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邦人壽(公)公司新聞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指出,壽險業今年上半年稅前盈餘35億 元,年減2,110億元或98.4%,主要是受到財務投資利益減少4,890億 元為最多,抵銷業務承保利益增加的2,848億元;淨值為2兆2,152億 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226億元,減幅16%。
主因有二,一是過去12個月的稅前盈餘為1,045億元,但其他綜合 損益(OCI)中的金融資產評價減少了5,763億元。6月翻正至652億元 ,最主要因素就是責任準備金計提基礎調整制度;二是因國內外股市 上漲,令壽險業的OCI金融資產評價較5月回升。
金管會統計,有申請責準金計提的壽險公司包含國泰、富邦、新光 、南山、三商美邦、遠雄、元大、台新和第一金人壽,9家壽險公司 共約2,164億元轉列外匯準備金、約523億元轉列稅前盈餘,占壽險業 稅前盈餘的8成左右。
9家壽險公司的責準金經轉列後,僅消耗部分外匯準備金沖抵匯損 ,因此截至6月底,外匯準備金累計餘額為2,335億元,光是6月單月 整體壽險業就提存2,147億元入外匯準備金水庫中,創下史上最大提 存金額。
匯兌損益方面,因6月新台幣僅升值0.09%,避險成本仍較高,CS 、NDF避險成本分別為2.59%及6.84%,單月避險後淨匯損仍達2,58 2億元;股、債市方面,金管會指出,6月台股加權指數上漲4.26%、 納斯達克指數上漲6.57%、道瓊指數上漲4.32%、標普500上漲4.96% ,使壽險業6月的OCI來到1,165億元,其中未實現評價利益就增加1, 287億元,也是壽險業淨值增長的最大來源。
蔡火炎指出,目前已核准及備查15家壽險公司共281張外溢保險商 品,今年截至第二季新契約銷售件數為57萬8,275件,較去年同期減 少6%,初年度保費收入約新台幣193億3,362萬元,較去年同期的11 5億8,214萬元增加67%。
國泰人壽今年前六月外溢保單新契約件數達23.16萬件、新契約保 費收入為143.27億元,件數較去年同期增約4%、新契約保費收入較 去年成長117%;南山人壽今年前六月新契約件數24.24萬件、新契約 保費26.35億元,件數較去年同期30.04萬件,少了近二成,新契約保 費年減8%;富邦人壽的的新契約件數7.58萬件、新契約保費17.15億 元,較去年同期分別成長23%、29%。
蔡火炎分析,國泰人壽在外溢保單新契約件數、保費成長原因與商 品銷售策略有關,且單件保額有比去年高,所以新契約保費收入也比 較高。實物給付型保險商品部分,目前已核准及備查7家壽險公司共 50張保險商品,今年截至第二季新契約銷售件數為240,729件,較去 年同期之135,296件增加78%,初年度保費收入約新台幣5億2,392萬 元,較去年同期11億2,062萬元減少53%。蔡火炎強調,金管會將持 續鼓勵保險業者研發具外溢效果之健康管理保險商品及實物給付型保 險商品,以提升國人對於健康管理的重視,並滿足保戶對保險保障之 多樣需求。
台積電昨日股價強勢攻高,法人紛紛加碼布局。根據統計,昨日最後一盤點火買超台積電的主要買盤,以外資為主,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瑞銀、法巴、麥格理、野村、花旗、里昂等,金額介於1.5億元至50億元之間。
除了外資,另一股點火台積電重要買盤則來自內資,包括富邦、國泰等壽險單。其他重要的市場主力,還包括市場大戶聚集地的元大總公司、當沖客聚集地的凱基台北、虎尾幫也有著墨的身影。
法人通路訪查後發現,為配合川普政府「美國製造」政策,台積電亞利桑那先進封裝產線2025年月產能可達二、三千片,2026年將擴增到1萬至2萬片,屆時將占台積電整體先進封裝產能約10%至20%。
該廠封裝技術以2.5D CoWoS與3D SoIC為主,前段晶圓製程(CoW)仍倚賴台積電自製,美商艾克爾(Amkor)則負責後段的晶圓堆疊與封裝(WoS)。目前SoIC最大客戶為超微(AMD),預期2026年蘋果將成為第二家主要客戶,應用於其自研M系列晶片。
今年上半年債市亮點,金融債發行年增大爆發,包括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土銀、北富銀都相繼在上半年發行金融債,土銀上半年金融債合計發行186億元,拿下冠軍;中信銀以180.5億元為亞軍,輸出入銀行發行93億元排名第三,滙豐銀發行88億元及北富銀發行85.9億元,分居第四及第五名。
至於在公司債方面,台積電以333億元奪冠,其次為富邦金融集團(含富邦金109億元、富邦人壽190億元)合計299億元居次,排名第三為台電的235億元,中油以163億元居第四,南山人壽則以150億元擠入第五名。
企業發行公司債籌資持續下滑,債券商主管分析,受到今年川普對等關稅等影響,企業對未來經濟走勢、營運成長的不確定因素升高,傾向保守調整資本支出與融資規劃,降低發債意願。金融業者指出,川普所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實際上可能導致台灣對美出口商品被課以更高關稅,進而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與營運穩定性。面對外部不確定風險增加,企業將更為謹慎地評估債務規模與財務槓桿,短期內可能傾向保守因應,減少發行公司債的意願或調整發行時機。
至於今年上半年金融債發債大爆發,業者表示,面對市場波動加劇,發行金融債已成為金融機構穩定資金來源的關鍵策略。在市場不穩情況下,存款波動性可能上升,透過發行中長期金融債,不僅有助於穩定資金結構,更可降低資金斷鏈的風險。
今年以來,美國公債殖利率波動擴大,加上美元走勢在上半偏弱,促使部分避險資金轉向國內大型企業發行的公司債或金融債。
國泰人壽證實,今年中起開始回補美元債券,並以美元公司債為主 ;其他大型壽險公司則說,市場預期年底前聯準會可能降息1至2碼下 ,美債殖利率可望受惠聯準會重啟降息而滑落,殖利率逢高將進場加 碼。
據悉,國壽海外投資主要鎖定美國公司債、幾乎沒有美國公債,未 來將持續加碼10年以上,長年期的美元優質公司債。
富邦人壽表示,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市場體制與流動性較佳 ,且科技進步與經濟成長持續領先全球,中長期而言,仍是富邦壽全 球債券投資布局的核心板塊。富邦壽先前法說會上說明,美國經濟表 現穩健,在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及財政預算協商等因素下,長率維持高 檔整理,未來會持續布局長天期債券。
南山人壽指出,公司經營以長期穩健為原則,所持有的資產主要是 以長期持有為目的,且主要為信用品質良好的固定收益資產為主,並 透過資產配置有效分散風險,做好風險控管。對於適合買進美債的殖 利率水準,南山人壽表示,資金配置會考量當下國際政經局勢及金融 市場變化,並評估公司各資產投資組合及風險胃納等因素而定。
凱基人壽回應,美債配置將視市場利率、資產與負債匹配等因素而 定。未來影響美債殖利率走勢的重要變數為美國就業和通膨數據,以 及聯準會貨幣政策方向。預期今年下半年聯準會有1至2次的降息空間 ,將帶動短率下跌;考量美國經濟展現一定的韌性,加上通膨可能因 關稅而走高,長債利率下跌空間相對有限,殖利率曲線將趨陡。
台灣人壽外幣債券操作,主要依據外幣保單銷售狀況進行調整,並 以投資級信用債為主,預估今年底前降息可能性仍高,若如市場預期 今年底降息2碼,明年底前再降息2至3碼下,美債殖利率曲線將持續 陡峭,有利中短天期債券價格表現。近期30年美債利率於4.8%至5. 1%震盪,於近三年升息以來的相對高點盤整,台壽會考量個別券次 信用利差、總體經濟數據與市場預期機動調整部位。
沈寂十餘年後,富邦人壽重新炒熱分紅保單市場,除了長年銷售分 紅保單的保誠人壽外,法國巴黎人壽、安達人壽、凱基人壽、台灣人 壽、台新人壽也陸續推出相關商品,促使分紅保單市場百花齊放、熱 鬧滾滾。
據悉,富邦人壽自2023年5月起強打「分紅保單」,不過半年多, 全年便締造292億元的銷售佳績;去年打鐵趁熱,全年售出574億元, 加上今年上半年的358億元,合計狂賣逾千億元、達1,224億元。
富邦人壽高層坦言,隨著多家同業加入戰局並出現價格競爭,確實 會讓分紅保單的銷售前景出現較大挑戰,不過,分紅保單最大特色之 一,就是保戶有機會參與共享保險公司經營分紅保單的績效,因此, 選擇穩健經營且有績效表現的投資團隊相當重要,才能具備長期穩健 分紅的能力。
據統計,富邦人壽今年分紅保單銷售目標為598億元,今年上半年 已「超標」,今年全年整體新契約保費目標約1,230多億元,分紅保 單約占一半。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今年上半年,傳統型「壽險」新契約保費為2 ,702.54億元,年增28%;傳統型「年金險」新契約保費34.07億元, 年增44.9%。
壽險公會分析,傳統型保單銷售締造佳績,主因有三,一是壽險公 司陸續加入分紅保單市場,並推出具競爭力的分紅保單新商品;二是 儘管近期新台幣匯率呈升值趨勢,但聯準會維持較高的利率,使美元 計價保單宣告利率較新台幣保單更具吸引力;三是壽險公司持續因應 市場變化,調整美元利變型商品宣告利率,並透過銀行通路積極推展 既有及新開發商品,帶動傳統型保險商品銷售。
富邦人壽強調,富邦人壽財務穩健的經營實力亦展現在分紅帳戶報 酬率的亮眼成績,今年分紅保單的紅利宣告,最高達105%最可能紅 利金額水準,且近十年富邦人壽分紅保單紅利實現率,皆達100%最 可能紅利金額以上水準。
長期經營分紅保單的保誠人壽強調,去年分紅帳戶報酬率及累積報 酬率仍有不錯表現,保誠人壽連續12年所銷售的分紅保單,皆維持在 100%中分紅以上的水準。
凱基人壽目前已推出五張分紅保單,其中「愛分享終身保險-定期 給付型」最為熱賣,這張保單為新台幣還本型商品,保戶若符合條件 除可以每年穩定領取生存保險金外,另有機會根據保險公司的經營績 效共享分紅保單經營成果,滿足保障與退休現金流的雙重需求。
台灣人壽日前推出今年第三張分紅保單「紅利旺分紅終身壽險」, 以「高保障、資產累積、新台幣配置」為設計核心,力挺肩負家庭責 任的40至60歲青壯年、三明治族,透過壽險穩健達成保險保障、退休 資產規劃。
壽險業者表示,保險公司在提供身故給付、解約金等傳統保證給付 的項目外,分紅保單還會把額外的死差益、費差益、利差益等作為紅 利發放給保戶,法律規定,保險公司至少要將70%的紅利提供給保戶 ,保險公司最高只能拿30%。另外,保戶獲得的紅利會隨著投資績效 和公司營運狀況而異,有可能會高於或低於預期的投資回報,在某些 極端情況下,紅利也有可能是零。
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指出,截至今年6月底,核准辦理高資產的證 券商共有8家,可以複委托、財富管理及自營等不同管道辦理高資產 客戶業務,自2020年以來,累計高資產客戶數達1,268人,較去年同 期增加250人、年增25%,累計交易金額則有3,315億元,較去年同期 增加1,236億元、年增59%,主因是複委託交易金額增加,可能與股 市走勢樂觀帶動有關。
在證券商的累計交易金額中,複委託交易仍為主要業務,占整體交 易金額87%,約2,869億元,複委託買賣海外債券金額高達182億元; 其次為自營操作304億元,占9%,財富管理則為142億元,占4%。
若以證券商個別表現觀察,截至今年6月底,永豐金證券以1,677億 元累計交易金額居冠,年增52%,客戶數達511人;國泰證券以824億 元居次,年增56%,客戶數231人;兆豐證券以365億元排名第三,年 增44%,客戶數212人。其餘5家證券商累計交易金額為449億元,合 計服務314名高資產客戶,整體市場逐步擴大。
截至目前已有6家投信投顧業者經過核准進駐高雄資產管理專區, 申請中的家數由原先2家增加為3家,均仍在審查階段;證券商部分則 維持有2家正在申請中,尚無新增申請案。
保險局主秘古坤榮說明,已有國泰、南山與富邦人壽等3家壽險公 司完成申請並獲准進駐高雄資產管理專區,分別於7月1日與7月3日正 式取得金管會核准,成為首批進駐壽險業者。除上述三家外,另有三 家壽險公司已表達進駐意願,但目前尚未正式提出申請。
保險局強調,將持續鼓勵更多的壽險業者參與專區試辦業務,以拓 展高資產服務能量,並能夠促進保險業的高資產業務均衡發展。
台灣壽險業面對新台幣匯率狂升帶來的鉅額匯損,金管會為緩解壽險公司的壓力,特別祭出暫行措施,允許壽險公司釋出責任準備金來應對。根據保險局副局長陳清源的指出,在截止日期7月21日前,已有十家壽險公司申請釋出責任準備金,其中九家已獲准,總金額達2,686.93億元,可列入今年6月的財報。 在這九家已獲准釋出責任準備金的壽險公司中,包括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台新人壽、元大人壽、三商美邦人壽、遠雄人壽、第一金人壽。這些公司釋出的準備金中,有2,164.11億元用於增提外匯準備金,作為「第二桶金」,另外約523億元則轉入6月當期盈餘。 陳清源強調,這些已獲准釋出準備金的壽險公司,必須在半年報、年報中附註說明釋出的責任準備金金額。此外,若6月想要釋出責準金的壽險公司,需在7月1日起的15個工作天內,即最晚7月21日申請備查。這項暫行措施適用日期至今年12月31日,因此後續還有壽險公司想釋出責任準備金,仍可向金管會申請。 金管會於6月底發布函令,允許壽險業釋出過往特定保單多提存責任準備金的40%,釋放出的準備金可選擇進入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或稅前盈餘。此措施對於壽險業的財務穩定及應對匯率波動具有積極影響。 在六大壽險公司中,除了凱壽未申請、台壽表示7月才會申請外,國壽、富壽、南山、新壽都已於期限內申請並獲准。其中,國壽公告全數增提至外價金約508億元、富壽將釋出的560億元提存至外價金、南山人壽增提160億元、新壽增提611億元至外價金。這些行動顯示了壽險公司對於市場變化的敏銳反應及積極應對策略。
今年上半年,台灣壽險業再創佳績,市場上共發生了六張總銷售金額達百億元以上的保單,這一成績比起去年同期的三張百億保單,表現顯著亮麗。這六張「百億神單」分別出自國泰人壽、安聯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以及富邦人壽等知名壽險公司,合計售出金額高達1,000億元。 在這六張百億神單中,國泰人壽的「萬美利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表現亮眼,前六月銷售金額已突破270億元,成為市場上唯一售出金額超過200億元的保單。此外,國泰人壽的「月月泰利台外幣變額年金保險」也售出超過180億元。 安聯人壽的「吉利發發變額萬能壽險」前五月銷售額達到160億元,南山人壽的「鑫富雙享2台外幣變額年金」則在前五月售出金額超過130億元。新光人壽的「美傳家外幣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前六月新契約保費突破120億元,而富邦人壽的「美富紅運外幣分紅終身壽險」在前六月銷售額超過100億元,是唯一售出金額破百億元的分紅保單。 業內人士分析,這六張百億神單的銷售成績得益于多元化的產品結構,包括利變型、投資型和分紅型等,分布較為平均。由於美國聯準會維持較高的基準利率,美元計價保單的宣告利率相較於新台幣計價保單更具吸引力,這也吸引了許多投資人追求利率保障及中長期資產配置。 在投資型保險方面,今年前六月的新契約保費達到2,026.6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4.8%,顯示出市場對投資型保險的興趣持續升温。此外,壽險公司積極與銀行通路合作,也為投資型保險的銷售帶來了正面影響。 回首去年全年,八家壽險公司共產生了11張「百億神單」,創下了三年來的新高紀錄。其中,安聯人壽的「吉利發發」變額萬能壽險售出金額超過370億元,成為全年銷售冠軍。其他超過200億元的保單還包括國泰人壽的「月月泰利」、「萬美利」以及「鑫超月得益」,南山人壽的「鑫富雙享2」和富邦人壽的「美富紅運」。 整體來看,2024年全年,八家壽險業者的11張「百億神單」合計賣出金額逾2,300億元,反映了台灣壽險業的蓬勃發展。
近期,金管會為了幫助壽險業度過市場波動的困難時期,放寬了半年報的報告政策。根據最新消息,壽險業得以釋出過往特定保單的多提存責任準備金,最高可認列40%,以應對匯損和穩定獲利。截至目前,已有九家壽險業完成備查程序,並申請釋出金額高達2,686.93億元,其中約有兩成將進入6月的盈餘中。
這九家壽險業包括富邦人壽、南山人壽等知名公司,他們合計將2,164.1億元轉入外匯準備金,而差額約523億元則已認列為6月當期盈餘。這一政策對壽險業帶來了三大效益:首先,約500億元的入帳盈餘有助於平衡市場波動下的虧損,預計6月壽險業整體損益將兩平,甚至可能小幅獲利。其次,逾2,100億元轉入外匯準備金的公司,可作為資本適足率(RBC)的自有資本,有效緩解增資壓力。最後,提升半年報的RBC,有利於後續申請TW-ICS過渡措施。
為確保財務資訊的透明度,金管會要求若責準金釋出選擇於6月入帳,影響數需在半年報中揭露;若延至7月或8月再認列,則應在年報中揭露。根據壽險公會的QA舉例,若當期釋出責準金共1,200億元,其中600億元入外匯準備金,則另600億元即為入帳盈餘。
此政策適用至2025年12月31日,並允許壽險業者在每月1日起的15個工作天內向金管會申請備查。這一放寬政策的出台,不僅為壽險業帶來即時的緩解,也為未來的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礎。
壽險業者資料顯示,今年前六月,市場上共有六張保單銷售金額突破百億元,國泰人壽「萬美利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前六月銷售金額突破270億元,為目前市場上唯一銷售突破200億元的保單。國泰人壽「月月泰利台外幣變額年金保險」,前六月銷售額超過180億元。
據了解,安聯人壽「吉利發發變額萬能壽險」在今年前五月銷售額達到160億元;南山人壽「鑫富雙享2台外幣變額年金」,前五月銷售金額也超過130億元。
緊追在後的是新光人壽「美傳家外幣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前六月新契約保費突破120億元;富邦人壽「美富紅運外幣分紅終身壽險」在前六月銷售額超過100億元,也是唯一銷售金額破百億元的分紅保單。
業者指出,這六張百億神單利變、投資、分紅都有,分布較為平均,在利變型方面,美國聯準會仍維持較高的基準利率,使美元計價保單的宣告利率相較新台幣計價保單仍具吸引力,持續吸引追求利率保障及中長期資產配置的投資人。投資型部分,前六月新契約保費2,026.6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4.8%,顯示仍具有吸引力,加上壽險公司積極與銀行通路合作,帶動投資型保險銷售。
回顧去年全年,八家壽險公司誕生11張「百億神單」,寫三年來新高紀錄,其中銷售冠軍為安聯人壽的「吉利發發」變額萬能壽險,全年售出超過370億元,另有五張銷售金額超過200億元,分別為國泰人壽「月月泰利」、「萬美利」以及「鑫超月得益」、南山人壽「鑫富雙享2」及富邦人壽「美富紅運」。此外,包括安達人壽、法國巴黎人壽、新光人壽、富邦人壽、台灣人壽也各擁一張百億神單。根據各公司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八家壽險業者的11張「百億神單」,合計賣出逾2,300億元。
金管會指出,業者可自由選擇將釋出責準金,部分或全數轉入外匯價格準備金或當期稅前盈餘。
據各業者公告,這九家壽險業者合計有2,164.1億元轉入外匯準備金水庫,換算下來,差額約523億元已認列為6月當期盈餘,等於約近兩成比率進帳獲利,包括第一金人壽、南山人壽等皆有入帳。
據公開資訊觀測站,首波釋出責準金者包括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台新、元大、三商美邦、遠雄、第一金人壽等九家,皆需於半年報中揭露責準金釋出與其財報影響。
這項政策帶來三大效益,一、約500億元入帳盈餘,有助平衡市場波動下的虧損,法人估6月壽險業整體有望損益兩平,甚至可能小幅獲利。
二、逾2,100億元轉入外匯準備金者,可當RBC(資本適足率)的自有資本(分子)有效緩解增資壓力,三、提升壽險業半年報RBC,有利後續申請TW-ICS過渡措施。
為避免外界誤解數字過度美化,金管會要求,若責準金釋出選擇於6月入帳,影響數需揭露於半年報;若延至7月或8月再認列,則應在年報中揭露,確保財務資訊透明。
依壽險公會QA舉例,若當期釋出責準金共1,200億元,業者選擇其中600億元入外匯準備金,則另600億元即為入帳盈餘。
依規定,想要釋出責準金者,可在每月1日起的15個工作天內向金管會申請備查,政策適用至2025年12月31日止。
就各壽險已公告的重訊來看,有2,164.11億元是當外匯準備金的第 二桶金,且有523億元會入損益救半年報。陳清源指出,已獲准釋出 準備金者,均可列入今年6月財報,並且依規定必須在今年查核簽證 的半年報、年報中附註說明釋出的責任準備金金額。
已公告釋出責任準備金來增提外匯準備金的九家包括國泰人壽、富 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台新人壽、元大人壽、三商美邦人壽 、遠雄人壽、第一金人壽,整體約2,164.11億元,另外,整體約有5 23億元轉入6月當期盈餘。
陳清源指出,依規定6月想要釋出責準金者,需在7月1日起的15個 工作天,即最晚7月21日申請備查,因此想在6月入財報的壽險業者皆 已趕在7月21日申請,不過,此暫行措施適用日期是到今年12月31日 ,因此後續若還有壽險公司想釋出責任準備金,仍可向金管會申請, 比如說若想在11月適用的話,就要在12月1日起的15個工作日前申請 。
金管會6月底發布函令,允許壽險業可釋出過往特定保單多提存責 任準備金的40%,釋放出的責任準備金可選擇要進入外匯價格變動準 備金或稅前盈餘。
6月時六大壽險中除了凱壽未申請、台壽表示7月才會申請,國壽、 富壽、南山、新壽都已在期限內申請且獲准,其中,國壽公告全數增 提至外價金約508億元、富壽也將釋出的560億元提存至外價金、南山 人壽則是增提160億元、新壽增提611億元至外價金。
國泰人壽表示,少子化確實讓招募壓力倍增,尤其Z世代求職者更 加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工作意義感與多元包容文化。為因應此變化 ,國泰早已積極布局,透過「Young高登計畫」提供正職與兼職招募 管道。其中,「PSA領航新秀計畫」規劃完整職涯發展藍圖,另「π 高登計畫」則邀請斜槓青年發展第二事業,最高可獲30萬元達標獎金 。
國壽並深耕校園,提早與潛力人才建立連結,也持續推動彈性工時 、遠距辦公及DEI(多元、公平、共融)職場環境。
富邦人壽積極應對人力挑戰,強調招募「更深、更廣、更主動」。 在校園端,持續擴大實習與產學合作計畫,以接軌學生族群;在組織 端,則透過數位轉型優化工作內容,提升職場吸引力。此外,富邦也 推動內部推薦制度,提供推薦獎金以拓展招募管道,並強化企業形象 與社會好感度,增加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
壽險業者強調,面對未來勞動人口結構變化,唯有從制度設計、文 化建構、品牌經營三管齊下,才能在激烈的人才戰中勝出。
經濟日報將在8月6日舉辦「金融大回饋論壇-金融與社會共好」,徐偉傑將出席,並以「領跑永續金融:富邦實踐金融影響力」為題發表演講。本論壇由兆豐銀行、富邦金控、玉山金控暨玉山銀行、永豐金控暨永豐銀行、彰化銀行等協辦。
2024與2025年,富邦金控攜手子公司舉辦「SBT科學減碳目標」與「永續經濟活動認定指引」議合工作坊,協助企業制定減碳與轉型計畫,強化資金籌措優勢,加速邁向淨零排放;四大子公司亦積極提供各項友善金融服務,共創永續未來。
在富邦人壽部分,洞察高齡者需求,從「硬體設施」到「溝通服務」,提供如增設聽障輔聽器、放大字體與重點標示的文件等無障礙貼心服務。此外,也與老盟合作孤獨處方箋計畫,加強關懷長者心理健康, 更連續十年合作推廣失智症「愛的手鍊」,配戴手鍊協尋成功率將近100%,已幫助近2萬名病友,回饋社會。
台北富邦銀行則扎根金融教育,自1998年起推動「小富翁理財營」,從一般學童到聽語障、偏鄉與弱勢孩子,培育逾8,200名小小理財家,積極實踐SDGs中教育與平等目標。同時,為強化高齡長者的金融知能,與弘道基金會合作開發富足人生桌遊,啟動種子講師培訓,並製作易讀手冊、溝通圖卡等服務工具,降低新分行櫃檯高度,設置失智友善專員及申請加入失智友善組織,以行動打造更友善的金融環境。
富邦證券部分,今年起推動「失智友善服務」,提供員工專業培訓課程,提升應對失智症的能力。台北市九家分公司已加入失智友善組織,致力打造具包容性的金融服務環境。同時關注失智症患者因認知功能退化,易成為金融詐騙目標,特別深入社區舉辦反詐騙宣導活動,強化民眾與照顧者的防詐意識。
富邦產險部分,提供多項友善服務措施,包括營業據點設置服務鈴、無障礙設施、視障輔助工具、臨櫃點字手冊等,亦推出臨櫃手語及外語翻譯服務,及樂齡台語客服專線,兼顧不同族群的權益。此外,亦推廣風險教育,透過研討會、教育訓練、兒童風險教育繪本等,致力建構正確的風險及保險觀念,發揮正向影響力。
近期美元走弱,對台灣壽險市場帶來正面影響,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逐漸回溫。根據壽險公會於16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今年6月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達到903.28億元,月增達27.15%,創下今年次高紀錄,並重回年初的熱銷水準。
在這波市場回溫中,傳統型保單表現格外亮眼,單月貢獻達655.85億元,佔比高達7成以上。其中,美元利變型保單與分紅保單的銷售動能強勁,成為推動整體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
上半年壽險新契約收入方面,3月創下今年最高紀錄的976.3億元,4月受關稅衝擊驟降至742.41億元,5月則因匯率衝擊繼續下滑至710.39億元,但6月終於回升至903.28億元。儘管全球經濟仍存在不確定性,投資型保單銷售動能連續三個月下滑,但傳統型保單,尤其是美元利變型保單和分紅保單,仍成功帶動整體新契約保費的增長。
壽險公會分析,傳統型保險商品表現亮眼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多家壽險公司陸續加入分紅保單市場,推出具有競爭力的新商品;二是儘管近期新台幣升值,但聯準會維持較高基準利率,壽險業積極調整美元利變型保單的宣告利率,使其對投資人更具吸引力。
儘管投資型保單表現較為疲弱,6月新契約保費收入為247.44億元,已連續三個月下滑,但上半年累計保費收入仍優於去年同期,達到2,026.63億元,年增54.8%。
在個別公司表現方面,國泰人壽6月保費收入中,利變型保單占比最高,約70%,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88%。投資型保單則佔約23%,較去年同期衰退11%。富邦人壽方面,6月利變型保單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49%,月增率達12%,熱門壽險商品以新台幣和外幣分紅保單為主。
近期美元走弱,對台灣壽險市場帶來正面影響,尤其是美元利變型保單的銷售熱潮。根據壽險公會於16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今年6月台灣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達到903.28億元,相比上月成長27.15%,創下今年次高紀錄,並回歸年初的熱銷水準。
在這波市場回溫中,傳統型保單表現尤其亮眼,單月貢獻高達655.85億元,佔比超過7成。這主要得益於美元利變型保單與分紅保單的銷售動能強勁,兩者共同推動了整體新契約保費的成長。
上半年壽險新契約收入表現穩定,3月創下今年最高紀錄的976.3億元,但4月受關稅衝擊驟降至742.41億元,5月則因匯率衝擊繼續下滑至710.39億元。幸運的是,6月市場終於回穩,並回升至903.28億元。
儘管全球經濟仍存在不確定性,特別是川普關稅政策的影響,以及投資型保單連續三個月銷售動能下滑,但傳統型保單,尤其是美元利變型保單和分紅保單,成為了推升整體新契約保費的關鍵角色。上半年這兩類保單的累計貢獻高達3,035.2億元,年增長24.5%。
壽險公會分析指出,傳統型保險商品表現亮眼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多家壽險公司陸續加入分紅保單市場,推出具有競爭力的新商品;二是雖然近期新台幣升值,但聯準會維持較高基準利率,壽險業積極調整美元利變型保單的宣告利率,使其對於追求利率保障及中長期資產配置的投資人更具吸引力。
投資型保單方面,雖然6月新契約保費收入247.44億元,已連續三個月下滑,但上半年累計保費收入仍優於去年同期,達到2,026.63億元,年增長54.8%。
在個別公司表現方面,國泰人壽6月保費收入中,利變型保單占比最高,約70%,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88%。投資型保單則占約23%,較去年同期衰退11%。富邦人壽方面,6月利變型保單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49%,月增率達12%,熱門壽險商品以新台幣和外幣分紅保單為主。
壽險公會統計顯示,上半年壽險新契約收入,3月創今年來最高的 976.3億元,4月受關稅衝擊驟降至742.41億元,5月匯率衝擊續下滑 至710.39億元,6月終於回升至903.28億元。儘管全球經濟仍面臨不 確定性,川普關稅政策衝擊未停,投資型保單連續三個月銷售動能下 滑,6月僅進帳247.44億元,但傳統型保單中,特別是美元利變型保 單和分紅保單,即成為推升整體新契約保費的二大主力,6月貢獻高 達655.85億元,上半年累計貢獻3,035.2億元、年增24.5%。
壽險公會分析,傳統型保險商品表現亮眼,主要歸因於兩大因素, 一多家壽險公司陸續加入分紅保單市場,推出具競爭力新商品;二雖 然近期新台幣升值,但聯準會維持較高基準利率,且壽險業積極調整 美元利變型保單的宣告利率,使其相較新台幣保單更具吸引力,吸引 追求利率保障及中長期資產配置的投資人。
雖然投資型保單表現疲弱,6月新契約保費收入247.44億元,已連 續三個月下滑,但整體投資型保單累計上半年仍優於去年同期,新契 約保費累計2,026.63億元、年增54.8%。
從個別公司、前兩大壽險表現來看,國泰人壽6月保費收入占比最 高為利變型保單、約占70%,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88%,投資型保 單占約23%,較去年同期衰退11%;富邦人壽6月利變型保單較去年 同期成長超過49%,月增率達12%,熱門壽險商品以新台幣和外幣分 紅保單為主。
台灣金融龍頭富邦金控,不僅是市場的領航者,更是推動產業與社會永續轉型的積極推手。該公司於近期發布了2024年永續報告書,展現了其對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四大策略的堅定執行,這四大策略分別是低碳、數位、激勵和影響。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強調,金融業在引領台灣淨零轉型之路上的關鍵角色,並將善用各種資源,引領資本市場迎戰永續挑戰。
在低碳策略方面,富邦金控及其子公司積極推動產業轉型,今年提出了「脫碳」規劃,目標在2030年底前全面退出燃料煤相關產業,並在2040年底前全面退出非典型油氣開採產業,展現對環境保護的決心。
數位策略方面,富邦金控積極拥抱AI技術,去年舉辦了首屆生成式AI黑客松,吸引了61組團隊參與,並驗證了23項場景的可行性。台北富邦銀行推出的「Fubon+」行動銀行,則整合了信用卡、保險、投資、證券等多項金融服務,並內建智能系統,提供即時理財建議,讓客戶能夠輕鬆掌握資產狀況。
激勵策略方面,富邦金控不僅提升育兒與家庭照護福利,還持續提供每胎新生兒10萬元補助,並將6歲以下育兒補助提升至2.4萬元。今年起,公司還將擴大員工持股信託福利,預計每年將投入超過8億元公提金,增幅達6成以上。
影響策略方面,富邦金控去年投入移工普惠金融行動,並深化防詐行動與教育。台北富邦銀行與刑事局及國內銀行聯合成立「鷹眼識詐聯盟」,至去年底已有36家銀行加入,覆蓋逾4,600家營運據點。此外,富邦人壽與多個組織合作,建立長者、學生防詐觀念;富邦產險推出多語版「金融防詐小教室」數位繪本,並以「爺奶說故事帶領人」培訓課程,宣導數位詐騙手法實際案例;富邦證券則響應證交所拍攝創意反詐舞蹈影片,增進年輕世代反詐意識。
富邦金控的這些努力,不僅展現了其在金融領域的領先地位,也體現了對社會責任的承擔。通過這些綠色金融的實踐,富邦金控正為台灣社會的永續發展貢獻著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