 華信航空也不遑多讓,持續進行大規模徵才,過去兩年陸續招募機師、空服、地勤等多類人才,今年將根據機隊擴充及營運需求評估,繼續擴大招募規模。 台灣虎航方面,去年已招募過一次機師,錄取約10名。今年將根據航網布局,視情況進行相關招募計劃。 在航班運營方面,長榮航今年持續增班,1月增加一班香港航線,並預計3月6日復飛日本愛媛縣的松山航線。為應對季節性需求,3月31日至5月5日將再增加一班香港航線,並於夏季班表起將桃園至杭州的航班由每周3班增為7班,桃園至深圳的航班由每周3班增為5班。 華信航空則在北美飛航五大航點每周提供近40班航班,並預計2024年8月將復航西雅圖。香港航線方面,台灣往返香港的航班總計每周達63班。 隨著政府3月將開放團體客赴陸,華信航空在兩岸航線將持續掌握市場需求規劃航班,目前飛航北京、上海、成都、廈門、廣州、深圳、福州、武漢等8個航點,每周共62班航班。
長榮航今年率先宣布將招募國籍空服員,報名截止日至1月24日, 此次再招募56名空服員,目前長榮航有4,000名空服員,外籍空服員 以泰國、越南及日本等國籍為主。同時持續招募機師,繼去年晉用2 00名機師後,今年將再招募200名機師,採全年隨時接受報名方式招 募,目前機師人數有1,500名。
華航也積極招兵買馬搶市占,是持續大規模徵才,前二年陸續招募 機師、空服、地勤、修護、貨運、客服、資管、財務會計、簽派員、 人資等,光是機師就招募高達270名,今年也將依機隊擴充及營運需 求評估,持續擴大招募人才。
華航集團旗下台灣虎航,去年招募過一次機師,錄取約近10名,今 年相關招募計劃會視台灣虎航的航網布局,再視情況執行。
長榮航、華航、虎航也同時進行增班、復飛擴增營運版圖。長榮航 今年持續增班,除了1月增加一班香港航線外,預計3月6日復飛日本 愛媛縣的松山航線,同時為了復活節到勞動節期間的季節性需求,宣 布3月31日到5月5日再增加一班香港航線,此班次主要服務香港旅客 為主,BR828班次早上7點25分從香港起飛,回程BR827班次為晚上9點 50分桃園起飛,以A321執飛,爭取的時間帶相當好,旅客可早去晚回 ,屆時香港航線每日達到9班。同時,3月31日夏季班表起桃園-杭州 由每周3班增為7班,立榮航空桃園-深圳由每周3班增為5班。
華航同時增班擴版圖,在一機難求、運力有限下,集中火力搶攻大 票倉,目前在北美飛航五大航點,每周提供近40班,預計2024年8月 將復航西雅圖。
香港航線天天飛航,包含桃園-香港每周49班、高雄-香港每周14班 ,總計每周63班由台灣往返香港。
政府3月將開放團客赴陸,華航/華信在兩岸航線將持續掌握市場 需求規劃航班,目前總計飛航北京、上海、成都、廈門、廣州、深圳 、福州、武漢等8個航點每周62班。
華信航空迎春節返鄉高峰,推出多航班優惠方案
交通部民航局近日宣布,為應對春節返鄉旅運需求,特別開放兩岸13個客運包機航點,讓民眾能夠在春節前後各10日(2024年1月31日至2月20日期間)搭乘包機。這13個航點包括瀋陽、無錫、海口、長沙、西安、濟南、合肥、南昌、天津、溫州、大連、桂林、徐州等地。
華信航空作為台灣重要的航空公司之一,積極響應這項政策,將在春節前後增開多個航班,服務旅客返鄉。華信航空總計飛航北京、上海、成都、廈門、廣州、深圳、福州、武漢等8個航點,每周高達62班,其中桃園-北京每周7班,松山-上海虹橋每周6班,桃園-上海浦東每周15班、高雄-上海浦東每周5班等,滿足旅客的返鄉需求。
為了滿足更多旅客的需求,華信航空還在2024年1月3日恢復了松山-武漢航線,提供每周2班服務。這對於從台北出發的旅客來說,是一個非常實惠的選擇。
除了增開航班外,華信航空還推出了多項優惠方案,以吸引旅客選擇搭乘華信航空的航班。例如,台商於大選投票日前返台將有機票優惠,票價與長榮航、華航便宜很多,市場研判,這將吸引不少返台旅運族群。
華信航空表示,將根據市場需求不斷調整航班運能,並視復甦情況和客運需求,再擴大更多兩岸航點。交通部對兩岸航空持開放態度,未來客運量預計將穩定成長,不僅原包機航點也可轉為定期航班,這對旅客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民航局指出,目前得申請飛航包機的13個航點,包括瀋陽、無錫、 海口、長沙、西安、濟南、合肥、南昌、天津、溫州、大連、桂林、 徐州等,開放業者可於春節前後各10日(2024年1月31日至2月20日期 間)飛航客運包機。
至於15個兩岸定期客運航點,民航局說,目前於春節期間尚有運能 可供利用,業者可視市場需求,適時放大機型或在其獲配航權班次容 量下增加載客航班。
長榮航空、中華航空兩大集團表示,目前尚未接獲兩岸包機需求, 暫無加開航班規畫,將隨時關注市場需求及因應安排。
據了解,中國大陸的「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台企聯) 聯合經營兩岸航線的10家大陸航空公司,已推出「2024年台胞返鄉團 購機票」方案,台商於大選投票日前返台將有機票優惠,票價與長榮 航、華航便宜很多,市場研判,吸引不少返台旅運族群。
中華航空/華信航空總計飛航北京、上海、成都、廈門、廣州、深 圳、福州、武漢等8個航點,每周高達62班,包含桃園-北京每周7班 ,松山-上海虹橋每周6班,桃園-上海浦東每周15班、高雄-上海浦東 每周5班等。自2024年1月3日起,也恢復松山-武漢航線,提供每周2 班服務旅客。另外,長榮航空/立榮航空兩岸航班有北京、上海、成 都、廈門、深圳、廣州及杭州等7個城市。
目前交通部對兩岸航空持開放態度。交通部除預計3月1日起開放台 灣團客赴陸旅遊,未來客運量穩定成長,不僅原包機航點也可轉為定 期航班,即便不在13個包機點和15個定期航班範圍內,也會視復甦情 況和客運需求,再擴大更多兩岸航點。
台灣桃園國際機場近期進行了重大升級,為了迎接疫後旅運的復甦,特別導入了先進的自助行李托運系統。這項新系統的啟用典禮於20日舉行,新增了30座自助行李托運機台,讓旅客在機場的行李托運過程中更加便捷高效。 桃機公司總經理范孝倫表示,這次的自助行李托運系統不僅在設計上考慮到島區特色,更在第一航廈提供了兩用型設備,方便旅客在櫃檯前段自行完成行李托運,或根據營運需求調整為人工櫃檯。這種自助行李托運(Self Bag Drop,SBD)系統自2017年投入使用以來,越來越受旅客歡迎,操作簡單,省時省力。 機場公司透露,透過這項自助服務,旅客可以提前在線上完成報到手續,並利用機場自助行李托運機台,短短2分鐘就能完成報到及行李托運。至2023年11月底,桃園國際機場的旅運量已經超過3,177萬人次,公司期望2024年旅客運量能夠重回4,000萬人次的大關。 為了達到智慧化和自動化的目標,桃機公司積極推廣自助服務,目前全機場共有56座自助行李托運機台,包括第一航廈的30座和第二航廈的26座,還有市區預辦登機服務以及航空公司的網絡和手機自助報到系統。 據了解,使用智慧化報到的旅客比例已經超過了5成,這些服務不僅減少了旅客的排隊時間,還減輕了人工報到櫃檯的負擔,有效緩解了出發報到大廳的人潮。 目前,提供自助行李托運服務的航空公司包括中華航空、台灣虎航、星宇航空、長榮航空、立榮航空、華信航空等,未來國泰航空和AirAsia集團旗下的馬亞洲、泰亞洲、菲亞洲、全亞洲也將加入這項服務。
機場公司總經理范孝倫表示,第二航廈自助行李託運系統是島區設 計,第一航廈自助託運行李系統則屬兩用型,在櫃檯前段鼓勵已完成 網路或自助報到的旅客自行託運行李,快速完成報到,也可配合營運 調整成人工櫃檯使用。
機場公司表示,自助行李託運(Self Bag Drop,SBD)系統較傳統 人工託運更快速及省時,自2017年上路後,越來越多民眾使用且反應 操作簡單方便。此次也製作宣傳影片,旅客抵達機場前透過手機或電 腦等裝置,線上完成網路報到手續,再利用第一航廈、第二航廈或市 區預辦登機(機場捷運A1臺北車站、A3新北產業園區)的自助行李託 運機台,2分鐘就可完成報到及行李託運。
機場公司表示,桃園國際機場2023年至11月底旅運量已逾3,177萬 人次,隨旅運提升,自助行李託運系統能提高整體工作效率,期許2 024年運量能重回4,000萬人次。
為邁向智慧化、自動化目標,優化旅客報到速率並強化服務品質, 機場公司積極推廣多元化自助服務,包含自助行李託運機台共56座( 第一航廈30座、第二航廈26座),及市區預辦登機、航空公司網路/ 手機自助報到系統。
據機場公司表示,由桃園機場搭乘華航、長榮等國籍航空出境旅客 ,使用智慧化報到平均已逾5成,加上SBD自助行李託運服務,不但縮 短旅客排隊時間,還能減少人工報到櫃檯作業負荷,紓解出發報到大 廳排隊人潮。
目前提供自助行李託運服務包括中華航空、台灣虎航、星宇航空、 長榮航空、立榮航空、華信航空,未來國泰航空及AirAsia集團旗下 包括馬亞洲、泰亞洲、菲亞洲、全亞州也會加入。
易飛網董事長周昀生表示,三大交通拼圖將成為完善本島赴馬祖交 通網的一大助力,易飛網盼在4月藍眼淚爆發旺季,提供國人及全球 各地旅客多元且適切的交通解決方案及旅遊行程,擴大搶攻馬祖旅遊 商機。
周昀生強調,小三通對於馬祖觀光產業十分重要,過去因疫情停航 近三年,終於在今年1月局部復航,惟適用對象仍受限。政府近日釋 出將擴大開放對象訊息,易飛網樂觀其成,更已超前部署空、海、陸 三大交通運具,盼提供未來有意搭乘小三通航線旅客往返馬祖的多元 交通選擇。
易飛網除於馬祖設有分公司外,亦於2021年取得南北之星快輪獨家 總代理,克服霧季影響航班之苦,並於同年取得華信假期總經銷,隨 著華信將於26日開航「台北-馬祖南竿」航線,將進一步打通台灣赴 馬祖的交通動脈。
為培育航空菁英,朝陽科大航空學院以航務、機務、運務三大主軸進行規畫,除打造國際級航太維修教學基地的「航空機械系」,今年首度加入招生行列、以培育空勤、地勤及運輸專業人才的「航空運務系」,也成為大博會的新亮點;而成立第三年擴大招生的「飛行與民航人員技術系」,更是全台唯一與航空公司合作提供專業飛行培訓大學科系,攤位前吸引不少學生及家長,詢問度高。
朝陽科大校長鄭道明強調,朝陽以國際化為發展主軸,連續6年榮登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最佳大學排名,師資來自全球16國,並與超過640所海外學校簽訂學術合作協議。
看好後疫情時代旅運需求大增,航空業人才炙手可熱,朝陽航空學院目前與澳洲Airways Aviation及南伊利諾州大學簽訂訓練合作項目,亦與長榮航空、中華航空、華信航空、台灣虎航及安捷航空、漢翔航空工業、亞洲航空、威翔航空建立合作機制,為學子打造飛航圓夢基地,成為國際航空產業人才的首選。
目前朝陽飛航圓夢基地建置Cessna 172、Hawker 400XP、SVH-4、UH-1H直升機等專業飛航設備,搭配駕艙程序訓練教室、飛機工程實驗室及複材製程實驗室等十數間特色實驗室及航空專業課程完整訓練,養成全方位的航空專業人才。飛行與民航人員技術系更建置「駕艙程序訓練教室」、「飛航操作模擬教室」等完善的航空教育設施。
華信、星宇、台灣虎航、德安等四家國籍航空,前三季營運仍在虧 損,星宇虧損42.28億元、台灣虎航虧損24.6億元,兩者皆為興櫃公 司,都有規劃申請或準備申請上市掛牌,希望能取得更多銀彈,趁解 封後客運復甦擴版圖。
若自創辦以來累計,長榮航空累計盈餘144.9億元,居國航獲利王 ,華航累計盈餘69.47億元緊追在後;若看累計虧損,星宇航空累計 虧損破百億元最多。
華航前三季營收1,117.83億元、年增21.93%,歸屬母公司淨利36 .18億元,EPS為0.6元。相較之下,長榮航前三季合併營收986.27億 元、年增42%,稅後純益63.89億元,EPS為0.6元,反而較華航來得 賺錢。
拉開航空雙雄獲利差距的關鍵之一是子公司,華航旗下子公司台灣 虎航、華信航空前三季分別虧損6.06億元、24.6億元,加上華航機隊 裡747貨機機隊耗油,在高油價時代,都會減損華航獲利表現。在疫 前,台灣虎航是華航小金雞,2019年稅後淨利8.08億元。
反觀長榮航旗下小金雞立榮,前三季獲利1.97億元,累計盈餘17. 54億元。立榮年營收高峰曾近百億元,獲利最多逾7∼8億元,除了國 內線,還擁有十多條兩岸航權、區域國際航線,是立榮獲利關鍵。
展望後市,長榮航、華航都認為,今年貨運收入仍是重要基石,但 隨著國門開放,運能逐步恢復且客運需求轉強,航空業整體客運收入 逐月較去年同期翻倍增,尤其入境「0+7」上路後,10月起全線客運 大幅成長,明年農曆、兒童、清明、端午等連假商機可期,客機腹艙 供給增加,也順勢提升貨運收入。
華航是台灣虎航主要大股東,台灣虎航目前資本額40億元,華航持股78.41%,其次為華信航空持股3.86%,台灣虎航去年12月在疫情風暴中依計畫推動上市,向證交所送件申請上市,目前正在審核,市場推估最快今年下半年有望啟動上市掛牌之路。
星宇航空因應邊境解封後的出國商機,以及迎接疫情觀光旅遊來臨,日前開始擴大招兵買馬,儲備客艙組員人力,以配合機隊及未來的各航線增班需求,全面搶攻商機。
根據民航局日前公布第1季國籍航空營運數字,華航、長榮航在國境還沒有開放下,衝出獲利成績,稅後純益都超過30億元,而其他的業者都出現虧損;星宇第1季營收2.7億元,虧損達12.15億元,是七家國籍航空業者中虧最多,2020年1月開航至今,累積虧損已達81.49億元。
星宇是一家新航公司,現階段投入非常多資金在各項基礎建設,目前的航線包括澳門、檳城、吉隆坡、新加坡、胡志明、東京、大阪、福岡、馬尼拉,曼谷、峴港。機隊規模包括321neo有八架、今年將再交五架;330neo目前二架,今年將再交二架,350預計第4季交二架。
台灣虎航客運方面已做好準備,靜待邊境開放後的旅遊需求出籠,第1季營收1.1億元,虧損7.2億元,台灣虎航指出,期待國境開放後,全面搶攻東南亞及日本、南韓旅遊商機,隨著出國各項限制放寬後,出國旅遊人潮增加,下半年營運有望比上半年好。
隨著日本國境逐步鬆綁,台灣虎航昨天宣布,9月1日開航桃園-札幌(新千歲)航線,這是台灣虎航飛往北海道的第三個航點。
華航(2610)集團轉投資的華信、立榮航空都同步表示,國內航線票價自2014年起即採油價變動調整機制,當國內線航空燃油連續三個月平均價格達調整門檻時,則依交通部所核定運價上、下限調整全額票價。
另,星宇航空A330neo今雙機啟航台北-馬尼拉、台北-曼谷首航新航線;長榮航預計7月復飛曼谷到歐洲航段,北美線8月陸續增班、復飛,米蘭、慕尼黑,最快11月初開航。
全球開始陸續邊境解封,美國的航運業已經復甦,航空業者蓄勢待發,長榮航空全面搶攻下半年解封商機,準備好迎接報復性需求,6月將召回泰國籍組員,預計7月復飛曼谷到歐洲航段,考量到暑假往返北美線學生、僑生及出遊需求增加,也陸續增班、復飛,至於疫情前就計畫開航的米蘭、慕尼黑,最快11月初開航。
華航也表示,從很多訊息可以看出來市場對於解封後的客運需求很期待,美國的國內線在解封後出現價量齊揚,台灣虎航日前開賣冬季優惠票出現搶票潮,這可以解讀是國內客運市場復甦的訊號,華航已經把運能及運量都準備好,會隨市場需求陸續增班,對今年客運復甦有信心。
近期國際燃油價格持續上漲,國內航空燃油平均價格連續三個月平均價格已高於國內航線運價調漲之門檻,依民航局公告,將於6月30日起調漲全額票價。配合票價調整,依據「國內線航空乘客運送定型化契約」第六條之規定,凡旅客持舊票面價且行程出發日為2022 年6月30 日後,需補足機票差額。
此外,立榮航空昨天特別提醒旅客,7-8月為國內旅遊旺季,旅客如持有舊票面價的機票,建議於搭機日前,務必先行完成補價差作業,搭機當日才可使用機場KIOSK自助報到機快速完成報到作業,也可避免因現場改票久候而影響搭機時間。
星宇航空A330neo於昨日雙機同步啟航,兩架A330neo分別首航台北-馬尼拉、台北-曼谷航線。即日起,星宇航空曼谷航線將以A330neo為主力機型。
隨著國際邊境逐步開放,航空市場已可明顯感受到蠢蠢欲動的氛圍,新機的投入時機,新航線的開航正好搭上客貨齊揚的市場需求。
民航局表示,自2020年6月開始國內航空燃油價格持續上漲,依據 中油1日最新公告的燃油價格,4∼6月國內航空燃油平均價格為每公 升29.38元,已經超過國內航線運價27.25元門檻。
國內航線因應油價票價調整機制在2014年訂定,當國內航空燃油連 續三個月平均價格達到調整門檻,即可適用對應運價。調整後的國內 航線新客運票價以華信航空的台北-金門,漲232元、漲幅9.6%最多 ,新全額票價達到2,641元;調整後價格最高的為立榮航空的台中-南 竿,新票價為2,686元;而德安航空的台東-綠島影響最小差額僅30元 ,新票價為1,130元。
此次調整漲幅從2.7%至9.6%不等,平均漲幅約4.8%、約增加10 0元,另為照顧離島地區居民,政府將持續給予票價補貼,以維持其 負擔不變。官員表示,票價調整會依據飛航時間、機型、油量等有所 不同;若接下來國內航空燃油連續三個月平均價格達32.76元將有下 一波調漲。上一次票價調整為4月,調漲幅度約4.6%。民航局表示, 旅客如果有用「調整前票價」購買30日以後出發的航班機票,必須依 所購的機票條款及航空公司規定補足差價;若持調整後票價機票的旅 客,如因故須提前改為6月29日以前出發,則由航空公司退還差價。
另外,民航局在國際線客運航班也有燃油附加費調漲機制,長程線 燃油附加費將從78美元漲至84.5美元、多了6.5美元;短程線則從30 美元調升至32.5美元、多2.5美元,業者將提申請給民航局備查,預 估在7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