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德動能科技公司新聞
繼今年4月總統蔡英文陪同友邦瓜地馬拉總統賈麥岱來訪華德動能後,這是第三位國家元首到訪華德動能。車王電集團於3年前,就已經開始組建培訓南美洲團隊,集團內目前已有7位來自巴拉圭的工程師,後續會有多位中南美洲同仁加入,將推動車王電及華德動能綠能載具及關鍵零組件製造及營運服務。
由車王電集團董事長蔡裕慶親自接待介紹華德動能所建構的完整電動巴士體系、先進電動巴士零組件,以及極具智慧製造能力,貝尼亞則親自體驗由車王電首次創新之中置馬達電動自行車,及其鋰電池能源平台GPP(Green power platform)。
蔡裕慶表示,集團正積極評估在巴拉圭成立智慧化電動商用車專業營運公司,將計畫委由集團旗下銓鼎科技,導入台灣科技化的客運經營模式,例如公車動態資訊系統之虛擬站牌功能,乘客只要掃描QR碼,手機立刻變身為行動站牌,讓來訪貴賓深刻感受到,整體系統將會是讓巿民有感的高科技服務。
台灣電動巴士產業再傳佳音!近期,華德動能科技(2237)與大南汽車共同舉辦了承德幹線示範三型48輛電動巴士的通車暨北投智慧型充電站啟用典禮。這批電動巴士不僅是交通部示範計畫中核定單一路線車輛數最多的路線,也是台北巿內路線最長的幹道公車,年運量高達800萬人次,預計每年可減少2,890公噸的碳排放,對於推動綠色交通、減緩空氣污染具有顯著效益。 華德動能科技董事長蔡裕慶在典禮上強調,這批電動巴士搭載了多項先進技術,如國產化動力馬達與驅控器、车道偏移輔助系統(LKA)以及CCS1智能充電機等,確保了其實際運行的可靠性和效能。該公司還率先完成交通部示範計畫要求的10項國產化認證,展現了台灣電動巴士產業的自主研發能力。 車王電子(1533)的子公司華德動能科技在車體生產上更是不遺餘力,採用了全球首創車身骨架自動化電弧焊接系統,並搭配機械手臂和視覺焊道追蹤系統,確保車體的品質和生產效率。而大南汽車於北投電動公車站全新建置的智能充電場站,則是由華德動能科技整體設計並施工,顯示了台灣在電動巴士全產業鏈的整合能力。 蔡裕慶進一步表示,車王電集團在電動巴士領域擁有垂直整合的強項,從設計到關鍵零組件生產,再到充電、智慧電網和後台雲端管理,形成了完整的電動巴士生態系。華德動能科技預計在下半年導入車體雷射自動化製程,將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並擴大營運規模,降低材料成本,提供更完整的電動巴士整車解決方案。這不僅將推升華德動能科技成為電動車概念股,也將對台灣電動巴士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動能。
華德動能今年2月首家率先完成交通部示範計畫要求的10項國產化認證。該公司董事長蔡裕慶表示:「這批電動巴士搭載國產化動力馬達與驅控器、車道偏移輔助系統(LKA)等多項智能ADAS,以及CCS1智能充電機,是真正可實現量產上路運行之示範三型車型。」
華德動能送交大南汽車的車型,配置車王電子自主研發關鍵零組件,包含:主動式電池平衡系統、取得ECE- R100-2之液冷電池PACK之安全認證,車輛控制器(VCU)、高低壓分電器 (PDU)、車身控制器、多功能車規閘道器、高壓線束、TPMS等主要零組件。
華德動能在車體生產上,更採用全球首創車身骨架自動化電弧焊接系統,以機械手臂輔以視覺焊道追蹤系統進行車身骨架焊接。
大南汽車於北投電動公車站全新建置的智能充電場站,全部委由華德動能整體設計,於年初開始承包施工至今正式合法啟用。
看好電動巴士發展,蔡裕慶表示,車王電集團強項在電巴垂直整合能力,包括設計及關鍵零組件生產都自己來,並建構完整電巴生態系,從充電、智慧電網到後台雲端管理,大幅提升接單競爭力。
華德動能下半年將導入車體雷射自動化製程,將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營運規模擴大、降低材料成本,提供完整的電動巴士整車解決方案,也將進一步推升母公司車王電成為電動車概念股。
車王電(1533)董事長蔡裕慶最近放話,車王電與華德動能科技決定共同投資氫豐綠能,並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這一策略轉變意味著車王電不僅僅要進軍傳統的氫燃料電池市場,還將進行更多開發與整合,未來甚至計劃生產氫能巴士,預計氫豐綠能將很快達到獲利目標。 氫豐綠能是工研院於2022年正式獨立出來的研發團隊,專注於氫能領域,是台灣唯一擁有金屬板電堆與混氫發電技術的氫能新創公司。車王電集團目前持有氫豐綠能36%的股份,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蔡裕慶強調,氫豐綠能的技術可以實現50%純度混氫發電,這對半導體製程來說是一大需求,因此預計公司將迅速獲利。 近期,車王電與巴士營運業者大南合作,在承德幹線示範三型48輛電動巴士的通車儀式,並啟用北投智慧型充電站。這些巴士採用了車王電自主研發的關鍵零組件,包括主動式電池平衡系統、液冷電池PACK的安全認證等。蔡裕慶透露,上半年至今,車王電的電巴產量已超過百輛,去年下半年至目前的示範型電巴約交車160~170輛,下半年將全部完成交車。華德動能總共拿下270輛示範型電巴的合約。 對於未來,蔡裕慶充滿信心地表示,隨著電巴生產效率的提升、規模擴大以及材料成本的下降,車王電的電巴營收和盈利都將有顯著改變。華德動能作為國內首家完成交通部十項國產化認證項目的車廠,其電動公車在客戶重購率方面也表現亮眼。蔡裕慶強調,由於電動公車具有在地客製化特色,車王電在地生產上具有明顯優勢,並看好未來國內電動公車政策的發展,同時也將加速外銷市場的推進。 除了日本市場,車王電與美國的合作廠商已有七項技術協議在進行中,涉及製造相關與商業模式等方面。華德動能還將在下半年導入車體雷射自動化製程,預計將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車王電不僅限於載具,還將提供包括車電、銓鼎的系統與軟體在内的完整電動車解決方案,並將轉型為電動車概念股。 此外,由工研院資通所技轉、華德動能負責安裝、詮鼎監測系統運行的自駕中巴也將於7月在新竹高鐵周邊上路,這將是台灣首次在一般道路上實現全自駕的嘗試,雖然因法規限制仍需駕駛員隨行。
氫豐綠能為工研院2022年正式獨立出來的研發團隊,是國內唯一移轉金屬板電堆與混氫發電技術的氫能領域新創公司。蔡裕慶指出,目前車王電集團持股36%,是單一最大股東。氫豐綠能可做到用50%純度混氫發電,半導體製程就有需求,這家公司應該很快可以獲利。
近期,巴士營運業者大南採購之承德幹線示範三型48輛電動巴士舉行通車暨北投智慧型充電站啟用,該車型配置車王電子自主研發關鍵零組件,包含主動式電池平衡系統、取得 ECE-R100-2 之液冷電池PACK之安全認證,車輛控制器(VCU) 、高低壓分電器(PDU) 、車身控制器、多功能車規閘道器、高壓線束、TPMS等主要零組件。
蔡裕慶表示,上半年到目前電巴產量已超過百輛,而從去年下半年到目前為止,示範型電巴約交車160~170輛,下半年將全數完成交車,車王電旗下華德動能總共拿下270輛示範型電巴。蔡裕慶看好,明年隨著電巴生產效率提升、規模擴大、材料成本下滑,電巴營收、盈利都會有很大的改變。
華德動能為國內首家完成交通部十項國產化認證項目的車廠,蔡裕慶表示,華德動能在電巴領先同業,客戶重購率也高,而電動公車具有在地客製化特色,在地生產有其優勢,除看好未來國內電動公車政策,也將加速外銷市場推進。
除了日本市場,蔡裕慶表示,目前與美國合作廠商也有七項技術協議在進展中,其中包括製造相關與商業模式等。
華德動能下半年也將導入車體雷射自動化製程,可望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蔡裕慶表示,目前已做到1.5~2天可產出一輛電巴,而除了載具之外,包括車王電的車電、銓鼎的系統與軟體,未來要提供的是完整的電動車解決方案,車王電也將轉型電動車概念股。
蔡裕慶指出,由工研院資通所技轉、華德動能負責安裝、採用詮鼎監測系統、「科技之星」負責運行的自駕中巴將於7月於新竹高鐵周邊上路,行駛在一般道路上,可做到全自駕,但因法規限制,仍需有駕駛隨行。
車王電(1533)董事長蔡裕慶13日放話,要加速進入電動巴士市場,宣布子公司華德動能將在今年底全面使用磷酸鐵鋰(LFP)電池和鈦酸鋰電池,讓他們的電動巴士充電速度更快,競爭力更強。蔡裕慶預測,最快2025年電動巴士的銷售量將超過柴油巴士,對公司明年的業績充滿信心。
在車王電的股東會上,蔡裕慶順利續任董事長。他透露,華德動能的電動巴士過去使用的是三元鋰電池,但現在將全面轉向LFP和鈦酸鋰電池。其中,鈦酸鋰電池能夠實現快速充電,而LFP電池則是正常充電,這樣的組合將讓車王電的電動巴士在充電效率上更勝一籌。
對於未來的營運,蔡裕慶表示,由於電池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公司目前的營業成本和毛利率受到影響。但他預計,等到年底新車型上市後,公司的營業毛利率將有顯著提升。對於公司明年的表現,蔡裕慶非常樂觀,認為將會比今年更亮眼。
蔡裕慶還預測,未來電動巴士和柴油巴士的發展趨勢將在2025年前達到一個轉折點,進入死亡交叉。最慢到2027年,電動巴士的時代將正式來臨。他強調,車王電在電動巴士的垂直整合能力非常強,從設計到關鍵零組件生產都能自己完成,並建立了完整的電動巴士生態系統,從充電、智慧電網到後台雲端管理,這些都將大幅提升公司的接單競爭力。
車王電13日召開股東會,全面改選董事,蔡裕慶順利續任董座。蔡 裕慶說,旗下華德電動巴士電池原本採用三元鋰電池,今年底將轉換 成LFP及鈦酸鋰電池,其中鈦酸鋰電池是快速充電、LFP電池正常充電 ,讓旗下電動巴士充電更快速。
展望未來營運,蔡裕慶指出,受電池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公 司營業成本及毛利率,預估等到今年底新車型上市後,才可望大幅改 善營業毛利率。蔡裕慶看好車王電明年營運將比今年好。
蔡裕慶還說,電動巴士與柴油巴士未來發展走勢,預估2025年前, 將進入死亡交叉,最慢2027年,屆時電動巴士時代將來臨。
蔡裕慶說,由於集團在電巴垂直整合能力很強,包括設計及關鍵零 組件生產都自己來,並建構完整電巴生態系,從充電、智慧電網到後 台雲端管理,大幅提升接單競爭力。
華德動能科技,這家在台灣電動巴士市場上大放異彩的公司,近年來的發展可說是如日中天。受益於政府對電動巴士產業的補助政策,華德動能今年來電巴出貨量大幅提升。就在28日,華德動能正式將48輛示範型電巴交給了大南客運,這批車輛的交付,不僅是台灣客運業的一次重大採購,也再次證明了華德動能在電動巴士領域的領先地位。 華德動能的董事長蔡裕慶於8日表示,公司已經取得核准270輛示範型電巴的訂單,這個數量已經超過了交通部示範計畫總數的50%。去年,華德動能已經交付了91輛電巴,預計今年將能夠全部完成交付。其中,28日交付給大南客運的48輛示範型三期電巴,是台灣客運業一次性採購最多的車輛數量。 不僅在台灣市場上展現亮麗表現,華德動能還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與日本住友、西鐵合作的華德Model 2電巴,於8日在日本福岡啟用,這標誌著華德動能已經成功建構了完整的「電動巴士生態系」。未來,華德動能將通過技術轉移夥伴關係(TTP)模式,加速海外市場的開發。 在8日舉行的股東會上,華德動能進行了董事全面改選,蔡裕慶董事長順利續任。華德動能還特別強調,在交通部電動大客車補助案中,公司的示範型三期電巴,已經成為首家取得示範型三期認證的合格廠商,也是目前國內唯一量產示範型三期電巴的車廠,這大大提升了華德動能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蔡裕慶還透露,華德動能與日本公司的合作項目不僅限於電動巴士,還包括綠色金融、電池租賃等層面。華德動能目標在未來三年內,成為日本占有率最高的電動巴士系統供應公司。這一切,都讓人對華德動能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華德拓展海外市場也有明確進展,與日本住友、西鐵合作的華德M odel 2電巴,8日也在日本福岡啟用;華德已建構完整的「電動巴士 生態系」,未來將以技轉夥伴關係(TTP)模式,加速開發海外市場 。
華德8日舉行股東會,全面改選董事,蔡裕慶順利續任董座。
華德指出,交通部電動大客車補助案中的示範型三期電巴,政府要 求馬達、驅控及CCS1充電機,都要符合國家CNS、VPC認證,華德成為 首家取得示範型三期認證的合格廠商,成為目前國內唯一量產示範型 三期電巴的車廠,增加爭取市場訂單的競爭力。
蔡裕慶說,華德已拿到核准270輛示範型電巴,數量超過交通部示 範計畫總數的50%,華德去年已交車91輛,預計今年可全部交車,其 中28日將交給大南客運的示範型三期電巴48輛,也是台灣客運業一次 採購最多的車輛數。大南汽車北投站電動車場站,由華德設計,包括 營運中心建築物、智慧充電設施、儲能與太陽能、洗車及雲端管理等 。
海外市場方面,華德的電巴已在日本北九州進行示範運行,未來與 日本公司合作項目還包括綠色金融、電池租賃等層面,目標在未來三 年內,成為日本占有率最高的電動巴士系統供應公司。
台灣裕隆集團旗下的江申(1525)在第一季獲利創下單季新高之後,近期因應政府推動公車全面電動化政策,股價連續七個交易日大漲逾39%,成為證交所的注意股。公司1日提前公告,4月自結稅後純益達1,400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增2.46倍,每股純益0.2元。 交通部於1日宣布,將投入643億元強化推動2030年公車全面電動化,市場普遍看好江申將因此受惠,受惠程度可望擴大。在政府積極推動公車電動化的背景下,預計明年市場需求將進一步擴大。江申已全面檢視產線狀況,並為滿足電動巴士大單,去年已新增專門產線,目前主要採單班加班生產,未來單量增加後,可進一步調整為兩班制甚至三班制生產。 根據交通部的資料,目前國內已有華德動能及成運汽車完成國產化項目要求,並在國內設廠生產。另外四家車廠也積極對應國產化項目,為達成公車電動化目標,目前還有約9,400輛市區燃油公車需汰換。江申表示,除了成運之外,國內包括華德動能等主要大廠都是公司的客戶。 在部分客戶增加下單的情況下,江申第一季電動巴士營收較去年同期大增296%。目前巴士車架在手訂單超過800輛,為滿足市場需求,江申已積極提升產能,目標年產能達到1,500輛。隨著出貨量不斷增加,江申樂觀預期今年本業業績將逐季成長,下半年表現將更優於上半年。法人預測,全年業績可望挑戰歷史新高紀錄。 除了電動巴士,江申近期也獲得高速巴士大單,首批出貨達100輛,後續還將有第二波下單,預計最慢第四季出貨。客戶希望明年第一季完成出貨,若能順利再接第二波訂單,將同步推升明年業績成長動能。 隨著本業成長,加上大陸轉投資杭州廠的一次性處分利益,江申第一季稅後純益達1.92億元,每股純益2.63元,創單季新高。受惠於題材面與業績基本面利多,江申1日股價再漲3.5元,收於113.5元,改寫近六年新高。不過,成交量較前一日的1.85萬張明顯縮水。
交通部1日宣布將斥資643億元強化推動2030公車全面電動化,市場 看好江申受惠程度可望擴大。
政府積極推動公車電動化,預期明年市場需求將更進一步擴大下, 江申也已全面盤點產線狀況;為滿足電巴大單,江申去年已新增電巴 專門產線,目前產線主要先以單班加班因應,未來一旦單量續增,可 進一步增為兩班制甚至三班制生產。
根據交通部說明,目前國內已有華德動能及成運汽車完成國產化項 目要求,並在國內設廠生產,另有四家車廠也積極對應國產化項目中 ,為達成公車電動化目標,目前尚有約9,400輛市區燃油公車需汰換 。江申表示,除成運之外,國內包括華德動能等主要大廠皆為公司客 戶。
在部分客戶已開始增加下單情況下,江申第一季電巴營收較去年同 期大增296%,目前合計巴士車架在手訂單逾800輛,為滿足市場需求 ,江申也已積極拉高產能,目標增至年產能達1,500輛水位。
隨著出貨量持續放大,江申因此樂觀今年本業業績將逐季成長,下 半年表現將更優於上半年。法人看好,全年可望挑戰歷史新高紀錄。
事實上,除電動巴士外,江申近期也接獲高速巴士大單,首批出貨 就達100輛,後續還將有第二波下單,目前預計最慢第四季出貨,客 戶希望在明年第一季出貨完畢,緊接著若順利再接第二波訂單,也都 將同步推升明年業績成長動能。
隨本業成長,加上大陸轉投資杭州廠一次性處分利益,江申第一季 稅後純益1.92億元,每股純益2.63元創單季新高。
受惠題材面與業績基本面利多,江申1日股價再漲3.5元、收113.5 元,改寫近六年新高,不過成交量4,057張較前一日的1.85萬張明顯 縮水。
蔡裕慶表示,3年前,公司建培訓南美團隊,目前集團已有5位來自 南美洲的同仁,近期會再加入10位,將來把台灣電動車輛相關的產業 推廣到南美洲友邦,以期能為台灣電動車產業,打開更廣大的國際市 場。賈麥岱現場邀請華德到瓜國投資設廠,希望華德將拉丁美洲的行 銷基地設於瓜國。
蔡總統說,華德是電動車創新服務的標竿,可提供一站式服務,除 電動車外,還有儲能系統、智慧充電排程、電動巴士營運場站建置, 可說是軟體、硬體,通通都非常擅長。這樣優異的實力,也讓華德早 已布局國際,前進日本市場。
蔡總統提到,目前在瓜國已有台灣的電動巴士試營運,她相信,兩 國持續加強合作,能為台灣的電動車產業,打開更廣大的國際市場。
賈麥岱總統致詞時,瓜國是拉丁美洲第一個通過發展電動車的國家 ,業者可以在沒有賦稅壓力下,生產及採買電動車。
而擁有如此賦稅減免及通過法案的國家,並不多,相信在此法律架 構及優惠投資條件下,對於致力推動電動車及綠能發展的企業,可提 供瓜國消費者更環保的選項。
賈麥岱說,該國政府目前正推動一系列吸引外資直接投資的政策, 包括提供賦稅優惠、自由貿易區,及優良的人力資源,以利引進國際 級企業來瓜國投資或設廠。
華德動能科技,這家台灣知名企業,在推動客運車輛電動化方面可是不遺餘力啊!你知道嗎?交通部可是有個大計畫,要將全台的上萬輛客運車輛給換成電動版的,這個計畫預定在2030年完成呢!目前,已經有1,190輛客運車完成了電動化改造,還有700多輛正在進行中,這可都是為了讓我們的電動車更加國產化,同時也能夠扶植國內相關產業發展。 這個計畫可是從2010年就開始了,當時的電動技術還不太成熟,所以進度有點慢。不過,近年來技術是越來越進步了,交通部也決定將計畫分為試辦期、推廣期和普及期三個階段來實施。 交通部還規劃了到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以及到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交通部設定了一個短期目標,就是2025年要讓35%的市區公車變成電動的。從今年開始,交通部可是要大力推廣並補助電動大客車的。 話說回來,這個電動大客車的市場,台灣的華德動能科技(車王電子子公司)和承運汽車(國光客運集團子公司)都 already 投入生產了。交通部希望透過這樣的電動大客車示範計畫,可以鼓勵更多國內自主設計開發製造,甚至是外國業者來台灣投資設廠生產,讓他們也加入公共運輸服務的行列。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累積經驗,建立一個好的營運導入模式,同時也為台灣的電動大客車產業提升競爭力。這對台灣來說,可是個巨大的轉變啊!
交通部路政司長林福山昨(17)日表示,交通部於2010年開始進行,但當時電動化的技術尚不成熟,進度較慢,近幾年技術漸趨成熟,故擬訂試辦期、推廣期和普及期等三個階段進行。
交通部規劃,2030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來臨,交通部訂定了2025年、35%市區公車電動化的短期目標,今年起交通部會大力推廣及補助電動大客車。
交通部指出,目前國內有華德動能(車王電子子公司)和承運汽車(國光客運集團子公司)已投入生產電動車市場,希望透過電動大客車示範計畫,鼓勵更多國內自主設計開發製造,及國外業者願意在台投資設廠生產的電動大客車業者,投入公共運輸服務,以累積電動大客車車隊營運經驗值與回饋建立營運導入模式,並持續提升我國電動大客車產業市場競爭力。
【台灣新聞】華德動能科技與台塑集團攜手進軍電動巴士與儲能市場,打造台灣綠能新局!
台塑集團近日宣佈將擴大在電動巴士及儲能領域的布局,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透露,台塑集團正與成運、順益、華德動能、愛巴士等公司積極接洽,共謀電動巴士的未來發展。此外,台塑集團也在印度展開電動巴士的合作洽談,展現對綠能交通的堅定信念。
在儲能方面,台化彰化廠的100MW╱300MWh超級儲能系統合作案將在年底分階段完工,預計成為全台最大規模的「電網級」儲能案場。王瑞瑜強調,鋰鐵電芯在電動車及儲能系統等多元領域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為電動車提供安全、穩定的電力。
過去,電動巴士所需的電池主要仰賴進口,但隨著國產鋰鐵電芯即將量產,台塑集團已經與成運、順益、華德動能、愛巴士等四家電動巴士公司緊密合作,希望未來能夠將巴士所需的電芯規格定案,進一步推動電動巴士的發展。
在儲能領域,台塑新智能已與翰可能源、眾樹能源在台南市永康設置的首個指標性案場於去年12月中旬啟用。王瑞瑜表示,除了台化彰化廠的超級儲能系統外,在雲林、南投、嘉義等地也都有設置儲能案場的規畫。
此外,台塑集團去年12月已在日本通過安規認證,並成立示範點,未來將與雙日集團、東京電力公司等合作夥伴正式進軍日本儲能市場。對於美國市場,台塑集團也正在積極尋找經銷商,展開國際市場的拓荒之旅。
華德動能科技作為台塑集團的重要合作夥伴,將在這波綠能發展浪潮中發揮重要作用。未來,華德動能科技與台塑集團攜手,將為台灣的綠能發展注入新動力,創造更多綠色價值。
智慧城市展昨日盛大開幕,在這場盛會中,東元電機(1504)帶來了一項驚人的創新——國內首創的自主研發、設計、製造的SiC(碳化矽)高功率直驅電動車用驅動器。東元機電系統暨自動化事業群總經理高飛鳶在會上強調,這款驅動器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對環境保護和綠色能源發展的貢獻。 高飛鳶透露,東元的電動巴士動力系統近期在國內市場成功簽下了成運巴士的訂單,而海外市場方面,印度的電動巴士及貨卡也預計在下半年開始量產並出貨。這個消息顯示了東元在電動車動力系統市場的競爭力不斷提升。 此外,高飛鳶還提到,目前台灣前兩大電動巴士車廠——華德動能和成運巴士,都已經採用了東元的電動車動力系統。這兩家公司均已完成國產化電動巴士的認證,而首批DMIT(設計製造在台灣)的電動巴士動力系統也已經交付給客運業者,準備投入路線營運。這不僅是對台灣電動巴士產業的推動,也標誌著台灣在電動車技術上的進步。 新接獲的成運巴士訂單將在今年開始出貨,這也意味著東元將繼續在電動巴士市場保持領先地位。這次的成功,不僅是東元自身技術的肯定,也是台灣電動車產業的一個亮點。
至於儲能方面,台化彰化廠的100MW╱300MWh超級儲能系統合作案最快今年底分階段完工,屆時將成為全台最大規模的「電網級」儲能案場。
王瑞瑜指出,鋰鐵電芯可為電動車及儲能系統等多元領域提供安全、穩定的電力。然而,過去電動巴士所需電池都仰賴進口,隨國產鋰鐵電芯即將量產,目前已跟成運、順益、華德動能、愛巴士這四家電動巴士密切接洽,希望不久的將來可以把巴士所需要的電芯規格定案下來。
儲能部分,台塑新智能已與翰可能源、眾樹能源在台南市永康設置的首個指標性案場,去年12月中旬已啟用,在台化彰化廠的100MW╱300MWh超級儲能系統合作案最快年底分階段完工,屆時將成全台最大規模「電網級」儲能案場;另外,在雲林、南投、嘉義也都有設置儲能案場的規畫。
王瑞瑜表示,去年12月已在日本通過安規認證、也已成立示範點,未來將會加快腳步,跟合作夥伴雙日集團、東京電力公司等,正式進軍日本儲能市場。至於美國市場部分,目前也在積極尋找經銷商當中。
高飛鳶表示,目前台灣前兩大電動巴士車廠華德動能及成運巴士,皆已使用東元電動車動力系統,且完成國產化電動巴士認證,首批DMIT(設計製造在台灣)電動巴士動力系統已交付客運業者,即將投入路線營運,新接獲成運巴士訂單也將在今年開始出貨。
【台灣新聞】華德動能科技再下一城,與興南客運簽約20輛電動低地板大客車,總價值超過2億!
華德動能科技(2237)在台灣電動客車市場上再創佳績,11日與興南客運正式簽署了一份總金額達2.09億元的電動低地板大型客車買賣合約。這是興南客運首次向華德動能科技採購這類型的電動客車,對興南客運來說,這將是提升公司營收和獲利的關鍵一步。
華德動能科技透露,今年內已經與多家客運公司達成了電動低地板大型客車的採購合約,其中包括中鹿客運的33輛和巨業客運的16輛,加上興南客運的20輛,總計已簽約的電動客車數量高達69輛,顯示華德動能科技在電動客車市場上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華德動能科技表示,這次與興南客運的合作,不僅是對公司產品質量的肯定,也反映了市場對電動客車的廣泛需求。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政府對電動交通的推動,華德動能科技將繼續加強研發,提供更多優質的電動客車產品,為台灣的綠色交通發展貢獻力量。
華德動能科技此次的合約簽署,不僅是公司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將對台灣的電動客車市場產生積極的影響。未來,華德動能科技將與興南客運等客運公司攜手,共同推動台灣電動客車的普及,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環保的公共運輸服務。
華德動能統計,今年已簽約客運公司採購「電動低地板大型客車」 買賣合約,包括中鹿33輛、巨業16輛,及興南20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