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人壽(公)公司新聞
團體保險一直是企業雇主照顧員工的重要手段,不僅是福利的一部分,更是關懷員工健康的直接表現。近期,南山人壽與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攜手舉辦了「團體保險發展趨勢與挑戰研討會」,旨在結合產業與學術力量,讓團體保險與時並進,提供更多元化的商品選擇,為勞資雙方帶來更大效益。
南山人壽自1963年成立以來,一直領先台灣團體保險市場。1971年,南山人壽率先成立團險部門,引入國際集團的全球資源,推出業界首張團險保單,幫助企業轉移風險,保障員工。截至目前,南山人壽在台灣團險市場的佔有率已達25.3%,成為市場龍頭,照顧著超過3.7萬家企業及190萬名員工。
南山人壽資深副總盛季瑩強調,團體保險在近年來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尤其在疫情影響下,企業和員工對於「身心健康」的關注更加重視。團體保險不僅是企業留才留財的重要工具,隨著台灣企業國際化發展,為海外駐外員工提供團險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企業需求,南山人壽今年發表了國內首份《團體保險投保調查》,希望幫助企業進行風險評估。此外,與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合辦的研討會,則是為了集結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團體保險市場的健全發展。
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理事長彭金隆表示,團體保險與每個人都息息相关,但過去學界和實務界對此的研討相對少見。本次研討會從保障多元、法理基礎、會計表達等多個面向進行探討,期待能激發更多創新思維,讓團體保險更好地應對時代變遷,發揮更大的價值。
自從1972年南山人壽與台灣摩托羅拉公司簽下全台第一張團險保單,就開啟了台灣企業團險業務的新篇章。隨著時間的推移,團險業務也經歷了許多變革。從全民健保的開辦到《勞動基準法》的擴大適用範圍,團險市場進入了黃金年代。不過,隨著時代演進,團險的商品設計也逐漸從雇主的角度轉向了關注員工的健康和體驗。
美世保經董事長許永燦強調,現在的雇主們都清楚團險在事故發生時能夠代替自己履行對員工的道義責任,同時也能減免法律責任。而且,團險福利已經成為求職者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未來,許永燦建議團險必須更加關注員工的體驗,並加入心理健康的保障。他也呼籲整體業界共同努力,讓團險市場能夠進一步發展。
怡安保經資深副總陳業君則從海外市場的趨勢出發,提到了「國際共保」、疾病預防和精神健康的照顧等三個重要趨勢。
韋萊韜悅副總劉世煒也強調了員工健康與情緒議題的重要性,並建議企業從員工福利出發,促進員工的生理及心理健康。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彭金隆則提到了《保險法》對團險適用的疑義,並建議從團險營運架構重新思考。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營運長陳賢儀則提到了IFRS17新制對團險的三大變革。
南山人壽成立於1963年,在1971年率業界之先成立團險部門,引進 國際集團全球資源,在台灣推出業界首張團險保單,協助企業移轉經 營風險、提供員工團險保障。多年來,南山人壽持續引領台灣團體保 險市場發展與演進,憑保險專業與服務,至2022年止,南山人壽在台 灣團險市場占有率已達25.3%,穩居市場龍頭地位,照顧全台超過3 .7萬家企業及合計達190萬名的員工。
南山人壽資深副總盛季瑩指出,團體保險承擔責任重大,尤其這幾 年因疫情,讓企業雇主及員工對「身心健康」關注度提高,團體保險 已然成企業「留才」與「留財」重要工具;隨台灣企業國際化發展, 不少台灣企業到海外設點,企業為駐外員工提供團體保險的需求持續 提升。綜觀以上趨勢,都讓團體保險討論度大幅提高,並看到雇主與 企業員工對於團體保險的期待更為多元。
南山人壽觀察,企業的經營模式不同,有些企業可能對其所處風險 缺乏充分了解,無法準確評估風險程度,也有些企業面臨保額抉擇困 難,無法評估自身企業的保額水準,以上狀況都使企業團險規劃不夠 到位。為此,今年南山人壽發表國內第一份《團體保險投保調查》, 希望為企業提供全面且客觀的風險評估。
除此之外,南山人壽透過與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合辦「團體保險發 展趨勢與挑戰研討會」,希望集結各界力量,協助推動團體保險市場 的健全發展。
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理事長彭金隆表示,團體保險與每個人切身相 關,但過往學界、實務界,鮮少有針對團體保險的研討會議。本次與 南山人壽一同透過研討會的方式,分別從保障多元、法理基礎、會計 表達等面向,讓學界及各方業者得以共同激盪,祈能使團體保險因應 時代演進,發揮更大的效益與價值。
美世保經董事長許永燦指出,企業團體保險發展至今,多數雇主都 能了解到團體保險,於事故發生時,可代替自己履行對員工的道義責 任,同時也可以減免法律責任,並有越來越多雇主了解到,團險福利 也是求職者的重要考量之一。
展望未來,許永燦建議團險必須更關注「員工體驗」,並納入心理 健康保障;同時,也要因應零工經濟等趨勢發展,呼籲整體業界一同 下功夫,讓團險市場能漂亮地演進到下一個層次。美世保經副總蔡世 寶呼應,心理健康對員工的影響是長遠的。尤其,在疫情後,居家工 作時間拉長、職場互動減少下,員工的心理健康更需重視。
怡安保經資深副總陳業君則分享海外趨勢,首先是「國際共保」, 當越來越多企業朝向海外發展,如何透過國際共保來轉嫁風險、節省 成本,將是未來趨勢;其次,是疾病預防,保險業者如何幫客戶管理 保險資料,甚至分析不同企業的疾病發生率,與醫護配合預防疾病的 發生,以降低醫療成本。第三是精神健康的照顧,企業員工面臨越來 越多壓力,相關成本能否由保險轉嫁,值得業界思考。
韋萊韜悅副總劉世煒也強調員工健康與情緒議題的重要性,企業可 思考從員工福利出發,促進員工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尤其,在員工心 理健康上面,企業應有能力、也被期待能在疾病發生前,就做好預防 性照護。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理事長彭 金隆提到,《保險法》是以個人保單為主要規範對象 ,導致團險在 適用《保險法》時常有妾身未明的疑義,彭金隆建議可從團險營運架 構重新思考,如參考「微型保險」的集體投保模式,即可避免團體保 險在適用保險法核心條文時長久產生的疑義。
從投保形式來看,團險利用集體投保方式減少紙本浪費,是很重要 的綠色保單,各家企業如何藉由團體保險做好員工照顧、提升員工福 利,與企業的ESG發展相契合,將是企業可持續思考的地方。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營運長陳賢儀會計師提到IFRS17新制後, 團險將面臨的三大變革。在接軌後,未來財報可清楚看出哪些保單有 虧損,讓團險合約的盈虧變得更透明。其次,是費用分攤,依據準則 ,團險應進行費用攤分,以合理反映團險的合約履行成本;第三,是 經驗管理,為管理未來團險的績效表現,建議保險公司可建立合約經 驗追蹤機制,以做為調整承保條件或策略的依據。
台灣壽險業近年來積極應對新清償能力指標(ICS2.0)的挑戰,六大壽險公司今年紛紛發債籌資,發行具到期日長天期次順位債,總發債額度達到1,110億元,創下十年來最高紀錄。截至8月底,已有超過半數的資金到位,總計超過645億元已募集完成。 其中,台灣人壽和中國人壽已完成發債,共募集230億元;國泰人壽發債額度350億元,已募集285億元;新光人壽原訂發行額度100億元,但因票面利率高達4%,在市場上非常「搶手」,22日公告增加發債額度至130億元,並已額滿募集。 台灣人壽與中國人壽是上半年最早公告發債的公司,分別發行10年期與15年期新台幣次順位公司債,總額為130億元與100億元,兩家均已募集完成。國泰人壽則發行新台幣與美元次順位公司債,總額約350億元,其中美元計價的次順位債約佔10%。 新光人壽除了發債,還私募發行普通股,上限為70億元。新壽預估,在股、債200億元資金全到位後,可望將資本適足率(RBC)帶回法定標準200%之上。 富邦人壽和南山人壽也加入發債行列,富壽發行上限為250億元,南山發行上限為150億元,兩家均處於募集中。富壽的10年期票面利率為3.7%,15年期為3.85%;南山的10年期票面利率為3.75%,15年期為3.88%,兩家票面利率相差不大。
南山人壽以溫暖心靈、活力滿滿的精神,不僅在保險專業上展現卓越,同時也以優質服務贏得市場肯定。近期,南山人壽榮獲第十屆臺灣保險卓越獎四項大獎,這一榮耀的獲得,無疑是對其努力與貢獻的最好證明。在風險與變數無處不在的今日,南山人壽成為了穩定人心、穩定社會的重要力量。
南山人壽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積極推動永續經營。2021至2022年,公司公益投入總經費達新臺幣31億元,這一數字不僅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也證明了南山人壽對公益事業的堅定承諾。此外,公司還積極參與微型保險政策推展,自2014年以來,累計捐贈微型保險保費超過新臺幣6,800萬元,幫助超過28萬人次弱勢民眾享有基本保障,這一貢獻獲得了「公益關懷卓越獎-壽險組」銀質獎的肯定。
在服務品質上,南山人壽同樣不遺餘力。公司高度重視客戶體驗,提供全面且包容的服務,將不同族群的需求融入服務流程,打造出友善的金融環境。這一努力讓南山人壽榮獲「保戶服務卓越獎」銀質獎,這已經是南山人壽第八次獲得此獎項,充分展現了「誠信第一、服務至上」的企業理念。
在商品策略方面,南山人壽始終關注市場變化,並以客戶需求為導向。2022年推出的「南山人壽精選傷病定期保險(2)」涵蓋41項傷病保障,提供保險金整筆給付,並將「經導管心臟瓣膜置換術」比照重大疾病納入一次給付,這一創新獲得了「商品創新專案企畫卓越獎-壽險組」銀質獎。
面向未來,南山人壽將繼續堅守保險業的核心價值,提供客戶溫暖的關懷服務及多元創新的保險商品,與保戶、社會大眾攜手追求健康美好的未來。
南山人壽,這家臺灣保險界的明星企業,近年來以其創新的商品和溫暖的服務,不斷在臺灣保險產業中領跑。剛剛,它榮獲第十屆臺灣保險卓越獎一金三銀的殊榮,這次獲獎,對南山人壽來說,是對其專業與服務品質的再次肯定。南山人壽始終秉持著溫暖、活力的精神,不斷提升保險專業,讓服務品質更上一层樓。 在關注客戶體驗和感受的方面,南山人壽更是不遺餘力。它提供的全面包容、更友善的服務,讓不同族群的客戶都能在服務流程中感受到尊重和關懷。這種對客戶的用心,讓南山人壽第八次榮獲「保戶服務卓越獎」銀質獎,這個榮譽,再次證明了南山人壽「誠信第一、服務至上」的企業理念。 在商品策略上,南山人壽也不斷推陳出新。它針對人口老化和國人生活型態的變化,於2022年推出了涵蓋41項精選傷病保障的「南山人壽精選傷病定期保險」,並提供保險金整筆給付。這款商品不僅具備創意,更具有市場競爭力,因此也獲得了「商品創新專案企畫卓越獎-壽險組」銀質獎。 除了創新,南山人壽還非常重視社會責任。過去兩年,它累計投入逾新臺幣31億元的公益經費,這種對社會的關懷,讓它榮獲「公益關懷卓越獎-壽險組」銀質獎。此外,南山人壽還積極參與微型保險的推廣,自2014年以來,已累計捐贈微型保險保費超過新臺幣6,800萬元,協助弱勢民眾超過28萬人次,這種貢獻,讓它榮獲「微型保險推展卓越獎」金質獎。 南山人壽,這家以客戶為中心的保險公司,不僅在商業上取得成功,更在社會責任上表現亮眼。它以創新商品、溫暖服務,持續在臺灣保險產業中佔據領先地位,這次獲獎,只是它不斷努力、追求卓越的結果。
南山人壽重視客戶的體驗與感受,提供全面包容更友善服務,將不同族群的需求融入在服務流程中,打造友善金融環境,獲頒「保戶服務卓越獎」銀質獎,此為南山人壽第八次拿下該獎項,彰顯誠信第一、服務至上的企業理念,永遠將客戶放在第一位。
在商品策略上,南山人壽持續開發創新且符合保戶所需之商品,著眼於人口老化及國人生活型態改變,南山人壽於2022年推出涵蓋41項精選傷病保障的「南山人壽精選傷病定期保險」,提供保險金整筆給付。該商品具備創意及市場競爭力,獲頒「商品創新專案企畫卓越獎-壽險組」銀質獎。
秉持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南山人壽積極將永續與經營策略緊密結合,累計2021至2022年公益投入總經費逾新臺幣31億元,獲得「公益關懷卓越獎-壽險組」銀質獎肯定。同時,南山人壽積極配合政府及主管機關對微型保險之政策推展,自2014年開始截至2022年底,累計捐贈微型保險保費已超過新臺幣6,800萬元、協助弱勢民眾超過28萬人次,獲頒「微型保險推展卓越獎」金質獎。
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已完成發債,共募集230億元;國泰人壽發債 額度350億元,其中已募集285億元;新光人壽原訂發行額度是100億 元,因票面利率有到4%,在市場上很「搶手」,22日公告增加發債 額度到130億元,據了解也都立刻募集額滿;上半年最早公告發債的 是台灣人壽與中國人壽,台灣人壽是發行10年期與15年期新台幣次順 位公司債,發行總額為130億元,中國人壽也是發行10年期次順位公 司債,發行總額為100億元,兩家皆已募集完成。
國泰人壽發行新台幣與美元次順位公司債,是這波公告發債的壽險 中唯一發行美元計價次順位公司債,整體發行總額約為350億元。目 前國壽已發行285億元,預期很快就能達到350億元的額度。發行美元 計價的次順位債,主要考量新台幣仍要承擔匯率風險,直接發行部分 美元來減少匯率風險,但就發行情況來看,國內逾9成仍青睞新台幣 計價,因此估350億元發行完後,美元計價的次順位債約佔10%。
新壽增加30億元後共130億元額度募集完成,且除發債外,也私募 發行普通股,上限為70億元。新壽內部預估,在股、債200億元資金 全到位後,可望將資本適足率(RBC)帶回法定標準200%之上。
富邦人壽、南山人壽也發行新台幣次順位公司債,富壽發行上限為 250億元,南山發行上限為150億元,兩家均募集中。富壽10年期的票 面利率為3.7%,15年期為3.85%;南山的10年期票面利率為3.75% ,15年期為3.88%,兩家的票面利率相差不遠。
當風險來臨時,「保險」將是一股安定人心、穩定社會的重要力量 。秉持「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南山人壽積極將永續與經營策略緊 密結合,累計2021∼2022年公益投入總經費逾新臺幣31億元,獲得本 屆「公益關懷卓越獎-壽險組」銀質獎肯定。同時,南山人壽積極配 合政府及主管機關對微型保險之政策推展,自2014年開始截至2022年 底,累計捐贈微型保險保費已超過新臺幣6,800萬元、協助弱勢民眾 享有基本保障超過28萬人次,善盡保險業之社會責任,獲頒本屆「微 型保險推展卓越獎」金質獎。
南山人壽高度重視客戶的體驗與感受,提供全面包容更友善服務, 將不同族群的需求融入在服務流程中,打造友善金融環境,獲頒本屆 「保戶服務卓越獎」銀質獎,此為南山人壽第八次拿下該獎項,彰顯 「誠信第一、服務至上」的企業理念,永遠將客戶放在第一位。
在商品策略上,南山人壽持續開發創新且符合保戶所需之商品,著 眼人口老化及國人生活型態改變,南山人壽於2022年推出涵蓋41項精 選傷病保障的「南山人壽精選傷病定期保險(2)」,提供保險金整筆 給付;並且領先業界將「經導管心臟瓣膜置換術」比照重大疾病納入 精選傷病一次給付。該商品具備創意及市場競爭力,滿足超高齡化社 會之風險保障需求,獲頒本屆「商品創新專案企畫卓越獎-壽險組」 銀質獎。
展望未來,南山人壽將持續實現保險業的核心價值,致力提供客戶 溫暖的關懷服務及多元創新的保險商品,攜手與保戶、社會大眾追求 健康美好的未來。
全球商業大獎「史蒂夫獎」近日公佈了「2023國際商業獎」的得獎名單,台灣南山人壽在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產品客戶服務」金獎以及「年度大型保險公司」銀獎。這家以創新健康保護服務聞名的保險公司,以其分群分眾的癌症保險商品和「南山健康守護圈」的創新服務模式,成功吸引了國際評審的目光。
南山人壽的癌症保險商品不僅針對不同性別設計專屬防癌保單,還提供外溢機制,鼓勵保戶定期健檢,並在達到健檢標準時獲得回饋金。此外,公司還提供一系列的健康服務,如疾病第二意見諮詢、暖心營養關懷組、遠距心理諮詢等,全方位照顧保戶的健康需求。
史蒂夫獎自2002年創立以來,一直是商業界的最高榮譽,被譽為商業界的奧斯卡獎。2023年的評選吸引了來自全球61個國家的超過3,700件作品參賽,南山人壽能夠在這麼多優秀參賽者中獲獎,顯示了其在產品創新和服務質量上的卓越表現。
南山人壽的這次獲獎,不僅是對公司自身努力的肯定,也對台灣保險業界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榮耀。作為唯一獲獎的台灣保險業者,南山人壽將繼續秉持創新和關懷的精神,為更多消費者提供優質的保險服務。
【專欄】外幣保單受美聯儲升息衝擊,南山人壽銷售表現受影響
近來,由於美國聯準會(Fed)的鷹派升息政策,許多外幣保單的銷售受到影響,尤其是那些與美元相關的保單。根據金管會的最新數據顯示,台灣壽險業今年上半年外幣保單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大幅下降,達到1,415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將近五成。
在這些數據中,美元保單的保費收入減少最為顯著,年減幅高達43.8億美元,這對南山人壽等公司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此外,人民幣保單的減幅也不容忽視,年減幅達到63%,顯示了大陸經濟表現對台灣保單銷售的影響。
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在整體規模中的占比降至40.4%,相比過去幾年的50到60%之間的比重有顯著下降。其中,投資型保單的年減幅達到62%,新契約保費收入降至343.9億美元,而傳統型外幣保單的新契約保費收入也減少了四成,降至1,071.1億美元。
在壽險業外幣保單銷售的排名中,南山人壽與國泰人壽、中國人壽等公司一同位居前列。然而,由於美元保單的銷售下滑,南山人壽的銷售表現也受到了一定影響。
金管會也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外幣保單時應該特別注意匯率風險,因為匯率的變動可能會導致保單的價值產生波動。由於匯率變動不易預測,消費者在未來領取保險金時可能會遇到匯損的風險。
史蒂夫獎創始於2002年,每年針對全球在企業行銷、品牌管理、公 共關係等領域的傑出表現者進行表揚,素有商業界奧斯卡獎之美稱, 是全世界最高的商業獎項。2023年的史蒂夫獎,共有來自全球61個國 家、超過3,700件作品參賽,由逾200名全球頂尖學者、企業家及領導 人進行評分,最終,南山人壽以創新的癌症保險與健康守護圈脫穎而 出,摘下兩項大獎。
為滿足民眾的醫療保障需求,南山人壽針對國人的健康大敵—癌症 ,依據不同性別設計專屬防癌保單,率先於2021年推出業界第一張女 性專屬的癌症外溢保單,再於2022年推出男性專屬的癌症外溢保單, 分別針對女性及男性好發的癌症加強給付。此外,商品設計也植入外 溢機制,接受指定癌症篩檢或接種指定疫苗,可獲得年保費2%的「 防疫保健回饋金」;若健檢數值每年達標,最高還可獲得年保費10% 的「健康促進回饋金」,藉此鼓勵保戶定期健檢、及早預防疾病發生 。
特別的是,南山人壽除了提供罹癌保戶財務補償,更透過實際訪查 癌友,針對癌症歷程的痛點和需求串聯「健康期-治療期-復原期」 等不同體況歷程對應需求,讓保戶在對抗癌症的歷程上,得透過健康 守護圈合作夥伴擁有一系列的健康服務,例如:疾病第二意見諮詢、 暖心營養關懷組、遠距心理諮詢、女性術後機能內衣等,一站式解決 保戶照護需求。極富創新與關懷精神的癌症商品服務,獲得2023史蒂 夫獎評審團一致盛讚,獲頒產品客戶服務金獎殊榮,肯定南山人壽在 癌症守護的積極作為。
這也促使外幣保單今年上半年新契約保費收入占整體規模比重降至40.4%。金管會指出,主因仍是受到美國升息影響,拖累整體外幣保單銷售。
根據金管會公布資料,歷年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占整體規模,由2019年40.5%,升至2020年52.2%、2021年56.6%,2022年升至58.8%,等同三年以來比重都落在50到60%之間。但今年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占比下滑至40.4%。
其中,美元保單減幅金額為外幣保單中最高,年減43.8億美元或年衰退49%,今年上半年新契約保費收入降至45.3億美元,成為外幣保單中的重災區。
澳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年減9%,降至0.99億澳元;人民幣新契約保費收入年減1.07億人民幣,降至0.64億人民幣,年減幅63%則為三大外幣保單之冠。
金管會解釋,美元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減少主要受到美國鷹派升息影響,人民幣保單減幅攀高,還有與大陸經濟表現有關。
進一步觀察外幣保單中的投資型以及傳統型保單,今年上半年以投資型保單最慘、年減62%,新契約保費收入降至343.9億美元,相較去年上半年風光賣出接近千億元表現,差距甚大。傳統型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年減四成,降至1,071.1億美元。
總計壽險業辦理外幣保單前三名,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三名為國泰人壽、安聯人壽、富邦人壽;傳統型保單則為中國人壽、國泰人壽、南山人壽。
美元投資型保單今年上半年同步衰退65%,傳統型也年減41%。
總計上半年美元保單銷售前三名壽險業,投資型保單依序為國泰人壽、安聯人壽以及富邦人壽,傳統型則為中國人壽、國泰人壽以及南山人壽。
金管會昨日呼籲,外幣保險商品保險費、保險給付、保險單借款、費用等相關款項收付幣別皆為外幣,提醒消費者購買時應特別注意匯率風險,由於匯率變化難以預測,受益人未來領取保險金時有可能因保單計價外幣貶值,導致結購為新台幣後產生匯損。
南山人壽最近可是大放異彩啊!在全球知名的商業大獎「史蒂夫獎」中,我們的南山人壽憑藉著分群分眾的癌症保險商品,以及創新的「南山健康守護圈」服務模式,一舉獲得了「產品客戶服務」金獎和「年度大型保險公司」銀獎!這個獎項可是一年一度的商業界奧斯卡啊,能夠拿到這兩個獎,真的是實至名归啊! 我們南山人壽不僅是台灣的健康保險領航者,更是全球健康的推手。我們打造了一個360度的健康循環,讓保險的價值不再只是保障,而是帶給消費者全方位的健康關懷。這次獲獎的癌症保險,就是針對我們台灣人的健康需求,分別設計了女性和男性的專屬防癌保單,還有那個超棒的「防疫保健回饋金」和「健康促進回饋金」,這樣的設計不僅鼓勵大家定期健檢,還能讓大家更注重健康生活。 近年來,隨著大家對健康管理的意識不斷提升,我們南山人壽也積極轉型創新,透過精準的數據分析,了解客戶的需求,提供更貼心的保險產品和服務。這次的獲獎,是對我們努力的一個肯定,也是對我們未來的期許。未來,我們將繼續堅持創新,為大家帶來更多健康與保障的選擇。
作為最健康的保險公司,南山人壽打造360度健康循環,將保險新價值帶向國際舞台,成為今年唯一獲獎的台灣保險業者。
史蒂夫獎(The Stevie Awards)創始於2002年,每年針對全球在企業行銷、品牌管理、公共關係等領域的傑出表現者進行表揚,素有商業界奧斯卡獎之美稱,是全世界最高的商業獎項。
2023年的史蒂夫獎,共有來自全球61個國家、超過3,700件作品參賽,由逾200名全球頂尖學者、企業家及領導人進行評分,最終,南山人壽以創新的癌症保險與健康守護圈脫穎而出,摘下兩項大獎。
南山人壽持續轉型創新,近年隨著民眾對於健康管理的意識及需求提升,前瞻時代脈動,透過精準的數據資料分析辨識客戶屬性及保險缺口,商品設計從All in one走向分群、分眾,依據各年齡族群需求打造專屬系列商品,提供更貼近消費者需求的保險產品和服務。
為滿足民眾的醫療保障需求,南山人壽針對國人的健康大敵—癌症,依據不同性別設計專屬防癌保單,率先於2021年推出業界第一張女性專屬的癌症外溢保單,再於2022年推出男性專屬的癌症外溢保單,分別針對女性及男性好發的癌症加強給付;除此之外,商品設計也植入外溢機制,接受指定癌症篩檢或接種指定疫苗,可獲得年保費2%的「防疫保健回饋金」;若健檢數值每年達標,最高還可獲得年保費10%的「健康促進回饋金」,藉此鼓勵保戶定期健檢、及早預防疾病發生。
近期來,由於新冠大疫的影響,壽險業界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許多業務員因應疫情而減少,但南山人壽卻在這波逆流中逆風飛揚。這家百年老字號的壽險公司,不僅在業績上保持穩定,還積極吸引年輕人才加入,展現了其不凡的魅力和活力。 隨著疫情逐漸緩和,南山人壽趁勢搶攻市場,積極增員以應對未來的發展需求。根據統計,南山人壽在今年前七月累積新聘人數達2,717人,其中30歲以下的新血佔總新登錄業務員人數的四分之三,顯示南山人壽對年輕市場的強烈吸引力。 對於南山人壽來說,這並非一蹴而就的成果。該公司深知在激烈競爭的壽險市場中,吸引和留住人才是關鍵。因此,南山人壽不僅提供具競爭力的薪酬福利,還為員工打造一個良好職業發展的環境。這種全方位的照顧,讓南山人壽在業界中脫穎而出。 而其他壽險公司也在為了搶佔市場而拚命。例如,富邦人壽今年外勤增員人數目標預計超過5,000人;台新人壽則積極布局兼職部隊,今年新進業務員人數目標達4,500人。不過,在這場人才競爭中,南山人壽的表現無疑是最亮眼的。 總結來說,南山人壽在疫情期間逆勢成長,不僅顯示了其堅強的內在力,也讓人對其未來發展充滿期待。在這場百年一遇的疫情中,南山人壽以其卓越的表現,再次證明了其作為壽險業領軍者的地位。
【台灣新聞】 近年來,壽險業界為了拓展業務,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各大壽險公司紛紛推出各種徵才策略和活動。其中,南山人壽以其創新的徵才策略和完善的留才制度,在業界中獲得廣泛的關注。 南山人壽強調,他們透過與校園的合作,舉辦各種活動,如寒暑期營隊、創意提案比賽等,從小培養年輕學子的保險意識。這項策略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每年能夠接觸超過1萬人次學子,為公司培養了大量的潛在人才。 中壽則是邀請大學生參加金融學習營,並提供新人財補計畫,結合創新數位工具,精準吸引人才。富邦人壽則著重於主管輔導機制的建設,透過即時呈現新人的業務狀態,讓主管能夠第一時間介入,解決業務上的困難。 台壽則提供「年輕世代培育所」增員接觸工具,並利用數位工具提升保單服務、行銷與自我學習的效能。新壽則根據年度商品主軸,推動主力商品,並設立獎勵辦法,提升業務員的產能。 國壽則透過「新鑽俱樂部」獎勵新進人員,提供專屬新人的舞台,激發他們的潛力。這些公司的做法,不僅為業界帶來新的活力,也為年輕人提供了更多的職業選擇和發展機會。
據壽險公會統計,今年前七月新契約保費收入4,236.86億元,年減17%,續年度保費收入為8,833.77億元,年減2.8%,在業績不佳的效應影響下,加上有些壽險公司進行業務通路調整,導致整體壽險業務員人數未能止跌回升,7月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人數減少1,167人,僅有南山人壽、台新人壽呈現單月正成長,整體登錄業務員人數來到20萬8,806人。
但各大壽險公司仍積極出招搶才,據統計,六大壽險公司累計至今年7月底,新聘人數達到10,239人,其中,富邦人壽前七月累積新聘人數約3,600人,今年外勤增員人數目標預計5,000人以上;南山人壽前七月累積新聘人數達2,717人,南山人壽指出,隨著18歲成年新制上路,保險業將迎來一波年輕新血,依壽險公會新登錄人身保險業務員年齡分析,今年截至7月底,南山人壽30歲以下新登錄業務員人數近1,500人,占總新登錄業務員人數超過四分之三。
國泰人壽前七月新聘人數1,309人,國壽表示,今年業務通路推動有效人力計畫,截至今年7月數據相較去年底,正職業務員人數減少890人;其中,7月適逢人員績效考核,故單月正職業務員淨減少185人。此外,今年度增員策略除正職外,亦積極布局兼職部隊,今年新進業務員人數目標4,500人。
中國人壽7月新聘人數約130人,前七月累積新聘人數約1,100人,今年度新登錄目標2,500人;新光人壽表示,前七月累積新聘人數1,000人,今年業務員增員目標約3,000人;台灣人壽截至7月底累積新聘人數為513人,在2023年將朝9,000人業務部隊邁進。
南山人壽指出,近年來透過深入校園舉辦各式活動,如寒暑期營隊、創意提案比賽、產學合作與獎學金等,及早將保險觀念置入於一般年輕學子,如今擴及18至20歲的年輕族群,預估每年可接觸超過1萬人次學子。
中壽邀約大學生參加金融學習營,提供多元具競爭力新人財補計畫,結合中壽系統化增員流程配合創新數位工具,精準有效吸引人才。
富邦人壽針對未來之新人,重點在強化主管輔導機制,透由建立完善的輔導工具和機制,即時呈現新人日常的業務活動狀態,讓主管能第一時間介入關心、輔導或解決各項業務上之困難。
台壽提供「年輕世代培育所」增員接觸工具,展現台壽全方位訓練、晉升計畫;透過數位賦能,在保單服務面、行銷面與自我學習面,利用數位工具提升效能。
新壽會根據年度公司商品主軸,推動主力商品,訂定多項配套推動作法及獎勵辦法,提升業務員產能,加強業務員定著。
國壽透過新進人員專屬的「新鑽俱樂部」獎勵,提供專屬新人的舞台,激發挑戰高目標,展現業務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