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泰人壽(公)公司新聞
同時,金管會要求宏泰人壽究責懲處失職人員,對宏泰人壽漲費時 擔任商品簽署精算人員記點2點,金管會表示,這次被記點的精算人 員之前曾因其他案件已被記2點,加計這次處分累積計點數已達法定 限制簽署商品的條件,所以六個月內不得簽署保險商品。據了解,被 記點精算人員即是先前已離職的宏泰人壽副總嚴成均,保險局主秘蔡 火炎表示,停簽處分對離職人員依舊有效。
由於宏泰人壽是第一家調漲保費的壽險公司,金管會認定其漲價不 合理,要求恢復原狀的懲處,亦是近60年壽險史上第一次。
宏泰人壽是自5月1日開始調高保費,最高漲幅近160%,據保險局 統計,薰衣草醫療險附約共有15萬張有效保單,因為投保的月分不同 ,有些已經漲費,有些可能還沒有,且有些保戶採月繳,溢收的保費 可能只有數十元或近百元,宏泰人壽可能採抵繳下期保費等方式退還 。
蔡火炎表示,宏泰人壽決定提高薰衣草保費,僅「選擇性」考量2 020年的二項給付理賠率欠佳,即住院醫療費用及手術費用二項理賠 率高於100%,主要是兒童及孕婦損失率較高,宏泰人壽就決定全面 調高保費。
但薰衣草是從2018年12月開賣,2019年損失率不錯,且還有另外四 項給付,如住院日額、住院醫療輔助金、住院慰問金、重大器官移植 保險金等損失率都不錯,但宏泰人壽未全面考慮,也未考量不同性別 及年齡在不同保額有不同損失率,有欠公平合理;且決策過程有欠妥 適,加上保戶若不續保,體況變差者恐無法再投保,影響重大,保險 局認定有必要導正且加重處罰。
蔡火炎表示,保險局正在討論相關調費率的機制,未來可讓各保險 公司有更明依據可檢視。
國內資產破兆元大型壽險中,全球人壽RBC為387.67%高居第一;淨值資產比則以富邦人壽的12.02%奪冠。
金管會2019年訂出雙重風險預警機制,對保險業監管畫出二條紅線,一是資本適足率(RBC)門檻200%,二是淨值資產比設預警指標,前者每半年一驗,後者不得連續二期(二個半年)低於3%,只要觸及其中一個指標,金管會啟動立即糾正措施,最輕是限制業務或裁撤分支機構、限期增資等。
今年上半年財報全數出爐後,將是金管會第一次檢視此雙重風險指標,若有不符將祭出懲戒。原本位紅燈警戒區的宏泰人壽、三商美邦人壽與新光人壽紛紛提前辦理減資、增資或有不動產增值利益入帳,加上股債市雙漲未實現利益挹注,淨值明顯大幅提升,22家壽險公司甫出爐的半年報數字二項指標,全數過關。金管會統計上半年壽險業平均RBC為325.88% ,淨值比平均數也大幅提升至8.92%。
上半年RBC最低是三商壽僅209.79%,雖高過門檻,但離邊緣不遠;新壽221.37%與宏泰人壽232.24%,未達部分海外投資額度法令門檻250%,影響部分業務,未來要留意獲利減少等自有資本縮水或風險資本快速增加,恐需進一步增資且影響明年配股。此外,包括南山人壽、遠雄人壽及台銀人壽三家RBC也還不到300%以上的穩健水準。
上半年淨值比宏泰人壽最低,次低是三商壽3.55%,再來為中華郵政4.84%,新壽也低於5%,若遇股債市劇烈波動,淨值比偏低會大受行情變動影響。
近日,台灣保險業的投資創投與私募股權基金在經營權引爭議方面引起了廣泛關注。由於東元父子之爭,黃茂雄透過友人成立的鈺叡公開收購兒子黃育仁的菱光公司,而鈺叡背後的創投達勝伍持股五成,其後台灣六家壽險公司包括遠雄、宏泰、國泰、台灣、全球及中國等,合計投資達78%,其中宏泰人壽持股超過22%,這一情況讓外界對壽險業資金介入經營權之爭產生了疑慮。 為了應對這一問題,金管會保險局計劃修正保險法子法,未來保險業投資單一創投與私募股權基金的限額將從現行的25%降至10%。這意味著未來投資者需要組織更多家業者加入同一檔基金,才能完成募集。今日(13日),保險局將召開公聽會,與保險、創投、併購與私募股權、股權投資等公會或協會代表討論相關事宜。 在公聽會上,保險局將討論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並增訂投資後監督管理機制。保險業投資創投及私募股權基金必須先以合約或協議方式明訂不得直接或間接介入被投資事業的經營管理及投資決策,並定期檢視。若違反合約或協訂,則必須有資金退場計畫或一定的措施。 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先前發生的保險業資金介入公司經營權之爭事件,引起了社會極大的關注。保險局傾向於縮減投資額度,並將在公聽會上傾聽與會者的意見,未來的法規也將進行預告。
台灣保險業經營權爭議後,保險局決定出手調整投資規範。近期,宏泰人壽等壽險公司因投資創投基金而捲入企業經營權爭議,保險局看準此機會,趁著保險法修正之際,公布相關子法,對保險業投資單一創投基金的限額進行大幅調整。從原先的25%一口氣降至10%,同時私募股權基金也將受到創投基金相同的規管,並要求投資前必須簽署契約,明確規定資金不得涉入經營權之爭。若發生違規情況,保險公司必須執行資金退場機制。 今年7月,東元電機因父子之爭,鈺叡意圖公開收購菱光,此舉背後的大股東創投達勝伍,其持股超過78%,包括遠雄、宏泰、國泰、台灣、全球及中國等六家壽險公司。這次事件讓這些壽險公司「間接」捲入經營權之爭。保險局認定這些壽險公司的行為實質上違反了保險法,雖然法規未明文規定,但保險局仍決定對此進行嚴格監管。 為了進一步健全保險業的投資管理,保險局將於13日召集保險、創投、併購與私募股權、股權投資等公會或協會代表,討論「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在此次討論中,將增訂「投資後監督管理機制」,要求保險業投資創投及私募股權基金必須以合約或協議方式,明確規定不得直接或間接介入被投資事業的經營管理及投資決策,並定期進行檢視。若發現違反合約或協訂,則需有資金退場計畫或相關措施。 更值得注意的是,保險局對單一創投、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限額進行了直接調整,從現行的25%降至10%。這意味著以後一檔基金需要尋找的壽險公司將從四家增加至十家,募集的難度將大大提高。
今年7月因為東元父子之爭,鈺叡要公開收購菱光,鈺叡背後大股東創投達勝伍有六家壽險公司投資達78%,即遠雄、宏泰、國泰、台灣、全球及中國等六家壽險公司,意外「間接」捲入經營權之爭,保險局認定實質違反保險法,但因法規未明訂,因此由壽險公司以股東身份先去函達勝伍創投,最後達勝伍撤出鈺叡,但保險局認為有業者「亂搞」,決定嚴管。
保險局13日將找保險、創投、併購與私募股權、股權投資等公會或協會代表,討論「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其中將增訂「投資後監督管理機制」,保險業投資創投及私募股權基金要先以合約或協議方式,明訂不得直接或間接介入被投資事業的經營管理及投資決策,且要定期檢視,若違反合約或協訂,就要有資金退場計畫或一定的措施。
更重要的是保險局直接調整保險業對單一創投、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限額,由現行25%降到10%,等於以前一檔基金大約找四家壽險公司就募滿,現在得找十家,募集難度將大為提高。
東元父子之爭,黃茂雄藉友人主持成立的鈺叡公開收購兒子黃育仁旗下菱光,因鈺叡背後持股五成大股東創投達勝伍有六家壽險公司即遠雄、宏泰、國泰、台灣、全球及中國等六家壽險公司,投資合計達78%,有公司持股最高超過22%,引發外界對於壽險業資金介入經營權之爭的疑慮。
保險局13日將找保險、創投、併購與私募股權、股權投資等公會或協會代表,討論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其中將增訂投資後監督管理機制,保險業投資創投及私募股權基金要先以合約或協議方式,明訂不得直接或間接介入被投資事業的經營管理及投資決策,且要定期檢視,若違反合約或協訂,就要有資金退場計畫或一定的措施。
此外,保險局擬修改子法,調整保險業對單一創投、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限額,由現行25%降到10%。甚至包括國家級私募股權基金、投信或券商募集投資在五加二產業的私募基金等。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先前爆發的事件,社會極為關注,即保險業資金不宜介入公司經營權之爭,若保險業者無法有效管理所投資的創投或私募股權基金,則保險局傾向投資額度限縮,13日公聽會將傾聽與會者的意見,未來法規也會預告。
疫情陸續緩和,大家對於出遊的期待也逐漸升溫。為了讓大家能夠安心享受旅遊樂趣,宏泰人壽推出了一款專為旅遊設計的「e起遨遊旅行平安保險」。這款保險不僅保障範圍廣,最高保險金額更可達1,500萬元,讓保戶在旅途中享有更全面的保障。 首次投保的保戶也能享有1,200萬元的保障,而為了滿足不同保戶的需求,宏泰人壽還提供了「宏泰人壽e起遨遊傷害醫療保險金附加條款」,讓保障更加完善。 投保流程簡單便捷,透過宏泰人壽的保樂美網路平台,保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投保,24小時不打烊的服務讓你無需擔心時間限制。保樂美網路平台還提供了網路試算服務,保單條款等相關說明都會以明確清楚、易於閱讀的方式呈現,操作介面也力求簡單,確保投保過程順暢無阻。 現代人追求隨性自由的旅遊方式,宏泰人壽的網路投保旅平險正好符合這種需求。只要在出發前2小時內,透過網路投保並完成信用卡授權,就能迅速完成投保程序。宏泰人壽也提醒大家,把握這一波旅遊熱潮,在購買保險時不妨多利用這樣的便利服務。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宏泰人壽「e起遨遊旅行平安保險」的資訊,或是進行投保,請訪問宏泰人壽保樂美網路投保平台:https://bolemei.hontai.com.tw/。
宏泰人壽e起遨遊旅行平安保險可透過宏泰人壽保樂美網路平台隨時投保,24小時服務不打烊。保樂美網路投保平台提供網路試算服務,保單條款等相關說明以明確清楚、易於閱讀為原則,操作介面力求簡單,確保投保過程順暢;配合線上信用卡支付,繳款快速方便。
網路投保旅平險快速方便,符合現代人旅遊說走就走的隨性與自由,出發前2小時前,於網路投保且信用卡授權成功,即完成投保程序,宏泰人壽建議想要衝這一波旅遊的保戶,在購買相關保險保障時,可多加利用。保樂美網路投保平台網址:https://bolemei.hontai.com.tw/。(賴俊明)
面對黃茂雄的挑戰,菱光董座黃育仁領軍的陣營昨(7)日展開反攻,針對鈺叡大股東達勝伍展開強勢收購。菱光、東友、光菱三家公司聯合行動,發函達勝伍,提出一項超過市場價格的收購案,希望以此穩定鈺叡股權。 鈺叡昨日下午發表聲明,表示持股五成的大股東達勝伍,因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中國人壽等六大壽險公司投入資金,引發外界對保險資金介入經營權爭奪的質疑,給股東帶來不少困擾。達勝伍在考慮後,決定完全撤出鈺叡,將全部股份轉讓給其他投資者。鈺叡董事長郭冠群預計將引入關係資金接手股權,繼續推進收購案。 但就在此時,黃育仁領導的菱光、東友、光菱三家公司,突然來了一個驚天動地的大轉折。昨晚,這三家公司的代表向達勝伍發函,表示願以高於市場價格的優惠條件,收購達勝伍手中的所有鈺叢股權,顯示出對鈺叡的強烈興趣和決心。
東元集團的經營權之爭似乎還沒有要落幕的跡象,不僅菱光科技被公開收購,菱光科技董座黃育仁旗下的另一家公司東友科技也成為了收購對象。黃育仁不甘心腹背受敵,決定展開反擊,計劃以優於市場的行情反收購達勝伍名下全數鈺叡的股權。近期,安富國際投資向主管機關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申報,計劃從7月8日至8月5日間,以每股18.2元收購東友科技,預定最高收購數量為33,760,970股,這一價格相比東友科技7日收盤價15.8元,溢價率僅為15.19%。然而,安富國際強調,這一收購價格已經會計師出具了合理性意見書,並以不同時間段的均價計算,溢價率還是相當可觀的。而黃育仁則不甘於被動防守,他決定以菱光科技、東友科技、光菱電子等三家公司為名,致函給鈺叡的大股東達勝伍創投,希望以更有利的價格購買鈺叡公司股權。黃育仁在函中還提醒達勝伍創投,在出售鈺叡公司股權前,應先通知他們,以免損及六大壽險公司,包括宏泰人壽等股東及其保戶的權益。目前,市場上已經流出了這三家公司致函給達勝伍創投的文件,但黃育仁對此則表示暫不評論,似乎對此反制行為還有更多的後手。
鈺叡昨日下午宣布,持股五成的大股東達勝伍因為有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中國人壽等六大壽險公司資金投資,受到外界質疑以保險資金介入經營權之爭,造成股東諸多困擾,達勝伍最終決定完全撤出鈺叡,要將全部股份轉讓給其他投資人。擔任鈺叡及達勝伍董事長職務的郭冠群,預期將引入關係資金接手股權,繼續操刀收購案。
不料昨日晚間風雲變色,黃育仁陣營菱光、東友、光菱三家公司同時函告達勝伍,擬以優於市場價格買下其所持有全數鈺叡股權。
東元經營權之爭再掀案外案,安富國際投資7日向主管機關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申報擬公開收購東友科技,由於安富國際董事長高東海為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的民間友人,市場也將此收購案視為父子之爭的延長賽。
據安富國際揭露,公開收購東友科技期間自7月8日起至8月5日止,預定最高收購數量為33,760,970股(約為被收購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三成,最低收購數量為5,626,829股(約為被收購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5%),每股收購價格訂為18.2元,以東友科技7日收盤價15.8元計,溢價率僅15.19%。
惟安富國際投資強調,收購價18.2元已經會計師出具價格合理性意見書,若以東友科技近一年交易日均價計算,溢價率達46.3%,以前120、60、30個交易日均價計算,溢價率亦分別達到39.78%、32.46%、31.22%。
7日晚間,傳出不甘一直站在防守方的黃育仁,隨後也提出反制,決定以名下菱光科技、東友科技、光菱電子等三家公司的名義,致函給鈺叡的大股東達勝伍創投,擬以優於市場或潛在買家之價格,買受達勝伍所持有之全數鈺叡公司股權。
市場並傳黃育仁在函中還特別敬告達勝伍,在有意出售鈺叡公司股權前,能先行通知菱光科技、東友科技、光菱電子等公司,前往商議買受鈺叡公司股權細節。以免達勝伍未以最有利價格出售鈺叡股權而損及達勝伍公司、六大壽險公司包含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中國人壽等股東及其保戶的權益,並要求「確實督促達勝伍創投,是否有以最有利之價格出售鈺叡公司股權,以免權益受損而不自知。」
市面上已有東友科技、光菱電子等三家公司,致函給鈺叡的大股東達勝伍創投的文件流出,不過針對此市場傳言,黃育仁仍表示,暫不對此表示意見,似乎對此反制行為仍留有後手。
東元電機的父子之爭再次引發焦點,菱光公司5日晚間突擊發布鈺叡公開收購案的審議報告,強調三大不宜賣出的原因。首先,收購價格偏低,其次,鈺叡涉及保險業資金介入,相關限制待解釋,最後,鈺叡及股東資金來源的真實性也需確認。菱光建議股東們要謹慎考慮是否應該出售股份。 東元電機董事會決定,由於防疫需求,股東常會將延期至7月23日,於中壢廠區舉行。菱光對此表示沒有異議,但希望東元能盡快提供選舉票格式、選票分割等相關資訊,確保股東權益的公平行使。 這場經營權之爭的起源,是東元會長黃茂雄與私募基金達勝集團董事長郭冠群合資設立鈺叡投資,對菱光展開公開收購。由於菱光多次召開臨時董事會未能達到法定出席人數,因此決議委請獨立專家和獨立董事提供專業意見,並由會計師出具股權價格合理性意見書。 菱光獨立專家和獨立董事發現,鈺叡與主要股東達勝伍的資料不符,且無法判斷其投資狀況與金額。此外,達勝伍的主要股東包括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等多家保險公司,而保險業資金運用有明確限制,這部分仍待主管機關釐清。 獨立專家和獨立董事普遍認為,鈺叡此次公開收購的目的是為了取得菱光的控制權,但鈺叡提出的收購價格29元,未達到會計師分析的合理價格區間29.86元至41.95元。
六家壽險公司捲入東元父子之爭,已明確表示要切割關係。根據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的透露,這六家壽險公司包括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以及中國人壽,他們已經向達勝伍創投去函,要求召開股東臨時會,解釋他們參與鈺叡公開收購菱光一案的原因。 目前,達勝伍創投尚未正式回應這六家壽險公司的要求。但如果達勝伍創投置之不理,未來這六家壽險公司將不再參與達勝伍創投募集的相關創投基金。此外,如果達勝伍創投按照六大壽險公司的要求撤出菱光的公開收購案,證期局副局長郭佳君也指出,公開收購的資金來源將需要重新公告。 保險局局長施瓊華在7月1日已經對外表示,對於鈺叡公開收購菱光案,背後的大股東創投達勝伍有六家壽險公司投資達78%,這讓人擔心保險資金可能介入經營權的爭奪。施瓊華強調,壽險資金不得介入被投資公司的營運,轉投資創投亦同,並要求這六家公司檢討是否已超越當初投資的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改變投資決策。 這六家投資達勝伍的壽險公司中,宏泰人壽和遠雄人壽各持有21%以上的股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和全球人壽各持有10%,中國人壽則持有5.71%。保險局也於隔日召集這六家壽險公司的總經理開會,要求他們強化投資續後管理,並在2日發函給達勝伍創投,要求儘速召開股東臨時會。 壽險業者表示,他們對於現在投資創投的規定感到冤枉,因為現在投資創投不能超過創投規模的25%,且不能出任董監事。他們指出,達勝伍創投投資鈺叡並參與公開收購菱光,這些壽險大股東事先並不知情,創投基金也不需要事先打招呼。未來,他們考慮投資時將增列相關「條款」,即被投資公司不得作違反保險法的相關投資,不能參與經營權之爭。 另外,外界報導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找上中嘉董事長郭冠群,合資成立資本額10億元的公司鈺叡,並在6月21日宣布將在6月22日至8月10日期間,以每股29元收購菱光最多50.1%的股權,而菱光正是黃茂雄兒子黃育仁的核心事業。 現在,除了批評六大壽險資金參與經營權之爭外,外界也對中信銀提供公開收購履約保證等行為表示關注。銀行局副局長黃光熙表示,銀行是根據相關授信原則進行審查。
此外,東元電機董事會6日決議,配合主管機關防疫需求,股東常會將延期至7月23日,於東元電機中壢廠舉行。針對股東會新訂日期,菱光表示,沒有異議,不過希望東元電機儘速提供包括選舉票格式、選票分割等攸關股東投票權公平、公正行使的相關資訊,並確保股東常會的報到、入場、投票等一切事務都能在充分、完整保障股東權益的情況下順利進行。
東元經營權之爭,因東元會長黃茂雄聯手私募基金達勝集團董事長郭冠群,合資新設鈺叡投資,對菱光發動公開收購攻勢,讓經營權之爭延燒到菱光。
針對鈺叡投資公開收購菱光案,依法菱光須召開臨時董事會提具審議報告,供股東參考,惟菱光多次召開臨時董事會都因東元電機法人股東代表連昭志、東安投資法人股東代表余信達,以及光倫電子法人代表王健(王民)未出席,因出席董事未過半數,無法成會。
不過,菱光表示,因此次公開收購事宜對股東權益影響甚距,為維護股東利益,經出席董事討論,決議委聘兩位獨立專家,會同獨立董事就原審議委員會應審議之事項進行審議並提供專業意見,同時並聘任會計師出具股權價格合理性意見書給予股東參酌。
據菱光獨立專家和獨立董事審議結果,發現鈺叡和主要股東達勝伍在資本額、實收已發行股份總數與公開收購說明書不符,也無從判斷公開說明書內達勝伍主要股東投資狀況與投資金額。
此外,經查達勝伍主要股東包含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寶慶投資、宏佳投資及中國人壽等保險公司,著眼於保險業資金運用有明確限制,此部分亦尚待主管機關釐清。
再者,獨立專家和獨立董事咸認為鈺叡此次公開收購是為了取得菱光控制權,但鈺叡設定的公開收購價格僅29元,尚未達到會計師分析的合理價格區間29.86元至41.95元下緣。
據了解,達勝伍目前仍未正式回應六家壽險公司,但若達勝伍置之不理,未來壽險公司將不再參與此創投管理公司募集的相關創投基金;若達勝伍的資金應六大壽險公司要求撤出菱光的公開收購案,證期局副局長郭佳君亦表示,則公開收購的資金來源等要重新公告。
東元父子經營權之爭意外擴及保險及金融業者,保險局局長施瓊華7月1日即公開表態,對外界揭露鈺叡公開收購菱光案,背後大股東創投達勝伍有六家壽險公司投資達78%,恐有保險資金介入經營權爭奪的疑慮,施瓊華強調壽險資金不得介入被投資公司營運,轉投資創投亦同,將請六家公司檢討是否已超越當初投資目的及「投資決策是否要作改變」。
六家投資達勝伍的壽險公司即宏泰人壽、遠雄人壽都有21%多,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及全球人壽各10%,另外中國人壽則投資5.71%,保險局隔日亦找六家壽險公司總經理開會,要求強化投資續後管理,六家壽險公司在2日即發函達勝伍,要求儘速召開股東臨時會,說明參與公開收購菱光的決策。
壽險業者亦喊冤,現在投資創投不能逾創投規模的25%,且不能出任董監事,達勝伍投資鈺叡且參與公開收購菱光,這些壽險大股東事先根本不知情,創投基金也不用事先打招呼,但未來考慮投資時要增列「條款」,即被投資公司不得作違反保險法的相關投資,即不能參與經營權之爭。
外界報導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找上中嘉董事長郭冠群,合資成立資本額10億元的公司鈺叡,6月21日鈺叡宣布在6月22日到8月10日,以每股29元,公開收購菱光最多50.1%股權,而菱光即是黃茂雄兒子黃育仁的核心事業。
現在輿論除批評六大壽險資金參與經營權之爭,亦指如中信銀提供公開收購履約保證等,銀行局副局長黃光熙表示,銀行是依相關授信原則審查。
【台北訊】最近台灣壽險業界掀起了一陣波瀾,主要是關於壽險資金是否應該介入被投資公司的經營權的問題。根據消息人士透露,金管會保險局明確表示不希望壽險資金介入其他公司的經營,為了落實這個原則,六家壽險公司決定出手了。 就在昨日,這六家壽險公司包括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中國人壽,共同發函給達勝伍創投,要求在7月17日舉行的股東臨時會上,禁止達勝伍創投使用其資金進行公開收購菱光科技的行為。這場行動背後的原因,是因為鈺叡公司計劃收購菱光科技,而鈺叡的大股東達勝伍創投背後正是壽險資金。 消息人士指出,雖然壽險業可以阻止郭冠群等人使用壽險資金收購菱光,但對於郭冠群和黃茂雄等人使用其他資金收購菱光,則無力阻止。預計鈺叡收購菱光的計劃還是會繼續進行。 達勝伍創投曾向宏泰人壽等六家壽險公司募集資金,總計12.3億元,佔其股本約78%。這些資金被投資在鈺叡公司,並用於收購菱光科技。金管會保險局官員強調,壽險資金不得直接或間接涉入被投資公司的經營,這是根據保險法第146之1條和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第7條所規定。 在這場股東臨時會上,六家壽險公司將會提議,禁止達勝伍創投的資金被用於收購菱光,這意味著即使達勝伍創投投資了鈺叡,鈺叡也不得使用這筆資金進行收購。這次行動不僅是對壽險資金運用規範的強化,也是對市場公平競爭的保護。
鈺叡公司公開收購菱光股權案,因為鈺叡的大股東達勝伍創投背後為壽險資金,引發軒然大波。消息人士指出,壽險業可以擋下中嘉董事長郭冠群等人不用壽險業的資金收購菱光,卻無法擋住郭冠群與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等人用其他資金來收購菱光,預料鈺叡收購菱光還是會繼續下去。
郭冠群主導的達勝伍創投,向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中國人壽等六家壽險公司募集資金,合計12.3億元,占達勝伍創投股本約78%;達勝伍創投把募集來的資金,投資在今年6月15日成立的鈺叡公司,且用鈺叡來收購菱光。
金管會保險局官員昨日重申,金管會不希望壽險資金介入人家的經營,不管直接或間接都一樣,各壽險公司都應該依照這樣的原則來管理被投資公司。
保險局官員說,壽險資金不得直接或間接涉入被投資公司的經營,有兩大法源,一是保險法第146之1條;另一為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第7條,「保險業不得直接或間接透過創投,介入被投資事業之經營管理及投資決策」。
消息人士透露,六家壽險公司昨日已發函達勝伍創投,要求7月17日舉行股臨會,六家壽險公司屆時將提議,禁止達勝伍創投的資金被用於公開收購菱光,也就是說,達勝伍雖然投資鈺叡,但鈺叡不可以拿達勝伍給的資本去收購菱光。
宏泰人壽近期在投資界引起了一陣風波,關鍵在於公司參與了一樁複雜的經營權爭奪戰。根據最新消息,保險局長施瓊華昨日(1日)在線上記者會上強調,將會密切關注宏泰人壽以及其他五家壽險公司,包括遠雄、國泰、台灣、全球與中國人壽,這六家壽險公司共同投資的創投公司達勝伍,不得介入經營權之爭。 這起爭議的起點是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在5月時與中嘉董事長郭冠群合資成立鈺叡,並宣布要公開收購兒子黃育仁事業核心菱光公司過半股權。然而,黃育仁向金管會檢舉,指出鈺叡背後的創投公司達勝伍,其資金來源包含宏泰人壽等六家壽險公司,若用於公開收購,可能違反保險法。 宏泰人壽作為六家壽險之一,其投資的達勝伍創投,持有鈺叡五成股權,而達勝伍的董座也是郭冠群。但宏泰人壽強調,絕對沒有利用保險業資金介入企業經營權爭奪,收購菱光主要是看中其轉型潛力,並將協助菱光提升營運效能和規模,以求市場合作或併購機會。 保險局長施瓊華指出,保險公司資金來自大眾,投資的創投公司不應該介入公司經營權之爭。她並強調,若投資後目的不符合原來投資目的,保險業投資後的「續後管理機制」應該發揮作用,保險公司應該要善加行使股東權去表達意見。 根據保險局的統計,目前六家壽險共持有達勝伍創投高達78%股權,總投資金額達12.3億元。這次事件讓人們關注到壽險業對創投公司的投資規範,以及保險業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和責任問題。
【台北訊】近期,宏泰人壽等六家壽險公司捲入東元集團經營權爭奪戰,引發業界關注。這場爭奪戰背後,由中嘉董事長郭冠群掌控的達勝伍創投扮演著關鍵角色。根據消息人士透露,金管會保險局昨日緊急召集六家壽險公司總經理層級,要求於今日上午9時進行視訊會議。 其中,宏泰人壽與遠雄人壽對達勝伍創投的投資較為積極,但投資金額均為個位數的億元,相較於壽險公司的資金規模,實屬小數。對此,國泰人壽發言人兼副總林昭廷表示,創投投資目的多元,國泰人壽持有達勝伍創投的股份僅為10%,並已著手進行後續處理,同時也將留意未來投資創投可能會有約定事項的設計。 保險局對此事件的關注點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達勝伍創投募集資金時所訴求的投資目的與本次介入東元集團經營權之爭是否一致;二是六家壽險公司是否事先知道郭冠群等人透過創投基金形式介入別家公司經營權,並有沒有試圖阻止。 多家壽險公司表示,事先並不知情,未來將遵照保險局指示行事。儘管投資金額不大,但業界普遍認為,此事件對壽險業的投資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