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邦人壽(公)公司新聞
儘管分紅保單熱銷,但大型壽險業高層也說,今年第2季金管會將祭出分紅保單新規定,恐衝擊銷售動能,未來是否還能如此熱賣,仍待觀察。
一家大型壽險業者表示,內部確實有在研究,不過分紅保單不像利變型容易解釋和銷售,分紅機制較複雜。
相較於本國壽險,外商銀行摩拳擦掌,除長期經營分紅保單的保誠人壽外,外商壽險法國巴黎人壽在去年底加入戰局、推出首張分紅保單「法商法國巴黎人壽鴻運旺旺來終身壽險 (定期給付型)」,為6年期新台幣繳費的終身壽險商品,客戶投保年齡為0至70歲。不僅如此,目前外商安聯及安達人壽等外商均表示「評估中」,不排除今年就搶進市場。
近期,台灣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美國聯準會可能延後降息,新台幣走勢堪憂。面對這種情況,壽險業界正積極研擬外匯「自救方案」,預計三大壽險巨頭(國泰、富邦、南山)將在這週凝聚共識,並於下周在壽險公會進行討論。這場討論將與主管機關進行溝通,若方案獲得金管會認可,將為壽險業帶來每年上千億元的成本節省,轉化為資本。 根據新聞報導,去年壽險業為了維持帳面獲利穩定,防範匯率波動,其國外投資超過10兆元,傳統避險工具的成本高達3,600億元。這筆成本成為近年來壽險業獲利的重大包袱。為此,壽險公會正在研議降低避險成本的方案,目前已有初步方向。 其中一個方向是對於壽險業逾20兆元的債券,考慮將其從攤銷後成本(AC)項下轉為持有期間不進行避險,只有在到期或實現資本利得時再計算匯兌損益。這樣的轉變可以大幅降低避險工具費用,從而增加資本強度。但這項方案需要金管會同意更改保險業會計制度,並且要考慮2026年資產重分類後的影響。 另一個方向是提高外匯準備金的沖抵比率,即允許壽險業再從外匯準備金中借取一筆資金,以100%沖抵匯損,同時在匯兌利益時增加提存或省下費用做提存。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已表示開放態度,並呼籲壽險業者提出更多想法。預計三大壽險巨頭將先內部討論方案,並在下周的壽險公會討論中正式提出,再將建議送交金管會審核。
壽險業高達10多兆元的國外投資,去年光傳統避險工具成本就高達 3,600億元,只為每月維持帳面獲利平穩、不要隨匯率大起大落,但 避險成本一去不回,已成為近年獲利最大包袱。據透露,壽險公會擬 研議降低避險成本方案,目前先由大型壽險公司內部研議出可行方案 ,初步可能方向有二。
一是目前壽險業逾20兆元債券,放在攤銷後成本(AC)項下,以成 本列帳,現行是持有期間還是要計算匯兌損益,但若改為持有期間可 不避險,到期或實現資本利得時,再計算匯兌損益,就可省下大量避 險工具費用,留在帳上強化資本,此建議包含之前新光人壽內部都有 研議過。
但此方案牽涉到會計制度的變更,除非金管會願意更改保險業會計 制度,否則將難以達成,且2026年接軌後資產會重分類,到時債券放 在AC部位會下降,大部分會移到OCI,是否還具有降低避險成本的成 效,還有待研議。
二是拉高外匯準備金可沖抵比率,也就是如果可以再借「一桶金」 到外匯準備金,例如從死利差互抵特別準備金先借用,若發生匯損時 可以100%沖抵,就能讓壽險業少避一點,若有匯兌利益時,也可增 加提存或將省下的費用做提存。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4日已釋出開放態度表示,壽險業避險成本,除 利率外還有匯率問題,現在看壽險業者是否還有其他想法,可以來跟 金管會討論。預估三大壽險巨頭會先討論出方案,拼下周於壽險公會 討論,再將建言正式送交金管會。
台灣保險市場開年迎來一波熱潮,富邦人壽分紅保單成為搶手貨!隨著台美股市走強,分紅保單不僅拉動投資型保單銷售,更成為今年初最受歡迎的保單產品。根據最新數據顯示,1月份台灣壽險業分紅保單銷售額達百億元,創下單月新高紀錄。
富邦人壽一張美元計價的分紅終身壽險在1月份單月銷售額達36億元,顯示市場對分紅保單的高度興趣。分紅保單以其預期分紅的吸引力,在資本市場表現強勁的背景下,帶動了保戶的購買熱潮。
銀行通路也紛紛將分紅保單列為新寵兒,其中富邦人壽推出的分紅保單尤其受歡迎,不僅帶動自家業績增温,更吸引了保誠人壽、法巴人壽等業內競爭對手跟進。1月份壽險業新契約保費達666億元,創近六個月新高,其中分紅保單的貢獻功不可沒。
富邦人壽的「美富紅運」分紅保單在1月份的銷售額高達36億元,成為最受歡迎的保單產品。去年熱賣達102億元的美富紅運,今年有望再次創下新紀錄。保誠人壽和法巴人壽的分紅保單也表現亮眼,分別在1月份賣出逾40億元和1億元。
目前台灣本國壽險公司除富邦人壽外,還沒有其他公司宣布推出分紅保單。業內普遍表示,正等待金管會公布分紅保單的新規定。金管會預計在第二季公布新規範,針對分紅保單的揭露、送審、銷售等方面提供更明確的指導,以降低銷售爭議,促進業界健康發展。
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轉戰政壇後,將重返金融圈。近期,富邦金控公告法人代表明東實業改派代表人,新任代表正是剛卸任立委的曾銘宗。這則新聞在金融圈引發了廣泛關注。據悉,是富邦金董事長蔡明興親自邀請,曾銘宗這位曾在合庫銀、財政部、台灣金控等多個重要崗位上留下足跡的金融老將,將再次踏入金融市場。 富邦金控去年進行了董事改選,原董事陳聖德因任期屆滿,由蔡明興長子蔡承儒接替;而北富銀董事長陳聖德退休後,蔡明興則以金控董事長兼任銀行董座,林福星則接任富邦人壽董事長,蔡承儒則出任人壽副董。此外,明東實業原法人代表許金泉也於6日公告改派為曾銘宗。 目前,富邦金控的九席董事名單包括蔡明興、蔡明忠、韓蔚廷、林福星、曾銘宗、蔡承儒,以及來自台北市府的三席法代胡曉嵐、連堂凱、鄭瑞成。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產金分離的台灣大董事長蔡明忠外,只有曾銘宗尚未出任富邦金控子公司的重點職位。 富邦金控對於延攬曾銘宗出任董事一事表示,曾銘宗在金融產業擁有豐富的經驗,在金管會主委任內推動了多項金融政策,並積極推動金融創新、普惠金融、維護金融秩序和保護消費者權益等議題。富邦金控期望能借重曾銘宗的專業與金融歷練,持續強化公司治理,落實企業永續經營。 值得注意的是,富邦金控1月份的稅後獲利達到140.7億元,創下金控首勝紀錄,其中富邦人壽貢獻90.8億元,台北富邦銀行貢獻34.9億元。市場普遍認為,富邦金控延攬曾銘宗出任董事,是對強化銀行角色和在金控內部貢獻度的一次宣示。富邦金控6日的股價收在67.3元,維持著金融股王的地位。
富邦人壽搶攻海外市場,積極設立特殊目的公司發行海外債籌資
台灣壽險業正迎來一波海外發債新潮,這次金管會大刀闊斧,於5日宣布放寬規定,允許壽險業在海外成立特殊目的公司(SPV)發行海外債券,為業界帶來新的發展機會。富邦人壽聞風而動,迅速在6日董事會通過決議,將在新加坡設立100%持股的SPV,以利海外發債籌資。
為應對2026年即將實施的國際會計準則IFRS 17與ICS,台灣壽險業預計需要大量增資。金管會去年已開放壽險業在國內發行具到期日10年期次順位債,結果一開放就引發壽險業發債潮,去年前六大壽險公司共發債1,100億元,創下10年來新高。
由於國內市場容量有限,金管會本月進一步放寬規定,允許壽險業在海外成立SPV發行海外債券,並將發債額度和設立SPV的資本金計入資本中,但需遵守國外投資上限45%的規定。富邦人壽董事會於6日迅速通過決議,計劃在新加坡設立SPV,並待金管會法令正式生效後即申請設立。
富邦人壽今年初已公告國內發債額度達500億元,為該公司史上最大發債規模,將分次發行。該公司總經理李長庚表示,由於富邦人壽負債主要還是新台幣,發債規劃多以新台幣為主,但考慮到國內市場胃納量及資金集中度,也將積極尋求海外發行外幣債券籌資。
這次富邦人壽設立SPV並非首次,過去該公司也曾為投資海外不動產而設立SPV。根據金管會規定,由於此次設立SPV的目的與過去不同,需要重新設立。金管會目前核准富邦人壽的海外投資上限為45%,而該公司海外投資距離上限尚有一段距離,因此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除了富邦人壽,其他大型壽險公司如新壽、台壽等也在積極評估海外發債的可能性。這次金管會的放寬規定,將為台灣壽險業帶來更多元化的發展途徑,並有望提升整體業界的競爭力。
分紅保單即在保單固定利率之外,預期有壽險公司的分紅,來自保 費運用績效,因此資本市場好,帶動保戶的分紅夢想,拉升分紅保單 買氣。
分紅保單目前成為銀行通路新寵兒,尤其從去年壽險龍頭富邦人壽 推出分紅保單後,業績持續升溫,帶動原本堅持銷售英式分紅保單的 保誠人壽業績,也吸引法巴人壽跟進。
1月壽險業新契約保費有666億元,創近六個月新高,主要來自利變 保單與分紅保單的保費挹注,尤其是分紅保單功勞最大,三家壽險的 分紅保單1月就賣超過100億元。
三家壽險中賣最好是富壽,1月分紅保單銷售逾77億元,最熱賣的 前十大傳統型壽險保單全是分紅保單,其中以美元計價的美富紅運一 個月賣36億元,拿下第一名保單,去年熱賣達102億元的美富紅運, 亦有望成為今年首張賣破百億元的神單。
保誠人壽1月傳統型保單賣逾40億元,絕大部分亦是分紅保單,二 張新台幣分紅保單的單月銷售均超過4億元;剛搶進分紅保單的法巴 人壽,單月一張保單也賣超過1億元。
本國壽險目前除富壽外,還沒有其他公司宣布要跟進推出分紅保單 ,各家多表示,在等金管會第二季公布分紅保單的分紅新規定。壽險 業者表示,因為分紅保單的分紅機制較複雜,不易讓保戶了解,金管 會已透露今年會公布分紅保單新規範,針對揭露、送審、銷售等會有 較明確的方向,業者表示,若新規範在機制上可降低可能的銷售爭議 ,會再進一步考量推出保單。
據了解,是近二日富邦金董事長蔡明興親自延攬,先前曾任合庫銀 總經理、財政部次長、兼任台灣金控董事長、金管會主委再到立委、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的曾銘宗,等於從政界重回金融市場。
富邦金去年董事改選,原董事陳聖德因任期屆滿,改由蔡明興長子 蔡承儒出任,同時因北富銀董事長陳聖德退休,蔡明興以金控董事長 兼任銀行董座,原富邦人壽副董事長林福星接任富壽董事長,蔡承儒 則出任人壽副董。
明東實業原法人代表是富邦產險董事長許金泉,6日公告改派為曾 銘宗,目前富邦金九席董事名單為蔡明興、蔡明忠、韓蔚廷、林福星 、曾銘宗、蔡承儒,及台北市府三席法代胡曉嵐、連堂凱、鄭瑞成。 除產金分離的台灣大董事長蔡明忠外,只有曾銘宗未出任富邦金子公 司重要職位。
富邦金控表示,曾銘宗金融產業經驗豐富,在金管會主委任內推動 金融打亞洲盃等政策,並致力於金融創新、普惠金融、維持金融秩序 、保護消費者權益等議題,未來將借重曾銘宗的專業與金融歷練,持 續強化公司治理,落實企業永續經營。
富邦金1月稅後獲利140.7億元,拿下金控首勝,其中富邦人壽貢獻 90.8億元,台北富邦銀行貢獻34.9億元,市場評估富邦金延攬曾銘宗 出任董事,大有宣示要強化銀行角色及在金控貢獻度之意,富邦金6 日股價收在67.3元,維持金融股王地位。
壽險業因應2026年要接軌IFRS 17與ICS,需大量增資,金管會去年 開放壽險業可在國內發行具到期日10年期次順位債,一開放就出現壽 險業發債潮,去年前六大壽險公司共發債達1,100億元,發債金額至 少是10年新高,超過2016年的1,040億元。
考量到國內市場胃納量有限,金管會本月再宣布開放可在海外成立 SPV發海外債籌資,可計入資本中,且要計入國外投資上限45%,除 海外發債額度,包含設立海外SPV的資本金都要計入。
國壽董事會6日火速通過,將在新加坡設立100%持有的SPV,國壽 表示,等金管會法令生效後,就將遞件申請,設立SPV地點在新加坡 ,是有經過綜合評估,資本金會等法規上路後向金管會申請核准後公 告。
國壽今年初已公告國內發債額度500億元,為國壽史上最大發債金 額,將分次發行。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日前透露,因國壽的負債主要 還是新台幣,新台幣發債管理上相對也較簡單,發債規劃大多數會以 新台幣為主。但考量國內市場胃納量及資金集中度,國壽也將到海外 發行外幣債券籌資。
據了解,壽險設立SPV海外發債,一開始就是國壽提出的建議,經 壽險公會討論過後向金管會爭取,金管會評估後認為國內債券市場胃 納量有限,也有利增加壽險業強化資本的籌資管道,研議後決議開放 。除國壽外,新壽也已在內部演練,富邦、台壽等其他大型壽險也正 積極評估中。金管會目前核准國壽的海外投資上限為45%,國壽海外 投資目前離上限還有一段距離,因此有彈性可在海外發債。
這次非國壽第一次設立SPV,過去為投資英國倫敦的海外不動產, 國壽也曾設立過SPV。依照金管會規定,雖壽險公司因投資海外不動 產曾設立SPV,因目的性不同,要重新設立以發債為目的的SPV。
台灣壽險業發展再添助力!金管會於近日宣布,將開放壽險業在海外成立特殊目的公司(SPV)進行債券發行,這項新政策將為台灣壽險公司提供更多元的籌資管道。這一決策對富邦人壽等四家目前可達到海外投資上限的壽險公司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根據金管會的規定,SPV的資本額及發債金額均需計入國外投資的45%限額內。預計最快在今年下半年,我們就能看到壽險業海外發債的首個案例。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指出,這項政策的推出,是為了解決國內債券市場胃納量有限,進而增加壽險業強化資本的籌資途徑。 目前,富邦人壽、國泰、南山、凱基人壽等四家壽險公司均擁有海外投資上限的45%。這些公司普遍表示,目前的額度還足夠,即使加上SPV的資本額及發債金額,仍有多餘的額度可用。這也意味著,這四家壽險公司將是首批嘗試海外發債的公司。 過去,為了進行海外不動產投資的相關租稅規劃,壽險公司已經成立過海外SPV。蔡火炎副局長表示,為了確保SPV的日常營運,這次設立的目的性將更加明確,並且將不再作為海外籌資的主體。因此,各壽險公司需申請新設立以發債為目的的SPV。 設立SPV的成本可能會比早年投資不動產的SPV要高,但這將解決外人投資這些SPV發行的債券時的相關租稅問題。蔡火炎副局長進一步說明,預計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法規修正,有意願的壽險公司將可在下半年提出申請。申請過程中,需經過兩個關卡:首先依照國外投資管理辦法申請核准設立海外SPV,然後每一次海外發債額度也需逐筆申請核准。 根據現行的RBC制度,10年期以上具到期日的次級債券可放入第二類資本(T2),可佔風險資本的100%;無到期日的次級債券則放入第一類限制性資本(T1L),可佔風險資本的20%。這項新政策將為台灣壽險業帶來更多元化的發展機遇。
【台灣新聞報導】 金管會最近放寬了保險業的籌資管道,開放了成立特定目的國外籌資事業(SPV)發行海外資本性質債券的政策。這個新政策對台灣的壽險業來說,可是個大事!六大壽險公司裡,有五家都表示會進行討論和評估,這五家分別是國泰、富邦、南山、台灣、新光人壽,只有凱基人壽說目前還沒有規畫。 像是台灣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南山人壽這幾家,他們都說會好好討論這個政策,並且會把它列入評估。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還特別表態支持,他認為這樣做可以讓壽險業在国外籌資更方便。國泰人壽也說,只要主管機關的決定通過,他們會訂出一定的發債額度。 但凱基人壽就不一樣了,他們說現在公司的資本適足率很充足,所以目前還沒有計劃設置SPV來發債。他們會根據市場情況來決定未來是否需要這樣做。 市場上有傳言說,包括國泰人壽在內,有人建議成立100%持股的SPV來發海外債,這樣可以分散在台灣發債的風險,同時也能讓公司更健康。壽險業的專家們認為,這對有資本需求的公司來說是個大利好。因為現在發行海外債還要扣15%的稅,但如果透過SPV來發債,就能降低成本,還能讓投資人更加多元。 台灣的壽險業者在談到這個政策時,都說現在國內的籌資管道太有限,太擠了。尤其是要準備迎接2026年的會計制度接軌,對資本的需求會更強。如果不能到海外籌資,那麼籌資的壓力會很大。如果可以增加籌資的通路,讓國內外都能打通,那麼壽險業的籌資會更加方便。
昨日包括台灣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南山人壽昨日均回應,對於金管會開放保險業設SPV公司發債,內部會進行討論並列入評估,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日前也贊同此方向,認為打通國外管道,能讓壽險業籌資更方便,國泰人壽尊重主管機關意願,只要通過,國壽海外也會訂出一定發債額度。
不過,開發金控旗下凱基人壽對此表示,目前公司資本適足率充足,因此暫時沒有規劃設置SPV以發債,未來會視市場狀況再決定是否需要。
市場傳出,包括國泰人壽在內,先前建議成立100%持股的SPV發海外債籌資,可以分散在台灣發債過度集中風險,同時強健體質。
壽險業者指出,這對有資本需求的業者來說是一大利多,因為目前發行海外債有扣繳稅款15%的問題,若透過SPV發行海外債,可以減少成本,且可以擴大全球市場,投資人也更加多元。
壽險業者指出,國內籌資管道有限太擠,面對2026年即將接軌會計制度,有強化資本需求,如果不能到海外籌資,籌資面容易遇到困難,如果可以增加通路,國內外同時打通,壽險業籌資上的確會更方便。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表示,考量國內債券市場胃納量有限,為增加 壽險業強化資本的籌資管道,開放壽險業可透過成立SPV在國外發行 具資本性質的債券,保險公司可對該資本性質債券提供保證。設立S PV及發債後在海外投資運用,仍屬國外投資範圍,還是要計入現行的 45%國外投資上限額度。
目前海外投資上限可達45%的壽險公司共四家,即國泰、南山、富 邦及凱基人壽,業者表示,目前額度都還夠用,即便加上SPV資本額 及發債金額也都還有額度可用。
過去已有壽險公司申請投資國外不動產,為進行相關租稅規劃,因 此成立海外SPV,專門握有國外不動產,蔡火炎表示,設立SPV要有目 的性,當初是因為不動產投資申請設立SPV,同一SPV不可能再作為國 外籌資的主體,因此各壽險公司要再申請新設立以發債為目的的SPV 。
據了解國際現行規定,這些SPV都要有日常營運,不能再是紙上公 司,因此設立成本可能比早年投資不動產的SPV要高一些,但好處是 外人投資這些SPV發的債券,即無相關租稅問題。
蔡火炎說明,目標是要在今年上半年將法規修正完成,有意願的壽 險公司,最快可以在下半年提出申請,業者申請至少要過兩關,一次 是設立海外SPV,要依照國外投資管理辦法申請核准,之後每一次海 外發債額度,也都要逐筆申請核准。
依照現行RBC制度,10年期以上具到期日次債放第二類資本(T2) ,可占風險資本100%;無到期日次債,放第一類限制性資本(T1L) ,可占風險資本20%。
台灣金融龍頭富邦金控再次榮獲肯定!近日,在《現代保險雜誌》公布的「全國財金保險系所畢業生就業意願大調查」中,富邦金控已蟬聯13度獲選為畢業生最嚮往的金控公司,並在2024年「保險龍鳳獎」中蟬聯四項特優獎項。富邦人壽與富邦產險也分別蟬聯獲得壽險公司和產險公司「最嚮望的公司─內勤組、外勤組」及「最嚮望的產險公司」二項特優獎項。
蔡明興董事長強調,富邦金控長期以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為核心價值,不僅在金融本業發揮影響力,還矢志成為綠色金融領航者。對內,富邦金控視員工為最重要的資產,致力於提升員工照護,打造一個友善幸福的職場環境。
為了培養優秀人才,富邦金控積極推動各種人才發展方案,包括主管培訓、領導力精鍊計畫、基層儲主管計畫以及提升全員數據應用能力等,並持續優化學習平台,支持員工自我成長。
以「正向力量 成就可能TM」為品牌理念,富邦金控及旗下子公司在市場表現亮麗,已連續15年蟬聯台灣金控業每股獲利(EPS)龍頭,並連續七年入選道瓊永續指數世界指數(DJSI World)成分股。2022年,富邦金控成功合併日盛金控,創下國內「金金併」的先例,並在2023年完成子公司整併,進一步擴大整體規模與效益。
面向未來,富邦金控將持續尋求合作機會,努力朝著「亞洲一流金融機構」的愿景穩步邁進。
《現代保險雜誌》近日公布了一項關於全國財金保險系所畢業生就業意願的大調查,並舉行了2024「保險龍鳳獎」頒獎典禮。在這場典禮中,富邦金控再次蟬聯了「最嚮往的金控公司」的殊榮,這已經是他們第13次獲得這個榮譽了。此外,富邦人壽和富邦產險也分別蟬聯了「最嚮望的壽險公司-內勤組、外勤組」以及「最嚮望的產險公司」的特優獎項。 同時,yes123求職網也發布了「畢業生職涯規劃與校徵季企業招募調查」,在這份調查中,富邦金控榮獲金融業冠軍,成為2024年畢業生最想進入的夢幻企業。這一連串的殊榮,不僅反映了富邦金控在業界中的領先地位,也顯示了它對於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的不懈努力。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在頒獎典禮上表示,他非常榮幸看到富邦金控及其旗下子公司能夠蟬聯這些殊榮,並被全國財金保險系所畢業生青睞。他強調,富邦金控將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視為企業的重要文化,並致力於提升員工的照護,打造一個友善和幸福的職場環境。 自從保險龍鳳獎創立以來,已經29年,每年都會針對全國財金保險系所畢業生的就業意願進行調查,這已經成為全國社會新鮮人求職選擇的專業指標之一。 蔡明興還提到,富邦金控不僅在金融本業發揮影響力,還矢志成為綠色金融的領航者。對內,他們視員工為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並致力於提升員工的照護。此外,富邦金控還通過推動各階主管培訓、領導力精鍊計畫、儲備主管計畫等多元的培育方案,以及持續優化學習平台,來支持員工的自我發展。 以「正向力量 成就可能TM」為品牌理念的富邦金控,連續15年蟬聯台灣金控業每股獲利(EPS)龍頭,並連七年入選道瓊永續指數世界指數(DJSI World)成分股。2022年,富邦金控成功合併日盛金控,創下了國內首樁「金金併」的里程碑,並在2023年完成了子公司的整併,持續擴大規模經濟和效益。 面向未來,富邦金控將持續尋求各項合作機會,並朝著「亞洲一流金融機構」的願景穩步前進。
富邦人壽蟬聯獲「最嚮往的壽險公司-內勤組、外勤組」二項特優;富邦產險則蟬聯「最嚮往的產險公司」特優。另外,yes123求職網甫公布的「畢業生職涯規劃與校徵季企業招募調查」,富邦金控亦是「2024年畢業生最想進入的夢幻企業」金融業冠軍,顯示富邦金控是深獲社會新鮮人青睞的金融業第一品牌。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富邦金控將ESG視為業重要文化,致力提升員工照護,打造友善幸福的職場。
保險龍鳳獎29年以來每年針對「全國財金保險系所畢業生就業意願」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除獲各界肯定與重視外,也是全國社會新鮮人求職選擇的專業指標之一。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非常榮幸富邦金控、富邦人壽、富邦產險13度蟬聯「保險龍鳳獎」四項特優獎項,並獲全國財金保險系所畢業生青睞為「最嚮往公司」。富邦金將ESG視為企業重要文化,長期耕耘企業永續,不僅在金融本業發揮影響力,對外矢志成為綠色金融領航者,對內視員工為企業最重要資產,致力提升員工照護,打造友善幸福職場。
此外,富邦金控更持續善用集團、子公司人才發展資源推動多元的培育方案,包括推動各階主管培訓及領導力精鍊計畫、基層儲備主管計畫、提升全員數據應用能力等,並持續優化學習平台,支持員工自我發展,以因應市場需求,提供更專業、優質的金融服務。
富邦金控及旗下子公司以「正向力量 成就可能TM」為品牌理念,連續15年蟬聯台灣金控業每股獲利(EPS)龍頭、連七年入選國際最具權威性的道瓊永續指數世界指數(DJSI World)成分股。2022年富邦金控順利合併日盛金控,創國內首樁「金金併」里程碑,並於2023年完成子公司整併,持續擴大整體規模經濟與效益。展望未來,富邦金將持續尋求各項合作機會,朝「亞洲一流金融機構」願景穩步邁進。
《現代保險雜誌》4日公佈2024年「全國財金保險系所畢業生就業 意願大調查」結果,並舉行「保險龍鳳獎」頒獎典禮,富邦13度蟬聯 「保險龍鳳獎」四項特優獎項,及財金保險系所畢業生「最嚮往公司 」;yes123求職網甫公布的「畢業生職涯規劃與校徵季企業招募調查 」,富邦金控也是「2024年畢業生最想進入的夢幻企業」金融業冠軍 ,顯示為深獲社會新鮮人青睞的金融業第一品牌。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富邦金控、富邦人壽、富邦產險13度 蟬聯保險龍鳳獎四項特優獎,並獲全國財金保險系所畢業生「最嚮往 公司」,因為富邦將ESG視為企業重要文化,長期耕耘企業永續,不 僅在金融本業發揮影響力,對外矢志成為綠色金融領航者,對內視員 工為企業最重要的資產,致力提升員工照護,打造友善幸福職場。
富邦金更持續善用集團、子公司人才發展資源推動多元的培育方案 ,包括推動各階主管培訓及領導力精鍊計畫、基層儲主管計畫、提升 全員數據應用能力等,持續優化學習平台,支持員工自我發展,以因 應市場需求,提供更專業、優質的金融服務。
富邦金控及旗下子公司以「正向力量 成就可能TM」為品牌理念, 已連續15年蟬聯台灣金控業每股獲利(EPS)龍頭、連續七年入選國 際最具權威性的道瓊永續指數世界指數(DJSI World)成分股。202 2年富邦金控順利正式合併日盛金控,創下國內首樁「金金併」里程 碑,並於2023年完成子公司整併,持續擴大整體規模經濟與效益。展 望未來,將持續尋求各項合作機會,朝「亞洲一流金融機構」願景穩 步邁進。
台灣壽險業迎來開門紅,受惠於新台幣連兩月走貶,業內績效看漲。近期新台幣對美元貶值,為壽險業帶來匯兌利益,加上台股熱絡,壽險公司股價上漲,實現資本利得,預計業內今年前兩月可獲豐厚利潤。 根據市場分析,國泰、富邦、南山、凱基及台灣等台灣前五大壽險公司,1月份已經累計獲利逾250億元,整體壽險業1月份也預計獲利。在台幣波動不大的情況下,月線收貶,壽險業有望連續兩個月獲利。 儘管美國聯準會(Fed)降息時程延後,為壽險業獲利帶來不確定性,但去年由於美國鷹式升息維持高利率,壽險業的海外避險成本大增,全年避險工具支出創新高,外匯總損失也創紀錄。然而,去年最後兩個月市場預期美元走弱,新台幣急升,對壽險業獲利造成壓力。今年新台幣轉貶,1月份貶值近5.7角,預計若海外投資完全不避險,1月份應有逾2,000億元兌換利益。 不過,1月份台股及美股都表現亮眼,壽險業主要持股如台積電、聯發科等大型權值股,股價上漲,幫助壽險業實現資本利得,挹注獲利。預計整體壽險業1月份獲利將在250~300億元之間。 進入2月份,新台幣繼續貶值,台股站上1萬8,000點,壽險業有望從匯兌利益和股市資本利得中受益。只要2月份最後一個工作日新台幣走勢穩定,預計2月份壽險業獲利可期。
到27日已貶0.8%,壽險匯兌利益應可增加,加上台 股飆漲,有資本利得可實現,
壽險業2024前二月有機會都賺錢。
國泰、富邦、南山、凱基及台灣等前五大壽險1月已賺逾250億元, 推估整體
壽險1月亦是獲利,29日若台幣波動不大,月線收貶,壽險 業有望連兩個月賺
錢。
美國聯準會(Fed)降息時程延後,為今年壽險業獲利增添變數。 去年因美
國鷹式升息並維持高利率下,壽險海外避險成本攀高,全年 光避險工具支出就達
3,600億元,創新高,不含準備金的外匯總損失 也達3,657億元,吃掉大量獲利。
除非美國降息,避險費用才能明顯 下降,否則避險工具成本仍是壽險今年最沉重
的包袱。
去年最後兩個月市場反映美元走弱預期,新台幣急升,侵蝕壽險獲 利,今年
新台幣轉貶,1月貶值近5.7角、貶幅1.8%,預估若海外投 資完全不避險,1月應
有逾2,000億元兌換利益,但因各家壽險擔心損 失,拉高避險比重,避險成本也還
在高檔,且元月亦增提逾百億元外 匯準備金,預估壽險業1月總匯兌成本逾200億
元。
但1月台股及美股都大漲,壽險業主要持股如台積電、聯發科等大 型權值
股,股價都上漲,可趁機實現資本利得,挹注獲利,預估整體 壽險業1月獲利應
有250∼300億元之間。
2月到27日新台幣再貶0.86%,且年後台股站上1萬8,000點,壽險 業可望有匯
兌利益,亦可從股市實現不少資本利得,只要2月最後一 個工作日,新台幣走勢
沒有過大變化,2月壽險業獲利應可期。
四年「沉潛」,南山人壽重磅回歸投資型保單市場,本周首波開賣四張投資型保單,並同步送保險局備查。這家壽險公司曾在四年前一年的投資型保單銷售額高達600億元,如今重返市場,將重新挑戰投資型保單龍頭之位。
去年投資型保單銷售前五強分別是國泰人壽、安聯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富邦人壽及安達人壽。南山人壽雖然在2019年因系統更換問題被限制銷售,但依靠舊保單續繳,2018年全年保費仍能排進第十名。如今蓄勢待發,有望攻入前五強,甚至奪得投資型保單龍頭寶座。
南山人壽業務員已開始銷售新的投資型保單,首波推出的四張保單中,有三張是變額年金,投資成份較高,市場行情好時更具吸引力。
2019年,南山人壽因系統接軌不順,遭金管會限制業務,暫停投資型保單新契約銷售。直到境界系統改善並通過第三方查核驗證後,金管會於今年1月初批准南山人壽恢復銷售。24日,南山壽將首波四張投資型保單送保險局備查,包括一張美元計價的變額萬能壽險和三張變額年金。
南山壽董事長尹崇堯曾表示,客戶對投資型保單有需求,公司重新開賣後將提供全面商品,對提高市占率有所幫助。業務員對恢復銷售投資型保單均抱持積極樂觀態度,雖然26日是開賣的第一個工作日,但對投資型保單的銷售充滿信心。
在2019年停賣前,南山人壽2018年全年投資型保單銷售額近683億元,市場排名第二。2019年8月,南山人壽投資型保單月末業績將近105億元,位居市場第一。如今,投資型保單有望重回南山人壽的主力商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