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股在美國關稅期限將至的背景下,於近日遭遇波動。在連續創下波段新高後,台股於近期轉向震盪整理,終場下跌165.47點,收於22,547.5點。同時,台指期下跌245點,收於22,435點,期現貨逆價差達112.5點。
在外資方面,淨空單大增4,054口至55,211口,創下歷史新高,首次突破5.5萬口以上空單留倉。雖然外資在當日現貨市場仍買超5.54億元,但力道大幅縮水,市場對後市籌碼動向需保持警惕。此外,十大交易人中的特定法人,全月份台指期淨空單增加5,207口至2,857口。
選擇權市場方面,周買權最大未平倉量(OI)落在23,000點,周賣權最大OI落在22,000點;月買權最大OI落在23,000點,月賣權最大OI落在20,000點。全月份未平倉比(put/call ratio)由1.29下降至1.16,期交所VIX指數上升0.7至24.73。外資台指期買權淨金額為-0.98億元,賣權淨金額為-0.48億元,整體選擇權籌碼面偏空。
永豐期貨分析指出,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優於預期,激勵美股與台指期。然而,外資期貨空單持續增加,夜盤漲勢無法延續,顯示投機性外資正積極布局空單,對台股後市抱持偏空看法。4日早盤,市場對美國關稅最後期限的不確定性仍然高企,台指期開高後快速回落,盤中下殺逾200點,反映投機外資持續撤退。
元富期貨則表示,台指連日上漲後短線漲多壓力浮現,但目前仍站穩在所有均線之上,多方架構未受破壞。對於即將到期的關稅貿易談判大限,市場已提前反應,預期負面影響有限,且市場現階段已更加理性。
近期台股在美國關稅期限將屆之際,經歷了波段新高的衝刺後,於4日轉向震盪整理,終場下跌165.47點,收盤於22,547.5點。台指期亦下跌245點,收於22,435點,期現貨逆價差達112.5點。在台指期淨部位方面,三大法人淨多單減少2,983口至732口,其中外資淨空單大增4,054口至55,211口,創下歷史新高水位,首次突破5.5萬口以上空單留倉。
儘管外資4日現貨仍買超5.54億元,但力道大幅縮水,市場需留意後市籌碼動向。十大交易人中的特定法人,全月份台指期淨空單增加5,207口至2,857口。選擇權未平倉量(OI)方面,周買權最大OI落在23,000點,周賣權最大OI落在22,000點;月買權最大OI落在23,000點,月賣權最大OI落在20,000點。全月份未平倉比由1.29下降至1.16,期交所VIX指數上升0.7至24.73,整體選擇權籌碼面偏空。
永豐期貨分析指出,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優於預期,激勵美股與台指期。然而,外資期貨空單持續增加,夜盤漲勢無法延續,顯示投機性外資正積極布局空單,對台股後市抱持偏空看法。4日早盤,由於美國關稅最後期限逼近,市場不確定性高,台指期開高後快速回落,盤中下殺逾200點,投機外資持續撤退,轉為觀望與避險。
後市展望,若關稅最終確定,美股在創高後持續整理,外資可能持續賣出台股現貨並回補期貨空單,進一步壓抑指數表現。不過,若最終關稅稅率高於越南的20%,台幣可能面臨貶值壓力,短期內對資金面偏弱,但對出口族群而言,台幣走貶有助於抵銷部分關稅成本,提升產品國際競爭力。外資期貨淨空單維持高檔,顯示其投機性偏空操作升溫,短線市場將持續關注關稅最終定案結果。
元富期貨則表示,台指連日上漲後短線漲多壓力浮現,但目前仍站穩在所有均線之上,多方架構未遭破壞。針對7月9日關稱貿易談判大限即將到期,市場提前反應,預期負面影響有限,且市場現階段已更加理性。
美國6月的非農就業數據亮麗,達到14.7萬人,超出市場預期,美股市場主要指數應聲上漲,創下新高。此數據的出現,讓市場對聯準會7月降息的期待大減。特別是那斯達克指數在科技股的帶動下,上漲約1%,再次強調了AI與半導體產業的核心地位。美元走強,10年期美債殖利率上升,這些都顯示資金正在重新評估風險資產的配置策略。整體來看,美國經濟表現出強韌性,為成長型資產提供了良好的成長環境。
然而,美國內部政策也經歷著劇烈的變動。川普政府力推的「大而美法案」(OBBBA)已成功立法,該法案將2017年的減稅政策永久化,並擴大國防與邊境支出,同時大幅削減醫療與社福支出。儘管這一法案短期內對企業利潤有利,但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估計,將在十年內增加3.3兆美元的財政赤字,引發市場對美國財政可持續性的擔憂。
該法案對半導體設廠提供了35%的高額稅收抵免,對台積電及其相關供應鏈帶來強烈利多,讓台積電ADR應聲大漲,費城半導體指數也創新高。但這些優惠的適用期限僅至2026年底,部分台灣廠商未來設廠可能無法完全受惠。
在這同時,台美間的關稅談判也進入關鍵階段。川普政府原計劃對台灣課徵32%的高關稅,但專家預期最終落點可能會在10%至20%之間。如果關稅能降至15%,對台灣出口的影響將可控。建議投資者可透過交易台灣期交所掛牌的指數類期貨商品,如美國Nasdaq 100指數期貨或半導體30指數期貨,來掌握投資機會。
近期,新光投信旗下新光美國電力基建ETF(009805)表現亮眼,該ETF主要追蹤「NYSE FactSet美國電力基建息收指數」,這個指數涵蓋了美國重電設備與發電、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與諮詢服務、能源儲存與電池技術、智慧電網與輸電技術以及電力公用事業等五大能源次產業。
在這五大能源次產業中,與美股「核能發電概念股」相關的公司如艾索倫電力、杜克能源、南方電力、新紀元能源、星座能源、維斯達能源、NRG Energy、伊頓、GE Vernova等,這些公司的權重約占成份股的36.04%。
根據ICE的統計,從4月初反彈到7月3日,NYSE FactSet美國電力基建指數累積漲幅達20.17%,這一表現遠超過同期標普500指數的11.89%以及美股公用事業指數的3.70%,顯示其強勁的回彈力。
新光美國電力基建ETF的經理人劉恆誌表示,美國AI產業的發展導致企業用電需求緊張,尤其是AI資料中心對電力的消耗速度遠高於其他AI用途,未來自動駕駛、機器人等新興科技對電力的需求也將不斷增加。劉恆誌預測,美國加速老舊電廠延役、推進小型模組化反應爐的發展,以及放寬核電相關政策,將會在未來五年內帶動智慧電網、儲能系統的升級更換,為電力基建類股帶來巨大的商機。
在電價自由化機制的影響下,電價的上升將對電力基建類股的營收獲利產生正面影響。劉恆誌認為,在美國AI與電力的雙重成長下,電力基建類股的中長期股價表現值得期待。
新光投信建議,美國核電股將從邊緣重返核心,電力基建股也將從過去的「防禦價值」轉向未來的「成長趨勢」。美國AI政策的紅利與核能復興計畫將帶動電力基建類股進入新一波多頭引擎。劉恆誌提醒投資人,適合採取定期定額方式存股布局,或分批逢低承接,以分散市場波動風險。同時,他也提醒投資人注意,不同時間進場的投資績效可能有所不同,過去之績效不必然代表未來的投資回報。
上半年,台灣ETF市場展現出顯著的股強債弱趨勢。在AI與半導體等熱門題材的帶動下,台股及部分海外股票型ETF表現出色。不過,受美國長天期公債殖利率高檔震盪的影響,債券ETF則在上半年表現疲軟,整體仍處於跌勢。
根據CMoney的統計數據,截至6月26日,台股ETF在近一個月內多數實現正報酬,其中中信小資高價(00894)的近月上漲達9.21%,表現最為突出。整體來看,今年台股ETF的負報酬已逐漸收窄,並有部分ETF已扭虧為盈,成為投資者關注的加碼標的。
集保結算所及CMoney的資料顯示,今年前五月,資金淨流入台股ETF高達4,410億元,海外ETF則有463億元的淨流入,而債券ETF則出現606億元的淨流出。
在海外ETF的領域,半導體相關題材表現尤其亮眼。截至6月26日,半導體相關ETF的近月績效在涨幅前十強中佔半數以上,其中第一金太空衛星(00910)、中信日本半導體(00954)、台新日本半導體(00951)、國泰費城半導體(00830)以及兆豐洲際半導體(00911)等,近月績效均超過11.51%。
對比之下,債券ETF在上半年表現疲軟,成為三大類ETF中表現最差的族群。雖然近月部分債券ETF有小幅反彈,但受新台幣升值影響,整體海外債券ETF仍難以脫離負報酬的陰影。即使今年上半年表現最好的債券ETF,如富邦歐洲銀行債(00846B)以及凱基新興債10+(00749B),仍虧損達6.59%和6.71%,而表現較差的債券ETF虧損幅度則更大。
暑假來臨,兩個月的長假讓許多家庭興起出國旅遊的念頭。然而,夏季炎熱的氣候特別容易引發中暑、熱衰竭等突發疾病,對於海外就醫風險,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在出國前,投保旅行平安保險和海外醫療保障,為我們的旅程增添一份安心。
宏泰人壽提醒大家,夏季長時間戶外活動容易中暑,若不幸在海外就醫,不僅面對語言和醫療制度的差異,昂貴的醫療費用也可能讓我們倍感壓力。因此,宏泰人壽推薦民眾在出發前,透過實體通路或網路平台投保「宏泰人壽旅行平安保險(TA)」或「宏泰人壽e起遨遊旅行平安保險(EITA)」,並加保「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附約,這樣可以有效地補貼海外突發疾病帶來的經濟負擔。但請注意,這項保障不涵蓋慢性病等非突發疾病,保戶應詳閱保單條款。
宏泰人壽的旅平險還提供了29項海外急難救助服務,包括電話醫療諮詢、安排住院、遞送緊急藥物、遺失護照協助等,這些都是額外提供給保戶的無償性加值服務,不屬於保險契約的一部分。出國前,保戶可以至宏泰官網確認最新的服務內容。
為了滿足民眾快速投保的需求,國泰人壽推出了網路投保選項「e悠遊旅行平安險」,這項保險包含了身故/失能保障、意外醫療給付、海外突發疾病醫療與海外醫療專機等多重保障,讓投保更加便利。國泰人壽還提供「海外醫療專機」服務,若被保險人突發重症,經醫師判定有返國就醫之必要,可以啟動專機送回國內接受治療,強化緊急醫療應變能力。此外,還有20餘項海外急難救助服務,在國外旅行途中發生緊急事故時,為保戶提供即時而完整的幫助。
南山人壽則主打「安心HIGH玩海外旅行平安保險(AOTA)」,除了基本的意外與醫療保障外,還涵蓋法定傳染病及海外突發疾病。針對熱門旅遊地區,如日、韓、紐、澳等地區的海外突發疾病醫療給付金額上限可提高至200%,美、加及歐洲等地區上限則高達300%,提升高醫療費用地區的保障。
暑假來臨,全家人出國旅遊成為一大樂事,然而夏季高溫環境也容易引發中暑、熱衰竭等健康風險。為了讓旅遊過程更加安心,壽險公司提醒消費者,出國前應該投保旅行平安保險,並附加海外醫療保障,特別是對於年幼孩童和年長者,這份保障更是不可或缺。
宏泰人壽強調,夏季長時間戶外活動可能會導致中暑,若在海外就醫,由於語言和醫療制度的差異,加上醫療費用可能高昂,因此建議民眾在出發前透過宏泰人壽的旅行平安保險(TA)或e起遨遊旅行平安保險(EITA)進行投保,並加保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附約,以減輕突發疾病帶來的經濟壓力。需要注意的是,此保障不涵蓋慢性病等非突發疾病,保戶需詳閱保單條款。
宏泰人壽還提供29項海外急難救助服務,如電話醫療諮詢、安排住院、遞送緊急藥物、遺失護照協助等,這些服務屬於額外提供給保戶的無償性加值服務,不屬於保險契約的一部分。保戶出國前可至宏泰官網確認最新服務內容。
國泰人壽為了滿足民眾快速投保的需求,推出了網路投保選項「e悠遊旅行平安險」,這項保險包含身故/失能保障、意外醫療給付、海外突發疾病醫療與海外醫療專機等多重保障,並可為多位親屬一併完成線上投保。
國泰人壽的海外醫療專機服務,在保險人突發重症且經醫師判定有返國就醫之必要時,可以啟動專機送回國內接受治療,這一服務強化了緊急醫療應變能力。此外,還提供20餘項海外急難救助服務,以確保保戶在國外旅行途中發生緊急事故時,能獲得及時而完整的幫助。
南山人壽則主打「安心HIGH玩海外旅行平安保險(AOTA)」,該保險除了基本的意外與醫療保障外,還涵蓋法定傳染病及海外突發疾病。對於熱門旅遊地區如日本、韓國、紐西蘭、澳洲等地區的海外突發疾病醫療給付金額上限可提高至200%,而美國、加拿大及歐洲等地區的上限則高達300%,這樣的設計可以提升高醫療費用地區的保障。
近年來,台灣女性保險市場悄然發生著顯著變革。隨著台灣人平均壽命的延長,醫療觀念的轉變,以及女性在經濟社會中的角色逐漸提升,壽險業者也開始關注到,女性的保險需求已經不再只是集中在特定疾病的保障,而是逐漸拓展至預防保健、心理支持、生育協助以及長期照護等多個面向。
根據《2024年國泰人壽保戶健康年報》的數據顯示,乳癌、子宮頸癌與卵巢癌仍然是女性主要的死因,這一點在女性投保時尤為重要。然而,報告中也指出,「蓄意自我傷害」已經成為十大死因之一,這一現象凸顯了女性在家庭與職場的壓力下,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針對這一趨勢,許多保險公司開始推出具有心理支持機制和預防性設計的保單。例如,國泰人壽推出的「好康愛防癌定期保險(外溢型)」,在傳統癌症保障的基礎上,還加入了更年期常見的泌尿系統手術、骨折保障等,並提供心理諮商服務,以滿足女性在面對重大疾病或生命轉折時的情感需求。
新光人壽也推出了與健身房合作的活動回饋制度,鼓勵女性養成運動習慣,從而降低未來的醫療和心理風險。在老年階段,由於女性壽命較長且不健康年數偏高,長期照顧和慢性病風險成為保單規劃的重點。衛福部的統計數據顯示,女性的不健康餘命為8.6年,高於男性的7年,因此針對高齡女性推出了長照險和適用於高齡人士的實支實付醫療保單,並強調簡化理賠條款,降低申請門檻和經濟壓力。
南山人壽則提供了線上心理諮詢和關懷服務,幫助女性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情緒支持,展現了壽險商品從單一給付向全人關懷的轉變。此外,為了滿足女性對預防保健的需求,南山人壽推出了全台首創的美力相守癌症定期健康保險,結合健康檢查和疫苗接種回饋機制,保戶若定期進行健康管理,可獲得保費折扣,最高可返還年繳保費12%。
在生育保障方面,隨著晚婚和少子化趨勢的加劇,部分女性面臨生育年齡延後和不孕風險升高的問題。南山人壽針對18至43歲的女性推出了婦嬰險,涵蓋不孕症相關治療和新生兒先天性疾病,其中26至35歲為主力投保族群,佔逾6成,而36至43歲的女性投保比例也達到了15%。
全球金融市場在近期內,面對著利率高檔盤整與通膨逐步降溫的趨勢,主要央行普遍選擇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並表現出對後續貨幣政策轉向的审慎態度。在此背景下,外資銀行對於各國債券市場的觀點也隨之調整。
美國聯準會(FED)在6月決定將基準利率維持在4.25%~4.50%的區間不變,並下調2025年經濟增長預測至1.4%,將通膨預期由2.8%上調至3.1%。市場普遍預期,FED將於9月份重啟降息,並分別於12月及明年3月份降息0.25%,直至2026年底基準利率目標區間將降至3.50~3.75%。
匯豐(台灣)商業銀行表示,儘管市場對美國財政赤字及債務規模對債市的潛在影響保持關注,但美國國債基本面仍具韌性。該行對美國國債及投資級別債券維持中性看法,並偏好7至10年存續期債券,視收益率急升為增持機會。
英國國債方面,英倫銀行(BOE)維持政策利率於4.25%不變,並重申將採取漸進及審慎的寬鬆步伐。由於薪酬增長及就業市場勢頭已顯著放緩,在通膨回落及經濟增長放緩的前景下,英國國債的估值顯得具吸引力,該行維持對英債的正向看法。
日本央行在6月例會中維持政策利率於0.5%不變,並宣布自2026年3月起,將每季購買日本國債的規模減半至2,000億日圓。隨著購債意向逐步明朗化,市場關注的焦點已轉向下一次升息的時機。匯豐預期,日本央行最早可能於今年10月啟動新一輪升息,並維持對日本國債看淡的觀點。
星展銀行則認為,財政可持續性和通膨擔憂將推高長天期收益率,維持槓鈴式存續期間策略。雖然關稅緊張局勢依然存在,但隨著供需失衡加劇,長天期收益率走升,市場注意力已轉向財政可持續性。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在利率高檔盤整、通膨逐步降溫的背景下,主要央行普遍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並展現出對後續貨幣政策轉向的審慎態度。在這樣的環境下,外資銀行對於債券市場的布局策略也進行了調整。
美國聯準會(Fed)在6月的決議中,將基準利率維持在4.25%~4.50%的區間不變,並下調了2025年的經濟增長預測至1.4%,同時將通膨預期由2.8%上調至3.1%。市場普遍預期,Fed將在9月份重启降息,並在12月及明年3月份分別降息0.25%,直至2026年底基準利率目標區間將降至3.50~3.75%。
在這樣的背景下,星展銀行(DBS Bank)對於美國債券市場的布局持中性看法,並偏好7至10年存續期的債券。該行認為,儘管長期收益率走升,但美國國債基本面仍具韌性,並視收益率急升為增持機會。
另一方面,英倫銀行(BoE)則維持政策利率於4.25%不變,並重申將採取漸進及審慎的寬鬆步伐。BoE指出,薪酬增長及就業市場勢頭已顯著放緩,在通膨回落及經濟增長放緩的前景下,英國國債的估值具吸引力,維持對英債的正向看法。
日本央行在6月的例會中維持政策利率於0.5%不變,並宣布自2026年3月起,將每季購買日本國債的規模減半至2,000億日圓。隨著購債意向逐步明朗化,市場關注的焦點已轉向下一次升息的時機。星展銀行預期,日本央行最早可能於今年10月啟動新一輪升息,並維持對日本國債看淡的觀點。
星展銀行(台灣)商業銀行對於全球債券市場的現狀和未來走向持有一個清晰的策略。該行認為,財政可持續性和通膨擔憂將推高長天期收益率,因此維持槓鈴式存續期間策略。儘管關稱緊張局勢依然存在,但隨著供需失衡加劇,長天期收益率走升,市場注意力已轉向財政可持續性。
行動支付與數位金融的風潮席捲全台,傳統ATM的使用需求逐漸降低。為應對這個趨勢,台灣的公股銀行不斷提升ATM的科技含量,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從無卡提款到AI防詐功能,力圖打造更安全、便利的自動化服務體驗。
根據多家公股銀行的觀察,今年第一季無卡提款的使用量顯著上升。臺灣銀行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底,無卡提款金額達3.4億元,交易次數約5.1萬次,同比去年同期的數據分別成長了36%和24%。兆豐銀行也報告第一季無卡提款交易量年增18%,土地銀行的ATM無卡提款使用量也有增長。
無卡提款服務在各大銀行中普遍提供序號、驗證碼、掃碼及NFC感應提款等功能。兆豐銀行強調,無卡提款交易量的持續增長,主要得益於ATM機台的普及和客戶對無卡提款服務的認識加深。該行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新增QR Code掃碼提款功能,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合庫銀行則指出,今年第一季無卡提款使用量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約0.21%,這主要是因為民眾對現金提領的需求減少,逐漸偏向使用電子支付或行動轉帳。
除了在ATM功能上不斷進步,銀行業者也在引入AI技術來提升安全性。例如,兆豐銀行近期在部分ATM導入了AI臉部遮蔽辨識技術,當用戶在使用ATM時,若出現配戴口罩、安全帽遮住臉部五官或使用手機通話等可疑行為,系統會發出警示音,以阻斷可能的詐騙行為。
合庫銀行也在規劃ATM人臉防詐偵測功能,預計搭配AI偵測軟體,對使用者是否配戴口罩、安全帽等遮蔽物進行判斷。若偵測到臉部遮蔽,系統將主動提醒用戶注意,並在初期選定詐騙案件發生機率較高的ATM進行試點設置。
臺灣銀行與合庫銀行均表示,未來計劃在ATM上推出轉帳及存款交易戶名查詢機制。當用戶執行金融卡、手機門號轉帳及跨行現金存款等交易時,系統將自動查詢受款帳戶的戶名,並回傳部分遮蔽後的戶名資訊供使用者核對,從而降低誤轉風險與詐騙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保險產業也在不斷進行數位化轉型。今年,台灣知名投資型保險品牌安聯人壽保險,邁入30周年里程碑,同時也帶來了全新的數位服務。這家台灣領先的保險公司,積極推動「守護前行、精彩可期」的核心價值,不僅堅守公平待客的原則,更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不斷升級服務體驗。
為了提升投保流程的效率,安聯人壽率先在行動投保工具上推出了全新加值數位服務——「智能核保系統」。這個系統結合了全球醫務核保數據,並進行了深入分析,形成了在地化的線上核保資料庫。客戶在投保時,只需透過客製化的互動式問項(約5至7個問題),即可快速得知核保結果,無需再檢附病歷資料或進行體檢,為國內首家採用此技術的保險公司。
「智能核保系統」的推出,不僅提高了核保流程的效率,也為客戶帶來了便利和透明度。該系統在醫療報告評估方面節省了超過一半的時間,大幅縮短核保審核作業時間,加速承保時效,讓客戶能夠更快獲得保障。
安聯人壽營運長暨數位策略創新部資深副總陳俊宏表示,公司積極推動數位轉型,不僅強化了自主AI核心能力,還完善了數位生態系統。陳俊宏強調,安聯人壽將公平待客的理念融入商品與服務的整個生命周期,並主動預測客戶在不同階段的需求,用關懷與專業解決客戶的痛點,優化客戶體驗。
陳俊宏進一步解釋,以往客戶在填寫「健康告知書」後,往往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得知是否符合投保資格,甚至可能被要求進行體檢或提供更多體況資料,這樣的流程耗時冗長。而「智能核保系統」的出現,讓客戶在行動投保時,可以立即判斷是否符合標準費率受理,或是否需要簽署除外批註書,大大提升了投保流程的便利性和快捷性。
全球領先的儲存與網路解決方案供應商威聯通科技(7805)公布2025年第一季合併財報。面對全球企業加速數位轉型趨勢,業績穩健成長,第一季合併營收達新台幣16.17億元,年增5%,創同期歷史新高。稅後淨利為3.52億元,稅後每股盈餘(EPS)為11.74元,再度交出穩健成績單,亦展現出營運韌性與產品策略調整的成效。
隨著全球邁入數據爆炸與AI運算時代,企業與個人對資料儲存與管理的需求持續攀升,資料中心與邊緣運算架構快速擴展,推升儲存、網通設備市場規模穩步成長。作為全球領導的NAS品牌, 威聯通積極掌握此結構性機會,聚焦AI應用導入、私有雲布局與高效能儲存方案,持續強化技術與產品線布局,迎接產業新一波成長循環。
IDC預估,至2026年全球資料量將達到221 Zettabyte,相較2021年成長近二倍,催生強勁的儲存裝置與邊緣資料管理需求。另一方面,AI模型訓練與推論所需之高速存取架構與資料前置處理能力,使傳統NAS設備加速升級為AI-capable儲存平台。威聯通近期推出搭載Intel及AMD多核心處理器的旗艦NAS產品,並支援GPU加速與AI應用,成功切入AI創作者、影像辨識、智慧監控等垂直領域,拓展新市場藍海。
威聯通具備軟體、硬體及韌體一條龍開發的整合優勢,能快速回應客戶多元化與客製化的需求,也能進一步提升品牌在全球市場的能見度。展望未來,持續投入新產品研發,提升使用者體驗,並強化雲端與AI整合,搶攻未來資料經濟下的每一個機會。
面對高齡化浪潮,長期照顧已成為家庭財務規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不少家庭雖已透過利變型壽險掌握資產傳承與基本保障,然而高齡階段常見的失能與長照需求,仍需透過專屬的健康險或長照險補足。專家建議,若希望降低長照險的保費負擔,「單純保個人給付、不含身故理賠與解約金」的保障設計,是壓低保費的關鍵做法,適合重視實質照護資金需求的家庭選擇。
根據壽險業者說明,長照險之所以價格落差大,與商品設計是否含解約金與身故受益人有關。若保單設計專注於「長期照顧分期保險金」給付,即當被保險人因失能、失智等狀況需要長照時,能按月或按季領取一筆定額金,協助支付看護、機構住宿或家庭照顧支出,即可大幅壓低保費成本,保單也更貼近實際照護需求。
除了選擇適合的商品結構,近期多家保險公司也紛紛針對理賠流程進行簡化,進一步減輕照顧者壓力。以凱基人壽為例,該公司今年6月宣布,自家長照險保戶只要因同一長照原因,已連續領取四期保險金,第五期起即可免附重複的醫療證明,只需提供申請書與身分證影本,便可續領保險金。若保戶後續恢復健康導致暫停給付,未來再次失能時,只要符合條件,仍能恢復領取,保障不中斷,兼具彈性與貼心設計。
南山人壽也在今年3月起推動類似措施,針對自家長照險保戶,同樣提供四期後簡化續領機制,並且無需額外申請,既有保戶也自動適用,大幅減少照顧家庭的行政負擔。
保險業者指出,長照風險是一場「持久戰」,要兼顧經濟效益與實務照護需求,保戶除了善用商品設計壓低保費,也應留意保單的理賠彈性與續領便利性。隨著保險業者制度日漸優化,未來「保費精省、理賠簡化」將成為民眾挑選長照險的重要指標。
隨著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駕駛的道路交通安全議題日益受到關注。根據最新統計,至2025年,全台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450萬人,占總人口逾兩成。高齡者上路情況日漸普遍,但隨年齡增長,駕駛反應與感官能力逐漸退化,易成為道路風險的潛在來源。
為強化風險管理,專家呼籲應透過「保險三重防線」與落實駕駛資格審查,雙管齊下,建構完善保障機制。
目前法規已規定所有汽車車主必須投保「強制汽車責任保險」(簡稱強制險),提供基本事故傷害賠償。然而強制險不涵蓋財物損失,且實際事故賠償金額常超出其保額,建議車主可加保「第三人責任險」,一旦依法須負賠償責任時,即可獲得進一步的保障支援。另若擔心肇事對象為高價名車或致人身亡、失能等高額賠償狀況,更可進一步投保「超額責任險」,補足前述兩種保險不足之處。保險業者建議,高齡駕駛及其家屬可一併規劃上述三項險種,打造強制險、第三人責任險、超額責任險的「三重保障網」,強化事故應對韌性。
另一方面,根據交通部針對高齡駕駛的風險評估指出,長者常因聽力退化、認知與反應能力降低,導致駕駛安全性下降。目前法規已規定,年滿75歲的駕駛人須每三年重新換照,並通過體格與認知檢查。交通部並研議將高齡換照門檻下修至70歲,以強化高齡駕駛安全管理。需特別提醒的是,若高齡駕駛未依規定定期換照,將被視為無照駕駛,屆時無論強制險或其他任意險皆不予理賠。為確保保障不中斷,家中有高齡長輩的民眾應主動協助其按期換照,並諮詢專業保險業務員,規劃完善保障組合。
除保險本身提供的賠償機制外,部分業者亦提供加值服務以提升用戶體驗。以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為例,凡投保汽車第三人責任險的車主(不含機車),可享全年無休、24小時事故現場到場服務,由專員協助保全證據、填寫理賠文件、安撫保戶情緒等,大幅降低事故現場混亂與壓力。
面對高齡化社會帶來的道路挑戰,唯有制度與保障並進,才能讓高齡駕駛安全上路,也讓全民行車更安心。
在快速變化的數位時代裡,顧客不僅希望得到優質的產品或服務,更渴望被理解與重視。過往的「個人化」可能僅限於稱呼顧客姓名、推薦幾款相似商品,但如今,AI將帶動「超個人化(Hyper-personalization)」發展。
過去,我們依賴市場區隔、顧客分群來推測不同客群的需求。然而,AI的介入徹底顛覆了這種模式。透過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AI能夠即時處理大量的顧客數據,包括瀏覽行為、購買歷史、互動模式與社群媒體動態,甚至是語音語調與表情變化等非結構化數據。
這種精準的洞察力,讓企業得以描繪出每位顧客獨一無二的數位足跡與行為模式。舉例來說,當顧客瀏覽某類產品頁面時,AI不僅能推薦相關商品,更能根據其過往的點擊習慣、停留時間,甚至比對與其相似的其他顧客行為,預測他們可能感興趣的內容或服務,進而提供極度客製化的資訊流。這讓行銷訊息不再是盲目地撒網,而是像量身訂製的專屬對話。
Netflix堪稱「超個人化」內容推薦的經典範例,其AI演算法不僅基於用戶的觀看歷史、評分和搜尋紀錄,還會分析用戶何時暫停、快轉,以及與其他具有相似觀看模式的用戶行為進行比對。
Netflix搜集全球數億用戶的觀看行為數據,他們不僅分析按讚、評分等用戶的顯性偏好,更深入挖掘如觀看時長、放棄點等隱性偏好,並將其與節目類型、演員、導演與情節標籤等內容數據結合。此外,Netflix還不斷實驗和優化其推薦演算法,透過A/B測試不同的推薦方式,以確保提供最符合用戶口味的內容,大幅提升用戶停留時間和滿意度。如此的設計,使得每個用戶看到的Netflix頁面都是獨一無二的。
總部位於新加坡的星展銀行(DBS Bank)的做法也值得稱許。他們導入AI分析客戶的交易數據、消費模式以及投資組合,以預測客戶的潛在需求或可能遇到的問題。可說是在亞洲金融業中,最積極利用AI提升顧客體驗的業者之一。
星展銀行整合來自網銀、手機App與實體分行等各種接觸點的客戶數據,透過AI分析客戶行為,預測他們接下來可能需要什麼服務。舉例來說,當AI偵測到客戶近期有大筆海外交易,便可能會主動推播合適的旅遊保險或外幣換匯服務。
此外,AI不僅用於回答客戶提問,更能主動發送個人化的財務建議、潛在風險提醒,甚至是最優惠的理財產品資訊。
時序進入2025年下半年,AI已然成為數位轉型中不可或缺的驅動力。它賦予企業前所未有的能力,去理解、預測並滿足每位顧客的獨特需求。從被動回應到主動預測,從標準化服務到「超個人化」體驗,AI正在幫助品牌從「好」邁向「卓越」。
從Netflix、星展銀行等成功案例觀之,都證明了透過對數據的深度挖掘、AI模型的精準運用以及與顧客體驗的無縫結合,企業可以創造出無與倫比的價值。那些能夠善用AI力量,將科技與人情味完美結合的企業,將是這個新時代的贏家。
它們不僅能提升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更能開創全新的商業模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真正實現顧客體驗的顛覆性升級。
格斯科技(6940)董事長張忠傑日前在《財訊》主辦的「2025科技論壇-無人機產業新時代」發表演講,他指出無人機應用正加速從偵查、支援至救災等多元場域拓展,而鋰電池是產值占比高達三成的關鍵系統,正面臨續航、溫控與安全性的高度挑戰。
格斯科技以自主研發的次世代電芯技術,結合高能量密度、高功率與「不燒不爆」的安全設計,推出專為無人機與軍工應用之軟包電池方案,已通過嚴苛實測並小量出貨至美、日、歐、澳及印度市場,積極構建可信賴的國際供應鏈。
格斯科技開發的次世代鋰電池,其能量密度已突破300Wh╱kg,現階段最高可達340Wh╱kg,正朝次世代技術極限邁進,為未來高能量、高續航的應用場景開拓全新可能。產品通過子彈穿刺等極端測試,即便在滿充狀態下遭步槍貫穿仍可穩定放電,實現軍用等級的安全與耐久標準,適用於無人載具與基地站等高強度應用場域。格斯科技採用輕量化軟包設計,較傳統硬殼電池減重10%至15%,除提升飛行續航與載重效率外,更具高度模組化彈性,已成為高性能無人機電源系統的主流方案之一。
格斯科技以垂直整合的全製程能力,從混漿、塗佈、滾壓、裁切、堆疊、封裝、注液至活化,建構高度自動化且可溯源製造體系,展現完整技術自主能力。公司長期專注於軟包電池工藝,並攜手中科院、中研院及國內無人機產業鏈,共同開發具高度相容性與戰場應用需求的電池模組方案。此外,亦與高階材料業者合作,強化電池隔膜技術,導入具熱穩定結構的特殊隔膜材料,即使在熱失控狀況下仍能有效隔離正負極,顯著提升整體系統安全性,體現對國防與先進應用市場的長期承諾。
格斯科技已進入產品商轉與小量出貨階段,國際布局涵蓋美國、日本、澳洲與印度市場,並與歐洲客戶展開代工合作。憑藉日本製造工藝的嚴謹精神,結合台灣在材料與電芯技術的深厚研發實力,致力打造具「超級工廠」等級的高安全、高效能電池產品,定位為亞太地區電芯關鍵供應夥伴。
台股4日盤中在填補3月初缺口後拉回整理,不過投信主動式台股基金績效卻表現不俗,統計包括主動群益台灣強棒、主動統一台股增長、主動野村臺灣優選等共七檔台股基金招財貓淨值領先大盤創下新高,53,367位受益人賺錢。整體來看,三檔主動式台股ETF全數創新高。
七檔台股基金,除了上述的三檔外,還包括群益長安、日盛新台商、摩根新興科技、瀚亞高科技等四檔。
群益投信台股研究團隊表示,台股具備新興市場中較強的經濟體質以及產業結構,故由國際資金流動可以看出外資今年相對青睞台股市場,急漲後盤勢將開始震盪加劇,類股輪動快速、個股波動性大,預期台股指數傾向高檔震盪,建議採用定期定額分批買進方式,可有效分散不同時點進場風險。
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陳朝政指出,今年來企業普遍釋出對後市樂觀氛圍,加上AI議題持續發酵,大盤呈現多頭趨勢往上。儘管川普關稅政策與言論或可為市場帶來波動,不過在全球AI發展趨勢未變下,仍不改台灣電子產業供應鏈可望持續受惠於半導體、ODM供應鏈完整及轉單效益擴大,因此對於台股中長期表現仍正向看待。
主動群益台灣強棒ETF經理人陳沅易分析,預期在市場秩序隨各經濟體與美國取得貿易共識逐漸恢復之後,仍能重拾過去成長動能。
目前持續進行美國與各國談判階段,而後續美國降稅以及Fed降息利多亦將逐漸登場。因預期各國至少有10%關稅,對於獲利仍有侵蝕。AI長線大趨勢並未改變,包括先進製程、IC設計等仍值留意,非電族群則可留意生技、金融等表現。
主動統一台股增長ETF經理人陳釧瑤表示,今年新台幣升值,使即將陸續公布的第2季財報恐反映匯損影響。因此,現階段操作「選股不選市」,ASIC AI供應鏈先前AWS傳出上修訊息,近期市場也關注明年META ASIC的放量;GPU AI也傳出新的中東需求,預計在2025年下半年可望談成新訂單,GB200、GB300下游組裝開始放量。
下半年訂單能見度相對高,且匯率影響較小的供應鏈,會是法人布局焦點。目前正值除權息旺季,在行情波動之際,高殖利率概念股應有機會將成為資金避風港。
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倒數,全球市場籠罩不確定性。投信法人建議採多重資產配置,分散風險因應政策與地緣震盪。觀察近一個月來多重資產型基金績效表現,前十名皆有5%以上報酬率表現。
法人指出,在政策變數與地緣風險交錯的環境中,多重資產配置策略有助分散市場單一風險來源,強化抗震能力。富邦投信表示,美國眾議院已通過稅改法案,川普的經濟政策實質轉向雖帶來激勵效果,但「大而美法案」所引發的財政擴張與債務壓力仍不可忽視。
為因應未來潛在衝擊,即將於8月4日展開募集的富邦雙核心戰略多重資產基金,採用了富邦投信投研團隊獨創的「全球動盪訊號監控(GTS)」,該模型整合全球地緣政治風險指數(GPR)與全球政治經濟不確定性指數(EPU),能更即時預警地緣及政經風險的改變,依風險調整資產配置比例,有效提升資產防禦與調整彈性。
富邦雙核心戰略多重資產基金擬任經理人陳臻怡表示,2025年下半年美國仍有多項重要政策及法案待公布,加上國際潛在軍事衝突風險升溫,投資人應避開過度集中與僵化配置。以GTS模型為核心、動態調控為架構,預期將為市場關注的新型態資產解方。
合庫AI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延任分析,近期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整體來看仍大致表現優於市場預期,顯示美國景氣尚未明顯放緩。觀察目前川普政府釋出的風向,評估關稅對金融市場造成衝擊的最壞時機已過去,關稅最大危機已解除,市場情緒逐漸淡化,回歸經濟基本面及企業財報。
目前科技產業仍是成長趨勢,AI應用正加速由通用模式轉向垂直整合領域,領軍各產業趨勢發展的主軸,相關投資機會仍是焦點,惟因全球市場恐仍多變,可透過布局股債配置兼具的AI多重資產型基金來達到兼顧追求獲利及降低投資波動。
今年以來美國關稅政策反覆、經濟動能放緩、通膨壓力亦未完全消退,加上以伊衝突導致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再起,推升市場避險情緒。6月20日單周約有23億美元流入全球投資等級債市,使今年淨流入全球投資等級債市的資金已逾600億美元。聯博投信固定收益資深投資策略師江常維表示,投資等級債券的發行企業多半具穩定現金流、良好的償債能力,在經濟趨緩、地緣政治緊張的壓力下更顯現出投資價值。她建議投資人以主動式投資等級債券ETF參與債市,在市場快速變動時,透過經理人主動選債與控管風險,以爭取超額報酬。
雖然近期美國債市表現震盪,江常維強調,中長期而言,美國投資等級公司債仍是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她進一步指出,美國投資等級公司債的市場規模高達7.5兆美元,不僅是全球最大,更占整體市場57%,遠高於第二名英國(7%)與第三名法國(6%)。龐大的市場規模與高度流動性,不僅吸引國際資金持續湧入,也讓美國投資等級債券成為同時具備避險與收益潛力的關鍵資產。
全球主要央行可望繼續降息,債券通常表現出色,只是利率降幅多寡使各類債券表現分化;此外,不確定性增加的環境中,各產業債券表現亦相當分歧。投資人除了要選對資產,更要挑對工具。江常維指出,相較於單一公司債門檻高、風險集中,以及雖可分散風險,卻受限於績效指標被動配置的被動式ETF,可能集中在長天期債券,在利率變動劇烈時承壓較大。反觀主動式投等債ETF可望涵蓋不同天期、不同產業的債券,由經理人根據市場情勢調整配置,有機會提升報酬潛力、降低風險曝險。
聯博投資等級債入息主動式ETF(00980D),目前模擬投資組合約80%配置於投資等級債券,並適度納入優選非投資等級債券,以追求兼顧收益與防禦。此外,00980D為目前台灣唯一可納入非投資等級債的投等債主動式ETF,並全面涵蓋短、中、長期債券,在控管風險同時提升操作彈性。
在產業與區域分布上,00980D主要投資於以美國為主、歐洲為輔的成熟市場,涵蓋40多個產業、130家公司,包含全球大型銀行、電信商、科技製造商、郵輪與租車公司等,具高度產業多元性。透過分散持債結構,單一債券持有比重可望低於1%,大幅降低個別信用事件對整體表現的影響。
當前市場籠罩在高度不確定性之中,擁有具備風險防禦與收益彈性的資產配置格外重要。基本面穩健,加上市場對降息循環的預期醞釀,使投資等級債券相對具吸引力。透過主動式投等債ETF,不只能把握債市機會,也能在風險變化下保持靈活與應對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