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邦人壽(公)公司新聞
金控雙雄富邦金、國泰金2024年全年均大賺逾千億元,年成長超越一倍,其中,富邦金獲利1,511.6億元創新高,每股稅後純益(EPS)10.8元蟬聯獲利王,國泰金去年賺1,111.9億元,EPS達7.28元,創歷史次高。
另外,14家上市金控去年有多達12家金控累計全年獲利突破200億元,也創下新紀錄,凸顯未來大型金控年獲利200億元以上將是市場的基本期待。
至昨日止,上市金控只剩下中信金尚未公布2024年全年獲利,但若加上中信金前11月累計獲利,則目前14家金控累計2024年稅後純益合計已有5,942億元,已刷新2021年的最高點5,806億元,篤定創下歷史新高。而中信金去年12月單月獲利是否達到之前月均50至60億元的水準,將決定整體金控去年獲利是否飛越6,000億元大關。
富邦金2024年12月自結合併稅後純益105.1億元,月增1.4%,累計2024年全年合併稅後純益達1,511.6億元,年增1.2倍,EPS 10.8元,這是富邦金首度稅後賺破1,500億元大關,子公司人壽、銀行、證券2024全年獲利也都同創歷史新高。
國泰金2024年12月稅後淨損19.1億元,是13家金控中唯一單月虧損,但累計全年稅後純益仍破千億、達1,111.9億元,年增1.16倍創歷史次高,EPS達7.28元。子公司銀行、產險、證券及投信2024年獲利都創歷史新高,國泰人壽全年稅後純益671.8億元,年成長超過三倍,與金控同創歷史次高。
國泰金12月單月出現虧損,主因國壽12月稅後淨損36.1億元,國壽指出,12月虧損主因韓元受政治事件一次性因素影響重貶5.4%,星元也貶1.5%,Proxy hedge(替代避險)有較大負值,避險成本較高。國泰世華銀全年稅後純益383.4億元,年成長逾三成。
凱基金控自結去年12月稅後純益5.02億元,2024全年稅後純益達335.46億元,為歷年次高,年成長率77%,EPS 1.97元。凱基金表示,12月獲利較前月驟減七成,主因旗下凱基人壽12月投資操作相對保守,單月稅後淨損2.32億元,全年累計稅後純益221.55億元,年成長1.18倍。凱基證券全年受惠資本市場交投熱絡,獲利101.23億元,年成長38%。
合庫金去年12月自結稅後純益8.4億元、月減34%,主因旗下票券及證券調整債券部位致單月轉虧,合庫金2024全年稅後純益197.4億元、年成長10.4%,EPS為1.26元,獲利主體合庫銀行全年獲利年增16.2%。
新光金12月稅後純益11.1億元,虧轉盈,全年累計稅後純益206億元,寫次高,EPS為1.26元。子公司新光人壽12月稅後純益2.9億元,由虧轉盈,全年稅後純益103.8億元,EPS 1.31元,新光銀全年稅後純益72.2億元創新高。
國泰人壽稅後純益671.8億元,年成長逾300%,創歷史次高。凱基人壽221.5億元、年成長118%,新光人壽全年稅後純益也突破百億元、達103.7億元,由虧轉盈,寫歷年次高。主要壽險業還有南山及台灣人壽兩家尚未公布獲利。
已公布四家壽險中,國泰與凱基人壽12月都出現虧損,國壽稅後虧損36.1億元,凱基人壽稅後虧損2.3億元,凱基人壽指出,因12月投資操作相對保守。富邦人壽12月稅後純益105.4億元,新光人壽為2.9億元。
富邦人壽指出,12月擁有利息收入、國內外股票資本利得、基金資本利得及配息收入。其中國內外指數在震盪中上揚,持續實現資本利得,汰弱留強,12月處分投部位實現獲利約122億,多數來自國內外股票及基金。另外美元走升,貢獻12月匯兌利得,12月底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餘額為約215億。較上月底增加約27億。
國壽指出,因CSM(合約服務邊際)創高,不利損益表現,加上12月實現資本利得較少,以及12月韓元受到政局動盪單月重貶5.4%,星元也貶1.5%,單月避險成本增加,衝擊獲利。12月單月沖轉外匯價格準備金91億元,截至12月底外匯價格準備金餘額275億元,但國壽強調,韓元劇烈波動應屬短期一次性偏離,目前1月韓元價位也已恢復正常,且經常性收益持續挹注,緩和匯率波動對損益影響。
富邦金控榮獲「2025保險品質獎」最值得推薦特優,子公司富邦人壽在知名度、業務員表現、理賠服務以及最值得推薦四項評比中均獲得特優殊榮。而富邦產險則在最佳形象、售後服務、最佳專業及最值得推薦四項評比中脫穎而出,展現了其卓越的實力和深厚的口碑。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這次的獲獎結果是對富邦金控及其子公司在保險行業努力的肯定。他強調,《現代保險雜誌》舉辦的保險品質獎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保險類獎項之一,能夠獲得這樣的殊榮,是富邦金控全體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未來,富邦金控將繼續秉持「正向力量 成就可能」的品牌精神,提供更全面多元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向亞洲一流金融機構的目標邁進。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表示,富邦人壽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發揮金融保險專業,並積極整合保險科技,不斷推出創新商品及服務,擴大服務範圍。公司還規劃了各類專業培訓課程,提升員工業務實力,並全面導入保險科技,以達到公平待客、普惠金融的目標。陳世岳總經理強調,富邦人壽將持續專業、穩健經營,積極參與公益,以赢得更多民眾的信任和肯定。
富邦產險總經理賴榮崇提到,此次調查中,超過九成的企業將「為相關風險做危險管理」作為投保的重要考量。富邦產險已投入損害防阻近30年,並致力於提供企業各種風險樣態的損害防阻服務。隨著工業4.0的來臨,富邦產險也對無人工廠的安全性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取得了CMSE國際機械安全專家認證,與企業客戶攜手提升生產安全。
2024年全年的「發債五哥」名單終於揭曉,其中國營事業台灣中油以995億元的發債金額,成功奪得「發債王」的寶座,僅次於其同為國營事業的台灣電力,後者全年發債達82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壽險雙雄」富邦人壽與國泰人壽也分別以560億元與440億元的發債金額,分列第三與第四大,顯示壽險業的發展趨勢。而「護國神山」台積電則以343億元的發債金額排名第五。
與去年相比,發債前四大依舊由國營事業與科技大廠主宰,分別為台灣電力、台積電、鴻海精密與台灣中油。而國泰人壽在2023年的發債金額為306億元,排行第五。但在2024年,國泰人壽的發債規模上升至第四大,而富邦人壽則以黑馬之姿躍升至第三名。
債券商主管分析,與壽險公司為接軌國際制度而連續發債的情況不同,2024年國內企業的發債籌資意願相對低迷。櫃買中心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公司債發行金額為5,536.5億元,較2023年的6,725.7億元減少了17.68%。這主要是受到央行升息後市場利率上升,以及企業對於發債態度轉趨觀望的影響。
券商主管進一步指出,美國聯準會在2024年9月啟動降息循環,部分企業預測國內債券利率有機會隨之下降,因此不急於在利率高點時進行發債。
此外,債券商主管還提到,2024年「壽險雙雄」同時進入前五大,這是過去十分罕見的情況。這主要與保險業即將於2026年接軌TW-ICS標準有關,大型壽險業者近年來積極增資與發債,以強化資本基礎。
《現代保險雜誌》於昨日盛大舉辦了「2025保險品質獎」頒獎典禮,在這場盛會中,富邦金控榮獲「最值得推薦」特優殊榮。而旗下子公司富邦人壽則更是一鳴驚人,獲得了「知名度最高」、「業務員最優」、「理賠服務最好」以及「最值得推薦」四項特優獎項,顯示其卓越的實力和深厚的口碑。富邦產險也同樣獲得「最佳形象」、「售後服務」、「最佳專業」及「最值得推薦」四項特優,富邦金及子公司共計獲得九項特優,成為當日頒獎典禮的焦點。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在頒獎典禮上表示,富邦金控及其子公司能夠在《現代保險雜誌》的「第31回全國最佳壽險公司暨金控公司排行榜大調查」中脫穎而出,獲得九項特優獎項,實屬榮幸。他強調,未來富邦金控將繼續秉持「正向力量 成就可能TM」的品牌精神,致力於提供消費者及企業最完整多元的金融產品與服務,並朝著「亞洲一流金融機構」的願景前進。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在談及獲獎時表示,富邦人壽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精神,發揮金融保險專業,並積極整合保險科技,不斷推出創新商品及服務,擴大服務範圍。公司還規劃了各類專業培訓課程,強化同仁業務實力,並在銷售服務流程中全面導入保險科技,以提供客群全面完善的保險規劃。此外,富邦人壽也推出了多元理賠服務,如「理賠聯盟鏈」、「理賠醫起通」服務以及「視訊理賠」服務,實現保戶「關懷零距離」的理想。
富邦產險總經理賴榮崇則提到,富邦產險深知企業客戶面臨意外損失的風險,因此已投入損害防阻近30年,並致力於提供企業各種風險樣態的損害防阻服務。賴榮崇還強調,富邦產險與時俱進,導入新技術,如紅外線空拍機檢測服務及各種風險評估模型,以應對工業4.0時代的需求。同時,富邦產險也對無人工廠的安全性進行深入研究,並取得CMSE國際機械安全專家認證,與企業客戶攜手提升生產安全。
相較於2023年,發債前四大依舊為國營事業與科技大廠的天下,分別為台灣電力、台積電、鴻海精密與台灣中油,國泰人壽全年發債306億元排行第五;至於2024年,除國壽發債規模排名前進至第四大外,富邦人壽還以黑馬姿態衝出、搶下第三名。
債券商主管指出,相較於壽險公司為接軌國際制度接連發債,2024年國內企業發債籌資意願相對低迷。櫃買中心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公司債發行金額為5,536.5億元,較2023年的6,725.7億元,大減17.68%,主因是央行升息後墊高市場利率,及企業發債態度轉趨觀望有關。
券商主管說,「美國聯準會在2024年9月啟動降息循環,有些企業研判國內債券利率有機會跟著走低,不急著在利率高點時發債。」
債券商主管還說,2024年「壽險雙雄」同時擠入前五大,為過去十分罕見的情況,主要原因是保險業將於2026年接軌TW-ICS,大型壽險業者近年來皆積極增資與發債以強健資本。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此次富邦金控及子公司能在《現代保險雜誌》「第31回全國最佳壽險公司暨金控公司排行榜大調查」中脫穎而出獲得「2025保險品質獎」九項特優獎項,實屬榮幸。
未來,富邦金控及旗下子公司也將持續秉持「正向力量 成就可能TM」品牌精神,致力提供消費者及企業最完整多元的金融產品與服務,朝「亞洲一流金融機構」願景邁進。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表示,富邦人壽秉持以人為本的精神,發揮金融保險專業,整合保險科技,持續推出各項創新商品及服務、擴大服務觸角。
除規劃各類專業培訓課程,強化同仁業務實力,並在銷售服務流程中,全面導入保險科技運用,致力提供各客群全面完善的保險規劃,以達成公平待客、普惠金融的目標;並陸續推出多元理賠服務,如開辦「理賠聯盟鏈」、「理賠醫起通」服務、「視訊理賠」服務等,實踐保戶「關懷零距離」的理想。
富邦產險總經理賴榮崇表示,富邦產險有感於企業客戶若遭逢意外便有鉅額損失的風險,迄今投入損害防阻近30年,致力提供企業各種風險樣態的損害防阻服務。
同時,也與時俱進導入各項新技術,除創新提供紅外線空拍機檢測服務及導入各式風險評估模型,因應工業4.0時代來臨,富邦產險亦針對無人工廠的安全性進行深入研究,並同步取得CMSE國際機械安全專家認證,與企業客戶攜手提升生產安全。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現代保險雜誌》為國內具指標性的 保險專業雜誌,每年舉辦保險品質獎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保險類獎項 之一,結果反映消費者對產壽險公司最直觀的評價,獲各界肯定與重 視。這次富邦金及子公司能在「第31回全國最佳壽險公司暨金控公司 排行榜大調查」中脫穎而出,獲九項特優獎項實屬榮幸。未來富邦將 持續秉持「正向力量 成就可能 」品牌精神,致力提供消費者及企業 最完整多元的金融產品與服務,朝亞洲一流金融機構願景邁進。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指出,富邦人壽秉持以人為本的精神,發揮 金融保險專業,整合保險科技,持續推出各項創新商品及服務、擴大 服務觸角。除規劃各類專業培訓課程,強化員工業務實力,銷售並全 面導入保險科技運用,達成公平待客、普惠金融的目標,並陸續推出 多元理賠服務,也積極推動各項ESG行動,專業、穩健經營、積極投 入公益參與之形象,深獲民眾信賴與肯定。
富邦產險總經理賴榮崇說,這次調查有接近9成企業以「為相關風 險做危險管理」作為投保時的重要考量,富邦產投入損害防阻近30年 ,致力提供企業各種風險樣態的損害防阻服務;另因應工業4.0時代 來臨,亦針對無人工廠的安全性進行深入研究,並同步取得CMSE國際 機械安全專家認證,與企業客戶攜手提升生產安全。
富邦人壽,秉持著以人為本的企業理念,不僅關注公司的經營成效,更著力於提升員工的職場幸福感。近期,該公司榮獲多項殊榮,展現其在創造幸福職場方面的努力與成果。
富邦人壽榮獲臺灣企業永續獎「職場福祉領袖獎」,同時亦獲得花蓮縣「特優事業單位獎」、臺中市「幸福創意獎」及高雄市「職GO雄健康」頂尖組等各縣市獎項的肯定。這些榮譽不僅是對富邦人壽企業文化的肯定,更是對其創造幸福職場的堅定信念的認可。
隨著新世代工作價值觀的變遷,如何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成為企業關鍵。富邦人壽深諳此道,用心關懷每一位員工,從職場安全、身心健康到家庭照顧,全方位打造一個健康與安心的工作環境。
在職場安全方面,富邦人壽設有專責部門及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嚴格落實相關法規,並導入ISO 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確保職場安全與健康的政策得以有效執行。此外,公司還設有專業護理團隊,每年規劃多場健康活動,如舒壓、運動、適齡等,邀請專家為員工提供健康知識,並鼓勵員工與家人共享健康生活。
為減緩員工生育、育兒的壓力,富邦人壽提供多元福利制度,包括每胎新生兒補助10萬元,6歲以下子女育兒津貼從每年1.5萬元提高至2.4萬元,並提供優於法規的有薪產假及陪產假、彈性工時等,讓員工在產後能充分休息並適應育兒生活。
富邦人壽明白,企業的競爭力來自與員工的積極互動。為了深入了解員工的心聲,公司內部設置了「職安防護網」、「職安及健康促進專用信箱」及「健康諮詢專線」等溝通管道,讓員工能夠無障礙地反映問題,並提供專業的心理諮商、法律諮詢及優於法規的健康檢查,從而全方面營造一個幸福的職場氛圍。
隨著新世代工作價值觀的轉變,企業如何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成為 關鍵課題。富邦人壽用心對待每一位員工,從職場安全、身心健康到 家庭照顧,全方位打造健康與安心的工作環境。
在職場安全部分,富邦人壽設有專責部門及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 落實職場健康安全相關法規及制定政策,並導入了ISO 45001職業安 全衛生管理系統,確保職場安全及健康政策有效執行。另為積極推廣 運動風氣、促進員工健康,富邦人壽設有專業的護理團隊,並每年規 劃舒壓、運動、適齡等不同主題,邀請醫生、營養師及各領域專家於 全台開辦自我筋膜鬆弛術、中醫養生保健、睡眠問題及檢測等百場健 康活動,透過專家帶領及教學,不僅能帶動職場健康風氣,員工也可 與家人一同分享健康知識。相關活動除了在公司內大受好評,亦受邀 至勞動部說明會分享與各企業進行交流。
此外,為減緩員工生育、育兒的壓力,兼顧工作與家庭平衡,富邦 人壽提供多元福利制度,包含每胎新生兒補助10萬元,6歲以下子女 育兒津貼亦從每年1.5萬元加碼至2.4萬元,並提供優於法規的有薪產 假及陪產假、彈性工時等,讓員工不僅產後能獲得充分的休息與陪伴 ,更充裕的時間適應育兒新生活。
富邦人壽深知,企業強大的競爭力來自與員工正向的互動,為了充 分了解員工心聲,公司內部設置「職安防護網」、「職安及健康促進 專用信箱」及「健康諮詢專線」等管道,傾聽員工的聲音,讓溝通零 時差,提供員工專業的心理諮商、法律諮詢及優於法規頻率之健康檢 查及項目,全方面的營造幸福氛圍。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表示,富邦人壽身為國內主要的機構投資人 之一,在創造優異的投資績效之餘,亦期望發揮金融業的影響力,透 過逐年強化的盡職治理作為,從訂定盡職治理政策,到投入更多人力 、系統與資源支援各項盡職治理工作,擴大與被投資公司的議合作為 ,期能創造富邦人壽與被投資公司間的良性循環。
富邦人壽參考國際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實務,以及依據證交所每年 最新評比標準等資訊,積極強化盡職治理政策面與實務面的作為,期 善用金融力量精進責任投資,並與時俱進深化盡職治理。
富邦人壽於最新盡職治理報告書擴大揭露多項實務績效,例如股東 會發言紀錄、揭露投資對象之議合里程碑等具體內容,亦加強資訊透 明度,呈現不同資產類型之議合作為與主題性投資表現。
於2024年更持續加強與被投資公司的議合溝通,攜手富邦金控舉辦 議合工作坊,共同邀請超過30家上市櫃或預計投入資本市場的企業參 與,並由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團隊輔導企業設定科學基礎減碳(S BT)目標或減碳路徑,共同為台灣淨零轉型努力。
富邦人壽以多項成果說明該公司將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等ESG因 素納入投資評估流程,亦持續深化金融影響力,在證交所此次特別重 視之「實務與揭露」構面,取得高分佳績。
臺灣金融壇近期傳來佳音,富邦人壽再度榮獲台灣證券交易所頒發的「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資訊揭露較佳名單」殊榮,這是該公司自111年起連續三年獲此殊榮,展現其在投資人盡職治理方面的堅實實力。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表示,作為國內重要的機構投資人,富邦人壽不僅追求優異的投資回報,更承擔起金融業的社會責任。陳總經理強調,公司透過不斷強化的盡職治理作為,從制定相關政策到投入更多人力、系統與資源,力圖與被投資公司建立良性的互動關係。
富邦人壽在盡職治理方面不斷進步,參考國際標準並結合台灣實際情況,積極提升盡職治理的品質。公司最新發表的盡職治理報告書中,揭露了股東會發言紀錄、投資對象的議合里程碑等多項實務成果,同時加強了資訊的透明度,讓投資者能夠更加清晰了解公司的投資策略。
在2024年,富邦人壽與富邦金控攜手舉辦議合工作坊,邀請超過30家上市櫃公司或計劃進入資本市場的企業參與。在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團隊的輔導下,企業們得以設定科學基礎減碳(SBT)目標或減碳路徑,共同推動台灣的淨零轉型。
富邦人壽透過這些具體行動,將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要素融入投資評估流程,並持續深化金融對社會的影響力。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此次評比中,富邦人壽在「實務與揭露」這一構面取得了高分,充分展現了公司在盡職治理方面的卓越表現。
元旦假期剛剛結束,南山人壽就給保戶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隨著台新人壽宣布調高宣告利率,南山人壽昨(1)日宣布,將調升台外幣保單宣告利率,共約65張,其中美元保單調整60張。調整後,美元保單的最高宣告利率一舉突破4.2%,較先前最高水準4%大幅上漲0.2個百分點,甚至超越所有同業,成為市面上最高水準。
這次調升不僅對美元保單影響深遠,新台幣保單也有五張商品升息,但調整後的最高宣告利率仍維持在2.6%不變。隨著2025年壽險業宣告利率大戰的開始,南山人壽的這一舉動引發了業界的關注。
除了南山人壽外,台新人壽也在1月大手筆調高53張台外幣保單宣告利率,其中美元保單宣告利率調整44張商品,最大調幅為0.1個百分點,調整後最高利率漲至4.15%。新台幣保單調整九張現售商品,最大調幅同樣為0.1個百分點,調整後最高利率為2.6%。
截至目前為止,1月只有台新與南山人壽調漲宣告利率,而國泰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全球人壽、元大人壽、三商美邦人壽、遠雄人壽、臺銀人壽、合庫人壽等九家壽險公司的宣告利率則維持不變。
在這場宣告利率的競賽中,大多數壽險公司為吸引保戶投資,美元保單宣告利率都維持在4%以上的高水準。例如,國泰人壽、新光人壽、遠雄人壽現售美元商品宣告利率最高達到4.1%,合庫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宣告利率最高為4.05%。
所謂的宣告利率,是指保險公司將保戶所繳交的保險費作為有效的資金運用,並就其所獲得的投資報酬扣除相關行政費用率後,用以計算增值回饋等額外保單利益的利率。這個利率並非固定或保證的利率,也不等同於投資報酬率。
2025年新春即將邁入,隨著春節期間保戶們對資金周轉的需求增加,台灣多家保險公司紛紛推出保單借款優惠利率,其中富邦人壽的2.165%利率方案格外受到矚目。這個低利率方案,與當前房貸利率相當,為保戶提供了一個優質的資金調度選擇。
富邦人壽宣布,從明年1月1日起至3月31日,將對身心障礙者、中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或經濟困難者提供最高10萬元的保單借款額度,並以2.165%的優惠利率進行紓困。這項措施將持續三年,旨在幫助經濟弱勢群體度過難關。
富邦人壽強調,這項紓困方案線上申請流程簡便,保戶可以通過官網的「保戶會員專區」或「富邦人壽APP」進行線上申請,實現快速、便捷的服務體驗。
除了富邦人壽,中華郵政也加入這波紓困方案的行列。該公司表示,將對保險費付足一年以上、累積保單價值準備金並可辦理保單借款的有效契約保單提供2.165%的優惠利率。對象包括身心障礙者、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以及特殊境遇家庭等,同時,同一要保人的最高新增借款金額限制為新台幣10萬元。
國泰人壽也不甘示弱,推出「超樹貸5」優惠活動,保戶在明年2月20日前完成申辦,將在給付日起至3月3日期間享有2.5%的優惠利率。國泰人壽App同時提供快速保單借款服務,保戶可以在申辦當日借到款並於當日進行撥款。
富邦人壽表示,經濟弱勢保戶於明年1月1日起至3月31日期間,提供保單借款利率2.165%紓困方案,凡符合身心障礙、中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或經濟困難者,提供每人最高額度10萬元,優惠期間三年;紓困方案線上申請,快速又方便。
保戶可透過富邦人壽官網「保戶會員專區」或「富邦人壽APP」,於線上交易專區辦理「經濟弱勢保戶保單借款優惠利率專案」。此外,中華郵政公司為擴大協助經濟弱勢之郵政壽險保戶,提供保單借款優惠利率2.165%紓困方案,申辦期間自明年起至3月31日,優惠期間三年。
中華郵政表示,本方案適用保險費付足一年以上,累積達有保單價值準備金且可辦理保單借款之有效契約保單,申請人如屬身心障礙、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所定特殊境遇家庭等,持保單向中華郵政提出申請保單借款,同一要保人最高累計新增借款金額為新台幣10萬元。
國泰人壽也推出保單借款優惠活動「超樹貸5」,保戶於明年2月20日前完成申辦,自給付日起至3月3日間,可享保戶專屬2.5%優惠利率,國泰人壽App提供快速保單借款服務,營業期間申辦,可當日借當日撥款。
在迎接2026年的新挑戰之際,台灣壽險業的董事會們紛紛展開行動,積極規劃未來的發展。近期,南山人壽和全球人壽兩家壽險公司,不約而同地通過了2025年的發債額度,展現出對市場的信心和未來的規劃。
南山人壽於25日董事會決議,將於2025年一次或分次發行200億元的發債額度。這一決策旨在強化公司的財務結構,並為未來的發展充實資本。這筆發債將以10年期以上累積次順位普通公司債的形式進行,發行總額上限為200億元。南山人壽表示,發行時的幣別及發行利率將根據當時市場狀況來決定,並將在櫃買中心或國外交易所掛牌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南山人壽在2024年已透過特殊目的公司(SPV)發行了海外債券,這意味著200億元的發債額度不僅限於國內發債,也開放再次啟動海外發債的可能性。
另一家壽險公司全球人壽也在19日的董事會上通過了100億元的發債額度。這家公司在2024年並未進行發債,但如今加入發債潮,計劃發行10年期無擔保累積次順位公司債。全球人壽強調,這次發債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公司的財務結構和資本適足率,以符合新一代清儲能力制度(ICS)的要求,並有利於公司的長期經營與發展。
根據統計,截至12月25日,台灣壽險業已掀起史上最大發債潮,共有七家壽險公司的董事會通過了發債額度,包括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三商壽、凱基和全球人壽。這七家公司的發債額度總計達到2,530億元,創下了壽險業發債的新紀錄。其中,南山人壽和全球人壽的發債額度預計將在2025年實施。
儘管董事會已通過發債額度,但並不意味著會立刻向金管會申請。截至12月24日,實際向金管會申請核准的發債額度為2,058億元,而實際已發債金額則為1,868億元,顯示了壽險業對市場的謹慎態度。
近年來,隨著2026年壽險業即將接軌國際會計準則IFRS 17以及新清償能力指標(ICS),業界對於資金的需求不斷攀升。根據金管會的統計,截至12月24日,台灣壽險業的增資金額已經達到294億元,發債金額則高達1,868億元,全年實際籌資總額更是突破2,16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在這波增資潮中,新光人壽以208億元的現增金額拔得頭籌,上半年對新壽現增70億元,第三季再挹注138億元。其他如三商美邦人壽、第一金人壽、台新人壽以及台銀人壽也陸續進行增資,分別達到20.4億元、5億元、33億元和未公佈的金額。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壽險業的籌資主力來自於發債。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三商壽以及凱基等六家壽險公司均進行了發債,董事會通過的發債額度總計達到2,230億元。實際申請核准的發債額度為2,058億元,其中已發債金額達到1,868億元。
在這波發債潮中,國壽以800億元的發債金額領先群倫,創下該公司史上最大的發債紀錄,包括500億元國內債和9.2億美元的海外債。其次是富邦人壽,發債金額為560億元,全部為國內債;南山人壽發債金額超過275億元,其中逾75億元為國內債,7億美元為海外債。此外,全球人壽也加入發債行列,董事會通過發債100億元,預計將在2025年實際發行。
整體來看,2024年壽險業的籌資總額達到2,162億元,年增長率達75%,並首次突破2,000億元的大關,創下歷史新高。相較之下,產險業在度過防疫風波後,財務狀況回穩,增資需求降低,全年僅有兆豐產險和法巴產險進行現增,金額共計47.7億元。
此外,金管會也於年底前釋出利多,修正保險業投資商用不動產的最低投報率。新規定將基準利率從現行郵局二年期定存利率,改為「近五年」郵局每年1月1日牌告二年期定存利率平均值,預計將於2025年1月底前實施,以提升保險業從事不動產投資的法定收益率的穩定性。
富邦人壽在近年來的企業發展中,不僅注重營運成果,更積極推動永續發展,展現出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質内涵。近日,在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主辦的「國家永續發展獎」中,富邦人壽在眾多參與機構中脫穎而出,榮獲企業類獎項,這一肯定來自於對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的堅定投入。
總經理陳世岳表示,富邦人壽的永續理念深植於企業文化之中,他強調:「我們除了追求經營效益,更關注綠色營運、環保公益、高齡關懷以及運動推廣四大實踐領域。」這四大領域不僅反映了富邦人壽對環境保護的承諾,也體現了對社會公益的關懷。
在應對氣候變遷的挑戰上,富邦人壽積極參與減碳轉型,並支持產業的永續發展。公司不僅通過ESG投資和風險管理來實現這一目標,還推出了普惠金融商品與服務,並廣泛推廣金融教育,以期影響更廣泛的社會大眾。
為了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的愿景,富邦人壽採取了多項實際行動。公司積極推動低碳營運,並提供更多電子化服務,同時導入綠電和太陽能發電設施。目標是到2040年,全面使用綠電。總部大樓「富邦人壽大樓」更是榮獲美國LEED金級認證,這一成就再次證明了富邦人壽在綠色建築領域的領先地位。
在2024年發布的永續報告書中,富邦人壽首度將海外子公司納入報告範疇,並自主擴大對應世界經濟論壇(WEF)利害關係人資本主義衡量指標的核心衡量指標。這一舉動體現了富邦人壽對全球永續發展責任的承擔,以及對於創新與透明度的追求。
為了幫助上班族及早開始規劃退休生活,台灣的富邦人壽保險公司近日推出了一款兼具分紅、增額、還本功能的新型保單——「富邦人壽活利優退分紅終身保險」。這款保單旨在滿足保障需求同時,也能為退休後提供穩定的金流。
富邦人壽指出,退休時的基本財務需求包括日常生活費、休閒娛樂費、醫療照護費以及照顧家人的支出等。在準備退休時,需要注意四大風險:長壽風險、通貨膨脹風險、投資風險以及不健康餘命風險。隨著國人壽命延長,退休金不足的可能性增加;通貨膨脹會使錢的購買力下降;市場波動可能導致投資虧損;而隨著少子化趨勢,子女照顧壓力增大,長期照護的費用也不可忽視。
「活利優退」保單具有五大特色:首先,以台幣計價,避免匯率波動的風險;其次,提供兩種繳費期間選擇,分別為3年或6年,以減輕繳費壓力;第三,生存保險金給付指定年齡可選擇55歲、60歲或65歲,退休時間彈性,活愈久領愈多,最高可領到99歲;第四,長期壽險保障累積,使資產增值;第五,提供生命末期提前給付功能,降低財務風險、醫療費不足的健康風險以及長期看護需求的照護風險,讓人生最後階段更加尊嚴。
此外,保誠人壽與渣打銀行合作推出的「保誠人壽新美利29外幣終身壽險(113)(定期給付型)」,則是針對「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族量身打造。這款保單結合分紅保單的壽險保障和特定傷病保障,涵蓋29項特定傷病,如癌症、急性心肌梗塞、嚴重阿茲海默氏症、嚴重巴金森氏症等。被保險人在保單有效期内首次確診特定傷病,可獲得基本保險金額15%的特定傷病保險金,滿足健康保障需求,並可支應醫藥費用或選擇適合的醫療方案。
統計2024年前三季,整體壽險業投資性不動產的租金收益率約為1 .59%,而近年壽險投資性不動產部位持續的拉高,2024年第一季正 式突破了1.6兆元,第三季相較2023年同期年增逾700億元。
且隨壽險投資性不動產持續增加,租金收益也增加,全年租金202 2年正式突破300億元,2023年進一步上升到344億元,2024年前三季 已來到264億元、全年也可望破300億元大關。
壽險業者表示,2024年有處分部分不動產,不完全是因為最低投報 率門檻,還有考量活化不容易,或地區不處於精華區。展望2025年不 動產市場,金管會針對壽險不動產最低收益率門檻進行調整,若能順 利上路,不動產收益率與市場利率更貼近,可望帶動壽險投資商用不 動產動能增加,仍看好包含商辦、物流、IT產業、百貨商場等。
前三季壽險業最大包租公仍是國泰人壽,租金收入約91億元,近年 全年皆百億元以上;第二大是富邦人壽約42億元,近兩年皆在50億元 以上;第三大新光人壽約37億元,近兩年多在45億∼47億左右,明年 杭北大樓完工,加上今年積極將自用轉投資用,全年上看50億元;第 四是南山人壽,前三季租金收益34億元,近年也都在40億元之上。
投資性不動產帳列金額部分,國泰人壽仍是最大地主,第三季底帳 列金額接近6,000億元;第二為富邦人壽超過3,000億元;南山、新光 不動產帳列金額超過2,000億元;台壽也超過千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