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德動能科技(興)公司新聞
目前已知,大肚山電動車產業聯盟由35家廠商及單位共同發起,包括義隆電子、台灣數位光訊科技、巧新科技、慧國工業、怡利電子、公信電子、華德動能、成運汽車、雲林科技大學等,後續將以100家聯盟會員為目標。
葉儀晧指出,電動車產業在全球節能減碳的趨勢下,各國都陸續訂定推動時程,台灣的ICT產業具備領先地位,與電動車產業結合,不但有利於縮短發展時程,更具競爭優勢,而台灣有很多零組件供應商,透過產業聯盟的成立,將可發揮打團體戰的實力。
針對交通部推出近650億元的「2030年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畫」,明年將開始協助客運業者把燃油公車汰換成為電車,朝2030年市區公車電動化的目標邁進。
葉儀晧建議政府,對於台灣較具競爭優勢的商用電動車如電動物流車、電動巴士、電動工程車等,應提供相關政策性優惠補助,降低使用者如營運商的成本,進一步提高使用意願,才能帶動整體產業鏈同步成長,達到多贏。
由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主辦的「2023大肚山電動車產業高峰論壇」,昨日在清新溫泉飯店舉行。包括陳建仁及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榮譽董事長、總統府祕書長林佳龍、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長連錦漳等人都到場。
產學界代表有義隆電子董事長葉儀晧、台數科董事長廖紫岑、台塑新智能科技總經理劉慧啟、巧新科技董事長黃聰榮、公信電子總經理吳惠瑜、慧國工業總經理江瑞坤、天工精密總經理林筱婷、台中精機協理黃怡穎、雲科大校長楊能舒等人。
陳建仁強調,我國電動車在政策扶植與產業研製共同努力下,已有不錯的階段性成果,今年車電產值預估超過4,000億元,2025年更將成長至近6,000億元,希望大家繼續努力,讓台灣車輛產業進入兆元產值。
陳建仁指出,大肚山是台灣製造業重鎮,聚集逾千家廠商,可說是台灣製造業的黃金縱谷。
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成立以來,積極推動企業持續創新,維持台灣工具機和精密機械發展的全球領先地位,也為我國電動車產業發展奠定重要優勢。
政府於去年頒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設定2040年推動車輛全面電動化,打造淨零碳排的友善運輸環境,各部會積極推動相關政策,例如:經濟部補助整車在地生產、關鍵零組件打入國際供應鏈、帶動電動車內需市場等。
交通部也推出近650億元的「2030年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畫」,明年將開始協助客運業者把燃油公車汰換成為電車,朝2030年市區公車電動化的目標邁進。
陳建仁說,目前我國電動大客車與小客車整車已有開發與量產能力,零組件產品均具有國際競爭力,並供貨給全球車廠,包括和大、華德、成運、帝寶等中部企業,都積極響應政府在台投資政策。
同時,中部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具備完整車輛驗證能量,可就近協助中部企業對應國際車廠與各國法規測試需求,佈局全球商機。
車王電(1533)董事長蔡裕慶在證交所的「電動車產業鏈主題 式業績發表會」上大放異彩,透露了公司未來的海外擴張計劃。蔡裕慶表示,車王電已經規劃了2025年在美國和2027年在日本建立兩個新的電巴生產廠,這個消息讓人對公司的未來充滿期待。 美國新廠將與美國Optimal公司合作,預計將會選擇美國東南部地區作為據點。這個合作有望讓車王電在2026年開始量產供貨電巴,而日本新廠則將與住友等日本企業攜手合作。 蔡裕慶還提到,今年車王電集團對日本電池與電控系統的輸出量可達到23輛電巴,而目前客戶預估明年的接單量至少有34輛,他對明年對日輸出量上看60輛的預期感到樂觀。 車王電投資Optimal公司4成股權,並與其合作生產電動中巴,根據合約,Optimal的4成電動中巴將由車王電集團的華德動能(2237)生產。此外,華德也生產電動大巴,這樣的合作可以達到互補功能。 華德動能累計至今已出貨逾500輛電巴(包括輸往日本),是國內電巴領牌數與實際運行數最多的公司。蔡裕慶對華德未來兩年的發展充滿信心,他期望華德在未來兩年內的電巴累積領牌數能超越千輛。由於電巴產量已達經濟規模,加上鋰電池價格下跌,華德有望在短期內轉虧為盈。 在國內市場方面,華德今年一般型電巴預計交車30輛,這個數字也反映了公司在國內市場的穩步發展。
蔡裕慶表示,今年集團對日本電池與電控系統的輸出量可達23輛電 巴的額度,目前客戶預估明年接單量至少34輛額度,樂觀看待明年對 日輸出量上看60輛的額度。
車王電投資Optimal公司4成股權,並與對方合作,因Optimal生產 電動中巴,依合約,對方4成電動中巴要委由車王電集團的華德動能 (2237)生產;另華德也生產電動大巴,雙方可達成合作互補功能。
華德累計迄今電巴出貨量逾500輛(含輸出日本),是國內電巴領 牌數與實際運行數最多的公司。蔡裕慶說,期許華德未來兩年內的電 巴累積領牌數超越千輛,由於電巴產量已達經濟規模,加上鋰電池價 格下跌,降低成本,期待華德短期內能轉虧為盈。
國內市場方面,華德今年一般型電巴預計交車30輛。
車王電子集團近期再創佳績,旗下子公司華德動能科技(2237)與銓鼎科技,與美國OPTIMAL集團簽署了一系列全面合作合約,正式啟動進軍北美電動商用車市場的宏大戰略。車王電將與華德動能在美國設立智能化電動大巴工廠,並計劃在日本設立電巴生產工廠,展現了對電動商用车市場的強烈信心。
車王電董事長蔡裕慶強調,此次與OPTIMAL的合作非常全面且緊密,雙方將共同開發設計符合美國降低通膨法案(IRA)獎勵標準的大型電動巴士。車王電將在美國設立智能化電動大巴工廠,並獲得OPTIMAL電動中巴近半數量的生產服務權利,為電動大巴的量產做好充分準備。
除了在美國市場的布局,OPTIMAL集團也將在美國推廣銓鼎科技的車隊管理系統軟硬體;華德動能則獲得OPTIMAL既有車型在歐洲、中東等海外市場的独家經銷權。蔡裕慶表示,這些合作契約的目標是提供智能化且性價比高的電動巴士及商用車,以迎合美國對載具電氣化和製造本地化的政策需求。
車王電集團不僅在北美市場展開布局,華德動能與日本住友及西鐵在九州的合作案也將在明年初開始運營,預計到年底,將有超過60輛電巴在日本上路。車王電與華德動能也計劃未來與日本商業合作,在日本當地設立電巴生產工廠。
車王電集團在鋰電池載具領域的耕耘不斷,同時也是氫燃料電池新創公司「氫豐綠能」的主要投資者。車王電期待藉由氫豐綠能獨特的金屬板燃料電堆及燃料電池系統整合優勢,在氫能領域再創一席之地。
車王電子昨(31)日宣布了一個大好消息,他們不僅進軍日本市場,現在又與集團旗下的華德動能、銓鼎科技,以及美國電動中巴製造商OPTIMAL簽下了多項全面合作合約,正式啟動了進軍北美電動商用車市場的大戰略,目標直指電動校車市場。這次的合作可說是相當強強聯手,車王電與美國OPTIMAL集團在今年5月就在美國底特律簽下了投資及合作框架協議書,現在雙方已經進入實質合作階段。 車王電集團董事長蔡裕慶表示,這次與OPTIMAL簽訂的協議和合約範圍非常廣泛,包括共同開發設計符合美國降低通膨法案獎勵標準的大型電動巴士。車王電將與華德動能攜手在美國設立智能化電動大巴工廠,並取得OPTIMAL電動中巴近半數量之生產服務權利,為未來的量產做好準備。同時,OPTIMAL也將在美國推廣銓鼎科技的軟硬體銷售及服務。 華德動能在這次合約中也取得了OPTIMAL既有車型在歐洲和中東等海外市場的獨家經銷權。不僅如此,車王電已在日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華德與日本住友及西鐵在九州有電動巴士合作案後,明年初華德電動巴士系統將在東京上路。車王電也計劃結合日本合作夥伴在當地設立電動巴士工廠。 OPTIMAL創立於1986年,是美國福特、通用、克萊斯勒等知名汽車品牌的設計服務提供商,也是全美少數開發量產符合本地製造獎勵之電動校車及電動中巴業者。這次與車王電的合作,將提供智能化且性價比高的電動巴士及商用車,以配合美國載具電氣化、製造本地化之政策。 銓鼎科技作為華德的子公司,專注於軟體開發,提供先進的大眾運輸服務和車隊管理平台。這次的合作,對車王電和華德動能來說,無疑是強化了產品線,擴大了市場佔有率的重要一步。
車王電與美國OPTIMAL集團今年5月在美國底特律簽訂投資及合作框架協議書,宣示雙方結盟,如今雙方進入實質合作關係。
車王電集團董事長蔡裕慶表示,此次與OPTIMAL簽訂的協議及合約範圍非常全面,包含共同開發設計符合美國降低通膨法案獎勵標準的大型電動巴士,車王電攜手華德將在美國設立智能化電動大巴工廠,並取得OPTIMAL電動中巴近半數量之生產服務權利,以同步儲備電動大巴量產能力。
OPTIMAL公司則在美國推展車王電旗下車隊管理領導廠商銓鼎科技的軟硬體銷售及服務。華德在此次合約上亦取得OPTIMAL既有車型在歐洲和中東等海外巿場之獨家經銷權。
車王電已在日本取得成果,華德與日本住友及西鐵在九州有電動巴士合作案後,明年初華德電動巴士系統在東京上路。車王電並將結合日本合作夥伴在當地設立電動巴士工廠。
OPTIMAL創立於1986年,為美國福特、通用、克萊斯勒提供設計服務,是全美少數開發量產符合本地製造獎勵之電動校車及電動中巴業者。此次合作是提供智能化且性價比高之電動巴士及商用車,以配合美國載具電氣化、製造本地化之政策。
銓鼎為華德子公司,專注軟體開發,先進大眾運輸服務、車隊管理平台。
車王電董事長蔡裕慶表示,此次與OPTIMAL合作全面且緊密,包含 共同開發設計符合美國降低通膨法案(IRA)獎勵標準的大型電動巴 士、車王電集團將在美設立智能化電動大巴工廠,並取得OPTIMAL電 動中巴近半數量的生產服務權利,以同步儲備電動大巴量產能力。
此外,OPTIMAL集團亦在美國推廣銷售銓鼎科技的車隊管理系統軟 硬體;華德動能則取得OPTIMAL既有車型在歐洲、中東等海外巿場的 獨家經銷權。蔡裕慶表示,此次多項合約及協議,首要目標是提供智 能化且性價比高的電動巴士及商用車,以配合美國載具電氣化、製造 本地化的政策。
車王電集團不僅打進北美電動商用車巿場,華德動能與日本住友及 西鐵在九州的電動巴士合作案,明年初華德動能的電巴系統將在東京 上路營運,預計到明年底,在日上路營運數量將逾60輛,車王電與華 德動能並規劃未來攜手日商,在日本當地設立電巴生產工廠。
車王電集團除長年耕耘鋰電池載具外,亦為氫燃料電池新創公司「 氫豐綠能」的主要投資者,期待藉由氫豐綠能獨創且高性價比的金屬 板燃料電堆及燃料電池系統整合優勢,未來能在氫能領域打下另一片 江山。
台灣電動巴士產業近年來發展神速,兩大領軍廠商華德動能科技與成運汽車不僅在国内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更陸續揮軍海外,展現台灣製造的實力。華德動能科技董事長蔡裕慶透露,公司與日本住友商事合作開發的電動巴士,外銷日本的電巴三電系統累計已達20套,預計明年數量將翻倍成長。這一成就,讓華德動能科技在國際市場上聲名遠播。
成運汽車則將於11月1日與日本兩備集團在台簽署合作協議備忘錄,雙方將攜手推廣日本電巴市場。初期合作目標包括2025大阪萬國博覽會電巴交通車業務,以及機場接駁車等,預計將在台灣電巴在日本市場的競爭中取得先機。
值得一提的是,成運汽車斥資25億元興建彰化二林電巴產業園區,這將成為全亞洲「非紅色供應鏈」中最大的電巴產業園區,顯示了台灣對電動巴士產業的深度投入。
華德動能科技除了與日本住友商事合作外,還與美國底特律電動商用車廠Optimal-EV集團攜手,共同設計電動巴士。該項目將在台灣和美国進行設計,並在美國組裝,預計2025年完成電巴設計認證,希望華德的電動巴士能在美國市場落地行駛。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與美國Optimal-EV以合資方式,在台中成立實收股本逾1.03億元的優車智能公司。Optimal-EV持股7成,ARTC占3成,未來將以技術、專利進行移轉,配合Optimal發展自駕車,主攻北美校車市場,拓寬台灣自駕產業鏈廠商的海外市場。
Optimal集團董事長楊嵩林,來自花蓮,他的存在將扮演台美業界合作牽線的角色,對台灣電動巴士產業的發展將產生積極影響。
成運汽車將於11月1日與日本兩備(Ryobi)集團在台簽署合作協議 備忘錄,雙方將合作推展日本電巴市場,初期合作目標包括2025大阪 萬國博覽會電巴交通車業務,及機場接駁車等,引爆台灣電巴在日本 市場卡位戰。
成運斥資25億元興建彰化二林電巴產業園區,打造全亞洲「非紅色 供應鏈」中最大的電巴產業園區。
華德除與日本住友合作外,也與美國底特律電動商用車廠Optimal -EV集團合作。蔡裕慶指出,雙方共同設計電巴,分別在台灣以及美 國進行,並在美國組裝,預定2025年完成電巴設計認證,希望華德的 電巴在美落地行駛。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也與與美國Optimal-EV以合資方式,在 台中成立實收股本逾1.03億元的優車智能公司,Optimal-EV持股7成 、ARTC占3成,ARTC未來會以技術、專利進行移轉,配合Optimal發展 自駕車,將主攻北美校車市場,開拓台灣自駕產業鏈廠商拓展海外市 場。
Optimal集團1986年創立,是美國三大車廠福特、通用、克萊斯勒 的專屬設計開發合作廠,也是全球首家低底盤電動中型巴士業者。O ptimal集團董事長楊嵩林是花蓮人,可扮演台美業界合作牽線的角色 。
繼今年4月總統蔡英文陪同友邦瓜地馬拉總統賈麥岱來訪華德動能後,這是第三位國家元首到訪華德動能。車王電集團於3年前,就已經開始組建培訓南美洲團隊,集團內目前已有7位來自巴拉圭的工程師,後續會有多位中南美洲同仁加入,將推動車王電及華德動能綠能載具及關鍵零組件製造及營運服務。
由車王電集團董事長蔡裕慶親自接待介紹華德動能所建構的完整電動巴士體系、先進電動巴士零組件,以及極具智慧製造能力,貝尼亞則親自體驗由車王電首次創新之中置馬達電動自行車,及其鋰電池能源平台GPP(Green power platform)。
蔡裕慶表示,集團正積極評估在巴拉圭成立智慧化電動商用車專業營運公司,將計畫委由集團旗下銓鼎科技,導入台灣科技化的客運經營模式,例如公車動態資訊系統之虛擬站牌功能,乘客只要掃描QR碼,手機立刻變身為行動站牌,讓來訪貴賓深刻感受到,整體系統將會是讓巿民有感的高科技服務。
台灣電動巴士產業再傳佳音!近期,華德動能科技(2237)與大南汽車共同舉辦了承德幹線示範三型48輛電動巴士的通車暨北投智慧型充電站啟用典禮。這批電動巴士不僅是交通部示範計畫中核定單一路線車輛數最多的路線,也是台北巿內路線最長的幹道公車,年運量高達800萬人次,預計每年可減少2,890公噸的碳排放,對於推動綠色交通、減緩空氣污染具有顯著效益。 華德動能科技董事長蔡裕慶在典禮上強調,這批電動巴士搭載了多項先進技術,如國產化動力馬達與驅控器、车道偏移輔助系統(LKA)以及CCS1智能充電機等,確保了其實際運行的可靠性和效能。該公司還率先完成交通部示範計畫要求的10項國產化認證,展現了台灣電動巴士產業的自主研發能力。 車王電子(1533)的子公司華德動能科技在車體生產上更是不遺餘力,採用了全球首創車身骨架自動化電弧焊接系統,並搭配機械手臂和視覺焊道追蹤系統,確保車體的品質和生產效率。而大南汽車於北投電動公車站全新建置的智能充電場站,則是由華德動能科技整體設計並施工,顯示了台灣在電動巴士全產業鏈的整合能力。 蔡裕慶進一步表示,車王電集團在電動巴士領域擁有垂直整合的強項,從設計到關鍵零組件生產,再到充電、智慧電網和後台雲端管理,形成了完整的電動巴士生態系。華德動能科技預計在下半年導入車體雷射自動化製程,將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並擴大營運規模,降低材料成本,提供更完整的電動巴士整車解決方案。這不僅將推升華德動能科技成為電動車概念股,也將對台灣電動巴士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動能。
華德動能今年2月首家率先完成交通部示範計畫要求的10項國產化認證。該公司董事長蔡裕慶表示:「這批電動巴士搭載國產化動力馬達與驅控器、車道偏移輔助系統(LKA)等多項智能ADAS,以及CCS1智能充電機,是真正可實現量產上路運行之示範三型車型。」
華德動能送交大南汽車的車型,配置車王電子自主研發關鍵零組件,包含:主動式電池平衡系統、取得ECE- R100-2之液冷電池PACK之安全認證,車輛控制器(VCU)、高低壓分電器 (PDU)、車身控制器、多功能車規閘道器、高壓線束、TPMS等主要零組件。
華德動能在車體生產上,更採用全球首創車身骨架自動化電弧焊接系統,以機械手臂輔以視覺焊道追蹤系統進行車身骨架焊接。
大南汽車於北投電動公車站全新建置的智能充電場站,全部委由華德動能整體設計,於年初開始承包施工至今正式合法啟用。
看好電動巴士發展,蔡裕慶表示,車王電集團強項在電巴垂直整合能力,包括設計及關鍵零組件生產都自己來,並建構完整電巴生態系,從充電、智慧電網到後台雲端管理,大幅提升接單競爭力。
華德動能下半年將導入車體雷射自動化製程,將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營運規模擴大、降低材料成本,提供完整的電動巴士整車解決方案,也將進一步推升母公司車王電成為電動車概念股。
車王電(1533)董事長蔡裕慶最近放話,車王電與華德動能科技決定共同投資氫豐綠能,並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這一策略轉變意味著車王電不僅僅要進軍傳統的氫燃料電池市場,還將進行更多開發與整合,未來甚至計劃生產氫能巴士,預計氫豐綠能將很快達到獲利目標。 氫豐綠能是工研院於2022年正式獨立出來的研發團隊,專注於氫能領域,是台灣唯一擁有金屬板電堆與混氫發電技術的氫能新創公司。車王電集團目前持有氫豐綠能36%的股份,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蔡裕慶強調,氫豐綠能的技術可以實現50%純度混氫發電,這對半導體製程來說是一大需求,因此預計公司將迅速獲利。 近期,車王電與巴士營運業者大南合作,在承德幹線示範三型48輛電動巴士的通車儀式,並啟用北投智慧型充電站。這些巴士採用了車王電自主研發的關鍵零組件,包括主動式電池平衡系統、液冷電池PACK的安全認證等。蔡裕慶透露,上半年至今,車王電的電巴產量已超過百輛,去年下半年至目前的示範型電巴約交車160~170輛,下半年將全部完成交車。華德動能總共拿下270輛示範型電巴的合約。 對於未來,蔡裕慶充滿信心地表示,隨著電巴生產效率的提升、規模擴大以及材料成本的下降,車王電的電巴營收和盈利都將有顯著改變。華德動能作為國內首家完成交通部十項國產化認證項目的車廠,其電動公車在客戶重購率方面也表現亮眼。蔡裕慶強調,由於電動公車具有在地客製化特色,車王電在地生產上具有明顯優勢,並看好未來國內電動公車政策的發展,同時也將加速外銷市場的推進。 除了日本市場,車王電與美國的合作廠商已有七項技術協議在進行中,涉及製造相關與商業模式等方面。華德動能還將在下半年導入車體雷射自動化製程,預計將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車王電不僅限於載具,還將提供包括車電、銓鼎的系統與軟體在内的完整電動車解決方案,並將轉型為電動車概念股。 此外,由工研院資通所技轉、華德動能負責安裝、詮鼎監測系統運行的自駕中巴也將於7月在新竹高鐵周邊上路,這將是台灣首次在一般道路上實現全自駕的嘗試,雖然因法規限制仍需駕駛員隨行。
氫豐綠能為工研院2022年正式獨立出來的研發團隊,是國內唯一移轉金屬板電堆與混氫發電技術的氫能領域新創公司。蔡裕慶指出,目前車王電集團持股36%,是單一最大股東。氫豐綠能可做到用50%純度混氫發電,半導體製程就有需求,這家公司應該很快可以獲利。
近期,巴士營運業者大南採購之承德幹線示範三型48輛電動巴士舉行通車暨北投智慧型充電站啟用,該車型配置車王電子自主研發關鍵零組件,包含主動式電池平衡系統、取得 ECE-R100-2 之液冷電池PACK之安全認證,車輛控制器(VCU) 、高低壓分電器(PDU) 、車身控制器、多功能車規閘道器、高壓線束、TPMS等主要零組件。
蔡裕慶表示,上半年到目前電巴產量已超過百輛,而從去年下半年到目前為止,示範型電巴約交車160~170輛,下半年將全數完成交車,車王電旗下華德動能總共拿下270輛示範型電巴。蔡裕慶看好,明年隨著電巴生產效率提升、規模擴大、材料成本下滑,電巴營收、盈利都會有很大的改變。
華德動能為國內首家完成交通部十項國產化認證項目的車廠,蔡裕慶表示,華德動能在電巴領先同業,客戶重購率也高,而電動公車具有在地客製化特色,在地生產有其優勢,除看好未來國內電動公車政策,也將加速外銷市場推進。
除了日本市場,蔡裕慶表示,目前與美國合作廠商也有七項技術協議在進展中,其中包括製造相關與商業模式等。
華德動能下半年也將導入車體雷射自動化製程,可望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蔡裕慶表示,目前已做到1.5~2天可產出一輛電巴,而除了載具之外,包括車王電的車電、銓鼎的系統與軟體,未來要提供的是完整的電動車解決方案,車王電也將轉型電動車概念股。
蔡裕慶指出,由工研院資通所技轉、華德動能負責安裝、採用詮鼎監測系統、「科技之星」負責運行的自駕中巴將於7月於新竹高鐵周邊上路,行駛在一般道路上,可做到全自駕,但因法規限制,仍需有駕駛隨行。
車王電(1533)董事長蔡裕慶13日放話,要加速進入電動巴士市場,宣布子公司華德動能將在今年底全面使用磷酸鐵鋰(LFP)電池和鈦酸鋰電池,讓他們的電動巴士充電速度更快,競爭力更強。蔡裕慶預測,最快2025年電動巴士的銷售量將超過柴油巴士,對公司明年的業績充滿信心。
在車王電的股東會上,蔡裕慶順利續任董事長。他透露,華德動能的電動巴士過去使用的是三元鋰電池,但現在將全面轉向LFP和鈦酸鋰電池。其中,鈦酸鋰電池能夠實現快速充電,而LFP電池則是正常充電,這樣的組合將讓車王電的電動巴士在充電效率上更勝一籌。
對於未來的營運,蔡裕慶表示,由於電池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公司目前的營業成本和毛利率受到影響。但他預計,等到年底新車型上市後,公司的營業毛利率將有顯著提升。對於公司明年的表現,蔡裕慶非常樂觀,認為將會比今年更亮眼。
蔡裕慶還預測,未來電動巴士和柴油巴士的發展趨勢將在2025年前達到一個轉折點,進入死亡交叉。最慢到2027年,電動巴士的時代將正式來臨。他強調,車王電在電動巴士的垂直整合能力非常強,從設計到關鍵零組件生產都能自己完成,並建立了完整的電動巴士生態系統,從充電、智慧電網到後台雲端管理,這些都將大幅提升公司的接單競爭力。
車王電13日召開股東會,全面改選董事,蔡裕慶順利續任董座。蔡 裕慶說,旗下華德電動巴士電池原本採用三元鋰電池,今年底將轉換 成LFP及鈦酸鋰電池,其中鈦酸鋰電池是快速充電、LFP電池正常充電 ,讓旗下電動巴士充電更快速。
展望未來營運,蔡裕慶指出,受電池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公 司營業成本及毛利率,預估等到今年底新車型上市後,才可望大幅改 善營業毛利率。蔡裕慶看好車王電明年營運將比今年好。
蔡裕慶還說,電動巴士與柴油巴士未來發展走勢,預估2025年前, 將進入死亡交叉,最慢2027年,屆時電動巴士時代將來臨。
蔡裕慶說,由於集團在電巴垂直整合能力很強,包括設計及關鍵零 組件生產都自己來,並建構完整電巴生態系,從充電、智慧電網到後 台雲端管理,大幅提升接單競爭力。
華德動能科技,這家在台灣電動巴士市場上大放異彩的公司,近年來的發展可說是如日中天。受益於政府對電動巴士產業的補助政策,華德動能今年來電巴出貨量大幅提升。就在28日,華德動能正式將48輛示範型電巴交給了大南客運,這批車輛的交付,不僅是台灣客運業的一次重大採購,也再次證明了華德動能在電動巴士領域的領先地位。 華德動能的董事長蔡裕慶於8日表示,公司已經取得核准270輛示範型電巴的訂單,這個數量已經超過了交通部示範計畫總數的50%。去年,華德動能已經交付了91輛電巴,預計今年將能夠全部完成交付。其中,28日交付給大南客運的48輛示範型三期電巴,是台灣客運業一次性採購最多的車輛數量。 不僅在台灣市場上展現亮麗表現,華德動能還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與日本住友、西鐵合作的華德Model 2電巴,於8日在日本福岡啟用,這標誌著華德動能已經成功建構了完整的「電動巴士生態系」。未來,華德動能將通過技術轉移夥伴關係(TTP)模式,加速海外市場的開發。 在8日舉行的股東會上,華德動能進行了董事全面改選,蔡裕慶董事長順利續任。華德動能還特別強調,在交通部電動大客車補助案中,公司的示範型三期電巴,已經成為首家取得示範型三期認證的合格廠商,也是目前國內唯一量產示範型三期電巴的車廠,這大大提升了華德動能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蔡裕慶還透露,華德動能與日本公司的合作項目不僅限於電動巴士,還包括綠色金融、電池租賃等層面。華德動能目標在未來三年內,成為日本占有率最高的電動巴士系統供應公司。這一切,都讓人對華德動能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華德拓展海外市場也有明確進展,與日本住友、西鐵合作的華德M odel 2電巴,8日也在日本福岡啟用;華德已建構完整的「電動巴士 生態系」,未來將以技轉夥伴關係(TTP)模式,加速開發海外市場 。
華德8日舉行股東會,全面改選董事,蔡裕慶順利續任董座。
華德指出,交通部電動大客車補助案中的示範型三期電巴,政府要 求馬達、驅控及CCS1充電機,都要符合國家CNS、VPC認證,華德成為 首家取得示範型三期認證的合格廠商,成為目前國內唯一量產示範型 三期電巴的車廠,增加爭取市場訂單的競爭力。
蔡裕慶說,華德已拿到核准270輛示範型電巴,數量超過交通部示 範計畫總數的50%,華德去年已交車91輛,預計今年可全部交車,其 中28日將交給大南客運的示範型三期電巴48輛,也是台灣客運業一次 採購最多的車輛數。大南汽車北投站電動車場站,由華德設計,包括 營運中心建築物、智慧充電設施、儲能與太陽能、洗車及雲端管理等 。
海外市場方面,華德的電巴已在日本北九州進行示範運行,未來與 日本公司合作項目還包括綠色金融、電池租賃等層面,目標在未來三 年內,成為日本占有率最高的電動巴士系統供應公司。
台灣裕隆集團旗下的江申(1525)在第一季獲利創下單季新高之後,近期因應政府推動公車全面電動化政策,股價連續七個交易日大漲逾39%,成為證交所的注意股。公司1日提前公告,4月自結稅後純益達1,400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增2.46倍,每股純益0.2元。 交通部於1日宣布,將投入643億元強化推動2030年公車全面電動化,市場普遍看好江申將因此受惠,受惠程度可望擴大。在政府積極推動公車電動化的背景下,預計明年市場需求將進一步擴大。江申已全面檢視產線狀況,並為滿足電動巴士大單,去年已新增專門產線,目前主要採單班加班生產,未來單量增加後,可進一步調整為兩班制甚至三班制生產。 根據交通部的資料,目前國內已有華德動能及成運汽車完成國產化項目要求,並在國內設廠生產。另外四家車廠也積極對應國產化項目,為達成公車電動化目標,目前還有約9,400輛市區燃油公車需汰換。江申表示,除了成運之外,國內包括華德動能等主要大廠都是公司的客戶。 在部分客戶增加下單的情況下,江申第一季電動巴士營收較去年同期大增296%。目前巴士車架在手訂單超過800輛,為滿足市場需求,江申已積極提升產能,目標年產能達到1,500輛。隨著出貨量不斷增加,江申樂觀預期今年本業業績將逐季成長,下半年表現將更優於上半年。法人預測,全年業績可望挑戰歷史新高紀錄。 除了電動巴士,江申近期也獲得高速巴士大單,首批出貨達100輛,後續還將有第二波下單,預計最慢第四季出貨。客戶希望明年第一季完成出貨,若能順利再接第二波訂單,將同步推升明年業績成長動能。 隨著本業成長,加上大陸轉投資杭州廠的一次性處分利益,江申第一季稅後純益達1.92億元,每股純益2.63元,創單季新高。受惠於題材面與業績基本面利多,江申1日股價再漲3.5元,收於113.5元,改寫近六年新高。不過,成交量較前一日的1.85萬張明顯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