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人壽(公)公司新聞
與2020年主要金控規劃的MA人數相比,今年表定錄取的MA員額略有 減少20∼30位,但各公司表示,若應試優秀人才極多,不排除超額錄 取。
原本每年3月從台灣大學開始,陸續起跑的校園徵才活動,今年再 度因疫情延緩,但各金融機構徵人時間表不變,今年紛紛都改為線上 測驗、視訊面試等方式,目前多已開始受理報名,到3月底MA招募就 陸續截止。
國泰人壽、富邦人壽、中國人壽、台灣人壽等都因有金控母公司, 在MA招募上,中信金控統籌逾50位名額擇優錄取,在依意願及特質, 分到金控、銀行、人壽等各子公司,台壽每年約有五至十位MA;富邦 金控今年也有50∼60位MA,其中富邦人壽約有五至十位,聚焦在投資 管理、數位行銷、金融科技領域等,但強調積極延攬優秀人才,不會 受總量限制。
國泰金控每年都會徵求金控的GMA金融策略家、國泰世華銀的CMA亞 洲銀行家,及國壽端的CIM投資金融家三種MA,今年國壽的CIM約要五 到十人,大學畢業不限科系,但要有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邏輯分析 能力強、財務投資敏感度高等特質。
中壽徵求MA亦強調今年不限員額,但往年大約都是十人左右,首年 會在集團共訓。
非金控下的壽險公司,如南山人壽今年要20至25位MA,是各壽險中 員額最多者,一樣是大學畢業不限科系,但要有企畫或規劃能力;全 球人壽則是要五位MA,且今年拉高到研究所畢業,要有大數據、資料 分析能力,且TOEIC要700分以上。
這些MA人才大多要求中英文俱佳,且不僅能寫能看,說也要流利, MA培訓過程中多有一對一Mentor(導師)指導,且有專案或單位輪調 ,有機會直接跟公司總經理、副總等開會共事,以接班人方式培訓, 一旦合格,如國壽的CIM是可派去美國康利任職,台壽是晉升經理, 多數公司MA合格幾年內都能成為部室主管。
業界看準健康商機,南山人壽主打「不住院就還本,身故當遺產」保本兼還本帳戶型健康險,成為市場新焦點。近期「流行」的新住院日額健康險,吸引眾多消費者關注。南山人壽與宏泰人壽17日不約而同推出類似產品,提供十年繳費、日額5千元,帳戶最高給付2,500萬元的保障方案。若投保人不住院,隔年即可依總應繳保費的0.8~1.35%還本,身故則給付總繳保費,保本無損。
南山人壽推出的「樂活滿點」保單,強調法定傳染病無30天等待期,投保即立刻有保障。以40歲男性日額5千元為例,一年保費折扣後約29.65萬元,十年共繳296.5萬元。若十年內都沒有住院理賠,每年可領取未住院健康鼓勵金,第11年約領3.89萬元。此外,住院日額5千元,以曾有住院80天的案例來看,即可領40萬元住院保險金,彌補無法工作的經濟損失。
宏泰人壽則提供類似保單,但未住院健康鼓勵金回饋率更高,達1.35%。同時增加人工水晶體、人工膝關節、人工髖關節及重大器官移植的額外保障,最高一次10萬元。40歲男性十年繳費、日額5千元,帳戶最高2,500萬元,但一年要繳的保費較高,約45.92萬元,十年總繳約459萬多元。
若被保險人都未住院,宏泰人壽的保單將依表定年繳保費的1.35%給付未住院健康鼓勵金,第11年約可達6.26萬元。保費繳得多,不住院就可領得多,身故則給付459萬餘元。這類保單在國泰人壽、中國人壽、台灣人壽等公司也都有推出,只是還本率有所不同。訴求健康就年年還本,不健康住院有保障,身故就當遺產,成為市場新趨勢。
南投、嘉義等八縣男性長照險投保率低,保險局籲業界加強推動
近來,台灣保險局發現,在長照險投保方面,南投、嘉義等八個縣市的男性投保率明顯偏低,甚至不到2%。為了提升國人的長照保障,保險局呼籲壽險公司能夠與當地社會福利來源合作,優先推動這些縣市的長照險投保,利用商業保險來彌補社會資源不足造成的保障缺口。
根據統計,全台長照險投保率為3.4%,但南投、嘉義、屏東、台東、花蓮、澎湖、金門及連江等八縣的男性投保長照險比率都低於2%,其中金門縣的男性投保率只有1.06%,女性投保率也僅為1.57%,遠低於全台平均的4.32%。
長照險是壽險業推出的商業健康險保單,當保戶達到一定的生活能力障礙或失智狀態時,保單將啟動相關理賠,以支應長期照護的費用。雖然目前市場上熱賣的失能扶助險並未計入長照險的投保率統計,但如果將其加入,投保率可能已超過10%。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長照險新契約件數達10.4萬件,創歷年新高,其中南山人壽一家就貢獻近7.35萬件,對長照險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去年長照險新契約保費達28.6億元,成長近41%,在全年新契約保費衰退逾28%的情況下,長照險的成長幅度相當驚人。
保險局分析指出,國內長照險投保有三大特徵:一是女性投保占率54.7%,高於男性的45.3%;二是男性要保人主要分布在20到49歲,合計逾75%;三是六都投保長照險平均比率較高,其中以新北市投保率3.72%最高。
總之,為了提升國人的長照保障,保險局希望業界能夠加強推動長照險,特別是對於投保率偏低的八個縣市,應該優先推動,共同打造一個健全的長照保障體系。
長照險投保率已達3.4%,全台卻有八個地區男性投保長照險比率 不到2%,保險局希望壽險公司能配合當地社會福利來源,如在地化 的長照機構,先以這八縣男性為長照險主要推動客群,用商業保險來 彌補社會資源不足下造成的個人保障缺口。
男性投保長照險比率偏低的八縣為南投、嘉義、屏東、台東、花蓮 、澎湖、金門及連江縣,即全台長照險投保率3.4%,全台男性投保 率亦有2.46%的情況下,這八縣男性投保長照險都低於2%,最低是 金門縣只有1.06%,而金門縣女性投保長照險比率為1.57%,亦是遠 低於全台女性4.32%的投保率。
長期照護險即壽險業推出的商業建康險保單,一旦保戶達到生理或 認知功能障礙,如進食、起臥移動、沐浴、行走、如廁、更衣六項生 活能力中有三項無法自理,亦或有無法分辨人事時地物的失智狀態, 保單即啟動相關理賠,可支應相關的長照費用。
但先前市場熱賣的類長照保單,即依失能等級表給付保險金的失能 扶助險,並未在長照險的投保率統計中,若加上這部分,投保率可能 已超過10%。
保險局統計,2020年長照險新契約件數達10.4萬件,創歷年新高紀 錄,較2019年增加逾55%,主要是沒有銷售失能扶助險的南山人壽, 一家就貢獻近7.35萬件,獨撐長照險的大樑,去年長照險新契約保費 28.6億元,亦成長近41%,在全年新契約保費衰退逾28%的情況下, 長照險算是成長幅度極大的險種。
以有效保單件數來看,到去年底則有80.47萬件,對應全台人口數 ,則投保率有3.4%,其中女性投保率4.32%,男性2.46%,依目前 投保率不到4%來看,長照險成長空間仍相當大,保險局亦鼓勵壽險 公司多推動長照險,以商業保單強化國人的長照保障。
保險局分析國內長照險投保有三大特徵,一是女性投保占率54.7% ,高於男性的45.3%,分析原因應是女性平均餘命高於男性,相對重 視規劃自己長照保障,且女性還會替配偶、子女投保,所以要保人與 被保險人同一人時,女性投保占率更近60%。
二是男性要保人(即購買保單者)在20到29、30到39、及40到49歲 的占率都在22∼27%之間,分布相對平均,三年齡層合計逾75%,即 有工作收入即會投保,女性則是30∼39、40∼49、50∼59歲被保險人 合計占近79%,比男性晚10年,其中40∼49歲是投保主力,占32%以 上,分析女性多在生兒育女或成家庭經濟支柱後,會考慮增加保障。
三是六都投保長照險平均比率較高,其中以新北市投保率3.72%最 高,新北市男性投保率2.71%、女性4.68%,但若以全台行政區來看 ,則是宜蘭縣投保率5.41%居全台之冠,宜蘭縣男性投保長照占其人 口數的3.8%,女性則達7.05%,都是全台最高,但以非直轄市的16 縣市看來,平均投保率,除宜蘭縣與彰化縣,其他14縣市投保率都低 於全台平均。
保單現在流行活著自己用、身故保本當遺產。南山人壽與宏泰人壽 17日不約而同主打其保本兼還本帳戶型健康險,這種近期「流行」的 新住院日額健康險,多訴求十年繳費、日額5千元,帳戶最高給付2, 500萬元,若不住院隔年即可依總應繳保費的0.8∼1.35%還本,身故 則是給付總繳保費,即保本。
南山人壽昨日訴求的是不住院還本率1.3%的樂活滿點,強調法定 傳染病無30天等待期,投保即立刻有保障,在新冠肺炎陰霾仍未散去 之際,住院日額5千元,以曾有住院80天的案例來看,即可領40萬元 住院保險金,彌補無法工作的經濟損失,亦可作為防疫保單之用。
40歲男性日額5千元,一年保費折扣後約29.65萬元,十年共繳296 .5萬元,但若十年內都沒有住院理賠,每年依表定保費29.95萬元乘 上已繳年度的1.3%,作為未住院健康鼓勵金,即第11年時是299.5萬 元的1.3%,一年約領3.89萬元,若有住院即依天數每天給付5千元, 門診手術及住院手術另有相關給付,帳戶最高給付2,500萬元,身故 就是退回296.5萬元,不扣中間的還本金或住院理賠金。
宏泰人壽則是推出類似保單,但未住院健康鼓勵金,是以表定年繳 保費的1.35%回饋,相對是現在較高的回饋率;同時增加人工水晶體 、人工膝關節、人工髖關節及重大器官移植的額外保障,最高一次1 0萬元,一樣40歲男性十年繳費、日額5千元,帳戶最高2,500萬元, 但一年要繳的保費折扣約45.92萬元,十年就是總繳約459萬多元。
若被保險人都未住院,除第二年開始就有依表定保費46.38萬元, 乘已繳年份的1.35%給付未住院健康鼓勵金,第11年約可達6.26萬元 ,即保費繳得多,不住院就可領得多,身故就是給付459萬餘元。
這類保單目前如國泰人壽、南山人壽、中國人壽、台灣人壽、宏泰 人壽都有推出,只是還本率不同,訴求健康就年年還本,不健康住院 有保障,身故就當遺產。
新冠疫情持續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大家都在尋找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的方法。最近,南山人壽就推出了新產品,幫助大家應對這個新常態。他們推出的「樂活滿點醫療終身保險」,真的是一個很實用的選擇呢! 這個保險的特點是住院日額理賠很高,一天可以給付到5,000元,而且法定傳染病還是免等待期哦!這樣的設計,讓保戶在面對疫情時,能夠有更好的醫療保障。 更棒的是,如果保戶能夠維持良好的防疫習慣,比如勤洗手、戴口罩、規律運動,那麼每一個保單年度,如果沒有因為住院或手術申領保險金,還可以領取年繳保費總和的1.3%作為健康鼓勵金。這個設計真的很實用,讓大家更加重視健康。 根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統計,去年3月1日前的確診個案,從住院到解除隔離的天數最長達80天,這比一般疾病的住院時間還要長。所以,如果不幸染疫或需要較長時間留院,醫療费用的開銷可能會讓人難以應付。 南山人壽的這個「樂活滿點醫療終身保險」,繳費十年後,保戶就可以終身享受多項醫療給付。不僅如此,還有1~6級失能豁免保險費的優惠,法定傳染病無需等待期,保障範圍涵蓋住院日額、住院手術、門診手術等,累計最高給付可達2,500萬元。 南山人壽強調,這個保險適合所有關心健康的民眾,尤其是那些希望為自己或家人規劃終身醫療保障的台商、企業主,或是為長輩購買保險防護的子女孫子。這個保險不僅能夠提供全面的醫療保障,還有健康鼓勵回饋和滿足傳承需求的優惠,真的是一舉三得啊!
台灣壽險業界近期出現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那就是在這波市場變動與疫情影響下,業界競爭激烈,壽險業務員的留存率成為關鍵。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台灣七大壽險公司中,只有國泰人壽、中壽與南山人壽三家公司成功維持業務員人數的「淨增加」,這在整體業界呈現負成長的背景下,顯得格外難能可贵。 去年全年,七大壽險公司實際只增加2,339名業務員,與前一年相比衰退了37%。這一數字反映出市場環境的變化對壽險業帶來的挑戰。2020年,壽險業業務員人數在上半年還是呈現淨增加,但隨著7月保險新制上路,以及全球利率下滑等因素,市場環境變得更加複雜,業務員的招攬與適應都面臨著難題。 在這波市場變動中,南山人壽表現突出,成功維持業務員人數的增長。這也反映了南山人壽在業務策略上的成功與穩健。與此同時,中壽也展現了積極的業務轉型,業務員人數淨增加1,936人,成長速度在業界中名列前茅。 值得一提的是,中壽新進業務員的平均年齡下降,20歲到40歲的業務員占比近八成,這一現象也反映了壽險業對年輕人才的吸引力。此外,中壽新進業務員的13個月定著率達77%,這一數字較往年有顯著提升,也說明了公司對新進人員培養的成效。 面對未來,各大壽險公司都立下了召募新業務員的宏偉目標,但實際的留存率卻僅有一到二成,最多不過四成。這意味著要達到目標,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然而,若能成功達標,壽險業務大軍有望在2021年突破40萬大關,這對整個業界來說,將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台灣壽險業元月新契約保費創佳績,投資意願強烈帶動市場活絡。根據市場分析,雖然與去年同期相比仍有衰退,但單月衰退幅度僅5.9%,為去年7月停售效益後最佳表現。其中,投資型保單及美元利變保單成為市場主要推手。 國泰人壽以204.5億元的新契約保費拔得頭籌,較去年同期成長3.3%,重回200億元的水準。富邦人壽以141億元排名第二,去年因固定利率保單停售效應遞延,業績亮眼。南山人壽雖受投資型保單銷售限制,但依靠美元傳統保單仍維持市場前三,其美元傳統保單新契約保費也位居市場第一。 台灣人壽則以近105億元的新契約保費,成長近3%,其不固定加碼配息的投資型保單去年下半年銷售熱絡,今年2月更推出宣告利率2.99%的躉繳美元利變壽險保單,預計2月業績也不會太差。 法國巴黎人壽與中國人壽也各有80多億元的新契約保費,法巴人壽在銀行通路銷售投資型保單表現亮眼,中壽則主要以美元利變保單為主。 業界預估,今年新契約保費可能小幅衰退5~10%,但若資本市場持續旺,壽險公司投資獲利,則有可能打平或轉為小幅成長。
目前市場熱銷保單主要是躉繳月配息型類全委投資型保單,另外就是美元利變壽險,一個靠年化配息率,一個靠宣告利率,讓市場過多的資金有處去化。
今年1月新契約保費以國泰人壽的204.5億元最高,較去年同期成長3.3%,這也是國壽13個月來的單月新高,重新回到200億元的水準,上次有200億元以上新契約保費是2019年的12月,國壽的投資型保單銷售量,一直是壽險市場第一大,美元傳統型保單銷售量,則在第二到第四間移動。
第二名是富邦人壽的近141億元,去年同期富邦人壽有前一年新台幣固定利率保單停售效應遞延,單月近147億元,所以今年在沒有停售遞延下,僅微減3.9%,亦算是不錯的開年業績。
第三名是至今還不能復賣投資型保單的南山人壽,單月新契約保費有115億元左右,與去年同期相比約減少9.3%,南山人壽「單手應戰」,靠著美元傳統保單,維持市場前三大的地位,其美元傳統保單新契約保費目前也是市場第一。
第四名是最近投資型及美元保單都相對積極的台灣人壽,1月也有近105億元的業績,比去年同期成長近3%,台壽有檔不固定加碼配息的投資型保單,去年下半年大賣近200億元,躍升為吸金神單,今年2月台壽亦推出宣告利率2.99%的躉繳美元利變壽險保單,2月可能亦有不錯的業績。
1月法國巴黎人壽與中國人壽都各有80多億元的新契約保費,法巴人壽一向是在銀行通路銷售投資型保單為主,去年單月業績都在30∼40多億元附近,今年1月因為投資市場看好,法巴人壽的業績亦有上升,中壽則是主要以美元利變保單為主。
壽險業者預估,今年理論上新契約保費可能還是會比去年略減,主要是利率仍低,且下半年還是有可能保單降息,再加上投資壓力大,壽險公司也不太敢大量吸金,今年可能是小幅衰退5∼10%,但若打平或轉為小幅成長,就是資本市場一路旺到年底,且壽險公司投資亦有獲利。
2020年壽險業業務人員數「先盛後衰」,上半年整體淨增加8,792人,一度達39萬9,263人,但保險局要接軌國際標準,7月保險新制上路,讓高儲蓄險逐漸消失,疫情令全球利率下滑,也讓業務員適應不良、招攬難度大增,加上金管會2020年規定每位業務人員每年要上滿六小時法令遵循課程,各壽險公司加速清理「幽靈」業務員,每年6月跟12月二次考核後,業務員人數呈現明顯變動,要衝破40萬壽險業務大軍美夢也「功敗垂成」。
壽險公會統計,2020年底壽險業務員39萬6,224人,比上半年少3,039人,顯示不少業務員在這波大變動及疫情影響下退出。
2020年底業務大軍最多還是國壽6萬9,827人,年淨增加2,164人,亦是業界最高,但較前一年淨增加6,274人相比少很多。
其他業務員人數依序是富邦人壽4萬5,032人與南山人壽3萬6,421人,富邦較前一年少14人,南山也僅增156人。
積極啟動業務轉型的中壽,業務員淨增加數提升至1,936人,成長最快,總人數1萬4,341人,僅次新壽1萬9,431排名第五。
中壽新進業務員平均年齡下降,20歲到40歲業務員占比近八成,且新人13個月定著率達77%,較往年有顯著提升。
今年各大壽險公司依舊立下召募2.9萬人宏遠目標,但一般留存率約一到二成,最多不過四成,整體七大壽險年度淨增加人數目標僅4,110人,若全數達標,壽險業務大軍才有望在2021年突破40萬大關。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1月初公布統計數據顯示,去年3月1日前的確診個案,從住院到解除隔離的天數最長達80天,相較一般疾病住院天數略長,萬一染疫或需要較長留院日,醫療費用開銷恐怕難以支應。
「南山人壽樂活滿點醫療終身保險」,繳費十年,契約有效期間內,終身享多項醫療給付,提供1~6級失能豁免保險費,且法定傳染病無需等待期,醫療保障的部分涵蓋住院日額保險金5,000元、住院手術暨特定處置醫療保險金每次15,000元、門診手術暨特定處置醫療保險金每次3,000元,醫療給付累計最高可達2,500萬元。
南山人壽表示,對一般民眾來說,若平時健康狀況良好,疫情期間也謹守相關防疫規範,可選擇具防疫保單性質、但保障更全面商品。以「南山人壽樂活滿點醫療終身保險」為例,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全面保障,包括住院日額、門診手術暨特定處置、住院手術暨特定處置給付、幫助保戶守護健康。
二是健康鼓勵回饋,年年有機會享有未住院健康鼓勵保險金,以「年繳保險費總和」×1.3%計算。
三是滿足傳承需求,身故給付,是以身故當時年繳保費總和或保單價值準備金二者中之最大值給付,無須扣除已給付之各項保險金。綜上特點,適合台商、企業主等為自己規劃終身醫療保障,亦或是長輩為兒孫規劃購置的保險防護,一舉三得。
【台灣新聞】牛年開紅盤!南山人壽帶領壽險業再創佳績
新春來臨,台灣金融市場一片沸騰,南山人壽帶領各大壽險公司再創佳績。在金牛年首個月,國泰金控及富邦金控的獲利均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國泰金控賺進217.4億元,富邦金控則獲利202.4億元,展現強勁的金融實力。
值得注意的是,旗下壽險公司1月底淨值下股債未實現獲利合計高達3,400億元,市場預估2月獲利將依舊驚人。在這股勢頭下,南山人壽等壽險公司也表現亮眼,元月共實現股債資本利得近500億元,推升元月獲利創新高。
其中,國泰人壽元月稅後賺186.5億元,創下成立近60年來單月最高獲利紀錄;富邦人壽單月稅後獲利157.86億元,也是成立近30年來的單月新高。這些數字不僅反映了南山人壽的實力,也展現了台灣壽險業的蓬勃發展。
在這波獲利潮中,南山人壽的表現尤其引人注目。該公司透過股債金融資產及覆蓋法項下的股票、基金等,未實現利益驚人。扣掉去年第四季及今年1月合計已實現約800~900億元資本利得後,南山人壽1月底淨值下還有近1,900億元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市場預估,只要各國寬鬆貨幣政策不收回,資金持續推升資產價格,今年南山人壽及各大壽險公司的獲利將持續「亮麗」。然而,疫情變數仍存在,南山人壽等公司似乎都採取資本利得先落袋為安的策略,確保獲利穩定。
總之,南山人壽帶領台灣壽險業在牛年開紅盤,展現強大的金融實力。在市場不斷變化下,南山人壽等壽險公司仍能保持穩定發展,值得期待未來的表現。
近日,台灣壽險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何在金管會的限制下,精準操盤以達到獲利目標,成為業界關注焦點。南山人壽作為台灣壽險業的佼佼者,自然也不免於此。以下就讓我們一探究竟,看看南山人壽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根據最新資料,今年壽險業的經營重點在於「精準度」。金管會對今年壽險業處分攤銷後成本(AC)項下的債券,總量限賣5%,意味著壽險業AC項下有逾新台幣1.4兆元的未實現獲利,今年大約只能實現700億元。對於這些未實現獲利,南山人壽等壽險公司需要精打細算,合理規劃。 去年9月底的財報顯示,南山人壽在AC項下也有逾千億元的未實現獲利。隨著年底的到來,各公司AC項下未實現獲利應都有顯著增加,預計七家公司應有1.2~1.3兆元的AC項下未實現利益。由於公債利率反彈,六大壽險公司FVOCI項下債券價值縮減,淨值一個月少了逾700億元,AC項下債券未實現利益也受到影響。 面對這些挑戰,南山人壽等壽險公司必須尋找新的獲利途徑。其中,處分AC項下的債券,既可以貢獻獲利,又不影響淨值,成為壽險公司的「上上選」。但若AC額度已滿不夠賣時,就必須賣經綜合損益用公允價值(FVOCI)項下的債券,及實現覆蓋法下的股票、基金利得。 市場分析指出,2021年壽險公司要獲利勝出,必須有三精準。首先,評估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是否升破29元,甚至可能挑戰28元,穩住避險成本。其次,在全球股市相對高點,如何賣在高點,將股票獲利落袋為安。最後,在金管會限制AC只能賣5%的情況下,如何兼顧獲利成長,又不能讓淨值下降太多。 南山人壽在這場挑戰中,將如何應對?我們將持續關注。
【台北訊】近日來,財政部國產署再度推動北市地上權市場,宣布將六張犁陸軍保養廠C區土地進行設定地上權標租,這一舉動讓市場再度掀起波瀾。該土地位於台北醫學大學與吳興街附近,周邊行情每坪單價約百萬元,按照地上權計算公式,權利金底價預計上看30億元。 雖然C區地上權位於吳興街巷弄內,並非基隆路精華路段,但距離台北101商圈不到一公里,仍屬都心地上權。根據地上權作業要點規定,權利金底價是以土地市價三~七成計算,換算下來C區每坪行情價約30~70萬元、總價約14.4億元~33.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國產署手上的北市精華地僅剩2,700坪的華光特二土地,該土地已綁定財政部愛國西路舊址合併招標,預計要到2024年國產署搬離舊址後,華光特二地上權案才能釋出。然而,國防部營改基金積極活化資產,讓國產署在2020年底順利取得六張犁陸軍保養廠C區大面積土地,並在2021年推出第二批地上權案,如南港路地上權案,讓北市地上權市場依然充滿活力。 過去一年中,麗寶建設以7.89億元標下南港玉成地上權案,溢價率近四成;南山人壽則以312.7億元標下101大樓旁的世貿三館地上權案,溢價率近兩成,這些案例都顯示南港區與101附近的地上權行情良好。官員預估,2021年的南港路、陸軍保養廠C區等地上權案件行情有望維持熱度。 此外,陸軍保養廠還有A、B、D、E等四塊土地,其中A、B區土地合計約4千坪,已由台北市政府委託民間業者興建709戶社會住宅,預計2023年中完工。D、E兩塊合計約6千坪,為北市府交由住都中心評估興建社會住宅,但由於涉及到百坪的民間私有地,土地取得成本可能大幅提高,社宅進度可能受影響。目前,C地產權最單純、街廓完整,有望以高價標脫。
金牛年首月,獲利依舊要牛氣衝天。國泰金控及富邦金控1月稅後獲利創歷史新高,各賺進217.4億及202.4億元,國泰金並在16日發新聞稿強調金牛年要挾著元月獲利的氣勢,繼續「勢如破竹」。兩大金控的壽險子公司1月底淨值下股債未實現獲利,合計仍高達3,400億元左右,市場預估2月兩大金控獲利應該依舊「驚人」,要撐起2021年的基本面。
台股仍守穩萬五以上,牛年要繼續挑戰高點,美股亦維持相對高點,同時低利率環境持續,大型壽險公司投資的股票、債券已累積相當龐大的未實現利益,可作為2021年獲利「堅強後盾」。
元月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共實現股債資本利得近500億元,推升元月獲利創新高,國壽元月稅後賺186.5億元,創其成立近60年來單月最高獲利紀錄,富邦人壽單月稅後亦賺157.86億元,亦是成立近30年來的單月新高。
先不看攤銷後成本(AC)項下的債券未實現利益,國壽及富壽光是放在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FVOCI)項下的股債金融資產,及覆蓋法項下的股票、基金等,未實現利益就十分驚人,扣掉兩家去年第四季及今年1月合計已實現約800∼900億元資本利得後,國壽1月底淨值下還有近1,900億元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富邦人壽有近1,500億元,即兩家獲利本仍「很粗」。
由於富邦產險今年將慶祝成立60年,同時國泰金及富邦金年底亦是成立滿20年,又遇上史上難得出現的股債多頭行情,市場預估,只要各國寬鬆貨幣政策不收回,資金仍在持續推升資產價格,則今年兩大金控獲利將持續「亮麗」。
不過因為市場瞬息萬變,疫情是否再有變化也很難說,因此國壽及富邦人壽今年似乎都不約而同採取資本利得先落袋為安的策略,尤其是部分股票波動性較大,若獲利已高,即會先部分收割,2020年兩大壽險2月稅後獲利合計85億元,今年預估可能是百億元起跳。
除國壽、富壽,若加上南山人壽、中國人壽、台灣人壽等,五大壽險公司元月底淨值下金融資產未實現獲利近5,800億元,元月六大壽險稅後已賺474億元,比去年同期多賺275億元,2月有機會亦比去年2月的206億元更高。
以去年9月底財報顯示,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中國人壽、台灣人壽及全球人壽,在AC項下都有逾千億元的未實現獲利,最高是國壽有3千多億元,到年底各公司AC項下未實現獲利應都有顯著增加,七家公司應有1.2∼1.3兆元的AC項下未實現利益;今年1月則因公債利率反彈,價格有回落,所以六大壽險公司FVOCI項下債券價值縮減,淨值一個月少了逾700億元,AC項下債券未實現利益應也有影響,估計也少了上千億元。
由於處分AC項下的債券,既可以貢獻獲利,又不影響淨值,是壽險公司的「上上選」,若AC額度已滿不夠賣時,就必須賣經綜合損益用公允價值(FVOCI)項下的債券,及實現覆蓋法下的股票、基金利得,實現太多獲利時,恐影響淨值。
市場分析,2021年壽險公司要獲利勝出,必須有三精準,一是評估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是否升破29元,甚至可能挑戰28元,如何穩住避險成本,在不能增加較便宜的傳統換匯(CS)避險下,要決定多少比例要用無本金遠期外匯(NDF)避,用多避險成本大增,錢一去不回頭,且可能出現評價損失,影響獲利;用少可能匯損暴增,造成損益大起大落,必須賣更多股債才能支撐獲利。
二是全球股市相對高點,如何賣在高點,將股票獲利落袋為安,若賣早了,之後可能追不回或未來獲利競爭能力下降,賣晚了,若部分股價回檔,現在看見的股票未實現獲利,將可能如竹籃打水一場空。
三是在金管會限制AC只能賣5%的情況下,如何兼顧獲利成長,又不能讓淨值下降太多,若金融市場一個風浪打來,淨值比降到3%以下,更可能有增資壓力,所以壽險公司2021年更要精準計算業績不能衰退太多,維持一定的業績排名下,成本又不能增加太多,以免吃掉過多資本利得,造成獲利衰退,淨值又減少。
官員指出,C區地上權雖然是在吳興街巷弄內,非基隆路精華路段,但距離台北101商圈不到一公里,仍屬都心地上權,周遭全新成屋每坪單價近百萬元,依地上權作業要點規定,權利金底價是以土地市價三∼七成計算,換算下來C區每坪行情價約30∼70萬元、總價約14.4億元∼33.6億元。
原本各界預期國產署主導的台北市地上權市場將沉寂一陣子,因為國產署手上最大北市精華地僅剩2,700坪的華光特二土地(南門市場中繼站用地),而且華光特二已綁定財政部愛國西路舊址合併招標,要等到2024年國產署搬離財政部舊址、回歸國產署新大樓,華光特二地上權案才能釋出。
不過,受惠於國防部營改基金積極活化資產,國產署2020年底順利取得六張犁陸軍保養廠C區大面積土地,加上2021年第二批地上權還有南港路地上權案約一千坪,可見北市地上權仍有亮點。
若參考近一年經驗,麗寶建設2020年以7.89億元標下南港玉成地上權案、溢價率近四成,每坪單價147.15萬元;而南山人壽2020年以312.7億元標下101大樓旁的世貿三館地上權案、溢價率近兩成,每坪單價約548.54萬元,顯見南港區與101附近的地上權行情良好。官員預估,2021年的南港路、陸軍保養廠C區等地上權案件行情有望維持熱度。
陸軍保養廠除C區外,還有A、B、D、E等四塊土地,其中A、B區土地合計約4千坪,已由台北市政府委託民間業者興建709戶社會住宅,預計2023年中完工。
D、E兩塊合計約6千坪,為北市府交由住都中心評估興建社會住宅,但官員指出,D、E區涉及到百坪的民間私有地,依都市計畫審查委員會建議,必須先取得民間共識或是直接收購私有地才能興建社宅,土地取得成本將大幅提高,社宅進度可能受影響,目前以C地產權最單純、街廓完整,有望以高價標脫。
南山人壽表示,在疫情升溫之際,外在環境的變化增加更多難以預期的疾病風險,也更彰顯出醫療保障能夠提供風險防護的重要性,南山人壽不僅提供全面的醫療保障商品,更訴求以各項即時的保戶關懷服務,為民眾建構雙重的防護網。
同時,再次呼籲民眾,在防疫之外更要從加強自身的抵抗力做起,加強自主健康管理、維持健康的體況,即使疫情再嚴峻也能一起平安過好年。
由於新冠肺炎治療期間,需長時間入住負壓隔離病房,對一般民眾而言,將產生不小的經濟壓力。南山人壽因此建議民眾,首先檢視自身的住院日額保障是否到位,在規劃防疫保障時優先將住院日額型保險商品列為首選。
「南山人壽日溢幸福住院日額健康保險」保障涵蓋針對入住負壓隔離病房及法定傳染病住院,訴求讓民眾以實惠的保費,兼顧住院日額的醫療保障依靠,保險期間屆滿可續保,續保最高至被保險人之保險年齡達85歲之保單年度末,同時享有外溢的現金回饋機制,最高可獲得年繳應繳保險費10%回饋金。
以「南山人壽日溢幸福住院日額健康保險」的保障內容來說,住院第一天至30天期間,按住院日數乘以單位日額給付;倘若住院超過30天,自第31日起,按其超過第30天住院日數乘以單位日額的兩倍給付;若因罹患新冠肺炎等法定傳染病而住院的話,另再額外給予法定傳染病住院關懷保險金;若有入住負壓隔離病房,南山人壽則再額外提供按實際入住負壓隔離病房日數乘以兩倍的單位日額給付加護病房暨燒燙傷中心暨負壓隔離病房醫療保險金。
上班族在農曆春節前,剛好手頭有了年終獎金,這時不妨給自己一個新希望,南山人壽推出了一款專屬銀行通路的新產品:「南山人壽佳美福美元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這款產品只要繳費六年,就能享受終身保障,還是以美元收付,對於想要評估保障需求、掌握匯率優勢的消費者來說,這可是個新年紅包的好選擇。 這年春節因疫情影響,很多人無法出國,少了旅遊的花費,國內消費也減少,這時南山人壽建議民眾,可以透過外幣資產規畫來補足風險保障缺口。 「南山人壽佳美福美元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有三大特色:一是繳費六年,保障終身;二是年年有機會享有增值回饋分享金,幫助資產累積;三是美元收付,資產配置更靈活。無論是薪轉戶、單身族還是為第二代規畫,這款產品都能透過期繳逐年增加保障,幫助消費者減輕經濟壓力,並在危機來臨時提供風險應急金。 以一位40歲男性投保基本保額14.6萬美元為例,繳費年期六年,還可以享受高保費1%折扣和首期繳費匯款或金融機構轉帳再享1%折扣的優惠。折扣後,年繳保險費為10,016美元。到了第四保單年度末,就能享有年末身故/完全失能保險給付金額146,687美元的保障,保單價值準備金也會逐年增加,讓資金運用更具彈性。若到90歲時身故或完全失能,保險給付金額將達156,097美元,約為所繳保險費總和的2.6倍。 農曆新年圍爐時,大家常常會討論如何利用年終獎金。南山人壽提醒民眾,透過保險保障可以防患於未然,但購買外幣保險商品時,仍需留意匯率風險,並確認保障範圍和給付方式是否適合自身需求,才能有效發揮保險商品的風險轉移功能。
今年春節受疫情影響,上班族可能因為無法出國,少了旅遊支出, 也不去人多擁擠的公眾場合,國內逛街購物消費力道也減少,微利時 代,南山人壽建議有需求的民眾,可透過外幣資產規畫等方式,補足 風險保障缺口。
以南山人壽銀行專屬通路商品「南山人壽佳美福美元利率變動型終 身壽險(定期給付型)」為例,有三大特色:繳費六年,保障終身; 年年有機會享有增值回饋分享金,有助資產累積;美元收付,資產靈 活配置。
不管是薪轉戶、單身頂客族或是微富族為第二代規畫,在防疫新生 活常態化的時刻,每一分錢的使用得更加精打細算,「南山人壽佳美 福美元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透過期繳,能讓保戶逐 年增加保障,亦可把握這類保單的概念原則,協助自己減輕經濟壓力 ,也能作為危機來臨時的風險應急金。
以40歲男性投保基本保額14.6萬美元為例,繳費年期六年,因符合 高保費1%折扣、且首期繳費採匯款或金融機構轉帳還可再享1%折扣 ,折扣後年繳保險費為10,016美元,假設各保單年度增值回饋分享金 之給付方式皆為「購買增額繳清保險基本保額」,於第四保單年度末 ,即享有年末身故/完全失能保險給付金額146,687美元的保障,且 保單價值準備金逐年遞增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若於90歲時身故或完 全失能,則保險給付金額為156,097美元,約為所繳保險費總和60,0 96美元的2.6倍。
農曆新年圍爐之際,家人朋友間常討論到如何利用年終獎金,南山 人壽建議可透過保險保障防患於未然,也提醒民眾購買外幣保險商品 仍應留意匯率風險,並確認保障範圍和給付方式是否適合自身需求, 才能有效發揮保險商品風險轉移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