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人壽(公)公司新聞
台灣南山人壽受惠於美元保單銷售,力挽狂瀾!近期金管會保險局公布今年前五月外幣保單市場狀況,其中美元保單表現亮眼,而南山人壽更是其中銷售佳績的佼佼者。不過,隨著新台幣走強,外幣保單的賣相卻受到影響,人民幣保單的保費收入更是大衰退,市場對於人民幣後市預期不佳,這對國內保險公司來說是一大挑戰。
根據金管會保險局的數據,今年前五月美元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為61.75億美元,年減10%,但與其他外幣保單相比,美元保單銷售下滑情況相對較輕。南山人壽在傳統型美元新契約保單的銷售上表現突出,與新光人壽、國泰人壽並列銷售前三名。不過,由於新台幣走強,外幣保單的賣相受到影響,整體外幣保單前五月新契約保費衰退21%,其中人民幣保單保費收入更是大衰退77%,僅剩人民幣6.11億元。
市場對於人民幣後市預期不佳,這對以人民幣計價的保單產品來說是一大打擊。金管會分析,人民幣匯率走貶、全球市場波動引起觀望氣氛等是主要原因。而與市場連動的投資型外幣保單,今年前五月衰退30%,幅度略有縮小。澳幣保單的銷售也受到影響,整體1至5月僅賣出2.66億澳元,年減45%。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南山人壽依然能夠保持美元保單的銷售穩定,實屬不易。這也顯示了南山人壽在市場變動中的應對能力。雖然外幣保單市場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但南山人壽仍將繼續努力,為客戶提供更多元化的保險產品和服務。
【台灣新聞】南山人壽提醒民眾關注健康保障,三大投保原則助你建立完整保護
近來,衛福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癌症已經38年來一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心臟病和肺炎則分別排第二和第三。這些數字再次證明了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對我們健康的威脅,也讓我們意識到預防的重要性。南山人壽為了幫助民眾及早做好健康保障,特別提出了三大投保原則,讓大家在有限的預算內也能獲得完整的保障。
南山人壽強調,由於近年來低利率環境的影響,終身型健康保險的保費負擔相對提高,許多人因此選擇投保較低額度的保險。但實際上,重大疾病的治療費用往往高達百萬,保額不足的問題十分嚴重。因此,南山人壽建議民眾可以考慮以下三大投保原則:
首先,可以選擇定期險來提高保額。例如,南山人壽的「樂健康祥定期健康保險(10TDD)」提供十年定期保障,並且保證續保,一旦罹患重度重大疾病,保險金可一次性給付,還能豁免保費。
其次,可以選擇外溢保單,這種保單兼具健康促進與獎勵機制。比如「活力洋溢特定重大傷病定期健康保險 (10TSDD)」,保障範圍廣泛,並提供特定重大傷病的生活照護保險金,幫助後續照護。
最後,可以利用定期重疾險的改換契約權利,適時將其改換為終身險,延續保障。例如「圓滿康祥終身健康保險(PDD)」,繳費20年,提供終身保障,涵蓋重大疾病和身故等情況。
南山人壽的這些建議,旨在幫助民眾在有限的預算內,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健康保障體系,讓我們在面對疾病時能夠更加安心。
後疫情時代,南山人壽強調保險規劃的重要性,提出三大要點,幫助民眾建立長期保障,迎接防疫新生活。首先,防疫保單雖然短期有效,但長期保障才是王道。南山人壽建議民眾考慮終身型健康醫療險,如「全心守護醫療終身保險」,提供全面的醫療保障,讓保障不斷,未來無後顧之憂。其次,預防重於治療,南山人壽推薦外溢保單,透過健康促進機制和科技輔助,幫助民眾管理健康,提升免疫力。最後,定期檢視保障,適時加碼,確保保障充足,無保障缺口。在這個病毒威脅持續的時代,南山人壽與您攜手,為未來做好準備。
台灣衛福部最新公布的「108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癌症已蟬聯38年蟬聯十大死因榜首,心臟病和肺炎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這再次強調了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或慢性疾病對我們健康的威脅,是影響我們健康的主要潛在風險。 南山人壽內部統計資料也顯示,去年重大疾病險的平均理賠金額約為50萬元,但與現今治療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昂貴醫療費相比,這個數字顯得有些不足。再加上近年來低利率環境下,終身型健康險商品的保費負擔不斷上升,許多人為了預算限制,選擇投保較低額度的保單。 那麼,如何既不浪費預算又能充分保障自身呢?南山人壽提出了三大投保原則供大家參考: 一、選擇保費較便宜的定期險提高保額:在低利環境下,雖然保費會調漲,但定期險的保費調幅相對較小,所以在相同的預算下,可以獲得更高的保障額度。 二、選擇外溢保單兼具健康促進與獎勵機制:這類保單能夠幫助民眾主動落實自主健康管理,降低癌症等疾病的發生率,同時還能享受保障和健康。 三、善用定期重疾險之改換契約權利,適時改換為終身險延續保障:根據自身生涯階段和收入變化,調整保單樣態,在收入有限時選擇定期重疾險,收入增加後再轉為終身險。 隨著台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南山人壽呼籲大家要積極提高健康風險意識,讓人生下半場也能精彩無比。
人民幣高利率與匯率增值性風光不再,市場對於人民幣後市預期更差,連帶拖累國內人民幣計價保單的保費收入,今年前五月人民幣保單保費收入僅剩人民幣6.11億元,亦即單月賣不到人民幣5,000萬元,金管會分析主要原因,包括人民幣匯率走貶、全球市場波動引起觀望氣氛等。
受到美國對後市經濟復甦看法偏弱,同時各國陸續解封,美元避險需求轉弱,累計前五月美元新契約保單收入61.75億元,年減10% ,5月僅賣出10.88億美元,但與其他外幣保單相比,美元保單銷售下滑情形相對較沒有那麼嚴重,主要因為各家保險公司頻頻力推美元投資型保單有關。
前五月投資型美元新契約保單14.92億美元,年減6%;銷售最佳前三名分別是國泰人壽、法國巴黎人壽、安聯人壽。
前五月傳統型美元新契約保單賣了46.83億美元,年減幅11%,銷售最佳前三名為南山人壽、新光人壽與國泰人壽。
其中,傳統型新保單累計前五月銷售金額折合新台幣為1,439億元,衰退17%。
傳統型主要集中在利變與終身壽險,亦即俗稱的儲蓄險,金管會宣布死亡保障門檻等新制今年7月上路,今年第1季提早反應了保費漲價、舊保單停賣效應,時至第2季,不再有停賣前搶進效應,因此保費又陷入衰退;至於跟市場連動的投資型外幣保單,衰退30%,幅度略有縮小3個百分點。
此外,澳幣保單整體1~5月僅賣2.66億澳元,年減45%,單月亦僅賣3,000萬澳幣,衰退幅度亦較美元來得多。
南山人壽表示,重大疾病及慢性疾病已成為國人健康的主要威脅,內部統計資料顯示,去年重大疾病險的平均理賠金額約50萬元,相比目前治癒癌症的標靶治療費用動輒百萬,國人的重大疾病險保額明顯不足,再加上近年低利率影響,終身型健康險保費負擔較以往提高許多,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國人多選擇投保較低額度。
若考量預算又能兼顧保障完整性,南山人壽建議,民眾可依循三大投保原則,一是選擇定期險提高保額。
在低利環境下,定期險相對終身險保費調幅較小,民眾可在相同預算之下,獲較高保障額度。以「南山人壽樂健康祥定期健康保險(10TDD)」為例,提供十年定期保障並保證續保、倘若罹患重度重大疾病,保險金可一次性給付、重度重大疾病還能豁免保險費。
二是選擇外溢保單兼具健康促進與獎勵機制。由於加入促進健康的獎勵機制如保費折扣或保額增加,能夠協助民眾主動落實自主健康管理,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降低癌症發生率,除可享有保障亦可讓自己更健康。以「南山人壽活力洋溢特定重大傷病定期健康保險 (10TSDD) 」為例,保障範圍除針對29項特定重大傷病提供一次性給付,其中11項較容易有後續照護需求的特定重大傷病,提供10年定額分期給付的生活照護保險金,以協助其後續生活照護上的需求。
三、善用定期重疾險之改換契約權利,適時改換為終身險延續保障。民眾可依自己生涯階段需求或收入變化來調整,以「南山人壽圓滿康祥終身健康保險(PDD)」為例,繳費20年,契約有效期間內可提供輕、重度重大疾病一次性給付及身故等之終身保障。
一、防疫一時,但保障要終身:市場上先前推出的防疫保單多為一年期,但病毒不會只存在1年,這波疫情增強民眾保險意識,為有長遠保障,南山人壽建議,可以選擇投保終身型健康醫療險,讓保障可以持續,以從容因應未來各種變化。
以投保南山人壽全心守護醫療終身保險為例,提供終身住院(加護病房另外加倍給付)、手術以及重大疾病三合一的醫療保障,每單位累計最高可達新台幣300萬元,且提供身故給付,保障周全,是後疫情時代終身醫療保障的最佳選擇。
二、預防勝於治療,透過外溢保單管理健康:此次疫情,超前部署是預防勝於治療的最好教育。民眾了解要保持健康、增加抵抗力或免疫力,南山人壽建議,在後疫情時代,民眾可善用並選擇投保外溢保單,藉由相關醫療保障提前預防部署,面對善變莫測未來,民眾可透過持續運動、落實健康飲食等健康促進的保單設計機制、結合科技輔助,來管理健康。南山人壽外溢保單商品多元齊全,民眾可依需求選擇投保。
三、定期檢視適時加碼:後疫情時代,大家回歸正常生活,但病毒威脅仍在,仍要保有危機意識,定期檢視自己的保障,自己或家人是否有保障缺口,以市場上的防疫保單為例,1年到期的保障是否可以延續?保險額度是否足夠?是否需要轉為終身險等;而保險保障的類型也不只是有健康醫療險,還包括壽險、重大疾病險、長期照顧險等。(孫震宇)
從南山人壽內部統計資料顯示,去(108)年重大疾病險的平均理賠金額約為新台幣50萬元,相比目前若罹患重大疾病所需的醫療費用水準,如治癒癌症的標靶治療費用動輒百萬,國人的重大疾病險保額明顯不足,再加上近年低利率影響,終身型健康險商品的保費負擔較以往提高許多,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國人多選擇投保較低額度。
若考量預算又能兼顧保障的完整性,南山人壽建議,民眾可依循三大投保原則:
一、「選擇保費較便宜的定期險提高保額」:在低利環境下,雖然保費會因此調漲,但定期險受利率影響較低,因此相對於終身險的保費調幅較小。民眾可在相同的預算之下,獲得較高的保障額度。二、「選擇外溢保單兼具健康促進與獎勵機制」:目前市售反應熱烈的外溢保單,由於加入促進健康的獎勵機制如保費折扣或保額增加,能夠協助民眾主動落實自主健康管理,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降低癌症的發生率,除可享有保障亦可讓自己更健康。三、「善用定期重疾險之改換契約權利,適時改換為終身險延續保障」:民眾可依自己生涯階段需求或收入變化來調整保單樣態,在收入有限時可選擇定期的重疾險,待收入增加後,可依商品條款相關規定申請改換成終身險延續保障。台灣已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南山人壽提醒民眾應更積極提高自我的健康風險意識,讓人生下半場同樣精彩。
台灣壽險業近期面臨嚴峻的匯率挑戰,由於新台幣匯率強勢,導致國外投資避險成本大增。南山人壽等壽險公司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希望向中央銀行爭取匯回額度,以降低資金成本。以下為詳細報導:
新台幣匯率近來不斷挑戰29.5元大關,今年以來已升值1.7%。這對壽險業的國外投資避險帶來巨大壓力。根據資料顯示,若未使用CS避險,目前以NDF避險成本來看,一個月期要7%多,現在也要4.6%,避險成本相當高昂。
南山人壽等壽險公司表示,若未能在不影響外匯市場的情況下,「無感匯回」國外投資每年新增孳息,將會造成極高額的未避險部位。為此,壽險業積極向央行求救,希望能夠爭取國外投資新增孳息匯回後,重新安排CS避險再重新匯出。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壽險公司花在CS、NDF的成本,一年就達新台幣1,985億元,今年前五月也已有703億元。新台幣對美元創逾兩年新高,壽險業海外投資未避險部位出現匯損,部分靠收回外匯準備金避險。目前,包括南山人壽在內的壽險公司,上半年已收回近250億元外匯準備金。
壽險業強調,新台幣升值對出口廠商造成壓力,因此會尊重央行評估,希望在不影響外匯市場的情況下,讓壽險海外孳息能夠「無感匯回」,再重新安排CS避險。這對南山人壽等壽險公司來說,是當前面臨的重要任務。
新台幣匯率今年在亞幣中相對強勢,17日收在29.593元,今年以來已升值1.7%。
壽險業者表示,國外投資先前如果沒有用CS避險,目前以無本金遠期外匯(NDF)避險成本來看,6月底一個月期要7%多、現在也要4.6%,避險成本「高昂」,且一去不回頭,壽險業希望向央行求救,爭取國外投資每年新增孳息可在不影響外匯市場的情況下,「無感匯回」國內後再重新匯出投資,以便重新安排CS避險。
2019年壽險公司花在CS、NDF的成本,一年就達新台幣1,985億元,今年前五月也已有703億元。新台幣對美元創逾兩年新高,壽險業海外投資未避險部位出現匯損,部分靠收回外匯準備金避險,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中國人壽及台灣人壽上半年就收回近250億元,6月底餘額剩下259億元,其中還包括國泰人壽增提20億元外匯準備金、南山人壽6月增提30億元。
據悉,有大型壽險公司已觸及紅線,即不得再動用外匯準備金,並要強制增提。
壽險業因而向央行求救,爭取國外投資新增孳息匯回後安排CS避險再重新匯出,否則目前這些孳息都無避險,受匯率影響極大,以壽險業扣除外幣保單有新台幣12.7兆元的國外投資,一年孳息至少新台幣4,400億元以上,多年累積下來,形成極高額的未避險部位。
但壽險業也強調,新台幣最近升值已造成工具機等出口廠商極大的壓力,因此會尊重央行評估,希望在不影響外匯市場的情況下,讓壽險海外孳息能「無感匯回」,再重新安排CS避險。
壽險業去年購買避險契約成本、加上避險契約評價損益,以及實際未避險匯損,一年合計高達2,912億元,創下歷年新高,今年前五月已有1,22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7.5%,估計到6月可能突破1,500億元,因此壽險業也急著找政府救命。
【新聞快訊】台灣壽險業上半年表現亮點:南山人壽逆勢成長,業績穩定
近期,台灣壽險業的市場狀況引起了廣泛關注。雖然整體市場因為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及低利率環境的影響,業績普遍呈現衰退,但其中仍有一些亮點值得我們一探究竟。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壽險新契約保費總計約4,71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衰退逾33%,創下11年來的新低。在這樣的背景下,南山人壽卻逆勢成長,業績表現穩定。
具體來說,南山人壽今年上半年新契約保費達到了589億元,同比衰退41%以上,這在整個壽險業界中相對而言是一個顯著的成績。值得注意的是,南山人壽今年上半年完全無法銷售新投資型保單,這一點讓它在市場上的表現更加引人注目。
而其他壽險公司的表現則各有不同。例如,富邦人壽上半年新契約保費614億元,同比衰退47.5%以上,顯示了公司在低利率環境下,有著較為保守的經營策略。國壽則是主要依靠投資型保單來維持業績,上半年新契約保費837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20%以上。
此外,金管會為了避免市場出現大規模的停售效應,不樂見壽險公司承受過大的投資壓力,因此上半年新契約保費不到5千億元,創2010年以來的同期新低。這也意味著,整個壽險業在未來可能還會面臨更多的挑戰。
總結來說,南山人壽在這個不景氣的環境下,能夠逆勢成長,顯示了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和穩健的經營策略。而其他壽險公司則需要在未來找到更適合的發展方向,以應對市場的變化。
面對疫情這場大考驗,全球企業,包括我們的保險業,都必須重新思維未來的經營策略。近期,南山人壽的副總經理陳維新就分享了他在後疫情時代對保險業的觀點。陳維新強調,疫情讓大眾對保險的意識有了顯著提升,以南山人壽的數據來看,從今年1月到4月,住院醫療險的銷售量相比去年同期成長了23%,這個數字充分說明了市場的需求變化。 陳維新認為,疫情對保險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雖然疫情總會過去,但金融市場的波動卻是持續不斷。因此,保險業必須思考如何在後疫情時代透過調整經營策略,開發新的商業模式,加速營運模式調整與數位化轉型,並與客戶建立更緊密的聯結,這樣才能在疫情過後更有能力面對未來的挑戰。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的金融產業服務副營運長陳賢儀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建議保險業者要在經濟復甦時搶佔戰略先機,從以下五大方向著手:一、重新調整成本結構,提高經營效益;二、推動數位轉型,打造數位企業;三、開拓新的收入來源;四、進行勞動力升級;五、強化資本運用效率。 這五大策略不僅適用於南山人壽,也適用於整個保險業。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規劃未來,以確保我們能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穩健發展。
台灣保險業發展新趨勢:南山人壽引領健康保單潮流
近期,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影響,台灣民眾對「平安健康」的渴望越來越強烈。傳統的保險產品已經不足以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因此,保險公司開始推出各種外溢保單,以事前預防的健康管理為核心,從而讓保險公司從被動的角色轉變為主動的角色。
南山人壽副總經理陳維新在最近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次保險業的角色變化並非偶然,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陳維新指出,影響保險業角色變化的五大因素包括:人口高齡化與少子化、醫療技術的進步、生活價值觀的改變、科技創新以及新冠肺炎疫情。
陳維新強調,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現代人購買保險的動機已經從過去的資產傳承轉變為退休和醫療準備,避免給子女帶來過重的負擔。同時,醫療成本的上升和健保自費缺口的擴大,使得商業保險在自費醫療方面的補助作用日益顯著。
陳維新還提到,現代人對健康生活的追求不斷提高,運動風潮興起,行動科技普及使得大家能夠隨時隨地獲取健康相關的數據。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讓民眾更加重視免疫力提升和遠端監測,這一切都促使保險業從被動的事後補償轉向主動的事前預防。
以南山人壽推出的外溢保單為例,這種產品能夠敦促保戶自主進行健康管理,對於三高患者等高危群體來說,其接受度顯著提高。根據遠見雜誌的調查,原本對外溢保單不熟悉的國人,在了解概念後,對其的熟悉度提升至35%,對外溢保單的喜好度則提升至80%,更有68%的民眾有意願購買。
去年上半年壽險新契約保費有7,089億元,富邦人壽、國泰人壽及 南山人壽等三家壽險公司上半年新契約保費就破千億元,另外如中國 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與法國巴黎人壽都有400∼800億元以上的 新契約保費進帳。
反觀今年上半年,雖因7月1日責任準備金利率要調降,新台幣降1 碼(0.25百分點)、美元降2碼,同時要實施死亡門檻法則及宣告利 率平穩機制等,醫療險及儲蓄險6月也的確出現一些停售效應,但在 金管會不樂見出現大規模的停售效應情況下,因此較往年的力道弱很 多,尤其6月沒有一家賣破200億元,單月第一名是國壽的180億元, 第二是南山人壽119億元,第三是新壽的117億元,其餘公司都低於百 億元。
上半年壽險公司也沒有一家新契約保費破千億元,第一名是國壽8 37億元,比2019年同期衰退20%以上,國壽主要是靠投資型保單撐盤 ,今年第二季國壽宣告利率亦相對比較積極。上半年第二名是富邦人 壽,今年在宣告利率上相對保守,上半年新契約保費614億元,同比 衰退47.5%以上,代表富邦在低利率環境下,有控制新錢流入速度。
第三名是今年上半年完全無法銷售新投資型保單的南山人壽,還有 589億元的新契約業績,同比衰退41%以上;今年前六大壽險新契約 保費差距極小,第四名是新壽的436億元,中壽以388億元排名第五, 台壽則是以361億元排第六,也都是衰退兩至五成以上。
大環境前景不明、低利率環境可能持續更長一段時間,金管會又不 樂見大規模的停售效應,所以壽險公司今年都不太敢「吸金」,不要 承受太大的投資壓力,上半年新契約保費不到5千億元,創2010年以 來的同期新低,更比去年同期少賣了近2,400億元,全年恐怕難破兆 元。
南山人壽副總經理陳維新表示,疫情喚醒民眾保險意識,以南山人壽資料發現,住院醫療險從1月到4月相對去年成長23%。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金融產業服務副營運長陳賢儀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保險業者是危機也是轉機,疫情終將會過去,但是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則仍不時上演,保險業可思考如何在後疫情時代透過調整經營策略,開發新的商業模式,加速營運模式調整與數位化轉型,並與客戶建立更緊密的聯結,在疫情過後將會更有能力面對未來的挑戰。
保險業者要在經濟復甦時搶占最有利的戰略位置,陳賢儀建議,可從五大方向思考,一、重新調整成本結構及增加經營效益;二、推動數位轉型,打造數位企業;三、開拓新的收入來源;四、勞動力升級 ;五、強化資本運用效率。
南山人壽副總經理陳維新表示,過去保險公司扮演保障提供者,因為肺炎疫情,保戶對自己的健康超前部署,但這樣的角色變化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有很多外在環境幫忙。
歸納保險業角色變化的主因有五大項,「高齡化少子化」,「醫療技術進步」,「生活價值觀改變」,「科技創新」以及「新冠肺炎疫情」。
陳維新說,過去保戶買保險可能是為了資產傳承,但因為現代人長壽又少子,現在買保險的動機是做好退休和醫療準備,不要造成小孩負擔。醫療成本增加,健保自費缺口擴大,自費醫療需要透過商業保險補助。大家追求更健康的生活型態 ,策動很多人去運動,行動科技普及可隨身攜帶,讓大家獲得更多跟健康有關的數據,更重要的是因為肺炎疫情提升免疫力遠端監測的需求,都讓保險業從被動事後補償走倒主動事前預防。
以這次疫情來說,新冠肺炎疫情對三高患者造成致死率較高,由保險公司敦促你自主健康管理的外溢保單,接受度因此提高,根據遠見雜誌調查,國人原本對「 外溢保單」不熟悉,聽過的人僅14%,但經過提示概念之後,有聽過者提升至35%,對外溢保單的喜好度則提升至80%,更有68%有意願購買。
台灣保險業再創里程碑,區塊鏈技術助力簡化壽險業服務!從7月1日起,台灣保險業保全理賠聯盟鏈正式啟動,為民眾帶來更加便利的理賠服務。這項服務將讓11家產險與壽險業者的保單持有人,在申請理賠或變更保全契約時,能夠享受跨公司同步受理的便利。其中,南山人壽作為重要成員,積極參與並帶領業界進步。 這11家業者包括台灣人壽、國泰人壽、中國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富邦人壽、元大人壽、全球人壽、第一金人壽,以及國泰產、富邦產。未來,三商美邦人壽、遠雄人壽等業者也將有望加入聯盟,共同推動業界發展。 過去,民眾若有多張保單,當遇到出險情況時,往往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一一聯繫業務員並準備相關文件。如今,借助這項聯盟鏈,民眾將能夠單一申請,文件互通,大大提高理賠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南山人壽不僅在技術上積極投入,還在實際應用上做出表率。該公司已與高雄榮總、輔大醫院、員榮醫院、員生醫院等知名醫院合作,共同推廣區塊鏈理賠服務。透過「保戶天地App」,保戶就診後,即可透過線上方式授權醫院以區塊鏈技術傳送就醫資料,實現快速理賠申請。 員榮醫院、員生醫院在中彰地區擁有醫學中心等級的醫師團隊,為台灣人壽的保戶提供可靠保障。自去年8月起,南山人壽以區塊鏈技術申請理賠,已成功為高雄榮民總醫院的7%病患提供便利。該公司透過「eClaim理賠區塊鏈」方式,將理賠流程從13天縮短至3.6天,保戶滿意度達95分以上。
11家業者包含台灣人壽、國泰人壽、中國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富邦人壽、元大人壽、全球人壽、第一金人壽,以及國泰產、富邦產,一共11家產險與壽險業者,未來三商美邦人壽、遠雄人壽等也有機會加入。
這讓民眾未來理賠更加便利。過去民眾因為投保多張保單,當保單需要出險時候,必須一一聯絡自家業務員,並準備好相關理賠文件,耗神費時,未來可以達到單一申請、文件互通。
台灣人壽繼高雄榮總後,也與新北市醫學重鎮的輔大醫院,以及中台灣重要醫學據點之員榮醫院、員生醫院合作,共同推展區塊鏈理賠服務,未來保戶就診後,只要使用保戶天地App,就能透過線上方式,授權醫院以區塊鏈技術傳送就醫資料予台灣人壽,彈指間輕鬆完成理賠申請。
其中,員榮醫院、員生醫院在中彰地區,更是台中榮民總醫院合作醫院,擁有醫學中心等級的醫師團隊。
台灣人壽於去年8月首創以區塊鏈技術申請理賠後,據統計,首波合作的高雄榮民總醫院,迄今已有7%的病患,同時也是台灣人壽的保戶,是以「eClaim理賠區塊鏈」方式申請理賠,因此省下往返醫院申請就醫資料及轉送郵寄理賠申請文件的時間及不便,讓整個理賠流程由13天大幅縮短到3.6天,保戶滿意度達95分以上。
保障型美元保單則由6月時宣告的3∼3.1%,7月拉高到3.05∼3.2 5%,國壽則是降息到3.2%,六大壽險公司宣告水準幾乎又快拉齊。
前五月國壽、富邦、南山、新光、中國、台灣等六大壽險公司的美 元傳統保單,共約銷售新台幣1,202億元,占整體壽險公司美元傳統 保單的85%,已比去年及前年的87%、88%下降,主要是富邦人壽去 年開始到今年宣告利率一路降,今年前五月富邦的美元傳統保單銷售 約合新台幣120億元,比去年同期減近五成,富邦人壽7月亦調高宣告 利率約5個基本點,保障型主力保單到3.05%左右。
國壽前五月美元傳統保單銷售亦約新台幣204億元,同比減約四成 ,但其從4月開始就是宣告利率最高的公司,讓其美元保障型保單銷 售頗佳,7月要反應市場利率下降,原本傳要降10∼15個基本點,最 後主力保單只降5個基本點到3.2%;新壽前五月美元傳統保單新契約 保費約新台幣211億元,衰退兩成上下,新壽下半年新保單新提升宣 告利率,理財型到2.99%,保障型到3.2%。
前五月美元傳統保單銷售第一名是南山人壽,約折合新台幣320億 元,比去年同期成長35%左右,主要是去年南山人壽還能銷售美元投 資型保單,但去年9月底至今仍在被金管會停售狀態,除了舊保單續 期保費外,不能賣新投資型保單,因此南山人壽即在美元傳統保單上 加把勁,7月其美元保障型利變壽險宣告利率亦有調高宣告5個基本點 到3.05%。
前五月美元傳統保單各約賣新台幣170多億元的中壽及台壽,新美 元主力保單7月也拉高宣告利率,理財型拉高到2.95%及2.8%,保障 型拉到3.15%及3.25%。
但如遠雄人壽、元大人壽、台銀人壽今年也都強化美元傳統保單銷 售,都比去年同期成長一倍以上,另外如全球人壽前五月美元傳統型 亦賣約新台幣40多億元,造成六大壽險美元傳統保單市占率微下降2 ∼3個百分點。
南山人壽與遠見雜誌攜手進行「國人自主健康管理行為」調查,發現疫情讓大眾對健康和醫療保障更加關注,生活習慣也隨之改變。調查結果於7日發布,現場邀請衛福部、教育部等相關領域的專家與南山人壽領導階層進行對談。南山人壽代理總經理范文偉強調,疫情成為檢視和強化自我健康管理與醫療保障的機會,並指出民眾對健康險保障的不滿。調查顯示,外溢保單因能折抵保費、激勵運動和關注健康數值而受到歡迎。南山人壽積極推出外溢保單,並推出「BAM活力洋溢App」鼓勵民眾健康減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