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邦人壽公司新聞
金管會昨日公布,2025年第1季台灣外溢保單銷售達25.3萬件,年減18%,雖然件數有所下降,但新契約保費收入卻逆勢成長,達110.9億元,年增長高達110%,顯示市場對高價保單的需求持續升溫。
在眾多家壽險公司中,國泰人壽、南山人壽及富邦人壽在外溢保單市場中佔據了絕對優勢,其新契約保費合計占比高達96%。隨著國人健康意識的提升,外溢保單近年來成為壽險公司積極推廣的商品。
金管會已經核准及備查了15家公司的251張外溢效果保險商品。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第1季外溢保單銷售25.3萬件,比去年同期減少了5.7萬件,年減幅達18%;而新契約保費收入則大幅增加58億元,年增長率達110%。
具體來看,國泰人壽在這一季的保費收入達到89.7億元,成為外溢保費的冠軍;南山人壽以11.9億元的保費收入位居第二;而富邦人壽則以5.7億元的保費收入排在第三位。
在件數方面,南山人壽以11.7萬件的銷售量奪得「外溢件數王」的寶座,國泰人壽以約10.1萬件的銷售量位居第二,富邦人壽則以2.6萬件的銷售量緊隨其後。這三大壽險公司的外溢保單總銷售量佔整體市場的96%。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對此分析指出,外溢保單保費增加但件數減少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國壽新推出的變額壽險與美元利率變動型商品,這些商品的保費單價較高且具有外溢效果,進而帶動了保費收入的增加。
在近期金融市場的波動中,台灣金融壇傳來重大動態。國內兩大金融集團——國泰金控與富邦金控旗下的富邦人壽,昨日(29日)同時召開董事會,通過重要的資本籌措計畫,展現對市場挑戰的應對決心。
富邦金控旗下的富邦人壽,選擇發行累積次順位公司債,規模高達600億元,這是對應市場波動、靈活布局資本的重要一步。富邦人壽的董事會決議,將發行總額最高達600億元的公司債,期限超過10年,以強化其資本結構。
國泰金控方面,則計劃進行大規模現金增資,不超過15億股。這次增資將包括普通股、特別股,甚至可能搭配發行海外存託憑證(GDR),以達到靈活籌資和優化資本結構的目的。國泰金控強調,這次增資將有助於支應業務擴張,提升財務韌性,並穩健強化整體體質,以應對全球市場的複雜挑戰。
在富邦金控的版圖中,還有一項重要的人事變動。富邦綜合保代昨日公告,董事長莊子明將退休,由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的長子、富邦綜合保代董事蔡承道暫代董事長,直至重新選任為止。這次人事變動,也標誌著富邦集團在內部治理上的新篇章。
台灣壽險業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在2025年前二月達到了673.5億元,年增長達41%,顯示出市場對外幣保單的需求有所上升。然而,外幣保單在整體新契約保費中的占比卻創下六年來新低,僅略高於2019年的38.2%,顯示出市場結構的變化。
根據金管會保險局的數據,傳統型外幣保單的年增長為33%,保費收入達579.3億元,佔比約86%,成為外幣保單市場的主要力量。在傳統型保單中,富邦人壽、國泰人壽和保誠人壽分別位居新契約保費收入的前三名,顯示了這些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對比之下,投資型外幣保單的年增長則達122%,保費收入為94.2億元,佔比約14%。在這部分市場中,國泰人壽、安聯人壽和台新人壽成為新契約保費的領頭羊。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解釋,新台幣保單的成長對外幣保單的銷售造成了一定的壓力。由於市場環境的影響以及台幣的貶值,外幣保單在銷售上遭遇了一定的困難。今年前二月,外幣保單占整體新契約保費的貢獻比為38.9%,創下至少七年來的次低點。
在幣別觀察方面,美元保單仍為外幣保單的主要品項。金管會統計顯示,今年前二月美元保單新契約保費達20.1億美元,年增長34%。其中,美元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為2.7億美元,年增長達113%,主要受到美股在1、2月的佳績帶動銷售。美元傳統型保單新契約保費則是因為保險業者提高利變保單宣告利率,進而帶動了買氣。
蔡火炎進一步指出,美元投資型保險的銷售量在2月較1月有所下降,這主要是因為2月的工作天數較少。而美元傳統型保單的銷售增長,則是受到市場對利變保單需求的提升所帶動。
台灣金融市場再傳佳音,金管會昨日(29日)公布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亞資中心)推動成果亮麗。金融業資產管理規模達33.88兆餘元,較推動前增加2.3兆元,預計將提前達到2026年底34兆元的目標。此一成績,顯示台灣金融市場的活力與發展潛力。
金管會為達成亞資中心的三大目標,已經在短短四個月內進行了25項法規鬆綁,並以「兩年有感、四年有變、六年有成」的三階段策略進行。目標在2030年時,將台灣金融業的資產管理規模從目前的約30兆元翻倍至60兆元。目前,第一階段即2026年的目標,預計將超額達標。
值得一提的是,已有20家金融業表示有意願進駐高雄資產專區,其中壽險業方面,國泰人壽已經依照試辦原則向高雄市政府申請進駐,而富邦、新光、南山及凱基等四家壽險業也正在積極準備中。此外,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表示,未來在高雄專區新設分行的申請時間和財務條件將得到放寬。
在ETF市場方面,目前共有五家投信申請了六檔主動式ETF,其中五檔為股票ETF,一檔為債券ETF,這顯示了台灣ETF市場的多元化發展。
富邦人壽作為台灣金融業的領軍企業,其積極參與亞資中心推動工作,不僅展現了企業責任,也為台灣金融市場的發展貢獻了力量。隨著亞資中心推動工作的進行,台灣金融市場的未來可期。
近年來,網路投保平台上的旅遊平安險(旅平險)銷售熱絡,成為壽險業網路通路的最熱門商品。然而,根據業界觀察,台灣民眾對於出國旅遊的投保意識明顯提高,佔網路投保旅平險的8成,但對於國內旅遊的投保意識則相對薄弱。這個現象提醒我們,無論是國內外出行,都應該適當投保,為自己的旅途安全增添一份保障。
富邦人壽指出,在自家平台的旅平險投保數據中,國外旅遊投保的占比高達85%。而國泰人壽的統計數據也顯示,去年網路投保旅平險中,國內旅遊投保率僅占23.9%,國外則佔76.1%。對於國內旅遊投保率偏低的原因,業內人士分析主要有兩點:一是民眾對於風險的認知不足,認為國內旅遊距離近、醫療資源方便,即使發生意外也能迅速處理,因此低估了風險;二是投保意識不足,長期以來,大眾對於「出國需投保旅平險」的認知較為強烈,而對於國內旅遊中的人身安全保障則容易忽略。
南山人壽提醒消費者,在規劃國內旅遊時,可以根據行程選擇旅平險的主約身故、失能保障,並可根據需求附加意外醫療險。富邦人壽也強調,即便是國內的登山、露營或離島自駕行程,也應提前投保旅平險。網路投保可以在出發前1小時完成,保障期間以24小時計算,建議意外身故/失能保障額度至少800萬元,傷害醫療保障額度40萬元。
至於國外旅遊,富邦人壽建議,對於短期觀光,如鄰近國家的1到5天遊覽,應重視人身保障的壽險旅平險,除了傷害醫療險外,還可以附加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與海外醫療專機運送服務。特別是前往中國大陸(含港、澳)、日、韓、東南亞等地,建議保額為意外身故/失能至少1,000萬元,傷害醫療及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各100萬元。
對於長期出國的旅遊、遊學或打工度假,由於醫療費用高昂且風險較高,富邦人壽建議意外身故/失能保障至少1,500萬元,傷害醫療以及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各150萬元,並附加海外醫療專機運送服務。國泰人壽則建議,長天期旅遊或是留遊學與差旅者在選擇旅平險時,應該注重是否涵蓋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及海外醫療專機服務。
台灣金融龍頭富邦金控(2881)在去年創下了歷史性的獲利新高,儘管近期股債市場震盪,讓資產評價承受壓力,但從長遠的觀點來看,業界普遍認為今年業績有望持續增長,殖利率預計將超越同業水平。
根據法人分析,富邦人壽在投資績效上位居同業之冠,而其帳上其他綜合損益未實現餘額也保持正值。雖然目前債券未實現評價損失仍然較大,短線資產評價面臨壓力,但長線回升趨勢不變,新資金投報率維持在較高水平,這對經常性收益的穩定發展大有助益。
在當前降息趨勢下,對台北富邦銀行的獲利預期可以更加樂觀。而去年金控的獲利已創下新高,配息也將有望達到新高度。綜合考慮整體環境對產業的正面支撐,專家們維持「買進」的投資建議。
對於看好富邦金後市股價表現的投資人,建議可以選擇價外20%至價內10%、有效天期90天以上的權證進行介入,以捕捉未來的價值增長。
隨著科技進步,詐騙手段不斷翻新,對民眾的財產安全以及企業的營運構成嚴重威脅。面對這樣的挑戰,富邦人壽表現出高度社會責任,積極投入防詐工作,保護客戶的財富。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2024年富邦人壽第一線同仁已成功阻擋詐騙金額高達800萬元以上,這一數字不僅體現了富邦人壽在防詐方面的實力,也顯示了其在保障客戶財產安全方面的決心。
為了更有效地打擊詐騙,富邦人壽與行政院法務部攜手合作,共同推廣防詐教育。透過案例漫畫、電子書以及現場問答快閃互動活動,讓公司同仁能夠輕鬆學習防詐知識。此外,公司鼓勵同仁利用個人社群媒體,分享法務部製作的反詐影片及圖文,讓全民共同參與反詐行動。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強調,企業不應只是觀望者,應該成為守護社會安全的積極行動者。他提到,防詐教育是風險管理的重要環節,也是企業對員工和社會的責任與承諾。未來,富邦人壽將持續推廣「識詐從內部開始、防詐向全民延伸」的理念,通過多元管道,將防詐觀念深植人心,為建立無詐社會而努力。
為提升全體同仁及廣大民眾對詐騙手法的警覺心與應對能力,富邦人壽特別辦理了为期兩周的「不分你我他,防詐179(一起GO)」宣導活動,強調全民共同參與的重要性,以共同建立一個安全無詐的社會環境。
台積電最新股東會年報揭露了最新前十大股東名單,其中前四名股東排名維持不變。值得注意的是,新制勞退基金過去一年內售出近4萬張台積電股票,從第五大股東的位置下滑至第七大股東,而富邦人壽則完全退出了前十大股東之列。
在大型國家基金方面,新加坡政府調節了逾13萬張台積電股票,而挪威主權基金則增持了超過2萬張。具體來看,花旗託管台積電存託憑證專戶繼續蟬聯第一大股東的位置,截至去年12月18日,其持有台積電股票逾531萬張,持股比率为20.49%。
國發基金則維持著台積電第二大股東的地位,持股數量保持不變,約165萬張,持股比率約為6.38%。第三大股東是花旗銀行受託保管的新加坡政府投資專戶,持股約68.2萬張,與2023年年報揭露數量相比,減少了約13.4萬張,持股比率降至2.63%。
第四大股東則是花旗銀行受託保管的挪威中央銀行投資專戶,即挪威主權基金,去年底持股46.1萬張,比2023年年報揭露數量增持了約2.06萬張,持股比率小增為1.78%。
在台積電2023年年報中,我國新制勞退基金曾是其第五大股東,持股約34萬張。然而,最新的財報顯示,到去年底時,新制勞退基金的持股數量已降至30.2萬張,股東排名也因此下滑至第七大股東。
為了滿足消費者對於全方位保障的需求,凱基人壽(前中國人壽)近日宣佈將重返分紅保單市場,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元化的投保選擇。在台灣的壽險市場中,凱基人壽與其他業界領軍者如英商保誠人壽、富邦人壽、法商法國巴黎人壽、美商安達人壽等一同競爭,市場預測台灣人壽與台新人壽也將陸續加入,讓保戶能夠擁有更廣泛的選擇空間。
分紅保單相比傳統壽險商品,具有其獨特的優勢。保戶在享受基本保障的同時,還能夠參與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果分配,共享企業的成長紅利。凱基人壽長期以來財務表現穩健,即將推出的分紅保單將提供新台幣與美元兩種幣別選擇,從4月份起在銀行通路開賣,讓保戶在保障人身同時,也能夠分享企業成長的成果,實現資產的穩健增值。
凱基人壽強調,他們深知不同年齡層對於保險商品的特定需求。新推出的分紅保單將提供多樣化的幣別配置,滿足年輕族群對於資產累積的需求,中壯族群對於退休規劃與穩健收益的需求,以及樂齡族群對於資產傳承的需求。
另一方面,富邦人壽也關注到台灣即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這將帶動退休規劃及醫療保障需求的增加。為鼓勵年輕族群及早規劃退休生活,富邦人壽將不斷推出分紅、利變型高保障型壽險及退休規劃型商品,幫助民眾準備「月退金、醫療金、長照金」等退休三金,應對退休生活可能面臨的日常支出。同時,富邦人壽也推廣實支險及重大傷病險作為第二醫療儲備金,並搭配長照分期給付與躉繳終身壽險,提供退休後在金流、醫療、長照及資產傳承方面的全方位保障。
根據台積電最新年報,截至去年12月18日,花旗託管台積電存託憑證專戶持有台積電股票逾531萬張,蟬聯第一大股東,持股比率20.49%。
國發基金維持台積電第二大股東身分,持股數不變,仍為約165萬張,持股比率約6.38%。第三大股東依然是花旗銀行受託保管新加坡政府投資專戶,持股約68.2萬張,比2023年年報揭露數量少約13.4萬張,去年底持股比率降至2.63%。
第四大股東為花旗銀行受託保管挪威中央銀行投資專戶,即挪威主權基金,去年底持股46.1萬張,比2023年年報揭露數量增持約2.06萬張,去年底持股比率小增為1.78%。
台積電2023年年報中,我國新制勞退基金是其第五大股東,持股約34萬張,最新財報顯示到去年底時,新制勞退基金持股降至30.2萬張,退居第七大股東。
相較於傳統壽險商品,分紅保單的獨特優勢在於,保戶在享有基本保障的同時,更有機會參與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果分配,共享企業經營成果與成長紅利。
長期財務表現穩健的凱基人壽將推出新台幣與美元分紅保單,4月起在銀行通路開賣,讓保戶享有保障之餘,也能共享企業成長紅利,兼顧人身保障與實現資產穩健增值。
凱基人壽表示,充分理解不同族群對於保險商品的需求,即將推出的分紅保單會提供多元的幣別配置,滿足年輕族群對於資產累積、中壯族群對於退休規劃與穩健收益、樂齡族群對於資產傳承的需求。
富邦人壽指出,台灣已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帶動退休規劃及醫療保障需求。為鼓勵年輕族群提早布局退休,富邦人壽將持續推出分紅、利變型高保障型壽險及退休規劃型商品,協助民眾備齊「月退金、醫療金、長照金」等退休三金,以因應退休生活的日常支出,推廣實支險及重大傷病險作為第二醫療儲備金,並搭配長照分期給付與躉繳終身壽險,提供民眾退休後金流、醫療、長照及傳承的全方位保障。
台灣金融龍頭富邦金控近期再次展現其對資安防禦的堅定決心,資安長蘇清偉應邀於台灣資安大會上,以「金融機構API資安治理及管理機制」為主題,分享富邦在資安領域的前瞻趨勢與實戰經驗。這已是富邦金控第三度受邀參與此盛會,展現其在金融資安領域的領先地位。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在會上強調,隨著網路威脅的加劇,單一組織的力量已難以應對。因此,富邦金控將不斷分享其資安實務經驗與網路威脅情報,為台灣資安發展盡一份心力,並朝著成為亞洲一流金融機構的目標前進。
值得一提的是,富邦人壽作為台灣金融業的首家NIST資安框架驗證公司,其資訊安全部主管賴居正也在會上分享了驗證的經驗。自2021年起,富邦人壽採用NIST資安框架進行強化管理,並每年在永續報告書中揭露相關成果。2024年,富邦人壽更是通過了BSi認證,顯示了對保戶個資安全維護的積極態度。
富邦金控在資安領域的發展不僅限於內部管理,更擴展至與外部機構的合作。其四大策略發展資安核心戰略,包括建立公私協作機制、自動化驅動資安防禦、強化資訊安全防禦機制,以及建立內部資安文化。
在策略一上,富邦金控號召子公司共同組成聯防團隊,每月召開資安例會,進行情資分享與標竿學習。積極參與臺灣金融資安資訊分享與分析中心(F-ISAC),與政府、業界攜手共築資安防線。
策略二則是透過自動化提升資安防禦能力,富邦啟動了偽冒案件應變團隊,透過數據分析偵測異常資訊,並設立偽冒通報機制。2024年,富邦成功偵測並下架了485件偽冒案件,與電信業者合作,快速終止DNS解析服務,阻擋釣魚網站。
策略三強化了資訊安全防禦機制,導入零信任架構、定期進行滲透測試與紅隊演練,並運用智慧學習技術持續監測潛在威脅。
最後,策略四著重於建立內部資安文化,通過資安教育提升員工意識,定期進行社交工程釣魚郵件測試,並向員工發布最新資安動態與應對策略,確保每位員工都能成為企業資安防線的一環。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網路威脅加劇,企業將難以單一組織力量抗衡,富邦將持續分享資安實務經驗與網路威脅情報,為台灣資安發展貢獻心力,朝成為亞洲一流金融機構願景邁進。
富邦人壽為台灣金融業首家通過NIST資安框架驗證公司,資訊安全部主管賴居正亦於本次台灣資安大會分享推動驗證心得,富邦人壽自2021年起,採用NIST 資安框架強化管理,並每年在永續報告書中揭露相關成果;2024年通過BSi認證,充分展現積極維護保戶個資安全的決心。
富邦金控以四大策略發展資安核心戰略,打造安全金融生態系。
策略一:建立公私協作機制,強化金融資安聯防。富邦金控號召子公司共組聯防團隊,每月與各子公司召開資安例會,進行分享情資與標竿學習等業務報告。積極參與臺灣金融資安資訊分享與分析中心(F-ISAC),透過跨機構的威脅情報共享攜手政府、業界共築資安防線。
策略二:自動化驅動資安防禦,提升偽冒攻擊偵測能力。富邦啟動金控暨子公司偽冒案件應變團隊,透過數據分析異常資訊、挖掘可能的偽冒網站,並設立偽冒通報機制,2024年偵測並下架485件偽冒案件。此外並與電信業者合作,當發現偽冒網站時,能快速終止DNS解析服務,早一步阻擋民眾連上釣魚網站。
策略三:強化資訊安全防禦機制。富邦金控透過多層次的資訊安全防禦機制,確保企業數據與系統安全,如導入零信任架構(Zero Trust)、定期滲透測試與紅隊演練,與運用智慧學習技術持續監測內外部潛在威脅。
策略四:建立內部資安文化,建立企業數位防線。富邦金控推動內部資安教育提升資安意識,在內部持續社交工程釣魚郵件測試,並定期向員工發布最新資安動態、詐騙手法解析及應對策略,確保每位員工都能成為企業資安防線的一環。
台灣壽險業近期在面對外匯市場波動的影響下,積極調整外匯準備金策略。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於去年9月開放的新制,壽險公司可將特定準備金轉列至外匯準備金,以提升對匯率風險的對抗能力。目前,已有包括新光、凱基、台新、三商美邦等多家壽險公司申請此新制,而國泰人壽與富邦人壽則保持觀望態度,進行嚴謹的評估。
新制允許壽險業將不動產增值特別準備、營業損失準備、重大事故準備金等五類準備金轉列至外匯準備金,進而提高外匯準備金額外提存及沖抵比率至100%。這意味著,當壽險業面對匯損時,可使用外匯準備金全額沖抵,同時,若發生匯兌利益,也必須100%提存。此舉不僅能夠增加壽險公司的外匯準備金水位,也能夠提升其對外匯波動的抵抗能力。
新光人壽在這波申請潮中,外匯準備金餘額居於領先地位,達到590億元,顯示其對外匯風險的積極應對。而凱基人壽的外匯準備金餘額則為394億元,國泰人壽為386億元。南山人壽與富邦人壽分別提升至321億元與262億元,顯示多數壽險公司開始積極補提準備金,以應對潛在的匯率風險。
然而,對於匯率變動影響較大的新光與凱基人壽來說,若新台幣升值,將可能面臨較大的帳面匯損與資本壓力。因此,這些公司需要有效的避險機制,以避免對資本適足率表現造成負面影響。
國泰人壽表示,是否申請外匯準備金新制,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包括匯率、內部指標以及市場趨勢等。目前公司仍處於觀望狀態,尚未提出正式申請。富邦人壽則指出,對於申請新制的時間點,公司持續進行嚴謹的評估中。
總結來說,台灣壽險業在外匯準備金新制的推動下,正逐步調整其外匯風險管理策略。雖然部分壽險公司已積極申請,但仍有不少公司保持觀望態度,等待更為穩定的市場環境。
壽險外匯準備金新制提高外匯準備金額外提存及沖抵比率至100% ,即壽險業避險後有匯損,可使用外匯準備金全額沖抵,但若有匯兌 利益也必須100%提存;新制並開放壽險業將不動產增值特別準備、 營業損失準備、重大事故準備金收回、自願強化提存準備、其他強化 提存準備共五類準備金轉列至外匯準備金,充實水位。
新壽將120億元投資性不動產增值利益、56.5億元不動產增值特別 準備金及0.6億元重大事故準備金,合計約申請177億元轉列至外匯準 備金,目前外匯準備金餘額達590億元,居全部壽險最高。
至今年3月底,除新光人壽外匯準備金餘額居最高,其次凱基人壽 有394億元,第三位是國泰人壽386億元,南山人壽與富邦人壽分別提 升至321億元與262億元,顯示多數壽險公司開始積極補提準備金,因 應潛在的匯率風險。
就匯率變動的影響,外匯準備金水位較高的新光與凱基,若新台幣 升值,將面臨較大幅度的帳面匯損與資本壓力,需要有效的避險機制 ,避免影響資本適足率表現。
對於外匯投資部位最大的國泰人壽與富邦人壽來說,對匯率與股市 波動更加敏感,申請外匯準備金新制暫陷觀望態度;水位較低的部分 中小型壽險,短期帳面匯兌風險較小,但如果新台幣走貶且尚未提存 足夠的準備金,缺口擴大壓力將逐步顯現,恐對資本造成負面影響。
國壽表示,是否申請外匯準備金新制,需要考量很多事情,例如匯 率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有設定內部的指標,包含外匯準備金多寡、匯 率達到好的範圍才會申請,還要綜合判斷市場趨勢,目前還在觀望中 ,尚未提出申請;富邦人壽指出,對於申請新制的時間點,仍持續審 慎評估中。
台灣壽險業龍頭富邦人壽近日發布新聞,宣布發行今年第一期無擔保累積次順位普通公司債,總額高達190億元。這次發行的債券分為兩個系列,甲券發行金額為91.4億元,發行期間為10年,利率為3.7%;乙券發行金額為98.6億元,發行期間為15年,利率為3.85%。
根據保險局於2023年4月放行的規定,壽險業可發行10年期以上長期次順位公司債,以助業內2026年順利接軌台版ICS(TW-ICS)。去年,台灣壽險業積極進行債務強化,財務結構得以進一步鞏固。根據櫃買中心統計,去年全年發債最多的企業中,富邦人壽與國泰人壽分別名列第三與第四名,僅次於國營事業的中油和台電,這是壽險業在發債市場上的罕見現象,也創下了壽險業發債規模的歷史新高。
去年,除了富邦人壽與國泰人壽外,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凱基人壽、三商美邦等壽險業者也紛紛發行次順位公司債,以強化資本與財務結構。不過,今年整體壽險業發債的規模與速度似乎有趨緩的趨勢。
富邦人壽表示,發行這次190億元的次順位普通公司債,主要是為了充實營運資金、強化財務結構及提升資本適足率。這也是富邦人壽今年首度進行的大型發債計畫。公告中還提到,乙券在發行滿十年後,若滿足特定條件,如計算贖回後的本公司資本適足率大於法定最低保險業資本適足率,並經主管機關同意,則可提前全數贖回。
為助壽險業2026年接軌台版ICS(TW-ICS),保險局2023年4月開放 保險業可發行10年期以上長期次順位公司債。去年國內壽險業積極發 債強化財務結構,根據櫃買中心統計,去年全年發債最多的企業中, 國壽、富邦人壽僅次於國營事業的中油和台電,名列第三與第四名, 罕見由壽險業擠入發債前五大,且整體壽險業發債規模也創歷史新高 。
去年除富邦人壽與國泰人壽外,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凱基人壽、 三商美邦等業者均發行次順位公司債來強化資本與財務結構。相較去 年壽險業積極發債或增資來強化資本,今年整體壽險業發債的規模與 速度有趨緩跡象。富邦人壽15日公告為充實營運資金、強化財務結構 及提升資本適足率,將發次順位普通公司債190億元,這也是今年富 邦人壽首度大型的發債計畫。
富邦人壽15日發債公告指出,這次的今年第一期無擔保累積次順位 普通公司債,買回條件為乙券發行滿十年後,如計算贖回後本公司資 本適足率大於計算時法定最低保險業資本適足率,並經主管機關同意 者,得提前按本公司債面額加計採實際天數計算的應付利息全數贖回 。
大學畢業季即將來臨,壽險業界與保經業相繼展開招聘大作戰,積極吸引新血加入。今年多家壽險公司預計招募人數達3,000名業務員起跳,並針對不同年齡層提供專業培訓,同時開放斜槓人才加盟,年薪最高可達百萬元。根據壽險公會統計,去年保經業業務員登錄人數首度突破9萬人,今年更積極推動業務員取得美國百萬圓桌(MDRT)會員資格,吸引更多優秀人才。
國泰人壽表示,今年將預計招募4,500名業務員,並有360人目標位於直效通路。公司特別設立「PSA領航新秀計畫」,為專職求職者提供新人育成獎勵,額外達標獎金高達30萬元。而「Young高登計畫」則涵蓋專職與兼職兩大方案,適合社會新鮮人或已有正職工作者,讓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職涯規劃,挑戰百萬元年薪。
富邦人壽預計今年將招聘5,000名業務員。公司去年新招募的業務員中,超過半數是未滿30歲的社會新鮮人。為了鼓勵這些新人,富邦人壽特別設立專案獎勵制度,專案期間兩年內符合條件者,最高可獲42.9萬元獎勵。此外,公司透過新銳培訓、精銳培訓及明日之星成長營等分階段訓練,在三年內打造出能夠獨當一面的業務主管。去年內部統計顯示,30歲以下業務主管人數高達35%,業務主管薪資年增幅近3成,平均月薪達12.6萬元。
新光人壽今年預計招募3,000名業務員,並特別針對18至25歲的年輕世代推出新賓計畫,包括職場參訪、新世代青年領袖營等活動。對於壯世代轉職者,公司也規劃了線上線下系列課程,並鼓勵退休人員回任。業務員首年有機會年薪甚至單月破百萬元,商品主推醫療險、傷害險等。
南山人壽今年預計招募4,500名業務員,截至去年底,新進人員中30歲以下占比高達73%,年輕化程度在前五大壽險公司中連續三年排名第一。新進人員一年的專案獎金達30萬元,加上首年度銷售業務獎金,有望首年就突破百萬年薪。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數位金融的普及使得資訊安全與個人隱私保護成為了至關重要的議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富邦人壽表現出了其對資訊安全風險管理的重視,並不斷提升自身的資安情資分析與因應能力。
自2018年3月起,富邦人壽加入由金管會主導的金融資安資訊分享與分析中心(F-ISAC)會員,積極參與金融業的資安聯防運作。通過建立全天候的資安監控機制,公司能夠自動化地識別並回報具有資安風險的威脅資訊,這一做法得到了金管會的認可,並在113年榮獲「F-ISAC會員情資分享表現特優機構(保險組)」的殊榮。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強調,各行各業都面臨著來自全球的資安威脅,富邦人壽不僅在資安治理上展現實力,更認為金融業的團結一致是發揮資安聯防關鍵。公司積極建立一個堅韌的資安防線,全面提升金融業的資安治理能力,確保用戶的金融交易安全。
為加強資安情資分享的動能,富邦人壽依據F-ISAC發布的「金融機構資安監控組態基準(MCB)」,對現有的資安監控系統進行對比,並實施必要的強化規則。公司結合各項防禦與偵測機制,利用大數據日誌調校異常監控規則,並將識別出的不同型態網路惡意行為特徵回饋給F-ISAC,以增進金融業的資安聯防。
富邦人壽持續提升資安預警與防護能力,並從多元化的情資來源中掌握國內外重大資安事件的威脅情資。公司還建置了「情資管理系統」,以實現即時自動化獲取情資,並根據不同情資內容採取相應的因應措施,落實早期預警與防護。
2022年,富邦人壽響應「金融資安行動方案」中的「鼓勵建置資安監控機制(SOC)」政策,委託專業SOC廠商導入「資通安全威脅偵測管理(SOC)服務」。這一措施整合了現有的SIEM監控機制,推進了7×24 SOC資安協同聯防機制的建立,從而提升了聯防協同運作效能,以高規格的資安標準保障客戶與公司的權益,並全面守護用戶的金融交易安全。
為了確保客戶資產與個人資料安全,富邦金控與其旗下子公司締結了聯防團隊,以即時應對網路威脅。該金控積極響應金管會「資安行動方案2.0」政策,並與金融資安資訊分享與分析中心(F-ISAC)保持緊密合作,共享網路攻擊情報。在這項努力下,富邦人壽與富邦證券分別榮獲F-ISAC 2024年的「會員情資分享表現」保險組與證券組特優,成為全台唯一獲得「雙特優」的金融機構。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強調,在資安挑戰日益嚴峻的今天,單一組織的力量顯得有限。只有透過跨機構的情報共享與即時應變,才能有效降低風險。富邦金控將持續落實資安行動方案2.0,與政府及業界攜手共築資安防線,確保企業營運穩定並守護客戶資訊安全。
富邦金控每月召開資安例會,與各子公司進行情資分享與標竿學習,並鼓勵子公司積極參與公、私部門的資安協作,如F-ISAC與TWCERT,以強化內外部金融資安聯防實力。此外,富邦金控還積極培養內部資安文化,透過資安暨反詐電子報,定期向員工提供最新資安動態、詐騙手法解析及應對策略,確保每位員工都能成為企業資安防線的一環。
自2018年3月加入F-ISAC會員以來,富邦人壽不斷提升資安情資分析與因應能力,並透過建立7x24小時資安監控機制,自動化找出威脅資訊,並與F-ISAC分享,發揮金融資安聯防功效,榮獲2024年「F-ISAC會員情資分享表現特優機構(保險組)」殊榮。
富邦證券則以「提早警覺偵測惡意行為」為核心策略,建立自動化監控系統,透過情資分享,落實聯防機制,降低資料外洩或盜用風險,並精準攔截網路釣魚、帳戶盜用等金融詐騙行為。富邦證券將與主管機關、金融同業共同努力,打造更嚴密的資安防護網,為客戶提供安全的投資環境,守護客戶資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