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邦人壽(公)公司新聞
市場預估聯準會即將於9月啟動降息,資金陸續回流,利變型保單買氣回溫,投資型保單也持穩,今年前七月壽險保費收入(加計負債)合計為1兆3,611億元,年增4.1%;其中新契約保費4,448億元,年增5%,續年度保費9,163億元,年增3.7%,寫下「三增」。
而據壽險公會統計,壽險公司、保代、保經三大通路中,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在6月回升之後,7月受到年中考核、轉職等因素影響,登錄業務員人數較上月大幅減少1,530人,來到20萬4,311人,若是與2023年底20萬8,534人相較,減少4,223人。
而保險代理人公司7月登錄業務員人數較上月減少160人,來到7萬7,428人,較2023年底7萬8,000人,減少572人;經紀人公司登錄業務員較上月增加206人,達9萬0,992人,續創歷史新高,相較2023年底8萬9,330人,大增1,662人,也成為唯一正成長的通路;總計壽險業務員人數為37萬2,731人,較上月減少1,484人。
若以各壽險公司來觀察,7月僅有四家壽險業務員登錄維持單月正成長,南山人壽增加280人、新光人壽增加106人、安達人壽、台新人壽7月登錄業務員人數皆呈現增加。而在六大壽險中,國泰人壽業務員人數較上月大減1,285人、富邦人壽減少188人、凱基人壽減少137人、台灣人壽亦減少131人。
針對保經公司業務員人數不斷增加,保經高層指出,受惠於保經通路業務成長,加上有別於傳統單一保險公司的業務員,保經業務員具有更加充足的保險商品資源,符合現代人生活需多元化保障及事事要求效率等需求,業務員的自由度更高,加入保經的業務員也日漸年輕化,看好保經業務員人數持續成長。
其中,新光人壽今年將發債80億元,第一波發行10年期次債55億元已募集完成,並規劃於8月底前再發行10年期次債20億元,透過厚實資本再提升RBC水準。
近二年來受到市場環境變化劇烈影響,新光人壽自2023年6月起資本適足率(RBC)未達法定標準,隨即啟動財業務改善計畫,在發行具資本性質債券方面,其2023年發行130億元次順位債,票面利率高達4%,最終為超額認購,包含鴻海等大型企業皆有投資。
今年新壽董事會通過發行10年期次債80億元,以發行新台幣為主,第一波55億元已順利募集完成,使得RBC順利達標,並規劃於8月底再發行20億元,透過厚實資本再提升RBC水準,以抵禦未來市場環境波動之影響。
具公告指出,第二波發行的20億元10年期累積次順位普通公司債,依保證機構不同分為甲、乙券,分別由台中商銀、板信商銀,依個別簽訂之委任保證契約及履行公司債保證契約保證,固定年利率3.50%,預計8月底發行。
大型壽險公司近年來積極發債籌資,今年以來,包括國泰人壽通過800億元的發債額度、富邦人壽750億元、南山人壽300億元、凱基人壽100億元、新光人壽80億元與三商美邦50億元,合計通過2,080億元的發債額度,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金控併購戰火延燒 中信金祭出敵意收購
金控併購案再掀波瀾!新光金控與台新金控甫通過換股合併案,中信金控旋即祭出敵意公開收購,開啟一場與時間賽跑的併購對決。
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坦言「事態發展令人意外」,強調台新金與新光金的合併是金融史上首宗「合意併購」金金併,兩者的文化融合獨樹一幟。得知中信金宣布公開收購,讓他感到遺憾。
若中信金的公開收購獲金管會核准,將對台新金與新光金的合併案造成「破局」危機。根據金管會數據,併購後的中信金資產規模將達13.6兆元,躍升為台灣第一大金控,超越富邦金與國泰金。
在關鍵的壽險子公司方面,中信金旗下的台灣人壽併入新光人壽後,將超越南山人壽,直逼富邦人壽的龍頭地位。若台新人壽與新光人壽合併,則將維持第四大壽險的地位。
至於銀行子公司,中信金的併購將使其資產規模成為全體銀行之冠;台新銀行雖規模較小,但其信用卡、數位帳戶和授信業務居於民營銀行前列。兩家金控在證券業務上互補,有助提升競爭力。
新新併購案演變為「三角戀」,後續發展引發各界關注。金控併購戰火持續延燒,最終結果仍未完待續。
**富邦人壽強勢回歸房貸市場 利率最低2.35%**
繼銀行房貸業務出現緊縮情況,富邦人壽宣布重返房貸市場,並推出「真心相貸」專案,最低利率僅2.35%,引起市場關注。除了富邦人壽,國泰人壽、新光人壽等大型壽險公司也提供房貸服務。
**壽險公司房貸業務策略**
壽險公司提供房貸業務主要是為了服務既有客戶,業務量不大。對於銀行房貸荒,壽險高層表示,目前尚未出現業務暴增等異常情況。
**各家壽險公司房貸專案**
國泰人壽推出「ESG優良企業專案」,鎖定ESG優良企業員工,最低利率2.2%,但限首購客戶。新光人壽的「金好客」專案,針對菁英客戶,利率最低2.28%。
**富邦人壽重返房貸市場原因**
富邦人壽在2020年暫停房貸業務,今年7月重啟。主要原因是全球升息潮,國內房貸利率回升至2.2%以上,加上富邦人壽房貸業務穩健保守,放款逾放率長期低於0.01%,符合公司長期新台幣資產配置策略。
**壽險公司房貸業務限制**
根據保險法規定,壽險公司房貸不得超過資金總額的35%。南山人壽早在2014年退出房貸市場,目前仍未受理相關業務,原因是低利率環境下,壽險承作房貸可能出現虧損。
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坦言「一路走來不容易」,台新金與新光金併 ,是台灣金融史上首宗「合意併購」金金併,台新與新光文化融合是 其他金控無法企及的,他得知消息後,也曾與辜家討論,很可惜未成 功,對外中信金會啟動公開收購很意外。換言之即使台新與新光達成 換股協議,若中信金正式遞件,且金管會核准了,還是會有「破局」 可能性。
據金管會數據,至6月底中信金為第三大金控總資產為8.5兆元,若 併購第五名、總資產5.1兆元的新光金,資產規模將達到13.6兆元, 超車第一名與第二名的國泰金、富邦金,躍升為第一大金控。若資產 規模3.2兆元的台新金與新光金合併後,資產規模達8.3兆元,將是第 四大金控,甚至有機會與中信金一較高下奪取第三大金控。
就金控最重要「金雞母」壽險子公司看,不管最後買主是中信金或 台新金,併以壽險為主的新光金,市場排名將大洗牌。中信金旗下台 灣人壽現居第六大,併第四新光人壽後將「坐三望二」,合併後資產 達到5.9兆元,超過第三大的南山人壽5.5兆元,有望追上第二大的富 邦人壽6兆元;若台新人壽與新光人壽合併後資產達3.96兆元,維持 在第四大壽險。
銀行子公司,中信銀行資產6兆元是民營銀行中第一大,合併1.28 兆元的新光銀行,資產將至7.28兆元,成全體銀行第一大;台新銀行 的資產2.81兆元,在民營銀行之中無論信用卡、數位帳戶,以及授信 都排名前列,新光金下的新光銀行規模較小;新光金有元富證券,台 新金的台新證券相對較小,兩家金控合併有助截長補短。
除富邦人壽外,壽險龍頭國泰人壽、新光人壽也提供房貸業務服務,對於近期銀行爆出房貸荒,無法順利取得房貸額度的民眾是否琵琶別抱、湧向壽險公司申辦房貸,壽險高層表示,壽險提供房貸業務主要是為了服務客戶、一直以來業務量不大,目前也沒有業務暴增等異常情況。
國泰人壽、新光人壽等也提供房貸專案。以國泰人壽推出的「ESG優良企業專案」為例,鎖定ESG優良企業之正式員工,貸款金額200萬元、貸款期間20年,且年收入80萬以上者(或含配偶135萬),貸款利率2.2%起,但限首次申貸客戶,若非首購客戶,利率為表定利率調升0.05%。
新光人壽的「金好客」房貸專案,若房屋座落在六大都會區,且需「綁約」的菁英好客,最低利率2.28%起跳,貸款金額同樣為200萬元、貸款期間為20年。
富邦人壽在2020年9月宣布停辦房貸,並於今年下半年重啟。富邦人壽表示,2020年9月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央行大降息,房貸利率降至新低,富邦人壽決定暫停受理新件、僅服務既有客戶的需求;在睽違近四年後,富邦人壽在今年初研議重啟房貸業務,並於7月1日起恢復受理新案件。
富邦人壽決定重返房貸市場,主要是2022年3月後全球啟動升息,國內房貸利率已回復到2.2%以上水準,因富邦人壽房貸穩健保守的策略,放款逾放率長期低於0.01%,加上台灣保險業將在2026年接軌ICS制度,擔保放款的風險資本相對較低,恢復受理房貸新件,有助於協助公司長期新台幣資產配置及調節流動部位資金。
同為大型壽險業的南山人壽,早在2014年便退出房貸市場、目前也未受理相關業務。業者分析,先前壽險業者陸續退出房貸市場,主要是國內利率水準偏低、房貸利率不到2%,而壽險業的資金成本比銀行業高了1個百分點以上,壽險承作1字頭的房貸利率可說是「做多少、虧多少」,不如直接把錢拿去投資海外債券,賺取更高的報酬率。富邦人壽指出,壽險公司房貸是保險法第146-3條規定保險公司的放款總額,不得超過該保險業資金35%。
**富邦人壽大手筆投資,加碼生技醫療與歐洲地產**
【台北訊】富邦人壽於近日召開董事會,核准投資鑽石1號與鑽石高新創投基金,預計投入金額各不超過10億元。此外,董事會也通過對比利時布魯塞爾不動產Fubon Ellipse(Belgium)S.A.增資1.88億歐元,折合新台幣約66.7億元。
富邦人壽表示,鑽石1號和鑽石高新創投基金規模各預計達50億至80億元,主要投資領域為生技醫療技術與產品,投資區域以美國與台灣為主。其中,鑽石1號將著重投資處於擴充期及成長期的生技醫療產業,而鑽石高新則聚焦於中晚期生技醫療技術與產品公司。
富邦人壽指出,這項投資將有助於推動台灣經濟轉型,並創造就業機會。同時,也期望參與全球生技醫療產業的成長,獲得長期獲利機會。另針對台灣的投資金額,原則上不低於20%。
除了創投基金,富邦人壽亦增資比利時布魯塞爾不動產Fubon Ellipse(Belgium)S.A.的普通股。這項增資主要是因應營運與改裝所需。
**富邦人壽啟動環亞大樓都更案 市值倍增上看 1,103 億元**
壽險業巨頭富邦人壽於昨日召開董事會,通過參與「松山區敦化段開發案都市更新事業計畫」,並決議擔任實施者。此都更案包括微風南京百貨(原環亞大樓)和茹曦酒店(原台北王朝大酒店),用地面積約 4,450 坪。富邦人壽持有環亞大樓 94.25% 土地和 93.99% 建物面積,為主要權利人。
根據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估計,更新前的環亞大樓總價值超過 500 億元。預計更新後,權利價值將大幅上漲至 1,103.1 億元,成為壽險業規模最大的都更案。其中,富邦人壽持有的部分市值將從 471 億元躍升至 1,038 億元,增值幅度驚人。
富邦人壽董事會表示,除興建成本約 289.32 億元外,更新後的可分配價值約為 1,037.83 億元。推算完工後,扣除興建成本後,增值空間上看 300 億元,展現了巨大的發展潛力。
環亞大樓已有 40 年屋齡,更新後預計將成為地標性的建築物。業者預估,都更作業需取得台北市政府同意後,方可於二至三年後動工,工期可能長達十年。屆時,環亞大樓的市值有望再度倍增,為台北市創造新的地標和商機。
富邦人壽指出,鑽石1號、鑽石高新為創投基金,預計規模為各50億至80億元,將由鑽石生技投資公司負責管理投資事宜,投資領域以生技醫療技術與產品為主,投資區域以美國及台灣為主,亦可能投資於其他具投資機會的國家,對台灣投資金額原則上不低於20%。另外,鑽石一號將著重於投資處於擴充期及成長期之生技醫療產業,鑽石高新則將著重於投資生技醫療技術與產品處於中晚期之公司。
富邦人壽表示,期許透過投資鑽石一號、鑽石高新,協助推動台灣經濟轉型及創造就業機會,亦可望參與全球生技醫療產業成長,取得長期獲利機會。
富邦人壽也通過對比利時布魯塞爾不動產Fubon Ellipse(Belgium)S.A.增資發行的普通股,交易總金額為1.88億歐元,ELP為富邦人壽100%持有的子公司,本次增資為因應ELP營運及改裝所需。
富邦人壽指出,目前持有環亞大樓市值約471億元,未來將負擔興建成本約289.32億元,更新後可分配價值約為1,037.83億元,推算完工後扣除興建成本,增值空間上看300億元。
富邦人壽昨天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參與「松山區敦化段開發案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並同意代理實施者中國建經申請報核。
富邦人壽表示,本次所參與都市更新事業計畫範圍為台北市松山區敦化段一小段419-1等15筆地號,所有權人數共三人,基地涵蓋目前現有地上建築物微風南京(原為環亞大樓)和茹曦酒店(原為台北王朝大酒店),其中富邦人壽所持有土地面積占比為94.25%、建物面積占比為93.99%。
除富邦人壽外,環亞大樓持有者為凱基人壽、持有比重約4%,以及龍亨酒店,持有比重近2%。
富邦人壽指出,依代理實施者中國建經所委任領銜估價師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提估價,全案更新前權利價值逾500億元,預估全案更新後權利價值上看1,103.1億元。
環亞大樓屋齡40年,目前是微風南京百貨及茹曦酒店,土地面積約4,450坪,因都更須取得台北市政府同意,業者預估會在二至三年後動工、工期可能長達十年,屆時市值可望倍增。
六大壽險發債創新高,富邦人壽籌資750億元
隨著保險業將於2026年接軌國際資本適足性標準2.0(ICS 2.0),大型壽險公司積極發債籌資,以強化資本。今年以來,六大壽險公司,包含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凱基人壽、新光人壽和三商美邦人壽,合計通過2,080億元的發債額度,創下歷史新高紀錄,成為支撐國內債市的關鍵力量。
根據各公司公告,富邦人壽今年通過750億元的發債額度,目前正在市場上詢價。其10年期利率為3.7%,15年期利率為3.85%。新光人壽今年第二次發債完成訂價,10年期利率為3.5%,總發行金額達20億元,由台中商業銀行和板信商業銀行擔保,預計於8月底發行。
壽險龍頭國泰人壽今年通過800億元的發債額度,不僅在國內發債,也前往海外籌資。在國內方面,其10年期次債利率為3.7%,15年期次債利率為3.85%,並額外發行了10年期美元次順位債,利率為5.8%,較去年略降。國泰人壽也是目前大型壽險業者中唯一發行美元次債的業者。
南山人壽今年發債規模達300億元。日前公告發行了40.4億元,分為甲券和乙券兩種。其中,甲券為10年期利率3.75%,金額23.8億元;乙券為15年期利率3.88%,金額16.6億元。凱基人壽和三商美邦人壽也分別擬定以10年期利率3.75%和3.75%發行新台幣次順位債。
壽險業者表示,近期國內外利率同步上揚,一般企業發債籌資意願降低,只有壽險業逆勢發債。今年前七個月,不計入壽險的公司債和金融債發行量跌至七年低點。資深債券業者預測,美國聯準會可能於9月降息,第4季台債利率恐受國際債券利率影響而走低,届時企業發債意願有望提升。
債券商主管透露,今年通過750億元發債額度的富邦人壽正以10年期利率3.7%;15年期利率3.85%在市場上詢價。另外,新光人壽今年第2期次債完成訂價,10年期利率3.5%,總共發行20億元,分別由台中商銀與板信銀行擔保,預計8月底發行。
壽險龍頭國泰人壽今年通過800億元的發債額度,不僅在國內發債,也前進海外籌資;國內方面,10年期次債利率為3.7%、15年次債利率為3.85%,10年期還加發一檔美元次順位債,利率為5.8%,較去年的6.1%略降;另透過新加坡成立的特定目的國外籌資事業(SPV)已完成10年期美元次債發行,票面利率為5.95%,發行規模為6億美元。國壽也是目前大型壽險理,唯一發行美元次債的業者。
南山人壽今年大舉發債300億元,日前公告發行40.4億元,分成甲、乙兩券。其中,甲券為10年期利率3.75%,金額23.8億元;乙券則是15年期利率3.88%,金額16.6億元。
凱基人壽擬以10年期利率3.75%、15年期利率3.88%發行新台幣次順位債;三商美邦人壽則是在有擔保行「掛保證」前提下,擬以3.75%利率發行新台幣10年期次債。
壽險業者指出,受到國內外利率同步走揚影響,今年以來一般企業發債籌資意願降低,僅壽險業一枝獨秀。據統計,今年前七個月不計入壽險的公司債和金融債發行量跌至七年低點;對此,資深債券業者分析,美國聯準會很可能會在9月降息,第4季台債利率很可能受國際債券利率牽動而走低,屆時,企業發債意願可望隨之提升。
以壽險龍頭國泰人壽而言,將對保戶提供快速理賠、理賠預付金、保費緩繳及優惠等服務;國泰人壽慈善基金會志工亦將視各地災情提供溫暖協助,要與保戶一同渡過風災難關。以凱米颱風而言,針對受災地區保戶,有關應繳月為2024年7月的續期保險費、保單借款利息等,皆給予緩繳三個月的措施;另嚴重受災地區保戶,即日起至2024年9月底前,如有首次純增10萬元以內的保單借款,自借款之日起六個月內,免計利息。此外,受災戶既有之房屋貸款本金及利息,亦給予緩繳三個月的貼心服務。
富邦人壽表示,遭遇風災時,富邦人壽將於第一時間啟動緊急應變方案,保戶如果因颱風災害成為受災戶,將提供免費保單補發、續期保費緩繳、保單借款利息緩繳、快速理賠服務、緊急醫療代付服務、受災戶房屋貸款優惠還款計畫諮商等六大緊急應變方案與關懷措施,並加強各地通報機制,主動查詢受災保戶比對及關懷聯繫。
南山人壽提供的保戶關懷服務措施,包括免收保單借款利息、免收房屋貸款利息、緩繳保費、快速理賠、住院關懷預付保險金等關懷服務。
面對颱風侵襲可能造成的損害,新光人壽迅速啟動「新光防颱五保」保戶關懷服務,提供保戶主動協助理賠、保單補發免收工本費、續期保費緩繳優惠、保險單借款利息緩繳優惠及房屋貸款本金寬延優惠等五項服務。
凱基人壽除主動關懷各地保戶受災狀況,給予必要之協助外,也提供保費緩繳、保服優惠、房貸紓困、旅平險彈性調整、快速理賠及住院預付金等六大服務。凱基人壽也提供「房貸紓困措施」給受災房貸客戶,檢附證明文件,可申請本金緩繳(只繳利息)三個月。
台灣人壽則是啟動受災保戶快速理賠服務及預付醫療保險金、續期保費緩繳三個月、保單借款利息展延六個月、補發保單工本費優惠及展延房屋貸款本金及利息一年等服務。
富邦人壽共構環亞大樓都更案 價值預估達千億
坐落於台北市南京東路商圈的環亞大樓,預計在下月提出都更申請。此都更案預計歷時十年,完工後價值可達千億元規模。
開發金控旗下凱基人壽昨日決定參與此都更案,預估凱基人壽在都更後的可分配價值最高將近 45 億元,是目前持有市值的兩倍。凱基人壽已委任中國建經擔任代理實施者,將出資約 10.64 億元參與都更。
根據凱基人壽公告,環亞大樓更新後全棟可分配價值達 1,103.1 億餘元。凱基人壽持有的相關不動產市值,在更新前目前為 20.4 億餘元,略高於帳列價值。
凱基人壽指出,都更整合所有持有人已完成階段,預計在 9 月向台北市政府提出申請。除凱基人壽外,環亞大樓共同持有者還包括富邦人壽等業者。都更完成後,凱基人壽將評估持有的部分是自用或處分挹注獲利。
富邦人壽攜手凱基人壽推環亞大樓都更案,價值預估倍增
壽險業積極參與都市更新,富邦人壽領軍推動環亞大樓都更案,預計未來價值翻倍,將成為壽險業最大型都更案。
富邦人壽握有環亞大樓94%產權
環亞大樓位處精華地段,富邦人壽於2009年及2020年共斥資368億元取得94%產權,為最大業主,凱基人壽及龍亨酒店各占約4%及2%產權。
都更成本預估266億元,未來價值可望達1,103億元
都更案將投入約266億元成本,預計二至三年後動工,十年左右完工。都更後的環亞大樓價值預估倍增,保守估計可達1,103億元。
中國建經將擔任都更代理實施者
壽險業者因法規限制無法自行擔任都更實施者,因此委託中國建經作為都更代理實施者。中國建經為土地銀行及兆豐銀行大股東,擁有豐富都更經驗。
凱基人壽預估分回產權價值逾44億元
凱基人壽目前持有環亞大樓市值近20.41億元,將出資10.64億元參與都更。都更完成後,凱基人壽預估可分回44億元以上的產權。
富邦人壽可獲利超過400億元
富邦人壽持有的環亞大樓價值近480億元,都更後預估可分得逾千億元,獲利超過400億元。
開發金指出,由於都更作業為期十年之久,因此目前是委請外部第三方估價機構預估未來可分配價值,但是十年之後價值也許更高,至於未來凱基人壽持有部分在都更後,是要自用還是處分挹注獲利,目前尚無定論。
如果是保留自用,增值部分將可挹注淨值增加,若決定賣掉則有處分利益挹注獲利。據了解,除了凱基人壽外,環亞大樓共同持有者還包括富邦人壽。
凱基人壽昨天董事會決定參與環亞大樓都更案,並委任中國建經擔任代理實施者。根據凱基人壽公告,環亞大樓更新後全棟可分配價值達1,103.1億餘元,凱基人壽預計出資約10.64億元,依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估價,凱基人壽持有的相關不動產市值在更新前目前為20.4億餘元,略高於帳列價值。
凱基人壽決議參與環亞大樓都更,是為有利老舊建物更新改善,並活化自有資產。
據指出,環亞大樓都更整合所有持有人目前已到完成階段,因此預計在9月向台北市政府相關單位提出都更申請,全案預計從申請、施工到完成,需要約十年時間,因此凱基人壽找來三家專業估價機構,預估現值以及未來都更完成後的可分配價值,提供董事會決策參考。
凱基人壽公告,戴德梁行估更新前權利價值20.4億元,權值比例4.0763%,更新後可分價值44.96億元,為三家中預估值最高;第二為尚上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估價更新前權利價值19.51億元,權值比例4.0841%,更新後可分價值42.71億元;展碁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估更新前權利價值18.95億元,權值比例3.8073%,更新後可分配價值40.75億元。
凱基人壽並指出,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估定的更新後權利價值最高,因此評估參與本都更案以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的估價評定結果為參考依據。
這應是壽險大地主推動的最大型都更案,富邦人壽在2009年及202 0年分別以100億元及268億元,買入環亞百貨及王朝酒店,即占環亞 大樓約94%的所有權,是最大業主,另外凱基人壽及龍亨酒店各占約 4%及2%的產權,目前富壽及凱壽都已同意都更,且委託中國建經作 為都更代理實施者。
環亞大樓屋齡40年,目前是微風南京百貨以及茹曦酒店,兩建物地 下室相通,土地面積大約4,450坪,此都更案預計將投入成本約266億 元,進行改建,由於都更計畫必須先取得台北市府的同意,預計二到 三年後動工,10年左右完工,屆時價值可望倍增,目前保守估計至少 是1,103億元。
壽險業在全台握有不少大樓,很多都已年代久遠,近年也陸續推動 大樓翻新、都更,如國泰人壽先前民生建國大樓亦已都更完成,目前 正在進行民生東路的環宇大樓都更案,預計2025年底左右完工,這些 大樓都更完成後,價值都會是現在估值的翻倍,甚至更多。
據壽險業者透露,環亞大樓都更案目前是富邦人壽及凱基人壽都同 意都更,但因為壽險業者自己不能作為都更實施者,所以都已委託背 後大股東為土地銀行與兆豐銀行的中國建經,作為都更代理實施者, 雖然龍亨酒店尚未表態,但98%所有人都已同意,不影響都更計畫的 推動,之後就會向台北市政府送出都更事業計畫申請等。
據凱基人壽公告,其目前持有環亞大樓的總市值近20.41億元,將 出資10.64億元參與都更,未來都更完成後估計可分回44億元以上的 產權,但這只是現在的估值,業者表示,10年後也許價值更高。
富邦人壽等於目前擁有的環亞大樓價值近480億元,要再投資250億 元都更,未來將可以分得逾千億元的大樓,增值超過400億元。
富邦人壽獲利強勁,帶動富邦金獲利創新高
富邦金控(2881)7月受惠於金融業認列現金股利收入高峰期,以及新台幣貶值擴大,有利壽險避險成本下降等因素,自結稅後純益267.4億元,月增24%、年增113%。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1,078億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獲利表現。
其中,富邦人壽7月獲利月增51%,反映實現資本利得增加30億元、經常性收益增加37億元,以及避險成本下降至11億元。投資收益增加,也帶動富邦銀行及富邦證券7月的獲利分別月增11%、58%。
法人指出,隨美聯準會(Fed)預計9月重啟降息循環,將有助於縮減美台利差,有利於壽險傳統型避險成本下降。權證發行商建議,可買進價內外10%內、距離到期日120天以上的相關權證。
**富邦人壽攜手推廣金融教育,偏鄉學子受益**
為提升全台金融保險素養,富邦人壽與台灣財經素養教育推廣協會和銘傳大學合作,深入新北市多個偏鄉行政區,推廣保險及防詐觀念。
針對偏鄉資源不足的問題,富邦人壽結合保險課程,實地走訪半數偏鄉學校,包括石碇高中、金山高中和豐珠中學,傳授金融防詐知識和保險常識。
此外,富邦人壽也舉辦「高中財經素養影片製作邀請賽」,鼓勵學生運用 AI 工具分析問題,提升財經知識。同時,與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合作舉辦「新世代風險管理教育論壇」,邀集各界人士探討年輕人的金融素養培養。
富邦人壽執行副總周資為表示:「透過多元形式傳遞金融保險常識,讓更多人受益。我們期待與更多單位合作,讓金融保險知識持續普及,提升民眾的風險抵抗能力。」
富邦人壽長期深耕金融教育,透過實地教學、競賽和論壇等管道,希望幫助全台民眾在金融素養方面不再落後,實現普惠金融的目標。
法人指出,富邦金7月稅後純益267.4億元,月增24%、年增113%,主要是富邦人壽獲利月增51%,反映實現資本利得增加30億元,經常性收益增加37億元及避險成本下降至11億元;投資收益增加,帶動7月富邦銀行及富邦證券獲利各月增11%、58%。
隨美聯準會(Fed)9月可望重啟降息循環,法人預期帶動美台利差縮減,有助壽險CS傳統型避險成本下降。權證發行商建議,可買進價內外10%內、距到期日120天以上相關權證。