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慶房屋仲介(未)公司新聞
台灣房地產成資金避險新選擇,黃金價格看漲
近期,台灣民眾對於資金避險的選擇出現了新趨勢,房地產不僅成為資金避險的首選,其比重還遠超過黃金。根據永慶房屋網路會員調查,51%的受訪民眾傾向於將房地產作為資金避險的標的,創下十季來新高。
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謝志傑解釋,由於全球大量印鈔,市場資金氾濫,消費者對於「錢變薄」的預期心理逐漸強化,尋找保值避險的標的成為當前趨勢。房地產價格具有穩定性,漲跌幅度較金融商品為低,加上收租效益,在低利環境下,負擔的房貸利率也相對較低,因此成為消費者心中的最佳資金避險選擇。
對於黃金保值,民眾的認同度則較低,目前認為黃金保值的占比低於20%。不過,在2019年第四季,黃金和房地產的保值占比相差不遠,都落在35%左右。但自2020年第二季開始,看好黃金和房地產的占比明顯擴大。
富蘭克林投顧指出,通膨是2021年最需關注的風險,預期金價將創新高。由於各國央行不會很快升息,全球巨大的債務背景將有助於支撐黃金價格,甚至有法人預估2021年金價可能達到每盎司2,500美元以上。
康和投顧產品研究部副總經理黃詣庭則表示,歐美疫情再度升溫,英國甚至出現傳染力增加70%的變種病毒,促使投資人增持黃金避險。未來,國際金價可能會在每盎司1,790~1,900美元之間窄幅震盪,但由於美元環境弱勢,加上各國央行寬鬆救市的意圖強烈,金價未來有機會挑戰每盎司2,000美元。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投資人可以趁著市場拉回的機會,適度布局黃金相關標的,因為整體2021年黃金展望偏正向。
永慶房產集團24日發布第一季趨勢前瞻報告,調查顯示,約有63%的民眾認為房市過熱,且需政府出手穩定房市,葉凌棋表示,這次政府打炒房「超前部署」是對的時機、作對的決策,符合社會期待,打炒房前有58%民眾看漲房價,71%民眾對房價上漲有感,打炒房讓房價不會急漲或亂漲。
調查顯示,新竹及台中有七成民眾看漲房價最樂觀;台南、台中、新竹更有九成的民眾認為居住地一年來房價上漲5%以上。
以永慶房屋近期門市交易表現來說,在央行宣布信用管制後的一至二周間,買氣確實變得比較觀望,不過後來一至二周交易量就回來,整體交易量大約比這波熱潮減少5%,中古屋市場受到的影響並不大。
葉凌棋表示,在政府出手打炒房下,過去由預售屋帶動的價格飆漲不復見,改變市場對房價上漲的預期,房價漲幅將逐步趨緩,讓房市回歸正軌,但首購、換屋的需求,以及低利缺乏保值工具的環境都沒有改變,只是讓投機買盤離開市場,預估2021全年交易量約在32.5∼33.5萬棟之間,較今年持平或小增3%。
葉凌棋認為,明年房市仍有金融震盪、市場新增供給、政府明年是否祭出更進一步的健全房市政策等三大等變數。首先,市場預期明年經濟強力反彈,但若反彈減弱或延遲,以及疫情對經濟破壞加劇,都會讓全球金融市場大幅震盪,連帶影響房市表現。再者,由於國內住宅開工、建照量皆已創新高,加上仍有大量餘屋待消化,未來二、三年市場新增供給量賣壓仍重。此外,政府明年會否進一步祭出健全房市政策,也將左右明年房市交易量表現。
據永慶房屋網路會員調查,51%受訪民眾偏好房地產作為資金避險標的,比重創十季來新高。
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謝志傑表示,各國大量印鈔,市場資金氾濫,消費者對「錢變薄」的預期性心理,自然而然找尋保值避險的標的,而房地產價格具僵固性,漲跌不若金融商品波動劇烈,同時具收租效益,在國內目前低利環境持續的情況下,需負擔的房貸利率也低,使房地產成為消費者心中最佳的資金避險標的。
至於民眾目前認為黃金保值的占比則低於20%,在2019年第四季,認為黃金和房地產可保值的占比相差不遠,都落在35%上下,然而在2020年第二季後,看好黃金和房地產的占比明顯拉大。
富蘭克林投顧表示,「通膨」是2021年最需關注的風險,預期2021年金價還將創新高,由於各國銀行不會很快升息,全球巨大的債務背景等有助支撐黃金再創高點,在央行路線轉趨緊縮前,甚至有法人預估2021年金價有可能來到每盎司2,500美元之上。
康和投顧產品研究部副總經理黃詣庭指出,歐美疫情再度升溫,英國甚至出現傳染力增加70%的變種病毒,促使投資人增持黃金避險。展望未來,短線國際金價隨新冠肺炎等多空訊息牽引,在每盎司1,790∼1,900美元狹幅震盪的可能性高;就中期展望,弱勢美元環境仍存,加上各國央行寬鬆救市的意圖強烈,且通膨預期漸增等有利於支撐金價,未來有機會挑戰每盎司2千美元。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進一步指示,對於整體2021年黃金展望仍偏正向,資金面支持風險資產表現之際,基本面都有利黃金標的,建議投資人可藉拉回機會,逢回適度布局黃金相關標的。
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謝志傑分析,最新一季趨勢調查報告是在政府祭出打炒房政策前所調查,在全球實施寬鬆貨幣政策與大規模財政刺激下,市場資金氾濫,部分資金流入房市,讓房市熱度加溫,推升消費者對市場信心,因此民眾對未來一季(明年首季)房價看漲比例由上季的48%提高到58%,看漲比率創2013年第2季以來新高。
不過謝志傑指出,在政府12月初推出「選擇性信用管制」、不動產專案金檢、實價2.0修法等措施後,消費者對房價預期是否改變,值得下一季持續觀察;另外67%民眾認為2021年是最佳購屋時機,近八成原因是房貸利率低及預期房價上漲。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消費者對「錢變薄」的預期心理,也讓51%民眾偏好以房地產做為資金避險標的,比重也創近十季以來新高。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今年12月政府祭出一連串「打炒房」不「打房」措施,加上實價登錄2.0送進立院審查,預售屋行情可望實價揭露,政策抑制市場投機炒作風搭配的很好,認為明年買方不合理追價行為將退場,加上國內經濟穩定復甦的情況,以及市場資金潮挹注、台商回流、民間投資增加,經濟前景看好,房市基本面看好。
信義房屋總經理劉元智認為,在政府打炒房措施,將讓明年市場回歸自住基本盤,房市表現可望呈現「價穩量平」格局;住商機構董事長陳錫琮指出,雖然房市有政府政策干擾,不過在低利、高游資結構下,認為明年房市將是「價量均穩」。
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分析,目前央行採信用管制避免不當炒作、抑制房價飆漲政策下,認為明年房市仍會以自用為主流,並走「價平量穩」格局;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指出,政府出手是針對房地產炒作者,對自住客不至有重大影響,房地產後市仍有穩定發展基礎,明年房市將是穩中透強、「價量齊揚」情況。
不過葉凌棋提醒,明年房市仍有三大變數,包括金融震盪、市場新增供給、房市政策,尤其今年住宅開工量首破10萬戶、創十年新高,今年建照核發量估15.5萬戶、創26年新高,加上市場有大量餘屋有待去化,市場賣壓仍重。
台灣房市熱絡,五大房仲11月交易量亮麗!信義、永慶、住商、中信、台灣房屋等房仲大廠,11月店頭交易量分別較10月成長2.5%至9%,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大增10%至39.1%。市場雖有政府打炒房疑慮,但第4季成屋購屋旺季,交易量維持高檔格局。信義房屋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今年第3季房市淡季不淡,進入第4季後,市場人氣持續高檔,美國總統大選落幕、台股指數創新高,都有助於維繫房市信心。永慶房屋謝志傑協理則指出,在低利、資金潮帶動下,下半年房市交易增溫,民眾看屋意願高,購屋信心增加。根據信義房屋資料,11月全台交易量年增約10%,北市最佳,月增15%、年增18%;新北市月減4%、年增3%;桃園月減2%、年增10%;台中月減9%、年增4%;南部市場買氣持續,台南市月增15%、年增12%;高雄則是月增、年增幅度均逾一成。
【房地產新聞】 雖然政府近期對房市炒作與過熱現象緊盯不放,對預售市場造成寒蟬效應,但台灣房市在11月中古屋市場仍維持高檔。永慶房屋仲介等五大房仲旗下門市,在11月的交易量普遍與上月持平或月增一成,與去年同期相比則成長一至四成。 根據業界自結數據,除了中信房屋11月交易量月減0.8%外,信義房屋月增2.5%、年增10%;永慶房產集團月增3%、年增27%;住商機構月增6%、年增34.5%;台灣房屋月增9%、年增39.1%。這些數據顯示,今年下半年以來的高檔表現依然持續。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部協理謝志傑指出,房市目前以長期需求為主,房價沒有短期飆漲的動力。隨著美國大選結果確定,疫苗研發與量產也傳出好消息,11月中下旬房市買氣逐漸增溫。若國際政經局勢與國內疫情穩定,年底購屋需求有望延續至農曆年前。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則認為,下半年以來買氣回流明顯,但政府對部分過熱區域的房市也開始關注。央行要求銀行注意放款風險,預售個案換約轉手因為沒有房地合一稅,吸引投資需求買進,未來政府是否會針對此類需求出手,仍需留意。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政府釋出打房意向並大動作稽查後,中古成屋交易雖略有影響,但並未熄火。中古成屋房價仍較預售、新成屋為低,交易由買賣雙方決定,產品選擇多元,不易受單方面價格炒作。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中古市場仍是自住購屋族的主流。年底傳統購屋旺季需求增加,待售期縮短,有利多題材的區域,如台中捷運沿線的北屯、北區,桃園青埔,台南南科周邊的新市、善化一帶,成交速度加快。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今年第3季房市淡季不淡,邁入第4季後,市場人氣仍維持相對高檔,加上美國總統大選逐漸落幕、台股指數創新高等,有助維繫房市信心,讓11月五大仲介內部交易量較10月成長2.5%至9%。
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謝志傑指出,在低利、資金潮帶動下,下半年房市交易持續增溫,民眾看屋意願高,不僅對房市看法轉趨樂觀,購屋信心增加,各大房仲11月交易量較去年同期成長10%至39.1%不等。
根據信義房屋資料顯示,11月全台交易量年增約10%,北市最佳,月增15%、年增18%;新北市月減4%、年增3%;桃園月減2%、年增10%;台中月減9%、年增4%;南部市場買氣持續,台南市月增15%、年增12%;高雄則是月增、年增幅度均逾一成。
根據大型品牌房仲業者自結11月旗下門市交易量,除中信房屋月減 0.8%之外,信義房屋月增2.5%、年增10%;永慶房產集團月增3% 、年增27%;住商機構月增6%、年增34.5%;台灣房屋月增9%、年 增39.1%,,普遍維持今年下半年以來的高檔表現。業者認為,政府 近期打房聲浪再起,對預售市場產生相當威嚇作用,不過成屋市場在 自用型產品撐盤下,買氣相對穩定。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部協理謝志傑表示,目前房市仍以長期需求為主 ,房價沒有短期飆漲的理由,隨著美國大選底定,而疫苗研發、量產 也陸續傳出捷報,11月中下旬房市買氣持續增溫,若國際政經局勢與 國內疫情沒有大幅改變,這波年底購屋需求應可延續至農曆年前。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認為,下半年起買氣回流明顯,不 過政府對於部分過熱區域的房市也開始緊盯,央行開始要求銀行注意 放款風險,預售個案換約轉手因為沒有房地合一稅,吸引部份投資需 求買進,須留意未來政府是否針對該類需求出手而降溫。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隨著政府釋出打房意向並大動作稽查 相關交易後,中古成屋交易雖略有影響,但並未熄火,中古成屋房價 仍較預售、新成屋為低,交易是由買賣雙方決定,產品選擇多元,較 不易受單方面價格炒作。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中古市場仍是自住購屋 族的主流,年底傳統購屋旺季需求增加,待售期也縮短,有利多題材 的區域,如台中捷運沿線的北屯、北區,桃園青埔,台南南科周邊的 新市、善化一帶,成交速度加快。
台灣房市最新動態:永慶房屋仲介解析10月六大都會區買賣移轉情況
【台北訊】近期,台灣房市再次引起關注。根據最新統計數據,10月份六大都會區的買賣移轉棟數出爐,結果顯示,除了台中市外,其他五都的移轉棟數均呈現下滑趨勢。總計六都移轉量達21,712棟,比上月減少了10.9%,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微增0.8%。
房產專家分析,後疫情時代,預售屋市場吸引了大量投資買盤,加上多數資金布局已到位,導致10月份的移轉量有所下滑。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10月份的移轉棟數比9月減少了,這主要是由於10月有兩個連續假期,代書送件與地政機關收件可辦理過戶的工作天數減少,因此移轉量出現了月減約一成的情況。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表示,今年疫情解封後,房市一路走揚,由於多數資金布局已到位,且不少投資買盤轉進財務槓桿操作較大的預售屋市場,這也是10月份成屋買賣移轉棟數呈下滑走勢的原因。
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謝志傑則表示,今年受到新冠肺炎影響,上半年的交易量疲弱,但隨著國內疫情控制後,再加上低利率環境、寬鬆貨幣政策,遞延性買盤陸續出籠,讓房市交易漸趨熱絡。雖然隨著市場買氣增溫,屋主的心態也逐漸轉硬,議價空間有限,但自住買方追價意願不高,讓今年前十月移轉量年成長率僅接近5%。不過,整體而言,房市仍呈現「量增價穩」的格局,謝志傑認為今年全年交易量有望突破去年30萬棟大關。
從六大都會區的移轉情況來看,10月份移轉量中,台中市是唯一一個月增率和年增率雙雙正成長的地區,移轉量為4,894棟,月增0.6%,年增7.3%。其餘五都中,台北市的單月交易量達2,699棟,月減13.9%,但年增9.5%;高雄市為3,223棟,月減8%,年增約4.4%;台南市為1,860棟,月減12.7%,年減11%;衰退幅度最大的是桃園,單月移轉量為3,487棟,出現月減20.6%,年減7.4%。
累計今年前十月六大都會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達19.92萬棟,顯示台灣房市在疫情後的復甦趨勢。
【房地產新聞】雖然10月因為連假多,工作天數較少,但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還是達到2.17萬棟,月減10.9%、年增0.8%。房市熱度未見明顯降温,但房價高漲、自住買方追價無力,投資買盤則是青睞預售屋,這些因素都影響了買賣移轉棟數的減少。九月份的買賣移轉創下房地合一實施以來的單月新高,而十月份除了台中市月增0.6%外,其他五都都呈現衰退。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今年第三季買氣回籠,第四季買氣未見衰退,但10月買賣移轉棟數比9月減少,主要因為連假影響,工作天數減少18%。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謝志傑則認為,國內疫情控制後,加上低利率環境和寬鬆的貨幣政策,遞延性買盤陸續出籠,但自住買方加價意願不高,政府也開始討論調控政策,這些都讓累計年增率稍微收斂。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10月移轉棟數比9月明顯減少,主要反映10月兩個連續假期,代書送件與地政機關收件可辦理過戶的工作天數減少,以致移轉量出現月減約一成情況。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則指出,今年疫情解封後房市一路走揚,由於多數資金布局相繼到位,且不少投資買盤轉進財務槓桿操作較大的預售屋市場,才讓10月成屋買賣移轉棟數呈下滑走勢。
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謝志傑表示,今年受到新冠肺炎影響,上半年的交易量疲弱,直到國內疫情控制後,再加上低利率環境、寬鬆貨幣政策,遞延性買盤陸續出籠,讓房市交易漸趨熱絡。
不過,隨著市場買氣增溫,屋主的心態也逐漸轉硬,議價空間有限,但自住買方追價意願不高,讓今年前十月移轉量年成長率僅接近5%;不過整體而言,房市仍呈現「量增價穩」的格局,認為今年全年交易量有望突破去年30萬棟大關。
以六大都會區來看,10月移轉棟數中六都唯一出現月增率、年增率雙雙正成長的地區為台中市,移轉量為4,894棟,月增0.6%且年增7.3%;其餘五都則以台北市表現相對較好,單月交易量達2,699棟,月減13.9%但年增9.5%。高雄市為3,223棟月減8%、年增約4.4%。台南市為1,860棟,月減12.7%、年減11%;衰退幅度最大則是桃園,單月移轉量為3,487棟,出現月減20.6%、年減7.4%。
累計今年前十月六大都會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達19.92萬棟。
9月六都買賣移轉創下房地合一實施57個月以來的單月新高,而根據六都地政局公布的10月買賣移轉棟數,相較9月除台中市月增0.6%外,其餘五都均衰退;若與去年同期相較,六都增減幅度大致在一成以內,台北市年增9.5%為最高。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今年第三季買氣快速回籠,邁入第四季買氣未明顯衰退,10月買賣移轉棟數卻比9月明顯減少,主要因10月有中秋、國慶兩個連續假期,代書送件與地政機關收件可辦理過戶的工作天數減少18%,統計9月地政機關上班23天,但10月僅19天,對照移轉棟數僅月減約一成,顯示市場交易狀況表現仍佳。
以前十月買賣移轉棟數觀察,六都合計達19.9萬棟,年增4.9%,六都中以桃園年增14.7%為最高,台北市、台中市分別為8.1%、6.9%次之,僅南高二都因去年基期較高,今年各衰退近3%。
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謝志傑表示,國內疫情控制後,加上低利率環境、寬鬆貨幣政策,遞延性買盤陸續出籠,下半年房市交易漸趨熱絡,屋主心態也逐漸轉硬,議價空間有限,但自住買方加價意願不高,近期政府開始緊盯房市、討論調控政策,部分民眾對於房市的看法轉趨觀望,均使累計年增率稍微收斂。
台北店面交易冷清,永慶房屋仲介觀察:北市店面成交量五年新低
近來房市熱絡,不過在這波熱潮中,北市店面卻成為落單一族。根據住商機構的實價登錄資料統計,今年前七月,台北市店面交易量共計155件,比去年同期減少了32.9%,創下五年來的新低,甚至還低於2016年房市最緊縮時期的交易量。
過去兩年,北市店面交易量均超過230件,其中2018年更是高達247件。然而,今年在電商興盛和疫情影響下,店面空置狀況加重,租金和投報率都下降,讓高資產族、收租族和開店族對於購買店面的意願大減。
從各行政區的數據來看,除了松山、大同兩區店面交易量維持不變外,其他十個行政區的店面交易量都不及去年同期。特別是萬華區,雖然擁有西門町商圈這樣的熱門地帶,但由於店面釋出稀少,投資人觀望,今年店面交易量只有個位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67%。
店面租金行情也出現下滑,過去大安區每年平均有46件店面租金超過每坪5,000元的案例,但今年迄今僅有六件。永慶房產集團統計顯示,北市店面租金平均單價從去年的每坪3,160元下跌至今年的每坪2,380元,跌幅達24.7%。
投報率方面,過去動輒2.5~3%以上的投報率現在看起來並不那麼吸引人,多數已經跌至2%以下。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郎美囡指出,店面投報率不如預期,空置風險增加,讓買方猶豫不決。雖然今年整體房市動能強勁,但資金多流向低價區、重劃區住宅,以及商辦、廠辦、工業用地。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則表示,在通路革命之下,店面市場經過盤整,結構性改變已經發生。零售業轉進百貨商場,一線商圈的金店面不再強勢。對於投資者來說,為了讓投資更有效益,他們更傾向於投資二、三線商圈或都會區的店面,這些地區的店面價格較低,投資報酬率也較穩定。
2018、2019年前七月,台北市店面交易量均達230件以上,2018年 更高達247件,今年在電商和疫情的雙重衝擊下,店面空置狀況更為 嚴峻,租金和投報率雙雙下修,大幅降低高資產族、收租族、開店族 入手店面的意願。
以各行政區觀察,除了松山、大同二區店面交易量維持與去年相同 水準外,其餘十個行政區均不如去年同期,萬華區雖然擁有租金最高 、人潮最旺的西門町商圈,但因店面釋出稀少、投資人保守觀望,今 年店面交易僅個位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67%。
精華店面高租金行情不再,整體租金行情下滑,導致店面市場交投 清淡,過去大安區每年平均有46件店面租金超過每坪5,000元的租賃 案揭露,今年迄今僅有六件。
永慶房產集團統計顯示,過去台北市店面租金平均單價,最高曾達 每坪3,160元水準,今年已跌至每坪2,380元,跌幅達24.7%。
房仲業者指出,過去動輒2.5∼3%以上的投報率,多數跌到2%以 下,保值又保本的店面傳家神話,逐漸成為絕響。
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郎美囡表示,店面投報率不如預期、空置風險 提高,讓買方卻步,相對於今年整體房市動能強勁,但資金多流向具 有題材的低價區、重劃區住宅,以及生產及辦公據點擴增需求強勁的 商辦、廠辦、工業用地,台北市店面成為房市熱潮下少見的交易緊縮 的產品。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表示,通路革命下,店面市場經過盤 整出現結構性改變,零售業轉進百貨商場,過去一線商圈金店面不再 強勢,對於投資者來說,為了讓投資更有效益,寧可轉進二、三線商 圈或者是其他都會區的店面,不僅價格低,投資報酬率也相對穩定。
房市熱翻天!六都交易大增36%,不受民俗月影響,9月移轉棟數達2.4萬棟,創近五年新高!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謝志傑表示,今年房市淡季變旺季,除了天氣好,還因為遞延性買盤推升交易量。六都9月移轉棟數創近五年新高,其中台北、新北、台中三都寫下新紀錄。第3季六都移轉量逼近7萬棟,全國移轉棟數有望挑戰2014年的32萬棟大關!信義房屋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今年房市交易熱度是近六年最佳的一年。
台灣房市9月移轉棟數創新高!永慶房屋仲介:資金潮帶動交易熱絡
【台北訊】台灣房市在後疫情時代,顯現強勁的復甦力道。根據最新數據顯示,9月份全台六都建物買賣移轉合計達2.43萬棟,年增率逾36%,月增率則達12%,創下自2016年房地合一稅實施以來的單月新高。這波交易熱潮,讓市場普遍看好今年房市表現。
永慶房屋仲介業管部協理謝志傑表示,後疫情時代房貸利率持續走低,市場資金充沛,自住、換屋及置產族群紛紛入市,帶動房市交易量增加。今年累計年增率已在8月由負轉正,9月年增率更擴大至5.4%,預期交易熱度將會持續,全年交易量有望超越去年。
在這波房市熱潮中,雙北、台中等地房市表現亮眼。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郎美囡指出,台商回台資金挹注房市發展,對台中市有明顯的提升效果。南屯及北屯區近年推案量大,受惠中部的人口紅利及購買力,買盤相對穩固。此外,高端買方在這波資金狂潮也大舉布局高價位不動產,帶動台北市9月交易量大幅提升。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則認為,國內疫情穩定與低利率等因素發酵,第三季房市淡季不淡,帶動今年房市交易熱度為近六年最佳。不過,他也提醒,10月受到兩個連續假期影響,地政機關的工作天數減少,移轉棟數成長幅度可能會較為收斂。
總結來說,台灣房市在後疫情時代表現亮眼,市場交易熱絡,預期全年交易量將創近七年新高。
疫後資金狂潮襲捲房市,9月房市交易再爆表,六都公布9月建物買賣移轉合計約2.43萬棟,年增逾36%、月增12%,為2016年房地合一稅實施57個月以來的單月新高,全年相當有機會挑戰2014年的32萬棟大關,可望創近七年新高。
第三季因疫情趨緩,在剛性需求遞延出籠、低利環境下投資置產保值風再起下,房市掀起一波交易熱潮,7、8、9月三個月全台各地持續激情演出,向來為傳統淡季的第三季,六都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增加20%,讓第二季因新冠肺炎疫情衰退約一成的交易量,在第三季出現大逆轉,全台前三季交易量已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1萬棟。
根據六都地政局資料顯示,六都9月買賣移轉棟數均較8月成長,幅度在5∼26%之間,若與去年同期相較,台中市年增近55%最高,其餘直轄市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二至四成,其中,台北市3,133棟、新北市6,331棟、台中市4,867棟,均創下了自房地合一稅實施以來的單月新高。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國內疫情穩定與低利率等因素發酵,第三季淡季不淡,帶動今年房市交易熱度為近六年最佳,目前看來,市場買氣維持熱絡,不過10月受到兩個連續假期影響,地政機關的工作天數減少,移轉棟數成長幅度應該會較為收斂。
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謝志傑表示,後疫情時代房貸利率維持歷史低檔,市場資金充沛,自住、換屋及置產族群紛紛入市,使房市交易量增加,今年累計年增率已在8月由負轉正,9月年增率更擴大至5.4%,預期交易熱度將會持續,全年交易量將勝過去年。
雙北、台中9月交易量均再攀新高,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郎美囡表示,台商回台資金挹注房市發展,對台中市有明顯的提升效果,南屯及北屯區近年推案量大,受惠中部的人口紅利及購買力,買盤相對穩固。此外,高端買方在這波資金狂潮也大舉布局高價位不動產,帶動台北市9月交易量大幅提升。
不受民俗月影響,9月房市依舊開紅盤,根據六都公布的買賣移轉資料顯示,延續今年7、8月淡季不淡的房市交易熱度,9月六都的買賣移轉棟數達2.4萬棟,創下近五年以來單月新高。
不僅第3季表現逆勢年增兩成,累計前九月移轉量也較去年同期成長5.4%,若以目前市場穩定回溫的買氣來看,房仲業者說,全台全年移轉棟數有機會挑戰2014年的32萬棟,再寫六年新高紀錄。
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謝志傑表示,今年有淡季變旺季的氛圍,除了今年暑假無颱風等天氣干擾外,持續的遞延性買盤也是推升交易量的主因,上半年受疫情衝擊的買氣,在5月疫情獲得控制後,陸續入市,使本月房市交易淡季不淡。
根據各地政局的資料顯示,六都9月移轉棟數為2.4萬棟,創下近五年以來新高,單月年增高達36%、月增12%。其中,台北市9月的移轉棟數站上3,000棟大關,單月3,133棟年增44%,月增26%,新北市則延續6,331棟高量,月增11%、年增28%,桃園市同樣維持今年強勁表現,9月共計有4,389棟,月增5%、年增
37%。
台中市受惠交屋潮挹注,9月移轉量來到4,867棟,較去年同期大增55%、月增18%,台南市則是9月移轉棟數2,131棟,月增8%、年增20%,高雄市交易量3,505棟,分別月增9%且年增32%。其中,台北市、新北市及台中市三都,也同樣寫近五年新紀錄。
此外,統計第3季六都移轉量來到6.96萬棟,較去年同期的5.83萬棟,年增來到兩成。
進一步累計今年前九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也來到17.76萬棟,較去年同期的16.85萬棟增5.4%,其中台北市年增7.9%,新北市年增3.9%,桃園市年增17.6%,台中市年增6.8%,台南市年減1.8%,高雄市年減3.5%。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今年第3季國內疫情穩定與低利率等因素發酵,市場上遞延買盤快速回籠,帶動第3季出現淡季不淡的熱絡表現,今年第3季六都的移轉棟數逼近7萬棟,較去年同期增加20%,全國的移轉棟數也在第3季超越去年同期,有機會挑戰2014年的32萬棟,同時也反應出今年房市交易熱度是近六年最佳的一年。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指出,2020年全球經濟在新冠肺炎黑天鵝的影響下,今年全球經濟呈現負成長,各國紛紛降息、無限量量化寬鬆政策來救市,且依全球經濟狀況來看,將進入長期低利時代。
永慶針對第3季房價表現統計,七大都會區房價均較上季上漲,漲幅在2.5%至5.2%之間,但若與房價歷史高點相比,除了台北、新北仍有8.1%與3.8%的跌幅之外,高雄平歷史高點紀錄,其餘四大都會區包括桃園、新竹、台中與台南均已漲破歷史高點,創史上新高紀錄。
葉凌棋分析,桃園市為全台工業科技大城,產業群聚;而新竹、台中、台南有科學園區加持,就業機會多,帶動居住需求強勁,加上多是人口淨遷入都會區,且不少重大建設以及因疫情而產生的供應鏈重組效應加持,多了不少投資開發題材,增添房市想像空間,造就都會區間的房市差異化表現。
葉凌棋認為,重大開發與投資、人口遷徙、產業進駐、工作機會、以及薪資水準提升等,都是讓四大都會區購屋需求穩定成長的主因,當需求大舉出籠,房價自然有撐。而以目前交易量推估,今年全年房市買賣移轉量將上修至30.9至31.5萬棟之間,將創六年新高。
至於消費者對房價的看法,根據永慶房屋2020第4季網路會員調查,看跌房價比例由疫情初爆發的55%,降至上季的35%,再陡降至本季的19%;認為房價看漲的比例,從第2季的15%升至上季的30%,第4季再大幅彈升至48%,顯示近五成消費者看漲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