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人壽(公)公司新聞
金管會推動外溢保單鼓勵民眾多運動、管理健康,保險公司也可降低賠率。保險局最新統計,目前八家壽險公司推出三大類外溢保單、33張商品,其中以運動習慣折減保費或增保額者占最大宗,共有20張商品,今年第1季銷售1萬5,386張、初年度保費2億4,999億元,金額較去年首季大幅成長633%。
保險局官員表示,今年首季核准開辦四張新外溢保單商品,主要都是健走型商品,目前推出健走或運動類型外溢保單的保險公司有國泰、南山、台灣、新光、富邦、第一金和中國人壽等七家,南山人壽今年新加入健走外溢保單的行列。
主打健走的國壽外溢保單從第一張上市至今,累計已銷售8.4萬件,成為市場第一,其健走外溢保單保戶登錄的Cathay Walker健康平台用戶,也已突破23萬人次註冊使用。
若從整體外溢保單來看,保險局統計,首季共計銷售2萬2,444件,金額為2億9,764億元,近3億元大關,保費收入前三名分別為國壽、南山壽與新壽。
其他類型還包括以體況數值折減保費或增加保額(簡稱健檢型)及以「非現金給付促進健康服務」的外溢保單。
首季健檢型新增康健人壽加入行列,但前三月新契約保單總共只賣出7,027件,較去年同期少15件,金額成長逾四成至4,692萬元。目前提供這類健檢型外溢保單的有台壽、國壽、南山壽、新壽、富邦壽與康健人壽。
最後「非現金型」因龍頭國壽3月下旬加入,推出可選長照安養為實物給付的外溢型失智險,因此首季這類險種銷售31件、73萬元,年增逾35倍。第三類外溢保單目前有國壽、新壽與富邦壽三家開辦。
中信金控20日也啟動新一波居家辦公及防疫,要求本月15∼17日去過敦睦艦到訪點的員工,若是直接接觸到確診官兵,就居家隔離14天;若是同住親友是艦上官兵者,20∼30日居家辦公;19日收到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簡訊者,同樣20∼30日居家辦公;但若是20日接到簡訊者,就是自主健康管理,戴口罩及早晚量體溫。
中信金表示,20日開始啟動三班制上班,分散上下班尖峰時間的密集人潮,降低感染的風險,全集團約有20%人力調整上班時間,此措施會實施到6月30日。
先前清明連假,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匡列11處景點,富邦金、國泰控、開發金、永豐金等四大金控加壽險業就有逾4千人居家辦公二周,17日才剛期滿,20日陸續要恢復正常上班,又遇到敦睦艦事件。
各金控仍在清算相關影響人力,壽險公會則是直接調查各壽險公司有接觸到確診官兵、同住親友有艦上非確診官兵者及接到簡訊要自主管理者。
初步看來,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中國、台灣、三商美邦及全球人壽等前八大公司,主要都是第二波接到簡訊的員工居多,即在15∼17日附近在敦睦艦到訪的地區活動者,這些需要自主管理的內勤及外勤業務員共460人左右;另外也有同住親友是艦上未確診官兵,同樣需要自主健康管理者,亦有20多人。
【台灣金融新聞】 近期由於全球疫情影響,多國央行紛紛降息以救濟經濟,台灣壽險業也受到波及。根據最新消息,金管會正在研議將於下半年提前調整壽險保單的責任準備金利率,這將是台灣壽險業史上第三次提前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 上周五(17日),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主持會議,與南山人壽、國泰人壽、富邦人壽等多家壽險公司代表進行會商。會中多數業者建議,新台幣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應降1碼,美元保單則降2碼至3碼。若以每降1碼計,保費預計將上漲5%至10%。 顧立雄在會上表示,由於全球利率環境變化,金管會正在檢討責任準備金利率,並強調保費變貴的擔憂。他指出,美國利率已經接近零,這是個什麼時代啊,保單準備金利率調降似乎已經無可避免。 在會議中,南山人壽等壽險公司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最終並未做出決定。金管會保險局局長施瓊華表示,將會根據業者的意見進行內部評估,並在5月做出最終決定。 此次責任準備金利率的調整,對於壽險業的影響不容小覷。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提前調降利率將會對保單銷售和業績產生影響。不過,由於目前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調整利率也成為了壽險業必須面對的挑戰。
但全案仍要由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作最後拍板,預計4月底到5月中旬公布;且這次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並未完全反應市場狀況,若下半年市場情況未變,預計2021年責準利率及死亡保障門檻還要再調整,也就是保費會持續提高。
若只降1碼,則新台幣長年期保單責準利率是由1.75%降到1.5%,美元保單則從2.25%降到2%。
原本新台幣保單建議降5碼、美元降3碼,有保單幾近零利率。施瓊華17日緊急召集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中國、台灣、全球及保德信等八家壽險公司投資或精算副總以上代表,了解各家意見,強調會由顧立雄拍板,儘速公布結果。
壽險死亡保障門檻是金管會2019年底就已宣布今年7月1日上路,即16歲以上、30歲以下保戶,其壽險死亡保額必須是保單價值準備金的190%以上;其餘分年齡層要求160∼110%不等,71∼90歲都要102%,91歲以上是100%。也就是到90歲之前,保戶都要付費買壽險保障,降低保單儲蓄理財的成分。
死亡保額門檻原本就會讓保單保費結構改變,加上保單契約服務利潤(CSM)不得為零等措施,保費下半年本來就會調高。
首季美國聯準會降息6碼、央行也降息1碼,美國公債殖利率急降,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不到0.8%,30年期公債則在1.2∼1.7%間,台灣公債殖利率也只有0.5∼0.7%間,責準利率依公式計算須調降,加上調整數,新台幣是降5碼、美元是降3碼,但因為變動過大,後來壽險公會又建議,新台幣調降2碼、美元降3碼,且降利率與死亡保障門檻一併延後兩至三個月上路。
近期壽險公會又調查責準利率降1、2、3碼,保單有多少能符合死亡保障門檻,結果發現只有降1碼時,死亡保障比率才不用調整,否則大部分保單調降責準利率後,幾乎都無法滿足死亡保障的要求。
所以17日會議初步共識是,死亡保障門檻維持7月1日如期上路,調降責準利率最多1碼,且是同時實施,但最後仍要顧立雄拍板確定。
以往金管會都在每年11月,公布下一年度各幣別新契約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今年因新冠肺炎侵襲,各國央行競相降息,為免與市場利率脫節太大,國內壽險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也面臨提前調降壓力,一旦提前至7月調降,將是國內史上第三次提前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上月表示,金管會正檢討責任準備金利率,外界擔心準備金利率一旦調降,保費將變貴,「這是什麼時代,美國利率都降到快零了」,顧立雄說法,被外界視為暗示保單準備金利率調降將無可避免。
金管會保險局局長施瓊華上周五召集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中壽、台壽等壽險業者,及保發中心、精算學會代表等開會,討論新契約責任準備金利率調整案。
根據壽險公會提出的建議案,新台幣保單利率降幅1碼至2碼;美元保單利率降2碼至4碼。與會業者各有看法,據了解,會中多數業者建議,以目前市場利率,新台幣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應調降1碼,以繳費期六年以上、保單存續期間在十到20年者為例,目前責任準備金利率1.5%,可降至1.25%等。
至於美元保單降幅更大,以上述相同繳費及存續期間者為例,目前利率是2%,可降至1.5%,降幅2碼。
部分與會壽險業者解讀,會中結論是兩案並陳,不降利率或新台幣、美元保單利率各降1碼。不過,施瓊華表示,上周五會議當場並未作成任何決定。
官員表示,上周五聽取業者意見,有人主張不要提前調整,大家聲音不同,金管會內部還要再評估。
台灣南山人壽積極響應政府紓困政策,為受新冠肺炎影響的承租戶提供不動產紓困措施。根據金管會16日的公告,南山人壽已與承租客戶洽談各種租約調整方案,但具體的租金調降或緩繳措施尚未確定。此舉反映了南山人壽對社會責任的承擔,以及對受疫情影響的租戶的關懷。 在這波不動產紓困措施中,共有四家壽險公司參與,共完成47件措施,包括租金調降和租金緩繳。其中,租金調降案達42件,主要針對觀光產業、服務業、航空業及文化相關產業。租金緩繳案則有5件,分別來自服務業、觀光業、文化相關及其他產業。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有四家壽險公司參與了紓困措施,但具體是哪四家並未完全揭露。目前,只有國泰人壽承認已完成25宗租約調整,並已直接調降租金。其他壽險公司如台壽、南山人壽、富邦人壽和新光人壽則尚未公佈具體措施。 金管會副局長王麗惠表示,這些紓困措施不會受到不動產最低投報率限制,直到明年6月底。這一政策旨在協助受疫情影響的租戶度過難關,同時也保障了壽險公司的投資利益。 此外,金管會也發布了銀行紓困的最新進度,截至15日,國銀受理的紓困及自辦案件達20,258件,申請額度計2,511億元。其中,已核准件數13,463件,已核准額度1,305億元,金額核准比率和件數核准比率分別達52%和67%,顯示了金融機構在紓困工作上的積極參與。
台灣壽險業在新冠肺炎影響下,業務員人數不斷增長,尤其3月份,根據壽險公會最新統計,當月業務員登錄人數增加超過1,500人。這一現象讓許多壽險公司感到意外,因為在疫情初期,許多公司還是處於業務員淨流失的狀態。但隨著無薪假人數的增加,各公司趁機招募新員工,並且有部分無薪假民眾利用這段時間進行「進修」和考取相關證照。 壽險公會的業務員證照考試人數不減反增,目前每週都有1,500至2,000人參加考試。由於防疫需求,考試場所的容量從原本的50人減少到25人,這也讓壽險公會的成本大增,甚至可能出現「賠本辦考試」的情況。 儘管今年首季新契約保費比去年同期衰退近35%,但壽險業仍堅信「只要有人就有業績」,因此每年都會積極增員。每年初,壽險公司都會開出3至4萬人的業務員需求,但往往到年底只增加數千人。過去五年來,壽險公司每年增加的业务員人數在2至8千人不等,但真正留存的業務新人不到五成。 在這波業務員增員潮中,南山人壽的增員人數顯著,3月份增加349人,而國泰人壽則增加超過800人,中國人壽也增加134人。其中,國壽單季增加1,486人,是前九大壽險公司中增員最多的。不過,除了國壽和中壽外,其他公司首季業務員人數還是比去年底減少。
台灣壽險業搶攻國際市場,南山人壽領先搶下卡達債券4億美元!
近期,國際板債券市場熱鬧非凡,各大壽險公司紛紛搶購,其中南山人壽表現亮眼,搶下卡達政府發行的30年期美元債券中的4億美元,佔比高達總額的1/5。
這次卡達債券共發行50億美元,在台灣與盧森堡雙掛牌,吸引了不少台灣投資人的目光。其中,七大壽險資金搶下16.6億美元,南山人壽就佔了其中14.1億美元,約新台幣500億元,占率近85%。
除了南山人壽,其他壽險公司如國泰人壽、中國人壽、郵局、新光人壽、富邦人壽和台灣人壽也紛紛搶購,總計投資金額達到約新台幣500億元。
市場分析師指出,這次卡達債券的吸引力來自於其30年期雙掛牌的特點,年利率4.4%,具有一定的報價和流動性,且利率不差。此外,由於今年首季國際板債券已提前贖回逾新台幣6千億元,若不回補債券,不少公司的經常性投資收益率會下降,因此只要債信還不錯的發行者,壽險資金都會撐住買盤。
南山人壽表示,對於這次投資卡達債券,是基於對卡達政府財政狀況的信心,以及對國際板債券市場的看好。隨著全球經濟逐漸復甦,國際板債券市場的投資機會將會越來越多,南山人壽將繼續關注並把握這些機會,為投資人帶來更多的收益。
台灣社會面臨著失智人口逐年攀升的嚴峻現實,目前估計已經接近30萬人。這對家庭和社會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為了幫助民眾應對這個問題,南山人壽提出了一個實用的解決方案——投保商業長期照顧保險。這種保險不僅能夠涵蓋失智與身體障礙無法自理生活,還能夠提升照護品質,並降低長期照顧對家庭造成的壓力。 根據壽險公會的統計數據,2019年長期照顧保險的新契約保費達到了新台幣20.3億元,其中南山人壽就佔了18億元,市佔率竟然高達88%,可見南山人壽在長照保險市場上的領先地位。這並不是偶然,因為南山人壽擁有完整的長照保險商品線,加上業務員對於銷售長照保險的熟練度,使得南山人壽成為了業界中最擅長賣長照保險的公司。 南山人壽的長照商品線非常全面,涵蓋了主約、附約,保障年期有終身、定期,還提供了多元的繳費年期。長期照顧保障項目也非常豐富,包括一次性給付、按月分期給付,有含身故給付或純長期照顧保險金給付,甚至還有含有短期照顧給付的商品,可以滿足不同需求的客戶。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彈性選擇投保。 在政府推動長照2.0服務的背景下,雖然政府提供了不少補助,但仍有部分費用需要民眾自行負擔。例如,超過政府補助額度的部分、實物給付項目的自負額、住宿式服務機構的補助有限,以及照顧者辭職在家自行照顧時的工作損失和收入損失補償問題。對此,南山人壽建議民眾透過商業長期照顧保險保單,建立第二層的長照保障。每月獲得長期照顧保險金給付或同時有一筆定額保險金給付,可以更有效地運用各項費用,建構一個完善的雙層長期照顧保障防護網。(孫震宇)
【台灣新聞】 哇塞,最近南山人壽這家壽險公司可是大動作啊!為了解決疫情對各產業的衝擊,金管會保險局昨天(16日)宣布,南山人壽、國壽、富邦人壽和宏泰人壽這四大壽險業已經針對觀光、服務、航空、文化及製造業降租,一共42件降租案,重點還是針對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服務業和觀光業。而且,還有五件是對房客租金緩繳展延,這真是保險業共體時艱,減輕企業營運壓力的實際行動啊! 話說回來,新冠肺炎疫情對餐飲、觀光和百貨零售產業來說,真的是個大考驗。南山人壽這四家壽險公司,在台灣擁有超過百棟大樓,看到承租戶面臨困境,就立刻呼籲金管會放寬不動產投資最低投報率,讓他們能夠對租客進行租金調降。結果,金管會4月初就快速做出回應,放寬了保險業投資不動產的最低收益率規範,讓南山人壽等公司能夠評估旗下不動產承租戶的影響,並個別協商租金緩繳、展延、降低租金等措施。 立委們也關心這件事,要求定期公布保險業降租成效。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承諾會公布,還跟壽險公會和產險公會討論後,決定從昨天開始,每周更新一次實施成效,並定期對外公告。 根據保險局的統計,截至4月14日,四大壽險業已經採取42件降租措施,其中觀光業17件、服務業18件、航空與文化相關各三件、製造業一件。除了降租,還有三家保險業者採取租金緩繳的方式,幫助租客度過難關。這些措施都是讓房客緩繳租金的房東,與降租的四家壽險業名單重疊。 保險局官員表示,從昨天開始,壽、產險公會會在網站上揭露相關資訊,包括實際降租件數、產業別,以及其他租金緩繳展延的件數與方式。以後每週四都會定期公告,讓大家都能夠看到這些實際的成效哦!
【台灣新聞】南山人壽大膽創新,結合寶可夢與AR遊戲,打造「健康生活圈」!自今年4月起,南山人壽與遊戲《寶可夢GO》開發商Niantic合作,將全台2,500個服務中心及ATM據點轉變為寶可夢補給站和道館,並透過國壽App推廣「Cathay Walker」健康平台,讓民眾在享受遊戲樂趣的同時,也能注重健康生活。這項創新合作,吸引了超過1.8萬人參與,顯示南山人壽在數位發展上的成功。此外,南山人壽還推出外溢保單,鼓勵民眾多運動、管理健康,降低保險理賠率。國內保險業界也紛紛跟進,推出各種健康保單,共同翻轉保險生態,實現環保、健康與遊戲的完美結合。
台灣新冠肺炎確診案例持續攀升,截至目前已達395例,其中六人不幸去世,值得注意的是,有四例確診者同時具有糖尿病病史。面對這樣的疫情,南山人壽緊急推出了一項針對糖尿病患者的專屬保單——「南山人壽Hold助糖定期醫療保險」,為糖友們提供即時的醫療保障。 這款保單的特色在於,它不設置等待期,投保後即可立即享有醫療保障。此外,南山人壽還與慧康生活科技合作,推出「智抗糖App」,讓保戶能夠透過App定期監控血糖,做好日常自我健康管理,並且有可能獲得保費折減的優惠。 宜蘭羅東游能俊診所院長、同時也是宜蘭縣愛胰協會創會暨榮譽理事長的游能俊醫師指出,糖尿病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規律治療和血糖控制尤其重要。因為高血糖對身體的影響往往在症狀出現後才被發現,所以如果糖尿病患者在確診新冠肺炎時,因為察覺速度慢,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 南山人壽的「Hold助糖定期醫療保險」正是為了補足糖尿病患者的基本醫療保障缺口而設計。投保後,糖尿病患者不需要等待30天的疾病等待期,就能立即享有醫療及意外保障。保單還特別設計了門診醫療保險金,讓糖尿病患者能夠持續回診,依醫生給予的衛教資訊追蹤病況,有效控制血糖,並且門診費用也能申請理賠。 以50歲男性糖友投保高階款為例,如果確診新冠肺炎並入住負壓隔離病房,即可申領每日4,000元的住院日額保險金。若在住院期間進行手術治療,還可申領每次新台幣20,000元的住院手術醫療保險金。對於糖尿病患者常見的眼部病症,保單也提供了每次4,000元的門診手術醫療保險金保障。此外,因為回診檢查,還可申領每次新台幣600元的門診醫療保險金。 由於疫情影響,部分糖尿病患者因擔心感染而不敢到醫院就診,這也導致了糖尿病患者回診數量的下降,可能會對病情造成不利影響。南山人壽與慧康生活科技合作推出的「智抗糖App」,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設計,透過App上的即時健康資料解析服務,幫助糖友隨時進行行為修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七大壽險資金中,南山人壽搶了4億美元、國泰人壽拿了2.5億美元、中國人壽及郵局各拿2億美元、新光人壽拿1.6億美元、富邦人壽是投資1.5億美元、台灣人壽則是投資0.5億美元。
因為市場利率急降,國際板債券今年也出現大量贖回潮,不少發行人是贖回舊有高利率債券,再補發行新的債券,利率可能降40∼100個基本點(1基本點是0.01百分點),但因為壽險公司要「補額度」,所以大部分只要利率不算太差,都會繼續「包檔」。
如2月下旬,美國知名電信通訊業者Verizon(威信通訊)與AT&T來台發行美元國際板債券,二檔債券共發行53.8億美元,其中近92%是由七大壽險公司與中華郵政聯手吃下,與這次買卡達債券的投資公司,只差了全球人壽,等於壽險買家幾乎都是「原班人馬」。
壽險業者表示,卡達政府的財政算是非常不錯,且是30年期雙掛牌的美元債券,年利率4.4%,即有一定的報價、流動性,且利率不差,且壽險業投資國際板債券不逾可運用資金65.25%時,都不算入國外投資額度,比起國內投資報酬率高。
尤其今年首季國際板債券已提前贖回逾新台幣6千億元,若不回補債券,不少公司的經常性投資收益率會下降,即可能出現帳面利差損,所以只要債信還不錯的發行者,壽險資金都會撐住買盤。
南山人壽這款弱體保單是專門針對36∼60歲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住院日額、住院手術、門診手術及門診等保險金,保單共分三額度,基本款是日額2千元,最高醫療給付300萬元,進階款是日額3千元,最高醫療保險金給付450萬元;高階款是日額4千元,醫療部分最高給付600萬元,保單亦有意外身故給付100∼200萬元。
這部分是已確定罹患糖尿病者才能投保的保單,南山人壽強調,對於一般健康體保戶可投保住院醫療險,亦有17張是針對法定傳染病取消等待期。
由於是外溢型保單,保戶要定期回醫院測量糖化血色素,每月有一定天數以上記錄血糖、飲食及運動,依糖化血色素的數控及記錄行為總分,保單第三年起可折減保費5∼10%。
全球正在努力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南山人壽指出,台灣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已達395例,其中有六人死亡,當中就有四例具有糖尿病史,亦即有相關慢性病史者若不幸罹患新冠肺炎,死亡風險會高於其他群體。
糖尿病亦位居台灣人十大死因之一,每年有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南山人壽引述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台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約2.5萬人的速度持續增加,近期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不少糖尿病患者不敢上醫院,甚至忽視病情變化,延誤就醫。
南山人壽即強調其糖尿病患專屬保單,對所有疾病都是免30天的等待期,馬上有醫療與意外保障,且保單有每次門診600元的保險金給付,糖尿病保戶可定期回診,以有效控制血糖、觀察體況。
南山人壽舉創,若投保此弱體保單的高階款,投保後確診新冠肺炎入住負壓隔離病房,每日即有新台幣4千元的住院日額保險金,若住院期間進行手術治療,可申領每次新台幣2萬元的住院手術醫療保險金,另外針對糖尿病患者常見的眼部病症,也提供每次新台幣4千元的門診手術醫療保險金,若因回診檢查,一年有六次每次新台幣600元的門診醫療保險金。
此外,還有五件是對房客租金緩繳展延;體現保險業共體時艱,減輕企業營運壓力、承擔企業社會責任,保險局並要求保險業每周四更新進度。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餐飲、觀光及百貨零售產業,四大地主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及宏泰人壽在全台擁有數百棟大樓,面臨承租戶「撐不住」警訊,日前呼籲金管會放寬不動產投資最低投報率至少要2.095%的要求,以利對租客調降租金。
金管會4月初快速公布暫行措施,放寬保險業投資不動產最低收益率規範,使各保險公司可評估旗下不動產承租戶的影響程度,個別協商緩繳、展延、降低租金等協助措施,完成後以專案報核備查。
立委要求應該定期公布保險業降租成效,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日前承諾公布,在跟壽險公會與產險公會討論後,決定自昨日開始每周更新一次實施成效,定期對外公告。
保險局統計,截至4月14日為止,四大壽險業採用降租措施,總計已達42件,其中觀光業17件、服務業18件、航空與文化相關各三件、製造業一件。
除了降租以外的協助措施,共有三家保險業者配合實施,都是讓租客採租金緩繳方式,度過難關,包括服務業二件、觀光文化跟其他產業各一件。
讓客戶緩繳租金的房東,與降租的四家壽險業名單重疊,保險局官員表示,壽、產險公會自昨日開始會在網站上,會把相關資訊揭露在新冠疫情應變專區上,包括實際降租件數與降租者產業別,以及其他以外租金緩繳展延的件數與方式,以後定期每周四公告。
Pokemon GO全球有逾5億下載量,國壽跨界與AR遊戲合作,4月上線至15日,已有超過1.8萬人參加國壽網頁登錄活動,國壽數位發展部協理林秉毅說,「流量超乎預期」。
金管會鼓勵國內保險業設計外溢保單,發想源自Pokemon GO,希望以折扣增額獎勵機制,鼓勵民眾多運動、管理健康,進一步降低保險理賠率。據寶可夢公司透露,Pokemon GO遊戲上線推出三年,為全球玩家大幅減少近6,000億元醫療支出,原因就是讓玩家累積走路近32.8兆步。
國內發行外溢保單保險公司愈來愈多,國泰、南山、富邦、台灣、新光人壽均推出健走型、健檢型或實物給付型商品,鼓勵民眾養成健康習慣,降低晚年臥病機率,各壽險業者也透過保額增加或保費折抵等誘因獎勵保戶,而國壽則又加以創新。
國壽首創結合Pokemon GO,保險與遊戲業相遇,激盪出全新概念「健康生活圈」,把環保、健康與遊戲圈在一起,讓人生風險和健康意識與環保行動透過遊戲完成,翻轉國內保險生態。
國壽與寶可夢一起推動電子保單,落實環保,有四款寶可夢電子保單封面供選擇,適用旅平險、壽險、意外醫療險、年金險等。
國壽外溢保單上市至今銷售8.4萬件,為市場第一,而其Cathay Walker健康平台用戶突破24萬人次註冊。
宜蘭羅東游能俊診所院長、同時也是宜蘭縣愛胰協會創會暨榮譽理事長的游能俊醫師表示,通常高血糖對身體影響,主要是發生症狀後察覺速度慢,因此糖尿病患若確診新冠肺炎,多因察覺慢半拍導致身體受侵襲範圍擴大。因此對糖友來說,疫情期間規律治療進行血糖控制還是非常重要。
南山人壽表示,「南山人壽Hold助糖定期醫療保險」,主要著重補足糖友基本醫療保障缺口,承保後不需30天的疾病等待期,立即享有醫療及意外保障,在糖友需要醫療給付時,於契約有效期間內持續提供保障。此外,這張保單也特別設計門診醫療保險金,糖友持續回診依醫生給予的衛教資訊追蹤病況,有效控制血糖,門診費用也能申請理賠。
舉例來說,以50歲男性糖友投保高階款為例,若投保後確診為新冠肺炎病患而入住負壓隔離病房,即可申領每日4,000元之住院日額保險金,若糖友於住院期間進行手術治療,可申領每次新台幣20,000元住院手術醫療保險金,另針對糖友常見的眼部病症,也提供每次4,000元門診手術醫療保險金保障,此外,若因回診檢查,還可申領每次新台幣600元的門診醫療保險金。
部分糖友因疫情不敢到醫院就診,臨床上也發現糖尿病患回診數有降低情況,反而有耽誤病情之虞。南山人壽也與慧康生活科技推出的健康管理軟體「智抗糖App」合作,提供保戶透過App上的即時健康資料解析服務,幫助糖友隨時做行為修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保險局副局長王麗惠表示,目前共四家壽險公司已完成部分不動產租戶紓困,其中降租金有42件,觀光產業17件、服務業18件,航空業及文化相關各三件,另有製造業一件。
另外有五件是租金緩繳,其中服務業有兩件、觀光業、文化相關及其他產業各一件。而採取租金緩繳的有三家壽險公司,與降租金的四家公司是重複計算。
但問及究竟是哪四家壽險公司已啟動降租金或緩繳租金措施,保險局表示不方便提供,壽險業者目前僅國泰人壽承認已完成25宗租約調整,且是直接調降租金,手中還有多件租約正在洽談,預計4月底前還有多件降租案會談定。至於台壽據聞也是四家其中一家。
南山人壽則表示,正與承租客戶洽談各種調整租約的方案,但還沒有談定,因此四大壽險,應不包括南山人壽。富邦人壽不回應此問題。新光人壽表示,至今沒有半件降租或租金緩繳案,四大公司應該也不含新壽。
據透露,各家公司不願意承認的主要原因,是不少承租戶透過各種管道「施壓」,要求不要繳租金,有些甚至提不出受疫情影響的證明,但壽險公司的不動產投資成本極高,減收租金已會影響投資收益率及不動產鑑價,甚至可能造成淨值下跌,不太可能不收租金。
相關人士直言,有個案已幾近「假紓困真耍賴」的地步,所以部分壽險公司不願鬆口自己可以降租金,只打算給寬限期,就是租金可以緩繳,但不能不繳;只有國壽是因為被點名,直接列席政府紓困會議,因此必須帶頭降租。
金管會16日也發布銀行紓困最新進度,截至15日,國銀受理部會紓困及自辦案件,企業加上個人件達20,258件、申請額度計2,511億元,較4月10日的12,407件、金額1,483億元,短短五日內就新增7,851件、1,028億元。金管會指出,其中已核准件數13,463件,已核准額度1,305億元,金額核准比率達52%、件數核准比率67%。
也因此,壽險公會業務員證照考試人數不減反增,目前每周壽險業務員證照考試都有1,500∼2,000人應考。但因為要防疫,原本一間教室可容納50位應試者,現在為落實人際距離,減為一間教室只坐25人,也造成壽險公會成本大增,可能是「賠本辦考試」。
壽險業今年面臨保費懸崖,首季新契約保費僅2,535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近35%,其中業務員前三月貢獻的保費約979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近29%,代表今年保單更難賣、業務員收入也未必能成長。
但壽險業相信「只要有人就有業績」,所以每年還是會積極增員,即招募業務新血,每年初壽險公司開出的業務員需求都在3∼4萬人以上,但往往年底都只增加數千人,如2015∼2019年的五年內,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人數每年增加2∼8千多人不等,還包括內勤員工考證照的登錄,真正的業務新人留存率常不到五成,雖然常常是白培訓、白增員一場,但各公司仍是努力增加業務員人數,因為有新血加入,就會有機會接觸到尚未投保的客源。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很多企業可能要放無薪假,但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人數卻在3月大增1,548人,扭轉原本前兩月比去年底減少1,363人的局勢。其中,國泰人壽3月增加逾800人、南山人壽增加349人、中國人壽也增加134人;首季來看,以國壽單季增加1,486人最多,但前九大壽險除國壽及中壽,其他公司首季業務員還是比去年底減少。
壽險公會統計,2019年長期照顧保險新契約保費新台幣20.3億元,南山人壽就占18億元,市占率高達88%,是最會賣長照險的保險公司,主因是南山人壽擁有完整的長照險商品線,與業務員習慣銷售長照險有關。
南山人壽長照商品線全面完整,商品種類涵蓋主約、附約,保障年期有終身、定期,提供多元繳費年期,長期照顧保障項目有一次性給付、按月分期給付,有含身故給付或純長期照顧保險金給付者,甚至亦含有短期照顧給付的商品,可滿足短期、長期照顧保障的需求,客戶可依需求彈性選擇投保。而業務員專注銷售保障範圍涵蓋心理障礙失智、生理障礙無法生活自理的長期照顧保險,習慣並樂於銷售長期照顧保險。
政府推動長照2.0服務中,仍有需要民眾自行負擔的費用,如超過政府補助額度者需自付費用、實物給付項目有自負額、住宿式服務機構補助有限,如照顧者辭職在家自行照顧,照顧者的工作損失,也沒有收入損失補償。
南山人壽建議,透過商業長期照顧保險保單,建立第二層的長照保障,每月獲得長期照顧保險金給付或同時有一筆定額保險金給付,運用各項費用安排,建構完善的雙層長期照顧保障防護網。(孫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