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IPO股票資訊網公告

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如有冒充本站名義進行上述行為,請告知本站,也請大家不要受騙上當。歡迎投資人多多利用平台討論交流公司訊息,多多提供資訊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公司新聞公告
日期
公司名稱
新聞標題

今年台灣ETF市場再掀波瀾,多檔新品陸續掛牌,其中群益投信也不缺席,帶來多樣化的投資選擇。隨著主動式債券ETF和被動式多資產ETF的即將登場,市場的產品線更加豐富,投資人可謂是眼花繚亂。


截至7月底,今年已有25檔ETF掛牌,其中被動式海外股票ETF以9檔的數量佔據首位,主動式ETF則自5月起陸續掛牌,目前已有6檔,表現亮眼,吸引大量資金湧入。預計今年主動式ETF的整體檔數將突破10檔。


8月份將有更多新品加入戰團,包括主動式的投等債、非投等債、全球股,以及被動式的平衡型、短天期債券等。其中,聯博投資等級債入息主動式ETF將於8月4日掛牌,凱基美國Top股債平衡則正在募集中,募集截止日為4日。


台新投信也將推出第一檔主動式ETF——台新全球龍頭成長主動式,募集時間從8月4日至8日。而群益投信則將於8月25日開始募集群益0-5年期ESG投資等級公司債ETF,以及主動中信非投等債ETF將於26日開始募集。


群益投信的0-5年期ESG投資等級公司債ETF經理人謝明志指出,在目前關稅政策和貨幣政策尚不明朗的情況下,市場投資情緒容易受到消息面的影響。因此,投資人可以考慮配置一些受利率波動風險影響較低、市場規模和交易量都較大的短天期債券,這樣既能增強投資組合的穩定性,也是提升投資效率的現金管理工具。

近期,美國與歐盟達成了貿易協定,這一重大發展成功預防了兩大經濟體之間爆發全面貿易戰的風險。市場分析師們普遍認為,一旦貿易戰升級,將對全球近三分之一的貿易活動造成衝擊,並對燃料需求前景造成影響。


根據協議內容,未來數年內,歐盟將購買價值達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這一決策對於穩定市場情緒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中美貿易休戰的消息也為油價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美國總統川普要求俄羅斯在10至12天內在烏克蘭戰爭上取得進展,否則將對俄羅斯及其出口買家實施制裁。這一制裁措施可能導致全球原油供應中斷,達到每日718萬桶的規模。


荷蘭國際集團(ING)的分析師們指出,川普的制裁方案包括對任何進口俄羅斯原油的國家徵收100%的二級關稅,這對中國、印度和土耳其等主要買家來說將是一個沉重的壓力。


儘管沙烏地阿拉伯擁有299萬桶/日的閒置產能,可以作為搖擺產油國,但其抵消俄羅斯供應衝擊的能力有限。考慮到川普傾向於壓低油價,他是否會採取可能推升油價的強硬措施,仍是一個未知的變數。


美國原油產量自2008年以來大幅增長,上周五宣布將重新啟用加州聖塔芭芭拉海岸附近的三座海上石油平台,預計可開採1.9億桶原油,並將於年底前投入生產。這一舉動象徵著美國太平洋地區從過去十年零供應的狀態,迅速邁向近乎滿載的生產狀態。

台股大盤30日不畏美國川普關稅期限在即,開盤走高,終場上漲260.2點,漲幅達1.12%,一舉收復5、10日線,帶動台股ETF表現亮眼。根據統計,近一周內75檔台股ETF中,有12檔表現超越大盤,上漲0.61%。市場分析師指出,面對關稅政策的波動,台股將延續震盪走勢,操作上更加仰賴精準的選股策略,而主動式ETF則成為應對市場波動的利器。


主動群益台灣強棒ETF經理人陳沅易表示,台股融資餘額從3月6日的高點3,286億元下滑至4月底的2,081億元,目前回升至2,300億元,顯示股市並未過熱。陳沅易預測,即使後市出現回檔修正,也不太可能發生四月初那樣的不理性拋售情況。對於台股未來,陳沅易持續看好,認為在關稅落地後,台股仍有補漲空間。


隨著全球AI應用持續擴大,對算力的需求日益增加,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在IT及AI應用上仍具競爭優勢。野村臺灣增強50主動式ETF基金經理人林浩詳分析,台廠有望在全球綠電浪潮中脫穎而出,成為下階段具成長潛力的關鍵角色。林浩詳預期,下半年台股有望挑戰年內高點甚至歷史新高,短期內市場將消化美國新關稅帶來的衝擊,投資人應關注長期趨勢向上的產業。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則認為,隨著電子股財報法說會進入高峰,營運展望與財報表現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然而,由於財報表現不一,加上評價面因素,建議投資者選股不選市,以AI和半導體為主選單,進行布局。

近期,美國經濟表現因關稅延後與豁免措施而超越預期,但隨著關稅政策逐漸落實,以及即將展開的貿易協議談判涉及更高的對等稅率,投信法人普遍認為,未來美國消費動能可能受到壓抑,進而對全球經濟成長造成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亞洲地區經濟面臨壓力,不過大陸與印度展現出相對韌性,成為支撐亞洲成長的重要力量。


瀚亞投資的多重資產配置團隊(MAPS)表示,關稅對經濟的實質衝擊比先前預估為低,因此已經降低現金部位,並在風險性資產上採取更積極的戰略性配置。特別是在股票與信用市場方面,全球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與企業盈餘預測修正等指標,都支持短期的正向展望。由於8月1日貿易政策的延長仍存在不確定性,團隊採取了槓鈴策略,透過股票選擇權在參與上漲潛力的同時,也保留下行保護。未來三個月的戰略配置上,偏好新興市場與亞洲股票,因為它們具有更具吸引力的估值與總體經濟條件。


在信用市場方面,美國非投資等級債以逾7%的收益率仍具吸引力,而新興市場債則有望受惠於美元走弱而上漲。此外,美國公債也被納入配置範圍,兼具收益機會與對美國經濟放緩的避險功能。


群益印度中小暨群益印美戰略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向思穎分析,印度物價持續回落至通膨目標區間下緣,開啟第四季再度降息的可能。降息將帶領印度股市進入週期性資產主導的階段,從銀行、非銀金融、房地產、建築相關、工業至消費耐久品產業陸續受惠。目前週期已從工業邁向消費,之後料將重返銀行業,如汽車消費暢旺下,車貸需求將拉抬金融股,預期印度股市將維持多頭走勢。


PGIM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林哲宇指出,中美雙方自5月破冰之後,經貿談判進展有序,緩和了市場對外部不確定性衝擊的擔憂。陸股整體成交量的回升,也使得先前因為資金不足所造成的翹翹板效應有所減弱,各產業輪動也將使得市場結構更為健全。預期短線市場焦點將著重於具有上修空間的AI、ASIC族群及其相關供應鏈,同時高股息族群籌碼亦未見鬆動,亦具配置價值。至於低估值族群如新能源、原物料等,則有望受惠於政策預期而存在底部反彈機會。

法人普遍看好下半年陸股結構性投資機會,認為A股與港股將成為資金回流的重要目標。這一點在近期市場反彈動能中得到了體現,主要受益於人民銀行擴大債券通「南向通」範圍和美國對晶片出口限制放寬等政策利多。


安聯中國策略基金經理人蘇泰弘分析,大陸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達5.4%,第二季在出口與消費的帶動下維持穩健,美國關稅衝擊有限,加上中央匯金增持A股ETF等措施穩定市場,技術面與投資氛圍同時轉強。


中國信託投信基金經理人葉松炫指出,市場反彈動能主要來自兩大利多政策:一是人民銀行擴大債券通「南向通」範圍,有助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二是美國對晶片出口限制放寬,利多兩岸科技與半導體鏈。此外,國務院持續釋出穩經濟與活絡資本市場的政策,也推升外資對高股息與金融股的配置意願。


雖然短線氣氛回暖,但中美貿易摩擦與科技戰風險未除,投資者應審慎評估供應鏈壓力與政策落實進度。葉松炫建議,除了高息ETF可適度布局外,還應把握政策與產業升級趨勢,關注中國創新經濟連結度高、長期受惠於結構性政策紅利的主題型ETF。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則預測,下半年市場將呈現指數震盪、個股分化格局,看好三大主軸:首先是「新質生產力」主題,包括電動車、AI基礎建設、半導體國產替代等產業鏈;其次為優質國企機會,受惠於回購政策、估值修復與現金流穩定;最後是精明化消費領域,建議布局極致性價比品牌、健康養生與寵物、文旅等情緒型消費龍頭。


富邦恒生國企(00700)經理人陳婉寧強調,港股近期表現強勢,恒生指數已正式站上25,000點關卡,創下近四年新高。今年以來港股IPO數量已達51家,募資金額突破1,000億港元,已超越2024年全年水準,另有約50家A股企業擬赴港上市,更有快時尚巨頭Shein傳出已遞交IPO申請,反映資本市場活絡與投資熱度升溫。

面對全球市場的變幻莫測,投資策略的靈活度變得更加重要。美國於8月1日實施新對等關稅,地緣政治風險不斷升高,而通膨壓力也尚未完全消退。在這樣的背景下,法人建議投資人應該選擇組合平衡型基金,以提升投資的韌性。


瀚亞多重收益優化組合基金經理人鄭夙希表示,聯準會的觀望立場略帶鴿派色彩,加上美股財報陸續發表,AI產業的財報與展望仍然符合市場期待。隨著關稅議題逐漸被市場吸收,股市展現出多頭氣氛,但漲多必跌,投資人在布局時可考慮以全球股債為主要成分的基金,維持多元且靈活的投資策略,以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


富邦投信強調,他們推出的基金從傳統的單核心策略,升級為雙核心戰略,即除了傳統依賴企業獲利成長的策略外,還納入了環球債、黃金ETF以及比特幣ETF。這是自金管會放寬相關規定以來,首批獲准加入比特幣ETF的基金。該基金將善用黃金ETF及比特幣ETF來積極分散國家、產業造成的波動,同時基於戰略配置考慮,為投資人捕捉新興資產的成長機會。


富邦雙核心戰略多重資產基金擬任經理人陳臻怡指出,基金透過雙核心戰略來活化資產運用,並根據全球動盪指標(G.T.S)監控地緣政治風險,靈活調整企業獲利驅動及地緣風險驅動兩大核心配置板塊的比重。同時,搭配傳統的金融市場量化指標進行監控,以控管投資組合的波動率,追求低波動及長期回報。


凱基投信則建議,在當前多種不確定性因素交織的環境下,可採用股債雙引擎配置策略,布局美國大型成長股與中天期公債,兼顧成長動能與風險緩衝。在複雜的市場環境中,預期波動將持續,因此不如寄望於預判市場轉折時機,而是以長期投資經典配置的股7債3,鎖定全球市場指標的美國股票與債券,作為核心資產配置。


在股票投資方面,聚焦那斯達克指數中市值前10大的科技巨頭,這些美股10強佔據產業領導地位,掌握AI關鍵商機。即便面對關稅或供應鏈調整的壓力,它們都具備強大的競爭力來抵禦不確定性。布局相關族群,有望在市場動盪中,掌握未來市值增長潛力。

丹娜絲颱風帶來的強風暴雨,對台灣中南部地區造成了嚴重的災害,無數民眾的家園受到破壞,生命財產遭受損失。在這緊急關頭,國泰金控表達了對受災民眾的關懷,並實際行動,展現企業責任。


29日,國泰金控宣布捐款2,000萬元給衛福部賑災專戶,這一慷慨的捐助將為災區的重建工作提供重要的資金支持。國泰金控的這一舉動,不僅是對受災民眾的慰藉,也是對社會責任的貫徹。


秉持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國泰金控旗下子公司國泰人壽和國泰產險在颱風來襲時迅速展開關懷機制。國泰人壽為保戶提供了多項服務措施,包括快速理賠、醫療理賠預付金、保單續期緩繳等,以減輕受災戶的經濟壓力。國泰產險則迅速啟動快速理賠服務,並針對番石榴農作物推出「理賠即時通」服務,確保農民能夠在災後迅速獲得保障。


在這場災難中,國泰的業務員工也展現了溫暖的行動。居住在災區的員工自發性地準備了「關懷包」,裡面包含了即食食品和飲用水等必需品,送到保戶家中,提供實際的幫助。在嘉義縣布袋鎮,員工們雖然自己的家尚未完全修復,卻仍自發投入救災行動,準備愛心便當送給第一線的搶修人員。台南新營地區的行銷主管帶領團隊進行災區送暖,將愛心便當分發給災區的家戶,傳遞著同理心與在地力量。


國泰產險積極關注丹娜絲颱風對受災民眾的影響,對於符合條件的受災保戶,立即啟動住宅颱風及洪水災害補償保險的快速理賠服務。這種即時的理賠服務,有助於受災民眾迅速清理家園,恢復正常生活。


國泰金控的這一系列行動,不僅顯示了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承擔,也展現了台灣企業在面對災難時的团结與溫暖。在這場災難中,國泰金控的關懷與幫助,將成為受災民眾重建家園的重要力量。

近期,在美元走弱及市場風險情緒轉變的影響下,歐元重新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隨著美國財政問題引發美元重貶,歐元相對吸引力上升,成為多數外銀長線看好的主要貨幣之一。然而,外銀也指出,歐元當前正重拾「逐險」屬性,而貿易與經濟下行風險逐漸浮現。


歐洲央行近期維持存款利率在2%不變,並自2024年6月啟動的減息周期以來,已累計減息2個百分點。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強調,經濟環境高度不確定,尤其是面對貿易爭端的影響,增長風險偏向下行。雖然如此,拉加德對潛在貿易協定可能帶來的積極作用表示關注,並表示歐洲央行將密切追蹤未來幾個月的風險因素。


儘管歐元匯率持續保持在當前水平附近,外銀經濟學家認為,若歐元匯率上探至1.25~1.30區間,可能導致通脹進一步低於目標,促使歐洲央行再次考慮減息。市場對歐洲央行進一步降息的預期已經下調,目前預計9月減息概率約為20%。


豐銀行指出,當前歐元匯率正重拾逐險屬性,任何實質性的關稱措施升級都可能引發避險情緒,拖累歐元;反之,達成較低關稱水平的貿易協定則可能提振風險偏好,為歐元走勢提供支持。未來數周,預計歐元匯率將主要呈現橫盤走勢,但風險偏向下行,尤其是在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或歐元區經濟疲軟跡象顯現的情況下。


對於長期貨幣觀點,星展銀行預期,歐元長線將進一步走升,無論是相對美元還是其他主要貨幣。歐洲持有美股的多頭部位最大,而歐元區可能成為僅次於美國的最佳替代方案。此外,歐元區的財政擴張被視為經濟成長動能,有望成為歐元的利多因素。

在近期美元走弱及市場風險情緒轉變的影響下,歐元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隨著美國財政問題引發美元重貶,歐元相對而言的吸引力不斷上升,成為眾多外銀長線看好的主要貨幣之一。


然而,外銀指出,當前歐元正逐漸恢復其「逐險」特性,同時貿易與經濟下行風險逐漸浮現。歐洲央行近期宣布將存款利率維持在2%不變,並於2024年6月啟動減息週期,截至目前已累計減息2個百分點。


不過,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對潛在貿易協定對緩解不確定性的積極作用表示關注,並強調歐洲央行有理由保持鎮定,並密切關注未來幾個月風險因素的變化。


儘管存在多種不確定性,外銀經濟學家認為,若歐元匯率能維持在當前水平附近,歐洲央行將結束降息周期。但若歐元兑美元上探至1.25~1.30區間,則可能導致通脹進一步低於目標,迫使歐洲央行在12月或明年初再次考慮減息。目前市場預計9月減息概率約為20%。


匯豐銀行指出,當前歐元正重拾逐險屬性,任何實質性的關稱措施升級都可能引發避險情緒,進而拖累歐元;反之,若能達成較低關稱水平的貿易協定,則可能提振風險偏好,為歐元走勢提供支持。


未來數周,匯豐銀行預計歐元匯率將主要呈現橫盤走勢,但風險偏向下行,特別是在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或歐元區經濟疲軟跡象顯現的情況下。


對於長期看好的貨幣,星展銀行預期,歐元將進一步走升,無論是相對美元還是其他主要貨幣。歐元區在市場規模和深度上,可能僅次於美國,成為最佳替代方案。此外,歐元區的財政擴張也被視為經濟成長動能,有望成為歐元的利多因素。

近期美國股市創下歷史新高,市場氛圍充滿樂觀情緒,台灣股市也隨著全球多頭投資氛圍的帶動,表現出色。護國神山台積電在近期法說會中上修全年展望,帶動整體AI供應鏈持續發揮亮麗表現,預計台股後市仍具有上升空間。


上周,台股基金中,共有四檔基金淨值創下新高,這一成績再次證明了經理人的卓越擇股能力。


台中銀投信的台股基金研究團隊分析,近期美國經濟數據顯著改善,市場對於關稅政策議題的反應逐漸淡化,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大盤的強勁表現。目前台股大盤與歷史高點24,416僅差一步之遙,顯示後市仍有上升潛力。


然而,台中銀投信也指出,櫃買指數的漲幅相對較為落後,加上新台幣匯率損問題,選股的難度將會進一步增加。因此,台中銀投信建議投資者應該慎選產業個股,並在市場修正後再進行布局。


展望未來,台中銀投信預計,市場將繼續關注陸續公布的財報表現、國際政經局勢的變化,以及聯邦儲備銀行降息意向的影響。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關鍵半導體產業和AI供應鏈仍將扮演關鍵角色。台中銀投信強調,中長期大趨勢仍然向上,建議投資者把握市場震盪的機會,精挑細選優質標的進行布局。

面對後疫情時代保健市場的蓬勃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台灣的利統(1293)公司憑藉其生技研發、營養設計、製造能量與國際貿易的專業實力,積極拓荒藍海市場,打造出多樣化的差異化產品。近期在亞洲生技大展的亮麗表現,更讓這家公司的創新劑型與全方位代工服務成為展會焦點。


利統在展會中展出的內容涵蓋了微生物應用趨勢專區,以及與日本、韓國代工夥伴共同開發的創新劑型。這些劑型包括雙倉設計與雙膠囊緩釋等,不僅在外觀上注重,同時也考慮到產品的穩定性和使用便利性。


利統不僅提供國際代工服務,還推出了一站式的產品服務,幫助客戶掌握海外市場的脈動。該公司擁有從配方設計、製程開發、產品製造到日韓市場相關規格認證的整合能力,提供客戶完整的代工方案,滿足多元產品開發的需求。在展會上,利統吸引了許多希望開發海外市場的業者進行洽談合作。


利統自創的「IDMO」整合模式,即Innovation(創新)、Development(開發)、Manufacturing(製造)、Organization(組織),這一連貫的流程從產品發想、配方設計、健字號申請、原料溯源、品質管控、教育訓練、客服支援,到出口法規與國際認證,全面協助品牌穩健成長,有效升級。

昨日,台積電股價在AI題材的推動下,創下歷史新高的1,160元,最終收盤價為1,155元,上漲20元,重回所有均線之上。市場專家分析,台積電在尾盤的拉抬動能明顯,主要受到外資法人與壽險資金的積極回補,這顯示市場對於後市持續保持信心。內資的布局動作也相當活躍,共同支撐台積電的續強表現。


在昨日股價強勢攀升的過程中,法人紛紛加大布局力度。根據統計,昨日最後一盤點火買超台積電的主要買盤,主要來自外資,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瑞銀、法巴、麥格理、野村、花旗、里昂等知名投行,交易金額從1.5億元至50億元不等。除了外資的積極參與,內資方面,富邦、國泰等壽險公司也成為台積電的重要買盤來源。此外,元大總公司、凱基台北等市場大戶聚集地,以及當沖客聚集地的虎尾幫,也對台積電的股價產生了積極影響。


在產業布局方面,台積電亞利桑那先進封裝產線將配合川普政府「美國製造」政策,預計2025年月產能可達二、三千片,2026年將擴增到1萬至2萬片,占台積電整體先進封裝產能的10%至20%。該廠封裝技術主要採用2.5D CoWoS與3D SoIC,前段晶圓製程依賴台積電自製,後段的晶圓堆疊與封裝則由美商艾克爾(Amkor)負責。目前,SoIC的最大客戶為超微(AMD),預計2026年蘋果將成為第二家主要客戶,應用於其自研M系列晶片。

華勤技術,這家大陸智慧手機ODM(原始設計製造)巨頭,近期展開了一項重大的投資行動。該公司計劃以人民幣24億元(約新台幣98億元)的現金,收購大陸第三大晶圓代工廠——晶合集成6%的股權。這項交易引人注目,因為股權轉讓方正是台資力晶創投。


根據市場資訊,力晶創投將以此價格轉讓1.2億股給華勤技術,每股轉讓價格為人民幣19.88元,這一價格相較於30日收盤價約折價10%。交易完成後,力晶創投將從晶合集成的第二大股東降為第三大股東,持股比率從原先的16.16%降至13.08%。


華勤技術是一家專注於ODM業務的企業,它為華為、小米等知名品牌提供代工服務。該公司目前的主要業務包括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和伺服器,並提供智慧生活、商業數位生產力及資料中心解決方案。華勤技術在2024年全年的營收達到人民幣1,098億元,年增長28%;歸母公司淨利潤則達到人民幣29億元,年增長8.1%。


此次交易後,華勤技術將向晶合集成提名一名董事,並成為晶合集成的第四大股東。業內人士指出,這次終端廠商與產業上游晶圓廠之間的戰略合作並不令人意外。在上一輪半導體產業周期中,由於供需錯配,產業鏈合作變得更加緊密,部分終端品牌商甚至與代工廠建立直接合作以爭取產能,ODM企業也有類似的合作需求。


關於此次股權轉讓,力晶創投承諾,在未經華勤技術同意的情況下,將在三年內保持持有晶合集成股份比率不低於8%。此外,力晶創投對晶合集成剩餘股份的轉讓,華勤技術將享有一定的優先購買權。接近晶合集成的人士透露,力晶創投後續的減持將通過類似形式的協議轉讓給相關產業方,而非通過二級市場的大宗轉讓。

今年上半年,台灣債市格局發生顯著變化,公司債發行冷清,金融債則熱絡起來。根據最新統計,上半年台灣公司債總發行額為2,37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214.9億元,減少了26.2%。而金融債方面,上半年發行額達到97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20%,顯示金融機構對於穩定資金來源的渴求。


在金融債發行方面,土銀以186億元的發行額奪得冠軍,中信銀以180.5億元緊隨其後,輸出入銀行發行93億元排名第三,匯豐銀行發行88億元及北富銀發行85.9億元分居第四及第五名。這些數據反映了金融機構在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對於穩定資金來源的關注。


對於公司債發行冷清的原因,債券商主管分析指出,今年川普對等關稅政策的影響,使得企業對未來經濟走勢和營運成長的不確定性升高,因此傾向於保守調整資本支出與融資規劃,降低發債意願。這一點在台積電以333億元奪得公司債發行冠軍的數據中得以體現,其次是富邦金融集團的299億元,台電的235億元排名第三,中油以163億元居第四,南山人壽以150億元進入第五名。


金融業者指出,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可能導致台灣對美出口商品被課以更高關稅,進而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與營運穩定性。因此,企業在短期內可能會更加謹慎地評估債務規模與財務槓桿,傾向於保守因應,減少發行公司債的意願或調整發行時機。


然而,在金融債方面,今年上半年的發行大爆發,被視為金融機構穩定資金來源的重要策略。市場波動加劇時,存款波動性可能上升,發行中長期金融債不僅能夠穩定資金結構,還能降低資金斷鏈的風險。此外,美國公債殖利率波動擴大,美元走勢在上半偏弱,也促使部分避險資金轉向國內大型企業發行的公司債或金融債。

今年上半年,台灣債市出現了顯著的變化,公司債發行量大減,而金融債則呈現爆炸性增長。根據櫃買中心最新統計,上半年國內公司債發行總額為2,37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26.2%。這一現象與金融債的發行形成了鮮明對比,今年上半年金融債發行額達到97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04億元,增長了220%。


在金融債發行方面,土銀以186億元的發行額蟬聯冠軍,中信銀以180.5億元位居亞軍,輸出入銀行以93億元排名第三,而豐銀和北富銀分別以88億元和85.9億元位居第四和第五。在企業公司債方面,台積電以333億元奪得頭名,富邦金融集團(含富邦金109億元、富邦人壽190億元)總計發行299億元,位居第二,台電的發行額為235億元,排名第三,中油以163億元位居第四,南山人壽則以150億元穩居第五。


債券商主管分析,今年上半年企業發行公司債的資金籌集持續下滑,這主要受到川普對等關稅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響。隨著對未來經濟走勢和營運成長的不確定性增加,企業傾向於保守調整資本支出和融資規劃,降低發債意願。金融業者指出,川普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可能導致台灣對美出口商品被課以更高關稅,進而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和營運穩定性。


面對外部不確定風險的增加,企業將更加謹慎地評估債務規模和財務槓桿,短期內可能傾向於保守因應,減少發行公司債的意願或調整發行時機。然而,今年上半年金融債發行的大爆發,反映了金融機構在市場波動加劇的情況下,發行金融債成為穩定資金來源的重要策略。在存款波動性可能上升的市場不穩情況下,發行中長期金融債有助於穩定資金結構,並降低資金斷鏈的風險。


今年以來,美國公債殖利率波動擴大,加上美元走勢在上半年度偏弱,這些因素促使部分避險資金轉向國內大型企業發行的公司債或金融債,進一步推動了金融債市場的發展。

今年上半年,台灣債市格局發生顯著變化,公司債發行冷清,金融債則熱絡起來。根據櫃買中心最新統計,上半年台灣共發行了2,371億元的公司債,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6.2%;而金融債的發行金額則達到979億元,同比激增220%。

在金融債領域,土銀以186億元的發行金額獨占鰲頭,緊隨其後的是中信銀的180.5億元和輸出入銀行的93億元,分別位居亞軍和季軍。其他發行金融債的金融機構包括富邦銀行、北富銀等,分別發行了88億元和85.9億元,位列第四和第五名。

對於公司債的發行,台積電以333億元的發行金額穩坐第一把交椅,其次是富邦金融集團(包括富邦金109億元和富邦人壽190億元,總計299億元),排名第三的是台電的235億元。中油以163億元排名第四,南山人壽則以150億元排在第五位。

債券商主管分析,企業發行公司債的籌資需求持續下滑,這主要受到今年川普對等關稅政策等外部因素影響。企業對未來經濟走勢和營運成長的不確定性增加,因此傾向於保守調整資本支出和融資規劃,降低發債意願。

金融業者指出,川普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可能導致台灣對美出口商品被課以更高關稅,進而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和營運穩定性。面對這些外部不確定風險,企業將更加謹慎地評估債務規模和財務槓桿,短期內可能傾向於保守因應,減少發行公司債的意願或調整發行時機。

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金融債發行大爆發,這被視為金融機構穩定資金來源的重要策略。在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存款波動性可能上升,透過發行中長期金融債,可以幫助穩定資金結構,並降低資金斷鏈的風險。

此外,今年美國公債殖利率波動擴大,加上美元走勢在上半年度偏弱,這促使部分避險資金轉向國內大型企業發行的公司債或金融債,進一步推動了金融債的發行熱潮。

上半年台灣債市分析:金融債發行熱絡,公司債發行冷清


近年來,台灣債市呈現出與過往截然不同的景象。今年上半年,國內債市主要呈現「公司債冷、金融債熱」的現象。根據最新統計數據,上半年國內共發行公司債2,37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6.2%;而金融債的發行額則達到了97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220%。


在金融債方面,今年上半年發行金額領先的是土銀,總計發行了186億元,獲得冠軍;其次是中信銀,發行金額為180.5億元,緊隨其後的是輸出入銀行,發行93億元,排名第三。其他如豐銀發行88億元,北富銀發行85.9億元,分別位居第四和第五。


在公司債方面,台積電以333億元的發行額奪得冠軍,其次是富邦金融集團(含富邦金109億元、富邦人壽190億元)合計299億元,位居第二。台電發行235億元,排名第三;中油以163億元的發行額位居第四,南山人壽發行150億元,則排第五。


債券商主管分析,今年上半年企業發行公司債的籌資額持續下滑,這主要與外部不確定因素的增加有關。由於美國川普政府對台灣實施對等關稅政策,企業對未來經濟走勢和營運成長的不確定性增加,因此傾向於保守調整資本支出與融資規劃,降低發債意願。


金融業者指出,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可能導致台灣對美出口商品被課以更高關稅,進而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與營運穩定性。因此,企業在短期內可能會更加謹慎地評估債務規模與財務槓桿,並傾向於保守因應,減少發行公司債的意願或調整發行時機。


不過,今年上半年金融債的發行大爆發,主要原因是面對市場波動加劇,發行金融債已成為金融機構穩定資金來源的重要策略。在市場不穩定情況下,存款波動性可能上升,透過發行中長期金融債,有助於穩定資金結構,並降低資金斷鏈的風險。


此外,今年以來美國公債殖利率波動擴大,加上美元走勢在上半偏弱,促使部分避險資金轉向國內大型企業發行的公司債或金融債,進一步推動了金融債市場的熱絡。

近年來,台灣壽險業界傳來一則令人振奋的消息,即壽險業務員的人數逐漸回升,這一趨勢在2025年上半年更加明顯。根據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壽險公司登錄人數已連續三個月呈現成長,回升至20.5萬人,保經公司業務員登錄人數則達到9.3萬人,再創歷史新高。整體來看,登錄人數增加了1,067人,達到37.6萬人,這是自2022年6月以來的最高紀錄,充分展現了壽險業的蓬勃發展勢頭。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加入壽險業的新血逐漸朝向「年輕化」及「高學歷」的方向發展。壽險公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6月壽險公司、保代、保經三大通路中,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連續三個月成長,較上月增加745人,總計達到205,309人。保險代理人公司的登錄業務員人數較上月減少了17人,為77,922人;而保險經紀人公司的登錄業務員人數則增加了339人,達到93,151人,創下了新的歷史紀錄。


在眾多壽險公司中,南山人壽表現突出,6月份業務員登錄人數增加了297人,顯示了公司不斷吸引年輕優秀人才的努力。其他如國泰人壽增加226人、凱基人壽增104人、全球人壽增68人、新光人壽增49人,台灣人壽、安聯人壽、遠雄人壽、友邦人壽及宏泰人壽的登錄業務員人數也都有所增加,這一現象反映了整個壽險業的活躍與發展潛力。

年輕力量湧現,壽險業再迎新風潮!近期,台灣壽險業市場傳來喜訊,2025年上半年壽險業務員登錄人數出爐,數據顯示,壽險公司登錄人數連續三個月呈現成長,總數回升至20.5萬人,保經公司業務員登錄人數則達到9.3萬人,創下歷史新高。整體登錄人數增加1,067人,達到37.6萬人,為2022年6月以來的最高點,這一成長趨勢充分顯示了壽險業務員人數的逐漸回升。


近年來,加入壽險業的新血力量不僅在數量上有所增加,同時在年齡結構和學歷水平上也呈現「年輕化」和「高學歷」的趨勢。根據壽險公會的統計數據,今年6月,壽險公司、保代、保經三大通路中,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連續三個月成長,較上月增加745人,總計達到205,309人。而保險代理人公司的登錄業務員人數較上月減少了17人,為77,922人;保險經紀人公司的登錄業務員人數則增加了339人,達到93,151人,再創歷史新高。


在整體登錄人數增加1,067人的背景下,整體登錄人數達到376,382人,這一數字也創下了近三年的新高。具體來看,6月有十家壽險公司的業務員登錄人數單月呈現正成長,其中南山人壽增加297人、國泰人壽增加226人、凱基人壽增加104人、全球人壽增加68人、新光人壽增加49人。而台灣人壽、安聯人壽、遠雄人壽、友邦人壽及宏泰人壽的登錄業務員人數也均呈現增加,這一現象反映了壽險業市場的活力和潛力。

年輕世代加入壽險業的熱潮持續升溫,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壽險業務員的登錄人數已經達到20.5萬人,連續三個月呈現成長趨勢。此外,保經公司業務員的登錄人數也創下歷史新高,達到9.3萬人。整體來看,登錄人數增加了1,067人,總計37.6萬人,這是自2022年6月以來的最高點,反映出壽險業人員的數量正在逐漸回升。


近年來,壽險業的年輕化和高學歷趨勢越發明顯,許多新加入的壽險業務員擁有較高的學歷背景。根據壽險公會的統計,今年6月,壽險公司、保代、保經三大通路中,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較上月增加745人,總計達到205,309人。雖然保險代理人公司的登錄業務員人數略為減少,但保險經紀人公司的登錄業務員人數則增加339人,創下93,151人的新高。


在各大壽險公司中,有十家公司的壽險業務員登錄人數在6月份單月呈現正成長,其中南山人壽增加297人、國泰人壽增加226人、凱基人壽增加104人、全球人壽增加68人、新光人壽增加49人。而台灣人壽、安聯人壽、遠雄人壽、友邦人壽及宏泰人壽在6月份的登錄業務員人數也都有所增加,顯示出壽險業的活力與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