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人壽(公)公司新聞
【健康保單新風潮】日行萬步成風潮!南山人壽帶動健走保單熱潮
近來,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台灣人們對於健康保單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根據保險局的統計,今年上半年外溢型的「健走」保單銷售量突飛猛進,破4萬張,比去年同期成長近24.9倍,保費總額達7.41億元,成長七倍,上半年銷售量已超過去年全年總量。其中,第二季銷售量更創下2.46萬張、保費4.91億元的新高。
在眾多保險公司中,南山人壽表現亮眼,推出多款健走保單,並將健走機制融入團險、健康險、投資型保單中。上半年銷售量約3.7萬張,保費達7億元,市佔率超過九成。南山人壽積極推廣健走保單,並推出專屬的健走App及平台,為客戶提供便利的服務。
國壽分析,今年第二季健走保單銷售創新高,除了國人重視養生、培養定期運動習慣外,還受到保單停售效應的影響。去年底和今年6月,由於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下調,健康險保費調整,不少保戶搶購保單,以鎖定醫療險成本。
保險局定義的外溢保單有三款,包括健走保單、體況保單和實物給付保單。上半年三款外溢保單共銷售近5.34萬張,保費8.34億元,成長三倍。除了南山人壽外,新光人壽、中國人壽、富邦人壽、台灣人壽及第一金人壽也都有推出健走保單。
在體況保單方面,上半年銷售量超過1.3萬件,保費達8,965萬元,成長58%。南山人壽在這一領域佔據近九成的市佔率,其保單以健檢結果來折減保費或增加保額,並提供健走App及現金券等額外好禮。然而,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保戶對於上醫院進行健檢有所猶豫,這對體況保單的銷售造成一定影響。
最後一款實物給付外溢保單,上半年銷售量達216件,保費339萬元,均由國壽推出,提供長照服務保單。
南山人壽引用國民健康署的資料指出,「代謝症候群」是現代人健 康的大敵,但一般人不易查覺,若要維持健康體態,即要隨時注意相 關指標,其中「腰圍」即是診斷標準之一,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 性大於80公分,即代表腹部肥胖,反映內臟脂肪堆積,影響身體代謝 功能,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風險即上升。
南山人壽提醒爸爸們,在拚事業養家的過程中,也要注意體能狀態 與健康數值,避免慢性病或各式疾病上身,所以建議爸爸們可以從日 常生活開始做起,培養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習慣,並透過定期檢測、 體重控制和遠離菸酒等,達成健康樂活的目標。
南山人壽推出的外溢保單,即是透過體況檢測,如BMI、血壓、膽 固醇、尼古丁等測量達一定標準,即有健康促進的增額給付,同時搭 配鼓勵保戶運動的App,提供相關現金禮券;南山人壽即建議,若是 新手爸爸可考慮定期險,保費相對較便宜,但可以有重大傷病的醫療 保障還有類長照的生活照護金。
熟男爸爸則在經濟上已較寬裕,可增加對特定傷病一次性給付及有 含壽險給付的終身健康險,及有分次給付的長照險,將年長時的生病 風險預先規劃經濟來源。
南山人壽是7月時在其官網上進行的問卷調查,共完成1.5萬多分調 查,發現35∼45歲的爸爸平均腰圍86.28公平,最為苗條,46∼55歲 平均87.17公分,仍低於所有爸爸平均腰圍87.24公分,但56∼65歲是 87.36公分,就已高於平均值,66∼75歲則平均87.65公分,是腰圍最 粗的爸爸,76歲以上又降回87.17公分。
「外溢保單」把保險從事後保障理賠功能,改為預防健康的概念,保戶只要運動健走或健檢,數據達一定標準,就能享保費優惠,外溢保單銷售年年成長,而在各類健康險、終身險保費逐漸變貴,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今年上半年更是成長驚人。
第一種健走型外溢保單,國壽市占率高逾九成。保險局上半年健走型外溢保單銷售金額7億4,116萬元,成長6.8倍,上半年新增六張新商品。
國壽今年第2季外溢保單銷售約2.3萬件、新契約保費約4.7億元,較第1季成長64%,年增達18倍;第2季新契約保費收入達4.7億元,單季翻倍成長,較去年同季亦有6.9倍的成長率。
國壽表示,持續開發多元商品並跨界找服務合作夥伴,結合Cathay Walker商品類型主要有重大傷病、長照、失能、投資型壽險等,打造能與客戶長期、深度互動的平台,引領保險業推動健康促進生態圈發展。
第二種外溢保單是透過自主健康管理,依體況數值享保費優惠,俗稱「健檢型」外溢保單上半年賣1萬3,165張,南山人壽賣最多。保險局統計健檢型外溢保單上半年銷售金額8,965萬元,年增58%。
第三種是其他採指定醫院健康檢查或依認知障礙,提供長照服務等非現金給付方式的外溢保單,上半年新契約保費收入僅增加339萬元,成長有限。
其中,國泰人壽一家就推出12張健走保單,將健走機制加到團險、健康險、投資型保單裡面,上半年就銷售3.7萬張左右,保費7億元左右,因為國壽幾乎是全力推展健走保單,並推出健走App及平台,才能一家公司就在健走保單中占有高達九成以上的市占率。
國壽分析,除了國人愈來愈重視養生,願意培養定期運動的習慣,今年第二季健走保單創新高,主要還是二波的保單停售效應,去年底一次遞延到今年1月,及今年6月再出現一次,都是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下調,健康險保費調整,不少保戶搶購保單,鎖住醫療險成本。
保險局定義的外溢保單共三款,即保戶投保,除了保險保障,還能督促保戶注意健康,減少理賠的外溢效果,三款分別是以運動習慣折減保費或增加保額,即俗稱的「健走保單」;二是依體況數值折減保費或增加保額,可稱「體況保單」;三是提供其他非現金給付方式,促進健康,如給付健檢機會、長照服務等,同時也是實物給付保單。
上半年三款外溢保單共銷售近5.34萬張,比去年同期成長三倍,保費8.34億元,則成長4.6倍,主要還是健走保單呈現倍數成長,除了國壽外,還有新光人壽、中國人壽、富邦人壽、台灣人壽及第一金人壽,都有推出健走保單。
體況保單上半年共銷售1.3萬多件、成長12%,保費8,965萬元、成長58%,雖然台壽、國壽、新壽、富邦、南山人壽及康健人壽都有推出,但南山一家就占近九成的市占率,其保單以健檢結果來折減保費或增加保額,但同時也搭配健走的App,提供保單之外的現金券,不過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保戶不想上醫院作健檢,影響體況保單的銷售。
第三款實物給付外溢保單上半年賣216件、保費339萬元,都是國壽推出的給付長照服務保單。
【壽險新聞】
中央銀行這次沒有再動手降息,不過壽險市場的利率跌勢可說是沒有停止的腳步。剛剛,我們得知國泰、台灣、中國人壽這三家壽險大老闆,都宣布了再降息的決定,尤其是中國人壽,一下子調整了142張商品,新台幣、美元、澳幣保單都受到了影響,其中理財型美元保單今年來首次跌破3%的關卡,這個數字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中國人壽昨天(3日)公布,新台幣保單的利率降低了0.01到0.15個百分點,最低已經到了0.46%;美元保單則是降低了最多0.1個百分點,最高利率為3.15%,最低則跌破3%;澳幣保單則是降低了0.1個百分點,現在的利率介於2.6%到3.35%之間。這次調整的商品共有142張,包括現售和停售的產品。
國壽的發言人暨副總經理林昭廷解釋,這次利變保單利率再降,主要是因為美國的10年、20年、30年公司債利率在上個月大幅降低了20到30個基本點,所以美元保單承受了較大的壓力。而新台幣保單的利率也下調了1到15個基本點,雖然是以新台幣計價,但由於投資標的較少,主要還是投資在海外,加上近期新台幣強勢,避險成本上升,所以降息幅度也不小。
金管會在7月實施了死亡保障門檻,國壽的保障型美元保單最高宣告利率從7月的3.2%降到8月的3.15%,理財型則從3%降到2.9%。儘管美元理財型保單宣告利率降低了10個基本點,但保障型只降低了5個基本點,這是因為國壽希望配合政府政策,引導消費者關注保障型商品,所以給予較低的降幅。
新台幣理財型最高宣告利率從1.6%降到1.45%,保障型則從1.8%降到1.65%,在六大壽險公司中是最低的。其他降息的還有中壽,它調降了五張電商通路新台幣利變年金險,調降了10個基本點,調後宣告利率在2.03%到2.15%之間。台灣人壽的新台幣利變保單降了0.01個百分點,主要配合中央政府公債次級市場殖利率的調整。三商美邦人壽則是台幣不變,但逆勢調升現售美元利變保單10個基本點,調整後最高至2.95%。
富邦、南山、新光、全球、元大與遠雄人壽在8月都維持了宣告利率不變,業者們表示,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正在觀察市場的動態,暫時按兵不動。
近日來,被喻為「票房毒藥」的地上權土地,竟然逆勢崛起,這都得多謝政府推出的「地租天花板」新機制。這個新機制不僅讓金融壽險業和大型建商等買家重拾信心,也讓地上權土地從「苦主」變成了搖錢樹。
回顧過去,自2014年囤房稅風暴後,公告地價狂漲,建物構造單價等持有稅稅基大幅調升,地上權土地就成了眾矢之的。再加上房市買氣低迷,讓投標意願大幅下降。然而,近年來政府不斷調整不動產持有稅政策,甚至大幅降低地上權地租和權利金,商業用途需求也隨之上升,地上權土地市場悄然興起。
宏大國際資產公司總經理陳益盛表示,這個「地租天花板」新機制,是讓投資者和開發商重拾信心,將地上權土地從「票房毒藥」轉變為投資利器的關鍵。陳益盛指出,台北市中心土地取得困難,近年來地上權招商策略調整,地租採用「部分固定、部分浮動」機制,地價調幅趨於穩定,使得地上權開發案成為投資開發者的最佳替代方案。
具體來說,新機制下,地租依政府公告地價約3.5%計算,其中1%隨每年申報地價逐年浮動,2.5%固定,依決標年度申報地價計;若地租為4.5%,則1%為浮動,3.5%為固定。這樣的計算方式,有助於投資人精確計算未來70年地租成本,避免像舊制時期那樣,一旦政府調高公告地價,地上權地租就會遭遇重稅懲罰,甚至損失原本的獲利。
上半年,全台地上權土地市場異常活躍。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楊長達表示,地上權市場連續兩季呈現熱鬧景象,第一季的「主秀」就是「世貿三館」,南山人壽以312.76億元出價,僅以1億元毫釐差距擊敗富邦人壽得標;第二季則是全球人壽以97.8億元成功擊退新光人壽,取得國泰營區地上權土地。
自2014年爆發囤房稅風暴,公告地價大漲、建物構造單價等持有稅稅基大幅調升以來,地上權土地即淪為最大「苦主」之一,加上房市買氣低迷,更衝擊地上權案投標意願;但近年政府公部門調整不動產持有稅政策,甚至大幅降低地上權地租、權利金,加上商業用途需求推升,地上權案又悄悄點火,甚至黑翻紅。
宏大國際資產公司總經理陳益盛表示,「地租天花板」新機制上路,是讓金融壽險業和大型建商等買家回心轉意,帶動地上權土地擺脫「票房毒藥」之名的關鍵。
陳益盛表示,尤其台北市中心土地取得困難,在近年地上權招商策略調整地租為「部分固定、部分浮動」機制,且地價調幅趨於穩定之後,地上權開發案可謂是投資開發者的最佳替代方案。
以國有地來說,若新機制調整為地租依政府公告地價約3.5%計算,那麼其中1%是隨每年申報地價逐年浮動,2.5%則採固定、依決標年度申報地價計;若地租為4.5%,則1%為浮動,3.5%為固定。
如此一來,有助於投資人精確計算未來70年地租成本,不致像舊制時期,一旦政府大幅調高公告地價,地上權地租就面臨重稅懲罰,甚至還會「吃」掉原本獲利。
上半年全台地上權土地市場大放異彩。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楊長達表示,地上權市場連續兩季激情演出,第一季「主秀」為「世貿三館」,南山人壽出價312.76億元得標,以1億元毫釐差距,氣走富邦人壽;第二季由全球人壽以97.8億元擊退新光人壽,取得國泰營區地上權土地。
壽險業龍頭國壽昨(3)日公布新台幣、美元與澳幣保單再降利率,其中新台幣降0.01∼0.15百分點至最低0.46%;美元最多降0.1個百分點,最高利率為3.15%、最低跌破3%;澳幣降0.1個百分點,約2.6%~3.35%,共計調整142張現售與停售商品。
國壽發言人暨副總經理林昭廷表示,8月利變保單宣布利率再降,主要反應美國無論10年、20年、30年公司債,上月利率均大幅降低20~30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為0.01個百分點),因此美元保單壓力較大;至於新台幣利變保單也同樣下調1~15個基本點,雖然新台幣保單以新台幣計價,但國內投資標的少,主要還是投資在海外,加上近期新台幣異常強勢,避險成本高升,因此也反應在操作上,所以新台幣保單利率降幅也不小。
金管會7月死亡保障門檻上路後,國壽保障型美元保單最高宣告利率由7月3.2%降到8月3.15%,理財型則由3%跌到2.9%。
國壽美元理財型保單宣告利率雖降10個基本點,但保障型只降5個基本點,顯示國壽希望配合政府政策,引導國人注重保障型商品,因此給予較低降幅。
國壽新台幣理財型最高宣告利率則由1.6%降到1.45%,保障型則由1.8%降到1.65%,為六大壽險中最低。
其他降息的有,中壽調降五張(四現售及一停售)電商通路新台幣利變年金險,調降10個基本點,調後宣告利率在2.03%~2.15%。
台灣人壽新台幣利變調降0.01個百分點,主要配合條款約定之10年期中央政府公債次級市場殖利率調整,最高利率和上個月相同並未調整為2.25%。
三商美邦人壽台幣不變,但逆勢調升現售美元利變10個基本點,調整之後最高至2.95% 。
其他如富邦、南山、新光、全球、元大與遠雄人壽8月都維持宣告利率不變。業者表示,應是暫時按兵不動,觀察市場動態。
市場利率還沒有到谷底。壽險龍頭國泰人壽8月再次調降利變保單宣告利率,美元保單調降5∼10個基本點(1基本點是0.01百分點),保障型美元保單最高宣告利率由7月的3.2%降到3.15%,理財型則由3%跌到2.9%,今年首度跌破3%。
國壽的新台幣主力保單則降10∼15個基本點,新台幣理財型最高宣告利率由1.6%降到1.45%,保障型則由1.8%降到1.65%,算是六大壽險中,新台幣利變保單宣告利率最低者。
同時國泰人壽從7月1日保單改款,即降宣告利率,8月是下半年第二次降息,美元保單累計二個月利率已降10∼15個基本點,新台幣保單降更多,二個月降了25個基本點,代表市場利率不斷下降,投資收益也沒有比較好的趨勢。
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全球人壽、遠雄人壽等8月都沒有調整宣告利率,繼續維持7月的水準,美元理財型保單最高宣告2.99%,保障型則最高到3.25%,新台幣理財型則最高有2%,保障型則還有2.25%。
三商美邦人壽8月則是調高美元保單宣告利率,調幅10個基本點,最高宣告2.95%。是本月唯一升息的公司,但因為前幾大公司都是在7月調升宣告利率,所以三商美邦人壽算是「補升」。
目前壽險公司美元保障型主力保單,即保障成分較高,中長期內部報酬率會稍低一些,但宣告利率普遍在3∼3.25%,理財型則在2.8∼2.99%,很多公司都是保障型賣贏理財型。
下半年壽險公司銷售重心明顯放在美元利變保單上,形成美元宣告利率可以逆向升息,但新台幣宣告利率卻節節下降的情況,各家壽險公司主力保單,美元宣告利率與新台幣宣告利率都可差1個百分點,美元與新台幣保單預定利率約差1碼(0.25百分點),等於同樣100萬元,美元利變保單的增值回饋金一年可能比新台幣多7,500元,在微利時代會很「有感」。
同時,新台幣近期兌美元較為強勢,即會增加保戶兌換美元投保的意願,且若中長期新台幣會回到30元的價位,則保戶還有可能在領美元兌新台幣時,再有匯兌利益。
【健康保險新聞】
婚後生活,無論是誰都必須面對起薪養家的重任。這時,一家之主的保單成為許多家庭關注的焦點。近期,許多壽險公司紛紛推出一系列的保單建議,其中,變額萬能壽險和利變型增額終身壽險成為熱門選擇。
以全球人壽為例,他們推出的變額萬能壽險,兼具保障和投資功能,讓夫妻倆在享受保障的同時,也能分享投資的獲利。這種保單適合婚後的夫妻,進行財務規劃,應對生活開支的增加。
元大人壽則推出了「元大人壽美鑫傳美元利率變動型增額終身壽險」,這款產品具有保額年年增長的特點,能夠加速保障和資產的累積,並針對七項重大疾病提供豁免保費功能,讓保戶在面對疾病時能夠得到更好的保障。
全球人壽也強調,美元作為國際通用貨幣,適合作為資產配置的工具。他們的部分產品提供繳費期滿後轉入投保年金的服務,幫助保戶建立穩定的退休金流。
南山人壽則建議民眾,除了基本的醫療和意外險保障外,還可以考慮投保外溢保單,透過健康促進機制,提升自身的健康狀況。他們的「活力洋溢特定重大傷病定期健康保險」提供29項特定重大傷病的一次性給付,並對11項容易有後續照護需求的疾病提供十年定額分期給付的生活照護保險金。
此外,南山人壽還推出「BAM活力洋溢App」,由ReMark開發,幫助保戶進行自主健康管理。
國人退休準備提前,長照險成年輕夫妻投保新趨勢!近期,由南山人壽帶頭,壽險業界不斷感受到長照險的詢問量急速上升。許多無子女的夫妻們,因為擔心一旦自己身體出狀況,另一半將無法獨自應對生活,因此選擇投保長照險來分散風險。此外,由於7月份責任準備金利率的調整,讓許多保戶趕在7月前上門投保,希望搶先享受較低的保費率。根據國立政大商學院與台灣人壽共同發布的《2020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調查》,高達八成的受訪者對長照資源表示高度憂慮,其中30至39歲的年輕族群,對長照準備的年齡下修至37.98歲,並願意每年投入1萬3,739元購買長照險。南山人壽為解決保費較高這一顧慮,建議年輕夫妻可以先從定期長照險開始投保,隨著年齡增長和財力提升,再考慮搭配終身險或長年期附約,以加強保障。以南山人壽的產品為例,30歲男性投保特定重大傷病定期健康保險及長期照顧定期健康保險,年繳保費約1萬5,600元,即可享有最高440萬元及1,700萬元的保障。
台灣人的平均壽命已經超過80歲,健康餘命也接近72歲,但「不健康生存年數」竟然長達8.41年,這個數字創下了歷史新高。這個現實讓許多人開始關注長期照顧的保障,因為長期照顧的保險保費不低,所以南山人壽建議,我們可以透過外溢加長照的機制來提升健康管理的動力,同時延長健康餘命。這樣不僅能讓我們更健康,還能讓我們未來的老年生活有更多的保障。 長照2.0政策自2017年上路,但根據南山人壽與政大商學院的合作調查,超過一半的受訪者還沒有投保商業型的長照險。南山人壽認為,我們可以透過混搭的方式來提前規劃,比如在年輕時先投保定期長照險,等到有更多財力時再搭配終身險,或是選擇長年期附約的方式來加強保障。 以30歲男性為例,如果他投保南山人壽的活力洋溢特定重大傷病定期健康保險和青年護照長期照顧定期健康保險,各100萬元保額,年繳保費約為1萬5,600元。這兩個商品分別提供特定傷病和長期照顧的保障,最高可達440萬元和1,700萬元。 對於公教人員來說,國泰人壽推出的「呵護公教長期照顧終身健康保險」是一個經濟實惠的選擇。保險金額為1萬元時,公教人員本人及15歲以上子女的年保費為1,500元,配偶則為2,600元。這款保險還有一個特別的鼓勵措施,那就是走路步數達標並符合給付條件的人,可以額外獲得最高3%的保險金額作為步數達標額外保險金。 南山人壽強調,由於國人不健康生存年數的增加,提早規劃長照險對我們未來的老年生活至關重要。
另外,也有因為7月責任準備金利率調整,影響到保費成長,保戶自動在7月之前上門,要搶先投保費率較便宜的保單。
根據國立政大商學院風險與保險研究中心與中信金旗下子公司台灣人壽發布的2020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調查顯示,高達八成受訪者對長照資源有高度憂慮,擔心長期照護保障不夠,另外還擔心人力不足、找不到人照顧、醫療費用不足以支應等問題。
其中30歲到39歲的民眾,長照準備年齡下修到37.98歲,相較去年的38.78歲還低,每年願意購買長照險的金額提高到1萬3,739元。
南山人壽指出,投保長照險,不少人的顧慮都是長照險保費較高,南山人壽建議可透過混搭方式提前布局,在年輕人預算有限的階段,可以先從定期長照險著手,等到財力較寬裕了,再搭配購買終身險。
另外也可考慮選擇長年期附約的方式投保,加強補足保障,提前為老年生活建構防護網。
南山人壽舉例,若以一名30歲男性投保南山人壽活力洋溢特定重大傷病定期健康保險(10TSDD)、再加上南山人壽青年護照長期照顧定期健康保險(10TLTC)各新台幣100萬元保額為例,年繳保費合計約為新台幣1萬5,600元。
以此二商品保障來說,10TSDD商品提供了特定傷病的保障,最高可達新台幣440萬元;10TLTC商品則提供長期照顧的保障,最高可達新台幣1,700萬元。
長照2.0自2017年1月上路,但根據台灣人壽跟政大商學院2020年合作的調查顯示,有一半以上的受訪者沒有投保商業型的長照險。
南山人壽建議,可透過混搭方式提前布局,在年輕人預算有限的階段,可先從定期長照險著手,等到財力較寬裕了 ,再搭配購買終身險。另外,也能考慮選擇長年期附約的方式投保,加強補足保障,提前為老年生活建構防護網。
以30歲男性投保南山人壽活力洋溢特定重大傷病定期健康保險(10TSDD)、再加上南山人壽青年護照長期照顧定期健康保險(10TLTC)各新台幣100萬元保額為例,年繳保費合計約為1萬5,600元;10TSDD商品提供了特定傷病的保障,最高可達440萬元,10TLTC商品則提供長期照顧的保障,最高可達1,700萬元。
如果身為公教人員,還有更經濟實惠的長照保險,國泰人壽推出「呵護公教長期照顧終身健康保險」,是一張專為公教族群設計的外溢型長照保單,保險金額1萬元為例,公教人員本人及15足歲以上子女不論年齡、性別,一年保費1,500元,配偶一年保費則為2,600元,CP值相當划算。
國泰人壽表示,為了鼓勵公教人員養成走路的習慣,這款長照系列保險商品只要走路步數達標,並且符合保險金給付要件者,皆另外按保險金額3%給付步數達標額外保險金,以保險金額1萬元,長期照顧保險金或意外失能生活補助保險金最高給付192次為例,等於最高增加5.76萬元的保險金給付。
面對國人不健康生存年數增加,南山人壽表示,提早妥善安排投保長照險,才可替自己未來的老年生活加添保障。
即不健康的日子,若要人照護及相關器材的費用,每月估4∼5萬元,八年至少就要384萬元,若沒有提早準備,就會成為家人的負擔。
南山人壽提出二大建議,一是年輕人因為預算有限,可以先從長照定期險入手,未來預算增加時,再加購終身長照險,增加老年時的保障,必要時可再以附約方式,增加保障額度。
二是除了長照險,南山人壽亦建議搭配外溢保單,如其重大傷病險,有29項重大傷病一次性給付的保險金,也有11項容易出現需要長期照護的重大疾病,保單有十年定額分期給付的生活照護保險金,若是被保險人投保後維持較好的體況,給付金額也會增加,等於是有獎勵機制。
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國人平均餘命延長到80歲,但健康餘命則只有72歲,代表很多人晚年可能有八年時間是臥病在床,有些可能需長期照護,據壽險業者估算,如每月要1萬元左右的耗材費,如尿布、灌食食材等,若要看護人員,一個月可能是2.5∼4萬元不等,加上臨時額外的支付,一個月可能要4萬元左右比較安全,若是8.4年就是近400萬元。
南山人壽建議,可趁年輕保費較便宜時提前規劃,外溢重大傷病保單及長照險亦可搭配規劃。舉例來說,30歲男性投保其外溢型重大傷病定期健康險,加上長照定期險,各新台幣100萬元保額,年繳保費合計約為新台幣1萬5,600元,即有特定傷病保障,最高可達新台幣440萬元,及長照保障最高可有新台幣1,700萬元。
全球人壽指出,變額萬能壽險為例,因商品具有保障投資雙功能,不僅有機會享有投資獲利,契約有效期間內還能享壽險保障,這項保單適合婚後的夫妻倆,好好地做財務規劃。
全球人壽認為,婚後夫妻因為養家育兒租房等,支出重擔浮現,家裡開支增加,但是仍必須要做好財務規劃。
壽險業者指出,變額萬能壽險具有壽險保障與投資功能,壽險保額以及繳費方式變得彈性,保戶可以調整保障以及投資部位,優勢是可以隨著夫妻倆不同階段的需求調整。
元大人壽則指出,利變型增額終身壽險具有保額年年增,加速保障及資產累積,打造穩健的退休規劃,而元大人壽推出的「元大人壽美鑫傳美元利率變動型增額終身壽險」,更針對七項重大疾病(重度)特別提供豁免保費功能。
如果保戶不幸罹患重大疾病時,依診斷確定之翌日起豁免以後各到期日應繳付之保險費,契約繼續有效,保費繳交有五種年期可自行選擇,以美元收付,保障年年增加,於繳費期間每年按保險金額10%單利遞增。
全球人壽指出,美元是國際通用貨幣,適合作為資產配置工具,部分商品更提供繳費期滿後可申請轉入投保年金,有助於建立穩定的退休金流。
全球人壽也建議,基本的醫療與意外險保障要足夠;南山人壽則建議,民眾可以在健康方面,選擇投保外溢保單,藉由外溢保單所搭配健康促進機制,讓自己更健康。
以投保南山人壽活力洋溢特定重大傷病定期健康保險(10TSDD)為例,除了可享29項特定重大傷病一次性給付,其中11項較容易有後續照護需求的特定重大傷病,提供十年定額分期給付的生活照護保險金,體況達標者還可再享有增額給付。
南山人壽希望可以藉此協助一般民眾提高對於自身重疾保障的重視以外,亦邀請保戶選擇使用「BAM活力洋溢App」(由ReMark開發所有),做好自主健康管理。
【健康保險新聞】台灣人壽命拉長,長期照顧成關鍵!南山人壽推新方案助保障
近來,衛福部公布的「國人健康平均餘命」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我們國人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了80.69歲,這個數字看起來很驚人,但也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壽命是延長了,但隨著年齡增長,不健康的生存年數也在增加,這個數字已經突破了8.41年,這是歷史新高的紀錄。這意味著,雖然我們活得越來越久,但年老或生病時的不健康生活也隨之增加。
對此,南山人壽提出了一個重要觀點:台灣已經進入高齡社會,我們應該要未雨綢繆,年輕時就該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長期規劃。南山人壽建議,年輕人可以透過定期險和終身險的組合,提前為長期照顧險做好準備,這樣就能在年老時享受一個更加安心的生活。
雖然長照險的保費可能會讓人猶豫,但南山人壽提供了混搭投保的方案,讓大家能夠更輕鬆地布局長期照顧保險。
為了幫助民眾提高健康意識,南山人壽提出了兩個建議:一是改變生活習慣,多運動,做好健康管理;二是投保外溢保單,除了獲得保障,還能通過健康促進機制來提高健康管理的動力。
以南山人壽的活力洋溢特定重大傷病定期健康保險(10TSDD)為例,除了29項特定重大傷病的一次性給付,還有11項容易有後續照護需求的特定重大傷病,提供10年定額分期給付的生活照護保險金,而且體況達標者還可以再享有增額給付。
為了讓保戶能夠更方便地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南山人壽還推出了「BAM活力洋溢App」,讓保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健康監測。
以一名30歲男性為例,他投保了南山人壽活力洋溢特定重大傷病定期健康保險(10TSDD)和南山人壽青年護照長期照顧定期健康保險(10TLTC),各100萬元保額,年繳保費合計約1萬5,600元。10TSDD商品提供了最高可達440萬元的保障,而10TLTC則提供最高可達1,700萬元的長期照顧保障。
南山人壽建議,台灣步入高齡社會,年輕人可選擇透過定期險搭配終身險的方式,提前布局長期照顧險,為老年生活提前買一個安心保障。不過,投保長照險,不少人的顧慮都是長照險保費較高,南山人壽建議可透過混搭方式提前布局。
面對國人不健康生存年數增加,南山人壽建議,民眾一方面要讓自己更健康,透過改變生活習慣、多運動並做好健康管理。另一方面可選擇投保外溢保單,除了享有保險保障外,亦可藉由外溢保單所設計的健康促進機制,來提升做好健康管理的動力,有助於延長健康餘命。
南山人壽建議,民眾若選擇投保外溢保單,藉由外溢保單所搭配健康促進機制,讓自己更健康。以投保南山人壽活力洋溢特定重大傷病定期健康保險(10TSDD)為例,除可享29項特定重大傷病一次性給付外,其中11項較容易有後續照護需求的特定重大傷病,提供10年定額分期給付的生活照護保險金,體況達標者還可再享有增額給付。
南山人壽亦邀請保戶選擇使用「BAM活力洋溢App」(由ReMark開發所有),做好自主健康管理。除了想辦法讓自己更健康外,亦要盡早妥善安排投保長照險,替自己未來的老年生活加添保障。
一名30歲男性投保南山人壽活力洋溢特定重大傷病定期健康保險(10TSDD)、再加上南山人壽青年護照長期照顧定期健康保險(10TLTC)各100萬元保額為例,年繳保費合計約1萬5,600元。10TSDD商品提供了特定傷病的保障,最高可達440萬元;10TLTC商品則提供長期照顧的保障,最高可達1,700萬元。
【台北訊】近來,雖然新台幣表現亮眼,但外幣保單的買氣卻不盡如人意,反而呈現衰退趨勢。根據金管會保險局的最新數據,2020年前五個月外幣保單的新契約保費收入為1,950.91億元,年減幅達21%,顯示市場對外幣保單的興趣逐漸降低。 其中,人民幣投資型保單的衰退幅度尤其驚人,去年同期的保費收入還有25.59億元,今年則只剩下4.93億元,年減幅高達81%。這一點也反映出市場對外幣保單的信心有所動搖。 對於外幣保單買氣不佳的原因,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主要來自兩個方面。首先,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導致整體經濟環境受到衝擊,投資者對於市場的未來走向感到不確定,因此選擇持緩,資金觀望情緒較重。其次,由於過去外幣保單的銷售表現過於亮眼,使得基期過高,進而影響了今年的銷售成績。 從整體外幣保單的銷售情況來看,投資型保單的買氣下降較為明顯。金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前五個月投資型外幣保單的新契約保費收入為511.19億元,年減幅達30%。而傳統型外幣保單的年減幅則為17%,保費收入為1,439.72億元。 在投資型保單的銷售方面,國泰、法國巴黎、安聯人壽分別位居前三名。而在傳統型保單的銷售方面,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國泰人壽則是三大銷售冠軍。 特別是美元保單,傳統型保單的衰退幅度較大,年減幅達11%。而澳幣保單的衰退則更加劇烈,年減幅達45%。其中,投資型保單的年減幅為29%,傳統型保單的年減幅則達53%。 總的來說,外幣保單市場的變化,對於南山人壽等業界領頭羊來說,也是一個挑戰與機遇並存的時刻。未來,業界預期將更加關注市場變化,並進行策略調整,以應對市場的變革。
壽險業者認為,外幣保單今年買氣不佳主要有二大原因。一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整個景氣快速下滑,資金觀望,加上美國不斷降息、外幣保單宣告利率也跌破2%,自然吸引力大不如前;二是過去賣太好、基期過高。壽險業者也感嘆,「外幣保單為標配的時代已經過去」。
就整體外幣保單來看,投資型保單買氣掉得比較多。金管會統計,2020年前五月投資型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為511.19億元,年減率達30%,而傳統型外幣保單為1,439.72億元、年減17%。其中,賣投資型保單最好的公司前三大為國泰、法國巴黎、安聯人壽,而傳統型外幣保單前三大則為南山、新光、國泰人壽。
美元保單以傳統型保單衰退較大。2020年前五月傳統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為46.83億美元,年減11%,投資型保單為14.92億美元、年減6%。前五月澳幣保單新契約保費2.66億澳元,年減達45%,其中投資型保單1.14億澳元、年減29%,傳統型保單1.52億澳元、年減達53%。
人民幣保單2020年前五月新契約保費6.11億人民幣,年減達77%,其中投資型保單達4.93億人民幣、年減高達81%,傳統型保單1.18億人民幣、年減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