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慶房屋仲介(未)公司新聞
永慶房屋24日發布第四季房市前瞻報告指出,看跌房價比率由疫情 初爆發的55%,降至上季的35%,再陡降至本季的19%;看漲的比率 則從第二季的15%升至上季的30%,第四季再大幅彈升至48%,隨著 疫情控制得宜,看跌、看漲空多急劇逆轉,出現六年來首次轉多格局 。
永慶房屋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全球經濟負成長,長期低利環境 確立,國內受惠於疫情控制得宜,加上市場自住、置產等剛性需求不 減,在全球大撒錢與低利環境帶動下,民眾購屋信心增加,以目前交 易量推估,今年全年房市交易量將上修至30.9∼31.5萬棟,成長3% ∼5%,交易量將創六年來新高。
以全台各大都會區房價信心來說,桃園、新竹、台中、台南房價看 漲比例均逾五成,其中,台南看漲比例高達72%最高,這四大都會區 房價也攀上歷史新高,與上波房市景氣高點相較,新竹還高出近9% 、桃園高出近6%,台中、台南也突破破歷史高點;僅台北市、新北 市距歷史高點還分別有8.1%、3.8%的差距。
葉凌棋表示,人口和產業兩大紅利,帶動桃、竹、中、南四都在這 一波房市表現格外搶眼,桃園是全台工業科技大城,產業群聚;新竹 、台中、台南則有科學園區加持,就業機會多,帶動居住需求強勁, 不少重大公共建設以及因疫情而產生的供應鏈重組效應加持,多了不 少投資開發題材,增添房市想像空間。
目前房貸利率降至歷史低檔,也成為促進消費者購屋意願的動能之 一,永慶調查顯示,77%消費者認為房貸利率降低增加購屋意願;不 過,值得注意的是房價居高不下,除雙北市以外各大都會區房價已攀 上歷史新高,在房價高漲下,有39%的潛在購屋者預計房貸年限為3 0年,葉凌棋認為,未來30年房貸恐成為市場主流。
市場上資金流動性強,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數據顯示,銀行們搶著放貸,不僅低利率,還有「五年寬限期」、「40年房貸」、最高貸款成數達九成以上的各種方案紛紛出爐,甚至還有階段式還款新方案,前十年最低只需還本金一成。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指出,由於全球印鈔救市,銀行現金多到不行,再加上房市買氣熱絡,各家銀行使出渾身解數搶取貸戶,這也是為什麼富邦人壽決定從9月起全面停止新承做房貸業務,正式退出房貸市場的原因。
內政部資料顯示,目前台灣多數銀行都已提供30年期房貸專案,而且在房貸利率方面,針對優質客戶,無論是公股行庫還是民營銀行,最低房貸利率已經低至1.31%,其中針對年輕首購族的青年安心成家方案,前二年利率更是低至1.19%。
過去房貸的寬限期大多為二到三年,現在包括全國農業金庫、中國信託、彰銀、高雄銀、台銀、華泰等銀行都提供可達五年的寬限期,而安泰、日盛、中國信託等銀行則推出貸款成數高達九成的專案。至於40年房貸,目前有永豐、合庫、星展等三家銀行提供,寬限期最長為三年,貸款成數最高為八成五;土銀、一銀、合庫則推出階段式還款,也就是本金還款前低後高,適用於20-40歲的年輕人,前十年僅需攤還本金約10%-25%,且仍有寬限期。
陳傑鳴分析,今年國內儲蓄險商品陸續停賣,郵局1年期定存利率也只有0.81%左右,投資定存幾乎無利可圖,投資人紛紛將資金轉向房地產,這也是近期房市熱度上升的主因,各家銀行也紛紛出奇招搶客。
雖然不少銀行的房貸方案很吸引人,但陳傑鳴建議,如果貸款月繳款金額在總收入的三到五成內,且沒有其他更穩定、利率更高的投資管道,還是建議選擇20年房貸,因為繳付時程較短,利息也較少。
海悅國際總經理王俊傑認為,這對購屋族來說,意味著「能用租房的租金就能買到房子」,對產業而言也是正面循環。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則表示,房屋貸款達到九成,主要是讓首購族在初期還款上較為輕鬆,手頭上有更多資金投資或創業,對年輕人來說確實是「租不如買」,但必須評估自身還款能力。
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謝志傑則建議,盡量將每月的房貸負擔占薪資所得比重控制在四成到六成以內,同時也不要忽略寬限期後的房貸金額暴增風險,因為長期房貸的總利息支出相當高。
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全球印鈔救市,銀行手上現金多到爆,加上房市買氣旺,人人使出渾身解數搶房貸戶,難怪壽險房貸市占第二的富邦人壽決定自9月起全面停止新承做房貸業務,等於宣告退出房貸市場。
根據內政部資料,目前國內多數銀行都已提供30年期房貸的專案,而且在房貸利率方面,針對優質客戶不論公股行庫或民營銀行,最低房貸利率已經殺到1.31%,其中針對年輕首購族的青年安心成家方案,前二年利率目前更僅1.19%。
過去只繳息不還本的寬限期,大多二到三年,現在包括全國農業金庫、中國信託、彰銀、高雄銀、台銀、華泰都提供可達五年的寬限期,另外安泰、日盛、中國信託更推出房貸成數高達九成的專案,供民眾挑選。
40年房貸目前有永豐、合庫、星展等三家銀行提供,寬限期最長為三年,貸款成數最高為八成五;土銀、一銀、合庫則推出階段式還款,也就是本金償還前低後高,限20-40歲,前十年僅須攤還本金約10%-25%,且仍有寬限期。
陳傑鳴分析,今年國內儲蓄險商品相繼停賣,郵局1年期定存利率又僅有0.81%上下,投資人資金放定存幾乎無利可圖,紛紛拿出來投入房地產,是近期房市熱度升溫主因,也讓各家銀行各出奇招全力搶客。
他表示,雖然不少銀行房貸方案誘人,但是民眾若房貸月繳款金額在總收入三到五成內者,在沒其他更穩定、利率更高的投資管道下,建議還是先選擇20年房貸,繳付時程較短、利息也較少。
對此,海悅國際總經理王俊傑認為,這對購屋族而言,代表「能用租房的租金就能買到房子」,對產業而言也有正面循環的作用。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屋貸款達到九成,主要是讓首購族在初期還款上比較輕鬆,手頭上能有較多的資金投資或創業,對年輕人而言確是「租不如買」,但須評估自身還款能力。
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謝志傑認為,盡量將每月的房貸負擔占薪資所得比重在四成到六成以內,同時,也不要忽略寬限期後的房貸金額暴增風險,畢竟長年期的房貸總利息支出高。
吳良治表示,當初永慶房產集團董事長孫慶餘決定,率先推出「實價登錄3.0」的服務後,便向律師確認揭露若是僅公開地址,會不會牽涉到房屋所有人的姓名、電話、身分證字號等資料,律師的回應是絕無侵害隱私權問題,便讓永慶房屋推行「實價登錄3.0」更具信心。
再來則是房仲與消費者能否接受的問題,永慶房屋忠孝復興店經紀人黃木忠坦言,在實價登錄3.0剛實施時,消費者聽到有侵害隱私疑慮,也誤以為是會公開姓名、電話資訊,但經過解釋發現僅會呈現門牌及成交價格,便都感到安心,並也認同揭露到門牌的成交資訊讓他們更安心,也能更快做出決策。
黃木忠舉例說,今年曾有一對醫生夫婦找他買房,這對夫妻已經委託其他品牌的房仲看了半年以上的房子,並也自行上網查詢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但發現價差很大,他們認為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後來轉而委託永慶,因為永慶房屋的成交資訊,讓他們得以了解每一筆成交資訊價差的原因,醫生夫妻立即做出判斷,在一個月內成功買房。
吳良治指出,房屋買賣交易的資訊比起過往透明許多,但在資訊爆炸的世代裡,如何正確判斷還是要靠專業,對於賣方而言,若是年紀較大不擅收集資訊的屋主,或是繼承房屋不了解行情的屋主,通常對於行情資訊不甚了解,而買方若是首購族,因為沒有買房子的經驗,加上自備款有限,也容易無法正確判斷交易行情,因此「實價登錄3.0」的服務,讓消費者在購屋過程中享有最透明的交易資訊。
為了民眾的居住正義,民間率先帶頭做,永慶房屋去年領先政府推出「永慶房屋實價登錄3.0」」,將成交行情揭露到門牌,以提供透明資訊以保障消費者權益,緊接著永慶不動產、有巢氏房屋及台慶不動產全數跟進。
永慶不僅要杜絕黑心炒作的投機交易,今年8月更首創「兩大誠實房價保證」,要保障消費者權益。
目前內政部實價登錄揭露資料,仍以門牌號碼30號為區間,僅提供路段的交易行情,消費者得到的交易資訊仍不完整,因此去年「永慶實價登錄3.0」將成交行情揭露至門牌後,今年8月永慶再提出「兩大誠實房價保證」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所謂「兩大誠實保證」,首先是永慶成交的行情資訊,皆完整揭露至門牌,若有故意隱瞞成交行情資訊,以致賣方有低賣之情形,永慶房屋承諾退還已收賣方全額服務費。
另外,秉持先誠實再成交的精神,如銷售物件為一年內買賣取得,永慶房屋將提供屋主聲明取得之價格給買方參考,若未提供導致買方有買貴的情形,永慶房屋承諾補貼最高新台幣300萬元價差給買方,成為房仲業界的首創的服務。
至於永慶積極推動制度的原因,在於房屋買賣交易的資訊,長年以來始終無法做到完全的對等與透明。永慶房屋直營事業處總經理吳良治指出,房仲從30多年前的牽猴仔,到立法後建立起制度,房仲穿起西裝、打起廣告,做起品牌,就應秉持「先誠實再成交」的初衷。
不過,吳良治指出,時至今日仍有部分房仲,看準買賣房屋的差價與投機客合作,反而傷害房仲與消費者間的信任,甚至在實價登錄上路後,也有房仲業者透過實價登錄指揭露路段的模糊地帶,誤導消費者作出錯誤的判斷,讓屋主一輩子買來的房產賣低,消費者也耗盡一生的儲蓄卻買高,嚴重影響整個房仲業的產業形象。
吳良治強調,房仲決不該聯手投機客炒作房價,1998年永慶房屋就建構「投機客資料庫系統」拒絕投機客委託,透過制度檢核與系統的輔助控管,婉拒列管7,000多位投資客委託。
但對於消費者而言資訊始終有模糊範圍,於是永慶房產集團董事長孫慶餘便決定,將成交資訊揭露到門牌,讓成交資訊公開透明,杜絕操弄空間,也希望在永慶為房仲業跨出第一步後,其他品牌都能跟進,一起提升房仲業的整體形象。
吳良治坦言,推動前也曾考量過仲介與消費者是否會反對,未料實際上推動「實價登錄3.0」後,除了仲介更好分析成交行情,提供透明的資訊給消費者外,快速得到消費者的信任外,買方也對於揭露至門牌也表示認同,認為透明的資訊有助於房市交易。
因此永慶房屋率先實施「實價登錄3.0」後,今年6月永慶不動產、有巢氏房屋、台慶不動產等三品牌店東,甚至透過各地區的經管會,主動聯署爭取也全面落實,目前永慶集團全面實施。
吳良治表示,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揭露時間落差3個月,但市場變化快速,有消費者反應參考加值不夠高,永慶加盟三品牌的實價登錄資料不僅揭露至門牌,成交一個月後就公開資訊,加上公開房屋格局、車位價格等資訊,降低資訊落差,大大增加消費者的信任感。
永慶房屋所提出的二大保證包括,保證完整揭露成交行情至門牌, 若未能落實造成客戶損失將做出補貼,若有故意隱瞞成交行情資訊, 以致賣方有低賣情形,永慶房屋承諾退還已收賣方全額服務費。
如銷售物件為一年內買賣取得,永慶房屋將提供屋主聲明取得之價 格給買方參考,若未提供導致買方有買貴的情形,永慶房屋承諾補貼 最高新台幣300萬元價差給買方。
永慶房產集團董事長孫慶餘向來堅持,「房仲業者不能只做到合法 ,更要有良心」,這個始終如一的理念,催生了領先界業的「二大誠 實房價保證」。
吳良治也分享,自己從事房仲業30多年,也只有一次賣屋、一次買 屋的經驗,就是認同且落實董事長孫慶餘的理念。
吳良治表示,房地產買賣單價高,多數消費者一生只有少數幾次的 買賣屋經驗,一般人在沒有購售屋需求時,多不會深入了解房地產資 訊,更難以掌握行情。
房仲業者經過了30、40年的努力,讓產業擺脫過去「中人」、「牽 猴仔」的形象,房仲經紀人已提升為專業的房地產顧問,受到社會的 認同。部分黑心房仲利用民眾對房地產資訊的不瞭解,玩弄政府實價 登錄資訊,以現有30號為區間的成交資料揭露,刻意挑選對於自己有 利的成交價,誤導消費者做出錯誤的判斷;更惡劣的還聯手投機客, 壓低買進再拉高賣出賺取差價,不僅傷害客戶,也破壞產業形象。
為防止員工球員兼裁判,永慶房屋早在20多年前,就明文規定員工 買賣屋必須通報,且二年內不得轉賣(主管則為三年),就是不希望 同仁因了解房地產資訊而投機炒作。為杜絕投機客短期買賣賺取差價 ,永慶房屋也建立「投機客資料庫」,透過制度檢核與系統的輔助控 管,婉拒列管的7,000多位投資客買賣委託。
永慶房屋落實「新式仲介:不賺差價、只收服務費」的經營模式, 一路走來秉持「先誠實、再成交」的精神,不斷領先同業推出各式保 障消費者行動,去年推出的「實價登錄3.0」,將實價資訊完整揭露 至門牌,包括永慶不動產、有巢氏房屋及台慶不動產等集團旗下加盟 品牌,也都陸續跟進。
永慶房屋業管部經理廖志航表示,永慶揭露到門牌的實價登錄3.0 資訊,不僅將成交資訊揭露到門牌,更標註有社區大樓名稱,讓消費 者一眼就能判斷,同時車位的價格也會標示出來,讓消費者能精準掌 握透明資訊,以做出決策。
台灣房市熱鬧非凡!六都8月買賣移轉棟數合計超過2.1萬棟,年增率達25%,前八月六都移轉量累計達15.3萬棟,年增1.8%,這是今年來首次出現「由負轉正」的佳績。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預測,下半年房市若穩定回溫,全年移轉棟數有望超過去年的30萬棟,挑戰近六年交易量新高紀錄。 從今年前八月的移轉棟數表現來看,台北市年增3.5%,新北市年增0.8%,桃園市年增15.2%,台中市年增1.4%,台南市年減4.4%,高雄市年減7.2%。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雖然今年房市受到疫情影響,累計交易量一度呈現年減,但近期在低利率環境和資金潮的影響下,房市逐漸回溫,8月累計年增率由負轉正,若下半年能延續這股交易熱潮,全年交易量有望超越去年。 展望下半年房市,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認為,隨著國內疫情趨緩,市場逐漸復甦,自用及資產布局需求大增,吸引買方趁低利入手。雖然低利是關鍵,但價格的變動也會影響買盤的決策。若短期內價格漲幅過大,買盤可能會受到影響。
六都房市交易量年增率首度轉正,永慶房屋看旺下半年!近來房市熱絡,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逐漸攀升,六都合計2.17萬棟,月減8%、年增25%,讓今年前八月房市交易量年增率首次轉正。這波房市熱潮,讓永慶房屋仲介的業務也隨著升溫,看準下半年房市仍有上升空間。
8月份六都買賣移轉棟數,除了台中小幅增加約2%外,其他都會區均呈現7~14%的衰退,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成長17~33%。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雖然民俗月讓部分民眾避開交屋,加上8月工作天數較少,但7月份全台移轉棟數創下55個月新高,8月也維持二成以上的年增率,預期9月移轉棟數仍將維持高檔。
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郎美囡則認為,今年疫情影響市場,但資金潮及低利帶動房市交易依然亮眼。8月六都的交易量,台北、新北、台中均創六年來同期新高,桃園創下10年來同期新高,台南、高雄則創下14年來同期新高。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指出,桃園在各大重劃區交屋暢旺,相對低房價吸引大台北首購客層移居轉進,年增率達15.2%,成長動能居六都之冠。雙北市及台中市也微幅超越去年同期,南台灣則回歸基本面,台南及高雄分別衰退4.4%、7.2%。
謝志傑進一步表示,下半年若能延續近期的交易熱度,全年交易量有望勝過去年。然而,國外疫情未見減緩,美國大選逼近,中美雙方衝突擴大,未來全球充滿著高度不確定性。國內實施無薪假公司家數增加,國內房市發展仍應審慎看待。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下半年房市若穩定回溫,全年移轉棟數可望超過去年的30萬棟,將挑戰近六年交易量新高紀錄。
累計今年前八月移轉棟數表現,台北市年增3.5%,新北市年增0.8%,桃園市年增15.2%,台中市年增1.4%,台南市年減4.4%,高雄市年減7.2%。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今年房市受到疫情干擾,累計交易量一度呈現年減的狀態,但受到低利率環境、資金潮影響,近期房市逐漸回溫,直到8月累計年增率由負轉正,下半年若延續交易熱度,全年交易量有望勝過去年。
展望下半年房市,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認為,國內疫情趨緩,市場逐漸復甦,尤其自用及資產布局需求仍大,吸引買方趁低利入手,也讓不動產市場交易將穩中求進,不過低利之外,價格仍是關鍵,若短期價格漲太兇,買盤也會受影響。
8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與上月相較,除台中小幅增加約2%外,其餘各都約有7∼14%的衰退,不過仍比起去年同期成長17∼33%,也因為6月起房市交易量大幅加溫,前八月六都累計移轉量15.32萬棟、年增近2%,年增率正式由負轉正。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有些民眾因8月民俗月忌諱而避開交屋,加上8月工作天數較7月少,移轉登記呈現月減,不過7月全台移轉棟數創下55個月新高,8月也維持二成以上的年增率,預期9月移轉棟數仍維持相對高檔。
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郎美囡表示,今年因疫情影響市場,淡旺季節奏與往年不同,資金潮及低利帶動,房市交易依然亮眼,8月六都的交易量,台北、新北、台中均為六年來同期新高,桃園創下10年來同期新高,台南、高雄則創下14年來同期新高。
以六都前八月買賣移轉棟數來觀察,桃園在各大重劃區交屋暢旺、相對低房價吸引大台北首購客層移居轉進帶動之下,年增率達15.2%,成長動能居六都之冠;雙北市及台中市均微幅超越去年同期;去年曾有一波熱潮的南台灣,回歸基本面,台南及高雄分別衰退4.4%、7.2%。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指出,下半年若能延續近期的交易熱度,全年交易量有望勝過去年,不過國外疫情依舊未見減緩,美國大選逼近,中美雙方衝突擴大,未來全球充滿著高度不確定性,國內實施無薪假公司家數增加,國內房市發展仍應審慎看待。
房市旺到爆!就算到了民俗月的淡季,台灣房市卻依然熱鬧非凡。8月份的房市買氣繼續延續著疫後的強勁出量熱絡,第三季的買氣甚至遠超過傳統旺季的第二季,這種情況在近年來實屬罕見。許多房仲業者的8月交易量都創下了今年單月的新高,相比去年同期普遍成長了33~58 %。
雖然今年2~5月房市交易低迷,但從5月底開始,房市開始回溫,遞延買盤大量湧現,讓房仲業者的6~8月交易逐月攀升。根據五大房仲業者的自結數據,8月的門市交易量與7月的爆量相比,波動幅度普遍在一成以內。永慶房產集團、住商機構、台灣房屋等業者的8月全台門市交易量,均創下了今年單月新高。
房仲業者的觀察指出,這波房市買氣主要來自首購和一般換屋自住買盤,但長期投資和置產的比重也有所上升,這反映了在全球貨幣寬鬆的背景下,民眾長期置產的意願增加,加上台商回流,近期台商購屋的比例也創下了新高。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目前自住買盤約佔市場交易的六至七成,長期投資和置產比重則回升至約二成左右。今夏因為沒有颱風影響,民眾積極看屋,8月的詢價和付斡意願都較7月有所增長,買賣雙方價格認知逐漸達成共識,這對於成交大有幫助。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過去幾年觀望的遞延買盤持續回籠,疫情也讓民眾有更多時間處理買賣屋的相關事宜。雖然8月正值民俗月,但房市交易並未轉淡,台北市的首購和一般換屋自住買氣穩定,新北市因為標準型產品去化加快,短期待售物件減少,交易量較上月略減。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這波房市買盤除了首購和換屋族為大宗之外,台商的購屋比例也達到了15%以上,創下歷史新高。然而,買氣增溫導致屋主出現惜售心態,價格調整幅度減小,一般自住族群可能無力追高。未來市場表現能否維持這幾個月的強勁,還是需要觀察。
適逢民俗月,但台灣房市卻顯得格外熱鬧。根據市場統計數據,8月中古屋交易量不僅沒有因淡季而冷清,反而較去年同期有顯著增長。以信義房屋為例,其8月中古屋交易量年增逾三成,顯示出淡季卻轉旺的趨勢。
不僅信義房屋,永慶房屋、台灣房屋、中信房屋、住商房屋等各大房仲業者也統計出相同的結果,8月中古屋交易量確實呈現淡季不淡的格局。雖然7月中古屋交易量因基期較高而有所減少,但8月交易量僅月減8%,年增33%,尤其在民俗月仍有如此買氣,實屬不易。
房仲業內人士認為,今年淡季能維持交易熱度,主要是因為遞延的買盤持續回籠,以及民俗月仍能保持買氣,顯示買盤將有延續性。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今年第2季以來的買盤復甦,一方面是受到全球貨幣寬鬆救市與低利盛行刺激,另一方面則是過去三到四年的觀望遞延買盤回籠,讓市場買氣持續復甦。
在六都交易統計中,台北市月增近一成最多,台中市則略增3%,其餘新北市、桃園市、台南市月減10%~15%,高雄市則月減34%。但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台中市年增49%最多,台北市以年增43%居次,新北市年增36%,桃園市與台南市年增三成,僅高雄市年減7%。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指出,今年沒有颱風攪局,加上普遍民眾認為下半年是購屋好時機,因此積極看屋、詢價。
根據永慶內部統計,8月看屋量較7月大幅成長二成以上,而出價、付斡旋金意願也較7月增加,買賣雙方價格認知逐漸達成共識,有助於成交,讓8月房市交易熱度增溫,尤其是雙北地區,8月表現是今年以來單月最佳。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以目前的財經局勢來看,房貸利率仍在低檔、市場資金未見消退,房市基本盤仍在,成交量與價格並無反轉疑慮,後續走勢仍屬穩中透強。
大家房屋企畫研究室主任郎美囡也認為,隨著疫情逐漸趨緩,加上熱錢湧現,低利環境讓自用及資產布局的需求仍大,建議買方可以積極看屋及出價,商用不動產近期熱度高,也必須注意供需走勢及物件條件,以避免買到貴到。
今年2∼5月房市交易低迷,不過自5月底起回溫,遞延買盤大舉出 籠,使房仲業者6∼8月交易逐月增溫。根據五大房仲業者自結8月門 市交易量顯示,與房市爆量演出的7月相較,普遍波動在一成以內, 永慶房產集團、住商機構、台灣房屋等業者8月全台門市交易量,均 是今年單月新高。
房仲業者觀察,這波房市買氣以首購及一般換屋自住買盤為主,不 過長期投資、置產比重也有增加的趨勢,顯示全球貨幣寬鬆下,提高 民眾長期置產的意願,台商回流也帶動近期台商購屋的比例攀高。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目前自住買盤約占市場交易 六至七成,但長期投資、置產比重也有增加的趨勢,近期回到二成左 右的水準,今夏因沒有颱風攪局,民眾積極看屋,8月詢價、付斡意 願均較7月成長,買賣雙方價格認知逐漸達成共識,有助於成交。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過去幾年觀望的遞延買盤持 續回籠,疫情也讓民眾留在國內有多點時間處理買賣屋的相關事宜, 雖然8月正值民俗月,但房市交易並未轉淡,台北市首購與一般換屋 的自住型買氣穩定,新北市因為較受自住客歡迎的標準型產品去化加 快,導致短期待售物件減少,交易量較上月略減。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這波房市買盤除了首購 及換屋族為大宗之外,台商也占了15%以上的交易,來到歷史新高, 不過買氣增溫導致屋主出現惜售心態,讓價幅度減小,一般自住族群 無力追高,後續市場表現能否維持這幾個月力道,值得觀察。
信義、永慶、台灣、中信、住商等各大商仲業者統計顯示,8月中古屋確實淡季不淡,同步呈現年增格局。信義統計數字顯示,雖7月中古屋交易大爆發、基期較高,但8月交易量僅月減8%,卻年增33%,由於8月中旬進入華人買房禁忌的民俗月,有此交易表現,確實令人意外。
房仲業者認為,今年淡季維持交易熱度,主要包括遞延的買盤持續回籠,雖在民俗月仍有如此買氣,顯示買盤將有延續性。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今年第2季以來的買盤復甦,一方面受到全球貨幣寬鬆救市與低利盛行刺激,另一方面則是過去三到四年的觀望遞延買盤回籠,讓市場買氣持續復甦,加上今年並未受到民眾出國與颱風干擾,因此交易狀況呈現淡季不淡的表現。
六都交易統計顯示,相較上個月表現台北市月增近一成最多,台中市則略增3%,其餘包括新北市、桃園市、台南市則月減10%~15%左右,高雄市則月減34%最多。
但若與去年同期相較,台中市年增49%最多,台北市以年增43%居次,新北市年增36%,桃園市與台南市年增三成,僅高雄市年減7%。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指出,今年沒有颱風攪局加上普遍民眾認為下半年是購屋好時機,因此積極看屋、詢價。
根據永慶內部統計,8月看屋量較7月大幅成長二成以上,而出價、付斡旋金意願也較7月增加,買賣雙方價格認知逐漸達成共識,有助於成交,讓8月房市交易熱度增溫,尤其是雙北地區,8月表現是今年以來單月最佳。
房市交易量數月加溫,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以目前的財經局勢來看,房貸利率仍在低檔、市場資金未見消退,房市基本盤仍在,成交量與價格並無反轉疑慮,後續走勢仍屬穩中透強。
大家房屋企畫研究室主任郎美囡也認為,隨著疫情逐漸趨緩,加上熱錢湧現,低利環境讓自用及資產布局的需求仍大,建議買方可以積極看屋及出價,商用不動產近期熱度高,也必須注意供需走勢及物件條件,以避免買到貴到。
「現在這個時代,網購越來越火,對實體店面來說是個挑戰,但台北市的店面市場卻吹起了一股「小資風」!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的調查,今年上半年,台北市的店面交易中,超過73%的總價都在4,000萬以下,其中將近四成還是2,000萬以下的呢!這讓我們來聊聊這股「小資風」吧!」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解釋說,雖然受到網購的衝擊,實體店面開店變得有點難,再加上今年這場疫情,但40坪以下的中小型店面租金還是相當低廉,讓很多商家都有能力承租。再加上購置門檻比較低,在這個超低利率的環境下,投資置產的需求還是存在,所以吸引了許多投資者進場。
在這股「小資風」中,台北市的交易熱點主要集中在低總價的中小型店面。比如中山區就成交了23件,是所有區域中成交最多的。其中,晴光、松江南京、南京復興等商圈最熱絡,店面坪數以10~30坪最受歡迎。中正區則集中在古亭商圈、站前商圈、南機場夜市商圈一帶,而大安區則以忠孝敦化、信義安和商圈以及捷運科技大樓站周邊為交易主力。
不過,這股「小資風」並不意味著沒有高價店面交易。今年,台北還有六件億級店面交易,這些店面都位於精華地段,人潮多,產品稀有,而且大多帶著租約出售,穩定租金收益,所以還是吸引了許多高資產投資者的關注。謝志傑表示,這些高價店面趁著目前市場相對低迷的時機,危機入市,也成為了市場的亮點。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台北市以低總價、中小型店面為交易主力,雖然近年來受到電商崛起,實體店面開店受挑戰,加上今年新冠肺炎衝擊,不過40坪以下中小型店面租金相對低廉,有能力承租的商家較多,加上購置門檻較低,在超低利率環境下,置產保值的需求仍在,吸引投資置產族群進場。
其中,台北市總價4,000萬以下的中小型店面交易熱門行政區,中山區以23件居冠,其次為中正區15件與大安區的12件分列二、三名。中山區以晴光、松江南京、南京復興等商圈交易最為熱絡,店面坪數以10∼30坪最受青睞;中正區則集中於古亭商圈、站前商圈、南機場夜市商圈一帶;至於大安區則以忠孝敦化、信義安和商圈以及捷運科技大樓站周邊為交易主力。
雖然目前台北市店面市場以低總價、中小型店面為主力,不過今年台北市也有六件億級店面交易,這些店面分別坐落於南京三民、松江南京、信義、天母、敦南及湖光市場商圈。謝志傑表示,這些高價店面均位於精華地段,辦公、就業與通勤人潮多,產品具備稀有性,且大多帶有租約出售,具有穩定租金收益,仍吸引不少高資產投資族群趁目前店面市場相對低迷之際危機入市。
房市熱度持續攀升,各地政局最新統計顯示,七月台灣六大都市(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的買賣移轉棟數合計達到23,588棟,這個數字比上個月增加了近兩成,年增率也達到2.8%,創下近五年同期新高。六都房市交易表現亮眼,其中台北、新北、桃園三市的月增率分別為26.5%、19.4%、20.3%,台中市月增11.2%,雙雙回到4,000棟大關,台南市月增17.0%,高雄市則月增23.6%。累計前七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達13.15萬棟,雖然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2%,但衰退幅度正逐漸縮小。房仲業界普遍認為,在疫情持續受控的情況下,今年全年買賣移轉棟數有望正成長,甚至突破30萬棟大關。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指出,七月買賣移轉棟數實際反映的是六月的市況,因為台灣在6月正式解封,民眾生活步調逐漸回歸正常,原先計劃在3、4月購屋的民眾逐漸回籠,形成遞延性買盤,使得6、7月兩個月的交易量都較上月成長。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分析,高資產資金回歸,資金動能強勁,台北市物件受到廣泛青睞,而桃園市則因為機捷沿線和航空城議題的熱度不減,加上價格具有競爭力,加速了案量的去化。高雄市在買氣沉寂已久後,終於在谷底反彈,這主要得益於企業在南部擴廠、設廠帶動的地區買氣,以及先前交易緊縮,買方讓價意願高,提高了成交機會。新北市雖然月增幅不及北高,但7月的買賣移轉棟數高達6,142棟,月增近兩成,年增率也有2.6%,移轉量體依舊是六大都市之冠。
房市狂熱不減,永慶房屋仲介見證交易量創新高!近期,台灣房市在資金氾濫和低利率的雙重影響下,房價交易量持續攀升。根據台灣地政局於3日公布的數據,7月份全台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達2.36萬棟,創下自2016年1月房地合一實施以來的單月新高紀錄。這波房市熱潮從5月起逐漸升溫,至今未見減緩跡象。 從北台灣的完銷個案數來看,今年前七月已達69個,預計全年完銷建案數量將突破百件。而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也持續上升,5月六都買賣移轉為1.72萬棟,6月為1.98萬棟,7月則達2.36萬棟,新屋與中古屋的交易量都顯著增加。 去年7月的六都買賣移轉棟數為2.29萬棟,創下房地合一稅實施以來的單月新高,這次7月的數據顯示,市場熱絡程度更高。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近兩個月來,一手和二手市場的買氣都非常熱絡,尤其是台北以外1、2、3字頭房價區段的首購型產品受到歡迎,台北市高端住宅也有回溫跡象。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台灣6月解封後,民眾回歸正常生活,原計劃於3、4月購屋的消費者逐漸回籠,成為遞延性買盤,推動6、7月交易量逐漸攀升。然而,第二季GDP負成長、國外疫情持續升温、中美衝突加深,未來房市局勢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不宜過度樂觀。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則提到,上半年遞延性買氣釋放,加上低利房貸和股市創新高,吸引投資者將資金配置於不動產。具建設、重劃或機能等題材的蛋白概念區受到買方青睞,進一步推動房市交易量上升。
六都房市交易上月表現可圈可點,以月比來看,7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月增19.3%,其中台北市月增26.5%,新北市月增19.4%站上6,142棟,桃園市月增20.3%,台中市月增11.2%,雙雙回到4,000棟大關,台南市持續加溫月增17.0%,高雄市也月增23.6%。
累計前七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13.15萬棟,仍較去年同期的13.31萬棟減少1.2%,但衰退幅度正逐漸縮小。房仲業者認為,按照目前升溫的買氣,若疫情持續控制的情況下,全年買賣移轉棟數有機會正成長,突破30萬棟。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由於房市交易與登記往往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差,所以7月買賣移轉棟數反映的是6月的市況,台灣在6月時正式解封,民眾大致上已回歸正常生活步調,原本預計於3、4月購屋的民眾逐漸回籠,成為遞延性買盤,使6、7月連續兩個月的交易量皆較上月成長。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分析,高資產資金回歸、資金動能強勁,台北市物件頗受青睞,桃園市則受買盤追捧,從機捷沿線到航空城議題熱度不減,且價格具競爭力,加速案量去化,而高雄市買氣沉寂已久後,終於谷底反彈,由於企業在南部擴廠、設廠帶動在地買氣,此外,先前交易一路緊縮,買方讓價意願高,增加成交機率。
至於新北市的成長表現,雖月增幅不及北高,不過7月買賣移轉棟數來到6,142棟大量,月增也近兩成,年增也有2.6%,移轉量體依舊是六都之冠。
這波房市交易熱度,完全不受疫情影響,從台股回穩後的5月起開始逐步加溫,先前住展雜誌調查已發現,北台灣今年前七月完銷個案數已達69個,全年完銷建案數量可一舉突破百件;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也持續增溫,5月六都買賣移轉為1.72萬棟、6月為1.98萬棟,7月更進一步大幅擴增至2.36萬棟,新屋、中古屋雙雙大爆發。
去年7月六都買賣移轉2.29萬棟,是房地合一稅實施以來的單月新高,反映當時趕在農曆7月前的交屋潮和市場熱絡,不過今年7月在疫後剛性自住買盤遞延回籠、置產資金挹注房市下,帶動交易量更上一層樓。
六都7月買賣移轉棟數普遍較上月增加11.2∼26.5%,其中台北、桃園及高雄月增均逾二成,與去年同期相較,桃園及高雄年增均逾一成,六都中台北市2,892棟、新北6,142棟、桃園4,615棟,都創房地合一稅實施四年多來的單月新高。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近二個月來無論一手、二手市場買氣都很熱絡,
尤其台北以外房價單價1、2、3字頭區段的首購型產品更夯,台北市高端住宅也有回溫跡象。今年前七月六都交易量雖仍較去年同期微幅衰退1.2%,但以近期買氣旺盛推估,全年仍有機會挑戰30萬棟。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台灣6月解封後,民眾回歸正常生活步調,原本預計於3、4月購屋的民眾也逐漸回籠,成為遞延性買盤,使6、7月連續兩個月的交易量皆較上月成長。
不過,第二季GDP負成長、國外疫情確診人數持續創高、中美衝突加深,未來局勢仍充滿高度不確定性,房市並不宜過度樂觀看待。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上半年遞延性買氣釋放,加上房貸低利助攻,具有建設、重劃
或機能等題材的蛋白概念區,吸引買方進場,股市創新高也提振投資信心,股票族荷包滿滿,部分獲利了結,轉進不動產等資金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