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人壽(公)公司新聞
標準普爾全球評級雖然下調台灣2020年實質GDP年增率,但對台灣的長短期主權評等維持不變,展望穩定。同時,惠譽國際也確認台灣主權評等AA-不變,顯示台灣經濟在疫情衝擊下仍能堅強站立。標普指出,台灣能夠抵禦疫情的原因有三大:強大的外部資產、貨幣靈活性和活躍的民營部門。這些因素讓台灣在經濟逆風中仍能穩定前進。 然而,對於台灣保險業,標普則有不同看法。台灣保險業三大巨頭國泰金控、富邦金控和南山人壽,以及其他多個集團成員,其信評展望被調整為「負向」。這是因為市場波動加劇,投資風險升高所導致。 在這波經濟衝擊中,南山人壽作為台灣保險業的重要一環,自然也受到了影響。但即便如此,南山人壽依然堅定地維持其穩健的經營策略,積極面對市場變化。公司不僅在內部風險管理上不遺餘力,也在產品創新和服務質量上不斷提升,力求在波動中穩固發展。 南山人壽自成立以来,始終秉持著「以客為尊,責任第一」的經營理念,提供多元化的保險產品和優質的服務。在疫情影響下,南山人壽更是積極展開線上服務,確保客戶的保險需求得到滿足。公司強大的財務基礎和穩健的經營策略,讓南山人壽在市場波動中依然能保持穩定增長。 展望未來,南山人壽將繼續堅持創新,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同時也將積極應對市場風險,確保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無論是面對疫情還是市場變化,南山人壽都將堅定地與客戶站在一起,共同迎接未來的挑戰。
標普全球評級主權評等辦公室表示,面對疫情帶來的經濟逆風,靠著出口支撐經濟的台灣,主權評等所以能夠站穩,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台灣擁有強勁的淨外部資產部位,二是強大的貨幣靈活性,三是競爭激烈的民營部門促進台灣經濟的活絡性。
基於紓困疫情而動用的財政支出,今年可能溫和惡化,但標普預計不會顯著增加政府債務,且過往干擾台灣主權評等的兩岸關係,也不會從根本上破壞台灣的經濟穩定。
最新主權評等報告中也分析台灣的貨幣政策,肯定中央銀行能在台灣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裕下,維持通膨率低且穩定,預期中期(mediumterm)通膨展望溫和。
此外,相對具有彈性的新台幣匯率,有助舒緩經濟及金融的衝擊。低通膨與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裕也有助降低政府債務利息負擔。
標普指出,「預期台灣經濟增長將在2021年反彈」,預估台灣2021年實質GDP年增率可達4%,且如果台灣財政大幅改善,政府利息支出能低於收入的5%,台灣主權評等等級還可能會提高。另外則是中美的緊張關係若得到實質緩解,從而降低台灣經濟和出口增長的風險,標普也可能會提高評級。
但台灣保險業三大巨頭國泰金控、富邦金控和南山人壽及其大多數受評的集團成員,則被標普台灣子公司中華信評調整信評展望,由「穩定」調為「負向」,理由均是市場波動加劇,投資風險升高,受影響的業者包括國泰人壽、國泰金控、國泰產險、國泰證券、富邦人壽、富邦產險、富邦證券、富邦華一銀行、富邦金控、南山人壽與南山產物。
台灣壽險業共有八家搶到這次的以色列國際板債,國泰人壽及南山人壽各搶到8億美元,中華郵政壽險拿到3億美元,台灣人壽亦有2.5億美元,富邦人壽1.25億元,另外如遠雄人壽及全球人壽各0.85億美元,元大人壽搶到0.43億美元,八家公司共拿下24.88億美元(約新台幣746億元),即占此次以色列債發行金額的近50%。
這次以色列主權債很搶手,詢價時間極短,有壽險公司來不及通過董事會而「沒搶到」,如國際板大戶新光人壽這次則未在投資名單上,另外如中國人壽也罕見未投資。
大型壽險公司表示,目前新興市場信用風險升高,很多國家因為有地緣政治及財政問題,投資其主權債券風險極高,但相較之下,以色列財政極安全,且信評等級有A級以上,40年、年利率3.8%,現在國際債市中很多A級以上的債券利率都已不到3%,壽險業評估以色列主權債算是近期很不錯的標的。
今年因為國際板債券大量贖回,到4月下旬累計贖回量已逾新台幣6,800億元,如AT&T、Apple、Comcast、輝瑞等今年都有贖回新台幣300∼788億元不等的債券,讓壽險公司「空」出不少債券投資額度,必須立即補貨,投資報酬率才不會急速下降。
4月才剛有卡達主權債在國際板與盧森堡雙掛牌,30年、利率4.4%,台灣拿到16.6億美元,其中南山、國壽等七家壽險公司就包了14.1億美元。
以色列主權債券是首度在台灣國際板市場掛牌,這次是台灣與倫敦雙掛牌,流通性及市場矚目度更高,八家壽險公司共搶下24.88億美元,比卡達債搶下更多額度。
而國際板債券今年前五月發行量可望破300億美元,創史上同期新高,主要也是因壽險業國際板債券補貨潮催生。
台灣壽險業界近期搖身一變,成為不動產市場的新興投資主力。根據仲量聯行最新統計,今年第一季,台灣前十大壽險業者手上掌握的可用於不動產投資的資金餘額達到驚人的6.21兆元,這個數字比上一季增加了1.9%,顯示了壽險業對不動產市場的熱情與期待。 在這群壽險業者中,有五家業者的不動產投資資金規模位居前五,他們分別是國泰、南山、富邦、新光、中信。這五家業者的總投資額達到4.8兆元,創下了近十季以來的新高。在這個排名中,國泰人壽以1.39兆元的資金餘額位居第一,南山人壽以1.18兆元排名第二,富邦人壽則以1.01兆元名列第三。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趙正義在評論今年首季的投資情況時指出,儘管疫情對商用不動產市場造成了一定影響,交易量有所收斂,但許多企業正在把握這個時機,積極評估不動產投資的機會。未來,政府將推出的標案金額超過1,000億元,包括南港轉運站BOT案、台電AR-1-2、台北車站E1E2土地都更案等,這些都將為壽險公司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 南山人壽作為台灣壽險業的佼佼者,其強大的資金實力與精準的投資策略,讓它在不動產市場中具有相當的競爭力。未來,隨著政府標案的推出以及市場的逐步復甦,南山人壽有望在這個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為台灣的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南山人壽近期在房地產市場上的大膽布局,再次引起業界關注。根據最新統計,台灣壽險業者在近三年的不動產投資上,對「素地」的購買金額與投資比重不斷攀升,這一現象反映了壽險業對於房地產市場的看好。2016年和2017年,壽險業對素地的購買金額比重還未超過全年不動產投資額的四成,但到了2018年,這一比重已經超過七成。2019年雖然比重略有下降,但南山人壽以312.76億元的巨資搶下世貿三館原址用地,成為了一個典型的純素地自行開發案例。 分析指出,由於台北市的土地資源有限,壽險業開始轉向購置土地,並自擔起開發的角色。這是因為透過集團式的管理與規劃,壽險業可以期待更高的租金收益。過去五年中,壽險業購置不動產的方向也發生了調整。2016年,壽險業購置不動產的總金額達389億元,其中素地占比39%;2017年,這一比例降至兩成;2018年,素地交易占比升至76%;2019年,這一比例為66%;而截至今年,壽險業在房地產市場上的投資已超過300億元。 南山人壽的行動不僅僅是購買土地,還包括對於辦公室市場的看好。由於近期辦公室市場供不應求,且預計短期內台北市的辦公室市場幾乎無新增供給,南山人壽選擇購置成屋型辦公室,並進行自行開發,以追求穩定的辦公室收益率。 然而,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指出,近年來市場上釋出的不動產標的減少,且符合金管會對壽險業不動產最低投報率限制的選項不多,這使得壽險業開始對開發型土地產生興趣,並轉向購買土地或地上權的標案。 第一太平戴維斯研究部協理丁玟甄進一步表示,近年來市場上偶有土地或地上權案標案,對壽險業來說,這樣的投資既能取得規模性的量體,又能利用旗下的營建能力進行自行開發,從而創造更高的租金收益。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壽險業在房地產市場上的投資仍將偏向購地興建。
台灣壽險業近年來一直在尋求與健保系統的整合,希望透過串聯健保的健康存摺,來節省保戶申請紙本病歷及保單核保的時間。然而,這一點子雖好,但金管會並未同意。金管會正式對壽險公會表示,健康存摺只是醫療單位申請健保費上傳的資料,僅能作為核保、理賠的參考,不能作為保單准駁的唯一依據,壽險公司還是得依舊調閱病歷或診斷證明。 根據估計,每年約有近10萬人為了投保壽險保單,必須向醫療院所申請相關紙本病歷、就診紀錄或健康檢查。而健保署自2014年上線的健康存摺,讓民眾能線上查詢個人就醫紀錄、手術、用藥、檢驗檢查等資料。若能與壽險公司對接,在保戶同意下查詢相關資料,將可大幅節省核保時間。 以南山人壽為例,去年10月就宣布推出壽險業首家核保可串接健保署資料的服務。保戶只要同意以南山人壽的行動App串接並下載特定期間健保署健康存摺核保,就能省下約七天的時間,不必自行申請紙本證明。 國泰人壽也曾表達過利用健康存摺的意願,並已完成相關準備工作。國泰人壽評估,若健康存摺能作為核保參考,有些保戶或可不用再體檢或提供其他健康證明,這將為國泰人壽每年節省大量時間,預計一年就有超過4萬人次受益。 不過,健保署並不建議將健康存摺作為理賠依據,強調其僅是醫療院所向健保署申請費用的資料。因此,現行壽險公司仍不能以串接健康存摺的方式,用在保單理賠申請上。 金管會也對壽險公會提出的參考健康存摺作核保的提案表示,健康存摺只能作為核保理賠的參考,不能作為是否核保或理賠與否的唯一依據。金管會要求壽險公司在核保理賠時,仍需正式調閱病歷、診斷證明,進行危險評估後才能決定核保與否。
壽險業者中,可投資在不動產的資金規模前五大壽險業者包括國泰、南山、富邦、新光、中信等,總計這五家業者當前可投資額度達到4.8兆元,這也是近十季以來新高水準。若論銀彈排名,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可投資在不動產的資金餘額最多的是國泰人壽,約在1.39兆元,其次是南山人壽約1.18兆元,第三是富邦人壽,也有1.01兆元的水準。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趙正義表示,今年首季,壽險公司能動用在投資不動產的前三大餘額都超過1兆元,雖然目前疫情使商用不動產市場觀望,交易量收斂,但不少企業正抓準時機積極評估中。
仲量聯行也統計,未來即將登場的政府標案金額超過1,000億元,包括南港轉運站BOT案、台電AR-1-2、台北車站E1E2土地都更案等,潛在的投資機會依舊不少,預計建商與壽險公司也會積極評估。
2016、2017年壽險業者買素地的金額比重,未超過全年不動產投資額的四成,2018年起,比重已逾七成,2019年雖比重略減到66%,但今年南山人壽以312.76億元搶下世貿三館原址用地,更是典型純素地自行開發的案例。
商仲業者分析,由於台北市土地缺乏,壽險業者開始傾向購置土地,轉為自行開發的角色,因透過集團式的管理與規劃,可能創造更高的租金收益。
根據第一太平統計資料發現,近五年壽險業購置不動產的方向調整,2016年壽險合計購置不動產金額達389億元,包括買下廠辦、零售百貨及飯店等,素地占比僅39%,2017年則因房市落底影響,商用不動產市場欲振乏力,全年主要都是零星的商辦交易累計落在114億元,素地交易占比僅占兩成。
2018年隨著市場盤整後,統計資料顯示壽險全年交易來到254億元,而素地交易占比拉高到76%,2019年全年壽險業共計出手395億元,包括信義行政中心地上權案等,素地交易比例也有66%,今年截至目前壽險出手不動產已超過300億元,主要是世貿三館地上權案順利標脫之故,同樣也是四家同搶素地的案例。
商仲業者表示,2018年南山廣場啟用後,辦公室市場迎來供不應求的熱況,且短期在三到五年內台北市辦公室幾乎無新增供給,對於壽險業者而言,尋求穩定的辦公室收益率,除了出手購置成屋型辦公室,另外則是自行開發。
不過,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分析,近年市場上不動產釋出標的減少,且合乎金管會對於壽險業不動產最低投報率限制的選項不多,也因此壽險業開始對於開發型的土地感興趣,轉向出手土地或地上權的標案。
第一太平戴維斯研究部協理丁玟甄指出,相對整棟具規模的商辦減少釋出,近年市場上偶有土地或地上權案標案,對於壽險業者而言既能夠取得具規模性的量體,旗下也有營建能力可以投入自行開發,以創造更高的租金收益,短期內壽險出手購置不動產仍會偏向買地興建的可能。
壽險業粗估每年可能有近10萬人,為了投保壽險保單,必須向醫療院所申請相關紙本病歷、就診紀錄或健康檢查;而健保署官網在2014年上線的健康存摺,提供民眾可線上查詢個人就醫紀錄、手術、用藥、檢驗檢查等各項資料,若能與壽險公司對接,在保戶同意下查詢相關資料,可省下核保時間。
如南山人壽去年10月宣布,推出壽險業首家核保可串接健保署資料的服務,即保戶同意以南山人壽的行動App串接並下載特定期間健保署健康存摺核保,將可省下約七天、保戶自行申請紙本證明的時間。
國泰人壽先前亦有利用健康存摺的意願,且已經完成相關的準備工作,國泰人壽評估若健康存摺提供壽險公司作為核保參考,有些保戶就可不用再體檢或提供其他健康證明,光這部分人次,國泰人壽一年就有4萬多人,的確可省下保戶大把時間。
但健保署並不建議健康存摺作為理賠依據,強調健康存摺只是各醫療院所向健保署申請費用的資料,所以現行壽險公司仍不能以串接健康存摺的方式,用在保單理賠申請上。
金管會也已回覆壽險公會提出參考健康存摺作核保的提案,認為健康存摺只能作為核保理賠的參考,不能作是否核保或理賠與否的唯一依據,要求壽險公司核保理賠時仍要正式調閱病歷、診斷證明,危險評估後才能決定核保與否。
【台灣新聞】壽險業投資不動產新規定出爐!南山人壽等五家壽險公司受影響
近日,金管會公布了一項關於保險業財報編製準則的修正草案,對投資性不動產的鑑價標準進行了明確規定。這項新規定將對南山人壽等五家壽險公司的投資性不動產帳列產生影響。
根據新規定,若投資性不動產的出租率不到六成、收益率不到最低標,則只能採「成本法」估價,即不能認列增值利益。這項規定將適用於2020年及之後投資的新不動產。
保險局表示,這項新規定將對財報一致性及可比較性產生影響,但對於目前初估影響並不大。目前,壽險業投資性不動產帳列金額高達新台幣1.27兆元,但只有五家壽險公司的投資性不動產續後衡量是採公允價值,包括南山人壽。
保險局規定,若壽險公司決定將其投資性不動產續後採公允價值列帳,則其鑑價方式都要依此次的新規定。不過,這些公司也可能永遠都不選擇用公允價值進行續後衡量。
此外,保險局還規定,保險業投資不動產必須二年內即時利用且有收益,即時利用的定義即是出租率逾60%,且最低收益率要達中華郵政二年期定儲小額存款機動利率加5碼。
未來,壽險業投資性不動產增值利益將用於接軌IFRS17,增提準備金之用。
台灣保險市場近期發生重大變革,隨著疫情對民眾健康意識的影響,南山人壽積極推廣新觀念的保險商品。這家台灣知名保險公司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超前部署」和「事前預防」的外溢型保險商品,這種新興保險類別正逐漸成為市場新趨勢。
根據南山人壽的內部數據,這類外溢商品特別受到20至40歲年輕人的喜愛,其中女性投保者略多於男性。此外,許多投保這類保單的民眾已經購買過保障型商品,並且再次購買的比例遠高於初次購買者。
在提供的外溢獎勵機制中,「保額增加」的設計最受歡迎,超過九成的投保人選擇了這種機制。這一點顯示了年輕女性對於健康促進商品的接受度較高,並且偏好能夠提升保障的外溢機制。
南山人壽近年來將「健康樂活」作為商品和服務發展的核心,力圖改變大眾對於傳統保險的觀念。公司認為,保險不僅是事後補償的工具,還可以成為事前風險預防的一部分。通過鼓勵保戶進行運動、實施健康飲食等,並結合科技手段,南山人壽旨在降低疾病發生的風險。
隨著國内在全球抗疫中展現的突出表現,民眾的健康風險意識不斷提升,預計未來對保障型保險商品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南山人壽希望發揮保險業的社會價值,為國人的生命與健康提供保障,並成為社會穩定的支柱之一。
關於南山人壽的詳細商品內容、給付項目、注意事項及相關警語,消費者可以參考商品簡介及保單條款,或聯繫南山人壽保險業務員、電洽24小時客戶服務中心0800-020-060,也可訪問南山人壽企業網站進行查詢。
其內部統計亦顯示,這類近年來熱門的外溢商品,特別受到青壯年族群的青睞,投保年齡層介於20至40歲者的占比就超過了八成;女性的接受度略高於男性;且購買外溢保單的民眾大多投保過保障型商品,再購的比例遠高於首購者。
此外,外溢獎勵機制如「保額增加」、「保費折扣」及「回饋金」等三項主要類別中,以「保額增加」這類設計機制的投保人數最多,超過九成。可以觀察到,青壯年的女性對於健康促進商品的接受度普遍較高,也較偏好可提高保障的外溢機制。
南山人壽近年持續以「健康樂活」為商品服務的發展主軸,希望改變以往一般民眾對於保險的認知,將保險保障重新定位,保險服務不僅著重於事後的補償,更可成為事前風險預防的一環。藉由鼓勵保戶持續運動、落實健康飲食等健康促進的保單設計機制、結合有趣的科技輔助,來降低疾病事故發生的機率。南山人壽希望提供的不僅是一份保單,更是一份「健康的體驗」。
我國在本次全球抗疫的突出表現贏得國際一致肯定,從政府、企業以至於個人,都扮演成功的背後推手,亦促使民眾的風險意識提升,預期未來將提高更多保障型保險商品的需求。
南山人壽期許在此刻能更積極發揮保險業的社會價值,協助守護國人的生命與健康,開發更多能夠陪伴保戶實踐健康過程的保險新商品,成為穩定社會的力量之一。
南山人壽詳細商品內容、給付項目、注意事項及相關警語,請參閱商品簡介及保單條款、洽詢南山人壽保險業務員、電洽24 小時客戶服務中心0800-020-060,或至南山人壽企業網站查詢。
保險局表示,新的規定將先進行預告7天,之後再公告適用,且回溯到2020年第一季財報,由於從今年投資的新不動產開始計算,目前初估影響並不大。
雖然壽險業投資性不動產帳列金額高達新台幣1.27兆元,但據保險局統計,只有五家壽險公司的投資性不動產續後衡量是採公允價值,即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中國人壽及三商美邦人壽。
也就是這五家公司帳上投資性不動產會隨其出租率、租金收益率及市場行情變化,可能出現高額的不動產增值利益。
保險局表示,未來若有壽險公司決定將其投資性不動產續後採公允價值列帳,則其鑑價方式都要依此次的新規定,但這些公司也可能永遠都不選擇用公允價值進行續後衡量;另外五家已採取公允價值續後列帳者,則只有新增投資才適用。
保險局目前規定保險業投資不動產,必須二年內即時利用且有收益,即時利用的定義即是出租率逾60%,且最低收益率要達中華郵政二年期定儲小額存款機動利率加5碼(1碼是0.25百分點),目前為2.095%,未來出租率不到60%、最低投報率不達標的不動產,只能採成本法列帳,且每年要認列折舊等,價值只會愈來愈低,無法認列增值利益來增加淨值。
若符合出租率及最低收益率者,可採「收益法」估價,保險局也訂出三原則,一是依現行租約來計算現金流量,不能用當地租約或市場比較法;二是不動產收益分析期間不得超過物理耐用期限;三是折現率以最低收益率為下限。
壽險業投資性不動產增值利益,目前多認列為淨值下的特別盈餘公積,未來要用在接軌IFRS17,增提準備金之用。
台灣壽險業近期一匹黑馬崛起,那就是運動保單!根據最新統計,南山人壽推出的運動保單在第一季就賣出近2.5億元,張數更是年增近20倍,保險金額大增633%,成為壽險業成長幅度最大的保單。這股運動保單的熱潮,不僅讓南山人壽搖身一變為業界明星,也讓其他壽險公司紛紛跟進,推出類似產品。 這種運動保單的原理很簡單,就是鼓勵保戶多運動、多健走,透過運動習慣折減保費或增加保額來吸引消費者。根據保險局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共售出20張這類保單,總計超過1.5萬張,初年度保費接近2.5億元。 南山人壽的運動保單尤其受到歡迎,它們推出的運動健走保單,強調保戶每天要走7,500步,每月21天,2年內達成一定月分數,保額就會增加5%或10%。首季就賣出超過1萬張,顯見市場對此產品的熱情。 儘管去年全年運動健走保單的銷售量只有2.9萬張,但今年在疫情影響下,保戶投保健康險的意識不斷提升,運動保單的銷售量有望翻倍,全年可望達到6萬張,新契約保費可能超過10億元,成為健康險市場的主力商品。 除了南山人壽,台灣其他壽險公司如國泰、中國、新光、富邦等也推出了類似產品,市場競爭相當激烈。這種以健康為核心的保單,不僅能夠保障保戶的健康,還能夠鼓勵他們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真是一舉兩得。
台灣保險市場近期異動頻繁,外幣保單成為新寵兒。根據保險局的統計數字,今年第一季,外幣保單的銷售額不斷攀升,尤其在美元保單的帶動下,外幣保單的銷售額已經佔壽險市場的半壁江山。以下是詳盡的報導內容:
首先,外幣保單的總銷售額在今年的前兩個月已經達到新台幣980億元,雖然比去年同期小減3%,但這一數字仍然佔了壽險新契約保費的54.5%,顯示出外幣保單的熱度。其中,美元傳統型保單表現亮眼,新契約保費達到23.04億美元,約新台幣697億元,成長了15%,是同期外幣保單中唯一成長的產品。
美元保單之所以受到歡迎,主要是由於美元利率較新台幣高,加上近期美元的強勢。這些美元傳統型保單中,多數是美元利變壽險,今年保單責準利率2.25%,高於新台幣保單的1.75%,而且宣告利率在3.15~3.4%之間,這一點對於消費者來說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不僅如此,外幣投資型保單的銷售也呈現出一定的趨勢,雖然比去年同期衰退了26%,但仍然佔了外幣保單的26.8%。其中,美元投資型保單的銷售額約新台幣225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了1%左右。
在這一市場趨勢下,南山人壽、國泰人壽和新光人壽在美元傳統型保單的銷售上表現突出,分別位居前三位。而在外幣投資型保單方面,法國巴黎人壽、國泰人壽及安聯人壽則是銷售冠軍。
總結來說,外幣保單,尤其是美元保單,在台灣保險市場的崛起,不僅反映了消費者對於多元投資渠道的需求,也體現了市場對於美元強勢的跟隨。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我們預期外幣保單將會在未來繼續扮演重要角色。
南山人壽響應地球日,展開環保行動宣言大串聯,期望保單服務達到零碳排放!2020年,正值世界地球日50週年,南山人壽積極參與各項環保活動,不僅串聯全台自有大樓參與「Earth Hour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還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攜手,發起環保行動宣言,承諾實踐綠色行動。
南山人壽長期關注地球環境的永續發展,從保險本業開始,啟動保單碳足跡專案,導入ISO14067標準,進行人身保險服務的碳足跡盤查,並獲得環保署產品碳足跡標籤證書,成為台灣首家雙重碳足跡認證的保險公司。平均每件人身保險服務碳足跡為8公斤,透過購買再生能源憑證,抵銷保單產生的碳排放,力求實現保單服務零碳排放的目標。
為降低服務過程中的碳排放,南山人壽不斷推出便利的e化服務,如投保e問卷、線上保單簽收等,並與醫院合作「保險金扣抵醫療費」服務,減少紙張使用,推動環保減碳。此外,與法國再保險集團SCOR Global Life合作開發「BAM活力洋溢App」,鼓勵民眾養成良好運動習慣,維持健康同時降低碳排。
未來,南山人壽將持續結合數位科技,推動e化服務,與保戶攜手實踐低碳保險的願景,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
台灣保險市場近期掀起一股「外溢保單」風潮,尤其運動健走類型外溢保單大受歡迎。根據金管會保險局的最新統計,今年第一季短短三個月內,外溢保單銷售量達1萬5,386張,新契約保單件數年增將近20倍,初年度保費收入近2.5億元,在外溢保單中位居首位。
為了鼓勵民眾多運動、管理健康,金管會積極推動外溢保單,並降低保險公司的賠率。目前已有八家壽險公司推出三大類外溢保單,包括運動習慣折減保費或增保額的商品,共有20張,今年第一季銷售量達1萬5,386張,初年度保費2億4,999萬元,金額較去年首季大幅成長633%。
南山人壽今年也加入了這股潮流,推出健走外溢保單,與國泰、台灣、新光、富邦、第一金和中國人壽等七家保險公司一同發展這個市場。而主打健走的國壽外溢保單,自上市以來累計銷售量已達8.4萬件,保戶登錄的Cathay Walker健康平台用戶也突破23萬人次註冊使用。
整體來看,第一季外溢保單銷售量達2萬2,444件,金額為2億9,764萬元,近3億元大關。其中,保費收入前三名分別為國壽、南山壽與新壽。其他類型外溢保單還包括以體況數值折減保費或增加保額的健檢型,以及以「非現金給付促進健康服務」的外溢保單。
值得注意的是,健檢型外溢保單在第一季新增康健人壽加入,但銷售量較去年同期少15件,金額成長逾四成至4,692萬元。而「非現金型」因龍頭國壽3月下旬加入,推出可選長照安養為實物給付的外溢型失智險,使得首季這類險種銷售量達31件、73萬元,年增逾35倍。
鼓勵保戶運動、健走的保單正夯。據保險局統計,今年第一季以運 動習慣折減保費或增加保額的保單共20張,三個月就賣逾1.5萬張、 初年度保費近2.5億元,張數比去年同期成長近20倍,保險金額成長 633%,應是目前壽險業成長幅度最大的保單。
目前共八家壽險公司推出三大類外溢保單,最大宗是以運動習慣折 減保費或增保額者,共有台灣、國泰、南山、中國、新光、富邦、第 一金等七家壽險公司推出20張運動健走保單,銷售量也是外溢保單中 第一名。
今年前三個月運動型外溢保單共銷售1萬5,386張,比去年同期大幅 成長19.6倍,且這些保單多是特定傷病或重大疾病險,每張年繳保費 可能1∼4萬元,但首季也累積出2億4,999萬元的保費。
其中國泰人壽一家就推出七張(健走投資年金、健走長照保單未計 在此項目),市占率逾九成,即國壽一張健走重大傷病險,強調日走 7,500步,每月21天,2年內達成一定月分數,保額就增加5%或10% ,首季就賣1萬多張。
去年全年運動健走保單共銷售2.9萬張,新契約保費近6.56億元, 目前雖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阻撓保單行銷,疫情也喚起保戶投保健康險 的意識,各公司並主打運動增加免疫力,所以若今年維持倍數成長, 運動健走型保單全年可望破6萬張,新契約保費可逾10億元,成為健 康險的主力明星商品。
第二類外溢保單是以健檢等體況數值折減保費或增保額,有國泰、 南山、康健、台灣、新光、富邦等六家壽險公司,共推十張單,首季 銷售7,027張,比去年同期略減15張,但保費4,692萬元,則比同期成 長41%,亦算較大成長幅度的保單。
第三款是以其他非現金給付方式促進健康,共有國泰、富邦、新光 推出3張保單,富邦及新光是給付健檢機會,國壽是給付長照服務, 同樣也添加健走可以增加保額,首季主要是長照實物給付保單銷售3 1張,保費73萬元,屬於仍在醞釀型的保單。
其中,美元傳統型保單「一枝獨秀」,前二個月新契約保費23.04 億美元(約新台幣697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5%,也是同期外幣 保單中唯一成長者,主要是美元利率比新台幣高、美元近期強勢。
美元傳統型保單多數是美元利變壽險,今年不僅保單責準利率2.2 5%,高於新台幣保單的1.75%,宣告利率年初也在3.15∼3.4%,比 新台幣保單宣告利率僅2%多具有銷售魅力。
據保險局統計,今年前二月外幣投資型保單銷售約新台幣263億元 ,比去年同期衰退26%,新契約保費占整體外幣保單的26.8%,其中 85%以上亦是美元投資型保單,約新台幣225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 1%左右。
其次是人民幣投資型約新台幣17億元,因為去年同期有熱銷的目標 到期基金保單,今年初則無,同比衰退72%;澳幣投資型約新台幣9 億多元,衰退42%。
外幣保單73%以上都是傳統型保單,因為美元傳統型保單撐盤,前 二月成長10%,但除了美元傳統型保單成長15%,去年利率仍高、業 績大幅成長的澳幣傳統型保單,因澳洲降息,今年前二月約銷售近新 台幣16億元,衰退45%;人民幣傳統型前二月銷售約新台幣2.5億元 ,是外幣保單唯一款傳統型賣輸投資型保單者,今年前二月保費又比 去年同期衰退69%。
今年前二月外幣傳統型保單銷售前三名公司是南山人壽、國泰人壽 及新光人壽;外幣投資型保單則是法國巴黎人壽、國泰人壽及安聯人 壽占前三名。
2020年適逢世界地球日50周年,南山人壽除串聯全台自有大樓參與「Earth Hour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並響應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在今年4月22日舉辦之地球日行動,參加行動宣言大串聯,承諾發揮企業影響力,實踐綠色行動支持認購再生能源憑證,此外並於官方臉書粉絲團「南山,南得好靠山」分享「地球日50周年影片」,藉此呼籲大眾全面行動,共同守護環境、愛護地球。
南山人壽長期關懷地球環境永續發展,率先從保險本業出發,啟動保單碳足跡專案,導入ISO14067標準,進行「人身保險服務」碳足跡盤查,並取得環保署產品碳足跡標籤證書,成為全台第一家取得雙重碳足跡認證的保險業者。
南山人壽平均每件人身保險服務碳足跡為8公斤,透過認購再生能源憑證,抵銷保單產生的碳排放量,期望達到「保單服務零碳排放」目標,以減少環境汙染,落實低碳保險的具體實踐。
為降低服務過程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南山人壽針對核保、理賠作業推出便利e化服務,例如推出投保e問卷,針對投保所需醫務或財務資訊,保戶可直接於iPad上填寫問卷;同時,當業務員遞交保單時,保戶也可直接線上完成保單簽收。理賠服務上,陸續與多家醫院合作「保險金扣抵醫療費」服務,結合醫療資訊數位傳輸方式,減少耗用紙張,帶動保戶力行減碳實踐環保愛地球的行動。
南山人壽去年底與法國再保險集團SCOR Global Life旗下保險科技服務子公司ReMark合作開發「BAM活力洋溢App」鼓勵民眾養成良好運動習慣;透過五大健康指標(步數、動態卡路里、BMI、靜止心率、睡眠時數),每周估算生理年齡及減齡成果,培養民眾養成良好運動習慣,不僅維持健康體況還可降低碳排。未來南山人壽將持續結合數位科技推動e化服務,攜手保戶,共同實踐低碳保險的願景,為地球永續盡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