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人壽(公)公司新聞
富邦金控最新營業報告書於昨日(13日)正式公佈,董事長蔡明興在會議上對未來的市場趨勢及公司策略做出重要指示。蔡明興強調,展望至2025年,隨著AI等新興科技的發展需求日益強勁,相關供應鏈業者積極擴增產能,這將對出口及民間投資的成長提供有力支持。在企業獲利提升及軍公教人員調薪的推動下,預計台灣民間消費將維持溫和成長。然而,台灣經濟的實際表現將取決於美國經貿政策的變化對全球終端需求所產生的影響程度。
蔡明興進一步指出,富邦金將繼續深耕台灣市場,並積極布局亞洲地區。公司將評估併購及參股機會,以拓展其金融版圖。今年,富邦金的主要子公司將實施七大發展策略。
在富邦人壽方面,主管機關正逐步鬆綁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相關法規,並為配合IFRS 17與TW-ICS的準則,富邦人壽將推出相應措施,以幫助業界順利接軌。公司將根據市場變化調整商品策略,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台北富邦銀行則計劃通過客群開發和深耕,擴大業務動能,並推進海外布局,以完善其金融平台。同時,將進行分眾經營和法個聯動,以提高營運效益。
富邦證券則致力于提升經紀市占率,加速獲客動能,並推動財管轉型,提升財管收入。公司還將加強AI技術的應用,以加速數位轉型。
富邦產險則持續發揮保險的正向影響力,落實社會責任,推廣永續發展,並加強風險管控。
富邦銀行(香港)將優化貸款及投資組合,提升資產收益率,並積極擴大財管客群基盤,發揮跨售潛能,以強化手續費收入。同時,嚴謹控制營運成本,提升風險管理效能。
富邦華一銀行將進行組織調整和資源統籌,優化公司銀行營運,提升客群覆蓋率,並導入線上線下融合及數位模式,精進零售銀行客群經營。
富邦投信則將響應「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發展戰略型與具市場趨勢潛力的產品,以應對新型態產品法令的開放。
富邦人壽財務穩健的經營實力亦展現在分紅帳戶報酬率的亮眼成績,2025年分紅保單的紅利宣告,最高達105%最可能紅利金額水準,且近10年富邦人壽分紅保單紅利實現率,皆達100%最可能紅利金額以上水準。
富邦人壽長期關注國人保障與退休規劃需求,結合公司穩健經營實力與市場趨勢,推出多元分紅保單商品,打造兼顧壽險保障、資產傳承與退休規劃的新選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亦帶動分紅市場整體熱度升溫。
富邦人壽財務精算處執行副總經理董采苓表示,富邦人壽自2023年2月起推出一系列分紅保單商品,目前銷售中的分紅保單共22檔商品,包括保障型(資產傳承型)以及儲蓄型(退休金流型)分紅商品,涵蓋台幣及美元,繳費年期則包括短、中、長多種年期,協助客戶達到資產累積、財富傳承,或退休金流規劃等不同目標,成功打造分紅保單成為民眾新一代的國民保單。
無論商品型態,現階段富邦人壽提供台幣及美元分紅商品,在川普關稅政策引發市場震盪,分紅保單「穩中求盈」特性成為市場相對安全的資金避風港,深受退休規劃族、高資客群及穩健理財族群的青睞。分紅保單三大優勢如下:一、保險公司專業投資團隊操刀–保戶不須每天緊盯投資市場變化。二、每年宣告一次分紅–保戶不用每月關注市場利率波動。三、紅利分配比例受法令規範,至少享有可分配盈餘七成以上並明訂於條款。
蔡明興指出,富邦金將持續深耕台灣市場及布局亞洲,並評估併購及參股機會以拓展金融版圖。今年富邦金主要子公司有七大發展策略。
富邦人壽方面,主管機關為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逐步鬆綁法規,同時為接軌IFRS 17與TW-ICS,將推動措施協助業者接軌,富邦人壽將因應市場變化調整商品策略。
台北富邦銀行擬藉客群開發及深耕擴大業務動能、推進海外布局完善金融平台、分眾經營及法個聯動提高營運效益等營運主軸強化收益。
富邦證券致力提升經紀市占,加速獲客動能並推動財管轉型,提升財管收入,發展AI運用,加速數位轉型。富邦產險持續發揮保險正向影響力,落實社會責任推廣永續發展,加強風險管控。
富邦銀行(香港)除優化貸款及投資組合以提升資產收益率,亦積極擴大財管客群基盤及發揮跨售潛能以強化手續費收入,並嚴謹控制營運成本及提升風險管理效能。富邦華一銀行將藉組織調整及資源統籌優化公司銀行營運及提升客群覆蓋率、導入線上線下融合及數位模式精進零售銀行客群經營。
富邦投信響應「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發展商機,因應新型態產品法令開放,發展戰略型與具市場趨勢潛力產品。
近期新台幣匯率的狂升對台灣壽險業造成了不小的衝擊,4月份新台幣對美元的匯率上漲了1.165元,升幅達到3.64%,這對壽險公司來說是一場不小的考驗。在六大壽險公司中,有五家在4月份出現虧損,只有凱基人壽保持獲利,展現了出色的表現。
其中,南山人壽在4月份的稅後虧損高達90.9億元,整體前四月的稅後純益僅剩31億元,每股純益(EPS)為0.21元。南山人壽在昨日強調,儘管當前財務狀況面臨壓力,但整體財務健全,清償能力高於法令規定,資金流動性無虞。公司表示,新台幣匯率的短期波動幅度相對罕見,對於壽險業的長期資產配置來說,將持續關注金融市場的變化,並透過資產配置來分散風險,維持穩定的財務狀況。
不僅如此,六大壽險公司的外匯準備金在4月份都有所收回,其中國泰人壽的提存增加29.9億元,而富邦人壽、新光人壽(新制)、南山人壽、台灣人壽與凱基人壽(新制)則分別收回125、108、55、6與94.6億元。這些變動對於公司的外匯準備和整體財務結構都產生了影響。
在這波匯率波動中,富邦人壽表現出了強韌的財務能力,儘管也受到影響,但表現仍然亮眼。富邦人壽將持續調整其投資和避險策略,以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並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保持彈性,以維持公司的穩定發展。
上市金控最新公布的4月獲利數據顯示,在川普對等關稅衝擊全球股債匯市的背景下,整體金控4月合計獲利186.3億元,創近九年同期新低。累計前四月,整體金控的稅後純益為1,622.4億元,年減約23%。其中,富邦金累計前四月每股純益(EPS)達3.31元,國泰金則以2.28元的EPS分居冠亞軍。
3月份台股大跌逾2,000點,而4月份的川普關稅戰更是對資本市場造成嚴重衝擊。擁有龐大海外債券部位的壽險公司受到匯損與資產評價損失等多重衝擊,成為重災區。在九家旗下有壽險子公司的金控中,只有凱基金一家其子壽險4月單月未虧損,而新光金則是虧損持續擴大。
整體來看,金控4月單月合計僅賺186.3億元,比前月減半、去年同期衰退65%,為2017年以來的同月新低。累計前四月,整體稅後純益為1,622.4億元,年減23%。富邦金4月自結稅後純益41.7億元,主要來自連結稅制所得稅利益24.9億元,抵銷子壽險虧損,但單月獲利仍較前月減62%,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452.8億元,年增4.3%,EPS為3.31元。
富邦人壽4月由盈轉虧24.1億元。國泰金4月稅後純益12.9億元,月減86.9%,累計稅後純益達334.1億元,年減34.4%,EPS為2.28元。除了國泰人壽因匯率強升由盈轉虧外,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純益均創歷史新高。國泰人壽4月轉虧、稅後淨損25.7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56.7億元,年減55.4%。單月獲利下滑,主要反映新台幣匯率4月強升3.6%,導致避險成本較高。
凱基金控4月自結稅後純益5.18億元,月減67%,前四月累計稅後純益92.24億元,年減13.3%,EPS 0.55元。凱基人壽4月稅後純益4.31億元,月減六成多,但成為金控子壽險中唯一4月有獲利的公司,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66.07億元。新光金4月稅後淨損38.5億元,累計前四月合併稅後淨損163.8億元,每股稅後淨損0.93元。新壽4月稅後淨損38.1億元,累計前四月淨損148.6億元。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面臨川普對等關稅的衝擊,但台灣金控雙雄——富邦金控與國泰金控,在銀行子公司的強勁獲利動能支持下,依然維持穩定成長。台北富邦銀行在4月份的稅後純益達到29.1億元,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更是創下130.3億元的新高,這是該行歷史上的最佳紀錄。同時,國泰世華銀行前四個月的總收入達到158.9億元,年成長率為18%,稅後純益也創下了同期新高。
然而,在金控雙雄的總體表現中,富邦金控的稅後純益年成長率從首季的35%降至4.3%,而國泰金控的稅後純益則年減34.4%。這主要是因為富邦人壽與國泰人壽在4月份受到新台幣升值3.64%的衝擊,產生兌換損失,分別單月虧損24.1億元和25.7億元,成為今年累積獲利成長率的主要拖累因素。
為應對金融市場的波動,富邦人壽已經透過提高傳統避險及一籃子避險的比重,來緩和匯率波動對損益的影響。而國泰人壽則因為實現資本利得較少,加上避險成本較3月高,影響了整體獲利。
在產險子公司的方面,國泰產險和富邦產險都維持了穩定的成長。國泰產險4月的稅後純益為1.7億元,累計稅後純益創下同期新高達12.4億元,年成長29%。富邦產險的4月稅後純益為4.4億元,累計稅後純益20.6億元,年成長率也為29%。
在證券子公司的方面,富邦證券和國泰證券都受到了4月台股重挫的衝擊。富邦證券4月的稅後純益為3.1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9.8億元,年減36%。主要原因是台股加權指數在4月創下今年新低點,成交值也隨之衰退。國泰證券4月的稅後純益為1.3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0億元,年減15%,但截至4月底,其在台股的累計經紀市占率達到4.30%,創下同期新高,複委託成交量較年成長55%,維持市占第一的位置。
近期,受到美國川普政府關稱的關稅戰略影響,台灣六大壽險公司在4月份的稅後損益表現出現逆轉,累計稅後淨損達187.76億元,與前3個月每月獲利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然而,在這波市場衝擊中,國泰、富邦、南山人壽等公司仍表示其清償能力高於法定標準。
國泰人壽在4月份的稅後淨損為25.7億元,但累計前四月的稅後純益仍達156.7億元。該公司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累積餘額超過300億元,並為唯一累計前4月有提存外準金的壽險公司,約提存29.9億元。此外,4月份淨值比約8%,資本適足率(RBC)遠高於法定標準。
富邦人壽在4月份的稅後淨損為24.1億元,主要受匯兌損失影響。累計前四月的稅後純益為249.5億元。在投資方面,富邦人壽把握美債利率高檔時機配置債券部位,並透過提高傳統避險及一籃子避險比重,緩和匯率波動對損益的影響。截至4月底,淨值比率約10%,RBC超過400%,均高於法定標準。
新光人壽在4月份的稅後淨損為38.16億元,前四月虧損達148.69億元。該公司運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以匯兌損失以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充抵,降低市場震盪對投資獲利的衝擊。南山人壽在4月份合併南山產物後,稅後淨損為90.9億元,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為31.0億元。
在這波市場波動中,凱基人壽成為六大壽險公司中唯一保持正報酬的公司。4月份稅後純益為4.31億元,年減77%。前四月累計稅後獲利為66.07億元,年減6.22%。凱基人壽表示,雖然4月份匯率波動較大,但採用外價準備金新制,至4月底外匯準備金沖抵後仍有餘額。
新台幣匯率暴力升值,讓六大壽險公司4月獲利慘兮兮,六家裡高達五家虧損,僅凱基人壽表現一枝獨秀、帳上仍有獲利。
受美國對關稅政策議題及投資市場波動影響,新台幣匯率急升不利匯兌損益,南山人壽今年4月稅後虧損高達90.9億元,今年前四月稅後純益僅剩31億元,每股純益(EPS)為0.21元。
南山人壽昨日強調,整體財務狀況健全,清償能力高於法令規定,資金流動性無虞。但新台幣匯率短期波動幅度劇烈的情況較為罕見,壽險業的資產配置為長期的考量,南山人壽將持續關注金融市場變化,透過資產配置分散風險,在風險可控下保持彈性,依據市場狀況動態調整投資及避險策略,維持穩定的財務狀況。
不只如此,六大壽險的外匯準備金4月大舉收回,導致今年前四月,僅國泰人壽較去年底提存增加29.9億元,富邦人壽、新光人壽(新制)、南山人壽、台灣人壽與凱基人壽(新制),累計收回125、108、55、6與94.6億元。
3月台股崩跌逾2,000點,4月川普關稅戰更是嚴重衝擊資本市場,擁有龐大海外債券部位的壽險公司蒙受匯損與資產評價損失等多重衝擊,淪為重災區,九家旗下有壽險子公司的金控,僅凱基金一家其子壽險4月單月未虧損,新光金則是虧損持續擴大,整體金控4月單月合計僅賺186.3億元,比前月腰斬、去年同期衰退65%,為2017年以來的同月新低,累計前四月整體稅後純益1,622.4億元,年減23%。
富邦金4月自結稅後純益41.7億,主要反映連結稅制所得稅利益24.9億元,抵銷子壽險虧損,但單月獲利仍較前月減62%,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452.8億元,年增4.3%,EPS為3.31元。富邦人壽4月由盈轉虧24.1億元。
國泰金4月稅後純益12.9億元,月減86.9%,累計稅後純益達334.1億元,年減34.4%,EPS為2.28元。除國泰人壽因匯率強升由盈轉虧外,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純益均續創歷史新高。
國泰人壽4月轉虧、稅後淨損25.7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56.7億元,年減55.4%。單月獲利下滑,主要反映新台幣匯率4月強升3.6%,致避險成本較高。
凱基金控4月自結稅後純益5.18億元,月減67%,前四月累計稅後純益92.24億元,年減13.3%,EPS 0.55元。凱基人壽4月稅後純益4.31億元,月減六成多,但是金控子壽險中唯一4月有獲利,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66.07億元。新光金4月稅後淨損38.5億元,累計前四月合併稅後淨損163.8億元,每股稅後淨損0.93元。新壽4月稅後淨損38.1億元,累計前四月淨損148.6億元。
但富邦金前四個月稅後純益452.8億元、年成長降至4.3%,首季年 成長是35%,EPS3.31元;國泰金前四月稅後賺334.1億元、前四月年 減34.4%,首季年減13.6%,EPS為2.28元。
金控雙雄銀行子公司獲利動能續強,台北富邦銀行4月稅後純益29 .1億元,創歷年4月新高,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130.3億元、年成長2 2%,續創歷史新高,其中利息淨收益受惠存放款規模成長及淨利差 提升,較同期成長11%,手續費淨收益因財富管理、信用卡及授信等 業務動能成長,較同期成長17%;國泰世華銀行放款動能、財管市場 各項業務持續成長,4月稅後純益37.1億元,前四個月賺進158.9億元 、年成長18%,續創同期歷史新高。
金控雙雄壽險子公司4月受到新台幣升值3.64%衝擊,產生兌換損 失,富邦人壽與國泰人壽單月虧損分別為24.1億元、25.7億元,成為 拖累今年以來累積獲利成長率的主因。為因應金融市場波動,富邦人 壽已透過提高傳統避險及一籃子避險比重,緩和匯率波動對損益之影 響;國壽4月因實現資本利得較少,加上避險成本較3月高而影響整體 獲利。
產險子公司則維持穩定成長,國泰產險4月稅後純益1.7億元,累計 稅後純益續創同期新高達12.4億元、年成長29%;富邦產險4月稅後 純益4.4億元,累計稅後純益20.6億元、年成長29%。
證券子公司受到4月台股重挫衝擊,富邦證4月稅後純益3.1億元, 累計稅後純益19.8億元,年減36%,主因台股加權指數最低點一度來 到17,306.97點,為今年新低點,成交值也衰退,累計前四月台股日 均值年減13%,致證券經紀收入、金融資產部位損益較去年同期減少 ;國泰證券4月稅後純益1.3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0億元、年減15%, 但截至4月底台股累計經紀市占率達4.30%,創同期歷史新高,累計 複委託成交量較年成長55%,維持市占第一。
國泰人壽4月稅後淨損25.7億元,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156.7億元, 截至4月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累積餘額仍逾300億元,目前也是唯一累 計前4月有提存外準金的壽險公司,約提存29.9億元。4月淨值比約8 %,資本適足率(RBC)遠高法定標準。
富邦人壽4月稅後淨損24.1億元,主要也是受到匯兌損失影響,累 計前四月稅後純益249.5億元,投資方面,台股部位小幅實現資本利 得,並把握美債利率高檔時機配置債券部位;面對匯市波動風險,透 過提高傳統避險及一籃子避險比重,緩和匯率波動對損益之影響。截 至4月底淨值比率約10%,RBC超過400%,皆高於法定標準。
新光人壽4月稅後淨損38.16億元,前四月虧損148.69億元,運用外 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匯兌損失以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充抵降低衝 擊,主要虧損仍受到市場震盪而影響投資獲利;南山人壽4月合併南 山產物稅後淨損90.9億元,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31.0億元。
僅凱基人壽4月挺住幾波衝擊成為六大唯一正報酬,4月稅後純益4 .31億元、年減77%,前四月累計稅後獲利66.07億元、年減6.22%。 凱基人壽說明,4月匯率波動大,但採用外價準備金新制,至4月底外 匯準備金沖抵後仍有餘額。
台灣的保險市場近期來進入了一個新的競爭高峰,分紅保單的市場競爭白熱化,已有七家壽險公司加入這個領域。其中,凱基人壽、台新人壽等公司積極推出分紅保單,旨在增加合約服務邊際(CSM),並讓獲利來源更加多元。
市場的轉變部分來自於前一波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調升速度不如預期,導致銷售下滑。因此,業界開始轉向分紅保單,這種保單對於業者來說,有利於增加CSM,對於客戶則能夠分享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果。
台新人壽總經理戴朝暉在法說會上提到,公司推出首張分紅保單是基於市場需求的觀察,並希望與客戶共享經營成果。此外,分紅保單對於未來接軌IFRS 17及TW-ICS(新一代清儲能力制度)也大有幫助,能夠有效地進行資產負債管理與利率風險的管理。
除了台新人壽,保誠人壽、富邦人壽、法國巴黎人壽、安達人壽等公司也陸續加入分紅保單市場。富邦人壽在2023年重返分紅保單市場,並取得百億神單,帶動2024年初年度保費年增幅達16.5%,總保費收入年增12.5%,均超過業界平均水準。
法國巴黎人壽和安達人壽也於2023年底和2024年初分別推出分紅保單。凱基人壽則是在今年4月開始銷售分紅保單,並將保人紅利分配率定在85%,與台灣人壽並列最高。台新人壽的各年度內部報酬率(IRR)若以持有保單滿10年來計算,也比同業高出0.1%,引發市場關注。
戴朝暉在法說會上還透露,台新人壽推出分紅保單的考量之一是市場需求的強勁,另一個則是因應凱基人壽更名前為中國人壽時推出的第一張分紅保單,現在則是為了應對市場的變化和增加CSM,讓獲利來源更加多元。
包括凱基人壽、台新人壽都表示,紅保單有利增加CSM,讓獲利來源更加多元。台新人壽總經理戴朝暉日前於法說會上指出,台新人壽之所以推出首張分紅保單,除了觀察到整個市場的需求,對於客戶來說,透過分紅的方式將台新人壽的經營成果部分與客戶共享,享受到台新人壽的經營績效,同時,分紅保單有利於未來接軌IFRS 17及TW-ICS(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可有效地進行資產負債管理與利率風險的管理。
除了先前的保誠人壽、富邦人壽、法國巴黎人壽、安達人壽外,凱基人壽及台灣人壽在今年4月陸續開賣,台新人壽則在5月正式宣告進軍分紅保單市場,讓市場再掀高潮。
分紅保單曾於十幾年前風靡台灣,但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由於分紅保單放較多部位在股票,當股票市場出現劇烈震盪時,原本保險公司承諾的分紅減少甚至不分紅,引發後續爭議,壽險業陸續退出分紅保單市場,後來僅剩保誠人壽持續銷售。
直到富邦人壽在2023年重返分紅保單市場,除了誕生百億神單,且受惠於分紅型商品成長,帶動2024年初年度保費年增幅16.5%,總保費收入年增12.5%,均優於業界平均。法國巴黎人壽同樣於2023年底推出首張分紅保單;安達人壽則自2024年起推出多張美元分紅終身壽險保單;凱基人壽及台灣人壽在今年4月陸續開賣。
最新加入戰局的台新人壽更是將要保人紅利分配率訂在85%,與台灣人壽並列最高,且其各年度內部報酬率(IRR),若以持有保單滿10年來計算,也比同業多出0.1%,引發市場討論度。
戴朝暉日前在台新金控法說會上透露,台新人壽之所以推出首張分紅保單,除了觀察到整個市場的需求,對於客戶來說,透過分紅的方式將台新人壽的經營成果部分與客戶共享,享受到台新人壽的經營績效,同時,分紅保單有利於未來接軌IFRS 17及TW-ICS,可有效地進行資產負債管理與利率風險的管理。
凱基人壽指出重返分紅保單市場,有兩大考量,第一為市場需求強勁,第二則是凱基人壽更名前為中國人壽,曾於2003年推出國內第一張分紅保單,而因應接軌,多了分紅保單也有利增加CSM,讓獲利來源更加多元。
近期,台灣壽險業面臨業務員人數連續四年衰退的困境,業內各大公司紛紛出招,力圖挽回這一趨勢。其中,台灣人壽積極推動校園徵才,並祭出多項獎勵措施,吸引優秀新血加入。凱壽則鎖定業務轉職人才,而富邦人壽則特別為新人設定了專案獎勵制度,以吸引更多年輕人才。
台灣人壽今年目標招募1,600名業務員,特別鎖定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公司推出「好友一起來」考照獎勵,新人登錄最高可獲得新台幣7,000元獎勵金,並提供「同業轉敘」方案,吸引業界高手加入。為了幫助新人快速成長,台灣人壽還設計了「180天熟成計劃」,提供全方位的培訓和數位工具赋能。
凱壽今年預計擴大引進2,000名業務員,並於各地舉辦講座,強化培訓及獎勵措施。公司主要鎖定業務轉職人才、壯世代再就業或正在評估轉職的人才,並以為期兩年的財補卓越專案為培訓重點。
富邦人壽則預計今年將招聘5,000名業務員,其中超過半數是未滿30歲的社會新鮮人。公司特別設定了專案獎勵制度,新人於專案期間2年內符合獎勵條件,最高可獲42.9萬元獎勵。此外,富邦人壽還透過「新銳培訓」、「精銳培訓」及「明日之星成長營」等分階段訓練,幫助新人快速成長,並在三年內打造出能獨當一面的業務主管。根據內部統計資料,30歲以下業務主管人數高達35%,2024年業務主管薪資年增幅近3成,平均月薪高達12.6萬元。
富邦人壽不僅是金融領域的領軍者,更是積極推動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的企業代表。近期,該公司持續以實際行動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展現其在綠色經濟方面的領先地位。
根據新聞報導,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表示,截至今年3月,公司累積的綠色採購金額已達8.7億元,這一數字不僅體現了公司對環保的堅定承諾,也顯示了其與價值鏈夥伴共同推動永續轉型的努力。此外,公司內部也積極推廣綠色營運管理,不斷獲得政府機關的肯定。
在獲得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首屆「台北好購獎勵機制-採購貢獻獎(金獎)」的殊榮之餘,富邦人壽也榮獲「台北好購獎勵機制─採購新創貢獻獎」。這兩項殊榮,一方面肯定了公司在支持在地新創企業方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公司在經濟動能與永續循環的雙向發展上的成果。
具體來說,富邦人壽今年2月率先獲得「台北好購獎勵機制-採購新創開拓獎」,通過在地採購和策略性合作,成功將經濟活力與社會價值結合。從去年9月至今年2月底,公司在地採購金額累計超過新台幣3,200萬元,這一數字再創新高,並使公司再次獲得「台北好購獎勵機制-採購貢獻獎(金獎)」。
此外,富邦人壽在綠色採購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去年整年度,公司的綠色採購金額達1.85億元,並九度獲得台北市環保局「綠色採購績優單位」認證。這一認證不僅鼓勵了公司持續推動綠色經濟,也吸引更多業者參與環保標章的申請,共同打造環保與經濟共榮的社會。
富邦人壽在綠色供應鏈管理上的努力,不僅限於開發綠色供應商和支援在地小農與社企團體,還包括舉辦環境永續暨綠色採購供應商交流大會、綠色職場課程等。這些活動從投資到採購、從倡議到行動,全面展現了富邦人壽對全球永續趨勢的前瞻性思考與實踐。
台壽指出,今年目標招募1,600名業務員,鎖定40歲以下的年輕族 群,且祭出三大增員活動,一持續深入大專院校推動產學合作,求職 季積極舉辦校園徵才活動,藉此吸引更多優秀新興人才加入台灣人壽 ;二推出「好友一起來」考照獎勵,新人登錄最高可獲得新台幣7,0 00元獎勵金,提升新人考證/完訓誘因;三推出「同業轉敘」方案, 徵募業界高手加入台灣人壽發展事業,提供2年每月財補金、3年業績 達成獎金及業績超額獎金,最高累計可獲202.2萬元。 針對新人,台 灣人壽祭出「180天熟成計劃」,設計全職涯、全方位培訓體系,課 程內容涵蓋行銷策略與售後服務技巧,並提供完整的職能銜接教育與 數位工具賦能,鼓勵新人積極增員與晉升,期望透過系統化的培育, 奠定新人壽險事業信念、厚植專業行銷能力、培養增員基礎動員、堅 實輔導訓練技能、強化績效管理能力。
凱壽今年預計擴大引進2,000名業務員。今年第二季起會擴大引進 各界業務轉職,於各地舉辦講座,內部也強化培訓及獎勵措施的推動 。主要鎖定業務轉職人才、壯世代再就業或是正在評估轉職的人才, 目前引進的年齡段,平均年齡24至28歲為大宗。對新人的培訓以為期 兩年的財補卓越專案為重點,包含為期9個月的新人輔導課程,並輔 以各職級為期9∼12個月的輔導課程,讓新人穩定成長,3年成為卓越 經理人。
富邦人壽預計今年將招聘5,000名。富邦人壽表示,2024年新兵過 半數是未滿30歲的社會新鮮人,為鼓勵新人特地訂定專案獎勵制度, 新人於專案期間2年內符合獎勵條件,最高可獲42.9萬元獎勵,另外 也透過「新銳培訓」、「精銳培訓」及「明日之星成長營」等分階段 訓練,幫助新人快速成長,三年內打造出能獨當一面的業務主管,根 據2024年內部統計資料,30歲以下業務主管人數高達35%,2024年業 務主管(主任以上)薪資年增幅近3成,平均月薪高達12.6萬元,可 見年齡絕非問題。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表示,富邦人壽截至今年3月累積綠色採購 金額已達8.7億元,除攜手價值鏈夥伴共促永續轉型,亦於企業內部 導入綠色營運管理,屢獲政府機關肯定,彰顯公司推動永續策略的堅 持與實踐,未來將持續發揮金融影響力,支持政府政策,團結公私力 量,共同推動永續發展。
富邦人壽持續推行永續理念並積極響應政府政策,促進經濟動能與 永續循環的雙向發展,今年2月已率先榮獲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首 屆「台北好購獎勵機制-採購新創開拓獎」,透過在地採購以及策略 性合作,將經濟活力與社會價值深度結合,活絡經濟動能,113年9月 至114年2月底台北市在地採購金額累計超過新台幣3,200萬元,再獲 得「台北好購獎勵機制-採購貢獻獎(金獎)」,更以實際行動支持 在地新創企業,其採購金額逾新台幣840萬元,獲「台北好購獎勵機 制─採購新創貢獻獎」雙獎殊榮。
此外,富邦人壽113年整年度綠色採購金額達1.85億元,九度獲台 北市環保局「綠色採購績優單位」認證。該獎項係鼓勵各界促進綠色 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透過企業推動綠色商機,吸引業者 申請環保標章,串聯供應端、銷售端及消費端,共同打造環保與經濟 共榮的社會。
富邦人壽除積極發揮企業綠色影響力開發綠色供應商、持續支持在 地小農與社企團體以扶植在地發展,亦舉辦環境永續暨綠色採購供應 商交流大會、綠色職場課程,從投資到採購、從倡議到行動,接連獲 得政府獎項肯定,充分突顯富邦人壽對回應全球永續趨勢前瞻性。
台灣壽險市場今年再度掀起分紅保單的競爭熱潮,凱基、台灣、保誠、富邦、法國巴黎、安達與台新人壽等多家壽險公司紛紛加入戰團。隨著台灣平均家庭淨資產持續攀升,民眾對資產傳承與保值的關注度不斷上升,這些公司看準了這股趨勢,力圖在資產傳承市場中分一杯羹。
凱基人壽以2003年推出的台灣首張分紅保單開創先河,如今總資產已達2.5兆元,成為台灣壽險業界的佼佼者。公司強調其嚴謹的風險管理與穩健的經營策略,獲得中華信評與惠譽國際信評的AA與AA+評等,這些都是其經營分紅保單的強大後盾。
台灣人壽則將分紅保單定義為一種能結合保障、分紅與資產傳承的多功能產品,旨在滿足不同年齡層的保險需求。公司特別關注剛起步的青世代、穩定築夢的中壯族群以及準備交棒的資產傳承者,以滿足他們各自的保障與財務規劃需求。
富邦人壽則強調分紅保單的紅利來源,主要來自於利差益,即實際投資收益率超過保單計算價值準備金的預定利率。為了確保投資效益,富邦人壽選擇與穩健經營且有良好績效的投資團隊合作。其中,外幣分紅終身壽險特別受歡迎,它能提供高保障與穩定的退休現金流,同時也能讓資產穩健增值,滿足創富與守富的需求。
保誠人壽則在2025年分紅保單的紅利宣告上取得了亮眼的成績,連續12年維持100%以上的中分紅水平。公司目前主要服務需要家庭保障的「三明治」族群,並提供多種分紅設計來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法國巴黎人壽則在2023年末推出首張分紅保單,目前提供五種不同幣別和分紅方式的產品,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這五款分紅保單的分紅比例均高於法規定的最低標準。
安達人壽則認為分紅保單適合那些作為家庭經濟支柱、有資產傳承需求並重視長期壽險的族群。該公司提供的分紅保單不僅提供高額的壽險保障,確保家庭在面對突發事件時的經濟安全,還能透過紅利機制累積資產,為未來的財富傳承打下堅實的基礎。
凱基人壽指出,過去中國人壽時期2003年即領先業界推出台灣市場 第一張分紅保單,加上財務穩健及具有長期經營實力,目前總資產達 2.5兆元,為台灣前五大壽險公司,嚴謹的風險管理取得中華信評tw AA跟惠譽國際信評AA+(twn)的評等,是凱壽經營分紅保單的優勢。
台灣人壽說明,分紅保單可結合保障終身、穩健分紅與資產傳承三 大特色,滿足各世代保險保障與財務規劃的雙重需求,因此鎖定三大 族群:剛起步的青世代、穩定築夢的中壯族群、或是預備交棒的資產 傳承者。
富邦人壽認為,分紅保單之紅利來源為「死差、費差及利差」,其 中主要來源為利差益,也就是分紅保單實際投資收益率高於保單計算 保單價值準備金的預定利率,因此選擇一家穩健經營且有績效表現的 投資團隊至關重要。較受歡迎的分紅保單為專為退休族打造的外幣分 紅終身壽險,能提供高保障及退休後穩定的現金流,還可讓資產穩健 增值滿足創富、守富需求。
保誠人壽日前董事會核准2025年分紅保單的紅利宣告,去年在股債 投資收益不俗下,連續12年所銷售的分紅保單,皆維持在100%中分 紅以上的水準。目前主攻需要家庭保障三明治族群,且透過不同分紅 設計滿足需求。
法國巴黎人壽2023年末推出第一張分紅保單,目前有五張商品,不 同幣別、不同分紅方式,滿足客戶不同的需求。目前推出五張分紅保 單的分紅比例全為85%,高於法規定的「最低可分配紅利盈餘之70% 」。
安達人壽強調,分紅保單適合身為家中經濟支柱、有資產傳承需求 及重視長期壽險之族群,不僅提供高額的壽險保障,確保家庭在面對 突發事件時的經濟安全,還能透過紅利機制累積資產,為未來實現財 富的有效傳承。
陳清源表示,金管會日常監理就包括書面、檢查,面對面溝通,此 次主要是關切匯率風險對各壽險公司影響狀況,新台幣強升對壽險的 影響主要在於對外幣資產的曝險,影響程度要看「匯率變動幅度、影 響期間、業者本身避險狀況。」每家狀況不一樣。
壽險業者管理匯率方式主要考量自身風險胃納、風險限額,採「動 態避險策略」,可以使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進行沖抵匯損、增提準 備金累積未來提供風險沖減的水位,就是一個調節機制,也有公司採 多幣別避險措施。
這波衝擊是否有業者低於標準,陳清源說明,壽險業每半年會公布 一次RBC、淨值比,據去年底壽險業整體資本適足率為332%、淨值比 7.7%,皆高於法定標準的200%、3%,而大型壽險公司這幾天清償 力仍符合標準。
針對外媒報導這次新台幣升值是「壽險公司大量進行避險所導致」 ,陳清源強調,據金管會了解,這些公司避險策略是依現有策略安排 ,並未在外匯市場有大量從事避險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