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泰人壽(公)公司新聞
宏泰人壽e起遨遊旅行平安保險可透過宏泰人壽保樂美網路平台隨時投保,24小時服務不打烊。保樂美網路投保平台提供網路試算服務,保單條款等相關說明以明確清楚、易於閱讀為原則,操作介面力求簡單,確保投保過程順暢;配合線上信用卡支付,繳款快速方便。
網路投保旅平險快速方便,符合現代人旅遊說走就走的隨性與自由,出發前2小時前,於網路投保且信用卡授權成功,即完成投保程序,宏泰人壽建議想要衝這一波旅遊的保戶,在購買相關保險保障時,可多加利用。保樂美網路投保平台網址:https://bolemei.hontai.com.tw/。(賴俊明)
面對黃茂雄的挑戰,菱光董座黃育仁領軍的陣營昨(7)日展開反攻,針對鈺叡大股東達勝伍展開強勢收購。菱光、東友、光菱三家公司聯合行動,發函達勝伍,提出一項超過市場價格的收購案,希望以此穩定鈺叡股權。 鈺叡昨日下午發表聲明,表示持股五成的大股東達勝伍,因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中國人壽等六大壽險公司投入資金,引發外界對保險資金介入經營權爭奪的質疑,給股東帶來不少困擾。達勝伍在考慮後,決定完全撤出鈺叡,將全部股份轉讓給其他投資者。鈺叡董事長郭冠群預計將引入關係資金接手股權,繼續推進收購案。 但就在此時,黃育仁領導的菱光、東友、光菱三家公司,突然來了一個驚天動地的大轉折。昨晚,這三家公司的代表向達勝伍發函,表示願以高於市場價格的優惠條件,收購達勝伍手中的所有鈺叢股權,顯示出對鈺叡的強烈興趣和決心。
東元集團的經營權之爭似乎還沒有要落幕的跡象,不僅菱光科技被公開收購,菱光科技董座黃育仁旗下的另一家公司東友科技也成為了收購對象。黃育仁不甘心腹背受敵,決定展開反擊,計劃以優於市場的行情反收購達勝伍名下全數鈺叡的股權。近期,安富國際投資向主管機關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申報,計劃從7月8日至8月5日間,以每股18.2元收購東友科技,預定最高收購數量為33,760,970股,這一價格相比東友科技7日收盤價15.8元,溢價率僅為15.19%。然而,安富國際強調,這一收購價格已經會計師出具了合理性意見書,並以不同時間段的均價計算,溢價率還是相當可觀的。而黃育仁則不甘於被動防守,他決定以菱光科技、東友科技、光菱電子等三家公司為名,致函給鈺叡的大股東達勝伍創投,希望以更有利的價格購買鈺叡公司股權。黃育仁在函中還提醒達勝伍創投,在出售鈺叡公司股權前,應先通知他們,以免損及六大壽險公司,包括宏泰人壽等股東及其保戶的權益。目前,市場上已經流出了這三家公司致函給達勝伍創投的文件,但黃育仁對此則表示暫不評論,似乎對此反制行為還有更多的後手。
鈺叡昨日下午宣布,持股五成的大股東達勝伍因為有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中國人壽等六大壽險公司資金投資,受到外界質疑以保險資金介入經營權之爭,造成股東諸多困擾,達勝伍最終決定完全撤出鈺叡,要將全部股份轉讓給其他投資人。擔任鈺叡及達勝伍董事長職務的郭冠群,預期將引入關係資金接手股權,繼續操刀收購案。
不料昨日晚間風雲變色,黃育仁陣營菱光、東友、光菱三家公司同時函告達勝伍,擬以優於市場價格買下其所持有全數鈺叡股權。
東元經營權之爭再掀案外案,安富國際投資7日向主管機關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申報擬公開收購東友科技,由於安富國際董事長高東海為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的民間友人,市場也將此收購案視為父子之爭的延長賽。
據安富國際揭露,公開收購東友科技期間自7月8日起至8月5日止,預定最高收購數量為33,760,970股(約為被收購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三成,最低收購數量為5,626,829股(約為被收購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5%),每股收購價格訂為18.2元,以東友科技7日收盤價15.8元計,溢價率僅15.19%。
惟安富國際投資強調,收購價18.2元已經會計師出具價格合理性意見書,若以東友科技近一年交易日均價計算,溢價率達46.3%,以前120、60、30個交易日均價計算,溢價率亦分別達到39.78%、32.46%、31.22%。
7日晚間,傳出不甘一直站在防守方的黃育仁,隨後也提出反制,決定以名下菱光科技、東友科技、光菱電子等三家公司的名義,致函給鈺叡的大股東達勝伍創投,擬以優於市場或潛在買家之價格,買受達勝伍所持有之全數鈺叡公司股權。
市場並傳黃育仁在函中還特別敬告達勝伍,在有意出售鈺叡公司股權前,能先行通知菱光科技、東友科技、光菱電子等公司,前往商議買受鈺叡公司股權細節。以免達勝伍未以最有利價格出售鈺叡股權而損及達勝伍公司、六大壽險公司包含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中國人壽等股東及其保戶的權益,並要求「確實督促達勝伍創投,是否有以最有利之價格出售鈺叡公司股權,以免權益受損而不自知。」
市面上已有東友科技、光菱電子等三家公司,致函給鈺叡的大股東達勝伍創投的文件流出,不過針對此市場傳言,黃育仁仍表示,暫不對此表示意見,似乎對此反制行為仍留有後手。
東元電機的父子之爭再次引發焦點,菱光公司5日晚間突擊發布鈺叡公開收購案的審議報告,強調三大不宜賣出的原因。首先,收購價格偏低,其次,鈺叡涉及保險業資金介入,相關限制待解釋,最後,鈺叡及股東資金來源的真實性也需確認。菱光建議股東們要謹慎考慮是否應該出售股份。 東元電機董事會決定,由於防疫需求,股東常會將延期至7月23日,於中壢廠區舉行。菱光對此表示沒有異議,但希望東元能盡快提供選舉票格式、選票分割等相關資訊,確保股東權益的公平行使。 這場經營權之爭的起源,是東元會長黃茂雄與私募基金達勝集團董事長郭冠群合資設立鈺叡投資,對菱光展開公開收購。由於菱光多次召開臨時董事會未能達到法定出席人數,因此決議委請獨立專家和獨立董事提供專業意見,並由會計師出具股權價格合理性意見書。 菱光獨立專家和獨立董事發現,鈺叡與主要股東達勝伍的資料不符,且無法判斷其投資狀況與金額。此外,達勝伍的主要股東包括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等多家保險公司,而保險業資金運用有明確限制,這部分仍待主管機關釐清。 獨立專家和獨立董事普遍認為,鈺叡此次公開收購的目的是為了取得菱光的控制權,但鈺叡提出的收購價格29元,未達到會計師分析的合理價格區間29.86元至41.95元。
六家壽險公司捲入東元父子之爭,已明確表示要切割關係。根據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的透露,這六家壽險公司包括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以及中國人壽,他們已經向達勝伍創投去函,要求召開股東臨時會,解釋他們參與鈺叡公開收購菱光一案的原因。 目前,達勝伍創投尚未正式回應這六家壽險公司的要求。但如果達勝伍創投置之不理,未來這六家壽險公司將不再參與達勝伍創投募集的相關創投基金。此外,如果達勝伍創投按照六大壽險公司的要求撤出菱光的公開收購案,證期局副局長郭佳君也指出,公開收購的資金來源將需要重新公告。 保險局局長施瓊華在7月1日已經對外表示,對於鈺叡公開收購菱光案,背後的大股東創投達勝伍有六家壽險公司投資達78%,這讓人擔心保險資金可能介入經營權的爭奪。施瓊華強調,壽險資金不得介入被投資公司的營運,轉投資創投亦同,並要求這六家公司檢討是否已超越當初投資的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改變投資決策。 這六家投資達勝伍的壽險公司中,宏泰人壽和遠雄人壽各持有21%以上的股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和全球人壽各持有10%,中國人壽則持有5.71%。保險局也於隔日召集這六家壽險公司的總經理開會,要求他們強化投資續後管理,並在2日發函給達勝伍創投,要求儘速召開股東臨時會。 壽險業者表示,他們對於現在投資創投的規定感到冤枉,因為現在投資創投不能超過創投規模的25%,且不能出任董監事。他們指出,達勝伍創投投資鈺叡並參與公開收購菱光,這些壽險大股東事先並不知情,創投基金也不需要事先打招呼。未來,他們考慮投資時將增列相關「條款」,即被投資公司不得作違反保險法的相關投資,不能參與經營權之爭。 另外,外界報導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找上中嘉董事長郭冠群,合資成立資本額10億元的公司鈺叡,並在6月21日宣布將在6月22日至8月10日期間,以每股29元收購菱光最多50.1%的股權,而菱光正是黃茂雄兒子黃育仁的核心事業。 現在,除了批評六大壽險資金參與經營權之爭外,外界也對中信銀提供公開收購履約保證等行為表示關注。銀行局副局長黃光熙表示,銀行是根據相關授信原則進行審查。
此外,東元電機董事會6日決議,配合主管機關防疫需求,股東常會將延期至7月23日,於東元電機中壢廠舉行。針對股東會新訂日期,菱光表示,沒有異議,不過希望東元電機儘速提供包括選舉票格式、選票分割等攸關股東投票權公平、公正行使的相關資訊,並確保股東常會的報到、入場、投票等一切事務都能在充分、完整保障股東權益的情況下順利進行。
東元經營權之爭,因東元會長黃茂雄聯手私募基金達勝集團董事長郭冠群,合資新設鈺叡投資,對菱光發動公開收購攻勢,讓經營權之爭延燒到菱光。
針對鈺叡投資公開收購菱光案,依法菱光須召開臨時董事會提具審議報告,供股東參考,惟菱光多次召開臨時董事會都因東元電機法人股東代表連昭志、東安投資法人股東代表余信達,以及光倫電子法人代表王健(王民)未出席,因出席董事未過半數,無法成會。
不過,菱光表示,因此次公開收購事宜對股東權益影響甚距,為維護股東利益,經出席董事討論,決議委聘兩位獨立專家,會同獨立董事就原審議委員會應審議之事項進行審議並提供專業意見,同時並聘任會計師出具股權價格合理性意見書給予股東參酌。
據菱光獨立專家和獨立董事審議結果,發現鈺叡和主要股東達勝伍在資本額、實收已發行股份總數與公開收購說明書不符,也無從判斷公開說明書內達勝伍主要股東投資狀況與投資金額。
此外,經查達勝伍主要股東包含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寶慶投資、宏佳投資及中國人壽等保險公司,著眼於保險業資金運用有明確限制,此部分亦尚待主管機關釐清。
再者,獨立專家和獨立董事咸認為鈺叡此次公開收購是為了取得菱光控制權,但鈺叡設定的公開收購價格僅29元,尚未達到會計師分析的合理價格區間29.86元至41.95元下緣。
據了解,達勝伍目前仍未正式回應六家壽險公司,但若達勝伍置之不理,未來壽險公司將不再參與此創投管理公司募集的相關創投基金;若達勝伍的資金應六大壽險公司要求撤出菱光的公開收購案,證期局副局長郭佳君亦表示,則公開收購的資金來源等要重新公告。
東元父子經營權之爭意外擴及保險及金融業者,保險局局長施瓊華7月1日即公開表態,對外界揭露鈺叡公開收購菱光案,背後大股東創投達勝伍有六家壽險公司投資達78%,恐有保險資金介入經營權爭奪的疑慮,施瓊華強調壽險資金不得介入被投資公司營運,轉投資創投亦同,將請六家公司檢討是否已超越當初投資目的及「投資決策是否要作改變」。
六家投資達勝伍的壽險公司即宏泰人壽、遠雄人壽都有21%多,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及全球人壽各10%,另外中國人壽則投資5.71%,保險局隔日亦找六家壽險公司總經理開會,要求強化投資續後管理,六家壽險公司在2日即發函達勝伍,要求儘速召開股東臨時會,說明參與公開收購菱光的決策。
壽險業者亦喊冤,現在投資創投不能逾創投規模的25%,且不能出任董監事,達勝伍投資鈺叡且參與公開收購菱光,這些壽險大股東事先根本不知情,創投基金也不用事先打招呼,但未來考慮投資時要增列「條款」,即被投資公司不得作違反保險法的相關投資,即不能參與經營權之爭。
外界報導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找上中嘉董事長郭冠群,合資成立資本額10億元的公司鈺叡,6月21日鈺叡宣布在6月22日到8月10日,以每股29元,公開收購菱光最多50.1%股權,而菱光即是黃茂雄兒子黃育仁的核心事業。
現在輿論除批評六大壽險資金參與經營權之爭,亦指如中信銀提供公開收購履約保證等,銀行局副局長黃光熙表示,銀行是依相關授信原則審查。
【台北訊】最近台灣壽險業界掀起了一陣波瀾,主要是關於壽險資金是否應該介入被投資公司的經營權的問題。根據消息人士透露,金管會保險局明確表示不希望壽險資金介入其他公司的經營,為了落實這個原則,六家壽險公司決定出手了。 就在昨日,這六家壽險公司包括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中國人壽,共同發函給達勝伍創投,要求在7月17日舉行的股東臨時會上,禁止達勝伍創投使用其資金進行公開收購菱光科技的行為。這場行動背後的原因,是因為鈺叡公司計劃收購菱光科技,而鈺叡的大股東達勝伍創投背後正是壽險資金。 消息人士指出,雖然壽險業可以阻止郭冠群等人使用壽險資金收購菱光,但對於郭冠群和黃茂雄等人使用其他資金收購菱光,則無力阻止。預計鈺叡收購菱光的計劃還是會繼續進行。 達勝伍創投曾向宏泰人壽等六家壽險公司募集資金,總計12.3億元,佔其股本約78%。這些資金被投資在鈺叡公司,並用於收購菱光科技。金管會保險局官員強調,壽險資金不得直接或間接涉入被投資公司的經營,這是根據保險法第146之1條和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第7條所規定。 在這場股東臨時會上,六家壽險公司將會提議,禁止達勝伍創投的資金被用於收購菱光,這意味著即使達勝伍創投投資了鈺叡,鈺叡也不得使用這筆資金進行收購。這次行動不僅是對壽險資金運用規範的強化,也是對市場公平競爭的保護。
鈺叡公司公開收購菱光股權案,因為鈺叡的大股東達勝伍創投背後為壽險資金,引發軒然大波。消息人士指出,壽險業可以擋下中嘉董事長郭冠群等人不用壽險業的資金收購菱光,卻無法擋住郭冠群與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等人用其他資金來收購菱光,預料鈺叡收購菱光還是會繼續下去。
郭冠群主導的達勝伍創投,向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中國人壽等六家壽險公司募集資金,合計12.3億元,占達勝伍創投股本約78%;達勝伍創投把募集來的資金,投資在今年6月15日成立的鈺叡公司,且用鈺叡來收購菱光。
金管會保險局官員昨日重申,金管會不希望壽險資金介入人家的經營,不管直接或間接都一樣,各壽險公司都應該依照這樣的原則來管理被投資公司。
保險局官員說,壽險資金不得直接或間接涉入被投資公司的經營,有兩大法源,一是保險法第146之1條;另一為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第7條,「保險業不得直接或間接透過創投,介入被投資事業之經營管理及投資決策」。
消息人士透露,六家壽險公司昨日已發函達勝伍創投,要求7月17日舉行股臨會,六家壽險公司屆時將提議,禁止達勝伍創投的資金被用於公開收購菱光,也就是說,達勝伍雖然投資鈺叡,但鈺叡不可以拿達勝伍給的資本去收購菱光。
宏泰人壽近期在投資界引起了一陣風波,關鍵在於公司參與了一樁複雜的經營權爭奪戰。根據最新消息,保險局長施瓊華昨日(1日)在線上記者會上強調,將會密切關注宏泰人壽以及其他五家壽險公司,包括遠雄、國泰、台灣、全球與中國人壽,這六家壽險公司共同投資的創投公司達勝伍,不得介入經營權之爭。 這起爭議的起點是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在5月時與中嘉董事長郭冠群合資成立鈺叡,並宣布要公開收購兒子黃育仁事業核心菱光公司過半股權。然而,黃育仁向金管會檢舉,指出鈺叡背後的創投公司達勝伍,其資金來源包含宏泰人壽等六家壽險公司,若用於公開收購,可能違反保險法。 宏泰人壽作為六家壽險之一,其投資的達勝伍創投,持有鈺叡五成股權,而達勝伍的董座也是郭冠群。但宏泰人壽強調,絕對沒有利用保險業資金介入企業經營權爭奪,收購菱光主要是看中其轉型潛力,並將協助菱光提升營運效能和規模,以求市場合作或併購機會。 保險局長施瓊華指出,保險公司資金來自大眾,投資的創投公司不應該介入公司經營權之爭。她並強調,若投資後目的不符合原來投資目的,保險業投資後的「續後管理機制」應該發揮作用,保險公司應該要善加行使股東權去表達意見。 根據保險局的統計,目前六家壽險共持有達勝伍創投高達78%股權,總投資金額達12.3億元。這次事件讓人們關注到壽險業對創投公司的投資規範,以及保險業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和責任問題。
【台北訊】近期,宏泰人壽等六家壽險公司捲入東元集團經營權爭奪戰,引發業界關注。這場爭奪戰背後,由中嘉董事長郭冠群掌控的達勝伍創投扮演著關鍵角色。根據消息人士透露,金管會保險局昨日緊急召集六家壽險公司總經理層級,要求於今日上午9時進行視訊會議。 其中,宏泰人壽與遠雄人壽對達勝伍創投的投資較為積極,但投資金額均為個位數的億元,相較於壽險公司的資金規模,實屬小數。對此,國泰人壽發言人兼副總林昭廷表示,創投投資目的多元,國泰人壽持有達勝伍創投的股份僅為10%,並已著手進行後續處理,同時也將留意未來投資創投可能會有約定事項的設計。 保險局對此事件的關注點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達勝伍創投募集資金時所訴求的投資目的與本次介入東元集團經營權之爭是否一致;二是六家壽險公司是否事先知道郭冠群等人透過創投基金形式介入別家公司經營權,並有沒有試圖阻止。 多家壽險公司表示,事先並不知情,未來將遵照保險局指示行事。儘管投資金額不大,但業界普遍認為,此事件對壽險業的投資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台灣新聞】保險局強調:壽險資金不得介入經營權爭奪,宏泰人壽等六家壽險公司投資創投引關注
近日,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及中國人壽等六家壽險公司對創投達勝伍的投資引發了外界的關注。由於達勝伍創投持有菱光公司的78%股權,而菱光公司的經營權爭奪已經引起了市場的關注,因此,保險局局長施瓊華強調,壽險資金不得介入被投資公司的經營權爭奪。
施瓊華表示,根據保險法規定,壽險資金不僅不得介入被投資公司的經營,也不能出任董監事,更不能與關係人合作介入經營權之爭。而這一規定也適用於壽險資金投資創投公司,創投公司再投資其他公司時,也必須遵守這些限制。
對於宏泰人壽等六家壽險公司投資達勝伍創投的行為,施瓊華強調,這六家公司投資達勝伍創投的行為在第一層上是合法的,因為他們的投資比例沒有超過25%,並未出任創投的董監事。但在第二層上,由於達勝伍創投持有菱光公司的78%股權,這六家壽險公司必須善盡「續後管理」之責,確保投資的創投不會介入任何經營權之爭。
此外,施瓊華還指出,如果達勝伍創投已經介入了經營權之爭,這將不符保險資金的公共性。因此,六家壽險公司應以股東身分表達意見,並自行決定是否應該從達勝伍創投「撤資」。如果投資已經不符合資金運用目的,不合乎保險法,壽險公司應該進行續後管理流程去處理,這部分將要求六家公司自行檢討「投資決策是否要作改變」。
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5月時找上中嘉董事長郭冠群合資成立鈺叡,宣布要公開收購兒子黃育仁事業核心菱光公司過半股權,黃育仁改向金管會檢舉,鈺叡背後更上層的創投公司「達勝伍」有六家壽險資金,若被用來公開收購,恐違反保險法。
東元藉鈺叡發動公開收購,持有鈺叡五成的大股東達勝伍創投,同樣由郭冠群擔任董座,背後資金來源卻是六家壽險公司,包括宏泰、遠雄、國泰、台灣、全球與中國人壽。
施瓊華昨日明確表態,保險公司資金來自大眾,投資的創投公司不應該介入公司經營權之爭。
持有鈺叡五成股權的大股東達勝伍昨日表示,絕對沒有利用保險業資金介入企業經營權爭奪,收購菱光是著眼其轉型潛力,將協助菱光提升營運效能和規模,以求市場合作或併購機會;東元今年股東常會停止過戶日早已過去,此時收購對改選董事並無任何影響力。達勝伍強調,各保險業股東並未擔任達勝伍董事,達勝伍指派至鈺叡擔任董事的代表人沒有任何保險業股東代表。
據保險局統計,目前六家壽險共持有達勝伍創投高達78%股權,總投資金額12.3億元。其中持股比最多一家有達到21.43%,最少亦有5.71%。依法令規定,壽險業投資單一創投公司不得持股超過25%。據了解,各公司投資達勝伍在鈺叡5月成立之前。
施瓊華說,金管會對個案本身沒有意見,但保險業資金具有公共性,不應該拿來做經營權之爭。
她表示,若投資後目的不符合原來投資目的,依保險法與資金運用辦理,保險業投資後的「續後管理機制」應該發揮作用,雖然不能指派董監事或參與公司決策,但78%股權也占不小比重,應該要善加行使股東權去表達意見,至少要做到檢視「這些錢是不是有照投資計畫與決策去投資,要盡到『續後管理』的責任」。
施瓊華說,壽險業投資後,假如被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改變,應要求他們檢討,有沒有涉及違法,且投資目的不一致時,壽險公司應該要檢視並作出決策處理。
壽險業者表示,因為郭冠群與大老闆的私交,六家壽險公司中投資達勝伍創投最多的是宏泰人壽與遠雄人壽,但六家投資金額都是「個位數的億」,對手握龐大資金的壽險公司來講,其實是很小的金額。
國泰人壽發言人兼副總林昭廷昨晚回應,創投投資目的很多元,國泰人壽持有達勝伍不是最多,僅10%,對於保險局表示應檢視投資達勝伍這家創投,是否符合原來資金運用目的,他表示「公司已著手續後處理,只能透露已有處置動作,後續也會留意未來在投資創投可能會有約定事項的設計」。
壽險業者說,保險局關注的點不外乎兩個,首先,達勝伍當初來募集資金時,向壽險公司訴求的投資目的,與本次介入東元集團經營權之爭,原始投資目的與實際投資行為兩者之間是否一致?
其次,六家壽險知不知道,郭冠群等人透過達勝伍的創投基金形式,實際介入別家公司經營權;倘若事先知道,有沒有試圖阻止。
關於第二點,多家壽險公司有志一同指出,事先並不知情;未來將遵照保險局指示,保險局說怎麼做,業者就怎麼辦,就算要撤資,因為金額很小,也無影響。
施瓊華強調,若達勝伍已介入經營權之爭,恐不符保險資金的公共性,六壽險險公司應以股東身分表達意見,至於六家公司是否應自達勝伍「撤資」,將由各公司自行決定,若已不符合資金運用目的、不合乎保險法,壽險公司本來就有續後管理流程去處理,這部分將要求六家公司自行檢討「投資決策是否要作改變」。
保險局是引用媒體報導,即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找上中嘉董事長郭冠群,合資成立資本額10億元的公司鈺叡,6月21日鈺叡宣布在6月22日到8月10日,以每股29元,公開收購菱光最多50.1%股權,而菱光即是黃茂雄兒子黃育仁的核心事業。
鈺叡最大股東、即持股50%的達勝伍創投,而達成伍有78%的股權握在六家壽險公司手中,即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及中國人壽,最少持有5.71%,最高持有21.43%,被質疑有壽險資金介入經營權之爭的疑慮。
施瓊華表示,壽險業資金依據保險法不得介入被投資公司經營、不得出任董監事、亦不得與關係人合作介入經營權之爭,而壽險資金投資創投公司,創投公司再去投資其他公司,都要受同樣的限制,也就是壽險業投資創投之後,該創投也不得介入公司經營權之爭。
施瓊華指出,六家壽險公司投資達勝伍創投,都沒有超過25%、亦沒有出任創投董監事,即第一層是合法;第二層是目前菱光的公開說明書上已揭露,達勝伍後面有六家壽險公司投資,此時壽險公司必須善盡「續後管理」之責,即投資的創投在精神上亦不得介入任何經營權之爭。
宏泰人壽再推調保費配套,強調保障續保不保證費率不變
近期,壽險市場再起波瀾,宏泰人壽針對一年期保單再次調整保費,引發市場關注。為了因應這波調保費風潮,保險局要求壽險公會在本周內提出一年期健康險與傷害險調整費率的配套機制。
根據了解,公會已提出草案,要求各公司必須在保單上加註警語,強調保單「保證續保,但不保證費率永久不變」。未來調整保費需具備三年以上經驗值、妥適性分析、通知保戶時點、漲費時間及保戶不同意處理方式等要素,並且不能針對個別保戶體況或職業單獨調費率。
宏泰人壽的薰衣草健康險在今年二度調高費率,部分年齡層的漲幅甚至高達159%,讓不少消費者感到震撼。保險局對此強調,保單調漲保費後15個工作日內,保戶須先繳保費確保保單不失效,保險局將加速檢視宏泰人壽調漲保費的合理性。
為了確保保單的合理性,保險局要求壽險公會在本周內提出配套方案,公會建議調整保費必須符合五個前提,包括:損失經驗值、不針對個別保戶調費、新費率妥適性分析、提前通知保戶及確定漲費時點、專屬客服窗口及不同意處理機制。
此外,宏泰人壽表示,未來將接軌國際會計準則IFRS17,無法再賣虧損保單,這項新機制將可能導致一年期保單的費率調整問題。
同時,壽險公會提出要加強對業務人員、客服人員的教育訓練,行銷時要特別請保戶簽署確認書,且要向保戶宣達,若不同意調整保費或逾期未繳保費者,就會停止此保單的續保;壽險公司若要調整保費,最好能有專設客服窗口,若保戶堅持不同意調整保費卻又要求保有原本的保障內容,壽險公司得提供同類型保單作為替代方案。
壽險業者分析,這個版本討論多時,已經進入最後拍板的階段,最後就看保險局核備的內容,一旦確定,未來就可能會出現更多的一年期健康險,或意外險的調整費率案例。
宏泰人壽一年期保證續約的薰衣草健康險,今年二度通知要調高費率,新一波已在5月1日上路,由於部分年齡漲幅高達159%,引起市場熱議,保險局則強調此類保單調漲保費後15個工作日,報保險局備查即可,請保戶先繳保費,確保保單不失效,保險局會加速檢視宏泰人壽調漲保費的合理性。
由於保險局訂有一年期保單保費合理性檢視機制,要求若理賠率偏離預期30%即要調整,但因沒有先例及機制,壽險公司也不敢貿然漲保費。
保險局已要求壽險公會本周內提報配套方案,公會建議調整保費必須有五前提,一是要有三年以上具可信度的損失經驗值作調費依據;二是不能針對個別保戶體況或職業調費;三是要有新費率妥適性分析,載明整體調費幅度、最高及最低調幅;四要提早通知保戶及確定的漲費時點;五是要有專屬的客服窗口及客戶若不同意的處理機制。
壽險業者表示,要接軌IFRS17,未來不能有虧損還繼續銷售的保單,這項新機制若上路,一年期保證續保保單的確可能面臨費率調整問題。
立法院近期三讀通過保險法修正案,這個新法規對台灣保險業來說可是個大好消息。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開放保險業可以投資公共建設和社福事業,而且還能夠取得2/3的董事席次。這個新政策讓壽險業界興奮不已,因為這將大大提高他們的投資意願。不過,實際上要投資還是要看具體的案源。 保險局也對這個新法規表示支持,他們指出,目前最熱門的公建社福投資包括污水處理廠、綠能電廠和高鐵周邊產專區,光是壽險業就有2.8兆元的額度可以運用。 根據保險法的規定,保險業投資公共建設及社福事業必須事先向保險局申請獲准。到3月底為止,已經有852.26億元的投資。這個數字還只是冰山一角,因為保險業可運用的資金最高可達2.89兆元,扣除已投資的部分,還有至少2.8兆元的投資空間。 此外,保險局也將地上權案納入廣義公建投資計算,到4月底總投資金額將達到4,192億元,這已經佔到了壽險可運用資金的1.45%。值得注意的是,保險業投資地上權時,是算入不動產投資限額的,而且不需要事先經過保險局的核准。 保險局副局長王麗惠表示,目前保險業投資公建及社福事業主要分為三大類型:污水處理廠、綠能電廠以及高鐵站附近產專園區和地上權開發案。其中,國泰人壽、國壽、台灣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全球人壽和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都有參與綠能電廠的投資。而國壽、富壽、新壽、中壽、南山人壽、全球、元大人壽和宏泰人壽則是高鐵周邊產專區和地上權開發案的投資者。 未來,隨著新法規的實施,這些公司都將有機會提高在投資項目中的董事席次,進一步擴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