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邦人壽(公)公司新聞
去年前11月壽險業務員銳減逾3,000人,為留住新血,六大壽險今 年砸上億元留才。像國壽提供新人超過30萬元額外達標獎金;富壽首 次擴大新人月獎金、適用延長至兩年;南山宣示將每年額外投注逾2 億元在全職業務新人培育。
富壽表示,今年新人月獎金及適用延長兩年,並搭配產險證照、整 合行銷、季通算及年度加碼獎金等獎勵,新人有望挑戰首年就年薪破 百萬元,並設立新銳及精銳培訓計畫,晉升主管後可加入員工持股信 託、每胎10萬元生育補助等福利。
國壽去年啟動「領航新秀專案」,除達標獎金,並有黃金三個月5 2堂摩天輪式實戰培育,新人也可透過整合行銷帶動收入,如產險、 證券複委託等。國壽指出,去年已有不少新人晉升、年薪超過百萬元 ,目前正開發「AI Coach」智能陪練系統,利用生成式AI模擬真實客 戶互動情境,協助新人快速掌握銷售技巧。
南山徵員聚焦年輕族群,南山說明,提供每月專案獎金及為期12個 月、累計超過200個小時的系統化訓練課程,每年另投注逾2億元在全 職業務新人培育,表現優異的業務新人通常銷售業務獎金加計專案獎 金後,首年就可突破百萬元年收。
新光人壽針對新人有師徒制珍珠計畫,也制定多元的晉升規劃與獎 勵辦法。新壽強調,業務新人不僅首年有機會年薪破百萬元,甚至有 機會單月突破百萬元,以去年10月30日∼11月26日保險月來說,有超 過300名業務員年薪破百萬元,其中有六名是去年新進。
凱基人壽因應社會趨勢,特別提供中高年齡及社會新鮮人專案,推 出獨創AI智能對練,提升新人實戰行銷與增員技巧,首年就能收入破 百萬元;台壽除新人財補專案,也設快速晉升獎勵,六個月晉升獎1 萬元、9個月晉升獎5,000元,新人每月完成目標,首年有機會年薪破 百萬元。
國泰人壽今年要招募十名MA,除延攬數理精算、財務投資、管理企 劃、核保理賠人才外,今年也要找資料科學、數據工程、程式開發、 資訊安全、數位行銷、健康管理等領域人才,在訓練上會提供股票、 外匯、債券、風險評估、財務會計等五大領域專業知識課程,進行為 期一年的財務體系前中後台輪調歷練。
凱基人壽今年也要招募5∼8位MA,今年著重在找精算、金融科技、 投資、核保理賠等人才,將提供量身訂做的個人輪調計畫;台壽今年 也預計招募八位MA,其中保險金融四人、投資專案四人,預計延攬精 算、通路輔銷等商品規劃人才。
南山人壽預計在3月啟動MA招募計畫,將安排高階主管親自擔任職 涯導師,前半年集體培訓並指派專案實作歷練,並安排參與高層策略 會議和跨部門大型專案,訓練將分為三大領域,包含通路策略擬定、 服務策略規劃與數位專案參與。去年就有267人爭取MA,年增逾4成, 錄取率約為3%左右。
富邦人壽今年針對MA開設六組,除通路與經營管理組外,也重視金 融科技IT專業人才,強化保險科技創新服務研究,另設有投資規劃組 及海外REIT個股研究組。以投資MA為例,可透過輪調期間快速學習國 內市場前三大買方團隊前台與中台運作。
近期,台灣壽險業市場迎來了一波強勁的回光返照。根據最新數據,2024年台灣前六大壽險公司的新契約保費收入達到了5,098億元,年增近2成,預計整體壽險業去年全年新契約保費將超過8,300億元,年增超過2成,有望創下三年新高。
過去一年,受到美國聯準會快速升息的影響,台灣壽險業的新契約保費收入經歷了下滑。2022年新契約保費收入從2021年的兆元之上,下滑到7,730億元,2023年再下滑到6,714億元,創下17年新低紀錄。然而,隨著美國高利率影響逐漸消退,以及資本市場表現的好轉,2024年下半年的保單銷售開始回穩。
在眾多壽險公司中,國泰人壽表現亮眼,2024年12月賣出超過307億元,連續六個月蟬聯單月業績王,並連續六個月賣破百億元,年增超過3倍。其中,投資型保單與利變型保單對其業績提升貢獻重大。新光人壽則以112億元的銷售額,年增高達2倍,去年就有兩個月賣破百億元,主要來自利變型保單的銷售帶動。
前六大壽險公司的新契約保費收入通常占整體壽險業的逾6成。2024年前六大壽險公司共賣出5,098億元,年增18.7%。預計整體壽險業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將超過8,300億元,接近8,400億元,與2023年的6,714億元相比,年增將超過24%,正式擺脫了17年新低的陰霾,轉回正成長軌道。
在這波業績回升的浪潮中,國泰人壽和富邦人壽兩大龍頭表現突出。國泰人壽以全年賣出1,541億元,奪得冠軍寶座;富邦人壽則以1,101億元的銷售額,獲得亞軍。南山人壽以747億元的業績,獲得季軍。其中,新光人壽的成長速度最快,去年全年新契約保費約642億元,年增逾65%,躍升為第四名。
台灣壽險業界在2024年迎來了一個關鍵的轉折點,新契約保費收入終於重回正成長軌道。對於壽險公司來說,除了保費收入的增長,CSM(合約服務邊際)的成長也成為了今年最重要的任務之一。CSM的增長對於2026年接軌IFRS 17標準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因為CSM的累積量將影響接軌的負擔。
CSM可以理解為保單生效後預期的全期利潤,隨著2026年IFRS 17標準的實施,CSM將逐期釋出並反映在各期的損益表上,這也是各大壽險公司積極追求CSM成長的主要原因。
國泰人壽設定了每年CSM新增700億元的內部目標,並在去年成功達到了900億元的新契約CSM歷史新高。國壽表示,對於2024年全年新契約CSM的預期超過800億元,實際數據表現優於預期,這主要得益於年底美元利變保單和A&H保單(健康險與意外險)的熱賣。對於今年,公司依然保持樂觀的展望,並持續追求一年新增700億元以上的CSM目標。
富邦人壽也設定了一個每年新增400億元CSM的目標。富壽強調,去年已將CSM作為通路的重要經營指標,並進行了商品策略的調整,包括彈性擴充分紅及利變等商品,同時轉向高保障分期繳商品。公司規劃設計了多種符合年輕客群的保單,如分紅、不分紅、利變還本險等主約,並推出壽險、健康險、意外險等可彈性搭配的「零件式」高保障附約。此外,富邦人壽還積極銷售CSM貢獻度高的保障型商品,如重疾險和長照險,預期今年CSM將維持雙位數成長,尤其是分紅保單的銷售動能將持續增強。
新光人壽則每年設定了新增300億元CSM的目標。新壽表示,去年在商品策略上聚焦外幣保單及價值型商品的銷售,並在保險月期間保費收入增長強勁,這也促進了CSM的成長。基於去年的表現,新壽將為2025年訂定新的成長目標,並為今年接軌IFRS 17標準做好充分的準備。
美聯儲降息風潮席捲,台灣壽險業迎來春暖花開的一年。根據市場預測,2024年台灣壽險業新契約保費將突破8,380億元大關,較去年成長24.9%,其中壽險雙雄——國泰人壽與富邦人壽,新契約保費均成功突破千億障礙,並呈現兩位數的成長。六大壽險公司12月新契約保費收入達650.5億元,創下近三年來新高,較去年同期暴增逾一倍。整體來看,2024年新契約保費年增率達18.7%。
壽險龍頭國泰人壽在2024年交出亮眼成績單,新契約保費達1,541億元,成為六大壽險之冠,年成長率為16%。公司指出,意外與健康險(A&H)全年新契約保費大幅成長31%,達128億元,帶動新契約的合約服務邊際(CSM)創下900億元的歷史新高。
富邦人壽也不遑多讓,2024年新契約保費達1,101.8億元,年增率為16.5%。公司商品策略持續聚焦長年期繳及保障型商品,個人健康及傷害險較去年成長67%,顯示商品轉型成果明顯。
南山人壽以747.2億元的新契約保費排名第三,內部銷售主力為高保障型商品、投資型年金商品及利變壽險商品。此外,2024年投資型商品復售,對保費收入也產生了積極影響。
新光人壽以641.7億元的新契約保費名列第四,凱基人壽和台灣人壽分別以579.9億元和487.4億元的保費收入,分居第五和第六名。
業內分析指出,美聯儲在2024年9月啟動降息循環,台灣壽險公司陸續調高美元利變保單宣告利率,並推出新商品以刺激消費者購買意願。此外,國內外股市的強勁表現也提升了民眾對投資型保單的信心,進而帶動壽險業保單銷售業績的飛躍。
根據各公司公告顯示,六大壽險2024年12月新契約保費收入為650.5億元,寫2022年2月以來、近三年最高水準,且較2023年12月的306.4億暴增逾一倍。
統計2024年全年,六大壽險新契約保費增至5,098億元,年增率達18.7%。據業者估計,整體壽險業界2024年全年新契約保費將逾8,380億元,較2023年全年暴增24.9%。
壽險龍頭國泰人壽繳出亮麗成績單,2024年新契約保費1,541億元,為六大壽險之冠,年成長16%。國壽指出,2024年意外與健康險(A&H)全年新契約保費達128億元、大幅成長31%,帶動新契約的合約服務邊際(CSM)創下900億元的歷史新高。
富邦人壽2024年新契約保費達1,101.8億元,年增16.5%,商品策略持續聚焦長年期繳及保障型商品,個人健康及傷害險較去年成長67%,展現商品轉型成果顯著。
南山人壽2024年全年新契約保費為747.2億元、排名第三,內部以高保障型商品、投資型年金商品、利變壽險商品為銷售主力,此外,2024年投資型商品復售,同樣大舉挹注了整體保費收入。
2024年新光人壽新契約保費641.7億元、名列第四;凱基人壽為579.9億元;台灣人壽則是487.4億元,分居第五及第六。
壽險業者分析,美國聯準會在2024年9月啟動降息循環,壽險公司陸續調高美元利變保單宣告利率,或競推美元利變保單新商品以激勵民眾買氣,進而提升傳統型保單的銷售動能。此外,今年國內外股市維持多頭走勢,加強民眾的投資信心,同樣促使投資型保單銷售由冷轉熱,壽險業保單銷售業績也大舉提升。
受美國聯準會快速升息影響,2022年壽險業新契約保費收入從202 1年的兆元之上,當年下滑到7,730億元,2023年再下滑到6,714億元 ,創下17年新低紀錄。2024年上半年雖仍受到美國高利率影響,但下 半年開始回神,受益於資本市場表現好帶動投資型保單買氣,第三季 開始美國啟動降息循環,利變型保單銷售也增溫,同時分紅保單在銀 保通路大力推廣下也持續挹注保費收入,讓2024年新契約保費從谷底 回升,將創三年新高。
年底是大型壽險公司的保險競賽月,各大壽險卯足全力拼業績,2 024年12月前六大壽險賣出超過650億元佳績,為至少2022年以來的單 月最佳成績,年增率逾1倍。前六大壽險即國泰、富邦、南山、新光 、凱基與台壽。
2024年12月前六大壽險中就有五家賣贏2023年12月,以國泰人壽賣 307億元衝最快,連續六個月蟬聯單月業績王,也連續六個月賣破百 億元,年增超過3倍,其中投資型保單與利變型保單皆貢獻不少;亞 軍是新光人壽,12月賣出約112億元,年增高達2倍,去年就有兩個月 賣破百億元,主要就來自利變型保單的銷售帶動。
前六大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通常約占整體壽險逾6成左右。2024 年前六大壽險共賣出5,098億元,年增18.7%,推估整體壽險2024年 新契約保費收入可超過8,300億元,並接近8,400億元,與2023年的6 ,714億元相較,年增將超過24%,正式擺脫17年新低的陰霾,轉回正 成長軌道,並創三年新高。
2024年國泰人壽與富邦人壽兩大龍頭皆賣破千億元大關,以國泰人 壽全年賣出1,541億元、拿下冠軍寶座,富邦人壽以1,101億元拿下亞 軍,南山人壽拿下季軍,業績也有高達747億元、年增逾2成;成長速 度最快的是新光人壽,去年全年新契約保費約642億元,年增逾65% ,攻占第四名。
CSM可看作保單生效日起預估全期可獲得的利潤,由於壽險業2026 年接軌IFRS 17後,CSM將逐期釋出呈現在各期的損益表上,是各大壽 險積極拼CSM成長的主因。
國泰人壽設有一年CSM新增700億元的內部目標,去年新契約CSM更 達到900億元歷史新高。國壽指出,原先預估2024年全年新契約CSM會 是超過800億元,實際出來數據比原本預期好很多,主要就是受惠於 2024年底美元利變保單、A & H保單(健康險與意外險)皆熱賣,對 今年依然展望樂觀,持續往一年新增700億元以上的目標邁進。
富邦人壽內部也訂有一年新增400億元CSM的目標。富壽表示,去年 已將CSM納入通路重要經營指標,將彈性擴充分紅及利變等商品,並 轉向高保障分期繳商品,規劃設計符合年輕客群的分紅、不分紅、利 變還本險等主約,並推出壽險、健康險、意外險等可彈性搭配的「零 件式」高保障附約,同時多賣CSM貢獻度高的保障型商品,如重疾險 、長照險,有助累積CSM。預期今年CSM有望維持雙位數成長,尤其分 紅保單銷售動能仍會持續。
新光人壽每年也設有新增300億元CSM的目標,新壽說明,去年在商 品策略上聚焦外幣保單及價值型商品銷售,加上去年底是保險月、保 費動能很強勁,保費收入成長也讓CSM同步成長,會基於去年表現訂 出2025年的成長目標,因應今年是接軌前最後一年,可以有更好的準 備與表現。
近年來,隨著科技發展,詐欺犯罪手法不斷翻新,為了有效對抗這一威脅,行政院最新推出「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版,並設定了三大目標:強化防詐意識、減少發生數、降低財損數。富邦人壽作為台灣金融業的重要一員,積極響應政府政策,與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攜手合作,共同打擊詐欺犯罪。
1月9日,富邦人壽董事長林福星與刑事警察局局長周幼偉共同簽署防詐合作備忘錄,由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及獨立董事陳建宏見證。未來,富邦人壽將利用刑事警察局提供的反詐騙宣導素材,進行相關教育訓練和宣傳活動,並在法令允許的範圍內,與刑事警察局共享情資,共同提升打擊詐騙的量能。
富邦人壽不僅在內部積極推動防詐工作,也將這一理念貫徹到服務過程中。公司推出商用短碼簡訊「68999」,提供保戶足夠的資訊,幫助他們自主辨識和求證。此外,全國客戶服務櫃檯也實施「識詐阻詐三措施」,通過權益確認書、關懷提問和勸阻通報,降低保戶被詐騙的風險。
為加強全民防詐意識,富邦人壽於2024年舉辦了「防詐細胞培力」巡迴宣導活動,遍及全台12個行政區、456個里。在「社區巡迴健診」中,也加入了防範金融詐騙的宣導內容。為了擴大宣導範圍,公司還推出了「防詐勇士 不做傻事」系列宣導影片和多國語言版的防詐手冊,提升民眾對虛假訊息的認知與思辯能力。
富邦人壽通過這些具體行動,不僅響應政府打擊金融詐騙的政策,也為國人培養自我保護意識盡一份力,期許能夠保護保戶的財產安全,為全國防詐生態圈做出貢獻。
2025年即將來臨,台灣壽險業迎來新局,各大壽險公司紛紛展開人力擴充計劃,透過多種策略吸引新血加入,以應對市場的挑戰與機遇。根據最新資料,六大壽險公司已設定2025年的增員目標,總計預計增員人數達21,100人,從1,600人至5,000人不等,顯示壽險業對未來的信心。
在這波增員潮中,富邦人壽表現亮眼,去年新聘人數達4,588人,總業務員人數累計至18,043人。公司對2025年的外勤業務增員目標預計為5,000人,展現出強烈的成長動力。南山人壽則在2024年截至11月已登錄約4,100人,總登錄人數超過33,000人,並計劃在2025年招募4,500名外勤業務,維持其市場領先地位。
國泰人壽在2024年11月底前新登錄人數達3,010人,總業務員人數為23,314人,2025年的增員目標同樣為4,500人。新光人壽則在2024年約有850人登錄,總業務員人數達14,700人,2025年的業務增員目標設為3,000人。凱基人壽在2024年登錄1,800人,總業務員登錄數為16,500人,2025年增員目標為2,500人。台灣人壽在2024年新登錄人數為610人,總業務員人數為7,700人,2025年的徵員目標為1,600人。
為了吸引年輕世代加入,各壽險公司不遺餘力地推出創新方案。新壽推出針對18至25歲年輕世代的「新賓計畫」,透過職場參訪、新世代青年領袖營等活動,為年輕人提供實現夢想的舞台。南山人壽則積極深入校園,培力青年並舉辦多種活動,以擴大品牌在年輕人心中的影響力。
未來富邦人壽將可充分運用刑事警察局的反詐騙宣導素材,在進行 打擊詐騙及洗錢防制等教育訓練或宣傳活動時,刑事警察局可提供必 要的資源及協助。此外,若遇有異常交易或金融詐騙等事件發生,雙 方也能在法令允許情況下,相互分享情資。透過「公私協力 打詐反 騙,警企合擊 富國安邦」的具體行動,提升打詐防詐量能。
富邦人壽致力打造安全可信賴的保險服務環境,響應政府政策運用 資通訊技術,領先金融業界率先推出商用短碼簡訊「68999」,並調 整簡訊內容連結,提供保戶足夠資訊自主辨識與求證;更於全國客戶 服務櫃檯推行「識詐阻詐三措施」,藉由銀髮族保戶權益確認書、主 動關懷提問及勸阻通報並於系統註記,持續加強臨櫃關懷提問,降低 保戶被詐騙的風險。
為強化全民防詐意識,富邦人壽2024年「防詐細胞培力」巡迴宣導 活動,遍及12個行政區、456個里;另在「社區巡迴健診」納入防範 金融詐騙宣導。此外,為擴大觸及透過多元管道進行識詐宣導,推出 「防詐勇士 不做傻事」系列宣導影片,並製作多國語言版防詐手冊 ,增進民眾對虛偽不實訊息的認知與思辯能力。
富邦人壽以具體行動呼應政府打擊金融詐騙政策,協助國人培養自 我保護意識,期許能協助保戶財產安全不受到侵害,為全國防詐生態 圈共盡一份心力
各大壽險公司積極出招搶才,據各公司統計,六大壽險公司2024年累計新聘人數達到14,958人(南山人壽、國泰人壽統計至11月底),其中,富邦人壽去年新聘人數4,588人,總業務員人數18,043人,2025年外勤業務增員人數目標預計5,000人;南山人壽2024年截至11月登錄約4,100人,總登錄人數逾33,000人,2025年預計招募4,500名外勤業務;國泰人壽截至11月止,新登錄人數3,010人,總業務員人數23,314人,2025年預計招募4,500人。
新光人壽2024年約有850人登錄,總業務員14,700人,2025年業務增員人數目標3,000人;凱基人壽2024年登錄1,800人,總業務員登錄數16,500人,2025年增員目標2,500人;台灣人壽2024年新登錄人數610人,總業務員人數7,700人,2025年台壽徵員目標人數1,600人。
為了吸引新血加入,壽險各出奇招,新壽2025年針對18至25歲的年輕世代推動「新賓計畫」,透過職場參訪、新世代青年領袖營等活動,讓年輕人找到可以實現夢想的舞台。南山人壽深入校園積極培力青年並舉辦各式活動,擴大品牌心占率。
台灣金融市場再創佳績,上市金控集團在2024年的獲利表現驚艷市場。截至昨日,已有13家金控公布去年稅後純益,總計達5,259億元,大幅超越前年同期,年增率超過七成。其中,富邦金控與國泰金控的表現特別亮眼,兩家金控的全年獲利均超過千億元,成長幅度超過一倍。
富邦金控在2024年創下歷史新高,獲利達1,511.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0.8元,蟬聯獲利王寶座。子公司人壽、銀行、證券的獲利也都創下歷史新高。國泰金控則以1,111.9億元的獲利,創下歷史次高EPS為7.28元。值得注意的是,14家上市金控中有12家累計全年獲利突破200億元,顯示未來大型金控年獲利200億元以上將成為市場的基本期待。
中信金控尚未公布去年全年獲利,但若加上前11月的累計獲利,14家金控的累計稅後純益將達5,942億元,刷新2021年的最高點5,806億元,確定創下歷史新高。中信金控去年12月的獲利表現將決定整體金控去年獲利是否能夠突破6,000億元的大關。
富邦金控在2024年12月的合併稅後純益為105.1億元,月增1.4%,累計全年合併稅後純益達1,511.6億元,年增1.2倍,EPS為10.8元,這是富邦金控首次突破1,500億元的獲利大關。國泰金控雖然在12月出現單月虧損,但全年累計獲利仍達1,111.9億元,創歷史次高,EPS為7.28元。
凱基金控去年12月的合併稅後純益為5.02億元,全年合併稅後純益達335.46億元,為歷年次高,年成長率達77%,EPS為1.97元。合庫金控去年12月的合併稅後純益為8.4億元,全年合併稅後純益為197.4億元,年成長10.4%,EPS為1.26元。新光金控去年12月的合併稅後純益為11.1億元,全年合併稅後純益為206億元,創次高EPS為1.26元。
四大壽險業的2024年年度成績單昨日揭曉,其中富邦人壽以亮麗的表現勇奪冠軍,全年稅後純益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025.3億元,年成長率達184%,創下了歷年最高紀錄。而國泰人壽則以671.8億元的稅後純益,年成長率超過300%,刷新了歷史次高紀錄。凱基人壽和 新光人壽也分別以221.5億元和103.7億元的稅後純益,表現亮眼,新光人壽更是從虧轉盈,創下歷年次高紀錄。至於南山及台灣人壽兩家壽險公司,則尚未公布其獲利情況。
在已公布的四家壽險公司中,國泰人壽和凱基人壽在12月份都出現了虧損。國泰人壽的稅後虧損達36.1億元,凱基人壽則虧損2.3億元。凱基人壽解釋,這主要是由於12月份的投資操作相對保守。反觀富邦人壽和新光人壽,在12月份則分別實現了105.4億元和2.9億元的稅後純益。
富邦人壽在12月份的獲利主要來自於利息收入、國內外股票資本利得、基金資本利得以及配息收入。在當月,國內外指數震盪上揚,富邦人壽持續實現資本利得,並進行汰弱留強的投資策略,當月投資部位處分實現獲利約122億元,其中大多數來自國內外股票及基金。此外,美元走升也為富邦人壽帶來了匯兌利得,12月底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餘額增加約27億元,達到約215億元。
國泰人壽則指出,12月份的合約服務邊際(CSM)創高,對損益表現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加上當月實現的資本利得較少,以及韓元受到政局動盪影響,單月重貶5.4%,星元貶值1.5%,單月避險成本增加,這些因素共同對獲利造成了衝擊。不過,國泰人壽強調,韓元的劇烈波動屬於短期一次性偏離,目前1月的韓元價位已恢復正常,且經常性收益將持續挹注,緩和匯率波動對損益的影響。
金控雙雄富邦金、國泰金2024年全年均大賺逾千億元,年成長超越一倍,其中,富邦金獲利1,511.6億元創新高,每股稅後純益(EPS)10.8元蟬聯獲利王,國泰金去年賺1,111.9億元,EPS達7.28元,創歷史次高。
另外,14家上市金控去年有多達12家金控累計全年獲利突破200億元,也創下新紀錄,凸顯未來大型金控年獲利200億元以上將是市場的基本期待。
至昨日止,上市金控只剩下中信金尚未公布2024年全年獲利,但若加上中信金前11月累計獲利,則目前14家金控累計2024年稅後純益合計已有5,942億元,已刷新2021年的最高點5,806億元,篤定創下歷史新高。而中信金去年12月單月獲利是否達到之前月均50至60億元的水準,將決定整體金控去年獲利是否飛越6,000億元大關。
富邦金2024年12月自結合併稅後純益105.1億元,月增1.4%,累計2024年全年合併稅後純益達1,511.6億元,年增1.2倍,EPS 10.8元,這是富邦金首度稅後賺破1,500億元大關,子公司人壽、銀行、證券2024全年獲利也都同創歷史新高。
國泰金2024年12月稅後淨損19.1億元,是13家金控中唯一單月虧損,但累計全年稅後純益仍破千億、達1,111.9億元,年增1.16倍創歷史次高,EPS達7.28元。子公司銀行、產險、證券及投信2024年獲利都創歷史新高,國泰人壽全年稅後純益671.8億元,年成長超過三倍,與金控同創歷史次高。
國泰金12月單月出現虧損,主因國壽12月稅後淨損36.1億元,國壽指出,12月虧損主因韓元受政治事件一次性因素影響重貶5.4%,星元也貶1.5%,Proxy hedge(替代避險)有較大負值,避險成本較高。國泰世華銀全年稅後純益383.4億元,年成長逾三成。
凱基金控自結去年12月稅後純益5.02億元,2024全年稅後純益達335.46億元,為歷年次高,年成長率77%,EPS 1.97元。凱基金表示,12月獲利較前月驟減七成,主因旗下凱基人壽12月投資操作相對保守,單月稅後淨損2.32億元,全年累計稅後純益221.55億元,年成長1.18倍。凱基證券全年受惠資本市場交投熱絡,獲利101.23億元,年成長38%。
合庫金去年12月自結稅後純益8.4億元、月減34%,主因旗下票券及證券調整債券部位致單月轉虧,合庫金2024全年稅後純益197.4億元、年成長10.4%,EPS為1.26元,獲利主體合庫銀行全年獲利年增16.2%。
新光金12月稅後純益11.1億元,虧轉盈,全年累計稅後純益206億元,寫次高,EPS為1.26元。子公司新光人壽12月稅後純益2.9億元,由虧轉盈,全年稅後純益103.8億元,EPS 1.31元,新光銀全年稅後純益72.2億元創新高。
國泰人壽稅後純益671.8億元,年成長逾300%,創歷史次高。凱基人壽221.5億元、年成長118%,新光人壽全年稅後純益也突破百億元、達103.7億元,由虧轉盈,寫歷年次高。主要壽險業還有南山及台灣人壽兩家尚未公布獲利。
已公布四家壽險中,國泰與凱基人壽12月都出現虧損,國壽稅後虧損36.1億元,凱基人壽稅後虧損2.3億元,凱基人壽指出,因12月投資操作相對保守。富邦人壽12月稅後純益105.4億元,新光人壽為2.9億元。
富邦人壽指出,12月擁有利息收入、國內外股票資本利得、基金資本利得及配息收入。其中國內外指數在震盪中上揚,持續實現資本利得,汰弱留強,12月處分投部位實現獲利約122億,多數來自國內外股票及基金。另外美元走升,貢獻12月匯兌利得,12月底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餘額為約215億。較上月底增加約27億。
國壽指出,因CSM(合約服務邊際)創高,不利損益表現,加上12月實現資本利得較少,以及12月韓元受到政局動盪單月重貶5.4%,星元也貶1.5%,單月避險成本增加,衝擊獲利。12月單月沖轉外匯價格準備金91億元,截至12月底外匯價格準備金餘額275億元,但國壽強調,韓元劇烈波動應屬短期一次性偏離,目前1月韓元價位也已恢復正常,且經常性收益持續挹注,緩和匯率波動對損益影響。
富邦金控榮獲「2025保險品質獎」最值得推薦特優,子公司富邦人壽在知名度、業務員表現、理賠服務以及最值得推薦四項評比中均獲得特優殊榮。而富邦產險則在最佳形象、售後服務、最佳專業及最值得推薦四項評比中脫穎而出,展現了其卓越的實力和深厚的口碑。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這次的獲獎結果是對富邦金控及其子公司在保險行業努力的肯定。他強調,《現代保險雜誌》舉辦的保險品質獎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保險類獎項之一,能夠獲得這樣的殊榮,是富邦金控全體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未來,富邦金控將繼續秉持「正向力量 成就可能」的品牌精神,提供更全面多元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向亞洲一流金融機構的目標邁進。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表示,富邦人壽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發揮金融保險專業,並積極整合保險科技,不斷推出創新商品及服務,擴大服務範圍。公司還規劃了各類專業培訓課程,提升員工業務實力,並全面導入保險科技,以達到公平待客、普惠金融的目標。陳世岳總經理強調,富邦人壽將持續專業、穩健經營,積極參與公益,以赢得更多民眾的信任和肯定。
富邦產險總經理賴榮崇提到,此次調查中,超過九成的企業將「為相關風險做危險管理」作為投保的重要考量。富邦產險已投入損害防阻近30年,並致力於提供企業各種風險樣態的損害防阻服務。隨著工業4.0的來臨,富邦產險也對無人工廠的安全性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取得了CMSE國際機械安全專家認證,與企業客戶攜手提升生產安全。
2024年全年的「發債五哥」名單終於揭曉,其中國營事業台灣中油以995億元的發債金額,成功奪得「發債王」的寶座,僅次於其同為國營事業的台灣電力,後者全年發債達82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壽險雙雄」富邦人壽與國泰人壽也分別以560億元與440億元的發債金額,分列第三與第四大,顯示壽險業的發展趨勢。而「護國神山」台積電則以343億元的發債金額排名第五。
與去年相比,發債前四大依舊由國營事業與科技大廠主宰,分別為台灣電力、台積電、鴻海精密與台灣中油。而國泰人壽在2023年的發債金額為306億元,排行第五。但在2024年,國泰人壽的發債規模上升至第四大,而富邦人壽則以黑馬之姿躍升至第三名。
債券商主管分析,與壽險公司為接軌國際制度而連續發債的情況不同,2024年國內企業的發債籌資意願相對低迷。櫃買中心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公司債發行金額為5,536.5億元,較2023年的6,725.7億元減少了17.68%。這主要是受到央行升息後市場利率上升,以及企業對於發債態度轉趨觀望的影響。
券商主管進一步指出,美國聯準會在2024年9月啟動降息循環,部分企業預測國內債券利率有機會隨之下降,因此不急於在利率高點時進行發債。
此外,債券商主管還提到,2024年「壽險雙雄」同時進入前五大,這是過去十分罕見的情況。這主要與保險業即將於2026年接軌TW-ICS標準有關,大型壽險業者近年來積極增資與發債,以強化資本基礎。
《現代保險雜誌》於昨日盛大舉辦了「2025保險品質獎」頒獎典禮,在這場盛會中,富邦金控榮獲「最值得推薦」特優殊榮。而旗下子公司富邦人壽則更是一鳴驚人,獲得了「知名度最高」、「業務員最優」、「理賠服務最好」以及「最值得推薦」四項特優獎項,顯示其卓越的實力和深厚的口碑。富邦產險也同樣獲得「最佳形象」、「售後服務」、「最佳專業」及「最值得推薦」四項特優,富邦金及子公司共計獲得九項特優,成為當日頒獎典禮的焦點。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在頒獎典禮上表示,富邦金控及其子公司能夠在《現代保險雜誌》的「第31回全國最佳壽險公司暨金控公司排行榜大調查」中脫穎而出,獲得九項特優獎項,實屬榮幸。他強調,未來富邦金控將繼續秉持「正向力量 成就可能TM」的品牌精神,致力於提供消費者及企業最完整多元的金融產品與服務,並朝著「亞洲一流金融機構」的願景前進。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在談及獲獎時表示,富邦人壽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精神,發揮金融保險專業,並積極整合保險科技,不斷推出創新商品及服務,擴大服務範圍。公司還規劃了各類專業培訓課程,強化同仁業務實力,並在銷售服務流程中全面導入保險科技,以提供客群全面完善的保險規劃。此外,富邦人壽也推出了多元理賠服務,如「理賠聯盟鏈」、「理賠醫起通」服務以及「視訊理賠」服務,實現保戶「關懷零距離」的理想。
富邦產險總經理賴榮崇則提到,富邦產險深知企業客戶面臨意外損失的風險,因此已投入損害防阻近30年,並致力於提供企業各種風險樣態的損害防阻服務。賴榮崇還強調,富邦產險與時俱進,導入新技術,如紅外線空拍機檢測服務及各種風險評估模型,以應對工業4.0時代的需求。同時,富邦產險也對無人工廠的安全性進行深入研究,並取得CMSE國際機械安全專家認證,與企業客戶攜手提升生產安全。
相較於2023年,發債前四大依舊為國營事業與科技大廠的天下,分別為台灣電力、台積電、鴻海精密與台灣中油,國泰人壽全年發債306億元排行第五;至於2024年,除國壽發債規模排名前進至第四大外,富邦人壽還以黑馬姿態衝出、搶下第三名。
債券商主管指出,相較於壽險公司為接軌國際制度接連發債,2024年國內企業發債籌資意願相對低迷。櫃買中心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公司債發行金額為5,536.5億元,較2023年的6,725.7億元,大減17.68%,主因是央行升息後墊高市場利率,及企業發債態度轉趨觀望有關。
券商主管說,「美國聯準會在2024年9月啟動降息循環,有些企業研判國內債券利率有機會跟著走低,不急著在利率高點時發債。」
債券商主管還說,2024年「壽險雙雄」同時擠入前五大,為過去十分罕見的情況,主要原因是保險業將於2026年接軌TW-ICS,大型壽險業者近年來皆積極增資與發債以強健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