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邦人壽(公)公司新聞
法人指出,台股後市擁「四大題材」及「兩大空窗」利多接棒,內 資主導中小型股交易風潮將更盛。
輝達財報沒驚喜,外資21日繼續賣超達263億元,台股最深下跌19 8點並回測季線、半年線支撐,多頭試圖拉抬且一度翻紅,仍不敵外 資宰割權值三雄與金融股的賣壓,終場加權指數下跌132點,卻也守 住季線及半年線,功臣是投信大買84.97億元,連四買也是9月10日來 最大護盤量,八大公股行庫更未缺席,買超30.94億元、連二買;國 泰、凱基、富邦等壽險資金也見進場,力抗外資賣壓。
彙整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兆豐國際 投顧、中信投信等法人看法,輝達財報公布後利多出盡、市場已率先 反映來觀察,台股接下來可能轉由中小型股領漲,資金主要集中在「 四大題材」:CPO矽光子、BBU備用電源模組、CoWoS設備股、趕在川 普上任前拉貨的航運族群等表現強勢。
至於「兩大空窗」利多,分別是川普上任前空窗、財報空窗,兩者 均有二到三個月時間,由於外資今年已經賣超台股逾6,474億元,已 是單年史上第三大賣超金額,接下來至明年1月20日川普上任前,隨 著外資對台股「賣無可賣」情況下,展開回補的機會大。
在財報空窗期部分,第四季財報需等到明年3月31日前才公布,這 之前集團與投信作帳如火如荼展開,由於今年來台股指數大漲本就靠 著內資力挺的推升,預料財報空窗期之際,內資主導的中小型股的投 機風潮將更強盛。
富邦金控及其子公司榮獲多項殊榮,再次展現台灣金融業的領導地位和對永續發展的堅定承諾。在2024年「台灣企業永續獎」的頒獎典禮上,富邦金控及旗下富邦人壽、富邦銀行等子公司共獲得12項單項績效獎,顯示其在各領域的卓越表現。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富邦金控長期以來致力于永續經營,不僅在資訊安全領域表現亮眼,連續三年榮獲「資訊安全領袖獎」,更在打造友善共融職場環境、實現人才永續發展等方面不遺餘力。他強調,富邦金控對於社會共融與高齡友善議題的重視,不僅是企業責任,也是對社會貢獻的具體體現。
在「台灣企業永續獎」的頒獎中,富邦人壽獲得「人才發展領袖獎」和「職場福祉領袖獎」,展現其在公平待客和人才培育上的堅實基礎。同時,富邦人壽也持續強化資安韌性,建構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確保客戶資料安全。
北富銀在資訊安全領域的表現也受到肯定,透過設立資安背景的獨立董事和建立各層級溝通機制,獲得「資訊安全領袖獎」。該銀行還依員工不同人生階段的需求,提供全方位身心照護及優於法規的福利,獲得「職場福祉領袖獎」。
富邦產險率先提出「2050淨零承保」的承諾,展現對環境保護的承擔,榮獲「氣候領袖獎」。而富邦證券則推出業界首創的「超級個人化服務」,為客戶量身訂製金融解決方案,獲得「創新成長領袖獎」。
富邦金控的這一系列成就,不僅證明了其在金融業的領導地位,也顯示了台灣企業在永續發展上的先鋒作用。隨著全球對永續發展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富邦金控及其子公司未來將繼續發揮影響力,帶領台灣金融業走向更加繁榮的未來。
富邦金董事長蔡明興表示,富邦金深耕永續經營多年,成果有目共睹,攜手子公司共建強韌資安防護網,連三年榮獲「資訊安全領袖獎」,也致力打造友善共融職場環境,實現人才永續發展,並重視社會共融與高齡友善議題。今年富邦金與子公司共計榮獲「台灣企業永續獎」12個單項績效獎,為金融業中獲獎最多的企業。
富邦金重視資訊安全,連三年獲「資訊安全領袖獎」;以「減碳加樹前進」為主題,將跑步與永續結合,與賽事主辦方及跑者溝通減碳理念,連三年獲「創意溝通獎」;積極營造人才永續的職場環境,打造和諧友善的職場,獲「人才發展領袖獎」。
富邦人壽落實公平待客精神,獲「人才發展領袖獎」、「職場福祉領袖獎」。持續強化資安韌性,建構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等,獲「資訊安全領袖獎」。聚焦永續環境、健康生活、公平社會及永續城鄉四大面向,獲「社會共融領袖獎」。
北富銀在董事會中設立資安背景的獨董並建立各層級溝通機制,獲「資訊安全領袖獎」。依員工不同人生階段需求,提供全方位身心照護及優於法規的福利,獲「職場福祉領袖獎」;連三年支持「銀響力新聞獎」,與馬偕醫院合作開發「富足人生」桌遊,協助長者建立正確理財和防護意識,獲「高齡友善領袖獎」。
富邦產率業界之先提出「2050淨零承保」,獲「氣候領袖獎」。富邦證推出業界首創、為客戶量身訂製的「超級個人化服務」,獲「創新成長領袖獎」。
此外,第三季廣達股價重挫15%,推估五金控單季加碼廣達約130 億元。10月以來廣達回漲12%,五金控若未實現資本利得,將挹注不 少未實現利益。至於第三季股價大跌逾1成的鴻海,富邦、中信、新 光三金控趁勢搶進合計約80億元,另國泰金、富邦金第三季均出清台 光電。
在計入台股漲跌幅因素後,第三季至9月底五大壽險金控持有台股 市值約1.7兆元,與第二季相比變動不多。國泰金持股市值維持在6, 000億元之上,依然居金控首位。
觀察五金控第三季持股變化,電子股換股操作,減碼高殖利率電信 股、金融股,包含中華電、遠傳、兆豐金、第一金、玉山金都是被出 清獲利了結的對象,主因9月過了發股息旺季,五金控實現獲利後轉 進較有機會賺取資本利得的潛力股。
第三季至9月底五大壽險金控持有台股市值約1.7兆元,與第二季相 比變動不多。計入台股第三季跌1.8%後,以中信金單季加碼逾900億 元最積極,持股市值也超過2,900億元,至少是2021年以來新高。
至於新光金單季加碼超過140億元,持有台股市值長期維持在3,00 0億元上下。凱基金則從台股減碼近300億元,至9月底持股市值跌至 千億元以下。富邦金單季減碼約200億元,主要是出清不少金融股、 電信股。國泰金積極換股操作,但持股市值變動不大,維持在6,000 億元之上,依然是持有台股市值最多的金控。
台股在第三季度的波動震盪中,各壽險金控的操作策略格外受到投資者關注。在這波動中,國泰金、富邦金、中信金、新光金、凱基金等五大壽險金控旗下的壽險公司,對於台積電等重量級股的操作引人注目。
五金控在台積電上的操作值得關注,第二季減碼超過1,300億元後,第三季趁著台積電小跌,國泰金、中信金、新光金轉向加碼,其中新光金加碼幅度達350億元,為五金控中最大。而富邦金則持續減碼約50億元。
此外,廣達股價在第三季重挫15%,五金控單季加碼廣達約130億元。自10月起,廣達股價回漲12%,若五金控未實現資本利得,將為公司帶來不錯的未實現利益。
面對第三季股價大跌逾1成的鴻海,富邦金、中信金、新光金三金控趁勢搶進,合計約80億元。同時,國泰金、富邦金第三季均出清台光电。
在台股漲跌幅因素計入後,第三季至9月底,五大壽險金控持有台股市值約1.7兆元,與第二季相比變動不大。其中,國泰金持股市值維持在6,000億元之上,穩居金控首位。
五金控第三季持股變化中,電子股換股操作引人注目,減碼高殖利率的電信股、金融股,如中華電、遠傳、兆豐金、第一金、玉山金等,都是被出清獲利了結的對象。這主要因為9月過了發股息旺季,五金控實現獲利後,轉向尋找更有機會賺取資本利得的潛力股。
至於第三季至9月底,五大壽險金控持有台股市值約1.7兆元,與第二季相比變動不多。台股第三季下跌1.8%後,中信金單季加碼逾900億元,持股市值也超過2,900億元,創下至少2021年以來新高。新光金單季加碼超過140億元,持有台股市值長期維持在3,000億元上下。凱基金則從台股減碼近300億元,至9月底持股市值跌至千億元以下。富邦金單季減碼約200億元,主要是出清不少金融股、電信股。國泰金積極換股操作,但持股市值變動不大,維持在6,000億元之上,依然是持有台股市值最多的金控。
今年出國旅遊的熱潮不減反增,隨著人們對旅遊保險意識的提升,網路投保市場也隨之蓬勃發展。根據金管會的統計數字,截至今年前十月,網路投保件數已達689萬件,年增長率達35%,其中旅平險相關保單佔了約45%,約有311萬件,包括旅遊不便險和海外突發疾病險等。
網路投保的保費收入也呈現大幅增長,前十月約45億元,年增長率25%。在這其中,產險公司的機車險熱賣,超過13億元,其次是產、壽險公司賣的旅平險相關保單,接近9億元。預計今年網路投保的保費收入將超過50億元,超過去年全年的44億元。
從去年開始,網路投保最熱門的保單就是旅平險相關保險,今年這股熱潮依然延燒。在旅平險相關險種中,產險公司的旅綜險(含旅遊不便險)最熱銷,前十月熱賣136萬件,總金額近7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的5.1億元。而旅綜險附加的實支實付型傷害醫療險,前十月也賣出94萬件,總金額達0.8億元。
在壽險公司的網路投保市場中,熱賣的保單也是旅平險相關。計算旅平險附加的實支實付型傷害醫療險、海外突發疾病險後,前十月投保件數達81萬件,年增長率21%,新契約保費收入已超過2億元,超過去年全年的1.9億元。
整體來看,前十月國人透過網路投保購買的旅平險高達311萬件,佔比45%,保費收入接近10億元,約佔整體網路投保保費收入的22%。
在網路投保市場中,產險公司的業績表現最為出色,前十月賣出606萬件,簽單保費收入約40億元,業績最好的前三名保險公司分別為富邦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國泰產險。而在壽險公司方面,前十月賣出83萬件,新契約保費收入4.7億元,業績前三名則是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凱基人壽,凱基人壽更是超車台壽,奪下季軍寶座。
前十月網路投保保費收入約45億元、年增25%,貢獻最多是產險公 司的機車險熱賣超過13億元;其次是產、壽險公司賣的旅平險相關保 單,也賣接近9億元。預期今年網路投保的保費收入有望超過50億元 大關,超過去年全年的44億元。
去年開始網路投保最夯保單,清一色全是旅平險相關保險,今年熱 潮持續延燒,以旅平險相關險種來看,以產險公司的旅綜險(含旅遊 不便險)最熱銷,前十月熱賣136萬件、近7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5 .1億元。旅綜險附加的實支實付型傷害醫療險,前十月也賣出94萬件 、0.8億元。
壽險公司網路投保賣最好的保單更全是旅平險相關,加計旅平險附 加的實支實付型傷害醫療險、海外突發疾病險後,前十月投保件數高 達81萬件、年增21%,壽險賣的三大旅平險,新契約保費收入已超過 2億元,超過去年全年的1.9億元。
整體來看,前十月國人透過網路投保買旅平險共高達311萬件、比 重45%,保費收入已接近10億元,約占整體網路投保保費收入22%。
前十月網路投保以產險公司業績最好,賣出606萬件、簽單保費收 入約40億元,業績最好前三名保險公司為富邦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 險、國泰產險;壽險公司前十月也賣83萬件,新契約保費收入4.7億 元,業績前三名為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凱基人壽,且凱基超車台壽 拿下第季軍。
攔阻塑膠汙染水資源,富邦人壽與荒野保護協會日前共同舉辦了「2024年河川廢棄物快篩調查」成果發表記者會。今年,這項計畫將範圍擴展至3個縣市流域,包括首度關注雲林北港溪、時隔3年對台中烏溪進行複查,以及連續多年追蹤大台北淡水河的變化。調查結果顯示,塑膠垃圾依然是河川廢棄物的主要成分,這一發現凸顯了公私協力推廣源頭減塑、減廢的緊迫性,以響應即將實施的《全球塑膠公約》,加速改善河海汙染問題。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在會上表示,富邦人壽已連續第四年以行動關注川廢問題。今年,公司透過持續培養雲林、台中同仁及社會大眾成為公民科學家,不僅讓中台灣的志工動員力量更為擴大,同時也將去年淡水河複查的經驗傳承給更多同仁。在超過150位志工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3條河川的首查及複查。陳世岳總經理感謝第五、三、十河川分署及地方政府對調查結果的支持,並在公私協力的基礎上,持續共創解決方案。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李騏廷也對此表示,今年透過對雲林北港溪的關注,不斷引領大眾將關注視野拓展至更多重要流域。同時進行的台中烏溪複查和大台北淡水河持續監測,數據結果證明了荒野與富邦人壽多年來的堅持與努力。這種公私協力的影響力正不斷推動潔流願景向前邁進。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表示,富邦人壽已連續第四年用行動關心川廢問題,今年透過持續培育雲林、台中同仁及社會大眾成為公民科學家,不僅使中台灣的志工動員力量再更擴大,也兼顧去年淡水河複查的經驗傳承,借助超過150位志工力量完成3條河川首查及複查,感謝第五、三、十河川分署及地方政府單位對調查結果給予支持,在公私協力下持續共創解決方案。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李騏廷表示,今年透過前進雲林北港溪,不斷引領大眾將關注視野望向更多重要流域,並且同時進行台中烏溪複查,及大台北淡水河持續監測,數據結果印證,經過荒野與富邦人壽多年的堅持與努力,所串聯起的公私協力影響力,正使潔流願景持續向前邁進。
前六大壽險的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凱基與台灣人壽,受惠美 國降息與資本市場走多頭,10月新契約保費收入達415億元、年增15 %。去年受投資型保單新制影響、基期較低,今年市場逐漸熟悉新制 ,加上資本市場走多頭,投資型保單與分紅保單買氣不減,9月聯準 會啟動降息,也帶動利變型保單買氣增溫。
壽險業者表示,近期投資型保單中類全委賣的較好,主要是資本市 場波動度加大,投資人想要尋求資金更穩健的去處,加上類保單具有 CSM(合約服務邊際),對接軌IFRS 17及ICS也有正面助益。
10月壽險業表現由國泰蟬聯單月業績王、單月賣151億元,連四個 月賣破百億元,其中近6成是投資型保單挹注;富邦以86億元拿下亞 軍,約6成來自分紅保單貢獻,近3成是投資型保單,較去年同期增溫 。六家壽險中有五家賣贏去年10月,以新光年增66%最多,其次凱基 年增57%。
前十月六大壽險新契約保費3,879億元、年增5%,推估整體壽險有 望超過6,500億元,與去年同期5,693億元相較、年增將達14%。今年 剩兩個月,自5月開始壽險單月賣650億元以上,估今年將可超過7,0 00億元大關,擺脫去年6,714億元、17年新低的陰霾,更有望挑戰20 22年的7,730億元。
前十月以國泰率先衝破千億元來到1,038億元,富邦賣928億元緊追 在後,南山業績也達628億元、年增2成;凱基9月已衝破400億元,前 十月有480億元;10月台壽也賣破400億元,來到414億元;新光前十 月賣391億元,11月可超越400億元。
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不斷擴大,但台灣壽險業卻逆勢成長,10月份六大壽險公司的保費收入表現亮眼,達到了415億元,年增長率達到15%。整體壽險市場的合計數預期將超過670億元,前十月新契約保費預期將超過6,500億元,年增長率達到14%,幾乎追平去年全年的6,714億元,今年突破7,000億元大關指日可待,並有機會創下新的紀錄。
在這波壽險業的成長潮中,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凱基與台灣人壽等六大壽險公司受惠於美國降息與資本市場的走多頭,表現特別出色。10月份新契約保費收入達415億元,年增長率為15%。去年由於投資型保單新制的影響,基期較低,今年市場逐漸適應新制,加上資本市場的走多頭,投資型保單與分紅保單的買氣持續不減,9月聯邦儲備銀行啟動降息,也帶動利變型保單的買氣增溫。
壽險業界人士指出,近期投資型保單中類全委賣的表現較佳,這主要是由於資本市場波動度加大,投資者尋求資金更穩健的去處,而類保單具有CSM(合約服務邊際),對接軌IFRS 17及ICS也有積極的幫助。
在10月份的壽險業表現中,國泰蟬聯單月業績王,單月賣出151億元,連四個月賣破百億元,其中近6成是投資型保單;富邦以86億元拿下亞軍,其中約6成來自分紅保單貢獻,近3成是投資型保單,較去年同期增溫。六家壽險公司中有五家賣出超過去年10月,其中新光年增長率最高,達到66%,其次是凱基,年增長率為57%。
前十月六大壽險公司的新契約保費總計3,879億元,年增長率為5%,預估整體壽險市場有望超過6,500億元,與去年同期5,693億元相比,年增長率將達到14%。今年剩餘兩個月,自5月開始壽險單月賣出額均超過650億元,預估今年將可超過7,000億元大關,甩開去年6,714億元的新低,並有機會挑戰2022年的7,730億元紀錄。
具體來看,前十月以國泰率先衝破千億元,總計1,038億元,富邦以928億元緊追其後,南山業績也達到628億元,年增長率為2成;凱基9月已衝破400億元,前十月總計480億元;10月台灣人壽也賣破400億元,達到414億元;新光前十月賣出391億元,11月有望超越400億元。
台灣壽險業界近來呈現穩定的成長趨勢,根據最新數據,今年前十月新契約保費累計達3,87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5%,顯示業界在經濟環境變動中仍能穩住市場。業界預測,整體新契約保費有望在年底突破6,500億元,年增率可望達14%。
在六大壽險公司中,10月份新契約保費合計為415.2億元,較前一個月的376.6億元有明顯提升。其中,壽險龍頭國泰人壽以151.4億元的新契約保費領先群倫,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27%,展現強勁的市場表現。
國泰人壽今年前十月的新契約保費達1,038.5億元,是唯一突破千億大關的壽險公司。該公司表示,10月份美元傳統理財保單成長62%,並且各類投資型商品也均有顯著增長。
富邦人壽在10月份的新契約保費為85.8億元,年增5%,前十月累計新契約保費達928.3億元,年增14.5%。富邦人壽的商品策略持續轉向,以分期繳及保障型商品為主,其中個人健康及傷害險的成長達69%。
南山人壽10月份新契約保費為50.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24.8%,並以高保障型商品、投資型年金商品、利變壽險商品為銷售主力。今年前十月累計新契約保費為628.2億元,年增21%。
台灣人壽10月份新契約保費為52.3億元,前十月新契約保費413.6億元,年增7.3%。凱基人壽10月份新契約保費為48.7億元,較去年同期暴增57%,前十月累計新契約保費479.7億元,年增7.8%。新光人壽10月份新契約保費26.3億元,年增66.2%,累計新契約保費390.7億元,年增22.7%。
根據各公司統計,六大壽險今年10月新契約保費合計為415.2億元,高於前一個月的376.6億元;六大壽險前十月新契約保費為3,87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677億元,增加5.5%。
其中,壽險龍頭國泰人壽10月新契約保費151.4億元居冠。相較於9月及去年同期,10月新契約保費分別成長27%及12%。今年前十月,國壽新契約保費1,038.5億元,為唯一破千億元的壽險公司。國壽表示,10月除美元傳統理財保單月成長62%外,各類投資型商品皆有明顯成長。
富邦人壽10月新契約保費85.8億元,年增5%,前十月累計新契約保費為928.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5%。富邦人壽商品策略持續轉向以分期繳及保障型商品為主,前十月個人健康及傷害險較去年同期成長69%。
南山人壽10月新契約保費50.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24.8%,並以高保障型商品、投資型年金商品、利變壽險商品為銷售主力;今年前十月南山人壽累計新契約保費為628.2億元,年增21%。
台灣人壽10月新契約保費52.3億元,前十月新契約保費413.6億元,年增7.3%;凱基人壽10月新契約保費48.7億元,較去年同期暴增57%,前十月累計新契約保費479.7億元,年增7.8%;新光人壽10月新契約保費26.3億元,年增66.2%,累計新契約保費390.7億元,年增22.7%。
六大壽險業前十月實現驚人成績,累計賺取近2,452億元,年增長率達84%。其中,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凱基人壽在10月份的獲利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顯示台灣壽險業的強勁動能。
在六大壽險公司中,10月份的獲利總額達近百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富邦人壽在10月份的稅後純益接近58億元,年增長率達293%,成為最大贏家。南山人壽雖然虧損12.3億元,但與去年相比已有顯著改善,10月份實現盈利12.17億元。凱基人壽則以11.35億元的獲利,年增長2.5%。
富邦人壽解釋,10月份的投資收益主要來自國內外股票及基金的處分,以及利息收入和基金配息。國泰人壽則表示,10月份獲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新台幣表現強於其他亞幣,進而壓抑了貨幣操作的表現,並且避險成本較高。
台灣人壽在10月份的保險業務表現良好,但受到美元匯率波動的影響,認列了匯兌損失,主要來自股票及基金的處分。而新壽則是10月份唯一虧損的公司,主要原因是傳統避險成本較高以及外匯避險工具評價的波動。
從整體前十個月的成績來看,六大壽險公司全面實現年成長,合計賺取2,451.76億元,年增長率達84%。富邦人壽、國壽、南山人壽的稅後純益均創下歷史次高紀錄,新光人壽更是從去年的虧損中逆轉為盈利,凱基人壽和台灣人壽的獲利也分別達到212.58億元和212.31億元。
總結來說,台灣壽險業在面對多變的市場環境下,依然能夠保持穩定的成長,這與各大壽險公司的策略運作和市場應對能力密不可分。
台灣金融壇近年來的風雲變幻,近日來兩大金控集團的亮眼獲利數字再次證明了這一點。根據最新數據,富邦金控與國泰金控在前十月均創下歷史次高純益紀錄,其中富邦金控的績效尤其亮眼。
富邦金控的績優表現主要來自子公司富邦人壽的貢獻。10月份,富邦人壽因處分國內外股票及基金,並加上配息收入,單月稅後純益達到57.7億元,前十月累計837.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93%及88%,創下歷來最佳10月成績。這一成績的實現,對富邦金控來說是難得的佳績。
國泰金控方面,其旗下國泰人壽10月份的稅後純益為20.4億元,但由於新台幣表現強於其他亞幣,壓抑了貨幣操作表現,並使得當月避險成本較高,因此10月獲利有所下滑。
不僅是人壽子公司,富邦金控與國泰金控的其他子公司在核心業務上也都表現出色。例如,國泰金控除國壽外的銀行、產險、證券及投信累計稅後純益均創歷史新高;富邦金控的子公司人壽、銀行、證券10月獲利均創歷年10月新高,銀行、證券累計前十月獲利也續創歷年同期新高。
具體來看,台北富邦銀行今年以來每月單月獲利均較去年同期成長,累計前十月的税後淨利達到273.1億元,年成長23%,創下歷史新高。其獲利主要來自銀行存放款基盤的擴大,以及保險、基金及結構型商品帶動的財富管理銷售動能上升。
另一方面,國泰世華銀行因淨利息收入達雙位數成長、淨手續費收入年成長逾3成,累計税後純益達到342.2億元,年成長23%,獲利也創下史上新高。
在證券子公司方面,國泰證因複委託成交量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77%,10月稅後純益2.6億元,前十月累計36.1億元,創歷史新高,年成長110%;富邦證單月獲利5.3億元,累計86.5億元,年成長51%,也都創下歷來新高。
總結來說,富邦金控與國泰金控在10月的獲利數字再次證明了其市場領導地位,不僅在台灣本土市場,更在全球金融市場中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
近期來,台灣壽險業界一片龍騰虎躍,市場表現可圈可點。在台幣匯率波動中,部分公司受到影響,但總體來看,業績依然持續上漲。根據最新統計數據,六大壽險公司在10月份合計創下99.9億元的合計獲利,接近百億元大關,創近三個月新高。前十月累計獲利則達到2,451.8億元,同比大增約84%,顯示業界整体表現亮麗。
在六大壽險公司中,富邦人壽表現尤其出色。10月份,富邦人壽的稅後純益達到57.7億元,前十月累計稅後純益則為837.2億元,同比分別成長293%及88%,創下歷年單月最高紀錄,並位居歷年前十月次高紀錄。富邦人壽表示,10月份的投資收益主要來自於國內外股票及基金的資本利得、利息收入以及基金配息收入。
富邦人壽在股價指數高檔時,成功實現資本利得,同時在債市方面,則是在美聯儲降息後,公債利率反彈的情況下,保有充足流動性部位,以應對美國大選後的市況變化。此外,國泰人壽、南山人壽、凱基人壽和台灣人壽等公司也各有亮點。
國泰人壽10月份的稅後純益為20.4億元,前十月累計稅後純益則為693.5億元,續創同期歷史次高紀錄。國泰人壽指出,他們在10月份進行了波段操作,並在股票部位上進行調節。此外,雖然新台幣對美元單月貶值1.19%,但貶幅並不若其他亞幣那麼明顯,對一籃子貨幣操作影響有限。
南山人壽保險本業穩健,受益於穩定的經常性收益和市場實現權益證券的資本利得,10月份稅後純益為12.2億元,前十月獲利約383.7億元。凱基人壽10月份稅後純益為11.3億元,前十月稅後純益212.6億元,年增長率達71%。台灣人壽10月份稅後純益1.6億元,保險業務動能良好,但受美元匯率波動影響,仍承受匯兌損失;前十月稅後獲利212.3億元,年增長率達31%。
台灣金融業再創佳績!最新公布的上市金控10月自結獲利結果顯示,14家上市金控單月稅後純益達359.5億元,月減2.2%;前十月稅後合計則創下5,369.2億元的新高,年增達47%。其中,「金控雙雄」富邦金控與國泰金控表現亮眼,前十月都大賺逾千億元。
就10月獲利來看,富邦金控以91億元的稅後純益創下同期新高,年增1.2倍;前十月稅後純益1,302.9億元,為歷年同期次高,年增81.3%,每股純益9.27元,逼近一個股本,蟬聯本土金控稅後純益與每股獲利王。富邦金控強調,其子公司富邦人壽、台北富邦銀行、富邦證券在10月獲利均創歷年同期新高。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富邦人壽在10月的稅後純益達57.7億元,前十月稅後純益為837.2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293%及88%,創下歷年10月最佳及歷年前十月次高紀錄。主要投資收益來源包括國內外股票及基金資本利得、利息收入及基金配息收入。
台北富邦銀行在10月的稅後純益為22.1億元,今年以來單月獲利皆較去年同期成長;前十月稅後純益273.1億元,年增23%,續創歷史新高。富邦產險10月稅後純益0.5億元,反映當月依帳齡提存呆帳準備、風災及商業火險大型案件損失等影響,但公司承保及投資表現仍維持良好動能;前十月稅後純益34.9億元。
富邦證券10月稅後純益5.3億元;前十月稅後純益86.5億元,年增51%。國泰金控10月稅後純益54.4億元;前十月稅後純益1,086.4億元,年增66.6%,每股純益7.13元,稅後純益及每股純益皆創歷史次高紀錄。國泰旗下子公司如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國泰證券及國泰投信前十月稅後純益也均創下新高。
雖然10月獲利下滑,主要原因是新台幣匯率單月表現強於其他亞幣,壓抑了一籃子貨幣的操作表現,但金控業績的穩定成長仍顯示出台灣金融市場的強健及多元發展。
六大壽險10月獲利近百億元,前十月更大賺2,451.76億元。壽險業 者觀察,10月新台幣雖貶值1.2%,應有匯兌利益,但因各公司避險 操作策略使得獲利差異大,受亞幣狂貶影響,若一籃子貨幣替代避險 比重大,單月避險成本反增加,導致出現有壽險動用外匯準備金沖抵 ,有的則是提存,也影響獲利表現。
六大壽險公司今年10月單月獲利兩樣情,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凱基人壽獲利較去年成長,國泰人壽、台灣人壽較去年衰退,新壽虧損 較去年縮小。賺最大的富壽稅後純益近58億元、年增293%,其次國 壽20.4億元、年減32%,南山壽賺12.17億元較去年虧12.3億元好很 多,凱壽賺
11.35億元、年增2.5%,台壽賺1.62億元、年減90%,新 壽虧3.26億元較去年虧20.59億元改善。
前十月六大壽險全面年成長,合計賺2,451.76億元、年成長84%, 其中富壽稅後純益837.2億元、國壽693.5億元,均創史上次高,南山 383.7億元超越去年全年221.1億元,新光賺112.47億元較去年虧損近 百億大逆轉,凱壽、台壽分別有212.58億元、212.31億元。
富邦人壽指出,10月主要投資收益來源是處分國內外股票及基金資本利得、利息收入及基金配息收入;國壽說明,10月獲利下滑,主因 新台幣單月表現強於其他亞幣,壓抑一籃子貨幣操作表現,避險成本 較高吃掉獲利,稅後純益是因課稅所得結構改變。
台壽10月保險業務動能良好,但受美元匯率波動影響認列匯兌損失,主要來自處分股票及基金等資本利得;10月唯一虧損的新壽,主要 因傳統避險成本較高及外匯避險工具評價波動的影響。
金控雙雄10月獲利出爐,富邦金控衝上91億元、國泰金為54.4億元 ,累計前十月稅後純益各為1,302.9億元、國泰金1,086.4億元,雙雙 寫下歷史次高紀錄,每股稅後純分別為9.27元、7.13元。
富邦金10月獲利超過6成來自子公司富邦人壽的貢獻,富壽當月因處分國內外股票及基金,加上配息收入,單月稅後純益衝57.7億元,前十月累計837.2億元,較去年同期各成長293%及88%,創歷來最佳 10月成績;國泰金旗下國泰人壽10月稅後純益20.4億元,國壽表示, 10月獲利下滑主要因新台幣表現強於其他亞幣,壓抑一籃子貨幣操作 表現,當月避險成本較高。
雙雄其他子公司因核心業務動能強勁,國泰金除國壽外的銀行、產 險、證券及投信累計稅後純益皆創歷史新高;富邦金子公司人壽、銀 行、證券10月獲利均創歷年10月新高,銀行、證券累計前十月獲利也 皆續創歷年同期新高。
台北富邦銀行今年以來每月單月獲利皆較去年同期成長,累計前十 月稅後淨利273.1億元、年成長23%,續創歷史新高,10月稅後純益22.1億元,主要來自銀行存放款基盤擴大,保險、基金及結構型商品帶動財富管理銷售動能上升,海外消費需求強勁帶動信用卡簽帳金額成長,其中手續費淨收益較去年同期成長39%;國泰世華銀因淨利息收入達雙位數成長、淨手續費收入年成長逾3成,累計稅後純益342. 2億元,年成長23%,獲利也續創史上新高。
證券子公司受惠台股價量齊揚,國泰證因複委託成交量較去年同期 大幅成長77%,10月稅後純益2.6億元,前十月累計36.1億元,創歷史新高,年成長110%;富邦證單月獲利5.3億元,累計86.5億元,年 成長51%,也都寫歷來新高。
國泰產險10月稅後純益2.4億元,前十月累計24.1億元、也創歷史新高;富邦產險因反映當月依帳齡提存呆帳準備、風災及商業火險大型案件損失等,單月僅小賺0.5億元,累計34.9億元。另外,國泰投 信累計稅後純益20.1億元、年成長38%,已超越去年全年,並創歷史新高。
六大壽險獲利比一比,富邦人壽拔頭籌,10月稅後純益57.7億元,前十月稅後純益837.2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成長293%及88%,創歷年單月最高及歷年前十月次高紀錄。
富邦人壽指出,10月主要投資收益來源為處分國內外股票及基金資本利得、利息收入及基金配息收入。10月國內外股價指數維持高檔,富邦人壽伺機實現資本利得。債市方面,10月公債利率於美國聯準會降息後反彈,策略上保有充足流動性部位,以彈性因應美國大選後的市況變化。
國泰人壽10月稅後純益20.4億元;前十月稅後純益693.5億元,續創同期歷史次高。國泰人壽表示,10月掌握波段操作,逢高調節股票部位;另外,新台幣兌美元單月貶值1.19%,但貶幅不若其他亞幣明顯,影響一籃子貨幣操作。
南山人壽保險本業穩健,受惠於穩定的經常性收益及掌握市場實現權益證券資本利得,10月稅後純益為12.2億元,前十月獲利約383.7億元。
凱基人壽10月稅後純益11.3億元;前十月稅後純益212.6億元,年增71%。
台灣人壽10月稅後純益1.6億元,保險業務動能良好,但仍承受美元匯率波動影響認列匯兌損失;前十月稅後獲利212.3億元,年增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